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高考理综生物考试说明(考点细化)

2019高考理综生物考试说明(考点细化)

2019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考试说明(必修考点细化)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

(一)蛋白质

1、说出蛋白质的(含量)元素组成和基本单位

2、列举氨基酸的种类(20种,12种非必需氨基酸,8种必需氨基酸)

3、写出氨基酸的分子结构通式并说明其结构特点

4、简述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计算、能量)

5、简述蛋白质的化学结构(肽键,肽链)和空间结构

6、解释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7、概述蛋白质的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实例)

8、列举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变性的结果)

9、认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清楚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统一性)

10、简述鉴定蛋白质的实验原理,尝试检测组织中的蛋白质的一般方法

(蛋白质在细胞内外分布、细胞核内作用、细胞膜成分的更新)

(二)核酸

1、说出核酸的元素组成和基本单位(连接方式)

2、列举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部位(主要课本的准确表述)

3、DNA的平面结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和计算

4、DNA的空间结构及特点、功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稳定性,特异性,多样性)

5、认同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

生物合成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核酸功能)

6、知道DNA和RNA的分布和功能(具体组成与功能区别联系),三种RNA的分类及功能

7、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三)糖类、脂质、水、无机盐

1、说出糖类的组成元素,列举糖类的主要类别

2、说明动植物细胞中主要的单糖、二糖、多糖的分布、作用、相互关系

及各自功能(动植物特有的糖类)

3、认同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与能源有关的物质汇总比较)

4、简述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原理,尝试组织中还原糖的检测方法

5、说出脂质的种类及组成元素,举例说出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贮能物质

6、列举出脂肪、类脂和固醇的主要作用。

7、简述鉴定脂肪的实验原理,尝试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检测方法

8、说出水在细胞中的含量、存在形式和作用

9、说出I、Mg、Fe、Na、K等离子在生物体中的主要作用

二、细胞的结构基础

(一)细胞学说、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细胞的发现,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主要时期、代表性科学家)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三个要点)

3、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4、举例说明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5、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各种不同的生物材料

6、会辨别不同细胞的结构,说出不同生物类型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7、认同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二)细胞膜、细胞器

1、知道生物膜系统的概念,简述细胞膜的成分

2、描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其主要内容

3、体验用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与过程

4、举例说明细胞膜的功能

5、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6、说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原因,简述膜中各种组分的作用

7、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联系:(以分泌蛋白为例)

8、认同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是膜系统的一部分

9、识别线粒体、叶绿体的形态,说出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10、识别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溶酶体的形态,说出内质网、核糖体、

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

11、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12、确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重点掌握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三)细胞核

1、概述细胞核的结构(核膜、核仁、染色质(体))和功能

2、简述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区别与联系

3、简述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4、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5、说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实例)

6、举例说明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三、细胞的水分代谢与运输方式

1、通过渗透实验说出细胞吸水或失水情况

2、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3、简述细胞被动运输的两种方式

4、阐明细胞渗透作用的原理(①渗透装置②质壁分离概念、条件③原生质层)

5、阐明主动运输的原理、特点和意义

6、指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7、简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8、举例说出大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过程和意义

9、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四、酶与ATP

1、知道酶产生的部位,说出酶的本质和作用,

2、尝试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效果

3、举例说明酶的特性,概述酶的概念

4、概述酶促反应的原理,阐明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5、通过实验说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掌握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6、简述酶在生活中的应用

7、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8、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了解ATP的用途,说出ATP的形成途径

9、说明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概述ATP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五、光合作用

1、概述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原理,并说出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分布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结构与功能如何相适应)

3、说明光合作用(总反应方程式、原料、场所、条件、产物)

4、了解光合作用研究的历史(发现相关实验设计原理及过程)

5、说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6、说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7、解释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相互关系

8、举例说明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9、概述光合作用的实质,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浓度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10、解释环境因素(光照强度、温度、CO

2

11、收集农业生产上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有关信息,了解温室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

12、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学习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六、细胞呼吸

1、概述细胞呼吸的概念,举例说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阐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场所、过程(物质、能量变化)、反应式)

3、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

4、阐明呼吸作用的本质,了解细胞呼吸与细胞供能的关系

5、阐明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意义,列举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粮食储存——干燥、低温、低氧(充入氮气)、充入二氧化碳等)

6、通过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七、细胞分裂

1、简述细胞生长的概念,说出真核细胞的两种主要分裂方式

2、说出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和细胞也不是越小越好的原因

3、举例说出细胞增殖的意义,举例说出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

4、简述细胞周期的概念,指出其内涵

5、描述细胞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举例说出进行无丝分裂的细胞

6、概述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并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重要特征

7、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8、解释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和意义

9、比较各时期染色体行为,描绘曲线图,解释DNA和染色体数量的规律性变化

10、制作植物根尖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比较各期特点,绘制相关简图

11、可以区分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

八、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癌变

1、说出细胞分化的概念,举例说出细胞分化在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实例

2、简述细胞分化的特点及意义,描述细胞分化的过程及原因

3、列举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实例

4、列举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实例

5、说出细胞全能性的概念,解释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比较、条件)

6、搜集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与人类的关系,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交流信息

7、说出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描述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

8、举例说出细胞凋亡的含义,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9、探讨细胞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0、简述癌细胞的概念,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11、简述癌变的原因

12、交流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知识,关注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3、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之间的关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九、减数分裂

1、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及发生的部位、实质和结果。

2、解释并比较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名词。

3、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形态、数目、颜色等特征,区分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4、尝试模型建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

5、说明减数分裂的过程

6、概述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概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

7、区别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典型图形和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8、说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和 DNA 的变化规律

9、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不用制片,只观察永久装片)

10、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形态、数目和位置的变化

11、区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态。,比较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差异。

12、能判断配子形成中细胞数目、染色体和DNA的变化。

13、应用有关图形知识,区分每个细胞属于哪种分裂方式的什么时期。

14、解释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5、概述配子的形成与生物个体发育的联系。

16、说明受精作用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17、解释生物在不同世代间染色体数目和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原因。

18、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作用。

十、遗传物质DNA的结构与其发现的证据

1、分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得出相应的结论

2、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方法原理和过程,得出相应的结论

3、说出“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得出相应的结论

4、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并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结论

5、认同科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对探索遗传物质过程中的作用

6、说出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概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7、阐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8、收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的资料

9、评价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

10、体验沃森和克里克的探索过程与互助合作的科学精神

11、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索的精神

12、举例说明基因与DNA的关系,概述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13、阐述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14、探究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认同基因的物质性

十一、DNA的复制、转录、翻译与中心法则

1、概述DNA分子复制的时期、过程和条件

2、说明DNA分子复制的特点,阐明DNA分子复制的实质

3、概述DNA分子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4、认同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对研究 DNA分子复制的指导意义

5、复制转录翻译密码子反密码子的概念

6、说明遗传信息由DNA传递到RNA上的过程,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7、说出中心法则的内容,概述中心法则的提出和发展

8、指出遗传密码子与氨基酸的关系

9、举例说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控制关系和数量关系)

10、说出遗传密码的特点区别密码子和反密码子

11、区别起始密码子和启动子,终止密码子和终止子

十二、遗传定律与性状表达

1、说明孟德尔选择豌豆实验材料的原因

2、分析单因子和双因子杂交实验的过程,确立从简单到复杂、先易后难的科学工作方法

3、讨论孟德尔杂交实验的相关数据,形成科学的实验分析习惯

4、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研究步骤,形成对科学研究一般过程的认识

5、分析孟德尔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6、认同孟德尔的实验方法和研究步骤的科学性,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7、列举生物的性状及表现方式,区别性状及相对性状

8、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9、区别纯合子与杂合子,等位基因、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基因型与表现型,

10、杂交、测交与自交等遗传学概念

11、运用模拟实验,体验遗传因子通过分离及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

12、应用遗传因子的假设,解释与分析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现象

13、应用分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遗传图解)

14、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以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5、运用适当的方法(如测交)检验F1的基因型

16、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遗传现象(遗传图解)

17、举例说明遗传规律指导育种工作及人类遗传病防治

18、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影响

19、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和方法。

20、列举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和方法。

21、举例说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22、间接控制:基因→酶→代谢→性状(课本实例)

23、直接控制:基因→蛋白质→性状(课本实例)

24、应用有关基因与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25、阐明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

26、尝试用遗传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性状的显、

隐性关系及基因型,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27、说出确定染色体组型的步骤,识别人类染色体组型中的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28、概述生物性别决定的类型,解释人类性别比接近1:1的原因

29、概述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传递及表现的特殊性

30、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及其特点,概述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31、举例说出常见的几种遗传病及其遗传特点。(系谱图分析)

如:伴X显性遗传病及特点,伴Y遗传病及特点。

32、举例说明伴性遗传知识与人类遗传病防治及生产实践活动的关系

十三、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1、概述基因突变的概念,能判断是否是基因突变。

2、解释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

3、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类型,解释基因突变的原因

4、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概述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5、简述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差异

6、概述基因突变的意义

7、简述基因重组的概念和基因重组的本质。

8、举例说出基因重组现象,说明基因重组的类型。

9、说明基因重组产生的原因,简述基因重组的意义。

10、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几种类型,举例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

11、简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定义,简述染色体组的概念,举例说出非整倍体

12、尝试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

13、辨别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

14、举例说出杂交育种的原理、方法及特点

15、举例说出诱变育种的原理、方法及特点,举例说明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16、举例说明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方法及特点,举例说明单倍体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17、举例说出多倍体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18、简述转基因技术的概念,简述转基因的过程,关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19、例举转基因食品的特点,关注转基因食品的发展

20、比较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的利弊,形成对转基因食品客观公正的认识。

探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21、举例说出转基因的应用

22、简述人类遗传病的产生原因和特点,列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3、举例说出各类单基因病的遗传方式和风险率

24、列举染色体病对新生儿的严重危害,识别常见的遗传病

25、尝试制定调查计划调查身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体验在调查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习

26、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列举人类遗传病检测和预防的方法

27、说出遗传病的产前诊断与优生的关系,说出遗传咨询与优生的关系,

简述遗传咨询的一般方法和意义

28、简述搜集和交流基因诊断监测遗传病方面的资料

29、尝试对某具有单基因遗传病的家族进行咨询

30、说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对象和目标

31、说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工作进展

32、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成果和应用价值(意义)

33、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对科学、健康、社会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34、搜集和交流有关人类基因组研究方面的资料

十四、生物的进化

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隔离、物种的概念

2、尝试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3、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4、阐述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5、尝试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6、分析并阐述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7、评述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方向之间的关系

8、简述生物进化的历程,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

9、比较不同生物类型的差异性,认同生物的多样性

10、描绘不同生物在生物体、细胞或生物大分子等层次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11、阐明不同物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与生物结构、功能在不同层次上统一模式间的关系

12、区分异地和同地物种形成的原因,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13、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

14、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15、说出达尔文探索自然选择学说的方法

16、指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17、列举生物进化导致的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现象

18、认同用生物进化观分析生命现象的观点

19、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十五、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植物的向性运动:向光性实验、向重力性等

2、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发现、产生、运输、生理作用及作用特点(两重性)

3、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的作用

4、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扦插生根、无子番茄培育、除草剂等

5、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优点,使用实例

十六、动物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

1、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①反射:概念、类型②反射弧

3、兴奋的传导

①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原因,电位变化)

②在神经细胞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兴奋的传递分析)

③完成反射时,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导

4、高级神经中枢的种类和分布;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5、语言分区,人脑的高级功能(各区的功能)

十七、动物生命活动的体液调节

1、动物素的种类、产生及生理作用

①主要内分泌腺体的分布图②激素作用的研究方法

2、激素分泌的调节

①下丘脑是调节枢纽②垂体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③反馈调节

3、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①协同作用:生长发育、体温调节、血糖调节

②拮抗作用:血糖调节

4、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二氧化碳、H+、组织胺

5、利用昆虫的性外激素(性引诱剂)影响性别比例,改变种群密度

①内环境的组成

②体液各组分之间的交换

③与体内物质交换密切相关的四大系统

6、稳态的反馈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各自特点和联系

7、水平衡调节:①体内水的来源、去路②水的平衡调节机制、抗利尿激素

8、血糖:①血糖的来源与去路②平衡意义

血糖平衡调节机制

①直接调节——激素调节②间接调节——下丘脑

③糖尿病及其防治:病因、症状、防治

9、体温调节:

①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②人的体温及其相对恒定的意义

体温的平衡调节机制:(核心是维持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调节中枢(下丘脑)、感受器(皮肤和内脏冷觉感受器、温觉感受器)、

相关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寒冷环境中调节过程、炎热环境中调节过程10、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与区别

十八、动物的免疫调节

1、免疫的概念和类型

①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和结构基础②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③抗原:概念、特性抗体:概念、本质、分布、产生的相关细胞器

⑤体液免疫过程和细胞免疫过程(注意初次反应与二次免疫的比较)

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2、免疫失调疾病

①过敏反应:特点②自身免疫病:病例③免疫缺陷病:病例

3、应用:免疫预防、免疫治疗、器官移植

了解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并能利用免疫知识分析艾滋病患者的死因

十九、种群和群落

1、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J型增长、S型增长曲线的含义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与应用

3、生物群落的概念以及生物群落的成分

4、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别注意垂直结构的判断)

垂直结构(分层的原因,意义),水平结构(分布的特点及因素)

各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

①种内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②种间关系:互利共生、竞争、寄生、捕食

5、群落演替的类型,群落演替的过程,群落演替原理的应用实例

二十、生物的生态系统

1、①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圈的概念

②生态系统的类型、分布区域、主要特点、代表生物

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

生态系统的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3、①食物链:捕食链的组成、营养级、富集作用②食物网:

4、能量流动:总能量、摄入量,同化量,每个营养级能量的去向(课本P94-95图)流动渠道、流动过程、流动特点、研究意义及应用

5、物质循环:碳循环(循环图默写)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6、信息传递: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类型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功能

7、抵抗力稳定性:含义、原因、影响因素、破坏原因

恢复力稳定性:含义、原因、影响因素、破坏原因,及两者的一般关系

二十一、生物与环境保护

1、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全球性环境问题

2、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类型判断(间接价值 > 直接价值)

3、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二十三、生物学实验

熟练掌握课本的基本实验和科学探究历程(特别是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阅读课本(包括全部正文,小字,章节导语,本章小结,课后练习,科学技术社会等)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生物试题解析(原卷版和解析版)

全国3卷试题1-4页+解析4-14页 生物部分(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 B. 三者都含有DNA C. 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 D. 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 2.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 B.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C.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 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 3.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 A.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 皮肤血管舒张 C. 汗腺分泌汗液增加 D. 用酒精擦拭皮肤 4.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A. 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 B. 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 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5.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 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 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 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 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6.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 和Bb 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 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 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 、Bb 、bb 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A. 250、500、0 B. 250、500、250 C. 500、250、0 D. 750、250、0 三、非选择题 7.氮元素是植物生长 必需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内,在核糖体上合成 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___,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___,叶绿体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______。 (2)农作物吸收氮元素 主要形式有铵态氮(NH 4﹢)和硝态氮(NO 3﹣)。已知作物甲对同一种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中NH 4﹢和NO 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NH 4﹢和NO 3﹣同时存在时,对一种离子的吸收量大于另一种)。请设计实验对这种偏好性进行验证,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 8.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定A 、B 、C 、D 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_(填“抗体”或“抗原”)。 (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______。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_________。 (3)A 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

2019年高考天津卷理综生物真题试题解析

2019年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真核生物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翻译的场所 B.组成成分中含mRNA C.全部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D.能识别基因的启动子 【答案】A 【解析】核糖体是遗传信息翻译的场所,A正确;组成成分含有rRNA和蛋白质,B错误;真核生物核糖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识别基因的启动子的是RNA聚合酶,D错误。 的是 2.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 .. 选项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推论 A.损害呼吸道粘膜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改变T细胞数目影响特异性免疫 C.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细胞免疫 D.导致抗体水平升高影响体液免疫 【答案】C 的是3.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下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叙述错误 ..

A.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C.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 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 【答案】C 4.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 C.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B 【解析】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初级精母细胞中,A错误;由于AbD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则aBd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由于染色体上B和b所在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最终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AbD、ABD、aBd、aBd四种精子,B正确;B(b)与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属于基因重组,D 错误。 5.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液泡中紫红色的花青苷为水溶性。以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为材料,下列实验无法达到目的的是 A.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B.用水做层析液观察花青苷的色素带 C.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探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 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答案】D 6.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下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叙述错误的是

高考生物考点大全

高考生物考点大全 高考生物考点(一) 1.玻璃纸又称赛璐玢。是一种半透膜。 2.植物细胞吸水方式:1.无大液泡时:吸涨作用(靠吸水性物质吸水,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2.有大液泡时:渗透作用(有半透膜,有溶度差时) 3.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之间的细胞质。原生质: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4.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可以鉴别细胞死活。 5.细胞膜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结构特性:流动性。 6.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占4.5%。比例越高抗逆性越强。 7.自由水作用:1.细胞内的良好溶剂。2.参与生物化学反应。3.提供液体环境。4.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8.血钙含量过低会抽搐。,过高肌无力。老人血钙过少会骨质疏松 高考生物考点(二) 1.用丙酮能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 2.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恰好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得出的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3.磷脂由磷酸,甘油,脂肪酸组成。头部亲水,尾部疏

水。 4.科学家牙刷电镜下看到细胞膜“亮-暗-亮”的结构。推测生物膜是“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 5.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 6.糖蛋白只有膜外层才有。又叫糖被,作用:细胞表面的识别;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 7不要把细胞膜上的受体和糖蛋白混为一谈,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受体是糖蛋白的一种,但是有些题目要答“特异性受体”(一般都要加个“特异性”)不能直接写糖蛋白。糖蛋白是糖类还是属于蛋白质。 高考生物考点(三) 1.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的物质:苯,甘油,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水。 2.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小肠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是主动运输。 3.顺浓度梯度的是被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运输的被动运输是协助扩散,不需要的是自由扩散。逆浓度梯度的是主动运输,同时主动运输需要能量需要载体蛋白。 4.通道蛋白分两种,水通道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 离子通道具有特异性,只有在对特定刺激发生反应时才

2019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天津卷)附答案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 生物部分 第I卷 1.用3H标记胸腺嘧啶后合成脱氧核苷酸,注入真核细胞,可用于研究 A. DNA复制的场所 B. 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C. 分泌蛋白的运输 D. 细胞膜脂质的流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DNA的复制、蛋白质的合成及运输及细胞膜的功能等有关知识。DNA复制需要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mRNA与核糖体结合,翻译形成蛋白质;分泌蛋白的运输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形成囊泡运输;细胞膜脂质的流动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 【详解】DNA复制需要DNA模板、原料脱氧核苷酸、能量ATP和DNA聚合酶,A正确;mRNA 与核糖体的结合,开始翻译mRNA上的密码子,需要tRNA运输氨基酸,不需要脱氧核苷酸,B错误;分泌蛋白的需要内质网的加工,形成囊泡运到高尔基体,加工、分类和包装,形成分泌小泡,运到细胞膜,胞吐出去,与脱氧核苷酸无关,C错误;细胞膜脂质的流动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无需脱氧核苷酸,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A。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熟悉细胞中不同的生理活动的具体过程,来判断是否需要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 2.下列过程需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 A. 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 B.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 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 D. 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生理活动的相关知识。细胞中蛋白质、淀粉和多糖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无需消耗能量;生长素在幼嫩组织中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属于极性运输,其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在光下分解,不需要消耗ATP的能量;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酒精和CO2或乳酸,都不消耗能量。 【详解】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形成麦芽糖,不消耗能量,A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在幼嫩组织中从形态学上端运到形态学下端,需要A TP提供能量,B正确;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需要光能,不需要A TP功能,C错误;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变成乳酸,不需要ATP供能,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B。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熟悉细胞中不同的生理活动的具体过程,来判断是否需要A TP功能。 3.植物受病原菌惑染后,特异的蛋白水解酸被激活,从而诱导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同时病原菌被消灭。激活蛋白水解酶有两条途径:①由钙离子进入细胞后启动;②由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的细胞色素c含量增加启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水解酶能使磷酸二酯键断开 B. 钙离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植物细胞 C. 细胞色素c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有关 D. 细胞编程性死亡避免了病原菌对邻近细胞的进一步感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跨膜运输、有氧呼吸和细胞凋亡等有关知识。蛋白水解酶是催化蛋白质的肽键断开,水解成氨基酸;无机盐离子一般是主动运输进出细胞;细胞色素c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生物氧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电子传递体,在线粒体嵴上与其它氧化酶排列成呼吸链,参与细胞呼吸的第三阶段,使[H]和O2结合,生成水;细胞编程性死亡包括生物发育过程细胞的编程性死亡、细胞的自然更新及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病毒侵入体细胞,体细胞会启动凋亡程序释放病毒) 【详解】蛋白水解酶能使蛋白质肽键断开,生成氨基酸,A错误;.钙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植物细胞,B错误;细胞色素c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促进[H]和O2结合,生成水,C错误;植物受病原菌感染后,特异的蛋白水解酶被激活,从而诱导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同时病原菌被消灭,避免了病原菌对邻近细胞的进一步感染,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D。 【点睛】解答本题要能正确理解题设条件,结合相关知识,逐项判断,比较简单。

2019高考理综生物考试说明(考点细化)

2019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考试说明(必修考点细化)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 (一)蛋白质 1、说出蛋白质的(含量)元素组成和基本单位 2、列举氨基酸的种类(20种,12种非必需氨基酸,8种必需氨基酸) 3、写出氨基酸的分子结构通式并说明其结构特点 4、简述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计算、能量) 5、简述蛋白质的化学结构(肽键,肽链)和空间结构 6、解释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7、概述蛋白质的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实例) 8、列举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变性的结果) 9、认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清楚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统一性) 10、简述鉴定蛋白质的实验原理,尝试检测组织中的蛋白质的一般方法 (蛋白质在细胞内外分布、细胞核内作用、细胞膜成分的更新) (二)核酸 1、说出核酸的元素组成和基本单位(连接方式) 2、列举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部位(主要课本的准确表述) 3、DNA的平面结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和计算 4、DNA的空间结构及特点、功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稳定性,特异性,多样性) 5、认同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 生物合成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核酸功能) 6、知道DNA和RNA的分布和功能(具体组成与功能区别联系),三种RNA的分类及功能 7、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三)糖类、脂质、水、无机盐 1、说出糖类的组成元素,列举糖类的主要类别 2、说明动植物细胞中主要的单糖、二糖、多糖的分布、作用、相互关系 及各自功能(动植物特有的糖类) 3、认同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与能源有关的物质汇总比较) 4、简述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原理,尝试组织中还原糖的检测方法

2019年高考生物全国卷(1、2、3)考点及分值分布统计

2019年全国生物卷考点及分值分布统计 1.近几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1卷试题考点分布特点: (1)必修部分主要考点集中在:细胞的结构功能、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规律、调节(体液、神经、免疫、植物激素)、生态、教材实验等。选修一:微生物培养与应用为每年考查的重点,传统发酵技术和其他内容考查频次较低;选修三重点考查基因工程,其他内容考查频次较低。 (2)每年均考的考点:遗传规律、生态环境、体液调节、细胞结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几乎年年考。 隔年考的考点:酶和神经调节隔年考;元素与分子和生命历程考查频次较低。一直没有出题的知识点生物进化部分,2018全国1卷首次考查。 (3)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集中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酶、生命历程、体液调节、教材实验等;非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集中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遗传变异、生态、神经调节等;遗传、生态、神经调节、植物激素、免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可考查。 2.注重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 (1)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主要考查实验过程、结果的分析与判断、实验方案的设计等。 2019年全国1卷第29(2)题考查干旱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的变化及原因;(3)题考查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植物在干旱条件下气孔关闭的影响因素。2019年全国2卷第29(2)、(3)题考查生长素运输和作用的相关实验结果的分析;2019年全国3卷第29(2)题考查农作物吸收氮元素形式的偏好性进行确定。着重考查实验探究中科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以检验思维品质。 (2)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主要考查分析、推理、假说-演绎等逻辑思维;论证、评价等批判性思维;提出科学假设和设计实验方案等创新性思维。 2019年全国1卷第30(2)、(3)题运用所学遗传规律知识和分析、演绎推理等思维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全国1卷第29(3)题设计实验方案;全国2卷37(3)题设计实验方案确定甲、乙菌能否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全国3卷(2)题以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设计杂交方案验证分离定律。依托实验方案设计考查严密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服务于创新型人才的选拔。 (3)科学阅读和规范表达能力 科学阅读和规范表达:主要考查科学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用科学语言和专业名词、术语作出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的表述,是科学素养的根本要求。全国卷生物试题以学科特色的科学研究为情境,语言科学、逻辑严密,层层深入,清晰易懂,能有效考查科学阅读能力。 2019年全国1卷第32题通过图片和文本信息的快速阅读和有效获取,再结合系列设问,考查获取信息后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全国2卷第6题提供H﹢- ATPase酶的性质和实验、全国3卷第30题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考查,图文信息的科学阅读、信有效获取和加工,科学规范表述能够很好考查。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 (1)联系生产和科研实际 2019年全国卷许多生物试题取材于科研和生产实际,引导考生运用已构建的知识体系,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生物学问题,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激发考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的兴趣和责任感。 全国1卷第31题考查运用生态学原理解决果园生态系统中生物防治害虫方法高效、环保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全国3卷第37(4)题考查废弃培养基的处理方式,强调实验材料的安全处理和保护环境意识。试题充分体现高考的责任担当教育导向和育人价值。 (2)联系生活实际

2019年江苏高考生物说明试题解析(一)

2019 年江苏高考说明试题解析+知识点补充 (一)单线选择题 1.下列关于糖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 B.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 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 D.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解析:D A.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单糖是最简单的糖类,不能再被水解 B.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葡萄糖 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细胞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糖蛋白由糖链与蛋白质构成 D.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其中纤维素含量较多总结:在糖类中葡萄糖、半乳糖属于单糖;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属于二糖知识点补充:

糖类单糖、二糖、多糖 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 脂质脂肪、磷脂、固醇 固醇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 蔗糖:果糖+葡萄糖 乳糖:葡萄糖+半乳糖 蔗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属于非还原性糖 2.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数量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程序性死亡不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 B.生存因子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 C.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

D.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子细胞免疫解析:B A.细胞程序性死亡不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 B.生存因子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未能得到足够生存因子的神经细胞发生的程序性死亡是基因表达引起的,因为生存因子可以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相应的神经细胞不发生凋亡 C.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生存因子这种化学信号来传递信息的 D.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子细胞免疫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不是细胞免疫知识点补充: 1. 细胞凋亡、衰老、癌变、坏死的区别 2. 免疫系统的功能 3.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A.刺激效应T 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2019年北京卷高考考试说明——生物

2019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发布 [ 生物] 2019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生物学科内容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北京市高中教育教学实际进行修订。本次修订,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个别能力要求的表述进行完善;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从学科要求系统性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对“考试范围与要求”作出适当调整;有针对性地更新部分参考样题。具体内容如下: 一、完善“考核目标与要求” 在“考试的能力要求”部分,“(1)理解能力①辨认”的内涵描述修订为“能识别、表述所学生物学知识,能举例说出”。将原描述中的“举例说明”改为“举例说出”,表述更为恰当,使读者更容易把握“辨认”的能力要求水平。

二、调整“考试范围与要求” 1、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表述进行修订 将代表知识掌握程度要求“Ⅰ”“Ⅱ”的表述分别调整为:“Ⅰ。知道所列知识的含义,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够在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能力要求对应‘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Ⅱ。综合运用所列知识,能够在较为复杂的情境中分析和阐释生命现象,评价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能力要求对应‘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处调整,一方面参照了考试大纲的相关表述,与考试大纲的修订方向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实现了与北京卷《考试说明》中生物学科考试能力要求体系的对接,使考试要求的系统性与《考试说明》的整体性得到明显提升。 2、对“生物知识内容表”作出两处调整 对“生物知识内容表”作出两处调整。一是删去原“生物技术与实践”主题下“生物 学研究中的科学思想与一般方法”相关条目。因为对该部分内容的要求在去年新调整的学科考试能力要求中已被涵盖和细化,故删减。该调整使得知识与能力两个维度的考核要求更加清晰、明确。二是将表中“基因工程”部分的要求由“Ⅰ”改为“Ⅱ”。此处调整是基于考试大纲对基因工程相关知识的掌握要求,调整后与考试大纲的要求保持一致。 三、更新“参考样题” “参考样题”部分,以2018年部分高考试题分别替换了原有的2道选择题和2道非 选择题,样题总量保持不变。更新后的“参考样题”能够更加准确地体现考试改革的方向,反映命题理念的变化,总体呈现四大特点:基于真实科学研究情境,考查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责任担当;注重教材内容与课堂实验,考查知识结构与生命观念;突出科学学科特点,考查科学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 新修订的《考试说明》,贯彻立德树人任务要求,与新课程改革相向而行,总结并巩 固考试改革成果,反映教考互动的成绩,体现了在落实北京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进程中,生物学科考试评价工作的统筹谋划、稳妥推进和适度创新。此次修订,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生物学科教育考试质量,有利于发挥考试对中学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

(完整版)2019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完整版)2019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生物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 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考试内容。 高考生物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学科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等方面的应用,有利于高校对新生的选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 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 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2019年全国高考二卷理综生物试题评析

2019高三生物说考卷 一、说考题 1.2019全国11卷生物部分考点分析

2.特点分析 近四年全国n 卷考查情况比较: .i •」•.口 2019年全国n 卷总体特点:与往年相比,整体思路基本没变,试题难度继续有所下 降。 具体特点: (1)结构稳定、难度继续下降。保持了 6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2道选做题的结构模 式,部分题目虽然起点高、但是落点低,如第3题表面考查实验探究实质在考查ATP ,所以 基本无偏难题目,难度比2018全国n 卷继续略有下降。 (2)紧扣教材、回归教学本真。如第1题等多道题目均可在课本对应位置找到原话或 直接相关的描述内容(详见图表)。

(3)知识整合、突出能力考查。学科内跨教材整合,如31题综合考查生态和光合等, 整合了必修三生态学知识和必修一的光合呼吸等知识;突出了实验探究、信息获取、语言表述等多种关键能力的考查,如29题原因分析和37题实验设计等。 (4)联系实际、体现学科特色。背景设计联系生活实际,如第2题储藏马铃薯、第30 题环境激素、31题测定初级生产量等,体现了生物学科和生活生产实际应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紧密相关的特色。 (5)比较课本、个别方面待商榷。一是37题和38题难度一致性的问题,由于该2题为选做题,理论上为公平起见难度应一致,但考虑到本试卷37题涉及实验设计,实际难度可能略高于38题;二是部分答案的描述,如37题(3)小题、38题(2)(4)小题。【备注:37题(3)小题原题为“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若要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甲、乙菌能否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即。” 答案为“将甲、乙菌分别接种在无氮源培养基上,若细菌能生长,则说明该细菌能利用空气 中的氮气作为氮源”

高考生物考试考点细目

高考生物考试考点细目 高考生物考试考点细目: 1、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生命系统。 2、将人的胰岛素基因通过基因工程转入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分泌胰岛素时依次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合成成熟的蛋白质。 3、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没有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5、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6、细胞膜只含磷脂,不含胆固醇。 7、细胞膜中只含糖蛋白,不含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8、只有叶绿体、线粒体能产生ATP,细胞基质不能产生ATP。 9、只有动物细胞才有中心体。 10、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液泡。 11、无氧条件下不能产生ATP、不能进行矿质元素的吸收。 12、测量的CO2量、O2量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 13、氧气浓度越低越有利于食品蔬菜保鲜、种子储存。 14、黑暗中生物不进行细胞呼吸。 15、温度越高农作物产量越高。 16、细胞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 17、酶只能在细胞内发生催化作用。

18、细胞都能增殖、都能进行DNA复制,都能发生基因突变。 19、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20、细胞分化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21、细胞分化就是指细胞形态、结构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22、病毒能独立生活。 23、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有细胞核或核糖体。 24、精子只要产生就能与卵细胞受精。 25、人和动物、植物的遗传物质中核苷酸种类有8种。 26、基因只位于染色体上。 27、染色体是遗传物质。 28、DNA能通过核孔。 29、人体不再分裂的体细胞中共有46个DNA分子。 30、同一个人的不同细胞所含DNA不同、所含RNA相同。 31、同一个人的肝细胞中不含胰岛素基因。 32、血红蛋白位于内环境中、血浆蛋白位于细胞内。 34、酶都是蛋白质。 33、只有复制过程才有碱基互补配对,转录和翻译中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35、中午叶片气孔关闭是由于光照强度太强的原因。 36、减数分裂也有细胞周期。 37、原核生物能发生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38、有丝分裂能发生基因重组或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生物(含答案详解)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Ⅰ卷 生物 2019年全国Ⅰ卷生物学科试题特点:总的来看,试题的必修部分围绕主干、难度适中、考查全面,相对以往试题来看,呈现形式稳定、略见新颖,设问灵活有度;分值分配:必修一24分、必修二23分、必修三28分,选修15分,各个分册的分值比较合理。 ■高考新动向 1.紧扣基础,灵活呈现 今年全国Ⅰ卷生物试题涵盖教材中的光合作用、生命活动的调节、伴性遗传、种群增长曲线等知识,注重新情境下问题的分析。如第6题通过种群增长曲线图的分析,考查考生在新情境下提取信息、曲线分析与灵活运用的能力;第31题以果园生态系统为例,考查食物链、种间关系等生态系统基本概念以及运用生态学原理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性导向。 2.凸显思维,落实素养 今年高考生物试题在考查教材主干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落实生物学科的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如第29、30题要求解释生物学现象的原因,体现了科学思维考查中基于证据的论证这一重要的素养要求;第37题要求考生对高效降解环境有机污染的细菌的分离过程进行深入思考,深度考查微生物分离、纯化等内容,积极倡导环境保护理念,体现社会责任素养。 3.强化表述,注重实验 今年高考生物试题对考生实验设计和表述能力的要求较高,要求考生能综合分析题干信息,利用所给材料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和预期结果分析,并进行规范的语言表述。如第29题考查实验设计的思路表述,要求验证植物在干旱逆境条件下影响气孔开度的直接因素,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 ■考点新变化 第32题考查遗传规律的综合运用,涉及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判断、遗传定律

2019年生物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全国

B 绝密★启用前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综生物部分解析(参考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 至 4 页,第Ⅱ卷 5 至 8 页。考试结束后,将 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试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 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第Ⅰ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23 Cl35.5 K39 Fe 35 Cu64 Br80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出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血药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答案】B 【解析】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外的刺激所产生的规律反应,A 正确;兴奋在突触 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错误,反射完成的结

D 构基础是反射弧,C正确;一个反射弧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依靠递质的协助完成,正确 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 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 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答案】A 【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质中都含少量的DNA和RNA,A正确;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ATP、暗反应消耗ATP,B错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由细胞呼吸产生,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C错误;酶具有专一性,不同的生命活动所进行的化学反应不同,所需的酶不同,叶绿体和线粒体基质中所含酶不同,D错误 3.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水草 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 【答案】B 【解析】竞争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现象,故B正确 4.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 【答案】D 【解析】垂直结构是指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明显分层现象,故A、B正确,动物的垂直结构与植物提供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有关,C正确;乔木层的疏密程度影响下层的光照强度,从而影响草本植物的水平结构,D错误。 5.关于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 考点87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含解析)

考点87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生物反应器——生产细胞产品 (1)转基因成果转基因抗性农作物 (2)对安全性问题的争论 ①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a.反对“实质性等同”。 b.担心出现滞后效应。 c.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 d.担心营养成分改变。 e.侵犯宗教信仰者或素食者的权益。 ②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a.可能扩散到新的生态区域,破坏生态平衡。 b.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 c.可能与某些细菌或病毒杂交,重组出有害的病原体。 d.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进入杂草,形成“超级杂草”。 ③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类生活环境 造成破坏。 (3)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①正视转基因技术可能带来的安全性问题,要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②制定政策和法规,最大程度保证转基因技术和产品的安全性。 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3 (1)生物武器的种类(连线) (2)我国政府观点: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考向一生物技术的安全性 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引起人们争论的技术原因是 ①转移基因的功能往往未知 ②转移基因的结构往往未知 ③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④外源基因往往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C 解题技巧 1.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问题的原因 (1)目前对基因的结构、调控机制及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有限。 (2)目的基因往往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3)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4)转基因生物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其他物种竞争力弱而大量死亡,引起生态危机。2.安全性常见误区 (1)引入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如果引进的生物会破坏环境或者对当地生物的生存造成影响,可能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锐减。 (2)转基因生物具有危害≠阻止技术的发展:应用正确态度对待转基因技术,不能因为可能的危害而阻止技术的发展。 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1984年第一例转基因鱼在我国诞生以来,转基因鱼的研究取得很大进步。如转入外源生长激素(GH)基因的鱼生长速度快,饵料转化率高,但鱼类易于逃逸、扩散,因此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需研究转基因鱼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及外源基因的扩散问题。最近,我国科学家只是将三倍体的转基因鱼投入自然系统。 (1)转基因鱼培育成功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人的GH是一个含有19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若将人的GH基因转移到鱼体内,则转基因鱼增加的脱氧核苷酸数至少是________个。 (3)转基因鱼通过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取得较高的特定生长率,以致其生长速度快于非转基因鱼,蛋白质转换效率也显著高于非转基因鱼。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鱼类易于逃逸、扩散,因此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试分析引起生态安全性问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多倍体鱼类对控制过度繁殖是有效的,培育成功的三倍体“湘云鲫”,其形成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从保障生态安全性问题分析只投放三倍体鱼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遗传物质都是DNA (2)1 146 (3)转基因鱼受体内合成了大量生长激素,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 (4)转基因鱼与同种野生鱼杂交,使野生鱼带有转基因,具有生长优势,使其捕食对象大量减少,与其他物种竞争加剧,引起生态危机

2019年高考理综生物真题试题(北京卷)(Word版+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理综生物真题试卷(北京卷) 一、选择题(共5题;共30分) 1.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像如下, 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错误的是() A. 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 B. 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 C. 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 D. 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 2.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 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得出() A. 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 B. 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 C. 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间的联系 D. 不运动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 3.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 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培养基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 B. 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 C. 以上两种细菌均不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 D. H/C 值反映了两种细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异 4.甲、乙是严重危害某二倍体观赏植物的病害。研究者先分别获得抗甲、乙的转基因植株,再将二者杂交后得到F1,结合单倍体育种技术,培育出同时抗甲、乙的植物新品种。以下对相关操作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将含有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的载体导入受体细胞 B. 通过接种病原体对转基因的植株进行抗病性鉴定 C. 调整培养基中植物激素比例获得F1花粉再生植株 D. 经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若干再生植株均为二倍体 5.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 A. 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 B. 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 C. 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 D. 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0分) 6.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1)流感病毒必须在________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________、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 (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3)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每年要根据流行预测进行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原理是________。 (4)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________(选择并排序)等。 a. 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 b. 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 考点6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含解析)

考点6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的过程 (1)概念理解 (2)流动过程 ①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②能量散失的途径是呼吸作用(代谢过程)。 ③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2.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意义 (1)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若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可绘成 能量金字塔。 (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研究意义 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 最有益的部分。

考向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1.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参与丁过程的都是异养型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 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 D.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 【参考答案】C 归纳整合 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与去路分析 消费者摄入能量(a)=消费者同化能量(b)+粪便中能量(c),即动物粪便中能量不属于该营

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 消费者同化能量(b )=呼吸消耗(d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e )。 生长、发育和繁殖(e )=分解者利用(f )+下一营养级同化(i )+未被利用(j )。 所以有:(1)未被利用的能量: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和动植物残体以化石燃料形式被储 存起来的能量。 (2)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 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3)动物同化的能量与摄入量之间的关系:动物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有机物中的能 量,即摄入的食物只有一部分被同化。 (4)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全部能量。 2.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B .⑤中包含了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 .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②③ ×100% D .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生态系统中,①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答案】D 考向二 能量流动的特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