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路基下沉现场处置方案

路基下沉现场处置方案

路基下沉现场处置方案

背景

路基下沉是一种常见的道路病害,它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和交通安全。路基下沉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如土质松软、地基承载力不够、附近施工等因素。一旦路基下沉,应该及时进行处置,保障道路安全和行车畅通。

处置方案

第一步:现场勘查

在处理路基下沉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对现场进行勘查。对于道路管理部门,他们需要确定下沉位置和原因,以便制定下一步的处置方案。如果需要,可以邀请专业机构进行勘查和评估。

第二步:采取紧急措施

如果路基下沉较为严重,那么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这包括在道路附近设置标志和红灯,限制车速,以及指导车辆绕道行驶等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保持交通流畅,减少道路事故的发生。

第三步:清理现场

在现场勘查之后,需要对下沉部位进行清理。清理工作包括清除表层杂物和泥土,使得下沉部位裸露出来,并清理沉积物。清理后,可以对下沉部位进行测量,确定下沉深度和范围。

第四步:加固处理

在清理完下沉部位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加固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填充碎石、加固土壤和加固梁等。对于较严重的下沉问题,可能需要进行深层加固,这可能需要挖掘更深的土壤和使用更加复杂的加固技术。

第五步:监测处理成效

在完成加固工程之后,需要对加固效果进行监测。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对下沉部位进行定期测量,以了解加固效果和道路稳定性。如果发现再次出现下沉现象,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以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总结

路基下沉是一种常见的路面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置以保障道路的安全。处理过程中需要先进行现场勘查,采取紧急措施,清理现场,加固处理,并对加固效果进行监测。希望以上方法对处理路基下沉问题有所帮助。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及相关处理措施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及相关处理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而路基沉降是影响高速公路正常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施工企业应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加大对沉降处理技术的应用,针对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可能存在的路基沉降问题,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路基沉降施工技术措施,在技术层面上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提供保障,有效提高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处理措施 1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影响因素 1.1地基土性质导致的路基沉降问题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路基沉降,则应首先考虑地基的变形模量;在路基高度与填料相当的情况下,地基沉降将增大,而地基土性质又是影响地基变形模量的主要因素。将地基的变形模量控制在15 MPa以内,改变地基的变形模量,从而改变地基的沉降。当地基变形模量降低到10%时,沉降增加的幅度控制在20%~40%之间。因此,在公路建设中,在确定填土高度时,要考虑到地基土的性质,使路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降低路基沉降量。 1.2路堤填筑高度不合理导致的路基沉降 路基填筑高程的增加,将使地基承受更多的附加应力,从而使地基在自重作用下产生更大的沉降。另外,随着路基填筑高度的不断提高,路基本身的压实层厚度将不断增大,路基沉降也将随之增大。 路基沉降与填筑高程呈线性关系,随着填筑高程的增加,路基沉降也随之增大。亚砂、亚粘土层承载力较低,若填高大于12 m,则路基沉降将显著增大。由于基岩及碎石土地基具有较高的承载力,故一般不会产生太大的沉降。所以,在确定路堤填筑高度时,应根据路堤填料的附加应力,对其承载力进行分析计算,

对于承载力较弱的亚粘土、亚砂土等地基,填筑高度不宜超过20米,而对于承 载力较强的基岩、碎石土等地基,填筑高度可适当提高至20-30米。 1.3路堤填料问题导致的路基沉降 本工程施工中路堤填料对地基有很大影响,主要是由于附加应力的作用,路 堤填料的容量影响地基承受的荷载,随着路堤填料容重不断增加,地基承担的附 加应力超过承载能力,路基出现沉降。路堤填料的变形模量对沉降也有一定的影响,变形模量越大,沉降越小。 1.4由于自然因素导致的公路路基沉降 自然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 以控制,否则将引起路基沉降。有些施工单位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没有深入 分析可能影响工程的自然因素,虽然在施工前制定了技术措施,但是不能合理地 对主要原因展开计算分析,只凭客观臆断来进行判断。这就导致在施工过程中, 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外在自然力,会导致路基沉降问题。 2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相关处理措施 2.1控制沉降观测技术 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之前,施工企业要在沉降区外路肩处、护坡道、坡脚等 相对稳定的区域设置测点,然后按照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方案,利用水准仪、全站 仪等仪器设备对基点标高与基线方位进行测量。在路基填筑施工开始之前,施工 人员应严格按照实测基点标高、基线方位等测量数据,使用全站仪对初始位置进 行观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详细记录。路基填筑作业启动后,应通过对各观测点 实时观测,确定观测数据,若测点位移变化始终在允许范围内,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数据观测频率为3天或7天一次,并做好观测记录。反之,如果测点水平或 竖向位移超过允许范围,则说明路基沉降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此时,施工企 业应该立即停止填筑作业,然后根据填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 处理措施,只有在确定路基稳定后,才能继续进行填筑施工,为后续高速公路建 设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路基下沉抢修方案

路基下沉抢修方案 引言 路基下沉是指路面承载能力减弱或变形,导致路面下沉的现象。这种情况在道 路使用过程中较为常见,对交通安全和道路使用效能造成了影响。因此,制定有效的路基下沉抢修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路基下沉的原因 路基下沉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地质条件差、路基材料质量不达标、水土流失、交通荷载过大等。根据下沉的原因和程度,制定相应的抢修方案是解决路基下沉问题的首要任务。 抢修方案一:基础处理 针对路基下沉的原因,首先需要进行基础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1.路基勘测:对下沉的路段进行勘测,了解下沉情况的程度和范围。 2.水土保持:如果下沉与水土流失有关,需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如 加装护坡、增设排水设施等,以防止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下沉情况。 3.强化路基:如果路基材料质量不达标,需要对路基进行强化处理。 具体方法包括加固土壤、加设加筋等。 4.排水处理:如果下沉与排水问题有关,需要对排水设施进行检修和 维护,以保证排水正常,避免水分渗入路基导致下沉。 5.桩基处理:对于地质条件差的路段,可以考虑进行桩基处理。通过 打桩加固路基,提高承载能力,以减少下沉现象。 抢修方案二:路面修复 除了基础处理,对于路基下沉的抢修方案,还需要进行路面修复。具体步骤如下: 1.清理路面:首先需要对下沉路段进行必要的清理工作,清除杂物和 碎石,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2.进行路面修复:对于下沉严重的路段,需要进行路面修复。具体方 法包括局部施工、铺设新材料等。

3.路面整平:在路面修复完毕后,需要进行整平工作,使修复后的路 面与周围路段无明显高低差。 4.防护措施:为避免路基下沉问题反复出现,可以在路面修复后,加 设防护措施,如加强旁边的排水设施,加装防护层等。 抢修方案三:定期检测和维护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路基下沉问题,需要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具体步骤如下: 1.巡视检测:定期巡视检测道路路基,发现下沉情况及时处理,避免 下沉问题加剧。 2.路基监测:利用专业的路基监测设备,对路基进行定期监测,及时 发现下沉等问题,以便进行抢修。 3.维护修补:对于发现的路基下沉问题,及时进行维护修补工作,防 止问题进一步恶化。 4.记录汇总:对每次巡视、检测和维护的情况进行记录和汇总,为后 续的路基抢修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结论 路基下沉是道路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交通安全和道路使用效能造成 了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了路基下沉抢修的方案,包括基础处理、路面修复和定期检测和维护。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方法,能够及时修复下沉路段,保障道路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路基下沉处理方案

路基下沉处理方案 路基下沉是指道路基础层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的沉降问题。这一问题常常给交通运输和城市规划带来很多麻烦和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路基下沉问题,工程师们不断研究和提出各种处理方案。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处理方案。 一、加固路基 加固路基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案,通过加强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来抵抗下沉问题。具体的方法包括加厚路基,注入加固材料和增加路基的密实度等。 加厚路基是指在原有路基上增加一层厚度,以提升路基的承载能力。这一方法需要同时考虑路面的稳定性和路基的物理特性,合理设计路基的高度和材料,以确保路基能够长时间承受交通负荷。 注入加固材料是指在路基中注入增强剂或改良剂,以提升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常用的加固材料包括水泥、沥青、聚合物等。这些材料可以填充路基的孔隙,提高路基的密实度和抗沉性。

增加路基的密实度是指通过压实路基来提升其稳定性。工程师们可以使用较重的机械设备对路基进行反复压实,使其达到较高的密实度。这样可以减少路基的沉降和变形,增加路基的承载能力。 二、排水措施 一个常见的导致路基下沉的原因是水分的积聚。当路基中积聚过多的水分时,会导致土壤软化和松动,进而引发路基下沉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效的排水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一种常用的排水措施是设置排水系统。可以在路基底部设置排水沟和排水管道,将积聚的水分有效地排出。此外,还可以在路基表面设置排水沟,通过对路面进行合理的坡度设计,使水分顺利排出。 三、使用新型材料

另一个解决路基下沉问题的方法是使用新型材料。新型材料具 有更好的抗压强度和抗沉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少路基下沉的风险。 例如,可以采用聚合物材料来制作路基。聚合物材料有很高的 抗压能力和抗沉性能,可以有效地解决路基下沉的问题。此外, 一些新型材料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可以减少水分对路基的侵蚀,进一步减少路基下沉的风险。 四、定期维护和巡查 最后,定期维护和巡查也是解决路基下沉问题的关键。只有及 时发现和处理路基下沉问题,才能避免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 工程部门可以定期对路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路基下沉的迹象。一旦发现问题,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修复。此外,还可以定期进行 路基的维护,清除沉积物和污物,确保路基的良好状态。 综上所述,解决路基下沉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加固路基、排水措施、使用新型材料以及定期维护和巡查都是有效的处

公路工程中路基沉降问题及施工处理方法

公路工程中路基沉降问题及施工处理 方法 摘要:公路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而没有了它,就无法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发展。为确保高速公路网络的正常运行,必须加强对道路的控制与管理,路基是公路的 主干,是高速公路的基础,对路基进行全面的施工是保证公路建设质量的前提, 而路基沉降问题一直是业内重点研究的方向,路基沉降度的大小直接决定公路最 终的质量与使用效果。文章从工程实际出发,对路基沉降的有关问题及处理方法 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讨论,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路路基;沉降;处理 1沉降机理分析 结果表明,地基的沉降机制可以分为发生、发展和稳定三个阶段。在产生阶段,由于土壤在初始荷载作用下没有进行压缩,从而使土壤的结构呈现出不稳定 的弹性。例如,土壤中的土壤颗粒水分含量较高;由于土体颗粒间存在较大的孔隙,在下雨的情况下,地基结构不能及时将多余的水分排出。在这种情况下,如 果继续进行地基压实作业,将会引起地基的压缩和变形,从而引起地基的沉陷。 发展阶段是指当路基工程开始施工后,路面承受的荷载和荷载持续的时间越长,土壤中的湿气就会被压缩,从而产生更大的变形。于此,路基的沉陷特征十 分明显。 而地基沉降稳定期的形成机制是: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承载力,土体颗 粒中的孔隙数量在逐步减小。也就是说,在某一段时期内,公路工程将会在路基 上形成一个稳定的沉降。 2公路路基沉降的原因 2.1影响公路路基沉降的自然因素

道路路基的沉降受地形、气候、水文地质、土地类型、地质条件、植被覆盖 等因素的影响。平原、丘陵、山岭等区域的地形都是不同的,这里的水温和气候 也各不相同,这不但会影响到道路的选择和设计,还会对路基的设计产生巨大的 影响。如果设计不合理,则会引起地基的稳定、沉降和开裂。而在气候上,由于 气温、降水、空气和土壤等的湿度、低温时的结冰深度、日照、雨水蒸发量和每 日的某些风向和风速,都会对地基的水文状况产生直接的影响。水文地质包括地 表径流、河流供水、排水状况、积水的程度、长度、河岸的淤泥、冲刷状况。另外,地下水位、地下水的移动、间层水的变化,都会对土壤的地质造成很大的影响,对地基的稳定性也有很大的影响。土的种类有很多种,比如砂土、粉土、粘 土等等,它们的性质都不一样,用不同的土来填土,会有很大的差别,土的质量 会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地质条件指的是沿途的地质情况,例如岩层的类型、风 化程度、岩层的走向、倾角、层理厚度、节理发育程度、地质不良现象、断层等。植被的覆盖可以很好地保持土壤的稳定性,不然也不会采用植树造林的方式来解 决目前的土壤侵蚀状况。植物根系对降低地表水流速度、调整表层土壤温度、降 低土壤侵蚀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根须能够深入到更深的地方,可以让土壤变得更 加坚硬,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地基的强度。 2.2影响公路路基沉降的人为因素 (1)在施工中,由于填筑速度太快,对填筑物的抓取度不够好,在接近填筑 物的临界点时,如果不注意,就会造成地基的强度,甚至是超过了极限,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基础不稳定,产生塌方,甚至开裂。 (2)施工方在施工之前,对当地的地质信息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施工的过 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沟渠、暗塘之类的,会影响到路基的长期稳定和压 实度。 3路基沉降的有效处理对策方案 3.1做好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必须做好地质调查和分析,对工程建设进行科学的调 查和布置,涉及地质、水文、环境等方面,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根据具体的

公路路基沉降的处理措施分析

公路路基沉降的处理措施分析 摘要:公路路基的沉降普遍存在于桥头、涵洞等位置。对于山区公路路基填方较大,多为高填方路基,因此在交工验收通车后很容易产生沉降,沉降较大时就会破坏公路结构,产生裂缝病害,直接影响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因此,需要采取适当措施来进行处理。 关键词:路基沉降;沉降控制;处理措施;原因分析 路基沉降使得公路运营功能大大降低,也使得公路使用寿命缩短、服务水平降低,甚至引发交通事故。公路维修产生费用较高,工艺比较烦琐。因此,有必要对公路沉降处理措施进行专门分析研究,为沉降处理提供参考。 1路基沉降病害简述 1.1路基沉降主要表现形式 路基沉降有施工导致的,也有在自然环境荷载和水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其沉降表现大致为以下4类: (1)路基沉降变形路基表面产生垂直落差,一种是路基自身沉降,还有一种是地基承载力不够,车辆荷载引起的路基沉降变形,在山区高填方路基段较为常见。 (2)路基沉缩变形由于施工路基填料压实度不够、填筑不规范、路基内有软弱夹层,由水和荷载引起的路基沉缩变形,多发生在不易压实的湿陷性黄土和膨胀土路基。 (3)地基沉降变形由于地基承载力不足,在路基自重及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地基发生沉降,进而造成的路基沉降,并导致路面出现裂缝。地基沉降一般多见于山区高速公路高填方路段及山涧洼地软土分布路段。

(4)桥头沉降变形在桥梁和路基连接处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这种沉降会 引发桥头跳车,桥头跳车会引起车辆振动给行车造成不舒适感,也存在安全隐患。 1.2路基沉降原因分析 路基随着行车作用,常常会引起路基的沉降变形,尤其是在桥头和隧道口位 置容易形成不均匀沉降,使得路面产生破坏,形成横向裂缝、车辆行驶颠簸。路 基沉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路基填方材料选择较差,路基填筑压实质量不佳; (2)施工方案不合理或在施工过程中控制不严格导致路基沉降; (3)路基土的含水率不佳,运营后在水、温度以及车辆荷载作用下使得路 基软化变形; (4)地基存在软土,使得道路运营过程中地基软土向两边挤压而产生变形。 1.3路基沉降影响要素分析 (1)压实度 压实度是路基填筑材料压实密度的相对指标,与现场填筑的材料干密度和实 验室最佳含水率确定的最大压实密度相关。压实度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之一, 能够很好地体现碾压质量指标。压实度值越大,压实的密度越大,压实质量越好。 (2)土质路基的回弹模量 土质路基的回弹模量是规范规定的路基另一个重要检测指标,回弹模量可以 有效地表示出土质路基在荷载作用下抵抗变形能力的大小,假设位移变形值一定,路基承载变形能力越强,则回弹模量值越大,竖向变形值就越小。路基变形大、 承载力不足,路基就会产生明显变形,回弹模量值也越小。 (3)CBR指标

路基下沉现场处置方案

路基下沉现场处置方案 背景 路基下沉是一种常见的道路病害,它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和交通安全。路基下沉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如土质松软、地基承载力不够、附近施工等因素。一旦路基下沉,应该及时进行处置,保障道路安全和行车畅通。 处置方案 第一步:现场勘查 在处理路基下沉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对现场进行勘查。对于道路管理部门,他们需要确定下沉位置和原因,以便制定下一步的处置方案。如果需要,可以邀请专业机构进行勘查和评估。 第二步:采取紧急措施 如果路基下沉较为严重,那么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这包括在道路附近设置标志和红灯,限制车速,以及指导车辆绕道行驶等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保持交通流畅,减少道路事故的发生。 第三步:清理现场 在现场勘查之后,需要对下沉部位进行清理。清理工作包括清除表层杂物和泥土,使得下沉部位裸露出来,并清理沉积物。清理后,可以对下沉部位进行测量,确定下沉深度和范围。 第四步:加固处理 在清理完下沉部位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加固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填充碎石、加固土壤和加固梁等。对于较严重的下沉问题,可能需要进行深层加固,这可能需要挖掘更深的土壤和使用更加复杂的加固技术。 第五步:监测处理成效 在完成加固工程之后,需要对加固效果进行监测。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对下沉部位进行定期测量,以了解加固效果和道路稳定性。如果发现再次出现下沉现象,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以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总结 路基下沉是一种常见的路面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置以保障道路的安全。处理过程中需要先进行现场勘查,采取紧急措施,清理现场,加固处理,并对加固效果进行监测。希望以上方法对处理路基下沉问题有所帮助。

沉降处理方案

沉降处理方案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路基不均匀沉降必然会引起路面的不平整,导致路面产生许多病害,主要表现为坑凹、起拱、波浪、接缝台阶、碾压车辙、桥头或涵洞两端路面沉降、桥梁伸缩缝的跳车等,不仅难以满足汽车高速行驶的要求,而且还会增加汽车的燃料消耗和轮胎磨损,加大运输成本,增加运输时间,降低社会经济效益甚至危及行车安全。 一、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很多,下面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论述: 1.路基填土压实度不足由于压实度不足,往往导致填方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变形,路基两侧出现纵向裂缝,路基土体压实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儿点: (1)施工受实际条件的限制。路基施工时,天气太干燥,局部路堤填料粘土土块粉碎不足致使路基压实度不均匀;暗埋式构造物处因构造物长度限制使路基边缘不能超宽碾压,致使路基边缘压实度不够;某些加减速车道及行车道没有同步施工,当拼接处理得不好时,其拼接处也会产生压实度不足的情况。 (2)考虑到施工安全和进度,使得压力或压力作用时间不足,路基压实不充分,致使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规范要求。 (3)由于填方土体的最佳含水量控制不好,压实效果达不到规范要求。 (4)在填方路堤施工中,当路堤施工到一定高度以后,路堤边缘土体往往存在压实度不足问题,对于较高的填方路基,通常都要做相应的处治。填方土体压实度不足,其结果是土体前期固结压力小于自重应力

和各种附加应力之和,在自重作用下就会发生沉降变形,这些附加应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车载,尤其超载情况;含水量变化造成土体容重的改变;地下水位升降而导致浮力作用改变;土体饱和度改变,引起负孔隙水压力改变。这些附加应力引起土体中有效应力改变,从而导致土体发生压缩变形。土体压实度不足还会导致填土路基的侧向变形。目前采用的地基沉降计算方法是假定侧向完全受限,仅有竖向变形,实际路基土中存在有侧向变形,这种侧向变形会引起沉降。L2路堤填料不均匀,控制不当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对填料、级配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填料常常是开挖路堑、隧道掘进产生的废方,这些填料性质差异大、级配也相差很远。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分层碾压厚度过大,小颗粒填料和软弱物质很难得到有效压实,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回填料会产生不协调沉降变形,路面会产生局部沉陷,刚性路面还可能产生裂纹。另一方面,由于回填料的性质不一样,特别是有的回填料具有膨胀性,在路基排水系统局部失效后,水的渗入会使路面局部隆起,影响行车舒适度,严重的会使路面破坏。控制不当体现在:)选用了稳定性较差的路堤填料,如采用高液限粘土、粉质土或使用淤泥、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土料填筑路堤,会使路堤产生整段或局部的变形。 2)采用不同土质填筑路堤时,因土的性质不同如填筑方法不当,碾压成型后易造成不均匀性沉降。 1.3地下水的影响在地下水的交替作用下,路基土体内含水量反复变化,土体容重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更为重要的是由毛细管张力引起的

路面沉陷处置方案

路面沉陷处置方案 初步调查和评估 在处理路面沉陷问题之前,需要进行初步调查和评估。初步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沉降的位置和范围。 2. 沉降的深度和速度。 3. 受影响的道路类型和用途。 4. 路面结构材料和厚度。 5. 是否存在地下管线和设施。 评估结果应考虑以下因素: 1. 路面沉陷对道路的影响。 2. 可能对公共安全和环境的影响。 3. 沉降的原因和根本原因。 处理方案 在确定路面沉陷的原因和根本原因后,可以针对性地制定处置方案。以下是几种可能的处理方案: 方案一:加固路基和路面 如果路面沉陷是由于路基不足,则需要加固路基。加固路基有多种方法,包括填充、增加挡土墙和加强路面结构。加固路基可以解决路面沉陷的问题,但可能会对交通造成一定的干扰和拥堵。 方案二:重新设计排水系统 如果路面沉降是由于排水系统不足造成的,则需要重新设计排水系统。新的排水系统将能够更好地管理水流,并缓解道路的压力。这会提高整个道路的质量和可靠性,并增加道路使用寿命。 方案三:地基加固 如果路面沉降是由于地基问题引起的,则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地基加固可分为两种:地基改良和基础加固。采用地基改良可以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和改善土壤工程性质,而基础加固则可以增加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实施措施 在制定完路面沉降问题的处理方案后,需要对具体实施措施进行规划和实施。以下是实施措施的一些建议: 1.相应措施的执行应按计划进行,以确保项目按时完工。 2.工程有序进行,确保质量达标。 3.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检查和管理,并就施工间隙可能产生的问题及 时处理,并及时调整施工进度方案。

4.加强售后服务,确保施工后的效果和使用寿命。 结论 根据路面沉降的原因和范围,执行相应的处理措施能够有效解决路面沉降问题,提高路面的可靠性,减少路面维修成本。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的保障。

市政道路路基沉降处理施工方案

市政道路路基沉降处理施工方案 路基沉降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述 1.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青岛市黄岛区,**路以西,**路以北,是区域南北向交通次干路。本工程起点位于*****北侧规划路,终点位于规划淮河西路,沿线跨越现状河道,跨越河道处新建一座涵洞,全长620.56米,红线宽20米。道路东侧为美术学校,西侧为未拆迁的村庄,道路红线范围内多为农田和林地,现状地形起伏较大。 本次处理的路段位于K0+540~K0+560之间,路面出现 1cm左右裂缝,局部地段存在不均匀沉降现象。 1.2 路基设计

该路段为填方路段,路中填挖高度3.614米~4.693米,为 道路填挖深度最深路段,道路东侧为1:1.5放坡。填方路段先 清表0.3m,清表后应在填筑前压实,0.8m以内的路基采用风 化砂分层填筑,0.8m以下的路基采用挖方段的碎石料分层填筑。 二、产生沉降的原因分析 该工程K0+540~K0+560段处于高填方区,填土时间为2016年3月初。由于施工时间短,在路基碾压时未能完全满 足分层回填碾压的施工工序,压实时粒径控制欠佳,细料扫缝填充未能满足填充孔隙率控制要求。路基为1:1.5放坡,坡度 较陡,且设计无护坡要求,加之路基东侧为一条淌水沟,长年有水流经过,加大了对路基的冲刷。经过2017年多次强降雨,地表水大量下渗,雨水及河流对路基的冲刷,带动了原填筑路基及地块填料工序沉降的加速。人行道部分路段向路旁沟内倾斜,道路开裂,部分下陷。 三、编制依据

本方案的编制依据包括《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F10-200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0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79-2012)和《城镇道 路路基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四、施工准备 4.1 技术准备 施工前,需要对现场进行勘察,确定加固范围和加固方案,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同时,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 4.2 组织结构 施工组织结构应该合理,包括现场管理和施工人员的分配,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4.3 主要物质及施工机械设备情况

路基沉降施工方案

路基沉降施工方案 1. 引言 路基沉降施工方案是指在道路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路基的稳定和安全,采取的合理施工措施和步骤。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路基沉降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路基沉降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1 路基勘察 施工前需要进行路基的详细勘察工作,包括路段的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条件、地下管线等信息的了解。通过勘察,可以预先判断路基沉降的可能性,并为后续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2.2 施工方案设计 根据勘察结果,结合工程要求,设计出适合该路段的沉降施工方案。方案应包括施工过程的步骤、工艺、材料、施工人员配备等内容。 2.3 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所需的材料,进行充分的采购和准备工作。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施工质量。 3. 施工中的关键步骤 在路基沉降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以下是施工中的关键步骤。 3.1 路基平整 首先,需要对路基进行平整处理,确保路基的整体平坦。可以采用推土机等工具对路基进行土方的平整。

3.2 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是路基沉降施工的重要环节。根据施工方案,对路基进行相应的地基处理,包括填充土的加入、压实等步骤。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3 压实处理 地基处理完成后,需进行相应的压实处理。通过使用压路机等设备对路基进行压实,以提高路基的密实度,减少可能的沉降情况。 3.4 管线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护地下管线等设施的完整。可以利用管道保护套管等措施,避免施工对管线造成破坏。 3.5 施工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可以采用检测设备、抽样检测等手段来进行质量控制。

道路路面塌陷成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道路路面塌陷成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随着城市化和交通量的不断增加,道路塌陷问题已经逐渐成为 城市管理的难题之一。道路路面塌陷的成因可能有很多种,比如地 基不坚实、地下管线老化损坏、水土流失等。本文将对道路路面塌 陷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案。 一、道路路面塌陷成因分析 1、地基不坚实:地基不坚实是道路塌陷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土 地开发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严格的地基处理,地基就会出现不均 匀下沉的情况,导致道路路面下陷。此外,地下水位波动也会导致 地基不稳定,进而引起道路塌陷。 2、地下管线老化损坏:道路下方的管线往往受到车辆压力和地 下水位波动的影响。如果管线老化、损坏或未按规定进行施工,就 会导致道路路面陷落。例如,管线泄漏会导致土壤软化和重量减轻,这可能会导致道路路面塌陷,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道路塌陷。 3、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也是道路路面塌陷的原因之一。水流失 将土壤冲刷导致地基加速下沉,造成路面塌陷。水土流失可因天气 严寒刮风吹雨等因素而发生,应及时进行维护和修护。 二、道路塌陷处理方案 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道路路面塌陷,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案。 以下各方案可进行互相配合。 1、完善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防止道路路面塌陷的关键。需要 采用合适的基础工程技术来加强地基土壤结构稳定性,以提高道路

路面的承载能力。在发现地基不稳定或已经出现轻微沉降时,应及时进行地基补强,来尽量减少路面的塌陷。 2、加强管线维护:对于地下管线老化、损坏或施工不规范等问题,应即刻采取措施进行维护或管线更换,防止其对道路路面造成压力作用。此外,在道路建设或维护中应遵守工程规范,做好管线的设置和施工,以防故障发生。 3、防止水土流失:道路路面出现塌陷,沿线地区的自然环境和降雨情况有很大关系。目前,一些地方正在推广种植草坪、绿化带等生态工程措施,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防止道路路面塌陷。 综上所述,道路路面塌陷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需要在建设与维护过程中做好各项工作,保持道路路面的安全通畅。需要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以尽快恢复道路通车,避免给城市运行造成一系列影响,维持市民正常出行。

路基下沉处理方案

路基下沉处理方案 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和道路通行量的增加,路面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逐渐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路基下沉是指路面下方的土壤层出现下 沉现象,这种下沉会导致路面不平整,影响驾驶者的行车安全。为了 解决路基下沉问题,提高道路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下面将介绍一些常 用的路基下沉处理方案。 一、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是路基下沉处理的重要环节,在建设道路时应加强对地基 的处理,以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和平整度。地基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压实土壤:通过机械压实、动态压实等方法,增加土壤密实度, 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 加固地基:采用加固网格、钢筋网等材料,加强地基的强度和稳 定性,防止地基发生下沉。 3. 排水处理:合理设计排水系统,确保路基下方没有积水,防止土 壤软化和下沉。 二、路面加固 除了地基处理,路面自身的加固也是解决路基下沉问题的关键。常 用的路面加固方案如下: 1. 沥青混凝土加固:使用高质量的沥青混凝土进行路面铺设,提高 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2. 混凝土加固:采用混凝土材料进行路面铺设,增加路面的强度和 稳定性,预防路基下沉。 3. 碎石铺垫:在路面下方铺设一层碎石,增加路面的稳定性和排水 性能,减轻路基下沉的可能性。 三、监测系统 为了及时掌握路基下沉情况,采用监测系统对路基进行实时监测是 必要的。监测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路基的变形情况,提醒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和维修,避免路基下沉对交通造成严重影响。 四、定期养护 定期养护是路基下沉处理的长期措施,通过定期巡查维护路面,防 止路面和地基出现下沉现象。定期养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路面修复:及时修补路面上的裂缝和坑洞,保持路面的平整度, 防止路基下沉。 2. 地基巡查:定期巡查地基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保 持地基的稳定性。 3. 排水系统维护:定期清理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避免土壤软 化和下沉。 综上所述,路基下沉处理方案包括地基处理、路面加固、监测系统 和定期养护。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解决路基下沉问题,提高道路

铁路路基下沉防治方案

铁路路基下沉防治方案 概述 铁路路基下沉是指在铁路运营过程中,路基出现下沉现象,导致铁路线路不平整,严重影响列车的行驶安全和舒适性。下沉问题的解决对于保障铁路运行的稳定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铁路路基下沉的防治方法。 1. 常见铁路路基下沉原因 下沉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水分影响 路基下沉与水分是密切相关的,由于降雨或者地下水位上升,产生的水分会导 致路基土壤软化,增加路基的沉降风险。 1.2 路基土壤质量差 如果土壤质量差,如黏土含量高、含水量大、压缩性差等,容易导致路基下沉。 1.3 动荷载作用 铁路运行时列车的重量和速度会对路基造成冲击和挤压,长期以来会引起路基 的下沉。 2. 铁路路基下沉防治方案 2.1 水分管理和排水系统的改进 合理的水分管理对于减少路基下沉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改进水分管 理和排水系统: •加装雨水收集系统,以便更好地控制路基上的降雨水量。 •定期检查和清理排水系统,确保排水通畅。 •合理设置排水系统,避免水分在路基中积聚。 2.2 加固路基土壤 加固路基土壤可以增加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减少路基下沉的风险。下面是一 些常用的加固方法: •使用地基加固材料,例如碎石、砾石等,填充路基下方的空隙,增加路基的稳定性。

•进行地基加固工程,如挤密、加固等,以增加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2.3 路基修复和维护 定期维护路基,及时修复存在问题的路段,可以有效减少路基下沉的发生。以下是一些维护和修复方法: •定期巡检路基,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路段。 •修补和加固已出现下沉的路段,恢复路基的平整度。 •控制铁路运行速度和列车的载重量,减少动荷载对路基的影响。 2.4 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立 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帮助及时发现路基下沉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监测和预警方法: •安装位移传感器,在重要的路段进行位移监测。 •使用遥测技术,定期检测路基的变形情况。 •结合物理检测和数据分析,建立预警系统,确保及时采取措施。 结论 铁路路基下沉是严重影响铁路运行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的问题。通过合理的水分管理、加固路基土壤、定期维护和修复以及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路基下沉的风险,确保铁路运行的安全和可靠性。 以上是针对铁路路基下沉问题提出的防治方案,希望对相关技术人员和铁路运营管理者有所帮助。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方案制定。

道路路面塌陷成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道路路面塌陷成因分析及处理方案运城市高铁商务区站前路、学苑路路面塌陷成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运城市高铁商务区站前路、学苑路路面塌陷成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1.工程概况 高铁站商务区站前路道路工程(K0-025-K4+079.663,暂施工至K2+585),起点与北外环相交,终点接东外环,途中与中银大道、槐东路、学苑路、规二路、安中路相交。学苑路道路工程(K0-044.032-K0+866),起点接学苑北路与北外环的交点,终点接站前路,途中与站一路、站二路相交,是原学苑路的向北延伸。站前路道路红线宽50m,绿线90m,学苑路道路红线宽50m,绿线80m。道路类别为城市主干路,其中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由于持续几天的强降雨,站前路、学苑路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塌陷。非机动车道小面积塌陷情况居多。人行道均为小面积塌陷但塌陷情况不严重。

2.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XXX2012年7月提供的《运城市高铁站区站前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地基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层(Q3eoi),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eoi)。岩性为粉土、粉砂为主。现依层序分述如下: 第①层粉土(Q3eol) 以浅黄色为主粉土,稍湿,稍密,夹有钙质结核,含有白色菌丝,偶见虫孔,植物根系,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上部0.3为种植土。高等压缩性,压缩系数al-20.20-0.99MPa-1,平均0.60MPa-1;标准贯入实验实测击数3-18击之间,平均8.7击。承载力标准90KPa。 该层层厚1.5-4.8m,平均3.94m;底层埋深1.5-4.8m,平均3.94m;层底标高为374.0-387.47m,平均383.38m。 第②层粉土(Q3al) 浅黄色,稍湿,稍密-中密,具针状孔隙,局部夹少量钙质结核 - 1 - 运城市高铁商务区站前路、学苑路路面塌陷成因分析及处理方案及蜗牛碎片。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夹有薄层褐黄色粉土层。中等压缩性,压缩系数al-20.11-0.82MPa-

路基沉降处理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述 1.1工程概况 1.2地质条件 二.产生沉降原因分析 三.编制依据 四.施工准备 4.1 技术准备 4.2 组织结构 4.3 主要物质及施工机械设备情况 4.4劳动力组织 4.5 施工进度计划 五.工程问题处理措施 5.1加固范围 5.2 工艺流程 5.3 钻孔 5.4 灌浆 5.5 灌浆质量控制与检验 六.处理后评价 一、工程概述

1、工程概况 E匝道为空港至人和方向的左转匝道,起点接柑悦大道,终点接辅助匝道。匝道全长231.625m。最小圆曲线半径为40m,最大纵坡为5.9%,最小竖曲线半径为370m,车行道宽度为6m,单向单车道。 本次沉降路段EK0+100~EK0+220。路面出现以1#人行地通为轴线,地通左右段路面出现1~18cm的不均匀沉降。 2、地质条件 E匝道原始地貌为上覆土层厚度为1.00m~3.00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质泥岩及砂岩。岩体类型为Ⅲ类。该段为回填路基和绿化地块,最大回填深度14.54米,最小回填深度为6米,采用现场挖方区JS2及砂岩粒料填筑。 二、产生沉降的原因分析 E匝道K0+100~K0+220段处于高填方区,先进行E匝道路基及地块土石方回填。

回填至挡墙及在1#人行地通道实施标高后,实施1#人行人行地通。再实施的悬臂式挡土墙,在挡墙实施完成后,再实施挡墙路基回填。墙后填土时间为2013年1月初,由于施工时间短,在路基碾压时未能完全满足分层回填碾压的施工工序,压实时粒径控制欠佳,细料扫缝填充未能满足填充孔隙率控制要求。加之路基东侧为面积达6000平方米左右的绿化地块、挡墙前趾处为3000平方米的绿化地块。从本年4月28日至6月8日连续的强降雨,地表水大量下渗,带动了原填筑路基及地块填料工序沉降的加速。同时由于各处粒料透水性参差不齐,导致各工段工序沉降量不同。在1#人行地通处,原状基础密实性较好,沉降量较小,固表现出以1#人行地通轴线为沉降分界线,两侧及墙背沉降量大,外观表现出两边低中间高的突起。 三、编制依据 《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JTGF80/1-2011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08) 四、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1.1组织各专业对沉降原因进行分析,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1.2 组织专家及参加单位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 1.3 对沉降部位进行沉降观测,监测施工期间沉降观测变化。 1.4预先完成所有材料样品的性能检测实验及水泥浆的配合比实验。 4.2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殷云 技术负责人:黄兴旺 质检工程师:陈凯 安全工程师:彭立明 施工管理人员:张玖麟、周洋

沥青路下沉处理方案

沥青路下沉处理方案 发包方:¥¥¥¥¥¥ 监理单位:XXX 承包方:¥¥¥¥¥¥ 编制日期: 工程-景观工程 沥青路塌陷处理方案 2017.07.30 沥青道路塌陷处理方案 工程概况: 整治工程-景观工程中沥青道路局部塌陷,由于¥¥¥区域未进行回填,加之雨季降雨致使临近局部道路存在不同程度的塌陷,但塌陷程度情况不严重。引发塌陷的分析:局部沥青路面靠近松树林区域致使水从绿化带与路缘石后背渗入路基,回填土受水浸湿,产生显著附加变形或随着水的动力作用下,土体被侵蚀和搬运,本工程因各种因素的制约,松树林无法解决回填,未能及时将整个工程全面完工,致使路旁土体在雨水的侵蚀下,整体滑移,导致沥青路局部塌陷。 塌陷路面处理方案:

针对路面塌陷产生的原因,经由过程综合阐发塌陷区域的规模范围,从安全、经济、施工难易水平出发,本着“彻底安全稳定进行综合治理”的理念,确保该段沥青道路的安全畅通。先辈行局部塌陷路面开挖勘察和阐发,发觉空洞后继续向下和四周开挖,再未发觉空洞进行施工处理。开挖勘察后排除地下管道水上返搬运土体形成空洞的可能,开挖后处理塌陷部位的恢复,同时加强治水疏导,尽快解决松树林回填。塌陷部位处理方法: 1、拆除塌陷区域路面、基层,在原路面顶面向下挖1.5m 后,若土质坚硬停止下挖,若土质仍湿软,继续向下开挖 至坚实土层,同时通知监理单位、地勘、建设单位确认土 质类型,如土质达到要求,按照原设计做法进行下一道工 序施工。 2、原设想中的水稳基层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替代水稳基 层,浇筑完成后保证混凝土养护周期。 3、面层依照原设想进行沥青面层铺设。 4、按设想要求从头安装立缘石。 5、临近绿化地进行水源疏导。 质量及安全方面: 1、处理塌陷路面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道路坍塌现场处置方案

道路坍塌现场处置方案 背景 道路坍塌是指地下或路基部分受到伤害或破坏而导致道路面的下沉或塌陷现象。道路坍塌不仅会对交通造成严重影响,还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对于道路坍塌的治理,需采取相应的处置方案。 处置步骤 步骤一:紧急报警 一旦发现道路坍塌现象,工作人员需要立即向上级领导或责任单位报告,并立 即在现场进行安全警戒。需要提醒民众注意安全,并进行疏导。同时,也需要通知相关的机构,如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为后续处置提供支持。 步骤二:现场勘查 到达现场后,需要对道路坍塌情况进行初步勘查。勘查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坍塌 范围、程度和形成原因,以便后续的处置工作。具体的勘查要点包括:坍塌现场是否存在危险性、坍塌原因、坍塌面积和深度等。 步骤三:危险性评估 根据勘查的结果,需要对现场的危险性进行评估。评估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采取 哪些措施可以确保现场的安全,保护人员和财产不受更多损失的影响。具体的评估要点包括:坍塌面积和深度、是否有人员被困、被困人员是否能够自救、是否需要紧急救援等。 步骤四:采取应急措施 根据危险性评估的结果,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对于比较小的坍塌,可以 采用挡板或封锁道路等措施进行处置。对于比较严重的坍塌,需要采用爆破拓路或挖掘清理等措施进行处置。在采取应急措施时,需要注意人员的安全,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步骤五:现场清理与恢复 当采取应急措施后,需要对坍塌现场进行清理和恢复。清理过程包括:现场的 清理和平整、土方的处理等。恢复过程包括:道路重建、维护等。在清理和恢复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确保清理和恢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路基路面塌陷处置方案

路基路面塌陷处置方案 在公路运营过程中,路基和路面的稳定性是关键的。但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交 通负荷,路基和路面可能会发生塌陷,这极大地影响了公路的通行和安全。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方案来处置路基路面的塌陷。 识别塌陷 在处理路基和路面的塌陷问题之前,首先需要认识到塌陷的原因和类型。路面 塌陷通常是由于路面材料的破坏或地貌变形引起的。路基塌陷可能是由于土壤侵蚀,水气积聚和土壤不均匀压实引起的。通过在危险地段进行常规检查,可以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塌陷隐患。 处置塌陷 路基和路面塌陷的治理可分为修补和重建两种方式。修补主要是针对小型塌陷 和局部破损问题,而重建则涉及到较大区域的失效。以下是具体的处置方案。 修补 当出现小范围的路面塌陷时,可以采用补丁修复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清理埋在路面下的杂草和岩石等物质。 2.打磨植草,填补小型孔洞。 3.按规定深度挖掘塌陷部位,安装加劲板和水泥等材料。 4.完成修复后,再次打磨植草,回照原状。 重建 当塌陷较大区域时,需要重建部分或全部路面或路基。重建的过程很复杂,需 要深入了解路面或路基的实际情况以及建设环境。重建的具体步骤如下: 1.对路基或路面进行详细的反应,确定塌陷程度、深度和范围。 2.科学选址,收集大量测试数据,做好方案设计。 3.开始施工,全力保证路面或路基施工质量。 4.施工过程中需定期检查,及时纠正错误。 总结 路基和路面的稳定性对公路运营至关重要。对于路基和路面塌陷的处置,需要 充分考虑路况及周边环境,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在处置前需要准

确定位塌陷原因,以免盲目采取行动。总的来说,公路施工安全措施的完善是减少路面和路基塌陷的有效方法。

(部门级)线路下沉、隆起、坍塌故障现场处置方案

线路下沉、隆起、坍塌故障 现场处置方案 目录 1风险分析 (1) 1.1 线路下沉故障 (1) 1.2 线路隆起故障 (1) 1.3 线路坍塌故障 (1) 2 应急工作职责 (1) 2.1应急响应组织 (1) 2.2应急响应职责 (2) 3 应急处置 (3)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 3.2信息报告 (4) 3.3前期处置 (4) 3.4过程处置 (5) 3.5后期处置 (7) 4物资装备储备 (7) 5 注意事项 (7) 5.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7) 5.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7) 5.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7) 5.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7) 5.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8) 5.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8) 5.7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8)

附录A 设备故障信息流转及应急处置总体流程图 (9) 附录B 设备故障信息流转及应急处置分项流程图 (10) 附录C 线路下沉、隆起、坍塌应急处置机具材料 (11)

线路下沉、隆起、坍塌故障现场处置方案 1风险分析 线路下沉、隆起、坍塌故障为地质变化或周边不规范施工,同时在上部静载或列车动载作用下,产生的线路变形故障,分为线路下沉故障、线路隆起故障和线路坍塌故障。 1.1 线路下沉故障 线路下沉故障为运营设备设施故障类事件,是指由于路基填筑密度和强度不足、水害等原因,在线路上部建筑的静载和列车循环动载作用下,造成线路路基发生竖向运动的现象,影响列车安全平稳运行。 1.2 线路隆起故障 线路隆起故障为运营设备设施故障类事件,是指由于自然地质、施工质量不良等原因,使得隧道底部产生渗水,无法排出,形成强大水压,将道床顶起,引起轨道位移,影响列车安全平稳运行。 1.3 线路坍塌故障 线路坍塌故障为运营设备设施故障类事件,是指由于地质原因或水害造成线路路基强度不足以支撑上部结构,造成线路路基发生倾倒的现象,影响列车安全平稳运行。 2 应急工作职责 2.1应急响应组织 2.1.1部门成立设备故障专业应急处置指挥小组,由行车设备部部长任组长,副部长任副组长,各车间负责人、部门相关专业工程师及相关人员为组员,协调、指挥轨道设备故障的处置,行车设备部应 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