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弹性学分制下的平均学分绩点制的初探与实践

基于弹性学分制下的平均学分绩点制的初探与实践

基于弹性学分制下的平均学分绩点制的初探与实践
基于弹性学分制下的平均学分绩点制的初探与实践

弹性学分制

弹性学分制带给我们的冲击与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班卢丽莉本文旨在阐述弹性学分制,是在教学管理中把思想教育与传授知识教育,把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把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把学分制与学年制、选课制与班级授课制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新型的教学管理制度。弹性学制的实行能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主辅修等多种教育形式,给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方法,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给高校的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活力和冲击。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高校基本上实行学年制,或以学分为点缀的学年制,按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教材、进度和标准对全年级学生进行培养,按统一的时间毕业离校。这种做法,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考虑学生基础和接受程度的差异,也不考虑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不让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和任课教师的权利。显然,它与现行的学年制和大学生缴费读书,毕业时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存在明显矛盾。 目前,在我国各高等学校普遍实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制而言。它是以学分为单位衡量学生的学习量,因此,学分制也是计算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量的标尺。而“弹性学分制”在中国教育界还是崭新的名词,弹性学分制把学制从4年调到3—7年,一个学分一般指一个标准学期内,每周完成一个学时的课程量,即18学时左右计1分。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和科技活动等),集中进行的以每周1个学分计算,分散进行的按集中进行的折算。学分制的最小单位为0.5分,学生经批准注册,修读课程并通过考核,成绩合格者方能取得相应课程的学分,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取得学分。毕业学分分数根据不同的专业规定在160分----180分之间。 我所在的长沙交通学院从2000级本科教育开始,就将学校设置的全日制本科15个专业划分为7大类,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学生进校后按系(部)统一管理,制定专业大类指导性教学计划;采用学分实施弹性学制:标准学制4年的弹性学习年限为3—6年,标准学制5年的弹性学习年限为4—7年,确因加强社会实践或家庭经济困难需离校勤工助学的学生,经个人申请按照程序审批同意后,上述学习年限可以再延长1年。在弹性学习年限内,学生按照指导性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的毕业总学分及必修、选修的学分,德智体合格,即可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可向院学位委员会申请学士学位。 根据规定,学生在专业大类中可以实行“四自主”。一是可以自主选择专业,学士按照专业大类录取入校,修读完大类基础及技术基础必修课以后,允许在大类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二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生可根据专业大类指导性教学计划,及本人的学习能力和特长,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决定每学期修读的课程;三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授课的教师,凡是同一课程同一

江苏大学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

江苏大学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推行学分制是为了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全 面培养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制度,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注重素质和能力培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第二条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并作为衡量学业完成 情况的基本依据以及学生毕业标准的一种较为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 第二章学制 第三条我校本科专业标准学制为四年(医学类专业为五年),学生在规定的 学制年限内修满本专业所规定的学分,准予毕业。提前修满规定的学分,准予提前毕业。若在标准学制年限内不能修满规定的学分,可以延长修业年限,本科生在八年内修满规定的学分,仍可发给毕业文凭。 第四条本科生修满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并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 件者可授予学士学位。 第五条本科生在八年内不能修满规定的学分,视不同情况根据我校学籍管理 有关规定给予结业或肄业处理。 第三章学分和学分绩点 第六条课程学分和各专业的总学分数由培养计划确定,学生须修满培养计划 规定的最低学分才能毕业。辅修专业学分由辅修专业培养计划确定,辅修专业学分不计入毕业学分之内。 第七条为了衡量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程度和能力,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的质和量,采用学分和学分绩点来区别学生学业水平的差异。 第八条课程成绩与绩点的对应关系如下: 百分制90~10080~8970~7960~69低于60分 (50)不及格(65)及格(75)中(85)良(95)优五级制.

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

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 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赵春山 全面推行学分制是我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工作已于2002年9月份正式启动,首先以旅游专业为试点进行实验,经过旅游02班两年典型实验,有20名学生积满学分达到毕业标准,提前办理了毕业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我校承担了河北省《职业学校弹性学分制教学改革实践探究》的研究课题,在总结旅游02班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完善了学校《学分制课程改革方案》、《学分制实施细则》、《学分制选课细则》、《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基本要求》和《实行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等学分制文件,构建“学分制”的基本构架并在全校推开。 2006年4月22—26日,在中央教科所主办的全国《首届深化弹性教育体制专题研讨会》上,我代表学校作了题为《弹性学分制教学改革实践探究》的典型发言,向全国代表介绍了我校学分制教学改革的经验,经过有关专家评审我校荣获了全国职业教育十佳创新单位的称号。下面我从以下十个方面介绍一下我校学分制教学管理。 一、什么是学分制,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1、学分制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2、学分制打破了修业年限的限制,采取弹性学制学籍管理(2—5年);3、学生学习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学分互通互换制;5、学分打破了传统的按专业、年级和班级进行教学与学生工作管理的模式,将教师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管理模式。二、为什么要进行学分制改革? 学校推行学分制,是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学年制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我校实行的是学年制,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年制暴露出种种弊端,难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学分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推行学分制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主发展;

南京大学关于在部分学科实行弹性学制

南京大学关于在部分学科实行弹性学制 (博士研究生)的意见(试行)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我校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构建具有南京大学特色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为鼓励和引导博士研究生接受更严格的科学训练,培养从事高水平、创新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学校决定适当放宽对博士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以下简称基本学制)的限制,实行弹性学制。 一、基本学制 我校现行的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 二、弹性学制 适当延长博士研究生基本在校修业年限,由现行的3年改为3-4年,具体修业年限由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自行决定; 1、实行弹性学制的博士研究生,学校提供4年住宿保障,第4年起不再享受国家普通奖助学金; 2、在读期间取得优秀科研成果的博士研究生,在修业延长期间,可以申请“南京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A”或“南京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B”,获得学校设立的专项奖励。 “南京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A”、“南京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B”实施办法见附件一、附件二。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二○一二年十月十日 二○一七年七月修订

附件一: 南京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 提升计划A实施办法(试行) 为加强我校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鼓励和引导博士研究生接受更严格的科学训练,从事高水平、创新性科学研究工作,学校设立“南京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A ”(以下简称“提升计划A”),并制订管理办法如下: 一、资助对象 1、在校全日制三年级以上非定向博士研究生(直博生为五年级以上),愿意继续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完成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成果; 2、选题立论新颖,研究课题已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已在本学科公认的一流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创新性成果( 第一作者),并有望进一步取得重要成果。 二、资助方法 1、提升计划A专项奖励以生活费资助的方式发放,对经申请、评审、批准获得提升计划项目的博士生,学校给予生活费资助; 2、标准:8万/年,其中学校资助7万/年,导师资助1万/年; 3、资助时间从申请获准当年的7月(或10月)起至第二年的6月(或9月); 4、提升计划A每年评审两次,每年择优资助10 -20名博士研究生。 三、中期检查及结项 1、每半年提升计划A获得者提交项目进展报告,研究生院根据项目实施情况确定继续或中止资助; 2、提升计划A资助一般不超过一年;一年后取得优异成果者可继续申请,审核批准后可继续获得资助,连续资助不超过两年; 3、提升计划A项目获得者经研究生院审查,批准结项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评审、答辩等后续程序; 4、对成果突出、成绩优秀者,推荐进入校专职科研队伍或博士后流动站,作为师资后备,优先推荐参加学校师资选拔。 四、申请程序 1、博士研究生申请提升计划A项目需经导师同意并推荐,填写

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实施办法(修订稿)

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实施办法(修订稿) 为深化学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完善现有的教学评价制度,体现职教特色,给学生以强补弱、扬长避短、突出特长、个性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推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我校在总结弹性学分制实施三年来的经验基础上,对原有的学分制实施办法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修改后的学分制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一、弹性学分制的基本思路 学生在校学习的成绩和品行表现全部通过学分反映。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2年,累计获得学校规定的总学分达标,思想品行学分达标,并获得一本中级以上证书,3年学制满后,即可获得中职毕业文凭。对学满3年但学分未达标的学生,将对其保留学籍,学生用其就业工作情况到学校来换取实习学分,如能在毕业两年内补满学分后也发给毕业证书。 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得学分,如规定课程的学习、参加校级技能鉴定、参加各类比赛获奖、参加社团活动和校外实习均可获得学分。学生累计学分达到学校规定的较高标准时,学校将授予“优秀毕业生”称号;通过校级专业技能鉴定所获学分达到一定标准时,学校将授予“操作能手”或“技能标兵”称号。 二、学分的种类 学分是衡量学生学习份量和学习成效的单位,是确定学生能否毕业、是否授予荣誉称号的重要依据。学分的种类有以下6类:课程类学分,技能类学分,获奖类学分,品行类学分,活动实践类学分,校外实习学分。课程类学分是指通过参加实施性教学计划的课程的考试或考查,所获得的学分,实施性教学计划的课程包括文化基础课程,主干专业课程,专项技能的走班课程;技能类学分是指通过校技能鉴定或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资格鉴定所获得的学分;获奖类学分是指参加市级及以上的各项竞赛以及由校长室认定的校级比赛获奖所得的学分;品行类学分是指通过每学期的品德考核所获得的学分;活动实践类学分是指学生参加经校团委登记注册的社团活动、或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比赛、或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公益类等活动所得学分;校外实习学分是指学生第5、6两个学期到社会上参加顶岗实习所获得的学分,以上6类学分汇总以后就是每一位学生的总学分。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 (讨论稿) 第一条:学制与学期 一、学制 本科各专业的学制为四年,修业年限三~六年(包括休学、停学和保留学籍等)。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要求的总学分,并达到〈大学生体质标准〉,即可取得毕业资格。以四年为标准修业年限计,提前或延长毕业年限需办理申请审批手续,实施细则见有关规定。 二、学期 学校每学年设置春季、秋季两个长学期和一个暑期短学期。长学期安排19周,其中用于教学17周,考试1.5--2周;短学期安排3--4周,主要用于安排选修课、讲座、军训、实习、设计、创新活动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第二条:学分计算 一、理论与实验课程 理论课16学时计1学分;体育、实验、上机课程32学时计1学分。 二、实践教学环节 军训计2.5学分; 课程(设计)、实习、小设计等,1周计1学分; 毕业论文(设计)计15学分; 三、创新教育活动 创新学分,指学生按规定参加教学计划之外的各种竞赛性、科研性、实践性活动所取得的学分。这些活动主要包括由学校、学院(系)组织,并经教务处核准的各类发明、设计、社会实践、科学研究以及社团活动。 为从制度上保证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规定每个本科生修学期间应至少修满3个创新学分方能毕业。 实施细则: 1、竞赛性活动获奖 获国家级以上奖励计2学分,获市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计1.5学分,获市级三等奖或校一等奖计1学分,市级鼓励奖、参赛奖,校二等奖及以下者计0.5学分。同一奖项多次获奖者,按最高级别记学分,不予重复。 2、论文发表 在国外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主要作者(排名第一)每篇计1.5学分,其他作者每篇计0.5学分。在其他公开发行刊物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1.0学分,其他作者0.5学分。 3、取得科研成果

职业院校中的“弹性学制”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弹性学制” 摘要:职业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模式。如何能把职业教育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使其更加适应于社会的需求。本文针对职业教育的教育特点,分析弹性学制的优越性和可行性。并对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实施弹性学制提出了一些构想。 关键字:弹性学制学分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多方面的人才,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教育应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这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只有不断改革,不断创新,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才能满足社会不断进步的需求。弹性学制作为一种灵活性较大的学制,更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和人性关怀的要求,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 弹性学制,是指在学习内容上有一定的选择性,在学习年限上有一定的伸缩性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它是在学分制的基础上演进而来的,是学分制的另一类发展和表现。弹性学制的最大特点是学习时间的伸缩性(即可提前毕业,也可滞后毕业)、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即可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以及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性(即学习课目有必修和选修之分、学习方式有校内和校外之别)。其最终目标就是构建各类教育相互沟通、衔接的“立交桥”,以满足人们对教育选择的个性化、多样化要求。 二、传统学制在高职院校教学体制中体现出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职业高等教育基本上是沿袭了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学年制管理模式,这对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规范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以计划体制为主的学年制管理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在相同的时间入学、相同的时间上课、接受一致的知识理论,采用一致的教育模式,接受统一考核考试,在统一的时间取得毕业文凭等等。这种计划统一、管理集中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职业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对所有学生施以相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忽略了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长

学院学生弹性学制管理办法

学生弹性学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完善学分制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根据《某某学院普通学生管理规定》和《某某学院学分制实施细则》,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普通专科正常学制为3年。 第三条? 正常学制为3年的专科(高职)学生,弹性学制为2到5年。 第四条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弹性学制内,自主安排学习,提前或推后完成学业,取得相应的学分,提前或推后毕业。 第二章? 提前毕业 第五条? 学生提前1年完成了应修学分的80%,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普通专科(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短不得少于2年。 第六条? 申请提前毕业,按照以下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一)申请提前毕业的学生,要在每学年度第3学期的第3-5周内,填写《某某学院学生提前毕业申请表》(见附件1)一式三份,并向所在院系提交提前毕业申请;

(二)学生所在院系对学生的相关情况进行初审后报送教务处; (三)教务处对申请提前毕业学生的学籍和成绩进行复审,复审结果通知院系,并由教务处和院系公示。公示无异议者,报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审批后进入待毕业程序; (四)进入待毕业程序的学生,由院系安排未修足学分的课程学习,安排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 (五)每年6月份,申请提前毕业的待毕业学生,参加当年学校统一进行的毕业资格审核,符合毕业条件者,发给毕业证书; (六)已申请提前毕业的学生,因各种原因未通过毕业资格审查者,当年按照结业处理,不颁发毕业证书。可申请正常毕业或延长修业年限毕业。 第七条? 因学籍变更(包括转专业、休学等)而转入其它年级的学生,在以后的修读过程中提前修完应修学分,也可以按上述程序申请提前毕业。 第八条? 提前毕业以超前1年为限,学生不得申请提前1年以上毕业,也不得申请提前不足1年毕业。 第九条? 提前毕业的学生应按正常学制缴纳学费。 第三章? 延长修业年限

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施方案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一总则 第一条导言为了适应我校快速发展壮大的需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推行学分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切实贯彻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进行制度创新,积极稳妥地开展学分制试行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分制试验的原则意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保学分制能顺利实行,特制定本学分制实施方案。 第二条指导思想 实行学分制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执行《职教法》等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度、法规,明确职校培养目标,突出职校教育特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能力本位、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理念,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全面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行分层教学,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就业、升学的不同要求,自主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结合我校“德育为先,技能为本”的办学思想和“环境留人、管理留人、教学留人、感情留人”的“四留人”管理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打造职场能手为目标,一切为了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职场能力,不断提高我校职教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开创我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第三条学分制定义学分制是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主地选择课程,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要达到一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分是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与目标的一种量化,是表示学生综合素质的分值。 二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第四条制定教学和课程安排方案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学分制管理规定

重庆医科大学学分制学籍管理办法 第一节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入我校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报到者,应当事先向学校教务处招生办公室请假,请假一般不能超过两周,请假经学校批准后方为有效。未请假或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体检标准分别由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查阅本院系学生档案,进行政治、思想品德复查,由校医院组织进行健康复查。全部复查合格者准予注册,正式取得学籍,并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进行电子注册。复查不合格者,学校根据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不论何时发现,一经查实,经学校批准,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的,交有关部门查究。 第三条新生在健康复查中,发现患有疾病,经学校指定医院(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经本人申请,报所在院系、教务处审核,由学校批准,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的新生应当立即办理离校手续,回家疗养,户口迁回原籍;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不享受在校学生待遇。 因病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经治疗康复,可在下一学年开学前一周内向学校教务处提交入学申请,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符合入学体检要求,复查合格后,可以按当年新生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者或逾期两周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四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当按学校规定报到日期按时返校,并持本人学生证、缴费收据到所在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办理注册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注册者(不可抗力因素除外),事前必须向所在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请假,办理暂缓注册手续。因事请假的学生,必须将事假申请、父母单位或家庭所在地街道(乡)等单位开具的事假理由证明材料交寄学生工作办公室;因病请假的学生,必须持有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否则请假无效;因突发事件不能按期交寄请假材料的,应及时以电话、电报或其他通信形式请假,并在返校后补交请假材料。请假需经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审核,报院系主管领导批准后,方为有效。 未请假或请假未准两周内不报到注册者,不论实际听课与否,均作旷课论,并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旷课时间计算:规定报到的当天按四学时计,其它按实际授课和实习学时计。

学分制教学管理实施现状和思考

学分制教学管理实施现状和思考-教育管理学论文 学分制教学管理实施现状和思考 陈雯,张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 摘要:目前很多高校都进行了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笔者通过对学校学分制教学管理实施现状进行总结,肯定了成绩,同时对教学管理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分制;教学管理;现状;建议和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12-03 学分制是以学生自主选课为机制,通过实施多样的教育规格和采用较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学分与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量与质的计算单位,并根据学生已取得的一定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1]。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实施了学分制,它给高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难题。而由“教学”和“管理”集合而成的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学分制系统运行是否稳定、效果是否良好和教学质量是否得到保证。 一、学分制概述 学分制起源于18世纪末德国的课程选修制,后被引入美国,并在美国高校得到广泛运用与发展。我国开始以学分制为主的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之后,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学分制概念,主要有学年学分制、复合型学分制、计划学分制、全面加权学分制和特区学分制[2]。 二、教学管理现状

1.学分制管理制度。在实行学分制之前,教学方面最重要的变革就是学分制学生管理规定。在考核与成绩记载、学籍时间、转专业、授予学士学位条件等方面都有所变化。学生成绩登记表的课程成绩以该门课程四项成绩的最高成绩予以记入;学生可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在校最长年限为八年(含休学);学生在一年级结束时可因成绩优秀、有专业特长或者某种特殊原因不转专业即无法继续学习来申请转专业;除了在受过处分、实践环节不合格等方面相同之外,增加了必修课学分加权平均成绩必须达到一定分值的要求。 2.教学计划修订和管理。制定了学分制管理制度之后,与之同等重要的是教学计划框架改变和修订以及管理。我校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中,最初作了以下变革:一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识教育为基础,能力培养为本位,把学校培养人才的定位和各专业特色融于培养方案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培养的结合、统一规格要求与发展学生个性的结合,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二是进一步精简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突出理论联系实践,确保实践教学效果。实践环节占总学分的比例不少于15%~20%,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提高至25%~35%左右;三是强化全面服务中国气象事业的“三个主动”的指导思想,开设气象特色课程模块;四是将毕业总学分规定为180,比之前的总学分提高了20%,并且尽可能提供较多的自主选择课程机会。 3.学分制信息支持系统。学分制给予学生极大的选课自主权和学习空间,并且学生可以多次对不及格课程或者对成绩不满意的课程进行重修,这无疑增加了教学管理工作量和复杂度,此时若仍然采取手工方式进行选课和重新学习报名,则既不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又使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更加繁重。在此情况下,

关于实行弹性学制的实施办法

关于实行弹性学制的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弹性学制是一种向学分制过渡的教学管理方法。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以较大的学习自主权,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是按照专业教学计划规定要求、修满各类课程学分的学生,经学生本人申请,允许提前毕业;对于学习有困难或有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学习时间的学生,可以滞后毕业。 第三条提前毕业的中技生必须在规定的学制内,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类课程的学分。可提前一年毕业,三年制中技生可提前半年毕业。对于学习有困难或者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在校学习时间,三年制中技生最长不超过三年。滞后毕业在校学习的学生,原则上安排在原所在专业,并按下一届缴纳学费。 第四条学分的计算,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以完成课程学习所需的教学时数为标准。原则上每门课程本学期上课的周学时数即为该课程本学期的学分数。1学分相当于16~18 学时。 第五条以下课程和教学环节的学分计算标准作特殊规定: 1、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实习、各种技能考证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等,单独记学分。其中集中进行的,每周为1学分;分散进行或不足一周的,按累计每30学时为1学分。 2、不足18学时的课程不计学分,一般不统一开设,只作为讲座进行。 3、学生按学校规定要求参加入学教育、品德教育、公益劳动、操行评定、军事训练等均计学分,每周记1学分。 4、体育课以每学期上课周学时数的二分之一计算。 第六条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要求修读本专业设置的全部必修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凡考核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重修,学生本人对考核成绩不满意也可重修,在规定学制内一门课程只能重修一次。 第七条符合一定条件的学生,可提出课程的免修、间断听课申请,经教务处审核批准后生效。 1、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了某门课程。须在前一学期向教务处提出,并提交学习笔记和作业等足以证明已经自学的材料,经该门课程主讲教师同意后,参加插班考试,成绩在75分及以上者,可获得免修该门课程资格。 2、公共基础课、品德教育课、实验课及教学实习(实践)和重修课不能免修。

学分制及弹性学制实施方案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一总则 第一条导言为了适应我校快速发展壮大的需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推行学分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切实贯彻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进行制度创新,积极稳妥地开展学分制试行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分制试验的原则意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保学分制能顺利实行,特制定本学分制实施方案。 第二条指导思想 实行学分制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执行《职教法》等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度、法规,明确职校培养目标,突出职校教育特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能力本位、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理念,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全面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行分层教学,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就业、升学的不同要求,自主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结合我校“德育为先,技能为本”的办学思想和“环境留人、管理留人、教学留人、感情留人”的“四留人”管理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打造职场能手为目标,一切为了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职场能力,不断提高我校职教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开创我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第三条学分制定义学分制是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主地选择课程,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要达到一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分是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与目标的一种量化,是表示学生综合素质的分值。

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下的高校课程选择

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下的高校课程选择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引发了高等学校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热潮,使高校课程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本文从课程编制这一维度,结合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从培养目标确立、课程选择的一致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原则以及温州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就课程选择与组织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学分制;课程;选择 课程作为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为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其设置的合理与否、课程质量的高低、其实施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高级专门人才的质量。就课程领域而言,主要是三个环节: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本文拟从课程编制这一维度对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的课程选择与组织问题进行探讨。 一、培养目标选择 确立培养目标是课程编制的首要任务。培养目标体现了高校教育的价值取向,规定了人才培养活动的指向。美国学者斯塔克将高等学校的课程编制分为三个层次,即单门课程的编制、培养方案的编制和以学院为单位的课程编制。课程编制活动的分层次决定了培养目标的确立也应是分层次的。 宏观层次培养目标,即国家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明确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了我国高校宏观培养目标。 中观层次培养目标,即学校培养目标,是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是高校课程选择和体系构建的大类依据。中外高等教育史上,人才观不同导致的有关大众人才与精英人才、学术人才和实用人才、通才和专才的争论一直不休。在大众化教育阶段,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我校根据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特征,综合考虑学校的传统、地域、服务面向、资源等因素,经调研、论证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提出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既有较宽厚的基础理论、较宽广的专业口径,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对社会需求具有广泛适应性和竞争力。 微观层次培养目标,即学校各专业培养目标,是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专门人才”的问题。此目标由各学院依据学校总的培养目标,对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论证后组织制订,做到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培

XXXXXX学院高职扩招(弹性学制)学情分析报告

XXXXXX学院高职扩招(弹性学制) 学情分析报告 2019年我校已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完成了弹性学制招生任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要求,为做好高职扩招后(弹性学制)学生的日常管理、教学管理等工作,提高管理效率,保证教学质量,通过开展学生信息采集、与学生的座谈交流的方式,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形成学情分析报告。 一、学生基本情况 2019年我校高职扩招(弹性学制)报到学生26人,其中中医学专业:17人,护理学专业:9人。

(一)男女比例 (二)原有学历层次 (三)年龄结构

(四)在职情况 (五)专业基础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学生工学矛盾突出。 我校招录的学生里,实践工作者占比85%,然而工作是首要的,学生不可能完全脱产学习。其中造成工学矛盾的主要因素有: 1、工作单位原因,单位工作紧张离不开,经常倒班或

加班造成难以安排学习时间; 2、学校面授原因,表现为单位休息时间与面授时间不同步或休息时间较少; 3.家庭原因,表现为工作业余时间仅够处理繁多的家务,无法推托的人际沟通和应酬越来越多; 4、工作地离学校较远,路途中花费的间较多。此外,专业课程实践性较强,难以通过网络课程达到教学效果,必须通过实验实训课来完成。这些原因导致了工学矛盾尤为突出。 附:教学及学习时间安排 (二)学生年龄结构复杂。 学生年龄分布在19岁到44岁之间,由于学生的年龄差距较大,存在着生理、心理方面的差距。受客观差距的影响,学生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转化知识、实践技能操作、考核等方面会出现不同的结果,甚至会出现有学生无法完成学业的情况。复杂的年龄结构给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学生年龄分布跨度大给整体的教学效果带来

淮南师范学院学分制教学管理实施办法

淮南师范学院学分制教学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做好实行学分制后的教学管理工作,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课程分类 第二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各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均设置一定的学分。学生修读课程必须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各专业学生修读的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类型。 第三条必修课。指按照培养方案规定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必修课。 第四条选修课。指按照培养方案规定学生可以选择修读的专业方向课程,和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修读的课程。包括:专业方向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三种类型。其中,公共选修课程按人文社会科学系列、经济与管理系列、科学技术系列、语言系列、音体美系列、生活与健康系列、教师教育系列等七个系列设置。 第三章学分计算办法 第五条理论课每18标准课时设定为1个学分;公共选修课、含实验(或上机操作)的理论课,每24标准课时设定为1个学分;实验(实训)课、体育课,每27标准课时设定为1个学分。设计学分时,以0.5学分为最小计量单位.。 第六条集中安排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如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原则上按每周1学分计算。

第七条军事训练、专业见习、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等教学活动各为1学分。社会调查2学分计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 第八条以课外时间为主进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及其成果均折算成一定的学分,该学分可抵公共选修课程学分。 第四章课程的选修、免修和重修(重考) 第九条选课内容 1.所有必修课程,学生必须全部修读。 2.专业方向课程以分组的形式开设,每组包括若干门课程。学生必须从所学专业的若干个专业方向课程系列中选修一定学分的课程。 3.选修课包括专业任选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专业任选课程的修读办法由各专业自定;公共选修课程学生可以在某个系列中选修6学分,在其他系列中自由修读2学分。 第十条课程的免修 1.学生对培养方案规定的某门课程已经自修,可以申请免修,经考核成绩合格后(80分以上),准予免修。被批准免修的学生不参加该门课程的修读和考核,考核成绩和学分以原考核成绩计。 2.学生申请免修,须在开学后一周内提出申请,填写《课程免修申请表》,出具已修课程考核合格的材料,或参加免修考试,经课程所在系系主任批准后报教务处审核备案。学生所在系将获准免修课程的学生名单通知到有关任课老师。 3.下列课程不得免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体育课、国防安全教育课、劳动课、毕业论文(设计)、包含实验的课程、对口招生的预科班课程;集中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得免修。

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学年制已不能适应培养人才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学分制已成必然趋势。在实施学分制时,应解决好课程模式、评价体系、学籍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等问题。【关键词】学分制;中等职业教育;解决的问题 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从2001年新学年开始,省部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要认真贯彻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省职业学校试行学分制的原则意见>的通知》,积极开展学分制和弹性学习制度的试点工作。……各中等职业学校要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积极探索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模式,创造与弹性学习制度相适应的办学环境,为受教育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为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学分制吹响了号角。 一、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学分制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高等学校,是伴随选课制度的出现而产生的。学分制是以学分为单位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为毕业标准的教育管理制度。20世纪以来,学分制作为弹性选课的配套手段,为众多采用,经过100多年的探索,学分制在不断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多人认为,有两类学校不宜实行学分制:一是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行业针对性强,专业向窄的专门化学校;二是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管理水平较低的院校。很显然,第一类学校的选课余地很小,第二类学校不具备学分制运作的基本保

障条件,因此上述结论是有充分根据的。我国的职业学校是以培养顶岗适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无疑是“专门化学校”,并且绝大多数学校起步较晚,无论是教育观念还是办学条件,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而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职业学校对学分制都是绕道而行的。 但近年来,情况有了根本性变化,除了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外,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客观需求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人才素质的标准更高了。不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岗位复合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二是人才的规格多样化了。过去人们习以为常的千人一面的培养模式需要彻底改变,要求职业学校培养能满足各行各业需要的、有个性特长的、不同规格的人才。三是人才培养式更加灵活。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速度的加快和层出不穷的行业热点,要求职业学校能非常灵活地培养人才,特别需要更加灵活地设置专业和课程。 2、随着高中阶段教育的逐步普及,学生入学条件和年龄限制在不断放宽,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异愈来愈大;随着职业学校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学生缴费上学和自主择业创业,已逐渐取代了统招统分,学生在入学和就业上的自主意识和竞争观念日益增强,在学什么和怎样学面希望有更大的选择权和自主权;随着学生就业和发展向呈现多元

xxxx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

xxxx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本科学生学分制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第41号)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学分制,是指学校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学生学习量计算的基本单位,以达到毕业应修课程最低学分要求,作为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主要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 第三条实施学分制旨在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率,适应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要。 第四条学校本科学生基本学制为四年(部分专业为五年)。学生在校学习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即在3-7年(五年制专业4-8年)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后,获准毕业。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xxxx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 第二章课程与学分

第六条学校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平台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创业教育学分。 第七条学分数是学生学习量的基本计算单位。学生修完某门课程后通过考核,成绩合格,即可取得该门课程学分。 第八条学分标准 每门课程学分的计算以该课程在培养方案中安排的学时数为主要依据。 (一)学分最小单位为1,理论课教学(含实验)每授课16学时计1学分;单独设置的实验课和上机等每授课16学时计1学分;集中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原则上每教学周计1学分。 (二)创新学分:学生参加科研工作或发明创造、重要竞赛等活动取得突出成绩的,可获创新学分。学生修业年限内累计不低于4学分。 第九条最低毕业学分 四年制本科专业毕业应修总学分控制在160学分左右;五年制本科专业毕业应修总学分控制在200学分左右;辅修专业不低于80学分。 第三章收费管理

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班管理及学徒考核办法 .doc

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班管理及学徒考核办法 (试行) 为规范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班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适合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保证教学质量,保障学徒的权益,根据《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一、培养对象与注册 培养对象为试点企业中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人员,以及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从业人员。 经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学院教务处审查合格的学徒,可注册为非全日制学籍学生。 二、学制 以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学制为2年。 三、培养模式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企校合作方式,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共同培养学徒。学徒培养采取弹性学制,实行学分制管理。鼓励和支持学徒利用业余时间分阶段完成学业。

1.实行“双导师”制。企业应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学徒的企业导师。企业导师要着重指导学徒进行岗位技能操作训练,帮助学徒逐步掌握并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使之能够达到职业技能标准和岗位要求,具备从事相应技能岗位工作的能力。学院应为学徒安排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的指导教师,负责承担学徒的学校教学任务,强化理论知识学习,做好与企业实践技能的衔接。 2.推行工学结合。学徒期间,学院指导教师按照专业教学计划中每个岗位的理论知识要求,在学院或到企业对学徒进行理论教学;师傅按照教学计划中每个岗位的技能要求,在企业对学徒进行技能教学,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的融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 四、教学过程管理 (一)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有课堂讲授、远程教学、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综合实践等。 1.课堂讲授。学院指导教师按照企校双方确定的教学计划在学院(或企业)进行工学一体化教学。课堂讲授的学时数一般每年不得少于200学时。 2.远程教学。指通过音频、视频(课件或讲学录像)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教学

学院学生弹性学制管理办法

学院学生弹性学制管理办法

学生弹性学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完善学分制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根据《某某学院普通学生管理规定》和《某某学院学分制实施细则》,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普通专科正常学制为3年。 第三条正常学制为3年的专科(高职)学生,弹性学制为2到5年。 第四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弹性学制内,自主安排学习,提前或推后完成学业,取得相应的学分,提前或推后毕业。 第二章提前毕业 第五条学生提前1年完成了应修学分的80%,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普通专科(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短不得少于2年。 第六条申请提前毕业,按照以下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一)申请提前毕业的学生,要在每学年度第3学期的第3-5

周内,填写《某某学院学生提前毕业申请表》(见附件1)一式三份,并向所在院系提交提前毕业申请; (二)学生所在院系对学生的相关情况进行初审后报送教务处; (三)教务处对申请提前毕业学生的学籍和成绩进行复审,复审结果通知院系,并由教务处和院系公示。公示无异议者,报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审批后进入待毕业程序; (四)进入待毕业程序的学生,由院系安排未修足学分的课程学习,安排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 (五)每年6月份,申请提前毕业的待毕业学生,参加当年学校统一进行的毕业资格审核,符合毕业条件者,发给毕业证书; (六)已申请提前毕业的学生,因各种原因未通过毕业资格审查者,当年按照结业处理,不颁发毕业证书。可申请正常毕业或延长修业年限毕业。 第七条因学籍变更(包括转专业、休学等)而转入其它年级的学生,在以后的修读过程中提前修完应修学分,也可以按上述程序申请提前毕业。 第八条提前毕业以超前1年为限,学生不得申请提前1年以上毕业,也不得申请提前不足1年毕业。 第九条提前毕业的学生应按正常学制缴纳学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