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几乎每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把自己的童年经验看成是巨大而珍贵的馈赠,看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的源泉。一般而言,童年经验是指从儿童时期(现代心理学一般把从出生到成熟这一时期称为“儿童期”)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体验。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童年,有生养他(她)的父母,有养育他(她)的故乡,有属于他(她)的独特的心理事件和喜怒哀乐等等。这一切构成了他(她)的最初的生活环境和人生遭际,形成了他(她)的短短的却是重要的经历。然而,完整的童年经验并不仅仅是指原本的童年生活的记录,它还包括活动主体对自身童年生活经历的心理感受和印象,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可以这样说,童年经验基本上是一种心理效应,它是随人的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而流动着、改变着,一个人在青年还是老年回顾自己的童年经历,其感觉和印象可以是很不一样的,这也就是说,童年经验作为一种体验更倾向于主观的心理变异。童年经验的这种性质对作家至关重要,它意味着一个作家可以在他的一生的全部创作中不断地吸收他的童年经验的永不枯竭的资源。

(一)童心和诗心结构的对应关系

真正的作家的心理结构和儿童的心理结构有许多相同、相通和相似之处,揭示这一点对创作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儿童的“赤子之心”与作家的真诚之心是相同和相通的。儿童由于身心未发展成熟或未完全发展成熟,他们还未被世俗的灰尘所污染,他们以自己的赤裸裸的心灵去面对世界,因此世界在他们的眼中心中是一种本真的存在。世界是什么样的,就毫无顾忌地、直接了当地看出来和说出来;事物好不好,也毫无顾忌地、直接了当地表示喜欢或不喜欢。儿童不知虚假矫饰为何物。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心还未被世俗的种种利益所束缚,他们并不太关切事物的实用性和合目的性。这样拿他们不晓世事的眼光看事物,就会获得一种不被世俗偏见所浸染的观察力,从而把事物作为物自体来吸收。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衣》最能说明儿童的这种“赤子之心”,成人有种种顾忌,明知事情的真相而不敢说,小孩的嘴却没遮拦,一句话就把事情的真相戳穿。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和作家丰子恺说:儿童有“明慧的心眼,比大人们所见的完全得多。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他还认为,大人比起儿童来,“真的心眼已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所斫丧,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

真正的作家是最多地保有这种“赤子之心”的人。记得法国作家都德说过:“诗人就是还能用儿童的眼光去看的人。”这是至理名言。对作家来说,他们的“赤子之心”就是真诚之心。真诚地而非虚假地看待生活,真诚地而非作伪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具有这种真诚之心的作家,才能建筑起一个又一个的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历史的风吹雨打的真实动人的艺术世界,也才有可能在文学史上争得一席地位。最早把赤子之心与真诚之心联系起来的,可追溯到老庄那里。老子的《道德经》第28章提出:“为天下豁,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意思是说,甘愿做天下的溪谷,容纳那永恒的诚意和德性,而这就要有一颗婴儿的明澈的心。返朴才能归真,还童才能归诚。庄子则在《达生》篇讲完“梓庆削木为镶”的故事之后,提出“以天合天”的思想。第一个“天”是指人的自然,即孩童般天真纯朴之心,第二个“天”是指物的自然,也就是生活的本真状态。以孩童般天真纯朴之心去契合生活的本真状态,才能获得鬼斧神工般的艺术力量,达到最高的真。明代思想家李贽提出了著名的“童心”说,就是主张作家要有“真心”或“赤子之心”。他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他反对完全按儒家经典说话、行事,要是说话、行事处处不离经典,“童心”也就

丧失了,人就成了“假人”,言就成了“假言”,事就成了“假事”,文就成了“假文”。在西方,与这种“童心说”相类似的说法也是有的,如法国著名画家亨利·马蒂斯曾深有体会地说:“‘看’在自身是一种创造性的事业,要求着努力。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所看见的,是被我们的世俗或多或少地歪曲着。”而要摆脱世俗的浸染“需要某种勇气,对于一位眼看一切好像是第一次看见的那样,这种勇气是不可少的。人们必须毕生能够像孩子那样看见世界,因为丧失这种视觉能力就意味着同时丧失每个独创性的表现。例如,我相信,对于艺术家没有比画一朵玫瑰更困难,因为他必须忘掉在他以前所画的一切玫瑰才能创造”。的确,艺术家要摆脱世俗的困扰、蒙蔽,保持素朴的“童心”,画出或写出生活的本真,需要有艺术家的勇气。饶有意思的是马蒂斯的“第一次看见”和李贽的“最初一念”竟是那样相象,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实际上,古今成大家者都靠这种“最初一念”或“第一次看见”的精神获得成功的。曹雪芹和鲁迅是我最佩服的两个大作家,他们创作的原则是相同的,即以真诚之心,毫无讳饰地写事物之本真。他们的共同原则是反对讳饰和虚伪,要求直面人生,要求“童心”般的真。

不难看出,作家和儿童在心理结构上是相同和相通的,诗心和童心在“真实”这一点上交汇在一起。然而,诗心和童心又有所不同,“童心”作为儿童的“赤子之心”是其天性的自然流露,是无须作出特别的努力就可自然而然达到的。但已进入了社会并已扮演了社会角色的作家,他们的真诚之心,则是被世俗的尘土污染,经过困难的洗刷后,向自然天性的回归。一个是出发,一个是返回。从世俗的泥淖中抽身返回的路途必然是荆棘丛生、险阻重重的。因此诗心是童心的更高层次的展现。它的“最初一念之本心”是冲出世俗重围后的自然与潇洒。

其次,儿童的“我向思维”与作家的移情作用是相通或相似的。儿童早期的思维方式与原始人的思维方式十分相似,被称为“我向思维”。“我向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以“我”为中心,一切都等同于有生命的“我”,不能区分有生命的现象和无生命的现象,而把整个世界(无论是物还是人)都作为有生命的和有情感的对象来加以对待。在儿童那里,把周围的世界一律加以生命化的现象,是众所周知的。在他们稚气的眼里,月亮是人的脸,或者是星星的保卫者,而星星则眨着眼睛,向所有的人问好……儿童的“我向思维”使他们分不清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分不清知觉到的和想象到的,分不清梦见的和现实的,分不清昨天和今天。在这天真的混沌中,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无不充满生命的活力。儿童的这种“万物泛灵论”,与原始人的思维模式很接近。因此,18世纪意大利著名学者维柯在《新科学》中对原始诗性思维的分析,同样也适用于儿童:“最初的诗人都按照诗的形而上学,把有生命的事物的生命移交给[无生命的]物体”,是“人由于不理解事物,就变成一切事物。……因为当人理解时,人把他们的心伸展出去,把事物搜罗进来;但是当人还不理解时,人用自己来造事物,由于把自己转化到事物里去,就变成那些事物”。这种由于对事物不理解而把自己变成物,即把人的生命赋予无生命的物的现象,也可以用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一书中的“互渗律”来解释。“互渗律”强调原始人思维中“人和物之间的‘互渗”’,“在原始人的思维的集体表象中,客体、存在物、现象能够以我们不可思议的方式同时是它们自身,又是其他什么东西。它们也以差不多同样不可思议的方式发出和接受那些在它们之外被感觉的、继续留在它们里面的神秘的力量、能力、性质、作用”。儿童的“我向思维”与原始人的“原始思维”的这种相似性,使儿童的心中物我交融,物我化一,使儿童的眼中万物都流动着生命的活力,颤动着生命的琴弦,展现为一个生机勃勃的诗意的世界。

在作家这里,特别是创作过程中,将无生命的事物生命化,是其诗意感受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与儿童的“我向思维”极为相似。按德国的学者立普斯创立的“移情”说和英国学者冈布里奇提出的“投射”说,作家和艺术家在进行审美创造的时候,其对象不是与主体相

对立的单纯的实体的存在,而是受到主体的生命灌注的活动而有力的、自我对象化的形象。真正的作家、艺术家都有一种伟大的同情感,他们会把“亲身经历的东西,我们的力量感觉,我们的努力,超意志,主动或被动的感觉,移置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面去,移置到在这种事物身上发生的或和它一起发生的事件里去”。或者如冈布里奇所说,艺术家在面对一个对象时,他的心中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把一个早已形成的心理图式变成了一种期待,于是出现了“指导性投射”,两座并立的山峰似乎成了“夫妻”崖或“姐妹”岭,一块稍稍向江边或湖边倾斜的岩背被称为“望夫”石,天上飘过的团团白云被看成是一群奔马,月亮上面的阴影被说成寂寞的嫦娥等等,“在能期待的地方,我们无须去听,在这种背景中投射将代替知觉”。对此,我们的古人也早有说法,如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是指作家心中充满情感,在观照自然之际,就会将自己的情感和幻想移置或投射到外在的无生命的事物上面,使无生命的事物生命化,达到物我沟通、物我同一、物我两忘的境界。李白:“绿水解人意,为余西北流。”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人山三日得同行。”苏轼:“带酒邀青山,青山虽云远,亦似解公颜。”陆游:“旧交只有青山在,壮志皆因白发休。”这类“移情”和“投射”的诗句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在这类文学描写中,作家似乎变成了儿童,他们同外部事物的关系,不是一般的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他们凭借自己的开放的心灵去触摸对象,并把自己融化于对象中,人物化了,对象人化了,生命化了,诗意就从这人化和对象化中找到了泉源。

当然,作家和儿童的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是有区别的。在儿童,是由于对事物的不理解,而把自己转化到事物里面去,不自觉地把事物跟自己等同起来,这是人的天性的表现。在作家,是在对事物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着意把自己与外部事物沟通,使物融人我,我融人物,达到物我融合、物我同一的诗意的世界,这种自觉是作家才能的表现。

再次,儿童的幻想和作家的创造性想象在性质上也是相似的。在儿童那里,由于对世界的确定性知之甚少,他们还较少因果观念和逻辑思维,世界在他们那里是开放的,他们可以超越世界的实在性而无拘无束地幻想。在他们的字典里,找不到“不可能”这个词。丰子恺曾这样来描写孩子的幻想:“你又要把一杯水横转来藏在抽斗里,要皮球停在壁上,要拉住火车的尾巴,要月亮出来,要天停止下雨。”尽管儿童的幻想是稚气的,荒唐的,可笑的,散乱的,然而却是大胆的,奇特的,新鲜的,独特的,纯真的,因而具有自由的性质,即具有审美的特性。

作家的创造性想象与儿童的稚气的幻想在自由的性质上是相同的。在作家这里,世界同样是开放的,作家可以超越现实的一切束缚,飞腾到另一个完全是属于诗的想象的世界。这种超越性和儿童的幻想超越性是十分相似的。当然,作家的创造性想象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是定向的而不是散乱的,它受理性和逻辑的制约,而不能天马行空,随意瞎想。这样作家的想象比儿童的幻想要困难得多。儿童是在无知情况下毫无拘束地幻想,作家却要冲破现实、知识的确定性而想象。按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说法:“儿童的心理是在两架不同的织布机上编织出来的,而这两架织布机好像是上下两层安放着的。儿童头几年最重要的工作是在下面一层完成的。这种工作是儿童自己做的,它在混乱状态中吸引着他,而且一切看来会满足他的需要的东西都聚结在这些需要的面前了。这就是主观性、欲望、游戏和幻想层。相反,上面一层一点一滴地在社会环境中构成的,儿童的年龄越大,这种社会的影响就越大。这就是客观性、言语、逻辑观念层,总之,现实层。一旦上层的负担过重,它就会弯曲、叽嘎作响乃至崩溃,于是构成上层的这些因素便落到下层而和原来在下层的因素混合起来。”作家发挥想象的困难在于,他必须在上下层混杂的情况下,清理出一块基地,以便在新的条件下,重建上下层建筑。

童心和诗心的对应结构不止上述三点。如敏感、富于同情心、易受伤害等等,也是童心

和诗心的相通相似之处。在此不再一一论列。

由于童心和诗心有许多相同、相通和相似之处,所以作家和艺术家都羡慕儿童。歌德说:“小孩子是我们的模范,我们应得以他们为师。”法国画家柯罗说:“我每天都要请求造物者,要他把我变成一个孩童,就是说,要让我不带成见地去观察和表现大自然,像小孩一样。”郭沫若说:“小儿如何有可以尊崇之处?我们请随便就一个小朋友来观察吧,你看他终日之间无时无刻不是在倾倒全我以从事于创造、表现、享乐。小儿的行径正是天才生活的缩型,正是全我生活的规范!”歌德、柯罗、郭沫若如此说,无异于说,对作家和艺术家而言,天才不是别的,就是童年能够自由地重现和恢复。然而,一个作家或艺术家如何能变成小孩呢?这是不可能的。但作家作为成人,可以不失其童心,正如孟子所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或者如马克思所说:‘成人不能再成为儿童,否则他就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难道不使人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在更高的程度上使儿童的纯朴的本质再现吗?”实际上,真正的作家和艺术家就是永葆“赤子之心”的人,他们的创作是童心在更高阶段上的再现。

(二)童年经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方式

既然童心与诗心的结构有上述这些对应关系,那么童年经验对作家而言必然是刻骨铭心的,必然要这样或那样影响他一生的创作。每一位成名的作家都意识到自己的童年经验在他的事业中占有极大的分量,而不能不向他的童年经验投以感激的一瞥,哪怕他的童年经验中充满痛苦和不幸。曾有一位青年作者问海明威:“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训练是什么?”海明威回答说:“不愉快的童年。”海明威深知童年经验对创作的影响。

那么童年经验以何种方式影响作家的创作呢?

首先,在许多作家那里,童年经验以作品的生活原型和题材直接进入创作之中。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的同名小说《童年》以及许多作家的自传体小说,都直接把自己完整的童年经验作为题材写进作品。曹雪芹、歌德等许多作家则以童年经验为生活原型进行创作,他们的《红楼梦》、《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基本上是他们童年生活的结晶。至于利用童年的生活片段加工、改造而写成的作品就更多。在许多作家那里,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寻找到童年经验的印记。譬如,如果我们有意识的查证的话,作家笔下的可亲的女人形象,都可以找到他的初恋少女和母亲的影子。换言之,初恋少女和母亲将永远陪伴作家的一生,并不断在他的作品中重现。

童年经验一般以回忆的机制与作家现时的生活经验接通,从而进入作家的创作视野。这里有两点须进一步加以论列:第一,如本文开头所述,作家回忆中的童年经验已不是它的原本与自然态。在作家的成长和生活的变化中,童年经验已经过他的自组织和再创造。在主体的心理定向结构的作用下,记忆已不是单纯的储存,回忆也不是对原本经验的机械再现。人脑的一大功能就是它的不断地对已有的经验进行组织活动,而这种“组织”我们称之为“自组织”,这是因为它是在无意识中自动进行的。譬如一个长期远离故乡的游子,由于经常的乡愁冲动得不到缓解,思乡之情郁积于心,形成了一种眷恋故园的心理定向结构,这样他记忆和回忆中的故乡,已与他童年时的原本的故乡大不相同。他已可能给他的故乡罩上美丽的温馨的古雅的轻纱,故乡被他的记忆和回忆改造了美化了诗化了。在记忆和回忆的机制中,遗忘的规律也起作用。当你记住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时,你也就将那些无意义的无价值的东西忘掉。遗忘在这里起到了一种筛选的作用,即把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筛选出来。这也就是说,对作家和其他人而言,童年经验经过了成年经验的重塑。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在所谓的最早童年记忆中,我们所保留的并不是真正的记忆痕迹而却是后来对它的修改。这种修改后来可能受到了各种心理力量的影响。因此,个人的‘童年记忆’一般获得了‘掩蔽记忆’的意义,而且童年的这种记忆与一个民族保留它的传说和神话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就意味着,随着一个作家的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变化,他就可能不断地“修改”他的

童年经验,从而变异出新的内容,发现它的新的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童年经验是作家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源。

第二,童年经验作为题材直接进入创作,必须有偶然机遇的触发,有相关的情感、心境作为中介。童年经验并非由于作家强硬的命令而进入创作,作家的自觉的回忆作用也微乎其微。童年经验进入创作视野往往是由于偶然机遇的触发。童年的原本的记忆在一般的情况下,作为档案静静地躺在那里,人们忙于俗务而懒于翻阅它。必须有适当的刺激,它才能激活。犹如一堆干柴,必须有火的引动,才会熊熊燃烧起来。马尔克斯创作《百年孤独》,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给童年时期以某种方式触动我的一切经验以一种完整的文学归宿”,因为他对自己的童年生活永远忘不了。他说:“我的童年是在一座凄凉的大房子里度过的,身边是一个吃土的妹妹,一个总是占卜未来的祖母,还有许多同名的亲戚,他们对幸福和想入非非从来不太区分。”马尔克斯一直想写一部再现童年生活的长篇小说,为此他已“打了十五六年腹稿’,“可我一直没有遇到使我觉得真实可信的气氛”。有一天,他和他的妻子带着孩子们到一个海滨胜地去休假,半路上,他触景生情,突然想起小时候外祖父带他去看冰的情景,他的创作欲望被燃烧起来,他立刻折回寓所,写下了《百年孤独》的第一句话。另外,童年经验能否充分被利用还与作家创作时的心境密切相关。特定的心境和情感是沟通他现时经验与童年经验的桥梁。美国学者阿瑞提说:“意象不是忠实的再现,而是不完全的复现。这种复现只满足到这样的程度,那就是使这个人体验到一种他与所再现的原事物之间所存在的一种情感。”这也就是说,心境和情感愈跟童年储存的意象相吻合,所唤起的意象就愈鲜明,心境和情感制约着意象的再现以及再现的程度。

第二,童年经验作为题材直接进入创作,必须有偶然机遇的触发,有相关的情感、心境作为中介。童年经验并非由于作家强硬的命令而进入创作,作家的自觉的回忆作用也微乎其微。童年经验进入创作视野往往是由于偶然机遇的触发。童年的原本的记忆在一般的情况下,作为档案静静地躺在那里,人们忙于俗务而懒于翻阅它。必须有适当的刺激,它才能激活。犹如一堆干柴,必须有火的引动,才会熊熊燃烧起来。马尔克斯创作《百年孤独》,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给童年时期以某种方式触动我的一切经验以一种完整的文学归宿”,因为他对自己的童年生活永远忘不了。他说:“我的童年是在一座凄凉的大房子里度过的,身边是一个吃土的妹妹,一个总是占卜未来的祖母,还有许多同名的亲戚,他们对幸福和想入非非从来不太区分。”马尔克斯一直想写一部再现童年生活的长篇小说,为此他已“打了十五六年腹稿”,“可我一直没有遇到使我觉得真实可信的气氛”。有一天,他和他的妻子带着孩子们到一个海滨胜地去休假,半路上,他触景生情,突然想起小时候外祖父带他去看冰的情景,他的创作欲望被燃烧起来,他立刻折回寓所,写下了《百年孤独》的第一句话。另外,童年经验能否充分被利用还与作家创作时的心境密切相关。特定的心境和情感是沟通他现时经验与童年经验的桥梁。美国学者阿瑞提说:“意象不是忠实的再现,而是不完全的复现。这种复现只满足到这样的程度,那就是使这个人体验到一种他与所再现的原事物之间所存在的一种情感。”这也就是说,心境和情感愈跟童年储存的意象相吻合,所唤起的意象就愈鲜明,心境和情感制约着意象的再现以及再现的程度。特定情感之外的意象就不会再现出来。如巴金这样谈到他写《家》时的情形:“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去,我好像在挖开我的记忆的坟墓,我又看见了过去使我心灵激动的一切。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遭摧残,以至于到悲惨的结局。那个时候,我的心由于爱怜而痛苦,而同时又充满憎恨和诅咒。”

其次,童年经验作为先在意向结构对创作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一般地说,作家面对生活时的感知方式、情感态度、想象能力、审美倾向和艺术追求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他的先在意向结构。对作家而言,所谓先在意向结构,就是他创作前的意向性准备,也可理解为

他写作的心理定势。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的先在意向结构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建立。整个童年的经验是其先在意向结构的奠基物。就作家而言,他的童年的种种遭遇,他自己无法选择的出生环境,包括他的家庭,他的父母,以及其后他的必然和偶然的不幸、痛苦、幸福、欢乐,他的缺失,他的丰溢,他的创伤,他的幸运,社会的、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自然的条件对他的幼小生命的折射,这一切以整合的方式,在作家的心灵里,形成了最初的却又是最深刻的先在意向结构的核心。这个先在结构核心是如此顽强,可能对他的一生都起着这样和那样的引导、制约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作家后来创作的成败,作品的基调、情趣、风格等,起源于他的先在结构的最初的因子。由童年经验所建筑的最初的先在意向结构具有最强的生命力。冰心说:“提起童年,总使人有些向往。不论童年生活是快乐,是悲哀,人们总觉得都是生命中最深刻的一段;有许多印象,许多习惯,深固的刻划在他的人格及气质上,而影响他的一生。”冰心的这些话具有普遍意义。

与童年经验相联系的作家的最初的先在意向结构对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里无法一一展开来讲,仅就先在意向结构中的“母亲意象”和“父亲意象”对创作倾向的影响提出来讨论。

母亲和父亲是儿童身边最重要的两个人物,给予儿童的影响也最深刻。父母是塑造儿童先在意向结构的最重要的力量。但对某个儿童来说,是谁来充当父亲和母亲的角色,其情况可能是很复杂的。有的父亲却不像父亲,倒更像母亲;有的母亲却不像母亲,倒更像父亲。有的孩子在幼年期就丧失父母,其父母的角色就由别的亲人来充当。因此仅从生养的意义上来讨论父母对建构儿童的先在意向结构就没有意义,鉴于此,我们提出“父亲意象”和“母亲意象”这两个概念。

“母亲意象”可以指生身母亲,也可以指其他代替母亲角色的给予母爱的人。母爱是世界上最无条件的爱。母亲给予孩子以无限的爱,而不求回报。母亲永远与爱、慈祥、温暖、感性、诗意、敏感、美丽、善良、纯洁、柔情、安全等字眼连在一起。正如埃·弗罗姆所说:“母亲就是生养我们的家,她就是自然,她就是土地,她就是海洋。”母亲是爱与诗的象征。从文学要求感性、诗意和情感这个角度看,“母亲意象”对作家产生更直接的影响,因为母亲对塑造作家的丰富的活跃的内心世界,培养美好的情操和伟大的同情感,起奠基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作家的观看世界的艺术的眼睛是母亲给予的。中外许多作家都有不少体会。例如法国著名作家乔治·桑说:“我的母亲完全出于本能的、自然而然地为我打开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它的万般奇景全都色彩纷呈地出现在我的面前。每当我们看见一片轻柔的浮云,一道艳丽的阳光,一溪清澈的流水,她总是让我停下来,一边对我说道:‘瞧;多美呀,瞧瞧吧。’这些东西我本来也许并没有留意,可是突然问它们竞变得那么美丽奇妙,好像我的母亲手持一把钥匙,一下子打开我思想的门户,使我体昧到了她所具有的那种粗犷而又深沉的感情。”母亲的爱和指点不知不觉中内化为乔治·桑的心理定势,使她在创作中能带着一种积极的、明丽的眼光来看世界,从而能更多地看到善良和美好,写出人们所希望、所理想的、令人感到温馨的东西。这也就是说,母亲的原则决定了她的创作倾向。

如果作家在幼年就失去母亲,连“母亲意象”也比较暗淡,没有得到应有的母爱,那么就会对作家的童年造成精神创伤,这种情况也会内化为心理定势,使他用另一种病态的眼光看世界,并从创作倾向上表现出来。例如,郁达夫幼年失去父母,得不到母亲的爱,“母亲意象”十分暗淡,幼年的悲哀建构了他的忧郁性的心理定势,再加上他青年时期婚姻不幸福,亲眼看见劳动人民的痛苦,于是他的忧郁就自然而然流诸笔端,形成了郁达夫式忧郁的格调。这是“母亲意象”对创作的另一种影响。

“父亲意象”可以指生身父亲,也可以指其他代替父亲角色的负有监护责任的人。在儿童的心目中,父亲是威严的象征,他和理性、责任、能力、纪律、遵从、功利、刻苦、奋斗、

冒险、秩序、权威等字眼连在一起。弗罗姆认为,父亲“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不同的方面;那就是思想的世界、人造物的世界、治安的世界、戒律的世界、走东闯西与冒险的世界。父亲是儿女的教育者,是儿女走向世界的指路人”。“父亲的爱是有条件的,它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满足了我的要求;我爱你,因为你尽到了你的职责;我爱你,因为你像我。”’这也就是说,父亲的原则是要把孩子引上社会,适应社会的规范,成为社会的人。这样泯灭童心和诗心是符合父爱的原则的。

对作家而言,由父爱的内化而建立起来的先在意象性结构可能对创作产生多种不同的影响。一种是儿女选择作家这种职业,遭到父亲的反对,从反面激发了作家的决心,他们更坚定地走上创作的道路;但不知不觉中又从父亲那里得到理性的启迪,使他们对社会、人生有独特的深刻的思考,其作品则表现出对现实的冷峻的透视与批判。像巴尔扎克、福楼拜、左拉、司汤达等都属这种情况。另一种是虽然违背了父亲的意愿和安排,走上了文学之路,却永远怀着负疚感而焦虑不安,无法摆脱父亲的威严的阴影,形成了一种自卑而又不甘屈服的变态心理。这后一种情况对作家的影响更为深刻。卡夫卡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在众多的作家中,卡夫卡一生都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中,他的父亲情结深深地影响他的几乎全部创作。他的父亲海尔曼是个犹太人,出身贫寒,饱尝艰辛,他凭着自我奋斗,从穷乡僻壤闯到布拉格,成为一名富商。这样一种经历使他在家里成为暴君,对卡夫卡的性格和创作的影响极大。海尔曼完全不顾卡夫卡个人的意愿,强迫他去读法律。对他的创作丝毫不感兴趣。而且经常打击他、辱骂他、惩罚他。特别是童年的一些经历,对他造成了精神创伤。他在《致父亲》中,曾谈到一件小事,有天夜里,小卡夫卡哭闹着要水喝,海尔曼不但不给,还要威胁他,卡夫卡继续哭闹,他父亲就将他从被窝里拉出来,拽到阳台上罚站。卡夫卡后来说:“也许从那时起,我就变得听话了,好管教了,可是这件事在我的心灵里留下了一个创伤。”然而更为重要的还是卡夫卡对其父亲的互相矛盾的双重态度。一方面,他觉得父亲就是成功和权力的象征,他佩服父亲,甚至对父亲说:“你是我心目中的万物的圭臬。”他深深地为自己不能成为父亲的接班人而感到内疚,感到渺小,感到自卑;另一方面又觉得父亲是暴君,对父亲强加给他的一切罪名,连同父辈的文化,进行顽强的反抗,然而他又感到这种反抗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父亲和父亲所代表的文化太强大了。卡夫卡从小就对父亲所形成的两面态度,内化为意向性的心理结构,不仅表现为他的作品常选择父子冲突的题材,更重要的是这种两面性的心理结构深入到他的一系列的作品的思想内核。审父意识和恋父意识像两条扭结在一起的绳索,难解难分。为什么在《变形记》中主人公在变成甲壳虫后,在遭到家人的厌弃后,仍然想和家人重归于好呢,要负起赡养父母的责任呢?为什么在《判决》中,主人公对父亲的两面态度处于胶着状态,难解难分呢?为什么他的长篇小说《城堡》中的主人公k在遭到城堡当局的长期的无情的拒绝后,他一方面是恨透了城堡当局,可另一方面仍然不甘心,仍然想进城堡,甚至为弄到一张城堡边的村子的居留证而不惜耗费几乎全部精力呢?这一切都是卡夫卡从小形成的审父和恋父情结在作品中的投射,是其独特的父亲意象内化而成的先在意向结构在暗中作用的结果。

如果作家的童年生活比较正常的话,父亲意象和母亲意象在内化为先在意向结构中互相补充,合二为一。因为“心理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就在于,首先以依恋母亲为中心再发展到以依恋父亲为中心,最后把这两种依恋结合在一起”。这类作家的心理历程是,他先得到爱、诗情、丰富的感性,然后再得到能力、智慧、深刻的理性,在其成熟阶段则把两者结合起来。这样他们的作品就会表现出诗情和智慧、感性和理性、直接性和规律性的完整的统一。

其三,童年经验作为创作的动力源。

一般而言,童年经验按其类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丰富性经验,一种是缺失性经验。所谓丰富性经验,即他的童年生活很幸福,物质、精神两方面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生活

充实而绚丽多彩。所谓缺失性经验,即他的童年生活很不幸,或是物质匮乏,或是精神遭受摧残、压抑,生活极端抑郁、沉重。童年的丰富性经验,在作家那里成为丰富性创作动机,创作是他童年的绚丽多彩的生活的泛溢,就像那春溪的水流胀满,溢出河床,形成生动的景观。但与缺失性经验所形成的缺失性动机相比,丰富性动机的力量要小得多,甚至就不能成为动力。弗洛伊德说:“幸福的人从不幻想,只有感到不满意的人才幻想。未能满足的愿望,是幻想产生的动力。”弗洛伊德的话不无道理。因为丰富性经验与幸福相连,而幸福就是欲望的满足,满足更容易变成厌倦,满足的厌倦会使生命失去追求的动力。童年的缺失经验更易于转化为强大的创作动力。

童年的缺失性经验之所以能转化为强大的创作动力,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童年的缺失要求成年时期得到补偿。补偿是心理分析学的概念。意思是说人有一种心理的力量,要以现时的成功的行为来消解先前的由于缺失、不幸、痛苦所引起的失败感。比如先天的或后天的残疾,使人丧失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感到自卑,这样他就会激起他的热情和力量,突出他发展方面的能力,并通过获得成功以求精神补偿。对作家来说,童年的缺失性经验是难以忘怀的、深入骨髓的,它推动着作家去追求成功,追求独特的创造,以便从艰苦的劳动中获得精神的慰藉和补偿。创造的成功可能使他的心获得一种超越一切的自由感,使他觉得自己和一切幸福的人一样,达到人生的至境。一般而言,一个人童年的缺失往往与作为一家之长的父亲的失败相关。著名的话剧《推销员之死》的作者阿瑟·米勒认为作家童年目睹父亲的失败会激发作家渴望成功,他说:“福克纳、海明威、菲茨杰拉得、契诃夫、和梅尔维尔等许多重要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父亲不是被他们看出将要失败,就是已经败下阵来或自杀身亡了……这样的环境是会在一个孩子或青年身上引起一系列的反应的。他相信自己能以一种复杂的心情重建一个世界,一个已经逝去的世界。所谓一个复杂的心情,是指他想到自己失败的父亲不免有一种危险和痛苦的感觉。而他发现事业为自己大显身手敞开大门又不禁雄心勃勃。不论他干什么,只要他有雄心大志,一个作家就会认为他是在创造新的东西。”由此可见,作家童年的不幸,实际上是他的大幸,因为这是他的创作动力的泉源。

第二,童年的缺失性经验寓含更丰富更深刻的人生况味,从而更能激发作家的想象力,鼓舞作家的创作热情。幸福犹如软饮料,只能给人以瞬间的愉快,我们的心理器官就会在感觉不到其内部的本质的情况下而过分顺利地移动;缺失、不幸、苦难则使人长久地沉思,沉思人的命运何以如此不公平,为什么有人那样幸运,而有人则如此坎坷。缺失、不幸、苦难的经验其外在的形态对人们的心理器官具有阻拒性,它不会给人们轻易带来快感,但却具有一种吸引力,促使人们从对象的外表中解脱出来而去关注与追寻对象内部的真实而深刻的人生意味。而且在沉思中,人将变得更敏锐、更聪慧。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处在“感觉剥夺”的缺失的状态中,将变得高度敏感,连极微小的刺激也会作出强烈的反应,并伴随认知的异常活跃,从而达到对事物的深刻理解。与此同时,缺失也刺激人的想象力。所谓“缺乏对象”,就是人的感觉欲望不能满足,这种情况更能使人的想像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一位童年时期挨过饿的作家,与从未挨过饿的作家,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是不同的,他们的想像力也是不同的。由缺失所引起异常认知和想像力的活跃,都可能成为创作的动力源。

概而言之,童年的缺失性经验,从根本上说,是作家的沃土,作家在他的一生中永远可以从这里获得生命力的发动。人的身体需要在运动中保持活力。人的心灵也需要在活动中得到滋养。回忆早年的缺失、不幸、苦难诚然使人感到痛苦,但却能使人的生命能量畅然一泄,从而使人快乐地享受生命的自由与甜美。

(三)社会化与保持童心

对作家来说,保持童心并充分利用童年经验是重要的。那么一个作家怎样来接受这伟大

而珍贵的馈赠,永保童心不泯,童年经验常用常新呢?这基本上是一个实践问题,不完全是理论问题。

儿童或迟或早要进入社会。儿童的成长过程也就是社会化问题。对儿童而言。所谓社会化过程大体上是指儿童依照社会的需要、要求、意识形态、道德规范、法律契约相一致的行为融入社会的过程。社会化要求儿童逐渐去适应某种社会角色,扮演某种社会角色,遵从社会规范。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社会化是以求同为标志的,是人的合群性的表现。无论在那种社会中,在特定的文化思想环境中,一致性、相似性总是处于统治地位。一般来说,在特定的社会思想文化环境的制约下,几乎每个人都操同一种语言,有大体相同的价值观,有大体相同的道德规范,遵守着相同的法律契约,采用大体相同的行为方式,甚至有着相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从社会学的观点看,社会化是人对现实环境的适应性的必然现象,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对社会来说,人的社会化是维系一个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对个人来说,通过遵从社会规范,我们就能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避免令人难堪的误解或灾难性的打击。总之,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社会化都是必要的有益的。对作家来说,社会化也是重要的。作家应该是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他必须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才能以自己的创作行为改造社会。一个拒绝社会化的作家是难以被人理解的。

然而上面所述,只是问题的一面。问题还有另一面。社会化是以“遵从”原则为特征的,他或多或少迫使个人放弃自己的原初的独特的观察、体验、理解和发现,不得不以社会多数人的见解为见解。于是在这里作家遇到了一个“二律背反”:社会化对作家是重要的,是他的社会责任感的表现;社会化迫使作家遵从社会规范,放弃自己原初的独特的观察和体验,使其童心和诗心或多或少受到削弱。作家如何处理好这个“二律背反”就成为他能不能保持艺术力量的一个关键。某些作家身上存在一种现象,即思想越进步而艺术倒越后退,其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之一可能由于社会化过速过深有关。越是社会化,越是深入社会,越是了解社会,思想也越是进步,与他人就会有更多的共识,这当然是很好的。但社会化的过速过深意味着自己原有的某些独特感受生活能力和独特观察视角的丧失,而这就是有的作家思想进步而艺术退步的原因。如果这些作家要想阻止艺术退步,那么就必须获得其中社会性阻滞,以保持童心和诗心。即在社会化的同时,自觉地顽强地保留自己的一块独特的艺术视野。对作家而言,不社会化是不可能的,但过分社会化也是不可取的,在这里作家在社会与艺术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个社会化过深的人,遵从心理紧紧地束缚着他,不敢越雷池一步,童心丧尽,完全失去独立思考和感受生活的能力,是不宜当作家的。因为这种人,作家是所有人中最能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的人,一旦他在过分的社会化中,怀着偏离的恐惧,他也就失去了真正的艺术家的勇气,他写出来的不过是迎合群体和世俗的东西,那么他拿什么去面对读者的期望呢?所以作家在社会化的同时,又获得某些社会化阻滞,而不随波逐流,在某种程度上“孤立自己”,这样才能保持一片童心去面对世界,并怀着坚定的信心,敢写自己之所感,敢道自己之所见,敢发自己之声音,像儿童那样敢毫无畏惧地宣布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的发现。也许伟大的作家就在毫无畏惧地宣布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的发现中诞生。

《童年》读书心得体会3篇

《童年》读书心得体会3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童年》讲述的是高尔基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童年》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童年》读书心得体会1 这个暑假,我读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它给我的感触颇深。玛克西姆·高尔基出生在一个贫穷的木工家庭中。在残暴的沙皇统治时期,高尔基吃尽了苦头:幼年丧父,却又受尽外祖父的折磨。他周围的人都是那么的自私、贪婪、充满了仇恨……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第一部(其它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比如,勇敢正直的阿廖沙,善良乐观的外祖母,自私残暴的外祖父,贪婪恶毒的舅舅们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

着的“好事情”。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树枝抽的失去知觉。 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疯狂地折磨自己的妻子。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不乏温暖和光明。这就是以外祖母为代表的另外一些人,另外一种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她对阿廖沙的影响,正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另外,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持,使他在黑暗污浊的

形成的童年经验

形成的童年经验 我们从一出生开始,就在摸索“生命的意义”。即便是襁褓 中的婴儿,也会通过挣扎,来辨识自己在世界中的力量。再往后到6岁时,小孩便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态度,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我们将这种行为方式称为“生活风格”; 每个人都以特定的生活风格来看待世界。这种生活风格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自己的解释,并得出其中的意义。正是这些不同的解释,才导致了人们在现实面前的不同反应。我们由此可以知道,一个人在童年时形成的生活方式,便成为他日后相应行为的重要原因。 我们决不会被自己的经历限制,只会决定于我们所赋予这些经历的意义。假如我们过去有些经历,并单纯地以这些经历作为未来生活的基础,那么我们必会受到一定误导。须知,意义不由境地所决定,我们通过自己赋予境地的意义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与选择。 1.身体缺陷。 童年时期如果遭遇某些身体缺陷,会使这些孩子对生活产生一系列错误意义,从而诱发此后的失败。对于这样的孩子,除非有亲密的人对他们进行开导,使他们的关注重心由自身转移到外界,包括对他人产生兴趣,才可以避免他们走向歧途。实际上,身体缺陷不会迫使一个人采取扭曲的生活方式。事实上,我们常看到小孩克服自己的困难,并且同时发展了一种有用的异常才能。所以,个体心理学并不鼓吹缥缈的“天才”理论,而是坚信任何出类拔萃的人,都是在战胜自我的基础上获得了成长。可见,我们绝不能仅以身体表征来判断一个人的心灵会沿正途或歧途发展。 2.娇纵无度。 还有一种对生命进行错误诠释的情况,那就是被宠坏的孩子。他们从小受到娇惯,期望自己的愿望就是法律,甚至认为不需要努力与贡献,就可以受到重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一旦发现自己不再是注意的焦点,就会惊慌失措、患得患失。他们在童年时所接受的教育,让他们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他们在世界上一旦受挫,就会求助于别人;要是未能获得必要的帮助,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欺骗了自己。被宠坏的儿童长大成人后,可能是我们的社会里最危险的群体。他们觉得:生命的意义就是一马当先,要被大家认为是最重要之人,然后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只要他们继续赋予生命这样的意义,他们所采取的任何方法导致的结果,也都将是错误的。

论童年经验对安徒生创作的影响

论童年经验对安徒生创作的影响 作为生命的起点和人性最初的展开,童年经历孕育了作家在最初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1]包括童年时期的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印象、记忆、知识、意志等多种因素。这种童年经历作为基调和底色参与到作家的审美心理建构过程之中,成为作家审美心理确立成型的最初动因。 童庆炳先生曾撰文《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认为“几乎每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把自己的章年经验看成是巨大而珍贵的馈赠,看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的源泉”[2]在文章中,他从“童心和诗心结构的对应关系”、“童年经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方式”、“社会化与保持重心”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童年经历对于作家创作的影响、意义、作用与价值,得出“童年经验的这种性质对作家至关重要。事实上,作家的童年经验经常作为一种创作原型和素材出现在作品中。无论是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朝花夕拾》、曹禺的《雷雨》、巴金的《家》、萧红的《呼兰河传》、郁达夫的《自传》,还是托尔斯泰与高尔基的《童年》、勃朗特的《简爱》、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海明威的《在印第安人营地》……都能或多或少看到作者童年的影子,感觉到作者对当初记忆的回望与同味。可见,童年经验与文学创作的紧密联系已是文艺心理学领域中一个不争的事实。[4]冰心就曾说过:“提到童年,总使人有些向往,不论童年生活是快乐,是悲哀,人们总觉得都足生活中最深刻的一段:有许多印象,许多习惯,深固地刻画在他的人格及气质上,而影响他的一生。”[5]托尔斯泰说:“童年时期的印象,保存在人的记忆罩,在灵魂深处生了根,好像种子撒在好的土地中一样,过了很多年以后,它们在上帝的世界罩发出它们的光辉的、绿色的嫩芽。”[6]对于作家来说,这些“光辉的、绿色的嫩芽”就是他们作品的内核。当代作家余华说:“我的写作就是回家”[7],这个“家”指的是余华的故乡浙江海盐,也必然还指余华那永不能忘怀的童年。小说家莫言曾这样叙述自己的童年和小说的关系:“为什么我用这样的语言叙述这样的故事?因为我的写作是寻找失去的故乡,因为我的童年生活的地方就是我的故乡。[8] 那么,童年中的哪些因素会对文学家的创作产生重大的影响呢?文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发现,苦难和女性对一个作家的影响最大。海明威曾说不幸的童年是作

童年这本书的阅读心得体会5篇

童年这本书的阅读心得体会5篇 童年这本书的阅读心得体会(1) 我曾读过一些文学名着,其中有一篇就是高尔基的《童年》。《童年》是根据他童年的生活而写成的,是他的自传体小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童年》一书深刻细致地描写了高尔基的童年。故事在一个小市民家庭里展开。阿廖沙三岁就失去了父亲,他被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中。那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小作坊。在这个小市民家庭里恃强凌弱是人们的嗜好。 阿廖沙的两个舅母,也先后被两个舅舅摧残致死。他的继父也经常毒打他的母亲。就连受人尊敬的外祖母也难逃外祖父的打骂。孩子们当然也不例外。这种残暴的行为给孩子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使他也变得同大人们大相径庭。最终,阿廖沙步入社会,本想呼吸新鲜空气的他,却发现,社会上的空气同家里的一样浑浊不堪,十分黑暗。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没有烦恼的,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很多的孩子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在他们看来,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地把某个无辜的人无故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天哪,如此比较,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童年有着天壤之别。我们天天生活在蜜罐儿里,被糖水泡着,被金灿灿的钱堆着......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我们从来不用考虑衣食住行,这让人们操心就足够了,还轮不到我们呢。 但拥有着这些,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轻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实在是天真了。 童年这本书的阅读心得体会(2) 我读过一本书,叫做《童年》,童年讲述的是一个孩子童年的时光。童年经过的是各种各样的经历。在童年时候,有过好多胆颤心惊的事。 也许你的童年难忘的是缤纷多彩的美景,也许你的童年难忘的是融洽相处的朋

《童年》读书心得400字

《童年》读书心得400字 《童年》是俄国作家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的第一部,被誉为俄国最优秀的自传小说之一。,在此分享我的读书心得400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童年》读书心得400字,欢迎大家阅读。 《童年》读书心得400字篇1 童年读书心得400字《童年》读后感童年是一条五彩的河,童年是一道七彩的路,童年是一座闪亮的桥,童年是一个美丽的世界。童年是多么美好,但是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乐基的童年却是非常的悲惨。 这本书主要讲了阿辽沙.彼什科夫在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在那里,到处都是争吵、打架,但只有外祖母时时刻刻地关注着他,阿辽沙十一岁那年,母亲又去世了,外祖父也破了产,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 我禁不住想到了自己,我今年也是十一岁了,当年的高乐基已经走上了独立谋生的道路,想想自己无论做什么事,还要父母给我帮忙,就说一次做奥数题吧,读了一遍以后,觉得这道题很难,根本不经过自己动脑子试一试,就要爸爸来教我,其实这道题很简单,还没等到爸爸来教,我已经做出来了。记得还有那次夏令营吧,在绿色学校里,教官要求我们自己洗衣服,洗衣服说说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先要

擦肥皂,然后这边搓搓,那边搓搓,再……,洗到再来,衣服还是不成样子,脏的地方还是脏,所以爸爸批评我依赖性太重,缺乏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他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他们丰衣足食,要什么有什么,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哪能和高尔基那悲惨的童年相提并论,年代的不同就是这差别,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一个充满阳光,一个到处黑暗。美好的童年来之不易啊! 在这本书中,我很敬佩善良慈祥的外祖母,她胸怀宽阔,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阿辽沙孤独的心,外祖母对阿辽沙的爱,给予了阿辽沙坚强不屈的性格,让阿辽沙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在我们这个世界里谁都能关心别人,、帮助别人,那还会出现争吵、打架之类的事件?这又让我想到了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将心比心》,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读了《童年》这本书以后,不仅让我珍惜这美好的童年,还让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和做事。 《童年》读书心得400字篇2 放假时,我拜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书中形象地

浅谈童年经验与作家创作

大四结课小论文,供参考,jinjiache 浅谈童年经验与作家创作 ——记卡夫卡、鲁迅、张爱玲曾有人问海明威: “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训练是什么?”他直接回答说: “不愉快的童年。”心理学研究表明: 童年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不仅仅是因为人的知识积累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童年,更因为童年经验是一个人心里发展不可逾越的开端,对一个人的个性、气质、思维方式等的形式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大量的事实表明: 一个人的童年经验常常为他的整个人生定下基调,并规范以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是人类个体发展的宿因,在个体发展史上打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值得注意的是: 苦难和不幸的经验其外在形态虽然对人的心理感官是有阻拒性的,不容易给人带来快感,但它却又一种吸引力,促使人去进行长久的沉思。正如弗洛伊德指出的: “幸福的人从不幻想,只有感到不满足的人才幻想,未能满足的愿望是幻想产生的原动力。” 于是,苦难和不幸的童年经验对于作家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甚至成为作家步入文学殿堂的原动力,必然会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作家一生的创作。 卡夫卡就极好地体现了童年经验与作家创作的关系。首先,在环境描写上,都是阴冷、破败、昏暗、模糊不清的。如《变形记》中,变成甲虫的主人公周围的“墙上尽是一缕缕灰尘,到处都是成团的尘土和脏东西”,当他从窗口眺望看到的是“一个荒漠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灰色的天空和灰色的大地浑然连成一体无法分辨开来。”在这个灰暗的世界里,异化的主人公忍受着痛苦。又如《城堡》开头:

“K抵达的时候夜色已深,村子被大雾覆盖着,城堡屹立在山岗上,在浓雾和黑暗的笼罩下,什么都看不见,连一丝灯光——这座巨大的城堡所在之处的标志——也没有。”这些体验都与卡夫卡童年的住宿环境有着莫大关系,他从出生到六岁一直住在一个古旧庞大的建筑物里,周围是一篇犹太贫民区,气氛犹如中世纪般阴森、怪诞、可怖: 阴湿的四壁,黑暗的过道,一到夜间暗淡的烛光里犹如鬼影憧憧,到处都是耗子大家的声音。这些对于一个六岁孩童,是多么心惊胆寒,惊恐不安。这些阴暗的,黑暗的印象都体现在了卡夫卡文中的环境描写中。 其次,父子冲突和对父权的恐惧成为卡夫卡文中的主要题材。卡夫卡在《致父亲》中写道: “您几乎从未认真地打过我,但是那种吼叫,你涨红的脸,那种迅速解下裤子背带,放在椅背上备用的动作在我的眼里几乎比打更可怕,就好像把人吊起来似的。如果他真的被吊上绞架,接着就死去了,从而一了百了。如果他不得不亲身经历上绞架的一切准备活动,直到套圈在面前晃动时才知道被宽恕了,那么他将一辈子摆脱不了这个阴影。”父亲重重的脚步,粗大的嗓门,对幼时的卡夫卡形成莫大的威胁与恐怖。父亲的斥责、辱骂使父亲成为一个“暴君”,而母亲从来是站在父亲一边的,这又使得卡夫卡感到孤立无援,于是卡夫卡从心底对父亲怀着一种畏惧、憎恨。他虽然想对“暴君”反抗,但是面对父亲严厉、粗暴的指责,勇气就消失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为自己的体弱多病,胆怯而不能成为父亲那样的强人而负疚。这种既仇视又崇拜的心理使父子冲突成为卡夫卡小说里经常出现的题材。如《判决》中,主人公莫名其妙地被父亲大骂一通,父亲判他立刻去溺死,而儿子却对这种无理的判决愉快的接受了,飞快地跑去投河自尽,临死前还说: “亲爱的父母亲,我一直爱着你们的”。这里的父亲就是最高法庭,儿子只能无条件的接受和服从审判,连争辩的余地都没有,他能用的最好反抗形式就是跳河一死得到解脱。 再次,卡夫卡的小说中总体现着孤独、惶惶不安,悬而未决的状态。孤独如《变形记》中的主人公被亲人冷漠对待,与世隔绝地异化生活。而《地洞》中,卡夫卡刻画了一只弱小又渴望活下去的小动物,在危机四伏的世界中,无

童年经验对毕加索作品的影响

童年经验对毕加索作品的影响 毕加索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画家,我们不可否认这一切的成功来自于他非凡的才能,然而成为他日后绘画灵感的重要源泉则是来自他的童年生活。这些堆积在记忆深处的童年经验促成他杰作的诞生,其中包括著名的《和平鸽》与《格尔尼卡》。 1949年巴黎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的海报画着一只形象生动的白鸽,自此人们第一次认识到了“和平鸽”。然而这只出自毕加索笔下的鸽子,却在他的心里至少寄居了六十年。 美丽的古城马加拉市位于直布罗陀海峡东约一百公里的地方,在市中心有一个马尔塞德广场,这个广场常常集聚着一群美丽的鸽子和远近的市民。鸽子和人们在这里一起过着恬淡、和平的幸福生活。一八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的一个黄昏毕加索在这里诞生了。毕加索和这里的人们一样非常热爱这里的鸽子,但和其他人不同,他与鸽子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他决定将这些鸽子用最真挚的感情画了出来,让它们带着和平的信念飞向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毕加索对鸽子的爱似乎是与身居来,但父亲对他的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毕加索继承了父亲唐.若塞的绘画天赋,更继承了父亲对鸽子的爱。幼年的毕加索喜欢和父亲一起去看鸽子,喜欢静静呆在一旁看父亲画鸽子,喜欢带着鸽子去上学,喜欢和朋友一起谈论鸽子,渐渐地鸽子成为他情感的寄托,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童年时期形成的潜意识,形成的深切情感积聚在毕加索的心中,早已化作一只只“无形”的白鸽。这一切只为等待着情感燃点的那一刻,一旦

燃点达到,这种“无形”瞬间就会转化成“有形”,转化成世间最美的白鸽,转化成人类共通的情感。终于,那一刻到来了,当老人捧着奄奄一息的白鸽恳求他为自己的孙子画这只鸽子时,他的潜意识被强烈的情感所唤醒,他的激情他的愤怒被燃烧了,终于他拿起画笔,画出了举世瞩目的“和平鸽”。这只鸽子是为老人的孙子所画,是为毕加索自己所画,更是为热爱和平的人类所画。 鸽子给毕加索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使他看到了和平、看到了美好、看到了希望,然而促使他要用手中的画笔去鞭笞黑暗现实的则是西班牙传统的斗牛比赛上残酷的一幕幕。 童年的毕加索的主要活动,除了画画、鸽子就是和父亲一起去看斗牛比赛。在西班牙人眼里,斗牛场每每意味着人生的缩影。这里有恋情,这里有冒险,这里有虚荣心,而这一切足以引发斗牛场中所有人的瞬息狂热。童年的毕加索受这样气氛的感染着,然而与沉浸在刺激血腥场面不能自拔的一般西班牙人不同,他却很早的体会到,斗牛场其实就是西班牙黑暗社会的真实写照。八岁的毕加索画出了自己的第一幅油画《马背上的斗牛士》,九岁的毕加索的作品中出现了斗牛场上空飞旋着一群鸽子的画面。仔细的分析这两部作品,会发现这里的公牛并不是简单的临摹而是寄寓着某种特殊的含义,也许当时的毕加索只是画出自己的潜意识的东西,并没有想具体表达什么,然而正是这种潜移默化,促成他将公牛作为日后抨击西班牙社会黑暗的最强利器。《格尔尼卡》则是这柄利器的最好外化。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在一九三七年听到自己祖国的一个小镇被

童年读书心得300字(精选5篇)

童年读书心得300字(精选5篇) 篇一:童年读后感300字 内容简介: 这本书中主要说了作者的童年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太让人悲哀,也说了作者的童年太艰苦了,但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这也算一种幸福。 精彩摘抄: 我坐在一堆包袱和箱子上,望着那扇像马眼睛一样又圆又鼓的小窗户。朝湿的玻璃外,河水眨着泡沫,不停地流着不时激起的浪花,溅在玻璃窗上。我不由自主地跳到了地上。感悟: 我从来不知道这本书,自从看了这本书以后,我觉得我们已经很幸福很快乐了。我从这本书中体会到了一位孩子小时候无论怎么过都是他的幸福时光,其中外祖父控说制不了自己才打外祖母和作者,是让我最感动的一刻。 篇二:童年读书笔记300字20篇 童年读书笔记300字 读了《童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和高尔基比童年,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啊。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了,他的生活更加艰苦了,他和妈妈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贫困,他上学只好穿母亲的皮鞋,外祖母的外套,黄色的衣衫和补丁裤子。 高尔基这样一身不协调的装束,都引起同学们的嘲笑。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现在穿的全是自己的新衣服,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些惭愧。

尽管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却生在福中不知福,常常挑三拣四,有的衣服穿的时间长了就不愿意再穿。 高尔基为了上学,只得去捡垃圾换钱。每到不上学的日子,他就早早起来,背着一个大布袋,走街串巷,捡一些破布头、烂纸片卖给废品加工厂。运气好才能有半个卢布的收入,如果运气不好呢,高尔基上学的事就没了着落。再想想我们,我们现在什么也不用操心,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相比之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童年读书笔记300字 我那数不尽的书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便是《童年》这本书了,这本书是着名的高尔基自传,这本书让产我看到了高尔基在艰苦的环境下如何成长的。这本书讲述了阿廖沙岁三岁到十岁的成长经历,四岁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阿谬沙和他外祖母到他外祖父家,后来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因劳累而发烧去世?? 比起主人公阿廖沙,我们不知道幸福到哪里去了,白天能做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回家有大鱼大肉,有各种各样的课外书,心爱的玩具等等。我觉得阿廖沙是一个不耍小孩子气的人,他在家里小心翼翼地干活但是他总是受到二个 舅舅的冷眼相对,他没有因为父亲的去世而有沉重的压力,他也没有在母亲离家出走的那段时间害怕过,他没有因为外婆去世而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童年读书心得200字7篇

童年读书心得200字7篇 童年读书心得200字(1) 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书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 我们多幸福啊,被父母宠着。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品尝;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如果有人欺负你,大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个人一番。 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学习,千万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优秀的学习环境,这样美好的童年生活,我们再不好好学习,那就太对不起父母了。 童年读书心得200字(2) 每个人都有童年,并且每个人的童年是不同的,但是,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有高尔基那么贫苦吗?不,我们没有,我们在家里是独生子,是父母亲的掌上明珠。高尔基的童年没有我们幸福,家庭也没有我们美满。 高尔基从7岁起就没有了爸爸,跟着妈妈和年迈的奶奶

生活,别的小孩都有新衣服,就他没有,他有的就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和一个书包。然而,他没有埋怨妈妈,而是更努力得读书,准备孝敬辛苦的妈妈。 童年这本书记载了高尔基儿时的一些故事,中间还夹着一点点的苦涩,还夹着做人的道理:高尔基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也能成才,真让我佩服。 童年读书心得200字(3) 《童年》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阿廖沙)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 小说透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描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的广阔画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值得回忆、值得珍惜的完美明光。对于我来说童年会是我最宝贵的收藏,就是高尔基写的《童年》这本书来说,童年就应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回忆。 童年读书心得200字(4)

《童年》读书的心得体会

《童年》读书的心得体会 《童年》读书的心得体会【1】 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书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 阿廖沙悲惨的童年。阿廖沙父母双亡,而外祖父脾气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爱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欢他,两个舅舅更是讨厌他。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这令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人的丑陋面目。高尔基的童年跟我们现在比起来,实在是太悲惨了! 我们多幸福啊,被父母宠着。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品尝;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如果有人欺负你,大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个人一番。而高尔基那个年代呢?高尔基很少有安宁的日子,几乎天天有人伤害他、辱骂他、欺负他。我也有些想不明白,那些人做这一类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干吗呢?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值得他们去做吗? 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学习,千万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优秀的学习环境,这样美好的童年生活,我们再不好好学习,那就太对不起父母了。 童年的最后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会离我们远去,抓住童年最后的时光,留下我们对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童年》读书的心得体会【2】

高尔基编著的《童年》一书是我从小到大看过的最喜欢的一本书。这部书主要以高尔基小时候为背景编写的。 本书主要叙述了:“我”因为父亲的离世而跟随外祖母和母亲来到外祖父家。外祖父和两个舅舅自私又残暴,常常发生“家庭大战”。后来,“我”有了一位继父,不久之后,母亲在继父的打骂下死去。“我”变成了孤儿,最后,不得不走向社会。 本书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人物刻画十分逼真。也写出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让人读来仿佛置身于其中,亲眼目睹了事情的经过一般。作者当时生活的.年代是沙皇的统治时期,平民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剥削与压迫。打架斗殴给作者的心里留下了阴影,使他从小不得不走入社会。有恶就会有善,书中的外祖母就是一个光明的人物,她用自己的言行举止给作者树立了榜样,使在她身上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外祖母这样的人,默默开导你,我们要满怀感恩之情,感谢他们。我们比作者要幸福很多,有疼爱自己的家人,我们要好好学习,回报社会。 《童年》读书的心得体会【3】 我读了高尔基的《童年》之后,内心深有感触! 主人公阿廖沙的生活环境是让人心酸的,他三岁上父亲生病去世了,便跟着妈妈来到外婆家。外公是一个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两个舅舅也同样是粗暴、自私的人,甚至他们的儿女也是这样。阿廖沙就在这样的家庭中饱受欺负,外公经常痛打外婆及孩子们,有一次

童年经验理解500字怎么写.doc

童年心得体会怎么写 【 高尔基的着作《童年》,主要讲了书中的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小编整理了“童年心得体会怎么写”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一:童年心得体会怎么写在阳光的照耀下,我读完了这本厚厚的《童年》,心里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惭愧与懊悔,想到自己与高尔基生活得巨大悬殊,四岁丧父,跟随慈祥的外祖母来到了外祖父的家中。在这里,他认识了许多东西,也看清了许多东西,他看清了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粗野的两位舅舅;朴实的朋友“小茨冈”;吝啬、小气、贪婪、专横、残暴的外祖父;每一天都生活在残忍、愚昧、亲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和争吵,从善良与邪-恶之间,阿廖沙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与他相比起来,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幸福的;没有痛苦与斗争,一直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就从这一点上看来我们就与阿廖沙已经有了天壤之别,我们拥有了许多,但是我们还是不知足,只想奢求人世间更好,更多想要的东西。 是啊,我们经常对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用顾着让父母为自己遮风挡雨,从不用自己独自在“人间”闯荡。现在,我们应该悔过曾经的奢望,应该不再浪费任何东西,学会珍惜现

在所拥有的一切便足够了。 从现在考试,我们要自立起来,遇到困难时别只想着这样退缩,逃避或走捷径,应该对自己有信心,人生中总有事或有人会令你痛苦甚至绝望,但我们应该要像一下作者是怎么样坚持的。这样,你就可以再痛苦中寻找快乐,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是的,黑暗过去,黎明的曙光总会到来,只要你仍然保持对任何事物都有不灭的信心,懂得珍惜拥有的一切,那么你的光明一定会到来,因为你懂得珍惜。 篇二:童年心得体会怎么写童年,固然是美好的,它像一颗珍珠,洒在海滩,格外闪耀;它像一串冰糖葫芦,甜到心头。对于高尔基来说,童年,便像浓浓的苦药,使人难以下咽。 童真的欢乐,对我们是永久难忘的回忆,可高尔基却会不禁泪潸潸,这就要从阿廖沙的童年说起了...... 他一早就没了父亲,随母亲住在外公家。外婆很疼爱他,经常给他讲优美的童话故事。但是,他的外公很专横,两个舅舅也十分自私贪婪,阿廖沙便在这种令人窒息的环境下度过了自己的童年。看到这,再想想我们,父母的掌上明珠,他们对我们宠惯万分。都是在父母的溺爱下成长,整天依赖父母。而高尔基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社会的底层度过的。人间的苦难和生活的艰辛并没有使他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在繁重的劳动之余,他勤奋的学习文化知识,并进行文学创作,终于有一番成就。 高尔基能做到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到,我们都有这个能力。况且他的生活更加困苦,艰难。新社会的优良条件使我们更加懒惰,高尔基是自学而成,而我们有这个条件读书却连最基

童年读书心得体会

童年读书心得体会 《童年》讲述了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童年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各位参阅。 童年读书心得体会【一】幸福的童年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童年各有各的不幸。 童年是一段不掺杂任何功利性因素的时光,是一段无忧无虑、无所顾忌的时光,但对主人公阿辽沙而言,童年却是一段弥漫着自私和仇恨的时光,他的童年是不幸的。 早年丧父,本来就已经很是不幸,寄居在外祖父家更是不幸中的不幸。初到外祖父家,阿辽沙就遭遇了家庭财产纠纷,舅舅们之间纠打着、咒骂着、呻吟着,家中弥漫着浓浓的仇恨气息。不仅如此,外祖父总是用他那双尖利的绿眼睛瞪着阿辽沙,监视着阿辽沙的一举一动。幼年时的阿辽沙总会遭到外祖父的毒打,这将阿辽沙美好的童年撕成碎片。还有外祖父对外婆的毒打、对仆人们的重重压迫......一切的一切,都让阿辽沙年幼的、单纯的心灵受到非人的折磨,小小的阿辽沙已经看到了世界的黑暗,在他还没有看到光明之前。他恐惧,于是,他对所有的伤害,不

论是对别人的还是自己的,都有一种难以忍受的敏感。他孤独,于是,他对所有的人都会有细致的关注,并且会添加上自己的想象,融入自己的情感。他压抑,于是,他故意搞一些恶作剧,来寻求心灵上的放松。阿辽沙长久的生活在黑暗的深渊里,仿佛被夺去了视觉听觉触觉,就像一个盲人和只剩半条命的人。他的快乐大概就是听外婆讲故事,在皎洁的月光下感受着外婆温柔的抚摸。 童年本应该是如彩虹般绚丽,而阿辽沙的童年却充斥着黑暗。这让我们不得不去感慨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与堕落,而可怜的阿辽沙只能忍受着痛苦。愿阿辽沙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能够越发的坚强,勇敢的面对以后的所有不幸。 读了这本书,我想对阿辽沙说:不要害怕影子,因为影子的旁边就是光明。 童年读书心得体会【二】《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第二、三部为《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它向我们生动地叙述了19世界70到80年代的俄国社会风貌。 读完《童年》后,我觉得高尔基很可怜,悲惨,令人怜悯!!我感受到了高尔基的悲惨遭遇,同时觉得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比他要幸福很多,因为我的童年生活是丰富而又多彩;我的童年生活是幸福而又充满自由;我的童年生活有父母的宠爱、老师的关

童年经验对艺术家创作的意义和影响

以林语堂为例洞窥童年经验对艺术家创作的意义和影响 关健词: 童年经验林语堂坂仔风景个性自由林至诚中西文化 交融林知乐生活原型初恋少女赤足偏嗜 正文: 文艺心理学家们是这样定义童年经验的:一个人在童年(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是人生中重要的发展阶段,对一个人的个性、气质和思维方式等的形成和经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艺术家的创作中,童年经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艺术家创作题材的选择和作品情感情绪的基调。 在国际文艺上,林语堂是一位颇具盛名的作家。他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20世际智慧人物”之一。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他为了更好的向外国人宣传中国的文化,直接用英文写作。这些作品如《生活的艺术》、《吾国吾民》所传达出的思想,影响过整整一代外国人的“中国观”。他本人则以自撰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生评宇宙文章”,向世人宣示了他在文艺上独特的追求。

任何一个艺术家都不会是天生的艺术家。林语堂在文学上的造诣与其一生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毋庸置疑的是,林语堂的童年经验启着相当大的作用。闽南漳州平和县坂仔村,位于西溪河谷,是群山怀抱中的一块肥沃的盆地。林语堂就出生在这样一块风景秀丽的山谷中,并在这里度过了他快乐的童年。家乡的山水是他艺术生命中不竭的源头。在他所有的自传、回忆性文章中,他曾把他思想、观念、性格以致美学观、世界观的形成都归之于家乡秀美的山水风光。林语堂曾在他《西十自叙》中写道:“我本龙溪村家子,环山接天号东湖;十尖石起时入梦,为学养性全在兹”由此可以看出童年家乡的生活环境对他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坂仔村这种优美的环境还极大地陶冶了林语堂的情操,养成了他“山地上”孩子无拘的性格。这种在大自然环抱里自由打爬的童年,塑造了他酷爱个性自由的个性。数十年之后,使他能够沉心于构建自己“中西合璧”的文化体系,不盲从古今中外任何伟和任何主义,成为文坛上标新立异的作家。 林语堂曾在《回忆童年》中谈到幼时所受影响时,把他的父亲林至诚放在了第一位。林语堂的父亲林至诚,不仅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牧师,还是一个崇拜儒家的同时具有维新思想的人。他的思想颇杂,在朋友的介绍下,曾阅读了大量的介绍西方宗教文化和科学文明的书刊。受其影响,林至诚决心要把家里所有的男孩送进教会中学,教会

《童年》读书心得

《童年》读书心得 本书讲述的是高尔基3岁时,父亲病故,母亲带他回了娘家。可惜外公是个自私、贪婪而又专横的小业主,残酷剥削雇工,放高利贷,但是,资本主义俄国的发展打断了外公的发财梦,从此破产以至于贫困潦倒。可怜的母亲改嫁之后,生病而死,十一岁的作者被外公残忍地赶出家门,从此还是一个孩子的他,只得在社会上自谋生路…… 感想与感受:童年,是每个人自己都值得回忆,值得珍惜的一段短暂而又美好时光。对于我来说,童年是我最珍贵的收藏,然而大师高尔基的童年呢,真可谓“窒息的天地,苦难的童年”,童年应该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 据我了解,《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的第一部。它向我们艺术地展示了阿廖沙在黑暗社会追求光明的奋斗历程。故事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读完了这本书,我的感受颇深。首先,与高尔基的童年相比较之下,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儿时的悲惨遭遇,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幸福的!在家里,父母宠爱着,关心着,保护着。在学校,有老师的教导和同学们的陪伴,真正可以说是无忧无虑。而高尔基呢?与我们恰恰相反。有人说:“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就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高尔基,成就了高尔基。在如此邪恶和污秽的社会中,他那颗光明和博爱的心没有动摇,没有被污染,反而变得越加开阔、光明。也许,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吧!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坚强勇敢、正直自信。 步入初中的我回忆起童年是多么美好的时光啊,读了高尔基的《童年》后,才知道什么是童年,什么是幸福童年,什么叫做珍惜童年。也许你正在为妈妈没有带你去买你想要的东西而抱怨着,可如果你想象一下高尔基的童年,那么你将会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去主动帮助妈妈工作!这本书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 高尔基虽然小时候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但是竟然还能成为一位如此杰出的人,真是了不起!他发表过的文章数也数不清。高尔基从来不放弃可贵的光阴,他在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六年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克里母.萨姆金的一生》,但直到他临终都没有完成。这部小说作品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反映了各个阶级

童年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童年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高尔基才能看到与常人不一样的世界;才能拥有和常人不一样的人生目标;才能成为今 天举世闻名的伟大作文学家。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童年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我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时,仿佛和高尔基在一起读书。他读得那么专心,把世界上的 一切都忘记了。读到这里,我情不自禁想起了自己以前读书的情景。每当父母给我买回新书或自己借到一本书,我就如鱼得水,总是迫不及待地阅读。我虽然爱看书,但从中得到的收获却极少。为什么呢?高尔基如饥似渴地读书,忘记了一切,自己与之相比较,我只 是看热闹,反注意了一些主要的故事情节,从来不曾写读书笔记;也不曾体会文章的;更未 注意过他人作品、文章写作的好方法等。又因看的书多,且都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所 以看罢即忘,收益浅。我想高尔基所以能成为世界文豪,与他从小那求知若渴、专心致志 的读书精神是分不开的。同时,高尔基认真读书的态度,不反反教育了我做任何事都要具 有认真的态度。 粗心乃失败的根源,认真是成功之秘诀。我是深有体会的。记得我在这学期数学期中 考试时,十分失败,其原因就是――粗心。较难的题,一分未扣,而较简单的一道填空题,由于在草稿纸上是根号5,却因看错把根号5写成根号3,被扣去两分,这难道是我不会吗?唉,粗心使我屡次失败,我怀疑,它难道是我的影子,总与我相伴吗?可今天,我看到 高尔基读书忘了一切,而抛开粗心的唯一办法,就是与认真交朋友,对,终于悟出,粗心 并非与我相随,不是总与我结交为友。而今只有甩掉它,放弃它才会通向成功之路待任何 事情都要持认真的态度。 今天,我要向高尔基学习,利用课余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粗心乃失败的根源,认真 是成功之秘诀"是我的座右铭,我要一直认真。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孩子们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不愁吃穿,不知道寒冷不知道饥饿。当我看到读到了高尔基的童年,我很庆幸我出生在这个地方,这个时代。 可怜的高尔基3岁丧父,失去了亲切的父爱,跟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了外祖父的一 个小染坊。从此,黑暗的生活降临到高尔基的头上。外祖父的脾气十分的暴躁,经常打外 祖母和高尔基,使高尔基幼小的心灵出现了阴影。 后来高尔基又结识了知心朋友小茨冈,两人无话不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是,好 景不常,可怜的小茨冈就被两个凶狠的舅舅给害死了。高尔基就这样失去了好友。雅可夫 和米哈依尔是魔鬼,欧打自己的老婆,还天天闹着要分家产,兄弟之间一点也不团结,两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精神分析

早期的经历会对人们成年后的婚姻恋爱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中国民间早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这与西方近代的心理学的一些有关理论惊人的相似。下面让我们具体地看一看早期经历是如何影响人的一生,特别是人的择偶和婚姻关系的。 精神分析: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 一、依恋期:(0-18个月) 当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生活环境:最适宜的温度和自动的营养供给,甚至呼吸也不必自己劳神,这是婴儿的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但是当他与母体分离后,即面对着一个陌生的世界:周围的空气温度使他感到不舒服,氧气和食物需要自己获取,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战。如果他在需要的时候立即能得到母亲的奶头和怀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来安全舒适的母体里。但是如果在他饿的时候得不到母亲的奶头,不舒适和不安的时候不能立即得到母亲的怀抱,他便感到了死的威胁。因为这时候的孩子没有任何自我生存的能力,完全依赖于母亲的呵护,所以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的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里伤害。婴儿大声的哭泣便是表达了他对死亡的恐惧,而不仅仅是成人认为的一般意义上的哭闹。当然,百分之百能满足婴儿对依恋的心理需要的母亲几乎没有。由于各种原因,即便最疼爱孩子的母亲也会有疏忽的时候,也有由于忙于其它事情而不能立即满足婴儿的需要的时候。但是生活现实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情感冷漠的母亲,她们对婴儿的哭声充耳不闻,她们感到婴儿是自己生活中的负担和烦恼的根源。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他们终生。 儿童:对遗弃的恐惧 一些母亲对孩子依恋需要的反应不稳定:有时候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时候则不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多种的,如母亲的情绪不稳定,没有适应做母亲的角色,有时冷淡烦躁,有时呵护有加。或者一个爱护孩子的母亲却由于工作原因不能时时守在孩子身边,还有的母亲受了一些宣传的影响,认为不能溺爱孩子,不能要吃就喂,一哭就抱,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按顿吃奶的习惯等等,不到时间坚持不喂奶,任凭孩子哭闹等等。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情况:婴儿有时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呵护,有时候则不能,在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唯一所能做的事就是竭尽全力地大声哭闹。经过一段时间的哭闹后,他的需要终于得到满足。这样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观念:只有不断的哭闹才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爱护、才能生存下去。婴儿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冷迂而感到愤怒。母亲成为他的愉快与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心交替出现。因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这种儿童我们称之为依恋儿童。 成年:依恋型人格 如果依恋儿的处境不能在后来的成长阶段中得到改变,他们的心理发育就会停滞在依恋阶段。他们在这一阶段中没有得到的需要将会成为其基本人格特征而伴随终生。在成年之后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始终存在,当他们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我们会发现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的中心不满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每当他们认为自己被对方忽视的时候,便会感到被遗弃,就会愤怒,就会恐惧。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要求对方时时刻刻的关注,不能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他们总是在埋怨对方对自己不够关心,辜负了自己的爱,

论作家的童年经验对创作的影响_米学军

2001年第3期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3,2001 第20卷JOURNAL OF HENAN EDUCAT ION INS TITUT E General No.77 (总77期)(Philosophy and S oci al S ciences)Vol.20 收稿日期:2000-01-10 作者简介:米学军(1964-),男,河南沈邱人,周口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 论作家的童年经验对创作的影响 米学军 (周口教育学院中文系,河南周口 466000) 摘要:在传统的文艺理论中,谈到生活经验对创作的影响,很少谈到童年经验。事实上,童年经验对作家的创作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童年经验作为创作素材进入作家的创作;二、童年经验作为心理定势对创作产生影响。 关键词:作家;童年经验;影响;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7 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920(2001)03-0023-02 传统的文艺理论认为:文学创作的源泉来源于社会生活,来源于作家对生活的亲身体验。的确,没有社会生活就没有文学,没有作家对生活的亲身体验,文学创作也很难成功。但是,在作家的亲身经历中,有一段生活 童年经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却是至关重要的,它有时直接进入作家的创作,有时则是间接地影响作家的创作。这种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它可以影响作家一生的创作倾向,创作基调,创作风格及价值取向,对于这一问题,传统的文艺理论却很少涉及。 童年经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童年经验作为创作素材进入作家的创作 在古今中外数以万计的作家中,就笔者所掌握的材料来看,作家在自己的创作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到自己的童年生活,这里可分为两种类型: 其一,作家客观、真实、直接地描写自己的童年生活。如卢梭的 忏悔录 ,高尔基的 童年 ,托尔斯泰的 童年、少年、青年 ,鲁迅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呐喊 自序 ,冰心的散文集 往事 的大部分作品,以及萧红的 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许地山的 落花生 ,郁达夫的 自传 等等,都属于这一类。这里没有虚构,作家客观、真实地对自己的童年生活进行回忆、记述和描写,使我们看到了作家童年生活的真实面目,具有一般虚构作品所无法具有的震慑人心的艺术魅力。 其二,作家把自己童年的亲身经历借助虚构的人物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这方面的作品更多。曹雪芹的 红楼梦 ,夏绿蒂 勃朗特的 简 爱 ,狄更斯的 大卫 科波菲尔德 ,巴尔扎克的 路易 蓝伯尔 ,德莱塞的 嘉丽妹妹 、 珍妮姑娘 ,鲁迅的 故乡 、 社戏 ,巴金的 家 ,萧红的 呼兰河传 ,艾青的 大堰河 我的保姆 无不是这类作品中的名篇、名著。许多评论家在评论这些作品时,无不把这些作品看作是作家的 自叙传 。确实,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这些作家的传记,会发现作品主人公的经历与作家的童年 生活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也正是由于这层原因,茅盾先生从 呼兰河传 中就能品读出萧红童年生活的苦涩: 呼兰河传 给我们看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一位解事颇早的小女孩子每天的生活多么单调呵! 萧红的童年生活就是在这样的寂寞环境中过去的,这在她心灵上留下的烙印有多么深,自然不言而喻。 ( 呼兰河传序 )不过,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家所描写的童年经验已不是童年经验的本初状态,而是经过了作家记忆的再组织和再创造。记忆 作家的、所有人的记忆都不是单纯地储存,记忆里的东西其实都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都在不知不觉地被重塑。许多东西,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都已被丑化或美化。如多年不回故乡,那么故乡不管是穷是富,在你的心灵深处会渐渐地变得亲切可爱起来,台湾诗人杨唤写过一首 乡愁 : 在从前,我是王,是快乐而富有的/邻家的公主是我美丽的妻/我们收获高梁的珍珠,玉蜀黍的宝石/还有那挂满在老榆树上的金币/如今呢?如今我一贫如洗/流行歌曲和霓红灯使我的思想贫血/站在神经错乱的街头/我不知道该走向哪里 。 在这里,故乡显得是多么的富有诗意!而现代都市生活与故乡的童年生活相比则显得是那样的枯燥而乏味!显然在这里,记忆已对童年时的故乡进行了重塑。因此,作家作品中所描写的童年生活已不是童年生活的本初,而是经记忆重塑之后的童年生活,需要强调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重塑是不会停止的,正因为此,童年生活是永远也不会乏味的,是常新的。 二、童年经验作为心理定势对创作的影响 童年经验作为创作素材进入作家的创作,是童年经验对作家创作产生影响的较浅层次,而童年的经验作为心理定势对作家创作产生的影响则是深层次的,因而也显得更为深远而巨大。 作家如何反映生活、表现生活,使用什么格调,形成什么风格,都与儿童时期的生活有关。儿童时期的痛苦、欢乐、艰辛、温暖,对作家心理定势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当然,心理 2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