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德国文化课程论文

德国文化课程论文

德国文化课程论文
德国文化课程论文

解读法斯宾德电影中的德国女性

——以“德国女性四部曲”为例

摘要:在简介法斯宾德生平基础之上,以“德国女性四部曲”四部影片为例探讨了法斯宾德电影中的德国女性形象,并展开笔者的述评与反思。

关键词:法斯宾德;德国女性;“德国女性四部曲”;述评反思

引言:

“有些人是用来怀念的,不论他是天使或是魔鬼。”台湾电视人蔡康永曾这样评述法斯宾德。上个世纪60年代,一批战后出生的年轻人发起的无论对德国电影还是世界电影都有着深远意义的新德国电影运动,使在沉沦与低迷中徘徊了数十年之久的德国电影终于走出低谷,再次受到世界影坛的注目,其中,被公认为“新德国电影的心脏”的法斯宾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女性是美好的,女性往往与爱情、幸福、甜密相联属;女性也是不幸的。她们往往又是弱小、顺从、忍气吞声的同义语。古往今来,在不公正的社会里女性的地位最不公正,在不幸的社会中女性的命运最为不幸。《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莉莉·玛莲》、《罗拉》、《维洛妮卡·佛斯的欲望》这四部影片是法斯宾德创作成熟期的代表作品,因为它们都是以女性为主人公,描写了一代德国妇女在战争中和战后年代的命运,故被统称为“德国女性四部曲”,其成功塑造的女性形象,犹如一面面镜子,照出了那一段被灭绝人性的纳粹战争和纳粹精神所扭曲了的社会和人生。

正文:

一、法斯宾德生平简介

1945年5月31日,法斯宾德在联邦德国巴伐利亚州巴特·沃尔斯霍芬镇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里出生。父亲是个私人诊所的医生,母亲是名兼职翻译。幼年时期的法斯宾德没有兄弟姐妹,父母忙于工作也无心照顾他,导致法斯宾德经常独自一人,感受不到人情的温暖。在法斯宾德5岁的时候,父母离异了,这更让他幼小的心灵罩上了一层阴影。此后,法斯宾德随母亲一起生活。母亲为了有时间工作,经常把他送进电影院,就是在这个时期,法斯宾德开始对电影这个媒介产生了一种迷恋。同时,由于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感情淡薄的环境,也养成了法斯宾德古怪的性格。

1964年,法斯宾德中学未毕业便进入一家戏剧学校学习。这期间,他曾做过各种工作,为南德意志日报作资料员,在慕尼黑室内剧剧院当过群众演员,并且观看了大量的影片,积累了他最初的电影经验。此外,那时他还常光顾的另一个地方是慕尼黑电视电影大学,因为在那里,不仅可以看到许多国外的电影资料,而且还有机会参与讨论,或观看别人怎样剪辑影片。在1965年和1966年,法斯宾德与人合拍了《城市流浪汉》和《小混乱》两部短片。虽然由于缺少拍摄经验,表现手法比较稚嫩,但人们还是能从中看出些许日后法斯宾德电影的雏形。1966年,法斯宾德

报考了刚成立的柏林电影电视学院,未被录取。但他并未气馁,继续在艺术上进行着自己的探求。

1967年法斯宾德来到慕尼黑“动作剧院”,开始了舞台生涯,创作了第一部舞台剧《卡策马赫尔》。1968年至1969年,法斯宾德成了该剧院的领导者,并创立了“反戏剧”小组。

1969年,法斯宾德的第一部故事片《爱比死更冷》问世,在此后的13年中,他以超人的精力,拍摄出42部电影作品。这些电影题材不同,风格各异,对于一个高产的青年导演,他表现出令人震惊之处:一是对大的社会历史题材的驾驭;二是其短周期摄制的影片的高水准;三是其影片风格的多样化与个人化。在法斯宾德的年代,德国电影正处于打破传统、致力创新的阶段。法斯宾德坚持突破传统的电影创作使他成为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中坚人物,在他一生的42部创作中,有许多堪称经典的影片,曾多次荣获联邦德国政府奖及柏林国际电影节奖。

法斯宾德有着强烈的工作欲望,为使自己长期处于兴奋中,他不断用毒品、酒精来麻痹刺激自己的神经。同时,由于他自身始终处于一种对世界的矛盾态度中,他不断以各种途径进行自我发泄。在抽烟、酗酒、吸毒之外,甚至打人、搞同性恋,他曾被判侮辱人身罪,还曾在慕尼黑海洛因贩毒事件中受过牵连。

这个在新德国电影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怪才,终因吸毒过量于1982年6月10日凌晨与世长辞,年仅37岁。他的身后,留下的一个用无数人物形象与深邃的理念构筑起来的独特艺术世界。

二、“德国女性四部曲”

《莉莉·玛莲》

《莉莉·玛莲》原是德国军校学生汉斯莱普于1915年创作的一首情诗,并收到20年后他出版的诗集中;作曲家舒尔策看到后为它谱了曲,夜总会歌女拉尔·安德森因演唱这首歌而成为走红的歌星。但因戈培尔对这首歌的深恶痛绝,使得拉尔·安德森与犹太作曲家罗尔夫·利贝曼的热恋变成了一出感伤的悲剧。

法斯宾德并没有仅仅流于表现拉尔·安德森的罗曼史,而是赋予她不幸的爱情以厚重的历史感和深沉的反思性,以拉尔为原型的女主人公维莉面对纳粹战争的腥风浊浪茫然失措.继而随波逐流。她自以为走上了艺术的成功之路。结果却成了纳粹的工具,她的沉浮无不是纳粹政权出于政治的需要,她所唱的这首歌也就隐含着一种象征性,成为她命运的折光。维莉的爱情被纳粹战争所断送。而她唱红的《莉莉·玛莲》则成了纳粹政权的葬歌。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

如果说《莉莉·玛莲》作为历史“铭文”镌刻着德国女性在纳粹战争中不幸的情感历程,那么,《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则向我们展示了德国女性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十字架开始了她们又一次艰难的跋涉。

影片开始,墙上希特勒的头像被炸弹爆炸声浪震落坠地,战火在德意志大地上燃烧……就在这第三帝国的末日来临之际,主人公玛丽娅与丈夫布劳恩登记结婚。影片给我们一种暗示:玛丽娅人生那个“神圣时刻”尚未开始就让历史罩上了“不祥”的

光环一完婚之日却是新郎被征人伍之时,玛丽娅“婚后的生活只有半天和一夜”,她哪想到留给她的竟是十年漫漫的等待——那是一座人间的炼狱,或者说非人间的酷刑。“婚姻”的枷锁牢牢地套住玛丽娅的灵魂,然而肉体的生命将怎样度过那遥遥无尽期的时日?在一丝不爽的现实中玛丽娅逐渐地完成了她灵与肉的分离;听信了误传赫尔曼·布劳恩战死的消息后,她先为生计委身于美国占领军黑人军官比尔;在因赫尔曼的意外归来打死比尔后又“结识”了法籍企业家奥斯瓦尔德—从做他的“秘书”到与他同居,再把他的企业掌握在自己手中。玛丽娅释放出自己的全部“能量”:冷酷、贪婪、狡诈、工于心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作为一个“铁女人”她确实相当出色,作为人格完善的人却已经不可能了—在现代社会一切违反人性的生活“磨砺”中逐步实现了人的异化。当玛丽娅从奥斯瓦尔德的遗嘱中得知自己早被丈夫“出卖”了之后,她的“性爱二元论”观念被彻底粉碎了,于是,灵与肉这生命的两极失衡,其中一端成为虚无,生命之车的颠覆就是不可避免的。

法斯宾德的高超之处在于“他把玛丽娅十年的婚姻、生活历程同战后德国的重建,“经济奇迹”的实现相交织,进而揭示了普通的德国人,特别是德国女性精神世界所遭受的历史创伤及对她们现实生活的影响。

《罗拉》

与玛丽娅相比,罗拉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法斯宾德的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依附于上流社会的大享们,靠也们的宠幸豢养而过着纸醉金迷生活的歌技罗拉。罗拉赖以生存的是她的姿色,除了以姿色迷人外,她从未取得过任何成功;她的生活没有过去,未来而只是“现在时态”;当她被人像礼品一样“馈赠”时甚至都不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什么不幸,当有人间她是否愿意过这样的生活时,她脱口而出:“我乐意!"这也是她的命运深刻的悲剧性所在:对于个人的人格,自我存在价值的沦丧不仅毫无察觉,而且认为自己的生活氛围妙不可言,自己对自己的生活选择津津乐道。古语“哀莫大于心死”,但对罗拉而言是“乐莫大于心死”,没有思想也是够可怕的。

《维洛尼卡·佛斯的欲望》

可以这样认为,在法斯宾德的女性形象群中,维洛尼卡·佛斯是最具现代性的一个。影片中的女主人公维洛尼卡是以德国女影星希比勒为原型,希比勒在50年代中期因吸毒而琐命,但法斯宾德并不满足于向人们展示一个明星琐落的故事,而是把艺术创作的“聚焦点”投注到着力揭示维洛尼卡的性格分裂和内心隐秘,及至战后德国的政治、经济、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

风韵犹存的维洛尼卡过去曾在银幕上成功地扮演过吸毒者的形象,事业上的失意和精神上的空虚使她染上了毒瘾,并受制于名叫卡茨的女医生——每当毒瘾发作时就不得不乞求卡茨给她打上一针。而卡茨凯靓的是她的财富。同罗拉恰恰相反,维洛尼卡只有过去而没有现在和未来,唯一的乐趣就是在放映室里看那部过去自己主演的影片,然而现在的她和过去她扮演的角色的命运是多么相似!她除了缅怀往昔,对人生再别无所求,因此陷于深深的孤独和绝望之中;社会也把她抛弃和遗忘了。在痛苦的人生漩涡中,她那残星般的“欲望”就是对生命的渴求!但躯体虽存精神已死的她生命还有意义吗?当然,我们可以把维洛尼卡的这点“欲望”理解为对人性回归的呼唤,但在强悍的卡茨面前这“呼唤”显得多么脆弱,多么无力!而卡茨所为很容

易使我们联想到法西斯主义的强权政治。对维洛尼卡的支配、掠夺和毁灭表明卡茨作为一种邪恶的社会势力的象征有如法西斯幽灵的现代版。

总的来说,从四部影片中我们不难发现法斯宾德电影世界中女性形象均被异化。在父权制文化中女性仅作为男性意义的承担者而非制造者,但在四部曲中法斯宾德所塑造出来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人物首先是作为一个存在的主体,然后再作为社会建构的一部分被社会规范而约束。在这样的多重意义之下,女性主体的异化不可避免:

(1)灵与肉的分离

在战争时期,生存的意义显然要大过于其他的任何形式。在《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中的女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是肉体和精神的截然分开,身体的所作所为都是靠灵魂的力量来支持并延续,这样的双重行为只能加剧人物的性格分裂。因此,当她发现自己的精神支柱崩塌时,最终只能走向死亡。相较而言,另一部影片中洛拉生活在冷漠的环境下,却对平常的爱情、精神的交流充满了期望。她和冯伯特在教堂里唱歌和散步都传达出她对正常生活的渴盼之情,但夜晚来临时她便只能回到属于她的环境中受人摆布。不光是影片中的主人公如此,就连影片中其他的配角也表现出了想要逃离的渴望,妓女们对爱情和婚姻的向往溢于言表。在四部曲中,法斯宾德女性的身体和精神虽然同属于一个人,但却不完全受自己的控制,灵魂与肉体各自独立,互不影响。

(2)压迫与反抗

压迫与反抗是法斯宾德作品中一贯的主题。法斯宾德曾经谈到,“女性所承受的社会冲突之所以较引人兴味,固然因为女性是受压制者,但在我看来,也是因为她们从她们的社会地位出发来挑衅这种压制,并转而用它作为一种恐怖手段。”男性对于女性的压迫同时还伴生着来自社会的强制。在这样的冲突中导演期望关注和看到的是女性在面对压迫时所能做的反抗,这这也就是导演所说的女性在社会秩序中“引人兴味”的原因。

三、述评与反思

(一)时代背景的投射

作为电影导演,法斯宾德的艺术成就除了得力于他的创作天分,跟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影响也是分不开的。“第三帝国”覆灭的第二年,法斯宾德来到了这个遍地瓦砾、满目疮演的世界,破碎的家庭又使他从孩提时代起就饱尝人间的薄情。在那个时代,德意志民族忙于重整自己破碎的山河,重建家园,人们却似乎患了历史健忘症,甚至政府部门也对“希特勒的奋斗目标,反犹太主义和大屠杀等作了规定”,企图用一块历史的遮羞布把民族不光彩的过去盖起来。法斯宾德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艺术家。他的影片不遗余力地揭示德国中产阶级生活与德国历史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前卫的艺术来反映他敏感的批评精神。

反观中国,同样有着民族耻辱的国家,唤醒民众、铭记历史是每位国民必须的社会责任。我们是真的积压太久、遗忘太久了吗?不,我们是不可能遗忘的,当我们重建家园时,必定铭记在心,永志不忘。

(二)成长经历的印证

童年经历是艺术创作中颇为有趣的一个美学现象。从精神分析学说来说,人类的童年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甚至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在成长过程中或成年以后,一直会保持一种童年的体验。童年体验以及成长经历对艺术创作的重要影响作用,对于法斯宾德来说,似乎表现得特别突出。可以说,从小到大,法斯宾德就没有享受过什么家庭的温暖,渐渐地,他也就越发内向和孤独,并且形成了很多让人难以琢磨的个性。法斯宾德在电影中所构筑的爱的世界是冰冷的。从四部影片中不难找寻法斯宾德成长的痕迹,其中的男男女女,性别模糊,却无一例外是爱的狂热饥渴者,为之戕害自己的身体、性别、世界,却最终一无所获。他一方面不无喜悦地接受来自世界和亲人的戕害,另一方面,又变本加厉地将他所受到的还给他们,电影是法斯宾德施虐和受虐的产物。

家庭和学校是社会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对个人的性格培育产生重要影响,不幸的遭遇会给个人带来巨大的难以磨灭的阴影伤痛,而采取科学的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通常更易于幸福和自尊感的提升。因此,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正确的引导将是家庭和学校需要多方完善的重中之重。

(三)中德女性形象对比

法斯宾德镜头下的女性形象具有悲剧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点。我们将法斯宾德的女性形象解读为徒具身体资本的、腐化、堕落、灵肉分离的异化的人,她们是战争、法西斯主义的被动牺牲品,显示了艰难的战后生存、纳粹的非人性与战争的邪恶。中国女性形象也是社历史条件下的产物,1949年以前的电影中,所拍摄的许多影片都是为了表现中国妇女的困境,女性被描绘成封建压迫的受害者,女性的身心受到苦难与虐待的折磨,女性在封建社会和男权意识的重压下艰难跋涉,看不到出路。影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背景,为政治发声,中德荧幕上都留下了保守欺压的女性形象。

(四)精神财富

宣称“只有我死去时才能睡觉”的法斯宾德在他仅有的13年的创作生涯中为人们留下了43部电影,如果再加上由他主演的影片,那么这个数字将是六十余部,他是为德国电影而生的。事实上这位电影天才是以快速地消耗自己的生命换取上述成就的,法斯宾德为艺术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坦诚自己的内心,其对艺术的专注和奉献精神传承激励了一代代的艺术家们燃烧艺术之光。国家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迷失无疑让那些既敢于直面现实、又具有严峻而清醒的历史批判意识的艺术家们产生出一种无家可归的悲哀,此时的法斯宾德坚定地通过艺术唤醒人心,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心令人敬仰。

德国历史

德国历史 史前至早期历史 日耳曼时期 德国地界, 早在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 因为缺乏文献记载,所以德意志人早期的历史,并不是太清楚。罗马帝国最早开始记载日耳曼部落(Germanen)的活动,但这些日耳曼部落与今天的德意志民族并不相同。当时所谓的日耳曼部落,是对所有居住于北欧及中欧,使用印度-日耳曼语系的各个部落的统称。现代的民族学家对这个名字的含意尚不太清楚,大约可信的是欧洲较早的居民克尔特人(Kelten)先使用这个名称来称呼新移民。而凯撒(Julius Caesar)远征高卢时,用“日耳曼族”这个名称来称呼当时居住在莱茵河右岸(在今天的德国境内)的各个部落。其后,“日耳曼族”这个概念才逐渐介绍到罗马人的世界里。 日耳曼部落是指原先居于斯堪地那维亚半岛南部(包括丹麦)及其临近地区的一些民族,他们的文化及宗教相

当接近,所以成为一个文化圈。西元前1000年左右,因为北欧地区气候转坏,该地区的居民开始向南迁移。到西元前450年时,他们分布于莱茵河沿岸,南至阿尔卑斯山以北,东到外克塞河(Weichsel,即维斯杜拉河Vistula)的地区之内。到了西元前2世纪,这些民族又开始另一波的民族移动,而开始与罗马世界有较多的接触。 日耳曼部落虽是以语言、血统、生活习惯、文化及信仰为族群的指标,但因散居之故,个别差异可以相当大。所以西元4世纪起的大规模族群迁移时,并不是整个血缘民族集体行动,而是以较小的氏族组织为单位。历史学家将这些移动的日耳曼部落约略分成西日耳曼人,东日耳曼人及北日耳曼人三个大类别。西日耳曼人指的是西元1世纪时居住在西起莱茵河,东至卫塞河(Weser),南至多瑙河,北达北海的这些族群 民族大迁徙 376~568年,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以日耳曼人为主的诸“蛮族”部落大举强行移居帝国境内,并各自建立国家的历史过程。民族大迁徙的原因是日耳曼人的原始公社制解体,部落显贵、军事首领及亲兵渴望向外掠夺新的土地和财富;人口自然增长对生产力形成压力,为了发展畜牧经济,一般日耳曼人不得不向外地迁徙。罗马奴隶制

校本课程论文(终审稿)

校本课程论文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搭建“主题式”校本课程平台,营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上徐小学唐传建 摘要:目前农村中小学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还处于一个萌芽状态,学校或没有开展,或开展了校本课程也开始向应试教育靠拢,有个别学校甚至以竞赛辅导课代替校本课程。我认为原因有三:①考试指挥棒的作用。②教师和学生们长期习惯了中央统一课程体制,并过分拘泥于统编的教科书。③对校本课程的理念理解不深。这些多年来传统惯性,给校本课程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阻力。本文旨在通过对校本课程的解读,打消顾虑,激发教师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热情,并通过本校在校本课程实施中的点滴经验——搭建“主题式”校本课程平台,营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关键词:校本课程主题式校园文化建设 朋友聚会,因为都是老师,话题自然离不开教学。我顺便问了句:“你们学校开展校本课程了吗?”朋友们都笑了:“语、数、英都来不及上了,谁还上校本课?”“什么是校本课呀?”可见校本课程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也由于老师们的不重视,校本课程在实际操作中遭遇到了冷落的尴尬情境。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或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环境和内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 更新理念——校本课程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校本课程并不神秘 校本课程是专家们做的事? 许多教师有疑惑,校本课程很复杂,它需要经历:需要评估→确定目标→校本教材开发→实施→评价体系→反馈→调整→再实施→再反馈的过程,需要建构太多的观念:质量观、课程观、评价观等,这似乎是专家们的事,我们一线教师哪能完成?以致于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止步不前。 其实校本课程并不神秘,它赋予了我们更多的自由权。 1.校本课程的课程开发从本质上看是教师在学校一级对课程进行规划、设计、实施与

德语国家国情文化--论文

德语国家国情文化--论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德语国家国情文化》课程论文我所认识的德国啤酒 班级:应用物理1301 学号:131005017 姓名:郝佳琪

德国在中国人眼中,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而让人向往的国家,德国吸引着我们的不仅仅是它的文化,还有德国人的品质。小时候我对德国的了解只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不仅仅是中国的痛,更是全世界的痛。虽说这个过错是希特勒这些纳粹人犯下的,但德国人敢于承认并且反思,令人感到这个民族经过浩劫之后更加成熟起来。而令我对德国人的印象发生改变却是因为德国的下跪总理勃兰特。1970年,在波兰,面对600万犹太人的亡灵他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有这样做的人下跪了,这不仅体现的是他的气节,也是德国人的民族气节。这样的民族值得我去尊敬。 通过在这学期课堂上的学习了解,我对德国确实有了一个更深层的认识。德国的民族文化让我敬佩,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德国的啤酒,不得不说德国啤酒是纯正啤酒的代名词,在公元1516年巴伐利亚公国的威廉四世大公颁布了“德国纯啤酒令”,规定了德国啤酒只能以大麦芽、啤酒花和水三种原料制作,所以德国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啤酒生产国是当之无愧的,其境内共有一千三百家啤酒厂,生产的啤酒种类高达五千多种,而根据官方统计每个德国人平均每年喝掉138公升的啤酒,世界上在也找不到比德国人更热爱啤酒的民族了!多年来经德国人培养形成的啤酒文化更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例如啤酒节,更是全世界都参与了进去。 1810年的十月,为了庆祝巴伐利亚的路德维格王子和萨克森国的希尔斯公主的婚礼而举行德国啤酒节的盛大庆典。自那以后,十月啤酒节就作为巴伐利亚的一个传统的民间节日保留下来。每年从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人们倾巢而出,亲朋好友相伴,恋人情相依,欢聚在一起,喝着自制的鲜酿啤酒,吃着德国独有的各式各样的香肠和面包,其间乐队身着民族服装穿梭于人群之中,娴熟地演奏轻松欢快的乐曲。 由于德国人将喝酒视为每天的“必修课”,各种酒馆、酒屋、小客栈便多似天上的星星。仅人口100万的慕尼黑就有3000多个每天都座无虚席的啤酒馆。几乎每个踏进酒馆的人至少都点半升啤酒佐餐,但人们最常点的还是一升。所以“一升”在慕尼黑及整个巴伐利亚可说是个“计量单位”,当地还盛行一谚语“有节制地一天喝一升,健康赛神仙”。人们也不只是进餐时才喝酒,几乎

德国历史简介

德国历史简介(摘自维基百科) 德意志(Deutsch)这个词大约见于公元8世纪,开始仅指在法兰克帝国东部地区使用的一种属于日尔曼语族的方言。卡尔大帝(德语:Karl der Gro?e,即法语的查理曼:Charlemagne)死后,帝国分裂,其中东法兰克和西法兰克的界限大约相当于罗曼语族和日尔曼语族的界限。东部帝国的居民后来才逐渐产生休戚相关的感觉,德意志这个词的含义由语言扩展到说此语言的人,最后才用以称呼它们居住的地区——德意志兰(Deutschland)。公元920年后,日尔曼人的东法兰克王国依然称为东法兰克王国,但称呼国王为非加洛林家族的东法兰克国王,也称为“日耳曼王国”(拉丁文Regnum Teutonicum),开始了所谓“德国”的历史(所谓的“德意志国王”和“德意志王国”在历史中是不存在的,两者只存在于历史学概念中)。 与中国这样的统一与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对于历史上长期处于民族融合和政治分裂过程中的德意志地区来说,民族、国土、国家常常是相互分离的。因而从德意志历史整体考察,只有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后,Deutschland这个词才包含了同一的国土和国家政权的含义,因此,准确地说,只有这之后的历史才可以称为“德国史”,之前的历史只是德意志地区和德意志各民族的历史。 目录 [隐藏] ? 1 日耳曼族 o 1.1 莱茵-卫塞河族群 o 1.2 北海族群 ? 2 早期历史 o 2.1 史前时期 o 2.2 德意志立国时期 o 2.3 神圣罗马帝国 ? 3 宗教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 o 3.1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o 3.2 三十年战争 o 3.3 拿破仑终结神圣罗马帝国 o 3.4 普鲁士崛起 o 3.5 1848年革命 o 3.6 德国统一 ? 4 现代德国 o 4.1 第一次世界大战 o 4.2 魏玛共和国 (1919年—1933年) o 4.3 纳粹德国 o 4.4 冷战时期 o 4.5 德国再次统一 日耳曼族 主条目:日耳曼人 德国地界, 早在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 因为缺乏文献记载,所以德意志人早期的历史,并不是太清楚。罗马帝国最早开始记载日耳曼部落(Germanen)的活动,但这些日耳曼部落与今天的德意志民族并不相同。当时所谓的日耳曼部落,是对所有居住于北欧及中欧,使用印度-日耳曼语系的各个部落的统称。现代的民族学家对这个名字的含意尚不太清楚,大约可信的是欧洲较早的居民克尔特人(Kelten)先使用这个名称来称呼新移民。而凯撒(Julius Caesar)远征高卢时,用“日耳曼族”这个名称来称呼当时居住在莱茵河

校本课程论文

搭建“主题式”校本课程平台,营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上徐小学唐传建 摘要:目前农村中小学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还处于一个萌芽状态,学校或没有开展,或开展了校本课程也开始向应试教育靠拢,有个别学校甚至以竞赛辅导课代替校本课程。 我认为原因有三:①考试指挥棒的作用。②教师和学生们长期习惯了中央统一课程体制,并过分拘泥于统编的教科书。③对校本课程的理念理解不深。这些多年来传统惯性,给校本课程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阻力。本文旨在通过对校本课程的解读,打消顾虑,激发教师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热情,并通过本校在校本课程实施中的点滴经验——搭建“主题式”校本课程平台,营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关键词:校本课程主题式校园文化建设 朋友聚会,因为都是老师,话题自然离不开教学。我顺便问了句:“你们学校开展校本课程了吗?”朋友们都笑了:“语、数、英都来不及上了,谁还上校本课?”“什么是校本课呀?”可见校本课程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也由于老师们的不重视,校本课程在实际操作中遭遇到了冷落的尴尬情境。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或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环境和内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 更新理念——校本课程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校本课程并不神秘

校本课程是专家们做的事? 许多教师有疑惑,校本课程很复杂,它需要经历:需要评估→确定目标→校本教材开发→实施→评价体系→反馈→调整→再实施→再反馈的过程,需要建构太多的观念:质量观、课程观、评价观等,这似乎是专家们的事,我们一线教师哪能完成?以致于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止步不前。 其实校本课程并不神秘,它赋予了我们更多的自由权。 1.校本课程的课程开发从本质上看是教师在学校一级对课程进行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 2.校本课程在定位上是以兴趣性为主,非学术性质。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3.校本课程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教学载体,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4.采取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交往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进行研究、讨论、调查、考察、参观、测量、设计、制作、服务等具体活动,发展学生的反思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妥善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系 5.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其实,许多学校已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就具有校本课程的性质,只是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罢了。也就是说,许多学校往往有校本课程之“实”,而无校本课程之“名” 因此我们说,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二、学生在校本课程中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校本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的课程,课程开发的目标和方向正是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我们的教育方向正向能力化、素质化、个性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知识是一把利剑,能力则是舞剑的技术”。你要想在战场上战胜对手,单有一把利剑是远远不够的,再好的剑在不会舞剑者的手中,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也就是说,你必须要有高超的舞剑技术,才能最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反过来,一个高超的舞剑能手,

欧洲文化的论文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添些学校 《xxx》结课论文 题目:欧洲文化之哥特式建筑 姓名:黄文泽 性别:男 专业:xxx 班级:xxx 学号:xxx

欧洲文化之哥特式建筑 欧洲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无论是其人文艺术方面的发展还是其自然科学的严谨都吸引了广大的研究者和历史文化爱好者,经过本学期老师对欧州文化的讲解,我对本来就很感兴趣的欧洲建筑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下面我从其起源、建筑特点以及对现代建筑的影响简述下我眼中的欧洲建筑的代表——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超高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是地位。 其特点主要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的感觉.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线线条,宏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的空间, 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里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是基本的拉丁十字型,但是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哥特式建筑结构也十分多样,主要有尖肋拱顶,飞扶壁,花窗玻璃等,下面就各国建筑代表为例来介绍哥特式结构在建筑上的体现。 意大利的哥特式建筑于十二世纪由国外传入,主要影响于北部地区.意大利没有真正接受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和造型原型,只是把它当做是一种装饰风格,所以在意大利很难找到纯粹的哥特式建筑.威尼斯的世俗建筑有很多的杰作,圣马可广场上的总督宫被认为是中世纪的世俗建筑中最美丽的作品之一,成为广场的标志.城市里一般

建有许多高塔,总体轮廓线很美. 德国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的科隆主教堂于1248年兴工,由建造过亚眠主教堂的法国人设计,有法国盛行的哥特式建筑的风格. 德国的教堂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形制和风格,如德国的马尔堡的圣伊莉莎白教堂的建筑结构体现了德国教堂建筑的最早特点:屋顶平缓,陡坡屋面罩在拱顶上,高度相等的教堂中厅和侧厅,教堂内部采光是依靠端体墙上高窄普通的窗户,全然去除尖顶、高侧窗、飞扶壁等等之类的样式,可谓一大创新。 以挺拔、动感、飞扬而著称的哥特式建筑艺术,在欧洲各地流行了近四个世纪之久,虽然走向了落寞,并曾经一度被文艺复兴时期的的艺术家们评为是野蛮的象征,但哥特式建筑艺术给欧洲各国带来的巨大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那一座座哥特式教堂以及具有哥特式风格的绘画和雕塑便是最好的证明。 综上所述,探讨哥特式建筑建筑艺术不仅仅是对建筑,建筑艺术的研究,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其背后的宗教,历史,人文背景。对于我们更好的解读中世纪那段特殊的历史进程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由于哥特式建筑艺术本身就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存在语言方面的差距,再加上所学知识有限使得本文得出的结论具有局限性对于所取得的成就认识也较肤浅。更深层次的探讨和论证还有待继续深入的研究,我会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哥特式建筑艺术。

德国文化史

德国文化史 课程:德国文化史 姓名:杨泽昊

德国文化史 ----浅析德国与德意志民族统一 摘要: 德国的统一走过了艰辛的道路,从476年灭亡西罗马帝国后带给德意志民族的并不是国力强盛,而是更加的迷茫,他们不知道要去往何方。于是这一千多年各路世俗诸侯与教会诸侯占山为王,凭借德国独特的地形与教皇与国王的矛盾,日益壮大,分裂割据着德国。但这期间周边法国、俄国等强大帝国慢慢兴起,造成了德意志民族的压力,迫使德意志民族的大团结与大统一在俾斯麦时期完成。关键词: 1.西罗马帝国 2.教会诸侯 3.世俗诸侯 4.俾斯麦 一、德国民族与地理特征 探讨德意志民族,必须要从这个民族的人种起源看起。因为德意志人不同于其他文明民族,它的文明较晚,长期处于部落阶段。德意志人属于日耳曼人的一个分支,他们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由于长期生活在中欧森林中,他们的发色呈金黄色,眼睛蓝而锐利。日耳曼的字意为自由,这与古代日耳曼人迁徙、尚武的特征符合,德意志著名的音乐家舒伯特在《流浪者之歌》中,深刻的表现了早期日耳曼人的社会文化心态:“流浪,不断地流浪,带着血和泪仰问苍天,何处是我的归宿?灵魂在我的身边暗告:到你没有去过的地方,那儿有一切欢乐。”这种无休止的迁徙生活历练出了德国人坚强的品质基础。 德意志地区北临波罗的海和北海,南依阿尔卑斯山,但是东西两侧可以说是门户大开,没有自然边界,西边界限在莱茵河和易北河之间飘忽不定,因此德国自古以来就是欧洲各民族交往的通道,更是政治冲突的场所。西边强大统一的法国一直给予德国压力,而东面隔着波兰又是欧洲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威胁,造成德国人一直生活在这种政治和民族压力下的境遇。 在国内,德国地形划分为北德低地、中部山脉隆起地带、西南部中等山脉梯形地带、南德阿尔卑斯山前沿地带和南部阿尔卑斯山区。这连绵的山峦、起伏的丘陵、纵横交错的河流、众多的湖泊及辽阔宽广的平原,使各个小城镇互相交流不是很轻松,更容易让人佣兵一方,占山为王。

德意志论文

德意志民族的性格特点 院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号:U201114890 姓名:上官赢 摘要: 提起德国,世人往往思绪多端:褒贬毁誉、掺杂各种感情。的确,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德国独具一格,有许多他国没有的特色。最近两个多世纪,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级顶尖人物,正面的、反面的比比皆是。它有不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雄踞世界前列,广泛造福于整个人类;同时,它又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挑动者,给人类造成了旷古未闻的浩劫。它屡屡大分大合,大起大落,兴风作浪而又为风浪所摧挫。但它败而不馁,衰而不朽,依旧是当今世界一个超群出众的强国。举世公认,德国曾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自己抹杀不掉的痕迹。当代德国作为欧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作为欧洲联盟支柱成员和联合国重要成员之一,行为,动态仍然相当有力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德国人的性格,应该对此有着全方面,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性格形成,文化交汇,宗教改革,割据与集权 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发生、发展的。德意志学者约翰·哥特弗里德·赫德尔说,“历史是置于特定地理中的运动”。人们只要看一看世界那些文明古国的今昔,看一看各个国家的状况,便知其言不假。 近代德意志民族是以古代日耳曼人的若干支系为基础,融合一些斯拉夫人及其他民族而逐步形成的。千余年来,德意志人的许多岁月都是在南征北战、左冲右突、内争外斗的急风暴雨中度过的。 公元4至5世纪,北匈奴西迁,强化了日耳曼人的大举南移。日耳曼人剽悍骁勇,所向披靡,在南欧、西欧、北非建立了一些蛮族王国,加速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促进了欧洲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也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平衡发展。八、九世纪,罗马贵族起事,将教皇利奥三世撵出罗马。教皇向查理求救。查理率部进入意大利,扶持教皇复位。利奥三世感恩不尽,给查理戴上皇冠,宣布他是“伟大的罗马人的皇帝”。于是,查理被称为大帝。查理帝国的领土扩及整个西欧。查理814年去世后,870年帝国分裂为东、西两国,东法兰克王国大致包括今天的德国、瑞士、奥地利和荷兰,基本上通行德语,为近代德意志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初,拿破仑的法国大军,横扫欧、亚、非,普、奥被肢解,莱茵河西岸的德意志地区并入法国版图,不少小邦国被强制合并。拿破仑军队的冲击教育了普鲁士人,他们开始改革;自1830年代起,普鲁士步英、法后尘,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实力渐增,其军国主义政策也变本加厉。普鲁士终于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在1871年实现了排除奥地利的“小德意志民族国家”统一,建立了普鲁士领导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普王担任帝国皇帝,普鲁士首相任帝国宰相。普鲁士军国主义精神浸透在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德国连续两次发动世界大战不是偶然的。德国人打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仍不服气,又打第二次,吃够了苦头儿,他们才在外国的帮助下幡然悔悟。在历史的磨难和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显现了历史给与民族的巨大财富,人们说,苦难是最大的财富,这一点深深融入德国人的民族性格中,在动乱的年代,德国人体会到强大而统一的国家是民族立足于世界的根本,两次世界大战间,德国人由严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经历过失败后,1970年12月7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刚刚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后,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由此,德国人严谨而虔诚,并迅速崛起于西欧,称谓当今世界顶级。 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

德国文化

德国文化漫谈 要谈一个国家的文化,就需要先介绍一下这个国家的基本情况。这里列些一些关于德国的基本数据。 国土面积:357,021平方公里或137,847平方英里平方公里(世界第63名)总人口:81,799,600人(世界第16名) 宗教:基督徒62.5%,穆斯林4%,犹太教徒0.2% 最大城市:柏林 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柏林 最高的山峰:楚格峰2,962米 最长的河流:莱茵河865公里 最大的湖泊:康斯坦茨湖,又叫博登湖,572平方公里 中央银行:德国联邦银行 货币单位:欧元(EUR,€) 立国事件:两德统一(1990年10月3日) 国家格言:统一、正义与自由 国歌:德意志之歌 邻国:奥地利,比利时,捷克共和国,丹麦,法国,卢森堡,荷兰,波兰,瑞士 然后介绍德国的文化史。德国文明起步虽然很晚,但是近代对世界文化贡献良多。至今德国科学家一共获得了超过60项诺贝尔物理、化学和生理医学奖,著名科学家有爱因斯坦,马克斯·普朗克,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等等。德国是导弹、火箭的发源地,也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创始人冯·诺伊曼的祖国。 19世纪在德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德国社会民主工党,这是马克思亲自创建的,第一国际也产生于德国。马克思逝世后,德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一部分人放弃阶级斗争,走议会路线,被列宁抨击为“修正主义”,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第二国际,德国是欧洲第二国际的大本营。由此可见德国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传统极为深厚。20世纪30年代,在希特勒策动下,德国成为国家社会主义的发源地。德国的法典也是有着世界重大影响的法典,它和法国《拿破仑法典》构成大陆法系的基石。 哲学方面:德国哲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人物有库萨的尼古劳斯、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叔本华、尼采、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德国是许多重要哲学流派的发源地,如德国唯心论,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以阿多诺和霍克海默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批判理论是20世纪重要的哲学理论,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继承者和当代德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文学方面:德语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的代表人物如诗人福格尔魏德的瓦尔特。德国最杰出的作家有歌德、海涅、席勒和格林兄弟等,多位文学家在20世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们是特奥多尔·蒙森(1902年)、保罗·海泽(1910年)、格哈特·霍普特曼(1912年)、托马斯·曼(1929年)、赫尔曼·黑塞(1946年)、海因里希·伯尔(1972年)和君特·格拉斯(1999年)。

校本课程论文.完整版

可持续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东昌府区梁水镇联合校李玉华 内容提要: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人的潜能、师生的主体作用、合作 意识、 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综合运用过程。利用校本课程对学生 进行 环境教育,可增强集体荣誉感,使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自己 的生 活的环境、爱大自然,从而影响带动他人,使学生成为有公众意识、 社会责任感强的环保小卫士。 主题词:课程改革校本教材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目的 在新一轮的课改中,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挖掘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利用校本教材,培养学生了解校史爱学校、爱老师、爱集体、爱周边环境,激发学生刻苦学习,为学校增光的责任感。 在校本课程环境教育中,拓宽学生的环境知识,了解环境中各种自然过程的发展、演变,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参与环境教育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学会欣赏和爱护环境、古迹及动植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研究内容 在校本课程内容设计上,充分体现学校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激发学生了解北京、了解江北水城的热情,关注周边环境。在实施方法上,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载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关注周围的生活,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逐渐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在实践中形成对自我和学习自信的态度,发展个性,陶冶性情。我校的六项校本课程内容分别是: 校史教育篇:记载了中心小学的十几年校史,有市区知名的老教师,也有身在海外,仍然关注学校发展的老教师和老毕业生。历任领导一贯重视双基教学和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如今,在可持续发展教育思

中德幽默文化对比和相互接受 上外德国概况课论文

一只羽毛与两只羽毛之辩 ——————试探中德幽默文化相互接受的瓶颈所在 刘梦扬 摘要: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与社会发展、历史轨迹的迥异,往往影响着一个国家幽默感的形成,也同时影响着其表现幽默的具体形式以及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所有这些形成幽默的诸多因素,相反相成,也成为不同的文化之间互相接受对方幽默的关键因素与障碍所在。囊括中国电影市场华语片史上票房冠军以及观影人次第一名头衔的《泰囧》,在北美及欧洲遭遇滑铁卢,外国人纷纷抱怨“看不懂”。【1】同时,实际上善于搞笑,富具幽默细胞的德意志民族却往往被中国人和他国人认为是这个民族上最不懂幽默的民族。本文试图针对这些现象,研究中德幽默文化的相互接受的难题所在。 关键词:中德,幽默文化,相互接受,难题。 有个表现德国人冷幽默的经典笑话: 一次,记者问一个德国人:“你认为浪漫是什么?”他思考了一会回答说,“当一个男人体贴地用羽毛轻抚一个女人时,就是一种浪漫的表现。”记者接下来问“那怎么样才算是变态呢?”他回答道:“当这只羽毛还附在一只鸡的身上时。” 我们可以把这个笑话假借到本文所研究的问题中。用一只羽毛来代表中国式幽默,另一根羽毛来代表德国式幽默,记者和读者的反应就代表对两种幽默文化之间的相互接受。如果我们能在表达自己的同时理解对方,那么其中的一只羽毛就可以去掉,两只羽毛不就可以换做只一只羽毛了吗?中德幽默的交流,乃至于文化的交流,或许最终希望能够达到的就是这种程度与境界。 一、接受美学与幽默的接受 “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年提出。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 【1】https://www.wendangku.net/doc/9415816317.html,/n/2013/0305/c172318-20675058.html人民网《泰囧,海外票房有点囧》

德国会展文化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德国会展文化研究 作者:张斌, ZHANG Bin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上海,200093 刊名: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英文刊名:LEGEND BIOGRAPHY LITERARY JOURNAL SELECTION 年,卷(期):2010(2) 参考文献(4条) 1.查看详情 2.陈泽炎会展文化概念辨析 2005(14) 3."会展策划与实务"岗位资格考试系列教材编委会会展运营管理 2007 4.许懋彦;张音玄;王晓欧德国大型会展中心选址模式及场馆规划[期刊论文]-国外规划研究 2003(09)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李志华德国会展业给我国会展业的启迪[期刊论文]-北方经贸2007(2) 2.岑健.顾爱怡德国会展教育模式在中国的适应性研究[期刊论文]-商业时代2010(26) 3.刘岩.刘聪德国会展产业之我鉴[期刊论文]-发展2004(2) 4.李蓓蕾.LI Bei-lei基于钻石模型的德国会展产业成功因素分析[期刊论文]-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6) 5.李映洲.管欣欣2001-2008年德国会展研究中文文献综述[期刊论文]-商业研究2010(5) 6.黄恺.徐一帆.Huang Kai.Xu Yifan德国会展业分析及其对入世后中国会展业的借鉴[期刊论文]-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5(7) 7.张燕德国会展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期刊论文]-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 8.杜一峰浅谈德国会展业发展[期刊论文]-商情2009(31) 9.杨斌浅析德国会展学历教育的模式和特点--科隆大学会展管理专业案例分析[会议论文]-2008 10.杨群.Yang Qun德国发展会展业的经验启示[期刊论文]-特区经济2007(12) 引用本文格式:张斌.ZHANG Bin德国会展文化研究[期刊论文]-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0(2)

德国文化背景

德国文化背景 ◆德国文化形成的先决条件 德国人作为日耳曼人的后裔的特殊性,使德意志同法国、东欧等国家和地区的种族有明显区别。德国源自于古代居住在中欧的日耳曼族村落,并于百年间发展成数个遍及欧洲的世袭王国。自第10世纪起,日耳曼地区为神圣罗马帝国版图核心[12]。北日耳曼地区于16世纪成为宗教改革的中心,但南部及西部地区仍以信仰罗马公教为主,两教派间的冲突引发了三十年战争,标志着罗马公教与新教在日耳曼社会中维持并立[13]。日耳曼地区在拿破仑战争时期为拿破仑所控制。随着德意志邦联内泛日耳曼主义兴起,在普鲁士王国的主导下,令大多数日耳曼邦国于1871年统一为德意志帝国。日耳曼人为主的德意志地区拉丁化程度较低、在王位继承问题上保留日耳曼传统的选举制而导致的国家长期实质上的分裂。 ◆德国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逐渐成型,并且开始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中世纪的封建主义时期,德国贵族的力量过于强大,以致德国市民阶层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三十年的战争使市民阶层的发展受阻,德国从而走上所谓的“德国的特殊道路”,这条特

殊道路导致了德国的民族国家形成过晚,使德国变成“迟到的民族”,最后德国的统一不得不“自上而下”来完成。同时由于宗教改革而在德国引起的文化变异对德国人心态的重大影响,如马丁·路德的神学理论对于德国人的“顺民心态”的影响。 ◆已经走上“德国的特殊道路”的德国文化在 现代化进程中的特点。 德国封建制存在的时间长、国家长期得不到统一,导致市民阶级的发展受阻,市民阶层政治上对于贵族阶级的依附状态导致市民阶级放弃政治诉求,因而最终导致在德国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难产与科学技术、工业化飞速发展之间的不协调,以及德国作为“迟到的民族”为争夺世界而发动世界大战的原因。 ◆二十世纪的德国文化 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文化的畸形繁荣、德国在西化和民族主义之间的困境以及德国保守力量的强大是导致纳粹的原因。同时纳粹党大肆屠杀犹太人造成的种族灭绝给战后德国造成了道义罪过以及由此而出现的战后德国的“历史问题”。战后德国于六十年代末发生的学生运动、德国文化当中的纳粹恐惧症和政治禁忌、传统与革新之间的关系,都与种族灭绝造成的历史负担有直接的关系。

德国文化崛起的启示

二战后德国崛起的启示 内容摘要:大国崛起有赖于综合国力的上升,综合国力(National Power)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 技术实力的综合性指标。他包括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 交力、资源力。近代以来的德国,先后经历统一后的崛起与二战后的复兴与再统 一这两个历史转变过程.并崛起成为当今仅次于美、目的第三大强国。近代以来 的中国命运多舛,直到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才迅速提升。并成为当今世界第四 大强国。尽管中、德之间综合国力差距在不断缩小.但在实现民族复兴与和平崛 起过程中,中国要特别正视各方面实力方面与德国的巨大差距,借鉴德国成功崛 起的经验,尽快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 关键词:德国历史经济政治军事国防文教地理资源 引言 2008年8月美国发布的棉十次全球综合国力排名》显示,尽管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超过德国,但综合国力依然不敌美、日、德而位居世界第四。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德国的发展尤为值得借鉴。德国在二战之后,政治、经济、科技、国防、文教、外交等多方面都有相当大的进步,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也是发展过程中不断努力创造经营的结果。当前的中国依然是个发展中国家,与美、日、德等工业化强国还有着很大差距,更何况单纯经济实力的增强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综合国力排名,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德国作为一个世界级强国,自1871年以来,德意志民族不仅经历了统一一分裂一再统一的坎坷历史,而且还经历了早期崛起一沦为废墟一民族复兴的曲折道路。对于近代德国的崛起历程,历史学家曾这样评述道:“德意志,一块盛产诗人和哲人的土地,一个崇尚思辨、拥有渊深文化传统的民族。他们一度是世界历史的旁观者,却在短短百余年间以雷霆之势闯入历史舞台,将原属地理概念的德国,变为强大的民族实体、工业化强国,称雄世界。他的成长之路有诸多智慧值得借鉴,纵向比较德国崛起,有利于中国的民族复兴之路,且看德国给我们什么启示。 1德国历史 1.1简述 公元前境内就居住着日耳曼人,是欧洲的古代民族之一。公元前5世纪起,以部落集团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落。10世纪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13世纪中期走向封建割据。18世纪初奥地利和普鲁士崛起,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组成了德意志邦联,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联邦,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该帝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宣告崩溃。1918年11月德意志建立魏玛共和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德国1000多年的历史上曾经历过三个帝国,这期间也有一个共和国。 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翌年5月23日,

德国历史文化风景演讲稿

世界文化史演讲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今天由我带大家走近德国,感受德国的历史与文化。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德语中为“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通称Deutschland,英语中对德国的称呼“Germany”则是来源于日耳曼人。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一个位于中欧的议会制共和制国家。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联邦总理为政府首脑。 德国是欧盟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也为联合国、北约、八国集团、《申根公约》的成员国。德国是欧洲大陆主要的经济与政治体之一,亦为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国和第三大商品进口国,在医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科技水平等领域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面积为35.7万平方公里。 德国国旗,是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 三色国旗在机场、宾馆、宴会和其他场合悬挂。联邦政府机构和驻外使馆等悬挂带有黑鹰图案的国旗。 旗面自上而下依次由黑、红、黄三道条纹平行相等组成。盾形徽章“联邦之盾”位于中央。黑鹰象征着力量和勇气。黑色代表勤勉与力量,红色象征国民的热情,金色则代表重视荣誉。 在文艺方面,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德国的18世纪文学走向顶峰。歌德、海涅、席勒、莱辛都是杰出的代表。 音乐是德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德国造就了各个不同时期的音乐大师,如贝多芬、巴赫、门德尔松、瓦格纳等。 享誉世界的柏林爱乐乐团,成立于1882年,20年代,该团演出了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曾在柏林轰动一时;此后又演出了莫扎特、舒曼、肖邦、海顿等作曲家的作品,受到人们的欢迎。卡拉扬担任常任指挥后,乐团经过他的严格训练,在世界各地演出了大量古典和近代的音乐作品,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思想方面,就有我们熟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 慕尼黑位于德国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伊萨尔河畔,是德国主要的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也是欧洲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慕尼黑同时又保留着原巴伐利亚王国都城的古朴风情,因此被人们称作“百万人的村庄”。 宁芬堡宫 宁芬堡宫位于城市的西北端,建于1664至1728年,是一座辉煌的巴洛克宫殿。这座宫殿是选帝侯斐迪南和妻子阿德莱德在1664年邀请了一批意大利建筑师和艺术家建造,以庆祝王室继承人——儿子选帝侯马克西米里安二世的出生。

德国社会与文化

德国社会与文化课题论文 课题:对德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探讨和启示班级:J统计1302 学号:4131157032 姓名:张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觉得文化遗产的珍贵,地球上的东西是亿万年逐渐演变而来,保护世界遗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物质,非物质遗产等)都对人类对历史的了解与人类的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保护世界遗产,爱护生命,爱好和平,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才会转得更久……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留给我们的最美景观。只有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景观才能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文化遗产称号。其中有许多都位于德国。2000 年的历史在德国的土地上留下了许多重要的遗迹。它们沉默而有力地证明了德国文化的伟大。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这样具有文化历史魅力的德国呢? 德国的联邦政治体制决定了它多元化的权力结构和多层次的法律体系,从而使得政府在制订新的文化政策和法规方面进度缓慢。而当代德国人在经历了种族主义对于文化遗产加以政治利用的历史之后,多把文化保护看成是社会性事务。因此,尽管德国传统上十分重视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且拥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框架,但却迟迟没有签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2年12月,在经过了漫长的筹备过程之后,德国议会终于批准政府加入该公约。 截止2012年7月7日,德国共计拥有35项文化遗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人类遗产名录,按时间顺序分别为:亚琛大教堂(1978),施佩耶尔大教堂(1981),维尔茨堡宫、宫廷花园和广场(1981),维斯教堂(1983),布吕尔的奥古斯塔斯堡古堡和法尔肯拉斯特古堡(1984),希尔德斯海姆的圣玛丽大教堂和圣米迦尔教堂(1985),特里尔的古罗马建筑、圣彼得大教堂和圣玛利亚教堂(1986),吕贝克的汉西梯克城(1987),波茨坦与柏林的宫殿与庭园(1990,1992,1999),洛尔施修道院(1991),上哈尔茨山的水资源管理系统(1992,2010),班贝格城(1993),莫尔布龙修道院(1993),奎德林堡神学院、城堡和古城(1994),弗尔克林根钢铁厂(1994),麦塞尔化石坑遗址(1995),埃斯莱本和维腾贝格的路德纪念馆建筑群(1996),科隆大教堂(1996),魏玛和德绍的包豪斯建筑及其遗址(1996),古典魏玛(1998),柏林的博物馆岛(1999),瓦尔特堡城堡(1999),德绍—沃尔利茨园林王国(2000),赖谢瑙修道院之岛(2000),埃森的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2001),施特拉尔松德与维斯马历史中心(2002),莱茵河中上游河谷(2002),不来梅市市场的市政厅和罗兰城(2004),穆斯考尔公园(2004),罗马帝国边界(2005),多瑙河畔“雷根斯堡旧城”(2006),柏林现代主义住宅区(2008),法古斯工厂(2011),阿尔卑斯地区史前湖岸木桩建筑(2011),拜罗伊特的侯爵歌剧院(2012)。其中1项与英国共有,1项与波兰共有,1项为6国共有。另外,德累斯顿易北河谷2004年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然而2009年被除名。 德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非常重视的,就拿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为例。在实施工业遗产保护与产业调整中,他们把让民间承担保护项目的过程都变成一种就业过程,开辟了新环保技术研发和升级的就业空间,同时也给当地产业转型带来契机。再如,德国在IEl城改造的过程中也很好地处理了遗产地与社区的关系,

德国历史简介

德国历史简介 德国为什么会被称为日耳曼尼亚(Germania)?德意志(Deutsch)又做何解呢?要解答这些问题,首先就要了解一下这些称谓的起源,以便从历史的演进中更好的了解现代德国的产生。 “日耳曼尼亚”是一个拉丁语词汇,很有可能起源于凯尔特语,是罗马和高卢人对莱茵河以东,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部落以及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称谓。而这些部落在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这只是外界对他们的一种称谓。 “德意志”一词源于古日耳曼语“Diutisc”(由theoda,即民众一词而来),这个称谓的第一次在公元800年左右的法兰克人的教会文献中,指的是莱茵河对岸的部落所讲的方言。慢慢的这些生活在现在德国版图上的居民由于共同的语言产生认同感,这个古日耳曼语的称谓最终演化为现代德语中的“Deutsch”。 无论是“日耳曼尼亚”还是“德意志”最初的起源都是其它民族对民族意识尚未觉醒的德国人的称谓。德意志民族构成复杂,在现代德国人既有古日耳曼人的血统,也保有斯拉夫民族的特征,在漫长历史的演变中,德意志民族融合了来自不同种族的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发展史。 现代德国的发展过程不同于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后者由一个核心向外发展,如意大利由罗马发展而来,法国由法兰西岛发展而来。相反德国是由不同的地域、民族的人民聚合法发展而来。 简单的把现代的德国人称为古代日耳曼人的后裔是不恰当的,他们实际上是多种民族的聚合体。 日耳曼与罗马 已知的最早的日耳曼部落居住在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之后日耳曼人不断向南迁徙,其中的一支,条顿人逐渐定居于德意志地区。不断扩大的部落同时受到来自东方的压力——匈奴人入侵西欧,他们只得不断向南迁徙,并最终与当时的“文明世界”罗马发生了接触。 公元84年罗马帝国在莱茵河和多瑙河之间修筑了一条东南走向的类似中国古代长城的“界墙”,以抵御日耳曼人的不断南迁。同时在莱茵河沿岸建造了城市。科隆、特里尔、美因兹等城市的起源可追溯到这个时期。此后,日耳曼人和罗马人和平相处近200年。 “界墙”面对一波接一波的日耳曼部落迁徙浪潮,越发显得无能为力;而来自蛮荒之地的部落民面对罗马高度发达的文化倾慕不已。多番博弈后,日耳曼人怀着复杂的心情臣服于罗马。 臣服罗马之前,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间可以用“不毛之地”来形容,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曾评论到“这是一片气候恶劣、土壤贫瘠、地理上毫无吸引力的土地,一个不会使非当地土著者向往的鬼地方。”欧洲南部充沛的阳光、丰富的物产吸引着他们向南迁徙,而罗马的灿烂的文明又让他们自惭形秽。 日耳曼人陷入矛盾,一方面他们要忠实于他们的日耳曼人出身,但同时又要效忠于罗马。他们既是部落民,同时又是罗马战士,时而为罗马与自己的亲族作战,时而又倒戈相向。较量与妥协中,德意志的先民逐渐接受了罗马的文明,包括基督教、行政体制和部分生活方式。公元476年9月,日耳曼人雇佣军长官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鲁斯?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灭亡。 法兰克帝国 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部落在昔日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国。众多的日耳曼王国之中,高卢地区的法兰克王国一枝独秀,异军突起。他们的首领墨洛温家族的克洛维承认了拜占庭皇帝的权威,并从他那里获得了罗马执政官的称号,成了西罗马帝国实质上的皇位继承者。 尽管建立起了国家的形式,但法兰克人却没能继承罗马的政治体系,社会动荡不安,家族内部也充斥着政变、阴谋和父子相残。 混乱中,一个凭借担任墨洛温家族的宫相职务而发迹的家族崛起,加洛林家族篡位夺权。在治理国家上他们比墨洛温家族有了很大进步,加洛林王朝摒弃了许多日耳曼人的野蛮习惯,养成了温文尔雅的举止,形成了初步的政治思想,对文明产生了兴趣。如果说墨洛温王朝对基督教还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加洛林家族则是基督教的积极卫道者和传播者。 罗马帝国崩溃后,罗马教皇失去了世俗力量的保护,与远在拜占庭的皇帝,同时也是拜占庭基督教的领袖发生了矛盾,不得不转向寻求法兰克人的保护。法兰克的领袖查理来到罗马调停矛盾时,罗马教皇利奥三世在圣诞节弥撒上加冕他为“罗马人皇帝”——史称“查理大帝”(德语为卡尔大帝Karl der Gro?e)。 卡尔大帝死后.帝国开始分裂。843年签订的“凡尔登条约”(Vertrag von Verdun)和870年的“墨尔森条约”(Vertrag von Mersen)使帝国分裂成三部分:莱茵河左岸操罗马语(拉丁语)的西法兰克王国、莱茵河右岸操日耳曼语的东法兰克王国和中部地区。这三个地区日后发展为法国、德国和意大利。 911年,加洛林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驾崩,东法兰克王国的公爵推选康拉德(Konrad:911-918在位)为国王。德国史学家一般把公元911年康拉德当选国王视为法兰克帝国的彻底崩溃和德意志史的开端。从此东法兰克王国被看作德意志国家,康拉德一世也被看作第一任德意志国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