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唐宋词赏析学习心得005词的发展(四)

唐宋词赏析学习心得005词的发展(四)

唐宋词赏析学习心得005词的发展(四)
唐宋词赏析学习心得005词的发展(四)

槐榆柳学习心得系列之唐宋词赏析

编号:005

词的发展(四)

在词的发展史中,总是闪烁着几颗耀眼的明星,温庭筠、李煜、柳永、苏轼、周邦彦……。他们不是星空的全部,但就像北斗七星一样,他们是星空的标志。那些或艳丽、或清澈、或空灵、或旷达、或旖旎的光芒,让后来人不禁翘首神往。

四、北宋后期

从公元1068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至公元1127宋钦宗赵桓靖康二年,约六十年。这一时期是宋词乃至整个词史比较繁荣的时期,也是词的创作体例向两个方向发展的分水岭。出现了以苏轼为代表的新体派,和以周邦彦为代表的传统派。在词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新体词的开山立派

见上篇。

(二)坚守传统的正宗词派

以苏轼为代表的新体词的开山立派,对从晚唐到五代、到北宋前期形成的一脉相承的词的传统体例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以苏轼的文学成就和文坛地位,当他率先打破传统时,势必引起这一领域的一场地

震。果然,东坡词出现之后,词坛便有了“别派”“当行”的说法和争论。陈师道(苏门六君子之一)《后山诗话》:“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李清照《词论》:“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茸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实际上,质疑新体词的人不管是苏轼生前还是死后,都占据了多数位置。当时学东坡词的,只有黄庭坚、晁补之等少数人而已。南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东坡先生以文章馀事作诗,溢而作词曲,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或曰:‘长短句中诗也。’为此论者,乃是遭柳永野狐涎之毒。诗与乐府同出,岂当分异?若从柳氏家法,正自不分异耳。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今少年妄谓东坡移诗律作长短句,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虽可笑,亦毋用笑也。”清刘熙载《艺概》:“东坡词在当时鲜与同调,不独秦七、黄九别成两派也。”

关于传统词和新体词的争论至今未休。不可否认的是,苏轼写词,犹如天马行空,譬若诗中李白,虽然其作品宜诵不宜歌,但其文学价值及美学价值都到了极高的程度,确实为词开启了新的发展方向,使词的发展道路更加宽广。所以,新体词在词的发展史上意义极其重大。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追本溯源词本是音乐的艺术,虽然南宋以后不被管弦,但词之格律是根据词之音律的需要而固定下来的,词牌的背后是不变的音律,而严格依据词牌所填之词不管音律是否流失、亦不论

是否有人吟唱,其可歌性都是客观存在的。李清照的《词论》虽然狭隘和偏激,但对于何谓词体正宗的观点无疑是有道理的。北宋后期,晏几道、秦观、贺铸、周邦彦等就成为坚守传统词体的正宗词派,其中周邦彦是集大成者。

晏几道(1030-1106年?),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自幼潜心六艺,旁及百家,尤喜乐府,文才出众,为北宋著名词人。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言情,擅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一般称晏殊为大晏,晏几道为小晏,时称“二晏”。著有《小山词》,《全宋词》收其词260首,其中长调3首,其余均为小令。

晏几道生性高傲,不慕势利,不屑于利用其父影响谋取功名,一生只做过颍昌府许田镇监、开封府推官等小吏。黄庭坚《小山词序》:“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处亦自绝。人爱叔原者,皆愠而问其旨:‘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皆负之而不恨,已信之终不疑其欺已,此又一痴也。’乃共以为然。”陆友仁《砚北杂志》记载:“元佑中,叔原以长短句行,苏子瞻因鲁直欲见之,则谢曰:‘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当时苏轼不但已为文坛巨擘,而且正受帝、后赏识,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连苏轼这样的人,也不放在眼里,可见其性情何等孤傲。

晏几道坚守婉约传统,固守小令的阵地。其词艳而不俗,语言精炼,情感深挚,是小令发展到北宋后期的一座高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文忠之右……措辞婉妙,一时独步。”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实罕其匹。”刘熙载《艺概》:“叔原贵异,方回赡逸,耆卿细贴,少游清远,四家词趣各别,惟尚婉则同耳。”夏敬观《吷庵词评》:“晏氏父子,嗣响南唐二主,才力相敌,盖不特词胜,尤有过人之情。叔原以贵人暮子,落拓一生,华屋山邱,身亲经历,哀丝豪竹,寓其微痛纤悲,宜其造诣又过于父。”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秦观(1049-1100年),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北宋高邮(今江苏高邮)人。“苏门四学士”之一。诗、词、文、赋都有很深的造诣,以词著称。虽然为苏门学士,秦词主要受柳永影响。秦观的个性和才华也和柳永类似,其仕途虽然坎坷,但比柳永要顺畅得多。秦观和柳永一样也创作了大量慢词,主题也颇为类似。但秦词淡雅含蓄的风格不同与柳词的俚俗浅白。秦观性格风流,经历丰富,作品情韵兼长,曲幽婉柔,多有传世名篇,在婉约派地位很高,甚至被认为是婉约派的一代词宗。苏轼特别欣赏秦观,赞其有屈、宋之才。听闻秦观死讯,曾说“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现存文250多篇、诗430多首、词100多首。历代学者对其词评论甚高。

叶梦得《避暑录话》:“少游亦善为乐府,语工而入律,知乐者谓之作家歌。……。苏子瞻于四学士中最善少游,故他文未尝不极口称善,岂特乐府。然犹以气格为病,故常戏云: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王灼《碧鸡漫志》:“张子野、秦少游,俊逸精妙。少游屡困京洛,故疏荡之风不除。”

陈延焯《白雨斋词话》:“大抵北宋之词,周、秦两家,皆极顿挫沈郁之妙。而少游托兴尤深,美成规模较大,此周、秦之异同也。”

张炎《词源》:“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刘熙载《艺概》:“少游词有小晏之妍,其幽趣则过之。秦少游词,得花间、尊前遗韵,却能自出清新。东坡词雄姿逸气,高轶古人,且称少游为词手。”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少游以绝尘之才,早与胜流,不可一世,而一谪南荒,遽丧灵宝,故所谓词寄慨身世,闲雅有情思,酒边花下,一往情深,而怨悱不乱,悄乎和得《小雅》之贵,后主而后,一人而已。”

况周颐《蕙风词话》:“有宋熙、丰间,词学称极盛,苏长公提倡风雅,为一代斗山。黄山谷、秦少游、晁无咎,皆长公之客也。山谷、无咎皆工倚声,体格于长公为近。惟少游自辟蹊径,卓然名家。盖其天分高,故能抽秘骋妍于寻常擩染之外,而其所以契合长公者独深。”

周济《宋四家词选》序:“少游最和婉醇正,稍逊清真者辣耳。少游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故少重笔。”

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之最工者,实推后主、正中、永叔、少游、美成,而前此温、韦,后此姜、吴,皆不与焉。”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踏莎行?雾失楼台》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满庭芳?山抹微云》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贺铸前篇列举贺铸,是因为贺铸部分词风受到苏轼的影响,但他的主流创作还是传统词。贺铸是一位长寿词人,他从20多岁开始步入词坛,直到徽宗年间退隐,始终坚持创作,历经50余年。他与苏轼及其门人来往较多,受到新体词和传统词的双重影响,其创作风格也由此变得复杂。但贺铸通晓音律,深刻理解词是音乐的文学,他词集中也有《薄倖》、《兀令》、《玉京秋》等自度曲,可见他对词本质特征的认识。贺铸活跃在苏轼之后,他叹赏苏词的潇洒自如,也听到了对苏词“要非本色”的种种批评。新体词不符合以音乐为根本的传统审美观念,他内心是认可这种批评的。因此,贺铸在实际创作中,经常将新体风格融入传统模式,想把二者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这种尝试无疑是危险的,所以后人对贺铸词的评价相差甚大。

叶梦得《建康集·贺铸传》记贺铸尝言:“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当奔命不暇。”张耒《东山词序》:“方回乐府妙绝一世,盛丽如游金、张之堂,妖冶如揽嫱、施之祛,幽索如屈、宋,悲壮如苏、李。”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耆卿溶情入景故淡远,方回溶景入情故秾丽。”王灼《碧鸡漫志》:“贺方回、周美成、晏叔原、僧仲殊各尽其才力,自成一家。贺、周语意精新,用心甚苦。”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方回词,胸中眼中,另有一种伤心说不出处。全得力于《楚骚》,而运以变化,允推神品。”程俱《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仪观甚伟,如羽人剑客。然戏为长短句,皆雍容妙丽,极幽闲思怨之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说:“若贺方回,非

不楚楚,总拾人牙慧,何足比数。”王国维《人间词话》:“北宋名家以方回为最次。其词如历下、新城之诗,非不华瞻,惜少真味。”

历代学者对贺铸的评论从来没有达成共识,甚至走向了褒得过高和贬得过低两个极端。个人认为,易安《词论》:“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在偏狭中,对贺铸的评论还是接近真实的。贺铸词作,数量多、风格杂,但作品本质始终坚守着传统本色,应为北宋后期正宗词派的主要干将。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踏莎行?杨柳回塘》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周邦彦(1056-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有堂名“顾曲”,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喜读书,性疏散。宋神宗时,为太学生,有文名。其后,因献《汴都赋》,称颂新法,得神宗赏识,擢升为太学正,一时声名大振。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周邦彦精通音律,创作了很多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被尊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创始人,开南宋姜夔、吴文英格律词派先河。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多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词中老杜”。著有《清真居士集》,已佚,后人改名为《片玉集》。存词206首(本集127首,补遗79首)。

周邦彦的才华、个性都与柳永相似,曲词创作也有许多近似之处。与北宋许多既批评苏轼“诗化”词,又受其影响的词人不同,周邦彦的创作,无论从音律上还是主题上,都严格控制在传统词范围之内。周邦彦生性风流放荡,时常光顾秦楼楚馆,与形形色色的歌妓交往频繁,往往为美艳与声技所倾倒,创作了许多柳欹花亸的艳词,实与柳永有异曲同工之妙。宋人笔记中甚至有许多关于周邦彦与宋徽宗为名妓李师师争风吃醋的故事。周邦彦精通音律,填词按谱,审音用字,十分严格,不仅分平仄,而且严分平、上、去、入四声,使语言的字音高低与曲调旋律节奏的变化完全吻合。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读先生之词,于文字之外,须更味其音律。今其声虽亡,读其词者,犹觉拗怒之中,自饶和婉,曼声促节,繁会相宜,清浊抑扬,辘轳交往。两宋之间,一人而已。”邵瑞彭《周词订律序》:“词律之义

有二:一为词之音律,一为词之格律。所谓词之音律,如宫调,如旁谱,宋人词集中往往见之,然节奏已亡,铿锵遂失。……若夫词之格律,本为和勰音律而起,但音律既难臆测,不能不与字句声响间寻其格律。格律止求谐乎喉舌。音律兼求谐乎管弦,世未有喉舌不谐而能谐乎管弦者。……尝谓词家有美成,犹诗家有少陵,诗律莫细乎杜,词律亦莫细乎周。”其词集中有很多自度曲,首见于周邦彦词集的曲调有:《蕙兰芳引》、《华胥引》、《塞翁吟》、《浣溪沙慢》、《月下笛》、《玲珑四犯》、《丁香结》、《锁窗寒》、《垂丝钓》、《凤来朝》、《玉团儿》、《青房并蒂莲》、《双头莲》、《隔浦莲》、《一剪梅》、《四园竹》、《解蹀躞》、《红林擒近》、《侧犯》、《大有》、《绕佛阁》、《渡江云》、《玉烛新》、《宴清都》、《庆春宫》、《忆旧游》、《花犯》、《双头莲》、《倒犯》、《氐州第一》、《还京乐》、《绮寮怨》、《丹凤吟》、《六丑》、《瑞龙吟》、《红罗袄》、《解连环》、《大酺》、《烛影摇红》、《西河》、《夜飞鹊》、《拜星月》、《意难忘》、《扫地花》、《粉蝶儿慢》、《万里春》,共计46调。所以龙榆生说:“音律与词情兼美,清真实集词学之大成,宜后世之奉为正宗也。”

南宋陈郁《藏一话腴》:“美成自号清真,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贵人、学士、市儇、妓女,皆知美成词为可爱。”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词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擘,后之为词者亦难出其范围。”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清真词多用唐人诗语,檃括入律,浑然天成;长调尤善铺叙,富艳精工,词人之甲乙也。”

张炎《词源》:“美成负一代词名,所作之词,浑厚和雅,善于融化诗句,而于音谱且闲有未谐,可见其难矣。”

沈义父《乐府指迷》:“凡作词当以清真为主。盖清真最为知音,而无一点市井气,下字运意,皆有法度,往往自唐、宋诸贤诗句中来,而不用经、史中生硬字面,此所以为冠绝也。”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美成思力,独绝千古,如颜平原书,虽未臻两晋,而唐初之法,至此大备。后有作者,莫能出其范围矣。读得清真词多,觉他人之作,都不十分经意。钩勒之妙,无如清真。他人一钩勒便薄,清真愈钩勒愈浑厚。”

刘熙载《艺概》:“周美成词,或称其无美不备。余谓论词莫先论品。美成词信富艳精工,只是当不得一个贞字。是以士大夫不肯学之,学之则不知终日意萦何处矣。周美成律最精审,史邦卿句最警炼,然未得为君子之词者,周旨荡而史意贪也。”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诸家所论,未尝专属一人,而求之两宋,惟片玉、梅溪,足以备之。周之胜史,则又在浑之一字,词至于浑而无可复进矣。”

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南宋惟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

《少年游?并刀如水》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瑞龙吟?章台路》周邦彦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

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兰陵王?柳》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个人认为,王国维以宋词比唐诗,比拟得十分恰当:东坡似太白,天马行空,天才横放;清真似工部,尽善尽美,格律精研。所以今人学写词要学东坡是很难的,应从学习清真词开始,严格按谱填词,殊几可得词之韵味之一二。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槐榆柳

2014年9月10日

附注:本文纯属个人学习心得,参看资料杂多,亦无深入探究,浅见陋识,不免有许多偏颇和谬误之处,望读者鉴之。

唐宋词赏析学习心得006词的发展(五)

槐榆柳学习心得系列之唐宋词赏析 编号:006 词的发展(五) 纵观词在宋代的发展史,可以说南宋词人和作品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北宋。唐圭章(1901-1990年)编著的《全宋词》1965年版本中,总辑两宋词人1330多家,收词约20000首。其中南宋词人数量约是北宋的三倍,作品量也占据着绝对多数的位置。所以,从数量上来说,词的高峰期应该在南宋。但北宋词和南宋词在文学成就上的高低并不是由数量来决定的,多数观点反而倾向于北宋词的成就高于南宋词。当然,这不是一个定论。南宋词在国仇家恨的历史背景下,必然负载着更多的社会责任,也同时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烙印。从这一点来说,北宋词是无法比拟的。这里把南宋词粗略地分为南宋前期南渡词人对词坛的重建、南宋中期词家创作的高峰和南宋后期宋词最后的结局三个阶段来进行学习,只是为了反映词的发展脉络,并不是研究南宋词最详尽的分期方法。 五、南宋前期 从公元1127宋高宗赵构建炎元年至公元1162宋高宗赵构绍兴三十二年,约三十五年。这也恰好是高宗从登基到退位的三十五年。靖康二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高宗于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因拒抗金主张,南逃临安,建立南宋政权。高宗统治期间,重用投降派,

以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向金人乞降求和,偏安东南。在这样雪崩一样的历史背景下,词坛也必然经历了战乱的洗礼。曾经的汴京歌舞,散为云烟,昔日的剪红刻翠、浅斟低唱,同归歇绝。追随宋室南渡的词人,裹挟在历史变换的潮流中,再也无心留恋花前月下、寄情山水诗酒,而是转为对山河破碎的哀伤、忧愤、呐喊。于是,重新开始的南宋词坛,在创作风格上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一时期的代表词人有:叶梦得、朱敦儒、李清照、张元干、张孝祥,以及李纲、赵鼎、向子諲、李弥逊、陈与义、岳飞、胡铨、吕本中等。 叶梦得(1077~1148年),字少蕴,苏州吴县人。宋代词人,亦工诗文。绍圣四年(1097)进士,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石林谷,自号石林居士,于绍兴十八年卒,追赠检校少保。著有《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避暑录话》等。《全宋词》录其词102首。 叶梦得是北宋末年到南宋前期词风转变中承上启下的重要词人。他的创作活动,以南渡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取材传统,词风婉丽,但这类词在《石林词》中为数甚少。南渡后,词风随着社会的巨变而改变,风格类苏轼,借词抒发家国之恨和抗敌之志。他与张元干、张孝祥等词人一样,都是辛派词的先驱。关注《题石林词》:“味其词婉丽,绰有温、李之风。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合处不减靖节、东坡之妙”。毛晋《石林词跋》称其词“少蕴自号石林居士,晚年居卞山下,奇石森列,藏书数万卷,啸咏自娱。所撰诗

唐宋词鉴赏13到16

十三 1. 《江城子》(密州出猎)借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从军报国的壮志和抗击敌人的坚强决心。 2. 豪放词的第一首是苏轼(填作者)的《江城子》(填词牌名)(密州出猎),把原本只有在诗中表达的题材写进了词。 3. 《江城子》(密州出猎)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多选题 (1 满分) 4. 关于《江城子》(密州出猎)说法正确的是(ABCD_____ ) A. 词人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B. 下片进一步抒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 C. 词人以汉文帝时冯唐自比,在此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D. 这首词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行程豪放风格,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文字填空题 (2 满分) 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_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 多选题 (1 满分) 6. “把酒问青天”的“问”字关合的句子有(AB ) A. 明月几时有 B.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文字填空题 (5 满分) 7.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_ 、_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8.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用了鼎足对。 9.“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的“绕”读上声。 10.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这里用的是隐显手法。 多选题 (1 满分) 11. 关于《蝶恋花》(花褪残红)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_____ ) A. 词的上片说的是一片春夏之交的光景,春天的花团锦簇渐渐的为夏天的青草葱葱所代替。 B. 这首词上下句之间、上下阕之间,往往体现出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 C. 同样是写女性,苏东坡一洗“花间派”的“绮怨”之风,情景生动而不流于艳,感情真率而不落于轻,难能可贵。 D. 苏轼的这首词也是言志,表达了他对自己满腔抱负,忧国忧民,一心想为朝廷效力,却屡遭迫害的悲惨命运的自嘲。 单选题 (1 满分) 12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苏轼“进”与“退”之间的徘徊与矛盾A A.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文字填空题 (2 满分)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文档标题]

唐诗的发展历程 摘要: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洪荒时代,即便从《诗经》开始算起,也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了。中国的诗词博大精深,历朝历代都有杰出的诗人和作品问世,其中以唐代的诗歌最为出名,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极为亮眼的一颗明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为繁荣的篇章。 关键词:初唐诗歌;盛唐诗歌;中晚唐诗歌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现在的学生都要学习唐诗,甚至牙牙学语的小孩都会念《咏鹅》。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在现代社会已经十分普及,那么,唐诗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它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初唐诗歌 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重要诗人有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张若虚、宋之问等。大唐建国之初,诗歌仍沿着南朝诗歌的惯性发展,柔靡纤弱,毫无生气。“四杰”的出现使这种风气发生了转变。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气和壮烈的抱负,拓宽了诗歌的题材。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盛唐诗歌 唐玄宗执政期间,唐王朝出现了历史上着名的“开元盛世”,政治、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鼎盛。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和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其中两大诗歌流派指“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双子星座”指李白和杜甫,二人合称“李杜”。

唐宋词鉴赏-词与近体词和古体诗的区别

课题1:词与近体诗、古体诗的区别 这里根据课堂讲解、推荐书籍和个人见解,简单回答了词与诗的一些区别。我国的诗词文化的发展都曾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并且历经千年而流行不衰,下面就具体由定义、内容、题材、流行时间四个方面对它们的区别分别展开探讨。 ?定义 诗,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百度百科) ?内容 1. 语言特色 词作为诗歌的发展,来源于宴饮之时,起初只起到助兴、娱乐的作用。因此词在语言要求上是和音乐、朗朗上口的。词作为这样的文学,一方面固然没有诗那样教化人心,传递正能量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更加的生活化、接地气,更流行,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有呈现社会百态,传递喜怒哀乐,引起人与人之间强烈的共鸣的效果。 而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这一点与词比较类似,另外,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样体现普通人民感情生活和《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样返璞归真的诗句。 近体诗在格律的要求就更加的严格了,《人间词话》中有言:“近体诗易学而难工,古体诗难学而易工”,在对规则的要求更加严格后,诗人创作的方向比较固化了,不能再创作方式上有所创新,

就在深度上多做文章,比拼在思想感情上谁更高尚、更深远。如《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样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诗句。 2.思想感情 词在思想感情上以境界为上,王国维言: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例如苏轼的代表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语言精美,意境旷远。在语言的华丽精致方面,柳永当属大家,《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山献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用华丽的语言,流畅的笔调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而李煜的赤子之心和才华横溢则无处不在的体现在他的作品中;《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l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故言: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古体诗语言精练,善于从极简的文字中展现无穷的意境,风格含蓄隽永,《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笔法多变精炼,表现出强烈的忧伤。 近体诗,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还把我国古代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题材 发展到宋代,词的类型大概可分为两种:豪放派和婉约派。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的豪放派将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报国热血融入词中,语言大气,格局广阔,“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组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学姜夔、陆游的词相对好学,而学南宋辛弃疾宏大壮阔的格调却十分不易。故又言“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参见《摸鱼儿》:“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唐宋词

《唐宋词》读书报告 于淼信科112 23111201 如果把中国传统文化比作一条星光灿烂的银河,那么唐宋词必定是其中最为闪亮的一颗星,那么就让我们感受一下这颗星的美妙光芒吧。 首先来了解一下唐宋词的发展历程: 词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 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 唐宋词分为两个流派,婉约派与豪放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

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等。李清照的《漱玉集》、李之仪的《姑溪词》,欧阳修的《六一词》都是很好的作品。 豪放作为文学风格,见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杨廷芝解释豪放为“豪迈放纵”,“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我”(《诗品浅解》)。可见豪放的作品当气度超拔,不受羁束。 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答陈季常书》),他还开始写作打破传统词风的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颇引人注意。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隐然把苏词看成可与柳词相抗衡的另一流派。 婉约派与豪放派虽不尽相同却各有各的韵味,而这些韵味是要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得到。 婉约派中我尤其喜爱李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现在反复咏叹、不忍释卷的词,正是由于李煜的出现,让她由俚俗小曲变成了姿态万千的阳春白雪。

唐宋词赏析论文

浅谈李清照其人其词 通过本学期对《唐宋词赏析》课程的学习,对李清照的词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每个词人的每首词通过多次学习和思考,总能体会到更多更有深意的不同以往的感觉,也就越发接近词人想要表达的真正的情绪和思想。 李清照作为历史上少有的女词人,其词风理所应当地以婉约为主,作为婉约派的代表,虽然她在很多作品中都表现出了很多消极、感伤的感情基调,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她是一位气节高尚、性格刚毅、洒脱不羁的爱国女词人。 李清照出身于官宦世家,但是她不慕权贵,敢于大胆发表政见。她早年不避风险,上诗救父;对公公赵挺之升为宰相,不但不表示祝贺反而写诗嘲讽他:“炙手可热心可寒。”早在青年时代,她就以唐玄宗荒淫误国、招致安史之乱的历史 教训,劝宋徽宗:“夏为殷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俱在。”与赵明诚结为夫妻后,两人惺惺相惜,志同道合。两人经常不得已两地分居,因此此时李清照的词多以思念为主。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一剪梅》:“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但是,他们互敬互爱的美满生活,很快便被金人入侵的铁蹄踏破了。李清照的高风亮节不仅表现在她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她关心国家民族命运、深切同情陷于外族入侵铁蹄下的人民。她不甘屈辱投降,和丈夫一起流亡江南,耳闻目睹南宋小朝廷只求偏安、不思抗敌的现实,忧国伤时,悲愤交加,写下了掷地有声的铿锵诗句:“生当作 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此歌颂项羽宁肯一死以谢江 东父老的英雄豪气,谴责赵构苟且偷安的可耻行为。 在兵慌马乱之中,赵明诚接受了湖州太守的任命,赴任途中不幸得病去世。李清照惊闻噩耗,悲痛欲绝。在颠沛流离中失去了丈夫,这无疑是天大的打击,这也使李清照的词开始变得凄冷悲怆。在如此巨大的悲痛中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字里行间,让人深深体会到当时她内心的痛苦。 虽然经历了一场再嫁、离异入狱的波折,但是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诗词创作的热情更日益高涨。她从个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之后,把眼光投到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上。朝廷派同签书枢密院事韩肖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朝。李清照满怀激情地作古诗、律诗各一首为二公送行。诗中有“欲将血泪寄山河,去 洒东山一抔土”之句,表达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充满了关念故国 的情怀。她忍受着国破家亡、离乡背井的巨大痛苦,写下了充满伤感和悲愤的词章,并在颠沛流漓之中,带病坚持整理、编著了《金石录》,为世人留下了珍贵文物。 在七十多岁时,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一代女词人落得如此结局,不能不让人叹惋。但是李清照对宋词的巨大贡献必定会被人们永远铭记。

唐诗的繁荣和唐代历史

从唐代历史来看唐诗的兴衰 摘要:唐代在中国诗史上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但是就事物发展的规律而言,唐诗有兴盛则也有低谷。本文主要从唐代的历史发展的角度逐层分析唐诗繁荣或相对衰败的原因其中侧重对繁荣原因的分析,包括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部分。 关键词:唐诗唐朝历史 一:唐宋诗之争 在中国诗史的研究上常常存在着一些纷争。作为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唐和宋之间自然也有着诸多争论。唐诗和宋诗之争便是其一。 唐宋诗之争,起于南宋。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首次区分唐宋诗的界限,其后永嘉四灵、江湖派诗人及严羽、方回等理论家都对唐、宋诗的差异作出了辨析。其中以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总结的“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兴”影响最大。但将严羽的这一概括系统化、理论化,则是由推崇唐诗的明代复古诗论家们完成的。清初的诗坛以学习宋诗为主。 诗分唐宋(唐又分初、盛、中、晚)以来,赞成反对者争辩不休。今人钱钟书认为,“诗分唐宋乃风格性分之殊,非朝代之别”;“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夫人禀性,各有偏至,发为声诗,高明者近唐,沉潜者近宋”;“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体,晚节思虑深沉,乃染宋调”(《谈艺录》。 不过,虽然唐诗与宋诗在诗史中都有着重要的位置,但是提到诗歌,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唐诗,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每个朝代都有自己出彩的东西,对后人来说影响特别深的东西。那么唐朝可以说完完全全是个诗歌的朝代,那么唐代诗歌究竟为何如此繁荣呢?本人将会从历史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 二:唐代历史的发展与唐诗的兴衰 唐代是一个健康而富有活力的时代。唐诗有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它的繁荣兴盛经历了一个曲折演变的过程,明初高棅在《唐诗品汇》中把唐诗总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这大致符合唐诗的发展情况。 (1)初唐——时间最长,诗歌数量与质量却最差 从唐高祖武德元年至睿宗延和元年为初唐,共92年,然而这一时期并没有产生伟大的诗人和诗歌。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说:初唐时间最长,可是无论诗歌的质量还是数量都是最差的,而且一百年间竟然没有出现一流的诗人,缺少异峰的突起。“但是这一时期诗人们特别是初唐四杰纠正了齐梁以来柔弱轻艳的宫体诗余风并酝酿形成了各种新的诗歌形式【律诗】,可以说为盛唐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虽然初唐为盛唐奠定了基础,但是初唐诗歌的平庸却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是什么制约了初唐诗歌的发展呢?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隋末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的影响,靠农民战争取得政权的唐朝统治者所采取的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农民的生活和要求,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刚结束战乱的年代,百废待兴,因此在社会经济上初唐稍差。 社会文化基础的薄弱,虽然统治者爱好提倡诗歌,但是诗坛长期为宫廷馆阁的文馆学士所支配,诗歌创作中心下移过于缓慢。创作主体的贵族化和诗歌风格的单一化制约了唐诗的发展。唐初的几代君主,不仅太宗如其自称喜“以万机之暇,游息艺文”(《帝京篇·序》),高宗、武后、中宗等,也都如此。为了炫耀大唐帝国的治世气象,他们又广引天下文士,编纂类书,赋诗唱酬。由此在唐初先后出现了几个宫廷文人集团。初唐宫廷诗人虽然在诗歌形式方面作

唐诗宋词赏析

唐诗宋词赏析 在狱咏蝉骆宾王P39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诗,属对工整,句法善变,语言精炼,音韵和美,格调深沉而不颓丧,给人以整齐活泼的美感。 首联一方面表明时令已是秋天,一方面又交待了诗人被囚禁的地点一禁垣西。蝉的哀鸣声唤起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无限惆怅与悲戚。这个“侵”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忧心忡忡的心境和情境。 颔联从“己”着笔,从自己感受的角度写蝉的外形、蝉的悲鸣。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而自己已经白发满头,两两对照,不禁自伤年老。在这十个字中,诗人运用比兴,把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 颈联表面是写蝉,实际是抒写自己境况。秋季露水凝重,打湿了蝉的翅膀,使它难以飞行;秋风频吹,使蝉的声音传不到远方。此处以蝉的困厄处境比喻自己仕途曲折,蹉跎难进;受谗言诽谤良多,身陷囹圄,辩词无以传递。诗句委婉,意在言外。 尾联为一句深沉的慨叹:现在世上无人看重“高洁”,又能指望谁来替我平反昭雪呢!这声哀叹,仿佛对苍天呼吁,又象是控诉奸佞,满腔愤懑倾泄而出。 总之,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物与人不即不离,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佳作。 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P66 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唐诗发展历程、主要风格流派和代表作家

唐诗发展历程、主要风格流派和代表作家 一、初唐是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就表现领域说,逐渐从宫廷台阁走向关山与塞漠,作者也从宫廷官吏扩大到一般寒士;就情思格调说,北朝文学的清刚劲健之气与南朝文学的清新明媚相融合,走向既有风骨又开朗明丽的境界;就诗的形式说,创造了一种既有程序约束又留有广阔创造空间的新体诗——律诗。 1.“初唐四杰”:“四杰”指大都生于唐贞观年间的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人的创作个性是不同的,所长亦异,其中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四杰”作诗,强调要有刚健骨气,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因此在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这种壮思和气势,在古体和歌行中表现得尤为充分。特别是卢、骆的七言歌行,气势宏大,视野开阔,写得跌荡流畅,神采飞扬,较早地开启了新的诗风。,“四杰”所写的五律,尤其是王勃和杨炯的五律,也透露出一种非常自负的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这主要反映在他们羁旅送别之作和边塞诗中。这种激扬文字的书生意气,是构成其诗歌“骨气”的重要因素, 2.陈子昂与唐诗风骨:陈子昂是武后时期才登上诗坛而崭露头角的诗人,陈子昂的诗歌创作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是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个性风采,也是他倡导的风雅兴寄中能反映一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新内容,被称为唐诗风骨的东西。 二、盛唐开元、天宝盛世,唐诗全面繁荣。诗人的创作中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前人所谓“盛唐气象”,指的就是这种富于浪漫气息的精神面貌。诗中的代表人物是隐士和侠少。 1.盛唐山水田园派:代表作家王维、孟浩然、常建、储光羲等。 孟浩然禀性孤高狷洁,虽始终抱有济时用世之志,却又不愿折腰曲从。他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出现在孟浩然诗里的景物描写, 常常就是他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带有即兴而发、不假雕饰的特点。随意点染的景物与清淡的情思相融,形成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的明秀诗境。自然平淡是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王维,人称“诗佛”,他的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因心境空明,他对自然的观察极为细致,感受非常敏锐,像画家一样,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层次感。同时,王维却在描摹自然、歌颂隐逸之外,还曾将其诗笔扩展到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在另外许多同样成功的篇章中,他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进取精神和悲壮情怀。王维在高蹈者孟浩然等和进取者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等之间,恰好是一座桥梁。所以有些评论家就一方面将其与孟浩然相提并论,合称王孟;而另一方面,又将其与高适等相提并论,合称王、李、高、岑。当然,这种提法也包含有对诗歌样式的考虑在内。王维是兼有五七言古今体之长的,而王孟并提,偏指五律;王、李、高、岑并提,则偏指七古。 2.边塞诗派:唐代诗歌流派,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集中反映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精神。这类诗篇,塑造了许多边塞健儿的英雄形象。其源出于鲍照、刘琨,更上一点,还可以追溯到建安作家群,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其它如王之涣、王翰、崔颢、刘湾、张谓等也较著名。这些诗人大都有边塞生活体验,他们从各方面深入表现边塞生活,艺术上也有所创新。他们不仅描绘了壮阔苍凉、绚丽多采的边塞风光,而且抒写了请缨投笔的豪情壮志以及征人离妇的思想感情。诗人们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却并不是无原则地讴歌战争,往往还反对开边。在写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痛苦时,也反映了战争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这些诗交织着英雄气概与儿女心肠,极尽悲凉慷慨、缠绵宛转之情。对战争的态度,有歌颂、

唐宋词鉴赏课后习题24、25章

唐宋词鉴赏课后习题24、25章

1.陆游,字__务观____,号___放翁___ 。又晚号龟堂老人。有《___剑南诗稿_____》、《渭南文集》、《南唐书》行世。 2.古代有“ _幼名_ __ ,_冠字_ __ ”的制度,即幼小取名,二十岁左右定字。 3.陆游一生志在恢复,坚持抗金,以“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不拘礼法”、“嘲咏风月”等罪名多次遭弹劾免职,晚年心境转而消沉、凄凉。正确错误 4.陆游曾有《梅花绝句》,中有警句“何方可化身千亿? __一树梅花一放翁_____________ 。” 5.《卜算子》是词人以梅花精神自喻,借梅花表达了自己凌霜傲雪,不同流俗的情操。正确错误 6.多选题 (1 满分) .《卜算子》一词采用了以下哪一种或几种修辞手法? A. 夸张B. 拟物 C. 拟人D. 象征 7.陆游《卜算子?咏梅》的上阕写出一种寂寞愁苦的境界,写梅花受世俗的冷落,为下阕申发议论作铺垫,关键词为“__寂寞__”二字。下阕则重在刻画其志趣高洁,不同凡俗,即便遭受再大的挫伤打击也不改其本质,关键词为“____香如故__”三字。 8.陆游写作《秋波媚》时,正在南郑(今陕西汉中市)任 _四

川_ __ 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 9.多选题 以下哪一项或几项是《秋波媚》一词的艺术特色? A.充满悲壮之情,极具鞭挞之力 B.笔墨形象,感情饱满 C.具浪漫主义情调 D.运用大胆想象与拟人法 10.词的上阕,诗人正面出场,通过“ _悲歌击筑_ __ __ __ ”和“凭高酹酒”这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展示出诗人热爱祖国而又无比乐观的襟怀。 11.“灞桥烟柳”、“曲江池馆”都是古代都城()的名胜。 A. 开封 B. 杭州 C. 北京D. 西安 12 《钗头凤》是陆游写给前妻 _唐婉_ __ 的一首词。其时陆游在游览 _沈园_ __ 之时,与偕夫同游的唐氏相遇,有感而发。 13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是作者以乐景写哀情,同时为词作增添了明丽而又和谐的色彩感。正确错误 多选题 14作者连用三个“错”字表达了何种情绪?

唐宋词鉴赏课后习题9到12

九 1. 北宋词人柳永,字耆卿,排行第七,故称柳七,因当过屯田员外郎的官职,所以也称他为柳屯田。其词集名为《乐章集》。 多选题(1 满分) 2. 柳永在词学史上的贡献有(ABCD) A. 发展了慢词,善以铺叙的手法说物言情,翻开了宋词发展的新一页。 B. 多用赋体。吸收辞赋和骈文的长处,极善铺叙,并在铺叙中渲染情感。 C. 雅俗并陈。俗者以口语入词,吸收民歌养分,雅者则可以熔铸前人诗句,气象宏大。 D. 柳永扩大了词的表现题材。除男女恋情外,柳词还反映都市风貌、羁旅行役等较丰富的内容。判断题(1 满分) 3.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 正确 文字填空题(24 满分) 4. 《凤栖梧》词牌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所以又名《鹊踏枝》、《蝶恋花》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5. 填写所缺的词:“伫倚危楼风细细_____。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_残照____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6. 王国维《人间词话》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它出自柳永的《凤栖梧》。语本《__ 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7. 柳永《八声甘州》善用领字,请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领字。“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上述各句中的领字是对、渐、望、叹、想。 8. 苏东坡认为《八声甘州》中“不减唐人高处”的三句是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认为这三句词可和唐诗中的佳句比美。 9.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极为简洁地勾画出一幅深秋时节的暮江雨景。其中“洗”字体现了炼字的特点。 10. “是处红衰翠减”,指花木凋零,套用唐代诗人李商隐《赠荷花》中的诗句:此荷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11. 写出与“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相同诗意诗景的古人诗句。谢朓诗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温庭筠诗句:“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多选题(1 满分) 12. 对《八声甘州》一词分析正确的是(_abcde______ ) A. 柳永词“尤工于羁旅行役”,《八声甘州》是这一题材的代表性词作。 B.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启首三句定下全词阔大苍凉的感情基调,为下文写相思的寂寞制造了抒情气氛。 C. 《八声甘州》写的虽是羁旅行役,但所选景物空阔超远,所以调子高亢苍劲。 D. 词境广阔深远,在博大而开阔的背景之下抒发相思之感与失意之悲,便显得气势沉雄,兴象

唐宋词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

唐宋词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 词在唐朝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敦煌发现的曲子词中,大量是民间无名氏的作品,这也是词的最初形态。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所以词到宋代迎来了创作的高峰。对于唐宋词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来作简单阐述: 1、从时间为顺序来看 以时间为序,词经历了:唐词(民间词、文人词)——五代词(花间词、南唐词)——北宋词(前、中、后期词)——南渡词——南宋词(前、后期词)词最初在唐代主要流行于民间,至于具体在唐代什么时候,现在已无从知晓。后来敦煌发现的曲子词中,大量是民间无名氏的作品,其中最受人注意的是以词集形态出现的《云谣集》,这是现存最早的曲子词集。其中有《望江南·莫攀我》、《鹊踏枝·叵耐灵鹊多瞒语》等词。之后在民间词曲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些文人来做这类新体的小词,根据现有的材料可知,正式依曲填词的文人,最早可以追溯到白居易、刘禹锡。例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到了晚唐以后,这一时期出现了号称“花间鼻祖”的文人词的奠基者——温庭筠。晚唐以后,来到五代十国时期,这时“花间词派”和“南唐词派”先后崛起,“花间词派”亦称“西蜀词派”,后因赵崇祚汇编成《花间集》而得名,代表人物主要有温庭筠和韦庄。继“西蜀词派”之后,又出现了“南唐词派”,主要指李璟、李煜父子和冯延巳,在社会大动荡时代,其词作充满着“忧患”的心理面貌。 进入北宋后,词的发展可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词,为由唐入宋的过渡;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文档副标题]

唐诗的发展历程 摘要: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洪荒时代,即便从《诗经》开始算起,也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了。中国的诗词博大精深,历朝历代都有杰出的诗人和作品问世,其中以唐代的诗歌最为出名,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极为亮眼的一颗明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为繁荣的篇章。 关键词:初唐诗歌;盛唐诗歌;中晚唐诗歌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现在的学生都要学习唐诗,甚至牙牙学语的小孩都会念《咏鹅》。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在现代社会已经十分普及,那么,唐诗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它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初唐诗歌 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重要诗人有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子昂、若虚、宋之问等。大唐建国之初,诗歌仍沿着南朝诗歌的惯性发展,柔靡纤弱,毫无生气。“四杰”的出现使这种风气发生了转变。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气和壮烈的抱负,拓宽了诗歌的题材。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和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盛唐诗歌 唐玄宗执政期间,唐王朝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政治、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鼎盛。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和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其中两大诗歌流派指“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双子星座”指白和杜甫,二人合称“杜”。 (1)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渊明、灵运、

朓的后继者,该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习惯上又称他王右丞。他受佛教思想影响(外号“诗佛”),厌倦官僚生活,热爱自然,熟悉乡村,诗写得恬静闲适,具有一种静态美。轼称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边塞诗派,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的生活为主。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颀等,其中,高和岑的诗歌成就最高。他们的诗作情辞慷慨、气氛浓郁、意境雄浑,多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形式。杰出作品如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3)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世尊称他为“诗仙”,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太白集》传世。白继承了屈原以来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加上他的天才与勤奋,创造出独特的白风格。他的诗歌,第一个特点是具有浓烈的激情。他心地纯洁,胸怀开阔,爱憎分明,高兴时美酒清歌,仰天大笑;悲愤时要“捶碎黄鹤楼”,“倒却鹦鹉洲”(《江夏赠韦南陵冰》),歌哭笑骂,无所避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便能体现太白的真性情。第二个特点是其无比丰富的想象力。诗思来如迅电,去如疾风,纵横变幻,大起大落,随着他抒情的需要,上下古今人物,天文地理知识,真实的历史,虚幻的神话随时来到他的笔下,注入诗句,为他所用。第三个特点是常用夸的语言抒发激情。如“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一风三日吹倒山”之类极度夸的诗句,在他的诗中比比皆是。极其夸,却也传神。极不准确的语言反而极为准确地表达了他的情感。 (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有大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写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从某些方面来看,杜甫也不失为“侠义之士”。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的作品风格,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有《杜工部集》传世。杜

唐宋词鉴赏

1:[单选题]提出词"自是一家”之说的词人是(参考答案:A )。 A:苏轼B:秦观C:周邦彦D:李清照 2:[单选题]柳永长调善于铺叙,其铺叙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参考答案:B) A:多用博喻B:多用赋体C:以文为词D:多用比兴 3:[单选题]开宋词豪放词风先声的边塞词是(参考答案:A) A:范仲淹《渔家傲》B:苏轼《定风波》C:王安石《桂枝香》D:贺铸《六州歌头》4:[单选题]下列词集中属于周邦彦创作的是(参考答案:C) A:《乐章集》B:《漱玉词》C:《片玉集》D:《珠玉词》 5:[单选题]下列词调中,属于三叠的是(参考答案:D) A: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B: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 C:姜夔《暗香》(旧时月色)D: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 6:[单选题]词体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 A:选词以配乐B:以近体诗入乐C:依曲拍为句D:扮演戏弄 参考答案:C 7:[单选题]词大都分为数片,其中最常见的是( )。 A:单调B:双调C:双拽头D:三叠 参考答案:B 8:[单选题]词是随着隋唐_______兴盛而起的一种音乐文艺。() A:雅乐B:清乐C:南曲D:燕乐 参考答案:D 9:[单选题]为《花间集》作序的词人是() A:温庭筠B:欧阳炯C:孙光宪D:孟昶 参考答案:B 10:[单选题]下列词人中,对周邦彦起直接影响的是( )。 A:欧阳修B:苏轼C:晏殊D:秦观 参考答案:D 1:[单选题]下列词集中,现被看作是我国第一部词总集的是( )。 A:《花间集》B:《尊前集》C:《金奁集》D:D.《云谣集》 参考答案:A 2:[单选题]苏轼的下列词作中,反映了作者旷达乐观心态的是( )。 A:《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B:《念奴娇》(大江东去) C:《卜算子》(缺月挂疏桐)D:《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倡导"清空”理论的词学著作是()。 A:杨绘《本事曲》B:沈义父《乐府指迷C:杨缵《作词五要》D:张炎《词源》 参考答案:D 4:[单选题]作为词体确立标志的是九世纪初白居易、刘禹锡依曲拍为句作( )。 A:《浣溪沙》B:《浪淘沙》C:《忆江南》D:《忆秦娥》 参考答案:C 5:[单选题]花间词人中与温庭筠齐名的是( )。 A:韦庄B:欧阳炯C:孙光宪D:毛文锡 参考答案:A 6:[单选题]发展慢词、多用赋体,其词法号称"屯田蹊径”的词人是( )。 A:周邦彦B:柳永C:晏几道D:秦观

答案 唐宋词鉴赏(1)

【答案】唐宋词鉴赏 【第一章】 1.ABCD 2.AB 3.ABCD 4.ABCD 5.错误? 6.词林正韵19 14 5(一定要写阿拉伯数字、汉字数字是没 分数的) 7.A 8.A 9.ABCD 10.仄韵偶字句平韵奇字句 11.格律诗 12.A 13.A 14.B 15.A 16.B 17.A 18.B

19.鼎足对扇面对 20.A CD 21.C 22.正确 【第二章】 1.云谣集杂曲子 2.菩萨蛮 3.博喻 4.非常 5.思妇望归羁愁思归 6.菩萨蛮忆秦娥 7.正确? 8.入 【第三章】 1.花间集赵崇祚18(阿拉伯数字) 2.绮罗香泽 3.闺情词为艳科 4.温庭筠飞卿花间派 5.发髻屏山太阳光

6.浓艳细腻绵密隐约 7.AB 8.斜晖脉脉水悠悠 9.BCD 10.ABCD 11.ACD 【第四章】 1.秦妇吟秀才 2.花间 3.花间别调 4.温庭筠韦庄 5.正确? 6.江南蜀地 7.BCD 8.ABC 9.绮窗愁对秋空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 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10.A BCD 【第五章】

1.冯延巳李煜 2.冯延巳阳春录 3.ABCD 4.ABAC(要大写的英文字母) 5.ABCD 6.BCD 7.摊破浣溪沙 8.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话连在一起即可, 切记不要加空格或者标点符号) 9.正确 【第六章】 1.李煜锺(zhōng)隐亡国降宋 2.ABC 3. a b c d e (写小写的字母) 4.仄平 5.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6.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7.白描比兴 8.AB 9.比喻

唐宋词鉴赏1到4

第一章 1.词具有的特征是 A.固定的字数 B.律化的平仄 C.形式上为长短句 D.早期词合乐可歌 2.词与格律诗相同之处有 A.字数固定 B.律化的平仄 3.词与格律诗不同的地方是 A.词为长短句,格律诗为齐言 B.词可重复,格律诗一般不允许重复 C.词分阙(片),格律诗不分 D.词形式多样,格律诗变化很有限 4.关于词的起源有哪几种不同的说法 A.隋唐说 B.中晚唐说 C.诗经说 D.六朝乐府说 判断题(1 满分) 5.词具有北方文学特性:词产生于北方,且作者多系北方人。 错误 文字填空题(4 满分) 6.今天人们填词用韵,基本上都依据清人戈载的《_词林正韵_ __ __ __》,其中共分19__个韵部,其中平上去三声为_14_部,入声为5__部。(后三空请填写阿拉伯数字)单选题(2 满分) 7.总体而言,词韵要比诗韵 A.宽 8.格律诗的韵脚只能押___韵 A.平声 多选题(1 满分) 9.词的押韵较宽,能押韵的有__ A.平声 B.仄声 C.入声 D.平仄通押 文字填空题(5 满分) 10.唐五代因由诗变词未久,所以平韵多于_仄韵_ __,奇字句多于__偶字句__ __。入宋以后,仄韵多于_平韵_ __,偶字句多于奇字句__ __ __。 11.词的平仄是在_格律诗_ __ __平仄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 单选题(7 满分) 12.词的对仗要比律诗的对仗更__ A.灵活宽松 13.律诗对仗的句子位置__ A.固定 14.词的对仗位置__ B.不固定 15.律诗的对仗__ A.要平仄相对 16.词的对仗__ B.不需要平仄相对 17.《鹧鸪天》词牌是由格律诗中的__ 变化而来

(完整版)唐宋词读书报告

唐宋词读书报告 词源于诗,是诗歌的一种变体,最初称“曲子词”或“曲子”同时也是一种音乐文学,词体虽句式参差,但“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言必称诗词,可见诗与词是颇有渊源的。词兴起于唐,早期的文人词多出自中唐,故词产生于初唐,中唐以后方开始流行起来,到了宋代便逐渐脱离音乐,独自成为一种特殊的抒情诗体,于宋代大放异彩,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特殊成就。 (一)唐宋词的发展脉络 词由唐代“燕乐”时兴起,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导致了以娱宾遣兴为目的的曲子词流行,吸引文人参与创作。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二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是词中小令的杰作。后经温庭筠、李煜、冯延巳等发展,到宋代迎来词创作的高峰。 词发展到宋代,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前人有“词至北宋而大,至南宋而深”之说,认为北宋词尤争气骨,南宋词则专精声律。由此将宋词划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由宋初一直到仁宗天圣、庆历年间,是北宋词的初期,晏殊、欧阳修等词人,承续“花间派”和南唐词

而有变化;由仁宗天圣、景佑开始,直至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是北宋词的创造时期,柳永、苏轼、秦观等大词人,成为了推动宋词发展的关键人物;由哲宗末年到汴京沦陷以前,是北宋词的总结期。在此时期出现了“集大成”的词人周邦彦。此外,北宋灭亡前后的李清照等南渡词人的主张和作风,与北宋词的联系较为紧密。 宋室南渡后,词坛的风气发生了变化。南宋初期的词人作词,多受苏轼“以诗为词”的影响,以词言志抒怀,籍以激励人心,恢宏士气,这方面以辛弃疾成就最大。辛弃疾把东坡词风带到南方并发扬光大,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此为南北宋词坛风气转折的一大关键。此外,李清照强调“词别是一家”,以女性词人特有的细腻纤巧写闺情词而有丈夫气,创立独具一格的“易安体”;朱敦儒承苏轼词风而走向放旷自适,在旷放的基础上形成了看破红尘的隐逸风调,有“朱希真体”,分别代表了当时宋词发展的两种走向。南宋中后期,以姜夔为的开山大师的清雅词派兴起。自此之后,词人们取径各异但都追求雅致,致力于人工雕琢以胜天巧,其锻炼之精深,音律之闲婉,皆前所未有;但也因此而伤于自然,由雅俗共赏变为纯粹的文人吟唱,措辞工整,但是缺乏鲜活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