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球的自转练习题

地球的自转练习题

地球的自转练习题
地球的自转练习题

地球的自转练习题

1.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恒星日将长于太阳日B.北京的地方时仍早于伦敦的地方时

C.太阳将西升东落 D. 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左偏、南半球右偏2..下列各纬线圈中,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处一半的是()

A.热带与温带分界的纬线圈B.温带与寒带分界的纬线圈

C.低纬度与中纬度分界的纬线圈D.高纬度与中纬度分界的纬线圈

3..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

A.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公转轨道,它是一个正圆

B.每年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慢,1月初则较快

C.地球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D.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366天,也就是一个回归年

4.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向东航行,过日界线于1981年1月2日15时抵达加拿大温哥华(西七区)途经14天2小时,该船在上海启航时间是()A.1980年12月21日4时B.1980年12月20日4时C.1981年1月16日17时D.1980年12月20日10时5.某船自西向东越过180°经线后,船上的时间很可能是()

A.日期减少一天,钟点不变B.日期增加一天,钟点不变

C.日期不变,钟点有变化 D. 日期不变,钟点也不变

6.当伦敦大本钟,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刻,地球上进入新的一年的地区范围是()A.占世界一半多的地方B.世界上少一半的地方

C.世界上大约各一半的地方 D. 全球都进入新的一年

7.有关北京时间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为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B.为东经120°的地方时

C.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D.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8.下面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在春分日和秋分日相重合B.不可能重合

C.每天都重合D.只有在冬至日和夏至日重合9.发射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密切相关,据此分析,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卫星发射的是()

A.拜科努尔(46°N)B.肯尼迪(28°N)

C.酒泉(40°N)D.库鲁(5°N)

10.地球同步卫星的绕日公转速度与地面对应的地球自转速度比较,它们的()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D. 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11.甲地位于12O°E、40°N,乙地位于20°W、2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的时间比乙地早B.甲地位于东十二区

C.乙地位于西二区D.甲地的时间比乙地晚

12.当乙地的区时为1900年2月28日20点时,则此时甲地的区时为()A.2月28日11点B.2月29日5点

C.3月1日5点D.3月1日4点

13.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B.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

C.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时刻要早D.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14.假设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地球上下列地理现象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日、月东升西落现象

B.南半球河流一般右岸多沙滩

C.昼夜现象

D.120°E的地方时早于90°W

15.下图中实线箭头表示物体原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物体运动发生偏转方向。则图中位于南半球的有

()

A.①③⑤B.③④⑤

C.②③⑥D.②④⑥

16.(探究创新题)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省汶川县(31°N,103.4°E)发生8级地震。中国政府迅速组织救援队赶赴灾区救援,国际社会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地震发生时,伦敦(51.5°N,0°)、莫斯科(55.75°N,37.6°E)、华盛顿(38.9°N,77°W)、堪培拉(35.28°S,149°E)四城市的人们仍在夜里睡梦中的是________。此时,国际标准时为________。(6分)

(2)俄罗斯救援队从莫斯科乘飞机于北京时间5月16日下午3时15分到达成都,如果途中用了3小时,救援队出发时当地区时为________。(3分)

(3)地震发生时,赤道上处于白天的范围是________,与汶川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是________。(6分)

地球自转的教学设计

《地球自转》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初看起来比较简单,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知识。但其中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及时差问题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高考试题中涉及此基础知识的比例也很大,这些问题都需要从这里得到解决,所以教学时要特别注意直观性,帮助学生彻底解决此基础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利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并从各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特点。 2.利用灯泡或手电当太阳,让学生观察并体会地球自转时各地昼夜有什么变化,从而理解各地时差,初步学会利用简易工具换算时间。 【课程标准要求】 ●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教学用具】 师:地球仪、三球仪、灯泡、简单的课件,时区分布表格(课前发给学生);生:彩色不干胶条、手电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体会从不同角度看地球自转方向,理解时差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实验操作,观察总结,讨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合格地球人的考查 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从哪个方向升起,又从哪个方向落下? 2.小时侯你认为是天转还是地转?现在呢?

3.你知道地球是怎么转的吗? 4.你知道地球的自转对地球人有何影响吗? 这里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回答问题,并引入两个专题(怎么转和影响)的教学。 1.学生都能回答出来。 2.是天动还是地动,这还是个问题呢,可以激发学生讲科学家哥白尼“地心说”的故事,鼓励学生为追求真理而努力。 3.那么,地球是怎么转的呢? 活动一:演示地球自转运动 第一步:请3个学生到台前来演示,大家评判谁演示的正确!(注意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具有代表性,观察后就明朗了) 第二步:小组内每个同学演示一遍,组员负责指正,要求人人会演示。 第三步:在地球仪上贴一彩色不干胶条,从3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赤道上空看;北极上空看,南极上空看,最后总结出结论。 总结:地球自转方向:从赤道上空看,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屏幕给出三幅地图:A.面向赤道;B.面向北极;C.面向南极,要求学生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化演示为图示,增强实战能力)并告诉学生:记住极地地球自转方向将是以后解决以极地为中心的习题的关键! 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周期):一天,也是昼夜交替的周期。 活动二:利用手电或灯泡,观察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第一步:地球不自转,面向太阳和背向太阳的一面如何? 第二步:拨动地球仪,看某地随着地球自转昼夜是怎样交替变化的。 第三步:在地球上选择几个城市,分别贴上不同颜色不干胶条:如北京、开罗、纽约等,看他们随着地球自转运动经历昼夜的先后顺序有什么规律。 说明:这里强调几个时间点:日出(晨)、中午、黄昏、子夜。 学生总结: 1.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体,在太阳的照射下,面向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即昼;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即夜。 2.由于地球不断地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上某地依次经历了晨、午、昏、夜的昼夜交替

高一地理地球自转练习题附答案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之自转及地理意义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北半球晴朗的夜晚,把照相机固定好,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星空照片,照片中的每一段弧线均为不同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 1 A. 2 A.2 1.B 2.B 1 2 每小时约15°可推知,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约为4小时。 考点:自转的特征。 地球自转即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3.下列地球自转方向标识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4.若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则

A.太阳西升东落B.太阳东升西落 C.地球无昼夜现象D.地球无昼夜交替现象 【答案】 3.D 4.A 【解析】 3 因此 4 °经线 5 A.a C.a 6.a点经度为 A.45°W B.0° C.135°E D.135°W 【答案】 5.B 6.D

【解析】 5.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纬度相同,自转线速度相同;除极点外,各地自转角速度都相等。a、b两点处于不同的经线,地方时不相同。bc位于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6.c点在180°经线上,a点位于c点东侧,a、c两点相距45°,因此a点经度为135°W。 7 A.① 8 A.8 7.B 8.A 7 8°E地方时为8:00,即北京时间为8:00。 考点:时间计算。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9.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小岛最终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0.甲、乙两处河流剖面(阴影部分为流水堆积物)正确的是 【答案】 9.C 10.B 【解析】 9.图中河段均较为平直,河水水平运动会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 10. 甲地 乙地 丙地 11 A B.乙地区时比甲地区时早1小时 C.甲、乙两地区时均为105°E的地方时 D.甲、乙两地区时均为120°E的地方时 12.甲、乙、丙三地自转线速度 A.甲>乙>丙B.乙>丙>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824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1) 班级:姓名: 1、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 )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极昼极夜现象 D、昼夜长短现象 2、昼夜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球自转②地球公转③太阳照射④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 B、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3时56分4秒 C、昼夜交替是地球绕日旋转而产生的 D、如果地球不自转也会有昼夜现象 4、关于晨昏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B、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均为0 C、昏线在任何时候都平分赤道 D、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 5.下面所示四幅图的A、B、C、D 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 ) A.甲—A B.乙—B C.丙—C D.丁—D 6.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 B.晨昏线是昼夜半球分界线 C.晨昏线的西边是昼半球,东边是夜半球 D.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公转共同产生的 7.某飞机沿纬线方向每小时向东飞行15个经度,那么飞机上的乘客将看到 ( ) A.白昼和夜晚的时间都长了一倍 B.白昼和夜晚的时间都相等 C.白昼和夜晚的时间都减了一半 D.白昼和夜晚的时间不变 8. 在西行的轮船上,人们看到的昼夜更替周期 ( ) A、24小时 B、长于24小时 C、短于24小时 D、无昼夜更替 9.右图为西半球侧视图,若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若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则北半球正处于________季。 (2)此时晨昏圈的位置是________,其中______是晨线,______是昏线。 (3)将题干所示时刻的昼夜现象在下图中绘出,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并 标注经度。 (4)写出B点的经度,并在新画的图上标出其位置。 (5)此时,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C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北京时间是________。 10.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西半球处于黑夜的地区范围是从________经 线向西到________经线之间。 (2)此时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是________。 (3)图甲所表示的当天,北京日出的时间是________, 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是________。 (4)在图乙中将图甲改画成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黑夜。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自转习题(2)(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习题 一、选择题 1.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A.12小时 B.24小时 C.1年 D.36小时 2.我们每天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是因为() A.太阳和星星都绕着地球转B.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C.地球自东向西自转D.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3.读图,判断图中A地在B地的方向是() A. 正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正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4.给朋友发电子邮件,顺便问他们当地当天昼夜长短情况,结果甲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6小时,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4小时,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短10小时。据此回答甲、乙、丙朋友所处的纬度,从低向高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5.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 D.时刻相同 6.地球自转的现象是 (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昼夜交替 D.五带的划分 7.随着地球的自转,在东西方向上由于经度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间为() A.一天 B.区时 C.地方时 D.北京时间 8. “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日”是指() A.15小时 B.20小时 C.24小时 D.36小时 9.在赤道上,地球自转的速度约为() A.2000千米/小时 B.1666千米/小时 C.3000千米/小时 D.2555千米/小时 10.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 B. C. D. 11.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A.赤道 B.地球公转轴 C.极点 D.经线和纬线 二、读图综合题 12.读下页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在图上画出晨昏线,并用斜线画出夜半球; (2)、图上昼夜半球的界线是____________线(晨、昏); 13.读下图,完成问题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教学实录 一、明确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全班分为8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带领下利用6分钟的时间自学本节。然后抽签选一个小组上讲台边演示边讲解,要求:①讲清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地球自转产生哪些自然现象?②其他小组对该小组演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⑶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指定任一个小组进行解答。 二、学生边演示边讲解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天,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半球就是昼半球;另一面未被照亮的半球就是夜半球。请大家看演示,(学生转动地球仪,指着地球仪)但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昼夜也就在不断更替。 三、学生自己动手演示,感受昼和夜 ⑴用手电筒作为光源,照射在地球仪上,看看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不断转动地球仪,感受昼夜更替。 ⑵假设你的眼睛就是太阳,把地球仪上南京的位置转到大概中午12时,看这时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处于白天,哪些国家处于黑夜? 四、学生自由提问、师生讨论交流 师:下面我们进入自由提问阶段,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欢迎同学们解答,老师抛砖引玉,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地球不自转,还会有昼和夜吗? 生:仍会有昼和夜,但受到阳光照射的一半将永远是白昼,另一半永远是黑夜。 师:那样地球上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学生讨论交流。 生: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将很热,未被照亮的部分将很寒冷,地球上的生命可能就不存在了。 生:教材上为什么强调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它和昼夜的形成有必然联系吗? 教师做演示实验:用手电筒分别照在地球仪和“透明地球仪”(用透明塑料纸制成) 大家看有什么不同?你得出什么结论? 生:如果地球是透明的,地球将永远是白天,没有黑夜。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学生用书P20] 1.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 (1)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2)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3)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 2.周期:1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3.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时。 (2)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 (1)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15°/h,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 (2)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 [自我检测] 读地球自转速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线速度变化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上线速度最大;纬线上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线速度为0。 (2)角速度分布规律:除极点外,各地角速度都,均为。 (3)由变式图b可知: ①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线速度,但是图中A、B两点线速度不同,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②从等值线的排列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位于 半球;从等值线的数值大小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 和30°N 之间,位于 纬度地区。 ③从等值线弯曲状况看,A 处凸向数值小的方向,线速度 ,说明地势 ;而B 处则相反。 答案:(1)赤道 60° 极点 (2)相等 15°/h (3)①相同 海拔 ②北 60°N 中 ③大 高 考向 地球自转速度 1.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 2.(1)判断南、北半球 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为南半球。如上图位于北半球。 (2)判断纬度带 自转线速度???? ?0~837 km/h →高纬度837~1 447 km/h →中纬度1 447~1 670 km/h →低纬度 如上图位于中纬度。 (3)判断地势高低 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低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如上图中A 处可能为山地、高原等);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高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B 处可能为谷地、盆地等)。 (2019·郑州模拟)根据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关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e 点和其余四点线速度和所在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e 点线速度比a 点大,说明e 点纬度一定比a 点低 B .e 点线速度比b 点大,说明e 点纬度一定比b 点低 C .e 点线速度比c 点小,说明e 点纬度一定比c 点低 D .e 点线速度比d 点小,说明e 点纬度一定比d 点低 2.下列关于地球陆地表面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角速度也越大

初一地理练习题 地球的自转

初一地理练习题地球的自转 一、填空题 1.地球绕着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不停地自向自转,出现了的差异。 二、选择题。 1.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 ) A.一年 B.一天 C.12小时 D.一个月 2.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地球是一个不发光的球体 B.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 C.地轴是倾斜的 D.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 3.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是国为( )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旋转 B.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 C.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

4.地球自转出现了各地时间的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赤道附近的时间相同 B. 一天中,伦敦的时间比日本早 C. 一天中,北京比纽约早看到日出 D. 只要纬度相同,各地时间就一样 5.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B.地球自转使地球表面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C.地球自转使地球表面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D.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 6.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交替 B.四季更替 C.五带 D.极昼极夜 7.我们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如:在以下现象中离不开地球自转的是( ) 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 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 ④北京人到新疆去开始很不适应,原因很多,比如: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还老高,大家都还要工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谁都没有感觉到地球在转动,这是因为:( ) A.人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很大,而人很小 B.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它根本没有运动 C.一年才自转一周,运动太慢,人们无法感觉到 D.天空有云层,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所以看不见,也就感觉不到 三、综合题 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然后分别正对北极、南极和赤道,观察地球自转方向有什么不同?并把观察的结果用箭头在下图适当位置画出来。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地轴 2.西东昼夜交替 二、选择题 1.B 2.D 3.C 4.C 5.D 6.A 7.C 8.A 三、综合题

地球的自转教学流程

地球的自转教学流程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地球自球特征,知道地球自转方向 2、通过讨论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 和昼夜交替周期。 3、通过游戏能模拟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4、培养学生树立关爱地球、了解地球、保护地球的信念。 学习重点 地球的自转特征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学习难点 地球的自转特征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学习 学习准备:地球仪、制作方向标、画上太阳平行光线的白纸板彩笔、手电筒等。 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制作学习档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激发引入 歌曲:《东方红》Flash播放 师:歌词中写到“东方红,太阳升”是太阳在运动吗? 生:是地球在运动。 师:你对地球了解了多少? 生:…….(对旧知识的回忆) 师:地球究竟是如何自转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探究《地球的自转》。(二)探究(1)地球的自转 师:请同学们转动地球仪,看看地球仪有几种转动方向? 生:(通过转动地球仪)有自西向东和自东向西两种。 提出问题: 师:地球究竟是绕地轴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旋转呢? 建立假设: 学生假设:1、地球自西向东旋转。2、地球自东向西旋转。 设计实验检验假设: 师:如何来设计实验检验我们的假设呢? 师:怎样检验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以观察者看到太阳是否是东升西落为标准。) 学生实验; 1、准备:学生两人一组,地球仪一个、硬纸板一张、手电筒一把、橡皮泥、火柴、方向标

2、一张白纸,画上太阳平行光线、在纸上用胶布粘上小手电筒。用橡皮泥将一根火柴和十字方向标粘在地球仪上的中国(北半球),并使十字方向标分别和经线、纬线方向一致(让太阳光线水平照射在赤道上)。 3、按自己的猜想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火柴与太阳光线之间的方位变化。)(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得出结论: 1、地球是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2、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师:如果我们离开了地球,从地轴北端或北极上方观察和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方观察,地球仪旋转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三)活动二: 一个学生按自西向东方向旋转地球仪,另一个学生分别从南极和北极方向观 针方向旋转。 (四)多媒体播放进行总结(用手指所指方向帮助记忆) 1.自转中心: 地轴 2.自转姿势: 斜着身子(北极总是指着北极星附近) 3.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4.引起的现象: 太阳东升西落 (五)故事:(幻灯播放)自从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后,便周游世界,到处讲经拜佛。一天孙悟空来到了美国的纽约,在北京的猪八戒非常想念大师兄…… 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活动三.昼夜交替和昼夜交替现象 实验方案: 1、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的位置,用红色泥土标出你所处的大致位置,用蓝色泥土 标出地球对侧的位置,观察是什么国家. 2、用手电筒代表太阳,让“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并使红泥土正对着太阳, 观察“地球”那部分被“太阳光”照到哪部分没有被照到。各代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如果换用透明的地球仪有这种现象吗?) 3、转动“地球”使它自西向东旋转(即自左向右)转动,观察同一地点会出现 什么情况?)

地球自转练习题

地球运动——地球自转练习题(高三一轮复习) (2017·重庆调研)下图为从极地上空的俯视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的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西北方 2.下列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1小时D.甲地地方时比乙地早 解析:第1题,由图示甲、乙两地所在经线位置知,该图是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根据 图中位置可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第2题,甲、乙两地角速度相等;乙地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于甲地;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6小时;甲地在乙地的东方,地方时比乙地早。 答案:1.C 2.D 3.(2016·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读图, 下列时间点中至少有4 个城市该主题公园都在开放的是( ) B.北京时间11 点 A.北京时间8 点 C.北京时间14 点 D.北京时间17 点 解析:选B。巴黎采用东一区区时,香港采用东八区区时,东京采用东九区区时,洛杉 矶采用西八区区时,奥兰多采用西五区区时,然后计算出北京时间为选项中某时时,各城市的当地时间,比照相应的开放时间即可得出答案。北京时间11点,巴黎为4点,东京为12点,洛杉矶为19点,奥兰多为22点,除巴黎外,其余四城市的该主题公园都在开放。以此 类推,计算出A、C、D三项错误。4.(2016·高考浙江 卷)5月23日,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W)时,北京时间是( ) B.24日2时08分 A.24日2时52分 D.22日2时52分 C.23日3时08分 解析:选A。当太阳直射103°W时,当地时间为正午12时,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 时,120°E经线位于该市东侧,经度相差223°,时间相差14时52分。该市为5月23日12

地球自转说课稿

地球自转说课稿 付百泉 我们都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清晨阳光从东边的窗户投射进来,然后他像长了腿一样偷偷地缓缓地移动,到下午又从西边的窗户溜进了屋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运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 我要说的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这节课,本节课主要讲的是地球的自转、公转的基本特征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从地球的静到动,从地球自转运动到地球公转运动,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重要一课。 二、学情分析 1、在前一节中学生刚刚学习了地球仪知识,在本节教学中充分利用地球仪,巩固所学地球仪的知识,同时也创造了让学生展示所学知识的一个好机会。让学生能够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并且引导学生学会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 2、本节内容很多是学生日常能观察和体验到的自然现象,教师要在教学中学生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这部分内容不宜将其复杂化,不要将知识引导得太深,应回避一些难懂的概念,如黄赤交角等,能让学生初步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特点和产生现象的简单原因就可以。 三、依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及学生学的情况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地球自转运动的一般特点:概念、方向、周期。 了解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意义——昼夜交替。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地球自转运动、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方向、周期)。

学会通过读图、演示、观察等方法分析地球的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的公转运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重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难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由于地球自转是一个巨大的空间概念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因此把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确定为重点,地理意义确定为难点。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节课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充分应用河北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直观形象的展示地球的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使学生从视觉的角度更好的掌握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基于以上的分析教法、学法及教学为手段选择如下: 四、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 说教法: 依据上面学情分析,主要采取 (1)讨论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 (2)情景教学法: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及多媒体等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有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 2、说学法: 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练习题

1.2 地球和的自转和公转 一、单选题 1.2012年奥运会开幕时间是北京时间7月28日3时12分,有关这次奥运会的正确判 断是() A. 奥运会开幕时当地正值冬季 B. 开幕时举办地正值晚上 C. 举办地点在北美洲 D. 举办城市在美国 2.读图,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此时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A. 赤道 B. 北回归线 C. 北极圈 D. 南回归线 3.北京时间(东八区)2016年2月7日22时,某工程师在长城站(西四区)参加了 央视春晚微信抢红包活动.该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A. 2月7日22时 B. 2月6日22时 C. 2月7日10时 D. 2月8日10时 4.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同的特点是() A. 方向相同 B. 产生的现象相同 C. 周期相同 D. 围绕的中心相通 5.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2011年6月9日,嫦娥二号卫星完成探月任务时,地球运 行在() A. Q4到Q1之间 B. Q2到Q3之间 C. Q3到Q4之间 D. Q l到Q2之间

6.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A. 24小时 B. 12小时 C. 1年 D. 36小时 7.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 昼夜更替 B. 不同经度的地方存在时间差异 C. 四季的变化 D. 太阳东升西落 8.英国伦敦和北京存在时差的原因是() A. 地球的自转 B. 地球的公转 C. 四季的划分 D. 五带的划分 9.当地球昼夜情况如图所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B. A点昼夜平分 C. 不利于我国南极考察队考察 D. 日照昼短夜长 10.潍坊的小明善于观察,一年中,他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 光照情况,如下图,四幅图中有一幅是冬至日的记录图,该图是() A. B. C. D. 11.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的主要差异是() A. 降水的多少 B. 海陆位置不同 C. 气温的高低 D. 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同 12.小王在某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阳光明媚,走在郊游的路上,但见漫山遍野 染上了新绿,傲寒的麦苗开始返青…”.据此判断,这一天应该在() A. 春分日前后 B. 夏至日前后 C. 秋分日前后 D. 冬至日前后

(七年级地理教案)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 七年级地理教案 【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初看起来比较简单,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知识。但其中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及时差问题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高考试题中涉及此基础知识的比例也很大,这些问题都需要从这里得到解决,所以教学时要特别注意直观性,帮助学生彻底解决此基础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利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并从各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特点。 2.利用灯泡或手电当太阳,让学生观察并体会地球自转时各地昼夜有什么变化,从而理解各地时差,初步学会利用简易工具换算时间。 【课程标准要求】 ●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教学用具】 师:地球仪、三球仪、灯泡、简单的课件,时区分布表格(课前发给学生);生:彩色不干胶条、手电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体会从不同角度看地球自转方向,理解时差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实验操作,观察总结,讨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合格地球人的考查 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从哪个方向升起,又从哪个方向落下? 2.小时侯你认为是天转还是地转?现在呢? 3.你知道地球是怎么转的吗? 4.你知道地球的自转对地球人有何影响吗? 这里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回答问题,并引入两个专题(怎么转和影响)的教学。 1.学生都能回答出来。 2.是天动还是地动,这还是个问题呢,可以激发学生讲科学家哥白尼“地心说”的故事,鼓励学生为追求真理而努力。

3.那么,地球是怎么转的呢? 活动一:演示地球自转运动 第一步:请3个学生到台前来演示,大家评判谁演示的正确!(注意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具有代表性,观察后就明朗了) 第二步:小组内每个同学演示一遍,组员负责指正,要求人人会演示。 第三步:在地球仪上贴一彩色不干胶条,从3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赤道上空看;北极上空看,南极上空看,最后总结出结论。 总结:地球自转方向:从赤道上空看,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屏幕给出三幅地图:a.面向赤道;b.面向北极;c.面向南极,要求学生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化演示为图示,增强实战能力)并告诉学生:记住极地地球自转方向将是以后解决以极地为中心的习题的关键! 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周期):一天,也是昼夜交替的周期。 活动二:利用手电或灯泡,观察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第一步:地球不自转,面向太阳和背向太阳的一面如何? 第二步:拨动地球仪,看某地随着地球自转昼夜是怎样交替变化的。 第三步:在地球上选择几个城市,分别贴上不同颜色不干胶条:如北京、开罗、纽约等,看他们随着地球自转运动经历昼夜的先后顺序有什么规律。 说明:这里强调几个时间点:日出(晨)、中午、黄昏、子夜。 学生总结: 1.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体,在太阳的照射下,面向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即昼;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即夜。 2.由于地球不断地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上某地依次经历了晨、午、昏、夜的昼夜交替现象。 3.不同的地点经历的时间不同,同一时刻不同地点处在不同的晨、午、昏、夜等时间,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要先看到日出。 教师补充演示:利用书上问和图进行解说。 练一练:给昼夜平面图,让学生判断不同地点的时间,实现从立体地球仪向平面地图转化。

(完整版)地球自转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示范课《地球运动——地球自转》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地理组:罗曼

《地球运动——地球自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了解地球自转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两个周期、速度。 2、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现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的特征 难点:地球自转的周期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以“地球自转运动”为主要教学线索,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探究地球自转的特征,为下节课学习地球自转地理意义打下基础。由于“地球的运动”内容基础性和空间思维要求极强,在高中地理内容中,既是一个难点,又是一个关键点,还是一个考点,因此要花足够的时间与学生共同探究。 另外,本章节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地球的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地球公转与季节”是在介绍完“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地球自转与时差”之后进行的,从这点上说,此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的一个延伸。同时,对后面第二章《地球上大气》的学习,特别是有关气候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五,教学过程 【导入】

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从今天的“锄禾日当午”到明天的“日当午”需要多长时间? 【学习新课】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展示) 1、了解了解地球自转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两个周期、速度。 2、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现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师)对导学案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生)对自己在导学案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 (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逐一解答。 疑惑一、地球自转的速度 (师)任何一种圆周运动,总离不开角速度和线速度。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地球自转的速度。线速度是指做 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角 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 的角度。 (生)读图,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如何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 度?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分布有何特点?除极点外,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多少?

(七年级地理教案)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 七年级地理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2.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3.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 重、难点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假设法、提问法。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如果地球变慢或变快,即周期变长或变短,将会发生上面变化? 2、完成地图册6页第二题 3、中秋节,当我们在杭州西湖欣赏三潭印月的夜景时,美国纽约却是艳阳高照。你能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三、解疑释疑,拓展升华 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使其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受到太阳、月球、和附近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地球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 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的略扁的旋转椭球体,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约21千米。 地球的基本参数: 赤道半径: ae = 6378136.49 米 极半径: ap = 6356755.00 米 平均半径: a = 6371001.00 米 赤道重力加速度: ge = 9.780327 米/秒2 平均自转角速度: ωe = 7.292115 × 10-5 弧度/秒

公转时间: t = 365.2422 天 离太阳平均距离: a = 1.49597870 × 1011 米表面温度: t = - 30 ~ +45 自转周期 23时56分4秒(平太阳时)公转周期 1恒星年 黄赤交角 23度27分 地球海洋面积 361745300平方公里 地壳厚度 80.465公里 地幔深度 2808.229公里 地核半径 3482.525公里 表面积 510067866平方公里 我的疑问: 老师解答:

中图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地球的自转》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中图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方案 江西省宜丰县第二中学蒋卫烈 一、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讲的是地球的自转的基本特征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从地球的静到动,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重要一课。 二、学情分析: 1、在七年级上册中学生学习了地球仪知识,在本节教学中充分利用GoogleEarth“谷歌地球”软件,巩固所学地球仪的知识,同时也创造了让学生展示所学知识的一个好机会。让学生能够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并且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地球的自转运动。 2、本节内容很多是学生日常能观察和体验到的自然现象,教师要在教学中将学生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这部分内容不宜将其复杂化,不要将知识引导得太深,应回避一些难懂的概念,如黄赤交角等,能让学生初步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特点和产生现象的简单原因就可以。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地球自转运动的一般特点:定义、方向、周期。 了解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地球自转运动的一般特点(方向、周期)。 学会通过读图、演示、观察等方法分析地球的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的公转运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重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难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确定依据: 由于地球自转是一个巨大的空间概念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因此把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确定为重点,地理意义确定为难点。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节课充分应用课件及GoogleEarth“谷歌地球”软件直观形象的展示地球的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使学生从视觉的角度更好的掌握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初一地球的自转练习题

初一地球的自转练习题 为了帮大家提高地理成绩,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初一地球的自转练习题,希望大家可以用心去看,去学习。 一、选择题 1.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B.C.D. 2.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 A.赤道 B.地球公转轴 C.极点 D.经线和纬线 3.读图,判断图中A地在B地的方向是 A.正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正北方向 D.东南方向 4.给朋友发电子邮件,顺便问他们当地当天昼夜长短情况,结果甲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6小时,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4小时,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短10小时。据此回答甲、乙、丙朋友所处的纬度,从低向高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5.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 D.时刻相同

6.地球自转的现象是()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昼夜交替 D.五带的划分 7、随着地球的自转,在东西方向上由于经度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间为() A.一天 B.区时 C.地方时 D.北京时间 8、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日是指() A.15小时 B.20小时 C.24小时 D.36小时 9、在赤道上,地球自转的速度约为() A.2019千米/小时 B.1666千米/小时 C.3000千米/小时 D.2555千米/小时 二、读图综合题 10、读下图,完成问题 (1)在图中地轴上标注地球自转的正确方向。 (2)图中A点比B点_____(早、晚)看到日出,如果此A点地方时为4:00时,B点的地方时应该为______。 (3)北京位于116E,40N,当A点位4点时,北京时间大约为() A.0点 B.6点 C.12点 D.8点 答案 1、B 2、B 3、D 4、D 5、A 6、C 7、C 8、C 9、B

初一地理:地球的自传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自传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 465米/秒,除两极外,地球上任意一点的角速度都为15°/时。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转是均匀的。但精密的天文观测表明,地球自转存在着3种不同的变化。 证明地球自转 1.牙签法 先用一只脸盆装满水,放在水平且不易振动的地方,待水静止后,轻轻放下一根木质细牙签,并在牙签的一端做一个记号,记住牙签的位置,过几个小时后(最好在10个小时以上),再去看时你就会发现,牙签已经转动了一定角度,看起来好像是牙签在转动,其实它并没有转动,而是地球在转动。在北半球,牙签作顺时针转动,因为地球自转在北半球看起来是逆时针方向的。南半球则与北半球相反。 2.炮弹法 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转,地面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必然相对地发生持续的右偏(北半球)或左偏(南半球)。根据这种现象,人们分析射出的炮弹运动的方向,就能证明地球在自转。 3.重力加速度法 地球在时刻不停地自转,由于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地面的重力加速度必然是赤道最小,两极最大;地球不可能是正球体,而必然是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旋转椭球体。重力测量和弧度测量的结果,证实了这些观点的正确性,也就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地球的自转。 4.深井测量法 地球时刻不停自转,由于自转速度随高度而增加,物体自高处下落的过程中,必然具有较高的向东的自转速度,而必然坠落在偏东的地点。为了证实这一点,有人曾在很深的矿井中进行试验。试验结果是:自井口中心下落的物体,总在一定的深度同矿井东壁相撞,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地球的自转运动。 5. 傅科摆 证实地球自转的仪器,是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于____年发明的。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它的自转轴自转,同时在围绕太阳公转。观察地球的自转效应并不难。用未经扭曲过的尼龙钓鱼线,悬挂摆锤,在摆锤底部装有指针。摆长从3米至30米皆可。当摆静止时,在它下面的地面上,固定一张白卡片纸,上面画一条参考线。把摆锤沿参考线的方向拉开,然后让它往

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自转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地球的自转 【教学目标】 1.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 2.认识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与时间差异现象。 3.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教学重点】 体会从不同角度看地球自转方向。 【教学难点】 理解时差产生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从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谈起,结合日全食现象及哥白尼“日心说”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自转特征 【自主探究】 1.学生观赏地球自转模拟演示动画。 2.归纳出地球自转特征:地球绕着地轴不停旋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合作探究】 说一说:地球是怎样自转的? (1)两人一组,一人拨动地球仪,另一人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赤道上空、北极上空、南极上空。 (2)归纳得出的结论: 自转方向:从赤道上空看,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拓展探究】 1.向学生呈现极地俯视经纬网图,要求学生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强调在极地俯视经纬网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与中心极点的关系紧密。 学习活动二认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主探究】 1.学生动手:利用小手电、小地球仪观察地球不自转与自转时分别产生哪些地理现象? 第一步:地球不自转,面向太阳和背向太阳的一面如何? 第二步:拨动地球仪,看某地随着地球自转昼夜是怎样交替变化的。 第三步:在地球上选择几个城市,分别贴上不同颜色的不干胶条:如北京、开罗、纽约等,看他们随着地球自转运动经历昼夜的先后顺序有什么规律。 2.学生归纳并写出观察结论: (1)由于地球不透明,面向太阳的半球是白昼,背向太阳的半球是黑夜。 (2)地球不停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不断更替。 (3)地球的自转过程中,不同地方昼夜更替的时间不一致,东边地点总是比西边地点要先看到日出。所以,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上的差异。

地球自转练习题

复习题1.3 一.选择题: 1.有关地球自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自东向西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就是地球的自转 B.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就是地球的自转 C.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旋转一周,就是地球的自转 D.地球在自身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2.有关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天大约向东转15度 B.每小时大约向东转过15度 C.自转的角速度,处处相同 D.自转的角速度因纬度不同而不同。 3.下列几个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 A.哈尔滨 B.北京 C.广州 D.南极长城站 4.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我们平常说的一天是指: 〖 〗 A.一个恒星日 B.比恒星日多3分56秒 C.比恒星日少3分56秒 D.比太阳日多3分56秒 6.停在水面上的帆船,自身也在绕地轴旋转,则帆船线速度最大的地方是: 〖 〗 A.船的最前端 B.船的最末端 C.船的底部 D.桅杆的顶端 7.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相对应的点相比: 〖 〗 A.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大 B.角速度和线速度相同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D.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大 8.下列现象能用来判断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A.北极星在天空的位置看起来几乎不动 B.在北半球观测星空,各星座均围绕北极星做逆时针方向旋转 C.从赤道向北极方向前进,发现北极星的高度在不断增加 D.在晴朗的夜空,能看到北极星在不断地闪烁 9.关于地转偏向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地球表面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都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B.物体水平运动时所受地转偏向力很小,对气流、水流的水平运动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C.物体在地球表面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这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D.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的北风将偏转为西北风,南半球的北风偏转为东北风 10.兰州段的黄河自西向东流,不考虑地质、植被的因素,冲刷程度较严重的河岸是: 〖 〗 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 假设地球为一个正圆球体,已知P 地和Q 地为地球上过地心的一条直线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个点。回答11、12题。 ① ③ 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