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王铎行书鉴赏与辨伪

王铎行书鉴赏与辨伪

王铎行书鉴赏与辨伪
王铎行书鉴赏与辨伪

王铎行书鉴赏与辨伪

王铎,字觉斯,号嵩樵、石樵、十樵、凝樵、雪山、痴仙道人等。河南孟津人。

他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死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享年只有61岁,对于一个书画家来说,可说是英年早逝。

王铎是明末遗民,居清初书坛代表人物之首。他在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动荡时期把中国的行草书法推向了高潮。后人评其书法曾有“后王(王铎)胜前王(王羲之)”、“神笔王铎”等赞语,认为他的书法艺术耸立起“明以后书法的一座山峰”。今人又把他列于中国十大书法家之列。

一、朝代变迁精神愤懑影响书风

王铎在书法上所取得的成就和形成的独特书风,与他的勤奋和天赋都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也与朝代变迁所引致的精神愤懑、矛盾、压抑而欲抒发息息相关。

同众多的书法大家一样,王铎的书法源于古人的传统,又经历过长期刻苦的习练。

他的书法师宗晋唐,自己曾说“余从事书艺三十年,皆

本古人。”“予独宗羲献”,也说过“行草学山阴父子,正书出自钟元常,虽以钟王为模范,亦能自放胸臆。”从他现存作品看,他的书法先得“二王”平正、文雅、秀媚之姿,后融入颜柳,取其雄强之力。宋代米芾对他的影响极大,他学米芾,得其造势,取八面出锋用笔。他还取旭素,得其书写流动、变幻无穷之态。从总体气息看,其书法又有强烈的明末书风的特点。

王铎学习书法十分刻苦、投入。13岁那年,他得到一部断本《圣教序》,勤学苦练三年,能做到字字逼真。进而由《淳化阁帖》而博采众长,从唐代的虞、褚、颜、柳直到宋代的米芾,兼收并蓄。学习中,他把传统与创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既以古人为模范又能自出胸臆,既能放纵又能收敛的艺术境界。50岁时,他完成了白化,以超越前人的胆略,创立了雄强、尚势、尚力的博大书法风格。

王铎这种独特风格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及曲折经历关系更为直接。

王铎的大半生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帆风顺、步步高升,受到皇上的重视和重用,得到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显赫地位。

他14岁开始读书,两年后入庠,30岁中举,31岁中进士,正是风华正茂之时就进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以后不断升迁,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翰林院检讨、经筵侍从官、福建

考试官、翰林院侍讲、少詹事、礼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职。

但明亡清立,改朝换代,使他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崇祯缢死,福王朱由菘在南京建立南明小朝廷,王铎被任命为礼部尚书。1645年5月,清军兵临南京城下,朱由菘出逃,王铎等已回天无力,便与赵之龙、钱谦益等率大臣及明军20万余人投降清军。降清后,王铎仍受重用,担当户部尚书,掌弘文院事等职。

王铎虽长期身居高位,但由于明末朝廷腐败,报国之心难以实现,心情是十分压抑的。他曾因反对太监专权,被调离北京;他向崇祯进谏,不要税外加赋,增加农民负担,惹得崇祯大怒,政治上很不得志。

俗话说:“离乱人不如太平犬”,我们也可以说“离乱官也比不上太平犬”。由于社会动乱,灾连祸结,农民生活于饥寒交迫的境况之中。崇祯十一年,王铎上书乞归,回到了家乡河南孟津。以后由于为父母守丧,又处于苦难深重的中原大地,生活十分困顿。从他在崇祯十五年写在册页后的落款即可窥见一斑:“书时二稚子戏于前,叽啼声乱,遂落数字(如)龙、形、万、壑等字,亦可噱也。书画事须深山中松涛云影中挥洒,乃为愉快,可得乎!”另一处写道:“日来病,力疾勉书。时绝粮,书数条卖之,得五斗粟,买墨,墨不嘉

耳。奈何!”当时王铎穷到靠卖字购米买墨,是我们所想象不到的。而那种“深山中松涛云影中挥洒”的仙境只能是空想而已。同是朝内重臣,王铎与董其昌的境遇相比,真可谓有天渊之别。

王铎降清后,官是没变小,死后皇帝还谥号“文安”,但因为他侍奉了两朝,大节未保,品行上有了污点被明朝遗民和士大夫所痛斥,他始终生活在被人不齿的社会氛围和沉重的心理压力之下。

明天启年间,王铎与书法家黄道周、倪元璐为同榜进士,当时有“壬戌三狂人”之称。三位明末的大书法家名气相当,关系也非常亲近,他们在艺术上互相推许,来往密切,王铎名望尚居黄、倪之首。古时文人视气节高于生命。入清以后,黄、倪二人相继捐躯,王铎降清虽然保住了身家性命和高官厚禄,但是却留下了不忠的坏名声。清王朝对明朝忠臣烈士包括他的朋友黄道周、倪元璐等进行追谥加褒,而王铎虽居重官,却无所事事,每日纵酒携妓,丝竹管弦,只求早死以求解脱,还谈什么政绩。所以朝廷把他目为“贰臣”,被载入“进退无据、谬托保身”的《贰臣传》中,这对他无疑是极大的打击。

在这个社会翻天覆地变革的时期,明末书家的心灵上大多经受了非人所想象的巨大磨难。王铎也同样如此。他们愤

世嫉俗、冤屈不平、壮怀激烈,所有郁结的情绪都要借助书法来毫无保留、不加修饰地尽情宣泄,结果导致书法艺术风格上的重大变革。王铎的书风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形成的。

二、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王铎对于隶、楷、行、草诸书体皆擅长,但其中以行草书的成就最高,也最能代表其艺术的个性。

每一位名家的书法作品,只要一铺展在面前,就会有一种独特的艺术冲击力震撼人的心灵。越是造诣深的书家,这种冲击力就越大。王铎的作品就具有这样的神韵。

王铎行草书的特色,最鲜明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大气磅礴。

王铎在总结历代书家风格的基础上,创立了雄强苍郁的书风。在雄强书派的不断完善和书风的多样化方面,他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这也是他为书法发展进步所做出的最大贡献。所以,虽然清代统治者极力推崇董其昌、赵孟频的书法,并影响了全国的书风,王铎的书风不被统治阶级所认可,加之他“贰臣”的坏名声,数百年来几被人所遗忘。但金子终究是金子,它决不会被时间的尘埃所埋没,而总要放射出应有的光芒。

明代的文人书法,如文徵明、唐寅、董其昌等,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但过于柔靡华丽、轻薄精美,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只有到王铎之时,书风才为之一变。

入清之前,王铎的书法即已达到挥洒自如、不同凡响的境界。厚实的笔力,茂密的结体,飞动的姿态,如山呼海啸,连绵不断,势不可挡。入清以后的晚年作品更强调气势,笔势奔放,结体欹侧,造型夸张,章法绵密,大小错落,各种对比关系得到了强有力的表现,旱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如雷似电,似大海磅礴的阳刚之美(图1)。

明代晚期盛行的超长的立轴也为他发挥自己的书法特

色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为了表达炽热情感和困顿人生之间感情的激荡,他十分喜欢写直幅大作品,八尺、丈二甚至更大,从上到下,一泻而下,痛快淋漓。这与董其昌形成鲜明对比。董其昌常常喜欢经营小幅作品,有些大幅作品也多为代笔者所为,而且还是手卷,基本不善于写立轴,更甭说大幅立轴了。

二是厚朴生劲。

王铎的笔法既笔画流动、纵横捭阖,又厚重朴茂,特别是具有一种生劲之气。

专家在介绍与王铎同时代的可同他比肩的大书法家时

说:“黄道周的存世书法立轴笔力矫健、连绵不断,然总体上缺少变化。张瑞图一味求奇求怪,虽然生涩苍老,却丑陋狂怪,堕入魔道,观之使人生厌。傅山虽然也写了不少立轴,但笔法单调……一味弯曲盘绕,如死蛇挂树,毫无生气。”这一评价是很切当的。

书家的作品,有的中规中矩,但古板僵硬;有的激越跳荡,但流于狂肆甚至丑怪。王铎则把激越和醇厚完美地结合起来了。

厚重朴实,就是他的字都很符合章法要求,似乎有点循规蹈矩,不颠狂,不求怪,保持一种平常态。但在厚重的本色中,却字字笔力道劲,完全出自自然的随机变化,靠繁复的运笔变化,生发出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这是他所以超越同时代人而上接米芾,数百年间无人可及的一个很重要的地方。这一风貌形成的根源就在于他的笔力中所蕴含的极为深厚的功夫。

所谓生劲,“劲”就有刚健有力,不稚嫩,不绵软;而“生”呢,就是不熟腻,不圆滑,像枯藤老松之皮,摸起来有一种扎手的感觉。生和劲自然融合在一起,就显示出力度,对人视觉上的冲击力会更大(图2)。

三是抒情味浓郁。

书法中的线条是书家感情的载体。书法更能充分抒发书

家心头的情结和思绪。书家在书写时常常是以笔和墨在纸上宣泄自己的情感。书法的线条,可以看作是乐师手中的五线谱。越是水平高超的书法作品,就越是在字里行间激荡着令人陶醉的心之声。

王铎一生坎坷,晚年被朝廷嘲讽、同僚不齿和社会斥骂,他曾有的炽热感情和郁闷愤懑之气就压缩在心中,极需要用一种方式进行抒发和宣泄。书法理所当然地成为他的第一选择。王铎的书法充满了抒情味,充满了诗味,可以说是书法中的抒情诗。他的书法有抑有扬、有放有收,可以感受到他心中感情之波在翻滚,每一笔画都是在情绪的鼓荡中挥洒出来,似电闪雷鸣、似海涛汹涌、似铁马奔驰,令人心荡神怡,何等痛快淋漓(图3)。

王铎书法的仿品,无论是新仿或旧仿,好一些的字形像,不好的连字形都不像,共同的特点是缺乏王铎书法的神采。就像人工做的塑料花,无论形状色彩如何逼真,但绝无真花那种鲜活的灵性。这是一眼就能看出的(图4、图5)。

三、力透纸背的笔墨功夫

优秀的书法家都有深湛的笔墨功夫,这功夫当然是经过千锤百炼才获得的。王铎年幼时就开始学书,加之他勤奋好

学,聪颖过人,天赋极高,所以进步很快。他入门的范本是王羲之的《圣教序》,苦心追摹《兰亭序》、《十七帖》等。此后转益多师。他一直十分崇拜米芾,声言“予为焚香寝卧其下”。他酷爱《淳化阁帖》,认真临习,汲汲于其中的精华。王铎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每天都要习练,而且规定自己一日临帖,一日创作。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他的书法才达到炉火纯青、出类拔萃的境地。

王铎的字起笔比较稳重,蘸墨较多,有时还有晕染。这是力量内敛的一种表现(图6)。多数字起笔厚实,较粗,显得从一着笔力量就很足。

点画上,强调中段,提按起伏,浑厚苍茫。笔画粗细变化较大,粗笔细笔错落有致。一个字中,有的笔画粗一些,有的笔画细一些。整体看来,粗细变化非常自然。两端则不加约束,舒展放逸。

运笔大胆,笔力奔放,能收能放,收放自如,流动多姿,变幻无穷。在一幅作品中,有些字厚实稳重,似重石岿然不动。那是在积聚力量,蓄势待发,如溪水冲破水潭,一泄而下,银线飘舞,水花四溅,使人感到痛快淋漓。他的书法作品或像一条或大或小的溪水,在谷间或快或慢地自然流淌着,或像山崖边的古藤随风翻卷舞动,藤干婉转劲健,藤梢轻盈飞卷。

纵逸中常有横笔崛出,使转中又巧用折笔顿挫、方圆并

举的笔法,忽涨忽渴的墨沉,似散不散,似乱不乱,左之右之,颠之倒之,收放自如,情绪跌宕,极其酣畅淋漓。

大胆的运笔,使笔画的使转中显示出一种速度感和灵动的韵律感。由于他运笔纯熟,毫无犹豫迟疑、左顾右盼,所以常常下笔如飞。从那变化灵动的笔画中,你似乎可以感受到王铎运笔时笔端呼呼作响的风声。那神态,如山呼海啸,连绵不断,势不可挡。气势逼人,令人神往(图7)。

古人说“纵而能敛,故不极势而势若不尽。”王铎就极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他在书写时,虽然尽情挥洒,纵横驰驱,随心所欲,但不逾规矩法度,有条不紊,和谐自然,收而不密不乱,放而不过不飘。运笔中,既注意充分表现线条中的力度,又使这种表现十分含蓄,深藏而不张扬。

王铎行书左低右高、中间紧收,上大下小,四角比较舒展,特别是左下、右下和末尾的一笔,都具放达的特点。最后一笔的竖画,多写成斜状,或向右斜,或向左斜,有的中间还有弯曲,这更显示出感情的激扬。他特别强调横势,左右开张。当然,他十分注意放而有度,舒而有控(图8)。

结字上,他纵而能敛,险中见正。字形大小、长短、宽窄、方圆、正斜、肥瘦变化多样,每个字的结体都在变化之中。这是他书法的一大特色(图9)。

在章法布局上,他既注意于单字的似欹反正,在各个偏旁部首的组合关系上作文章,同时还以数个字、一行字或一

幅字为单位,处理这种欹正的变化。如图10中的“足”、“食”、“左”、“郑”、“酣”字,图11的“我今方浩荡”,图12的“开筵鸣画角”。每个字似乎欹侧不稳,但经过字与字的相互协调,行线的动荡错落,以及字内、字间、行间黑白处理,却又复归平正,和谐统一。加之王铎的行书中常有草书,行草结合,图13的“书画虽遣怀真无益事”,形成跌宕起伏、对立统一的效果,更为放纵自如,姿态万千。这方面的处理艺术,真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王铎创造出了一种与书风相适应的线条,他用笔多变,方圆正侧,典雅刚狠,铺绞破拢无所不能,线条刚柔相济,柔中有刚,柔而有力,可以感觉到极有内力的弹力和韧性。粗细对比适当,有的如古藤之老干,有的如古藤的新梢,垂于悬崖之畔,迎风飘舞,优美的画面中透出如诗如歌的意境(图14)。

王铎的用墨由湿渐干、由干渐枯,从最浓到最淡,从涨墨到渴墨,润燥相间,运用自如,具有十分强的节奏感。他还成功地使用涨墨法,以墨的流动与涨渖来粘并笔画,形成块面,这一方面简洁了形体,避免繁琐;另一方面造成块面与线条的对比组合,增加表现力,增强书法作品的神采(图15)。

王铎的书法所达到的境地,仿作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凡仿品都是唯恐不像,所以运笔总是束手束脚,规规矩

矩,不敢放开。或者刻意模仿,故意歪歪扭扭,让人感到非常别扭;或者笔画僵硬,特别是转折处非常刻板。一个字的最后一笔,如果是竖画的,常无力,收不住;如果是捺或撇的,常轻飘、浮滑。如果一幅作品中有几个竖画或撇捺的,多形态一致,缺乏变化。造假之作,常于结体转折处扭结失形,笔画或过于用力,显得躁硬横强;或用力不足,显得浮浅薄弱,与真迹的厚实生劲相差甚远。

四、用字特点和署款用印

古时的书法大家多博学多识,写字时常用一些冷僻的字和异体字,有些字的写法独具特色,王铎也是这样。

现在通行的简化字其中有些就是过去的异体字,也有一些是过去草书的写法。所以,古人书法中出现与现在简化字相同的写法并不奇怪。

王铎在书法作品中喜欢用比较简化的异体字,这些异体字一些是偏旁与现在的简化字相同,如:“言”字旁简化成“讠”旁,“阴”字旁简化成“门”字旁,“爿”字旁简化成“”字旁等。“讠”旁的有“语”、“诵”、“诸”、“谢”、“诚”字,“门”旁的有“问”,“”旁的有“将”。

其他与简化字同的有“与”、“绿”、“气”、“险”、“来”、“尔”、“栖”等。

一些字足当时的草书写法或异体字、冷僻字,如“度”字写作“鹰”、“西”字写作“卣”、“渔”字写作“浪”、“法”字写作“渡”、“受”字写作“量”、“雷”字写作“蠹”、“契”字写作“羿”、“原”字写作“原”、“思”字写作“总”、“农”字写作“楚”、“蛇”字写作“蛇”、“蟪”字写作“蟪”。他曾将“刘”字写作“馏”字,即使在古代,认识这个字的人也很少。

王铎的名款以草书较多见,行书较少(图17)。名款最容易区分真假。真品都十分流利自然,作伪者对名款当然也是刻意模仿,但总足十分别扭,尤其是草书名款,更是如死蛇扭动。还有的作假者搞不清王铎名款的行笔走向,胡扭一通,丑陋不堪。

王铎的用印有:王铎之印、觉斯、王铎、宗伯之章、大宗伯印、觉斯父、烟潭渔叟、大学士章等(图18)。

由于年代久远,王铎书法真品上的印鉴多不清晰,或不完整。

(责编:唐陌楚)

书法十大行书欣赏

书法十大行书欣赏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国书法十大行书欣赏 2014-11-05 阅85004转92 分享: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的盛游之事。全篇写的从容娴和,气盛神凝。被后世学书者尊崇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共计三百二进制十七个字,逸笔天成,而且变化结构、转换笔法,匠心独运而又不毫无安排造作的痕迹。这样的基于资质超群,功臣力深厚的作品,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 ,确实是当之无 愧的。 兰亭书法,符合传统书法最基本的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内恹”的笔法偏重骨力,刚柔相济,点画凝练简洁;在书写技巧上包含了无数变化之道,仅一个“之”字就有十余种写法,在传统的“中和之美”的格式上成为样板。千余年来,历代文人多以《兰亭序》为标准,笔耕不辍。人们习惯地把书法家写《兰亭序》的水准作为衡量其传统功力的尺度。 《兰亭序》不愧为博涉众美的经典之作,读其文、赏其书、品其趣,是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原作纸本,纵28.8厘米。横75.5厘米,共234字(另有涂抹字30余个)。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唐

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颜真卿为杨国忠排挤,出为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南)起兵,着名的安史之乱开始。一时河北诸郡迅速瓦解,惟颜真卿的平原郡高举义旗,起兵讨叛,被推为义军首领。时颜真卿的从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派其第三子颜季明与真卿联系,联合反叛。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设计杀死安禄山党羽、镇守土门(今河北井泾)要塞的李钦凑,夺回土门。一时形势好转。颜杲卿派长子颜泉明押送俘虏到长安报捷群请求救兵。不料路经太原时为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截留。王想冒功,拥兵不救。安禄山闻河北有变,派史思明回兵常山。颜杲卿孤军奋战,苦战三日,粮尽矢绝,城破被俘。颜季明等被杀头,颜氏家族死者三十余人。颜杲卿被押解至洛阳,英勇不屈,先被断一足,凌迟处死。直到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颜杲卿才被朝廷追赠太子太保,溢“忠节”。颜真卿时任蒲州太守,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即派杲卿长于颜泉明到常山、洛阳寻找季明、杲卿遗骸。只得到季明头部和杲卿部分尸骨,为了暂时安葬这些尸骨,颜真卿写下了这篇祭侄文草稿。因为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可以说,《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至为宝贵。

王铎年表

王铎自画像 1592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壬辰1岁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建立明朝,迄今225年。 明神宗朱翊钧为第13代皇帝。明神宗万历间,帝疏于政务,每不视朝,时朝议者两件

大事,一曰开矿之争,一曰东宫册立。 王铎诞生于河南孟津邑双槐里。父王本仁,31岁,母陈氏29 岁。据《明季南略》记载,王铎“河南孟津籍,山西平阳府洪洞人”。 是年,孙承宗30岁、文震孟19岁、姚希孟14岁、钱谦益10 岁、黄道周8岁。 1594年明万历二十二年甲午3岁 二月,皇太子常洛出阁讲学,时年14岁,出阁用东宫仪,中外欣慰。 王铎三妹生于是年。 1604年明万历三十二年甲辰13岁 王铎始临习王羲之《圣教序》。三年后,字字逼肖。 1605年明万历三十三年乙巳 14岁 王铎始读书,古文数篇而已。 1606年明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5岁 王铎舅陈具茨缔社于乡里,王铎从之学文。 1607年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 16岁 王铎入庠读书,时家境益窘迫,生计维艰。 与孟津东20里花园村马氏之女结婚。妻马氏长王铎二岁,岳父名马从龙,字云合,河北香河知县。是年42岁。在经济上,王铎多得妻马氏及岳父马从龙接济。 四弟王镆生。 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已酉18岁 秋,福建、浙江、江西大水,四川、河南、陕西、山西旱,畿内山东、徐州蝗。 王铎就学干山西蒲州河东书院。 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9岁 三月,廷试赐韩敬、马之骐、钱谦益及第。 岳父马云合辞官返里。 1611年明万历三十九年辛亥20岁 王铎家田仅十三、四亩,贫困时不能一日两粥。舅父陈具茨时相资给。 长子无党生。 1612年明万历四十年壬子2l岁 八月,王铎以禀膳生员赴乡试不中,友人吕维祺举于乡。吕维祺时年二十七岁。 1613年明历历四十一年癸丑22岁 嵩山之内有王铎书屋,当时或就读于此,有诗作《嵩山》五律两首。 友人吕维祺中进士。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25岁 春,畿内,山东、河南大饥,河南农民义军起。 王铎肆业于西烟寺,得大司寇乔鹤皋器重,令弟子受学于王铎,赖之资给,得以度过荒年。 家中园田产两棵灵芝,因名日“再芝堂”。 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已未28岁 三月,杨镐统兵分四路攻后金军,战于萨尔浒,明军大败。 是秋,王铎读书于邑西谷献山之陈荩吾山庄。 舅父陈具茨中进士。 书《吴养充墓表》。 1620年明万历四十八年(光宗泰昌元年)庚申 29岁 七月,明万历帝崩。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doc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d o c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 《正面管教》讲述的主要就是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下面给大家分享正面管教的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借鉴!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1近段时间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也看了邓老师写的读书心得,当时很是心动,很认同书中提出的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的理念,认为与我的组织上课理念很是接近,但系统、完善、深刻的太多了。后来由于上班期间太忙,一直没能有时间仔细读这本书。后来,我迫不及待地买来这本书,仔细研读了一个多月,一边读,一边勾划,一边回顾和反思,记录自己的感悟。感觉自己以前的认识真是太肤浅了,此次阅读,对于正面管教有了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现将我这段时间的学习体会整理下来。 《正面管教》这本书出自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博士,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书中反复强调: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并且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书中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成年人对孩子的引领和指导是很重要的,但是孩子应该得到同等的尊严和尊重;他们也应该有机会在和善而坚定而不是责难、羞辱和痛苦的氛围中发展自己所需要的人生技能。我们常常剥夺孩子以负责任的方式作出贡献来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机会,然后却反过来埋怨孩子,嫌他们没有责任感。这也正是我们的现状,我们大人制定了规则而不是由孩子们讨论制定却要求孩子们必须遵守,否则就要受到惩罚,而且是以“我爱你,我这是为你好”的名义。我们嘴里说着爱,却面目狰狞,怪不得孩子们疑惑,反叛。我们必须明白,给孩子们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上进心,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书中几次提到这样两句话:“我们究竟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我很受触动。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劝阻不起作用时,我一向认为“做错了就应该受到惩罚”,惩罚会促使孩子做得更好并成为更好的人。我像很多人一样被惩罚的当时效果所愚弄,同时疑惑着孩子们为什么“不长记性”。 正面管教不以任何责难、羞辱、或痛苦(肉体上的或精神上的)作为激励手段,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人生技能。对比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特别是对管教子女方面,我很惭愧,我所采用的教育管理方法,并不都能满足这些标准。很多时候我作为一名家长,帮孩子报兴趣班也没有考虑到孩子喜不喜欢就帮他报了,常常强迫他做一些他不喜欢做的事情。

行书古诗书法作品欣赏

行书古诗书法作品欣赏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古诗书法作品,非常优美的书法作品,在书法中享受古诗的艺术。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古诗书法精选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古诗书法精选作品欣赏 古诗书法精选作品图片1 古诗书法精选作品图片2 古诗书法精选作品图片3 古诗书法精选作品图片4 书法的表现手法 书法上作品中的黑和白不是简单的色彩相加,是在微妙中提升作品的质量,增加作品的感染力,配合作品的其他要

素构成美妙绝伦的艺术品,让人们在黑白的世界里感受到书法的博大精深。墨色的黑造就书法作品的优质线条,墨色的浓淡展现书法作品的节奏,黑与白的结合影响着书法作品的情趣。林散之的行书作品,整篇笔墨一气呵成,线条劲健,节奏明快,情趣丰富,无丝毫造作之意。真可谓蔡邕《九势》中提及的“夫书肇于自然”。所以,精妙的挥毫留在纸上的痕迹,洁白的宣纸赋予巧妙的布白,乃是形成黑白世界精神意趣的重要因素。没有黑白的巧妙对应,没有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手法,就没有书法艺术。可以说是由于黑白的分布,才形成了中国书法中特有的空间美。那么笔墨派生出来的空灵动荡,富有节奏韵律的意境之书法,还在于黑白的处理和表现。失去了黑白,则这种内涵丰富的空间形式美也就会失去。 清代学者、书法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道:“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为书艺一大关键已。

笔实则墨沈,笔飘则墨浮。凡墨色奕然出于纸上,莹然作紫碧色着,皆不足与言书,必黝然以黑,色平纸面,谛视之。”墨的色泽浓淡的表现形式彰显着艺术品的不同魅力,每个书家的习惯和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是浓,还是淡,只要是运用得体展现出流传享誉的佳作,墨的浓淡有风韵,关键在于掌握和运用。清朝就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的评说。清代名臣刘墉写字用墨浓重,书风貌丰骨劲,味厚藏神,营造出一种雍容、静谧的美感,被后人称之“浓墨宰相”。与浓墨相反,擅用淡墨的王文治,人称之“淡墨探花”。王文治被认之为是董其昌书法风貌的再现,王文治十分敬崇董其昌,在他的《论书绝句》中写道:“书家神品董华亭,褚墨空元透性灵,除却平原俱避席,同时何必说张邢。”给出董其昌极高的评说。王文治在作书用墨上,喜用淡墨并使用得十分得道,其牵丝映带,脉络十分清楚。观其行书立轴,整幅作品疏朗有致,秀润淡雅,用笔规

王铎行书《赠张抱一行书诗卷》

王铎行书《赠张抱一行书诗卷》 王铎--行书《赠张抱一行书诗卷》 内容摘要:王铎书法欣赏《赠张抱一草书诗卷》草书图片26张王铎《赠张抱一草书诗卷》自署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绫本。草书。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自作诗七律五首·凡七十五行,共3636字。横469厘米,纵26厘米。明崇祯十五年,王铎流寓怀州,受到张公祖的款待,并有诗作赠他,一是《赠张抱一行书... 王铎行书欣赏《赠张抱一行书诗卷》书法作品图片25张 明崇祯十五年,王铎流寓怀州,受到张公祖的款待,并有诗作赠他,一是《赠张抱一行书诗卷》,一是《赠张抱一草书诗卷》。款署“崇祯十五年三月夜”,可知与“壬午春莫书於怀州公署”的行书五律长卷乃同时所书。张抱一,名培,浙江平湖人,擅写山水,兼通医道。卷中以“公祖”称之,此人应是怀州的地方官。本卷的书写时间既与上述两幅巨制相吻合,落款内容又与当时王铎与张公祖频繁往来的经历一致,可被视为此卷确系王铎真迹的佐证。

释文:壬午春莫书于怀州公署抱一张公祖招饮舟中,偕又白给谏、念冲太守、云岫给谏此夕联轻舫,相从秩秩音。不期湖海意,转入素虚心。近岫清光正,孤城返照深。悠然仍未尽,掩褐(禾木旁)复何寻。其二浦云能自暇,逾与道情亲。况坐声光里,高闲似古人。一壶催叠鼓,诸屿绕闲身。谁谓烟尘外,芳洲水不春。其三邃深更得静,萧瑟答幽声。众派朱灯泛,一痕白鸟鸣。烟花身未老,丘壑道弥荣。百感中原事,魂魂向夜声。其四冲虚风在御,人影近渔扉。顿悟烟奚泊,斯知梦所依。湖江春自阔,戎马事多违,欲去频延佇,钟声出隐微。上沐涧寺后峪柬臾声诸君子忘此群生动,禽言亦觉纷。屡窥深谷色,高卧太濛云。百药吹香路,一身生月纹。其中殊领略,鱼罟也氤氲。抱一张老公祖教之孟津王铎

试述王铎书法风貌的成因及技法表现

试述王铎书法风貌的成因及技法表现 姓名:孔研 【内容提要】:王铎书法面貌的形成,求其源,是他不同于时人的美学思想;寻其本,得力于他对古人书法的学习。将其美学思想和学古语言融入到作品中,加之技法上的独特性,最终形成了布势连绵,苍健跳跃,神气挥洒的风貌。【关键词】:王铎;中庸;学古;技法 王铎一生博学好古,工诗文,尤善绘画与书法,以书法闻名于世。明季书坛以王氏为代表的一派提倡取法高古,与当时的董派书风迥然不同。他刻意融合新机,形成自己的特色,给整个沉闷滞塞的书坛带进新鲜的活力。其论艺语曰:“……神气挥洒,不主故常,无一定法,乃极势耳”1,这“神气挥洒”的风格与他的美学思想、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其学书渊源、学书方法密不可分。 一.挥洒之源 仍是处在封建社会的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对当时人们思想的专制统治依旧渗透到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每一层面,集中表现儒家思想的,便是这早被皇家法定为《四书》之一的“中庸”。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作为政治伦理的同时也成为艺术审美的规范。它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在行为上循规蹈矩,在情感上温柔敦厚,从而维持人际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但却压抑了人的个性创新和活力的表现,导致艺术领域的模式和守旧,谁也不敢离经叛道,机械重复,惰性模仿。 明代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期。禅宗思想的流行,泰州学派的崛起等各种复杂的历史原因,使得思想是比较自由,艺术也是比较发达的。所以便有了李贽的评论说:“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苦必得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他还嘲讽“千古一词”、“千年一律”的尊孔思想,无异于“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的随声附和之犬,他对尊孔言论和理学的批判,是对封建卫道者们的有力鞭挞……。 处在这个时代的王铎也必然会受到明代哲学与文艺思想的左右,受到那些果敢进行艺术实践的大师们的影响。王铎是如何面对这部教条的“法典”的?王铎承认“中庸之理”吗?“心浮,多分外求奇,而中庸之理反失。”2,这也许就是王铎的“中庸之理”吧,也可以说他是认同的,但却是矛盾的“中庸”,因为读一读他的文论,《拟山园选集》卷八十二《文丹》便可得知,文论中的语句显示了和程颐的截然不同的境界,充满了“奇”、“变”、“胡乱”,讴歌“怪”、“怒”、“沉雄”。 如他赞美“怪”:“怪则幽险狰狞,面如贝皮,眉如紫棱,口中吐火,身上缠蛇,力如金刚,声如彪虎,长刀大剑,劈山超海,飞沙走石,天旋地转,鞭雷电而骑雄龙,子

慧眼识王铎-澳门艺术博物馆

慧眼识王铎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单国强 王铎是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与晚明的黄道周、倪元璐并称?明末三大家?,与同僚山西籍的傅山并称?傅王?。然由于他是由明降清的贰臣,在?书以人重?、?人品就是书品?观念浓重的明末清初时代,并不甚为人敬重,对其书法亦毁誉参半,直到清代中期,才有人对简单化的?书如其人?说提出了异议,吴德旋在《初月楼论书随笔》中即以张瑞图、王铎为例论道:?明自嘉靖以后,士夫书无不可观,以不习俗书故也。张果亭(瑞图)、王觉斯(铎)人品颓丧,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岂得以其人而废之??后来,王铎独创的奇倔书风,遂得到世人认可,并给予很高评价,存世作品也深受青睐。然而,对王铎兼擅绘画,所知者极少,画史也很少论及。吴湖帆先生作为现代的著名书画家,收藏家和鉴赏家,通晓古代书画史,熟稔历代书画名家,并有锐利的真伪鉴定眼力,他对王铎这样一位贰臣,同样予以高度关注,既熟悉他的书艺,也了解他的绘画,在王铎绘画作品存世甚少的情况下,居然能决断地入藏他己丑年所作的《花卉图卷》(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现在展览中展出),并在后纸中题跋,认定?孟津此卷乃是真迹?,真可谓慧眼独具,胆识令人欣佩。 具体梳理一下王铎绘画的史籍记载和存世作品,他的画艺与书法一样,也颇具个性特色,并达到一定水平。据史籍记载,王铎善画山水和梅兰竹石。山水论

述较多,如张庚在《国朝画征录》记:?山水宗荆、关,丘壑伟峻,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蔚,意趣自别。尝与戴严犖(明说)书云:‘画寂寂无余情,如倪云林一流,虽略有淡致,不免枯干,尪羸病夫奄奄气息,即谓之轻秀,薄弱甚矣,大家弗然。’又云:‘以境界奇创,然后生以气韵乃为胜,可夺造化。’其持论如此。?结合存世作品如作于顺治七年(1650)59岁的《设色山水图册》(辽宁省博物馆藏)和作于顺治四年至八年(1647-1650)56岁到60岁的十二帧《山水图扇》(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等,可以更具体了解到,王铎地山水既师承荆浩、关仝、又兼宗五代、宋元诸家,如董源、巨然、二米、黄公望、王蒙、吴镇;布局多源于北方山水画派系,丘壑高峻,气势雄伟,境界以奇胜,笔墨则多取自南方山水画派系,以水墨晕染为主,皴擦不多,略施淡色,山川显得丰实又蔚然,富有自然生意;画法实际上是以元人笔墨作宋人丘壑,总体风格浑厚雄劲,清新质朴,类似明代沈周融南北宗于一炉的粗笔山水。 王铎兼擅的梅兰竹石这类文人画中的?四君子?题材,画史论述更为简略。姜绍书《无声诗史》曰:?所绘兰竹梅石,洒然有象外意。?张庚《国朝画征录》记:?间作花草,亦超脱名贵。?评语均很抽象。结合存世作品分析,王铎地梅兰竹石亦渊源有自,多继承明代文人水墨花卉画传统,尤其是?吴派?的画风,同时也更多融入自身所擅长的书法用笔,所谓?皆用书中关纽?,具有浓郁的笔情墨趣和文人意韵。存世代表作品有癸未(1643)52岁的《兰竹菊图卷》(上海博物馆藏),纯用水墨法,兰叶用笔飘逸,墨气滋润,然又见顿笔,飞白等书写之迹;兰花则淡墨勾点,增其秀嫩,同时在兰丛中夹以硬而多刺的荆棘,以衬托野兰之顽强生命力;竹叶以尖劲笔法画出,又具长短、粗细之别,皆后再以轻淡流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假期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一书,其 英文名字为Positive Discipline,直译为积极的纪律。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 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技能,就是这 本书的主要内容。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家长管教孩子的实例和老师管教学生的例子,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管理 方式,我经常因为孩子多次犯同样的错误而生气,因为她好像没有责任感而深感苦恼,因 为她无端的胡闹而心烦。我就在心里嘀咕:这孩子怎么就这么难缠呢?简·尼尔森的《正 面管教》让我开始反省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孩子之所以缺乏责任感,是因为我替 她做了很多,从而就剥夺了她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她反而 会认为自己需要我的照顾,或者她“理应”享受特别的服侍。之所以经常犯同样的错误, 是因为我总是在孩子犯了错误时给予她的更多是说教、叱责,让她去承担一些逻辑后果, 而不是让她从自己的错误中本能地去体验自然后果,所以在我的惩罚中,孩子充满了怨恨 甚至是屈辱,她哪里还有心思去学习和改正呢?我发现孩子总是在我特别忙的时候来烦我,让我陪她,以前我一直认为她在无理取闹,没事找事,不懂事,不理解妈妈,但是简·尼 尔森却告诉我“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这样做只是在寻求我对她 的关注。而她只不过是选择了一个不恰当的时间来获得家长对她的关注。 那么怎样做才算着有效管教或者说是正面管教呢?这就要回到书中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了。即: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 值感?(心灵纽带)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4.是否 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 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技能。这就要求我们要抛弃过去那种错误 的观念“想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把尊重和理解放在首位。要正确解 读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她是想寻求过度关注,还是寻求权利,亦或是为了报复,为 了自暴自弃。因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要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她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要 践行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最终赢得孩子和我们的合作并让孩子学会关注于解决问题。

古诗行书书法作品 古诗行书书法欣赏

古诗行书书法作品古诗行书书法欣赏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下的古诗,会有什么样的韵味?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古诗行书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古诗行书书法作品欣赏 古诗行书书法作品图片1 古诗行书书法作品图片2 古诗行书书法作品图片3 古诗行书书法作品图片4 行书书法五练 一、要练眼,即认真读帖。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的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唐朝的欧阳询发现了晋代索靖写的碑,爱不忍离,索性坐下读碑三天。读的帖越多,眼力就会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写才好,好在哪里。有一个成语叫“眼高手低”。眼高是手高的前提。发现不了美,不知什么是美,就更谈不上创造美了。有不少同学以为书写潦草是所谓的行书,导致他们以丑为美的原因是他们“眼低手也低”。 二、要练脑或说练心,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把写得好的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脑里,无论何时,一旦提到这个字,马上就能想出这个字在字帖上的形状。做到胸有成帖,脑有成字。 三、要练手,练眼和练脑是为了搞清字该怎样写。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写出这种最好效果,因为脑不一定能指挥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挥得了笔。练手就是要达到心手一致,手笔一致的境界,所以练手也是至关重要的。练手主要是练指力、练腕力、练手感。写字的时间长了会感到手指发痛,手腕发酸,手不听使唤,多锻炼这一现象就会消失。经常帮老师在黑板上抄题的学生和办黑板报的学生写字往往又快又好,他们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练出来的。还要注意练手感,让大脑能指挥手,感觉到笔变成了手的一部分,变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轻松的指挥笔,想快则快,想慢则慢,想轻则轻,想重则重,想写出什么样的效果就能写出什么样的效果。 四、要练结构,因为练字的关键是掌握字的结构。字的结构是指字的笔画的长短比例及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关系。谢晓东在歌曲《中国人》中唱道:“最爱写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了汉字的结构,写出了方方正正,结构美观的黑体字,将其笔画稍加变化就能写出宋体、魏体、楷体、仿宋体、庞体、司马体、隶书等各种字体的汉字。如果掌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无论如何对字的笔画进行修饰,进行美化,都是难看的赘物,越变越难看。所以掌握字的结构,写好黑体字是练好一切字体的关键和基础。 五、要练笔画,不少同学练过书法,他们从楷书练起,许多运笔的规则都忘了,只记住了顿笔。结果写出来的字拖拉累赘,状如鬼画符。提倡大家从黑体字练起,抓住字形,取消顿笔。 这样写出来的字,如用圆珠笔写,就是类似火柴棍的幼圆体美术字;如用钢笔书写,就是标准的黑体字。虽然笔画单调,但只要结构准确,照样美观好看。就像蹲马步是练武术的基本功一样,横平竖直是写汉字的基本功。许多人写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横不平竖不直、结构

王铎诗稿

王铎《行草诗稿》作者:众如居士 释文: 京中望北山,苍苍得要领。每于僧舍中,延眺臻此境。人声响已息,颇尔众虑屏。禅林无一物,树闲籁复静。冥默似有合,白云流晚影。离家赖此山,相对有馀景。吾生不能言,深坐忽然省。 投柱明因寄沆庵 与我共行游,翩翩多俊彦。京国览物华,随时有闻见。人生少相知,之子重

颜面。绸缪多远意,耿耿回音盼。红梅苞丹荣,欲邀偕式燕。冬尽气徐周,春立阳思扇。勖我以所敦,期我坚狂狷。草木倦未舒,相风不急卞。念君相爱情, 释文: 忘忧生遐眷。空斋重离思,容与自组练。殷勤桃李时,相与襄芳蓿。 愧古 中原非无事,燕地久滞淫。丑风日夜来,肃肃有凄音。出户一聘望,云苦结浓阴。故里今何如,怛然感我心。鹿门能偕室,侩牛晦其身。翡翠羽光彩,虞罗多见寻。珊瑚美枝柯,不复安深沉。思之悄无寐,能不愧古人。

岁晏 夜长不能寐,蚤起端龟蓍。不疑何为占,人境不可 释文: 知。今日趋桑乾,前日涉清淇。明月入我怀,幽意安能持。骨肉路以远,折梅斟酌之。□□改燠寒,相去才几时。括囊在遵养,居安欲思危。原缺经世道,胡为滞子斯。悠悠露花白,此中可对谁。 芳桂 芳桂何不实,修兰一时荣。伯齐与颜回,皆为好其名。大道则不然,嗜好奚

以盈。高山凌崖壑,大海就卑平。多病有所全,无名冲不盈。 吾欲尊柱下,可以逸吾生。 赠曰葵带黄简括苍 华冈被秀草,灵芝不竞辉。仰视驰云光, 释文: 吾子善自持。感物念孤挺,铮铮已不私。漱彼神泉水,手拂花木枝。君子信在独,玄造元无私。徘徊古今事,言之不免悲。愿各保遐尚,忉怛亦何为。 其二

相暌虽不远,若彼江沾蘅。采采隔远道,能不萦中情。良玉切磋需,玛墦有经营。石与兰同宅,原非慕其荣。子洵行古谊,使我道心生。神鳌海水潜,应龙藏光灵。嗟哉口艰难,岂独为嘤鸣。此外不敢言,有言谁与听。 其三 释文: 令名不易居,视履惟周行。素心鉴明月,不与浮飙翔。流景照烟海,咸池有馀光。濛汜立受荣,终古获永臧。池浍与溪睹,被荧及菰蒋。辉辉山上月,念尔不能忘。黾勉策同贯,展厝日方长。芳徽匪一时,无以怀自伤。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7篇)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7 篇)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体会第一篇: 2 寒假里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 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 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

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 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看完书,我将作者如何进行赞扬作了简单几个小结: 1、把握时机,及时赞扬鼓励: 及时的赞美犹如生病及时服药一样,对年幼的孩子会产生很大的作用。比如在活动课上时,当孩子们回答问题时表现的非常棒时,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及时的把握时机进行鼓励:你的声音真响亮,回答地非常完整等,只有在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正在进行中,就给以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一时忘记了,应该设法补上去。又如:孩子在老师的说服下,吃饭时终于肯吃蔬菜了,那么我们马上就要补上一句:XX,真棒,荤菜、蔬菜都要吃,不挑食。 2、就事论事,坚持原则:

草书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草书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欣赏草书书法作品,首先要对什么是草书书法有一定的基本了解,然后知道草 书书法的欣赏标准,然后再以实际来检验知识,欣赏真实的草书书法作品,草 书书法欣赏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掌握的,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 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书法欣赏也是这样的,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不断进步 掌握欣赏草书书法的基本要领,还要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中,所以在家中挂上 一幅名家书法真迹,可以更好地领悟欣赏书法的真谛,锻炼草书书法欣赏的眼力。 下面的这幅草书书法作品是海丙离先生的四尺竖幅草书书法《弘一法师格言》。 海丙离,男,1934年生,河南郑州人。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是郑州市书法家协会的创建者之一。 海丙离四尺竖幅草书书法《弘一法师格言》

此书法书写的是弘一法师的格言,内容是:“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书法以草书的形式,行云流水般的线条一气呵成,笔法富于变化,在草书的形式上又有作者自己的风格。此幅作品,挂在书房可自励,挂在企业公司则不仅可以起到管理者与员工共勉的作用,又成提升企业公司的形象和品位,用于礼品赠与他人,也是一件相当不错的礼物。 王文彬六尺横幅草书书法作品杜甫诗《饮中八仙歌》 此作品为王文彬老师书写的一首——“诗圣”杜甫的诗《饮中八仙歌》,内容为: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观之王文彬老师的这幅行草《饮中八仙》如饮琼浆,虽无酒亦自醉人。王老师的行草运笔如行云流水,气之所至,一簇而就。节奏鲜明,顿挫抑扬,浓淡有致,韵律和谐,将书法的流畅之美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宣纸之上。是一副难得的上乘之作。 王文彬,号放夫,生于1939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擅长行草,其书犹行云流水,气势磅礡,曾在新加坡,韩国举行个人书法展,在国内举办大型个人及师生书法展数次。

王铎及写像秘诀

人物简介 王铎(1592年—1652年)明末清初大臣、书画家。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号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幼时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 王铎画像 能一日两粥”的生活。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受到考官袁可立的赏识推荐,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王铎身逢乱世,仕途坎坷多艰。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十一岁的王铎曾一度避难于苏州浒墅关袁枢寓所,二人交情笃厚,往来间以诗文书画相唱和。袁枢之父兵部尚书袁可立的神道碑文和墓志铭就是王铎亲笔撰文书写的。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帝殉国于景山。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王铎为东阁大学士。清朝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永历六年(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岁,葬于河南巩义洛河边,谥文安。 绘画 杨竹西小像图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画山水宗荆、关,丘壑峻伟,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山水花木竹石,皆用书中关纽。间作兰、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 他的画主要继承了五代荆浩和关仝的风格,王铎的作品丘壑高峻,气势雄伟。同时他也吸收董源和王维的画法,主要以水墨晕染为主,皴擦不多,略施淡色,山川显得厚实雄伟,生机勃勃。他的山水画景色比较写实,山石的造型方峻,勾皴相间。他的山水画是以元人的笔墨技法画出了宋人味道。王铎的人物画极少见,而且画法比较简略、写意。 书法 王铎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

王铎草书唐人诗九首

王铎草书唐人诗九首 (创意源自草根=> )日期:______________ 阅读小页@ 草书唐人诗九首 王铎《草书唐人诗九首》(局部)654×34.5 cm 绫本首都博物馆藏 附录:首都博物馆相关资料 其书师承古法,融百家之长为己所用,开创出自己独特的书风,有"神笔王铎"之美誉。其书法具有"四美 "的特点:一、纵中有敛(形质美);二、草中有楷(情性美);三、错落有致(节奏美);四、今中有古 (韵味美)。王铎"雨加雪"(草中有楷)的章法和"错落有致"的体势,对后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释文: 1) 岑参《寄杜拾遗诗》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薇。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2) 王维《送刘司直往安西诗》 绝域阳关道,胡烟(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当今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3) 王维《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秋日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4)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之十九》 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候火云峰峻,悬军幕井乾(干)。 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 5) 杜甫《禹庙》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生虚璧,江声走白沙。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 阅读小记 第 1 页共 10 页: (创意源自草根=> )日期:______________ 阅读小页@ 6) 杜甫《春宿左省》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7) 杜甫《洞房》 洞房环佩冷,玉殿起秋风。秦地应新月,龙池满旧宫。 系舟今夜远,青漏往时同。万里黄山北,园陵白露中。 8) 杜甫《骊山》 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 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万岁蓬莱日,常悬旧羽林。 9) 王维《终南山》

硬笔行书书法作品欣赏 古诗词行书书法作品欣赏

硬笔行书书法作品欣赏古诗词行书书法作品欣赏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因此行书也是许多书法家都喜欢的书法字体,那么这一书法字体与我们的古诗词的融合,会创作出什么惊人的作品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古诗词行书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古诗词行书书法作品欣赏 古诗词行书书法作品图片1 古诗词行书书法作品图片2

古诗词行书书法作品图片3 古诗词行书书法作品图片4 行书的五大流派 1、二王行书的概念。书法史上的二王,指的是东晋时期的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二人。晋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中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是晋代最杰出的代表。尤其是他们开创的行书流派,是中国历朝历代的行书源头。王羲之行书偏于行楷,王献之行书偏于行草。王羲之行书用笔内擪,以骨力洞达胜出。王献之行书用笔外拓,以筋力中圆胜出。王羲之行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尺牍书法,如《王羲之传本墨迹》等,这是王羲之行书作品中数量最多的一类。 学写行书,使转之法是一个重要的用笔方法。不会使转,就无法表达笔笔“分得清、脱得开、合得拢、粘得住”的行书所特有的艺术效果。分得清讲的是

笔笔交代清楚;粘得住讲的是笔笔气脉贯通。好的使转之笔,转折时须暗过而不露痕迹,其关联处如银丝盘曲。再次,要注意他的锋的运用。锋在何处?锋在笔尖的端处。笔锋要坚持做到时时锐利而勿使折损,笔身要坚持做到常常直立而勿使屈曲,笔毫要坚持做到时时齐整而勿使扭曲,笔尖要坚持做到常常集聚而勿使松散。又次,临帖的早期阶段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重在“似”上下功夫。但是,临帖的后期阶段则最忌做字帖的奴隶。有的人老是拘泥于碑帖的外形,只知道依样画葫芦,搞复印式的临摹,那是徒劳的。一定要“遗貌取神”,要着重在得其笔意上下功夫。 2、颜真卿行书《祭侄稿》的意义。颜真卿是中国书学史上,继“二王”以后的又一座艺术丰碑。《祭侄稿》是颜真卿悼念亡侄季明的祭文草稿。作品的文字是在追悼安史之乱中牺牲的兄长颜杲卿和侄子颜季明的,尤其是颜季明正当英年,颜真卿怀着对骨肉亲人的沉痛悲悼

王铎书法欣赏

王铎书法欣赏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又号痴庵,别署烟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幼时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累擢礼部尚书。王铎身逢乱世,仕途多变,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祯帝自缢于景山。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待为东阁大学士。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顺治九年病逝故里。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好古博学,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以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

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 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他们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王铎善于画山水和梅兰竹石,他的画主要继承了五代的靳浩和关

同的风格,王铎的作品丘壑高峻,气势雄伟。同时他也吸收董源和王维的画法,主要以水墨晕染为主,皴擦不多,略施淡色,山川显得厚实雄伟,生机勃勃。他的山水画景色比较写实,山石的造型方峻,勾皴相间,他的山水画是以元人的笔墨技法画出了宋人味道。王铎的人物画极少见,而且画法比较简略、写意。

正面管教读书分享

正面管教读后感 郭晓敏“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在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之后,就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用平时的语言讲解作者和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 其实,在开始阅读之前,我想当然地认为正面管教就是鼓励教育,可是仔细阅读书中内容,我便意识到自己的理解太肤浅了。封面正中的三行红字,“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这一问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它问出了无数家长和老师的心声。作为新教师,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何有效处理常常是困扰我的问题。若是处罚过严,势必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若是不处罚,或惩罚不力,学生又会认为老师是在娇纵犯错误的学生。这本书提出了“正面管教”这样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真的能够有效的管教孩子吗?怀揣了一丝不解和怀疑,我跟随作者踏上了正面管教之旅。 首先令我感触较深的就是作者提出的“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及“赢得孩子”。孩子是随时随地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

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否则孩子就学会了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失去了自我评价和内省的能力,从而逐渐被老师和家长培养成“讨好者”或是“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样的学生还处在道德观念发展较为低级的层面,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人所喜爱,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别人称赞。但是,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并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的人。作者告诉我们其实想要赢得学生的合作并非难事,只需要经过四个步骤: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4.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不过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面对极度叛逆,并且态度非常恶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但是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书中提到的“积极的暂停”便与我们平时经常讲的“冷处理”有异曲同工之处。要想赢得学生的赞同和支持,首先就得冷静下来,任何问题都应该是在心平气和的前提之下,才能得到最妥善的解决。犯错的学生需要“暂停”下来去冷静地思考自己做错了什么,老师也需要时间去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行为的目的或是动机。严厉的训斥或

爱莲说行书书法作品

爱莲说行书书法作品 爱莲说行书书法作品欣赏: 爱莲说行书书法作品1 爱莲说行书书法作品2 爱莲说行书书法作品3 书法病笔: 学习书法,一般都从正楷入手,毫无疑问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但当手拿毛笔,在临习碑帖时,某些点画总是不尽人意。这些不尽人意、有毛病的点画称之为“病笔”。为了能识别这些病笔,这就需要找出原因,改变用墨、用笔或书写技巧上的不良习惯,从而克服病笔。这里归纳有十六种病笔,并一一加以分析,以便在临习或创作时,进行对照,避免这些不正确的点画出现。 1、牛头。像牛头状。主要是笔头墨水过多,造成涨墨过甚。或是笔锋转驻过重,下按之力太大,而出锋太快,提锋大疾所致。故在书写时,笔头濡墨不宜过多,下按之力根据字的大小适可而止,笔锋逆入回返时速度略快于提锋出笔。 2、鼠尾。常出现在撇画上,似老鼠的尾巴,样子不好看。主要原因是用笔无力,轻浮在纸上,飘滑而去。毛笔在运行时有提无按,不得撇画用笔要领所致。书写撇画应用笔沉着,向下的按力均匀,笔锋送到顶端,由粗向细的过渡要缓慢自然,中锋用笔。 3、扫帚。指点画收笔时,散锋过多,无回锋之状,而散乱的

出锋像扫帚一样,故而得名。如果经过藏锋回出,笔锋送到末端,提锋收笔。仍不能改变“扫帚”之状时,建议改换毛笔。 4、竹节。点画似竹节状。这是因为对点画形质认识模糊,用笔不当所致。经观察可知,下笔逆入方位不够正确,笔锋转驻时大生硬,而中间运行过于上提,收笔应提锋时却下按,使点画失态,盲生圭角。“竹节”在大多数楷书中系病笔,但在某些魏碑法帖中,有所应用。 5、蜂腰。这种病笔出现在弯钩、竖画及横画等笔画中。两头浑圆粗大,而中间细柔,像蜂腰式。这种病笔的发生,常常是起笔和收笔下按过重,不注意中锋运行,造成中间和两头比例失调。故书写时,要提按平稳,用力匀称,出锋自然。 6、鹤膝。丹顶鹤的脚又长又细,而它的膝盖则圆而粗大,很有特性。人们把点画线条细柔,而转折、驻笔处浑圆突出的病笔,称为“鹤膝”。为了避免这种状况,要求在起笔或收笔,转折或横钩时,惯性不能过大,不能有太多的圆转与下按之力,驻笔、顿笔时笔锋动作不能过大。保持原帖上的姿态,见好即收。 7、钉头。钉头与牛头不同,它宛如一颗钉子,头大身子小。一般系指力失控,随心所欲而致。这种情形应尽力避免。 8、折木。指笔画收笔处犹似折断的木头,参差不齐,圭角盲生,完全违背了点画收笔的法度与要求,用笔时没有作回锋处理,只是轻提飘扫而书。故书写时,要耐得住气,心思泰然,笔笔送到,该回锋时必定回锋,切不可偷工减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