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本文旨在介绍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的

目的和背景。

本文档旨在概述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

的主要内容和步骤。该方案是为了应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条件而制定的。

在施工方案中,将重点考虑应对以下不良地质条件的措施:岩

溶地质、断层地质、强陷性地质、构造复杂地质、泥水地质等。

步骤如下:

详细分析隧道所在地区的地质情况,包括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岩性特征等因素。

针对不良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包括地质勘探、地

质灾害评估等专项工作。

确定隧道施工的安全措施和施工工艺,考虑使用合适的施工设

备和材料。

针对不同的不良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如加固支护、地质灾害治理等措施。

制定监测和预警方案,及时监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变化,预测潜在地质风险。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方案,进行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控制和应急处置。

完成隧道施工后,进行后期监测和评估,及时修复和加固可能存在的地质问题。

通过以上步骤,本施工方案旨在确保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提高工程的成功率和可持续性,以保障隧道的安全运营。

本部分将介绍如何识别和评价隧道不良地质情况的方法和标准。

1.不良地质的定义

不良地质指的是在隧道工程中遇到的地质问题,如地下水位过高、地下水质量不佳、岩溶地质、地表沉降等。不良地质会给隧道施工和运营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2.不良地质识别方法

2.1 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是识别不良地质的重要手段。应该进行全面、系统的地质勘探工作,包括

地质勘探钻孔、地质雷达探测、地质剖面观测等。通过获取地下地质数据,可以初步识

别出不良地质的可能性。

2.2 工程地质分析

在进行地质勘探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地质分析。分析地质构造、岩性、地下水情况、地质灾害等因素,评估其对隧道施工和运营的影响。可以利用地质信息系统等工具,进

行数据分析和模拟,进一步识别不良地质区域。

3.不良地质评价标准

3.1 地质参数评价

根据地质勘探和分析结果,将不良地质情况进行定量评价。可以采用地质参数评价

体系,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质量、土壤性质、岩石强度等参数。根据这些参数的评价

结果,可以判断出隧道施工是否会受到不良地质的影响。

3.2 安全风险评估

在不良地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评估不良地质对隧道施工和运营的

安全性产生的潜在风险和危害程度,包括地质灾害风险、地下水涌水风险等因素。根据

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施工方案。

结论

通过全面的不良地质识别与评价工作,可以为隧道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避免由于不良地质而带来的风险和影响。在隧道施

工方案中,应该充分考虑不良地质的识别和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工程控制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本方案针对不良地质情况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和工艺进行详述。

定义不良地质情况

在施工场地勘查和地质勘探的基础上,我们确认以下为不良地质情况:

地层变动性较大,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

地下水位较高,可能导致围岩软化和隧道积水等问题;

存在活动断裂带,可能引发地震等自然灾害。

预防措施

针对不良地质情况,在隧道施工前期,我们将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结合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制定详细的地质监测和预警计划;

进行地下水的排涝工程,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围岩软化风险;

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并安装地震监测设备,及时进行监测和预警。

处理措施

如果不良地质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我们将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区域进行加固和护坡工程,保证施工安全;

通过深层排水和降水措施控制隧道积水问题;

针对地震风险,实施紧急疏散和避难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防治工艺

为应对不良地质情况,我们将采用先进的防治工艺,包括:

微震监测技术,实时监测地层变动,提前预警地质灾害风险;

注浆技术,加固不稳定的地层和隧道周边岩体;

支护结构设计,根据地质情况确定合理的支护结构方案。

监测与评估

在施工期间,我们将进行持续的地质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不良地质情况,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以上是本方案针对不良地质情况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和工艺的详细说明。

制定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的具体计划,包括工期、进度安排等

本文档旨在说明如何确保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的质量、安全和监控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前,需进行详尽的地质勘察和分析,确保对隧道地质条件的了解准确可靠。

建立严格的材料供应和检测机制,确保所使用的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设立专门负责质量控制的团队,对施工过程和成果实施严格的监督和检查。

安全保障措施

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计划,并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熟悉并遵守安全规范和操作程序。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和联络机制,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并确保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和处理。

监控措施

配置先进的地质监测设备,如岩层位移监测仪、地下水位监测仪等,对隧道的地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设立专门的施工监督团队,定期巡查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符合规划和设计要求。

以上是关于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的质量、安全和监控措施。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风险,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本文对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和分析。

经济效益的评价是对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的投资回报进行全面考量和分析。通过评价经济效益,可以判断方案的可行性、盈利潜力和风险收益比等关键要素。

评价方法一般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分析和内部收益率等指标。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是对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投入的成本与其带来的效益进行对比和评估。

具体步骤包括确定投资规模、估算方案的总成本、确定效益项目及估算效益量化数值、计算成本效益比等。

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是指投资金额在实际运作中回收的时间。

计算方法是将总投资金额除以每年的净收入,得出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短则表明方案较为经济可行。

净现值分析

净现值分析是对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的未来现金流进行评估,考虑时间价值和现金流量的贴现。

计算方法是将未来现金流进行贴现计算,然后将贴现后的现金流与总投资金额进行对比。

净现值为正则表示方案具有经济效益。

内部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是指投资项目实际收益率等于投资成本资金成本的收益率。

计算方法是通过将投资金额与项目的现金流进行计算,得出内部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高则表明方案具有较高的回报潜力。

综合分析以上指标,可以全面评估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的经济效益,帮助决策者做出合理的决策。

评估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和相应的环保措施。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评估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和相应的环保措施。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该文档旨在对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施工风险分析是在施工前对隧道不良地质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识别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下是对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的风险和应对策略的详细分析。

1.地质条件风险

隧道不良地质是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地质问题,如土层松散、岩层断裂、地下水涌入等。这些地质条件可能会对施工工艺和工期产生负面影响。

应对策略:

在隧道施工前进行地质勘察和地质预测,准确评估地质条件;

采用合适的支护措施,如喷射混凝土、岩锚等;

配备专业的地质技术人员,及时监测地质情况,并调整施工方案。

2.施工安全风险

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如坍塌、事故、火灾等。这些风险可能对施工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和损失。

应对策略:

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并确保所有人员遵守;

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如安全帽、防护网等;

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3.施工成本风险

隧道不良地质可能会导致施工工艺的变更和施工周期的延长,从而增加工程成本。

应对策略:

在工程预算中预留足够的经费用于应对不良地质风险;

与供应商和承包商进行充分沟通,确保施工材料和技术符合施工要求;

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执行,及时调整施工进度,避免不必要的额外成本。

4.环境保护风险

隧道施工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土地破坏、水源污染等。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并减少负面影响。

应对策略:

制定环境保护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最小化;

合理处理废弃物和污水,遵守环境保护法规;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环境保护措施。

以上是对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风险的分析及应对策略。在实施施工方案之前,必须充分考虑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保障。

本文总结了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的关键点和建议。

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分析,以了解隧道区域的地质情况。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包括适当的支护措施和施工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密切监测地质情况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建议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分析,包括岩土力学特性、地下水情况等方面的调查,以评估隧道区域的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隧道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工序的安排。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的地质监测,及时获取地质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加强施工人员的地质知识培训,提高其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以上是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的关键点和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

以上是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的关键点和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

广佛标盾构区间不良地质洞内加固施工方案

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项目施工14标段 【沙涌站~沙园站盾构区间】 不良地质加固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国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1月10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2.1.工程位置及范围 2.2.工程设计概况 加固设计参数 2.3.工程水文地质概况 水文地质情况 地层描述及性能参数 2.4.施工环境情况 道路及交通情况 交通疏解方案 建筑物及管线情况 3.加固施工筹划 3.1.施工总体筹划 3.2.主要工程数量 3.3.施工资源配置 4.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加固方案说明 4.2.注浆材料及配比 4.3.施工技术要点 4.4.加固施工参数要求 4.5.技术措施和施工要求 5.质量、安全和环保措施 5.1.加固质量保证措施及检测 5.2.安全保证措施 5.3.环境保护措施 6.应急处置预案 6.1.应急处理流程 6.2.应急组织及职责 6.3.紧急联络程序 6.4.联系方式

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5)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 (6)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 (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9)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施工14标段沙涌站~ 沙园站区间地质详勘报告、补勘报告; 工程概况 工程位置及范围 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14标段包括【沙涌站】、【沙涌站~沙园站】一个盾构区间,本标段盾构区间本区间从沙涌站始发,经芳村大道东,先后下穿沙涌桥,沙涌新水闸、沙涌及珠江主航道,进入海珠区后下穿大量房屋,地势较平坦。隧道穿越的主要建(构)筑物有太古仓码头、赵惠珠住宅楼、中船工业物资华南分公司的住宅、综合楼、橡胶厂接待处南北楼等进入沙园吊出井。 【沙涌站~沙园站盾构区间】区间里程范围,右线YDK22+916.125~YDK24+376.394,(短链0.532m)全长1459.737m;左线ZDK22+916.125~ZDK24+410.515(长链0.45m),长1494.84m,双线总长2954.577m,线间距为12~34m。 本区间盾构右线始发阶段里程为YDK22+916.125~YDK22+991.125m, 长75m;左线始发阶段里程为ZDK22+916.125~ZDK22+991.125,长75m。本段区间盾构从沙涌站始发掘进阶段,左、右线都先以-2‰坡度前行,后以-27‰左右的坡度前行,始发阶段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6>层红层全风化

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一、前期准备工作 1.搜集隧道施工区域的地质资料,包括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地层分布、地下水情况等。 2.组织专家对隧道穿越地质进行评估,确定不良地质区段。 3.制定施工方案前,现场进行勘察,对地表进行测量,确认地质情况。 二、隧道衬砌设计 1.根据不良地质区段的情况,采用适当的衬砌方式,如喷射混凝土衬砌、钢筋混凝土衬砌等。 2.根据地质情况确定衬砌的厚度和材料的选择,确保衬砌的抗冲击和抗裂性能。 三、支护措施设计 1.根据不良地质区段的情况,确定支护类型,包括锚杆支护、喷射锚杆支护、钢支撑等。 2.根据地质情况确定支护的间距和深度,保证支护稳定性。 3.加强对支护工程的监测,及时调整支护方案。

四、地下水处理 1.对于存在地下水的不良地质区段,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包括抽水、防水排水等。 2.根据地下水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进行隧道壁面的处理,确保隧道的密封性。 五、施工过程管控 1.制定施工方案前,根据不良地质区段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2.加强现场巡检和监测,及时发现不良地质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六、施工质量控制 1.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2.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七、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过程中,采取隔离措施,防止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加强对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保持施工环境的整洁。

以上是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的完整版,其中包括了前期准备工作、隧道衬砌设计、支护措施设计、地下水处理、施工过程管控、施工质量控制和环境保护措施。根据具体的地质情况,可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隧道不良及特殊地质地段施工措施

隧道不良及特殊地质地段施工措施 本标段隧道较长,地质结构复杂,科学的施工管理是快速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内容,不良地质段严格按照喷锚构筑法组织施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结合本投标人在类似隧道工程组织快速施工的实践经验,拟在本标段工程的隧道施工中采取如下措施: 8.1、岩溶地段 当隧道穿过可溶性岩层时,有的溶洞位于隧道底部,充填物松软且深,隧道基底难于处理;有的溶洞岩质破碎,容易发生坍塌;有时遇到大的水囊或暗河,岩溶水或泥砂夹水大量涌入隧道。隧道在溶洞地段施工时,根据设计文件及现场实际情况,查明溶洞分布范围、类型情况、岩层的稳定程度和地下水情况等,分别以引、堵等措施进行处理。根据银洞坡隧道现有的设计说明中,ZK223+830-ZK224+005、YK223+850-YK224+000段落可能存在溶洞和突水的可能,因此我们主要加强此段的超前地质预报及其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案。处理主要方法如下: 引排水:溶沟有水流时,宜排不宜堵。在查明水源流向及其与隧道位置关系后,用暗管引水洞等设施,渲泄水流或开凿引水洞,将水排出洞外。 当水流的位置在隧道上部或高于隧道时,在适当距离外,开凿引水洞(或引水槽)将水位降低到隧道底部位置以下,再行引排。 堵填:当不能排水或由于溶洞规模大且溶洞填充物为含水量较大

的溶洞泥时,采用封堵的方法。在边墙及拱部采用注浆方式形成防水帷幕。 对于已停止发育、径跨较小、无水的溶洞,根据其与隧道相交的位置及其充填情况,采用混凝土、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予以回填封闭,根据地质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加深边墙基础。 拱部以上溶洞,视溶洞的岩石破碎程度采用喷锚支护加固,或加设护拱及拱顶回填的办法处理。 施工过程中进行综合详细的超前地质探测预报工作,调查清楚岩溶的大小和其它发育情况,根据其类型确定正确的处理方案。 8.1.1大面积渗漏和局部渗漏岩溶水的处理 对于大面积渗漏水、局部滴漏水或小股状岩溶水,如水量 (2.0m3/h≤Q≤10m3/h)和水压(0.2Mpa≤p<0.5 Mpa)不大,一般可以采用径向注浆、局部注浆、补充注浆等方法封堵。 如隧道周边存在大面积湿渍或渗漏水现象,则应采取径向注浆进行封堵,注浆加固范围一般为隧道开挖轮廓线外0.5D-1.0D. 根据岩性、岩层走向、倾向、节理裂隙位置初步判断来水方向,合理布置钻孔。在出水部位及其附近钻孔,钻孔直径为40mm左右,钻深3-5米,呈梅花型布设。在集中出水点间距控制0.5-1米,在一般渗水处间距为1-1.5米。在钻孔过程中,一方面保证大部分钻孔能钻到内部出水部位,另一方面应判断孔内出水点距离隧道开挖轮廓线的距离,为以后注浆服务。 注浆管可采用Φ32mm钢管,钢管前端2-3米范围开花孔。安设注

隧道工程不良地质段施工措施

隧道工程不良地质段施工措施 (1)松散地层地段施工 松散地层的特点是稳定性差,结构松散,若有地下水时施工中极易发生坍塌。在这类地层施工时,首先对围岩进行超前预加固,施工采用手段:先固后挖,密闭支撑,边挖边封闭的办法。支护方式主要有超前管棚注双液浆、钢架支撑、超前锚杆等加固岩体。 (2)断层破碎带施工 ①断层对隧道施工的影响 断层的断裂面处,有较大的剪应力和残余应力,断层带的岩体破碎,一般有碎石、角砾岩等,岩体强度低、围岩压力大。断层对隧道施工的影响程度主要决定于断裂破碎带的宽度及破碎带胶结情况。 1) 隧道通过断层带,极易发生坍塌和涌水,直接影响隧道的稳定,施工时应加强支护,缩短各工序间的距离,尽快衬砌; 2) 断层带中,由于充填物处于压缩状态,开挖后潜在应力释放,发生较大膨胀压力使隧道变形; 3) 断层面倾向隧道,且倾角大于10°者,对隧道产生偏压,当隧道轴线与断裂线平行或交角甚小,则侧压力更大; 4) 在软、硬不同岩层中,断裂面的柔性岩石,往往形成不透水层,而在脆性岩的破碎角砾带,极易储存大量地下水,开挖时常常发生承压、涌水,危害较大。 ②施工方法 1) 采用台阶法施工,按设计要求及时施作超前支护、初期支护及加强支护,根据围岩监控量测成果及时完成二次砼衬砌和砼仰拱施作,尽快形成闭合。可采用的支护方式有:注浆锚杆、管棚及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固结止水、挂网、喷浆、钢架加强支护等。

2) 加强围岩监控量测,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科学调整支护参数,合理确定二次砼衬砌时间。 3) 精心施作复合防水板;采用全断面液压钢模衬砌台车、泵送砼灌注砼衬砌,装设钢模挡头板,安设橡胶止水带。 ③施工注意事项 1) 各施工工序之间距离尽量缩短,并尽快使衬砌全断面闭合,以减少岩层的暴露松动和地压增大。 (2) 开挖有水流出时,凿眼安置套管集中引排,使其不漫流。 3) 开挖面向隧道前进方向钻凿不少于2个超前钻孔,以探明前方地质。 4) 下台阶分部开挖时,先在拱脚增打2~3排锁脚锚杆。如遇两侧软硬不同时,应用侧壁导坑法开挖,按先软后硬顺序进行。 (3)浅埋地段施工 下穿黎明大学操场地段。初定施工采用CD 法法联和超前小导管进行施工。 超前小导管施工详见辅助施工中小导管施工技术。 ①CD 法施工 1) 施工顺序详见下图 下穿黎明大学操场段施工步序图Ⅳ 3Ⅵ Ⅱ Ⅱ Ⅷ1 Ⅳ5中间墙拆除 Ⅷ ⅥⅡ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技术

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技术 一、洞口浅埋、断层破碎带及软弱围岩地段施工 (一)施工方案 浅埋及软弱围岩地段以台阶法掘进为主,开挖一般采用钻爆法。遵循“弱爆破、早封闭、强支护,勤量测”原则,采用超前支护先行,初期支护靠紧掌子面,二次衬砌衬早施工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方法及工艺 超前支护施工,采用YT-28气腿式凿岩机或水平潜孔钻打孔,孔径比型钢或钢筋直径大4cm为宜,型钢在洞外加工梅花形注浆小孔,间距10cm 为宜,型钢头处加工成尖形,型钢尾处用Ф8钢筋加工一个箍筋且与型钢焊接牢固。注浆前,进行注浆试验,以确定浆液最佳浓度,注浆压力必须达到1~1.5Mpa,且浆液初凝后,必须在拱部打孔检查注浆效果,注浆效果充

满裂隙时,可进行隧道开挖,否则再打孔注浆。 每循环掘进长度由钢性支护(型钢钢架或格栅钢架)的间距确定,每循环进尺不应超过一榀钢架的间距,隧道掘进采用钻爆法施工,炮眼分捣槽眼、崩落眼及周边眼三种,捣槽眼一般采用菱形捣槽,炮眼深度可比崩落眼及周边眼深10~20cm,主要控制周边眼间和装药量,周边眼遵循多打眼少装药的原则。爆破采用分段爆破方式,爆破顺序为:捣槽眼到崩落眼后周边眼。 放炮后,安全员检查是否存在瞎炮,人工清除拱部危石及欠挖部位,先喷射混凝土封闭岩面,施工柔性支护(径向锚杆及钢筋网),打径向锚杆及挂设钢筋网片,然后出渣。 钢性支护施工,必须检查墙脚处基底承载力,当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可在墙脚处下挖50cm,施作浆砌片石或片石混凝土基础。下台阶开挖后且开挖长度2~3榀钢性支护间距为宜,钢性支护应及时落底接长,封闭成环,在钢性支护可点焊一些钢筋头,以便检查喷射混凝土厚度。 喷射混凝土施工,分干喷及湿喷两种;隧道施工一般要求湿喷;混凝土宜采用自动计量配料、强制搅拌机拌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喷射混凝土作业应分片依次进行,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分段长度不宜大于6m。 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应一次浇筑成型,采用混凝土泵送车进行输送混凝土。在纵向及环向施工缝处应埋设注浆式中埋止水条,环向施工缝应与防水板焊缝错开且设置遇水澎胀止水条。混凝土宜采用自动计量配料、强制搅拌机拌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二次衬砌台车应根据直线及曲线选择台车长度,直线选用9~12m长台车,曲线宜选用6m长台车,二次衬砌混凝土应自下而上、左右对称浇筑,拱顶部位预留注浆孔。 (三)质量控制要点及主要检测手段 ⑴超前支护采用的型钢及钢筋进场必须按批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工艺性能(冷弯)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查每批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相关性能试验,监理单位检查。搭接长度保证1~1.5m,检验方法:

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本文档旨在为隧道不良地质情况下的专项施工提供详细的方案和操作指南,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保证。 1. 引言 1.1 背景 隧道工程中,不良地质情况是一个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不良地质包括但不限于软弱地层、岩层断裂、溶洞等,这些地质条件不仅会对施工过程带来困难,还会对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威胁。本文档针对隧道不良地质情况,提出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旨在确保隧道施工的高质量和可靠性。 1.2 目的 本专项施工方案的目的是: •分析不良地质的特点和危害; •提出不良地质专项施工的技术措施和管理要求;

•确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保障隧道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保证。 2. 不良地质特点及危害分析 2.1 不良地质特点 不良地质特点可能包括: •软弱地层:土壤含水量高、压实度低,容易发生液化、塌陷等现象; •岩层断裂:岩层存在裂缝、破碎带等破裂现象,导致岩体的不稳定性增加; •溶洞:地下水腐蚀岩层形成的空洞,可能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2.2 危害分析 不良地质情况下施工的主要危害包括:

1.施工困难:不良地质条件会增加施工难度和复杂度, 例如,软弱地层会导致固结液浆流失,增加地下水的渗流 等; 2.隧道稳定性降低:岩层断裂和溶洞会导致隧道的稳 定性下降,增加隧道的变形和塌方风险; 3.工程质量下降:不良地质条件下施工,容易造成结 构裂缝、渗漏等问题,影响工程的质量; 4.安全事故发生:不良地质条件下施工,存在地质灾 害发生的风险,如地震、滑坡等。 3. 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技术措施 3.1 前期调查和评估 在实施不良地质专项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前期调查和评 估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地质勘察:详细勘察地质条件、岩土性质、地下水 位等信息;

隧道不良地质灾害的处理预案

隧道不良地质灾害的处理预案 一、隧道坍方冒顶处理预案 在隧道的施工中,虽然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坍方冒顶,但由于种种原因,此类事件还是防不胜防,难以杜绝。一旦发生隧道的坍方冒顶,我们将采取以下处理方案: ㈠、应急措施 1、现场施工人员马上撤离到安全地带,工班长负责清点人数,并将状况马上报告项目部调度。 2、机械设备有条件转移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由领工员指挥快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3、待坍方处于相对稳定时,由电工检查线路,恢复该地段安全应急照明,确保用电安全。 4、如有水涌出时,应依据水量的大小,马上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理,原则是:堵、排、引结合。待施工方案确定后进行根治。 5、项目部通知工程部(或办公室)采取摄影、录像等方式记录坍方状况。同时,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会同现场监理、设计院协作组共同会勘,分析、确定坍方的性质、规模及其后果,并依据初步推断结果按下列分级程序处理: 如为C级(小型坍方):依据现场会勘结论及施工方案、措施,直接由项目部组织实施。

如为B级(中型坍方):项目部应马上通知局指参与现场会勘,分析发展趋势,制定施工方案、措施,由项目部马上支配实施。应急预案处于预警状态。 如为A级(大型坍方):项目部应马上通知局指启动应急预案,同时 ㈡、隧道塌方的整治 1、隧道发生塌方,应准时快速处理,不得随便拖延时间。处理前,必需认真观看塌方的范围、外形、数量大小及坍体的地质状况、地下水的分布、活动状况等,分析塌方发生的原因,研究制定处理方案。 2、隧道塌方应依据发生的部位、规模及地质条件、采取“治塌先治水、治塌先加强”的原则,采取喷锚支护、注浆、管棚、加强二次衬砌、设置护拱等技术措施,不失时机、不留隐患地进行处理。 3、清理塌方前,应采取下列技术措施,加强防排水工作: 1)、地表沉陷和裂缝,应采用注浆填充和加固,或采用不透水土壤夯填紧密,开挖截水坑,防止地表水下渗进入塌体; 2)、通顶陷穴口的地表四周应挖沟排水,搭设防雨棚遮盖穴顶‘洞内衬砌通过塌方后,陷区应准时回填,回填应高出原地面,并用黏土或浆砌片石封闭穴口,做好排水: 3)、塌体内有地下水活动时,采用管、槽引至排水沟排出,无法进行引排时可采用注浆堵水。 4、隧道洞口坍方应按下列要求处理:

隧道特殊和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方案

隧道特殊和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方案 隧道内主要的特殊地质和不良地质地段为断层破碎带、岩溶发育地段、采空区、高低温地段、高地应力地段、放射性、瓦斯及有害气体地段。 1.断层破碎带施工 断层破碎带地段容易发生突水突泥和塌方风险,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和施工地质工作获取的地质信息及施工揭示的工程、水文地质情况,判定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范围,制定施工方案和工程措施。 施工方法和措施:按照“早预报、先治水、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紧封闭、勤量测”的原则施工,步步为营,稳步前进。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并视围岩情况采用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法或中隔壁法短进尺、弱爆破辅以人工风镐开挖,严控装药量,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合理疏排地下水,加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结构,快速封闭成环,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控制隧道的收敛及拱顶下沉。 施工中将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纳入工序管理,根据预报和监测结果,评价支护的可靠性和围岩的稳定状态,及时调整工程设计和施工措施,优化调整相应的施工方法和支护措施,改善围岩结构,提高围岩自稳能力,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2.岩溶发育地段施工 岩溶发育地段容易发生突水突泥和塌方风险,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和施工地质工作获取的地质信息及施工揭示的工程、水文地质情况,判定溶蚀带和其它富水构造以及施工中可能发生突水、突泥、塌方等施工灾害地段。 施工方法和措施:按照“断面封闭、超前注浆、释能降压、超前支护、快速开挖、加强支护、及时封闭、监控量测、信息反馈、优化设计”的原则施工。开挖采用微台阶法或三台阶七步法短进尺光面爆破,严控装药量,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合理疏排地下水,加强支护结构,快速封闭成环,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控制隧道的收敛及拱顶下沉。 施工中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做好超前地质钻探,做好防排水,加强洞内外监控量测,将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纳入工序管理,根据预报和监测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工程设计和施工措施,必要时采用超前帷幕、周边注浆或局部注浆加固围岩并封堵地下水,优化调整相应的施工方法和支护措施,改善围岩结构,提高围岩自稳能力,加强工艺、工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3.采空区施工

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方法

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方法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增强,城市的规模也不断的增大,城市人口流量还在增加、再加上机动车辆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交通状况不断恶化。为了改善交通环境,采取了各种措施,其中兴建地下铁道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如近几年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便兴建了大量的地下铁道。由于在城市中修建地下铁道,其施工方法受到地面建筑物、道路、城市交通、水文地质、环境保护、施工机具以及资金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各自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也不尽相同。下面将就城市地下铁道施工方法分别加以介绍。施工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地质和水文条件、以及地面和地下障碍物、施丁设备、环保和工期要求等因素,经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首选方案。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如阻断交通时间较长,噪声与震动等对环境的影响。 隧道通过特殊地质地段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施工前应对设计所提供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进行详细分析了解,深入细致地作施工调查,制订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措施,备足有关机具及材料,认真编制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使工程达

到安全、优质、高效的目的。反之,即便地质并非不良,也会因准备不足,施工方法不当或措施不力导致施工事故,延误施工进度。 2.特殊地质地段隧道施工时,应以“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勤检查、稳步前进”为指导原则。在选择和确定施工方案时,应以安全为前提,综合考虑隧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断面型式、尺寸、埋置深度、施工机械装备、工期和经济的可行性等因素而定。同时应考虑围岩变化时施工方法的适应性及其变更的可能性,以免造成工程失误和增加投资。 3.在隧道开挖方式选择上,无论是采用钻爆开挖法、机械开挖法,还是采用人工和机械混合开挖法,应视地质、环境、安全等条件来确定。如用钻爆法施工时,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既能使开挖轮廓线符合设计要求,又能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破坏。爆破应严格按照钻爆设计进行施工,如遇地质变化应及时修改完善设计。 4.隧道通过自稳时间短的软弱破碎岩体、浅埋软岩和严重偏压、岩溶流泥地段、砂层、砂卵(砾)石层、断层破碎带以及大面积淋水或涌水地段时,为保证洞体稳定可采用超前锚杆、超前小钢管、管棚、地表预加固地层和围岩预注浆等辅助施工措施,对地层进行预加固、超前支护或止水。

(完整)隧道施工方案

隧道工程施工工艺 一、总体方案 (一)施工原则 采用大型施工机械配套施工,开挖出渣机械配套作业线、初期支护砼机械配套作业线与二次衬砌砼施工作业线相配合一条龙作业。软弱围岩坚持“短进尺、弱(不)爆破、快封闭、强支护、紧衬砌"的原则,开挖后仰拱及时跟上封闭成环。施工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先进的量测探测技术对围岩提前做出判断,拟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布置 隧道根据施工现场场面状况,采用单向掘进,隧道进口布置一个隧道专业机械化施工队。洞内施工开挖、出渣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模筑砼平行作业。隧道路面待贯通后从洞口反向施工。根据地形地貌及工期要求,本隧道不设施工支洞。 (三)总体方案 根据磐南隧道围岩情况、及断面设计,结合本承包人现有技术装备力量和多年的隧道施工经验,确定Ⅲ类围岩采用正台阶开挖法施工,Ⅳ类采用全断面开挖法施工。隧道出渣采用侧翻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初期支护施作及时可靠,衬砌砼采用机械化作业,二次衬砌采用砼输送车、输送泵和全断面液压衬砌台车相配合的方案.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处理分析数据,高速支护参数。开挖前做好超前地质预报、探测工作,根据围岩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隧道施工测量控制 为保证隧道贯通精度,拟定如下测量控制方案: 1、地表平面控制 (1)为保证洞口投点的相对精度,平面控制网根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和实地地形情况布设精密控制网,并保证洞口附近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精密控制网点。 (2)地表控制网经过多次复测,复测无误后方可引线进洞的测量工作。 2、洞口联系测量 为保证地面控制测量精度很好地传递到洞内,采用如下洞口控制测量方案: (1)在洞口仰坡完成及洞口施工至设计标高后,在洞口埋设二个稳固的导线控制点。 (2)洞口附近在基础稳定处埋设2~4个水准点,与地表水准控制网级网观测及平差计算,以便于隧道进洞水准测量。 3、测量方法及措施 (1)地表平面控制测量选用全站仪施测,建立四等导线控制网,并把隧道中线和横向轴线纳入控制网内以保证放样精度。(2)高程控制按四等网施测,用自动按平水准仪施测,精度至毫米。 (3)洞内控制测量与地表控制测量按同等精度建网,施工中线测量使用全站仪。 (4)具体要点: A、项目部测量组负责地表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和洞内引线控制测量,提供正确的进洞方位和高程点。施工队对提供的测量成果和桩以复核无误后方可使用,并负责中线、高程测量。中线测量在隧道每掘进20米,衬砌每10米时各进行一次,隧道每延伸100时建导线网稞一次。 B、测量作业需按《测规》要求,原始记录齐全,测量资料整洁无误,各种计算工作必须两人独立进行,对照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C、所使用仪器,钢卷尺按规定定期送检。 D、测量组需保管好各种测量桩,包桩时注明桩号,以防女士毁坏或用错桩。 4、隧道贯通误差的调整 (1)为保证隧道准确贯通,根据测量规则制定允许误差标准:横向允许误差±100mm,高程允许±50mm。 (2)隧道测量除在测量设计中对贯通误差限差进行设计外,还应在施工测量中认真仔细,加强复核,并经常与出口联测,确保隧道施工的贯通精度。 (3)当贯通误差较小时,可按原设计资料进行衬砌,并在未衬砌的100m地段内调整,消除贯通误差的影响,保证衬砌断面圆顺过渡。 三、洞口工程 隧道洞口各项工程应通盘考虑,妥善安排,尽快完成,为隧道洞身施工创造条件。在洞口开挖、隧道进洞之前,由于洞口地质条件相对较差,先进行仰坡加固处理及做好洞顶截水沟,再进行洞口开挖、明洞施工、洞门、挡墙、排水系统等洞门附属工程施工。在洞内施工前,先修建好洞门及洞口外墚墙,以确保洞口边仰坡的稳定。 (1)洞口仰坡加固处理

不良地质洞段输水隧洞塌方处理及后续施工方案

不良地质洞段输水隧洞塌方处理及后续施工方案 摘要:我们针对某输水工程中的隧道在开挖,还有衬砌过程中所遭遇的不同地 质状况,来进行了不同围岩类别和施工过程中采取不同的衬砌形式来进行的处理 措施,进行了主要的介绍。这一输水隧洞位于黄土丘陵的地区,多为沟谷冲击区域,土体中砂,砂砾石,淤泥填充现象非常的明显,并且存在着渗水和漏水的问题。在整体施工过程中,撑子面发生了连续塌方而导致了隧洞冒顶。根据地质状 况还有施工条件,我们对于塌方地段进行处理的方案进行了对比和研究,最终提 出了技术可行性的处理方案。 关键词:输水隧洞,不良地质,融水塌方,冒顶处理,方案 我们在面对自身稳定性非常差的围岩隧洞开挖的过程中,塌方式主要常见的 安全事故之一。如果一旦发生塌方的安全事故的话,这会延长我们的施工工期, 并且也会提高整体工程的费用,也会对一些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如果在事故中的处理不够妥当,会造成整体工程的质量隐患问题。所以在实 际的工厂中,我们一定要合理的解决措施来防止塌方事故。本文主要以山西省的 某输水隧洞发生的塌方冒顶事故举例,分析塌方的原因,介绍处理办法和施工要点。 一、工程概况 山西省某输水隧洞进口为土洞段,它的设计坡底i=0.037%,断面的形式为马 蹄形缩,采用的是全断面钢筋混凝土的衬砌。地层岩性有第四系全新红冲击卵石 混合土,下更新系统,紫红色,青灰色还有含砂底液限黏土土制不够均匀。 二、塌方过程 在这个隧洞开挖过程中,因为右侧的撑子面夹砂层发生着滑动,并且渗水量 比较大,随后就发生了突泥的现象,整体泥浆的涌长大约有38米。淤泥呈现出 了黑褐色含有大量的砂,?并且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浑圆状的卵石。突泥清理到距 离掌子面有五米的位置,上游的塌渣再次发生滑动时淤泥划出掌子面20米左右,方量约为100立方米。在出现了挤压型的变化破坏时,顶拱右侧的最大形变料大 约有十厘米,随后再次发生突泥的现象。淤泥涌出掌子面积大约有40米。连续 发生塌方的突泥之后,地表观察发现了突泥区的顶部发生了冒顶现象,在地表的 形成直径大约有七米的塌方深度大约有八米左右。 三、原因的分析 因为这个隧洞位于黄土丘陵地区,具有非常典型的软土特性,所以掌子面的 开挖揭示为灰黑色的淤泥质含沙低液限黏土在遇到水之后进行了液化,顶拱的范 围存在了两米左右的灰黑色低液限黏土。结构比较疏松,土体呈现了饱和,并且 软塑状态,含有卵石还有砾。局部的夹层之间带有5cm到10厘米之的砂沙层, 掌子面的土体不能够进行自我的稳定,不能够对没有开发的土体形成很好的反击 推挤作用。另外加上有渗水和涌水的现象,在淤泥的形成过程中会起到一个催化,还有恶化的主要作用。 四、处理方案 4.1、塌穴的处理 第一步我们需要把突泥清理到距离掌子面一定的距离之后,再对于掌子面来 进行喷射混凝土的封闭,这对于洞内的淤泥堆积体来进行反压。掌子面喷射的混 凝土封闭七天之后,开始对塌陷的地表进行回填。这样对于他学的顶部两米范围 之内的土体,采用水泥还有土的混合物进行夯实平填之后可以采用相应的机器进

隧道工程不良地质情况塌方处理措施

隧道工程不良地质情况塌方处理措施 摘要:隧道工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地质条件。地质条件的不同会影响隧道 的设计和施工方式。有些地区可能存在岩层、泥质土和软岩等具有挑战性的地质 形态,这使得设计和施工更加困难。隧道工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安全。在施工 期间,必须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工人的安全,同时防止隧道发生塌方或其他意外事故。在运营期间,必须定期检查隧道设施,确保其运行良好。总之,隧道工程是 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程,需要各种领域的专家合作才能成功完成。随着技术的不 断更新和改进,隧道工程将会越来越安全、耐用和环保。 关键词:隧道工程;不良地质情况;塌方 1.引言 1.1 隧道工程概述 隧道工程是一种在地下或水下开挖的基础设施工程,通常用于连接两个地点 或越过自然障碍物,例如山脉、河流或城市建筑。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交通运 输和公共服务。 隧道工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在规划阶段,决定 隧道的位置、长度、深度和直径等。在设计阶段,根据规划确定的参数进行详细 设计并考虑其他方面,如地质条件、环境保护、安全和可持续性等。在施工阶段,采用各种方法(如爆破、钻洞和盾构)进行开挖,并建造衬砌、排水系统和电气 设备等。最后,进行测试和审核后,将隧道投入运营。 2.常见不良地质情况 2.1 地质构造不稳定

地质构造不稳定通常指的是某一地区地质构造发生变化或者出现了不稳定的 情况。这种情况往往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对于地质构造不 稳定的定义及危险性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地质构造不稳定通常表现为地震、地裂、滑坡、泥石流等。这些自然灾害往 往发生在地球的地壳运动频繁的地区。地壳运动的频繁发生,容易使地壳内部的 构造发生变化,从而造成地质构造不稳定。 地震是地质构造不稳定的主要表现之一。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一旦发生地震,就意味着地质构造发生了变化。地震的危险性很大,一旦发生地震,很容易造成建筑物的倒塌,大量的人员伤亡。 地裂是地质构造不稳定的另一种表现。地裂是指由于地壳运动发生了裂缝或 者断层,从而导致地表上出现明显的裂缝或者断层的现象。地裂的危险性很大, 一旦发生地裂,很容易造成地表上的建筑物、道路、铁路等设施的破坏,同时还 会带来很大的人员伤亡。 滑坡和泥石流是地质构造不稳定的另外两种表现。滑坡是指地表上的岩土等 材料因为受到不稳定的地质构造影响,发生滑动或者流动的现象。泥石流是指因 为某些原因,如降雨或者山体的破裂,导致沟壑中的泥土、石头等物质向下流动 的现象。 2.2 岩溶地质 岩溶地质是指在石灰岩、大理岩、石膏岩等可溶性岩石中形成的地貌地貌和 地下空洞。在隧道工程中,遇到岩溶地质会导致地下水渗透量大、地层变形大、 地下空洞多等问题,增加施工难度和危险性。岩溶地质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地质灾害:岩溶地区地下河流、封闭陷窝、地下洞穴等地质现象引发的地面 塌陷、地裂缝、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不良地质段施工技术方案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不良地质段施工技术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不良地质段施工技术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不良地质段施工技术 林作雷 (福建省交通质监站,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文章总结了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两端陆域段不良地质段的施工技术和经验。厦门岛内五通端880ITI,翔安端10701TI,全强 风化软弱地层,长距离浅埋和超浅埋大断面暗挖,并在地下水包围之中施工的困难地段。特别是翔安端l070ITI的软弱地层中含 450Fn的富水沙层(与海通)施工十分困难.但已安全顺利通过,其技术,经验可供类似隧道施工借鉴.。 关键词: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不良地质;施工技术;超浅埋;地下连续墙;深井降水中图分类号:U453。1;U455。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781(2009)060858-05 1工程概况 厦门东通道(翔安海底隧道)是连接厦门岛与岛 外东部陆域翔安大道与福厦高速公路的东部出岛通 道,是我国第一条规模宏大,举世瞩目的大断面(双向 六车道)海底隧道。隧道分左右线两个行车主隧道, 中间一个服务隧道.实际上是三条并列的海底隧道. 左,右行车主隧道设计净空高度10。491m,净宽 度14.595133。在两端陆域段为V级富含水的全强风 化花岗岩和黏土,砂土,高岭士,杂填土的软弱地层,

实际开挖最大高度为12.8m,最大开挖宽度为 17。2In。隧道顶部覆盖层厚度最小的洞口段只有5m 多,大部分地段隧道顶部覆盖层厚度在5,2Om之 间系超浅埋,暗挖隧道采用矿山法施丁。 服务隧道断面小些,设计净空高度为4.051XI,宽 度6.50m。最大开挖高度7.5m,最大开挖宽度 8.0In.服务隧道作为行车隧道运营时的维修通道和防灾的疏散通道,同时考虑有关市政管线的布置.其中包括双回路22万V高压输电的电缆通道和 O1000mm自来水供水管道。在服务隧道预留限界以外的空间作为安装照明,供电,监控,通信等设施之用.左右行车主隧道与服务隧道之间的净距离为 221TI,左右行车主隧道之间的净距为52m(图1)。该隧道除隧道两端陆域浅滩段地层软弱,地质复杂,特别是翔安端具有450m富水沙层在隧道上部及洞顶通过施工困难之外,海域段隧道在海底要穿过 5条风化深槽(囊),其地质构造复杂,含黏土,砂砾, 收稿日期:2009-02一l9;修改日期:2009—09—30 作者简介:林作雷(1953一),男,福建福州人,福建省交通质监站高级工程师 858《工程与建设》2009年第23卷第6期高岭土,辉绿岩脉,风化腐蚀,破碎,且富含水与海水相连通.与海底深度约35~40m,其上海深约30m,承受0。5,0。7MPa的水压力。 fcl横副向 图1厦门翔安海底隧道 2关于陆域段软弱围岩的施工技术 2。1陆域段软弱围岩(含洞口)地质及地下水情况厦门岛内五通端,含左线行车主隧道,右线行车隧道和服务隧道,不良地质段的总长度约880m,翔安端约1070m(含450Tn富水砂层).

隧道施工专项方案

隧道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公路工程安全施工技术规程》JTJ 076-95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042-94 4、《爆破安全规程》 5、XX高速公路招标文件。 6、XX高速公路施工设计图纸。 二、工程概况 XX隧道左线起止桩号为ZK21+42A ZK23+719右线起止桩号为 YK21+432-YK23+676隧道左线长2297米,右线长2234米,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是本合同段控制性工程。本隧道为分离式长隧道,左洞出口端为削竹式洞门,其他洞口均为端墙式洞门,隧道净空为10.75 x 5.0m。隧道进出口均位于平曲线范围内,进口左右线曲线半径分别为R=2900m 2600m 出口左右线曲线半径分别为R=1100m 1300m 隧道进出口各设置一处转向车道。 本隧道在区域上主要受福安-南靖(北东向)深断裂带及厦门-南靖(东西向)断裂带的影响。隧道场区区域上受黄井仑-宝桥断裂带控制,该断裂带有六条平行展布的断层组成,走向北东,倾向南东,为压性、压扭性断裂,隧道区没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情况,隧道各段地质情况见表5.2.6-1 。 隧道左洞的围岩级别为V级围岩1122米,IV级围岩1175米,右洞的围岩级别为V级围岩1088米,IV级围岩1156米。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采用机械化配套施工,无轨运输,建立以装载机、挖掘机、全断面衬砌模板台车、自动计量拌合站、砼输送车、输送泵、自卸汽车为主要特征的大型机械设备配套施工体系,实现一系列机械化作业线的有机配合,严格机械设备

管、用、养、修制度。 三、施工的危险源和可能造成的伤害 隧道施工虽然作业工序简单,但在施工中围岩的地质超前预报、地下水的探测均存在局限性,加上隧道本身施工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工作面受到限制,人员、机械比较集中,交叉作业多,还可能受到瓦斯等有害气体的危害。采用钻爆法施工,存在不安全因素和安全隐患也较多。 (一)危险源 1、洞内照明不足,机械对交叉作业人员造成的机械伤害及洞顶危石坠落打击。 2、通风设备不完善或风量过小,瓦斯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及检测不及时,中毒或爆炸。 3、作业平台高处作业,人体坠落。 4、爆破作业,爆破器材存放、回收不及时及瞎炮的处理,可造成爆炸事故。 (二)可造成的伤害:伤残、死亡等安全事故。 四、隧道施工的各项安全措施 1、隧道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措施 机械电设备的布局要合理,且要装设安全防护装置,操作者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前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推土机、装载机和挖掘机作业时,应设专人指挥和导向,以防砸伤人员等,应按规定对隧道施工机械和电力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及保养、试验、日常检查、凡是不符合要求者严禁使用。 2、防触电及电器设备安全措施 进行安全用电知识教育,定期检修电器设备;电器设备外壳要进行防护性接地、保护性接零或绝缘;在潮湿的洞内环境中,施工临时照明设备及手提工具,不得使用超过36V 的高电压作业。

隧道施工专项施工方案(精选5篇)

隧道施工专项施工方案(精选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隧道施工专项施工方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隧道施工专项施工方案1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对隧道施工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普遍采用矿山法、新奥法;在岩土隧道施工中,主要采用钻爆法掘进,以及掘进机施工,对于城市地下等浅埋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盖挖法施工采用明挖或盖挖法进行施工,同时使用地下连续墙,暗挖时采用盾构法和浅埋暗挖法等较高技术含量的施工法。浅埋偏压铁路隧道在隧道施工中是难度较大的一种隧道。 1 工程概况 白塔寺隧道位于重庆市万盛区境内,穿越一脊状山梁,进口里程 D1K24+690,出口里程为D1K27+547,中心里程D1K26+118.5,全长2857m,最大埋深206m。本部负责施工白塔寺隧道出口段,里程为D1K26+160至 D1K27+547。其中包括车站大断面Ⅴ级围岩152m,Ⅳ级围岩75m,Ⅲ级围岩320m,明洞5m,共552m;单线小断面Ⅴ级围岩30m,Ⅳ级围岩400m,Ⅲ级围岩405m,共835m。 隧道出口端浅埋段穿越突出山脊,属于地形偏压,出口覆盖2~6m碎石层,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中厚层状泥灰岩夹页岩,岩层倾角50~60°,岩

层走向与线路走向一致。D1K27+390~D1K27+542段属于浅埋、地形严重偏压地段。 2 隧道偏压原因及判断方法 2.1 隧道偏压的起因对于偏压隧道,通常情况下,受各种原因的影响和制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围岩压力出现不均匀性,从而使隧道支护受偏压荷载的作用。主要原因包括: 2.1.1 施工原因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方法选择不当,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开挖断面发生局部的坍塌,从而影响围岩压力的稳定性,使得应力过于集中,进一步造成隧道偏压。如果对其进行正确的处理,正常施工一般不会受到影响。 2.1.2 地质原因围岩形状发生倾斜,节理发育,其间存在软弱结构面,以及滑动面等,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自稳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受到扰动,将会导致岩体沿着层理面发生滑动。 2.1.3 地形原因隧道盖挖法施工依傍山体,地面明显倾斜,进一步增加了侧压力,并且隧道埋深比较浅。 2.2 判断偏压隧道在判别隧道偏压方面,由地形引起的偏压围岩类别、地面坡度以及覆盖层厚度是3个重要的因素。当隧道外侧拱肩至地表面的垂直距离t值等于或小于规范规定数值时,应视为偏压隧道。 3 施工方法及顺序 3.1 上半部分的断面施工埋深大于3m段,设置108mm×6mm的大管棚。管棚长度为40m,角度控制为2°,环向间距为40cm。与一般隧道设计的大管棚相比,盖挖法施工由于40m大管棚比较长,在施作大管棚前,首先设置导向管。采用长为2m、?准140mm的钢管对导向管进行处理,通过全站仪进行

麻昭胡家湾隧道不良地质施工安全专项方案(20201229223558)

胡家隧道 不良地质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麻昭高速公路B2 工区项目部

目录 1、工程地质概况 (2) 1.1 、工程概况 (2) 1.2 、水文地质条件 (2) 2、编制依据 (3) 2.1 、编制依据 (3) 2.2 、编制原则 (3) 3、风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4) 3.1 风险源分析 (4) 3.2 预防措施 (4) 4、不良地质勘查报告设计图纸 (10) 5、施工准备 (10) 6、施工部署 (11) 7、应急预案 (20)

隧道不良地质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1、工程地质概况 1.1 、工程概况 胡家湾隧道位于分离式路基段,为小净距隧道。隧道右线起讫桩号为 K24+108~K24+821,全长 713m,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 ZK24+~ZK24+857,全长 774m。本隧址区属峡谷地貌,中线地面高程 1215~1385m,相对高差170m,植被不发育,进、出口均处于山前斜坡地带,隧道进口自然坡角 32°~42°,位于岩堆上,出口自然坡角40°~ 55°,上部发育有危岩体,斜坡 稳定性较差。隧址区麻柳湾端洞口处仅山路通过,端洞口西北侧约50m 处有地方道理通过,交通条件较差。 1.2 、水文地质条件 隧址区地表水主要进出口斜坡段大气降水顺坡面产生的面流,水量不 大。 隧址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覆盖层中孔隙水及基岩中得裂隙水。隧 址麻柳湾端洞口所在斜坡地段广泛分布有块石,孔隙主要赋存与块石层孔 隙中,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多在沟谷底部以下降泉形式排泄。隧址区泥灰 岩、泥质灰岩及泥岩等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含少量裂隙水;主要接 受大气降水补给,冲沟等低洼部位以地下径流形式排泄;斜坡部位以沿裂 隙渗流形式或地形切割排出地表。勘察期间,钻孔未揭露到地下水。 本隧道为越岭隧道,本次勘察钻孔均未揭露到地下水,钻孔上部漏水 较严重,进行水文地质实验为能成功,本隧道洞口地段未见赋水构造和地

隧道不良地质安全专项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述 1 1、工程概况 1 2、主要技术标准 2 3、工程地质、水文特征及气象条件 2 4、主要工程数量 4 5、不良地质 4 三、安全生产目标 5 四、安全组织机构 5 五、人员机械设备配置 6 1、劳动力组织 6 2、机械设备7 六、隧道不良地质处治方案8 1、岩溶处理8 2、岩溶水处理8 3、洞口堆积体处理9 七、隧道不良地质安全施工方法9 (一)、隧道进口松散堆积体9 1、隧道进口岩层9 2、超前地质预报9 3、施工方法9 4、施工技术措施10 (二)、过岩溶地段突水涌泥专项施工方案11 1、超前地质预测预报11 2、超前预注浆堵水11 3、开挖、支护、二衬11 4、开挖后隧道周边岩溶发育情况探测11 (三)、隧道坍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5 1、施工原则15 八、隧道施工逃生、救生通道方案16 九、隧道排水施工方案18 1、地表水18 2、隧道洞内排水18 十、监控量测实施方案19

(一)、组织机构、人员及设备19 1、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19 2、主要设备19 (二)、监控量测程序和项目19 1、监控量测必测项目19 (三)、监控量测点布置及方法20 (四)、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信息反馈22 十一、隧道施工安全措施24 (一)、隧道开挖24 (二)、初期支护25 (三)、步长控制26

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调查及现场勘察资料; (3)织纳高速公路总监办《织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4)《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 (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7)《《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8)公司拥有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成果、机械设备、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及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述 1、工程概况 头道河隧道位于渝昆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九条南北纵向线之一,昭通至会泽段高速公路是渝昆高速G85中的一段,是云南省干线公路网昆(明)水(富)高速的组成部分,是“滇东北镇群规划”的综合经济发展轴,是加快形成云南省“一圈、一带、六群、七廊”的发展战略格局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项目其北接已建成的国家高速公路网G85渝昆高速会泽至待补段,南接已建成的国家高速公路网G85渝昆高速功山至嵩明段,路线全长104。409681公里。 本隧道位于第5合同段(下K41+100~K58+998。54)K57+450~K58+265,路线长17.89854公里,头道河隧道进口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迤车镇箐口村箐发组,出口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迤车镇阿都箐村头道河自然村。 主洞采用r1=5.50米的单心圆曲墙衬砌断面,内轮廓净空宽度11。00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