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学中的宗教元素

文学中的宗教元素

文学中的宗教元素
文学中的宗教元素

当代文学中的宗教元素

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受“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思想的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大家对宗教是不蛮待见的,对文化中所含有的宗教元素也是持着批判的态度,但是当时的作家却大多数对宗教文化包有好感,所以也不乏有带有宗教色彩的文学作品出现。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文学作品中的宗教元素则更加常见,所以探讨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宗教元素是有必要,而且有意义的。

宗教对中国的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对中国文学影响比较深的有三个宗教,分别是佛教、基督教和道教。佛教自从东汉传入中国以来,有着多年的历史,尤其是在经过唐代和宋代大肆宣扬佛教之后,佛教已经深入中国大众的心中了,所以佛教元素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基督教是是西方最有名的宗教,在清朝后期,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也让基督教的一些思想和观念对中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样也体现在了文学作品中。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文学作品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一、佛教在文学中的体现

佛教自魏晋以来与中国的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佛教的影子仍然清晰可见。就像我国的文坛巨匠——鲁迅,他对佛教的评价很高,他曾对好友许寿裳深有感触的说:“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了,这是大哲。”①而在鲁迅的文学品中也会有着浓厚的佛学意识。在散文诗集《野草》中,鲁迅所表现出来的“虚无”主义让人看到了他在绝望过后,就只有抱着“万物皆空”的佛家态度来面对这现实生活的一切。鲁迅本人也说到了自己这种“虚无”观念,在一封回信中说到:“你好像常在看我的作品,但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实有,却偏要向这样的绝望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执的声音。”②鲁迅的“虚无”观念来自于佛教哲学观的宇宙观的启示,与佛教最著名的“空”的意义大致相似。是佛教中一种处世态度,人不需要有太多的执念和追求,因为万物皆空,当你众里寻一样东西千百度时,你还是会发现那只是自己心中的意念罢了。就像《药》中的华小栓想要治疗恶疾,听从一种用人血做药引做成的馒头可以治病的说法,去求革命烈士要血,最后血得到,做成了馒头,却还是无法挣脱病魔的煎熬;《孙乙己》中的孙乙己,哪怕是被打断了腿也要坚持文人的气质,穷其一生却也无法得到“秀才”这样一个称号,而精神却在无止境的痛苦当中;《祝福》中的祥林嫂,平凡普通的底层劳动妇女,相信“捐门槛”之说,希望死后可以有好点的境遇,所以省吃俭用把钱攒下来去捐,但最后,谁也不知道她的努力是否有用。

佛家还讲究前世今生,轮回之说。这样的一种观念在文学作品中也是经常可以看到,就像在《祝福》的祥林嫂“捐门槛”,因为担心在今生中的二嫁会让自己在死后被砍成两半分给两个丈夫,所以她才想到这样一个办法去避免。在贾平凹的《白夜》中设置了“再生人”这样的一个情节:小说的主人公(夜郎)心里面尚存一点人间正气,经常会在自己熟睡之际拿着“再生人”的钥匙去开启别人

①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第4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出版

②《鲁迅全集》第11卷,第2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的门扉,大概也是从佛教的轮回观念里汲取的思路。

如果说鲁迅对佛教的偏爱是由于当时政治动乱,生命无依无托的一种深层心理的需要,那么当代作家所处的是一个新的时代,“人生之苦”早已不是社会给予人的生存的苦痛,他们承受的更多的是一种病痛之苦、精神之苦。或许是受自身病痛的影响,当代作家史铁生的作品也常常表现出对人的肉体之苦的描写。《来到人间》中那个患有侏儒症的小女孩儿,《命若琴弦》中奔波于大山之中的盲艺人,《原罪》中的瘫痪病人十叔,《一个谜语的几个简单猜法》中的三个癌症患者......他们无不忍受着先天或后天的病痛折磨。贾平凹则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上对人的精神之苦作了突出的写照,如《废都》与《白夜》中的主要人物。周敏与夜郎都是失去了精神家园的灵魂漂泊者,他们费尽心机在陌生的都市里寻找栖身之地,而自身的心灵却陷在自身与他人构成的重重围困中得不到解脱。

关于佛教与文学的关系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对佛法的称赞和对佛理的额宣扬,二是作者自己对于佛教的理解并将其渗透在文学作品中。就像汪曾祺的《受戒》中的和尚他们既诵经,也杀猪,也与女人相好,根本不受清规戒律的束缚。缺乏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平静的话语亦近于无心的唠叨。但在那些不加任何修饰、自由随意熟稔得都消失了新鲜感的词语中,却充盈着温暖的人间情怀。这里的平淡与冷静,还有那浑然天成、自由随意的小说结构,正是汪曾祺人格境界的体现,而这种境界,只有一个摆脱了浮世的侵扰,习惯于寂寞的人方能于静观中得之。也是佛教“禅”学超脱理的一个体现,也是作者自己认为对于佛教的态度是要“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注重的是精神上的超凡脱俗,而不是拘泥于形式。

佛教的影响很深,虽然有人会将人们对于佛教的信仰看做迷信,把其当成偶像是很愚昧的做法,将其抨击得一无是处,但是我们却不可以忽视其正面的作用。佛教的一些道义,对于真善美的引导以及给人们所作出的一些正确的价值导向对于个人的发展,乃至社会秩序的稳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文学作品中的佛教元素不但可以让文学作品更有神秘的气息,让文学多可另一重境界,也让作品增色了不少。就像钱钟书曾说:“唯禅宗公案偈语,句不停意,用不停机,口角灵活,远迈道士之金丹诗快。词章家隽句,每本禅人话头。……死灰槁木人语,可成绝妙好词。”③而且文学中大都的是佛教中正义的和积极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督教在文学中的体现

基督教对西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基督教的《圣经》不仅在宗教方面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而且在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基督教的教义和《圣经》里面的一些价值理念都在中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一点在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谈到基督教在当代文学中国文学的体现,让人最容易想起的是曹禺的《雷雨》这部作品,基督教在这部话剧中可以说是贯穿始末。在《雷雨》的《序幕》和《尾声》中,都把场景设在了一个教会医院,而这个教会医院的前身就是演泽着人类罪性的周公馆,作者把把周朴园三十年来的家庭与社会上的罪恶,浓缩在一天的时间里来表现,但也把里面的种种罪孽和邪恶展现得很全面,妻子的背叛,儿子

③钱钟书:《谈艺录》第226页,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

的乱伦以及三十年前的孽债。而在人物的描写上也是体现了浓烈的基督教元素,周萍在堕落之后,无法承受这种沉重的罪恶感,所以她渴望得到救赎,想要从罪恶中解放出来;周朴园也没有死,因为死对一个人来说并不是最残忍的惩罚,周朴园最后失去了儿子女儿,妻子疯了,从前喜欢的人也疯了。只留下他一个人在世间,孤独清凉、老无所依,当他看到其他老人儿女绕膝,得享天伦之时,他的心中肯定也是悔恨的,他将自己的财产全部捐给了教会,在教堂静静地听着修女念诵《圣经》,受到洗礼的灵魂在上帝的感召之下走上了救赎之路。

在基督教里,原罪和赎罪是最常见的存在。人之所以要去赎罪是因为人生来就有原罪,希望得到救赎是神性的感召,你有作恶的欲望也要有行善的动机,上帝也是眷顾人类的,只要你诚心忏悔,就会给你一个赎罪的机会。就像北村的长篇小说《洗礼的河》里面的主人公——刘浪,一个医科大学生,堕落成了黑社会的头领,杀人越货、奸淫掳掠和贩毒,简直是无恶不作。但就在生命即将耗尽在这种各种罪恶的行为中时,发生了一个奇迹,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在逃亡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传道的基督教牧师,在牧师的感化和教育之下,他洗刷了自己的心灵,虔诚地皈依了上帝。这部不仅体现了赎罪这样一个观念上,就连故事的原型可能都收到了《圣经》故事的影响,一个坏人在生命弥留之际,来到教堂忏悔,诉说自己的罪孽,然后得到了牧师的肯定,最后反而还成为了“教父”,受到他人的崇敬。

基督教还比较的经典话题同样有“苦难”,这和佛教中的苦难相似,但也有区别。不管是在佛教还是基督教中都把“苦难”看成人的“必修课程”,但佛教的苦难是为了让人不要去强求和执念,要接受现实,化有为无,是一种无奈之举;基督教对于“苦难”的理解可能更为深刻,认为这是救赎。刘小枫曾对这一话题进行了而很精辟的阐述:“救赎的态度坦然承受此世的苦楚、不幸乃至屈辱,因为上帝的救恩使人分享神的生命,把人的欠然生命救护到神性的生命境界,感领到救赎之爱。上帝的自我牺牲成全的救赎之爱,使得一切由偶在带来的苦难和不幸的承受成为出自爱的承担。④

文学作品所体现出来的“苦难”意识在50年代以来显得尤为明显。50年代以来,多次严酷的政治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经历了种种不幸和苦难,在他们的身上留下了无法磨灭的伤痕。在“文革”过后,曾经流行过对“文革”时期,大家所遭受的苦难进行了控诉,小说《伤痕》的发表则是一个标志,这时候对苦难的控诉仅限在政治性的范围之类。到80年代中期,“伤痕文学”过后,文学对于苦难的讲述方式与意义诠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苦难本身对承受主体的折磨也转化成一种生命历程。在一些作者的笔下,我们读到了文学作品中对于苦难的感谢,如在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作品中,正是苦难使章永璘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地母般的宽容与慈爱。在王蒙一类作家的笔下,正是因为苦难使那些官员们在苦难之后获得更高的职位,因为承受苦难是他们地位上升的政治资本,所以受过苦难的官员们往往会故地重游,感谢苦难。⑤

④刘小枫:《拯救与逍遥》,第33页,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出版

⑤谭桂林:《百年文学与宗教》第101页,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三、道教在文学中的体现

道教作为本土的宗教,人们一直在探讨它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但考虑到各个时代的文学研究,具体情形就有明显差别。相对而言,“中国古代文学与道家文化”问题的研究比较深入,“中国现代文学与道家文化”问题的研究近些年也有所拓展,而“中国当代文学与道家文化”问题的研究在八十年代以来得到了一定的研究,论文和著作均不在少数,但总体效果就不如人意。虽然研究效果大致如此,但是道教在文学作品的体现还是很明显的,尤其是在一系列的武侠小说里,道教元素尤为明显。

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在他的小说世界里,儒、道、佛等中国宗教文化传统都有体现,但更多的是关注道教,通过对爱情神话的描写,表现了对自由生命的信仰。同儒与佛相比,道教与侠的关系似乎显得要更为密切。这首先是因为“侠”要讲“义”,就必然也得有“情”,因为情义通常似乎不分家。前人有言:“三教所尚,道家唱情,僧家唱性,儒家唱理。”

像金庸的小说里,就有着很多典型的道教人物,如《射雕英雄传》中的周伯通,他虽顽性不改,但是非分明、大义更清,是响当当的一条好汉,而不是放弃一切道义原则,纯粹追求个人所谓逍遥自在的道门中人。又如《倚天屠龙记》里的张三丰,他是道教的一个代表人物,而且有真实的人物和背景作为依托。还有《射雕英雄传》里的丘处机和《碧血剑》中的木桑道人等人是正宗的道门中人,更接近道教本色的。又比如《鹿鼎记》的压台人物韦小宝。除了他天性过于好动,赤裸裸地讲究荣华福贵,同在表面上不讲这一套的道教主张有所差异,这个人物在精神上同道教的要求十分贴近。⑥

前文有提到贾平凹的《白夜》中有着佛教的元素,但是自《废都》以来的作品中的悲剧意识富有浓郁的道家色彩,这既是他创作的继续,又是他创作的转变。这种转变表现在对现实悲剧性的审视视角,从社会政治层面转向历史文化层面最终转向道家。胡河清曾撰文指出:马原作品中的混沌之气与道家文化具有内在联系,马原正是在中国古老的生命哲学中寻到了根治男性气概匮乏的良药。在同篇文章中胡河清还认为,张炜《古船》中的人物隋抱朴的道家养气之术正是溶入现代政治的智慧。张卫中在《新时期小说的流变与中国传统文化》第二章中着重分析了道家精神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潜在影响,认为张炜的心理结构中蕴藏着丰富的道家精神,他本人及作品中的人物都有着道家精神影响,但与道家在对待自然等方面又有所不同。该书还认为新写实作家池莉受到道家文化的深层影响,特别是在文化保守心理等方面认同了道家的主要价值观。

结语:中国当代文学与宗教关系是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追寻中国当代文学与宗教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中国当代文学和宗教文化互动影响的规律是这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对于中国当代文学中宗教元素的研究应该有新的突破,不拘泥于形式,而注重其精神价值,从整体上注意人文关怀。

⑥徐岱.论金庸小说中的信仰之维〔J〕.浙江大学学报,1999(2)第29卷第1期

第6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教案

第6课文学、史学与宗教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记忆《史记》的作者及写作时代 2、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 3、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 4、培养观察想象力和探究分析、归纳、评价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从我国农俗端午节引入对屈原的简介 2、介绍司马迁为了事业的成功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 3、正确认识宗教与宗教文化的区别,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 难点:佛教、道教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突破:再现历史原貌,结合社会现象,把本课的重点放进历史和现实社会生活中进行分析,对于本课的难点,可通过展示一系列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屈原、司马迁头像图 2、道教圣地青城山的组图 3、布置学生搜集资料 学生准备:1、收集附近的道教或者佛教文化场所及相关资料 2、查找屈原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在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欣欣向荣的学术思想,今天我们共同去了解战国到东汉时期我国文学、史学和宗教等文化内容的发展状况。 2、引导:大家都知道,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要过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而据传说,端午节是为纪念古代的一个人的,这个人就是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屈原。 3、简介屈原及《离骚》、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故事。 二、司马迁与《史记》 1、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屈原的故事,那么在没有纸的战国时期,这些故事又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它们不同于传说,因为像武王伐纣、陈胜、吴广起义等等历史画面,被一部书生动记载了,这就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宗教与文化的关系

宗教与文化的关系 宗教不仅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 而且也是一种普通而持久的文化现象。它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 展而发展, 其思想体系与社会各种思想相互交织, 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的文化模式, 宗教不仅在文化、思想等诸多领域对社会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而且对一定历史时期、一个民族文化的 发展也会注入特定的内容。人类宗教的发展与人类文化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包容、相互渗透。在不同的 社会历史条件下, 宗教与文化的关系及其相互间的作用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宗教与文化的关系 宗教和文化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也是历史发展的标志。据考古学发现, 最初人类的宗教是与人类的文化同时形成的。在原始社会和古代神权制社会中, 整个社会的政治机构和文化形式是与 宗教融为一体的。那时, 宗教和文化构成了有机的统一, 人们几乎可以把宗教与文化等同看待。在原始社会, 人类对社会的认识被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所主宰, 因此, 当时的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宗 教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宗教文化”逐渐演化出多种文化形式, 从而导致了宗教与文化的表面分离, 形成“宗教”与“世俗”两大领域。但宗教与文化最原始的联系至今仍然直接或间接地保留下来。宗教与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 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表 面看, 宗教观念往往是通过文化形式来表达的, 如宗教本身有其独特的哲学观点、道德规范、律例守则文 艺形式等, 与社会的其他文化领域形成某种区别。但从整体看, 宗教从本质上讲却是一定人类文化的表现。不同的宗教只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 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 体现了迥异的文化传统。宗教在本质上讲 是不同民族精神文化象征性、神话性和寓意性的表达, 它不可能脱离文化的内容。可见, 文化是本质性的, 宗教只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宗教依赖于文化, 有其具体的文化前提。由于人类文化的丰富性才决定了 世界宗教的多样性, 同样也是由于文化间的相互交流才形成了各种宗教的接触和融合。因此, 我们应该通 过宗教现象看其文化本质, 而不是相反。第二, 人类宗教的发展是与人类文化的发展交织、连接在一起的。宗教不可能离开人类的文化和历史, 因为宗教本来就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保留着丰富的人 类思想文化内容。宗教又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其他形态的文化, 与哲学、道德、法律、科学、文学、艺术、民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互相包容, 互相渗透。 宗教之所以会对其他文化形态产生影响和作用, 是由于: 1.宗教和文化的产生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内 在机制。人与其他动物不同, 人的需要不单纯是生理需要, 而且包括心理需要。现实生活中, 人在追求满 足生存需要、心理需要的过程中,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难免会产生种种不如意, 由此导致恐怖情绪、依 赖情绪、崇拜情绪、祈求情绪, 从而形成宗教情绪、宗教心理、宗教意识。这就是宗教与文化的必然联系。 2.宗教结构的包容性决定了宗教对文化渗透、影响的广泛性。宗教包括教主、教义、教徒及教会组织、教规、教法等复杂内容。由宗教各种要素的内在规定性和外向辐射性, 必将情况不同地涉及到哲学、道德、 艺术、文学、语言、法律、教育、科技、民俗等, 进而影响到政治和经济。3.宗教的内容决定了对文化影 响的双重性。宗教不但可以与世俗文化形成互补关系, 而且对文化史的发展同样具有一定影响。 二、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 宗教作为历史较为久远、分布较为普遍、影响较为深广的人类精神文化现象之一与人类世界是紧密相 联的。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 从哲学思想到文学艺术, 从政治经济到文化教育, 从伦理道德到律例习俗, 从科学理论到音乐美术, 无论是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还是个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 都同宗教 有着起初是浑然一体, 尔后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为了便于探讨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 我们先剖 析一下宗教的文化结构。 首先, 从作为宗教世界观的有神论来分析。人类处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交合点中。社会会给 人类带来幸福, 大自然会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生活物资, 与此同时, 大自然也会给人类造成意想不到的灾 难。如生老病死、天灾人祸, 社会还会使人受压抑, 人际关系出现摩擦、冲突。如何调节人与自然、人与 社会的矛盾, 探索完美的人生,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始阶段,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生产关系的狭隘, 人类只能借助于想像力或一种超自然、超现实的思维解释人生、解释世界。这种有神论的观念构成了宗教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相互独立,相互影响的文学与宗教(大一文概期末) 曾几何时,宗教与文学的关系这个话题受到古今诸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因而自然地衍生出各种相关学说。然而在读完大学教材《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以下简称《文论》)关于“宗教发生说”后,突然有所触动,觉得有必要再重谈文学与宗教的关系这个由来已久的话题。 本文将简要讨论“宗教发生说”的荒诞,宗教与神话故事的辨析,以及重点讨论文学与宗教信仰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影响的关系。 《文论》中讲到了关于文学活动的发生①,不可否认,主流并且的确站得住脚的还是马克思的“劳动说”,然而书中对于“宗教发生说”却介绍得过于模棱两可,漫不经心,不负责任。何以见得呢?此学说理论来源不详,提出者无从考究。其论据倒有现场对于一些大家的与此沾边一点的话罗列出来,而断章取义的效果。 如书中将恩格斯搬出,恩格斯曾说过:“中世纪吧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中的科目。”②③但凡智力正常,有一些逻辑思维能力,在清醒状态下也不会认为这可以支撑所谓的“宗教发生说”吧? 又如最后拖出格罗塞: 德国美学家格罗塞《艺术的起源》书中认为,艺术在其活动中与结果中都存在着丰富的情感活动。追求情感表达就是艺术的目的,审美活动只以情感表达为内在目的。游戏则介于二者之间,诗人作诗是为了个人兴趣,也是一种公共的事业,他为自己也为别人创作。这样,无处在目的的艺术要超越诗人个人心灵的限度才能实现,它就同教徒虔信宗教并非一定为了长生,发财等实际目的相类似。④ 格罗塞的观点主要不在于他论证了艺术同宗教在发生学上的联系,而是在某种意义上把艺术当成了一种宗教。⑤ 说了一大堆似乎与所谓的“宗教发生说”没有什么关系吧,仅是提到了设计宗教的只言片语便拿来当理论依据,未免过于敷衍了吧。再说了,人家格老师怎么就“在某种意义上把艺术当成了一种宗教”了,不过是个比喻罢了。 由此可见,“宗教发生说”形如浮云,有形无实,风来即散,不值一提。 那么,文学与宗教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由于超自然的一些东西总是成为宗教的一大特点,所以一提到宗教,很多人总是把它与鬼神联系起来。但是,如此神话传说并不能划入宗教领域。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聊斋志异》,包括《变形记》都不能寄于宗教篱下。对此,可以将其称之为“神话文学”,或者叫“超自然文学”。超自然文学既具有违背客观事物行为规律的,又具有符合文学中对超验世界认识的审美属性。 在剔除宗教形态多余赘肉,实现瘦身后,再来谈宗教与文学,将会相对轻盈一些。 文学与宗教信仰之间是相互独立,相互影响的。《文论》在讲文学的通行含义时说到: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发展和现代分类机制的合理化作用,文学的通行含义形成了。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与此含义不相符的哲学、历史学、科学、宗教、伦理学等其他文化形态,当然就不属于文学范畴,或者就成为非文学了。⑥所以,宗教与文学应是在社会的文化过程中两种独立且平等的意识形态。 不仅如此,文学与宗教存在着不少相似性。它们都涵盖了彼岸世界的神秘性,人生价值的探讨和道德训诫的问题。最具代表性的包括柏拉图的《理想国》,那个存在于美好意念中绝对真理统治的至善永恒的彼岸超验世界。神话文学在这点上很能说明问题。还有《礼记》中所讲的“大同世界”与“彼岸世界”不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诸多文学著作与宗教理念关于真善美的态度也属这一情况。 文学与宗教相互影响,着包括相互推动与相互限制。宗教在文学发展过程中,起到了

宗教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圣经和文学 「他(耶稣)用比喻对他们讲许多道理。」——马太福音十三章3 节 夏绿蒂(Charlotte Bronte)著名的古典小说《简爱》(Jane Eyre)在结束时,主角之一说了一段读者都不会陌生的祷告。他说: 「我的主人......」他说:「已预先警告过我,每过一天他就说得更为明确--『我很快就会再来!』『阿们,来罢,主耶稣,』我更热切地响应着。」 这是古典文学--小说、戏剧或诗歌--里千万个直接或间接使用圣经的例子之一。(《简爱》的电影版本里把这一段祷告删去,但这并不意外,不是吗?) 在圣经里我们读到一些重要的故事,从该隐和亚伯到挪亚方舟,从大卫和歌利亚到主耶稣基督熟情的受难和复活。除了这些活生生的真实故事以外,耶稣基督说了许多比喻--属灵故事。借着这些比喻他向大众表达了神的真理。圣经包含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故事。 几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从圣经里接受了丰富的遗产。其它的书能像圣经一样更影响文学吗?教授兼作家葛雷司比(Terry Glaspey)在他《基督教经典之作》(Great Books of Christian Tradition)一书中说: 我们文化里伟大的文学著作充满了圣经的使用和暗示。如同一位伟大的论家所说的,如果你不熟悉圣经和莎士比亚的话,你便不能欣赏我们文化里最伟大的作品。圣经的思想、观念、人物和用语是文学界里通行的「货币」。 然而现在是一个蔑视基督教的时代,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课题啊!关于这个课题,我们整整写了一本书,书名叫《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对基督教的攻击,以及你必须知道的反击之道》(The Gates of Hell Shall Not Prevail: The Attack on Christianity and What You Should Know To Combat It)。因为今日对基督教信仰敌视的态度,有些人把基督徒视为「反文化的」。然而,葛雷司比指出:「若将喜爱巴哈、杜斯妥也夫斯基、林布兰、齐克果、鲁奥(Rouault)、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多恩(Donne)、韩德尔、但丁和巴斯卡的人讥之为肤浅、没有成就和缺乏创造动力,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事实上你几乎无法在谈论伟大古典文学时不触及圣经。从但丁到杜斯妥也夫斯基,从本仁约翰到鲁益师,圣经的影响触目皆是。在文学的发展里,有些甚且可以直接溯源自圣经。 圣经六十六卷书中并没有错失对人性的检证。这一口充满着人类经验丰盛的水井滋润了所有伟大的作家。在艾略特「宗教和文学」的论文里,他写道:「圣经之所以影响英国文学如此深远,其原因并不只在于圣经木身是一个文学作品,

宗教文化对我国文学的影响

宗教对我国文学的影响

摘要: 宗教作为一种成熟的意识形态,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观念、情绪和活动的相当严整的体系,具有极宽广的文化涵盖功能。 梁漱溟曾指出:“人类文化都是以宗教开端,且每依宗教为中心。人群秩序及政治,导源于宗教;人的思想知识以致各种学术,亦无不导源于宗教……非有较高文化不能形成一大民族;而此一大民族的统一,却每都有赖于一大宗教。”[1]自然宗教对我国的文学发展或多或少都是会产生影响。对我国文学产生影响的宗教主要是从上古时期便开始的一种并不统一且系统的天帝的崇拜和一种灵魂观念、本土的道教、外来的佛教以及到了近现代才有较大影响的基督教。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我国也有众多教徒,但是其主要存在与我国少数民族当中,对我过主流的汉文学影响并不大。 关键词:宗教 中国文学 影响

内容目录 摘要: (2) 1. 宗教丰富了古代文学创作题材 (4) 2. 佛教丰富了古代文体和词汇 (4) 3. 道教与佛教影响了古代文人的意识 (5) 4. 基督教对我国近、现代文学的影响 (5) 参考文献: (7)

1. 宗教丰富了古代文学创作题材 早在道教诞生和佛教以及更后来传入中国的基督教之前我国就有了原始的天帝崇拜以及灵魂观念。胡适也曾明确说,“我们看殷墟(安阳)出土的遗物和文字可以明白殷人的文化是一种宗教的文化。”[2]只是这些并没有系统的形成某个宗教而仅仅是对某个神进行崇拜,望其 保护一方平安,如屈原《九歌》的众神。”战国时代楚墓中的'镇墓兽'和漆器花纹上的怪兽,是楚人'信巫鬼'的表现。”[3]而之所以产生这些鬼神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并不发达,很多的现象无法作出集体解释,同时人类也无法对抗自然的强大力量,然而当某个人掌握了某些事物发展的规律并作出语言的时候,众人发现通过其预言可以避免灾祸时对其产生一种敬畏之情。久之在当时容易产生一种偶像崇拜将其神化,便诞生了一些神灵如伏羲神农等。而另一些则是在自己无法解释的前提下臆造出某些神灵,并其拥有某些神秘力量,以此来解释无法解释的事情,这样的神灵就诞生了,比如盘古等。或是将某些自然灾害的起因归为鬼怪作恶。 就在当时的人民对某些偶像进行神化或者臆造出某些神灵时,必定会附上一些超自然的力量,以显示其力量的异于常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他们为什么能抵抗自然的力量。然而很明显,这些神的力量是不存在的或者这些神根本连原型都没有。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创作,当其以文字形式保存下来的时候就形成了早期的神话。诸如《后裔射日》、《嫦娥奔月》之类。 之后又有人将这些内容进行了总结于是便产生了诸如《山海经》、《搜神记》之类的书籍。然而这时的宗教并未形成体系,这时的此类文学作品算是神话作品。真正系统的宗教在我国出现则是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以及道教的诞生。 “佛教传入以前中国传统的思想中只有今生此世,既无前世也无来世,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先进》)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庄子 大宗》)佛教带来了三是(前世、今世、来世)的挂念,因果、轮回的观念,以及三界、五道的 挂念。”[4]因此,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丰富了文学家的想想世界,有了三世、轮回这些题材可 以创作。 像《西游记》就是一个集我国各种宗教文化进行创作的结果,其中既有道家的天庭,又有佛教的轮回转世因果报应,又有传统的对天地、山川、湖泊的敬畏和崇拜。如果没有宗教,必定不会产生这些内容的。 2. 佛教丰富了古代文体和词汇 “因了印度文学的输入,我们乃于单纯的诗歌和散文之外,产生许多伟大的新文体,像变文、像戏文、像小说等等出来。在思想方面,在题材方面,我们也收到了不少从印度来的恩惠。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印的结婚,如果佛教文学不输入中国,我们的中世纪文学究竟要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局面却是无人能指的”[5]佛家信徒为了布道自然要四处唱颂佛经,讲述佛经

性别、族群、宗教与文学

性别、族群、宗教与文学 五四女性文学是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的开端。五四女性文学的研究进路主要有两条:一是从性别角度对五四女性文学做内部研究,这种研究忽视了五四女性文学的外部联系——基督教文化;二是将五四女性文学从属于现代文学,整体研究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这种研究忽视了五四女性文学的性别主体特征。为准确而深入把握五四女性文学的特质,必须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结合起来。就外部而言,五四女作家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从传播学角度看,在基督教文化传播的链条上,作为传播者的西方传教士对于基督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他们为吸取广大中国妇女入教,抨击中国陋习、在中国办教育、兴女学,并对基督教进行了适应性调整,突出尊重妇女、民主平等的思想,对中国妇女走出家庭、接受教育、反抗父权压迫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他们又具有一定的西方文化优越感,其居高临下的启蒙者姿态使中国妇女在欲迎还拒的心态下接受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经传教士的传播,最终到达了接受者的头脑中,而基督教文化能否被接受者接受以及接受的程度,还取决于接受者及其所受到的多种影响。就五四女作家而言,她们大都接受过基督教文化教育和影响,同时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五四新文化的影响,加上个体独特的经历和情感体验,因此,五四女作家尽管在理智上对基督教文化欲迎还拒,但内在情感上对基督教文化抱有好感,并有一定的依赖性,有的还皈依了基督教。因此,五四女作家和基督教文化具有密切关系,基督教文化深深

影响了五四女作家的创作。但是,五四女作家对基督教文化的体验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性别特征。五四女作家身份上的这一特点和第三世界的妇女主义者极为相似,五四女作家对基督教文化的接受和表现与第三世界的妇女主义者对圣经的批评具有内在的关联。她们对圣经和基督教文化的认识基于相似的经验——本土妇女经验,包括民族经验,本土宗教、神话、文化遗产,女性的经验三个方面。她们都关注相似的主题,如以上帝的性别问题为核心的“上帝论”,以耶稣的性别问题、耶稣与妇女的关系为核心的“基督论”,以两个与“罪”相关联的女性夏娃、马利亚为中心的“罪论”,以男女关系、人类关系为中心的“人性论”等。因此,妇女主义圣经批评为研究五四女性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支撑。由此,转入内部研究,探讨五四女作家接受和表现西方基督教文化的独特性。关于“上帝论”,尽管中国自古就有“上帝”这一观念,但五四女作家笔下的“上帝”观念和“上帝”形象却具有基督教的文化因子。在时代影响下,五四女作家舍弃了基督教上帝学说中不合中国观念且不合常理的神秘部分,在创作中表现了更具情感色彩、人格色彩、性别色彩的上帝形象,主要有造物者、母性或女性的上帝、圣言的倾听者、精神寄托的对象等上帝形象。关于“基督论”,五四女作家和中国男性知识分子一样,并不认为耶稣具有神性,而将耶稣看作一个有着伟大人格的人。但和中国男性知识分子不同的是,女作家从本土妇女经验出发,看到了男性耶稣身上所具有的女性品质,如自我牺牲、受难、宽恕、博爱等,所以,她们更愿意把耶稣当作一个女性基督。五四

小说与宗教观

小说与宗教观 作者奥康纳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宗教在她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影响着她思考人生、感悟生活的方式。几乎她的每部作品都有宗教含义。她曾经说过:“我是站在基督教、正统教派的立场上看世界的。这意味着,对我来说,人生的意义集中于基督对我们的救赎,世间万物在我的眼里无不与此有关。” 另外,由于她的个人经历:红包狼疮、肿瘤切除、终身未嫁等等,生活加之于她的磨难越多,她的宗教思想也愈加强烈。 但是有意思的是,牧师、圣经这类和宗教有关的事物,常常以负面形象出现在她的作品中,甚至往往会导致厄运。在她看来,小说不应该成为宗教的宣传品。 作为南方作家的代表之一,她尤其擅长描绘人性的阴暗面,比如对宗教的无知、自私自利、道德败坏等等。她认为作家的责任就是发掘并展现现实生活中令人厌恶的扭曲、怪异、荒诞现象,以使对这些现象习以为常,见怪不惊的读者对此能有清醒的认识。因而她也被称为“创造畸形的能手”。 对于这类有夸张性质的描写手法,奥康纳自己的解释是:“对于耳背

的人,你得大声喊叫他才能听见;对于接近失明的人,你得把人物画得大而惊人他才能看清。” 奥康纳笔下的畸人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文明社会处处为敌的“施暴者”形象,比如《善良的乡下人》中的《圣经》推销员波因特尔。暴力手段不仅给受害人造成肉体上的伤害,更造成了心灵上的打击,使受害者灵魂受到强烈震撼,甚至得以重生;另一类则是“施暴者”的受害人,像《善良的乡下人》中的女主人公赫尔加。值得注意的是奥康纳小说中的受害者多为女性。 在奥康纳看来,“畸人”不仅指那些外表残缺、心灵扭曲的怪人,还包括那些夸夸其谈、自我陶醉、自私虚荣、毫无精神信仰而又自我满足的女性受害者。她们既庸俗世故、自以为是令人厌恶,受苦受难时又表现得孤苦无助,令人心生同情。《善良的乡下人》中的女主角赫尔加便是如此。 32岁的赫尔加意外失去一条腿后, 试图寻找上帝之外的精神寄托。她拼命念书,来掩饰假肢带来的自卑和缺憾。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她消除了自卑感却转而鄙视周围人的庸俗,甚至瞧不起自己的母亲。她自作主张把名字“乔伊”改成“赫尔加”以示她的反抗意识和特立独行精神。

佛教的起源

佛教的起源 泰国曼谷涅磐寺收藏的394尊镀金佛像 自从他第一次看到了一位老人、一个病人、一队哀悼的人和一位圣人之后,乔达摩·悉达多王子高贵的宫廷特权生活从此被永远改变了。经过了多年的寻找,他发现了一直困绕着他的那个问题的答案。 乔达摩·悉达多出生在公元前560年的印度东北部——最大的思想和文化中心之一。一个有关他出生的神话故事说,他的母亲玛雅(Maya)梦见一头白色的大象进入了她的子宫。十个月后,她在五月份分娩了,那时候大地颤抖,天上挂着一轮满月。玛雅在分娩七天后就死了,神话传说因为生了佛的人就不能做其他的用处。孩子由他的叔叔带大,生活得极端奢华。 罗怙罗(RAHULA)

年轻的王子娶瞿波(GOPA或YASHODARA)为妻,他把他的第一个儿子叫罗怙罗,意思是“链条”,因为他感觉自己被自己的生活方式禁闭了起来。当他成功地偷偷跑出宫殿时,他的四次经历又加强了他的这种感觉: 1,他看到了一位衰弱的老人,目睹了衰老如何摧毁他的记忆、美丽和强壮。他以前从来没有碰到老人。 2,他看到了一位被痛苦折磨着的病人。看到他因如此剧烈的痛苦而“颤抖得象一轮充满涟漪的水面上的月亮的倒影”,他非常震惊。他以前从来没有碰到痛苦。 3,他看到了一队哭泣的去送葬的人,他们被悲伤所折磨着。他以前从来没有碰到死亡。 4,他看到了一位游荡的圣人,圣人显得很满足和高兴,带着一个化缘钵到处行游。他突然理解了人生的乐趣在于没有任何价值。现在他希望得到的是真正的知识,因此他在午夜时分离开了王宫去寻找它。 然后,当他目睹了第三个景象时他想:“哎呀,所有活着的事物把自己消磨殆尽。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被生下来,变老,然后死去,过渡到另一种新生活,然后又被重生。而且,贪婪和荒谬的希望迷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自出生之日起就被蒙住了眼睛。他们感到恐惧,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摆脱这种这种巨大的疾病。”悉达多发现,缺乏对自我的了解是这个问题的关键。——佛经 注:当乔达摩·悉达多非常小的时候,一个印度教的婆罗门预言他将成为帮助别人克服生活中的痛苦的启蒙人,另外8个婆罗门也赞成这种看法。 开悟 悉达多在寻求真理的时候和许多圣人交游。他首先尝试了瑜珈功。然后,他和五个同伴在一起过了五年极端穷困的生活。但他还是没有找到答案。一天,他独自坐在一棵菩提树(BODHI)下沉思的时候,答案突然出现了。在接着的三个晚上,他经历了悟道的三个阶段,拒绝了邪恶的玛亚(Mara)的诱惑。在第一

宗教文化与中国文学关系

宗教文化与中国文学 塔在长安东南区,上文俯视长安是面向西北。 天宝十一载(752年),杜甫、高适、岑参、薛据、储光羲等到慈恩寺登塔游玩,除薛据外都有《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同题诗作流传后世,成为千古传唱的名篇。 ?塔在长安东南区,上文俯视长安是面向西北。 【寺院】 ?佛寺的通称,指安置佛像、经卷,且供僧众居住以便修行、弘法的场所。略称寺,又名寺刹、僧寺、精舍、道场、佛刹、梵刹、净刹、伽蓝、兰若、丛林、檀林、旃檀林、净住舍、法同舍、出世间舍、金刚净刹、寂灭道场、远离恶处、亲近善处、清净无极园等。此外,民间也往往讹称为庙。 ?[印度]相当于‘寺院’的梵语有四︰ ?(1)音译毗诃罗,意译为住处、游行处、精舍、僧坊。 ?(2)原意指幡竿,讹译为刹。因一般习惯在佛堂前立刹,故有此称。 ?(3)音译为僧伽蓝摩、伽蓝。意译为众园、精舍。即大众共住的园林,多为国王或大富长者所施舍,以供僧侣止住。 ?(4)音译阿兰若、阿练若、兰若、练若,意译无诤、空闲处。指村外适于清静修道之所。 ?根据古寺院的遗迹,可知印度佛寺多在中央设方形佛殿,殿外有僧房围绕,殿内正面则安置佛龛。建材系采石、砖、木三种。形式有佛堂、僧房、塔婆等分别。 ?[中国]据《汉书》〈元帝纪〉注云︰‘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大宋僧史略》卷上〈创造伽蓝〉条云︰‘寺者,释名曰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也。本是司名。西僧乍来,权止公司。移入别居,不忘其本,还标寺号。僧寺之名始于此也。’ ?可知在汉代,寺原为中央与地方的政事机关,如太常寺、鸿胪寺(招待诸侯及四方边民之所)。后因西域僧东来,多先住鸿胪寺,逮移居他处时,其所住处仍标寺号。从此遂称僧侣的居所为寺。又,‘院’本是周围有垣之意,转指周垣或有回廊的建筑物,亦指官舍。至于将佛教建筑称为‘院’,则始自唐代在大慈恩寺所建的翻经院。至宋代,官立的大寺亦多称院。 ?中国早期佛寺建筑的布局,大致沿袭印度形式。尔后因融入固有的民族风格,遂呈现新貌。其建材以木为主,多设于平地(如府城市街)或山中。故后世寺院除寺号、院号外,亦附加山号。又有以年号名寺者,如北魏之景明寺、正始寺、唐之开元寺。此外,寺院若依创设者而分,可分成官寺(由官府所建)、私寺(由私人营造)。若依住寺者而分,乃有僧寺、尼寺之别。若依宗派,则分为禅院(禅宗)、教院(天台、华严诸宗)、律院(律宗)或禅寺(禅宗)、讲寺(从事经论研究之寺院)、教寺(从事世俗教化之寺院)等类。 ?创建于东汉明帝时的洛阳白马寺,为我国佛寺的滥觞,其后续有建业(南京)建初寺、武昌昌乐寺、慧宝寺、金陵瑞相院、保宁寺、苏州通玄寺、扬州化城寺、四明德润寺等。西晋初年,京洛一带造寺塔图像而礼拜之风盛行,不少达官显贵或舍旧宅,或于各地立寺塔。当时佛教建筑概称为‘浮图’。后因高峻层塔渐为寺院的重要象征,‘浮图’遂转而专指高塔。 【浮图】 ?与佛图、浮屠同为佛陀的另一音译。意译为净觉。也是寺塔的别名。《广弘明集》卷二云︰‘浮图,或言佛陀,声相转也。译云净觉,言灭秽成明道为圣悟也。’另外,《佛说十二游经》云︰‘为佛作精舍,作十二佛图寺、七十二讲堂、三千六百间屋、五百楼阁。’《大智度论》卷十一云︰‘阿输伽王一日作八万佛图。’卷十六云︰‘或焚烧山野及诸聚落佛图、精舍。’等所说即指寺塔。又,《分别功德论》卷三也有此种用例。 【塔】 ?指埋藏遗骨、经卷,或为标示特别灵地而造的建筑物。塔是略称,具称为塔婆,或窣睹波、数斗婆、私偷簸、苏偷婆等,意译方坟、圆冢、归宗或高显、聚相、灭恶生善处等。 ?一般而言,造塔是为供奉遗骨,但也有为供奉佛的爪发、牙齿、钵衣之类而造塔。或在与佛陀一生行历中主要事件有关的地方设塔纪念,如在佛生处、成道处等造四塔、八塔之类。

清教的起源

Ⅰ.The Puritanism’s Origin Puritanism began in last sixteenth Century. Actually, it is one of the Christian denominations, and the faction made Calvin theory as the basis to reform the Church of England. After the rupture between the Henry VIII and the Church of Rome, the Church of England became the king’s tool that maintains the control of the king and led by the king, the church interior still is corrupt. In late sixteenth Century, the clean and ungodly believers in the church part demand that clear away the residual factors of Catholic country, then their ideas are called “Puritanism”, the people are called the “puritan”. They require a belief in the New Testament as the only criterion, rather than put the church or the so-called traditional system as believers’pursuant authority. They laid special stress on the church must be a true religion that has the conditions in the Bible and the true church that is holy and defended. Puritanism is a widely and uncertain name, including many different groups and factions. However, they have a common feature. They put forward the new doctrine, ritual and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principles unlike the Church of England. Then, Puritanism formed two main factions, the Presbyterian and Independent. The former represents the interests of the bourgeois and new aristocratic upper, advoc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ational Presbyterian Church affiliated organization. The latter represents the interests of the middle bourgeoisie and the new nobility, thought that every parish should stand on one's own and against the national church principles. Ⅱ.The Puritanism’s Religious Doctrines The puritan only made the Bible as the only authoritative faith, they stressed that all believers whether civilians or king in front of God are equal. They believe in the Calvin’s predestinarianism, "things in God, the doctrine of predestination Man proposes". They advocated that establish the church that has no ecclesiastical hierarchy and democratic republic, against the king and bishop despotism. They accepted the Garr educational doctrine, called for the abolition of episcopacy and the

文学、历史与宗教

文学、历史与宗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记忆《史记》的作者及写作时代 2、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 3、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 4、培养观察想象力和探究分析、归纳、评价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从我国农俗端午节引入对屈原的简介 2、介绍司马迁为了事业的成功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 3、正确认识宗教与宗教文化的区别,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 难点:佛教、道教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突破:再现历史原貌,结合社会现象,把本课的重点放进历史和现实社会生活中进行分析,对于本课的难点,可通过展示一系列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屈原、司马迁头像图2、道教圣地青城山的组图3、布置学生搜集资料 学生准备:1、收集附近的道教或者佛教文化场所及相关资料2、查找屈原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在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欣欣向荣的学术思想,今天我们共同去了解战国到东汉时期我国文学、史学和宗教等文化内容的发展状况。 2、引导:大家都知道,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要过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而据传说,端午节是为纪念古代的一个人的,这个人就是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屈原。 3、简介屈原及《离骚》、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故事。 二、司马迁与《史记》 1、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屈原的故事,那么在没有纸的战国时期,这些故事又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它们不同于传说,因为像武王伐纣、陈胜、吴广起义等等历史画面,被一部书生动记载了,这就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2、组织学生预习这部分内容,结合辅栏介绍,初步了解司马迁及其所著的《史记》。 3、简介司马迁的生平,并出示其头像图。 4、讲解:《史记》记述了从远古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几种形式,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新体例。史学界对《史记》的评价,认为它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史学著作,对后来史书的编写有深远影响。鲁迅先生对《史记》也给了很高的评价,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充分肯定了《史记》不但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也是一部不朽的文学著作。 5、继续引导:正因为司马迁为中国史学作出如此大的贡献,后人为了纪念司马迁,在他的故乡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 彭超 【摘要】宗教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是一种普遍存有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观点和行为。本文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等多个方面,对世界三大宗教的特征实行阐述。 【关键词】宗教;人类文明;起源;宗教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它们能突破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限制实行传教布道,并能为世界各民族、国家和各地区的人们所接受,因而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世界宗教影响的范围很大,对人们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影响。近几年来,基督教大约对十亿多人口有着较深的影响,伊斯兰教徒约有六亿多,受佛教影响的约有三亿人口。世界上约有二十亿人口的生活受这三大世界宗教的影响。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宗教,这决不是偶然,是由其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1]在世界化的过程中,世界宗教发展的趋势往往会形成局部地区的难点、焦点和世界性的热点、重点,对整个世界的格局和发展走向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 1 基督教 1.1 基督教的起源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和小亚细亚一带。在这个地区居住的犹太人,受到罗马统治者残酷的压迫,所以,一部分犹太人便把希望寄托于犹太经典中关于“救世主”拯救人类苦难的传说,这样,一种有别于犹太教的新教派便逐步形成了。这种新教派的传道者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宣扬“救世主”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他奉了上帝的旨意降临人世来拯救苦难的人类。“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为“基督”,所以,这种新教派后来就被称为基督教。根据基督教的传说,耶稣是12月25日降生于耶路撒冷的, 后来这个天就成了基督教的重要节日——圣诞节。耶稣为完成自己的使命,率领着12个门徒

文学与宗教

从《世说新语》看宗教与文学的互动和影响 张蕊青 宗教与文学不是绝缘的,尤其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本身很有艺术气氛,其音乐、美术以及佛典中的文学表现,对中国文人都很有吸引力,其义理也给久困儒家章句的文人开辟了新的境界。这种文字的表现具体到文坛上,则有许多作家写出了一些宣扬佛教的作品。” 从《世说新语》中有关宗教的描写,我们还可以看到,将宗教引入文学,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而另一方面,由于宗教人物进入了文学,提高了宗教人物在知识阶层的地位,同时也扩大了宗教的影响。因此,宗教与文学之间呈现了一种双向汇流、相辅相成的关系。 宗教渗入了文学,文学也浸透了宗教,这当然不自《世说新语》始。自从产生宗教之后,就与文学艺术形成了双向汇流之状。宗教场所的各种图像、雕刻乃至建筑装饰都是艺术家的作品,其中有很多作品被尊为世界艺术精品,国外亦然。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不就是宗教题材的世界名作吗?《圣经》既是宗教经典,也是众所周知的绝妙的文学作品,中国古代的一些佛道著作也可视为文情并茂的文学佳作。同时,许多纯文学作品很多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宿命论思想和宗教意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悠悠苍天”之句,就是把天看作神灵;《楚辞》中的《湘夫人》、《湘君》、《山鬼》等篇更直接地是神话故事了。所以我们可以说,《世说新语》中所反映出来的宗教与文学的双向汇流是一条普遍规律,不论远古还是近代,只要有人类,就有文学,就有宗教;有宗教,有文学,就有宗教的载体。文学的内容,就是宗教与文学的双向汇流和相互渗透,而这个“相互渗透”也不是人为的,当然这里也不排斥大艺术家、大宗教领袖的特殊选择以及特殊才能的特殊作用。宗教徒要向世人表现自己所崇拜的形象,推广宗教,唤起世人的共鸣,就必须依靠和借助文学家的妙笔和形象思维,文学家们许多时候要寻找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理想,因而也自然而然地与宗教一拍即合。宗教以文学作为自己的一半,文学也常以宗教作为自己另一半,这就形成了难舍难分的双向汇流、相互渗入的状况,这是文化发展进步的一种自然现象和必然现象,这种现象还将随着时代的步、科技的发展日益深化。宗教因有文学艺术这一绝妙的载体,其号召力更为震撼;文学艺术因有宗教的深层内蕴,其感染力也更加强烈。达·芬奇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它取材于《圣经》故事,抓住了最感人的一瞬间,表现出耶稣和圣徒们的种种复杂心态,令人禁不住顶礼膜拜。这就是鬼斧神工之作,是一种艺术震撼力之所在。然而这种艺术魅力的展现,很大程度上也因为有其深厚的宗教内涵,有着其他纯艺术作品所不能比拟的功用和感召力。宗教的魅力正是与反映其内容的艺术作品的魅力成正比的。在《世说新语》的时代,一些名士之所以乐于与高僧、名僧交往,是因为高僧、名僧学问渊深,文学修养极高,名士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受到启发。支道林首先将佛理渗入文学领域,对玄言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玄言诗的代表人物孙卓与许询,都与支道林过从甚密,他们与王濛、许安等人一起,配合清谈活动,掀起了玄言诗的创作高潮。《文学》第55节载:支道林、许、谢盛德共集王家,谢顾谓诸人:“今日可谓彦会。时既不可留,此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以写其怀。”许便问主人:“有《庄子》不 ?”正得《渔文》一篇。谢看题,便各使四坐通。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许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众咸称善。于是四坐各言怀。毕,谢问曰:“卿等尽不 ?”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渴。”谢后粗

宗教发展与宗教文学外文文献

文献出处:Farneth, M. (2015).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Commonweal, 142(10), 23-26.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作者: Farneth, Molly 摘要:Many contemporary scholars of religion are cautious about the idea of "world religions." In a masterful introduction to the anthology, the general editor Jack Miles (the Pulitzer Prize-winning author of God: A Biography) explains: A good many scholars of religion decline to define the essence of religion itself but do not find themselves inhibited by that abstention from saying a great deal of interest about one religious tradition or another. An index of themes that cut across traditions would make their work easier. [...]while the Judaism and Islam sections group texts that address women's engagement with and critique of these traditions, the Christianity section does not. 全文文献: The study of world religions has a troubled history. In early modern Europe, explorers, missionaries, and colonial agents returned from their exploits with startling observations about non-European people. Many of the earliest accounts commented on the apparent absence of religion in the Americas, Australia, Asia, and Africa. In his Mundus Novus (1504-05), the Italian explorer Amerigo Vespucci claimed to have found a people without religious beliefs, practices, or institutions: "Beyond the fact that they have no church, no religion, and are not idolaters, what can I say?" Farther south, and a few decades later (1553), the Spanish conquistador Pedro Cieza de León reported that the indigenous people of the northern Andes "observ[e] no religion at all, as we understand it, nor is there any house of worship to be found." Similar reports of people without religion made their way to Europe from the Pacific Islands, Australia, and Africa. It was not long, however, before Europeans began to "discover" religion among non-European people. Accounts of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proliferated. Back in Europe, scholars gathered these accounts and began to arrange taxonomies of the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the world. The earliest taxonomies identified four religions: Christianity, Judaism, Islam, and paganism. As more and more information reached Europe about Asian religions and the indigenous traditions around the globe, the fourth category expanded and, eventually, divided to include such religions as "Boudhism," "Hindooism," and "Confucianism." In creating and refining these taxonomies, the goal of scholars was to tur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