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815_1914年欧洲均势关系探析

1815_1914年欧洲均势关系探析

1997年第3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31997
总第167期Journalof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umNo.1671815~1914
年欧洲均势关系探析李晔温文治摘要均势战略是大国按实力均衡原则构筑的国际关系体系。自1721年首次以法律
条文形式将保持欧洲均势 写进国际条约!乌得勒支和约?以来,这种均势战略逐渐被广泛应
用,延续至今。对1815~1914年间欧洲大国均势关系体系作了历史的考察,展示其均势结构
形态(即五大国均势、不稳定的三极均势和二极集团均势)的演变轨迹,分析影响均势结构变
化的原因和多种均势结构的差别,探索此间欧洲国际政治关系体系的运作规律与特点,于今
仍可为鉴。
关键词均势均势结构国家利益取向
均势 概念在国际关系中源远流长,它
既指国际关系中力量对比的平衡状态,同时
又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外交战略。均势 亦
为势力均衡 ,是一种按均衡原则组成的国
际关系体系。在这个体系内,所有的主要行
为者通过平衡过程维持它们各自的特性、统
一和独立。势力均衡的思想来源于古典欧洲
政治,在欧洲国家形成之后,尤其是在长期的
战争较量之后,均势 概念开始被欧洲政治
家、外交家们普遍注意,并在1721年首次被
以法律条文形式将保持欧洲均势 写进国际
条约#!乌得勒支和约?。至此,均势理论被
广泛应用于外交战略,并在国际政治实践中
不断导演出异彩多样的均势形态。在第一次
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一百年间,欧洲大国关系
先后出现了三个均势时期,堪称国际关系史
上均势 演变的范例。本文拟对这一课题进
行深入探讨,考察其均势结构的演变轨迹和
原因,比较多种均势结构的差别,以期认识此
间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运作规律和特点,用
历史的经验启示今人。
一、三种形态各异的均势结构均势 是一种按实力均衡 原则组织起
来的国际关系体系。这种均衡 基本是以双
边或多边关系网编结而成的。按照维持欧洲
均衡的力量组合结构划分,1815~1914年欧
洲前后曾呈现三种不同的均势结构。
(一)五大国均势(1815~1854)拿破仑
帝国崩溃后,欧洲反法同盟面临如何重建欧
洲和平秩序问题。早在1914年3月,俄、英、
普、奥四国签订的!肖蒙条约?中,就倡导了
一个在和平时期中大国集团来保持在欧洲体
制的均势 。新秩序的两个主要设计者奥地
利首相梅特涅和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累确信
处理国际问题的关系必定是大国均衡原
则 。梅特涅明确提出欧洲协调 的原则?。
通过1815年维也那会议,欧洲几个大国协调
各自的

利益,以牺牲弱小国家民族利益为基
础,建立了英、普、俄、奥、法联合称霸的均势
结构###维也纳体系。至此以后,五大国决
%29%定着欧洲政治,他们都拥有被相互承认的一
席之地,各国在财富分配、军事力量拥有、国
际影响力发挥和海外殖民地扩展等方面的现
状得到较长时间的维持。随后建立的神圣同
盟和四国同盟(1918年10月成为五国同
盟),则从原则和具体行动上支撑着维也那
体系 &,
成为维也纳体系关系网的支柱和补
充,来维系着欧洲的均势和五大国既得利益。
(二)不稳定的三极均势(1870~1907)
所谓不稳定的三极均势 是指英、法和以德
国为中心的同盟体系三极不稳定均势。这种
不稳定的三极均势结构,以1890年俾斯麦辞
职为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建立的是
一种以德国为中心环节的错综复杂的均势。
此间,德国促成了德奥同盟、奥塞同盟和德意
奥三国同盟的建立,形成了以德国为中心的
三皇同盟体系。同时,德国通过三皇同盟和
再保险条约,又竭力拉拢俄国彻底孤立法国。
此时法国虽然仇视德国,但它在殖民地问题
上仍然是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加上英国实
行传统的光荣孤立 政策,英法没能联合起
来。这样被孤立的法国和光荣孤立 的英国
各为一极力量,而欧洲其它大国则形成复杂
的一极,从俄国来说,当时俄国与德国尤其是
奥地利之间仍有深刻的矛盾,出于自身利益
的考虑,俄国并不愿意加入德国设想的反法
同盟体系之内,但是考虑到俄德之间传统的
封建王朝的友好关系,俄国又不愿意割断与
德国的长期密切关系。加上俄奥在巴尔干的
利益冲突以及德奥仍保留密切的关系,俄国
仍愿留在松懈的三皇同盟(德、奥、俄)之内,
从而使得英法之外的第三极力量极不稳定。
第二阶段,在俾斯麦下台后,德国放弃了旨在
联合俄奥、孤立法国的政策,采取了进攻性世
界政策,从而打破了俾斯麦时期的均势格局。
结果德俄关系恶化,法俄接近。1892~1894
年俄法政治协定和军事协定的签订,标志法
俄同盟和德国为首的两个敌对营垒 在欧洲
初步形成。但法俄同盟实力不足与三国同盟
抗衡,因此,这两个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关
系,在许多方面要依英国支持或加入哪一个
集团为转移,英国成为独立于二者之外的不
稳定的第三极。到90年代中期,英国殖民帝
国的主要竞争者是法俄。1902年英日同盟
的签订也是法俄同盟事实本身的结果 ?。
其矛头即指向俄国又指向法国。俄法也把英
国看成潜在敌人。1900年7月,法俄关于扩
大军事同盟义务的决议书就规定:如果英国
进攻法国,俄国就将

在阿富汗和英属印度的
边境进行战术牵制以援助法国;如果英国进
攻俄国,法国就在杂拉芒什海峡沿岸行动,以
援助俄国 (。英国与三国同盟还保持着相
对密切的关系。从整个国际格局看,欧洲的
两大阵营划分还不十分稳定。
(三)二极集团均势(1907~1914)长期
以来,英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和岛
国地理位置的有利条件,置身于欧洲大陆争
端之外。至19世纪70年代,英国纺织品、生
铁、煤的产量比美德法俄日五国的总和还
多),
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产值的32%?。
英国利用欧洲列强在欧洲大陆和殖民地的矛
盾,不仅保持着行动自由,而且在欧洲大陆各
集团的均势之间处于有利的地位。90年代
初期,法俄同盟的建立,德国海军的崛起,英
法在北非和泰国的竞争,以及英俄在中亚和
远东的争夺,加上英国经济的相对衰退(1900
年只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8%),这使英国
感到光荣孤立 不再安全。1902年英日同
盟的结成标志英国放弃了传统的光荣孤立
政策。20世纪初英德对立急剧加剧,为对抗
日益强大的德国,英国寻求与法国和解,1904
年英法就殖民问题达成妥协。此后,英国又
很快调整了同俄国的关系,1907年英俄协定
的签订,标志着与三国同盟(德、奥、意)相对
抗的英法俄三国协约最终形成。可见,随着
各大国实力的消长变化和相互矛盾的激化,
不稳定的三极均势发展成为对抗的二极集团
均势。
%30%二、影响均势结构变化的因素均势形态不仅是简单的对立系统,常常
是各种力量形成的产物 +。人们通过对均
势的考察,一般把国际政治行为体的多元化、
国际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大国之间的默
契作为均势存在的三个先决条件,。但均势
不是静态的平衡,而是一个相对变化的过程,
是一种平衡#失衡#再平衡的运动状态,在
不同的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的均势组合,以至
于1815~1914年欧洲出现三种风格各异的
均势结构。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这些均势结
构不断转换呢?笔者以为下列因素起着重要
作用:
(一)各国(集团)之间国力(国家实力)对
比的消长实力是均势的基础,均势从客观
上说就是国际关系中力量对比的平衡状态,
这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力量的分布,
实力的配置。只有实力才能限制实力 ?,
欧洲坠入均势政治是因为其理想###中世
纪一统帝国的梦想的破灭,同时这一古老理
想的劫灰之上却长出了一大堆力量大致相当
的国家。 均势出现失衡现象直至被打破
,
主要是由于实力差距所至。正如俾斯麦所
说,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
的议决所能解决的..

而是要用铁和血。  在新的实力基础上又会出现新的均势。可以
说,各个时期的均势,一方面靠实力来维持,
另一方面又因实力的差距被打破。历史的事
实正是这样。维也那会议后,俄国自恃强大
的军队和在战胜拿破仑中的决定性作用,取
得了欧洲大陆霸主地位,显示出强大的实力。
因此,俄国在镇压革命、维持欧洲的秩序上,
它能不遗余力,大动干戈,充当欧洲的宪兵。
但是,它的经济发展缓慢而且相对落后,又使
其力量有限,在领土争夺等有碍其他国家利
益问题上,它不得不小心谨慎,甚至妥协,它
最害怕列强建立起反俄同盟。俄国的失策在
于对巴尔干和黑海霸权的扩张中,不惜与英
法一战。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打
破了维也纳体系建立起来的大国平衡,实力
不敌英法的俄国从欧洲大陆霸权的顶峰上跌
落下来。按维出纳会议建立的均势被摧毁。
在第二个均势时期,德国经过三次王朝战争
取代了法国的欧洲大陆霸主地位。几百年
来德国第一次克服了他的分崩离析和小邦林
立、各行其事的状态,摆脱了强邦的阴影和监
护,并且获得了足以使其它大国畏惧的势
力。 !德国的崛起
,迫使欧洲诸强在外交上
重新定位。德国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建立
了一系列同盟,使其实力大增,即使出现俄法
同盟也不足以与之抗衡,欧洲均势发生严重
倾斜,三极均势无法维持下去。英国加入协
约国集团标志三极均势结构的破灭和二极集
团均势的形成。
(二)国家利益的取向现实主义者认
为,国家利益是对外行为的基本动因。国家
利益决定着国家对外政策的总方向,国家利
益关系到外交政策的本质以及全部政治学
的基本问题。 ?例如
,在近代史上英国的关
键利益就是维持海上霸权,保证大英帝国的
航海自由,维持均势。英国的外交政策正是
英国追求国家利益的体现。在第一个均势时
期内,英国主要阻止俄国独霸欧洲大陆。维
也纳会议期间,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累就主
张加强普鲁士、奥地利与法俄的抗衡#。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时又拉拢法国对抗俄
国,1853年则联合法国对俄战争。第二个时
期,随着法俄的削弱,德国的兴起,英国一方
面靠德国牵制法俄,另一方面又反对德国进
攻法国,力保欧洲均势。第三个时期,在欧洲
大陆两大集团对抗,英国利益日益受到严重
挑战的情况下,英国放弃孤立政策,加入到协
约国集团,使力量悬殊的两大阵营在新的力
量配置基础上建立新的均衡。由于各国都力
图实现自己的利益,因而必然会发生利益冲
突。1887年德俄再保险条约 规定,中立条
%31%文不适应

于对奥或对法战争, ?突出反映
了二国既彼此需要,又存在利益的冲突。上
述三个时期的焦点分别表现为英俄矛盾、德
法矛盾、英德矛盾。各国都有自己的特殊利
益,如英法对殖民地的争夺,俄奥对巴尔干的
争夺,英法德对非洲殖民地的争夺。当然,各
国国家利益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实力
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以德国为
例,其国家利益在第一个时期表现为摆脱列
强的控制,统一德国;第二个时期则力图保有
掠夺的果实和阻止反德同盟出现;第三个时
期则表现为争取生存空间 。
为实现本国利益,各国之间力量不断调
整组合。正如帕麦斯顿所说国家没有永久
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
益。 %从法国在普法战争后不久便开始寻求
同俄国合作算起,法俄同盟的建立用了二十
二年。这是因为起初俄国的利益集中在中亚
和巴尔干,主要对手是英奥,法国的主要敌人
则是侵占其领土的德国。直到90年代初,双
方都陷入孤立,这样两国有着共同的敌人,为
保住自身利益而结盟 。它表明,一个国家
要不要实行联盟政策并不是原则问题而是个
权宜之计 &。均势联盟的基础就是
这些
个别国家所认为的他们各自的国家利益 ?。可见,国家利益是各国外交斗争的中心目标。
(三)各国外交手段的应用国家利益构
成了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外交必须根据本
国的实力来决定追求的目标。同时一国外
交必须使用适合于它的各种目标的手段。 (由于各国实力发展的动态不平衡
,相互间利
害关系的动态变更,这就决定外交手段也应
不断变化,特别在复杂的均势运作中,外交谋
略及其手段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如1870年
普法战争胜利和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德国对
外政策主要是防御性的,其目标在于维持德
国在欧洲取得的地位。德国通过联盟的外交
手段,建立了一个以德国为中心的同盟体系,
既增强了自身实力,又拉拢了俄国,孤立了法
国。又如1890年后,法国则利用德国在外交
上抛弃俄国,和对英国若即若离的机会,先后
与俄英结盟,并于1902年与意大利签订了中
立协定,这样到1914年的一战 前,法国有
强大的盟国相助,而德国则遭到一个盟国(意
大利)的背弃,同时又被另一些盟国(奥、保、
土)的虚弱所拖累。
综观欧洲在上述各个均势时期,常用的
外交手段也是大不相同。在第一时期主要事
宜是协调外交。维也纳体系是以均势为原
则,倡导新秩序,目的在于几个国家联合起
来,共同反抗一国单独建立霸权的尝试。 在
!四国同盟条约?中规定缔约国定期举行会
议,

以维持欧洲的和平 )。正式确定了大国
协商和大国会议制度,奠定了欧洲协调 的
基础,没有其他大国的同意,任何国家不能改
变在维也纳会议上规定的领土安排和领土原
则。同时五大国按补偿原则尽量公平 的调
整了土地资源和人口,经过协商 重新划分
了欧洲政治版图。第二时期以秘密外交结盟
为主。俾斯麦认为,要避免德国困境(被孤
立),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秘密联盟体
系 ) 。在实践中
,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利益
要求,与不同国家按不同的条件形成了不同
的联盟,反对不同的敌人。通过结交盟友避
免了孤立,又间接地扩大自身实力,英国虽然
一直奉行光荣孤立 政策,但在其利益受到
威胁时,最后也不得不走上结盟之道。另外
补偿原则也再次被应用于殖民地的分配和殖
民地、半殖民地领土的划分。第三个时期则
多采用军事威胁。二个军事同盟在对外政策
上日益显出侵略性,动辄以武力相威胁。德
国向阿尔加地迪豹的跳跃 ,意大利占领的
黎波里,英德海军对抗的激化以及1912~
1913年两次巴尔干战争,使双方对立日益激
化,直至付诸战争。
总之,均势结构的转变是各国实力对比
消长,国家利益不断调整和各种外交手段实
际应用的结果。
%32%三、三个均势结构的差别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各国的实力
的不同和国家利益的变化,上述三个均势结
构存在明显的差别。具体表现为:
(一)三个时期的均势结构稳定程度不同
欧洲均势的维持在于大国或集团之间结构
有利与具有相互制衡的实力,均势的共同目
标在于制止强国谋取世界领导权。多极结构
有利于均势的维持,因而五大国均势 相对
而言最为稳定。除此以外,还有其它因素:其
一,五大国均势是在共同打败拿破仑,恢复欧
洲封建秩序和反对革命的基础上建立的,有
共同的政治基础,一致性是1815~1854年
国际均势体制维持的根本力量 )!。其二
,大
国忽视了意识形态的差别。1830年后虽然
欧洲出现了英法自由政体和德、俄、奥保守政
体两大阵营,但双方更注意国家利益,俄国虽
然曾企图干涉法国革命,但因其它国家并不
热心而不了了之。其三,大国之间的实力大
体均衡,因此其势力也保持着均衡的态势,没
有哪一个国家敢于破坏这种均势而直置于其
它国家的联合反对下。在第二时期虽然没有
共同的政治基础,但以俾斯麦德国为中心环
节把欧洲除法国之外的各国联合在一起,从
而缓解了大国之间尤其是俄奥之间的冲突。
1890年后,随着德国实力的增加,日益显露
出扩强性,但是因为另一个强国英国的存在,

使其受到很大的牵制。至于第三时期,主
要是因为德国实力的剧增和英国等其它大国
实力的相对削弱,特别是大国国家利益冲突
的加剧和制衡力量的削减,使两大集团对抗
冲突不断,最终均势遭到破坏。在实践中,这
三个时期分别表现为暂时和平###武装和平
###武装对峙。
(二)均势囊括的范围不同三个时期均
势结构比较,总的来说,其囊括的范围越来越
大,均势不再仅仅是力量僵持阶段无可奈何
的权宜之计,也不仅仅限于双边关系的范围,
而是日益被看作处理大国间相互关系的主要
原则。在1815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
世纪中欧洲均势逐渐扩大到世界性体系 )?。
其表现在:首先,均势模式中囊括的国家越来
越多。第一时期主要是五大国均势,欧洲的
问题由五巨头操纵,其它中小国家或者被排
斥在均势之外,或者被瓜分,或者作为大国之
间的缓冲地带存在。第二时期参加到均势结
构中国家明显增多。新起的意大利、塞尔维
亚、罗马尼亚等国加入到欧洲均势一方,成为
均势结构中的一个环节。第三时期则以两个
对立的军事集团为核心,把几乎所有的欧洲
国家及欧洲以外的殖民地国家拢入均势结构
中。在实战中,差不多世界所有国家都积极
参加到这一边或那一边。其次,均势的结构
愈益复杂。三个时期的三个大均势体系往往
由许多亚体系组成。他们相互关联,各自内
部又保持着一种本身的均势。五大国均势时
期每个大国就是均势一极,基本属于双边关
系。到第二时期出现二个或多个国家组成一
极而且其内部本身又存在均势。如三皇同盟
把德俄奥连在一起。但德的目的在于反法,
而不同意反对英奥;俄国的目的在于牵制德
奥,对抗英国,而不同意反法;奥地利的目的
在于利用德国防备俄国并利用俄国对抗德
国,而不同意反对英法。它们都在利用对方
的力量牵制其他对手。在这个联盟中,俄奥
在巴尔干、黑海问题形成均势;俄德在法国问
题上形成均势。第三时间不仅在两大集团之
间和集团内部形成了均势,而且两个敌对集
团内成员国,出现了意大利与同盟国的关系
日渐恶化,而协约国的各个成员国则不止一
次的打算同德国靠近 )#的复杂关系。
(三)均势的领域不断扩大19世纪上
半期,欧洲几个大国主要加强对领土和殖民
地的掠夺,把领土(包括殖民地领土)和人口
看作国力的象征。19世纪下半叶,依靠实力
的思想越来越强烈地统治着公共的意识,政
%33%治思想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增强经济
技术和军事实力。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由于世界上广大的殖民地被瓜分完毕,各国
实力

发展又不平衡,各国拥有的殖民地与其
实力并不相符,一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
益尖锐,为取得优势,各国采取一切手段力图
在各个领域里增强自身的实力。其中,军事
技术则成为衡量实力的最重要指标,一国利
用手中的强权维持或重建均势的主要手段是
军备。 )?维持均势和重建均势的斗争愈演愈
烈,两在集团已是剑拔弩张,英国已经作好了
战争准备,而且认为早开战比晚开战好,德国
更是在等待千载一时的机会 ,军备膨胀的
直接后果就是一战 的爆发。
当然,三个时期均势并不是彼此孤立,而
是相互联结,承前启后的。它们是在政治家
们编织的并且不断变换的关系网中形成的。
我们应该看到均势对维持和平的重大作用,
正是由于上述三个时期的均势,才维系了欧
洲从1815~1914年的一个世纪的和平。但
是,我们还要看到,在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
律的推动下,各国实力的消长是不断变动的。
那些实力处于领先位置的国家追逐的国家利
益目标总是寻求与其实力相称。这时,政治
家们建立的均势就面临破裂的危险。为了保
持均势,维系和平,政治家们将要根据实力制
衡原则,重新建立均势体系以扼制某个大国
的过分追求。如此看来,维系和平的均势体
系是要经常变换的。
应该看到,在当今世界格局之下,均势战
略仍是一种被政治家们广泛应用的外交战
略。各国对和平的研究和追求还未能找到一
种可以代替均势战略的有效手段,因而总结
历史上均势战略的经验,对于今天更有效地
运用和把握均势来维系世界和平并使自己处
于最有利的位置,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袁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4页。
&李元明:!世界近代国际关系史?上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年版,第167页。
?/苏0阿瓦林:!帝国主义在满洲?,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9页。
(/苏0B%M梅沃斯托夫:!外交史?第二卷(下),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44~645页。
)刘淑兰:!英国产业革命?,吉林出版社1982年版,第103~104页。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简史?,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346页。
+,?%冯绍雷等著:!国际关系新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29、230、231页、第229页。
/美0基辛格:!重新思考新秩序?,!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3期,第32页。
 俾斯麦在1862年9月30日召开的预算委员会讲话,载于!俾斯麦书信、演讲回忆?,第153页。
!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波恩InterNationes出版,1987年中文版,第168页。
?/美0汉斯%摩根索:!政治学的困境?,芝加哥1958年英文版,第68、54页。
#王鹏飞等著:!近代国际关系史?,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

990年版,第107页。
?/苏0秘兹敏科:!俄国对外条约汇编?,莫斯科1950年俄文版,第268页。
&?(/美0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第239、253、657页。
)戈登%A%克雷格、亚历山大%L%乔治:!力量和管理国家事务的本领###我们时代的外交问题?,牛津大学出版社1983
年英文版,第30、36页。
) 王绳组:!国际关系史?上册,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2页。
)!李元明前引书,下册,第329页。
)?汉斯%摩根索前引书:!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第249页。
)#李元明前引书,第377页。
)?汉斯%摩根索前引书:!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第237页。(
作者单位东北师大历史系长春130024)[责任编辑董铁松]
%3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