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例Budcl-Chliari syndrome患者的护理

1例Budcl-Chliari syndrome患者的护理

1例Budcl-Chliari syndrome患者的护理

川南地区1例黑热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川南地区1例黑热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发表时间:2011-06-09T10:42:01.7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陈梅1 李晓明1 王光西2 陈洁1 张跃辉2 [导读] 流行病学调查患者2006年8月前往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县(黑热病流行区)居住和生活约10月。 陈梅1 李晓明1 王光西2 陈洁1 张跃辉2 (1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四川泸州 646000) (2泸州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四川泸州 646000) 【中图分类号】R5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2-0008-02 黑热病是以中华白蛉为媒介,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它主要在山西、陕北、川北、甘肃、内蒙古及新疆地区流行[1],但随着近年来物资和人员的大量流动,该病也出现在一些非流行地区。该病与恶性血液疾病如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容易混淆而被误诊。在川南地区尚没有黑热病确诊病例报道,现将川南地区首例黑热病确诊病例诊断与鉴别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女,21岁,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东乡人。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乏力、不规则发热,在当地医院治疗后(用药不详),症状反复未缓解。8月前自觉腹围增加,腹胀,双下肢肿胀,未予治疗。2月前因月经停止、左下腹包块肿大前往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未缓解,遂于2008年6月10日入我院住院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8.2℃,慢性病容,贫血貌。无皮肤瘀斑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丰满,肝肋下2cm,脾Ⅰ线10cm,Ⅱ线12cm,Ⅲ线-2cm。肝浊音界扩大,移动性浊音阴性。血常规:WBC 1.65×109/L,RBC3.35×1012/L,Hb:55.8g/L,Plt:106.0×109/L。免疫学及生化检查:ALT:60.7U/L,AST:99.1U/L,ALB:24.9g/L,GLO:45.1g/L,A/G:0.55,胆碱酯酶:2419U/L。Coom’s直接试验:(+)。Anti-HIV1/2 (-),Anti-HCV(-),Anti-TP2 (-),HBsAg(+)。中上腹部增强CT示:肝脾显著扩大,边缘光滑,肝内胆管及脾静脉无扩张,门静脉无高压,淋巴结无肿大,未见腹水,双肾大小形态正常。 1.2试验检查①骨髓细胞学检查,②DIC全套检查。 1.3流行病学调查患者2006年8月前往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县(黑热病流行区)居住和生活约10月。 2 结果 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增生活跃,分类及形态大小未见特殊改变;红系占43%,以晚红为主,个别细胞胞体偏大;组织细胞占1.5%,未见明显异形性,少数细胞胞浆内可见10-20个不等的杜利氏体,胞浆呈浅蓝色,可见紫红色的核及副基体;全片可见利杜氏体散在分布或成团聚集;骨髓小粒细胞丰富,以造血细胞为主,其间可见大量散在分布的利杜氏体;浆细胞占2%,分化较成熟,可见双核及Russel小体。DIC检查未见特殊。 经泸州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专家对该病人进行病原学鉴定,确认骨髓片中3-5um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虫体为利杜氏体,最后确诊为黑热病。 3 讨论 黑热病是一种由白蛉传播的慢性传染病,虫体进入人体后,除小部分被中性粒细胞吞噬杀灭后,其余大部分杜利氏体通过诱发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进入细胞,在吞噬溶酶小泡中以二倍体的形式大量繁殖,当细胞破溃后虫体又被其他巨噬细胞所吞噬,因而使得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大量增生,临床上以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髓侵蚀的损害为主。由于本病病程缓慢,潜伏期为9天到10年不等,多表现为不规则发热、贫血、鼻衄、齿龈出血等,但女性病人可出现月经停止或月经延长。 本病须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血液疾病相鉴别:①患者长期不规则发热,肝脾肿大,白细胞及红细胞计数减低,血红蛋白下降,两次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均显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系活跃,巨核细胞在正常范围,骨髓小粒细胞丰富而且以造血细胞为主,网织红检查也在正常范围,因此可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②虽然患者不规则发热,肝脾肿大,粒、红两系降低,骨髓涂片中组织细胞比例异常增加,但未见明显异形性改变,且吞噬型组织细胞内可见有大量虫体,可排除恶性组织细胞病。患者以月经停止,发现左下腹包块2月入院,因对黑热病认识不足,最初诊断为恶性血液病(急性白血病)或恶性组织细胞白血病。但通过对多部位骨髓细胞涂片检查后,检验医师高度怀疑为“黑热病”,再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详细调查后发现患者有在黑热病流行区域生活史[2]。结合患者病史体征,查阅相关资料后,请相关专家会诊阅片鉴定,最后确诊为黑热病。 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增加,黑热病有扩散的趋势,并且使得其传播具有新的流行病学特征,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对于黑热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应有新的认识。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尽早进行骨髓涂片检查是对黑热病疑似病人鉴别诊断的关键。对于骨髓涂片检查,尽量要求多部位取材,除了对骨髓内各系细胞的仔细观察外,还应对骨髓小粒进行拉片处理,仔细观察小粒内各个系统细胞的情况,不能因为一个部位或一张骨髓涂片就否定疾病的存在。非流行区的医疗机构在遇到疑似病例的时候应尽量与专门医疗机构联系,以求尽快确诊。 参考文献 [1]彭文伟,李兰娟,乔光彦. 传染病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0-234. [2]王兆俊,熊光华,管立人.新中国黑热病流行病学与防治成就[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1(1):51-54.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控制血糖是医疗与护理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最终目的,只要合理用药、精心护理、控制饮食,就能良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标签:糖尿病;护理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因胰岛素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脂肪、蛋白质、糖和继发性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其重要临床特征为高血糖。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较长者可导致其它系统的损伤,重症或应激时引起酮症酸中毒或者其它代谢紊乱。 1分类 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青少年多见、起病较急、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等症状非常明显,有发生酸中毒倾向,须依赖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起病较慢。症状比较轻,一般无酮症酸中毒倾向,可不依赖胰岛素治疗,但若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时或存在并发症时,需应用胰岛素。 2护理 糖尿病患者在遵医嘱药物治疗的同时,护理工作也至关重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饮食护理: 2.1.1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的目的和意义①纠正代谢紊乱,使血脂、血糖达到或者接近正常值并消除症状。②维持标准体重,肥胖者减少摄入的热量,使体重减轻以改善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消瘦者增加摄入的热量,以增加体重,从而使抵抗力和体力增强。③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担,使血脂、尿糖、血糖达到或者接近正常值,延迟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④维持健康,使成年人糖尿病患者可以从事正常的生理活动。使青少年和儿童患者能够正常发育并能参加较强的体力活动。 2.1.2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分配每日总热量摄入的原则①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标准体重、实际体重、体力活动状况以及有无并发症而定。②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标准体重(单位为Kg)=身高(单位为cm)-110;肥胖程度/消瘦程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注: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10为超重,超过1/5为肥胖,超过1/3为重度肥胖,而低于标准体重1/10为体重不足,低于1/5为消瘦)。③成人热量计算(按标准体重计算)休息时:20~25cal/dkg;

黑热病流行动态与防治现状

黑热病流行动态与防治现状 了解地震灾害后黑热病流行动态和防治现状,为制定灾后黑热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地震前、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黑热病病历资料和网络直报疫情报告,核实后进行资料处理;了解各受灾黑热病疫区发病和防治措施实施情况。结果全省黑热病病例地震前的2006、2007年分别发病49和78例;地震灾害的2008年发病56例,发病数较地震前有所减少;2009年发病62例;2010年发病65例,其中疫区居民和非疫区流动人群各发病28、37例,分别比2009年下降13.85%和上升19.36%。2010年汶川县居民发病4例,省内和省外非疫区流动人员在当地感染发病9和3例,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口发病出现回升。结论地震灾后疫区当年居民发病人数有所减少,其后2年局部疫区居民和流动人口发病人数增多,存在黑热病局部暴发风险,应加强相应的防治对策。 四川省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灾害涉及全省黑热病流行区,各流行县均为地震重灾区[1]。地震灾后疫区人与动物的生存环境被严重毁坏,媒介白蛉栖息环境的变化,流浪犬的增多,以及灾民的流动和大量援建人员进入疫区,开展灾后修建等,白蛉季节在疫区居留的时间较长,很易引起进入疫区的人群和当地居民感染。地震灾后,疫区开展了较大规模灭犬和人群聚集地及周围杀虫剂反复灭蛉为主的防治措施,但疫区内居民或在疫区居留过的人员,仍有感染利什曼原虫而患黑热病的病例发生,传播始终未得到有效控制[2]。为了解地震灾后黑热病流行趋势以及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现对地震灾后四川省黑热病流行动态与防治措施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来源 1.1.1 疫情报告网络直报黑热病疫情报告。 1.1.2诊断病例四川省疾控中心接诊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诊治黑热病患者的病历。 1.2 诊断方法根据临床体征、流行病学史,结合实验室病原学或血清免疫学检查[3]进行诊断。 1.3 地震灾后防治对策制订与实施根据全省黑热病防治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四川省黑热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地震灾后及时针对疫区状况和重建情况,制定四川省黑热病疫区地震灾后重建防治对策和地震灾后黑热病流行、存在问题与防治建议,供各疫区县参照执行。 1.3.1灭犬地震灾后对疫区曾出现黑热病患者的乡镇或疫点采取杀灭犬只的措施,提倡3~5年禁养家犬;难以推行灭犬的地区,采取杀灭流浪犬和病犬。 1.3.2灭蛉各疫区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开展药物喷洒灭蛉工作。地震灾后在发生黑热病的乡镇对人口集中地与疫点及其周围进行杀虫剂药物灭蛉处理。 1.3.3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在疫区加大宣传力度,对村民和流动人群进行黑热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居民的卫生防病意识。 1.3.4犬利什曼病血清学调查在传播季节前或后,在疫区采用rk39免疫层析试纸条,取犬耳或腿股静脉血,进行家犬感染利什曼病血中特异抗体检查[3],对检出的阳性犬及时捕杀。 1.4资料处理按黑热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确诊时间、所到地震灾区和流行病学史以及各流行县实施防治措施资料等进行统计。 2 结果 2.1流行区基本概况四川省黑热病流行区地处岷江和嘉陵江的上游,系康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境内崇山峻岭,河流湍急,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 海拔由东向西北递次上升,多在1000~4000m之间。春夏季降水量多,气候随海拔高度增加而趋向寒冷,年平均气温在11.3~13.2℃,月平均气温5~9月在

冠心病的相关护理措施

作品编号:DG13485201600078972981 创作者:玫霸* 心内二科业务学习 时间:2012年3月14日主持人:陈芬 地点:心内二科护士长办公室记录人:张令波 参加人员:陈芬、黄屹、彭婕主管护师龚中元、王培、彭继莉、李盛桃、谢莎、郭仙、谢小碧、杨慕峰、曾怡兰、王昊雯、田颖、汪静护师孔信、胡永娟、王茹荟、黄钦、黄盼、贺蓉、尹靖、林倩护士 主题:冠心病相关知识 一、定义 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二、致病原因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认为本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和性别(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家族史(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高血压,尿糖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 三、发病机制 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如果动脉壁上的斑块形成溃疡或破裂,就会形成血栓,使整个血管血流完全中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冠心病的少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痉挛(血管可以没有粥样硬化),产生变异性心绞痛,如果痉挛超过30分钟,也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1] 四、临床表现 好发群体 1.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 2.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 的和伴有高血压、尿糖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情 况的人群。 五、疾病症状 临床分为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缺血性心肌病)、猝死型五个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心绞痛型,最严重的是心肌梗死和猝死两种类型。 心绞痛是一组由于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所起的症候群: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体会 摘要: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长期坚持规范治疗是最重要的,包括:控制饮食,坚持适量运动锻炼,合理用药。当前医学专家则提倡高碳水化合物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质摄入的饮食结构,对改善血糖耐量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饮食;锻炼,合理用药。 前言 "糖尿病"是一种血液中的葡萄糖容易堆积过多的疾病。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继发型糖尿病。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作为一种全新的动态血糖检测技术,以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了结日间及日内血糖波动趋势,发现不易被传统检测方法所探测的高血糖和低血糖,观察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比较不同药物治疗水平的的优劣,评价糖尿病并发症情况,调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伴有危害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此类患者预后等优势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成熟。[1]本文就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概述如下。

材料与方法 1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方法-糖尿病的强化疗法 糖尿病的强化疗法强调强化降糖,广义上指应用胰岛素或其他降血糖药物,结合全天多次血糖监测,在短时间内将血糖严格控制在正常范围,从而消除葡萄糖毒性,改善胰岛细胞功能,预防及延缓各种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出现。[2] 2 糖尿病的辅助治疗:补充铬、镁和抗氧化剂实例 糖尿病治疗中的替代疗法几乎是文化选择和个人情况的反应因此,保健工作者必须考虑这些情况,从而使他们的患者达到最好的代谢控制。铬、镁和抗氧化剂是胰岛素作用和能量代谢中的必须的元素,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由于必需微量营养素可被胰岛素增强。故在糖尿病治疗中为达到微量营养素的摄入量,口服补充策略可能有特别的意义。[3] 3 临床情况 3.1 一般资料 96例患者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36-38岁;96例患者中均属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且均属非胰岛素依赖型。 3.2 治疗方法以健脾疏肝,固本涵木为治则,自拟降糖饮,方药组成:黄芪、生山药、玄参,知母、苍术、茯苓、黄连、僵蚕、甘草、葛根、偏肥胖痰湿偏盛者加陈皮、半夏:急躁易怒、肝气不舒者加川楝子,佛手:口干多饮者加石膏、麦门冬、天花粉。 4 结果 临床疗效本组病例服药25天为一个疗程,用药均为1个疗程以上。显

1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个案护理

1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个案护理 一引言 急性有机磷中毒指有机磷类农药进入人体,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为主所 致的一系列临床病理过程。中毒多数来自进食含有有机磷农药的食物,国内还有部分地区使用残留时间较长的有机磷农药,小儿以不慎进食污染超浓度有机 杀虫剂的蔬菜、水果而中毒。有机磷进入人体抑制胆碱酯酶,一方面产生迷走神经兴奋亢进肌肉烟碱样作用(N样作用)的一系列临床病理过程;另一方面是中枢神经芳香酯酶的抑制过程出现循环、呼吸、中枢神经受损时危及生命者为重度中毒。病死率因中毒的种类、剂量、时间长短等因素而异,致残率相对较高【1】。二病历资料 患者女性,35岁,昏迷1小时,患者1个小时前因与家人不和,自服药水1小瓶,把药瓶打碎扔掉,家人发现后5分钟病人腹痛、恶心,并呕吐一次,吐出物有大蒜味,逐渐神志不清,急送来诊,查体:T36.5℃,P60次/分,R30次/分,B p110/80mmHg,平卧位,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压眶上有反应,皮肤湿冷,肌肉颤动,巩膜不黄,瞳孔针尖样,对光反射弱,口腔流涎,呕吐物有大蒜味,两肺较多哮鸣音和散在湿罗音,心界不大,大小便失禁,以‘有机磷中毒’为诊断收住我科。入院后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对症支持治疗,完善相关检查,血胆碱酯酶活力为50%。两天后,患者神志转清,精神差,无流涎,大汗等。生命体征平稳。一周后患者神志清,精神好转,复查血胆碱酯酶活力为80%,治愈出院。 三病理生理分析

有机磷毒物进入体内后迅速与体内的胆碱酯酶结合,生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丧失了水解乙酰胆碱的功能,导致胆碱能神经递质大量积聚,作用于胆碱受体,产生严重的神经功能紊乱,特别是呼吸功能障碍,从而影响生命活动。由于副交感神经兴奋造成的M样作用使患者呼吸道大量腺体分泌,造成严重的肺水肿,加重了缺氧,患者可因呼吸衰竭和缺氧死亡。 四治疗原则 1.迅速清除毒物洗胃,导泻 2.解毒药物的使用抗胆碱药(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碘解磷定)3.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呋塞米、甘露醇 4.对症支持治疗奥美拉唑、门冬氨酸鸟氨酸 五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变化快,应密切观察病情,定时测量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意识、瞳孔和尿量的变化。 2.清除毒物的护理洗胃要彻底和反复进行,直到洗出的胃液无大蒜味并澄清 为止。洗胃时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3.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肩部要垫高,以保持颈部伸展,防止舌后坠,定时吸痰,一旦出现呼吸肌麻痹,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准备人工呼吸机,呼吸困难者应持续吸氧。 4.注意药物副作用的观察遵医嘱给予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用药期间要注意其副作用。要观察阿托品化的表现,注意与阿托品中毒的鉴别。做好给药、输液及药物反应的记录。 5.做好生活护理并预防感染对昏迷病人要作好口腔、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拍背。

冠心病患者的护理

冠心病患者的护理 案例编号:101005 知识点:冠心病的概念及分型;各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冠心病患者用药指导;冠心病心肌梗塞的抢救配合; PTCA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 急性心包填塞的处理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PTCA; 急性心包填塞 患者,男性,75岁,小学文化,退休。因“反复胸痛10余天”入院,10余天前反复出现胸痛,开始均在活动后出现,位于胸骨下段后部,为压迫性疼痛,休息数分钟后可缓解。近一周来患者症状加重,休息时亦有症状,胸痛持续时间延长,性质加剧,向左肩部放射,伴出汗、气促。近2天来患者感恶心,偶有呃逆。急诊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T改变。有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达180/100mmHg,规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压,血压未按时监测,控制不详。 体格检查:T 36.2℃,HR 52次/分R 18次/分,BP105/47mmHg。神志清楚,颈静脉无充盈,心率52次/分,律齐,两肺呼吸音清,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图1),Ⅱ、Ⅲ、aVF导联之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0.1~0.25mv。 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4.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5%。肌钙蛋白3.8ng/ml。心肌酶谱:CK 850U/L,CK-MB 65U/L,LDH 471U/L。电解质、肝肾功能正常。 医疗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图1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知识链接 心肌梗塞定位诊断 V1、V2、V3导联示前间壁心肌梗死 V3~V5导联示局限前壁心肌梗死 V1~V5导联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Ⅱ、Ⅲ、aVF导联示下壁心肌梗死 Ⅰ、aVL导联示高侧壁心肌梗死 V7~V8导联示正后壁心肌梗死 Ⅱ、Ⅲ、aVF导联伴右胸导联(尤其是V4R)ST段抬高,可作为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右室梗死的参考指标。 情境1 入院护理 患者由急诊室平车送入病房。医嘱予心电监护,鼻导管吸氧,绝对卧床休息,医嘱予氯吡格雷(波立维)、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肠溶阿司匹林口服。 问题1 如何接诊该患者? 1.立即将患者安置在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CCU)进行监护,与急诊科护士进行床边交接(附危重患者转运单)。立即通知医生。

一例老年房颤的个案护理--护理个案

一例老年阵发性房颤的护理体会 清华大学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 引言: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F)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患病率的增长还会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增长密切相关,未来50年房颤将成为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一、病历介绍 患者女性,85岁,间断发病;主因“间断心悸16年再发7 小时”来院就诊。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年,最高血压160/70mmHg,间断服施慧达2.5-5mg/次,1天1次。16年前劳累后出现心悸,在香港医院诊治后好转出院。2005年再次发作心悸,心电图诊断:心房纤颤,予胺碘酮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不详)后好转,之后一直病情平稳。今年3月份劳累后感心悸,自服10粒速效救心丸约30分钟后好转。 现病史:7小时前因劳累再次出现心悸,无胸闷、胸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无头晕,自服5粒速效救心丸无好转,为进一步诊治来院。 查体:T36.5℃,P90次/分,R16次/分,BP115/70mmHg。神

清,精神可,自动体位。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呼吸平稳,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齐,未闻及 杂音。腹平坦,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 急诊心电图检查:心房纤颤。心梗三项:阴性。 二、病程及治疗过程 急诊5小时未转复窦性心律后收治内科病房。心电血压监测,给予胺碘酮静点抗心律失常治疗;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患者高龄,最高血压160/70mmHg,可暂不予降压治疗,进一步监测血压;。完善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生化、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心脏、腹部彩超等。入院19小时经治疗护理心电监测显示转窦性 心律。肝功化验结果异常,给予水飞蓟宾胶囊、护肝宁保肝治疗;TSH5.280u/ml,目前为亚临床甲减;凝血功能: D-dimer986.5ng/ml, 抗凝防栓塞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入 院后第7天,给予停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入院治疗10天后,D-dimer593.1ng/ml自觉症状无,病情好转,患者要求出院,嘱门诊随诊,带药出院。 三、护理 1、观察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生命体征,尤其血压、 呼吸、心率/律的变化。 2、给予吸氧:备好急救物品和药品,保持静脉通道畅通。 3、一般护理:卧床休息,做好基础护理,认真落实晨晚间护

17例黑热病患者护理体会

17例黑热病患者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3-07-18T09:56:46.2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3期供稿作者:薛丽容 [导读] 休息发热时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整洁,经常通风换气。 薛丽容(绵阳市404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提高黑热病的护理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观察黑热病患者病因、临床症状、体征,抢救和治疗及细心、周到全方位的对病人进行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约95.1%的黑热病患者得到了良好救治,挽救了病人生命。结论应对黑热病患者进行正确诊断及精心护理。 【关键词】黑热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270-01 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为病源,由白蛉为媒介传播的地方性传染病[1]。利什曼原虫检出是确诊依据,血清免疫学循环抗原或抗体检出有辅助诊断价值[2]。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基本消灭该病,但最近十年在四川、新疆、甘肃、陕西等省有新的感染者出现。我科2008年1月~2012年7月收治黑热病17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8~2012年收治的17例黑热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均来自疫区,男:女=10:7,年龄10岁~56岁,常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常见全血细胞减少、球蛋白增高和肝功能异常;黑热病rk39抗体检测阳性率为94.1%;骨髓穿刺涂片利杜小体阳性率为88.2%;16例(94.1%)患者采用葡萄糖酸锑钠治疗后好转,死亡1例(5%),死于出血等相关并发症。 2 治疗与护理 2.1 治疗:一般对症治疗,休息与营养,给予高蛋白饮食,多种维生素,严重贫血者给予输血或输注粒细胞、抗感染等;病原治疗首选葡萄糖酸锑钠,总剂量成人<90~130mg/kg,儿童150~200mg/kg,分6次,每日1次,静脉或肌肉注射。疗效迅速而显著,副作用少。病情重危或有心肝疾患者慎用或改用3周疗法。 2.2 用药前仔细检查药品凡有沉液变质者或过期者不宜使用,抽药时严格无菌操作,掌握剂量,确保用药效果。 2.3 休息发热时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整洁,经常通风换气。病人宜穿透气、棉织衣服,避免衣服过厚而阻碍散热,若有寒战应保暖。 2.4 做好解释指导:讲解疾病及药物的相关知识,增加其治疗的信心;指导病人休息、饮食及生活护理;介绍发热的处理和注意事项,如体温计的使用,冰袋冷敷的部位,如何观察体温的变化及局部皮肤颜色有无改变,防止冻伤;温水、酒精擦浴温度及方法等。鼓励病人参与自我护理,对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以消除其顾虑。 2.5 口腔护理,发热易并发口腔感染,应指导并协助患者在餐前、餐后、睡前用生理盐水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漱口。为防止牙龈和口腔黏膜损伤而导致或加重局部出血,指导患者用软毛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牙龈渗血时,可用凝血酶或0.1%肾上腺素棉球、明胶海绵片贴敷牙龈或局部压迫止血,并及时用生理盐水或1%过氧化氢清除口腔内陈旧血块,以免引起口臭而影响患者的食欲[3]。 2.6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要使患者感到真诚、温暖、可信、可亲、可敬,护患之间建立良好的感情,让病人感觉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积极配合治疗,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要尽量减少家属探视,做好消毒隔离防护工作,防止传染源的传播,切断传染途径,医护人员防止血液污染。 2.7 消毒隔离采取虫媒隔离,即安排患者住有纱窗的单间病房,病室定时开窗通风,地板及床单位每日用0.5%含氯制剂消毒。医务人员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接触患者前后均应严格洗手消毒。因黑热病偶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传染,在执行可能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护理操作时均戴手套进行自我保护。 2.8 发热护理黑热病由于长期不规则发热,使患者代谢增加,消耗过度,低于机体需要,加重病情,影响治疗,在护理发热患者时应注意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注意热型,发热时间,伴随症状,身心反应等。物理降温效果不佳者可用药物降温,注意用药后的反应:①每4 h 测体温1次,同时密切观察其它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②体温超39.5~℃时,用冰袋冷敷头部,行温水擦浴或药物降温,黑热病患者不宜酒精擦浴,防止出血发生,加重病情;③补充营养和水分,应供给高热量、高蛋白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充液体、营养物质和电解质;④高热患者在退热过程中会大量出汗,应加强皮肤护理,及时擦干,并更换干净衣服以预防感冒。 2.9 给药护理锑剂毒性小,疗效高,对局部组织刺激性小,但在治疗过程中可出现发热、咳嗽、恶心、腹痛、腹泻、鼻衄、脾区疼痛、腿痛等不良反应。如反应轻微,可继续治疗,如反应较重则应暂停注射,待反应消失后再行治疗。静脉推注药物宜缓慢,并防止药液外漏。患者应静卧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减轻心脏负担,经病原治疗病情改善明显者,仍需强调静卧休息至少半个月,1年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减少复发。 2.10 饮食与营养:本病为进行性消耗疾病,久病者消瘦、贫血、维生素缺乏等营养不良,表现相当显著,应给予热量高、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易消化吸收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凡是能经口或经管营养的,首选胃肠内营养支持。不适宜肠内营养或肠道内营养补给不足,应给予静脉营养,但要注意有感染的风险。 3 结果 其中16例经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血象回复正常;1例确诊黑热病后,锑剂治疗时因感染并发DIC死亡。 4 体会 黑热病预后严重,病死率高。其预后取决于是否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临床上发现有不规则发热、消瘦,进行性脾脏肿大和全血细胞减少时应考虑到此病,以获得早期诊断、治疗,并积极做好防病工作。未经有效治疗的患者病死率高达95%,早期发现采用特效治疗后病死率可下降至1%左右,治愈后自愈(极少数)后有持久的免疫力。黑热病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可累及多个系统,并可继发多种感染。本组患者均以发热起病,病初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后期出现多系统、多器官功能异常。治疗不规范也增加了鉴别诊断的难度。本组

冠心病护理查房最新版本

冠心病护理查房 护士长:大家好,今天我们进行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发作病人的护理查房,讨论一下冠心病的有关知识及护理,下面请责任护士简单汇报下病史。 责任护士:大家好,今天我们查房的对象是2-28床,患者黄国英,男,73岁,以“反复胸闷、气促15年,再发1个月”为主诉入院。缘于15余年前出现胸闷,气促,当时走2-3层楼梯就感气促,且症状渐加重,间断出现双下肢浮肿,“受凉”后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可缓解,就诊省级医院诊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房颤动”。6年前外院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具体不详),2年前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具体不详)。术后胸闷减轻。近2年来走平路50m即感气促不适,休息后好转。长期我院门诊随访,诊断为“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房纤颤”,间断口服“贝那普利、硝苯地平”等药物治疗,症状仍时有反复。2个月前自行停用所有药物。1个月前因“受凉”后气促症状加剧,性质同前,轻微活动后即感气促,夜间不能平卧,双下肢浮肿,伴少许咳嗽,咳痰,痰少白粘,今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拟“心功能不全急性发作、心房纤颤”收入住院。既往:诊断“2型糖尿病”10年“糖尿病肾病4期”2年,平素不规则口服“瑞格列耐“治疗,血糖未监测。患“前列腺增生症伴结石、多发性脑梗塞、慢性胆囊炎、脂肪肝、左肾结石、右肾囊肿、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多年,未治疗。查体:T36.6℃,P 90次/分,R 22次/分,BP 180/110mmHg,神志清楚,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怒张,肝颈回流征阳性,双肺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低,双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5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腹平软,无压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轻度浮肿,神经系统无明显定位体征。辅助检查:心脏彩超(2013-8)左心增大,室间隔增厚,左室壁运动普遍性减弱,整体LVEF值轻度减低;右房增大,右心内见起搏器回声;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轻度反流;三尖瓣中度反流,提示轻度肺动脉高压。入院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心功能III级、心房颤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2.肺部感染3.高血压病3级高血压性心脏病.4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4期5.多发性脑梗塞6.慢性胆囊炎7.脂代谢异常8.左肾结石、右肾囊肿9.前列腺增生伴结石。诊断依据:1.患者老年男性,73岁,反复胸闷、气促15年,再发1个月。2.入院时查体:血压高、双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心界扩大、心率快、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双下肢浮肿。3.结合既往诊断冠心病、高血压病,及心脏起搏器及冠脉支架植入术史,心脏彩超。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肺部感染诊断明确。鉴别诊断:1.肺心病:有慢性胸肺疾病史,查体有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肥厚扩大或右心衰体征,结合心电图及胸片可进一部确诊。2.支气管哮喘,青壮年起病,过敏史,症状呈发作性气喘,可伴有咳嗽、咯痰,发作时查体双肺部散在哮鸣音,过敏源检查可有阳性发现。治疗计划:1.予一级护理,低盐低脂半流质饮食,心电监护、吸氧等处理2.完善各项入院检查,如NTBNP、心电图等检查3.给予改善心肌重构、利尿、扩血管、营养心肌、改善循环等治疗。 护士长:通过责任护士汇报病人的病史及实验室,体格检查让我们了解了患者的情况,接下来我们详细学习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相关知识。先请何护士给我们介绍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定义及分类。 何护师:定义冠心病是指工作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官腔狭窄、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心功能不全又称为“心衰”,是心脏泵血功能不全的综合征。指在静脉回流适当的情况下,心脏不能排出足量的血液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人体在早期可动员代偿机制以维持全身循环的稳定,如使心肌增生,提高前负荷,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

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个案护理

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个案护理 发表时间:2017-09-06T13:31:49.51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1期作者:黄月荣 [导读]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间尿次数增加和血尿等症状。 (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柳州 540000) 【摘要】报告一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护理体会,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患者排尿困难情况得到良好改善,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远期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电切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227-02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间尿次数增加和血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为治疗该病的主流手术方式[1]。持续膀胱冲洗是通过留置尿管或耻骨上膀胱造瘘管将溶液灌入膀胱内,然后经导管将注入膀胱内的液体引出来的方法,是泌尿外科对膀胱、前列腺手术后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2], 1.病例简介 患者陈坚,男,61岁,因“体检发现前列腺增生症3年,反复尿急、尿频,伴腰骨酸痛一月余”于2017年5月22日非急诊步行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4次/分、血压132/80mmHg。B超提示:前列腺多发实质性占位病变——部分团块血供丰富;前列腺增生并钙化。前列腺MRT提示:前列腺增生症,不除外增生腺体内癌灶可能,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无手术禁忌症,于2017年6月6日上午送手术室,在全麻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于6月7日10:17分从ICU返回病房,患者神志清醒,生命征平稳,尿道通畅。术后遵医嘱给予止痛、止血、抗炎、补液、持续膀胱冲洗等,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对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7天患者血尿减少,疼痛减轻,继续给予对症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患者于术后15天,精神尚可,主诉无疼痛,膀胱冲洗未见血尿,遵医嘱拔尿管,经专科检查无异常,于6月25日带药出院。 2.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患者常因长期排尿困难、反复尿潴留、反复血尿痛苦不安造成心理压力过大,迫切要求手术,但因高龄又伴心、肺、肾功能障碍,对手术能否顺利进行,手术安全,手术效果如何无心理准备。TURP患者术前产生的精神紧张、恐惧、情绪不稳定等因素可诱发膀胱痉挛,此种状态下患者交感神经离减低,承受力下降,使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对膀胱逼尿肌抑制作用减弱,导致膀胱不稳定性增加,痛惑降低,轻度膀胱刺激即可引起痉挛[3]。严丽萍[4]调查发现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心理承受年里普遍较差,面对疾病未发现良好的适应能力,护理人员应该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及应对能力。沈德婷[5]对TURP后膀胱痉挛患者试试认知、情绪、感觉、行为等系列心理干预措施,明显降低了患者膀胱痉挛的疼痛程度,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次数,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的工作满意度。因此,必要的术前访视,了解分析其心理状态,对手术成功具有重大意义。此外我们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相关的疾病知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大、体质差,常合并心血管和肺部的疾病,术前作心肺功能等检查,并作相应治疗,告知患者停止吸烟,以免术后咳嗽,防止术后肺炎及肺不张。 2.3 指导患者饮食,避免便秘。禁止烟酒,以免诱发急性尿潴留。 2.4 注意无菌操作,因患者残余尿较多,故应插导尿管,以引流尿液,对长期导尿合并尿路感染者,应控制无染 3.术后护理 3.1 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应加强巡视,多于其沟通交流,解释相关护理操作的目的,是患者从心理上感到安慰和放心,积极配合治疗。护士应该经常到床边询问,多了解患者的需求及心理状况,部分患者因手术冲洗过多可能会觉得冷,此时应做好保暖措施。疼痛患者应遵医嘱适当使用止痛剂,同时指导患者放松,深呼吸,给予暗示,从而减轻疼痛。 3.2 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生命征及24小时出入量做好记录,并观察尿量的颜色、性质,密切观察出血情况,注意血压,脉搏。必要时遵医嘱用止血药,防止出血性休克,因术后2~3天内常有血尿现象。 3.3 根据病情调节输液速度,防止发生肺水肿和心力衰竭,从术后3~4天起,鼓励翻身和床上活动,防止褥疮,下肢静脉栓塞和呼吸道感染。 3.4 膀胱冲洗,膀胱痉挛的护理 膀胱冲洗是保证术后引流通畅的必要措施,术后用0.9%的NaCl溶液经三腔气囊导尿管持续冲洗膀胱,保持管道通畅,防止管道受压扭曲,翻身时避免牵拉,膀胱冲洗速度应根据引流液的颜色调节流入量应与导管引出的量相等[6]注意无菌操作若出现堵管应及时处理保持尿液引流通畅。老年人因耐受力差,对术后膀胱冲洗及膀胱痉挛的出现易造成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及不安。因此护士应及时对其做好心理安慰,告知病人出现膀胱痉挛时应保持镇静,深呼吸,尽量放松,这样能使不适有所缓解。如果患者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管刺激症状,及时汇报医生,及时予解痉镇痛等药物。 3.5 导尿管的护理 病人手术后留置三腔导尿管,应妥善固定,在病人翻身时应检查尿管有无脱落、扭曲、折叠、受压等;每日用洁悠神消毒尿道口两次,保持尿道口的清洁,使病人舒适。停止冲洗后应更换抗逆流尿袋,操作时应注意无菌;嘱病人不要过度牵拉尿管,以防导尿管脱出;嘱病人多饮水,每天3000ml左右,以达到冲洗尿道口的作用[7]。 3.6 保持大便通畅,手术后第三天如果还没有拉大便,则可遵医嘱服用轻泻剂,防止因便秘,用力排便引起术后继发性出血 4.健康教育 4.1 饮食 多吃润肠通便的食物,如梨、香蕉、蜂蜜等,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温水2000ml/日,保持小便通畅;多吃清洁易消化、高热量、高维

12例婴幼儿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循证护理

12例婴幼儿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循证护理 发表时间:2018-08-24T15:33:50.33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第13期作者:孙宥涵付仲霞刘晶乔丽娟谢佳瑜 [导读] 探讨婴幼儿黑热病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方法,为以后护理此类病历患儿提供有力依据。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小儿综合内科 730050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黑热病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方法,为以后护理此类病历患儿提供有力依据。方法按循证护理的方法,对患儿在预防出血护理、发热护理、口腔护理、提高活动耐力、消毒隔离、药物治疗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护理措施。结果我科室收治的12例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2例患儿症状加重转PICU,最后因并发症死亡,其余10例患儿杜氏利曼原虫均阴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症状缓解,出院定期随访。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进行科学的护理,是保证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成功和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婴幼儿;黑热病;噬血细胞综合征;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明确、明智地对临床上提出的护理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寻找护理支持,按照护理程序采取护理措施解决出现的护理问题的护理模式[1]。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疾病,HLH病因复杂,可由感染、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等引起,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2-3]。我科室收治12例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患儿,运用循证护理干预方式对该病例进行护理,现将护理干预方式及循证护理的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科室接受治疗的12例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患儿,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8月~5.6岁,平均(2 ± 0.8)岁;黑热病rk39层析实验阳性,确诊为黑热病;根据HLH-2004诊断标准,12例患儿均符合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依据。整个研究过程研究治疗随访过程及相应护理对策,整个护理过程运用询证护理的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分享黑热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经验。本组研究中的患儿有以下临床特征: 1.2 治疗效果 12例患儿,其中2例因为病情较重且有并发症,按照上级医师指示转至PICU继续治疗,其余10例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原发病黑热病,病辅助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配合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且随访患儿无不良反应,现一般状况良好。 1.3 方法 研究组接受循证护理干预,总结护理经验,具体循证方法如下: ①首先建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由科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及主管医师共同组成;②由责任组长提出问题,包括预防出血护理、发热护理、口腔护理、消毒隔离、药物治疗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进行前期讨论[4]。③将问题归纳整理后,整合相关关键词;④汇总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针对性护理对策,制定针对个性护理干预方案,逐一完成护理干预方案。⑤在患儿出院后,对循证护理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5],进一步改进护理干预方案,制定循证护理措施。 2 循证护理干预及护理对策 2.1 预防出血的护理 黑热病患儿常常伴有两系或者三系减少的症状,会使得患儿凝血功能障碍,肝功能能异常,肝脾肿大明显。因此护向患儿家属做好健康宣教护理,告知血小板减少的相关知识。严密观察患儿神志及意识变化,同时加强输血护理。 2.2 发热护理 黑热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患儿发热为其主要症状,使患儿代谢增加,消耗过度,低于机体需要,加重病情,影响治疗。护理干预对策:监测患儿体温变化,;给予人免疫球蛋白输注,增强抵抗力;同时要防止发生高热惊厥;严格控制陪客及探视人员,指导家属进行手卫生。 2.3 口腔护理 黑热病患儿由于长时间的发热会使得口腔内易发生感染,因此应加强口腔护理。护理干预对策:观察患儿住院期间有无牙龈出血及牙垢、有无口臭,有无口腔黏膜破溃,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习惯,;补充多种维生素[5]。 2.4消毒隔离 黑热病是一种地方性的传染病,因此要做好消毒隔离。护理干预对策:1、环境:对患儿采取虫媒隔离,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房间两次,定时开窗通风,床单位及地面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以降低感染率。2、医护人员方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执行可能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护理操作时戴手套进行自我保护 2.5 药物治疗的护理 黑热病治疗的首选药物是葡萄糖酸锑剂,对锑剂无效或者禁忌这可选择戊烷脒、两性霉素B;但是锑剂易得且具有较小毒性,为首选。护理干预对策: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出血现象,会减少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则需立即停止用药,否则会影响到患者的心脏、肝脏等脏器。对患者用药后反应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2.6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患儿家属对此疾病没有足够了解黑热病,从而,易导致患儿及其家属恐惧黑热病。护理干预对策:向患儿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向家属讲解相关治疗的方法及目的,指导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对于疾病的治愈充满信心。 3 讨论 循证护理的护理理念是运用最科学最有效的干预措施实施护理。我科室将这12例病历总结分析,运用循证护理的理念将最优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将患儿在预防出血护理、发热护理、口腔护理、提高活动耐力、消毒隔离、药物治疗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