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德意志帝国的转变与扩张

德意志帝国的转变与扩张

德意志帝国的转变与扩张
德意志帝国的转变与扩张

德意志帝国的转变与扩张

克制

19世纪初叶,西欧主要强国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并完成了现代国家体制的建立,而中欧仍然处于分裂状态,当时的德意志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非一个国家的称谓——延续几个世纪的分裂传统使其裹足不前,在争取国富民强的竞赛中落到了后面。

历经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大陆的政治经济中心由地中海转向大西洋,其形势迫使一盘散沙的德意志城邦走向统一。此时,北德意志诸王国的实力逐渐增强,其中的普鲁土更因占据地利、人和等条件,迅速崛起。1862年,俾斯麦登上普鲁士政治舞台,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和击败周边强国(奥地利和法国),以“铁和血”实现了德国统一的目标。1871年1月18日,于巴黎郊外凡尔赛宫富丽堂皇的镜厅,在德意志众多诸侯王公的簇拥下,年轻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向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路易·冯·霍亨佐伦(威廉一世)献上皇冠,威廉一世被拥立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皇帝一一由此也揭开了这个强悍民族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中不断搏杀的序幕。

依托新帝国庞力的人力和矿产资源,结合工业革命后的先进技术和欧洲发达的金融商贸体系,使德国得以直接利用当时最先进生产设备建立起全新的工业体系,跳过了英、法等国由传统手工业向近代化工业蜕变的过程,从而出现经济迅速膨胀的局面。至1872年,德国工业产品生产量已占世界总量的13%,钢、煤产量超过了法国,在重工业、化工和电气等领域,涌现出克虏伯、蒂森、西门子等大型康采思。同时,德国国内基础建设日趋完善,现代化的铁路网、开始领先于世界的科技和工艺水平、基础及高等教育体系、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等等,均令整个世界羡慕不已。

军事方面,在巩固传统的陆地强势地位的基础上,总参谋长赫尔姆特·冯·毛奇(老毛奇)领导其陆军完成了近代军事革命,培养出欧洲乃至世界首屈一指的军事机器,它的兵役制度、参谋部体系、军官团队伍、后勤补给系统、战略机动能力……,都成为各国效仿的楷模。

德国迅速崛起的根源,集中体现在体制的协调性和善于组合自身力量的禀赋,而这种优势不仅仅局限在军事方面。在中央政府统辖下的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均建有各自的全国性指导机构,其广泛性和管理成效均非常卓越。德国政府具有熟练驾驭社会进步的能力,德国人民又以服从权威、遵守纪律的民族特性相配合,因此国力直线上升,仿佛一轮朝阳,强大的新帝国在欧洲大陆冉冉升起。这一阶段也称为“俾斯麦时代”。

此时德国的安全战略,重点为积极联合奥地利和俄国,抑制宿敌法国,对英国则采取怀柔政策。军事方面不断巩固陆军的优势地位,而对海军采取暂缓发展的策略——这种策略的制定,主要出于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的考虑。德国处于欧洲中部,周边陆、海均为列强所包围,陆上东、西两线同时受传统强国——俄、法的威胁,海上被波罗的海和北海限制了通向大洋的航路,受瑞典和英国封锁。

然而,德国陆上地理位置的居中,又便于它内线调动军队,行动颇为迅速(在联合奥地利后的机动范围也更加广泛),使其能够在敌人完成准备之前集中力量予以连续重击。但是,海洋方面的形势要严峻很多,德国海军难以突破皇家海军的围堵,而且,皇家海军经过多年建设,海上霸主地位难以撼动。德国如果贸然投入精力发展海军,不但将影响到陆军建设,更会刺激英国投入海上军备竞赛,另外其必然施展纯熟的外交手段,联合欧洲陆上国家形成反德同盟(正如英国多次建立的反法同盟)。德国统一后虽然国力大增,但要同时对付几乎所有的欧洲强国,仍然力不从心,明智之举就是韬光养晦,潜心建设,积极运用外交和经济途径,改善周边政治环境,争取分化瓦解现实和潜在的对手,谋求自身利益。

俾斯麦在位近20年,始终保持冷静克制,既不贸然发动陆上战争,也不发展海军刺激英国,基本专注于帝国的内部建设上。他推出了一连串经济改革措施,如实施国家工业化政策;控制金融以稳定经济;执行关税保护政策;进行社会福利改革,提倡社会平等并积极改善工人福利等等。“俾斯麦时代”也恰恰是“蒸汽机时代”。在西里西亚、鲁尔和黑森的钢铁和机械企业逐渐采用蒸汽机驱动机床、汽锤和起重机,无论是阴暗、肮脏的柏林郊区,还是整洁、美丽的慕尼黑,处处烟囱林立——工业化改变了德意志的生活面貌。

在外交方面,俾斯麦本人奉行所谓“仁慈的中立”,渴望欧洲和平,与路易十四、拿破仑等的炫耀武力、东征西讨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不理会国内的反对,在1878年奥、俄举行瓜分巴尔干半岛势力范围的柏林会议后积极倡导对俄友好,成立“三帝同盟”(德、奥、俄),随后又善于运用三帝同盟这面“欧洲盾牌”施展外交手腕。

俾斯麦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战争从属于政治的道理,将武力仅仅作为外交的坚实后盾和重要筹码,但绝不轻易言兵。德国在这种正确且温和的国策指导下,实力不断增长,民族热情日益高涨。经过20年的发展,终于成为欧洲大陆的主宰力量,任何一个国家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单独与德国抗衡,柏林几乎成为欧洲的仲裁中心——德国获得了和平,全欧洲也将获得和平。

俾斯麦时期的德国,在海洋方面一直采取防御态势。早在1864年,通过与丹麦的战争,普鲁士吞并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施泰因两个公国,并着手开凿著名的威廉皇帝运河(即基尔运河)。该运河在防御上拥有重大的战略价值——使德国海军力量在战时可以迅速在波罗的海与北海之间安全转移,而不必受到斯尔格拉克海峡(丹麦与挪威之间)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当敌国海军规模只有不到2倍于德国海军实力的情况下,前者不能同时封锁海峡与运河两个出口。

此时的德国海军规模,比起英、法、俄等均要弱小,但基本符合德国现行政策的身份。它完全属于近海防御力量,需要依托海岸掩护,但能够有效保卫重要出海口和港口。不过,它缺乏公海航行和作战能力,也无法威胁其他列强的远洋交通线,对于德国的海外利益不能进行有效地维护和支援。

转变

海外贸易对于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存在和兴盛是不可或缺的,它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产品、运输和市场。其中过剩的产品是资本主义机器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当国内市场无法完全消化这些产品时,寻求以海外贸易方式兑现剩余价值成为资本家唯一的选择。此时,殖民地——这种最便利且贸易保护壁垒最少的海外市场的重要性立即凸显出来,而航运则是连接本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生命纽带”。

有贸易就有竞争,纯粹的商业竞争完全基于生产效率和经营技巧,但不管一个民族在此方面表现得如何高明且具有天赋,它也只是在无力操控局面的情况下,才甘愿依靠单纯的效率进行竞争。一旦它拥有了控制权,它就会乐此不疲地使用这种权利,因为权利可以为海外贸易提供极大的便利和超出正常标准的利润,而且避免了不公正的待遇——为了牢固保有这些优势,排斥其他竞争者,任何国家均不惜直接诉诸武力。

德国迅速从农业国转变成工业化强国后,使其不仅要确保维持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所必须的原料进口,并尽可能控制原料产地,更需要确保工业产品的出口市场,寻求更多的海外殖民地——这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但是,当德国扬起它的海上风帆之时,也同时发现边界以外的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已经被其他列强抢先瓜分得所剩无几。而且,出于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各国都在其势力范围内挂上了保护主义的标签,德国在这种环境下进行着努力地效率竞争,却十分吃力又收效甚微。当然,迟到的德国在殖民地角逐中也分到了一杯残羹,但杯水车薪无法减轻沉重的压力。

德国人从事工商业的方法有着世所公认的优越之处,他们总是认真地根据目标来调节手段,善于既仔细又全面地观察问题的细节和整体,热情不倦而且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然而,德国人的这些优点以及工业产品的优秀,并不能改变其面对的市场窘境——追求和现实之间的不一致使德国上下心烦意乱,而欲望一旦被唤起,在满足之前是无法平息的。俾斯麦完全清楚这一点,作为各方利益的调解人,过分压制和鼓吹这种欲望都不是明智之举。压制会严重损害国内居于统治地位的贵族和资本家的利益,自己将成为权利斗争的牺牲品;而鼓吹将导致过早暴露发展目标,引起其他强国的注目并抵制,完全可能招致全面的对抗——这是羽翼未丰的德国难以抗衡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调解各方的利益和矛盾,将人和集团利益置于强大的政府控制之下,同时又保持其适度的主动性——这需要领导者高超的政治领导艺术。

俾斯麦将发展海运业作为海上事业的开端,并很快初见成效。航运业是海外贸易的手段,后起的德国充分利用优秀的工业素质,很快发展起造船业和大型商船队。德国商船开始远航,并将品质良好的工业制成品输送到世界各地,同时,先进的技术又为本国造船企业赢得了广泛的订单,来自世界各地的财

富变成德国资本家口袋里叮当作响的马克。德国资本终于找到了向外延伸的途径,工商业巨头们迅速组织成立了北德意志—劳埃德(Norddeutsche-Lloyd)和汉堡—美洲(Hamburg-America)等航运公司,并且雄心勃勃地准备与英国的白星、卡纳德等老牌海运企业争雄。

作为世界海运业的绝对霸主,英国对德国的行动一直冷眼旁观。这是因为与法、俄、意大利等强国相比,德国海运业还相对弱小,难以威胁英国的海外殖民利益。另外,德国在大力发展海运业的同时,其海军发展仍然相对保守,沿海防御的战略思想一直没有改变。这不仅使以英国为首的海上强国没有过早警觉,招致四面树敌,而且也使早期的德国将宝贵的资金集中在可以带来巨大财富的事业当中,避免陷入耗资巨大的海军建设——前者投入的成本可以直接获得成倍利润,而后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是吞金巨兽,对于新兴国家,过早的军备建设会耗费国家的主要精力,延缓自身的发展。

此时德国对于海外殖民地的追求,主要通过施展高超的外交手段获得。1884年11月—1885年2月,俾斯麦发起并主持了欧洲14国列席的“柏林会议”,议题是关于瓜分非洲刚果地区(蕴藏多种资源,如木材、钻石、以及铜、锰等重要战略金属)。至会议结束,列强之间达成协议,德国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果实,并且最终修改了以往惯用的“发现即占有”的殖民规则,提出了“必须有效占领”的新标准——这为后起国家赢得殖民地设定了“公平条件”。“柏林会议”的举行,标志着德国正式走向海外扩张的道路。

总之,上述时期的德国,依靠实力的不断提升和政策的正确指引,迎来了近代史上的黄金岁月。这是德国商业最繁荣,科技领先世界、国民生活水平普遍改善的时期,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空前高涨,思想文化观念也在世界广为传播。沉寂了数百年的条顿民族,终于在世人面前展现出惊人的能力。

狂热

德国的海外扩张是其通向帝国道路上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因此其寻求殖民地的野心也不可能得到满足,扩张的欲望只会随着实力的逐步膨胀而高涨,小心谨慎的发展策略已经难以满足利益阶级的需求--他们需要“阳光下的帝国”,而不是“仁慈的中立”。

1888年6月,在位仅一百天的腓特烈三世去世,其长子威廉·腓特烈·维克托·阿尔伯特继位,史称威廉二世。威廉是个富有激情、好大喜功的统治者;其性格冲动而自负,他不满足于德国做为一个欧洲强国的现实,而要仿效其外祖母维多利亚女皇,梦想使德国成为拥有广泛海外领地的世界帝国——这和当时国内多数利益集团的想法一拍即合。这种激进、张扬的海外策略,与俾斯麦奉行多年的克制、韬晦的大陆策略背道而驰。

但俾斯麦强硬的性格和居功至伟的国家缔造者身份,使新皇帝感到难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不过,曾经听命于首相的各界势力,嗅出君主的动向,开始纷纷对俾斯麦的政策进行攻击和非议。这位年届七旬的老人,终于无法适应复杂的国内新局势,1890年3月,他被威廉二世解职,回到汉堡附近的庄园中,忧心忡忡地望着他倾注毕生心血缔造的德国战车驶向未知之路。

当时,德国已经拥有了一支初具规模的商船队,并且规模仍在不断扩充,这使得德国在和平环境下通往世界的航路畅通无阻。然而,海外市场大多数处于他国法律控制之下,这些国家经常倚助武力来倾销自己的产品,德国难以与之进行公平竞争,其次,海洋上稳定和平的时日廖若晨星,经常充满无法预测的危险,漫长的航线随时需求保护——所有这些现实都造成德国对一支强大海军的热切渴望。

德国发展海军的强烈动机,与德皇威廉二世本人也有直接的关系。1889年8月,登基仅一年多的威廉二世接受英国邀请,以名誉海军元帅身份率领—支德国舰艇分队,出席了盛大的皇家阅舰式。英格兰南部怀特岛外斯皮特海德(Spithead)洋面浩大壮观的皇家海军战舰群,令威廉二世所挑选的“德国海军最好的”战舰相形见拙。盛大的典礼强烈刺激了威廉二世的自尊心,皇家海军的霸主气势使其羡慕不已。 1890年5月起,德国先后开工了4艘勃兰登堡级(Brandenburg)战列舰。与以往的德国铁甲舰设计思想不同,该级舰突出了公海战斗的要求,将舰队海上决战思想放在首位,与英国划时代的“皇权”级(Royal Sovereign)相似,是海军发展史上第一批真正意义的铁甲战列舰。德国海军后来陆续建造服役的战列舰(前无畏舰),均以此为设计样本。

就在德国海军开始走向大洋的同一时期,影响深远的“制海权理论”诞生了。1890年马汉出版了海权三部曲的首部《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2年后,第二部《制海权对法国革命和帝国的影响,1793—1812》出版。1905年,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制海权与1812年战争的联系》面世。马汉通过

分析、总结海军史、上大量的经验教训,着重研究了制海权对历史和帝国形成的影响,提出了他关于国家政策、海洋战略以及海军战术的新概念—制海权理论。马汉的学说相对公正地分析了历史,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海外扩张找到了理论依据,所以一经提出,立即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并被各海洋强国和海军承认和接受,其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传播。

威廉二世本人更是如饥似渴的拜读了马汉的三部曲,并深深折服于其理论当中——这就是实现他所梦想的世界帝国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在1890年前后,德国海军的总规模还排名于英、法、俄之后,但工业化帮了德国的大忙,它的兴起正好赶上海军装备大过渡时期,风帆时代结束,蒸汽钢铁时代到来。德国不用花费巨大精力去培养具有海洋性格的船长和水兵,也不用砍光森林换取雄伟的风帆战列舰。只要德国统治者愿意,它就可以凭借优异的工业技术和高效的生产能力,快速而协调地建立起完整的海军体系,而这种组织能力正是德国政府的专长。

1897年,阿尔弗雷德·提尔皮茨少将(A1frod Tirpitz)被德皇任命为海军部长,使德国海军的发展步伐开始加快,提尔皮茨早年出任东亚巡洋舰队司令,是优秀的海军战术学家,坚定的战列舰派人土,具有出色的组织和管理才能且颇具政治头脑。与威廉二世相同,提尔皮茨也对马汉的理论推崇备至,相信德国借助出色的工业能力,将会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海上强国。

提尔皮茨上任伊始,在得到德皇全力支持的前提下,开始了热情洋溢的游说工作。他大肆宣扬海权对德国至关兴亡的重要性,努力为海军争取与陆军平等的地位。他的鼓动得到德国上下各界的广泛认可,因为这种理论不但满足了德国财阀对利益的追求,而且也迎合了这个时代德国民众空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

1898年,受到英国一个类似组织的启发,德国也成立了全国性的海军组织——海军联盟,当时规模最大的克虏伯集团充当其经费后盾。一时间,社会各界以加入海军联盟为时尚,联盟成立第二年会员即达25万,远远超过以海军立国的英国海军联盟。到1904年,其会员已经超过100万,其中有1/4来自地处内陆的萨克森地区。德国海军联盟引人注目的发展很大程度来自民众普遍的共鸣,1900年,海军联盟的领导人说道:“不是我们的规章,而是蕴涵于联盟身上的那种精神造就了我们的成功。这种精神反映了每一个德国人的憧憬,这个对德国海军的憧憬已体现在了我们的旗帜当中。”

国民的情绪往往能强烈左右一个国家的行动方向,过去长期分裂的历史赋予了德国人民渴望建立统一强大帝国的热情,这和德国的现实利益追求融汇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使得德国人民全力支持其统治者的主张。在德国上下一心的情形下,德国首相冯·比洛(von Bulow)说出了宣言般的话语:“我们不会容忍被剥夺与其他强国在权利上的平等,我们也不会允许我们与他国同样享有的在世界上的发言权受到异议。我们已经成为一个伟大的强国,我们希望在上帝的佑助下能够永远强大。”

行动

1898年,在进行了大量极富激情的鼓动工作后,德国议会批准了提尔皮茨提交的1898年海军扩充法案。该法案包括:建造19艘战列舰,8艘装甲巡洋舰,6艘大型巡洋舰和16艘小型巡洋舰,以及与之相配合的驱逐舰和后勤支援船只。这是德国海军正式挺进世界海洋的信号,它表明德国决心在现在和将来的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主导作用。

大英帝国冷眼旁观着它的邻居在一水之隔的对岸活动筋骨,这是否又是一个对自己的海上霸权提出挑战的巨人呢?它实在不愿意继续扩大竞争者的名单。布尔战争的泥潭使英国深陷非洲之角,一点点地消耗着它的实力;法俄两国在欧洲大陆被德奥牵制,转而谋求海外殖民利益,尤其是俄国,对土地的欲望似乎永远没有尽头,已经开始威胁英国在亚洲的利益;遥远新大陆上新兴的美国抛出的门罗主义,严重牵制了英国在美洲的活动……遍布世界的殖民地无时不需要宗主国的照应,奉行双强战略(规模为法国和俄国的总和)的皇家海军分散在世界各地,如果这时在家门口又出现一支不可忽视的海上力量,将是异常棘手的问题。

不过,1898年的德国海军扩充法案还只是引起英国的警觉,并没有招致其强烈的反应。一方面因为这个计划并没有提出确定的假想敌,而建成的德国海军在规模上仍然难以超越法俄两国,并且德国缺乏海外基地的弱点使之难以前出到远海活动,对英国海外利益不难形成有效威胁。另一方面,法、俄于1894年形成的同盟吸引了皇家海军的主要注意力,长期奉行的双强战略已经处于勉强维持的境地,此时再为

自己树立新对手,力量对比的天平就会倾斜。

两年后的1900年,提尔皮茨再次提出一个新的海军扩充计划并得到了议会的批准,其内容足具爆炸性,计划将德国海军的规模再扩大一倍——主力规模达到38艘战列舰和58艘巡洋舰!这支海军一经建成,将至少成为世界第二的海上武装力量,其实力完全能够击败法国或俄国。不仅如此,提尔皮茨还明确了这只舰队存在的目的——“这种大海军的目的,是要使最伟大的海权国家都不敢向它挑战,否则就有使自己优势遭到破坏的危险”。这支凝聚着德国30年发展心血,寄托着德国千万国民无限希望的舰队,被骄傲的命名为“大洋舰队”(Hochsee Flotte/HighSeas Fleet)。

这种咄咄逼人的扩张策略,与俾斯麦时代的策略完全不周,最终带来的结果也是完全不同的。德国大力发展海军,是为了服务于海外扩张行动,其最终目标,不言而喻是建立一支将比头号海军强国还要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德国这种愿望无可厚非,但其行动不可能不对国际社会产生影响,其作为已经使其它任何一个国家感受到这种力量造成的压力。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英国。俾斯麦当政时期坚决反对德国建成世界第二位的海军力量,就是为了避免招致英国的敌意,从而为德国树立又一强敌。而现在德国扩张的矛头直接指向拥有最大海外利益的英国,并以其作为假想敌,这促使英国开始转变自己的战略目标,将过去遏止法、俄的重心转向对德国的遏止。德国在增力军舰数量的同时,还在大力修造各类工厂和船坞,北海的海军基地也处于不断扩大之中,这些行动使德国具备了更大规模海军装备的制造和维修能力。德尔布吕克在其《为什么德国建造军舰》一书中继续写道:“光靠雄心壮志并不能造就历史上的伟大征服行动,世界上任何帝国之所以能够建立也不仅仅因为其对权利的渴望……德国永远不可能以征服英国为目标,但它应该且必须尽力对英国的行动加以限制。”

德国的所为,从根本上打破了欧洲一百年来维持的均衡态势。考虑到德国强大的陆军已是大陆上无人能敌的现实,而德国政府又希图建立一支同样可怕的海军,这就迫使受其威胁的国家联手抗衡。英国历史学家斯塔布斯写道:“不管如何定义均势……均势是将现代欧洲历史的情节串接起来的首要因素……不管上演什么戏剧,均势永远是情节的钥匙。”因此,任何优势在它一出现时,就会被遏止,任何国家都不会被允许发展成一个笼罩整个大陆的巨人,这如同对待历史上的西班牙腓力二世、法国的路易十四和拿破仑一样。

德国在海洋方面跃跃欲试,尤其是建立至少占世界第二的海军的作为,从长远看是很不明智的。其它国家对待德国的崛起,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得失来决定的,利益的不同,对待德国的态度也不同。如果较多的世界强国共同遏制德国的崛起,其崛起就很有可能被扼杀,即使不被扼杀,由于四面树敌,也会给这个过程带来极大的困难和障碍。

俾斯麦当政时期,权利集中于首相,德国尽量避免咄咄逼人举措,尤其避免发展大海军,其海外利益的谋求,尽量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俾斯麦的初衷就是避免出现多数强国联合制约德国,扼杀其崛起的情况出现。俾斯麦之后,马汉的海权论迷惑了德国领导者,适用于英美的学说并不适合于德国这样的大陆国家。德国的陆军力量是其政治权利的传统基础,大力发展海军必然会出现陆权和海权不协调的问题,因此需要在二者之间达成平衡。但平衡并不是平均,必须有所倚重,德国对海权的需要,受制于陆权的大小和弱,两者是彼此相辅相成的,作为领导者,必须协调两者的度。德国国家利益的获得,更多是体现在能否通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牺牲局部利益,换得整体利益,尽量改善与各国的关系,从使德国的发展能够被认可和接受。

然而,德国走上了完全相反的道路。俾斯麦的去职,为国内政治权利的分散提供了可能,在国内上下一片发展大海军的呼声中,以威廉二世为首的德国领导者已经将军事从属于政治的信条抛在脑后,而企图同时挑战英、法、俄等旧殖民帝国,这实在是一场以国运进行赌博的举措。

挑战

随着越来越多的德国军舰冲出北海,活动于世界各地,德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立场也逐渐强硬。1890年,德国用非洲的桑给巴尔岛同英国交换北海的赫尔戈兰岛(英国在拿破仑战争时从丹麦手中争取,这里距离德国最重要的威廉港不到一天的航程。这还是俾斯麦在职时签定的协议),极大的改善了德国海军进入北海的态势。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强占中国的胶州湾,作为其亚洲大陆最大的军港和进入中国

内陆的桥头堡。此外还吞并西萨摩亚群岛、俾斯麦群岛和新几内亚岛东北部从西班牙手中购买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以其作为海外军事基地参与瓜分非洲大陆,吞并坦噶尼喀、喀麦降、多哥和西南非洲;1898年美西战争时期,德国舰船视美国舰队封锁马尼拉的行动为无物,频繁穿越封锁线,给当时指挥美国封锁舰队的杜威(George Dewey)准将带来了远比西班牙人更大的麻烦;1900年在八国联军干涉中国的行动中,德国远东分舰队表现最积极、效率最出色,其反应能力甚至连英国远东舰队也望尘莫及。

由上可见,德国海军的活动目的更多出于谋取海外基地,这是德同海军先天不足所造成的。当它放眼世界时,海洋上至关重要的地点早已成为其他殖民帝国的囊中之物,其中绝大多数为英国所控制,这造成德国海军难以形成有效的供给网络.极大制约了其在远洋发杯作用的可能。因此,德国海军将主力集结在北海附近。集中力量突破英国对其本土的封锁上。英国海军由于需要照顾世界各地的利益,其力量呈现分散态势,难以集中力量于北海——这个是英同海军最捉襟见肘的时期.如果德国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它是有能力和对手在北海方面进行一场很有可能取得成功的角逐。

1895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获胜,野心膨胀,不但不满足于巨额的赔款.而且要求割让辽东半岛。这自然引起了对中同抱有同样野心的俄,法、德三国的不满,由此以俄国为首,三国迫使日本放弃了要求。这使得日本对三国,尤其是俄国极端不满,同时,俄国在朝鲜和满洲的急剧扩张激怒了日本,而俄国“科学家”在新疆和西藏等地的“探险”,也威胁到英国在次大陆的利益。显然,沙皇的兴趣并不止于“探险”,也不止于新疆和西藏两地,俄国的目标是阿富汗和波斯。如果俄国的计划得逞,其势力将严重威胁印度的安全,而印度是“女王皇冠上的明珠”,断然不能放弃。

在俄国兵锋的威胁下,英国和日本于1902结盟,共同抗击俄国在远东的南进。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日本在英国的全力支持下,经过历时—年的血战,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于对马一战彻底击溃俄国的斗志,随后签定的日俄协定和英俄协定对日、英双方极为有利。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被完全遏制,英日同盟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从孤立角度看,日俄对抗是远东地区的争斗.实际上日、俄背后各站着一个巨人——英国和德国,这场战争也是他们之间的相互较量。俄国的扩张行为在欧洲大陆受到德国坚决的阻碍,在波斯及巴尔干半岛则受到英国及奥匈帝国的反击,一直未能成功,此时它只能依靠海军的掩护在远东向南挺进。由于距离上的缘故,俄国的南进正好戳在英国缺乏防御的软腹上,而且俄国背后还有法国暗中的支持,他们的联手行动分散了英国很大注意力,使英国不能集中精力处理欧洲事务,特别是在对付德国的行动上。此时的英国急需在远东找到—个可靠的盟友来分担压力,这又与日本的战略不谋而合。

可以认为,如果没有英国的支持,日本也不可能在日俄战争中坚持下来,而这场战争的胜利也给英国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俄国南下的威胁被解除,英国得以集中力量处理欧洲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集结3/4的海军兵力于北海海域。同时,对日本的支持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为对日援助不是无偿的,英国几大军火公司因此赚得钵满盆溢……战后虚弱的俄国再也无力渗透英国的海外领地了,英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完全达到。

对于德国来说,俄国的失败使它丧失了与英同分庭抗礼的机会。历史上德、俄之间虽然互有不快,但尚未达到剑拔弩张的地步,两国经济存在互为补充的客观条件,德国的产业资本也可以通过俄同向外输出。而且,改善两国的关系,对德国来讲,还有分化瓦解法俄同盟的另一层深意。俾斯麦在位时期频频向俄国挥动橄榄枝,其用意就在于此。

在日俄战争爆发之前,德国就应该效仿英同的策略,对俄国的军事机器进行输血,战争爆发后更要明确给予俄国全面的支持,而不仅仅局限在汉堡—美洲航运公司向俄国远征舰队租借70艘煤船—这种隔靴搔痒的资助。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加上法国的支持,俄国不至于在战争中输得一败涂地。另外,德国从整体上还没有做好与英国直接对抗的准备,它现在需要挑动别人来不断消耗对方的实力,而自己躲在幕后壮大实力。俄国本来就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最佳对象,然而德国却没有抓住历史的机遇。

历史没有假设,表面上俄国的衰弱减轻了德国东线陆上的威胁,德国可以集中精力对付英国(还包括法国),并因此而为海军的发展赢得更多的资源。然而长远看来,这等于间接地为自己又树立了一个潜在的敌人——俄国在远东的失败仗其注意力再次转回“鞭短可及”的欧洲,特别是巴尔干地区,这必然引起德国的忠实盟友——奥匈帝国的激烈反应,从而加深两国间已经存在的芥蒂。而英法则乘机以种种好

处拉拢虚弱的俄国,使其坚定反德立场,完成对德奥的包围(后来在一战中德国果真深陷两线作战的泥潭,除了过分迷信武力外,外交上的失败也难脱干系)。

日俄协定和英俄协定更多的内容是着眼于欧洲的权利划分,而不是在其它地区,东亚的硝烟很大程度上是一颗烟幕弹而己。协议的缔结,只是相关国家对它们之间利益冲突的暂时搁置,并没有最终解决。英国的老谋深算,体现在其始终以利益为驱使:“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英同在处理国际事物中,通常将军事力量的使用放在最后一位,更多则是通过缔结协议使自己赢得长远利益。在巴拿马运河、海上航行自由权问题方面,英国对美国做出了让步,缓解了同美国的关系;在苏伊士运河归属问题上与法国妥协,并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中支持法国,从而使两个世仇因为国家利益而走向合作;在中亚和阿富汗地区与俄国谈判并适当做出让步,完成了拉拢俄国包围德国的战略方针……如此老练的于段,德国实在不能相比。

碰撞

俄国在日俄战争中的失败,使德国针对西欧方向的压力突然增大,法国首当其冲受到德国的陆地威胁,其国防重点开始转向陆军的建设,海军的发展速度再难以和突飞猛进的德国相提并论——德国海军实力在不久的将来超越法国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德国对英同的挑战,终于从幕后走向前台。

1905年前后,欧洲已经形成两大对立的集团,即德奥同盟和法俄协约。在力量对比上,德奥占有明显优势,但双方均存在弱点——奥匈帝国由多民族构成,内部矛盾激烈;俄国则因革命和动乱不止,政局非常不稳,德国发展人大海军的计划,终使观望的英国加入了协约一方,英德之间的竞争,尤其是海军竞争,日趋白热化。

1906午,英国划时代的巨舰——“无畏”号下水,彻底打破厂世界列强的海军游戏规则(关于“无畏”的详情参见《战场1》)。无畏舰的出现,矛头直指德国,是对其发展大海军的有力回击。这种情况是德国不愿意看到的,它要么顺应英国引领的大舰巨炮潮流,要么在新的一轮海军竞赛中出局。

然而这是一个成本高昂的竞赛——l条无畏舰的价格等干2个陆军师!英国因其岛国地缘,只维持厂一支相当于德国1/10的陆军;德国在发展海军的同时,仍然要维持其陆军的绝对强大,这就导致两个军种互相争夺有限资源的不利情况。何况英国在多年殖民利益的滋养下,财政富甲天下,它有能力和对手互拼消耗,并且坚持的时间更长;而德国新近崛起,尚处于国宝财富的积累状态,物质基础并不牢固。狂热的军备竞赛犹如双刃剑,在造就一部宏伟战争机器的同时,也将逐渐消耗掉国家的实力,对德国这种大陆国家实在得不偿失。

德国的国家安全是建立在陆权的强大之上的,这与海洋国家有着根本的区别。在维持一支令全欧洲都感到恐怖的陆军的同时,发展大洋舰队只能被理解成武力扩张的信号。然而德国领导者义无返顾的走上了扩军之路,对武力的崇拜又使其野心急剧膨胀而带有明显的侵略性。德国有条不紊的膨胀自身的海军实力,无疑激发了国内民众上下一心的自豪感,但在其它国家看来.其造成的恐惧远胜过敬佩,这使德国与他国改善外交关系的希望变得十分渺茫,在国际社会中越发孤立。

1907年,德国7年前通过的海军扩充法案已接近完成,而由于无畏舰的出现,其中尚未完工的战列舰在其下水以前已经过时。提尔皮茨敏锐地捕捉到了海军装备发展的潮流并迅速投身其中。第二年,德国的首艘无畏舰“拿骚”号(Nassau)滑下船台,用行动向英国表明了德国决不妥协的决心。同时,提尔皮茨也对今后海军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鉴于德国在科技领域的强大,在主力舰质量上必须超过英国,而数量上缩小差距;对德国的前无畏舰进行现代化改造,使其巡航能力升级;完成先进的火炮和火控系统装备水面舰艇,提高攻击能;大力发展鱼雷攻击舰艇,弥补重型舰只数量不足的缺陷;设计建造远洋型潜艇,攻击敌方的海运线;大量派遣远洋袭击舰,分散敌方海军兵力,使其顾此失彼……等等。

同年晚些时候,德皇威廉二世宣布了大幅度追加海军预算的决定:“不管英国喜欢与否,我们都将达到目的……”——两个巨人的碰撞已经不可避免。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崛起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崛起 班级:2011汉语言文学2班姓名:李嘉恒 一.经济 十九世级中期的德国仍以务农为主,1852年期间约50%人从事农业生产。早在1834年德意志地区已组成关税同盟,以消除各邦之间的关税,促进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加上普法战争后得到大量赔款,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进行工业革命,经济突飞猛进,乡村人民涌入城市,提供了大量劳力,成为工业生产的劳动者,1882年德国工业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40%,鲁尔地区更成为德国的工业中心。1873年俾斯麦创立帝国铁路局,负责国家的铁路事务,迅速扩建帝国铁路网,1865年铁路总长度只有14,690公里,1875年已达27,960公里,减低了产品运费和运输时间。德国的钢产量亦大为提升,由1870年的140万吨,去到1913年已超过1,000万吨,煤产量增加3倍。在经济高速发展达到顶峰时,1873年的大萧条使德国经济发展减缓,德国在1879年改行保护关税政策,以保护国内工农业,而德国经济要直到1895年至1913年才恢复,此时期德国出现了新的工业,如化学、电子业。然而俾斯麦的保护关税政策到了19世纪末已失去成效,不但使国内物价高涨,而且招且外国的报复性攻击,使德国工业产品外销不理想,在卡普里维时期才调整此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后,德国是以速战速决方式击败法俄两国,可是战事持续,由于德国没有作打长期战争的准备,1915年粮食出现短缺,主要是英国封锁所造成,许多粮食无法入口至德国,在6月政府实施面包配额管制。1916年至1917年情况更严重,面包严重短缺,城里出现抢粮、抢店、示威的情况,许多农家不再带作物去市集,以免被抢去,约70万人在大战期间活活饿死,战后营养不良现象普遍,许多年轻人因营养不足而被认为无法胜任工作。不单粮食出现短缺,军需也一样,所有弹药在1914年10月用尽,工厂人手不足,唯有靠女性填补,1918年妇女在工厂就业人数高达230万,较1913年的160万高出许多。话虽如此,军需工人的工资比较低、工时长、加上战争期间原有福利都被取消,使工人深深不满,促使1918年的示威、罢工事件,最后甚至加入革命行列。 在德国统一之前,德意志地区分成了39个独立的邦国。这些邦国包括王国、大公国、公国、亲王国、自由汉萨城市和帝国直辖领。普鲁士是众多构成帝国的邦国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领土占全个帝国的六成。 这些邦国中的其中数个在神圣罗马帝国崩溃之后得到了独立主权。其余的邦国都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之后得到独立主权。这些邦国的领土可能并不是一块连续的领土,可能会分成数个部分分布在德意志地区各地。这种现象是因为透过家族分支瓜分领地,或者是透过征购而获得的。 二.政治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称帝,帝国建立。4月16日,召开制宪会议,通过

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

罗马帝国的衰亡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也不是在一天就毁灭的! 《西方文化概论》认为罗马衰亡的原因是腐化堕落、残暴统治、连年征战、矛盾激化。但我认为罗马帝国衰亡是人们性关系堕落、生活奢侈和挥霍放荡的必然结果。腐败当然不是罗马帝国衰亡的唯一原因,“关键是罗马帝国的内部因素导致了罗马的国力和抵抗力的衰落,这就是皇帝和贵族对帝国的控制、膨胀的官僚集团、强迫性的法律规范、对中产阶级和自由民的过分的税收、用大部分的国力去支撑漫长国境线的防御、中央权威的不断削弱、贫富差距的扩大”等等[,但透视导致罗马衰亡的每一个因素,无不与腐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事实上,腐败使后期罗马帝国公德丧失、风化败坏,政局不稳、行政乏力,赋税日苛、经济瘫痪,民怨沸腾、军队靡散。腐败使昔日强大无比的罗马帝国,成了一触即碎的风化物。 早期的罗马人“健康、纯朴、高尚”,富有爱国心和荣誉感,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尚武精神,美德和荣誉是罗马共和国的宗旨,有抱负的公民都竭尽努力以求无愧于一次胜利所带来的庄严的荣誉。这种传统美德和道德精神使人人争先为国效力,这是罗马之所以能够历经严峻考验却依然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以生活俭朴而著称于世的罗马人,是辛勤的农夫和坚强的战士。 ”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强盛,挥金如土的消遣娱乐活动规模越来越大、次数越来越多。罗马全年假日公元1世纪时为66天,4世纪

时竟达175天,罗马人以近半年的时间沉湎于观看奴隶角斗、斗兽、海战、戏剧等表演,其靡费之大极为惊人。 在这种崇尚奢侈享受的世风中,朴实勤勉的罗马人不见了,即使是作为中小生产者的罗马自由平民也十分鄙视劳动,认为劳动是一种耻辱,竞相追逐富裕和安逸,其中有不少败家者成为流氓无产者。仅罗马城的流氓无产者就多达80万)。他们终日游手好闲,靠国家和社会施舍生存度日,成为寄生并毒害社会肌体的赘瘤。孟德斯鸠曾经说过:“既然精神的贫弱成了整个民族的特色,那么在事业中也就不再有智慧了。”在罗马,当奢侈之风销蚀了罗马人的传统道德时,它也扼杀了自由、团结、爱心和创造力。安逸享乐磨灭了罗马人的进取心,曾经铸造了一个伟大罗马的那些因素渐渐消失,精神文化的没落成为罗马帝国走向衰亡的起点。 帝国后期,许多帝王荒淫豪奢、腐化至极,贵族地主挥金如土,醉生梦死,致使民不聊生、政局动荡。腐败无能的皇帝只有靠军队维持其统治。塞维鲁皇帝曾说:“让士兵发财,其余的人皆可不管”,“他让那些士兵都戴上金戒指以满足他们的虚荣心,让他们带着妻子安闲的住在军营中,尽量让他们过着舒适生活。他把他们的军饷加到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多,并且先是告诉他们等着,遇有任何危险事务或喜庆节日可能会有额外的犒赏,后来则更变成了公开讨要。渐渐一个个养尊处优,自高自大并由于享有危险的特权而显得比一般人民位高一等,很快已完全无能进行艰苦的军事行动,却只会欺压人民,而且

2020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人民版)专题四 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专题四 第12讲

第12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 1.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考点 法国共和制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名师导语』 19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德两国确立了不同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考查的频率较少,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如在2016年和2017年全国Ⅰ卷以第41题形式考查了有关法国代议制确立的问题。考查内容主要涉及法国代议制的确立(如1793年宪法、1958年法国政治体制的变化),而有关德国代议制确立,全国卷近五年未直接涉及考点。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法国代议制确立的曲折历程(即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和德国代议制对国家统一和经济腾飞的影响需重点关注。 知识点一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背景 (1)法国自大革命到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覆灭,政局一直动荡不安。 (2)巴黎公社失败后,各派政治力量围绕____________的政权形式问题展开反复较量。 (3)1873年,新调整的议会开始了制宪工作。 2.标志:1875年1月,____________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内容 (1)总统???①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 实行大赦等。②经 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③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2)议会:采取两院制,________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3)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4)其他:此后规定了法国国歌、国庆日以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等。 4.意义 (1)在法律上确立了法国的____________,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2)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________________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为法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法国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的“有限”理性 法国人推崇理性的力量,他们相信理性可以设计周全的制度,……但理性是有限的,这些不同的派别也仅仅代表特殊团体的利益。任何一派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理念,因此,任何一派建立的政治制度都不可能长久稳定存在。 ——摘编自肖艳银《从历史看法国政治制度演变特点》知识点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1)过程:俾斯麦的三次王朝战争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标志:________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皇帝。 2.《德意志帝国宪法》 (1)确定帝国为________国家 ①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和颁行法律等权限。 ②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2)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①皇帝: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主宰议会等大权。 ②宰相:只对________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③议会:____________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权力较小,由________产生。 3.评价 (1)性质: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速记宝典)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知识框架】 拜占庭帝国和 《查士丁尼法典》 【重点梳理】 1.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背景(1)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2)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目 的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概况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评价 及历史地位《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做出明确规定。《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衰亡过程(1)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2)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拜占庭皇帝不得不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西欧封建主组建的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不久后又复国,但领土大为缩小,国势日渐衰弱。 (3)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影响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教案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说出古罗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对农业的影响;知道罗马城的兴起;列举出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统治及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说出罗马的扩张过程和共和国的衰落。 2.通过阅读教材说出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转变的过程;了解罗马帝国的兴盛基本史实,知道罗马帝国的衰亡的原因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史实。 3.通过探究说出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那些具有现实意义? 重点: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和罗马帝国. 难点: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导入新课:德国法学家耶林格在他所著的《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法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不朽的罗马法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罗马是怎样用武力和法律来征服世界的. 讲授新课 一、罗马城邦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1-23页找出下列问题: 1.罗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对农业的影响; 2.说说罗马城的兴起; 3.列举出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统治及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 4.说出罗马的扩张过程和共和国的衰落。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1.地理环境: 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 地形特点对农业的影响:岛内山地众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2.罗马城邦出现: 公元前1000年,罗马城邦在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3.罗马共和国 (1)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2)统治制度: a.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

拜占庭帝国教学设计

拜占庭帝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地理范围,《罗马民法大全》的组成以及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分析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 了解《查士丁尼法典》,了解拜占庭帝国创造的辉煌成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人们把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的原因导入新课。 二、展示学习目标。 让学生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三、教师指导讲解内容。 学生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对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拜占庭帝国的形成。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_____、_____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因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古称为拜占庭而得名。帝国统治下的两河流域、叙利亚、小亚细亚和埃及都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_____业、_____业和_____业繁荣。发达的经济为拜占庭帝国提供了较为丰厚的_________,也使它拥有比较强大的______________。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存在了近千年。 2.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1)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_____西部和非洲_____地区,这些地区农业和贸易发达,社会比较稳定。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 “_____”。 (2)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东罗马帝国皇帝。在位期间编成《_____》,同时又汇编成了《_____》,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_____》,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_____》。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_____》。

德意志帝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德国制定宪法的历史始于1815年,全国统一宪法的制定始于1848年革命时期的《法兰克福宪法》。就对近代德国政治生活的影响而言,最重要的要推1850年的《普鲁士宪法》和1867年的《北德意志联邦宪法》,前者是一部以树立国王绝对权威和加强军国主义势力为内容的宪法,后者的基本内容来自《晋鲁士宪法》。 1871年制定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是以1867年《北德意志联邦宪法》为蓝本,仅加以稍微修改,反映容克与资产阶级共同意志、混杂着封建因素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其内容和特点是:(1)规定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22个邦和自由城市组成。帝国中央拥有极大权力,各邦地位很不平等。事实上,德意志各邦已成为联邦政府的地方自治单位,失去了其原有的独立性。上述规定肯定了德国统一的事实,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帝国政权组织形式是君主立宪制,由普鲁士掌握帝国最高行政权,宪法赋予皇帝和宰相以极大权力。 (3)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参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院制议会行使,但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帝国议会完全处于从属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德国资产阶级在统一后的国家机构中,只获得很小一部分权力。 (4)宪法以专章规定了帝国的军事制度,把普鲁士的军事法律施行于全国。这样,也就是把普鲁士的军国主义推行于全帝国。 因此,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国会只是点缀。劳动大众和资产阶级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权利。 Paulskirchenverfassung: The so-called Paulskirchenverfassung (Constitution of St. Paul's Church, Frankfurt) of 1849 was the first constitution of a German Empire (German Empire usually being associated with the Empire founded by Bismarck in 1871), and as such was actually titled Verfassung des Deutschen Reiches (Constitution of the German Empire). It was proclaimed by the Frankfurt Parliament, during its meeting in the Paulskirche church on 27 March 1849, and came in effect on 28 March,[1] when it was published in the Reichs-Gesetz-Blatt 1849, p. 101-147.

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分析

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分析 频繁的内战令罗马人怨声载道,罗马人民希望有一个新的整体来取代旧的共和国,在这种情况下,罗马帝国就应运而生。可是罗马帝国还是衰落了,究其原因,主要就是自身内部原因和外界因素,而占主导的内部原因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共和国在罗马内战时期已经不可挽救的颓废了,整个社会都在肆无忌惮的腐化堕落,虽然当前罗马的政体是帝国主义,可是却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罗马的腐败,反而使腐败变得更加根深蒂固、变本加厉。 这个腐败之风从元老院到平民,不是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就是公开贿赂人心或结党营私,整个罗马帝国变得乌烟瘴气。奥古斯都定下的制度只是暂时阻止罗马衰落的脚步,他死后,继任的皇帝都是昏庸无能之辈,他们只懂吃喝玩乐,完全忽略治理国家,坐吃山空,傍着前人留下的财富,挥霍无度。上梁不正下梁歪,有这些只顾酒池肉林的皇帝,全城百姓就“理所当然”的腐败堕落。结果加速罗马帝国的衰落。 我认为,其实在另一方面也说明罗马人的自负骄傲心理,从平民到皇帝,没有前瞻意识,没有居安思危的心理,总想着自己是强悍的一组,飘在云端就忘了下落的危险,所以,罗马人民的心态也加剧帝国动摇。 第二,罗马帝国衰落的关键原因是军队、兵制蜕变而导致的军事无政府状态。我认为这是罗马帝国覆灭最主要的因素,因为军队混乱,既不可攻,也不可守。 整个罗马由之前的好斗功利到现在的腐败堕落,军事制度的改变可以说是主要原因。罗马共和国早期实行公民兵制,那时从军对罗马人来说是一种权利,只是罗马公民才拥有的,而且武器由自己提供,战事结束就回家休息。崇尚武力的罗马人就开始到处扩张版图获得财富,这样的军队虽然是非职业化可是一旦战斗,数量庞大,而且上下一心,最富有战斗力。但是随着战线拉长,而公民权又限于罗马人,这就出现兵源短缺,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募兵制出现了,使得罗马军队成为与社会生产相脱离的职业军队,军队的出现又导致军队成分改变,由有财产的公民变得是罗马的无产者。可是这些无产者不再关系荣誉,更多的是瓜分战利品的权利,他们变得只对将军忠心而非整个罗马共和国,从这里开始,罗马的根基就开始动摇了,因为一个国家的军队不是众志成城而是各为其主。再到罗马帝国时期,这种由罗马无产者为主的职业志愿军又被外族人和奴隶组成的雇佣军所取代。罗马公民必须缴纳军事费用来养雇佣军,而那些被罗马政府的外族人就伺机寻找反抗的机会,雇佣军随时可以调转枪口攻击罗马。而实际上,后来的罗马也证实这点,皇帝成了军队手中的傀儡,谁满足雇佣军谁就是主。 而一个国家连最基本的军事防线都没有了,根本没有能力反抗,最后只能在别人股掌中衰落,罗马就是这样,三次兵制的改变实际上将罗马从一个英勇善战的国家推向一个任人鱼肉的砧板上。 第三,我觉得,罗马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文化浸养,靠战争形成的国家,也就是说,罗马人民的文化素养是比较低的。他们因为内战等原因缺乏公共教育,一个没文化的人比一个有

德国行政体制改革及其意义启示_田磊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2年第2期第36卷(总第170期) №2,2012Vol.36General,№170 德国行政体制改革及其意义启示 田磊 (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德国政府开展了新一轮的行政体制改革,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1、精简政府机构,建设"小政府",更新行政理念;2改革公务员制度,管理规范化;3多种方式并举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4增加税种,节约开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不断借鉴国外行政改革方面的先进经验,以进一步推进我国的行政改革。从德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对于推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1健全和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坚持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之路;2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3健全和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建立严谨的公务员绩效管理体系;4采取多种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加快步伐,加强和完善以广大农村群众和城市职工为重点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德国行政体制改革启示[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50(2012)02-0054-03 [收稿日期]2011-09-26 [作者简介]田磊(1985-),男,辽宁建平人,沈阳师范大学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德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危机,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不断扩张,管理机构膨胀,各项开支增加,财政压力巨大;传统官僚体制效率低下,民众对政治普遍冷漠,对政府的回应能力下降,政府威信降低。为了应对这些危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德国联邦政府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思潮影响下,积极开展行政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比较显著。本文通过对德国联邦政府的所进行的行政体制改革的分析,认为其无论是在行政体制建设,还是在公务员制度、国有企业、社保体制等方面的改革都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道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学习和借鉴德国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的先进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建设,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完善公务员管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均极具借鉴参考意义。 一、德国行政改革的背景与原因 德国是由16个联邦州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其政体为议会共和制,联邦议院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联邦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总理由议院选举产生为政府首脑,对议院负责。德国实行联邦、州、地方三级行政管理体制。从职责的划分上来看,立法权主要归属于联邦, 而行政权和司法权则主要归属于州政府。 一般来说,属于联邦的权限有:外交、国防、金融、货币、铁路、航空、部分税收;属于州的权限有:教育、州规划、治安、自然 保护、 农业保护、水资源、空间设计等。[1]在二战以后,德国的“福利国家”弊端凸显,社会福利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加。由于公共行政采用了马克思·韦伯的官僚行政模式,随着德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所要管理的事务逐渐增多,管理机构逐渐庞大,人员逐渐增多,财政开支扩大,造成了机构臃肿,官僚作风日益严重,行政效率低下,而人民对于政府的行政效率却进一步不满。为了缓解财政压力,联邦政府削减了社会福利的待遇,致使民众的情绪普遍不满。此外,德国也卷入了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危机,社会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缓解社会矛盾,德国联邦政府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思潮影响下积极开展行政体制改革,在政府行政机构改革、公务员管理、国有企业、社保体制等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德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一)精简机构,建设“小政府”,构建以“顾客”为导 ·54·

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优秀教案

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拜占庭帝国的地理范围;《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 (2)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 2.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 (2)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的历史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多元的,在多元的文明社会里,我们既要学会甄别外来文明成果的精华与糟粕,又要有包容和宽容的态度,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以丰富中华文明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内容及其影响,拜占庭帝国创造的辉煌成就。 教学难点: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拜占庭帝国由古代罗马帝国分裂而成,因其以东部城市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历史上又称东罗马帝国。其国运延续千年之久,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你知道这些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吗?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此时的东罗马帝国又如何呢?为什么人们会把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呢?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新知讲解。 1.展示拜占庭帝国的地图,提问:拜占庭的版图内包含了之前的哪些古文明?教师概况点评拜占庭帝国地理的优势,介绍其发展特点。 版图范围:希腊、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社会情况:农业商业经济活跃、社会稳定

2.阅读归纳: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的过程。 措施:将行省改为军区,把自由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行政长官。 思考:拜占庭皇帝为什么会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 结果:不仅没有给予拜占庭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地区。 原因: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结果:十字军东征14世纪,突厥人的一支奥斯曼土耳其人兴起。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船,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土军用重炮轰城,但因城防坚固,金角湾又有铁链封锁,一筹莫展。后来,用木板铺路,上涂油脂,把七十多艘战船从木板路上运入金角湾。然后,迅速架起浮桥,从海路两面同时攻城,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在战争中,土军烧杀劫掠,很多宏伟建筑毁于一旦,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被付之一炬。 3.罗列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历程。 (1)6世纪,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此后,外患不断。 (2)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十字军东征)征服。 (3)15世纪中期(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4.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回答问题: (1)拜占庭文化的特征? (2)拜占庭文化的影响(西欧、东欧)? 5.展示图片介绍查士丁尼的生平。 查士丁尼483年生于农民家庭。其叔父靠军队发迹,并最终爬上东罗马君主宝座。公元527年,查士丁尼继承了叔父的权位,正式成为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盛极一时。查士丁尼大规模的对外扩张,基本恢复了罗马帝国的疆域。 6.回顾罗马帝国因为奴隶制的衰落而衰落,得出拜占庭如果不想重蹈罗马的覆辙,就要在奴隶制上和罗马不一样,引出《查士丁尼法典》。让学生概况法典的主要内容。 提问: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7.阅读教材,问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它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第二帝国时期的德国文化

第九章第二帝国时期的德国文化 “建国时期” 1870-1890 俾斯麦时期Otto von Bismarck 用“铁和血”统一德国,扩大领土 1871年1月18日德军占领巴黎,俾斯麦宣布德意志帝国成立,史称“第二帝国”,普鲁士国王威廉在凡尔赛宫的镜厅被拥立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德意志民族统一运动至此完成 “创业时期” 工业化发展,大资产阶级左右政治,工会、工人的政党成立,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城市化 鲁尔区 工人运动与社会保障体系 资本家的剥削——工人运动——社会保障 拉萨尔Lassalle 第一个工人政党“全德工人联合会”Allgemeiner Arbeiterverein 德国社会民主党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n Deutschlands 社会保障Krankenversicherung, Unfallversicherung, Invalide- und Altersversicherung

社会风气:追求奢华、排场 精神生活 歌剧瓦格纳Wagner 取材于德国中世纪的历史,感染力强哲学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超人”(有优秀的血统、具备精力、智力、骄傲的高贵人种) 文学自然主义Naturalismus 德国现代文学的开端 主张作品贴近生活,冷静的剖析社会和人。科技的发 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口说无凭,一切都要经过 实证才能得到证明。这种实验室式的思维方式影响了 文学,作品中的一切都被置于严格的因果关系的链条 中,容不得一点偶然性。心理学、社会学、遗传学及 其他自然科学被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 世纪末的维也纳 奥地利在与普鲁士争夺对德统治权中败北,普鲁士以“小德意志方案”统一德国,奥地利被排除在德意志事物以外。1867年,迫于国内少数民族,尤其是匈牙利人的压力,奥地利皇帝与匈牙利人缔结了奥匈协约,规定匈牙利内部实行完全自治,只是战争和外交由奥匈帝国管理。 奥匈帝国?dterreich-Ungarn有两个首都,两套行政机构的二元帝国。

01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与日耳曼诸王国的建立

第一单元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5 ~10 世纪) 此单元分两章,第一章讲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蛮族国家的建立,第二章讲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特别要注意区别广义西欧封建社会与狭义西欧封建制度的不同概念:西欧封建社会的概念要大,西欧从3 ~5 世纪到15 世纪我们都可称封建社会,其特征即封建大土地所有制与农民个体小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西欧封建制度的概念要小,主要指10 ~14 世纪这一段,其特征:①政治上是封主封臣制,②经济上是相应的封土制,③王权衰落,各封建主在其领地内有独立的政治权力.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与日耳曼诸王国的建立 一、日耳曼人的社会制度 在罗马帝国的北方,很早就住着着蛮族部落.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克尔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克尔特人住在高卢、西班牙、不列颠等地,这些地区很早被罗马征服,故克尔特人逐渐与罗马人融合.日尔曼人大多来自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后逐渐向欧洲中部和东南部移民,大致北起波罗的海,南至多瑙河,西起莱茵河,东到俄罗斯平原.在日耳曼人以东,住着拉夫人. 日耳曼人由若干部落组成,其中重要的有法兰克人、汪达尔人、伦巴德人、东哥特人、西哥特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 公元前一世纪时,凯撒远征高卢,公元前49 年写《高卢战记》,说当时日耳曼人为氏族公社制,主要从事畜牧业,也搞农业,但还未完全定居. 过了150 年,罗马史学家塔西陀公元98 年写《日耳曼尼亚志》,这时一部分日耳曼人已定居下来.如在莱茵河沿岸的法兰克人,已经成为农业民族,相反,分布在多瑙河下游的西哥特人,仍以畜牧业为主.日耳曼人这时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已有军事贵族及亲兵,遇事先召开贵族会议,再召开部落大会.日耳曼人已使用铁制工具和武器,主要活动是种地、放牧及战争.他们喜欢搞掠夺,认为流血比流汗高尚.

敲响罗马帝国覆灭的丧钟

敲响罗马帝国覆灭的丧钟 对西方世界来说,匈奴人的到来毫无预兆。据推测,北匈奴离开蒙古草原之后,逐渐分成了两个部落。其中一部居住在里海东部,被称为白匈奴人,后来一度侵入印度;另一部几经迁徙,于260年左右在黑海东北的钦察草原上定居下来。已经在西方世界的门槛上了,匈奴人却认为西方是一片荒漠,不愿渡过顿河西迁,直到过了将近一百年,一场严峻的饥荒才迫使一些匈奴人沿着黑海北岸西进,去寻找的新的生计,结果无意中发现了无边无际水草丰美的大草原。公元350年以后,匈奴人举族西迁。 西方居民眼中的匈奴人纯粹是一幅魔鬼形象:他们“身体粗壮,手臂巨长,不合比例的大头,形成了畸形的外表”,“像野兽般生活,食生食,不调味,吃树根和放在他们马鞍下压碎的嫩肉”,他们终生游牧迁徙,没有故乡,没有历史,没有记忆。但他们的马术娴熟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并且“他们的射箭技术是无与伦比的,他们能从惊人的距离射出他们的箭,箭头上装有像铁一样硬、能杀死人的骨头”。正如九百年后的蒙古人一样,没有任何一支欧洲军队堪与之匹敌。他们首先征服了黑海边上的游牧民阿兰人(Alans),将他们变为自己的盟国,大约在372年前后,他们侵入了哥特人(Goths)的领土。于是,我们故事的另一位主角出场了。哥特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来自斯坎的纳维亚半岛,当年也曾是祸害罗马帝国的魔星。一个世纪以前,在第一次哥特战争(250-270)中,哥特人迅速从俄罗斯平原南下,一直打到小亚细亚和希腊,罗马帝国花了二十年时间才肃清了他们。不过从那之后,哥特人就学会了同罗马人和平相处,他们分为东西两部居住在帝国的东北边境之外:东哥特人居住在德涅斯特河(Dniester)东岸,而西哥特人居住在德涅斯特河与多瑙河之间。哥特人同罗马人比邻而居一百年之后,已经成了半个文明民族,他们创造了文字,建立了城市,开始农耕生活并皈依了基督教。哥特士兵在罗马军队中服役,而哥特贵族将子女送到帝国的大城市就学,如果不出意外,再过百十年哥特人或许就会被希腊罗马文明完全同化,从而和平地融入帝国。但匈奴人这个意外因素的加入改变了这一切。 哥特人南渡多瑙河 同样是蛮族出身,当年不可一世的哥特人尝到了小巫见大巫的滋味。东哥特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被匈奴所征服。东哥特王鄂尔曼里克(Ermanric)在战败后自杀,王储维提摩尔(Withimer)在乱中继位,旋即战死。匈奴人胜利西进,大批东哥特人或死或降,一部分人在酋长阿拉提(Alatheus)和萨伏拉克斯(Saphrax)的率领下逃到同胞西哥特人的土地上。恐慌同样笼罩了西哥特人,让他们不战自溃,夹杂在气势汹汹的野蛮人和强大的罗马帝国之间,所有能跑的西哥特人都做出了明智的选择:376年,在酋长阿塔纳里克(Athanaric)和非列迪根(Fridigern)等人的带领下,几十万哥特人涌到多瑙河边,向罗马守将呼告求救,请帝国准许他们渡河,逃避即将到来的浩劫。他们将永远效忠帝国作为报答。 这样大的决策当然要由皇帝本人定夺。西部皇帝瓦伦提尼安已经在去年逝世,儿子格拉提安(Gratian)继位,才只有十五岁;帝国东部由瓦伦斯一人统治,而瓦伦斯这时正在叙利亚和波斯争霸。一直以来,瓦伦斯都苦于罗马的兵力不够,打起仗来捉襟见肘。因此,当他听到哥特人请求入境避难的消息时,不禁惊喜交加:哥特难民有数十万人,其中有战斗力的少说也有十万八万,如果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加上罗马的纪律和装备,不难建立一支大军。有了这支军队作为基础,不要说击败波斯,就是重振罗马的霸业也指日可待。当然,瓦伦斯也考虑到,让大量的蛮族涌进国内有一定的危险,他于是下了一道还算谨慎的命令:可以允许哥特人内附,但哥特人必须交出所有未成年男孩作为人质,并且在渡河前缴纳所有武器。走投无路的哥特人一口答应,多瑙河上的大门终于对他们打开了。

十九世纪中德两国资产阶级改革对比研究

十九世纪中德两国资产阶级改革对比研究 专门史王士平 2014020601 摘要: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统治者以及当时的资产阶级都采取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措施,但均以失败告终。而与中国同样有着深厚封建传统的德国却通过资产阶级改革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这对当时的中国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德国;资产阶级改革 自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起,欧洲各国陆续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方式各不相同,如英法采取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美国通过独立战争的方式,而通过资产阶级改革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其成功之举当推德国的资产阶级改革。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国内危机慎重,清朝统治者以及当时的资产阶级都采取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措施,如洋务运动、戊戌维新等等,最终均以失败告终。本文试图对比探究中国与德国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改革不同之处,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国当是资产阶级改革失败之原因。 一、改革背景大致相同 政治上,十九世纪初,英国和法国的资本主义正在迅速发展,而中国和德国却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当时,德意志境内邦国林立,各霸一方。其中,普鲁士王国势力较大。普鲁士王国实行封建专制制度,以国王为首的容克(贵族地主)控制着政权。容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竭力强化封建军事官僚机构,军队只知盲目服从国王,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在地方上,大大小小的容克各自为政。这时的中国尽管表面上依然是一个统一的东方强国,但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其君主专制已经发展到极致。 经济上,两个国家也都很落后。在德国,城市里的封建行会,阻碍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农村仍然盛行农奴制,广大农民被束缚在贵族地主占有的土地上,从事繁重的劳动。由于生产方式落后,农业产量很低。中国依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封建的生产关系和专制制度严重地束缚着生产力,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拜占庭帝国知识点练习

第8课拜占庭帝国 【知识管理】 知识点1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帝国形成: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即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还存在了1000多年。 帝国强盛: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期间,通过多次对外战争,使拜占庭帝国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疆域西起直布罗陀海峡,东至两河流域,北达多瑙河和克里米亚半岛,南抵埃及尼罗河。 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很早以来就是东西方往来的必经之地,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而且经济繁荣,是重要的商业中心。 帝国文化:拜占庭帝国由于历史传统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 帝国衰亡:①原因:长期的军事扩张,导致国库空虚,财尽民穷,国内人民不断起义,统治者却心态保守,固步自封。②过程:11世纪后,帝国开始衰落。13世纪,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和西方军队的东征,对帝国构成了严重威胁。1453年,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 知识点2《查士丁尼法典》 背景:为了维护奴隶制度,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查士丁尼一世主持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 组成:在《查士丁尼法典》颁布后,又陆续颁布了《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编》和《查士丁尼新律》三部法律文献,作为《查士丁尼法典》的续编。这四部法典后来被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宗旨:《查士丁尼法典》旨在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明确宣布皇权无限。查士丁尼试图通过法律规范的系统化,达到巩固皇权、挽救专制制度的目的。 影响:《查士丁尼法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以后西欧各国制订民法影响深远。 【基础过关】 知识点1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1.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材料评价的帝国是(D) A.雅典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共和国 D.拜占庭帝国 2.小乐同学查找资料,完成资料卡片如图所示,资料卡片描述的城市是(C) 1.罗马帝国首都 2.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 3.沟通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金桥 A.罗马 B.雅典 C.君士坦丁堡 D.长安 3.他在位期间通过多次对外战争,使拜占庭帝国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这里的“他”是(A) A.查士丁尼一世 B.屋大维 C.恺撒 D.伯里克利 4.拜占庭帝国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又在无数灾难和动乱中维系了近一千年,但还是没有逃脱被灭亡的命运。15世纪中叶灭掉这个帝国的国家是(C) A.阿拉伯帝国 B.古巴比伦王国

德意志帝国建立

普法战争和德意志帝国的成立 作者:何炳松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第三节普法战争和德意志帝国的成立 【法帝的失望】法国拿破仑三世对于普奥战争的骤然结束和普鲁士的大奏凯旋大为失望。他本来希望普奥战争能够旷日持久,弄得两败俱伤,他那时或可以调人资格出来公断,而且或可和从前意奥两国战后的情形一样,把法国的领土加以扩充。不料这次战争的结果竟使得普鲁士的力量和领土都大有增加,而法国则丝毫没有利益。当时拿破仑三世又曾想扩充他的势力于北美洲的墨西哥,终因美国人的警告归于失败。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述及了。 【普法战争的原因】因此拿破仑三世觉得在这种环境中,只有出于和普鲁士宣战的一途,或者勉强可以平下法国人激昂的感情,恢复自己已失的威信。普鲁士和法国间的战争到此本难幸免的了。不久两国间忽然发生问题,战端于是爆发。原来当一八六九年时,西班牙的新党把专制的女王伊莎贝拉二世(IsabellaⅡ)驱逐出国,宣布君主立宪政体,并以王位献给普鲁士王威廉一世的远亲利奥波德(Leopold)。法国人认这种举动为无异查理五世帝国的中兴,竭力反对。利奥波德因此于一八七○年七月拒绝西班牙人的请求。此事本可就此结束。但是法国的公使还不满意,一定要威廉一世声明此后永不再提出这个计划来,而威廉一世不肯答应。俾斯麦乃利用机会故意传出法国公使开罪国王的新闻,而法国人亦误传他们的使臣大受普鲁士王的侮辱。七月十五日法国正式向普鲁士宣战。 【法国国际地位的孤立】当时欧洲的国际形势实在是大有利于普鲁士。原来俾斯麦的外交眼光和手腕,都比拿破仑三世为远大而灵敏。俄罗斯记得克里米亚战争中法国的仇视,和波兰叛乱时普鲁士的援助;意大利记得一八五九年时法国的半途撤兵,和一八六六年时俾斯麦的竭力提携;奥地利亦记得一八五九年时拿破仑三世手段的苛刻,和一八六六年战后普鲁士态度的宽容。至于英国和日耳曼南部诸邦,则对于法国扩充领土的野心都表示不满。所以一八七○年时的法国正和一八六六年时的奥国一样,在国际上所占的是一个孤立无援的地位。 【普法战争(一八七○——一八七一年)】拿破仑三世鉴于普奥战争时日耳曼南部诸邦抱一种反对普鲁士的态度,所以他在对普鲁士宣战时以为,他们一定能够起来援助他,一战之后就可以大败普鲁士。不料他这种预期的结果适得其反。日耳曼人听到法国宣战竟全体同仇敌忾起来。加以法国军队的设备和统率向来不十分完备。日耳曼人既渡莱茵河,不到几天就打败了法国人。八月中旬经过几次激烈的战争之后,法国的大军竟被困于梅斯城(Metz)。九月一日色当(Sedan)一战拿破仑三世竟做了俘虏。日耳曼人乃长驱直入围困巴黎。同时法国的共和党人乘机起来把帝政废置,宣布第三次共和政府的成立,继续去应付国难。但是法国的新政府虽然用尽力量去唤起民众抵抗敌人,终以日耳曼的武力强盛,无法抵御,不得已于一八七一年一月二十八日停战求和,普法战争到此乃告终止。俾斯麦和法国议和时竭力主张法国必须把阿尔萨斯(Alsace)和洛林(Lorraine)两省割让于日耳曼;同时并要求法国赔偿极巨的赔款,日耳曼的军队必等赔款偿清后方肯撤归。法国人不得已只好一一照办。普鲁士和法国从此结成深仇,为后来欧洲大战原因中最重要的一个。 【德意志帝国的成立(一八七一年一月十八日)】一八七○年的普法战争,拿破仑三世的意思原想借此阻止普鲁士的发展,不料结果反促进日耳曼统一的成功。日耳曼南部诸邦如巴威、瓦敦堡、巴登和南厄斯等,无不出兵援助普鲁士,允许战胜法国之后当即加入北部日耳曼联邦。一八七一年一月十八日,普鲁士王兼北部日耳德意志帝国成立纪念碑曼联邦的总统威廉一世就在法国巴黎附近凡尔赛的宫中正式宣布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从此现代世界史上平添了一个强盛的国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