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浒传》中的地理位置与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

《水浒传》中的地理位置与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

《水浒传》中的地理位置与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
《水浒传》中的地理位置与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

时间与空间的交织和变化

—《水浒传》中的地理位置与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

尤明庆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1)

摘要:就《水浒传》而言,至少存在3个时间概念:事件发生的北宋;作品产生的元末明初;读者所处的时代

空间与时间交织在一起,不能截然分开。如果不能充分了解空间随着时间而产生的变化,就可能引起混乱。黄

河在宋元之间泛滥频繁,下游河道变化巨大,淤埋城镇村庄,改变平原水系道路。《水浒传》中不具体叙述地理

位五,显示了作者的明智;而少数看似不合理的行走线路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如元末明初从江州至开封完全可

以在梁山作水陆换行,这与当时黄河、运河的状况相符。因此,传统文化和人文学科的研究必须具备求真务实

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历史地理;水浒传;黄河迁徒;行走线路;空间与时间;人文科学

1976年暑假笔者小学毕业,随即就到生产队的场头

“防震抗震”。不过,我们一点儿也不知道当时的唐山已经

发生了惨烈的地震。那时.农村电视没有,报纸没有.只

有一日三餐时的有线广播。2003年“抗击非典”,信息交

流实现了“空间没有间隔,时间无须等待”。当然,这还得

知情者愿意叙说.电视台愿意播放。在场头的三个月.白

天除了少许的家务多是坐在河边,看小桥流水,任时光慢

慢流淌;晚上是在与蚊虫抗争的余暇看流星闪烁,任眼光

四处流荡。可惜无人指点,只是感叹星星既多且远,并不

知道那些微弱的光亮乃是多少万年前、多少亿年前发出的。

现在想来,我们与星星之间的相隔.既是遥远的空间,又

是漫长的时间,以时间表示空间的“光年”二字,显得人

收稿日期:2004一09一12

作者简介:尤明庆(1964一),男,江苏兴化人,博士.教授,从事岩石力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第1期尤明庆:时间与空间的交织和变化—《水浒传》中的地理位置与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57

生短暂而又渺小。

无聊的生活之中偶尔也能看到几本小说,当然,都是

些人民革命战争和农村阶级斗争的故事,惟一的例外就是

《水浒传》。说实话,那时小学五年级的毕业生,字认不了

多少,《水浒传》是读不懂的,也就约略看懂点儿故事情

节。当时的印象是,梁山好汉“爽得很”。前几年少年儿童

看《还珠格格》,不就是羡慕那疯疯傻傻的“小燕子”爽得

很么?孩童的乐趣并没有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女儿初中毕业后看《大话水浒》,看《水浒传》,还时

常讨论一些借古讽今的杂文—新式的“评水浒、批宋江”。她似乎也看不懂《水浒传》,总提一些怪怪的问题。

一次查阅文献时,笔者用“水浒”作为关键词,在“万方

数据库”中检索,真没想到研究《水浒传》的专家学者多

得很。快速地浏览了几篇文章.大吃一惊:《水浒传》白纸

黑字所署作者“施耐庵”是否有其人,是江苏兴化人、浙

江杭州人还是山东东原(东平?)人,在学术范围内竟然有

争论犷’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的价值,不,名人的作用实在是大。大家在书里书外找证据,真是有趣。

不避累赘,从文献〔2」抄录一段:

“……大致确定施氏其有可能祖籍浙江钱塘(根据其自

题钱塘、武林人)字彦瑞(《施氏家谱》此条旁注有又字耐

庵,有学者认为此为后人添加,但据1982年10月江苏省

公安厅测定此墨迹与整个家谱墨迹为同时且为一人所书,

并且家谱后文称其为耐庵公,不论谁人决没有乱给祖宗改

名的),约生于元元贞丙申年(1296年)后,卒于明洪武

庚戌(1370年)左右,后由于战乱而迁至泰州兴化、盐城

大丰,并定居于此,成为今兴化施家桥一世祖。”

笔者有一个疑问,“耐庵”是字,他的名是什么?人总

得先有名,然后才有字和号。一些文章还指出,(水浒传》

中有关山东的地理位置部分不够准确,以此作为施耐庵不

是山东人的有力证据[6]。而文献「4」则认为,水浒作者只

是为了情节的需要,对一些地方的位置随便作了改动;文

献【7]称,“笔者(山东人)则认为:《水浒传》源于山

西,成于东平。”

由于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

资源.类似的争执还很多。笔者尽管学识浅薄,也想解释

几句,不当之处还请专家批评指正。

一、地理位置的时间性

就《水浒传》而言,至少存在三个时间:事件发生的

北宋;作品产生的元末明初;读者阅读的时代。空间与时

间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不能充分了解空间随着时间而产

生的变化,就可能引起混乱。这种混乱无论是对作者还是

对读者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并可能引起后人如评点者、出

版者对作品的改动,文艺作品也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

变化。因电视剧而广为传唱的《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并不是其作者罗贯中(1330?一1400年?)所写。清

康熙年间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将明代杨慎(1488一

1559年)《二十一史弹词》中“说秦汉”的开场词抄了过来。第14回晃盖对雷横谎称:“(刘唐)乃是姐家的孩儿,

从小在这里过活,四五岁随家姐夫和家姐上南京去住”。

“南京”这个名称,北宋、大辽时期对应于现在的商丘、北京;金时期就是现在的开封;北宋灭亡之后,开封由东京

变为南京;元朝无“南京”这个名称;明朝的南京和现在

的南京位置相同,其在北宋、元、清时则称为江宁,南宋

时称为建康府(江宁)。

卢俊义去泰安州烧香免灾(第61回)中的“泰安州”,

张顺去建康府请安道全(第65回)中的“建康府”,宋江

去东京,“抹过济州,路过滕州,取单州上曹州来”中的

“滕州、曹州”(第72回),这都是金元以后的名称。此外,北宋时济州治所在今巨野,而金和元时在今济宁,向东移

动了约50公里。

不仅地理名称、位置随时间而变化,行走线路也会随

时间而变化。水路从九江到开封是:沿长江顺流至扬州,

人大运河(邢沟)北上至淮安。其后,北宋时则是人淮河

上行至泅州再人沛河(通济渠)至开封,洋河再向西北是

黄河,其时黄河从开封北侧100公里以外流向渤海湾。北

宋灭亡后,黄河开始夺淮人黄海,并逐步南移,因而在清

咸丰5年(公元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之前,元明清3

代从淮安沿黄河都能直达开封。至于现在,无论是人员还

是货物,大都不会由水路从九江到开封,尽管这种可能性

依然存在。

《水浒传》第12回中杨志称:“道君因盖万岁山,差一

般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不想洒家时

乖运赛,押着那花石纲,来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失

陷了花石纲,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处避难。”还有第110

回征方腊“(开封)水军头领已把战船从泅水人淮河,望淮

安军坝,俱到扬州取齐”。这些在作者所处的元末明初是能

够实现的,但在事件发生的北宋和我们阅读的现代却是不

可能的。由此可见,《水浒传》作者是依据了所处时代的地

理位置,将一些故事假托北宋时的事件编为一本书。

地理情形,非图不明。我国自古以来就图、书并重,

合称“图书”或“图籍”。《周丰L》、《管子》已记载各种地图,《史记·萧相国世家》有“(萧)何独先人收秦垂相御史

律令图书藏之”。唐宋定制,全国各府州每3年或5年都要

绘制本州地图上报尚书省,再并合画成一大幅“天下图”。

唐五代称为“十道图”,宋改称“九域图”。除政府各机构

和各级地方政府绘制地图外,也有私家绘制地图[s]。现存

最早的地图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公元前168年的

《地形图》,这幅地图比较详细表达了山脉、河流、道路、

城邑、乡里等内容,图中大小30余条河流均按流向从细到

粗描绘。其次是公元1136年(南宋)刻于石板上的《禹迹

图》和《华夷图》,可用于拓印〔’“〕。

不过,古地图复制困难,多为孤本,尺度较大,保存

运输不便,遇到天灾人祸容易损坏,流传很少〔“一川.民间

也不易得到准确的地图。另一方面,地图具有时间性。黄

58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卷

河在东汉王景治理后长期安流,到北宋开始频繁泛滥,下

游河道在宋元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一‘“〕。其决溢和迁徙既可以淤埋城镇村庄,也可以改变平原的水系及交通线

路。《水浒传》中地名及相互关系实在是多,如果没有准确

的地图,当地人也是不可能不出错的。

二、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影响

为了理解《水浒传》的地理位置,对黄河下游河道的

变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将文献〔12〕的相关地图进行复

制、拼接,从中移植部分点线,得到北宋、金(南宋)和

元时期的3幅地图。图中除“某市”字样的今地名之外,

均是古地名和古水名,但只是文中涉及到的少量地名和水

名,也没有仔细区分政区、城市之大小,因此并不能作为

历史地图来看待,这是需要特别说明的。文中对黄河变迁

的文字叙述主要引用文献〔13、14〕,年代依据《辞海》进

行了校核。

(一)北宋时黄河

公元11年黄河决口后在充豫境内泛滥,至公元70年

才将决口堵塞。主持治河的王景仔细选择新河道,并对其

进行了全面整治,此后800年黄河无重大决溢改道,当然

这也得益于黄河中游人口的减少以及土地使用方式的变化。

晚唐五代以后河患开始增多,北宋的建立虽然结束了分裂

割据的局面,但河患更甚于前代。至北宋灭亡的1“年间,

有明确决溢地点的就有109次。

以公元1048年为界,黄河决溢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决溢地点开始从河口段逐步上移,公元1034年河决

横陇塌(今淮阳东),分成赤、金、游等多支东北人海,称

横陇河(图中未绘出)。从此以后,大河在淮阳以下离开了

流经千年的故道(后称京东故道)[41,以后再也没有恢复。

横陇河行水14年,虽未成患,但淤积迅速。后期:公元

1048年商胡场(今淡阳昌湖集)决口,流路不断改变,横

扫河北大地。图1给出了主要的流路。

(二)金时黄河

TTTTT一一

………(1111一一少少子‘育育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州飞飞二二宋政和元年年年年年

2222222;

蘸蘸一于=一翅沙一一熏熏多多侧侧侧......,界粼粼粼粼夕夕夕夕夕刘参JrJ产分,,,,rrrrrr,,,,,,

一一一-~~~-‘匀一一

炭炭蓉蓉河河3777IIIIIIIII金/刀了,,,,eeeee............北北北芳芳芳芳芳芳相相相胡女李李李李李李

端端端端民毛穿斗斗毓毓岑匕一一一一成成成成成成成成成成成成成鳄鳄鳄鳄鳄鳄鳄市市市

产产生生魔,二:1...徐州州3555

竺竺理乒困困困困困

114115116117118

各道行水时间:①一081~一093:一099~一127②一048~1069

③1060~1081:1089~1099④?~1034

图1北宋时期的黄河流路

公元1128年,东京留守司杜充在滑州李故渡决堤使黄

河东流以阻止金兵南下,大河经滑县之南、浪阳东明之间

的巨野、嘉祥流人泅水,由洒人淮。黄河东北流向渤海的

历史告一段落,开始流人黄海。此后约40年,在豫东、鲁

西南地区平地漫流,河道极不稳定,或决或塞,迁徙无定。

12世纪中叶后,河道决口从巨野、邻城、曹州一带逐渐上

(西)移至级县、阳武、延津一带,且多在南岸,河道趋

南。公元1194年,河决阳武而东,黄河夺淮终成定局(见

图2)。在此过程中,大河除干流外还有几股岔流同时存

在,迭为主次,但最后都汇泅人淮。隋唐宋以来流淌数百

年的炸河—北宋的重要交通线,很快埋废,成为“车马皆由其中”的陆道。

{{{匕一一{{{)’大名““!才翱翱翔鑫鑫……iii可可

益益益减减筹筹输输‘奋月月森森JJJ产………...........创尸一、、、、厂厂声}}}酒酒酒酒酒酒承承承承海}}}」」」」」」」」」」

阿阿阿吼吼办办尺尺歉歉连连抵潞二,,_,…}}}式式式式洲撬撬撬撬港港.”\岸岸纷一」}}}寅寅寅寅寅寅寅寅寅寅

山山山一二十……年(1189年)))州州竺知知扮扮.洲\\\日日扳扳扳扳扳扳扳扳安市市市

,,l}}}111.}}}}}州尸~~一一一一}}}}!}}}

金时期的黄河流路

︸O八乙l1图︸、一4

第1期尤明庆:时间与空间的交织和变化—《水浒传》中的地理位置与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

59

(三)元时黄河

元代初期关于黄河的记载不很完全,粗略的统计,元

代(1272年一1368年)的90余年间,黄河决溢六七十次

之多,决口有二三百处。黄河长期分为多股,比较固定的

是由沐、涡、颖3道入淮.有时还会向北决出几股流人渤

海。它们或同时存在,或迭为主次,但都决溢频繁,地点

也多集中在以开封为中心的附近地区。总的趋势是,河势

逐步南摆,泛道最后达到颖河。这时的黄河不断吞啮广武

山崖根,使邝山由东北向变为东南向。图3是元时期的黄

河流路及泛道。

117118

元时期的黄河流路及泛道

119120l63l图气︸

由于黄河含沙量大,所到之处水退沙留,淤塞河道,

破坏了淮河流域的水系,引起了更大的水患,贻害至今。

洪泽就是淮河下泄不畅储水而成。今洪泽湖最高水位的面

积是3780kmZ(平均水位时面积为1805k澎),但已较公

元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前的水线内缩30余里〔‘3〕。

洪泽湖的扩张使沛河人淮之处的泅州城于公元1680年永沉

水底。地图上的点线变化蕴涵着人民的深重苦难。

(四)梁山泊

梁山也作良山,在今山东省东平湖西,梁山县南,西

北一东南延伸,由大小n个山峰组成,周约10km,主峰

虎头峰海拔197m,四周危岩耸立,顶端开阔平坦〔‘4]。公元944年,黄河在滑州决口,侵人沐、曹、淮、单、郸五

州之地,洪水环梁山合于坟水,将原来的巨野泽向北扩展,形成历史上著名的梁山泊【‘5]。公元1019年和公元1077年两次河决东注梁山泊,湖面不断扩大,绵亘数百里。金代

黄河逐渐南摆,水退沙留,涸为平地,梁山泊也被开垦成田。公元1180年以后,金招徕流民在此屯田。不过,元时黄河多次决人,梁山泊又扩展成“量深态包藏,碧阔渺无津”的汪洋巨浸。元末明初梁山泊湖底淤高成浅水洼地,

公元1493年后,从炸城,经滑县、长垣、曹州等至皮城县,沿黄河北岸筑太行堤共180km,黄河不再北决,梁山

泊失却水源,终成平陆。

(五)开封城

金代黄河南徙,夺洒人淮,黄河始流开封境内。从公

元1194年至公元1949年的755年间,黄河在开封境内决

溢达338次,洪水围困开封城15次,累次遭受灭顶之灾。除铁塔、繁塔因地势较高躲过劫难之外,重要古迹都被淤

没在几米乃至十几米的地下。如公元1642年明官员掘开黄河大堤,意欲水淹李自成军,不想大雨连旬,水灌城中,

全城37万人仅余2万人,被淤没的州桥桥面现在已位于地面4

.

5m之下。

自公元1981年持续不断的考古探测、挖掘已经发现,

在今天的开封城下面有唐洋州、北宋东京、金汁京、明开

封和清开封五座城池,层层相亚[‘6]。明太祖在1368年宜布以开封府为北京,并规划了迁都事宜,但终因通往南方

的河道淤浅不能运枪粮食而作罢,并于1378年撤消北

京〔‘7]。显然,《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东京城(最高人口达160万),在元末明初已经无影无踪。此外,黄河南徙使大

名府在元代衰落。因此,北宋繁华的大名府北京,《水浒传》的作者也是根本看不到的。

三、《水浒传》中的地理位里

从上面简单的介绍可以知道,在宋元期间,黄河泛滥

频繁,破坏极大,流域内的人民该是何等的痛苦。令人奇60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l卷

怪的是,《水浒传》对长江的介绍多而详细,对黄河却没有任何描述,提及黄河的地方少而又少。第59回宿太尉到西岳降香“从黄河人渭河而来”,与下游河道没有关系。第

12回杨志从太湖运送花石纲至开封在黄河中翻船,在北宋是不可能的;第83回破辽时“水军头领……自蔡河内出黄

河,投北进发”,而北宋时蔡河与黄河并不直接相通;第

91回平河北田虎时“水军头领……自汁河人黄河,……兵至原武县界,县官出郊迎接,……次第渡过黄河北岸”,这是书中叙述“黄河过渡”仅有的一例。不过北宋时原武离黄河较远,元时才到黄河边,且黄河向南决溢,汁河、蔡河、颖河成为泛道,汇人淮河。

就黄河而言,《水浒传》的作者似乎对北方地理不是很

熟悉,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作者通常也不介绍或描述梁山、开封等地理位置。略举几例:

例1第9回:(离开东京附近的野猪林)被智深监钾

不离,行了十七八日,近沦州只有七十来里路程。

例2第12回:(离开梁山)杨志取路,不数日来到

东京。

例3第12回:(离开东京,杨志)三个在路,夜宿

旅馆,晓行释道,不数日来到北京。

例4第22回:(离那城宋家庄)宋江兄弟两个,不

则一日来到沦州界分。

例5第26回:(武松)前后往还(阳谷东京之间),

恰好将及两个月。

例6第56回:时迁离了梁山泊,身边藏了暗器,诸

般行头,在路逸通来到东京。

例7第59回:(史进等离开梁山)渡过金沙滩,上

路径奔芒硒山来。三日之内,早望见那座山。

例8第62回:(离开梁山泊)卢俊义拽开脚步,星

夜奔波,行了旬日,得到北京。

例9第65回:(离开大名府北京,张顺)行了十多

日,早近扬子江边。

像这样的叙述书中到处可见,所说的时间也是很随意

的.并不能用来估算实际的路程。当然,书中也有少数途

经地名,如第23回武松从沧州回清河县经过阳谷县地面的景阳岗;第36回宋江从济州刺配江州、第39回戴宗从江

州去东京,从梁山泊边路过;第44回戴宗从梁山往蓟州经过沂水县。上述路程除了一个似乎不应该路过的地方外,并不叙述具体的行走路线。

文献〔4〕认为,《水浒传》作者为了情节的需要,对

一些地理位置随便作了改动,并且为了故事情节集中,有意把宋江等人的活动地点移到梁山泊来。第44回戴宗从梁山往蓟州经过沂水县,只是为了照应前回“走了黑旋风,伤了好多人……”,其余并无作用。第72回宋江“抹过济州,路过滕州,取单州,上曹州来,前往东京万寿门外”,大约是书中惟一细致介绍的路程。不过道路实在是迂回(图3)。文献【4〕认为:“宋江等从梁山去东京,为了避

开一直对梁山义军戒备很严的济州(今山东省巨野县),所以先东南行,再从济州之南,往西行,绕个大圈。从选定

的这个行动路线,可知作者对滕、单、曹的地理位置以及

济州、东京的地理位置都是熟悉的。”这不免将故事当真事

说了,《水浒传》的作者若真有此意,想来会有所“照应”

或“伏笔”。

四、地理位置和行走线路的区别

《水浒传》作者能够具有何种形式、何等精度的地图,

现在当然难以知道。不过《水浒传》中的地理位置似乎表

明,作者没有地图,至少是没有根据地图写作,但这并不

能说作者就不是山东人,或没有到过山东。否则,作者就

可能不容易知道金代和元代时期山东、河北的地名。或许

作者曾游历过梁山、开封等地,掌握了许多地名和大致方

位、里程,但游历并不是测绘地图,建立的地理概念肯定

会与实际情形有所偏差,记忆以及传抄也会出错。《水浒

传》不具体叙述地理位置,显示了作者的明智。少数看似

不合理的行走线路,在当时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我们必须认识到,不能从空间位置简单地决定行走线

路。举一个不太远的事情,1988年前(老)郑州黄河公路

桥是每天各12小时的单向通过,黄河两侧的铁路道口因缺

少立交常常堵塞严重,因而不仅是博爱,就是武涉去郑州

也多先乘汽车向北到焦作、新乡,再换乘火车到郑州(图

4)。新乡至黄河桥之间铁路因为没有大站,只能这样迂回

曲折,但却是最快、也是最方便的线路,这种走法在今天

不也是有点难以理解吗?人固然可以改变环境,但作为个

体,人必须适应环境。

图4焦作一新乡一郑州交通图

我们地理位置的知识主要来源于地图,旅行经验只能

作为参考,即使有意留心各地的方位和距离,也只能得到

一个近似的印象,而且不能间接使用。笔者已经居住河南

省焦作市17年,到过东南的郑州、东面的新乡、西南的洛

阳、西北的晋城多次,它们距焦作的里程(并非直线距离)

也大致知道,但上述4个地方的相互关系和空间距离却非

看地图不可。另一方面,行走线路随时间和环境而变。例

如从开封去九江,10余年前是沿陇海线向西到郑州,换京

广线向南,到武汉后再向东南;现在则可以沿陇海线向东

第1期尤明庆:时间与空间的交织和变化—《水浒传》中的地理位置与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61

到商丘,换京九线向南。这里的东和南,只是一个大致方

向,火车也不是沿直线行走的。对家居开封的人,九江在

何处呢?

在没有汽车和火车的年代,出行的方式有早路和水路

的选择。大致说来,早路近似为直线,而水路则须顺从河

流,曲折迁回得多。如水路从九江到开封,需要从长江绕

道扬州再走运河,北宋苏轼、苏辙都走过这样的水路〔’“】。

早路即使有轿或车乘坐,长途旅行也是非常辛苦的。《老残

游记》第6回老残就有“早路劳顿”这样的话。河流也会

成为早路出行的障碍。只要时间和经济许可,出行都会选

择水路。船是一个移动的家,可以装载很多的用物,人也

能卧坐立走,读书写字,饮酒吃茶。显然行走线路不同,

旅行者心中的地理位置也会不同。

沂水县在梁山正东,蓟州在梁山东北,戴宗从梁山经

过沂水往蓟州,或许是作者心中的地理位置,但并不是随

意写的。戴宗从江州(九江)至开封途经梁山泊也是可能

的。需要说明的是,元末梁山泊已经干涸,而运河(济州

河)在梁山东侧通过,从江浙可以水路到达。如前所述.

元时黄河决溢泛滥,多由汁、涡、颖3道人淮,有时也向

北决出几股流人渤海。徐州至开封间黄河难以正常航运,

而沛河已埋废,那么从江州经长江至扬州,再经运河由扬州、淮安、徐州至梁山,换陆路至开封。开封至梁山是陆

路到达运河的最短线路,或许作者就这样行走过。

五、梁山好汉和传统文化

拙稿写作中不时地翻看《水浒传》,渐渐地觉得梁山好

汉确实都不怎么样,千万不能宣扬。1976年在场头阅读时

的感觉与现在完全不同,读者对文艺作品的认识也是随着

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宋江是结交黑社会的政府官员.还包“二奶”,而这“二奶”又找小白脸;朱全、雷

横、戴宗都是司法战线上的腐败分子,询私枉法,得钱卖放;时迁、段景住偷鸡盗马;李逢是赌徒地痞,根本不是

劳动人民,他初见宋江时的那些无赖行径,怎么能被李希

凡先生说成“生动反映出他纯真、浑厚的性格f‘”}”呢?阮氏三雄倒是劳动人民,打鱼为生,但梁山上的强人绝了他

们的饭碗,而原本“去梁山泊打鱼”是官司和活阎王也禁

不得的。不过,他们也羡慕强人“不怕天,不怕地,不怕

官司,成瓮喝酒,大碗吃肉”。

更糟糕的是,被官府逼上梁山的,林冲之外没有找到

第二个;倒是许多良民、官员被宋江等好汉逼上了梁山泊,

且手段卑鄙、恶劣、下流。为逼秦明上山,宋江定计让小

卒扮作秦明的模样,到青州城下“把许多好百姓杀了,又

把许多房屋烧了”.引得知府将秦明一家老小杀了。面对秦

明的指责,宋江竟说“不惩地时,兄长如何肯死心塌地?

若是没了嫂嫂夫人,宋江……”。秦明又能算好汉么?杨志

也是书中“浓墨重彩”描绘的人物,不过他失落花石纲,

畏罪潜逃,后又打点关节,想再补制使职役,毫无廉耻之心。杨志后来得到梁中书的赏识,并重用其运送生辰纲,

但被晃盖等智劫后只能落草为寇。杨志还能算好汉么?电

视剧中高球手捧着杨志敬献的玉马,说:“古人不是说宁为

玉碎,不为瓦全。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这玉碎的声音。”话确实不错,只是导演不该让高球那么阴险。或许高球是奸臣,说话就该阴险。

不是《水浒传》中的英雄存在一些“瑕疵’心川,而是

《水浒传》的作者人生观具有重大缺陷。社会的运转和进

步,是以大多数人枯燥乏味的、日复一日的劳作为基础。

不过,对这些劳动者而言,单调无聊的劳作实在是不得已

而为之的,(水浒传》以及许多文艺作品都不会表现这些劳

动者。那些英雄好汉并不从事具体的生产,他们除了喝酒

就是打架。书中有多少次喝酒,有多少次打架?真不知道

《水浒传》为何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梁山好汉”为何有

如此响亮的名头。难道我们心灵深处真有与身俱来的劣性,

能够与喝酒打架的好汉产生共鸣阵’一221?

北宋承晚唐、五代之内忧外患,国防实在没有办法,

依靠文治也仅能勉强维持{23]。但勉强维持的同时,文化方

面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可惜的是,黄河泛滥之类的天灾

不可避免,而天灾必然伴随着各种人祸,救灾不当引起的

饥民造反就是其一。人祸又使灾害更烈,苦难更久。农民

起义是否真正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解放,政治家

和历史学家自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作出种种解释,此处不

必多言。重要的是,北宋末年确实有许多人在造反,但

《水浒传》中的人物事件并非历史的真实,只是作者为了心

中的妄想,才造出如此众多的英雄好汉,编出如此壮阔的

“替天行道”故事。至于宋江招安后的破辽,更是白日做梦

式的自我安慰。李希凡先生称这些是“极大的艺术夸

张:‘9]”,也实在过于大胆。《水浒传》流传过程中又有不同

的版本和续作,宋江等好汉也就有不同的前程和结局山)。

与书中地理位置的错误相比,这些前程和结局才是更大的

错误。

或许,为了说明一个大道理,为了办成一件大事情,

有时就可以编造并不存在的事实!为曹巫“汉魏禅让”制

造舆论的祥瑞、为宋真宗“封禅泰山”确定依据的“天

书”,固然是遥远的故事,但2002年高考作文以救助冻僵

者体现的高尚精神测试青年学子的“心灵”,事情本身却是

一个虚拟的故事。《光明日报》2002年10月14日A2版文

章开篇称:“庆贺季先生92华诞暨人文教育主题茶话会10

月12日在北大勺园举行。据说,今年8月,季先生生日的

前一天,门前干涸了很久的池塘中,季先生亲手种植的、

被周一良教授称为‘季荷’的满塘荷花,清晨竟然全部开

放。人们都说,这是先生的精气神所致。”季先生说:“将

来人文科学的发展,必定是西方的分析加东方的综合。”可

惜,一个“据说的荷花”综合上一个“都说的精气神”,不

知已经把“科学”二字吹到何处去了。

六、结语

《院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

62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卷

刁胜J勺..J八乙飞」‘.工曰.工r..LresL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

园香

径独徘徊。”这是千年之前北宋晏殊(991年一1055年)对时空交织和变幻的咏叹,只是他没有看到身后300年间黄河任性地来回扫荡。

河道演变规律

河道演变规律及其机理研究 摘要:我国河流分布广泛,与人们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河道演变是河流动力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相关研究对于整治河道,航运,水利工程,生态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河道演变基本概念入手,对河道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各种不同天然河道的演变规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描述,并对河道整治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河道演变;关键因素;演变规律 引言 天然河流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在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治河工程或其他工程后,受建筑物的干扰,河床变化将更为显著。人类在开发利用河流的过程中,要有成效地兴利除弊,必须采取整治措施。要有效地整治河流,必须充分认识河道演变的基本原理及各类河床特殊的演变规律。 1.河道演变的基本概念 河道演变系指在自然情况下或者在受人工建筑物干扰情况下所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水流和河床相互作用的结果,河床影响水流结构,水流促使河床变化,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经常处于运动和发展的状态之中。水流和床沙的相互作用是以泥沙运动为纽带的。在一种水流的情况下,通过泥沙的淤积使河床升高;在另一种水流的情况下,通过泥沙的冲刷,使河床降低。因此,河道演变的规律是以泥沙运动的规律为基础的。但是,自然河道的演变过程极为复杂,往往不能直接从泥沙运动的基本规律得到充分解释。因此我们必须更进一步对河道演变的基本规律进行探讨,才能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各种河道演变的预测问题。 河道演变的对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方面在时间应包括河道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在空间上应包括河道所流经的河谷的各个部分;而狭义的方面只限于近代的、河道本身的变化。河道演变发生演变的根本原因是输沙的不平衡造成的河床变形长期积累的结果。所谓的输沙平衡是对时间或空间的平均情况而言,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的的输沙平衡,也只是相对的,绝对的输沙平衡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所以河床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 2.河道演变的影响因素 影响河道演变的因素是极为复杂的,但归结起来,最主要的因素不外乎气象、地质、地理等方面。在研究这些因素最河道演变的影响时应该区别两个问题。一个是河流形成的历史过程,另一个是河流目前的河道演变特性。 就河流形成的历史过程来看,其主要作用的动力因素有如下四种:地壳的构造作用、水流作用、冰川作用和风化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水流作用,其他因素不能单独创造河道,它们只能在在河道形成过程中配合水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对河道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就河道目前的演变特性而言,与河道的形成不同,完全取决于上述动力因素在现阶段的情况。由于冰川作用仅限于部分河流的河源地区,地质构造运动和风化作用进行的异常缓慢,因此在研究河流目前的河道演变特性,可以只着眼于现阶段的水流作用,尤其是水流与河床的相互作用。 对于任意具体河段,影响水流与河床相互作用的因素主要由以下四点: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1601班 160202138 翁静 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 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在“汉

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西汉中期以后,河患日增。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任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至东汉时期,69年时,王景领导治理黄河决口,通过筑堤堵口,河汴分流、疏汴通漕等方法,疏浚河床,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河床淤积,使黄河出现了一个长期较为安流的局面。此时的黄河,从长寿津自西汉大河故道别出,循古漯水河道,经今范县南,在今阳谷县西与古漯水分流,经今黄河与马颊河之间,至今利津人海。 东汉以后,黄河安流的局面仅维持到了唐代末年。宋初,由于黄河已经流行了800多年,王景治水后形成的河床淤高严重,水流不畅,黄河又进入了频繁决口泛滥的历史时期。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黄河决澶州横垅埽,久不复塞,形成了一条新的河道——横垅河。到了庆历八年(104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向北冲出一条新道,经河南省内黄县,河北省大名、南宫、青县,至今天津入海,名为“北流”。景祐五年(1060年),黄河在魏县第六埽向东决出一支,向东北经山东堂邑、夏津、平原、在冀、鲁间入海,名为“东流”。至此形成了

第四章历史时期江河湖沼演变

第四章历史时期江河湖沼演变 第一节黄河流域的河流变化 一、历史时期黄河下游的改道 黄河在历史上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历史时期黄河变迁较复杂,特别是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更加复杂。 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20世纪中叶约3000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1500余次,平均2年1次决口,重要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六大徙,加上战国前原有故道,概括为七个阶段。 1、战国初期以前河道 2、战国中期至西汉末河道 3、东汉至北宋前期河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11),黄河发生第二次大徙,洪水在鲁西、豫东一带泛滥了近60年,直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王景治河,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千余里,形成东汉大河。 王景治水后,黄河相对安流大约600多年,到7世纪以后改道才频繁起来。 4、北宋庆历以后河道 北宋庆历八年(1048),黄河发生第三次大徙。 5、金章宗明昌五年到明弘治初河道 6、明弘治中至清咸丰的河道 7、清咸丰五年以后河道

清咸丰五年(1855)六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今河南兰考附近)决口,在山东寿张县张秋镇穿过运河,挟大清河入海,是为第六次大徙。至光绪元年(1875)在全线筑堤,使全河均由大清河入海,形成了今天黄河下游河道。 二、历史时期黄河中下游的湖沼变迁 先秦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广大平原上,湖泊众多。《尔雅·释地》所谓的“十薮”中除云梦在长江流域外,其余都在黄河中下游。到了6世纪,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的黄河下游的湖泊,仍有130多个。大的周围数百里,小的也有方圆几里。 弦蒲薮:一名疆蒲。在今陕西陇县之西。 阳华薮:地址不可确考。 焦获薮:一作“焦护”。据说在今陕西泾阳北。 昭余祁:为汾水流域比较著名的湖泊,位于今山西祁县西南,介休东北,方圆数百里,为古代晋中盆地最大的泽薮。 黄河下游的古湖泊主要有: 大陆泽:又名巨鹿泽、广阿泽。位于河北平原西部太行山河流冲积扇与黄河故道的交接洼地,今河北任县、平乡、隆尧、巨鹿之间。 大野泽:又名巨野泽,位于今山东巨野县东北,古时为济、濮二水所汇,称“兖州薮”。 荷泽;在今山东定陶县东。 孟诸泽:位于今河南商丘市东北。 雷夏泽: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

黄河发展变化_作文素材

黄河发展变化 本文是关于作文素材的黄河发展变化,感谢您的阅读! 黄河断流 从1972年起黄河经常出现断流的情况。断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全球变暖——随着近年来全球变暖情况的加剧,一方面使得河道的蒸发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的溶化大量吸收热量,造成内陆局部气温低于往常,减小了内陆和海洋之间的温差,进而造成季风减弱,缺少季风从海面带进内陆的水汽。虽然全球变暖使冰川融化加大上游水源的流量,却抵消不了蒸发量的提高和季风减弱的影响效应。造成中下游的水量逐年减少。 2.植被破坏——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严重,缺少植被涵养的土地逐步沙漠化,蒸发量变高,土地干燥地下水需要不停吸收流经河道才能补充。 3.灌溉方式落后——黄河中上游流经的多为经济较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缺少节水灌溉的技术和资金,多为大水漫灌,黄河水浪费严重。 ①上游属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率极少,中游为主要补给区但水土流失严重、季节变化大,下游流域面积小,补给少; ②流域内人口增长快,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粮食增长率; ③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发展,黄河沿岸工业和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引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 ④水库调节能力较低,水资源管理不统一; ⑤水费低廉,低水价唤不起人们的节水意识,工农业用水浪费极大; ⑥环境污染急剧降低黄河水的利用率。

⑦河道沿岸工厂污水排放过多。 悬河 由于泥沙淤积,全长5464公里的黄河的大部分河段里,河床都高于流域内的城市、农田,全靠大堤约束,它因而被称为“悬河”。那么黄河是从什么地方开始成为“悬河”的呢?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西南部的磴口县,在这里,黄河河道比县城所在地平均高出4至6米。 黄河奔流在中条山与秦岭之间,东行经河南孟津。由这里距黄河30公里处,就是我国著名的都城洛阳。洛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从东周起,先后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则天)、后梁、后唐等朝代在此建都,被称为“九朝古都”。 河道变迁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浑浊即有“浊河”之称。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因泛滥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就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特点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战国筑堤以前

中国历史地理作业答案

[单选题]3、《尚书?禹贡》所列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以今天行政区划来看,以下()是《禹贡》中梁州的地域范围。 A:今湖南、湖北两省的大部分和江西的西部B:今山西、河北西北部、河南北部、辽宁西部C:今四川、重庆及陕西、甘肃及其以西D:今江苏和安徽南部、河南东部、湖北东部、江西北部参考答案:C [单选题]2、现代历史地理学在研究思维和方法上的最显著的两个特点是()。 A:归纳和演绎B:抽象思维和逆向思维C: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D:动态和静态参考答案:C [单选题]1、从目前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研究所涉及的领域来看,历史地理已逐渐成为一门()。A:交叉学科B:综合性很强的独立学科C:辅助学科D:交叉学科参考答案:B [单选题]4、在历史时期我国的()具有“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 A:长江B:黄河C:珠江D:澜沧江参考答案:B [论述题]历史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曾发生变化,请简要叙述经济重心变化的过程,并分析经济重心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变化过程:自东汉以后,由于黄河流域战乱频仍,在我国便形成了人口由北向南流动和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历史趋势。 东汉末至三国时期,南方开始得到开发;东晋至南朝,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方几 无差距;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宋至元朝,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完全超过北方 主要原因::①北方战祸多,南方相对安定。 ②北民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③南方政权统治者大多比较重视经济发展。 ④都城南迁,政治重心南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的开发。 ⑤南方自然环境、海外贸易优于北方。 [填空题] 现代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及其与()发展关系的学科。参考答案:人类及人类社会;[填空题]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湖泊主要有弦蒲薮、阳华薮、焦获薮、(参考答案:昭余祁 [填空题]明代时对黄河下游河道进行了治理,其中提出“塞绝筑堤,束水攻沙”策略的人是()。参考答案:潘季驯[填空题]清朝咸丰五年(1855)6月,黄河在兰阳()决口,又重新注入渤海。参考答案:铜瓦厢 [填空题]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在()决口,由泗水入淮注入黄海,改变了黄河东注渤海的历史。参考答案:李固渡 [填空题]元代后期、明代至清代末(1300-1900)在我国气候变化史上是一个气候()时期。参考答案:寒冷 [填空题]在我国气候变迁史上,仰韶文化时期是我国气候史上的一个气候()时期。参考答案:温暖 [填空题]中国历史地理学经历了()、近代历史地理学和现代历史地理学三个发展阶段。参考答案:传统历史地理学 [论述题]1、简要叙述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过程? 参考答案:

河流演变

第六章河流演变 第一节河流地质作用及其发育过程 一、河流地质作用 1.侵蚀作用 河道水流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冲刷破坏河谷、加深河床的作用,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按侵蚀作用方向,又分垂向侵蚀(下蚀)、侧向侵蚀(旁蚀或侧蚀)和向源侵蚀(溯源侵蚀)三种情况。 2.搬运作用 河流携带大量的物质(泥沙),不停地向下游方向输送的过程,称为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的搬运能力巨大。据统计,全世界河流每年输入海洋的物质总量约200亿吨。 3.沉积作用 河水在搬运过程中,一部分泥沙从水中沉积下来,此过程称为河流的沉积作用。其堆积物叫河流的冲积物。 二、河流的发育过程 在地貌学领域,河流发育和水系形成的时间尺度一般是以地质年代计。一条完整的河流水系,从初生到趋向成熟,是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缓慢形成的。河流的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为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三个阶段。 图6-1可用来说明河流的一般形成过程。其中,图(a)表示在陆面上受近代地壳活动的地形控制而形成的一条河流,水流在阶梯状瀑布中,强烈地磨蚀着基岩河床,此时的河流发育属于幼年期阶段。随着流水侵蚀的均夷作用的进行,湖泊、沼泽消失,峡谷加深,支谷延展,河床坡降逐渐减缓(图(b)),河流发育处于青年时期。往后,泛滥平原逐渐发育,河谷进一步拓宽,干流显现均衡河流特征,此时接近壮年期阶段(图(c))。随着侧蚀的不断进行,泛滥平原带宽扩大,形成冲积性准平原,曲流河型形成,河流地貌发育进入相对成熟期或称老年期(图(d))。再往后,又可能由于地壳运动、气候等因素影响,使河流侵蚀作用而重新“复活”,河谷地貌又现出幼年期的特征,表现出地貌上的“回春”现象。 (a)幼年期(b)青年期 (c)壮年期(d)老年期 图6-1 河流形成一般过程示意图

历史地理填空

目录 填空题 (2) 名词解释 (2) 简答题 (3) 中国历史地理从传统历史地理到现代历史地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及其代表著作。 (3) 2. 简答温暖气候对唐代农业的影响。 (3) 3.简答京杭大运河沿线地理概况 (4) 4. 试举例(最少2例)谈谈黄河流域有哪些古战场及著名战役。 (4) 5.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移简况。 (4) 论述题 (5) 1.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的影响 (5) 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原因及影响 (5) ] (5)

填空题 1,我国正史中第一部有地理志的是(《汉书·地理志》 )第一部有河渠志的是(史记 ) 2,(唐)李吉甫所撰( 元和郡县图志)和(宋)乐史所撰(太平寰宇记),是我国古代两部地理名著3,东晋时都城( 建康),即今南京市,南宋时都城(临安),即今(杭州) 4,隋炀帝开大运河中,沟通黄河淮河的名(通济渠),贯穿河北平原的称(永济渠) 5,今西藏地区唐时称(吐蕃),元时属中央(宣政院)管辖 6《水经注》的作者是(北魏)朝的(郦道元) 7《华阳国志》的作者是(东晋)朝的(常璩) 8齐召南是(清)朝人,他的地理学的代表作是(水道提纲) 9唐朝的东京指今(洛阳),西京指今(长安)宋朝的东京指今(开封府),西京指今(河南府) 10.明代的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迄(山海)关 11自战国秦汉以来,我国北部蒙古高原上先后居统治地位的民族为匈奴、鲜卑、突厥、回鹘、蒙古 12北魏是( 鲜卑)族建立的政权,辽是(契丹 )族建立的政权. 13 中国历史时期筑城思想在《周礼 ~考工记》有充分的体现 14.根据《周礼》中国古代的都城一般都分为三重,皇城、宫城、京城 15历史地理学是一门介于历史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16灵渠(兴安运河) 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命史禄修建而成的岭南最早的人工运河。 17夏王朝所统治的范围主要包括以国都为中心的的直接统治区和以方国为主干的地方政区单元。 18东晋时期普遍实行的两种地方政区制度是侨州郡和实州郡 19耧车最早出现于西汉朝。 20水排是东汉时期的杜诗发明的,它是当时冶铁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 21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曾派卫温和诸葛直到夷洲(即今台湾)。 22“松郡棉布,衣被天下”指的是元代松江府的纺织业。 23明代长江三角洲一带的苏州和松江是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 ⒓市舶司最早是在唐代设置的。 24 汉书是我国正史地理志中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纲的地理名著,它的作者是班固。 25 华阳国志是东晋时常璩的所撰写的一部我国现存最早而又最完整的区域性地方志。 1.我国学术界工人的六大古都是(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 2.《元和郡县志》的作者是(唐朝)的(李吉甫)。 3.在郡和县的设置中,县比郡(小),且地位要比郡(高)。 4.“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沙”,指的是(明)朝长江三角洲一带棉织业发达的盛景。名词解释 1.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的年轻分支学科,又与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关系。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政区和疆域的变迁,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在西方也有类似的研究。历史地理学作为现代地理学的组成部分首先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 2. 郦道元: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

2015中国历史地理练习题

《中国历史地理》作业 绪论: 一、填空 1.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以及其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发展关系的学科。 2.中国历史地理学经历了(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三个发展阶段。 3.1923年就已有人提出“历史地理学”一词,但中国开始正式使用这个名词是到 ( 1935 )年。 4.现代历史地理学在研究思维和方法上的两个特点是()和() 5.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资料主要是通过历史地理传世文献、()和( )三种形式获得。 6.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和()三种。 二、选择 1.现代历史地理学在研究思维和方法上的两个特点是:( B ) A.归纳和演绎 B.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C.抽象思维和逆向思维 2.从目前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研究所涉及的领域来看,历史地理已逐渐成为一门 (A ) A.综合性很强的独立学科B.交叉学科C.辅助学科 三、名词解释 1.尽全是空 2.人地互动 第一章历史地理文献 一、填空 1.()是我国最古老的地理文献之一,它概述了当时中国地理上的重要内容,把天下分为九州。 2.我国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是先秦时期的()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王朝疆域、政区为纲的地理著作是() 4.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总志是()朝李吉甫所著的《》 5.我国古代的军事历史地理著述最有影响的是宋代的《》和明末清初的《》。

6.西晋时期对我国地图学做出突出贡献的是(),他提出来编绘地图的六条原则,即() 二、选择 1.《谈史方舆纪要》的作者是() A、顾炎武 B、章学诚 C、顾祖禹 D、黄宗羲 2.我国现存最早而又最完整的一部区域性地方志是() A、《华阳国志》 B、《元和郡县志》 C、《汉书地理志》 D、《国语》 3.我国最早的自然地理著作是() A.《山海经》B。《水经注》3.《管子.地员篇》4.《穆天子传》 4.我国北宋时期全国性的地理总志有:() A.《元丰九域志》 B.《太平寰宇记》 C.《舆地纪胜》 D.《方舆胜览》 5.南宋时期全国性的地理总志有:() A.《舆地广记》 B.《舆地纪胜》 C.《方舆胜览》D《太平寰宇记》 6.唐代在我国地图学上贡献最大是:() A.裴秀 B.裴矩 C.贾耽 D.许敬宗 三、名词解释 《元和郡县图志》 第二章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 一、填空 1. 中国近2000年的气候,前1000年相对(),后1000年相对() 2. 五千年来,中国气候正从()转向(),冷暖变化的幅度随()呈现明显的差异,即:() 3.东汉到南北朝的寒冷期正对应着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和魏文帝迁都都洛阳。 4.通过对第四纪气候变化与人类产生关系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 ()和()共同创造了人类。()是猿从攀树转为地面说的主要原因,()是从猿到人转变的动力。 5.在距今8000年到5000年左右的温暖期,为冰后期的气候最适期,称(),又称()。 6. 1400年到1900年这个时期中国的气候十分寒冷,被称为(),又称() 二、选择

黄河的变迁

黄河的变迁 历史时期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温状况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 研究表明黄河下游在3000多年的时间内决口达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在先秦时期,黄河主要在今天津附近进入渤海,为北流时期;在汉唐时期,黄河主流在进山东入渤海,为东流时期;南宋至清咸丰五年,黄河夺淮从今江苏入黄海,为南流时期;清咸丰五年以后黄河恢复了东流,结束了700多年黄河由淮河入海的历史。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湖沼比现在多得多,但历史时期多数湖沼是由大变小,乃至淤灭,如圃田泽、孟渚泽、菏泽、雷夏泽、巨野泽、大陆泽等。但随着黄河的改道,也形成了一些新的湖泊,如南四湖、洪泽湖等。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河湖演变既有自然地貌、地质、气候因素的制约,也有认为的作用。总的来说,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气候日趋干燥,是地表水总体减少时一个重要原因,而人类无节制地用水加重了水资源的缺乏,黄河断流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历史时期长江的河湖地貌变化也很大,其中长江中游地区的变化最明显,影响甚大。古代的云梦是指包括今湖北东南大部分的狩猎区,而云梦泽只是其中的湖沼地貌部分,占据着今江汉平原大部分地区。唐宋时期荆江统一河床形成后,云梦泽瓦解。由于各种原因使荆江河道的河曲高度发育,使得洪水灾害的频率更高和强度更大。历史时期长江流域的湖泊变化显著,一方面洞庭湖从新石器时代的平原景观演变成为明代“方八九百里”的大湖,而鄱阳湖则是从新世中期的古彭蠡泽演变成为今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从近5000年来中国主要江河水温便前来看,总的趋势是江河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幅增大,这既表现在黄河及其支流上,也表现在长江的一些支流上。同时,西北内陆的塔里木河等一些河流总的来看是流程缩短,河道不断摆动以至断流,湖泊也因此多缩小而干涸消失。造成这种现象既有自然内部变化的不可回归和不可逆转的因素,也有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因。 自公元前2000 年以来的4 000 年中,黄河下游有两个泛流区(徐福龄,1996) :1) 从“禹王故道”到唐宋时期的河道,均在华北平原摆动,注入渤海,约有3 000 多年;2)1128— 1855 年,黄河河道在黄淮平原摆动,注入黄海,约有700 多年。据统计,自公元前602 年至1938 年的2 540年间,黄河下游决溢达1 590 次,称作“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对于黄河下游地区在历史上究竟发生过多少次大的改道,说法不一。胡渭在《禹贡锥指》中指出,自大禹到明代,黄河共发生 5 次大的改道;刘鹗在《历代黄河变迁图考中的黄河变迁图里绘出了6 次大的改道。《邓子恢文集》中认为,黄河下游河道在3 000 多年中发生重要改道26 次,其中大的改道9 次。叶青超(1990) 提出,黄河下游共发生7 次大的改道。 1.1河道变迁的原因 在历史时期,黄河决口改道频繁,各流路的年限长短不一。对于这一现象,以徐福龄( 1996)提出的5 次大改道为基本脉络(图1) ,主要从地质学角度来分析黄河下游

浅谈黄河下游防洪工程

浅谈黄河下游防洪工程 摘要:长期以来,黄河一直是水少沙多,河道的泥沙淤积比较严重,黄河下游在华北平原形成高耸的“悬河”,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威胁着25万平方公里地区内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防治黄河洪水,人们利用工程,在黄河下游修建了大量防洪工程,对黄河下游洪水的防治起到了巨大作用,“黄河安危,事关大局”,做好黄河下游的防洪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黄河;洪水;防洪;工程措施 1 黄河下游河道概况 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坡度上陡下缓,排洪能力上大下小。高村以上河宽5-20km,艾山以下河宽仅为0.5-4km。黄河下游河床因泥沙淤积逐年抬高,形成了地上悬河,一般河床滩面高出背河地面3-5m。近十年来,黄河来水量明显减少,河道不断淤积抬高,防洪形势日趋严峻。[1] 2 黄河下游防洪的重要性 黄河泥沙之多,含沙量之高举世闻名。黄河自中游的尾端出峡谷之后,河道展宽,比降变缓,流速降低,水流挟带的泥沙沿程沉积,使黄河下游河床逐年抬高,地上悬河的不利局面进一步加剧。黄河下游河道高悬于两岸地面以上,无论是洪水期还是枯水期,水位都远高于两岸地面,再加上在持续降雨和高水位的作用,造成堤防决口的可能性极大。黄河决堤后,水沙俱下,洪水流经之处,将给沿黄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由于黄河洪水泥沙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下游河床仍将继续抬高,悬河形势会更加严重,中常洪水黄河下游堤防仍有冲决和溃决的可能性。因此,黄河洪水灾害依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加强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3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概况 1.1黄河下游介绍及防洪工程综述 黄河下游流经河南、山东两省15个地(市)区、43个县,两岸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沿黄主要城市有郑州、开封、新乡、濮阳、荷泽、济南、滨州、东营等,并有胜利和中原两大油田,是我国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重要地区。黄河下游的洪水,主要来自中游三个河段,即河口镇至龙门间(简称河龙间);龙门至三门峡间(简称龙三间);三门峡至花园口间(简称三花间)。这三个区间产生的洪水是构成下游洪水的主体。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包括干流三门峡、小浪底水库和支流陆浑、故县水库,黄河左、右岸大堤,以及北金堤、东平湖滞洪区等。黄河下游防洪保护区涉及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和河北五省的12万km2土地。黄河下游堤防一旦溃决,将成为民族的灾难。[3] 1.2黄河下游防洪的近代发展状况 长期以来,黄河下游决溢灾害之所以特别严重,不仅因洪水大,更重要的是泥沙淤积河道,河床不断升高,排洪能力降低。长期以来,堤防一直是黄河下游防洪的主体工程。[4]经过历代治河专家们的不断努力,对黄河洪水泥沙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刻,治河技术措施不断改进,但其治河思想大都着眼于在下游排洪排沙的范畴,主要措施是依靠堤防排泄入海,治理活动也多限于下游。 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后兴建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为黄河下游防洪创造了有利的条件。[5]但是,曾一度认为三门峡水库建成后,黄河下游洪水即可基本解决;同时根据永定河官厅水库修建后下游河道治理的经验和模型试验的结果,认为三门峡水库蓄水拦沙下泄清水后,下游河道将会出现强烈冲刷,河势摆动,河床下切,给防洪、灌溉引水带来困难。1960年三门峡水库建成运

黄河水沙变化与河道变迁

*历史上黄河水沙变化与下游河道变迁 徐海亮 黄河的水沙变化与河道变迁归根结底是一个地质环境问题。本文在历史文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黄河河床形态、堆积形态及黄土与环境的研究,采用历史学、地理学、水利学方法,并吸取灰色系统、耗散结构理论,分析黄河下游来水来沙变化的历史事实,以及河道变迁的历史事实,认为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曾经有过数个躁动期,有多次的水沙剧烈振动(两汉、宋金、元明、明清),相应地,中下游河道进入躁动期。来水来沙的突出变异,下游河道河床变形的加剧,导致河道迁徙、改道事件频频发生。唐宋以来环境恶化及这一相关变化趋势加强,明清尤剧。从历史长河看,环境演变对水沙变化与下游河道变迁起到决定性作用。 一、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研究 今人对于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做过各种研究,影响较大的诸如对决口改道的各种研究。近年在本课题中,对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各阶段的具体变迁,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和考证。从这些研究中,特别是通过对决溢、变迁,河床堆积形态的探讨,认为应从黄河水沙变化与河床变形的意义来认识黄河变迁,记载中的1500多次决溢事件以及人类重大的治河活动,可以从更为深刻的含义上去理解。从而在各种历史年表和笔者自己研究的河患事件中,筛选出38次具有特殊意义的黄河下游重大河患与变迁事件。筛选的根本原则是:这些事件正处于黄河历史变迁时间序列的转折点上,或者处于变迁的高发阶段,它们客观地又非常突出地反映出河道变迁中一系列重大的控制性变异,或反映出阶段性变异的某种后效;其中包括黄河来水来沙的变化,在下游河道的上段所显示出的沿程淤积效应,同时也考虑到河口段的变化和溯源反馈。这些事件以自然变迁为主,同时也涉及人类参与下的河床变形。这样,客观地显示出流域自然环境变迁、水沙变化的总趋势,以及在人类参与下的河床变形和河道变迁的结果。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变迁的重大事件,从宏观现象上披露了黄河河床堆积与河道游荡性加强的实质。钱宁根据北方多沙河流的水沙资料,提出游荡性指标表达式1:Θ=(ΔQ/0.5TQπ)×(Q max–Q min/Q max+ Q min)0.6 (J/D35) 0.6 (B/h) 0.45 (W/B) 0.3 其中第三因式显示了河床物质的相对可变动性,隐含了河流来沙状况和冲淤变化的幅度,第二因式突出了径流变幅对河流游荡性的影响。总课题里其他子项目的研究,也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水沙变化与河床变形的关联2。本文的指导思想和下面筛选出的重大河患年表,都遵从这一数理表达的基本思路。认为河患——特别是重大河患、变迁事件,是河床变形的一个结果,实质上都反映出河流来水来沙的急剧变化,研究将这些经过特意筛选的河患事件,作为来水来沙变异、变化的某种象征点;以河床变异(而非水文)来探讨水沙变化的规律, *“七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课题子项目报告,辑入《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三),地质出版社,1992 1钱宁等,1987年,《河床演变学》P196,科学出版社。 2钱意颖1991;王玲等1991年见总课题论文集(一) 地质出版社,1991年。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1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左岸的一条主要支流,发源于陕西风县东北的秦岭山脉,经阳平关流入四川。经南充、武胜至合川,在重庆朝天门汇入长江,全长1119km,落差2300m,平均比降为2.05‰,流域面积159800km2,占长江流域的9%。嘉陵江为长江右岸较大的支流,为典型的山区河流,其河岸组成较为坚硬,河床变形主要以推移质运动为主,悬移质几乎不参加造床。河床年际间变化不大,年内冲淤演变较为明显,浅滩演变遵循“洪淤枯冲”的规律,深槽表现为“洪冲枯淤”。山区河流典型的特征是水流急、流量变幅大,使得河床受到较大的水流作用力,上游来沙不易在河床中淤落,一般是通过河床断面向下游输送。山区河流在构造初期河床一般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切,直至冲淤基本平衡。总的看来,工程河段河型河势较为稳定,冲淤变化基本平衡。 2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工程河段属于嘉陵江下游河段,河床组成大多为基岩,并夹有少量卵石,河床组成较为坚硬,水流对其侵蚀作用比较缓慢,对河床的演变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多年来河床相对稳定。 工程河段河床覆盖层主要是沙卵石,冲淤变化以悬移质为主,一般汛期6~9月是悬移质集中淤积的时段,主要淤积部位在工程上游弯道的凸岸边滩、下游左岸积坝、宽阔河段的缓流区;汛后10月开始走沙,随着水位的消落,水流归槽,淤积泥沙逐渐被冲刷,年际间冲淤相对平衡,基本无累积性变化。 从实地勘踏以及地质钻孔资料来看,工程河段河床、河岸组成大多为基岩,并夹有少量卵石,河床组成较为坚硬,因而河道深泓平面摆动及纵向下切都受到了较大的制约。由该段河道的河势、水势分析可知,嘉陵江河道比降较大,洪水期主流流速较大,泥沙难于在深槽内大量淤积,淤积部位主要还是在凸岸边滩或者回流区内。近年来河道深泓线平面及纵向变化较小,基本保持稳定。 实地勘踏表明,河道深泓线以及主流线基本在河心靠近凹岸(右岸)一侧。由于曲率半径较小,洪水期水流在此形成大片回流区,泥沙容易落淤,另外弯道环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

浅谈黄河下游防洪工程

————————————————————————————————作者:————————————————————————————————日期:

浅谈黄河下游防洪工程 摘要:长期以来,黄河一直是水少沙多,河道的泥沙淤积比较严重,黄河下游在华北平原形成高耸的“悬河”,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威胁着25万平方公里地区内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防治黄河洪水,人们利用工程,在黄河下游修建了大量防洪工程,对黄河下游洪水的防治起到了巨大作用,“黄河安危,事关大局”,做好黄河下游的防洪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黄河;洪水;防洪;工程措施 1 黄河下游河道概况 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坡度上陡下缓,排洪能力上大下小。高村以上河宽5-20km,艾山以下河宽仅为0.5-4km。黄河下游河床因泥沙淤积逐年抬高,形成了地上悬河,一般河床滩面高出背河地面3-5m。近十年来,黄河来水量明显减少,河道不断淤积抬高,防洪形势日趋严峻。[1] 2 黄河下游防洪的重要性 黄河泥沙之多,含沙量之高举世闻名。黄河自中游的尾端出峡谷之后,河道展宽,比降变缓,流速降低,水流挟带的泥沙沿程沉积,使黄河下游河床逐年抬高,地上悬河的不利局面进一步加剧。黄河下游河道高悬于两岸地面以上,无论是洪水期还是枯水期,水位都远高于两岸地面,再加上在持续降雨和高水位的作用,造成堤防决口的可能性极大。黄河决堤后,水沙俱下,洪水流经之处,将给沿黄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由于黄河洪水泥沙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下游河床仍将继续抬高,悬河形势会更加严重,中常洪水黄河下游堤防仍有冲决和溃决的可能性。因此,黄河洪水灾害依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加强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3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概况 1.1黄河下游介绍及防洪工程综述 黄河下游流经河南、山东两省15个地(市)区、43个县,两岸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沿黄主要城市有郑州、开封、新乡、濮阳、荷泽、济南、滨州、东营等,并有胜利和中原两大油田,是我国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重要地区。黄河下游的洪水,主要来自中游三个河段,即河口镇至龙门间(简称河龙间);

黄河变迁的原因

黄河变迁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黄河象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的北部大地上。它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积七十五万二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其中下游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一、历代对河源的探索 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对这一象征着中华民族古文化摇篮的河流发源地,曾进行过长期探索。 1.古代“河出昆仑”及“伏流重源”的臆说 《尚书·禹贡》最早就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说明远在公元前五至三世纪,当经济文化发展较高的中原地区与西部河源地区还没有发生直接联系的时候,我国人民就已经知道黄河是发源于今青海东部积石山一带①。成书于《禹贡》之前的《山经》说:“昆仑之丘,……河水出焉”②。《尔雅·释水》:“河出昆仑虚。”《淮南子》:“河水出昆仑东北陬,贯渤海。”据胡渭考证,“自汉以前,但知昆仑在中国西北,终未明在外国某地也”③。说明人们对当时为戎羌诸族所占居的黄河上源一带的真相,还不很清楚,所云黄河出于昆仑,可能来自间接传闻或是一种臆度。 汉朝通西域后,“而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①从此,将今新疆西部的于阗河当作黄河源,于阗河所出的于阗南山称为昆仑山,成了河出昆仑说的根据。 张骞向汉武帝汇报在西域的传闻,于阗河“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①。其后,班固更进一步加以引申说:“蒲昌海,一名盐泽者也。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③古代“导河积石”和“河出昆仑”的传说,便这样与西域流传而来的“潜流复出”的说法揉合在一起,发展成为“伏流重源”的谬说。 2.晋、唐时期对青海河源地区的初步认识 魏、晋时期,内地人民从对吐谷浑所据青海地区的密切往还中,逐渐了解到河源不在新疆,而在青海境内。晋代张华所著《博物志》第一次提出“源出星宿”④。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平定吐谷浑后,在今青海贵德以西黄河上源地区设置河源郡,也表明了当时人们对河源所出地区的确认。及至唐代,和青海、西藏等地的羌、藏族人民交往频繁,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侯君集与李道宗到达河源地区:“阅月,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观河源。”⑤按星宿川唐《十道图》别作“星宿海”。柏海当即今黄河源上的扎陵湖。藏语扎陵系白而长之意,“白”与“柏”同音。后吐谷浑为吐蕃所并,唐蕃之间来往不断,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松赞干布曾“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⑥。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大理寺卿刘元鼎作会盟使出使吐蕃,进入黄河上源“虏曰闷摩黎山”①。据吴景傲《西垂史地研究》考证,闷摩黎山即今巴颜喀拉山,对河源的认识又进了一步。可见唐代对处于入藏通道的河源地区已有所了解。

《水浒传》中的地理位置与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

时间与空间的交织和变化 —《水浒传》中的地理位置与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 尤明庆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1) 摘要:就《水浒传》而言,至少存在3个时间概念:事件发生的北宋;作品产生的元末明初;读者所处的时代 空间与时间交织在一起,不能截然分开。如果不能充分了解空间随着时间而产生的变化,就可能引起混乱。黄 河在宋元之间泛滥频繁,下游河道变化巨大,淤埋城镇村庄,改变平原水系道路。《水浒传》中不具体叙述地理 位五,显示了作者的明智;而少数看似不合理的行走线路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如元末明初从江州至开封完全可 以在梁山作水陆换行,这与当时黄河、运河的状况相符。因此,传统文化和人文学科的研究必须具备求真务实 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历史地理;水浒传;黄河迁徒;行走线路;空间与时间;人文科学 1976年暑假笔者小学毕业,随即就到生产队的场头 “防震抗震”。不过,我们一点儿也不知道当时的唐山已经 发生了惨烈的地震。那时.农村电视没有,报纸没有.只 有一日三餐时的有线广播。2003年“抗击非典”,信息交 流实现了“空间没有间隔,时间无须等待”。当然,这还得 知情者愿意叙说.电视台愿意播放。在场头的三个月.白 天除了少许的家务多是坐在河边,看小桥流水,任时光慢 慢流淌;晚上是在与蚊虫抗争的余暇看流星闪烁,任眼光 四处流荡。可惜无人指点,只是感叹星星既多且远,并不 知道那些微弱的光亮乃是多少万年前、多少亿年前发出的。 现在想来,我们与星星之间的相隔.既是遥远的空间,又 是漫长的时间,以时间表示空间的“光年”二字,显得人 收稿日期:2004一09一12 作者简介:尤明庆(1964一),男,江苏兴化人,博士.教授,从事岩石力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第1期尤明庆:时间与空间的交织和变化—《水浒传》中的地理位置与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57 生短暂而又渺小。 无聊的生活之中偶尔也能看到几本小说,当然,都是 些人民革命战争和农村阶级斗争的故事,惟一的例外就是 《水浒传》。说实话,那时小学五年级的毕业生,字认不了 多少,《水浒传》是读不懂的,也就约略看懂点儿故事情 节。当时的印象是,梁山好汉“爽得很”。前几年少年儿童 看《还珠格格》,不就是羡慕那疯疯傻傻的“小燕子”爽得 很么?孩童的乐趣并没有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女儿初中毕业后看《大话水浒》,看《水浒传》,还时 常讨论一些借古讽今的杂文—新式的“评水浒、批宋江”。她似乎也看不懂《水浒传》,总提一些怪怪的问题。

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第二章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黄河象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的北部大地上。它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积七十五万二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其中下游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一、黄河的历史与现状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脉黄河正源应为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的各姿各雅山的卡日曲。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到新生代第四纪中期,在陕甘宁盆地堆积了大量的黄土。以后地面又抬升,形成黄土高原。接着,又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各个盆地逐渐联通,最后切过我国地势上以地质构造不同为其骨架的三大阶梯,自西向东,由高及低,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成为黄河的上游,黄土高原成为它的中游,华北平原是它的下游。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黄河及其许多主要支流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多泥沙河流。 黄河从河源到河口,由于流经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流域条件差异较大,加上输沙过程中的冲淤影响,所以含沙量和输沙量的变化也十分复杂。黄河中游含沙量和输沙量都迅速增加。从下游来看,黄河水沙的来源和组成,本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区域。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 因此,探讨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及其由此而带来的沧海桑田的转变过程,无疑对我们研究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黄河下游河道的迁徙 黄河是一条变迁无常的河流,有史以来曾发生过多次大小规模不同的改道。在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口的黄淮海大平原上,它时而北流注入渤海,时而南流夺推进入黄海,来回滚动,到处留下了变迁的痕迹。前人有所谓黄河“善淤、善决、善徙”之说,是并不夸张的。 黄河的变迁,固然主要是指的下游河段的变动,但在上中游的部分地区,河道的摆动变化也经常发生。 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清初学者胡渭从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