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化育人 特色强校1

文化育人 特色强校1

文化育人  特色强校1
文化育人  特色强校1

文化育人特色强校

薛城区沙沟镇小营小学特色创建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创建特色校园以成为学校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依据我校的实际,在2011年3月我们确立了“诵读千古诗文,争做世纪英才”为主题的特色创建工作。

寻根溯源构建文化主体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尤其是古诗词,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是一字惊人,千锤百炼的诗句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又往往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读者在诵读过程中,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心骛八极,神游万仞。教师经常引导学生诵读、欣赏古诗词的语言美、声韵美和意境美,进而体验到诗人的心灵美,这对于陶冶心性、培养情操是大有益处的。学习健康向上的古诗文,不仅能够增进个人的文学素养,更有利于提升人的思想品格的境界。

承接传统构建特色思路

1.理清校情,把握学校文化的时代命脉

小营小学是一所农村完小,学校条件较差,教育设施也较落后陈旧。由于家长素质普遍不高,社会文化背景相对落后,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城镇学校有一定的差距,许多有条件的家长纷纷将孩子送往城镇小学就读。对此,学校领导虽有志而苦于无良策。就在这时,传来了有关“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佳音,学校领导班子看到了

希望,觉得这是改变小营小学薄弱面貌的一个良机,于是决定以开展古诗文诵读为抓手,为孩子补上传统文化这一课,进而探索提升农村薄弱小学办学质量的途径,创出学校特色。

2.顺应"以德治国"方略,复兴中华文化

2001年9月,党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思想,深刻阐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这精辟地点明了“以德治国”的深层内涵,可以说,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有的精神理念和重要的行动指南。

3、师生对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留下了许多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古诗文,浓缩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这些传统文化,小营小学部分教师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不但大量阅读钻研这些经典文化,而且常常以自己深厚扎实的文化素养感染学生。群心群力实施特色策略

2011年初,小营小学提出了“融人文教育于经典古诗文诵读中”的创特理念,着力打造学校品牌,并制订明确的创特计划,力争通过几年努力,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为此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特色创建领导小组,以古诗文课题组为研究小组,由教导处牵头,联系学科组,具体研究操作方略。

1.环境浸润,熏陶人格情操

文化是隐藏在学校物质表象的精神内核,是学校文明进程的一种积淀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为了实现文化的内渗,学校通过校训屏风,楼道装点,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对学校师生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浸润,用浓浓的文化氛围滋养师生人格和精神。

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学校的“三风、三训”屏风,楼栏上的大字横幅“诵读千古诗文,积淀文化底蕴,打造特色学校”让师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的厚重和学校的育人睿智,自然产生一种肃然敬畏,同时承担起一份责任。学校利用可以利用的空间和角落,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来妆点学校的走廊、墙壁。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辟有“每周一诗”栏目,另有有古诗书法展、读后感,还有手抄报等等。

尽管该校校舍陈旧,但还是着力在语文课堂教学、班级、校园中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在充满人文意味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升华人格。如:在班级中营造古诗文诵读的氛围,主要采用:(1)开展竞赛,激发热情。该校利用每周一堂的诵读课,引导教师抽十来分钟时间举办擂台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擂台赛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可以是诗句接龙,可以是你问我答,可以是对歌竞赛,也可以是各种游戏。

(2)课前一吟,熟读成诵。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号召各班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

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3)举办诗社,学以致用。即吸收对古诗文兴趣特别浓的学生为诗社学员,并由专任教师组织他们开展作诗绘画、改写古诗、活用古诗、欣赏古诗、创作儿童诗等活动,引导他们学以致用。

(4)开设诗园,提供舞台。为给学生提供用武之地,该校每个班级都开设了“诗园”园地。其内容丰富多采,不但有关于古诗的书画作品,而且有活用古诗的习作,甚至点面结合,有经常性评比的诵诗大王、小诗仙等名单。

(5)设立“段位制”,评比小诗人。制订了“古诗文诵读段位制”考核办法,在语文教师的组织下,每班每学期考核两次,对达到某一段位数量的学生授予“小诗仙”、“小诗圣”等荣誉称号,并张榜公布,发给证书、奖品,而且将考核得到的古诗诵读成绩单独列入学生素质报告册。

2. 多彩情趣引导学生发展

(1)广播领路,配乐美读。在每周的小百灵广播中,由负责播音的班级按节律朗读的要求,配乐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这不但培养了学生节律美读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可谓一举两得。(2)板报介绍,提供资料。在每期的班级黑板报上,都刊出一首古诗(词),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

(3)学科竞赛,以赛促读。在每学期一次的语文学科竞赛中,学校都坚持出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方面的题目,所占比例至少为三分之一,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古诗文的诵读量,改变学生“读好语文书就行”

的学习观念,使他们从小受到优秀古文化的陶冶。

(4)活动展示,检验成效。即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的古诗文诵读活动,来检测诵读效果,激发诵诗热情。

(5)先进评比,保证质量。在广泛开展古诗文诵读的情况下,该校每学期进行“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活动,使古诗文诵读活动既保质又保量,进一步促进古诗文诵读活动的蓬勃发展。

(6)征文比赛,师生献策。为探究古诗文教学规律,摸索古诗文诵读形式,该校每学期都坚持举行“古诗文教学暨诵读研讨会”,在师生中开展“我看古诗文”、“我谈古诗文”、“我与古诗文”等征文比赛,积极引导全体师生为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献计献策,将诵读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3.诵读诗文作品,积淀人文修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这方面,创特小组着重进行了诵读兴趣、诵读方法、诵读运行机制、复习方法等的研究,让诗香萦绕在校园四周,为学生营造出一方宁静淡泊、澄净空明的精神家园。

4.古诗文诵读运行机制

根据古诗文诵读的特点和规律,创特小组提出一个口号:“天天读古诗,早晚十分钟”,并建立了一套可操作的系列化运行机制和配套措施:确定教学时间(即一周一节诵读课、一月一次活动课、一学期一次赛诗会、一年一次古诗文读书节、一年两次返校日活动)、定期交流研讨、定期开展活动、邀请专家讲座、与各科教学相结合等。

5.开发校本课程,提升科研水平

在参考有关古诗文读物的基础上,小营小学精选了一套注重人文熏陶的诵读资料——《古诗文精选读本》:该读本所选内容上自先秦,下至晚清,名句佳段,均有涉取;全套共六本,一个年级一本,每本,每册三十首。该读本由浅入深、导读释练相结合,注重节律朗读,增设了节律朗读符号,非常符合为学生实际。该读本经过两次修改后,已逐步完善。

文化推动学校蓬勃发展

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打造文化教育特色的过程中,小营小学自我加压,奋发进取,追求卓越,让学校文化润泽每一个师生,让学校每一个角落都渗透着学校文化的气息。近年来,在学校文化的引领和推动下,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进步。学校先后获得市级“劳动实践基地”、区级“学雷锋”先进集体,镇“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素质教育”先进单位、“英语风采大赛”二等奖、体育道德风尚奖、小学古诗文诵读二等奖、教师魅力之声二等奖等。教师学生获镇级以上奖励30余项奖励。今天的小营,师生面貌焕然一新,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小营小学坚持特色兴校、特色立校、特色强校,走文化育人,内涵发展的道路,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学校在特色育人的道路上还有更长的路,有待探索,学校将上下一心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进一步提升办学品质,用优秀的学校特色文化推动教育的持续发展。

沙沟镇小营小学 2011.12

《山水育人,文化立校》特色规划

山水育人,文化立校 ---鼎湖区实验中学特色建校三年规划 (2016-2018年) 第一部分背景情况 一、原《三年规划》目标达成情况 上一个三年(2012--2015)规划发展实施三年来,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工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团结拼搏,无私奉献,通过深化改革和科学管理顺利完成了原三年规划中制定的各项目标,并取得了突出成绩,较好的发挥了示范作用,我校已成为鼎湖区的窗口学校以及更多优秀学生向往的学校。 1、所在鼎湖区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区国家的评估验收。 2、学校顺利通过省级评估,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审美情趣得到提高和增强。 4、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具有我校教育教学特色“课题引领,全面发展”的模式,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上升,尤其中招升学成绩显著,学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

誉。 5、教师观念得到更新,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升,教科研蔚然成风,人人争做研究型、专家型教师,涌现出一大批教改积极分子。 6、学校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管理趋于规范。修订、整理、补充了学校所有的规章制度,汇编成《规章制度汇编》,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明确了各岗位职责。 7、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提升。新建综合教学楼两栋,多功能报告厅一个。学生宿舍、食堂以及一座旧教学楼经过改造维修后,面貌一新。校园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美化,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各科教学功能室齐全,教师办公设备得到提升,专任教师达到人手一台电脑,实现了校园网络现代化。 8、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取得实效,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自培、组培、校培”三级培训体系,成为省、市和区的示范单位。 二、目前我校的办学现状 1、通过近三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和狠抓具体管理环节,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已经形成了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多层面的良性循环。 2、学校管理思路基本理顺,管理趋于规范,形成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以史育人”理念下的校史馆及课程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82269132.html, “以史育人”理念下的校史馆及课程建设 作者:龙洁 来源:《湖南教育·A版》2018年第11期 校史是一所学校办学历史、发展历程和文化积淀的记录,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具有导向功能,在学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对学校育人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如何挖掘、整理和利用校史资源与优秀的校史文化,充分发挥校史育人的功能?这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我校始建于1957年。为了总结学校60年办学成果,展现师生校友风采,更好地凸显校史文化的传承、凝聚和激励作用,学校于2016年初启动了校史馆建设工程。3年来,我们注重 理念先行,重视师生的共同参与,积极研发校史课程,深入开展教育活动,全面提升育人效果,积极探索“立德树人”新时代背景下校史育人的新途径。 我校是一所国学特色校,是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学校以“一园(静心园)两塑(书山雕塑和春笋雕塑)三廊(科技长廊、艺术长廊、文学长廊)四馆(国文馆、国风馆、国画馆、国乐馆)”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已成规模和体系。而校史馆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集中展现的场馆,它理应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理应融入学校校园文化体系之中,是校园文化的完善与提升。因此,在设计校史馆时,我们重点关注了以下几点: 一是与学校整体文化风格保持一致。主要采用传统中式装饰风格,颜色也以现有的红褐色为主,以此巧妙地融入到学校现有的校园文化体系之中,成为学校文化有机的整体。 二是处处体现育人的文化氛围。每一个校史资料都是育人的重要载体,需要我们精心设计和编撰。除此之外,在学校文化环境布置上,即外显文化上,我们也颇费心思。比如,以茶镜构成一本打开的书作为校史馆外墙正面,意欲使参观者明白“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的道理;同时,有蓝天白云、高楼大厦等自然景致映入镜中,使得“天人合一”的外观景致与馆室内的辉煌史迹交相辉映,各领风骚。

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和成果简介

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和成果简介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的文化之一,它是经各民族文化互相融合,为中华民族所共有的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要赢得国际竞争,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样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 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急需的人才,他们代表着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通过在大学生中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涵着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对于加强人文素养大有益处。通过学习研读古典文学名著,能够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学习研读古代哲学著作,能够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思辨能力;通过学习研读古代伦理经典,能够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同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更为重要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使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大学生所喜爱的民族形式,这有利于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的接班人,从而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会做人、会做事、会生存、会发展”的全面发展目标。 目前,从中央到各高校都非常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文件明确指出: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广东省教育厅也非常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教育工作,并将《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作用研究》,作为在2009年度的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研究课题,经过近两个月的

文化立校 特色兴校 质量强校——第三届“未来教育家”治校方略

文化立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 治校方略是校长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方法和策略,是校长办学理念和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形成务实有效的治校方略是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我们从三方面进行学校情况分析首先我们从三方面进行学校情况分析 (一)师资情况。 数量超编,结构性缺编。教师按照省级标准配备,数量足够,30岁以下教师仅占20%,年轻教师比较多,经验少,但干劲足。45岁以上占50%,经验丰富,但年龄偏高。未来几年,情况将更加严重。 (二)办学条件 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人员复杂,学生和家长情况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缺乏成熟的制度建设和管理模式; 但新建学校也有它的优势,硬件条件好,具有更大的可塑性,给学校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 (三)学校亟待解决问题 从三个关键词解读,质量、创新、认可度,这是学校的问题,也是制定治校方略的重点所在。 我们设计的治校方略从五个大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大方面:学校文化引领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旗帜和灵魂。能够定位学校发展、构筑教师共同愿景的学校文化显得至关重要,根据学校现有的

情况,新建学校,几所学校合并,师资情况,生源情况,学校把“和”确定为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力求通过实施“和谐教育”,构建学校“和”文化体系,让原有几所学校文化和、教师和、学生和谐发展。让“和”文化建设成为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一)“校和万事兴”(三个层面+两大板块)。学校的和有三个层面:一是学校与外部的和谐;二是学校内部的和谐;三是师生个体内部和谐。两大板块,第一板块是身心和美,即和乐共进,美人美己;第二板块是和而不同,即和而共生,鼓励个性。 (二)教师“和”文化 1.让教师对学校和自己发展充满愿景。只有心中有目标、有梦想,工作才会更加主动、更加有激情。 2.让每位老师都充满责任感。 3.让每位教师都成学校的主人。广泛征询他们的意见,充分发挥他们主人翁的作用。 (三)学生“和”文化内涵—和乐共进,美人美己 基于对学生文化的认识,结合育人目标,学校制订学生发展目标体系——和乐共进,美人美己。小学阶段学生的发展解读为“健康、习惯、能力”三要素的和谐共进,“自主选择—情感体验—评价激励—习惯养成”争做“和美之星”。 第二大方面:学校制度管理建设。 (一)组织体系 改变原来的金字塔式管理,变为扁平化管理模式,直接

创建校园文化特色

创建校园文化特色推进素质教育——记怀柔一小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北 京市怀柔区第一小学,始建于1911 年,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学校占 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 平方米,绿化面积达7500 多平方 米。学校地理位置优越,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环境整洁,景色宜人,被誉为花园式绿色学校。 学校现有教学班46个,学生2000余名;教职工180 人,其中党员113人,中学高级教师3 人,小学高级教师101人,市级骨干教师4 人,区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31 人,还有北京市优秀书记、杰出校长,北京市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十佳班主任。专任教师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国家、市、区级集体奖励100 余项。 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和谐求发展,以精细求发展,以学习求发展,以特色求发展,以务实求发展,以质量求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创建“书香校园、和谐校园、魅力校园” ,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向纵深发展,我校十分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影响远远大于某一门学科、某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渗透到学生人生品格的长远影响。学校文化建设的水平,不仅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育水平,更决定了人才的品质,它将成为学校发展的第一核心竞争力,谁拥有了优秀的学校文化,谁就拥有了教育的未来和希望。 当前,优秀的校园文化已经成为我校发展的一种核心力量,并渗透于学校的所有活动之中,成为约束师生行为的非正式控制规则,从而促使师生放弃一

些不适宜的行为习惯和利益取向,形成共享目标、荣辱感和奉献精神。同时,人际关系更加融洽,组织之间更加协调,内涵发展更加持续。因此,精心打造学校文化是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一、怀柔一小学校文化创建基本思路 「学校工作整体优化? 学校新文化创建-教育教学全面优质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新发展) I教师学生人人优秀J 二、怀柔一小学校文化创建目标 我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传承民族和怀柔一小优秀文化传统为重点,以培养人文精神和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提升校园静态文化品位和创新,丰富校园动态文化活动和内容,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加强学校品牌建设,提高学校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把学校建设成为自然环境优美、规章制度健全、管理科学规范、教育教学优质、团队组织协调、人际关系和谐、精神风貌良好、内涵发展持续的校园。 三、怀柔一小学校文化创建实施 1.激人奋进的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高层次, 它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和优质品牌的关键所在。为此, 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 我们深入把握理论,认真实践探索, 通过系统设计“文本化”层面,精心建构“物化”层面, 尤其是着力推进“人化”层面, 建立和完善学校的

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 汇报材料

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汇报材料 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汇报材料 镇中心初级中学地处风光秀丽地区,创办于1956年。现有15个教学班,教师69人,近600名学生。曾荣获“江苏省示范初中”“市和谐校园”“市数字化校园”等殊荣。为了深入贯彻《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实施纲要》,近年来,学校领导充分挖掘艺术教育的潜力,拓展艺术教育的空间和方向,不断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 一、更新观念,走特色办学之路 我校致力于从人文的角度实践“经典引领,文化立校”,努力落实“和而不同”的办学思想,培养学生特长,形成学校特色,走出了一条艺术办学特色的教改新路。学校在学期工作计划中都能认真部署艺术教育工作,并成立了由校长、政教处、艺术教研组长和艺术类老师等组成的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健全了艺术教育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确保了艺术教育工作扎实开展。近年来,学校取得了骄人的办学成绩,以来学校有上百篇在国、省、市、县艺术类比赛中获奖,为中学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更多动力。 二、加强队伍建设,确立教师的人本地位 艺术教师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他们的教育思路、教育艺术及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艺术教育的成效,因此学校十分重视艺术师资队伍的建设。我校一是做好对艺术教师的校本培训。利用每周三下午作为艺术教师教研活动时间,进行教科研活动,有时还聆听专家的讲课,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及业务知识。二是积极选派艺术教师参

加市、县级各类培训,如专职老师的提高班培训、兼职的普及班培训,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我校每年都有教师参加的国、省、市、县各级论文比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拥有了一支敬业、专业、乐业的教师队伍。 三、抓课堂及“体艺2+1”,夯实艺术教育基础 为了使学校艺术特色教育工作落实到位,我们制订和完善了艺术教育教学规章制度,制定学校美术特色教育发展规划、确定各年级艺术教育课程目标,确保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教务处和教科室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教师结合课改,努力钻研教材,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提高备课、上课、评课的质量,真正做到教学过程的细化,努力做到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适应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把学生终身体育、终身艺术教育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念贯穿于教育活动中,积极实施“2+1”项目,促进素质教育再上新台阶。我校除了开齐并上好体艺类课以外,还强势推进大课间操活动,督促学生走向操场。上午主要是广播操,下午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为百人精品社团展示,各年级都形成自身特色,如:初一的太极拳、健美操、纸版画等,初二的武术健身操、大合唱、剪纸等,初三的论语诵读与研学等。 我校还认真做好体育艺术“2+1”项目的认定工作,学校成立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和班主任联合组成的“体育、艺术2+1项目”多个评价小组,根据市局制定的《“2+1项目”体育与艺术技能标准》和学校实际,由学校在学期末安排时间进行评价,并将认定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 校园文化艺术节是校园文化的集中展示,是同学们向老师的激情汇报,更是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师生大型文艺汇演,同学们用激昂的歌声、饱满的热情来赞美祖国、歌唱未来;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同学们激情奔放,用饱含深情的语言赞颂祖国的强大、畅想美好的未来;艺术节还开展了书画展、科技作品展等多个项目的活动,是我校素质教育成果的一次大展示。

对文化立校的思考

对文化立校的思考 梅山公司普教部杨斌 文化的定义 ?伽德默尔:也许我们知道文化和自己息息相关,然而倾自己之所知也不见得足以讲 出文化是什么。 ?直观理解:基于某种理念,使组织成员认同该理念,进而把这种理念转化为行为(行 动),在此过程中形成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规章制度、作风与传统等的综合反映。 学校文化的一般描述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创造积淀并共同遵循的办学思想、价值观念、学 校作风与传统、规章制度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共同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 ?学校文化像阳光空气一样,影响学校和教职员工的行为; ?学校文化是继承下来的,又是不断变革的; 学校文化的特征 学校文化是置于现代社会文化大背景中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亚文化。除具有社会文化多样性、发展性、传承性等一般属性外,还具有高层次性、规定性、教化性、辐射性等特征。 ?高层次性 学校教职工具备学历较高、知识丰富、思想敏锐等特点。 ?规定性 受经济发展水平、政治需要、法律法规和文化背景限制。 ?教化性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阵地,是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场所。 ?辐射性 学校所特有的教风、学风、校风,对全校成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且通过全校成员影响到社会。 学校文化的作用 ?导向作用:能够增强学校师生员工的目标意识,引领其思想和行为朝着明确的方向 发展。 ?约束作用:师生员工既是学校文化的创造者,同时又受到既成文化的约束。 ?凝聚作用:学校文化中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育人作用:学校文化的根本作用是育人。 ?传承作用:主要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精神文化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学校精 神文化本身就是代代师生员工不断发扬、继承和创造的结果。 学校管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经验管理阶段:最大的特点是人治,靠“一把手”的强势领导来管理学校; ?第二阶段是科学管理阶段:最大的特点是法治,全靠制度来管理学校; ?第三阶段是文化管理阶段:最大的特点是文治,把学校文化作为学校管理的最重要 的方面。 21世纪是文化管理的时代 ?学校文化是学校核心竞争力所在; ?教育的本质在于“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的关键是学校自身文化建设和文化力的形成。

弘扬传统文化 改进学校育人工作

弘扬传统文化改进学校育人工作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站在时代的讲台,担负教书育人的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一、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在学校育人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看看我们身边的许多青少年,受物质欲望的诱惑和思想文化的误导,说起某明星来头头是道,说起大禹治水来连连摇头。而那些民族传统的道德文化对他们犹如是天外来客,知之甚少。不懂得起码的尊老爱幼,孝奉父母,不注意个人的道德修养,仁爱礼智信更不知为何物。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历史的必然。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与传统文化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作者的认识、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应倡导生命与生命的平等交流的体悟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上,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强调课堂内外的互动,强调书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追求的结合,强调纸质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的结合,强调学习与研究的结合等等。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即使难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但率真的心灵却不迷失方向能勇往追求光明之旅。作为学校要弘扬传统文化,教学生亲近传统文化,筛选整理提炼其中的精华,指导他们积极学习提高素养,让博大精深的民族瑰宝世代传承并发扬光大,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二、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汲取语言和思想的精华。 汉语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简短的几个字中所代表的不是简单的具象的东西,很多都幻化成了意境。我们说到“小桥流水”,想到的不是具体

特色学校的创建与学校文化的研究

特色学校的创建与学校文化的研究 创建特色学校和学校优质发展是时代的呼唤,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人的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竞争的客观要求。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务是发展。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一、特色学校与学校发展 (一)特色学校 是指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过程中和长期的教育教学实 践活动中,在学校教育工作的整体或全局上形成的、具有比较稳定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格或独特风貌,体现鲜明的学校文化特征,并培养出具有特色人才的学校.是个性化的学校,是认识和优化了个性的学校。特色学校的“特色”是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凝聚在学校每一个成员身上的一种精神品质. (二)学校发展

学校发展是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的发展来带动学生的发展,它由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生的发展两者之和构成,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核心,以教师的发展为支撑,以学校各方面的发展为基础(硬件、软件),学校发展的要求是质量立校、教研强校、特色兴校。学生的发展: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即全人教育,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教师的发展: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注重学习培训、岗位练兵、课题研究、创新实践,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学校文化的概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的办学特色已成为一所学校的立身之本。创建特色学校更深层的是创建特色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一流的学校做文化,一流的学校靠文化.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凝聚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才能塑造出优秀的学校品牌。 要创建特色学校,必须注重学校文化建设,所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才说:“学校是文化的园地,办学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铸造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学校文化从广义上说指的是学校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它属于一种亚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殊文化,体现的是社会背

学校办学特色建设方案

学校办学特色建设方案 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所学校走向成熟的标志,是现代教育必备的竞争力,是创“省级民办示范初中”的主体工程之一。“高起点、创特色、高质量、创名校”是我校旗帜鲜明的办学目标。“高起点”是“创特色”的基石,“高”是要求,是任务,是职责。“创特色”是“创名校”的主体途径,围绕“办学目标”为之不懈奋斗的重要工作。 结合我校实际,“办学特色”的形成要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有利于学校产生的影响力、辐射力。经学校研究并深入论证,把英语教学(实验班教学和全校口语教学)、心理素质教育、课题研究、科技创新教育作为我校教育教学方面的四大特色项目工程,四大特色支柱。着力建设好这四个方面,形成独具一格、有强大生命力的办学特色。 建设学校办学特色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首先要形成特色氛围。 1、每位教师提高认识,真正体会到“一手抓办学特色的形成,一手抓教学质量”是“金海”品牌形成的两张翅膀。 2、让每一位金海学生充分懂得“全面提高”与“学有专长”的辩证统一关系,办学特色的形成最得益的是每位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共性中的“个性”发展。 3、加强校内宣传,化零为整,由一般经验性上升为理论性。 ①利用墙报、警示牌、标语、校内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发布公告,发表文章,推介经验,推荐典型,介绍成功,介入生活,渲染强有力的氛围。

②校办报刊均由教科室全面指导负责,成立校报校刊编辑部。 4、努力提升学校品位,推销“金海特色”。 ①积极办好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使之成为向家长、社会、学生展示学校特色的平台和窗口,进一步推进音、体、美学科建设。 ②以英语实验班为龙头,强力打造领先英语教学,每期由教科室牵头,学生自编自录时间不少于20分钟的电视剧。 ③在心理特色建设方面,开辟心理热线电话,在县级以上报刊就中学生普遍心理现象作分析,变学生问教师、为教师找学生,化零为整,形成系统工程。 ④积极组织音、体、美、科技、英语技能等方向的竞赛和展示活动,尤其是上级单位主办的各项比赛。 5、加强科技创新、阅读与口才、心理特色等校本课程建设,收集原有资料,从本学期起,责任教师将每期教材教程交由教科室存档,期末汇集成册成书,教材教程必须依据期初教学工作计划有条不紊、精心落实。 6、每周星期日上午原则上根据学生情况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期初定出小组活动计划,落实到教师、学生个人。 建设学校办学特色,是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有一支业务精湛、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高,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是关键。 1、四大特色的教育教学均由专职教师担任。 2、严格遵守学校聘任制度,英语口语教师必须英语专科以上学历,具备很强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能与外籍教师进行口语交流;心理教师有专科以上学历,具备相应的较强的专业水平,对学生心理问题研究在全县有影响力且效果显著;

最新小学特色校园育人文化总结

小学特色校园育人文 化总结

文化育人特色立校 潍坊区第一实验小学特色校园育人文化总结 在潍坊区座落着一所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学校——潍坊区第一实验小学,经过九年的跨越式发展,学校从建校初的200多名学生发展为现在30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教职工近百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以“给孩子最坚实的起步”为办学宗旨,实现着学生以学习为快乐、教师以育人为快乐、学校以发展为快乐的一流教育理念。近几年,学校提出了全力实施品牌战略,强化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举措,紧紧围绕“规范管理、文化育人、特色立校、打造精品”的工作思路,把搭建校园文化平台、创建品牌特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充分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全面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倾力打造鲜亮的校园文化特色品牌。现在,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已收到显著效果,一股清新的文化气息已吹遍校园的每个角落,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在校园里激荡,孩子们在贴近身心、贴近成长、贴近理想的文化氛围里得到全面的关怀和健康的发展。 一、优化育人环境,打造文化空间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本着“处处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师”的原则开展环境建设,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使墙壁说话,花草发声。通过精心设计,把育人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1.美丽校园彰显和谐 走进潍坊区第一实验小学,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赏心悦目;教学楼、科技楼环绕而立,气势恢宏;立体雕塑“希望之星”映衬着湛蓝的大型玻璃墙;造型活泼的草坪牌、树牌点亮校园。“U”字型主体楼上十一个大字庄重醒目——“这里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塑胶操场大气磅礴,活动场地平坦宽阔。教学楼内设有36口宽敞明亮的教室、能容纳近千人的现代化餐厅、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舞蹈室、音(美)教室及其器材

传统文化学习计划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传统文化学习计划 篇一:传统文化学习规划 金殿中学学习“传统文化”的规划 一、昆明市金殿中学的基本情况 昆明市金殿中学是市教育局主办,市公安局、团市委协办,云南省唯一一所实施工读教育的学校。校址:金殿青龙山。校园面积:16.39亩。在职教职员工49人,驻校公安干警4人。其中,党员28人。现有在校学生180人。 工读教育是针对具有人格缺陷、不良行为习性、轻微违法行为且尚构不成刑事处罚的、不适于普通学校教育的未成年人,通过特殊的办学方式进行教育转化和矫治的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义务教育的重要补充。从“立足教育,挽救孩子,科学育人,造就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到“给孩子一次机会,还父母一个惊喜,报社会一份厚爱”的办学理念,再到“先成人,后成才,成人促才”的育人目标,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德育为主、智育为辅的办学定位。 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

设的重要环节,是党和政府赋予教育工作者首要而神圣的职责。针对“问题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工读教育工作者使命更光荣、意义更深远、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且迫在眉睫。 二、学习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 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面提升我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实施中华传统美德主题教育活动的目的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举办了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的主题教育活动。旨在进一步充实德育内涵,提升师生道德修养,把学习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际行动,内化为促进学校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探索实践,建设工读教育校园文化。 四、总体设想 1.教育活动主题:“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校园——学习弟子 规,争做好学生、好公民”

特色文化村创建实施方案

特色文化村创建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八大精神,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推进文明和谐村落社区,大力推进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研究,决定在全乡范围内开展“特色文化村”创建、“文明和谐村落社区”的评选活动,现制定工作方案: 一、评选范围:在xxxx年度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被列为8个省扶点和5个县级点所属的社区或村庄。 二、评选标准: 特色文化村标准 1、组织健全。建立相应的机构,负责特色文化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培训和日常工作,做到管理有制度、活动有记录。 2、参与广泛。村民参与特色文化活动积极踊跃,参与率达到80%以上。 3、活动经常。文化活动常年坚持,并具有一定的质量和示范性,每月组织活动不少于一次,组织特色文化演出活动不少于两次。 4、特色鲜明。本地特色文化得到挖掘、保护、整理和彰显,对村民的教育和熏陶效果明显,有一定的影响力。 5、设施齐备。有适宜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和实施,有可供村民活动的特色文化活动室。 文明和谐村落社区标准 1、成立村民理事会,由“五老”人员组成,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协调主导作用。

2、建设卫生环境管理站。有管理体系和卫生制度,广泛开展了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重点的整治卫生环境活动,村落社区“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3、建立民间纠纷调解站。成立了以“五老”组成的民间纠纷调解机构,有效地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常见的纠纷得到化解,宗族势力苗头得到遏制,重大治安隐患得到排查。 4、建立文体活动联络站。建立文化娱乐活动中心、阅览室、文化宣传长廊,节假日、农闲时有教经常的文体活动,村民文化生活活跃。 5、建立公益事业服务站。建立健全村民理事会公益事业议事办事机构,协调服务作用发展较好,村民参与兴办公益事业积极性高,村落社区全年兴办公益事业不少于3件,公益事业有显著发展。 三、评选办法: 1、乡成立评选活动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肖永鸿任组长,乡党委委员邹罗生、丁有胜任副组长,各点新农村建设工作团成员等人组成。 2、各点新农村建设工作团进行半年一评,6月30日前初评,12月30日前进行总评,后进行张榜公示,再由评选领导小组投票产生结果。 四、表彰奖励 评选结果产生后,对荣获“特色文化村”创建、“文明和谐村落社区”的建设点,予以通报表彰。

特色办学工作方案

草滩小学特色办学工作方案 教育教学实践证明, 特色办学是一所学校的生存之路, 发展之路.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促进教师发展为途径,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主题,以优化教学资源和办学条件为手段,进一步完善学生教育、教师发展、质量管理的办学体系,狠抓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能力与特长培养,创新办学思路,构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质量,推动我校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二、特色建设的主题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不能凭空虚构,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学校的发展历史与传统、师资、办学条件、环境等。我们在对学校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认真分析后,一致认为,我们学校的特色建设的方向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是德育特色,我校地处草滩村,村中外出打工青年较多,在家独自居住老人较多,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一鲜明的德育资源,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老的思想品德;第二是课程特色,即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切入口。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本土资源,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形成我们自己的办学特色。 学校——特色项目“我们将围绕学校特色建设的步骤及目标三、.

特色——特色学校”的思路确定三步走: 第一步,特色项目的创建(2013年4—12 月)我校充分听取师生的意见,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依托学校资源优势,以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确定以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特色项目,以此营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制定工作方案。第二步,建设学校特色(2014 年3 月至2014 年10月)我校将以校本课程建设为学校特色建设的载体,以此促进学校的发展, 使校本课程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项目建设,即学校可以将校本课程研发的领域延伸到学校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可以通过学科研发延伸到德育教育上,使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能呈现学校自身特点,进而形成学校特色。 第三步,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特色学校(2015 年3 月至2016 年6 月)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内涵提升的标志,也是学校特色建设的理想,必须建立在学校特色浓郁的基础之上,使特色成为品牌,以品牌来打造特色学校。 1.拓宽特色项目研究领域,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并提升为一种精神文化,使之成为学校的办学个性,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2.巩固第二步所取得的成果,在活动与竞赛中推向纵深发展,培养精神品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3.加强特色建设课题的研究力度,提高学校特色项目整体研究的能力与水平,营造良好的特色文化环境,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 学校要加强领导,注重、组织保障1 四、学校特色建设的措施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单位:建水县甸尾乡中心学校作者:李应昌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物质基础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这句话充分说明: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协调的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育人环境,就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优美的校园育人环境,体现了一个学校文化的积淀和底蕴,不仅能对学生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剂作用,而且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正是其中所蕴含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是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渗透进行的,具有潜移默化性、导向性和暗示性。让学生从小养成热爱、亲近优秀传统文化的习惯,从每天所处的校园环境和班级氛围中能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渐染,逐渐对学生道德规范、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产生积极影响,让学校的每一个人内化为个人素养。 一、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有利于陶冶学生的

情操。 培养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既需要教书育人,也需要环境育人。学校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文化环境,也是创造、传承与发展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学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行为,优秀的学校文化不仅是育人的核心力量,也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快速发展的原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具有极为厚重的伦理色彩,所谓“学优者德厚,学浅者德薄”。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不仅是增进知识的过程,不仅是“把知识消化于生命,转化为生命所具有的德性”的过程,而且具有熏陶气质、变化性情、提高涵养的意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的优秀校园文化,做到“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让学生随时随处、轻轻松松学经典,既要坚持寓教于乐,又要注重平和安静,在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环境中给学生以心灵的安逸和舒展。 在校风学风建设中,从浓郁读书之风入手,渗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举办读书节,召开诵读会,组织演讲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等,以传统道德的渗透带动师生道德培养的提升。 学校要大力提倡传统文化进校园,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提高学校的文明程度和育人功效,让我们的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含英咀华、衔华佩实,让他们在富有圣贤的思想氛围中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怀,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二、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打造学校艺体特色 促进学生多样发展

打造学校艺体特色促进学生多样发展 一年来在市教育局、洪山教育督导办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实行“以特色办学,树品牌学校”的发展思路,把创艺体特色作为加快人才培养和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把打造艺体特色作为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动力和创新的路子,坚持以改革促质量,抓特色出效益,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能力,达到了预期目标,现作阶段性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教学的质量、办学的特色、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成为一所学校的立身之本。洪山镇小学校深深感受到时代的紧迫性,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报告精神及有关特色学校的理论材料,使广大教师了解了特色学校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了创建特色学校的意义。 二、建立组织机构 1、领导队伍的建设 特色教育在其形成过程中,必然要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和因素的影响,但其最关键的条件和因素是人,即富有特色的学校领导者和教师队伍。- 1 - 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是创建特色教育的关键,而广大教师则是创建特色教育的根本。为此,学校成立创建特色学校领导小组,由李云安校长担任组长,杨祥静、张德英为副组长,主要成员有:李茂昌、赵映静、武开波、张萧、马骏、杨小奉、李奉昌、陈勇、邓敏、朱琳。 2、落实制度 制度是行动的保障,学校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较为完整的创建工作制度,并把各项工作分配到下属各教研组,确保了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三、搭建四种平台,绽放艺体活力

为彰显艺体特色,我校特别注重营造浓厚的艺体氛围,从校园文化建设、教学场所布置、时间保障、校园主题活动开展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给学生渗透艺体元素,从而积淀艺体特色教育的底蕴。 1.校园文化建设追求艺术化。学校在教学楼走廊、墙壁,定期展示学生艺术作品。建立文体活动展室,及时展示学生艺术创作成果,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水平。展室中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一件件、一桩桩,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走进校园,到处是浓浓的艺术气息。让前来参观的各级领导赞叹不已。艺术活动的开展,不但完善了学校课程体系,扩大了学校办学影响,激发了办学活力,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更加全面的发展了学生的特长。- 2 - 2.教学场所布置追求现代化。为了体现艺体教室、场所的文化元素,自200 6年9月,我校陆续投入20万元购买鼓号、乐器、美术器具、美术用品、球类、体育器械、音像挂图等。2009年春季,我校又投入40万元硬化操场、篮球场,极大地改善了师生的艺体运动条件。 我校艺体室布置很有特色。音乐舞蹈室有乐器、音乐家、著名乐曲介绍,以渗透音乐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美术室中有古今中外画家简介和名画介绍,主要对学生进行绘画文化教育…… 3.活动时间追求固定化。为了让艺体特色教育从时间上得到充分的保障,学校充分挖掘、利用晨会、体育、音乐、美术、课外活动时间,把各项活动的开展时间固定下来,让各项活动按部就班,有序进行。每天的晨会为经典诵读时间,小学一、二年级诵读《弟子规》,三、四年级诵读唐诗,五、六年级诵读宋词元曲,每周一的校会时间集中展示,要求每班必背2首。每周二的课外活动训练大型团体操《小白船》、《太极功夫扇》《校园搏击操》。每周四的课外活动为英语兴趣小组活动时间。每周一、三的课外活动由舞蹈、合唱、地板画、书法、器乐小组开展活动。 4.校园主题活动追求生动化。我校在教育管理活动中,秉承先前艺体工作的经验,通过组织拔河比赛、感恩歌曲大赛、校园书画大赛及一年一度的体操比赛、趣味运动、六一文艺汇演暨校园艺术节;组织师生参加市、区艺术比赛,给学生以展示才华的平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艺术热情。- 3 -

文化育人理念

文化育人理念 ------下港中心小学“责任”文化学校校训:做一个负责的人。 我校立足实际,确立了“文化立校、突出特色、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理念引领—特色提炼—物化呈现—行为内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尽心凝练出具有学校特色、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核心文化---责任文化。 让老师和学生都明白:教和学都是有责任的,老师和学生都有责任和担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责任大于天,认知自己对他人和自己负责。 一是动静结合,营造“责任”文化氛围。 用优美的环境感染人、用高雅的艺术熏陶人,学校为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学校整体文化环境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构建静态文化与动态文化相结合的“责任”文化。以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为主构建了静态文化。走廊文化以“责苑”、“任苑”、“学习苑”、“生活苑”、“和苑”为标题,渗透“责任”思想;教室文化以壁报形式展示“安全教育”、“环保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和“责任教育”等艺术文化。学校利用每个班级的墙报、甬道上的橱窗式文化长廊、校园网站、校苑之声、国旗下讲话等形式构建动态文化,对师生开展责任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标准,形成责任的内在动力。

二是点面结合,构建“责任”课堂。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学校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开设了行为课、礼仪课、生活课、家史课、地理课、家政课、棋艺课、写字课、阅读课等校本课程,以课堂为依托,确立“上好文化课,架责任之桥”的目标,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学习,美化了校本课程的内涵,让校本课程成为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和习惯养成的指导课程;并依此为依托带动其他各科开展“责任”教学,采取骨干教师轮流开展示范课带动工程,带动着全体教师共同发展,依据“责任”课堂量化表,对每堂课进行量化评价,逐渐形成了“教师严谨教学,学生认认真真”的课堂特色。 三是多彩活动,培育“责任”优秀学生。 学校责任文化教育理念的形成,离不开责任活动的大力开展,为培养学生良好素质,丰富课外活动,拓宽育人渠道。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美体工程”。学校以阳光体育活动和体育艺术2+1活动为依托,先后组建了“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合唱队”、“舞蹈队”、“诗文朗诵队”、“学校文学社”、“校苑之声广播站”、“书法绘画兴趣小组”等十几个校园文体社团,制定了《文体社团活动评估细则》,定期召开了“艺体活动专题会议”,配备了充足的辅导老师,组织并实施各课外文体小组的活动。组织“法制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爱在心中演讲会”、“感恩

校园文化环境育人

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申报书 祁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盖章)

校园文化环境育人 祁县昌源小学位于祁县城东的昌源新区,占地面积29200平方米,建制与2014年9月,2015年9月正式招生开始教育教学工作,现有44个教学班,学生2190名,教师123名,学校环境优美,硬件配套齐全,师资队伍年轻有活力,学校的学校愿景是:书香校园,美丽花园,学习乐园,和谐家园;办学理念是:给学生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办学目标是:让想进步的学生都进步,让想成功的老师都成功;培养目标是:做越来越好的自己。 美化校容校貌、建设校园环境文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完善校园设施 学校大门、旗台旗杆、围墙、橱窗(宣传栏、公示栏、学习园地)、垃圾箱、车棚等完整、美观;校牌、科室牌、班牌、宿舍牌、卫生包干区标志、上下楼梯印有诗句的标志、紧急疏散路线标志、安全标志、厕所标识等标准统一、美观大方、醒

目规范、版面质地好,能体现学校特色。 二、美化校园环境 1、校园卫生整治。对教学楼室内外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整治。及时清运校园垃圾,做好清扫保洁工作。做到校园卫生整洁,环境宜人。 2、校园绿化美化。以改善校园生态环境和校园的对外形象为出发点,合理规划校园绿化分布,采用青草与花,合理配置不同外型,不同季节的植物品种。校园处处有绿化,四季有花香,校园整洁美观,为师生创建一个绿色、洁净、优美、舒适、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提高文化品位 1、读书长廊。在学校二楼走廊位置设计了读书长廊,创作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健康生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人物形象等,着力营造文化氛围。 2、走廊文化。悬挂张贴名人名言挂图、展示师生书画作品,同时也可作为名师展示或学生个性展示走廊。 3、办公文化。根据学校和班级特色,布置办公室、教室、功能室、以及卫生间文化,如“学习园地”、“名人警句”、“格言”、师德师风标语、主要的规章制度、师生的书画作品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