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化学海水中的化学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海水中的化学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海水中的化学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海水中的化学练习题

单元测评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NaCl

B.CaCO3

C.H2O

D.Mg(OH)2

解析:海水中的含水量是96.5%,所以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应该是水。

答案:C

2.粗盐提纯的步骤分为溶解、过滤、蒸发,三步中都用到的同一种仪器是( )

A.烧杯

B.玻璃棒

C.酒精灯

D.漏斗

解析:在粗盐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加速食盐溶解;在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在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

答案:B

3.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010********

13.320.931.645.863.985.5

溶解度

/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

B.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30 ℃时,在100 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45.8 g溶质

D.40 ℃时,将饱和KNO3溶液降温至20 ℃,一定有晶体析出

解析:3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 g,在145.8 g饱和溶液中含有45.8 g溶质,所以C选项错误。

答案:C

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的试管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然后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则对相关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B.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乙溶液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增多

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可知,随温度的升高,甲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减小,而乙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将浓硫酸加入水中,稀释会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使得固体乙继续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而甲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答案:A

5.下列图象与所述实验相符的是( )

A B C D

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向一定量氯化

铵饱和溶液中

不断加入水

t ℃时,向一定

量不饱和的硝

酸钾溶液中不

断加入硝酸钾

晶体

向饱和食盐水

中不断加入氯

化钠晶体

解析:温度一定,溶解度一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t℃时,硝酸钾变为饱和溶液时,硝酸钾就不能再溶解了,所以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不再增大了。

答案:C

6.将50克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为20%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蒸发掉25克水

B.加水使溶液变为100克

C.加10克硝酸钾

D.加入6.2克硝酸钾

解析:根据溶液质量分数的定义,蒸发掉25克水,溶质的质量不变

但溶液的质量变成原来的一半,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就变成原来的2倍;或设加入溶质的质量为x,则(50 g×10%+x)/(50 g+x)=0.2,x=6.2 g。答案:AD

7.(2010湖南长沙中考,13) 25 ℃时向氯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仍为饱和溶液

D.溶液的质量不变

解析:饱和溶液中加入溶剂,该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均改变。溶解度作为溶质的属性,不发生变化。

答案:A

8.(2010四川成都阶段教育中考,14)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B.t℃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不相同

C.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一定比b溶液浓

D.b中含有少量a时,用溶解、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中的溶质解析:C项中,a溶液不一定比b溶液浓,但饱和溶液a溶液应该比b溶液浓。

答案:C

9.把25 ℃时的KNO3的饱和溶液加热到80 ℃(若无水分蒸发),这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解析:硝酸钾的溶解度虽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温度从25 ℃上升到80 ℃时,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A

二、填空题(共64分)

10.(6分)小丽非常喜欢学习化学,并乐于活用化学知识。请你试着和小丽一起去体会活用化学知识的快乐:

(1)小丽放学一进家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这证实了分子有____________的性质。

(2)小丽注意到汽水在没有开盖以前几乎看不到气泡,但打开瓶盖之后却有大量气泡冒出,这说明了气体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丽经常帮妈妈洗碗,她每次都能很容易地把“油乎乎”的菜盘洗干

净,请你猜猜看,她可能在水中加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饭菜中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2)打开盖子,压强变小,溶解在汽水中的CO2跑出来了;(3)洗洁精可以乳化油脂。

答案:(1)不断运动

(2)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或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或与压强成正比)

(3)洗洁精(或纯碱,或碳酸氢钠等)

11.(4分)小明用热水配制了大半杯硝酸钾饱和溶液,用温度计测得溶液的温度约为60 ℃。此时他将一块较大的塑料块放入烧杯中,塑料块在液面上漂浮。然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约为20 ℃),并注意观察现象。你猜小明观察到了哪两种现象,并用所学的理化知识予以解释。

(1)现象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象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析出晶体,溶液中硝酸钾含量减小,溶液密度减小,浮力减小。

答案:(1)有硝酸钾晶体析出因为降低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2)塑料块浸入液面部分增加因为溶液析出晶体后,其密度减小,浮力也随之减小

12.(6分)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20 ℃时溶解>1010—11—0.01<0.01

度/g

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完成下列问题:

(1)M物质的溶解性属于____________。

(2)在20 ℃时,M、N两种物质的____________相等。

(3)在30 ℃时,将20 g M物质(不含结晶水)完全溶于100 g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若要将其转化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可采取的是____________。

A.再加入30 g M物质

B.将温度降低到10 ℃

C.倒掉溶液30 g

解析:(1)由曲线图中查出20 ℃时,M的溶解度为35 g,大于10 g,属易溶。(2)20 ℃时,M、N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说明它们的溶解度相等。(3)由曲线图看出,30 ℃时,M溶液要变成饱和,需要再加入30 g M,或将温度降低到10 ℃。

答案:(1)易溶(2)溶解度(或溶质的质量分数) (3)AB

13.(2分)一木块漂浮于50 ℃的KNO3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的体积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断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____________(填“升温”或“降温”),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KNO3晶体

____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解析:本题是物理和化学综合的试题,考查对浮力与溶液密度及溶解度的关系。V排越大,说明浮力越小,则溶液的密度越小,也就是说溶液中的溶质减少。

答案:降温增多

14.(5分)下表为NH4Cl、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NH4Cl和NaCl具有相同溶解度的温度范围(限相邻两个温度)____________。

(2)50 ℃时,50 g水中溶解____________ g氯化钠即成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此温度时,向100 g水中加入90 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得到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g。

(3)60 ℃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在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若要从该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应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解析:比较NH4Cl和NaCl的溶解度可得出:10 ℃—20 ℃之间有相同溶解度;依据溶解度概念可得出:50 ℃时,50 g水中溶解18.5 g NaCl 成为饱和溶液,50 ℃时,100 g水只能溶解85.5 g KNO3;查出60 ℃时KNO3的溶解度可计算出。

答案:(1)10 ℃—20 ℃(2)18.5 185.5 (3)52.4% (4)冷却热饱和溶液

15.(2010广东佛山中考,24) (6分)A为含三种元素的钠盐,C为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白色不溶物,请完成下列问题:

(1)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a2CO3CaO CaCO3

(2)NaOH CaO+H2O====Ca(OH)2 Na2CO3+Ca(OH)2====CaCO3↓+2NaOH

(3)Na2CO3或Ca(OH)2

16.(2010浙江常山中考,25)(8分)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进行实验。

(1)写出沉淀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加入CaCl2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请写出固体物质B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同学继续探究后又提出新的方案:将混合物溶解,若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则既能除去Na2CO3杂质,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aCO3(2)过滤(3)NaCl (4) Na2CO3+2HCl====2NaCl+H2O+CO2↑

17.(2010福建厦门中考,17) (5分)小明在家中厨房取得一种白色粉末A,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若A含有氢元素,则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A不含氢元素,则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它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碳酸氢钠(小苏打) NaHCO3+HCl====2NaCl+H2O+CO2↑

(2)碳酸钠(纯碱、苏打) Na2CO3+Ca(OH)2====2NaOH+CaCO3↓

(3)CO2+Ca(OH)2====H2O+CaCO3↓

18.(8分)小刚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A物质在温度为t2℃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

温度为t1℃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是(填“相等”或“不相等”或“不能比较”)____________。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的固体物质,宜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结晶。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中(填字母)____________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解析:(1)(2)可从曲线图查出;(3)从题意可知Na2C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与A相似。

答案:(1)a g 相等(2)蒸发溶剂(3)A

19.(6分) 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等质量的水,在温度相

同的条件下,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 g、15 g、10 g、5 g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A、B、C、D四个烧杯中,____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_____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____________中盛的一定不是饱和溶液。

(2)四个烧杯中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3)若固体是KNO3,对盛有一定是饱和溶液的烧杯加热,随着温度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

(4)在一定温度下,往A、B中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A中固体能否全部溶解?____________。

解析:依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可知,A、B一定是饱和溶液,C可能饱和,D一定不饱和。同条件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

答案:(1)AB C D (2)A与B (3)B (4)不能全部溶解

20.(8分)地球上物质种类千差万别,但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寻:

表一:硫酸的密度和溶质质量分数对照表(20 ℃)

密度/g·cm-3

)1.0

1

1.0

7

1.1

4

1.2

2

1.3

1.4

1.5

1.6

1

1.7

3

1.8

1

1.8

4

110203040506070809098 溶质质

量分数

/%

表二: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对照表(0 ℃—30 ℃)

温度/℃

0102030

物质

氯化钠35.7 g35.8 g36 g36.3 g

碳酸钠晶体7 g12.5 g21.5 g38.8 g

请你分析上述两个表中的内容,并探究下列问题:

(1)由表一可得出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二可得出两种物质溶解度差异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说明其中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烧杯内盛有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弹簧秤上挂了一块与氯化钠不反应且不溶解的金属块。向氯化钠溶液中加适量氯化钠晶体,则弹簧秤的示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____________。

解析:溶液密度随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而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

答案:(1)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大

(2)有的物质(如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而有的物质(如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因为Na2CO3的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冬天气温较低,析出的是Na2CO3晶体,而夏天气温高,当蒸发溶剂时,析出的主要是NaCl

(4)变小

三、计算题(共18分)

21.(2010江苏南京二模,28) (9分)某海洋化工集团用氨碱法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注明:碳酸钠≥96%。为测定该产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取11.0 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纯碱样品的总质量为158.0 g,再把100 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样品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所加盐酸的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181.2204.4228.6253.6 烧杯及所盛物质总

质量/g

请你据此分析计算:

(1)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 g。

(2)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合格?(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根据实验数据,在图所示的坐标纸上绘制出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关系的曲线。(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只画出曲线即可)

解析:(1)158.0 g+25 g-181.2 g=1.8 g

(2)二氧化碳的质量=158.0 g+5 100 g-253.6 g=4.4 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为x 。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106 44

x 4.4 g 列比例式g

x 4.444106 通过计算求得x=10.6 g

通过计算求得碳酸钠的含量为96.4%

结论: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合格。

(3)提示:恰好完全反应时稀盐酸的质量为61.1 g 。

答案:(1)1.8 (2)合格

Na 2CO 3—CO 2

106 44

x 4.4 g x=10.6 g

g

g 0.116.10×100%=96.4% (3)如图

22.(2010重庆中考,30) (9分)用图示装置测定因存放不当而部分变成碳酸钠的烧碱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所取试样质量8.00 g 、锥形瓶质量140.00 g ,加入足量稀硫酸(质量为50.00 g)每隔相同时间读数一次,数据如下表:

读数次数

质量/g 锥形瓶+试样+稀硫酸 第1次

197.64 第2次

197.48 第3次 197.26

第4次197.16

第5次197.12

第6次197.12

(1)不必进行第七次读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不低于多少?

解析:(1)第5次和第6次读数相同,说明已充分反应。

(2)CO2的质量m(CO2)=(8.00 g+140.00 g+50.00 g)-197.12 g=0.88 g

设所需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H2SO4====H2O+CO2↑+Na2SO4

106 44

x 0.88 g

x=(0.88×106)/44=2.12 g

则所取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5.88/9.00)×100%=73.5% (3)设样品中Na2CO3消耗H2SO4的质量为y。

Na2CO3+H2SO4====H2O+CO2↑+Na2SO4

106 98

2.12 g y

y=(2.12 g×98)/106=1.96 g

再设试样中NaOH消耗H2SO4的质量为z。

2NaOH+H2SO4====2H2O+Na2SO4

80 98

5.88 z

z=(5.88 g×98)/80=7.20 g

则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不低于

[(1.96 g+7.20 g)/50.00 g]×100%=18.32%

答案:(1)第5、6次读数相同(2)73.5% (3)18.32%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检测题(包含答案)

《海水中的化学》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CuSO 4、BaCl 2 、K 2 SO 4 、NaCl B.稀HCl、NaNO 3 、K 2 CO 3 、Ca(NO 3 ) 2 C.NaOH、Na 2SO 4 、FeCl 3 、BaCl 2 D. BaCl 2 、稀HNO 3 、MgSO 4 、NaOH 2.图象与对应的实验表述一致的是( ) A.B. C.D. 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 2O 3 →FeCl 2 →Fe(OH) 3 B.CaCO 3 →Ca(OH) 2 →CaCl 2 C.S→SO 3→H 2 SO 4 D.CO 2 →O 2 →CO

4.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了中和反应的是() ①用稀硫酸除铁锈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③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④用氢氧化钠溶液洗去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⑤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A.②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④D.②③④⑤ 5.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aOH NaCl KNO 3 CuCl 2 B.CuSO 4 NaNO 3 KCl HCl C.NaCl Na 2SO 4 BaCl 2 HNO 3 D.H 2SO 4 Na 2 CO 3 NaCl NaOH 6.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t2℃ B.t1℃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仍然是饱和溶液 C.t3℃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X D.若0℃时,Y的溶解度为20g,此温度下Y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6.7% 7.下列关于蒸发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B.当蒸发皿出现少量固体时,必须立即停止加热 C.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蒸发皿中的液体主要目的是加快蒸发 D.蒸发时,蒸发皿中的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蒸发皿容积的三分之二 8.图表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下表记录了氢氧化钠、碳酸钠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最新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l: 35.5 Zn : 65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溶液,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 A、酒精、二氧化碳 B、稀硫酸、液氧 C、汽水、干冰 D、冰水混合物、氧化铜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溶液 B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得干净 C、硝酸铵溶于水制得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 D、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 3、在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蒸馏水和一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钾溶液,鉴别它们的正确方法是() A.尝液体的味道 B.蒸发液体看是否结晶 C.加入白色硫酸铜粉末 D.看颜色 4、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时m溶液一定是饱和溶被B.室温下,n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m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蔗糖溶解于水 B.食盐水蒸干后出现白色粉末 C.饱和石灰水升温后变浑浊 D.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白膜6、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A. 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B. 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 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D. 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7、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8.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食盐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计算、称量、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B.溶解、计算、称量、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C.称量、溶解、计算、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D.称量、计算、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9、用50g 98%的浓H2SO4配制成20%的稀H2SO4,需加水的质量为() A.145g B.195g C.196g D.245g 10、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溶 质 质 量 溶 质 质 量 溶 质 质 量 溶 质 质 量 加入KNO3的量 A 加入KNO3的量 D 加入KNO3的量 C 加入KNO3的量 B 精品文档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过量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 【答案】A 【解析】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 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 解: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是表面的铁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当铁全部反应完,氢气质量不再改变,观察图象,符合变化,故A正确;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观察图象PH在减小,故B错误; 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而且是一开始就生成,观察图示可知,C错误;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所以固体残留物的质量不会随时间的延长而消失,故错误。 故选A。 点睛:常见混合物间的反应事实,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2.将铝和镁组成的混合物 10g 加入到 200g 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 209g,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12g B.14.25g C.17.25g D.27g 【答案】D 【解析】 【分析】 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铝和氢氧化

海水中的化学单元测试题

初四化学第四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由海水淡化生产饮用水,下列方法从原理上分析完全不可行的是()A.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 B.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沉淀而淡化 C.使海水结冰获取淡水D.将海水通过一种高分子膜,以除去所含离子 2、下列关于海水淡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海水在太阳照射下形成水蒸气,再遇冷而形成降雨是海水的一种自然淡化 B.将海水蒸发后冷凝可以获得淡水 C.海水淡化就是指把海水中的NaCl 除掉 D.“多级闪急蒸馏法”是现在采用较普遍的海水淡化方法 3、将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温度的条件下蒸发水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B.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 原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按一定比例减少 4、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 A.只有③B.只有② C.只有②④ D.只有①③ 5、对下列实验方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过滤与筛选的原理是类似的,都是把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 B.蒸发就是使溶液中的溶剂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逸出液面 C.蒸馏就是使液体中的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逸出液面再重新凝结为液体 D.结晶就是把溶液中的溶质转化为难溶的沉淀析出 6、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不正确的是()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 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表,判断原子的内部结构 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配置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t1℃ B. 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C.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最新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Mg-24 A1-27 K-39 Ca--40 Fe一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H-1 C—12 N-14 O—16 P-31 S一32 Cl-35.5 一、选择题(1-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图示中不是表示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的是………………( ) 2.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 B.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白色固体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有明显的放热观象 3.如图所示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霉变大米必须清洗后食用 B.糖、脂肪、蛋白质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奶类中含有钙元素。蔬菜中不含钙元素 D.人体中缺少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B.糖、脂肪、蛋白质都能为人体生命运动提供能量 C.所有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显负价的元素…一定写在化学式的右铡 6.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约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金、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B.棉和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C.往一种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种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D.硝酸钾属于钾肥,它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瘸虫害积抗侧绫德力 7.下列标志和标志下面的文字或符号一致的是,.

初中化学《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

第九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知识点1】海水提镁 1、海水制镁的原理是将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再与盐酸反应生成,电解状态的该物质,就能制得金属镁。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时,加入石灰乳的目的是。写出海水提镁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①、②、③。 2、海底新型的矿产资源是_____,主要成分是___,又被称为___,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海水淡化的方法有____(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混合物)、(利用不同分离混合物)。蒸馏法淡化海水,检验得到的是淡水的方法: ①物理方法:; ②化学方法:,依据的反应原理:。 4、海洋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海水“晒盐” 1、海水“晒盐”的方法:或, 2、流程:海水→蒸发池→→。捞出粗盐之后剩余的液体是,是食盐的(“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知识点3】海水“制碱” 1、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有_____ ,媒介是____ ,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碳酸钠俗称___,又称______,其化学式是_____。碳酸氢钠俗称__________,其化学式是________。 3、碳酸钠是色___体,溶于水,碳酸氢钠是色体,溶于水。 4、碳酸钠的化学性质:①与指示剂反应:水溶液使酚酞变,说明其水溶液显性; ②与酸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③与氢氧化钙反应:; ④与氯化钡反应:。【知识点4】盐的有关知识 1、盐的化学性质:(略) 2、酸、碱、盐的溶解性口诀:(略) 3、复分解反应的实质:酸、碱、盐电离出的_____相互结合,生成____、_____、或_____的过程。【知识点5】常用酸、碱、盐的用途 1、浓盐酸的用途:;。 2、浓硫酸的用途:;。 3、氢氧化钠的用途:。 4、氢氧化钙的用途:;;。 5、碳酸钙的用途:;;。 6、氧化钙的用途:。 7、碳酸钠的用途有:。 8、碳酸氢钠的用途:在灭火器里,它是产生___的原料之一,反应原理。在食品工业上,它是的主要成分。在医疗上,它是治疗的一种药剂,反应原理。 【实验突破】——粗盐提纯 一、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量筒、药匙、胶头滴管、铁架台、滤纸、火柴 2、实验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粗盐,加水溶解并用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2):将烧杯中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进行过滤,若滤液仍然浑浊,应,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3):将滤液倒入,用酒精灯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初三中考测试题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初三中考测试题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A、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现象为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铝丝表面有铜析出,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错误. B、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钾会变质为碳酸钾,滴加入澄清的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钾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说明氢氧化钾溶液已经变质,故该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 C、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时,现象为溶液温度下降,只能得出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会造成溶液温度降低,其它盐类物质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无法判断,故选项错误. D、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中,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B.t1℃时,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 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D.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丙 【答案】B 【解析】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A.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由图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如升温会析出固体,所得仍是饱和溶液;B. t1℃时,丙的溶解度为12g,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2÷(12+100g)×100%≈11%,故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C. t2℃时,甲、乙两种物质在相同量的溶剂里形成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因为降温前后甲的溶解度差较大;D.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乙>甲=丙,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也是乙>甲=丙,溶液升高到t2℃时,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质不析出,故溶液组成不变,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故升温后甲与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于丙,所以升温后三种物质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选B 3.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另称取 14.9 g 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 28.7 g 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钠 B.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 C.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 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 【答案】D 【解析】 A、氯化钾、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海水中的化学练习题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1、海水中溶有(写化学式,至少三种),它们都属于类物质。 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含量最多的盐是。海水中组成盐类元素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元素,其次是元素。 3、试写出以海水和贝克为原料,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并标出基本反应类型。 ()() ()() () 4、写出可燃冰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碳酸根离子的验证方法是 6、结晶:固体物质从它的溶液中以形式析出的过程。 KNO3中有少量NaCl时提纯KNO3应用结晶,也称作 NaCl中有少量KNO3时提纯KNO3应用结晶, 蒸发结晶操作的仪器有: 时停止加热,玻璃棒的作用是 7、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20 ℃时溶解度/g 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8、在一定下,叫做溶解度。 9、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将33克食盐放入100克水中,食盐全部溶解,此时溶液质量为克,再向此溶液加入3克食盐又恰好全部溶解,则溶质为克,现在溶液恰好饱和,此时溶液的质量为克,再向此溶液加入3克食盐,溶液的质量是 克,再向此溶液中加入3g蔗糖,溶液的质量是克。 10、碳酸钠又称、;常用于制造,碳酸氢钠俗 称、;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过多。 11、碳酸钠溶液显性, 和盐酸酸反应,方程式为现象是; 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方程式为现象是; 和氯化钙溶液反应,方程式为现象是;12、在发酵面团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 孔,这种物质是,它属于类物质(填酸、碱或盐)。向它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试液变色,说明它显性,其PH 7(填“=”“<”或“>”)。 习题巩固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NaCl B.CaCO3 C.H2O D.Mg(OH)2 2.粗盐提纯的步骤分为溶解、过滤、蒸发,三步中都用到的同一种仪器是( ) A.烧杯 B.玻璃棒 C.酒精灯 D.漏斗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含答案)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利用海水来制盐的原理是() A.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沉淀而制食盐B.升高温度,降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C.利用阳光、风力蒸发水分使食盐析出D.降低温度,减小食盐的溶解度 2.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O→CO2B.H2O→H2C.KNO3→KCl D.Ca(OH)2→NaOH 3.以下对20℃的硝酸钾溶解度为31.6 g 的解释中正确() A.20℃,31.6 g 硝酸钾完全溶解在水中 B.20℃,100 g 溶液含31.6g 硝酸钾 C.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 硝酸钾 D.20℃,31.6 g 硝酸钾溶解在100g 水中恰好饱和 4.下列各组物质的化学名称、俗名(或主要成分)、化学式对应一致的是()A.氢氧化钙、消石灰、CaO B.氢氧化铁、铁锈、Fe(OH)3 C.碳酸钠、小苏打、NaHCO3D.氢氧化钠、烧碱、NaOH 5.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木糖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3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是70g B.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50℃时,100g水中加入80g木糖醇,搅拌,可得到饱和溶液 D.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不会析出木糖醇晶体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B.用活性炭吸附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纯碱不是碱D.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7.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所以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8.下列实验中有明显现象的是() A.铜丝浸入稀硫酸中B.向BaCO3中滴入Na2SO4溶液 C.向氧化铜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稀硫酸滴入变质的氢氧化钾溶液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时玻璃棒末端斜靠在三层滤纸上 B.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pH C.在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将盛放滤液的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D.用排水法收集O2时,当导管口出现气泡时立即收集 10.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氯化钠的水溶液显中性,所以盐溶液一定显中性;℃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A.℃℃℃℃B.只有℃℃℃C.只有℃℃℃D.只有℃℃11.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有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海水制碱》说课稿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海水制碱》说课稿 Lecture draft of seawater based soda producti on for Grade 9 chemistry of junior high school published by Shandong Education Press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海水制碱》说课稿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的原则,分块 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本教案根据幼儿园说课稿标准的要求 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 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盐的性质: 1.盐溶液与指示剂反应 2.盐溶液与某些酸溶液的反应 3.盐溶液与某些碱溶液的反应 4.盐溶液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开场白:各位评委好,我是X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海水制碱》,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 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 《海水制碱》这节课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3单 元第3节的内容,纯碱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是

初中化学遇到的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本单元以海洋为背景,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 一、氨碱法制纯碱; 二、纯碱的性质。”在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一是通过认识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引导学生从元素守恒的角度思考原料选择的问题,树立元素守恒观;二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体会学习化学的必要性。在第二部分,通过用分类的方法探究纯碱的性质,总结盐类性质的一般规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复分解反应实质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上认识和思考宏观的现象和变化,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 二、说学情 学生的起点知识、能力和思维障碍: (1)学生虽然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但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质量守恒”的层面上,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 (2)学生虽然有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的意识,但是还不能完全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的现象与变化。

最新初三化学中考试题

九年级化学期中模拟试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化学能够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B.化学能够为人类提供新能源 C.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重要的作用 D.化学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2.化学变化的特征是()A.有颜色的变化B.有新物质生成 C.有沉淀生成D.有发光发热现象 3.北京市某温泉的水质为硬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是一种纯净物B.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 C.硬水放一段时间就变成软水 D.凡是含有杂质的水就是硬水 4、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量筒 B、试管 C、烧瓶 D、烧杯 5.下列有关规范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严禁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其它试剂 B.禁止向正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C.不得用手接触药品,更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D.实验用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6.下列仪器不能用于做化学反应容器的有()A.试管B.烧杯C.燃烧匙D.量筒 7、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蓝墨水 B、蒸馏水 C、煤 D、啤酒 8、在过滤时,必须要用的一组仪器是() A、蒸发皿、玻璃棒、烧杯 B、烧杯、漏斗、玻璃棒 C、烧瓶、漏斗、玻璃棒 D、试管、试管夹、烧杯 9、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 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D、玻璃破碎、桔子榨成汁 10、阅读下文: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没有颜色、具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 经空气重,能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化氢气体有二氧化硫和水生成。硫化氢的 实验室制法是用块状硫化亚铁和液体状稀硫酸反应,则属硫化氢的化学性质的 是() A、无色 B、有臭鸡蛋气味 C、比空气重 D、能燃烧 11、一杯混有泥沙且硬度较高的水,使它净化并变成软水的操作有: 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淀③蒸馏,正确的顺序应为:()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③② 12

高中化学--海水中的元素 镁与海水提镁练习题

高中化学--海水中的元素镁与海水提镁练习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海水中的常量元素有:Cl、Na、S、I等 B.海水中的微量元素有:Li、V、I、Br等 C.锂是海水中的微量元素,是热核反应的原料之一 D.粗盐易潮解,是因为NaCl具有吸水性 答案 C 解析碘是微量元素,溴是常量元素,NaCl不潮解,粗盐易潮解是由于含有CaCl 2、MgCl 2 等物质. 2.为防止缺碘给人带来的危害,国家采用在食盐中强制加碘的办法为人们补碘.在食盐中所加的碘是( ) A.KI B.KIO 3 C.I 2 D.含碘的有机物 答案 B 解析食盐中加入的是KIO 3 . 3.下列关于海水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中所有的元素在海水中都能找到 B.1 L海水中所有元素的含量都多于1 mg C.常量元素的质量占海水总质量的99.9% D.尽管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碘,但碘是海水中的微量元素 答案 D 解析海水是化学元素的宝库,元素周期表中的80多种元素能在海水中找到.某些元素在1 L海水中含量超过1 mg,这些元素称为海水中的常量元素;大多数元素在1 L海水中含量小于1 mg,我们将其称为海水中的微量元素.常量元素的总量占海水所溶解物质总量的99.9%,而不是海水总质量的99.9%.虽然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但1 L海水中含碘量小于1 mg,所以碘元素是海水中的微量元素. 4.在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中,下列化学反应不会涉及的是( ) A.Mg2++2OH-===Mg(OH) 2 ↓ B.Mg(OH) 2+2HCl===MgCl 2 +2H 2 O

C .MgCl 2=====通电 Mg +Cl 2↑ D .MgO +2HCl===MgCl 2+H 2O 答案 D 解析 海水提镁涉及的反应流程是:CaCO 3―→CaO―→Ca(OH)2―→Mg(OH)2―→MgCl 2―→Mg,故D 项反应不会涉及. 5.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②④⑤③① B .③②④①⑤ C .③④②⑤① D .②④③⑤① 答案 D 解析 由海水中提取镁可知,先在海水中加入熟石灰,使Mg 2+沉淀出来,过滤得到Mg(OH)2,然后再加盐酸溶解、浓缩结晶,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最终得到无水氯化镁.故D 项正确. 6.物质的量为0.10 mol 的镁条在只含有CO 2和O 2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燃烧(产物不含碳酸镁),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可能为( ) A .3.2 g B .4.0 g C .4.2 g D .4.6 g 答案 D 解析 发生的反应有2Mg +O 2=====点燃2MgO,2Mg +CO 2=====点燃 2MgO +C.当镁的量不足时,镁条完全燃烧,若0.1 mol 镁全部与O 2反应,则m (MgO)=4.0 g ;若0.1 mol 镁全部与CO 2反应,则 m (MgO)+m (C)=4.6 g ,故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4.0 g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知识讲解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知识讲解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用足量的CO 还原8.0g某种铁的氧化物,生成的气体全部被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得到沉淀12.5g,则这种铁的氧化物可能是 A.FeO B.Fe2O3与Fe3O4的混合物 C.FeO与Fe3O4的混合物D.Fe3O4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一氧化碳和铁的氧化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详解】 设生成12.5g碳酸钙,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 232 2 CO+Ca OH=CaCO+H O 44100 x12.5g ↓ 44100 = x12.5g x=5.5g 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夺取一个氧原子,该氧原子来源于铁的氧化物,故8.0g 铁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16 5.5g100%=2g 44 ??;则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8.0g-2g2g :=6:7 5616 ,当FeO与Fe3O4的分子个数比为3:1时,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6:7,故选C。 2.下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B .在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硝酸根质量分数随加入铁粉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C .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X 、Y 、Z 的质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定为3X+Y=4Z D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pH 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图中c 点时,可以加BaCl 2溶液来检验硫酸是否被反应完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误将少量KMnO 4当成MnO 2加入KClO 3中进行加热,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然后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故b 为高锰酸钾,在t 1时刻,高锰酸钾开始分解,t 2时刻,氯酸钾开始分解,故a 为氯酸钾,c 为氧气,符合题意; B 、在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粉先和硝酸银反应, 332=Fe Fe+2AgNO NO ()+2Ag ,56份铁生成216份银,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硝酸根的质量不变,故硝酸根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和硝酸铜反应3232=Fe+Cu(NO )Fe(NO )+Cu ,56份铁生成64份铜,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硝酸根的质量不变,故硝酸根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待硝酸铜完全反应后,硝酸根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C 、由图可知,X 、Y 质量不断减小,则X 、Y 为反应物,Z 的质量逐渐增加,则Z 为生成物,t 1时,该反应恰好完全反应,X 减小量为9,Y 减小量为3,则Z 的增加量为12,X ∶Y ∶Z=3∶1∶4,但是由于不知道X 、Y 、Z 的相对分子质量,无法确定该反应的化学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

“海水中的化学”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 1 C —12 O —16 Na — 23 Cl — 35.5 Cu — 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不足的重要方法。 下列净水方法中,可以使海水变为淡水的是 () A .过滤 B .吸附 C .沉降 D .蒸馏 2?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精盐是由粗盐提纯而来,在提纯过程中通常不需要的操作是 () A .吸附 B .蒸发 C .过滤 D .溶解 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俗名与分类均正确的是 ( ) A. Na 2CO 3纯碱 碱 B . CaO 生石灰 氧化物 C . 02臭氧 单质 D . NaHCO 3苏打 盐 4?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 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 而得到淡水,对 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 A .溶质质量增加 B .溶液质量不变 C .溶剂质量减少 D .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5. 在发酵面团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 酸, 头疏松多孔.这种物质是( ) A .氯化钠 B .碳酸钠 C .氢氧化钠 D .氧化钙 6. 对“ 20C 时,硝酸钾溶解度为 31.6g ”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 A . 20C 时,100 g 硝酸钾溶液中含有 31.6 g 硝酸钾 B .在100 g 水中溶解31.6 g 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C. 20 C 时,100 g 水中溶解31.6 g 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D. 20 C 时,31.6 g 硝酸钾被水溶解 7. 20C 时,在三个各盛有 100g 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 水,不与水反应)各 10g ,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5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B .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D . 20C 时,甲的溶解度最大 &将珍珠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生成,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珍珠中含有 下列离子中的( ) A .氯离子 B .碳酸根离子 C .硫酸根离子 D .氢氧根离子 9 . Na 2CO 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碳酸钠在水中会电离出 OH - B .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 pH 减小 C .碳酸钠溶液中存在 OH- D .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 水分子可以透过 又能使蒸出的馒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K 39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Ba 137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滴水成冰D.汽油挥发 2.泉城济南,山清水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中,不.利于 ..环境保护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B.严禁麦收后焚烧小麦秸秆C.生活垃圾分类处理D.欢度春节时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3.饮食健康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下列做法中,对人体无害 ..的是C.种植蔬菜喷洒剧毒农药杀虫D.生产豆芽时加入高效增白剂4.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滴加液体 C.取用块状固体 D.稀释浓硫酸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品:①“飞火流星”足球②铝合金门窗③橡皮塞④大理石板⑤羊毛衫⑥铅笔芯⑦保鲜膜,主要是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⑦ C.②③④⑤⑦ D.①③⑥⑦7.森林着火时,救火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 A.隔绝空气 B.开辟道路以利于运水灭火 C.隔离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8.201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化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酸雨 C.使用车用乙醇汽油,防止温室效应 D.用土填埋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9.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为中和反应B.A是有机物,B、C、D是无机物C.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 D.化学方程式CH4+2O 2CO2+2H2O 19.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不正确 ...的是 10.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以石墨为原料,先制备氧化石墨, 再经过热还原制备石墨烯。石墨烯硬度大,导电性能好,有韧性,可弯曲。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四种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将石墨变成石墨烯发生了化学变化 B.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物 11.下图中X、Y、Z表示的是水、石灰水、稀盐酸的近似pH。下列判断 错误 ..的是 A.X是稀盐酸 B.Y是水 C.Z是石灰水 D.无法确定X、Y、Z 12.物质的化学式和相应的名称均正确的是 A.O3氧气 B. MgCl2氯化镁 C. O4Fe3 氧化铁 D.Fe(OH)2 氢氧化铁 13.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 ..的是 A. 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 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 14.初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Fe + CuSO4===FeSO4 + Cu B. 2H2O 通电 2H2↑+ O2↑ C.CaO + H2O ===Ca(OH)2 D. NaOH+ HCl ===NaCl + H2O 15.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A. 浓氢氧化钠溶液 B. 浓盐酸 C. 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 16.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 ...的是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17.下列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SO4)3和H2 C.能用铁桶盛农药波尔多液 D.用稀盐酸除铁锈,生成FeCl2和H2O 18.有X、Y、Z三种金属,将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 并放出氢气,X、Z不溶解;将X浸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在X的表面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Y>X>Z C.Y>Z>X D.X>Z>Y 20.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某同学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pH试纸上,测定其pH 待鉴别的物质鉴别试剂 A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无色酚酞试液 B 海水和蒸馏水硝酸银溶液 C 铜和黄金稀盐酸 D 氧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检测题鲁教版五四制

强化训练 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 A.石灰水 B .液氧 C .牛奶 D .冰水 2?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饮 料罐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硝酸铵 B .烧碱 C .食盐 3. 下列温度时的饱和石灰水,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 80C B 、60C C 、40C 4. 日常生活中下列物质不属于盐的是: () A.调味的食盐 B 、透视用的钡餐 BaS04 C 、 ( .熟石灰 ) 20 C 洗涤用的纯碱 ( D 、蔗糖 ) 5. 下列可以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顺序将他们分离的是: A .水和酒精 B 、硝酸钾和氯化钠 C 、碳酸钙和食盐 D 、纯碱和食盐 列有关溶液(固体溶质)的叙述: ()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同一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都会析出晶体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下列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 6. A. B C D 5、 () 饱和石灰水表面结了一层膜 D.向饱和蔗糖水里加水 A.饱和石灰水降温 B. C.室温下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放进冰箱 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晶体后,则( 晶体质量不变 B .晶体质量减少 氯化钠溶解度增大 D .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X K b1 打开汽水瓶盖会有大量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 压强增大而减小 B 温度升高而升高 D 将20C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 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减少 B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 6. A. C. 7. A. C. & A. C. 9. A. B. C. D. ?压强减小而减小 ?温度降低而减小 80 C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溶液质量减少 .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 洗涤剂能够除去油污的原因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汽油能够除去油污的原因是汽油能够溶解油污从而挥发除去 食醋能够除去热水瓶中水垢的原因是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盐酸能够除去铁制品表面上的铁锈的原因是二者发生了物理变化 .C om 10.实验室要配制50g 10%的氯化钠溶液,其中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5g ,水的体积为45mL 在托盘天平左盘加 5g 砝码,然后在右盘添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 用50mL 量筒量取45mL 水,倒入上述烧杯中 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再将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11.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60g B . t C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