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青少年手机依赖与依恋、社会支持的关系

青少年手机依赖与依恋、社会支持的关系

青少年手机依赖与依恋、社会支持的关系
青少年手机依赖与依恋、社会支持的关系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调查报告

关 于 当依 代赖 大的 学调 生查 对报 手告 机 学院: 能源与电气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班 成员:袁蓓梅雨婷黄伟倩王甫月陈超婷汪家钰黄正耀杜乃光张鹏程夏雨霖

一、内容摘要 科技的进步,使手机迅速普及并融入了每个人的生活。现今,人们对手机越来越依赖,不少人更是将很大一部分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交通过手机来完成。对于手机的频繁使用、过度依赖,究竟对人们的生活工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又将用什么措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调查小组着眼于当今大学生进行了一次粗浅的调查研究。 二、关键词 手机大学生依赖 三、调查内容 手机依赖症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现象。有研究者认定,手机成瘾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的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也有专家强调“手机成瘾者”严重时,会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手机幻听大致表现为担心手机会响,每半个小时看一次手机;手机无来电,却能“听”到手机铃声;无论手机放在哪里,都觉得手机振动或响铃;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 1、调查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并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依赖。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尤为突出。而专家指出,过度依赖手机会对生活学习产生一定的危害,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精神衰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情况做一个简单的调查,并提出解决方法。 2、调查问卷(见附件一) 3、调查结果 4、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日常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偏多

母亲阅读含答案

母亲阅读含答案 导读:母亲 ①荠菜成了春天的一个符号,最讲求新鲜的,现采现摘,现炒现吃。我小时候,母亲领我去紫金山踏青,总要随手拎一把小铲刀,挎一只竹篮子,不时蹲下身子,挖路边的荠菜。这样的活儿,我也爱抢着干。母亲站在一旁,边夸我眼尖、手巧,边承诺回家后给我好好地打牙祭。和母亲一起挖荠菜似乎比真把荠菜吃进嘴里更令人陶醉。事隔多年之后,我在异乡想念母亲,头脑中浮现的,仍是她教我挖荠菜时那年轻的面容与身姿。荠菜,因为我亲手挖过,而且是母亲教我挖的,所以从感情上,它离我最亲近,同时也标志着一段不可复得的儿时时光。 ②海带被我当作大海的礼物来看待。我之所以热爱海带,在于它是我妈妈的拿手菜。小时候,妈妈总是为我一锅接一锅地用海带炖排骨,说是可以补钙、可以预防大脖子病等等。我感觉,幸福也一点点地融化在浓香的排骨海带汤里。有人问台湾美食家蔡澜:您见多识广,最好吃的是什么?蔡澜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妈妈做的菜最好吃。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年少时人的味蕾最灵敏,容易产生深刻印象,口味还未被后来的山珍海味搞得混杂;另一方面,妈妈做的菜最有家常味了,尤其那份细致入微、润物无声的爱心,别人根本模仿不出来。还有一点,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妈妈做的菜,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且有时效性,不是永远都能吃到的。终有一天,它会成为

一个美好而怅然的回忆,你出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它是无价的。 ③我出门在外整整二十年,每次离开家都乘坐夜间的火车,母亲早早就上床睡了,希望我在她睡着的时候再离开。不知道她是否真能睡着,至少假装睡着了,熄灯后的卧室没有任何动静。我探头看了一眼,隐约看见她盖着棉被仰面躺着的轮廓,于是在内心里喊一声妈妈,就蹑手蹑脚地走了。如果她真睡着了,是否梦见准备离开的我?如果她假装睡着,在黑暗中会想些什么?明天醒来后她面对的将是少了一个我的家。母亲说她越来越畏惧和我的离别,既担心我一去不复返,又害怕我下次回来已找不到她。希望我在她睡着后再离开,可以把分别当作一个梦来对待,或者根本就不曾察觉儿子已离开。后来才知道:每次我离开的晚上,母亲都要靠吃点催眠药才睡着。这哪里是催眠药,分明是母亲的止痛药,控制她隐隐作痛的心,因为那一刻,我的心也在痛。 ④我最怕听见从故乡传来母亲病危的消息。就是在那个晚上,我被故乡的长途电话惊醒,母亲永远离开了我。失去母亲就等于失去了半个故乡,就等于失去了半个自己。远离母亲的二十多年流浪岁月都像梦境,一个电话把我拉回到现实之中。与母亲有关的生活是我全部的现实,其余的一切都是假的。原来母亲这个词汇,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件易碎品,一定要轻拿轻放啊!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走得太远了,才意识到自己是有罪的:曾把唯一的母亲抛弃到了时空的另一端。虽然她从没责怪过我,但我不能原谅自己:竟然如此自私地

学生“手机依赖”的对策

浅谈技校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功能及网络和手机普及率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人们通过手机得到的信息及娱乐活动普遍增加,催生了“手机依赖”一族。由于技校生的特殊性,“手机依赖”影响力更大,很多技工学校的学生陷入手机的深渊不能自拔,对手机已经产生的严重的依赖。本文就技校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原因及其危害作较全面的论述,并就解决问题的对策作了探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技校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普及率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人们通过手机得到的信息及娱乐活动,催生了“手机依赖”一族。“手机依赖”就是通过手机的功能和效率,获得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娱乐,并达到使用手机作为其人际互动主要手段的群体,存在强烈的持续的需求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由于技校生的特殊性,“手机依赖”的影响力就更大,经深入观察和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手机已经产生严重的依赖。 一、技校生“手机依赖”的现状 (一)技校生“手机依赖”的基本情况 目前,学生在交际、娱乐等生活中主要运用手机来完成。据有关统计材料显示,全国青少年中70—80%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手机依赖症。特别是爱教育程度较低的技工学校学生出现的概率就更高了,很多学生也不善于面对面的交流,所以手机短信息刚好成了他们交流的主要方式。 手机对青少年影响分析目前主要集中在心理、社会化、价值观、人格、沟通及学校管理等领域。青少年严重依赖手机,人际沟通能力下降等负面的效果,给学校管理带来严重的困难。 (二)技校生“手机依赖”的具体表现 1、交际(短信、聊天)依赖 根据调查,技校在校生有90%以上的人际交往主要通过手机来完成任务。他们在学校里,跟校外的同学、朋友以及家人的交往都是采用手机来完成。 2、阅读依赖

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性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性的调查报告 (一)导言: 调查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程度及引导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有个正确态度。 调查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得年轻一代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逐年攀升,为什么大学校园中会掀起‘‘手机热”。大学生作为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都比较高的群体,为什么依然会出现“手机依赖症”这一社会逐渐热趋化的病症呢?同时,手机对他们的生活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通过调查研究,意在指出大学生在手机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了解手机依赖症的发生现状及其不良影响,为今后开展相应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的了解手机在大学校园中引发的各种问题的原因,达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的目的。 调查对象: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是什么导致大学生会出现手机依赖性;手机依赖性的影响;如何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性。 调查人员: (二)问卷调查方法 .文献回顾 手机改变着你我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是否能意识到手机的问题?因此我们小组给大家介绍不同时期关于手机各个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相关报告。 年月日,自世界第一部手机诞生以来,于年手机在中国大陆出现,由原先的“大哥大”到现在性能多样,样式各异,手机不再是身份和社会地位象征的稀有物,而成为普通百姓的平常物。随着手机的普及,关于手机的研究也逐渐兴起。 为了能吸引消费者,国内外研究者更多关注于手机的设计、使用和消费者购买手机指导等方面。在世纪年代中期以前人们更多的将关注集中在手机这个物体本身表层上,忽略了手机的使用者、使用手机的影响等方面。 年代中后期至世纪之交,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的使用率逐渐提高,人们开始关注手机使用对使用者生理的影响。同时期相关的研究详细的分析了手机硬件对人体的伤害,如辐射、燃烧、爆炸等。但是,这些研究忽略了长时间使用手机所引起的非手机硬件上的伤害。如长时间发短信造成手指肌肉损伤等。同时研究也局限在物理影响方面,忽视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新世纪至今,手机的研究也发展到了从经济学角度、哲学角度、传播学角度、生理角度等层面上。 .研究假设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在鲍尔比看来,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依恋行为系统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为它从总体上使这两者联系起来:人类发展的行为模式、情感调节和人格的现代理论。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分离或失踪的情境中。鲍尔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 鲍尔比相信以上所述的基本动力机制概括了依恋行为系统的常模动力过程,但他也认识到,在儿童如何评价依恋对象的可亲近性、以及儿童面临威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直到鲍尔比的同事 Mary Ainsworth 开始对婴儿-双亲分离进行系统的研究,才清晰地出现对这些个体差异的正式解释。Ainsworth 和她的学生创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双亲依恋。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 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 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的“常模”理论。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另一些儿童(约 20% 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后会变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这些儿童经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Ainsworth 和

母 亲

母亲 你的泪水是我的忧伤 你的笑容是我的安慰 你的疼爱 是最温暖的语言 让我坚强 你的手臂 是最大的海港 让我撒娇 我是你丢不下的挂牵 你是我心中永远的依恋 母亲——你是我生命的家乡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母爱是一株树,在季节的轮回中固执地坚守家园,撑一树浓阴默默付出; 爱 是一条小小的丝带, 母亲用皱纹轻轻系着。

该用什么来赞美您,我的母亲 是江河的浩淼 还是高山的伟岸 是奉献的小草 还是参天大树的绿荫 没有参照 没有比拟 您就是您 我那宽容和坚强的母亲 忘不了 您用瘦弱的身躯 为女儿拼苦劳作 忘不了 您用渐花的眼神 昏暗的灯下赶制新年的衣裳 忘不了啊 月台上送女求学的场景 风雪中望着您告别的身影我泪流无语 童年的回忆是美好的 回忆那一声声雪糕冰棍的叫卖 和母亲看女儿们馋猫一样吃相的甜蜜 童年的回忆是苦涩的 苦涩那一幕幕风里雨里您永不停歇的疲惫面庞哪个母亲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哪个母亲舍得让少不更事的孩子独闯天涯 母亲您可以 您的狠心让年幼的我们独自远离家乡

异乡求学 我曾经埋怨曾经怨恨 那本是可以在母亲的怀抱里撒娇的年龄啊 却过早离家 独自承担疾苦承担生活的艰辛 母亲 您不想女儿吗 您想啊 一次次的邮寄包裹 哪怕繁琐的检查和昂贵的邮费 母亲的信札永远是笑意 让女儿的心一如沐浴在春天里的小草 生意盎然 母亲的榜样让我成熟和坚强 母亲啊 难道这就是您渴求的结果吗 如果是 今天的女儿是您塑造的 您的自强和自立是女儿永远的丰碑 我那坚强的母亲啊 您可以将一切不幸深藏心底 只为给女儿一个安心的环境 您可以将一切拮据化为欢笑 只为让女儿感到精神上的富足 您的庇护让我的羽翼渐渐丰满 有您在 就有了天有了地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如何应对青少年对手机依赖问题

如何应对青少年对手机依赖问题

嘉年华青少年辅导中心在这个信息化科技化时代,毫无疑问手机作为当下最便捷的通讯工具,更是满足了人们极多需求,甚至可以说是成为了人手一部的日常必需品,下到刚会走上到九十九,所有人对手机这个东西并不陌生。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就像苹果公司自2007年推出第一代苹果手机到今天,十年间已更新至十二代。 随着手机的更新换代,手机早已不仅仅是通讯工具,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在闲暇之余也替我们打发了不少时间。但是手机也是一把双刃剑,尤其对于现在学业繁重的学生们来说,更是有利有弊。 早在2004年就有调查显示,澳大利亚青少年中使用手机的人已经达到了93%,而国内青少年手机用户量也在飞速增长,久而久之青少年对手机的依赖问题就日渐凸显了。不少青少年在正值年少读书的黄金年龄,却将大把的时间浪费在手机上,沉迷手机游戏、网络小说、肥皂剧等等等等,这些个问题让家长们懊恼不已。完全断网?没收手机?对于正处于叛逆的青少年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长的本是觉得手机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劳累之余帮助减压的工具,却不曾想会是影响孩子的锋利匕首。 对于过分依赖手机的青少年来说硬碰硬无疑是不欢而散的结果,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应对青少年过分依赖手机这个问题呢?小编给诸位家长出几招

嘉年华青少年辅导中心首先手机不要完全交给孩子,避免孩子自制力差始终拿着手机玩儿。让孩子清楚手机的根本用途,手机本身只是一种通讯工具,即使是再智能的手机,也仍是一种工具,尽量让它回归于工具的角色,而非成为人的精神依托。 其次是重视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多和孩子接触、沟通,可以增强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感,也能提高孩子自身的人际敏感度。 再是尝试删除一些“非必要”的软件,或定时断网,或换一个功能单一的手机,迫使减少花在手机上的时间。 最后要丰富充实孩子的课余生活,将重心从手机转移到现实世界,多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的活动。比如加强体育锻炼、听听音乐、读本好书、出门旅游等。 其实对于手机的依赖不仅仅体现在青少年孩子的身上,有时候家长也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也过分依赖手机,从而影响到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才导致孩子过分依赖手机呢? 以上内容就是成都嘉年华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为大家提供的内容,希望以上的讲述能够帮助到您,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或者需求,可以来电咨询我们嘉年华的老师,我们将为您提供全程服务! 点击右侧咨询按钮也可以进行免费咨询 成都嘉年华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是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成立近十年,隶属于

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性的调查报告 (一)导言: 调查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程度及引导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有个正确态度。 调查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得年轻一代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逐年攀升,为什么大学校园中会掀起‘‘手机热”。大学生作为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都比较高的群体,为什么依然会出现“手机依赖症”这一社会逐渐热趋化的病症呢?同时,手机对他们的生活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通过调查研究,意在指出大学生在手机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了解手机依赖症的发生现状及其不良影响,为今后开展相应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的了解手机在大学校园中引发的各种问题的原因,达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的目的。 调查对象: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是什么导致大学生会出现手机依赖性;手机依赖性的影响;如何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性。调查人员:XXX (二)问卷调查方法 1.文献回顾 手机改变着你我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是否能意识到手机的问题?因此我们小组给大家介绍不同时期关于手机各个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相关报告。 1937年4月3日,自世界第一部手机诞生以来,于1987年手机在 __出现,由原先的“大哥大”到现在性能多样,样式各异,手机不再是身份和社会地位象征的稀有物,而成为普通百姓的平常物。随着手机的普及,关于手机的研究也逐渐兴起。 为了能吸引消费者,国内外研究者更多关注于手机的设计、使用和消费者购买手机指导等方面。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更多的将关注集中在手机这个物体本身表层上,忽略了手机的使用者、使用手机的影响等方面。

爱情和依恋类型

爱情和依恋类型 生理行为体系 基于成人依恋理论研究,每一段爱情关系,不外乎有三种主要的生理行为系统在起作用。 依恋人彼此间的情感互动,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婴孩和她母亲间的情感互动。 照顾人之间彼此将对方看作是在某些方面需要照顾的孩子. 性爱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开始有两性行为的发生。 依恋行为系统扮演了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理解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实质,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人生阶段都具有依恋性,一个人的依恋类型自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就通过与其照顾者(通常是他的母亲)的互动中开始逐渐形成。他的依恋类型将终生左右着他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 婴儿-照看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 都会在另一方在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 * 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 * 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安全 * 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 * 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 * 都会进行“身体交淡” 依恋类型根据这个人的“自尊”(对自己的综合评价,比较积极)和“人际信任”(相互信任) 1安全型安全型的爱人(高自尊和较高的人际信任) 据估计约有近50%的人群在爱情关系中体现为安全依恋型。这些人可以很容易的和爱人接近,并且可以非常惬意的依靠他们的爱人。他们不会担心被抛弃。他们也不担心别人和他们太过接近。安全依恋类型的特征表现: 较有信任感。·较少感到孤独。·倾向于和别人保持长期的关系 ·喜欢享受性爱的乐趣,尤其是和长期的伴侣间的两性关系。 ·自尊心强,同时对他人也很尊重。·面对压力的时候会寻求社会支持。 ·当爱人面对压力的时候,能够慷慨的给予他们支持。 ·恰当的袒露内心,同时希望别人亦如此。 ·积极,乐观,在和他人的互动中富有建设性。·倾向于沿袭父母的信仰。 ·相较而言不太惧怕死亡。·在积极情绪的应激下会变得更具有创造性和认知力。 2 依恋类型:焦虑/矛盾型焦虑/矛盾型的爱人 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可以进一步的划分为两到三类。(“专注型依恋风格”和“放弃型依恋风格”)大约有20%的人在恋爱关系中被学者称为“焦虑/矛盾型爱人”这些人通常会比他们的爱人更为迫切的想和对方接近。而且常常抱怨他们的爱人似乎不愿意像他们所冀望的那和他们接近,在恋爱关系中,他们最担心被抛弃。”矛盾"在此描述的是一种频繁的爱恨交织关系。 这种类型的其他的特征表现为: 尽管在恋爱关系中陷的很深,但以失败告终的几率仍然相当高。 ·在失去之后会极度悲伤。·自尊心不牢固,常常自我怀疑。 ·相对性爱而言,更喜欢被拥抱的感觉。·认为配偶无法给予自己帮助。 ·尽管喜欢和他人协同工作,但常常感到自己的能力未得到充分的赏识。 ·幻想成功,但常常无法持之以恒付出努力。·易患饮食失调症。 ·感到父母对待自己不公平、具有侵犯性·具有情绪化倾向,尤其是在面对压力的时。

小宝宝对母亲的依恋的解析

小宝宝对母亲的依恋的解析 导读:要满足婴儿对父母或亲人的依恋情感,父母必须要和孩子多相处、多交流,建立好早期的亲子关系,使孩子保持愉快的情绪,不能仅仅满足于孩子的喂养需要,情感需要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来说也同样重要。 依恋是婴儿和母亲或亲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持久的感情联结,是婴儿的一种重要的情感体验。它的形成与母亲或亲人经常满足婴儿的需要,给婴儿带来了愉快、安全等的感觉有关,也是婴儿在与人的交往中出现了倾向性选择的一种表现,是婴儿认识能力提高的结果。 依恋的情感使婴儿喜欢同经常照料他的人接近,和他们相处在一起,婴儿会表现出安静、愉快、情绪积极,而当他们离开他时,婴儿则表现出似乎疯狂地寻找,尤其是对他最依恋的人——母亲,会出现哭闹,焦虑不安、不思饮食等的消极情绪,这种现象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尤为明显。因此,满足婴儿的这种依恋情感对婴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种依恋的情感能使他获得安全感,能给他带来勇气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帮助他在陌生的环境中消除紧张、惧怕、焦虑的情感,能使他更好地与外界交往,更好地适应环境,还能使婴儿产生对人信赖、产生自信,和同伴

和睦相处,将来能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小缺乏依恋情感的孩子,长大后会出现不善于与人相处,不能很好地面对现实,不适应环境的后果。要满足婴儿对父母或亲人的依恋情感,父母必须要和孩子多相处、多交流,建立好早期的亲子关系,使孩子保持愉快的情绪,不能仅仅满足于孩子的喂养需要,情感需要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来说也同样重要。 帮宝宝摆脱心理依恋 当宝宝满一周岁以后,是时候给他断奶了,断奶期是宝宝成长里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代表着他从婴儿时期的单一饮食向成年人膳食踏出第一步。从完全靠吃奶到断奶,这期间的酸与甜,经历过的妈妈们可都是身有体会的。如何让宝宝顺利地度过断奶期,新手小妈们也正在寻觅良方。 断奶最佳时间 俗话说“金水银水不如母亲的奶水”,母乳是婴儿理想中的食品,专家提倡母乳应该喂养到宝宝1周岁。然而母乳虽好,也并非完美无缺。比如母乳中的维生素D就很少,满足不了宝宝成长中的营养需求。而婴儿在出生10—12个月的时候,胃肠消化功能就基本完善了,对营养的需要也会逐渐增加,很显然,这个时候母乳的量和质都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此时辅食的需量在增加,这正是宝宝开始断奶的适宜时期。

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成因及对策〔摘要〕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在享受手机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极易产生手机依赖,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本文阐述了中学生手机依赖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了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手机依赖行为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手机依赖;心理成因;中学生 一、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功能日益完善,手机可以满足人们社交、购物、获取资讯、休闲娱乐等各种需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高达8.97亿,占网络使用人数的99.3%,其中10至19岁年龄段的网民群体占比达23.2%。尤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亿万学生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中学生中超七成使用智能手机。由此可见,中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愈加频繁。但由于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等心理特点,并且他们的意志力还很薄弱,很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吸引,对手机产生依赖,进而影响学业。为此,本文阐述了手机依赖的概念及其给中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手机依赖行为的心理成因,尝试提出减少手机使用的策略,以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业成绩。 二、手机依赖的概念

手机依赖,又称手机成瘾、手机过度使用等,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手机依赖进行了界定。徐华、吴玄娜、兰彦婷和陈英和[1]认为手机依赖是一种“行为成瘾”,由于个体强迫性使用手机,引发内心的痛苦和煎熬,从而危害生活、工作、学习和个体心理健康。也有研究者从心理影响角度界定手机依赖,认为手机依赖者会频繁地查看手机,忘带手机便会心神不宁,对手机有强烈的需求感和依赖感[2]。总而言之,手机依赖是指个体长时间沉迷手机不可自拔,从而导致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受损的现象。 三、中学生手机依赖的负面影响 手机作为最常用的智能工具,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危害。尤其是对于心智尚未成熟,身心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的中学生来说,手机导致的负面影响远大于积极影响。 (一)影响学业成绩 房香莲[3]发现,手机依赖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负相关,即手机依赖性越强,学业成绩越差。进一步研究发现,手机依赖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是多元的。首先,由于手机中各种应用的强大诱惑力,会使学生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手机的使用上,如打游戏、刷微博、看小说、QQ、微信聊天等,大大减少了学习时间。其次,网上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经常会直接利用手机搜索答案,然后不加思考的直接抄写下来,从而降低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手机的过度使用会分散学生学习时的注意力,课堂上容易因回

青少年情绪障碍依恋模式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的研究

青少年情绪障碍依恋模式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的研究 岳云玲工商管理系 情绪障碍是指发生于儿童期或青少年时期,以抑郁、焦虑、强迫等症状为主的一组心理疾病,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青少年早期社会化过程的人格形成与心理发育受父母亲的影响很大,特别是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相关研究显示,情绪障碍的发生与不安全型依恋存在密切相关,并且情绪障碍患者家庭更多存在惩罚严厉、拒绝否定和过分保护等不良的养育方式[1-3]。不良的养育方式会影响到正常的亲子互动,容易形成不安全型依恋关系,亲子关系的失调进而会导致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产生。本研究旨在从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的依恋模式与养育方式对情绪障碍病因的形成机制进行探究,从而为情绪障碍青少年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研究组: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及病区住院的男性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组,入组标准,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Tenth Revision, ICD-10)[4]中关于青少年情绪障碍的诊断标准,经由两名精神科医师确诊。患者自愿参加此次研究。排除标准包括:脑器质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共入组80例,平均年龄(17.02±1.232)岁;平均受教育年限(9.91±1.116)年。 对照组:随机抽取合肥市某学校中学男生作为正常对照。入组标准,无精神障碍,本人自愿参加此次研究。最终入组160例,平均年龄为(16.96±0.78)岁;平均受教育年限(9.79±0.717)年。 1.2 方法 1.2.1研究工具①亲密关系经历量表[5](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 ECR)采用Brennan等人编制,由北京大学李同归教授修订的亲密关系量表中文版,主要测量被试与其父母的依恋关系,包括36个条目,7级计分方式,包括依恋焦虑、依恋回避这2个维度。焦虑维度系数为0. 77( P < 0. 01),回避维度系数为0. 82( P < 0. 01), 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②父母教养方式量表[6](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Questionnaire, EMBU) 采用Perris等人编制,由岳冬梅等人引进并修订的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共有66项,包括父亲养育方式6个因子: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分保护;母亲教养方式5个因子: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和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 1.2.2施测方法 集中发放问卷,给予统一的指导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匿名作答,独立完成后当场收回。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进行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正常组在依恋维度上得分的比较 将两组的依恋维度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青少年情绪障碍组的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依恋维度上的得分比较( X±SD) 项目研究组对照组t P 依恋回避75.08±15.196 67.03±13.246 4.219***0.000 依恋焦虑59.60±14.171 51.82±13.747 4.091***0.000 注:* P<0.05,** P<0.01,***P<0.001

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

基本信息 1.性别男女 2.年龄: 3.学校和专业: 4.年级 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 按照实际情况选择符合的选项,只能选择一个。总分是相加自己选择的条目的数字。 几乎没有1 偶尔2 有时3 经常4 总是5 (1)你经常把手机放在身上? 1 2 3 4 5 (2)假如出门忘了带手机,你会回去拿? 1 2 3 4 5 (3)你会不会总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 1 2 3 4 5 (4)接听电话时你是不是常觉得耳旁有手机的辐射波环绕? 1 2 3 4 5 (5)你是不是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 1 2 3 4 5 (6)你是不是经常害怕手机自动关机? 1 2 3 4 5 (7)你晚上睡觉也开着手机吗? 1 2 3 4 5 (8)你会在深夜使用手机? 1 2 3 4 5 (9)当手机连不上线、收不到讯号时,你会因此产生强烈的无力感 1 2 3 4 5 吗? (1 0)当没有必要时你会发送空信息 1 2 3 4 5 (1 1)在上课、听报告或开会等需要静音或关机的场合你会时不时拿 1 2 3 4 5 出手机看是否有电话或者短信? (12)您有没有过把别人的手机铃声误听成自己铃声的经历? 1 2 3 4 5 (1 3)当一段时间(比如半天、一天、两天)手机不响时,你会感觉 1 2 3 4 5 了落寞和不适应? (1 4)你每天都要给手机充电? 1 2 3 4 5 (1 5)丢钱与丢手机相比,丢手机会让你感觉更糟糕? 1 2 3 4 5 (1 6)收到短信时你会回复? 1 2 3 4 5 (1 7)与朋友、家人在一起时你会因为无聊拨打电话 1 2 3 4 5 (1 8)手机铃声真正来临时你会感到开心? 1 2 3 4 5

手机对青少年的 危害

手机对青少年的危害 一、青少年使用手机的现象逐年增多 据有关部门调查,在美国的青少年手机用户中,31%每天发送至少100条短信,15%每天发送200条以上短信。每人每天平均发送50条短信。英国的一项调查发现,8岁以下孩子中,每4人就有1人有手机。目前,英国拥有手机的孩子有450万人,其中,9-10岁的孩子里有58%的人有手机,11-12岁中89%的人有手机,13-14岁中约93%的人有手机,15-16岁有手机的人高达95%。在中国,88%的家长给孩子买了手机,同时学校调查中现实,学生中的手机拥有率为:小学1—3年级10%,4—6年级30%;初中生70%;高中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 二、手机危害不容小觑大多数人们都知道手机本身带有辐射,过长时间的使用会对身体照成一定的不良影响。那么过长时间使用手机对青少年儿童的危害又有哪些呢? 科学研究也显示,孩子过早的、长时间的使用手机可能会产生手机依赖,对身心带来诸多方面的损害。 1、对儿童大脑神经的潜在危害更加严重。英国《微波理论与技术》期刊研究显示,儿童颅骨厚度显着低于成人,对辐射的吸收率明显高于成人。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赵玉峰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孩子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受到的潜在威胁更大。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一项测试表明,儿童使用手机时,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近期,英国《每日邮报》更撰文指出,儿童用手机会造成记忆力衰退、睡眠紊乱等健康问题。英国华威大学的杰勒德·凯都博士警告说,手机辐射会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记忆力衰退、头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 2、对儿童生长发育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北大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杜军保说,大剂量的电磁不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利,还会带来诸如哮喘、白血病之类的疾病。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专业专家任仪逊介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组织中的含水量比成人丰富,而手机微波具有对水分越多的器官伤害越大的特点,因而,微波对人体眼睛的伤害最大。长时间低头玩游戏,会对孩子的颈椎带来很大伤害。此外,长期发短信还会导致孩子手指发育畸形。 3、使儿童的思考方式变得单薄。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流行病学家艾布·拉姆森教授研究表明,爱发短信的青少年,思考问题难以深入,凡事急于求结果,性格比同龄人更冲动。并且,孩子长时间的使用手机,缺少了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样容易使其内心变得胆小、孤僻,性格变得偏执。常用手机上的联想输入功能发短信,会使孩子们做其他事时只追求速度,而忽略准确性,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思考方式。 4、过早使用手机容易让儿童和父母产生隔阂并沉迷于游戏。林丹华指出,频繁给同学、朋友发短信,有可能让孩子们更不会对父母讲真心话,加深父母的失控感和亲子之间的隔阂。另一方面,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这就使得下载游戏更为便利。有的孩子可能会过度沉迷于游戏中,影响其成长。 5、随着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过早的让孩子使用手机极大可能让其产生盲目的攀比心理。 三、应从小树立正确使用手机的理念 家长可从以下三点树立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理念:

青少年依恋_完美主义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青少年依恋、完美主义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陈恩佳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浙江杭州310028) 【摘要】目的:了解青少年依恋、完美主义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大学生一般完美主义量表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测量186名青少年。结果:在乎缺点与依恋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211,P<0.01),与依恋回避呈显著正相关(r=0.205,P<0.01),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r=-0.485,P<0.001);心理健康与依恋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225,P<0.01),与依恋回避呈显著负相关(r=-0.213,P<0.01);不同依恋类型个体在在乎缺点(F=4.521,P=0.004)和心理健康(F=3.009,P=0.032)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控制在乎缺点这一变量后,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与心理健康的相关不显著。结论:在乎缺点在依恋和心理健康关系之间关系中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关键词】依恋;完美主义;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3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611(2009)02-0240-03 A Study on the R elation among A ttachment,P erfectionism and M ental H ealth of A dolescents CHEN En-jia Depart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310028,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 among attachment,perfectionism and mental health of adolescents. Methods:186college students were assessed with 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Chinese Adaptation), College Student General Perfectionism Scale and Self-rated Health Measurement Scale.Results:“Minding mistakes”ha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attachment anxiety(r=0.211,P<0.01)and attachment avoiding(r=0.205,P<0.01), an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mental health(r=-0.485,P<0.001).Mental health had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attachment anxiety(r=-0.225,P<0.01)and attachment avoiding(r=-0.213,P<0.01).Individuals with different attachment styles varied significantly in“minding mistakes”(F=4.521,P=0.004)and mental health(F=3.009,P=0.032).After con-trolling the variable of“minding mistakes”,the direct effect from attachment anxiety and attachment avoiding to mental health was insignificant.Conclusion:“Minding mistakes”fully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anxiety,at-tachment avoiding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Attachment;Perfectionism;Mental health 完美主义指个人设定不切实际的高标准,且认为当事情未达完美标准就不可接受的倾向[1]。追求完美的动机无疑能够促进个体的心理完善和成就行为,但如果个体过度地追求完美以至于这种倾向成为个体的神经性需求,则势必会影响个体的心理调适和人际互动。因此,研究者将完美主义分为适应良好的完美主义和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或者是积极完美主义和消极完美主义。研究者一般认为,适应良好的完美主义能够促进个体的心理调适和成就行为。例如,在资质优异和成绩出众的学生中,完美主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2]。而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消极作用,甚至是强迫性人格障碍的核心成分。依恋指的是个体与亲密伙伴间的强烈的情感关系。Bowlby的依恋理论提出,与依恋对象交互作用的早期经验会内化为个体的内部加工模型,这种模型是“一套个体据此对有关依恋的信息进行组织或取舍的规则”。这一内部加工模型影响着个体对他人和自身的看法,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并影响着个体在新环境中的期望和预期行为。大量的研究表明,不安全型依恋对个体心理健康有负面作用。 本研究试图探讨的是,个体的内部加工模型是否影响着个体对完美的追求,并通过对完美追求的不同倾向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例如,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是否更多地表现出适应良好的完美主义,而不安全型依恋个体则更可能表现出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对完美主义在依恋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的研究,能够深化在个体心理发展中依恋作用机制研究,并为当前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1对象与方法 1.1被试 在浙江省杭州市某大学共发放问卷198份,回收有效问卷186份,有效回收率为93.9%。被试中,男103人,女83人,年龄在18-20岁之间。 ·240·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Vol.17No.22009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的分析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的分析 随着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各种应用软件应运而生,手机作为一种智能化的通讯设备,依靠其携带方便等优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影响,给人际交流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的群体,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接受能力很快,但是由于其心智并不完全成熟,再加之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在对手机的使用上极易出现过度行为,造成手机依赖[1]。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改善手机依赖的现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表现 手机依赖是一种新型的心理疾病,在大学生中尤为常见。当前,智能手机,成本不断降低,使得人人拥有一部智能手机成为可能。同时,各种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使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日益增强,甚至达到无法离开的地步。 (一)行为表现 手机依赖主要表现为当手机不在或没电时会出现各种不适,以及对手机的滥用,不需要的时候也在频繁地使用。

1.生活方面。近几年,随着扫码支付的发展,有过半的大学生出门不带现金,直接通过手机扫码支付;就餐通过“美团”“饿了么”等APP进行选择;购物通过“淘宝”“京东”等网络渠道选择;出行更多的会选择“滴滴”等叫车软件。 2.学习方面。在充实知识、查阅资料时,不是选择去图书馆,而是通过网络查阅选择通过手机拍照来记笔记,有些同学不认真听课,不间歇的翻看手机或干脆就在手机上玩游戏;写作业时,不翻阅课堂笔记,也不独立思考,而是在网上抄答案;考试时,部分学生不做考前复习,而是想着把手机带进考场找答案或抄袭。 3.休闲娱乐方面。智能手机成为学生们唯一的重要玩具,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在教室或宿舍,随处可见学生低头看手机的情景。有用手机玩游戏的、看视频的、看小说的和听音乐的,也有在购物和刷朋友圈的。 4.人际交往方面。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聊天、发朋友圈,晒一晒自己的生活。很多学生不时的刷社交软件,并将之前的内容反复看,渴望了解朋友的动态,渴望被自己的好友关注。偶尔的同学聚会,也少了畅谈,多了拍照,目的更多的还是要发朋友圈,对于友谊的增进毫无作用。 (二)不良影响

依恋、注意和认知控制——一般注意任务中的依恋类型和表现

依恋、注意和认知控制: 一般注意任务中的依恋类型和表现 安斯沃斯和鲍尔比的依恋理论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强调了早年经验对认知过程的持续影响。实验研究证明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在认知任务中会有不同表现。这些差异可能与注意的能力和注意的策略有关。如果事实如此,那么在与依恋无关的认知任务中,不同依恋类型也应有不同表现。 Mikulincer和Shaver提出“依恋行为系统”(Bowlby)的动力模型中指出,“首要依恋策略”(Main)——在沮丧或遇到威胁时期望并寻求可信赖者给予协助和保护的策略,包含两个“次级依恋策略”。其中一个是依恋系统的“过度活化”,另一个是依恋系统的“去活化”。 依恋系统的“过度活化”,即焦虑依恋:在感受到威胁时,对可依恋对象的警惕性和反应性均提高,情绪高涨,迅速寻求帮助。这种策略是在不安全的早年经验中习得的。焦虑依恋者婴儿期的看护人(多数情况下是母亲),由于自身的情绪等因素,总是对婴儿的信号做出不一致的反馈,或者虽然给予了婴儿足够的注意和保护,但却都是不适当的。依恋系统的“去活化”,即回避依恋:在感受到威胁时,压抑对自身脆弱性的认识和对依恋对象的依赖性,以获得极度的独立性和自治力。这种策略是在这样的情境中被习得的:婴儿的看护人总是在婴儿不哭闹、不要求的时候提供更好的照顾与保护,但很少与婴儿有亲密的身体接触。 不同的刺激依恋策略对成人的注意和认知的影响,是现在研究的焦点。焦虑依恋的成人更倾向于把注意集中在与依恋相关的情感信息上,并难以

从中转移注意。当要求他们回忆一段童年时期特定的消极情绪经历时,他们很快顺从了,并且一些生理指标马上发生变化,表现出生理唤醒。有的研究中,要求焦虑依恋者想象浪漫的亲密关系并在头脑中产生表象,数分钟后,当实验者要求他们停止时,他们难以转移注意并让表象消失;他们的皮肤点水平和与情感相关的大脑活动水平仍然很高。 回避依恋的成人倾向于忽略与依恋相关的信息,或者把注意从这类信息中迅速转移开。他们要花更长的时间来识别与依恋相关的信息,在回忆和编码这类信息时也更困难。但在出现认知或情感“负荷”(load)时,这种忽略依恋信息的效应会减弱或消失。 回避依恋者是只在处理与依恋相关的信息中采用这种注意策略,还是在与依恋无关的一般任务中也有相应表现呢?之前对这种注意机制的研究仅限于与依恋相关的材料任务中,而作者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的依恋类型是否在一般的中性注意任务中也表现出这种注意机制。 研究者做出一下两个假设并进行了实验: 假设一:回避型能更快速有效地分配注意。 假设二:回避型的这种注意技能会在任务中出现过去非安全经验的提示时被干扰和消除。 实验一:心理不应期范式实验(psychological refractory period (PRP) paradigm) 实验设计:2×4混合设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