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走出象牙塔研究翻译_评介BasicsofTranslationStudies

走出象牙塔研究翻译_评介BasicsofTranslationStudies

走出象牙塔研究翻译_评介BasicsofTranslationStudies
走出象牙塔研究翻译_评介BasicsofTranslationStudies

雅思句子翻译练习测试册

精心整理进阶四雅思句子翻译 练习册 班级:1707A 姓名: 7.城市的发展已经威胁到历史遗迹,但是政府还没有办法是否去保护还是毁坏这些建筑。 8.在家遭受虐待或者忽视的孩子可能会有行为问题。 9.人口的扩大是大量垃圾产生的原因,这些垃圾需要几十年才能降解。 10.网络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不应该忽视面对面的交流因为它对社会关系有直接影响。 胁DAY3 1.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发现保持与亲人和朋友的联系变得困难,因为他们被工作和其他任务占 据。 2.严厉的处罚是减少犯罪的有效方法,因为犯罪者害怕被抓而不太可能犯罪。 3.政府应该支持对太空科技的投资因为这些科技的商业化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提高人们的生 活水平。 4.一些公共服务很难收支平衡,需要政府资金。

5.除非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有深远改变,否则我们的环境还是会很糟。 6.因为失业率高升,大学生感到有压力去努力学习 7.同意免费大学教育的人们认为该措施会使那些家境不好的学生有同等上大学的机会。 8.当分析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社会和经济环境。 9.基因工程使人们能培育出抗旱的农作物品种,因此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10.密集种植对野生植物有巨大影响,对物种多样性有巨大威胁。 DAY4 1.一个取得广泛共识的概念是没有大学文凭的年轻人通常只能找低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也危害到 他们的生活质量。 2.尽管学术表现被高度重视,但我们不应该忽视学生的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历史文物因为它的历史重要性而被保存 4.学校活动的设置要能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和提升他们的幸福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贫穷国家的首要问题是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求,这是维持国家稳定一个有效方法。 6.很多每天接触暴力内容的孩子容易用暴力,因为他们把暴力当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7.因为全球化,人们需要和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工作。 8.家庭环境被认为是小孩成长最重要的影响。 9.在大城市有一些贫困的社区。 10.奖学金可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去学习研究生课程。 DAY7 1.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去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 2.经费削减让很多年轻人很难接受大学教育。 3.按照能力分班和学生的成绩没有明显的联系。 4.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加志愿者工作,社区的凝聚力(cohesion)会加强 5.基因食物对健康的影响仍然未知,所以清楚的食物标签被强烈提倡。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视角下文化、权力、翻译三者间关系探究

Vol.33No.7 Jul.2012 第33卷第7期2012年7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一、后殖民翻译研究中的文化失衡现象 后殖民翻译研究是受了后殖民主义思想的启发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仅研究与帝国、殖民活动有关的翻译实践,更是逐渐把触角探到翻译活动背后,探究文化霸权对翻译活动的操纵。道格拉斯·罗宾逊(Douglas Robinson)在他的《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体系的解释》中认为后殖民研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原殖民地怎样应对、抵抗和超越殖民主义的文化残余。二是研究欧洲殖民统治开始之后,殖民地怎样应对、抵抗和超越殖民主义文化。三是研究20世纪末征服者的文化是如何让被征服文化屈服的,被征服文化是如何适应、抵抗征服者文化。”[1]从罗宾逊给出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后殖民翻译研究主要探讨的是文化之间的征服与被征服、压迫与反抗的文化关系。在后殖民语境下,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发展不平衡,强势国家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它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违背弱势国家、弱势文化的意愿,对其进行操纵和控制,从而导致文化间话语权的不平等,造成弱势文化的“失语”,这一现象在翻译作品数量上可见一斑。根据韦怒蒂的统计,自1984年全世界译自英语的书籍达到22724本,译自西班牙语的书籍为839本,译自阿拉伯语的书籍为536本,译自日文的为204本,而译自中文的仅为163本,比例严重失调[2]。和英语相比,欧洲语种明显处于劣势。而中文与英语相比,差距更加悬殊。译著数量上的差距反映出弱势国家的文化向外传播不多,主要是大量吸收外国文化,这必然导致文化失衡。西方世界可以利用其文化作品,向第三世界输出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实现对弱势文化的控制。与此同时,文化失衡现象也会导致某些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屈从。一些弱势文化为了摆脱所谓的野蛮落后状态,极力迎合强势文化。弱势文化的这种媚外态度,只会加剧文化失衡,加速弱势文化的萎缩和消亡。因此,在后殖民翻译语境下,揭露强势文化的侵略性、保护弱势文化、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翻译中隐而不显的权力关系 蒂莫志科(Maria Tymoczko)和根茨勒(Edwin Gentzler ) 合著的《翻译与权力》中指出:“翻译不仅仅像语言活动那么简单,它的背后有着或大或小的权力操纵。反过来,翻译又建构特定文化的权力结构。“[3]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 - nett)在其著作《翻译、历史与文化》中也把权力关系放在翻译 研究的核心地位。那么权力是如何影响翻译的呢?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发展不仅依靠军事强权和经济实力,还要利用相关知识。而翻译又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手段,因此翻译就成为权力的工具[4]。权力对翻译的影响最为著名的例子是英国皇室代表与毛利人签订的《怀塘伊条约》,该条约由一名英国传教士翻译成毛利语。为了诱使毛利人签订该条约,他在翻译时用到了很多模棱两可的表达方式。由于传教士的刻意翻译,毛利人的很多权力都被忽略。这项条约背后包含着一系列的权力运作,体现强势者依靠强势地位,借助翻译手段对弱势群体的支配和控制。翻译成为这项条约强加意义的一种重要方式,也体现了其背后的权力关系。 大规模的殖民掠夺体现的是赤裸裸的权力关系,强国对弱国的操纵显性地体现在其行动当中。但是翻译活动却是一种温文尔雅、不彰不显的实践活动,体现隐而不显的权力关系。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掀起了大规模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热潮。鲁迅在翻译中强调宁信而勿顺的翻译原则,即使译文读起来诘曲聱牙,也要尽量保持原著的风格。他在《域外小说集·序言》中说:“《域外小说集》为书,词致朴讷,不足方近名人译本。特收录审慎,迻译亦期弗失文情。”这在讲究忠实通顺的现代翻译者看来,似乎很难理解。但是该翻译原则是根植于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开始提倡民主、科学的社会环境中的。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急需找寻促进中国进步的方法,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理念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楷模,鲁迅的宁信而勿顺的翻译原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留西方文化。中国知识分子从西方文化中探寻救国图存的方法,这背后隐藏着权力关系影响下的先进文化向心力作用。一种文化吸引着另一种文化效仿、学习,这背后就体现了权力的隐性作用。 翻译是权力关系实施的工具,也可以成为抵抗权力关系的有力武器。清末民初,西方列强大举入侵,清政府软弱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视角下文化、权力、翻译三者间关系探究 卫梦舒 (中国矿业大学 外文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 摘要: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考查翻译实践活动,认为不同民族、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存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而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行动本质,体现了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操纵。本文着重探究后殖民翻译研究视角下文化、权力、翻译三者间关系,旨在寻求反对文化霸权、促进文化间平等交流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后殖民翻译研究;文化;权力;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7-0184-02 184--

走出象牙塔如何适应职场法则

走出“象牙塔,如何适应职场法则☆☆心理准备 就业在即,许多大学生很早已开始“备战”,但不少大学生 还是忽略了求职前最重要的一项准备:心理准备。当前大学生就 业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期望值过高、自我认识不充分、受挫准 备不足、择业观存有偏颇等。大学生面对求职,应该如何准确的 调整自我心理呢? (1)充分了解就业形势,适当调整就业预期。 当前,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就业机会没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13年国内高校毕业生毕业时初次就业率仅为71.9%,当年 毕业生总人数为699万,明显可见,未实现初次就业的往届大学 生人数绝对值超过200万。近年来,中国留学人员呈现加速回国 的态势,近五年回国的留学人员达到近80万人,接近前30年的3倍。这势必会加大国内高端人才的求职竞争,没有工作经验的大 学毕业生必然会受到冲击。大学生必须认清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形 势和就业环境,适当调整就业心理预期,理性择业才是应对之道。 (2)客观评价自己,树立良好心态。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在

求职前,大学生要对自己的求学经历、能力特长、实践锻炼等进 行梳理,对自身就业竞争力做出客观的判断,进而做好清晰的求 职定位,防止盲目求职。当前,大学生的自我认知途径有很多, 向就业指导教师咨询,征求师友和朋辈意见,到专业网站进行测 评等都能帮助大学生做好求职前的自我评估,特别是对于职业性格、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等测试,还能得到相应的职业对照表做 参考,以确定客观而合理的求职目标。 (3)做好求职受挫的心理准备。 在指导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我们能发现这样的大学生求职心 态变化:毕业前一年的暑期踌躇满志,7、8月份积极参与实习;9-12月份求职高峰,开始海投简历,但多数成效不好,转而信心受挫。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紧张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求职总会 遇到许多困难、委屈甚至是挫折。在此阶段,要认真分析遭受挫 折的原因,积极改进求职技巧和策略,才能改变这种不断受挫的 被动状态。 (4)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无论是逃离“北上广”还是重回“北上广”,大学生择业的 地域选择要因人而异。当前西部地区、基层地区就业有广阔天地,大学生在择业时要充分考虑自身职业发展规划,不要盲目扎堆热 门行业和发达城市。同时,对于起薪、工作环境等也要有正确认识,否则即使求职成功,也只能求得一时的心理平衡,却不利于 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作为应届毕业生必须转变过去那种

模因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模因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摘要: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模因论揭示了语言的规律,为研究交际和文化的互动演进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模因分为模因基因型和模因表现型。该文主要从模因论视角探讨模因基因型和表现型话语的翻译。 关键词:模因模因论翻译模因基因型模因表现型 1 引言 模因(meme)一词由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1976)在其专著《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到。该词源自希腊语mimeme,指被模仿的东西,是基于生物学词汇基因(gene)仿造而来的。基因通过遗传而繁衍,模因通过模仿而传播。模因和基因一起,相辅相成,成为进化的原动力。Richard Dawkins提出模因的三个特征为复制保真度、多产性和长久性。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为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而后,Susan Blackmore(1999)出版The Meme Machine,由此产生模因学。目前,国内学者在模因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翻译模因的传播方式、翻译教学和文化传播研究方面。王斌(2004)在《密母与翻译》指出翻译研究是文化模因研究的一部分,有利于翻译研究在微观与宏观、语言与文化、结构与认知上整合起来。马萧(2005)把模因论和外语翻译教学结合起来,指出翻译教学过程就是模因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何自然(2005)提出翻译模因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理论,为翻译等效论和等值论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模因论视角对翻译研究,特别是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的翻译作简要探讨。 2 模因的传播与翻译 从模因论的角度观察,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有“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两种方式。(何自然2007:158)翻译是模因的一种传播方式,翻译的过程是模因的传播过程,模因通过翻译将自己的核心理念和文化在异族间加以传播,模因的传播与翻译密不可分。 2.1模因基因型话语的翻译 模因基因型以传递信息内容为主,可分为相同信息直接传递和相同信息异形传递两种形式。表达同一信息的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的表现形式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但其内容却始终同一。模因基因型的翻译意味着原语与目标语的转化是一种原信息的等值或等效传播。 2.1.1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 这种模因可以在合适的语境下不改动信息内容而直接传播。这虽是简单的模因传播方式,却也是文化模因传播最基础和最普遍的方式。如,“元芳,你怎么

测试胜任能力而非智力(中文翻译)

测试胜任能力而非“智力” 翻译人:池锦瑾人力1002班 如果一个人会运用美国传统的评价标准——大小、影响力、盈利能力来判断成功,那么这项测试运动在美国就取得了成功。智力和能力测试被应用于包括学校、学院和雇主在内的任何领域。在学校不用考试分数来记录学生是一项落后的标志。教育考试服务社独自雇佣了大约2000人,每年给在学院中有上进心的人进行学习能力测验,支出了一大笔钱去支持一项大型的基础研究操作。这个测验对于年轻人的生活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它可以判定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学习上是合格的,另外一部分是不合格的。这个测试成为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用于筛选黑人、西班牙语裔和其他少数申请大学的人,直到出台了最新的“免责条款”(在一些人的反对之下)。在发放录取通知时除了测试成绩,还要将学生的其他素质考虑在内,招生人员反对这样做。但是Wing和Wallach等(1971)严谨的研究已经发现只通过测试成绩决定是否录取的方法只在一个非常有限的程度上是正确的。 为什么智力和能力测试拥有如此之大的权力?用什么来证明使用这种测试方法来挑选大学申请者或应聘者是正当的呢?这项运动的成功是基于何种假设?在我们继续盲目的推广使用这项测试,作为掌握许多美国人生存权力的工具之前,这项测试应当受到仔细的检验。 很明显,关键点在于智力测试是否具有有效性。除非它是正确有效的,否则它的应用是不正当的。而且我坚信不可能有压倒性的证据证明它的有效性,虽然大多数人不假思索的认为它是有效的。事实上,对于测试者给出的测试结果,我们选择直接相信它,而没有屈服于强烈的怀疑感,比如,最新的尝试显示ESP的存在。我的目标是怀疑地检查用于证明智力和能力测试正确性的主要证据,而且从检查回顾中得出一些推论,作为新的条目将来运用到测试中。 让我们一开始就要同意脑部受损和智力迟钝的人在智力测试上没有其他人做的好。Wechsler(1958)最早用这项标准来验证他的工具,虽然这个有一项非常明显的缺点:脑补受损的人几乎在任何测试中都做不好,所以这很难证明就是“缺乏智力”才导致较低的测试分数。这里并没有运用多重方法、多重品质标准。 测试预测学校的成绩 人们在能力测试中做的游戏类似于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做的。事实上,许多Binet最初的测试都是从法国学校老师的练习中借鉴过来的。所以能力测试的分数与学校成绩高度相关一点也不令人吃惊。整个学习能力测验运动极大程度上依靠这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智力测试的支持者,比如McNemar(1964),经常暗示这是唯一的一种必要有效性。McNemar 评论道“心理公司的差别能力测验手册包含一个令人吃惊的总数为4096的效度系数,是的,我统计过他们。”女士们和先生们,你们还想问什么?直到我亲自看了那本手册(McNemar当然没有启发我)我才证实了我的怀疑,就是几乎每个效度系数都涉及预测课程成绩——换句话说,在相似类型测试中的表现。 那么成绩呢?作为预测因子他们的有效性是多少呢?事实上研究者在证明学校成绩与其它行为重要性之间关联性遇到了困难,除了在能力测试中表现良好。但是普通大众,包括许多心理学家和大学官员,只是一直无法相信或接受这个事实。在课堂上表现良好的人,在生活中依然做的很好,这对于教育工作者似乎是不证自明的。虽然反对这项观点的证据在一段时间内不断地积累,但他们完全的无视了。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一个由我担任主席的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了这个问题,并且得出结论:虽然达到成绩水平看起来与人生成功的未来措施有关,但是成绩上的表现与此(未来成功)关联性很小。换言之,高中毕业或大学毕业给了人们去寻找更高水平工作的凭证,但是在高中成绩差的学生和顶尖的学生在生活

后殖民视域下的翻译_读_翻译与帝国_后殖民理论解读_

语言文学 解读小说语言应用 ● 黄 滔 徐刚 赵婉彤 后殖民视域下的翻译 ——读《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解读》 黄滔 将翻译置于后殖民理论视域之下,这是近十几年的翻译文化转向理论研究的新角度。道 格拉斯用独到的角度展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脱离其宗主国后面临的新问题—即在文化和翻译 上不知不觉又不可避免的受前殖民者文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他的《翻译与帝国:后殖民 理论解读》一书,一来介绍他对后殖民翻译理论的研究,二来阐释翻译不单指语言文字著述在 不同语种间的传播和流布,更重要的是包括著述在内的诸种思想、观念、礼俗和制度等通过 何种渠道、采取怎样的方式,被不同的文化所认识、选择、重组和阐释。后殖民主义翻译研 究正是以这种权力差异为基础,来研究权力差异语境下不同价值取向的译者在自觉或不自觉 间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一、后殖民翻译研究概况 后殖民理论是一种多元文化理论,通常被认为发端于19世纪后半叶欧洲殖民体系的瓦 解,在印度独立之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崭新的意识,然后揉合葛兰西(AntonioGramsci)的 “文化领导权”理论、法侬(Frantz Fanon)的反殖民主义写作理论,最后发展为声势浩大 的文化批评话语。后殖民理论主要研究殖民时代结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 语权力的关系,以及有关种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新问题。 后殖民翻译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后殖民翻译研究”这一术语由道格拉斯?罗宾逊 (Douglas Robinson)于1997 年首先提出。近年来,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国内受到追捧。 国内专门研究后殖民翻译理论的两本本专著分别是孙会军的《普遍与差异——后殖民批评 视域下的翻译研究》和吴文安的《后殖民翻译研究——翻译和权力关系》。随着研究的深 入,一些研究者开始进行个案研究,用后殖民翻译理论分析我国的翻译现象及译作,如,陈 历明《从后殖民主义视角看〈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 年第 6 期)、王辉的论文《后殖民视域下的辜鸿铭〈中庸〉译本》(《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年第1 期)、严晓江《理性的选择人性的阐释——从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分析梁实秋翻 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原因》(《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 年第5 期)等。 二、后殖民主义系统分析 道格拉斯(1997)在《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的解释》中对后殖民系统分析并归类为 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欧洲殖民统治结束之后,在20 世纪下半叶殖民地怎样适应、抵抗和超 越殖民主义的文化残余,因此,后殖民指殖民主义结束以后的文化状态; 二是研究欧洲殖民统 治开始之后,从16世纪起到现在殖民地怎样适应、反抗和超越殖民主义文化,因此,后殖民指殖 民主义开始之后的文化状态;三是研究20 世纪末期所有的国家、社会和民族之间的文化权力 关系,主要指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反应、冲突和抵抗,因此,后殖民也包含当代的政治和文化 的权利关系。罗宾逊认为翻译作为殖民的渠道到翻译作为避雷针为殖民主义崩溃后拯救文化 的不平等性,再到翻译作为非殖民化的渠道阶段,这些阶段在叙事上与过去,现在和将来有 关:在过去,翻译被用来控制教育和塑造殖民地人,现在,翻译依然在后殖民性的政治和文 化的多样性中保持着急剧上升的趋势。罗宾逊认为翻译在目前阶段在殖民和非殖民化方面的 作用依然很明显。 三、理论局限性 本书堪称后殖民翻译理论的开山之作。作者将着眼点放在翻译在帝国主义控制美国、印 度和菲律宾过程中的作用,所选论著也是以英国和印度后殖民关系为主要题材。关于亚洲其 他国家和非洲的后殖民翻译状况鲜有关注。对西方世界内部的殖民与被殖民关系及其对翻译68

模因论视角下的商标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商标翻译 商标翻译在外贸商品交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通过构建“商标翻译模因图”并配合相关译例,论述了商标模因的跨语言传递过程可分解为模因核的直接复制与模因壳的间接重组,继而装配合成新的模因,最终实现底层的模因“遗传物质”等同,以及表层的商标译名与原名语用等效。另外,商标模因壳的重组须遵循“三个有利于”原则,可采取对等替换法与谐音寓意法。 标签:商标翻译模因核模因壳语用等效“三个有利于”原则 一、引言 所谓商标一般是指区别于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标记。它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用以标明自己所生产和经营的商品或服务项目的一种特定标志,以便与其他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同一类同一种商品或同类同种服务相区别。商标的种类很多,其中根据语符形式,可分为文字商标、图形商标及其组合商标(朱亚军,2002:1)。作为商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标词,即文字商标以及组合商标中的文字部分,是以字、词出现的语言符号,由个别人或个别企业精心挑选或创造出来,用以区别于其他企业商品的一种专用符号(李淑琴,2007)。通常所说的商标翻译,确切来讲是指商标词的翻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进出口商品流通不断扩大,商标翻译日益重要。国内许多学者对此也愈加重视,并提出了一系列翻译原则和策略,如:意译法、音译法、意音合译法和“臆想”法(陈金明,1996),商标翻译的语用等效原则(李淑琴、马会娟,2000),从主原则、关联原则和简明原则(朱亚军,2003),激发文化联想(肖辉、陶玉康,2000),遵循“意美、形美、音美”(许金杞,2002)等。但总体来看,除少数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外,正如李淑琴(2007)指出“论文选题重复、内容空洞、范例老化、缺乏深层次及多角度的探讨四个方面的商标研究问题,至今尚无大的改观”。为了拓宽研究范围,本文拟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探析商标名作为一种模因在翻译中的复制与传播过程,并结合商标翻译实例进行分析佐证,以期为商标翻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模因论 模因(meme)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Richard Dawkins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对生命体遗传物质——基因多年的研究,激发了他在人类文化领域的类比性探索。他模仿基因的特点,把模因定义为“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指出模因能像病毒一样感染人类,又能像基因一般进行复制遗传。不同的是,模因的传播并不一定发生在直系的两代人之间,它通过某一过程从一个宿主的头脑跳入另一个宿主的头脑,从而实现文化的横向传递与纵向传承。Francis Heylighen认为模因的一个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1.同化(assimilation):指呈现的模因被受体注意,理解和接受。 2.记忆(retention):指模因在记忆中的保留时间。模因在宿主的大脑里停留时间

大学我们心目中的象牙塔

我的大学我的梦 大学我们心目中的象牙塔,自打出生以来我们就与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年寒窗苦,只待金榜题名时。终于有一天我们拿到了大学的admission notice letter.我们内牛满面,我们满心欢喜,我们相信了天道酬勤我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不想大学只是我们人生道路的开始。 为何有的人一毕业就找到了高薪体面的工作?为何有的人顺利的考上了研究生?为何有的人创业成功,成为人们心中的典范?而有的人毕业数年还在做着小小的业务员,最终一事无成?这与我们四年来大学是如何度过的密不可分,哥用三年的青春去做了各种尝试,现将所感所想所悟以文字写下来,并希望对学弟学妹以及即将进入大学的孩子们有所帮助: 学习 从未逃过课的人不一定都成为大学教授,从未上过课的也未必成不了企业家。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上课是为了什么?害怕老师点名,还是我们宿舍的都去了? 英语真的很重要,哪怕你把那些个思修课、毛概课、选修课、考查课都给翘了挂了,你也一定要把英语学好 你可以不喜欢你所学的专业,但是不可以不看书,请利用好大学的图书馆,你可以看你感兴趣的 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去做兼职,不一定要尝试各种,一件做好就可以了。发单页就算了,没有技术含量,前提是你能做,但是如果连这个都让你感觉不爽的话那你就该好好反省下自己了

如果你是为了挣钱来减轻家庭负担这个当然很好,但我建议你大一大二来做,大三就算了。浪费时间,重要的是浪费精力,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并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了精力去做一件事情 大学期间你可以没有女朋友,没有一次恋爱经历,但一定要去追求你喜欢的那个女孩。即使失败了也无所谓,至少可以让你明白两件事情:一、你没她优秀二、他没你优秀总而言之你们两个不在一个层面上(至少现在不在) 有的说叛逆的人能干大事,没错,叛逆的人无所畏惧,神魔正常人不干的事情他都干当然都是大事,甚至不加约束就成了通缉犯。其实我们应该充满个性,有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出众的人 大学里你只能让自己偶尔的“闲”下来,千万不能有经常没事情做的感觉,哪怕是打打游戏上上网逛逛街购购物什么的,别让自己闲下来,如果你整天无事可做那就说明你没有目标 要和比自己优秀的人在一起,就像和胖子在一起永远也不能减肥成功一样 经常独来独往的人并非都有自闭症,他们往往具有惊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他们根本不需要找个伴来弥补孤独与寂寞、恐惧,但是这样的人如果能走出来结交更多的朋友,那么他未来的路将越走越宽 大学要尽力的展示自己,不要默默无闻,如果你选择在大学里默默无闻,好吧,你会默默无闻一辈子 大学,给自己定一个不大不小的目标,然后努力实现它

浅谈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翻译

浅谈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翻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重中之重,在国内外星罗棋布的翻译研究中,大部分成果是关于文学翻译从而开展的。在翻译美学理论的结构中,翻译者的审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译者的审美活动对译作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读者对作品的评价。译者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为了达成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会表现出其主观能动性,包括文化意识、人文品格以及对审美的创造性。美学注重的是读者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体现出了读者的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就是为读者而创作的,而“真正”的读者是美学意义上的读者,此类读者在本质上影响了作品的存在,因为每部作品的艺术生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读者的接受来决定其长短。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组成部分,至关重要,国内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都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怎样成功、完美的做好文学翻译。 在文学翻译中,美学视角逐渐得到了关注,改变了传统的翻译观,翻译美学也因此为翻译研究拓展了

全新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在文学翻译领域中,波及到的美学问题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对待,因为其包括了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翻译,比如:论述文、叙述文等,不同的体裁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从而决定了在对其翻译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不同的侧重点和策略,波及到的美学问题也完全一样。本文主要从美学的视域下对文学作品中的诗歌与散文这两种文体的翻译进行探讨,比较和分析文学翻译的原则、标准及对其制约影响的因素,为促进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提供参照。 一、诗歌翻译的美学问题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且是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其以抒发情怀的方式,高度凝练,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可称之为是文学的灵魂,在文学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虽然诗歌的语言简洁,但并涵盖了丰富的喻意。中国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读者品读之后,意境依然存在且深远,其音韵、意境、风格和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完美融合才构成一部统一的古诗,只有掌握这几个方面的因素,才能成功的翻译中国的诗歌。要翻译出一部好的译作,就需要让这部作品不但有表现形式,还要具有精神气韵,保持原文的音形意这三个方面的美。

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d3335307.html, 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作者:左苏皖 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22期 摘要: 在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流派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是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传统的翻译理论仅仅把翻译当作一种语言行为或文本行为。后殖民翻译理论戳穿了语言乌托邦的神话。后殖民研究视角给予翻译研究的启示在于它视翻译为殖民文化的产物,是帝国主义强权政 治及文化帝国主义思想观念对外进行霸权扩张的工具,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在权力差异语境 下不平等对话的产物。 关键词: 后殖民翻译理论“暴力政治” 翻译伦理 一、后殖民翻译研究概况 后殖民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该理论从后殖民视角反观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关注隐藏在译文变形和置换背后的两种文化之间权力争斗和权力运作,认为不同文化间存在着权力差异,不同文化间从未有过平等对话,进而否定传统翻译理论中关于语言平等、文化平等这类带有乌托邦性质的理论预设,最终否认追求意义对等或语义等值的翻译理想。后殖民翻 译理论以权力差异理论为先导,借助新历史主义的历史描写的方式观察、研究和解释权力差异 语境中译者自觉与不自觉的价值取向、翻译行为和策略选择。后殖民主义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是解构主义、阐释学、多元系统论、描写主义、目的论和新历史主义。尼兰贾娜说:“所谓后殖民图景指的是百家争辩、竞相解释或描述存在于不同民族、不同种族和不同语言之间的不对称和不平等的关系……作为一种实践,翻译建构了殖民状态下不对称的权力关系。” 近年来,随着后殖民主义思潮逐渐渗入翻译理论界,许多英美翻译理论家开始对蕴涵于翻译文本的权力差异和历史语境予以关注和重视,着手研究翻译与帝国、翻译与文化身份、翻译与 殖民主义霸权之间的历史共谋关系等热点问题。例如,1997年,著名的美籍芬兰裔翻译家道格拉斯·罗宾逊出版了《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阐释》;1999年,美籍爱尔兰裔比较文学教授玛利亚·铁木志科出版了《后殖民语境的翻译:早期爱尔兰文学的英译》,英国著名的翻译学者苏珊·巴斯内特和印度新德里大学的英语教授哈里什·特里维德合编了一部论文集《后殖民翻译:理论与实践》;2000年底,加拿大翻译学者雪莱·西蒙和保罗·圣皮埃尔合编了另一部关于后殖民翻译研究的论文集《改变术语:在后殖民时代的翻译》,等等。这些论著直接关注和审视后殖民理论与翻译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探索翻译在欧洲文化中心论和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建构和解构 过程的作用,强调翻译的文化和政治功能,基本上代表了当代西方翻译界的最新理论探索。 二、后殖民翻译理论与传统翻译理论的比较

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测试卷01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蘸.墨(zhàn)驿.道(yì)苍劲.(jìn)穹.顶(qióng) B.旷.野(kuàng)敦.实(dūn)蠕.动(rú)虔.诚(qián) C.襁.褓(qiǎng)束缚.(fù)山麓.(lǜ)篆.章(zhuàn) D.思慕.(mù)珮.环(pèi)溯.游(sù)蠕.动(xiá)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打嗝翩然矗立轻歌曼舞 B.恬静缭绕推搡格物制知 C.羁绊喧哗凫水不修边幅 D.悬殊农谚狩猎五彩斑斓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_______,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_______智慧,_______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困境启迪抚慰 B.困境启发抚恤 C.困难启迪抚恤 D.困难启发抚慰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 B.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专家学者走出象牙塔来到农村,他们是为了心中的一个疑惑:乡村教育到底怎么了? C.“但是,”他把握十足地说:“不必为此烦恼——静下心来——不要浮躁——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 D.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5.按要求答题。(4分) “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语文灿年华。”每到传统佳节,人们会用特定的形式表达纪念和祝福。请在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中任选一个节日,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春节——无论是放鞭炮,还是贴春联,都传递着对亲人安康的祝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牙塔安全版客户端完整功能操作手册

象牙塔客户端 ----安全版 操 作 手 册 河北英创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注册登录 (4) 1.1注册 (4) 1.2登录 (5) 2工作 (7) 2.1巡查录入 (8) 2.2巡查处理 (9) 2.3隐患录入 (12) 2.4隐患销号 (12) 2.5整改通知 (13) 3消息 (13) 3.1群组 (14) 3.1.1创建群组 (14) 3.1.2创建群组 (15) 3.1.3添加成员 (15) 3.1.4邀请好友 (16) 3.1.5查看群组成员 (16) 3.1.6提交意见反馈 (17) 3.1.7群组设置 (17) 3.1.8通知 (18) 3.1.9群聊 (19) 3.1.10群组考勤 (20) 3.1.11我的通知 (21) 3.1.12绑定机构 (21) 3.1.13解绑机构 (22) 3.2会话 (22) 4通讯录 (23) 4.1好友列表 (23)

4.2申请与通知中 (24) 4.3添加好友 (25) 5动态 (25) 5.1 个人信息 (26) 5.2 学校信息(单位信息) (26) 5.3我的考勤 (26) 5.4系统通知 (27) 5.5分享 (27) 5.6设置 (28) 5.6.1修改密码 (29) 5.6.2版本检测 (29) 5.6.3会话设置 (29) 5.6.4功能介绍 (30)

1注册登录 1.1注册 通过手机号获取验证码进行注册;注册后手机号作为下次的登录账号;

1.2登录 (1)教育局的排查人或领导用原平台账号登陆; 学校、学区的排查人或领导用原账号登陆,绑定手机号,同时成为本校的安全员;登录后的权限有群组、工作、通讯录和动态,登录后的页面如下图所示:

第三章 翻译能力评价

第三章翻译能力评价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翻译试题命题原则 2.掌握翻译测试方法 3.掌握翻译测试的评分标准 本章概述 翻译测试是语言测试的一种,是随着翻译教学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专门性领域的研究。翻译测试与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教学创新的考量途径,是教学完善的有力支撑。本章将探讨翻译测试的相关概念以及理论和实践中的多项课题。 翻译能力调查问卷 同学们,为了了解你们的学习动机,请你参与本次调查。你的回答只反映你对相关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认识,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谢谢合作! 本问卷共6个题目,测验时请在与自己情况相符的句子前填"Y",不相符的句子前填"N"。请记住在填写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去判断是否应该这样。 1.翻译测试应以语篇翻译为主。() 2.翻译应该融入多种主客观题型。() 3.翻译测试的信度和效度不可兼得。() 4.国外翻译测试与我国的翻译测试评分标准有较大差异。() 5.翻译测试的试题库建设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翻译测试的依据 英国语言测试专家戴维斯(Alan Davies)曾说:“测试不是教学,我们能够而且应该坚持这样的想法,即测试的运用是有别于教学实践的,它应被看作是一种提供信息的方法,而所提供的信息是可以运用于教学和其他目的的。”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测试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检测手段,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对测试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科学地分析,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测试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实际水平,调整学习状态,确定努力方向。 二、翻译测试的信度 翻译测试中,应该保证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考试的任务是对学生能力进行科学的、客观的、公正的鉴定。翻译测试信度的高低,受“试题的质和量、考试实施、阅卷三方面的种种因素所牵制”(李筱菊 2001:35)。因此,提高翻译测试信度的关键是从以上三方面严格的规范和管理。这里我们仅探讨试题和阅卷两个重要方面。 1.试题信度 测试内容应与所要测量的能力是一致的。目前国内大规模翻译测试的内容单一,大多局限在语句、语段和语篇等题型,难以契合翻译能力的多要素本质。我们应该在测试题型的开发上加大力度,使测试跟上教学内容和方式改革的步伐。测试的目标既然是测量多种能力,

生态翻译视角下的辜鸿铭

生态翻译视角下的辜鸿铭《论语》英译研究 I believe that smartand intellectual western readers and scholars can think about Chinese and Chinese cultur e from a brand-new perspective, get rid of prejudice and have a mor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and Chinese tradition al culture and China.” That means Ku Hungming hopes to change the western attitude towards China and give up t he the violence of imperialist. Translation purpose is of vital importance in the process of a text, and we can know Ku’s English version tra nslation of Lun Yu is fit for temporal social background and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and westerners. 3.Embodiment of the Principles of Eco-translatology Adaptation in Ku Hungming'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un Y u 3.1 Adaptation of the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Lefevere once said:” translators fun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 given culture at a given time.” At the be ginning, we have introduced the history and times background-eco-environment where Ku Hungming lives, because s ome special times and history bac kground will greatly influence translators’ thinking and behaviors. Eco-environment i 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following factors, including society, politics,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3.1.1 Society and Politics Before 1840, China is an independent country, and westerners regard China as a mysterious, old and magica l country with all kind of goods everywhere and endless natural resources. In fact, because of the complement of cl ose-door policy for a long time, it seriously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and enhancement of Chinese society. However, western countries, such as England, France and others have began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production takes p lace of hand labor, creating plenty of wealth and excellent science technology, which produces huge energy more th an previous sum of all times. However, the quick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ountries also deepens capital contraction, and they need to conquer more countries to enlarge their power, and China is one of their destinations. Although Qing Dynasty has rich resources, yet the close-door policy makes him behind the world trend. Western countries sta rt their attacks to China, and China can’t withstand the force of imperialism, and they have to sign the first unequal treaty-Nanjing Treaty, which marks the beginning of semi-colonial and semi -feudal society. After Nanjing Treaty, a s

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

文档大全 文档大全可免积分在线阅读和下载文档 ?文档大全 ?工作范文 ?求职职场 ?表格模板 ?总结汇报 ?经管营销 ?高等教育 ?高中教育 ?初中教育 ?小学教育 ?外语考试 ?资格考试 ?教学研究 ?游戏攻略 您的位置:所有分类高等教育文学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 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 翻译 2003年1月第19卷第1期四川外语学院学报JournalofSichuan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Jan.,2003Vol119 No.1 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 李红满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提要:,文化之间的权力差异,文本的权力差异和历史语境。 关键词:翻译研究;后殖民视角;;中图分类号:H059-3831(2003)01-0105-05 studiesfromapostcolonialperspective LIHong2man Abstract:Intraditionaltranslationtheories,translationishypothetically abalanceddialoguebetweentwocultures.However,powerdifferentialsbetween hegemonicculturesanddominatedculturesareperpetuatedinthepostcolonialc ontext.Theinequalitiesbetweenculturesthusmakebalanceddialoguesquitean illusion.Translationstudiesinthenewmillenniummustattachgreatimportanc etopowerdifferentialsandhistoricalcontextsunderlyingthetranslatedtext s. Keywords:translationstudies;postcolonialperspective;culturehegemony;p owerdifferentials 自20世纪中叶以来,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兴起了一股席卷全球的民族独立浪潮,涌现了许多新兴的民族国家。随着第三世界的崛起,旧殖民主义土崩瓦解,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进入了后殖民时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即南北关系的产生和南北双方的严重对立,是二战后国际上极引为注目的现象。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并没有使南北不平等得到缓解和削弱,结果相反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日益边缘化,而发达国家仍是世界经济的主宰者。国际政治经济割据中的不平等和登记模式依然根深蒂固,而同时也随之形成了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权力差异。“第一世界掌握着文化输出的主导权,强制性灌输给第三世界。而处于边缘地位的第三世界文化则只能被动地接受。”(王岳川, 1997:159)。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西方文化界和文学理论界异军突起,从 文化彼此之间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被表述(张京媛,1999:4-5)。 尽管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设已经指出“任何两种语言,纵有相似之处,也不足以代表相同的社会现实。不同的社会,各自处于不同的世界,而不是相同的世界却只是贴着不同的标签而已”(Sapir,1956: 69),然而传统翻译研究却一直假定不同的语言系统 存在着理论上的等值,认为翻译是在具有平等地位的两种文化之间通过自由交流信息的方式进行的。例如,凯利声称,翻译情境就是一种达到“你我之间的平 (Kelly,1979:214);斯坦纳认为,忠实的译者衡对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