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韩国盘索里的传承现状谈京剧的保护与发展

从韩国盘索里的传承现状谈京剧的保护与发展

从韩国盘索里的传承现状谈京剧的保护与发展
从韩国盘索里的传承现状谈京剧的保护与发展

从韩国盘索里的传承现状谈京剧的保护与发展

一个民族的经典传统文化不仅是该民族全体成员文

化认同的精神支柱,更是其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显示自身文化独立性的重要标识。因而,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如何保护世界各民族、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立性和多样性,一直是国际社会共同持续关注的话题。

尽管京剧以其异彩纷呈的唱腔、浩如烟海的剧目,将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学、美术、武术、历史等众多文化基因熔铸一炉,将中华民族独特的生活情感、道德情操等深层人文内涵凝聚于内,而被誉为中国的“国剧”。但是作为农耕社会的文化产物,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化,迫使它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和新的课题。怎样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使京剧艺术能够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让这一优秀民族文化得以继续地传承与发展,是摆在今天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在东亚,中、韩两国唇齿相依,文化相近,共处于儒家文化圈,并都有自己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音乐,因而韩国在传承与保护其“国剧”盘索里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对我们保护和发展京剧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韩国“国剧”盘索里的传承与保护

韩国的“国剧”盘索里,又被称为“清唱剧”或“板声”,因其大气、血性、深沉等诸多艺术特征,饱含着大韩民族文化的精髓,因而被认为是韩国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艺术。1964年12月24日,盘索里在韩国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第5号”。2003年,韩国盘索里史诗说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从此,盘索里从韩国的文化遗产升级为世界级的文化遗产。

韩国对无形文化资产保护的投入比我们对有形文化资

产(文物)保护的投入都要大得多,他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细致、很周到。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制定实施了传统文化的保护法,显示了其在保护传统艺术观念上的前瞻性。

1. 政府在资金、政策上的扶植

韩国在“国剧”盘索里的保护上有所成就,主要得益于中央政府所提供的财政支持以及地方政府和大众媒体的高

度重视。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韩国经济开始起飞。同时,文化界也出现了重视西方文化,忽视传统文化的现象。但一些有识之士指出,文化上的全盘西化将使民族文化逐渐枯萎失传,使民族精神受到抑制。于是从60年代开始,民俗文化的搜集研究受到了重视,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被作为"无形文化财产"保护起来。1962年,韩国颁布了第一部文化

遗产保护法《文化财(产)保护法》,该法将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武艺、仪式、饮食等无形文化所产生的历史、艺术、学术等方面的价值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韩国的非物质文化有一套完整的传承体系,它包括:(1)“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有者和政府给予他们的传承支援金及生计支援金;(2)“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包括指定保护、传承支援和民间建立传授教育馆等;(3)重要民俗资料的保存等等。

韩国政府从1964年起保护传统技艺大师,包括盘索里在内的很多民族音乐的传人都被定为国宝,由政府给予生活费用与展览表演的补助,还指定优秀学生,给予奖学金,拜师学习传承。

在韩国,人们还认识到想要保存和发展韩国传统音乐和表演艺术,就要使其保持与观众的紧密的接触,因此作为“国剧”艺术的盘索里有很多固定的表演场所以及保存其历史资料的机构。这些机构的设立在传承和保护盘索里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立民俗国乐院、国乐博物馆、国立国乐院、贞洞剧场、韩国之家等。以国立民俗国乐院为例,其所在的南原市是盘索里两大流派之一的“东便制”的发源地,因而在这里,来访者不仅可以欣赏到正宗的东便制盘索里,国乐院里设有盘索里等国乐乐器展览室和民俗乐资料室,收藏有60多种乐器和知名国乐家的照片以及

2000多件国立民俗国乐院的演出资料,还能详细地了解到盘索里产生、发展的历史。

民间文化活动的推广

全州是盘索里的故乡,这里定期举行“大私习大会”以供全国的盘索里艺术家们展示技艺并选拔优秀的表演人才。全州“大私习大会”有着悠久的历史,韩国盘索里清唱大师权三得、辛在孝、宋万甲等人都是通过“大私习大会”的选拔而成名的。日韩战争时期“大私习大会”曾被迫中断,1975年,全州市将其复原为全国性的民间文化盛会,从而也恢复了全州作为盘索里故乡的面貌。

全州“大私习大会”由清唱――名唱部门、农乐、清唱――一般部门、伽琴并唱、民歌、舞蹈、器乐、诗调、弓道、南道民歌等10种项目组成,满20岁以上的韩国男女都能参加。但是要参加清唱――名唱部门的比赛是有两个条件的,一是要年满25周岁,二是其清唱水平要达到一定的境界。这样就使这一活动兼顾了大众参与和人才选拔的需求。2003年9月28日至10月3日,亚洲太平洋地区民族音乐学会第八届年会在全州举行,年会上盘索里艺术家进行了盘索里――《恨》的表演,震撼了在场的每位观众。

此外,南原市的广寒楼是朝鲜时代(1392年―1910年)修建的代表性庭院,也是韩国著名清唱剧《春香传》的背景

地。每年5月5日前后都会举行传统民俗节日春香节,届时也会有很多盘索里的表演。

对学生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

虽然,同样热衷于时髦的流行音乐,但韩国年轻人大都不排斥传统艺术,并且积极参与到对其它传承与保护中来。这主要得益于国家通过学校对学生实行的较为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通常学校里设有专门的社团,帮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传统音乐。在全州市每年举办的盘索里歌谣节的活动中,举办者总是有意识地让儿童少年参加各种演出,使青少年一代从小就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为了让年轻人更亲近传统文化,韩国政府在初、高中学生中设立了一门传统文化课,有专门的教材,而且规定学生们一年必须听一次韩国国乐院――这个韩国最高艺术水准的国乐团的音乐会。几年下来,学生们对传统音乐产生了一定的亲近感,在成人之后,他们就会自己买票去听。在韩国,“国剧”领域也有自己的明星,这些明星不仅生活优厚,而且也像其他明星一样受到追捧,这也是韩国“国剧”能够得到良好传承与保护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京剧发展面临的六大困境

新中国建立以来,尽管京剧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严重的摧残,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腾飞,我国从各级政府到文化界做了大量的工作,以挽救京剧在社会生活中日益边缘化的趋势,如“百日集训工程”、“京剧音配像工程”、“中国京剧音像集萃工程”、“全国重点京剧院团评估工程”等。从1990年底举办的“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1994年底举办“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到连续举办三届的“中国京剧艺术节”等一系列活动,不仅为全国京剧界培养了一批举足轻重的尖子演员,三百多出“音配像”剧目使大量优秀传统剧目得到了最好的保护,再现了许多艺术前辈的精湛技艺,为今后排演这些剧目提供了经典的、立体的范本。

2005年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北京京剧院、中国京剧院调研以及在“两会”期间与政协文艺界委员座谈时,明确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确定10个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并对其加大保护和扶持力度。文化部对此高度重视,随即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部分京剧院团长座谈会以及专家座谈会,开展了“全国重点京剧院团评估工程”。2005年3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12月又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国家以行政手段的方式对京剧等非物质文化遗

产进行保护的制度终于出台了。

然而,我们抛开成绩,冷静地回顾一下以往走过的艰辛历程,却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的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京剧的良性传承。

1.体制问题现阶段,京剧的发展面临的一大障碍就是体制问题。我国京剧院团是随着行政体制建立的。在计划经济时期,私立的京剧团体全部实现了国有化,全国各地的京剧团体几乎都由政府出资经营。如今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文化领域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绝大多数京剧院团经费不足,设备、服装道具陈旧落后的状况日益凸显。政府投入的减少以及自身经营能力的限制,使京剧舞台艺术效果、质量大受影响,排演新戏更是无从谈起,人才流失的现象频频发生。如何适应走出多年来习惯的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在争取国家政策扶植的同时,努力适应和当今文化市场的发展现实,是现阶段摆在以京剧为代表的众多传统艺术面前的一个紧

迫的问题。

2.师资问题京剧艺术在“文革”中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一批有着深厚造诣的老艺术家相继去世,由于其“口传心授”的传承特点,使京剧人才的培养上出现了断层,影响了京剧的传承与保护。最近得知83岁高龄的吴素秋和张学津收徒的消息,令人高兴。我们期望有更多的老艺术家在身体能力所及的情况下,多收徒弟,精心培养,使京剧这一国粹得以

更快、更好地传承。

3.效益问题我国大多数的京剧票友是普通老百姓,由于社会的改型期,其经济条件并不富有。因此,这些观众希望听戏,但又难于承受很高的票价。而开办票价低的小剧场,主办者费力而收益又很小,没有人去办。现实的状况是,许多大剧场还是要靠赞助才能上演剧目。这种状况,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解决办法,但从现阶段的国情来看,完全依靠国家的资金扶植并不现实,社会各界的赞助以及自身市场化运营的收益也是各京剧院团谋求发展的重要手段。

4.改革问题京剧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变革,但今天的不少改革者在鼓吹“艺术创新”时,却将京剧中最精华的部分一并改掉了。例如迫不及待地将西洋艺术嫁接到京剧中来,结果造成了“奢华的滑稽”。或是给传统戏添加布景,使本来以写意和虚拟为特点的京剧,变得不伦不类。京剧大师梅兰芳、程砚秋都曾表示过京剧的表演手法是写意的,不能乱用布景,否则,演员就成为陪衬。近年来一些所谓的“大制作、大投入”在舞台上大设布景;规模庞大的交响乐团伴奏,几乎淹没京剧鼓点;话剧腔泛滥成灾,侵蚀传统戏曲的“留白”“写意”之美......非但无益,反而破坏了京剧艺术的特有的写意性,使京剧的优雅古典味道荡然无存。

京剧要发展,但要在继承中发展;京剧要创新,但要在保留精华的前提下去创新。笔者以为,要格外珍惜、保护这

些宝贵的艺术遗产,特别是那些著名的传统剧目,决不能随意地改动,最好不改。如果要改动,也要慎之又慎。

5.文化环境的问题探讨中国京剧没落的源头我们会发现,其实是一种民族文化自信力的衰减,有专家认为,京剧对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失去吸引力,除了京剧自身需要改革外,还不能忽视一个关键因素:当今流行这样一种文化心态――对本土传统文化弃之如敝屣、对带洋字的文化则趋之若鹜。当下国内的文化大环境对京剧的生存发展非常不利。演出界热炒“西方名团”、“异国风情”,京剧已成了明日黄花……比如在每年的春节档期,北京剧场都在演出英、美、法、加等国的剧目,热闹非凡。在上海最好的剧场动辄连演几十场的欧美音乐剧。而京剧等其他传统艺术想在这演出旺季找个舞台,实在是难上加难。

6.观众老化的问题京剧还面临着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观

众的老化。虽说话剧、歌剧、舞剧等剧场艺术都不太景气,但都不像京剧一样面临着观众“断代”的危险。中国京剧院2004年在北京多所大学演出时,不得不打出这样的广告:“同学们,吃惯了比萨饼、麦当劳,不妨也品味一下中国茶吧!”“懂一点京剧,有一点中国文化底蕴,会让你在和老外交往时多个话题,多些面子……”据称,“广告效应”相当良好。现在不少学生对港台歌星趋之若鹜,对京剧却不屑一顾。有的大学生说:“我对京剧其实并不反感,只是感觉它太过时,

如果喜欢会被同学笑为老土。”还有人说:“我不是老头,所以我不喜欢。”这一心理折射出我们的教育对“国剧”乃至整个传统文化艺术宣传、教育上的薄弱。青少年基本上是在校学生,如果教育方面的工作做不好,京剧的观众老化问题也就很难解决了。

三、韩国“国剧”的传承与保护带来的启示

当前将“国剧”作为正统的古典戏剧、保护民族的文化财产的问题,已得到了各国的重视。韩国在“国剧”传承与保护的各个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 完善我国相关的国策法规

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开始意识到保护传统艺术的重要性,并初步制定了一些相关国策。我国终于有了以国家行政手段的方式对京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制度。然而,跟韩国1962年就制定了“文化财保护法”相比,而我国还没有运用法律这一手段来传承和保护“国剧”等传统艺术,使“国剧”艺术缺少了最有力的法律保障。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国策法规的力量、各级政府的行政力量,并采取以下措施来对京剧等传统艺术进行保护: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在各级文化部门中成立“传统艺术保护委员会”,统一协调、指导保护工作。确立我国传统艺术保护与发展的长远规划。建立区域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形成合力,避免各自为战、损耗资源。(2)实行分级保护制度,逐级建立传统艺术的保护名录,明确实施保护的单位及各自权利,落实各自责任。(3)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借鉴韩国的立法经验,尽早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文化财产保护法”,为我国传统艺术的界定、保护、开发利用确立法律依据。(4)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支持力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公益性事业,主要靠政府投入和经营,各级政府要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设立专项传统艺术保护基金;加大对传统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推动传统艺术的产业化进程,对具有产业开发价值的传统艺术项目予以政策倾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传统艺术的产业开发;加强传统艺术的教育与普及工作,夯实传统艺术发展的社会基础。(5)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组织专家学者、文艺工作者和民间群众艺术工作者参与此项活动,特别要注重发挥关心传统艺术事业的企业和人士以及文化艺术团体

和各类文化艺术中介组织的作用。(6)建立和完善传统艺术资料库,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我国传统艺术进行系统的、全面的记录、整理,增强保护工作的长效性和永久性。(7)推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命名制,借鉴“世界文化遗产”申

报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做法,对“国剧”类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逐级申报、专家机构或权威部门评估、政府审批的程序,给予相应的命名,把保护、开发、利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2.“国剧”的传承应与学校音乐教育相结合

艺术表演的过程是由表演者和欣赏者共同完成的。如果缺少了欣赏者,艺术表演就会失去它的存活依据。韩国在“国剧”的传承上非常注重对青少年进行熏陶、教育,他们“国剧”教育从小学一直延伸到大学,在小学期间甚至用硬性规定来使学生接触、了解“国剧”,这一举措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在现行的音乐教育体系下,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京剧等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1)小学的兴趣性启蒙音乐教育传统艺术的鉴赏只有从娃娃抓起才能更具生命力。现在小学低年级的唱游课、中高年级的音乐课都不同层面地涉及到京剧戏曲欣赏。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理想。究其原因,课程的设置没有抓住儿童的心理及兴趣以及儿童精力旺盛、喜欢活动而且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我们可以借鉴韩国的做法,把小学生带到剧院去,在他们的艺术欣赏观尚未形成之初,就通过最直接的方式把京剧现场表演的气氛、陌生的唱腔、神奇的脸谱、鲜艳的戏服、高难的肢体技巧等等根植在他们的心田,使其产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小学阶段的“国剧”欣赏启

蒙教育可以奠定一个人一生的艺术审美观与欣赏观,起到基石的作用。

(2)中学的认识性音乐教育中学阶段属于青少年人生观初步形成期,思想比较叛逆,也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在今天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不可能让青少年只选择“国剧”来作为主要的欣赏对象。但是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历史、地位、传承以及现状,让他们认识到传承及保护京剧的重要性。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行当。缺乏有关的京剧知识是青少年接受京剧的最大障碍。那么在音乐课程的安排上应加大讲解“国剧”的课时,增加相关内容的介绍:如剧目、行当、角色、唱腔、脸谱、伴奏乐器等各方面的介绍,甚至让他们亲身参与到京剧演出的各个环节当中来。这样,学生才会看得懂、听得懂京剧,进而喜爱京剧。

(3)大学的赏析性音乐教育大学阶段是学生时代心智最成熟、知识最完备的一个时期,对待知识、对待艺术往往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和整合能力,“国剧”的教育在这一阶段应以赏析为主,使他们加深对传统剧目的理解。虽然京剧虚拟、写意的艺术特征,严格规范和程式化的表现方式,还有它所演绎的古代历史故事,都与当代人的欣赏习惯存在距离,但从近些年来京剧界热情开展“走向青年”、“走近大学生”的活动效果看,大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正日渐高涨。

2004年8月16日,“第三届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

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特区的92所院校共24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届大会,使我们看到了大学京剧在短短几年中迅速发展和普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60多所高校设置了京剧课程,每个高校都有一位或几位京剧教师,他们以披荆斩棘的精神开拓京剧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们是普及京剧的模范,是振兴京剧的功臣。

从目前来说,中小学是京剧的基石,高校是京剧的绿色通道,只有奠定好中小学的京剧教育基础,开拓好高校的京剧市场,京剧的观众层老化问题、观众稀少问题甚至京剧的传承问题才会得到质的改变。

悠扬的京胡声咿呀流淌了200年,京剧经历了它的兴衰沉浮。正如有人所说,京剧现在正面临一道道坎,迈过观众、市场、国策、法规等这些坎,京剧艺术会有一片晴朗的天。借鉴韩国对“国剧”保护传承的经验,泱泱中华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粹,我国的“国剧”――京剧应有婀娜多姿、满园芬芳的那一天。

李红梅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院艺术系讲师

(责任编辑张萌)

京剧艺术赏析

《京剧艺术赏析》 期末论文 学校:南昌大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经济学类姓名:肖美云学号: 5400111143

京剧艺术赏析 京剧,又称“京戏”、“国剧”、“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可以说京剧集我国戏曲之大成,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精华,充满了无限的艺术魅力。1790年,江南安徽戏班应召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从此在北京、天津安顿下来。经过十几年的演变,成为一个由徽剧、汉剧、昆曲、秦腔、京腔和民间曲艺综合而成的崭新剧种。它以西皮、二黄为主,字正腔圆,当时人们根据这一新兴剧种的唱腔,直呼其名为:西皮二黄。它于1840年前后形成于北京,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素来有中国“国粹”的美誉之称。直至2010年11月16日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京剧简介 (一)京剧艺术表现手法 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唱”指演唱,唱功中,行腔转调、发音吐字均有一定要求。“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做工包括手、眼、身、法、步,都是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京剧同时也借助外物来表现人物的情感,例如青衣的水袖:喜则舞袖;怒则掷袖;气恼时甩袖;羞愧则以袖掩面;惊呆则双手垂袖;向外抖袖表示抗拒;向内抖袖表示惶恐等等。同时,京剧艺术又讲究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炼含蓄。与此同时,京剧艺术中的舞蹈极讲究条理,“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八百万雄兵;一个圆场千百里;一支曲牌五更天”。反映了生活中的真实美感,京剧就是艺术的美来源于生活的体现。 (二)京剧行当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

继电保护的发展现状

Relay protectio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 Key word ] relay protection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relay protections future development. [ Abstract ] reviewed our country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relay protectio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has outlined the microcomputer relay protection technology achievement, proposed the future relay protectio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endency will be: Computerizes, networked, protects, the control, the survey, the data communication integration and the artificial intellectualization. 1 relay protectio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e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rapid development to the relay protection proposed unceasingly the new request, t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he communication rapid development unceasingly has poured into the new vigor for the relay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relay protection technology is advantageous, has completed the development 4 historical stage in more than 40 years time.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nation, our country relay protection discipline, the relay protection design, the relay manufacture industry and the relay protection technical team grows out of nothing, has passed through the path in about 10 years which advanced countries half century passes through. The 50's, our country engineers and technicians creatively absorption, the digestion, have grasped the overseas advanced relay protection equipment performance and the movement technology , completed to have the deep relay protection theory attainments and the rich movement experience relay protection technical team, and grew the instruction function to the national relay protection technical team's establishment. The acheng relay factory introduction has digested at that time the overseas advanced relay manufacture technology, has established our country rela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us our country has completed the relay protection research, the design, the manufacture, the movement and the teaching complete system in the 60's. This is a time which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relay protection prospers, was our country relay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has laid the solid foundation.

中国话剧发展简史

一、中国话剧的起源 话剧是泊来的西方戏剧品种,较之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艺术,它则是后起之秀,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被中国人不断地吸纳和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中国话剧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它不以歌舞演故事,而是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视觉。但在艺术精神上,同中国的传统戏曲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立了内在而深厚的联系。它已经把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转化具有现代性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戏剧样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组成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是涌入中国之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有了“时事新戏”,已溶入了话剧的形式。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为后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所以,人们把学生演时事新剧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 二、中国话剧的萌芽改良的中国戏曲,虽对西方戏剧有所借鉴,但还不是真正的话剧。学生演剧,虽有些接近话剧,也只能看作是中国话剧的准备,一般戏剧史学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的《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李叔同、欧阳予倩诸人创办的春柳社于1907年春,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三幕,获得了在东京的中外人士的称赞。他们的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这种演出形态,可以说已是话剧。不久,又演出了根据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此剧在内容上很有现实性,采用分幕方法,以及对话的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有接近生活真实的舞台形象,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即后来才定名的话剧艺术形态。 三、文明戏的脚印文明戏是当时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的产物,是中国话剧的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杂糅混合的过渡形态”。尚缺乏自己的东西和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尽管它曾兴盛一时,但还没有扎下根来。如当时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文明戏也逐渐衰落,但将戏剧作为生存手段,出现一批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的家庭剧。在文明戏误入岐途时,一支学校演剧队伍却异军突起。它就是新式的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受过西方教育,他把学生演剧纳入学校教育之中,于1914年南开新剧团成立。采用西方写实主义的方法,反映了社会现实问题。南开新剧团的演出为当时的剧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文明戏虽然衰落了,但也为“五四”新剧的诞生准备了条件。1928年,戏剧家洪深提议,将主要以对话和动作来表情达意的戏剧样式,正式定名为“话剧”。 四、“五四”运动与话剧的形成1919年,中国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也是一场旨在解放思想的新文化运动。新剧,即话剧,也在这场伟大的文化运动中形成。在狂飙突起的反封建文化的浪潮中,文明戏早已难以担当宣扬新文化的使命。而旧剧,也就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在“五四”新文化的倡导者看来,是应该推倒的旧文化的堡垒。因而有了新剧旧剧之争。有人主张保存旧剧。他从西方话剧与歌剧分流的特点出发,认为中国传统戏曲与新剧应并行不悖。也有人从中西戏剧的比较中,认为中国传统戏曲“重写意”,有别于西

论新时代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论新时代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星,它自出现在人类文明起便已成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形式,它所具有的虚拟性、综合性、写意性都因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除了已经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剧和昆曲外,地方戏曲也不容忽视,它们都在孕育自己的土地上闪耀着不一样的光芒。虽然地方戏的历史都比较短,主要在20世纪初开始活跃于各地的戏曲舞台上,包括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它们都从民间小戏发展而来,具有当地浓厚的乡土特色,往往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地方戏曲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正逐步下降,人民也不再像以往一样喜欢欣赏地方戏曲了,能够接下前人戏班衣钵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然而地方戏曲在当今时代是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呢?又应该怎么把它们传承下去呢?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重大的转型期: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从乡村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转变为城镇市民占大多数,从一元的价值观、伦理观变成了多元的价值观、伦理观。社会的转型必然给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领域的各种形态带来较大的冲击,一切不适应新的社会机制的都要被改造,甚至被淘汰。戏曲,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分子,自然不能例外,一样会受到冲击,若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型。 那么传统戏曲如何融入当代呢? 改制的本质,是打碎现有的铁饭碗体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要想在戏曲表演的行业内成为名角、红角,没有本事是不行的;想在行业内站住脚,并得到不菲的报酬,没有过硬的基本功,没有自己“绝活”,也是不行的。 目前戏曲界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要原封不动地保持戏曲传统的艺术特征,另一种则是鼓励大胆地吸收当代的艺术元素,让传统的戏曲融入当代的意识,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进行力度较大的改造。 客观地说,这两种意见都有局限性。保守派不了解戏曲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变化:元杂剧不同于宋杂剧,南戏不同于元杂剧,就连今日之京剧也是既不

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和发展京剧

姓名:苑令辉 学号:5902112048 班级:能动121班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浅析当代大学生对京剧的传承与发展摘要:京剧,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种凝聚了千年来文人智慧与风雅的艺术。京剧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在保存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现代大学生教育中京剧可以负起教育的使命,成为指示人们回归精神家园、安抚人们焦虑的心态的一种路径。因此,大学生对京剧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整个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概述了京剧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列举了高校对京剧的传承活动以及如何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发展京剧文化。关键词:京剧大学生传承 一、京剧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1)京剧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中国是目前少数几个仍然延续着数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度之一。现在被人们称作“国粹”的京剧,虽然形成于近代,然而其文化源头却在中国的古代,因为无论是其形式,还是其内容,均脱胎于中国古代的戏曲文化、历史片断。随着京剧的发展,人们在创作中愈加精益求精,尤其是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断充实京剧的形式和内容,京剧在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手法上日臻完善。中国京剧音乐自上世纪50年代初的“戏曲改革”到7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结束的20多年间得到了空前发展,尤其是运用西方作曲技术,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内容和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至在之后的几十年京剧音乐发展和创作中,这些经验仍然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京剧申遗成功 2010年11月16日,京剧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件大喜事,也是京剧发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京剧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戏剧表演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美学成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和中国人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申遗倾注了心血与努力,但申遗本身并不是目的,为的是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京剧将薪火相传,它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浅谈中国戏剧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戏剧在新时代的发展之路 中国是戏剧大国,作为国粹的梅兰芳的京剧体系和布莱希特的柏林剧团与斯 坦尼拉夫斯基的莫斯科大剧院并称世界三大戏剧体系,而另一种剧种昆曲则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然而,中国并没有形成世界性的戏剧中心,而且在当下的社会中,中国的戏剧已经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低谷。这个低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作为戏剧接受主体的观众对于戏剧本身的拒绝接受,另一个则是作为戏剧管理者和戏剧文学家们对于戏剧与市场和戏剧文学创作的不切实际。 如今,步入低谷的中国戏剧已无法与繁荣发展的西方戏剧相媲美。世界齐名的两大戏剧中心——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然成为西方戏剧的王国,而且也成为了表演艺术的国际舞台。时至今日,它们作为戏剧中心和娱乐中心,不仅将西方戏剧的影响日益扩大,而且在美英两国的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令人瞩目的作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种发展势头和成就是现在的中国戏剧无法企及的。 那么,中国戏剧为什么会出现今天这种状况呢?与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相比,它有哪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认为二者的发展路线存在差异。非源于大多数观众的欣赏而产生的艺术形式本身就注定是一种“大雅”的艺术审美形式,这种“大雅”本身不会存在着太多的接受者。经过漫长的发展,中国的戏剧一直保留着当时的唱腔、表演形式与剧本模式,这种保留一方面是国粹的传承,一方面却很容易走向拟古守旧的误区。而纽约百老汇则不同,它走的是大众化路线,经常会组织人员对各地的观众进行市场调研,以满足他们不同的口味和与

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因素谋求和谐。伦敦西区的魅力和优势也在于它在有限的空间内为观众提供了多样的选择,以集体的优势吸引庞大的观众群,产生连锁效益,因为不同口味的观众在西区都能找到自己中意的节目。 所以,中国戏剧要有所发展,应该“让戏剧走向大众视野”,戏剧是演给人看的,戏曲的创作演出时刻应当为观众而存在,失去了观众,戏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戏曲创作必须考虑观众的需求,自觉地受观众的制约。其实中国的戏曲艺术历来重视在舞台上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传统戏曲时刻不忘观众。过去的戏曲编剧在选材时,大都取材于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记及社会上的新闻等,以此来引起观众的兴趣。导演也是如此,时刻提醒演员不要忘了观众。而演员则必须唱得好、演得好、舞得好、打得好,才能赢得观众的赞赏和肯定。总之,戏曲的创作与演出要以观众为中心,以观众的欣赏需要为目的,承认观众的存在,重视观众的需求,就是尊重戏曲的艺术规律。综观戏曲舞台上历来产生的大批优秀剧目,正是遵循艺术规律,以观众为出发点,发挥戏曲独特的表现手段,才会深深地打动群众,受到观众的好评。 戏曲演出必须明确一点:要让观众看得懂、引起观众的浓厚兴趣,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果观众对所演的剧目根本看不懂,或是虽能看懂,但剧目曲高和寡,或反映的是观众不关心的事,那么即使编剧的写作再娴熟,导演的手法再高明,演员的演技再炉火纯青,对于观众来说都是隔靴搔痒、无动于衷的。戏曲不能打动观众,就会失去生命。这在中国戏曲史上也曾有过教训。如昆曲历史悠久,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皇家御用的宫廷戏后,离百姓生活愈来愈远,渐渐脱离了群众。 戏曲艺术以观众为中心的原则,归纳起来是:思想性、娱乐性、群众性三结合的原则。首先,它有很强的思想性,但表演要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既讲究娱乐性,要求演出声情

国粹京剧在课堂教学中的传承与保护-最新教育文档

国粹京剧在课堂教学中的传承与保护 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继昆曲之后对中华文化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又一认可。 京剧是二百多年前汉剧与徽剧“两下锅”的产物。从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演出,至嘉庆年间汉戏来京,四大徽班与汉剧艺人“两下锅”共同演出,在相互融合中,又从昆曲、梆子腔等剧种中不断吸取营养,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1840年后京剧正式形成于北京,不仅成为京城戏曲舞台的主流,而且开始向全国传播,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 京剧兴盛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戏曲的三百多个剧种里,京剧虽然诞生很晚,却后来居上,荣登“国剧”的宝座,与中医、国画并列为中国的三大国粹。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广泛,都居中国之首。由于诸多的原因,当代京剧的发展却面临着困境。1.剧团负担重,生存艰难;2.人才流失、断层现象严重;3.耗资巨大,动辄上百万,很多剧场演不了;4.戏曲创作与演出市场严重脱节,获奖剧目得不到普及推广;5.电视及多元艺术的冲击。 2008年国家教育部规定京剧进入小学课堂。将京剧纳入学校教育非常必要,这是传承京剧的重要举措和良好开端。但学生

没有基础,只靠学唱几个名家名段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较完整地接受京剧知识比较困难。作为一名戏曲鉴赏课的教师,我颇感责任重大,思考怎样使京剧在课堂中渗透给学生,和世界同步达到保护与传承的作用。 一、京剧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由于京剧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戏剧形式,学生对京剧知识的理解相对缺乏,很多学生对京剧的了解只是通过电视剧知道京剧大师梅兰芳而已。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学生觉得京剧距离我们越来越远。1.念白、唱腔听不懂;2.程式化的表演看不懂;3.传统剧目内容不懂;4.行头繁杂读不懂;5.角色行当搞不懂。这样学生就有陌生感、距离感。虽然在教学规定的唱段当中,有不少是现代京剧,样板戏虽然易学易唱,但也不如流行歌曲上口。而且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光从简单的学唱入手是不够的,唱念做打是京剧艺术的核心。 二、入门要了解京剧的行当, 京剧是程式化艺术,表演、剧本、行当、音乐、化妆、服饰等方面,都有规范性的程式。尤其是角色行当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行当作为戏曲中的人物,最终形成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个行当都有若干分支,分支以下又有细目,各有其固定的程式和表演特色。行当是根据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性格、气质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来划分的。 要想看懂京剧,首先要使学生能够分辨各个行当中的人物,

京剧艺术的现状及发展

京剧艺术的现状及思考 --------从马克思主义看?京剧现状与发展?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在这二百年中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的努力,使京剧艺术变成了有深厚文化底蕴、有深厚实践积累,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文艺瑰宝,不但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喜爱,也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京剧是国宝,是中华民族自己的艺术,自从徽班进京,京剧就开始形成。在清末,就出现了谭鑫培、杨小楼等一大批京剧艺术家。在以后又出现了以四大花旦、四小花旦、马派、谭派〃〃〃〃〃〃等一系列流派,使京剧艺术走入了成熟期、鼎盛期。以后一直为国人喜爱,中国也为有这样的艺术而骄傲。 京剧艺术更是给了我们独特的美的享受。京剧完美表现追求意境美的主张,它贯穿在一切表演手段中;无论哭、笑,还是辱骂,无论是鞭笞,还是杖打,即便是顶风冒雨,或者是临死挣扎必须是以‘唯美’的创作标准,演员必须把内心的真实体验,赋予形体外在的表现美。京剧演员在舞台上表现的?哭与笑?要求哭;要哭得美,笑;要笑得艺术,它决不是生活中的真哭,真笑。而京剧艺术正是运用这个虚实结合的表演艺术智慧,才升华了艺术表现的伟大价值。它与历史同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传播作用。京剧演出盛况直至六十年代末,京剧它一直是百姓喜爱,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娱乐的主流艺术。这魅力无穷的京剧艺术能像魔幻一般叫世人着迷,那是京剧它有一张极尽民族表情的面孔,它有着代表中国人性格的表达方式,

而这种表达方式,经过长期磨砺被证实的就是那种完美表现的艺术追求。京剧正是通过与中国文化的结合和独具特色的审美价值震惊了世界,是中国的?国粹?传到世界各地。 然而,古老文化的逐渐陨落已是即成的事实,在流行元素的冲击下,京剧、民乐、诗词歌赋等等精神财富正在被越来越多——尤其是年轻一代——所遗忘,这无疑是一种国家精神文化的断层与流失。 随着90年出生的一代人开始占据文化领域的主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忽视中国传统艺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年轻人对流行的音乐电影更感兴趣,京剧这被称为?国粹?的艺术已经被我们渐渐淡忘。 从过去的万人空巷到现如今的鲜有人闻,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当代文化的冲击。当今社会,文化丰富,娱乐形式多种多样,各种文化间百家争鸣,你方唱罢我登场,通俗易懂的快餐文化充斥着大街小巷,而那犹如高空明月京剧就显得没那么接地气了。 二是创作人才匮乏。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京剧院团,虽然已建立起一支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表演人才队伍,但是,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方面的创作人才,却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京剧需要领头人,需要像梅兰芳、谭鑫培那样的大师,二反观目前京剧界的现状,大师们基本上都已老态龙钟甚至故去,各个流派青黄不接,早在2012年张学津先生去世时,大家就曾言世上再无马派,而最近戏剧界更是哀伤连连,四月底,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爱子、梅派艺术当

谈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谈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一、戏曲艺术的发展阶段 纵览中国戏曲的全部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宋代以前属于“因子聚集期”,各种装扮表演及演唱要素自发组合,寻找碰撞,寻找受体;宋至清中期为“旧体成熟期”,作为古代戏剧样式的中国戏曲已完全成熟,并有着极其严格的声腔规范。这一时期,实现了以关汉卿为代表的元杂剧和以汤显祖、洪?N、孔尚任为代表的明清传奇的两度文学腾飞;清中期以后为“新体再造期”,京剧作为古代戏剧的集大成者,既宣告了旧体戏曲的结束,也标志了现代戏曲的开始。这一时期戏曲最终在表演艺术上完全定型,并基本体系化。它与上一时期的本质区别,在于确立了戏曲的“观众本体意识”。 前一时期的戏曲较多表现为作家本体,是作家、戏剧家自我抒发的工具,从而产生了过多的限制,使其成为一种“小众文化”。第三阶段的戏曲是在“花部”群起、乱弹纷呈的背景下形成的。它是面对着观众而重塑自己的,追求开放和多样,让戏剧“完成于演员和观众中间”,以“大众文化”的品格而扶摇于世。因之,这一形态至今依然是戏曲舞台的主体。尽管改革呼声从上个世纪初一直延续到现在,它的艺术本体却一直未受到大的冲击,新样式也一直未能建立。因为它是遵循大众的需要造就自己,对它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等待大众审美趣味的改变,并追赶这种趣味,才能实现新的再造。而这些,又都有待于文化的整体变革。

二、戏曲艺术传承“大写意”的总体风格 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的鼎盛期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京剧大师梅兰芳率团出访日本、美国、俄罗斯。其所展示的中国京剧的程式化的表演艺术风采,不仅使海外的普通观众为之倾倒,而且也使世界级的艺术大师们惊羡不已。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就觉得中国戏曲表演的写意手法与他所倡导的“间离效果”有很多相似之处,并且还专门写了一篇题为《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陌生化效果》的文章,把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置于世界戏剧文化的宏观视野之中。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也十分赞赏中国戏曲的表演艺术,尽管他的戏剧观念和布莱希特完全不同。他以一位大戏剧家的睿智和简练的语言,称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是“一种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众所周知,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是建立在中国艺术总体的写意观念之下的。中国的诗歌、绘画、书法,都是写意观念的产物,它们追求“以点带面”“以少胜多”“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艺术效果。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仅用一个“绿”字,就把早春的江南秀色及满眼生机表达出来;在一匹疾走的骏马旁画上几只蝴蝶,就表现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诗意;画上几只大虾,不着任何水迹,就给人水暖虾肥的感觉……这些都是中国艺术写意观念的奇妙魅力。 中国戏曲秉承这一观念,使其表演艺术呈现出“大写意”的总体风格。借助虚拟和假定,使舞台成为气象万千的小天地,使大千世界的一切都可以在舞台上呈现。“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虽然针对的是人间世相,意思是说“舞台”是一个小社会,人间众生相、世

对京剧艺术的传承的若干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0585963.html, 对京剧艺术的传承的若干思考 作者:张琳 来源:《艺术殿堂》2018年第13期 【摘要】京剧是我国五大剧中之一,且位居五大剧种之首,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其不仅体现了我国戏剧文化的发展水平,同时,京剧表演内容蕴含了传统文学、器乐学、历史学等多种传统文化,自形成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也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京剧不仅是我国戏剧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当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文化重新结构,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和审美趋向的变化,很多传统文化都面临着在当下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京剧也是如此。本文主要就笔者对于京剧艺术传承所形成的几点思考进行阐述。 【关键词】京剧艺术;传承;思考 京剧真正形成于晚清时期,并且由于京剧在艺术形式和表现内容方面博采众长而又独树一帜,使得京剧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我国的五大剧种之一,在国内外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作为我国的国粹,京剧不仅体现了我国戏剧文化的发展水平,同时,京剧表演内容蕴含了传统文学、器乐学、历史学等多种传统文化,因此,京剧不仅是我国戏剧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当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日趋成熟,新兴文化的层出不穷,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审美趋向的变化,都对传统文化在当下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因此,探讨京剧艺术在当下如何进行传承,对于京剧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就目前而言,要能够促进京剧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做到三点,即把握好时代发展和京剧艺术的关系,把握京剧传承和发展的关系以及将京剧艺术的普及和普通教育结合起来。 一、把握好时代发展和京剧艺术的关系 京剧作为一种在人类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艺术,其必然也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发展的,因此,京剧不可能脱离时代发展而独立存在,其和时代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只有充分把握京剧艺术和时代发展的关系,才能够使得京剧艺术得以在当下有效传承。要把握好京剧艺术和时代发展的关系,就是要使得京剧的发展能够体现时代的发展,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让京剧艺术能够和时代发展有较高的契合度。就目前而言,应当要做好如下两点: [1]要促进京剧艺术市场的发展,京剧作为一种艺术,不管是京剧表演艺术家个人的生存 发展,还是京剧艺术发展所需要的资源,都离不开物质条件的支持,而京剧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其物质来源又主要以观众市场为主,因此,京剧要能够积极将京剧艺术向外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京剧、喜爱京剧,愿意支持京剧艺术的发展,而且当前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也为京剧艺术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形式来进行京剧艺术的推广,这样不仅能够吸引一部分年轻观众,同时也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传统”与“现代”交融带来的独特体验。

京剧传承的文化责任

京剧传承的文化责任,不能只被梅葆玖们承担 2016-04-26 09:38:24 京剧的生存危机,在梅兰芳时代就有,所以梅兰芳才要在巨大的压力下推动京剧改革。也正是因为改革,梅兰芳所创立的“梅派”艺术,才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昨天,梅兰芳之子,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去世。在张君秋之子张学津、马连良之子马崇仁去世之后,京剧名家传人就此又少一位。人们在纪念梅葆玖的同时,不免也会有些担忧,京剧的传承,在这些具有影响力与号召力的名家去世之后,究竟会往何处走? 多年以来,京剧被定义为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这使得京剧的戏剧地位,得以被很好地捍卫。但与此同时,过于强调京剧的文化属性,而淡看其娱乐价值,也使得京剧固守辉煌历史,却不得不面对市场日益冷清的尴尬。面对这种状况,京剧人作出了百般努力,但看似于事无补。 毫无疑问,对于传统戏剧的传承,要在认知上有新的角度。艺术传承的关键在于人,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当成保护传统戏剧的金规铁律。无论是直接传承人还是间接传承人,都承担了巨大的文化责任,甚至这责任会成为难以承受之重。但除了人的要素之外,艺术传承还要在纵向的时间线索上不能断裂,在横向的空间范围内有蒲公英式的广泛散播。 京剧是欣赏门槛较高的戏剧品类,这是公认的。可由于长期速食化娱乐的影响,当大量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等几乎无理解障碍的作品或产品摆在面前时,非专业观众难免会舍弃京剧、昆曲等传统戏剧,转而接受更直接的娱乐消遣。很少有人愿意去改变惰性,通过提升自己,来达到能够完整体会京剧之美的目的。于是,这样一种奇怪的状况产生了:传承人越是严肃、认真地向观众传递自己的京剧精神,观众虽然在口头上报以赞赏,但在行动上却往往敬而远之。 这不由让人反思,在京剧传承的时间线索上,究竟在哪儿出了问题。在整个社会都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京剧信息的传播为何总要等到其代表人物去世时才能引起公众关注?京剧的生存空间究竟有多大?扩大观众群重现京剧辉煌还有没有可能?传统戏剧必须要牺牲掉一些固守的形式来延续生命力有没有必要?想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显然仅把京剧的冷清归罪于“娱乐至死”是不够的。 京剧的生存危机,在梅兰芳时代就有,所以梅兰芳才要在巨大的压力下推动京剧改革。也正是因为改革,梅兰芳所创立的“梅派”艺术,才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30年在美国演出的巨大成功,也使得京剧拥有了一次流行于国际的机会。 当然,京剧那次良好的国际化开端带来的经验,并没有在后来被总结运用,因为,想真正在文化多样性的国际演出市场上站住脚跟,京剧就必须要遵循商业演出的规律,必须要改革,甚至要大的改革,这对京剧根深蒂固的祖师规矩仍然是严峻的挑战。直到今天,京剧改革仍然是京剧人想要触碰又不敢触碰的命题——京剧改革带来的利益与改革带来的压力和伤害相比,人们更在乎后者。 媒体发达,公众对优质精神产品重拾兴趣,传统文化的时尚运作空间越来越大,京剧不是没有复兴的可能。京剧复兴的基础,当然在于对其精粹的认识,对其传承的重视,但需要做一些此前很少做的事情,比如用现代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京剧,用不违和的技术来为京剧增加魅力,用新鲜的概念、创意,在推广、制作、审美提升等方面,扭转京剧下滑的颓势。

继电保护技术的历史现状及发展

继电保护技术的历史现状及发展 电力系统在生产过程中,伴随着各类故障,而在发生故障时往往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例如:电力系统电压大幅度下降,电气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或者故障处有很大的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弧烧坏了电气设备。还可能破坏发电机的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电力系统震荡甚至使整个系统失去稳定而解列瓦解。所以,如何防止故障的发生对整个电力系统就显的尤为重要。因此,通过预防事故或缩小事故范围来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保证向用户安全连续的供电的继电保护装置就成为了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防止事故发生和扩大起到关键性的决定作用。由于电力系统的特殊性,电气故障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发生局部电网和设备事故,而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造成对电网稳定的破坏和大面积停电事故。现代化大电网对继电保护的依赖性更强,对其动作正确率的要求更高。 一、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历史 继电保护技术与当代新兴科学技术相比,继电保护技术已经是相当古老了,然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又总是充满青春活力,处于蓬勃发展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科学技术,又与电力系统的发展息息相关。电力系统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继电保护装置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继电保护技术以电力系统的需要作为发展的泉源,同时又不断地吸取相关的科学技术中出现的新成就作为发展的手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过程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到现在,继电保护技术已经经过了机电式、半导体式、微机式等三个发展阶段。 1、机电式 18世纪末人类已开始利用熔断器防止在发生短路时损坏设备,建立了过电流保护原理。19世纪初,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继电器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这个时期被认为是继电器保护技术发展的开端。1905~19O8年研制出电流差动保护,自1910年起开始采用方向性电流保护,于19世纪20年代初生产出距离保护,在30年代初已出现了快速动作的高频保护。由此可见,从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上看,到本世纪20年代末现在普遍应用的继电保护原理基本上都已建立。 2、半导体式 20世50年代后,随着晶体管的发展,出现了晶体管保护装置。这种保护装置体积小,动作速度快,无机械转动部分,经过20余年的研究与实践,晶体管

大学生与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

大学生与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 人文学院汉语言142班彭照珺 5000214071 自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它吸收了汉调、秦腔、梆子戏等古老艺术之精华,加以融合、锤炼、升华,成为了中国的国粹艺术。而如今这门艺术也与其它传统艺术一样,面临着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冷落和忘却的挑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鼎力振兴。 梅兰芳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一句话为总,都得变,变才有进步。”虽然比较起其他的艺术形式,京剧200年的历史不算很长,但是京剧不像秦砖汉瓦可以保存在博物馆里,而是演员靠演出传承下来,如果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使得京剧艺术葆有青春活力,那么这门古老的艺术也不能生存到今天。近些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戏曲界的专业人士做了很多创新和尝试,比如京剧的“话剧化”、“时尚化”,京剧走进中小学生课堂等等。2004年4月,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开始在世界巡演,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和普遍的好评。还有报道说“青春版《牡丹亭》使昆曲的观众人群年龄下降了30岁,打破了年轻人很难接受传统戏剧的习惯,提高了年轻人审美情操及艺术品位。”这些煞费苦心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让更多的观众看懂了京剧,让看戏的门槛变低,为京剧注入了年轻的血液。但如新编京剧《赤壁》这样被批为“娱乐至上、京剧成点缀”的也不在少数。有专家认为京剧的“时尚化”是一种迎合,即使是为了京剧的传播,所谓创新也应该有所保留,京剧应该有它自己的艺术规格,年轻人欣赏京剧是克服欣赏困难的一个过程,专家们可以做的事情,就是从专业的角度让京剧更加通俗、普及化,而不是把京剧改成随便谁都能看懂的东西。在改革创新的同时要加强保留传统的意识,这也是很多戏曲名家和专家们的共识,关于京剧里面是否可以加入现代元素的问题,有记者采

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_京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论坛_034c7665_bf

中国文化报/2010年/12月/14日/第008版 艺术 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京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 家论坛 12月10日,由北京市文化局与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北京京剧院承办的“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京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论坛”在北京建国前门饭店梨园剧场举行。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降巩民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谭元寿、李世济、杜近芳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主持。 11月16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审议通过,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此为契机,论坛以“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为题展开了讨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千容首先介绍了京剧申遗的相关情况。随后,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秦华生、国家京剧院原院长吴江、北京京剧院原副院长陆翱先后担任论坛的嘉宾主持,京剧界的专家学者周传家、孙萍、傅谨、解玺璋、李佩伦、刘彦君、周华斌、刘连群、陈薪伊在论坛上做了主题演讲。本报对论坛内容选摘刊发。 京剧申遗倾注了心血与努力 千容(北京市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11月16日,京剧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件大喜事,也是京剧发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京剧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戏剧表演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美学成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和中国人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此次京剧申遗的成功,可谓京剧200多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论,多是困惑在一个“遗产”上,认为京剧目前并非濒危,不需要投入过多过大的精力去贴上一个世界非遗的“标签”。对此,需要做些说明。 为了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和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角度促进对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原来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调整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两个名录的主要区别在于文化遗产的存续状态和濒危程度。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是民族智慧结晶和情感表达的载体,是当之无愧的人类文化创造的代表作。因此,不能因一叶“遗产”而障目。并非只有濒危才能申报和入选名录。能否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主要考量的是该遗产的文化价值。 京剧的申遗之路倾注了很多人的心血和努力。从2009年8月起,北京市就开始组织京剧和非遗专家对名录申报要求和申报材料进行讨论和认定。在最初做申报工作的时候,我们在两个方面实现了思路的转变,走出误区。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遗产是创造者的,只有该遗产被持有人(包括社区、群体或个人)视为文化遗产或其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并主张申报,才是正途。因此,在进行申报时,只有站在遗产持有者的角度叙述,才不至于错位。二是,向此前对京剧一无所知或从没有接触过的外国人描述京剧,必须避免过度的技术性描述,力求用浅显的语言完整地表达出京剧的内涵。应该做建立在正确的学术结论和文化真实基础上的说明文。 2009年8月底,我们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京剧申报书、申报照片、申报视频、五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和全国五个传承单位的确认书(确认声明他们知晓并自愿参与京剧申报工作)、申报材料所有者所有权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声明等资料。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根据

微机继电保护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趋势

文章编号:10072290X(2003)0320011204 微机继电保护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趋势 尹星光,韩荣珍 (广东省广电集团有限公司惠州供电分公司,广东惠州516001) 摘 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经过长期发展,已经进入微机继电保护发展时期。为此,对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史作了简述,指出其与传统的继电保护相比所具有的优点。重点介绍了微机继电保护的新趋势,即自适应控制技术、人工神经网络、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继电保护;微机继电保护;自适应;人工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TM77:TP39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 of microprocessor2based relay protection: history,status quo and tendencies YIN Xing2guang,HAN Rong2zhen (Huizhou Power Supply Branch,GPG,Huizhou,Guangdong516001,China) Abstract:The relay protection of power system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microprocessor2based relay protection upon years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icroprocessor2based relay protection,and indicates its advantages over traditional means. The tendencies of microprocessor2based relay protection are stressed,which include the applications of adaptive control,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and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technology. K ey w ords:relay protection;microprocessor2based relay protection;self2adaptive;ANN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发展经历了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和集成电路型几个阶段后,现在发展到了微机保护阶段。 1 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史 微机继电保护指的是以数字式计算机(包括微型机)为基础而构成的继电保护。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是在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一些学者的倡导下开始进行研究的。60年代中期,有人提出用小型计算机实现继电保护的设想,但是由于当时计算机的价格昂贵,同时也无法满足高速继电保护的技术要求,因此没有在保护方面取得实际应用,但由此开始了对计算机继电保护理论计算方法和程序结构的大量研究,为后来的继电保护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计算机技术在70年代初期和中期出现了重大突破,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 收稿日期:2002208226发展,使得微型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进入了实用阶段。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可靠性、运算速度的大幅度提高,促使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出现了高潮。在70年代后期,出现了比较完善的微机保护样机,并投入到电力系统中试运行。80年代,微机保护在硬件结构和软件技术方面日趋成熟,并已在一些国家推广应用。90年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到了微机保护时代,它是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历史过程中的第四代。 我国的微机保护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尽管起步晚,但是由于我国继电保护工作者的努力,进展却很快。经过10年左右的奋斗,到了80年代末,计算机继电保护,特别是输电线路微机保护已达到了大量实用的程度。我国对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过程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着先导的作用。从70年代开始,华中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华北电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和南京电  第16卷第3期广东电力Vol116No13 2003年6月GUANG DONG E LECTRIC POWER J un1200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