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本解读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文本解读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文本解读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文本解读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文本解读: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 余党绪)

[指导思想]

1、文本阅读是生命的活动

文本是一个载体,承载的是作者的思想、情感与意志,承载的是彼时彼地的作者的生命状态。常言讲,文如其人,再进一步讲,文就是人,文本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态。阅读,就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之间的跨越时空的对话。阅读教学,就是教师以第三者的身份对这种对话的理性介入。因此,文本阅读是生命的活动,文本是进行人文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天然的、生动的材料。

2、理解与思考的过程就是思考与理解生命、人格、历史、文化的过程 以鲁迅的《故乡》为例:

撇开“我”究竟是不是鲁迅这样无关紧要的争论不谈,小说表达了鲁迅对故乡人群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的审视与思考。我们阅读《故乡》,就等于找到了一个与鲁迅对话的话题,使我们得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障碍,与这位思想者对话。在文本中,闰土与“我”形成一种对话关系;在阅读中,读者(学生)与鲁迅之间构成了第二重对话关系,于是,形成了一种类似复调的对话格局(如图):

在这样的对话关系中,“我”是一个离开了故乡并且接受了现代文明熏染的人,现代文明给了我重新审视故乡人事的眼光。虽然情感上还不能隔断与故乡的脐带关系,但从理性上,“我”已经拥有了审视与批判故乡的思想文化资源。当“我”重新回到故乡,故乡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让我“打一个寒噤”,这种陌生感源自“我”的文化视角的转换;闰土世世代代生活在宗法乡村,他缺乏 “我”所拥有的现代文化参照体系,他的世界依然是传统的世界,宗法的世界。在他看来,尊卑贵贱的等级意味着世界的秩序,从来如此,永远如此,天经地义。这种差异注定了“我” 与闰土之间的冲突,如同小说中描写的那样。那么,作为生活在此时此地的第三方,学生又如何看待“我”与闰土以及他们之间的冲突呢?比如,如何看待 “我” 对闰土的同情乃至可怜?如何看待闰土对身份等级的敏感和对自身境遇的麻木?毫不夸张地说,理解与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思考与理解生命、人格、历史和文化的过程。 3、在视野融合的过程中实现文本潜在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发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精神结构的差别与高下,不断地确证并进而最终确立自己的人格观念与生命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者走进文本的过程,其实也是文本走进读者的过程,在这个视野融合的过程中,文本在学生身上实现了潜在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

[基本原则]

“知人论世”是把握文本内涵的基本原则

理解一首诗,把握一篇文章,必须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的人生状态。虽然现在的阅读理论百花齐放,但我们还是应该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文本作社会历史的解读和文化的解读。在阅读中,既要有从文本到作者的过程,即从语言层面进入作者精神世界的过程,也应该有一个从作者到作品的过程,即从作者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精神状态进入语言层面的过程,这才能体现阅读教学的对话性质。

对于《故乡》、《赤壁赋》这样主体精神色彩特别浓厚的文本,不去追溯作者的生活状态与精神状态,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像《小溪巴赫》、《生命的舞蹈》这样的文章,未必要去深究作者自己的心路历程,但追溯作者写作的动机与目的,还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

比如案例中《致橡树》的教学设计,褚佳逸老师将诗人舒婷与一位老诗人之间的对话作为一个背景给学生介绍,这个设计很有价值。初中生对爱情固然没有体验,但人性是相通的,不是任何事情都只有在亲身体验之后才能理解,爱情也是这样。爱情说到底也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老诗人对女性的挑剔,漂亮的就不温柔;温柔的又没有文化;温柔又有文化的却不漂亮,实际上是他个人中心主义和男权思想的不经意的表露。《致橡树》表达的是一种男女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恋的现代爱情观,其实也阐述了独立自主的新型人际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来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很多,老诗人不过是个极端而已。诗人舒婷之所以能创作出这首诗,显然与她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与她对现代独立人格与尊严的理解联系在一起,而她的创作,就是为了张扬这样一种有别于传统人际关系的理念。理解了这些,无论是从爱情的角度还是从其他角度理解这首诗,事情都要简单得多。

[解读策略]

1、让文本真正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

从现代教育的人学理念看,理解与建构文本内涵,不仅是阅读文本的要务,也是学生的文化建构、精神建构与人格建构的重要环节。毕竟,教育范畴内的阅读,与日常状态下的自由阅读是不一样的。一旦进入教育范畴,文本解读就自然地具有了文化传递与价值阐释的功能,尽管这个功能不必、也不应该被孤立起来,被强调到刺目的程度。因此,把握文本内涵,必须让文本真正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否则,文本把握就是一个虚假的命题。

阅读教学,既是一个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学生走进自我精神世界的过程。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培养学生通过文本阅读来进行自我认识与反思的意识与能力。遗憾的是,教师普遍缺乏这个意识,这个能力也亟待提高。在严酷的应试背景下,我们已经习惯了将文本肢解成一堆文字材料,寻章摘句,排列组合,甚至以此为乐,沉醉于此,不想自拔。长期的训练,学生也习惯了这种阅读模式。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会了一套应对

阅读题的技巧和套路,有些聪明机智者,只需粗粗浏览一下,答案便可八九不离十。这样的阅读怎么可能使学生养成走进文本并进而养成走进自我精神世界的习惯与能力呢?

2、善于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文本之间建立起联系

要达成学生与文本的融合,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情感经验与文本之间建立起某种内在联系。换句话说,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经历、情感和思想来思考他人,理解他人,或者说通过他人的经历、情感和思想来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应该鼓励学生将其“合法的偏见”带入文本的理解。

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特别不能离开日常体验来读文学作品诸如诗、小说和散文。这与科学对世界的认知是不一样的。科学总是引导人们离开日常经验,甚至否定日常经验,以抽象的形式来解构日常经验,而文学则必须扎根于人们的日常经验与体验。只有传达出合乎日常的经验与体验,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才能在读者身上实现其价值。日常生活表现得越真实,越真切,作品便越具有冲击力。阅读作品,越是有日常经验积累的人,读出的内涵可能就越多,也会越深。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向被誉为“秋思之祖”,可见其内蕴之深,可是离开了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日常场景的体验与想象,它还有什么呢?像《小溪巴赫》这样的散文,以音乐家和音乐为表达对象,更需要读者将日常的生活体验渗透进去。文中这样描写巴赫的音乐: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巴赫的音乐,是无边的原野,青草茂盛,野花芬芳,暖暖的地气在氤氲地袅袅上升,一群云一样飘逸的白羊,连接着遥远的地平线。从

朦朦胧胧的地平线那里,流来了这样一弯清澈的小溪,溪水上面浮光耀金,却带

来亲切的问候和梦一样轻轻的呼唤……

如何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感知巴赫音乐的安祥与圣洁?如何在大自然的美丽与巴赫音乐的美妙之间找到内在的联系?教师需要在学生的日常体验中寻找资源。

3、文本的解读必须借助对语言的细读与品味

文本的解读,必须借助对语言的细读与品味。现在的人们对语言的麻木可以说到了值得警惕的地步,说到底还是浮躁心态所致。在一个一切都以速度与效率衡量好坏的时代,静下心来细读与品味语言作品,实在是有些苛求。中学生对文本阅读似乎已经习惯了浮光掠影,习惯了差不多,习惯了就那么回事。他们能够为了一道数学题苦思冥想,但对于一篇似懂非懂的文章,却似乎很难静下心来咀嚼与揣摩。细读与品味的价值不言而喻,必须引导甚至“强迫”学生去细读,去品味。

彭浦第四中学的李桂杰老师对《藏羚羊跪拜》一文的处理,很重视对语言的细读与品味。她设计了“剖析细节,仔细研析,读读品品”这一教学环节:

1、听读《藏羚羊跪拜》关键段(第4段),要求边听边圈划出本段中最感动你的语句。

2、分析交流所圈划的语句,谈谈打动你的理由。要求学生抓住对藏羚羊细致的描写,教师指导学习关于细节描写的知识。

文本的魅力来自它的思想力量与情感冲击力,但其最直观的表现,却是语言。从这个角

度看,揭示了语言的魅力,也就揭示出了文章的内涵。“藏羚羊跪拜”的那一瞬间,最能冲击心灵,源自于作者对这一瞬间富有感官冲击力与心理震撼力的语言传达。离开那些富有张力的细节描写,离开那些富有感染力的场景刻画,文章也就失去了其内在的力量。因此,教师应该引领学生细细品味文字的内涵,感受语言的魅力。

当然,语言的品味应该立足于整体把握,离开了整体的把握,就可能陷入过度阐释的歧途。以前讲授鲁迅的《孔乙己》,很多老师津津乐道类似于“排出九文大钱”中“排”字的用法,而对小说本身深刻的文化蕴含却失之粗浅。我有时候甚至觉得,这恰恰是导致一些人不喜欢鲁迅的原因之一。必须承认,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是复杂的,过度的语言阐释可能恰恰遮蔽了文本的思想内涵,削弱了文本的情感力量。“二期课改”初期,阅读教学中曾经有一个忽视语言教学的阶段,现在纠偏是对的,但切不可又走过了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整体感悟,局部细读,二者结合,方是正道。

把握文本的内涵,其实就是一个文本理解与意义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文本与学生两个方面,切不可片面突进;同时要始终关注语言这一要素,将语言要素作为文本理解与意义建构的基础。

[案例分析]

1、在阅读中发现和认识自我

[案例1]《露珠与荷叶》教学实录(片段)(上海市吕巷中学林小艳)

……

师:说得真好。从我们同学朗读的过程中,老师感觉到你们真正作到了“用心”去读,那么读完之后,老师问一下,你喜欢文中的露珠与荷叶吗,为什么?

生:我喜欢露珠,因为她很美丽。

师:美丽在哪呢?

生:从“晶莹”和“小露珠滚动着身体,阳光照在它的身上,映出一些美丽的彩虹,一转眼就消失了”,可以看出她很美丽。

生:我喜欢荷叶,因为她很天真,她老是在找露珠,还疑惑露珠为什么不肯承认自己是原来的露珠。

师:天真?那露珠到底是不是原来的露珠呢?

生:不是。所以他很天真

生:我喜欢荷叶,因为她很执着。她一直都在找露珠,而且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直到枯萎的时候还在想。

(学生这样的回答让我有点出乎意料之外,怎么会喜欢荷叶呢?)

师:执着?(我的语气中有否定)她在思考什么?

生:“为什么我总是原来的我,露珠却永远不是昨天的露珠呢?”

师:那我们同学能帮小荷叶回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沉默。

师提示:露珠不是昨天的露珠,那么小荷叶是不是一点变化也没有呢?

生:不是,她也在长大。

师:哦,原来是这样,看来小荷叶没有发现自己的变化,那么小荷叶这么执着,她感觉快乐吗?

生:不快乐,而是“伤心和迷惑的”。

师:她伤心和疑惑什么?

生:伤心的是自己很孤独;疑惑的是为什么自己总是原来的自己,露珠却永远不是昨天的露珠。

师:那我们同学赞同小荷叶的做法吗?

集体回答:不赞同。

师:如果,你是小荷叶,你会怎么做?

生1:我不会像荷叶这样每天都伤心迷惑,我会以乐观的态度生活。

生2:我也是,我会顺其自然,因为“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生3:我不会伤心迷惑,虽然找不到答案,但是我已经努力了。

生4:我会去找新的朋友,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笑)

生5:我会开心的生活,就像老师说的:“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快乐呢?”

生6:我会把眼光放大一点,开心地生活。

…….

[点评]

现代阐释学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在你中发现我。文本阅读有很多功能,从育人的角度看,通过阅读发现和认识自我,是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在文本阅读中进行生命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观照别人的生活,审视别人的生活方式,理解别人的生命历程,判断别人的生活追求,从而不断确证并最终确立自己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阅读中发现和认识自我,既是阅读的动力,也是阅读的根本目的。

《露珠与荷叶》是一篇哲理寓言。露珠与荷叶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或者说对生命的两种不同看法。讲的是哲理,文体又是寓言,理解起来有难度,学生究竟有没有理解,教师也难以判断。林小艳老师的做法是让学生做选择题:你选择露珠,还是荷叶?在荷叶眼里,露珠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拥有自由自在的生命,而对自己的生命形态,却缺乏清醒的自我感知与思考。这是他伤心与迷惘的原因。其实,荷叶也在生长,也在变化,只是他自身缺乏认知罢了。生命本是一张白纸,价值要靠自己创造,意义要靠自己赋予。赋予自我生命以意义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荷叶的启示正在于,当我们缺乏自我反思与审视的意识与能力时,生命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空白的。新鲜的、逍遥的露珠固然令人向往,而朴实的、内聚的荷叶不也让人欣赏?生命的形态千姿百态,但意义却因自我的赋予截然不同。

林老师鼓励学生在荷叶与露珠之中做选择,显示出她希图沟通文本的内涵与学生的精神世界的教学追求,这是值得肯定的。但看林老师的具体处理,至少有一个环节是值得商榷的:

当学生表达了对荷叶的偏爱的时候,教师没能及时捕捉答案中所包含的值得肯定的因素。荷叶的伤心与迷惘可能是消极的,但不是没有意义的。学生说:“我喜欢荷叶,因为她很执着。她一直都在找露珠,而且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直到枯萎的时候还在想。”这个学生的回答是很有价值的,荷叶一生都在思考与确认自我生命的意义,其“思考”与“执着”本身是有价值的。人是精神动物,最明显的表征,就是对自我生命的追问。也许我们一辈子也不能给生命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只要我们始终不放弃求索,我们的生命就会因为这种苦苦的求索而具有人性的光辉。荷叶对自我的迷惘,正是她力图解剖自我、认识自我的表现,我们不该简单的否定。林老师对这个环节的处理,至少是仓促的。当我看到她的学生集体回答“不赞同”的时候,我觉得很遗憾;再看学生不赞同的原因,我觉得更遗憾了,那些原因很空洞,也很苍白,既没能进入荷叶的内心世界,也没有抓住露珠的精神实质。诸如“乐观”,“顺其自然”“把眼光放远大一些”,这些看似正确的套话,恰恰遮盖了“荷叶”内心最细腻的迷惘。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认识自我?“荷叶”的迷惘恰恰是许多人的迷惘,我们的学生有没有这种迷惘?解释和理解这种“迷惘”,才是本文教学的人文价值之所在。在教学中,教师太急于把自己的答案告诉给学生,并且太急于“因势利导”,结果,一篇内涵丰富的寓言,得出的也只是几个抽象的结论,生命教育的功能也因此而打了折扣。

之所以强调在阅读中发现和认识自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人都倾向于关注与自己有关联的事物。对于那些与自己没有关联的事物,或者关联还没被意识到的事物,人们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文本阅读也是如此。只有在文本与读者之间建立某种关联,文本才会对读者呈现其意义。哲理是抽象的,寓言是多义的,对于荷叶与露珠,还会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只有具体到学生自己的体验与思考,文本的内涵才会清明澄澈。

2、让日常体验参与文本理解

[案例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片段)(嘉定区安亭中学王志民)……

分析述“志”。(师生共同完成)

1、读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的述志内容,品味关键词句,谈谈对三人性格的理解。

子路直率自负,发言“率尔”,他故意把自己想治理的国家说得危机四伏、困难重重,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才能。春秋时期,国家有内忧外患也是很平常的,子路描述的形势是有可能存在的。以“有勇”来抵御外患,以“知方”使国人精诚团结、同舟共济、一致对外。(关键词:率尔加因有勇知方)

冉有在孔子点名后才开口,且出言谨慎谦逊。冉有刚说“方六七十”,马上觉得有些夸张了,可能会引起孔子的不快,所以又改为“如五六十”,而且说自己治理的话,仅能“足民”,至于礼乐,需要其他高明之士。(关键词:足民俟)

公西华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

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的谦逊和娴于辞令。(关键词:愿学小相)

2、读曾皙的述志内容,结合他的言行,谈谈他的性格。

曾皙在大家畅谈思想时,他边鼓瑟边听着,有很高的修养。当孔子要他谈谈时,他才“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成竹在胸,娓娓道来。曾皙的志向有一种闲云野鹤般的悠闲自得之趣,其人显得文质彬彬,从容洒脱而又谦恭。

[点评]

陈独秀曾经谈论过孔子的思想学说与孔子地位变迁之间的关系。一向激进的陈独秀说,作为“人”的孔子,与作为“圣人”的孔子,与作为“学者”的孔子是不同的。孔子被抬举得越高,被吹捧得越高,孔子的本来面目就越模糊,也许离开真正的孔子就越远。这真是公允而切中要害之言。孔子如此,《论语》被历史蒙上的尘埃有多少,便也可想而知。怎样读《论语》才算是合理的呢?

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我主张用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来参与文本的解读,包括对孔子这样的圣人的文本。道理很简单,孔子本来就是一个凡人,他首先也是一个凡人。读孔子,霸王有霸王的读法,理学家有理学家的读法,维新派有维新派的读法,“五四”人有“五四”人的读法。而我们,应该有我们自己的读法,那就是根据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来理解孔子。按照别人安排的逻辑来理解孔子,我们最多只能重复别人的思想;倘若我们能静下心来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孔子,我们还有可能在更本质的意义上接近这位先哲。比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如果我们能够在疏通文字的基础上,将孔子与其弟子们谈话的情境按照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再现”,那么,每个人的性格以及孔子对他们的态度便不难想象,而孔子的人生追求究竟是怎样的,也可推测出大概了。为什么?因为人性是相通的,如果没有更值得信服的东西让我们闭嘴,那我们就只能相信自己的日常体验,这样至少不会让孔子成为一尊木偶。

就《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个案例看,王志民老师的尝试值得肯定。他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读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的述志内容,品味关键词句,谈谈对三人性格的理解”,怎样理解三个人的性格?这就得借助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经验了。遗憾的是,我没有机会进入王老师的课堂,与他的学生一起探讨三个弟子的性格与为人。我相信,看看学生如何看待孔老夫子及其弟子们的性格,我们对学生也许就有了新的认识。因为,学生对孔老夫子的判断,源自于他的日常生活经验。

如同文本阅读一样,生命教育不应该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在文本阅读中渗透生命教育,必须倚重学生的日常感受。日常感受最自然,最真实,基于日常感受的文本阅读,感受也最真实,最真切。有时候,鸿篇巨制对学生精神成长与人格养育所发挥的教育效果逊于一篇家常小品,重要原因就在于家常小品更切近读者的生命体验,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最能让读者温柔的内心世界颤动。

生命教育要取得春风化雨般的育人效果,必须立足于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与生命体验。如果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不被重视,自我的生命被排排挤在“生命教育”之外,生命教育也就失去了实际内容。

3、目中有人,知人论世

[案例1]《致橡树》教学设计(片段)(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褚佳逸)

……

请同学们阅读注释,散读诗歌,读完想想:谁“致橡树”?

(“我”“近旁的一株木棉”。)

那么,“橡树”又是谁?

(“意中人”、“爱人”、“伴侣”)

诗人舒婷怎么会想到给橡树写一首诗呢?为大家提供一份资料,帮助大家了解诗人创作此诗的原因:“1977年的一个夜晚,一位老诗人和舒婷散步聊天,谈起他一生所遇到的女性:漂亮的就不温柔;温柔的又没有文化;温柔又有文化的却不漂亮。他抱怨自己没有找到完美的女性。

舒婷听后很气愤:“为什么要男人来选择女性?女性也可以有自己的择偶标准。”她当晚就写了《橡树》。老诗人把诗带到北京给艾青看,艾青看后很喜欢,把它抄在本子上。诗人北岛看到后,将诗发表在新创刊的杂志上,改名为《致橡树》。”原来在这首诗中,藏着诗人选择意中人的条件呢!

同学们知道橡树是怎样的树吗?请大家在诗中找一找,读一读,体会诗人怎样描写心中的橡树。

(“高”“威仪”“铜枝铁干”“伟岸”“坚持”……)

诗人欣赏的树既有伟岸挺拔的外形,又有坚定有力的内心。原来这首诗中的木棉是一个女子,整首诗是她对心目中伴侣的真诚的倾诉!

[点评]

我之所以赞赏这个设计,是因为褚佳逸老师对作者的关注,对诗人创作目的的重视。这个优良的阅读传统似乎被很多人忘记了。顺便说一下,阅读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对文本和作者的尊重意识以及与作者对话的意识。现在的很多教辅读物,选取人家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却常常略去作者的名字;随意删改原文,却舍不得加个简单的说明。我觉得这是很糟糕的事情。如果语文老师也犯这样的错误,那就更遗憾了。在教学中,注重对文本的挖掘是对的,但还应该关注隐藏在文本后面的作者的精神世界,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与追求,也是把握文本内涵的途径之一。都说学生理解《致橡树》有一定难度,倘若我们像禇老师那样给学生介绍介绍一下诗人创作的动机,也许理解就容易多了。舒婷是个诗人,但同时也是个女人。在传统的男权社会,女人是第二性。鲁迅先生曾感叹中国妇女有母性,有女儿性,就是缺少妻性。作为一个性别,女性是不完整的。在传统男权社会,女人天生就是男人的附庸,男人的陪衬,男人的花瓶,男人的工具。她们没有独立的人格,更谈不上自由的爱情。作为一个现代女性,诗人借《致橡树》表达了对独立人格与自由爱情的呐喊与呼唤。诗歌中出现的“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爱情观、人格理念的质疑与否定。“为什么要男人来选择女性?女性也可以有自己的择偶标准”,这句话可以看作是解读这首诗的钥匙。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知人论世的阅读态度,不仅有助于对文本内涵的把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人的尊重与理解态度。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整体,要达成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与沟通,必须相互理解。将作品看作是读者与作者实现互相理解的媒介与桥梁,这是知人论世的真谛之所在。对遥远时空环境下的作者的尊重,就是对他人、祖先、对传统、对文化的尊重。培养学生这种对待作者与作品的态度,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倘若我们对作品生吞活剥,对作者浅薄随意,这种粗暴的态度一旦用之于现实生活,就是为人处事的粗鄙化、人际关系的功利化和人格的低俗化,而这正是眼下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

生命教育务必关注这些细节。

4、语言品味贯彻始终

[案例4] 《故乡》第二教时课堂教学实录(片段)(上海市嘉定区黄渡中学黄玲美)……

师(投影仪显示加点字):你的记忆力也不错。作者先从外貌的变化,写闰土变化之大,使“我”一见就“非常吃惊”,他已经远远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了。这样对比着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闰土生活很苦。

师:闰土生活的确很苦,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苦吗?

生:艰苦。

生:辛苦。

生:痛苦。

生:困苦。

师(点头):我认为用“困苦”形容比较好,那么闰土生活的困苦又说明了什么?

生:闰土生活的困苦说明了农村经济日趋破产,农民生活日益贫困。

师(板书加点字):“日趋”、“日益”在这儿是什么意思?

生:“日趋”是“一天天走向”的意思。

生:“日益”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的意思。

师(点头):请同学们看课文,“我”见到儿时的朋友,心里很高兴,但“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只叫了一声:“阿!闰土哥,——你来了?……”这是为什么?

生:“我”看到闰土是如此的困苦,感到吃惊,“我”是来辞别故乡的,闰土是来辞别“我”的,久别重逢之后马上又要分手的伤感,所以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师:很好!从你的回答可以看出你很会思考。那么这时闰土的神情呢?

生: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

师(投影仪显示加点字):欢喜和凄凉本是对立的,怎么能同时出现?

生:因为闰土见到儿时的朋友,心里很高兴;可是痛苦而艰难的生活,沉重的负担,又使他感到凄凉。

师: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凄凉——恭敬,那么他说话后的神情如何呢?

生: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师:闰土明明是一个大活人,为什么现在成了“石像一般”?

生:因为痛苦而艰难的生活,沉重的负担,把闰土变麻木了,他对生活没有了希望,所以现在成了“石像一般”。

师:你分析得很好!其他同学有补充的吗?

生:我认为闰土受到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他把“我”当成了“老爷”。

师:你补充得很好!那么少年闰土的神情又是怎样的呢?

生:很怕羞,只是不怕我,很高兴,无忧无虑,我问一句,甚至没有问,他就滔滔不绝,便说出了许多天下的新鲜事。

师(投影仪显示加点字):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神情有着惊人的变化,现在的闰土全无少年时的聪明勇敢、活泼开朗的神情,虽说现出重见友人的欢喜,但因精神的麻木、生活的困窘和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变得凄凉、呆滞、恭敬。那么听到闰土恭敬地叫“我”“老爷”后,“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请一个同学解释“寒噤”的词义。

生:“寒噤”的词义是“因为受惊而身体颤动”。

师:对!“我”为什么打了一个寒噤?

生:因为“我”听到闰土恭敬地叫“老爷”。

师(点头):少年闰土称“我”什么?

生:迅哥儿!

师:中年闰土对“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随便地叫“迅哥儿”到恭敬地叫“老爷”,要儿子水生给“老爷磕头”,闰土他认为少年时的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少年时情真意切,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如今却变成“老爷”和“下人”的主仆关系,怎不令人打起“寒噤”?

师:这“老爷”两个字使“我”感到——

生(全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师:那么这儿的“可悲的厚障壁”指的是什么?

生:障壁:隔膜,就是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不相通。

师:你解释得很好!可悲的厚障壁指的是封建制度中森严的等级观念。闰土认为:“迅哥儿”现在是“老爷”,自己是“下人”。人生来应该是平等的,闰土与“我”从少年时情真意切、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到如今变成“老爷”和“下人”的主仆关系,这是很可悲的。

[点评]

本片段中,黄老师始终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对人物的分析和内涵的把握都建立在扎实的语言分析之上。“我”与闰土分别的场景,是小说中最有冲击力的情节,人物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和当时复杂的心态,都通过这一场景表现了出来。教师对“日趋”“日益”的强调,对“我”当时心情的分析,对那一声“老爷”的剖析,还有对两个闰土的对比,都很能显示教师试图通过语言进入文本内核的追求。《故乡》表现了鲁迅对乡土中国的深重忧患,

这种忧患不仅来自于可见的社会黑暗与邪恶,也来自于乡村民众在现代文化视角下越发刺目的精神愚昧与麻木。小说对闰土这个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在他身上,背负的是千百年来乡土中国所承受的剥削与奴役:贫穷,饥荒,兵匪,苛捐杂税,还有精神上的愚弄。“我”和闰土之间,不仅有着情感上的冲突,也有文化上的纠葛。因此,“我”对闰土,既有深切的人道主义的同情,还怀有更深切的理解、思考与批判。这种思考,就是对农民、对乡土中国、对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思考。因此,“我”和闰土见面这一场景,是小说中最能体现作者创作主旨与文本内涵的关键笔墨。黄老师选取这样的关键环节,响鼓重锤,应该算是语言品味的一个成功尝试。

在语文教学特别是文本阅读中进行生命教育,本来应该是一个水乳交融的过程,合则两全,分则两伤。文本往往蕴含着生命教育的丰富材料,只要真正地走进文本,就能得到生命的启迪。那些在文本上贴上生命教育的标签,却只在文本表面逗留和徘徊的做法,既是对文本阅读的背离,也是对生命教育的背离。对文本的细读与语言的品味,应该贯彻在文本阅读的每一个环节。

小学语文一年级: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

小学语文一年级: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万里长城》第二课时课堂实录与评析 设计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他的信息储存中能够找到与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组块以后,才能够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这节课,教师工于激活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使文本的语言形式与学生的直觉经验知识之间进行相似选择,相似匹配,在学生脑海中建立了与文本的信息相关联的新的知识结构。 一、设境激情触发情感 师:同学们,看,这就是上节课我们读到的长城,她气势雄伟,像巨龙横卧在崇山峻岭上,被誉为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们,让我们骄傲、自豪地呼唤她的名字吧! (示一张气魄雄伟的长城图,配热情、激昂、雄壮的《长城长》的伴奏) 师:还记得文中对她的评价吗? 生: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

师:这座最伟大的建筑物有些什么特点呢?根据上节课学习谁来概括地说一说。 生:万里长城气魄雄伟,年代久远,工程浩大,施工艰难。 (评:通过欣赏长城图,听伴奏曲,从视觉、听觉上触发了学生对万里长城骄傲、自豪的情感,为欣赏、赞叹长城做好了铺垫。) (二)互动交流表达情感 师: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作业,要求同学们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组成合作小组,选择你感兴趣的一方面在课文文句中,课外收集的资料中找依据说明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叙述时有三点要求: 1、文句和资料要有说服力 2、语言生动能打动别人 3、富有情感 (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作为生长点,引发学生主动学习,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内转向课外,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师:准备好的同学先和自己从同一方面体会、理解的同学交流。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了解课文中涉及到的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能运用全新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记叙文,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现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本节课的重点是领会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3、中招考点 结合历届河南中招语文试卷选择题和记叙文的阅读理解题来看,针对本课考察的知识点 有: (1)重点字词,文学常识 (2)品析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4、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学习记叙文不陌生,只是能在自学基础上梳理课文主要事件,理清思路,难点是领会莎莉文老师的爱和教育方法,以及海伦坚忍不拔和热爱生活的学习精神。 二、学习目标 1、查找资料,能介绍作家作品;借助课下注释,能掌握重点字词。 2、理清文章思路,能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3、赏析重点句子,理解“再塑生命”的含义。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一,设计三个活动:(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海伦的人生之路和莎莉文老师的简介。(2)给生字词注音。(3)说出文中重要词语的大致意思。 2、针对目标2 设计两个活动:(1)跳读课文,查找出莎莉文老师到来后,做过哪些事情?(2)讨论:莎莉文老师的形象及海伦的心理特点。 3、针对目标3 设计活动:(1)赏析词句。(2)畅所欲言: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你怎样评价莎莉文老师。 四、教学过程:

我看命运与因果

命运与因果 时光前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伴随着生命的成长,人们总结出了很多看不见的规律出来。例如网上就有人写过“人生逃不脱的9大定律”:因果定律、吸引定律、放松定律、当下定律、80/20定律、应得定律、间接定律、宽恕定律、负责定律。 这其中有很多法则或定律也许我们没有体现或经历,因此可能不熟悉,甚至这里有些定律也有可能就是错误的。我这里重点来说说:吸引力定律、命运定律、因果法则。 先来说说吸引力定律。什么是吸引力定律?我们应用百度百科的解释来介绍。吸引定律又称“吸引力法则”,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他吸引而来。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能量,一直引导着整个宇宙规律性的运转,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地球才能够在46亿年的时间里保持着运转的状态。也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中,数以亿计的星球,都能相安无事的停留在各自的轨道上安分地运行,这样一种能量引导着宇宙中的每一样事物,也引导着我们的生活,这种能量就是——吸引力。 关于吸引力定律,《圣经》中,神使用的是另外一个字——“信”。相信的信,“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所以基督徒是因信称义。 这个定律常应用于工作或个人的人生目标方面。这定律的应验一般情况下有几个条件的。1、恒久而恳切心里去想着你要实现的目标。这目标是你自己内心深处最深层次的目标,至少是一个阶段内心深处唯一的目标。2、这个目标的实现肯定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根据个人目标的不同,这个实现的时间也会长短不一,有时甚至很久很久,很久到生命的晚期才能实现。3、为了这个目标你必须调动你所有的能量去向这个目标努力。千万不要以为单纯的瞎想就行了,你必须围绕这个目标做计划、做实现的方法和步骤方面的部署,你得围绕这个目标去积蓄能量,去充电,去奋斗。 因此说,这个定律更多的是用在工作或个人长远的奋斗目标上的。这个吸引力定律是真实的。因为“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命运定律——这个定律历害了!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定律当中,只是不自知

跨越生命的对话-精品文案范文

跨越生命的对话 跨越生命的对话 人 物 朗诵者、吟游诗人、女1、女2、男1、男2。 [《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进,伴随着音乐的开始几段旋律,一个无调性的男生开始朗诵诗歌《风之河》。 匆匆地 你又从我身边飘过 从我指间流过 从我心中划过…… 你不会给我留下一丝痕迹的 是因为风很像你— 风是无常的 时大时小 而你也是无常的 时缓时急 有人希望你急 好让乌云快些散去 有人希望你缓 好让阳光灿烂得持久 其实 你既不会急 也绝不会缓 河更像你的习惯 那就是-- 绝不会倒流! 你的不会倒流 令许多人悲愤不已 后悔——这个魔鬼 事后诸葛亮——这个小丑

因你不会倒流而诞生 历史车轮的动力 万物的轮回 因你不会倒流而延续 你是谁? 人们都说你是时间 而我 认为你是那无尽的风之河...... [一位吟游诗人上台,若干位演员从对面上台。 诗人 许多年以前,我是一个牧羊人,我有一群和你们一样可爱的羊群,在一个美妙的日子早晨,一个稚嫩的小生命降临到我的羊群里,我起初并未注意这头小羊羔,可当我看到她第二眼的时候,我的心灵被震撼了--纯洁、美丽、透彻……我简直无法形容她,她的出现给我的生命带了活力,使我那本已被尘世弄得精疲力尽的身心再度燃起了青春之火,使我强烈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男1 从那以后牧羊人比以往起得更早,他带着他的羊群寻找肥沃水灵的草地,他愿意羊群提供最鲜美的食物,他认为通过自己的劳动促进自己生命之外的生命新陈代谢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有了小羊羔以后,牧羊人更深刻的体验到这种感觉。 女1 小羊羔也很喜欢牧羊人,她知道他的价值,它理解他为什么要绞尽脑汁为羊群寻找最好的青草,。她感激。她兴奋。她快乐。她懂得了生 命的意义。 女2 你为什么喜欢我? 诗人 因为你像羊。 女2 不是所有的羊都像羊吗?

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浅谈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教学对话是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一种心灵上的沟通,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交融。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学生单纯、机械的被动接受的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交往、相互鼓励的互动活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情境的过程。那么,对话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达成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率的预习,让学生学会自主地与文本对话,形成预习的好习惯。二是要讲究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有效阅读,达成与文本对话的有效性。 1、预习中的有效对话。 预习是学生相对独立的学习过程,一直以来,学生预习的低效问题比较普遍。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呢我认为,教师要注重预习方法的指导,才能提高预习的效率。 首先,要设置操作性比较强的“任务”,达成预习的有效性。所谓任务引导,就是预先布置好预习任务:文章的写作背景,重点、难点、疑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完成预习任务,达到预习既定目标的方法。预习任务的布置要遵循学科特点及学生特点,使学生“踮起脚来能够摘到桃子”,否则会引发学生对预习的厌倦和敷衍。

其次,预习要讲求策略,注重预习方法的指导,即方法引导。所谓方法引导,就是让学生掌握必须的预习方法,有能力、有自信地完成预习任务,达成预习目标的方法。学生必须掌握的预习方法主要有三种:借助工具书、上网求助和向别人求教。借助工具书是最常用的预习方法,语文常用工具书有字典、词典、成语词典和字词句等。上网求助是一种现代学习手段,通过上网求助进行预习,可以丰富学生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和培养学生自信。搜集新课相关资料和解决部分疑难问题就可以通过上网求助的方法来完成。向别人求教也是一种预习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直接简便,但是落实起来却不容易,所以教师可以经常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调查性的预习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调查中学会向生活求教,向身边的人求教。 2、课堂中的有效阅读。 新课标中讲,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认为重要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而现实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学生才初读一遍课文,有的字音还没读准,句子还没读通顺,词语还没理解,课文还不熟,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对话,交流。有的直奔重点、中心,谈感悟;有的急着用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段或抓住一两句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读、感悟、体会、想象,如此,既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低。因为此时学生对课文整体还没形成印象,把握不准,对课文的重、难点部分也不熟悉,就此拿出一词、一句、一段进行揣摩感悟,因火候未到必然造成学生体会不深,理解肤浅,泛泛而谈,不得要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领会莎莉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理解作者对莎莉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3.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把握课文的思路结构。 2、结合战胜挫折的经历,谈谈海伦?凯勒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教学难点】结合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爱”之伟大,陶冶情操。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自己扫除文字障碍。 2、查阅有关资料,以开阔视野,增加课外积累。 3、有关的文字资料和有关的图片资料一组幻灯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千手观音》有关视频。由《千手观音》导入新课。 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看后谈感受。 这是震撼全世界的舞蹈,可是你们知道吗,跳舞的这一群人,在他们的世界里是没有声音的,所以他们为自己的社团取了个名字叫“花开社”,意思花开是没有声音的,却很美丽。 过渡: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有许多残疾人,他们身残志不残,顽强的与不公平的命运抗争,他们以其坚强的意志,使他们的生命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永远放射着璀璨的光芒。比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再塑生命》的作者海伦?凯勒。 二、介绍作者 据你们了解海伦?凯勒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⑴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作者的文字资料和有关的图片资料。 整理资料要求:语言简明扼要,按照姓名、国籍、成就、生平、他人评价,带给我们的启发等要点归纳,不重复不罗嗦。 ⑵教师准备图文课件材料(进行相应补充、归纳)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一岁半就又盲又聋又哑巴,连爸爸妈妈都不能认识的孩子,顽强的生活下来了,长大后成为一名有杰出成就的人物呢?今天,我们一起

论余华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与生活命运 (1)

论余华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与生活命运摘要:性格与命运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不同的人的性格会决定不同的生活命运,反之,生活道路的不同也会反作用于人的性格。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将这二者的关系表现的十分突出,尤其是在90年代后创作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在文中,作者通过对普通人物进行余华式特有的加工处理,展现了人性中最为复杂的一面和历经苦难的多舛命运。由此,将文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再次阐释了性格与命运的错综变换的复杂关系。 关键字:余华人物性格生活命运苦难坚韧 在中国的当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是在用内心的绝望与呼喊写作,在他的笔下,将人性的善与恶描摹的真实生动,淋漓尽致。站在人生的高度,他将人物至于苦难的环境下,反复历练,层层盘剥,犹如高炉中的顽石,终数尽磨难,留下警醒与教训的碎片。这位作家正是余华先生。余华无疑是先锋小说中最具文化冲击力和颠覆性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偏离了以确立人的主体性为目标的新时期文学主潮,而且对五四新文学启蒙主义传统构成了了解和颠覆。他的早期作品以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实现了文本的真实。但是自《在细雨中呼喊》开始,他的作品不再晦涩难懂,而是在现实的叙述中注入适度的现代意识,以简洁的笔触和饱满的情感尽可能地获得读者最广泛的共鸣。 读余华的作品,就像是经历了血和泪的洗礼,当文中的纷纷扰扰一次次地从我的心尖碾过时,仿佛深陷其中,常会在心中留下万般感慨,这想必也是笔者喜爱余华作品的最主要原因。《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是余华在转型后,在90年代后先后创作的,也是笔者在此文中主要论证的关键作品。而在这三部作品中,余华将人物性格与生活命运的复杂关系展现的到为全面。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曾说道:“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性格是与生俱来、伴随终身的,永远不可摆脱,如同不可摆脱命运一样;二是性格决定了一个人在此生此世的。 一.余华小说中的人性与环境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

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对话要做到“五到”

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对话要做到“五到” “文本”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理念。所谓“文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本概念就是指某种文件,如:某个条例或者协议被译成了中、英、法三种文本。广义的文本指语言符号系统、现象系统及其内容。其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语言成分,指一个句子、一本书或者一个观察现象的内容所构成的认识对象;另一种是超语言形式,指话语的意义和内容所组成的记号复合体,它反映语言外的情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这里的“文本”笔者认为就是指学生、教师相并列的不可或的教育因素之一,说具体就是指包含丰富教育资源的、可供学生、教师与之对话的阅读材料的总和。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呈现形式,可以是由语言文字构成,如:一本教科书,一篇课文,或一部名著,甚至是一段文字或者一句话;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像,如:黄继光、刘胡兰等形象是文本,课文中的有关插图也是文本。 “文本”这一新理念的提出无疑打破了传统阅读教学的观念。传统的“文本”概念是单一的,就是教材,就是知识,因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新理念中的“文本”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文本不再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是文本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学生不再是“容器筒”、“受训筒”、“拷问筒”,而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与文本进行对话,他是学生对文本的一种创造性的感知和活动。因此,文本的意义不是客观地先在于文本之中,而是读者在阅读中生成出来的。读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读者和文本之间的提问、问答、质疑、反驳、肯定、赞许、批评、补充、延伸的过程。那么作为语文学生主人,应如何做到与文本的对话呢? 一、口到 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口到”,笔者认为:一为直抒胸臆,就是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想象等,各抒己见,求同存异。“学生必须毫无例外地用自己的话口述一切领会的东西”(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二为朗读涵咏。涵咏就是“沉浸”的意思,就是把文本当作“水”,学生投入其中,如鱼得水,鉴赏品味,掂量比较,浇灌心田,从而达到“作者思有路,遵路识其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阅读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时,面对一句话、一段话、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或美读、或精读、或跟读、或分读,只要读得其法,必会其乐自得。在教学中,只有学生通过充分朗读涵咏,才能经过一个与文本亲近、理解、欣赏的过程。 二、手到 (一)查。就是充分利用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网络等到来完成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仅凭自己现有的知识储备往往达不到对话的目的,只有通过查阅一些文本外的学习资源才能解决问题。(二)划。划出文本中

教育是生命和生命的对话

第三届中陶会生命教育专委会学术年会生命叙事征集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范老师,快去。艾真和冯老师在教室里要打起来了,您快去看看吧。”跑来报告的同学非常急切和惊恐的样子让我震惊和疑惑。当我跑到教室门前时,紧张的对峙还未平息,冯老师要艾真出去,艾真在说,“凭什么要我出去?”情绪很激动,要冲向老师。班长在极力的阻拦和控制他的情绪。冯老师情绪也正在上涨,“没见过这样的小孩。”剑拔弩张的情势让同学们都愕然了。我带着镇定的神情,班长和其他同学不约而同的说了声“范老师来了”,艾真同学才没有继续冲动,再加上我的眼神与他的眼神一对上,他平复了很多。 艾真,男孩,初三学生,一米七五的身高,爱好打篮球、踢足球,身板很结实,平常性格很倔,与我比,身高也高出一大头,由于是思想品德老师,又是年级组长,或许慑于种种,平常于这些小孩的关系也很好,但也不是无原则、无底线,用一句话说,就是他们很服我。当然,今天作为老师第一次碰到如此尖锐的师生矛盾,而且还是一位很优秀的女老师和学生。我看着艾真,更近的走到他身边,用温柔且坚定的语气、缓缓的说:“可以了吧,有什么事不可以好好说?受到多大的委屈,要这样。不觉过分?老师犯有多大的错误要你这样拼命的样子?”他低着头,抹着眼泪,一声不吭。转身和冯老师说,“冯老师别生气,小孩子就是一时激动。别在意,我来处理他。您上课吧!”看得出来,冯老师也是第一次碰到这样棘手的矛盾,且这是与优秀学生之间的矛盾。老师回班继续上课了。我稍稍提高了一下声音,说“到我办公室来聊聊吧。”因为平常,我的办公室是敞开的,我所营造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进我办公室并不是接受批评,而大多数时候是聊天,聊学习,聊困惑,聊同学矛盾,聊老师,聊作业负担,聊在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包括与家里的关系,父母关系不好,作为子女要怎么办?一句话说,我是思想品德老师,我是心理咨询师,我是律师,欢迎同学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当面、写信或电话咨询,我一定会回复。我的手机是二十四小时开机状态,为的就是为他人提供方便。所以,每一届学生教过的没教过的,都知道有这么一条“热线”,且口口相传。如此建立起来的威望,再多难处理的师生矛盾都被一一化解。今天这个师生矛盾该怎样化解呢? 到办公室后,我请艾真坐下,很不解的调侃着:“干嘛那么激动?受到什么委屈,说说什么事?”原来他不满冯老师打他。我问:“为什么打你?”他声音很低的说,“因为早读课玩手机,然后英语单词没有背,跟老师犟嘴,老师用书拍了一下他,他觉得很没面子,心里就有火。声音很大的告诉老师,你不要再打,然后老师又说态度恶劣,又要拍我,我就用手扬一下,打到了老师的脸……”冯老师很生气,要他出去理论,他不仅不听,反而出言不逊。所以就有了刚才那一

读书,识人,悟生命

读书,识人,悟生命 路无法再用腿去趟,只能用笔去找。 ——史铁生每每谈起史铁生先生,心中都好似悬起一副沉重的枷锁。初识史铁生,是在中学时代:在《秋天的怀念》中,我看到了他对命运的不满,也领悟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真情;在《我与地坛》中,我读出了他对命运的感悟,也感受到了一位作家对写作的虔诚,对生命的敬畏。当下,我再读《病隙碎笔》——于文字中感悟命运的起伏,在珠玑里探寻生命的意义。 《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先生的长篇哲思抒情散文随笔集,他用生动而通俗的语言探讨了人生未知的诸多道理,比如命运,比如爱情,比如信仰。这是一部充满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每一个跳动的文字都直戳心房。朴实无华的语言,铿锵有力的述说,无时无刻不涤荡着我的内心,进而引我踏入重视生命的殿堂。 “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了意义。”在二十一岁这样朝气蓬勃的大好韶光里,对生活充满信心的史铁生本该大有一番作为,以示其对生命的挚爱。然而,命运却无情地剥夺了他行走的权利。在无数个黯淡的日子,他发泄过,放弃过,甚至一度想要摒弃这个不公平的世界……或许是对生的渴望,抑或是不甘生命的颓唐,他屈从了命运对

其肉体的摆布,但拒绝命运对他的精神世界的插足。“病隙碎笔”,史铁生先生于病痛折磨之中,趁着还算清醒的间隙,记录着自己对生命的审视。“生命本无意义”,生命本就是一个客体,一个躯壳,没有了思想无异于一架空荡的骷髅,唯有给予其精神的养分,方可获得无价的意义。史铁生先生用行动告诉我们生命的真正意义——不被命运打败,用有限的时光去磨炼,去思考。 “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史铁生先生用平淡的文字抒发着自己对生命的哲思。在命运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会遭受苦痛,也会感受幸福。在苦痛面前止步不前,就是对命运的妥协。不去披荆斩棘,生命的意义何在?史铁生先生在轮椅上的思考是对命运的感悟,是对生命的敬畏,他以昂扬的姿态坦然面对命运给予他的全部。生命,不可虚晃。懂得感恩,懂得满足,懂得一往无前。 “生病的经验就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记录随笔之时,正值史铁生先生的不惑之年。在饱经病魔与命运的双重考验后,文字在他的笔下变得更加坚定有力。“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

与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

与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 鲁迅曾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很多时候,我们都以“忙”为借口,在所谓的忙碌的生活与教学中忘了成长自己。成长的路上如能有一位睿智的长者在你前行的路上给你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和前行的方法,相信前行的路会比以前踏得更实,更有方向! 11月四日下午的星期二我们有幸聆听了黄校长的一堂关于“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为主题的讲座,让自己对于如何备课,如何讲课有了一种新的认识,课堂其实就是与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但是这个对话精不精彩、充不充分得靠你课前的准备,就是备课,因为备得好不好会直接关系到课堂的质量,结合黄教授的分享和自己的思考,我认为要想备好一节课首先要读懂文本,掌握编者的意图和目的,因为不同的段元,思想内容也会有所不同,这样会对我们学什么、怎么学有一个具体的指导,其次选择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是至关重要,因为目标太多太杂会导致每一个目标落实不到位,一堂课下来学生不知学了什么,给听着也落下一个目标不明确的课堂。最后就是设计教学结构了,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后,得考虑课堂内容和目标的先后顺序如何安排,时间怎么分配,学习方式如何有机组成,如此的备课才能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接下来的便是期待着和学生和文本之间的直接对话:走进课

堂,以前的自己总是很强势,自己和少数学生主宰课堂,导致于最后的答案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只是机械地做笔记,对于课堂现在的自己有了一些新的体会:不能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一厢情愿地去设套,让学生去钻,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而不是死板的“智取华山一条道”,想想课堂上的自己,真的有很多一厢情愿,比喻在每节课生搬硬套的“小练笔”,就没有找准真正地读写结合点,看完《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一本书之后才有了真的体会,比喻在《穷人》这一课中,桑娜的心理活动是该单元的一个训练点,描写得也非常出色,于是来一个渔夫的心理活动的小练笔,并且有一定的指导,这样的练笔和教学内容相匹配,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得到了真正的升华。 在自己以后的教学中对于如何备课与讲课,在此次讲座的指引之下,将在课堂的随意性和无效性两个方面去改进,让孩子和自己能够得到真正的发展。

与生命对话_作文专题

与生命对话 “如果人人都是一出折子戏,把最璀璨的部分留在别人生命里,如果人间失去脂粉的艳丽,还会不会有动情的演绎。”——题记黄阅《折子戏》 一棵草,有多少尊严?人们无曾知晓。一棵草,有多少遗留的坚强?人们不曾留意。生活在城市里的它们,或许被人们爱慕,或许被人们宠爱,或许…… 但是,事实又是如此么? 拨开枯黄的落叶,吹去堆积在枯枝下一层浅浅的尘,苟存的绿色在一片被覆盖的阴影下,那是一年秋季,那是几棵草。 被埋藏在糜烂的枝叶下,干燥的土地上刻画了两个字:萎缩。 生命的萎缩! 每日的风潇,每刻的担惊受怕,那是一棵草所拥有的。 那是一群城市里的草,最早迎来新鲜的阳光,趁汽车的笛鸣还是稀薄的时候。 城市里又开始了一天不休的竞争,上班、上学、求生、乞讨。当大人疲惫地走过那片草坪,当孩子沉重地走在路旁,当那些可怜的人们匍匐地前进着;城市草无私给予了这一切另一番的美好,绿得如此耀眼,如同在石漠中看到一丝希望。无论何时何刻,它们都以最饱满的精神面对这城市的灰暗。 1 / 2

在这些任劳任怨的无言生命状态里,草的坚强将其受到的待遇、打击化为动力。它们有不满,有在浓烟中煎熬地度过,也有在脚印下受过无尽的蹂躏。它们承受了下来,因为它们有着自己的信念,当人们终于有一天领悟到这股力量时,定然哑然失声。 不错的,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要作一次反省,我们应在这些高尚的生命前感到羞愧。草的确是如此微不足道,但是,它们却在人类发展的绵绵长路中担负了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一棵草的经历,一个生命的演变,倒映了许许多多的事物——其中有信念与奉献。可被欺凌,可处在惊慌中;但是,不变的,是,灵魂。 草沐浴过大火,那是重生;草攀登过山谷,那是追寻;草遍布过黄泥,那是扎根的蔓延。城市里的草,可能未曾重生,可能未曾追寻,可能未曾蔓延开来;但是,可得知的,是这渺小身影背后的巨大。 来不及言语的点缀,或也是人类的语言无法表达草的隐力,但,请谛视城市的草,何殊与生命对话。 2 / 2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完美版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三维目标 1.培养学生从文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概括及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富有感情的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准确把握全文结构和人物性格。 2.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品味文章细腻优美的语言。 3.理解课文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悟安妮·莎 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及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在探究作者成功的原因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与困难做斗争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梳理重塑生命的历程。体味文章语言的清新朴实,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2.结合海伦战胜挫折的经历谈谈海伦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教学难点 1.结合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爱”之伟大,陶冶情操,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2.理解课文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深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身为体格健全的孩子,要体验海伦·凯勒的心理感受,从盲聋哑人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生活世界。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海伦·凯勒,一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盲聋哑人,被马克·吐温赞誉为与拿破仑并提的19世纪的了不起人物。她的传奇人生,照亮了人类精神的殿堂,向世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去感受一个病弱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和引领她人生转机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师。(板书文题、作者) 二、人物介绍 (一)“生命的奇迹”──海伦·凯勒简介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一岁半就失聪失明。后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进入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还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她为许多杂志撰写文章,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如《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们

命运与性格 机关辩论赛决赛文字材料

(1)正方:开篇立论内容 首先,我诠释性格与命运的定义。性格是指人们在一定遗传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人生态度和在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意味着我们对人生的追求和挑战,意味着我们对社会和个人的把握与创造,从根本上形成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认识水平。命运是指人生的发展历程和结果。关于性格与命运的关系,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作过精辟的论述:播下一种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论述性格决定命运。 第一、性格作为个性心理的核心,是人生发展的最大内因,环境相对于人生来说都是外因,他不能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心理学也证明,一个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对其事业、家庭、人际关系等都起了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规避不良性格,展示优良性格,让我们的性格更契合自身发展需要,不断拓宽自己的发展道路,延伸自己的发展路子。 第二、性格的不同导致人们对社会关系、规律等的认识和把握不同,对环境的反应方式不同,由此引起生活过程与结果的不同。性格决定心态,心态决定选择,选择决定努力方向,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每个人都依据自己的性格随时作出种种抉择,不同的选择决定了命运的发展方向迥异。我们要树立核心价值观念,努力调整自己的性格,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与时代,从一个追赶时代步伐的人转变为紧跟时代发展脉搏的人。 第三、性格的可塑性和多重性,决定了人们对自身命运的把握,一个人的性格由多种性格因素组成,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正是强调在交织着积极、消极等多种性格因素的冲突中,深入、全面剖析自身性格,加强自我修养,充分发挥自己性格中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一面,摒弃自私、自利、自闭、自满的一面,将思想与行动高度统一,认真工作,积极奉献,为个人事业的发展打牢基础。 人生是一个个选择题交织而成,我们每做出一个选择就会得出一个结果,而这些结果加起来就构成了我们整个人生。命运是决定我们有什么选项,但是不能决定我们选什么,真正决定我们选什么的是我们的性格。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不同的人生轨迹,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

浅谈让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

心灵感应情感碰撞 ——浅谈让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对话”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最能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顾及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教师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就应该“引导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储备,多视角、多层次地体悟文本所涵盖的信息,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真切地体验他们在特定背景中的喜怒哀乐,达到情感的共鸣,得到人生的感悟,获取语感的积累”。因此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将解疑与感悟结合起来,引领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超越文本、超越自我。下面我从四个层面谈谈如何帮助学生与文本对话。 一、接触文本,理解文本。 在教材中具有大量的具体形象、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文章材料的理解形成内容上大体的统一,可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为此对于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就更能反映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创性。我们可以引领学生从题目、重点句段、文章前后的矛盾处与文本交流。 1、与课题对话。课题就是文章传神的眼,大多文章从课题中就可以知道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与课题对话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如:《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同课题进行有效的对话:五壮士指谁?为什么称他们是壮士?把“壮士”改为“战士”行吗?通过学生与课题的对话,直指文本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作好了充分的铺垫。 2、与重点句段对话。在文章中重点句段是全文的核心,有很强的辐射作用。通过与重点句段的对话就抓住文章的筋脉,就可以引领学生与全文对话。如在第《军神》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文中的重点句是: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教师先引导学生学生体会沃克说这句话时的情感,然后进一步引领学生质疑:此刻你最想弄明白什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与文本进行全身心的对话。我觉得,通过重点句让学生潜心会文,自悟、自得,带动了篇文章的学习。

与生命对话

那是一个梦境,却深深地触动了我。今天的心情顿时沉闷了许多。朋友说:那可能是你近期矛盾的事过多,神人为你指路呢。我淡然一笑,安慰了我的心,但下午心便疼了起来。我想:是该与生命对话的时候了。 昨夜,我梦见了生命的三种存在形态,人是不能选择的。一种,慢悠悠眯着眼行进在生命的那条路上,我望见了妈妈,我从她身边跑过,回头望她,心里想,妈妈的生命之路好长,我替她高兴。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生命绵长,但有些人却飞奔在生命的路上。她们跑在生命路的两边。我停不下脚步,不知是心急还是恐惧。我和一部分人转弯跑,希望以此来延长生命之路。既满足跑的欲望又不至于早日走尽生命之路。但转弯的路上却有把守者,是位年轻的男人。他拦截到了我,但我趁他抓别人之际溜掉了,他抢回了被抓男人的手棒,但他想使用手棒打我时,那手棒却只适合它的主人使用,他拿在手里却打不下去。我和其他人跑啊藏啊,我认为自己藏得很隐蔽,却还是被他发现,逮住了。我无助地站在他面前,他戴着帽子,手里拿着那手棒,说道:“谁谁还有福分,你没有福分了,我已放过你两次了。”听他说这些,我只是很伤心,但说不出话。他望着我的卑微与忧郁,又说道:“你想让自己这一生有点成就,心里惦记着一点爱,是吗?”我手里拿着一张纸,依然很伤心,说不出话。他说的我都能听得懂,他是说到了我一生的心愿。他停了停,看了看我手里的纸,纸上写有字,但谁也不知是些什么字。他说跟我来,我心里认为他会不会给我指条路呢?或是放我一条生路呢?我跟着他走,可不大会儿,我便再也寻不到他,我喊不出来,只是向四周急切张望,但不见他的踪影,只见四周的景色很美,青草很宽广,天地间的颜色绚丽多彩,天空离得很近,湛蓝色的明净,可我心里却很难过。寻找的失望中我醒了过来。卧室很亮,窗外有皎洁的月光。我看了看手机,二点五十八分。我再睡不着,心碎了般痛,体会最深的是生命的可贵。我把梦境给个朋友说了,夜深朋友关机。我发了信息。但心里的压抑依然没有减轻。我在思考:前两次放过我好像是因为自己的善良吧。我又思索:这一生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呢?生命对于我来说,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假如生命再有十年,假如生命遭遇挫折,我最想不留遗憾的是什么呢? 我要奉献,我要与人为善,我要善待周围的一切!生命来时没有任何东西,走时也是无一物,所以我渴望凡是认识我的,凡是不认识我的,我愿他们想起我时,都会觉得温暖。我甚至想起了照一张笑得最美丽最灿烂的相片作为纪念。我要善待我的丈夫,不管爱有多少,他是我同床共枕的缘分,他是给我家给我孩子给我做女人机会的男人,我只想爱他,没有任何要求没有任何埋怨地爱他,让他感到,有我这个女人陪着,他是幸福快乐的,将来如果我离开了他,我希望他不至于拿我和其他女人做比较,让他只觉得前面幸福后面也幸福。我想让他觉得我们的缘分是值得珍惜的。我要多陪陪孩子,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会尽力做好母亲的责任,不会再斥责我的孩子,我会教导他们珍惜自己,爱护自己,要有智慧,要开心幸福的生活。要学会坚强,要学会爱人爱己,要学会照顾爸爸,姐弟要学会互相照顾,在没有妈妈的呵护下,依然要快乐地享受生命的乐趣,要极珍爱生命。我要让孩子健康,我要让孩子和我在一起的时候快乐轻松,我要让孩子在和睦温馨的家庭里享受关爱。我要帮助孩子增长知识。我的父母啊,我还是自私的,最先挂念的是我这个家。我深深愧疚的是您们,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经常去看望您们,在有生的日子里,我要尽到女儿的心意。我是爱您们的!疏离了这么久,终于明白是自己的狭隘,是自己的成见,是自己的忧虑把我和您们分得远远的。我错了,您们的心始终牵挂着我,我只觉得淡,小时的孤独,小时的固执,小时的恐惧,一直让我对您们有成见,我是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我怕谁欺负我,我守护着自己的脆弱,直到现在,依然会有那种没有人保护我的忐忑不安。但现在,释然了,生命就是一种形式,再看我的心愿,没有和金钱有关的,只是一种爱与被爱的渴望!我怕被叛怕伤害,怕付出太多的爱也会被抛弃被折磨,所以宁愿抱着报复的心理对抗未来不可测的恐惧。错了,假如生命如此脆弱,我放开自己去尽情的爱,去毫无保留的付出,即使真的没有

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

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 ———《万里长城》第二课时课堂实录与评析 设计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他的信息储存中能够找到与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组块以后,才能够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这节课,教师工于激活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使文本的语言形式与学生的直觉经验知识之间进行相似选择,相似匹配,在学生脑海中建立了与文本的信息相关联的新的知识结构。 一、设境激情触发情感 师:同学们,看,这就是上节课我们读到的长城,她气势雄伟,像巨龙横卧在崇山峻岭上,被誉为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们,让我们骄傲、自豪地呼唤她的名字吧! (示一张气魄雄伟的长城图,配热情、激昂、雄壮的《长城长》的伴奏) 师:还记得文中对她的评价吗? 生: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 师:这座最伟大的建筑物有些什么特点呢?根据上节课学习谁来概括地说一说。 生:万里长城气魄雄伟,年代久远,工程浩大,施工艰难。 (评:通过欣赏长城图,听伴奏曲,从视觉、听觉上触发了学生对万里长城骄傲、自豪的情感,为欣赏、赞叹长城做好了铺垫。) (二)互动交流表达情感 师: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作业,要求同学们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组成合作小组,选择你感兴趣的一方面在课文文句中,课外收集的资料中找依据说明“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叙述时有三点要求: 1、文句和资料要有说服力 2、语言生动能打动别人 3、富有情感 (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作为生长点,引发学生主动学习,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内转向课外,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师:准备好的同学先和自己从同一方面体会、理解的同学交流。 (评:这个过程,让学生先练练拳脚,是全班交流前的一个热身运动,学生可根据叙述要求相互指正语言表达中的不当之处,达到了生生互动的效果,为全班交流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自己的理解、体会、感受。 生1:我从长城气魄雄伟看出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文中说长城“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我从地图上看到鸭屡江到嘉峪关的距离足足跨越了中国的西北和东北。难怪有人说长城是中国的脊梁,长城的确是我国最伟大的建筑物。 生2:我也是从长城气魄雄伟感受到长城是最伟大的建筑物。书上说“她好似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资料上了解到“她东起渤海湾的山海关,经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到甘肃的嘉峪关,穿过山涧清泉,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继续练习正确流畅朗读课文。 2.把握文本,理解文题含义,归纳课文主题。 3.分析人物行为,探究人物形象,学习“铺垫”写法。 重难点 1.把握文本,理解文题含义,归纳课文主题。 2.分析人物行为,探究人物形象,学习“铺垫”写法。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同学们,海伦凯勒,一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盲聋哑人,被马克吐温赞誉为与拿破仑并提的19世纪了不起的人物。她的传奇人生,照亮了人类精神的殿堂,向世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这堂课,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的人》,去感受一个病弱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和认识引领她人生转机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师。 2、海伦·凯勒简介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一岁半就失聪失明。后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进入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她为许多杂志撰写文章,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们充满信心》,在这些著作中,她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她自己也是个有理智的人。凯勒后来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她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筹集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她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著名的传记作家范怀克·布鲁克斯为她写了传记。

两条生命线的手相命运解说

两条生命线的手相命运解说 1、倘若一个人有两条生命线,则代表这个人生命力很强,特别是在生病的时候表现 出很强的抵抗力,以及自我恢复能力。不是那么容易倒下的人。 2、在生命线内侧多出的一条生命线,可以说是生命的辅助线,代表这个人有比较强 的健康运势。倘若辅助生命线出现断裂,这个人的恢复能力依然是比较好的,不过在感情 方面容易出现问题,但也只是暂时状况而已。 3、倘若第二条生命线的起点在生命线的中部靠下方,则代表有大器晚成之意,中年 以后运气才开始越来越好。 4、第二条命运线倘若明朗深秀,则代表运气很强,倘若曲折或弯曲,则代表可能会 遭遇到各种挫折。 1生命线末端有分叉表示婚姻不幸福,中年婚变,晚年子女不在身侧,以致生活寂寞 孤独。 2生命线的末端起叉纹的人,就是“要尤其留意起居生活”的一种警言。或者表示着 即将离开祖国而到国外假寓之意。 3生命线末端分叉,生命线分有支线的人,表示一空家会分成两个家生活,也就是持 有两个家庭之意。 4生命线末端分叉,从生命线分歧,朝着手腕下伸的那条支线,主老当益壮,晚年财 动递增、地位高升。另有一条掌纹与生命线平行的人,主对疾病的抵抗力极强,但因天生 体实比较虚弱,所以一定多留意起居生活。 5生命线尾端有如流苏,要防老人病。 1、生命线延至太阳丘主发达 A 生命线的支线延伸太阳丘的人,主财星高照,百事顺心。如果太阳丘很发达的话, 表示可以在艺术方面大有发展并能有所成就。 B 生命线的支线延伸到水星丘的人,尤其是水星丘也很发达时,表示能够在实业方面 有所成就。 C 生命线的支线延伸到火星平原上的人,主年轻时代的生活比较劳苦,但只要忍耐和 努力,到了中年以后,运气就会逐渐好转。 D 另有一条掌纹与生命线平行的人,主对疾病的抵抗力极强,但因天生体质比较虚弱,所以一定多注意起居生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