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学案第五课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Word含解析2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学案第五课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Word含解析2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学案第五课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Word含解析2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学案第五课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Word含解析2

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学习重点 1.了解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2.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3.在语言表达中避免歧义。

阅读引子部分,思考:一个句子产生多个意义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原因有二:一是断句造成的差别,二是句子中的某个词本身就有多个理解。因此造成句子有歧义。如课文中的“一边”既可指“一边”又可指“两边”。

阅读课堂活动部分,思考:造成这些歧义句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消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造成这些歧义句的原因:

①词语的多义性造成的歧义句。比如标题“贺顺顺:我和凌峰挺好的”,其中的“和”“好”就是多义词。“好”的一个意思是“状况好(包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等)”;还有一个意思是“友好,要好,关系亲密(特指朋友、恋人或夫妻间有亲密的关系)”。这句话中两个意思都说得通。而“好”作“友好、要好”讲时,“和”既可以看做连词,又可以看做介词。所以这个句子产生了歧义。再如标题“新生市场苦熬淡季”,其中的“生”也是一个多义词(多义构词成分):一个意思是“学生”,所以“新生”可以是定中偏正词组“新学生(的市场)”的意思;另一个意思则是“产生”,所以“新生”可以是状中偏正词组“新产生(的市场)”的意思。又如标题“两代教授,人格不同”,其中的“代”也可以有两种理解:一个意思是“辈分、时代”,此时“两代教授”可理解为“两个时代(辈分)的教授”;另一个意思是“代理”,此时“两代教授”可以理解为“两位代理教授”。当然这类歧义在结构上也有两种分析结果,即“两代/教授”或“两/代教授”。

②结构的多样性造成的歧义句。比如标题“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是结构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台大学生”可理解为“台/大学生”(台湾的大学生)或“台大/学生”(台湾大学的学生)。再如标题“专家总经理成了被告人”,是结构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专家总经理”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并列词组,意思是“专家和总经理”;另一种是定中偏正词组,“专家”是修饰“总经理”的,意思是“有专家身份的总经理”。又如标题“朝鲜十年走近国际社会一步”,是本身表意不明造成的歧义。这个标题一种意思是说“朝鲜每十年就向国际社

会走近一步”,另一种意思是说“朝鲜最近十年间向国际社会走近了一步”。标题“电监会设立六区域电力监管局”也有两种理解:一个意思是“设立了六个管理各自区域的电力监管局”,另一个意思是“设立了一个统一管理六个区域的电力监管局”。

(2)消除歧义句的方法:

①修改法。也就是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通过直接修改原句使有歧义的句子变成没有歧义的句子。例如上文提到标题中的“台大学生”有两个意思,表达第一个意思,可以改为“台湾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表达第二个意思,可以改为“台大的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

②补写法。也就是在保持原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在原句的前后补写上必要的句子来消除歧义。例如标题“朝鲜十年走近国际社会一步”有两个意思,表达第一个意思可以说“朝鲜十年走近国际社会一步,每十年都有新变化”,表达第二个意思则可以说“朝鲜十年走近国际社会一步,可是这十年间美国并未停止对其实施封锁”。

1.“歧义”与“模糊”“笼统”的区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歧义”与“模糊”

①语言的意义都有模糊性:一个词语的意义与别的词语的意义往往难以绝对划分清楚。

②歧义:同形语句可以同时具有两个意义。

③在言语交际中歧义可以通过一定手段来消除,而模糊则始终是模糊的。

(2)“歧义”与“笼统”

笼统:来源于语言的概括性,是对同类事物进行抽象概括而产生的。比如:“他买了一双鞋”中的“鞋”就是笼统的,它不能表明是男鞋还是女鞋,是皮鞋还是布鞋。

(3)“有歧义”与“辨歧义”

有歧义:“咬死了猎人的狗”有歧义,一是动宾关系(猎人的狗被咬死了),一是偏正关系(把猎人咬死了的那条狗),歧义较明显。

辨歧义:“饺子包好了”一是指饺子制作好了,一是指用别的什么东西把饺子包裹起来了。由于后一种解释出现得比较少,而且是由细微的词义差别造成的,所以需要加以辨析。2.歧义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歧义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口头歧义”与“书面歧义”

①口头歧义是指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造成的歧义。如口头上说“明天qīzhōnɡ考试”(“期中”与“期终”歧义),“这是zhìái物质”(“致癌”与“治癌”歧义),可写在书面上歧义就不存在了。

②书面歧义则是写出来有歧义。如“北京人多”有两个意思:“北京/人多”或“北京人/多”;再如“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有两个意思:“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这就是书面歧义。

(2)“词汇歧义”与“组合歧义”

①词汇歧义是指某个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造成的歧义。主要有:

a.同音歧义。如“他原来住在这里”中的“原来”指“以前”或“发现了真实情况”。b.多义歧义。如“菜不热了”中的“不热了”指“凉了”或“不加热”。

c.多音歧义。如“还贷款四万元”中的“还”读“hái”时指“仍旧”,读“huán”时指“归还”。

②组合歧义是同一类型的结构都可能会有歧义。如“咬死了猎人的狗”“撞倒了他的自行车”。

(3)“语法结构歧义”与“语义结构歧义”

①语法结构歧义是语言序列相同而结构不同造成的歧义。主要有:

a.结构层次不同:如“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可以是“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可以是“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

b.结构关系不同:如“我们要进口钢材”中的“进口钢材”可以是偏正关系“进口的钢材”,可以是动宾关系“进口钢材,不进口别的”。

c.关系、层次都不同:如“日夜思念着我的慈祥的母亲”,一是“我思念母亲”,一是“母亲思念我”。

②语义结构歧义:层次和关系一样,但仍有歧义。如:

反对的是少数人(一是反对少数人,一是少数人反对)

中山公园松树最多(一是公园中的松树比其他种类的树多,一是中山公园的松树比其他公园的松树多)

鲁迅的书(一是鲁迅写的书,一是鲁迅拥有的书)

(4)指代交代不明而产生歧义

例:①他有个朋友,在银行工作。(谁在银行工作?是他,还是朋友?)

②孩子们很喜欢退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谁高兴?)

3.如何消除歧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修改法:通过直接修改原句使有歧义的句子变成没有歧义的句子。

②补写法:在保持原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在原句的前后补写上必要的句子来消除歧义。4.表意不明主要包括哪两种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是“歧义”,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二是“费解”,即一句话表达出来,不能让人看明白说的什么意思。

例如:(1)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15日前”停顿,表示15日以前去汇报;在“15日前去”停顿,表示15日那天去汇报。

(2)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禁止取缔”结构关系有不同理解:动宾关系,意思是“禁止做某事”;并列关系,意思是“禁止和取缔某事”。

1.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是一个有缺点但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人,这比对生活失掉信心的人更为可爱。

B.和他十年前离乡时一样,依然是孑然一身,两手空空。

C.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国古代绘画非常丰富,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了。

D.人们清醒过来后,发现他们已倒在血泊中,一块弹片正中咽喉部。

答案 C

解析A项“这”不能指代“他”,应删去。B项“和”“他”交换位置。D项谁“一块弹片正中咽喉部”?表意不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本书记载了陈毅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光辉业绩,刻画了他可敬、可爱的形象,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这位革命前辈的深切怀念。

B.曹丕与曹植本是亲兄弟,然而由于争权夺势,曹丕不是竟然依仗权势,威逼曹植,要他在七步之内吟成一首诗,否则便“决不姑恕”。

C.澳大利亚人麦士几十年来在许许多多厕所的门上画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他去世后,群众虽然很怀念他,但是艺术界却不把他列为艺术家。

D.这个观点,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以为是正确的。

答案 A

解析B项去掉“竟然”,在句末加“吗?”。C项“群众”与“虽然”应交换位置。D项“是正确的”有歧义。

3.有的话如果孤立起来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放在一定的语境里,就明确了。在句前或句后的横线上写一句话,使原句的意思变明确。

①________________,开刀的是他父亲。

②开刀的是他父亲,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①我弟弟得了阑尾炎②医术很高明

示例二:①他母亲没病②他得去照料

题型一辨析语病——歧义

例题1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B.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C.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不及格。

D.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答案 C

解析A项“作为……嘉宾的礼品”既可理解为送给嘉宾的礼品,也可理解为嘉宾送人的礼品,这样,句中“他”既可能是嘉宾,也可能是别人。B项“和”当连词讲时,原句可理解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自己一人去做某事;“和”当介词讲时,意思是他背着总经理,跟副总经理一起去干某事。D项“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几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学校”,也可理解为修饰“领导”,修改时可换用有关量词,分别用“所”“位”等修饰“学校”或“领导”。

例题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责令工厂立即采取隔音措施,将噪音污染降至合格以下的标准。

B.超微型电脑已经尽显了巨大的魅力,但研究人员认为,其微型特点还可以发展到更高水平。

C.这种教育是一种掠夺教育,无异于不管这块土地以后如何,先让它长了这茬庄稼再说。D.张敏这段时间可烦了,班里的同学谁也不搭理他。

答案 C

解析A项有歧义,“将噪音污染降至合格以下的标准”,采取措施以后的结果是“合格”还是“不合格”(合格标准以下),意思不明确。B项“特点”与“水平”搭配不当。D项有歧义,可理解为张敏自己烦人,导致同学不搭理他;也可能是同学都不搭理他,导致他自己烦恼。

解题技巧辨析歧义要在基本把握语句整体语意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有关环节,如短语结构、语义(多义)词性、停顿组合等。必要时,可设置相关语境,进一步比较分析。要了解短语本

身歧义的不同情况,然后找到排除某一项或几项的条件。比较分析、多方推敲,是常用方法。题型二消除歧义

例题指出下面句子的不同歧义,并消除。

(1)我们要进口彩电。

(2)学生家长都来了。

(3)汤都凉了。

(4)连校长都不认识。

(5)我在图书馆门口的座位上看见李校长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们要进口的彩电。/我们要(从国外)进口一些彩电。

(2)学生和家长都来了。/学生的家长都来了。

(3)连汤都凉了。/所有的汤全凉了。

(4)连校长都不认识他。/他连校长都不认识。

(5)我坐在图书馆门口的座位上看见李校长了。/我看见李校长坐在图书馆门口的座位上了。[也可用“补写法”消除。如第(1)句:我们要进口彩电,不要国产彩电。/我们要进口彩电,不进口冰箱。]

解析(1)句中“进口彩电”可以是偏正结构,即进口的彩电是;也可理解为动宾结构,即进口彩电。(2)句中“学生家长”既可理解为偏正结构,也可理解为并列结构。(3)句中“都”可理解为“全部”,也可理解为“连汤都凉了”。(4)句中“校长”既可作“认识”的施动者,也可作“认识”的受动者。(5)句指代不明,谁在“座位上”。

解题技巧歧义诊断的十个切入点:

(1)看相关词语是否存在多义。如:

①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是他在文章中“批评”别人,还是别人“批评”文章,表意不明。)

②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自己”指代不明。)

(2)看重音是否可以落在不同的字眼上。如: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

(对本句来说,如果读时重音落在“就”上,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产量太少了。如果重音落在“五百台”上,句子表达的意思则是产量真不少。)

(3)看是否可以在不同位置停顿。如:教师节教师都是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在“礼品”后停顿,可理解为教师希望学生送祝福,别送礼品;在“别”后停顿,可理解为老师希望学生礼品祝福都不要送。)

(4)看同一成分是否能够修饰不同词语。如:

①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了。

(“身体瘦弱”可以修饰“水生”,也可以修饰“祖父”,句子有歧义。)

②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数百位”可修饰“死难者”,也可修饰“亲属”,从而造成句子有歧义。)

(5)看是否因为标点的关系产生歧义。如:会计未按经理的指示,将钱汇给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

(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会计将钱汇给了对方,一种是没将钱汇给对方。把“将”前的逗号去掉,歧义也就消除了。)

(6)看相关字眼在句子中是否存在多音现象。如:

①头发长得怪。“长”既可读“zhǎnɡ”,也可读“chánɡ”。

②这个人好说话。“好”可读“hào”,为“喜欢”;也可读“hǎo”,为“容易说话”。

(7)看量词的使用是否恰当。如:

①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可以理解为领导是几个学校的,也可理解为是一个学校的。如果将量词“个”改为“位”,句子的歧义就自然消除了。如果不这样改,也可将“个”改为“所”。)

②四个饭店的厨师都来了。

(“四个”既可修饰饭店,也可修饰“厨师”。)

(8)看成分指向是否不同。如: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了起来。

(“高兴”的既可以是“祁爱群”,也可以是“援藏干部”。)

(9)看相关短语结构关系是否可以作不同理解。如: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禁止取缔”可以理解为动宾关系,其意是不允许取缔;也可以理解为并列关系,其意思就是禁止和取缔。)

(10)看“和”字是否造成歧义。如:天津和北京的部分地区下了雨。

(可以理解为天津的部分地区和北京的部分地区下了雨,也可理解为北京的部分地区和整个的天津地区都下了雨。这都是“和”字在作怪。)

1.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家长们都认识到不适当的管教孩子是不行的。

B.在英国,一只狗进一次美容院的花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月工资的三四倍。

C.那年,我响应党的号召,瞒着你奶奶和你姑姑毅然到大西北当了新型农民。从此,就改变了我的人生。

D.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就急忙从炕上下来,拉住我们的手问这问那。

答案 B

解析A项可理解为“需要适当地管教孩子了”,也可理解为“对孩子管得不适当(如打坏了)是不行的”。C项“和”词性不同产生歧义。D项谁“高兴”不清楚。

2.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入秋以来,天津和北京的部分地区接连下了两场雨。

B.我们刚进入工地,两个工区的领导同志就热情地迎了上来。

C.她的话不能不在我心中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沉重感。

D.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这样做真不容易。

答案 C

解析A项“部分地区”表意不明。B项“两个”指“工区”还是指“领导”,不明确。D 项孩子喜欢他的老师,还是老师的孩子喜欢他,表意不明。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

B.这批进口的种子保管没问题,我们的工作绝对是一流的。

C.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D.我们兄弟手足情深,怎能丢下生病的哥哥和弟弟去看演出呢?

答案 C

解析A项“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究竟是“我”还是“你”有歧义。B项“保管”一词有歧义,若理解为“担保”“保证”,可读为“这批进口的种子/保管没问题”;若理解为“保藏和管理”,则可读为“这批进口的种子保管/没问题”。D项“和”的词性造成歧义,若为介词,则丢下的是哥哥一个人;若为连词,则丢下的是哥哥和弟弟两个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千年瓷都景德镇的青花瓷成为世博会江西馆的标志,青花瓷不仅是江西悠久灿烂文明的重要象征,而是向世界介绍中华民族的一张文化名片。

B.许多商家利用“五一”节大打价格战,在商场,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非常诱人。

C.国学大师季羡林的骨灰于清明节在山东临清安葬,季先生的儿子季承告诉大家,父亲的遗愿就是回到母亲身边。

D.元代画家黄公望所作的《富春山居图》,享有中国山水画“第一神品”的美誉,它因火焚残缺、“死别生离”而成为极具传奇色彩的传世名画。

答案 D

解析A项“不是……而是……”与“不仅……而且……”杂糅,把“而是”改为“而且是”。B项语序不当,“三折、四折甚至五折”应为“五折、四折甚至三折”。C项“母亲”一词有歧义,既可指季承的母亲,也可指季羡林的母亲。

5.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2加4乘6等于多少?

B.丁老师正在照相。

C.冯先生到门诊看病去了。

D.张云和赵虎在商场买东西。

答案 D

解析A项中的“2加4乘6”属于多义短语。B项中的“照相”和C项中的“看病”都属于动词的施事受事方向不确定,造成歧义。

6.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要了解一个单位的大体情况,可以把这个单位的历史状况、自然环境、人员情况、工作情况,几大块组合在一起。

B.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今年应届的大学毕业生中,有58.6%的都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这说明中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C.满面春风的关大爷的儿子,兴冲冲地走了进来,和每个人都打了个招呼。

D.在生活中,面对复杂的社会,最好的办法应是机智和幽默。

答案 C

解析要判断出哪个句子有歧义,必须先对整个句子的句意予以准确的把握。A、B、D三项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C项中的前半句话,容易造成误解,“满面春风”的人是谁呢?是指“关大爷”自己呢,还是“关大爷的儿子”,在句子中交代不清,造成歧义。

7.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B.本市火车站的客流量,平均每天都在5万人以上。

C.解放军指战员日夜奋战,终于筑好了防洪大坝。

D.小兰哭了很久,终于感到累了,便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答案 B

解析B项是歧义句子,此句中的“平均每天都”造成了两种理解:一是客流量平均人数在5万人以上,二是客流量每天都保持在5万人以上。

8.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他有一个儿子,在公安局工作。

B.一个优秀的摄影师总是善于随时随地捕捉不为人留意的镜头。

C.作为一个出色的医务工作者,他受到了全市人民的尊敬。

D.张老师走进教室开始为同学们讲课。

答案 A

解析谁“在公安局工作”?既可以指儿子,也可以指他自己,指代不明。

9.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一切进步的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关系。

B.夜晚的天空总使人看不厌。

C.今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两万吨。

D.她从书架上取下那本书递给我。

答案 C

解析“两万吨”是指超过的部分,还是“历史最高水平”是“两万吨”?有歧义。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教育部要求用于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的考生电子档案必须含有考生历年参加全国统考的考试诚信记录信息,并按有关规定在考生特征标志信息项中,对有违规记录的考生统一用字母“W”予以标识。

B.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宏观经济形势、金融市场发展及产业提升为主题展开探讨,或对以往的经济情况进行总结,或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进行展望。

C.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对反腐败斗争的认识和态度是十分坚定的,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D.有着20多年历史的国佳集团和兴华公司,不仅拥有强大的国际资金支持,而且拥有规避经济风险的成熟加盟模式。

答案 A

解析B项“围绕”与“以……为主题”句式杂糅。C项“认识”和“坚定”不搭配。D项有歧义,“有着20多年历史的”是指“国佳集团和兴华公司”,还是“国佳集团”,意思不明确。

11.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现在可不比父亲那个时候,人要强悍,才能生存。

B.几个重庆市的专家学者认为,开县与长江水位的落差只有3米,完全具备了打造水城的基础条件。

C.记者将此事反映给了96111城管热线,一位工作人员说,他们会尽快派人十点钟前去处理。

D.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已赴富士康进行了实地调查,称并未有强制加班或超时加班的现象。

答案 B

解析A项什么时候“人要强悍,才能生存”,不清楚。C项可在“十点钟”后停顿,也可在“前”后停顿。D项谁称“并未有强制加班或超时加班的现象”?是该局,还是富士康?语意不明确。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果冰箱具有多重存储空间,这样不同的食物就有自己适合的存储空间和温度,健康和新鲜就有保障了。

B.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C.封龙山又名飞龙山,位于石家庄市区22公里处,早在战国时期就已见诸史册,汉唐以来一直是河北名山。

D.有些专家认为,肥胖的人由于不能容纳更多的脂肪细胞而使这些细胞转移到肝脏储存引起胰岛素混乱,从而引发糖尿病;也有一些专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最新的研究成果否定了这种认识。

答案 A

解析B项有歧义,“和你一起去”的人,可以是“我”,也可以是“老师”。C项表意不明,“位于石家庄市区22公里处”究竟在什么方位没有说清楚。D项“这种认识”指代不明。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B.所谓“生态自觉”,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

C.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D.昨天,我从你这儿拿走的那本语文复习资料,没用,等明天有空我再还给你。

答案 B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将“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改为“切实保障并不断改善民生”,将“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提到“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前。C项“靠的是……”和“靠……取得的”句式杂糅。D项表意不明,“没用”有歧义,可以表示“没有使用”,也可以表示“没有用外”。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里有介绍纽扣制作工艺、展现纽扣文化的纽扣博物馆和反映我国窑文化的瓦当文化展示馆等,对于热衷此道的游人,大可以各取所需。

B.地沟油不仅脏而且危害极大,其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会使人导致肠癌、胃癌等恶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

C.也许是带着情绪,这次对社区组织的活动的评价,他写得很差。此文登载在街道办的宣传栏里后,引来大家纷纷的议论。

D.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旅行社是否可以安排购物,是否可以有另付费旅游项目等问题,有关人员表示,国家旅游局将会同立法部门尽快推出相关规定。

答案 D

解析A项成分残缺,后一句主语残缺,应删去“对于”。B项句式杂糅,“使人得……疾病”与“导致……疾病”杂糅,可删去“使人”。C项有歧义,到底是对活动内容的评价很差,还是他的评价文章的语言表达、结构等形式方面很差。

15.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用合同、章程等方式加以明确的措施,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无疑是一种基本保障。

B.他没有听取旁人的劝告,对那个不法的外商提出控告,要求赔偿。

C.青年演员周骏在《苍穹之昴》中饰演清朝重臣顺桂,为了替师父报仇,为了江山社稷,顺桂自缠炸药刺杀慈禧,要与慈禧一同同归于尽。

D.这一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爱和生存空间一起变大了。

答案 A

解析B项有歧义,“旁人”是劝告他“控告”还是劝他“不要控告”,意思不明确;结果他是控告了,还是未控告也难以说清。C项“同归于尽”即含有“一同”之意,应将“一同”删去。D项有歧义,“和”作为连词和作为介词时,语意不一样。

16.调整下面句子的语序,消除句子的歧义。

①我有很多同龄的孩子所不曾有过的感受。

②他是原岭南化肥厂厂长。

③他谁都不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可以把“很多”放在“感受”的前面(保留原句的一个意义)。②可以把“原”放在厂长的前面(保留原句的一个意义)。③可以说成“谁他都不认识”,或“谁都不认识他”。解析此题主要是用“修改法”(调整语序)来消除歧义。

17.下面这段话中有三处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龙卷风袭来时,路上行人跑到附近的商店躲避。②一家不大的商店,挤满了路过的避难人,突然小商店被龙卷风刮得倒塌了,狂风过后,③人们从废墟中救出三十多名遇难者,迅速送到医院抢救。④经医生诊治后,有将近十余人因伤势较重,⑤仍需留在医院继续治疗。

(1)______(只填序号),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只填序号),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只填序号),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②“避难的过路人”或“避难的人”

(2)③“救出三十多名受伤群众”

(3)④“有十余人”或“有将近十人”

18.下面是一份请示报告,在行文上存在一些毛病,读后请完成(1)、(2)两题。

×××区教育局:

按照调整我区中学教育结构的需要,2017~2018学年度我校的高一年级将扩大招生,原来的五个教学班增加到十个教学班。由于我校教室本已十分严重不足,因此急需新建教室五间。现虽然经我们多方积极进行筹措,但仍无法自行解决全部的基建经费,请迅速将所需款项拨到我校,以解燃眉之急。特此请示,希复。

××中学

×年×月×日

(1)找出文中五处语病,在它们的下面画横线,并标上序号。

(2)按序号将改正结果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按照调整我区中学教育结构的需要”;②“原来的五个教学班增加到十个教学班”;③“由于我校教室本已十分严重不足”;④“现虽然经我们多方积极进行筹措”;

⑤“请迅速将所需款项拨到我校”。

(2)①搭配不当,“按照”改为“根据”;②成分残缺,在“原来”前加“由”;③语意重复,删去“十分”;④成分赘余,删去“进行”;⑤不合乎对象,改为“希望能给予拨款”。19.下面一段话中有不少语病,请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①面对一些人对西方一些哲学家、经济学家近年来的盲目炒作,②近日,一些学者指出,炒作对我们正确吸收和认识世界的先进思想文化不利。③在日前召开的“西方现代思想丛书与中国”研讨会上,④与会的翻译家和学者关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论文集《知识、自由与秩序》发表意见,⑤并对学术界近年日盛的炒作风提出批评。⑥该书是“西方现代思想丛书”的第11种丛书,⑦该丛书出版以来,在学术界和读者中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1)______(只填序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只填序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只填序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只填序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面对近年来一些人对西方一些哲学家、经济学家的盲目炒作”

(2)②“炒作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吸收世界的先进思想文化不利”

(3)④将“关于”改为“就”或“对”

(4)⑥“该书是‘西方现代思想丛书’的第11种”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案例 南漳高级中学徐红菊 20XX/11/6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总体思路: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旨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诗词与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在教案的总体设计上坚持在课堂上实践“自问自探这种教学模式”,来完成本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及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散文小品,是“序”的体裁。文字表现形式为文言文。学生要必修二的教材曾接触过一篇“序”(《兰亭集序》),所以对于文体有一定的了解,而作者李白,也是耳熟能闻。因此,重点应放在文言字、词、句的学习与整理上,放在对文本内容记叙的情境的描绘与欣赏上,放在对李白洋溢在文中的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等的人生观与精神气质的赏析上。 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的学生,对于文言文这一版块的内容,通过一年的系统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区域与学生本人知识能力的限制,依需老师的引导与校正,才能较好完成本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感受古代散文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3、比较阅读《兰亭集序》,理解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与精神气质的异同,体会李白的性格与才气。 教学重点:感受古代散文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同类文章,领悟李白独特的文情诗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解题 1.导入 师:李白在《将进酒》中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饮宴赋诗,自古以来是文人们的一大乐事,何况是在月光也能醉人的“春夜”,何况又是在桃花盛开的园子里,更何况是与自已聪敏多才的“从弟”,这是一场怎样的视觉与精神的盛宴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解题 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位堂弟)、事件(聚宴)。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 二.细读:整理文言字词句并翻译全文 通假字“序”同“叙” 重点字词逆良坐花醉月 古今异义大块文章 词类活用歌惭幽咏诗 特殊句式 1.会于桃花之芳园 2.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湘夫人》教案

《湘夫人》教案 教学设想 《湘夫人》瑰丽奇幻,幽深含蓄,婉转委曲,后代学者对其评价很高。为了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利用名人的评论提出问题,在第一课时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本课时准备由“《湘夫人》惊艳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在阅读中去发现,从不同层面感受诗歌的魅力,以期打开学生视野,加强阅读体验的交流,感悟诗歌的艺术魅力,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读”贯穿始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诵读,涵咏诗句,体会《楚辞》语言的美。 能力目标: 1、以意逆志,解读诗歌中的意象,感受此诗表现的凄美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2、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 情感价值 感受屈原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体会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1、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熟读文章,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 其主旨。 教学难点 1、根据文中的感情线索,体会湘君情感变化,感受此诗表现的凄美意境。 2、理解屈赋香草美人以譬君子的比兴特征。 教学过程预设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赞美屈原的文字“金相玉式,艳溢缁毫”。意思是说——“如金似玉的好文章,它的艳丽文采至今还在纸上笔下蹦跳。”(幻灯展示)那么,通过阅读我们交流以下阅读体会,说说你感受到本诗的“惊艳”,表现在那里呢? 二、诵读涵咏 1.教师配乐诵读,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自由朗诵,感受诗歌丰富意蕴。 三、探究交流 1、诗歌语言的摇曳婉转之美。 2、人物情感的伤情之美。 3、意境的凄清优美。 4、作品中人物的纯净高尚之美。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第六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 2、能清楚什么是“浩然之气”?和怎样培养浩然之气? 3、什么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教学过程:(第一段) 一、导语: 本文主要给大家讲解前两段,第三段初中已学过了。在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一身浩然正气、忠心为国、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比如,文天祥、岳飞、孔繁森、钱学森、李四光……我们怎么才能像他们一样具有这一身浩然正气呢?请看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 二、熟读成诵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三、解释本文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清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讲解:这种气,阳刚而气壮山河,气贯长虹,气冲霄汉,作为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勇敢的力量,当然还必须是行正义之事,不能行苟且之事还踌躇满志,就麻烦了。所以必须有义和道相匹配。) 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讲解:这告诉我们培养浩然之气要坚持去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不要去做问心有愧的事情,否则这就是你人生的污点,就像如果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2教案全集

粤教版选修2教案全集(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一单元 1 、《小石城山记》 【教学目标】 1 、感受小石城山的特点。 2 、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 3 、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 【教学重点】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 【教学难点】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一、说到唐宋山水游记,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就是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幻灯片一)…… 讲读课文 一、一读文章:品景 教师范读。 二、二读文章:品情 ⑴设问:请大家齐读课文,重点思考作者在第二段中以什么作为议论的话题? 学生读第二段。 明确:“造物者的有无”。 ⑵设问:此句中的“智者”与第二段中的“造物者”所指是否同一呢? 明确:第一段的“智者”和第二段的“造物者”所指应该一样,都指创造美景的神灵或上苍,还包括“神者”,这样可以避免行文的重复。可以看出,“类智者所施设也”一句在文中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⑶设问:作者在本段中对造物者有无的怀疑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用课文的原字句回答。(幻灯片五) 小组讨论。 提问。明确: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久疑;二是诚有,三是果无乎。 三、三读文章:品境 ⑴设问:眼前的景物如何引发作者的联想?或者说景物的处境和柳宗元的身世之间的相似点在哪里? 齐读一遍课文。 提问。明确:景美但无人问津,才高却被弃置(被放逐天涯)。 ⑵设问:可以看出正是内在品质和外在处境的相似,使柳宗元由景入情产生联想。现在回头再看,这些景物还是单纯的自然之景吗?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融汇了自己的感情,我们甚至可以从景物中找出一种来作为柳宗元品格和处境的写照,这是哪一种景物呢? 明确:“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哪一句提示你?——“益奇而坚”,比起前两种景物而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目录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目录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16本) 选修五个系列 一.诗歌与散文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3.《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二.小说与戏剧 4.《中国小说欣赏》 5.《外国小说欣赏》 6.《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7.《影视名作欣赏》 三.新闻与传记 8.《新闻阅读与实践》 9.《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四.语言文字应用 10.《语言文字应用》 11.《演讲与辩论》 12.《文章写作与修改》 五.文化论著研读 13.《先秦诸子选读》14.《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5.《外国文化著作选读》(暂缺) 16.《中国民俗文化》 选修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拟行路难(其四)》/鲍照《蜀相》/杜甫《书愤》/陆游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越中览古》/李白《一剪梅》/李清照《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春花江月夜》/张若虚 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岳阳楼》/杜甫 《菩萨蛮(其二)》//韦庄 推荐作品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游夜书怀》/杜甫《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扬州慢》/姜夔《长相思》/纳兰性德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将进酒》/李白 自主赏析 《阁夜》/杜甫《李凭箜篌引》/李贺《虞美人》/李煜《苏幕遮》/周邦彦推荐作品 《国殤》/屈原《燕歌行》/高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柳宗元 《菩萨蛮》/温庭筠《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高中语文选修课的五个系列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高中语文选修课的五个系列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是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重大突破和超越,是xx年以来课程改革中力度最大、创新含量最多的系统工程,也是这次高中课程改革的主旨和核心价值所在。尽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学生选择权的丧失、教学的必修化现象严重、教学评价不能落实等一系列问题,但全国各地的课改实验区都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根据《中华人民 __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所选用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的特点,结合《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指导意见》,我们安徽省淮北市高中语文选修课进行了全市统一指导意见下各校自主同步 开设的课程实验。从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开始,全市普通高中学校依次开设了人教版的《中国小说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语言文字应用》四个模块教学。本文将对我们在“统一选修”背景下进行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研究的一些做法和思考进行总结与回顾。 一、教学的整体规划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选修课“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选修课的教学“要按照课程目标制订计划,不能因其设置灵活而造成凌乱随意、

漫无计划的局面,也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一味追求新奇深奥,脱离 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因此,我们认为,做好课程教学的规划,是上好选修课的关键所在,也是避免教学凌乱随意的重要前提。为此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规划。 一是学校的规划。首先,以校本培训为平台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学习《中华人民 __课程标准》及其他有关新课程的理论书籍,熟悉有关选修模块的“课程目标”、“教学实施”、“评价建议”等关键内容。其次,做好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校图书馆应装备足够的与模块有关的配套作品和相关的电影电视片以及 必要的工具书;认真调查分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资源的特点,积极规划开发已有的和潜在的资源,如,我们淮北市有隋唐大运河遗址,有文化名人桓谭、嵇康等,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语文资源;要积极创造条件,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硬件设备;争取社会各方面 的支持,与社区、高校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 二是教师的规划。教师规划要从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宏观的规划,即在整体感知模块文本的基础上研究文本处理的思路,吃透文本 编制的意图,制定教学计划。教师既要知道选修模块与必修课程的区别,又要知道每个选修模块之间的不同,还要知道每个模块内部各专 题甚至各文本之间的区别。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有关资料,给学生开列一个推荐课外阅读的作品清单。第二,中观的规划,在宏观规划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游沙湖》教学设计

东坡专题——《游沙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理解文意。 2.了解苏轼——“为官的低谷亦是创作的巅峰”。 3.了解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学习他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 1.学习苏轼文笔特色:重自然轻学问,涉笔成趣。 2.透过文章学习苏轼乐观从容,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了解苏轼,“为官的低谷亦是创作的颠峰”。 【教学难点】 了解黄州东坡的心路历程,学习他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生预习】 1、了解苏东坡的黄州生活。 2、预习《游沙湖》。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与屈原比,他多了一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 与陶潜比,他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 与韩柳比,他多了一分豁达,少了几分悲观;

与李白比,他多了一分责任,少了几分狂漫; 与杜甫比,他多了一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他是谁呢?他就是旷世奇才苏东坡,今天我们借助《游沙湖》这篇文章来给苏东坡开一个小小的专题。 (出示:东坡专题)让我们首先走进东坡诗文。 二、东坡诗文 Ppt展示诗文,师生共同回顾,教师总结东坡的精神。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___________。(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的旷达 2.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千古风流人物)——东坡的豪迈 3.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东坡的深情 4.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东坡的理趣 5.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___________ ,凌万顷之茫然。(纵一苇之所如)——东坡的闲情 三、东坡奇才 接下来让我们感悟他“奇”在何处? 1.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宋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宋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开创了湖州画派…… 2.他是美食家,发明家——东坡肉,东坡巾,东坡扇,东坡提壶……

高二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说一不二——避免歧义》人教版含答案

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人文掌故 “为何不吃肉呢?” 晋惠帝司马衷,是一个饱食终日、非常蠢笨的皇帝。他对国家大事知之甚少,甚至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状况都一无所知。有一天早朝,晋惠帝询问大臣们可有大事来奏,如没有就要退朝了。有个大臣出班奏道:“启奏陛下,目前江南大旱,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已经饿死很多人,请求陛下下诏赈济。”晋惠帝听了十分纳闷,问:“没有粮食,为何不吃肉呢?”群臣听了,大吃一惊,你看我,我看你,都摇摇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选自“企博网”) ?名句有约 1.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题墨梅》)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6.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9.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素材积累 一个天资聪慧的神童莫扎特 莫扎特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和卓越才能。从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个孩子对待音乐的积极心态,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虽然不能人人皆为天才,但对广大孩子来说,“神童莫扎特”绝对是具有传奇色彩,又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小时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一看,激动地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他写的这些又正确又富有意义啊!”天资加上勤奋和用心,这就是神童莫扎特! (选自《名人童年故事》) 基础达标

2019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语文

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周至一中李春利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这一阅读要求。 2、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运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分析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设想: 将诵读方法的指导和古代诗词意象的体悟、情感的把握结合起来。通过诵读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古代诗词的语言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首先让学生了解背景(知人论世)、熟悉内容,在此基础上把握住诗词的感情基调、感情变化,对一些经典的诗句和重要的词语进行细致地揣摩(以意逆志、缘景明情),然后再对学生进行诵读技巧的指导。诵读古诗词有一定规律,有一些技巧,比如划分音步、押住韵脚、突出平仄、讲究节拍、语势呼应等,通过诵读达到更深切地体会作品情感的目的(因声求气)。 本单元共涉及10首诗歌作品,涉及到诗、词、曲三种样式,因课时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重点讲解《将进酒》《李凭箜篌引》并指导学生设计诵读方案。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中国古代诗歌欣赏》的三个单元体现了古代诗歌鉴赏的三个层级 以意逆志——诗作主旨、创作本意 缘景明情——诗作的情感(意境) 因声求气——诗作神韵、气势、风格。“声”是诗作思想情感的声韵体现。二、诵读在学习中重要作用。 页 1 第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节奏和音韵。所以,诵读诗词,能够培养对古典诗词的良好语感,进而“进入角色”,深切体会诗中的情感。 2、有感情地全身心地投入诵读,可以受到诗歌音乐美的熏陶,获得一种审美愉悦。 三、明确“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含义。 “因声求气”是指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吟咏诗韵”是指通过吟咏诗文的音韵来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一句话,借助诵读深切体会诗词的音韵、情感。 四、如何做到“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1)定准基调:基调在音乐作品中是指主要的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通常用以贯穿作品的全过程。诵读中的基调是根据感情而确定的气息、音色。一般说来:爱的感情“气徐声柔”;憎的感情“气足声硬”;悲的感情“气沉声缓”;喜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娜塔莎》教案

娜塔莎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把握少女娜塔莎的思想感情。 2、运用文本细读,从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角度揣摩娜塔莎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 3、品味人物对话,感受深陷爱情海泥沼的娜塔莎形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 2、在不断运动的故事背景中对小说圆形人物——娜塔莎人物形象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电影海报导入 二、介绍作者及有关背景: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公认的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美国著名文学教授兼批评家哈洛?卜伦甚至称之为“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对文学拥有“狂恋式爱情”的托尔斯泰,

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重情节、重典型、重写实、重批判的文学时代,在他笔下达到巅峰。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史上的三个里程碑。 三、检查预习:找学生概括节选的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舞会前的准备(侧重于对娜塔莎兴奋、激动和焦急心情的描述),第二部分舞会上的幸福(侧重对娜塔莎在盛大舞会上的心理和与安德来公爵相遇的情节的描述),第三部分为了爱的争吵(侧重对娜塔莎背叛安德来后的心理描述)。 四、快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完成第一部分的教学任务。 1、请你用若干个词语准确表达娜塔莎此时的心态。 明确:热情、兴奋、快乐等。 2、能否用“焦急”来表达此时娜塔莎的心态?通过哪些言行表现了这种心态?为什么会有焦急的心态? 明确:能。如: ①“不是那样的,不是那样的,索尼娅!”娜塔莎一边说,一边转过头去,用双手抓住头发,替她梳头的女仆来不及放手。 ②梳妆完毕后,娜塔莎穿着从下边露出舞鞋的短裙。披着母亲的短宽服。跑到索尼娅面前,看了她一下,然后跑到母亲面前去了。她转动着母亲的头,用针别了帽子,刚刚吻到了她的白发,她又跑到替她在缩短裙子底边的女仆们面前去了。 ③“妈妈,帽子还要偏一点,”娜塔莎说。“我来替你重新别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各课原文

《先秦诸子选读》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2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微子》)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曰,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微子》)5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宪问》) 二、当仁,不让于师 1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论语·子张》)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论语·子张》)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论语·子罕》)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论语·述而》)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6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7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 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雍也》) 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曰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课《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阅读提示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课《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2015-07-07 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对这一年的学习有一个更好的巩固,本文整理了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课,具体内容请看下文。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课《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阅读提示 精读提示 关于精读,叶圣陶在《谈阅读》中提出了“三想”的说法。一是“想”词与词的关系:“无论怎样读,起初该用理论的读法,把文句中一个一个词切断,读出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二是“想”段内句与句的关系:“读过一节停一节,回转去想一下,这一节说的是什么。”三是“想”段与段的关系:“读过两节三节,又把两节三节连起来回想一下。”这里所说的三想,把握起来就是由小而大的逐渐深入,力求“纤屑不遗”,对阅读材料做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精读就是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读,把字、词、句的意思都弄明白,还要弄清文章的思路,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找出最能表达中心思想的重点词语和句段,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中外传记作品的阅读,是对远去的巨人背影的凝望和深思,在他们生命经行的路径上,我们会领略他们的人生风光,同时深刻觉悟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一个个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给予我们的人生抉择一定也是一种丰碑式的启迪。经由身心浸润的阅读,奠基我们的生命底色,激发我们的生命潜能,昂扬我们的生命精神,在我们生命寻找和发现的路途,去追求,去创造,求真,尚美,向善,向上。 整个精读选文,大多截取了这些历史文化名人的某些片段,这些生命的碎片,却也折射了他们的生命精神和卓越追求。

怀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诗圣杜甫,丹心昭日月,无畏苦寒行,个人颠沛流离和时代的风云变幻交汇一起,推己及人,仁爱天下,把一颗悲悯的心焦灼在忧国忧民的执着情怀。 情至文生,绵密丰富。萧红笔下的鲁迅,在情真意切的回忆里,从切身的经历和感受中写来,给我们凸显了一个生活化、人性化的鲁迅,一个血肉丰满、鲜活生动的鲁迅,一个热情、幽默、深刻、睿智而又平和的鲁迅,一个人间的鲁迅。阅读时,我们要深刻品味那细腻的文笔,朴素优美的文字,更还要领受行文中真切深刻的感情。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选择,更是毛泽东作为生命个体在风云际会时刻的自我历练和自我造就。1936年,中国的历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美国记者斯诺以其职业的敏锐和职业的操守,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毛泽东形象,个体生命的风采,见证了红色革命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代伟人的风采,这也是自身人格魅力的光照日月,气壮山河。 “扼住命运的咽喉!”在宿命的狰狞面前,贝多芬不曾向命运低下高贵的头颅,而是昂扬勃发了生命的潜在能源,他的系列作品,无不是生命的交响,“用痛苦换来的欢乐”,惊天地,泣鬼神,无不召唤我们珍爱生命,善待自己,肉体可以腐烂,而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 某种角度上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正也是《贝多芬传》的袅袅余音,或者说是《贝多芬传》的一个雄浑壮烈的协奏。对二十世纪以后的人类历史影响深远的三位人物是:达尔文,马克思,弗洛伊德,他们分别揭示了自然历史和人类历史以及人自身的一些深刻奥妙,开启了后人对于自然、人类社会、人本身的一些规律性的探究,开拓了这些领域研究的新的空间。 欧文·斯通的《达尔文传》选文,主要记述了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写作过程,让我们深刻觉悟了一位创世纪的科学家的求真精神。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 目录(1-16)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目录(1-16)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16本)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3.《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4.《中国民俗文化》 5、《影视名作欣赏》 6、《新闻阅读与实践》 7、《先秦诸子选读》 8、演讲与辩论 9、中国小说欣赏 10、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12、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13、语言文字应用 14、外国小说欣赏 15、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16. 文章写作与修改 选修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蜀相/杜甫 书愤/陆游 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越中览古/李白 一剪梅/李清照 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第二单元臵身诗境,缘景明情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春花江月夜/张若虚 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登岳阳楼/杜甫

菩萨蛮/(其二)/韦庄 推荐作品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游夜书怀/杜甫 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扬州慢/姜夔 长相思/纳兰性德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将进酒/李白 自主赏析 阁夜/杜甫 李凭箜篌引/李贺 虞美人/李煜 苏幕遮/周邦彦 推荐作品 国殤/屈原 燕歌行/高适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柳宗元 菩萨蛮/温庭筠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散文之部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 自主赏析 庖丁解牛/《庄子》 项羽之死/司马迁 阿房宫赋/杜牧 推荐作品

苏教版选修语文选修高一选修高中语文《氓》教案

《诗经》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诗经》的常识:包含了那段时间的诗歌、内容、写法和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每首诗的内容、中心、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3、通过三首诗了解“国风”的写作内容,体会民间的歌谣的特色。 4、了解卫、秦、邶三地不同的文化背景,体味独特的文化内容。 氓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文,了解卫地的风土人情,体会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 2、了解课文的内容,熟悉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3、透过事情的表面,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 4、学习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对照古今不同,掌握古词的含义和不同的表现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请学生自己读课文,不要老师来示范,让他们自己亲自体验,老师不要代劳他们的工作。 2、明确字音和个别词语的意思并牢记。 3、请学生示范读课文,进一步明确字音和意思,请大家识记,当堂课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爱情永远是不会变老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不同的故事,今天,我们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聆听一个古老的故事,体会一下那时、那地,发生的那件事,他和她是我们要结识的来个人,还有在那时的另外一些人。让我们走近他们! 一、新授: 1、请一位学生读文题。(2分钟)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①读对了字音,méng,及时表扬,大家齐读。通过注释②,了解词语的含义,明确这是“古今异义”,把“古今异义”四个字写在注释处。 第二种情况是读成了máng,请其他同学纠错,通过注释②,了解词语的正确读音和含义,读音和意思古今都不同。) 2、自己对照课下注释的内容读课文。明确字音,读到顺畅为止。(15分钟) (一定要让学生独自的自己来读,有的学生读的快,有的学生会读的慢。照顾多数学生,甚至于照顾到最慢的那个学生的速度。) 3、请基础差一些的学生示范读课文(10分钟) (请大家仔细的听读,用笔画出有读音出入的词语,等同学读完之后,一起订正,不要打断学生的朗读的过程。培养学生彼此尊重的精神。) 5、请学生订正个别字音。(5分钟) 容易出现问题的字音是:(板书) 匪:fēi 愆:qiān 将:qiāng 载:zài 于:xū说:tuō徂:cú汤:shāng 裳:cháng 靡:mǐ隰:xí角:jiǎo

避免歧义准确表达145748

避免歧义准确表达 歧义,就是一句话有两种以上不同理解。歧义一般是由以下几种情况引起和形成的。 1、多义词引起歧义。一个句子里有某个词是多义的,这个句子可能成为多义句。如:这本书是黄色的。此句中“黄色”可以表示颜色,也可以表示色情。 2、多音词引起。句子中某个词是多音的,那么在书面表达时可能有歧义(口头表达不一定出现歧义)。如:这个人好说话。此句中的“好”可读“hào”,表示爱好、喜欢;也可以读“hǎo”,表示易于、便于的意思,但书面反映不出来,故存在歧义。 3、同音词引起。汉语中有许多同音词,这种同音现象使一些句子在口头表述时可能产生歧义(书面表达时没歧义)。如:他是班里唯一一个有礼貌的同学。其中“貌”和“帽”都读“mào”,听起来有不同的理解,口头表达有歧义。 4、结构划分不同形成。同一个短语或同一句话,在语法结构上划分不同就会产生歧义。如:妈妈想要炸大虾。此句中的“炸大虾”可以理解为动宾结构,表示妈妈想做“炸大虾”这件事;也可理解为名词,表示妈妈想要“炸大虾”这道菜。 5、层次划分不同形成。同样的一句话,层次划分不同,可能产生歧义。如: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表示不赞成自己写。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表示自己水平不够,不能完成任务。

6、“和”字连接的前后部分界限不清引起。如:中学生和大学生中的一部分。此短语可以表示一部分中学生和一部分大学生;也可以表示全体中学生和一部分大学生。 7、语义不明引起。话语中某些词或短语语义不明确,也会引起歧义。如:做剖腹产手术的是我姐姐。此短语中“做剖腹产手术的”可以理解为医生,也可以理解为病人。 8、标点不当引起。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运用不当,多用或少用,都可能引起歧义。如:收购站营业员因认真执行规定,对收购进来的有病猪肉,未按该站主任的意图,加盖“合格肉”图章,以致遭到迫害。此句所要表达的本意是:营业员没有给有病猪肉加盖“合格肉”图章,违背了主任的意图,所以遭到迫害。但却在“意图”后面加了一个逗号(此处不应停顿),意思就变成:营业员给有病猪肉加盖了“合格肉”图章,违背了主任意图,所以遭到迫害。意思刚好相反。 9、代词指代不明也会出现歧义。如:同学们很喜欢音乐教师王老师,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此句有不同的理解。“有说有笑,十分高兴”可指同学们,也可指王老师。 10、随便省略句中字词也会引起歧义。如:买车、船、飞机、饭票在服务台。此句中漏了三个“票”字,应为“车票、船票、飞机票”。 消除歧义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语音消除。运用朗读时的重音或轻音消除。如:他又把物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诗文默写训练

《人教课标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文默写专项训练 1、(),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 2、上穷碧落下黄泉,()。 3、(),梨花一枝春带雨。 4、(),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以上出自白居易《长恨歌》) 5、帝子降兮北渚,()。(),洞庭波兮木叶下。 6、时不可兮骤得,()。(以上出自屈原《湘夫人》) 7、人生亦有命,()。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8、(),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9、(),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10、(),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11、( )?(),月满西楼。()。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一剪梅》) 12、春江潮水连海平,()。 13、()?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不知江月待何人,()。(以上出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4、千岩万转路不定,()。云青青兮欲雨,()。 15、(),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须行即骑访名山。(),使我不得开心颜?(以上出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6、黄尘清水三山下,()。遥望齐州九点烟,()。(李贺《梦天》) 17、(),乾坤日月浮。(杜甫《登岳阳楼》) 18、(),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19、日出江花红胜火,()。 20、山寺月中寻桂子,()。(以上出自白居易《忆江南》) 21、(),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2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23、(),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新城道中》) 24、二十四桥仍在,(),()。念桥边红药,()?(姜夔《扬州慢》) 25、风一更,雪一更,(),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2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7、(),千金散尽还复来。(以上出自李白《将进酒》) 28、(),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29、昆山玉碎凤凰叫,()。 30、女娲炼石补天处,()。(以上出自李贺《李凭箜篌引》) 31、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虞美人》)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导学案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导学案 导学重点: 1.了解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 2.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导学方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脑筋急转弯有个字千百年来都读错,请问是什么字?(“错”) 2.猜字谜“李”字去了木是什么字?(“子”“一”) 一个词、短语、句子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是语言的多义现象,运用得当能增添语言的趣味性。如:唐时汪伦想邀请诗人李白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游玩,于是寄了一封信给李白,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喜欢游山玩水和饮酒的李白,听汪伦说那里有遍地桃花,又有万多家酒店,十分向往,于是欣然赴约。谁知到达之后却看不到桃花,也见不到一万多家酒店。你说这是为什么?(原来酒店老板姓万,桃花潭方圆十里) 但大多数情况语言的多义会给读者或听者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是误解,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歧义,这不符合语言表达“简明”的要求。 二、出示目标: 1.了解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 2.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三、自学指导 指导1:阅读课文内容,想一想产生歧义的原因有哪些? 指导2:做下面练习题,明确产生歧义的原因。 第一组 1.这个人好说话。 2.到2019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 3.他俩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4.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89年高考题) 5.你为什么打他?()你为什么打他?()(89年高考题) 6.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7.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8.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2019年全国卷一) 第二组 1.这真是好球。() 2.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3.他倒了一杯水。() 4.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5.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19年世界杯足球赛。() 6.船已启程,二日即到。() 7.校门口,一边站着一个学生。()

高中语文选修《懒惰哲学趣话》教案范文

高中语文选修《懒惰哲学趣话》教案范文 导读:本文高中语文选修《懒惰哲学趣话》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简单概括故事大意,清楚掌握游客和渔夫代表的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 2、讨论文本的构思特点,充分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游客和渔夫的不同选择。 过程与方法: 由文本导入深入探讨人生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对人生追求有一个更积极乐观的认识,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和哲学理论水平。 教学重点 讨论文本的构思特点,充分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游客和渔夫的不同选择。 教学难点 理解人生的不同选择 教学方法 探讨思辨法。由于人生美文所涉及的思想较为深刻,教学方法应以“探讨思辨”为主,兼顾“文本阅读”的模式进行为好。鉴于这个故事形式的简单性,可深入品读的语句和段落不多的特点,教师要在对文本思想潜心研读的基础上,

分析学生可能提出的观点,做好应答的准备。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既要有正确的引导,又不要急于对一些问题急忙下结论。提倡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质疑与探讨。对学生提出的富有创见性的观点,要及时予以表扬,激发他们学习与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要求对所有有争议的问题下一个所谓的定论,要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讨论与研究。教师当然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不要强加于人。总之,要创设一个平等与民主的课堂气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2006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是个话题作文:生有所息/生无所息。息,主要的义项就是“休息”,很多时候我们把休息等同于懒惰。有没有道理呢?让我们随着伯尔的《懒惰哲学趣话》展开一场关于“懒惰”的探讨,或许也能从一个侧面启发大家对“生有所息/生无所息”的思考。 二、整体感知 1、作者(伯尔)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小说家。1917年12月21日生于科隆一雕刻匠家庭。1939年进入科隆大学学习日耳曼语文学。不久被征人伍,1945年4月被俘,同年12月获释,返回科隆。战后在科隆大学继续学习日耳曼语文学。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同年应邀参加文学社团“四七社”活动。1951年夏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在50年代便引起世界文坛注目。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案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案 黄安虹 学习目标: 1、认识什么是歧义。 2、了解歧义产生的原因。 3、了解歧义的类型。 4、重点:掌握消除歧义的方法,能够消解句子的歧义。 一、什么是歧义? 歧义指一个句子有两个意思,或者 说跟原来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相比, “多”出了一个意思。 1、口头歧义是指某个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造成的歧义。 1、明天qīzhōng 考试。 2、经常吃这东西能zhì癌。 3、老张分工专管cáiwù。 书面歧义则是写出来有歧义。 北京人多。 ①北京/人多。 ②北京人/多。 词汇歧义 2、词汇歧义是指某个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造成的歧义。1、他原来住这里。(以前/发现了真实情况)同音词

2、这饭不热了。多义词 (凉,形容词/加热,动词) 3、我要翻译。多义词 (翻译人员,名词/进行翻译,动词) 4、他还欠款四万元。多音词 (hái,仍旧/ huán,归还) 组合歧义是同一类型的结构都可能会有歧义。 语法结构歧义 1、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①两个学生②两个学院 2、我们要进口钢材①进口的钢材②进口钢材,不进口别的 3、日夜思念着我的慈祥的母亲①思念母亲②母亲思念我 4、咬死了猎人的狗 ①猎人的狗被咬死了②狗咬死了猎人 语义结构歧义 例:开刀的是他父亲。 ①他的父亲是医生,是施事者 ②他的父亲是病人,是受事者 例:鲁迅的书。 ①“鲁迅”是“书”的撰写者。

②“鲁迅”是“书”的拥有者。 课堂活动:今日导读 读标题,找歧义: 施妙手,解歧义: 一、“修改法” 改换词语或调整语序 例:他原来是经理。(原先) 学生家长都来了。(学生和家长都来了。学生的家长都来了。)修改法——调整语序。 围剿土匪的部队。 1、土匪的部队被围剿。 2、部队围剿土匪。 ②这是一位知识十分渊博的王老师的学生。 1、王老师知识十分渊博,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 2、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他知识十分渊博。 二、补写法 补写必要的句子,设置具体语境。 例:你为什么打他? 1、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 2、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应该是我。 三、延伸拓展: 1、我正忙着炒蛋炒饭,突然停电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