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患者主索引技术方案

患者主索引技术方案

患者主索引技术方案
患者主索引技术方案

患者主索引

一、背景

随着医院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医院拥有的业务系统也越来越多,比如医院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EMR)、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心电网络信息系统、手术麻醉、移动护理等。随着业务系统的扩展,医院每天产生的数据量随之剧增。可是,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之初,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医院很难将全院的数据形成有效统一的数据仓库。因此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信息,更限制了产业细化,不能够根据患者的就医记录对患者定制量身定做的服务,也不能开发潜在客户,在如今医院市场化的大环境中无法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将各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汇总与整理,从而得到全面、有标准、有条理的数据。患者作为医疗过程中的主体,以患者为主键,对各个业务系统中的患者进行统一主索引、勾对去重、数据整理,这种方法被称为患者主索引(Enterprise Master Patient Index,EMPI)。它利用唯一的患者标识实现医疗信息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关联,是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二、医院现状

通常情况下,医院的HIS、LIS 和PACS 等系统是各自独立运行的,病人的基本信息在各个系统中是重复存在的,一个病人在多个系统中进行业务处理时,则系统需要重复录入病人的各种信息,而且无法了解其他系统的数据。只有通过模糊匹配才能进行查询,操作效率低、病人满意度也低。即使在HIS 中也存在信息不一致的情况,各个子系统的患者信息不能联通。例如,在门诊系统中,如果复诊患者因为没有携带初诊病历而新开病历,会导致系统为该患者重新分配门诊号。因此,患者主索引系统的需求非常迫切,实施患者主索引系统需要各个系统进行互联。待系统完成后,采用统一的病人主索引,各个系统不再进行冗余数据存放,大大简化系统交换、数据传递的时间和费用。

三、患者主索引的实现

患者主索引查询系统的出现标志着医院信息化由原有的分散、独立的系统转变成为以患者为中心,业务系统辅助调整、采集数据的辐射形信息化结构,实现了HIS、EMR、PACS、LIS、体检系统等的集成。同时系统规定了接口标准及协议,为以后医院信息化扩展提供了标准与基础。其总体功能框架,见图1。

图 1 患者主索引系统的功能框图

患者主索引系统的工作流程:首先,在HIS 中进行新增或修改患者信息的操作,接下来提取当前患者的索引信息并在患者主索引系统中查询是否存在该患者的记录,如果存在则将当前的患者信息和已有患者信息合并,如果不存在则建立新的患者信息。

在整个医院信息平台建设中,涉及到患者的各种信息,例如:在体检系统的体检报告,RIS、LIS、心电中的检查报告,都将在患者主索引查询系统中展示出来;在HIS 中的同一个患者多个账号的情况下,在EMR 系统查看历史病历时,也要通过患者主索引关联,把所有的信息提取出来,汇总到一个用户的展示页面上。由于患者信息可以分为“能唯一标识患者信息”和“不能唯一标识患者信息”两大类,因此可以采用“系统自动合并”和“人工手动合并”建立患者交叉索引。

此外,系统还包含统计分析模块,给用户提供统计分析工具,用户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工具查询出不超出系统数据范围内的任意自定义组合报表。复杂报表有:患者查询、就医记录查询、科室分类就医记录查询等;统计分析展现形式包含:表格、分组表格、柱状图、分组柱状图、饼图、曲线图、仪表图等。在患者主索引模块建立起的患者关系谱可以用在该统计

分析模块。该功能的引入使得统计分析更加全面、实用。

四、患者主索引的实施

(1)实施的步骤及功能调试

系统的实施步骤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规范进行,主要的步骤:①系统分析。从患者主索引的系统架构和功能实现层次上进行分析,保证后期的实现能够正确完成;②系统设计。设计的过程由设计和分析人员完成,设计的结果则需要医院的技术人员来进行确认和把关;③系统实现。由开发人员单独实现,医院的技术人员全程跟进;④系统测试。根据患者主索引系统的要求,特别对与原始系统功能变化的功能模块设置特殊的测试,在模拟环境下进行测试。模拟环境下的数据是由当前HIS 等业务系统的实际生产数据组成。根据测试的结果要求设计开发方进行修正,经过多次反复后达到系统测试目的;⑤系统安装和部署。系统测试完成后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后,则进行系统的安装和部署。系统部署安排在病人较少的深夜,这样影响最小。在系统运行时,一旦发现错误必须及时进行修订和重新发布。

(2)系统培训

系统培训分为:①顶层。主要对院领导、主要管理人员,从系统概念和逻辑层进行培训,使得在决策层能够了解实施患者主索引系统所带来的变化,同时对系统级的查询和统计的使用进行培训;②管理层。管理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培训管理人员的使用主要是查询统计功能,如何获取不同层次的数据,从宏观上能够进行决策查询,在微观上能够进行细节查询,例如到某个病人的基础信息;③操作层。主要针对一线操作人员,如何熟悉系统的功能,各个功能模块操作流程和步骤进行培训,熟练操作;④维护层。了解系统的内部实现细节,出现故障以及矛盾数据如何能够快速地恢复系统。培训的方式是:①首先进行理论培训,通过一些理论知识来了解系统的概念;②在模拟系统上进行模拟操作;③在真实系统上进行实际操作。

五、预计使用效果

(1)信息共享与互通。

通过建设患者主索引,使得各个系统之间信息可以共享,消除了信息的冗余和矛盾信息。系统实施前后数据重复录入核对等信息的减少,使得系统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获得提高。

(2)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由主索引构建促成的患者健康档案的建立,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个人健康信息及过往的病史档案,并能为患者提供进一步的个性化医疗服务,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就诊,从而降低患者的医疗开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3)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效率。

该系统便于医院统计患者信息,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提了统计信息的可信度,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思想上的障碍。

部分领导认为现有的系统已经可以满足基本的业务,再进行患者主索引系统的建设则需要投资,而且还是业务功能也没有实质性的扩展,在系统运行初期还会增加工作量,认为没有必要。通过学习,参观演示等多方面引导,并进行了细致的技术分析后,逐步统一了领导层、管理层和技术层的思想认识。

(2)管理上的障碍。

患者主索引系统的建设会改变现有系统的操作模式,需要重新进行培训,甚至存在不同部门小利益的再分配。通过整体利益的分析和各部门模拟培训后,消除了中层管理部门的心理障碍。

(3)技术上的障碍。

构造患者主索引系统,需要尽量减少对现有系统的冲击,从操作习惯、操作模式、界面方式等方面都要最大限度地兼容原有系统。但事实上系统的架构还需要重新构建,为此进行了周密的技术分析设计和研究,通过与技术部门的合作解决了该技术难题,使得系统得以平滑地过度。

七、总结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积极推动患者主索引系统的建设。患者主索引系统的使用能够极大地减少无效或重复的患者信息。同时,充分利用

患者主索引系统的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功能,能够帮助医院建立更为完善的患者档案,从而提高服务质量、节省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1.1.1.1.1居民主索引服务(EMPI)

索引服务用于将所有关于个人的诊疗信息事件,包括个人的就诊时间、科室、接受的医疗服务、产生的业务活动记录的索引信息保存到文档注册库中。通过索引服务可从基本业务系统查看个人的诊疗事件信息,以及事件信息所涉及的文档目录及摘要信息。包括:静态文档注册功能、支持根据医疗事件或个人信息查询相关医疗静态文档索引的功能、文档注册库支持提供多个存储库的索引信息。

1.EMPI设计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数据共享方法依赖于区域范围内居民信息主索引(EMPI)的建立,EMPI索引服务全面掌握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所有关于居民的健康信息事件,包括居民何时、何地、接受过何种医疗卫生服务,并产生了哪些文档。索引服务主要记录两大类的信息,一是医疗卫生事件信息,另一为文档目录信息。EMPI通过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中,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唯一的标示,并且将居民在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服务信息(如:门诊诊断信息、住院病历信息、病案信息、检验信息、检查信息等),在社区机构产生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慢病信息、预防保健信息、老年保健信息等),在妇保所产生的妇幼保健信息等和健康档案相关联,使信息的访问者可以通过EMPI方便的查询到居民在辖区内产生的所有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信息。

根据对健康档案信息架构的分析及对开放式电子健康挡案的定义,EMPI索引应该包括个人主索引、健康档案索引、健康档案数据三个层次,健康档案索引好比信息架构模型中的文件夹,能够用来构建多维的健康档案模型,健康档案数据好比信息架构模型中的文件,每个文件都是由众多的各种条目和数据元构成的,这些组成关系均可通过XML进行定义成不同版本的标准模板。为了保证对健康档案的快速检索和定位,还保存定义健康档案的摘要信息和地址信息(即文件定位器),

EMPI的整体结构图如下:

个人主索引MPI(Mask Patient Index),是在特定域范围内,用以标识该域内每个病人实例并保持其唯一性的编码。病人唯一标识是指用于临床实际业务并且能够辅助进行病人信息唯一性识别,在该域或跨域各涉众均可见的病人唯一编码。病人主索引服务是指为保持在多域或跨域中用以标识病人实例所涉及的所有域中病人实例的唯一性,所提供的一种跨域的系统服务。各地可采用社保卡(市民卡)加补充的健康卡来进行唯一标识的加载与识别。

健康档案索引服务是健康档案快速定位目录,通过健康档案索引,能够迅速定位相关的健康信息所在的存储位置,方便相关人员能够迅速读取其健康信息。健康档案索引的编目方式主要以时间为维度纵向展开,主要的索引方式为时间和唯一编号,它和健康档案摘要服务共同构成健康档案的主要查询体系。

健康档案摘要服务是针对健康档案的一个概括性快照,它从健康档案信息中抽取关键性指标,生成一个能够描述个人当前健康状况以及主要健康事件的信息文本,他包含一定的关键域,客户端能够通过这些关键域同健康档案索引服务关联起来,去定位当前个人健康状况中的关键性问题。健康档案摘要服务提供查找以及生成两个功能,健康档案摘要的存储是独立健康档案存储的独立系统,客户系统中默认情况,将首先调用该服务去了解个人健康概况,然后再去进一步深入调阅其他信息。

2.EMPI管理

EMPI作为区域健康档案信息的主索引,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管理需求:

●源系统,例如:医院HIS、RIS、LIS,社区的CHSS系统,妇保系统等,这些系统

作为区域范围内健康档案信息的产生处,EMPI定义了这些系统中的信息位置,为

数据共享提供基础的支撑;

●EMPI的管理中心,包含EMPI的数据库及相关服务,其中服务包括术语服务、规则

服务、键值管理服务、索引结构管理等内容,主要用于实现EMPI的管理,保证EMPI

的可用性、准确性等;

●目标系统,例如:HIS、RIS、LIS、CHSS等系统,可以通过EMPI调阅服务,使用

EMPI定位病人的健康档案信息,查询调阅辖区内与该病人相关的信息。

3.EMPI功能

数据共享模式是基于病人主索引(PMI)的,如何保证数据来源的畅通、鲜活、准确、标准是系统中数据共享、传输的关键点。由业务操作在为新患者做业务处理时,需要在数据中根据MPI的管理方式进行ID的识别与整合,创建主索引和映射信息,建立信息共享的基础连接的需求;数据中心通过安全管理、数据管理和数据服务为信息共享提供可靠的保障;当数据中心接收查询请求信息时,通过映射关系查询病人的主ID;根据病人的主ID及其规则权限,查找需要调阅系统的ID信息;根据此ID信息在数据中心获取需要的相关数据。

●创建主索引:当患者在医院首次就诊时,EMPI自动创建一个患者基本信息记录;

●修改主索引:当修改MPI内的患者基本信息时,MPI形成修改日志信息,同时发送

数据同步消息给各个软件系统;

●查询EMPI:EMPI通过基于SOA的服务提供各种查询方法和结果数据;

●EMPI:当发生一个患者有多条EMPI主记录时,可以通过合并操作将多条记录合并

成一条记录;

●权限管理:通过权限管理,可以维护哪些操作员可以操作哪些患者基本信息;

●日志管理:EMPI提供数据修改日志管理,可以查看一个患者主索引做了哪些数据

修改,MPI同时提供日志清理功能,可以手工、自动清理无用的日志数据。

●数据通信协议管理:EMPI采用HL7作为消息通讯标准,通过完善的HL7扩展以及

版本管理实现系统间患者基本信息通信的规范。

4.EMPI应用

下面以两家医院为例,对EMPI的实现机制做简单说明:

不同的医院虽然可能使用不同的 HIS 及其它应用,但它们如果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通过唯一的病人EMPI标识来管理和维护本地的信息,这样病人只要在其中的一个医院产生标识信息,其它的医院都可以根据其标识,调用该病人的相关信息。

下图为机构间实现EMPI的时序图:

七大系统五大主索引四大数据中心构筑数字化医院

七大系统五大主索引四大数据中心构筑数字化医院 以往的医院信息化建设都是以管理和业务系统为中心,如今在“新医改”及公立医院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本文作者为您描述了一张以人为本的智能型数字化医院的IT全景图。 十多年来,我国医院数字化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以福州总医院为例,首先是实施了功能齐全的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基于一卡通预交金、门诊后台及自动摆药系统的就诊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就医流程,病人的就医流程得到优化; 其次是建成了完整的临床信息系统,譬如: 临床医生工作站、移动医护工作站、LIS、PACS、心电、手术麻醉和重症监护等,为医护人员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工作平台; 再次,辅助决策和全成本核算系统的推行全面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医院信息系统相比,我国数字化医院建设在人性化、精细化和标准化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近来与业内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以及权威人士交流,大家普遍认为,我国医院信息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积聚了一定的力量,正酝琅着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现在面临的情况就是如何构建导致“质变”的智能型数字化医院,它有什么特点?它的体系架构是什么,它包含哪些系统和内容? 建设理念 建设理念要从“以管理为中心”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以业务人员为主体,全面提升决策、管理和诊疗水平”。 首先医院的主旨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因此医院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为患者医疗和服务的质量; 其次医院业务人员是医院的主体,医院数字化建设只有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降低他们的劳动强度,让他们觉得好用并且爱用,系统才有生命力,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信息系统只有深入业务第一线,真正帮助解决患者及业务人员的实际问题,管理层才能收集到真实而准确的数据,并改变管理模式,从末端管理转变为过程管理,才能真正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 基本特征 1. 全方位 从业务领域上看,数字化医院应能够对医院所有的业务领域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管理,包括临床、财经、资产、办公、人力资源、医政、科研训练、图书和管理决策等。 从管理对象上看,应包括病人、工作人员、资产、科室、成果、论文等所有对象。 2. 全过程 数字化要贯穿医院业务的每一环节,能够实现全程追溯和管控。首先是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实现全程关怀服务,从诊前、诊中到诊后每一环节都能实现数字化的服务和提醒、提示; 第二,以医嘱为核心,实现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2014版)gb51039-2014

1 . 总则 1.0.1 为规范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满足医疗服务功能需要,符合安全、卫生、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综合医院的建筑设计。 1.0.3 医疗工艺应根据医院的建设规模、管理模式和科室设置等确定。医院建筑设计应满足医疗工艺要求。 1.0.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综合医院general hospital 指设一定数量的病床,分有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等各种科室及药剂、检验、放射等医技部门,以及相应人员、设备的医院。 2.0.2 医疗工艺Medical process 指医疗流程和医疗设备的匹配以及其他相关资源的配置。 2.0.3 医疗流程Medical flows 指医疗服务的程序和环节。 2.0.4急救通过量Emergency throughput 指医院急诊部同时一次性接纳急救病人的医疗能力。 2.0.5医院卫生学Hospital hygiene 指维持医院关键科室的卫生状态,主要任务是防止感染及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的危害。 2.0.6卫生通过Hygiene passing through 指采用换鞋、更衣、淋浴等措施控制人员、物品从非洁净区到洁净区的净化过程。 2.0.7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指医院独A—L设置的专业监护医疗单元,通常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血管监护病房(CCU),以及由ICU派生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等。

3医疗工艺设计 3.1 一般规定 3.1.1 医疗工艺设计应确定医疗业务结构、功能和规模,以及相关医疗流程、医疗设备、技术条件和参数。 3.1.2 医疗工艺设计应进行前期设计和条件设计。前期设计应满足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及建筑方案设计的需要。条件设计应与医院建筑初步设计同步完成,并应与建筑设计的深化、完善过程相配合,同时应满足医院建筑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的需要。 3.1.3 医疗工艺流程应分为医院内各医疗功能单元之间的流程和各医疗功能单元内部的流程。 3.1.4 医疗功能单元的划分宜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医疗功能单元的划分 3.2医疗工艺设计参数 3.2.1 医疗工艺设计参数应根据不同医院的要求研究确定,当无相关数据时可按下列要求测算: 1 门诊诊室间数可按日平均门诊诊疗人次/(50人次~60人次)。 2 急救抢救床数可按急救通过量测算。

病人主索引平台

病人主索引平台 新闻分类:数字医疗新闻来源:发布时间:2012-5-10 以往的医院信息化建设都是以管理和业务系统为中心,如今在“新医改”及公立医院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本文作者为您描述了一张以人为本的智能型数字化医院的IT全景图。十多年来,我国医院数字化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以福州总医院为例,首先是实施了功能齐全的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基于一卡通预交金、门诊后台及自动摆药系统的就诊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就医流程,病人的就医流程得到优化; 其次是建成了完整的临床信息系统,譬如: 临床医生工作站、移动医护工作站、LIS、PACS、心电、手术麻醉和重症监护等,为医护人员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工作平台; 再次,辅助决策和全成本核算系统的推行全面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医院信息系统相比,我国数字化医院建设在人性化、精细化和标准化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近来与业内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以及权威人士交流,大家普遍认为,我国医院信息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积聚了一定的力量,正酝琅着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现在面临的情况就是如何构建导致“质变”的智能型数字化医院,它有什么特点?它的体系架构是什么,它包含哪些系统和内容? 建设理念 建设理念要从“以管理为中心”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以业务人员为主体,全面提升决策、管理和诊疗水平”。 首先医院的主旨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因此医院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为患者医疗和服务的质量; 其次医院业务人员是医院的主体,医院数字化建设只有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降低他们的劳动强度,让他们觉得好用并且爱用,系统才有生命力,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信息系统只有深入业务第一线,真正帮助解决患者及业务人员的实际问题,管理层才能收集到真实而准确的数据,并改变管理模式,从末端管理转变为过程管理,才能真正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 基本特征 1. 全方位 从业务领域上看,数字化医院应能够对医院所有的业务领域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管理,包括临床、财经、资产、办公、人力资源、医政、科研训练、图书和管理决策等。 从管理对象上看,应包括病人、工作人员、资产、科室、成果、论文等所有对象。 2. 全过程 数字化要贯穿医院业务的每一环节,能够实现全程追溯和管控。首先是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实现全程关怀服务,从诊前、诊中到诊后每一环节都能实现数字化的服务和提醒、提示; 第二,以医嘱为核心,实现闭环医嘱功能,对诊疗实现全过程的数字化处理; 第三,对费用、资产、人力、科研和成果等所有对象都能够实现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3. 可管理 可管理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要有主索引的概念,建立包括病人、工作人员、资产、医嘱等所有对象的主索引; 其次,要有数据中心的概念,以主索引为纽带,把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中的数据

利用二代身份证读卡技术快速建立病人主索引

利用二代身份证读卡技术快速建立病人主索引 李春林①刘建辉①周根鸿①张文体① ①武警湖南总队医院信息科,410006,湖南省长沙市枫林一路222号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身份证读卡技术,快速建立病人主索引。方法:利用二代身份证读卡器实现对身份内信息的读取,通过编写接口程序,使病人基本信息写入数据库。结果:挂号处采集患者信息时做到了数据项目采集全面、准确、快速,减少了排队现象。提高了建立患者主索引的采集效率及准确率。结论:采用二代身份证读卡技术,有利于快速建立病人主索引。 关键词二代身份证射频识别医院信息系统 患者来医院就诊,其基本信息的采集必不可少。挂号时需要填写患者相关项目信息,为后续科室提供基本数据准备,但由于我院医院信息系统挂号时需要在录入界面上逐项录入病人的相关项目,加上操作员操作熟练程度或者患者提供信息时表述不准确等原因,登记病人基本信息时存在录入时间长、录入不完整、出错率高等缺点,经常出现录错患者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和地址等错误的现象,在办理医保、新农合、保险理赔等业务过程中,给记帐、数据上传、报销带来很多问题,同时也给患者和医院都带来很多麻烦,甚至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身份证作为公民的法定证件,具有覆盖范围广、持有使用率高、个人信息记录准确的特点。患者主索引的建立在医院信息系统中是个重要环节,如果在医院的就诊挂号环节中通过使用身份证读卡器读取身份证中的内容,写入医院后台数据库,从而为患者建立主索引,既能避免差错,还能做到快速准确,节省病人排队等待时间,随着军队数字化卫勤和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推进,研制更适合现代化医院管理需要的信息技术显得非常重要[1-2]。 1 身份证读卡技术简要介绍 1.1身份证读卡器原理身份证读卡技术主要是通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来实现的。RFID技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在阅读器和射频卡之间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传输,以达到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的目的。与传统的条型码、磁卡及IC卡相比,射频卡具有非接触、阅读速度快、无磨损、不受环境影响、寿命长、便于使用的特点和具有防冲突功能,能同时处理多张卡片[3]。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阅读器、电子标签(即射频卡) 和天线三部分组成。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射频卡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射频卡获得能量被激活;射频卡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卡内置发送天线发送出去;系统接收天线接收到从射频卡发送来的载波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阅读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然后送到后台主系统进行相关处理。二代身份使用非接触式IC卡芯片作为存储器。芯片存储容量大,写入的信息可划分安全等级,分区存储,按照管理需要授权读写,也可以将变动信息(如住址变动)追加写入,芯片使用特定的逻辑加密算法,芯片和电路线圈在证卡内封装,能够保证证件在各种环境下正常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被公认为本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4]。其正常阅读距离不小于5cm,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小于5000h[5]。我国规

第 3 部分 建立居民主索引系统实现主数据管理

区域医疗 SOA 解决方案 第 3 部分: 建立居民主索引系统实现主数据管理 在新医改推行的区域医疗中,病人/ 居民在社区建有健康档案,在多家医院就诊,并与相关公卫机构有关系。而每个机构都有各自的身份标识,如何关联这些标识,为每个人建立完整的信息视图,这是搭建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基础。Enterprise Master Person Index 支持采用IHE PIX/PDQ 标准化方式,接收并管理人员信息和身份标识、提供查询和索引功能。InfoSphere Master Data Management Server 可以用来管理人员/ 组织主数据,拥有丰富的内置模型和管理服务,并提供灵活的扩展框架,这为构造EMPI 提供了基础平台。文章将介绍病人信息的交互场景、HL7 和IHE 相关标准、MDM Server 功能和扩展框架,EMPI 体系结构以及开发过程。 业务场景 随着中国新医改的推进,医疗卫生行业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医疗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 IT 市场的热点之一。实现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体系,是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的目标。而发展区域卫生信息化,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整合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工作。 新医改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健康档案,人员是开展各项医疗活动的基础,有效管理居民 / 病人信息对于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起着基础作用。为了有效利用医疗资源,鼓励“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诊模式,病人会在社区、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形成的区域中发生检查、就诊、治疗等各种医疗活动,这就要求正确标识病人的身份,并与现有系统中的病案号、就诊号关联。在各医院共享病人的医疗文档时,来自不同医院的文档需要对应到同一个病人,这时需要提供唯一的身份标识,而不仅是各自医院的内部 ID。在建立和查阅电子健康档案中,查询居民信息、进而提供完整一致的个人信息是必不可少的功能需求。 这里举一个例子,一名儿童既在其居住社区中建立了健康档案,同时接受计划免疫。于是他在社区管理系统和儿童计划免疫系统中就会进行重复登记。这对于单个系统而言问题不大,带来的影响就是要求该人员多次登记自己的信息。而对于包含多个系统的区域数据中心而言,在数据的统计分析、整理利用等方面就会带来较大的问题,如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难以建立用户的统一视图、无法为用户关联多个应用等。 即使在一个系统内部,如社区管理系统,由于信息收集分散在各个社区,在系统内汇总数据的时候同样需要进行这样的数据清洗和匹配操作。而医院内的问题更加明显,病人多次到医院就诊,因为忘记携带就诊卡,可能重复注册多次;而且由于院内系统单独建立,病人信息会在电子病例系统、检验科、放射科中存

EMPI管理手册

BestEMPI管理手册(MIDM) (最后修改:2011/3/9) 1.主索引系统简介 主索引系统提供了一个具有很强适应性的框架结构,利用这个框架可以生成匹配和索引应用,也称为主索引应用。这是一个应用生成工具,可以帮助你设计、配置和生成主索引应用,具有唯一识别和交叉索引存储在数据库系统中的商业对象。商业对象可以是任意类型的存储信息的实体,如客户、病人、开发商、商业客户、硬件部件等等。主索引系统可以帮助你定义商业对象的数据结构,并进行存储和交叉索引。同时,你还可以定义如何对这些数据在数据库中进行修改、标准化、加权和匹配。 2.关于主索引应用 由主索引系统生成的应用系统是企业级的主索引应用,维护商业企业中当前的对象信息。一个主索引应用创建一个单一的、一致对所有对象数据的观察,提供自动的且通用的识别方法,而不用考虑数据来自的系统的位置。各个不同系统中的对象概要通过企业级别的唯一识别标志(EUID)进行交叉索引。通过创建EUID,主索引应用可以识别许多类型的参与者,如客户,员工,联系方式等等。 所有对象的识别号和通用信息通过一个共享的索引被集中保存。一个主索引应用就是专门为支持分布式和不同应用信息系统之间进行企业级整合而设计的。其作用就是将各个不同应用系统的数据进行企业级整合形成一个中央数据库,同时还允许各个本地系统仍能独立运行。一个主索引系统可以方便从分散在各个应用系统之中的信息进行查找。 3、主索引系统的特性 创建的主索引应用的各个组件是高度可配置化的,可以允许每个主索引应用这对特殊的需求进行定制。下面是主索引系统的主要特性: ●集中信息一个主索引应用维护一个中央数据库,允许企业级别的数据整合,同时允许各个本地系统仍能独 立运行。索引存储了本地源记录的拷贝和最优记录(SBR),其中最优记录(SBR)表示每个对象的最准确和完整 的数据。数据库集中存放了所有对象的信息和识别号,并可通过企业进行访问。来自各个不同系统的记录通 过EUID进行交叉索引。 ●可配置在部署主索引应用之前,可以定制系统组件和处理功能。可配置的组件包括。 ?索引对象的类型 ?存储数据的类型 ?标准化和匹配引擎 ?匹配、标准化和语音转换规则 ?决定SBR的加权和最优规则 ?可用的查询类型 ?对于匹配处理,查询如何分组和分块 ?MIDM的界面 ?MIDM查询的权限 ?本地ID的验证策略 ●交叉索引主索引应用具有全局的交叉索引服务功能,可通过不同的源系统进行概要匹配处理,简化不同系 统之间共享数据的处理过程。主索引可以使用由本地生成的识别号进行引用,允许你维护当前的系统。

患者主索引技术方案

患者主索引 一、背景 随着医院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医院拥有的业务系统也越来越多,比如医院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EMR)、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心电网络信息系统、手术麻醉、移动护理等。随着业务系统的扩展,医院每天产生的数据量随之剧增。可是,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之初,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医院很难将全院的数据形成有效统一的数据仓库。因此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信息,更限制了产业细化,不能够根据患者的就医记录对患者定制量身定做的服务,也不能开发潜在客户,在如今医院市场化的大环境中无法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将各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汇总与整理,从而得到全面、有标准、有条理的数据。患者作为医疗过程中的主体,以患者为主键,对各个业务系统中的患者进行统一主索引、勾对去重、数据整理,这种方法被称为患者主索引(Enterprise Master Patient Index,EMPI)。它利用唯一的患者标识实现医疗信息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关联,是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二、医院现状 通常情况下,医院的HIS、LIS 和PACS 等系统是各自独立运行的,病人的基本信息在各个系统中是重复存在的,一个病人在多个系统中进行业务处理时,则系统需要重复录入病人的各种信息,而且无法了解其他系统的数据。只有通过模糊匹配才能进行查询,操作效率低、病人满意度也低。即使在HIS 中也存在信息不一致的情况,各个子系统的患者信息不能联通。例如,在门诊系统中,如果复诊患者因为没有携带初诊病历而新开病历,会导致系统为该患者重新分配门诊号。因此,患者主索引系统的需求非常迫切,实施患者主索引系统需要各个系统进行互联。待系统完成后,采用统一的病人主索引,各个系统不再进行冗余数据存放,大大简化系统交换、数据传递的时间和费用。

患者主索引初步设计

1、Empi模块示意图: 主索引的计算基于区域内emr系统中的患者信息,不跨越,不涉及其他系统。empi不作为单独的应用存在,而是作为区域emr的一个模块功能,可以向外提供接口。 2、empi主要功能点: 1)、主索引算法配置 包含参与运算的字段配置,各个字段的权重配置,以及对“符合”、“可疑”、“不符”等范围值的配置 主索引匹配分三个级别,分别为“符合”、“可疑”和“不符”,通过配置页面上的滑块控件来控制,三个级别的百分比之和为100%。如果字段权重相加之和在“符合”的区间内,则将该条基本信息与主索引关联,表明是同一个人;若在“可疑”区间内,则通过人工识别的方式判断是否关联;“不符”则新建索引。 动态配置参与运算的字段,可以通过设置其“点数”来计算他们的权重比例(权

重比例之和总为100%),通过状态列来控制是否启用相应字段。 2)、对当前已有患者主索引计算的计划任务 体现在页面上是一个按钮,通过人工点击的方式触发计算任务。 这是一个后台静默运行的任务,一般是在第一次部署病人主索引模块后要执行的初始化动作(建议是放在夜间执行,以免影响系统性能,同时可降低线程并发引起的问题),可以考虑加上进度条监视,以及“暂停”、“恢复”等控制功能。 3)、新接入的病人通过调用内部接口,计算其主索引 可能会与计算主索引的计划任务有冲突,造成冗余的主索引,但是可能性很小,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合并。 无论是后台任务还是接入病人触发的病人主索引计算,如果有“可疑相似”或者与多条主索引匹配的情况,全部记录到主索引“待确认”表中,然后显示在提醒页面中,方便人工拆分合并。 4)、提供外部接口,供其他系统调用 一般为查询接口,返回符合条件的病人基本信息列表。直接相关的就是后续要开发的HCRM。 5)、采用逐条计算的方法 主索引的计算,会根据患者数据量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案,在数据量较少的情况下采用普通动态sql查询的方式,后续待数据量增大会考虑使用分布式计算技术,以提高主索引的计算效率。 下图为,患者主索引模块的配置界面原型图:

患者主索引(EMPI)是医疗信息系统的连接点

患者主索引在医院的作用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从原有HIS 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出LIS 、RIS/PACS 、手术麻醉、病理、心电、重症监护(ICU/CCU )、ERP 等系统。这些不同的系统可能来自不同的提供商,每个系统的架构、数据格式、编码标准可能不同,致使不同系统的患者信息和临床信息不能实现共享。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一些HIS 厂商托管了患者信息管理的职能,而且加强了对其他系统的开放接口。 尽管目前医院信息系统的架构能够基本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一些医院的住院患者是以住院号为轴,贯穿整个住院流程并集成患者诊疗信息。而门诊患者是以当次就诊的就诊号为轴,贯穿整个门诊流程并集成单次门诊的诊疗信息。由于患者每次门诊的就诊号不同,致使患者的门诊就诊记录变为“死档”。另外,由于同一患者的住院号和门诊号不同,致使患者的住院和门诊信息难以整合和共享。 近几年,医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医疗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减少差错,降低医疗事故和纠纷,新一代“以患者为中心,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服务系统逐渐被医疗行业所采纳和推崇。在医院内部,通过患者主索引作为唯一的患者身份识别系统,将同一患者分散在不同临床系统中的诊疗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份完整的患者电子病历,对于强化临床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以患者主索引实现患者信息的综合管理,对于集团医院意义尤为明显。由于集团医院大都采用垂直的管理体系,而实现垂直管理的关键是集团内医疗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因此患者主索引对集团医院实现共享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患者主索引在区域医疗中的作用 对于区域医疗而言,每个地区都拥有多家不同性质的医疗机构,如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中心、疾控中心、公共卫生机构以及医疗保险机构 等等。除此之外,每个机构又都有自己单独的信息系统和患者管理系统。要实现区域内不同机构、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必须首先解决相同患者在不同机构、不同系统中的身份识别和统一问题。例如在双向转诊业务中,大型综合医院的患者由医院的HIS 系统管理,具有独立的患者ID 。而在基层社区卫生中心,全科医生工作站中又维护着另一套相对独立的患者识别体系。这时,患者主索引系统就会发挥其交叉索引的功能,在既不干扰医院HIS 系统,也不干扰社区医生工作站独立运行的前提下,实现同一患者在两个系统内不同身份识别ID 的映射和统一,以保证转诊业务流程的顺畅、高效运行。因此,患者主索引在区域医疗中也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在基于患者主索引的区域医疗系统架构中,患者主索引是信息交互的交叉点,它的存在能确保跨机构、跨部门之间及时、精准的信息调度。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对患者:使患者拥有自己完整的电子健康和医疗档案,并可以通过索引在各个医疗卫生机构调取自己相关的信息,实现跨地区、跨机构、终生的医疗健康信息共享。 2. 对医疗机构:实现患者统一高效的管理。可以将患者分布在医嘱、检验检查、影像、用药、收费等各个系统中的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归并到电子病历系统中。对于了解病情、临床决策、提高医疗质量、以及科学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可 患者主索引(EMPI )是医疗信息系统的连接点 文/ 崔泳 金铎 图1 患者主索引的系统结构。 患者主索引(Enterprise Master Patient Index, EMPI )是二十世纪末出现的医疗信息化专业用语,简单来说,它是患者基本信息检索目录。其主要用途是在一个复杂的医疗体系内,通过唯一的患者标识将多个医疗信息系统有效地关联在一起。以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保证对同一个患者,分布在不同系统中的个人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建立患者主索引是实现大型医院内部系统集成,医院集团内资源共享,以及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区域医疗共享的必要条件。 53 2010年12月┃e-Healthcare ┃ 万方数据

病人管理系统

病人管理系统 一:RFID: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英文的缩写,又称电子标签。射频识别技术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埃森哲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弗格森认为RFID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第一,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而不是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别一类物体;第二,其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必须靠激光来读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而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读。此外,储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二:RFID的原理和基本组成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是: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射频卡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射频卡获得能量被激活;射频卡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卡内置发送天线发送出去;系统接收天线接收到从射频卡发送来的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阅读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然后送到后台主系统进行相关处理;主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卡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发出指令信号控制下一步的动作。 射频识别系统至少应包括以下两个部分,一是读写器,二是

电子标签。另外还应包括天线,主机等。RFID系统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手持机根据不同 的应用目的和应用环境,系统的组成会有所不同,但从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来看,系统一般都由信号发射机、信号接收机、发射接收 天线几部分组成。 三:RFID系统的分类 根据RFID系统实现的功能不同,可以粗略地把RFID系统分 成四种类型:EAS系统、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物流控制系统、定 位系统。 1.EAS技术 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EAS)是一种应用在需要 控制物品出入的门口的RFID技术。在应用EAS技术时,首先在物品上粘贴EAS标签,当物品被正常购买或者合法移出时,在结算处通 过一定的装置使EAS标签失活,物品就可以取走,否则EAS装置能 自动检测到标签的活动性,发现活动性标签EAS系统会发出警告。 因此,EAS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防止物品的被盗。 2.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 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是使用带有RFID阅读器的手持式数据采集器采集RFID标签上的数据。这种系统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适用于不宜安装固定式RFID 系统的应用环境。 3.物流控制系统 在物流控制系统中,固定布置的RFID阅读器分散布置在给定的区域,手持终端机并 且阅读器直接与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相连,信号发射机是移动的,一 般安装在移动的物体、人上面。当物体、人流经阅读器时,阅读器 会自动扫描标签上的信息并把数据信息输入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存储、分析、处理,达到控制物流的目的。 4.定位系统 定位系统用于自动化加工系统中的定位以及对车辆、轮船等

中医精神医学(索引)

中医精神医学 一、对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认识 中医理论体系中原本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精神医学理论,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精神医学。但从现存各类史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古代不仅存在许多关于精神疾病的记载,而且对精神疾病也有着较为系统的认识,只是这种认识不同于西方和现代医学。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观点确立于《内经》时期,“五脏藏神”和“七情致病”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内经》强调整体观念,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体观,认为精神活动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内经》还确立了以气血为生理基础的唯物论,《灵枢·平人绝谷》篇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此后,中医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无不以阴阳五行等理论、学说来辨证论治,判断气血、脏腑的病理变化对形与神的影响。 …… 二、传统文化对中国心理的影响 人的心理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特性,精神疾病不仅是生物学上的异常表现,而且是其所处时代与环境的社会文化的折射,患者的感知、行为、幻觉、妄想与民族文化、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文化甚至是形成人心理的决定性条件,在相同的环境中受相同文化影响的社会成员有着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哲学是文化传统之源泉和灵魂,其思想能最集中地表现出各民族文化特征。儒道释思想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领域之中,成为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中理解世界、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不仅给出了对人内心生活的理论说明,而且给出了提升精神境界的修养方式。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引下,中国人对挫折、逆境有着天然的承受力和消化力。但文化本身也可以成为应激源,导致各种心理障碍,譬如儒学中一些压抑、束缚人性及苛求完美的东西又是导致精神疾病的病因。本文仅讨论儒道佛对心理世界的积极影响。 ……

病案信息学

第一章 1.病案:有关病人健康情况的文件资料,包括病人本人或他人对病情的主观描述和医务人员对病人的客观检查结果及医务人员对病情的分析,诊疗过程和转归情况的记录以及与之相关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单据 2.病案管理:指对病案物理性质的管理,即对病案资料的回收,整理,装订,编号,归档和提供等工作程序 3.病案信息管理工作的基本范畴:收集,整理,加工,保管,质量控制,服务 4.病案信息的作用:医疗作用,临床研究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作用,教学作用,医院管理作用,医疗付款作用,医疗纠纷和医疗法律依据作用,历史作用 第二章 1.医院必须建立病案室,负责全院病案(门诊,住院)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 2.病案科属于医技科室 3.初级医疗机构的病案科应当隶属于主管医疗工作的部门,如医务科。二级以上医院病案管理科室应直属医院院长,副院长领导 4.比较理想的病案部门设置应包括门诊挂号室,住院处登记 5.病床与病案管理人员的合理配比不应少于50:1 门诊,急诊日均诊疗人次与病案管理人员的合理配比不应少于100:1 6.卫生信息专业人员在病案科的比例不应少于50% 7.病案管理人员可以获得技士,技师,主管技师的技术职称 8.病案管理工人分为初级病案员,中级病案员,高级病案员 9.各医院建立病案委员会 10.病案委员会由专家和病案科主任组成,每年至少召开1~2次会议 第三章 1.病人姓名索引的内容:姓名(包括曾用名),联系地址(包括工作及家庭住址),病案号,身份证号,出生日期(年,月,日)及年龄(也是鉴别病人的可靠信息),国籍,民族,籍贯,职业 2.身份证号是鉴别病人最可靠的信息 3汉语拼音法:将拼音相同的姓分别按笔画的多少顺序排列,按字母顺序排除前后,拼音相同的姓再按名第二个字的字母顺序排列,不用的名字拼写出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应按第二个字母排(P29见例子) 4.病人姓名索引卡的一般排列规则(了解),重点看索引卡信息的变更 5.病案号是病案的唯一标志 6.病案号:根据病案管理的需求,以编码的方式制定的,有规则的病人身份识别码,是在没有使用计算机前人工管理病案的标志码,也是一种ID 7.病案编号系统:系列编号,单一编号,系列单一编号(知道每种编号是什么情况)P32 8.病案编号的分派:集中分派和分散分派的优缺点P34~P35 9.病案集中管理方式:一号集中制,两号集中制,一号分开制和两号分开制。优缺点见P36~P37 10.尾号归档:6位数分为3组 11.病案供应的种类:门诊病案,急诊病案,预约门诊病案,住院病案,科研,教学病案,医疗保险的病案,为公检法举证的病案,病人复印病案资料 12.允许复印病案的人员:病人本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死亡病人近亲属或其代理人,公安,司法部门,劳动保障部门,保险机构 13.病案可供复印的范围:门(急)诊病历,住院志(即入院记录),体温单,医嘱单,检验报告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