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略论常识心理学对精神实在的肯定及其哲学价值_曾向阳

略论常识心理学对精神实在的肯定及其哲学价值_曾向阳

略论常识心理学对精神实在的肯定及其哲学价值_曾向阳
略论常识心理学对精神实在的肯定及其哲学价值_曾向阳

自然辩证法研究

V o l.13,N o.11,1997

略论常识心理学对精神实在的

肯定及其哲学价值

曾 向 阳

常识心理学(fo lk psy cho log y)是当代西方哲学中的“时髦哲学”。常识心理学也译称为民众心理学,它本身并不是一种专门的心理学学科,而是一种心理学哲学或心灵哲学,这种哲学之所以引起当代西方哲学家、心理学家和认知科学家们的热烈讨论,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精神的哲学本质见解不一,甚至针锋相对。常识心理学的拥护者们对人们日常所具有的心理或精神信念和愿望等采取一种肯定的实在论立场,即认为信念和愿望等精神现象是人所经历的真实不虚的实在的现象,它们是一种心理实在或“常识的意向实在”(commo n sense intentional r eality),是人类行为的基础或原因,因此它们不能被取消,也不能被还原。就其明确肯定精神意向等的实在性而言,人们有时也称之为“意向心理学”(intentional psy cho log y)。相反,有一些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在常识心理学的问题上持反实在论立场,即取消论唯物主义,他们反对常识心理学及其对精神实在的肯定立场。这种观点认为,根本不存在象信念、愿望这类事物,人并不经历这样的过程,它们就象科学史上的“以太”、“燃素”一样,将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被取消。本文将围绕常识心理学的精神实在论展开讨论,并试图通过这种讨论阐明常识心理学的哲学价值。

1 常识心理学的精神实在论

大体说来,常识心理学或常识心理学实在论是对人类精神的常识性理解。常识心理学(或常识心理学的实在论或意向实在论)认为,我们日常对人的常识性的描述总的说来是真实的,因此人通常经历了常识心理学的事件、信念、愿望等那些我们通常归之于人的东西。人是“真正有信念的人”(tr ue believer),〔1〕人的心灵或精神是道德和价值的基础或栖息地,石头、桌子等物理事物没有道德或价值。人的行为由其信念、愿望和相关的命题态度系统地引起并可根据它们加以预见和解释。乔治.格雷姆(Geor g e Gr aham)、特伦斯.霍根(T er ence Ho rg an)、和约翰.塞尔(John Searle)和杰里.福多(Jer ry F odor)等人是这种常识心理学实在论观点的著名代表。常识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可以简略概括如下:

(1)人是一种真正拥有内在信念的人,他确实经历了信念、愿望、痛苦、希望和恐惧等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从人类诞生起就一直伴随着人类,人的心灵是人类生存和进化的重要工具,并构成了人类道德和文化的基础。常识心理学作为一种心理学哲学,它最重要的是肯定了信念、愿望等精神现象的真实性和实在性,即肯定了它们是一种心理的实在(psy-cholog ical r eal),这种心理实在包含有意向性或关于性(aboutness)、主观性、实在的内容和精神的因果性等方面。格雷姆在《心灵哲学导论》中指出,常识或大众心理学假设了一个主观权威模式:我是事物如何向我显示的权威;你是事物如何向你显示的权威。每个人都是事物如何向自己显示的最终裁判。他称之为“意识的主观权威模式”(subject ive author it y m odel o f conscio usness)。〔2〕意识的这种主观性质或主观显现,只能从内部来体验,对于主体来说,它是实在的和第一位的。他在“常识心理学的起源”一文中还集中考察了心灵概念的起源及其适应的生物作用。他认为,心灵概念是人的思想装备(concept ual equipment)的一部分,因为它有助于我们的生存和繁衍。〔3〕在他看来,心灵是个体生存的一种工具。例如,当一个生物想到有些东西值得吃时,它也许会过去将其吃掉;生物并不坐等食物来到面前。或者,当一个生物感觉到危险时,它可能会避开。没有能力思

考的个体或没有心灵的生物,不能很好地适应世界的变化。有心灵的生物能够并且确实适应了这种变化。这是进化史上不争的事实。换句话说,心灵是自然选择的产物,它对整个种群和物种的生存起作用。

(2)人的信念和愿望等命题态度有自主性和因果性,它对人的行为有着无法否认的因果控制作用人的行为绝大部分是意向行为(intentional beha vio r),它和纯粹身体的运动有根本的区别,它是一种行动(actio n),它包括某种特别的因果类型,这种类型是由常识心理学状态如信念、愿望和意向所引起的。塞尔在批评行为主义时,特别指出了意向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他援引了彭菲尔德(W. Penfild)的实验来说明他的看法。彭菲尔德说:当我给有意识能力的病人的大脑半球运动皮层一个电刺激,使他的手臂运动时,我常问病人有何想法。而病人的回答总是:“我没有这样做,是你做的。”当我刺激病人让其发出声音时,他也总是说:“我并没有发出声音,是你迫使我这样做的。”塞尔认为,这些事例说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身体的运动,但不是行动。病人否定他采取了任何行动,这是对的,因为人的行动、行为中总是包含着意向或者是意向的结果。如果我贯彻了我的意向,那么意向在行为中就起某种原因性作用,否则所谓行为就只是一种被动的身体运动。身体运动只有当它们是由意向引起时才可以作为行动。其顺序是先在的意向引起行为中的意向,再引起身体运动。人类行为中的这种心理因素正是行为主义和取消论唯物主义所忽略的。莱妮.卢代尔.巴克(Ly nne Rudder Baker)表达了与塞尔几乎相同的意见:“我们所关注的行为首先是意向的行动,而不是身体的运动。对身体运动的物理解释(即根据脑状态)不是对意向行动的解释,即使这种行动就在于活动一下手指头。”〔4〕

(3)常识心理学与科学是一致的。诚然,常识心理学不能满足严格的科学标准,它也没有号称要成为一门科学或原科学,但正如欧索尼奥.马热斯(A usonio M arr as)所说,如同其在语言学、经济学、决策理论、人工智能等社会科学中显示的一样,常识心理学中包含着一些“思想资料”(co nceptual re-so urces),它能促进科学研究纲领的发展。〔5〕即使是帕翠西娅.丘奇兰德(P atr icia S.Chur chland)这样的取消论者也不得不承认,任何研究心灵与大脑的科学,包括神经科学,在一开始时都需要使用常识的

概念。美国加州大学的著名科学家本杰明.李别特(Benja min L ibet)在“将意识经验与无意识精神机能区分开来的大脑皮层过程”一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原则,这个原则认为,外部观察者不能直接亲知有意识的主观经验,只有具有这种经验的个体才能直接亲知。因此,受试者的内省报告对于这种经验来说,具有第一位的有效性。〔6〕素以信奉科学心理学著称的马里奥.邦格也认为,常识心理学往往是心理学研究的起点,后者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扩充、深化、修正和解释常识心理学。

2 常识心理学的精神实在论

面临的批评与反批评

与常识心理学的实在论相反,否定常识心理学的反实在论(即取消论唯物主义)认为,人的确不经历象常识心理学这样的事件或状态,因此,常识心理学完全是错误的。它的原则和本体论最终将被完善的神经科学所取代。它对行为的解释将被当成废物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将行为解释为大脑电化学状态的结果。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保罗?丘奇兰德(P aul M.Churchland)和帕翠西娅.丘奇兰德夫妇以及斯蒂芬.斯蒂克(Stephen P.Stich)等人。

针对常识心理学关于精神实在论的基本观点,保罗.丘奇兰德指出,常识心理学是一种陈腐退化的研究纲领,它的原则和本体论最终将被未来更完备的神经科学所取代。他认为:

第一,常识心理学是一种适合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常识理论”,已经存在了两千五百多年,很长的历史时期以来,常识心理学解释行为的能力并没有提高多少。今天的常识心理学实质上是古希腊人的;在用它来解释行为方面,现代人并不比古人做得更好。

第二,它不能很好地与其他成熟的科学理论整合。自然史和物理科学已经对人类的构成、发展和行为能力作了彼此一致的说明(尽管还很不完全);常识心理学在这种说明中没有任何地位。

第三,常识心理学尽管有很长的历史,但它只在一些肤浅而狭窄的领域才有些作用,它不能解释大量的包括知觉、学习、推理、记忆和精神病等现象。一些重要的精神现象在常识心理学的框架中大部分还完全是神秘的。如精神病的本质和动力、创造性想略论常识心理学对精神实在的肯定及其哲学价值

象的能力、睡眠和梦的本质和心理学功能、三维视觉影象的内部构造、知觉假象的丰富类型,等等。

丘奇兰德的观点是反对常识心理学的取消论唯物主义的代表性意见,它遭到了常识心理学实在论的捍卫者们的逐条反驳:

首先,霍根和伍德沃德(James Woodword),认为,常识心理学在许多个世纪以来的确已经取得了有意义的经验上的进步,而不是停滞不前 例如,18或19世纪,欧洲人用富有个性的性格类型对人类行为所作的解释,比20世纪往往从环境因素着眼的解释更有可能解释人类行为。这种经验进步的另一个表现是,在当代文化中,人们更愿意诉诸无意识的信念和动机来解释人的行为(近年来流行的“心理历史学”就是这种趋势的突出表现)。

其次,丘奇兰德对常识心理学与其它科学整合的前景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尽管常识心理学的概念框架与物理科学特别是物理主义观点很不符合,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与整个科学大厦相抵触。不仅自然科学离不开常识心理学,而且经济学、政治科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更是深陷于意向的语言中,而这正是常识心理学的标志。假如将所有对信仰、愿望、期待、偏好、害怕、计划等类似的东西的谈论都从社会科学中清除掉,那我们现今所了解的这些学科都将消失。伯伦特认为,历史是一门关于人类行为的科学。将行为与纯粹身体运动区分开来的东西是,前者是有目的或有意向地做的,而后者则不是。任何需要责任概念的人类研究领域(如法律、伦理学、宗教)也都要求这种区分;因为通常只有当他有意地做了什么时,我们才认为他有责任,即他要对他的所作所为负责。社会学试图通过确定和描述引起社会行为的信念、愿望等,来解释和预见人类的社会行为。政治科学通过指出行为的政治后果来解释和预见行为。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相信和愿望什么所作的假定,来试图解释和预见他们的经济行为。尽管它们研究的是不同的领域,但各个学科都通过确定和描述引起相关行为的信念和愿望等来解释人类行为的某些方面。因此,我们必须承认,意向心理学在人类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神经科学不可能起这种作用。〔7〕麦考雷(Rober N.M cCauley)在批评丘奇兰德关于神经科学将取代或取消常识心理学的观点时指出,虽然取消论正确地指出了处于两个不同层次的理论存在着许多方面的不连续性,但它得出了不正确的结论,即认为这种不可通约性要求这个或那个理论被取消。层次间的取消是不可能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同层次的特别是高层次的理论有自主性。〔8〕正如福多所说,高层次的科学或特殊科学不需要为了自我维护而还原到低层次的科学。

再次,针对丘奇兰德认为一些重要的精神现象在常识心理学的框架中大部分还完全是神秘的观点,霍根和伍德沃德认为,虽然常识心理学本身对丘奇兰德所说的问题也许无能为力,但以来自常识心理学的概念为基础的理论对它们有很好的说明

例如,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了关于视知觉、记忆和学习的广泛而详细的理论,这些理论使用了信念、愿望和判断等常识心理学概念。许奥特(J.D.T r out)也看到了这一点。他说,丘奇兰德抱怨常识心理学对创造性想象、智力差异、记忆和学习这些现象的说明无济于事,但事实上,在认知科学和社会研究领域中,特别是在概念的获得、学习、语义记忆、解题、鉴定、社会判断和不确定情况下的冒险与决策等方面,人们都毫无愧色地使用着常识心理学的意向语言。〔9〕

3 常识心理学的哲学争论的

意义与价值

当代西方哲学在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行为主义、实证主义和物理主义阶段之后,实在论的、自然主义的、本体论的哲学倾向正在哲学中重新兴起;一度高居象牙塔中的语言分析哲学也呈现回归日常生活的趋向;哲学正在重新调整和构建与科学的关系。最近二三十年来,心灵哲学之所以在西方哲学中再度成为研究的热门,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心灵哲学的研究恰好顺应并折射出了西方哲学的这一当代趋势。两种哲学研究纲领——物理主义的或准物理主义纲领与具有实在论和多元论倾向的“新本体论主义”的纲领在心灵哲学领域找到了绝好的战场。而它们之间的争论又聚焦于常识心理学特别是常识心理学的本体地位上。而归根结底又集中在精神的本体地位上。

因此我认为,常识心理学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争论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的争论,而是具有深刻科学和哲学背景的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当代探讨。在这场远未结束的讨论中,常识心理学的实在论表现出了深邃的理论潜力和思想价值。

自然辩证法研究第13卷 第11期

首先,常识心理学明确肯定了精神的实在性和自主性,这是在新的科学和哲学条件下对精神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新确认 这种确认不同于人本主义哲学对人的主体性的自由宏扬,而是以当代科学和哲学成就为基础所作的理性阐明,虽然两者异曲而同工,但前者似乎更具有说服力。例如,萨特存在主义的责任学说,就是以主体意识的绝对自由为出发点的。其阐述的方式是思辨的而不是科学的。而常识心理学或意向心理学则寻求另一种更科学更合乎情理的说明。即在肯定精神的实在性和自主性的基础上确立道德和责任的本体论基础。我认为这种说明与七十年代以来肯定精神的本体地位和作用的所谓“精神论”(M entalism)的追求是共同的(在这种背景中,以斯佩里和艾克尔斯等人为代表的许多神经科学家试图在哲学和神经科学前沿确立精神的本体地位),在某种意义上它们都是通过确立精神或意识的本体地位来寻求科学与人性、科学与价值的结合,它们为克服当代西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鸿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迪。

其次,常识心理学对精神的意向性和因果性的说明,为真实地认识人和人的活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作为一种意向实在论,常识心理学对精神的因果效验和行为中的意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种肯定,彻底扬弃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哲学行为主义的极端唯物主义观念,确立了新的“行动理论”或“行动哲学”的主体观念和哲学框架。的确,行为主义否定精神的主观性、意向性、内容、意义、价值等主观特性和现象状态(如原始感觉等)以及它们的因果效验,这是“常识”所难以接受的。有意识的精神生活包含着某种实质上主观的事实,这些事实不仅只能从“第一人称”观点来了解,只能从主观精神状态来了解,而且对人的行为有一种能动的积极作用。正如霍根在“伴生的可感特性”一文中指出的“我发现,要相信我自己经验的现象性质从来没有影响我的行为是完全不可能的,我猜想你们也是如此。例如,各种快乐与痛苦的感觉特性内容,似乎对随后的趋乐避苦行为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影响。”〔10〕他称自己的观点是一种非还原的自然主义或唯物主义。这种自然主义“对精神本身、精神的因果性和精神论的因果解释持一种坚定的实在论者的立场。”〔11〕毫无疑问,这种立场将会为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第三,常识心理学实在论不仅是人们解释行为的重要根据,而且是历史学、伦理学和其它社会科学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它是各种社会科学合法性的最好证明因为历史学、伦理学和其它社会科学中包含了大量的常识心理学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它们在上述社会科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取消常识心理学无疑也将取消上述社会科学,这恐怕是取消论者也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而且,从“特殊科学”的自主性来考虑,各门社会科学是以不同层次事物为对象的,它们不可以被取消或被还原。用物理科学来取代或说明其他一切科学,包括社会科学,是很不适宜的。邦格清楚地说过:许多物理概念,特别是能量概念,对说明社会系统来说是必要的,但大多数物理概念是不必要的,社会科学需要新的概念,如人造物、社会群体、政治和文化这些概念。“社会科学的独特概念应该描述社会的突现属性,即其构成部分所不具有的属性。〔12〕

最后,从根本上看,常识心理学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争论,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本体论的争论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的哲学家都明确肯定自然界或物质世界的优先地位,在这点上,常识心理学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是一致的。其区别在于,常识心理学的实在论承认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着等级和层次,承认精神是自然界从无机界到有机界到生物界后出现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人类这种高等脊椎动物所特有的,是实实在在发生在人脑中的现象,它是实在的,并且对人的行为有一种原因性的作用,即人的行为是意向行为,有精神在其中起作用。而常识心理学的反实在论则认为,世界是由几种基本粒子构成的,自然界中不存在所谓的等级和层次,一切都可以从世界的物理构成中得到说明。精神这种东西其实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人的神经过程。未来的神经科学将取代这种肯定精神实在的常识心理学。常识心理学的反实在论否定任何精神现象的实在性和层次性(自主性),这是很难令人信服的。事实上,对世界的任何本体论研究都绕不开对精神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即本体地位的说明,物质注定要受到精神的纠缠,这是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常识心理学正是建立在正视精神存在这一事实的基础上。唯物主义要坚持自己的理论原则,就必须摒弃极端主义的哲学立场,特别是必须充分考虑精神的意向性、主观性、自主性和因果性等特性,而最主要的是肯定精神的实在性,并在略论常识心理学对精神实在的肯定及其哲学价值

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精神与自然界、精神与人和人的价值、精神与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这也正是常识心理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所昭示的真正价值。常识心理学实在论的兴起,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科学地确定精神在世界中的地位的时代已经或即将来临。

注释与参考文献

〔1〕T erence Horgan and George Gr aham,“In Defen ce of Southern Fu ndam entalism",in Scott M.C hris-

tens en an d Dale R.Turn er(ed.),Folk Ps ycholo-

gy and the Philosophy of M in d,1993,p.290.

〔2〕Georg e Grah am,Philosophy of M ind:An In tr o-duction,Blackw ell,Oxfor d UK&Camb ridge

U SA,1993,p.184.

〔3〕George Grah am,“T he Origins of Folk Psychology”,in Scott M.Ch risten sen and Dale

R.T urner(ed.),Folk Psych ology and the Phi-

los oph y of M ind,1993,p.201.

〔4〕Lynne Ru dder Baker,“W hat Beliefs are not”, Rrpr ented in Steven J.W agner and Rich ard

Warner(ed.),Naturalism:A C ritical Ap-

prais al,Un ivers ity of Notre Dame,1993,p.333.

〔5〕Ausonio M arras,“T he Ch urchlan ds on M ethod-ological Solips ism and Computation al

Psych ology”,Philosophy of Scien ce,52(1985),

p.302.

〔6〕Benjamin Libet,“Cereb ral Process es that Distin-guis h Conscious Experience from U ncons cious

M ental Fu nctions,”in J ohn C.Eccles and Otto

Creutzfeld t(ed.),The Principles of Des ign and

Operation of the Brain,S pringer-Verlag,1990,

pp.185-186.

〔7〕Pau l k.Blu nt,“A Defen se of Folk Psychology”, Intern ational Ph ilosophical Quarterly,vol.x xxii,

No.4Iss ue No.128(December1992),p.489.

〔8〕Robert M cCauley,“In tertheor etic Relations and th e Future of Psychology”,in S cott M.Chr is-

tensen and Dale R.Tur ner(ed.),Folk Psychol-

ogy an d the Ph ilosoph y of M ind,1993,p.79.

〔9〕J. D.Tr ou t(ed.),“T he Philos ophy of Psychology”,in Rich ard Boyd,Philip gasper,

and J. D.T rout(ed.),The Philos op hy of S ci-

en ce,T he M IT Press,1991,p.606.

〔10〕Terence Hor gan,“S upervenient Qualia,”Th e Philos op hical Review,xcvi,1987,P.504.

〔11〕Teren ce Hor gan,“N on reductive M aterialis m and th e E xplanarary Autonomy of Psychology,

Repren ted in S teven J.Wagner and Richard

Warner(ed.),Naturalism:A Critical Appraisal,

University of Notr e Dame,1993,p.295.

〔12〕M ar io Bunge,T reatise on Basic Philos ophy, vol.4,Reidal Pub lish ing Company,Dordrecht,

Holland,1979,p.45.

【作者简介】 曾向阳,1964年生,南京市

委党校讲师。

邮编:210001

(本文责任编辑 范勤宇)

国外新书信息(十六)

《量子力学:历史偶然性与哥本哈根霸权》(Qu antum M echanics:Historical Conting ency and the Copenhagen Hegemony)J ames T.Cus hing著,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94年,333页。

Cus hing是一位物理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作为前者,他倾向于并支持一种因果性的量子力学解释:通过论证正统的哥本哈根诠释与玻姆倡导的因果性诠释在科学上的等价,对比哥本哈根诠释对波粒二象性、量子现象的不确定性、因果地表述微观事件的不可能性等的承诺,Cu shin g认为玻姆的诠释运用了与哥本哈根诠释相同的形式体系,但却保留了粒子轨迹、事件的因果描述等,因而没有过于剧烈地偏离经典物理,并具有不存在测量问题,无须由量子粒子向经典粒子运动转换等优势。作为后者,他通过对上述两种竞争诠释的历史分析,试图说明在理论构造和在两个或多个观察上等价且不可反驳的竞争理论中作选择时,历史偶然性所起的“关键的不可忽略的”作用——科学理论的接受,有赖于其内在逻辑、经验证据等科学因素和历史偶然性等非科学因素的综合作用。书中还涉及理论的不确定、实在论、量子力学的哲学基础等问题,物理表述和哲学分析都较流畅,技术性内容作为附录附于每章之后,适合于对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感兴趣的读者。

(胡新和)

自然辩证法研究第13卷 第11期

教育学心理学资料(考试必备)

《心理学》常识学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1、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并揭示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的分类: 心理现象可分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和个性两个方面:(1)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①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②情感过程;③意志过程。 (2)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风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③个性的自我调节系统(含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自我意向等成分)。 二、心理的实质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2、心理对客观现实的依存性,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3、心理反映的主观性、能动性。 4、人的心理反映的社会制约性。 三、心理学科的性质和任务 1、心理学科的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学科的任务: (1)探讨人类心理活动的积极性规律,促进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2)探讨人的认知活动的规律,为知识的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培养提供依据; (3)探讨人类情意活动和性格形成的规律,为健康的人格培养提供依据。 四、老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有效地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 2、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培养科学世界观。 第二章感知和注意 一、感觉及知觉的概述 1、什么是感觉、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

哲学常识基本理论整理(完整版)

哲学常识基本理论整理 ㈠唯物论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有求实的精神,无论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实际。(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则方法论为:充分肯定意识的能动作用,用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从而能动的改造世界) 2、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而要把意识的能动作用变成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时间活动。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用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3、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承担者。宇宙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宇宙中也没有离开物质的“纯粹”运动,万事万物都是处在这样或那样的运动之中。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绝对的动包含着暂时的、相对的静,相对的静又包含着永恒的、绝对的动。 5、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注:分析材料时,通常要用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点进行分析) 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 6、规律具有客观性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是规律最重要的特点。 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只有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违背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 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可以借助于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也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其变害为利。)

犯罪心理学复习

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与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有关的犯罪心理现象、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的学科 犯罪心理:指与犯罪行为所发生,发展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心理活动,心理因素总称成分:偏倾性的心理过程;不良的个性倾向;偏执变异的个性心理特征;消极的心理状态 犯罪心理特点:隐蔽性,犯罪心理的层次性,结构性,反社会性,社会危害性 守法心理:指调节和支配行为人约束违法行为,实施守法行为的一系列心理因素总称 犯罪心理与守法心理的联系:互为基础,并互相转化;心理活动的形式和遵循的心理规律相同;心理产生的生理规律相同 犯罪心理与守法心理的区别:作用不同;内容不同(守法心理是积极因素在人头脑中的反映,犯罪心理是消极因素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根本区别在于犯罪动机(守法心理无犯罪动机)具有普遍性的犯罪心理:①老实吃亏心理②攀比嫉妒心理③从众同流补偿回报心理④浓缩人生心理⑤孤注一掷心理⑥法不责众心理⑦偏激浮躁心理⑧仇恨报复心理⑨转世投胎心理 犯罪人的认知特征表现:犯罪人歪曲地理解,判断,评价自身状况,外部事物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活动 犯罪人的认识特征:错误或者反动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扭曲的道德观和错误的法律意识;不成熟或歪曲的自我意识,明显的反社会意识;认知水平或认知能力逐步提高,犯罪的智能化特征日益明显;思维活动以如行使作案成功而又能逃避惩罚为中心;错误的认知模式;使用犯罪隐语与同伙结识,交流和进行犯罪活动 情绪:与机体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最简单,最低级的体验 情感:指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复杂而高级的体验,它包括道德观,美感和理智感【具有倾向性和稳固性】。 犯罪人的情绪,情感特征:不良的,消极的情绪,情感的累积爆发;爱憎,好恶标准颠倒,缺乏仁慈和同情心;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和易感情用事。 意志:是人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在行为中自觉克服某种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犯罪人的意志特征:多种意志品质共存(两重性);冒险,侥幸。 个性:是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总和。(具有倾向性,复杂性,独特性,稳定性,完整性和积极性的特点) 犯罪人个性倾向性的一般特征:反社会和犯罪性。 需要:是人所必须而又欠缺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它是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的,普遍的动力。 犯罪人的需要特征:低层次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占主导地位;恶性膨胀的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处于对立的状态;满足个人需要的心理是反社会的,犯罪的。 犯罪人的能力:指足以使犯罪人成功实施犯罪活动并达到一定犯罪目的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 气质:指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的程度。 气质特征:胆质性(激将法);多血质(言语,思维反应要迅速);黏质性(沉得住气,稳扎稳打);抑郁质(耐心诱导)。 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特征(一般特征和需要特征);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特征和气质特征,性格特征) 犯罪人的心理状态:指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在一定期间内的综合表现。特征:时间性和持续性;综合性;外露性;情境性。 犯罪人的异常心理状态:应激状态(在出乎意料的紧急状态下引起);激情状态(强烈的情绪状态);醉酒状态(由一次性大量饮酒引起);病理心理状态(见于精神病患者中,常表现为意识模糊状态,意识朦胧状态,意识错乱状态,病理性半醒状态,病理性恶劣心境,病理性激情) 犯罪动机:指激起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内心起因。特点:主观性,相对性,反社会性,直接性,低级性,意识性,动态性,周期性。 犯罪动机的功能:反映功能,激发功能,导向功能,评价功能。 无意识犯罪动机:指因某种原因,犯罪人没有清晰觉察到的,模糊难辨的对犯罪行为起推动作用的哪些内心原因。特点:无意识性,冲动性,不可理喻。 无意识犯罪动机引发的犯罪:动机不明确的犯罪;过剩犯罪;移位犯罪;睡眠状态或催眠状态下的犯罪;药物引起的异常意识下的犯罪。 犯罪动机确立过程:伴随动机冲突和动机斗争,考虑犯罪收益、犯罪成本(直接成本、机关成本、惩罚成本)等因素 犯罪动机冲突:内心中权衡利弊、以进行犯罪取舍的过程 犯罪动机形成的模式:犯罪人的需要模式;诱因模式;犯罪人的需要——诱因模式;挫折模式;激情模式;自卑感——过度补偿模式;变态心理模式 激情犯罪动机的特点:是一种瞬间动机;无意识性;表现个人的反社会性较弱;在青少年中容易产生;难以预防和预测 犯罪目的:指犯罪人主观上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犯罪目的的特征:反社会性和违法性;以极端个人主义为基础;与犯罪手段有密切联系 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关系:1.联系:犯罪动机是产生犯罪目的的前提,犯罪目的是犯罪动机的具体指向与归宿,两者都源于行为人的不良的畸形的需要;都促进犯罪行为发生;犯罪动机表现为犯罪目的,犯罪目的反映犯罪动机;犯罪动机影响犯罪目的的选择,犯罪目的影响犯罪动机的强弱 2.区别:犯罪动机形成在先,犯罪目的形成在后;犯罪目的能被明确意识到,犯罪动机可能存在无意识;犯罪动机对犯罪行为起激发作用,犯罪目的对犯罪行为起引导作用;同一犯罪动机可以体现不同的犯罪目的,同一犯罪目的反映不同的犯罪动机 犯罪目的的确定影响因素:社会历史经济条件;社会阶层和社会地位;犯罪能力条件、犯罪动机强弱、社会意识形态等。 犯罪决意的形式:预谋犯的犯罪决意;机会犯的犯罪决意;冲动犯的犯罪决意 犯罪决意的形成:犯意的产生与犯罪目的的确立;权衡犯罪的利弊得失;形成犯罪决意 犯罪心理形成规律:犯罪心理的形成是一个主客观因素互动的过程(互动律);是行为人对外接消极因素积极能动反映的结果(能动反映律);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量变质变率);是不良心理意识得到强化并在犯罪活动中得以巩固的结果(强化巩固律) 犯罪心理的良性转化:指犯罪人在外部积极影响下,经过思想斗争,改变其错误认识或其情绪反应、意志品质、个性特征等方面发生积极变化,从而使其犯罪心理结构相机及方向转化。犯罪心理良心转化的条件:产生内部的心理矛盾;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出现积极的、系统的动因;遵循转化规律 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形式:渐进型和顿悟型 犯罪心理的恶性发展:指在主体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在犯罪活动中,犯罪心理更加稳固和牢固化的过程。 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条件:不良诱因刺激;非法欲望的满足 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特征:犯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个人欲望急剧膨胀;作案经验更加丰富;犯罪活动向多方向发展;反社会心理增强;犯罪人格的形成 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阶段:定型化阶段;个性化阶段;职业化阶段 变态心理:之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超出正常范围,又称心理异常。 变态心理界定标准:社会标准(违反社会准则);统计标准(偏高平均分);个体不舒服感(倍感压力难以承受);病因与症状标准;综合标准(现实适应不良、古怪行为、情绪反应反常)变态的心理成因:①异常的生物学基础②心理学因素(消极、挫折冲突、心理防御)③行为因素④社会文化因素⑤性因素(饥渴、压抑、心理创伤) 变态心理的评估:面谈法、心理测验法、自然环境观察法、实验室测试法 性变态:对引不起常人性兴奋的物体或情景有强烈的性兴奋感或采用与常人不同的异常性行为满足性欲或有变换自身性别的强烈欲望 性变态特点:①性对象倒错(恋物癖、恋童癖、恋尸癖、恋兽癖、乱伦癖)②性方式紊乱(窥阴癖、露阴癖、摩擦癖、施虐癖、受虐癖、异装癖) 色情变态系列杀人犯罪心理特征:①认知特征(认知范围狭窄;计划性、预谋性较强,犯罪计划周密)②情绪情感特征(情绪冲动性强;情感有明显的两极性;缺乏羞耻感、愧疚感、罪责感)③犯罪动机特征 色情变态系列杀人犯罪行为特征:①手段残忍②犯罪目的异常③再熟悉的环境中选择陌生的异性为侵害对象,无特定目标④难以自制,系列作案⑤有预谋、计划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性变态者其他违法心理特征:①动机变异,目的异常②自知有罪却难以自拔 性变态者其他违法行为特征:①有预谋有计划②在被害人的选择上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③能预知行为发生的后果,被发现后立即逃离现场④有一定的固定行为模式并系列作案 人格障碍:一种人格在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以致不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异常人格 人格障碍者特征:①幼年起,青壮年较突出②无意识障碍,无智力缺陷③情感不稳定,有严重的情感障碍④意志失控,自制力差⑤对其自身人格缺陷缺乏自知,不能从挫折甚至惩罚中吸取教训⑥不能适应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⑦人格偏离具有相对稳定性,矫正困难 人格障碍的类型:①反社会型②冲动型③分裂型④偏执型⑤情感高涨或低落性⑥依赖性⑦强迫型⑧表演型⑨轻佻型⑩怪癖型 人格障碍者违法犯罪特点:①作案前缺乏目的性与计划性②作案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手段不隐蔽,现场多线索③犯罪是单独进行④作案手段相对稳定⑤偶发性强⑥犯罪心理难以改造反社会人格:指个体与社会道德以及行为准则相悖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反社会意识:易挫折而产生的仇视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 反社会人格者犯罪特征:①幼年起表现出不良习惯②缺乏自我约束力,无道德和罪责感③以自我为中心,行为冲动随意④情感冷漠,不能相处⑤犯罪可能性大,易成惯犯累犯 侦查心理:指在侦查过程中,侦查主体与侦查客体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 犯罪心理画像:指在侦查阶段,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对未知犯罪行为人的动机、行为、目的、心理过程以及心理特点等进行相关分析,进而通过文字或语言形成对犯罪行为人的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地域属性、心理属性以及既往犯罪属性等的描述过程。 犯罪心理画像的心理学依据和作用:行为是心理活动的产物和心理状态的反映;根据人的行为特点及其结果分析判断其心理活动、个性、特点及生活环境:为我们分析案情、刻画犯罪人的五大属性提供可靠依据。 犯罪心理画像的信息来源:犯罪人遗留在现场痕迹中的明态信息和潜态信息;从被害人、感知人调查访问中获取的明态信息和潜态信息。 犯罪心理画像的作用:1.侦查阶段的作用(判断案件性质;甄别现场的伪装现象;全面准确识别犯罪嫌疑人;确定重点排查人群,缩小排查范围;有助于串并案;树立侦查员信心坚持侦查方向;确定侦查防范工作重点)2.在访问阶段的作用(协助评估案件证据的性质和价值;制定和调整访问方案;协助讯问人员串并案) 犯罪新画像的内容:1.生理属性(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表特征、动作特征)2.社会属性(家庭背景、婚姻、文化、职业和经济状况、社会层次)3.地域属性(说话口音、行为习惯、方言、肤色)4.心理属性(人格、能力、情绪情感、行事风格、心理变态)5.既往犯罪属性(前科劣迹、犯罪经历、是否职业犯罪、犯罪手段及后果升级、惯技标记行为、反侦查行为)犯罪心理画像的思维顺序:1.从内向外:现场中心研究(被侵害客体、工具使用情况、行为轨迹、心理痕迹);现场外围研究(进出口情况、关联现场、反侦查行为、逃离方式、行动路线)2.由表及里:环境由表及里(一扫视一问询一踏勘,从大环境、小环境、中心现场、被侵害客体道损伤痕迹);信息由表及里(从被侵害的客体分析犯罪人;从被害人的损伤部位及程度分析犯罪人与其关系、案件性质和犯罪目的;从现场物品翻动分析其心理状态;从进出口选择分析其既往犯罪属性;从现场原始状态分析有无反抗,有无损伤) 犯罪心理画像的步骤:占有充分确实的基础性材料;对现有材料进行甄别、整理;进行犯罪行为重建;对未知名的犯罪人进行刻画,形成书面报告;犯罪心理画像的检验 犯罪心理的影响因素:1.主体因素:生理因素(遗传素质、年龄、性别。异常生化学因素);心理因素(畸形发展的需要、有缺陷的情绪、异常的个性特征、智力因素、社会适应不良);行为因素(经常参与错误活动、习惯性的选择不良行为方式、习得并养成有害行为习惯)2.主体外因素:社会因素(宏观:不良政治因素、市场经济负效益、消极社会意识、不正社会风气、不良文化、刑法负效应;微观:家庭不良因素、学校教育缺陷、不良从业因素);自然因素(地域环境因素、季节与天气因素、生活周期因素);情境因素(被害人态度和行为、现场其他人的态度和行为、犯罪现场气氛、犯罪机遇)。 国外犯罪心理学研究和应用特征:科际整合的研究取向、注重实证研究、研究的深层次性、重新重视犯罪人生理因素的研究、研究与应用相结合。 大陆学者的理论观点:内外因素论、聚合效应论、综合动因论、结构论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则、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采用系统方法进行研究的原则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心理分析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案例分析法、活动产品分析法、数量统计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心理分析法:依据心理与其外部行为之间的必然联系,通过犯罪行为的外部表现和客观后果,去分析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活动及其规律,为选择正确的办案方法和途径服务的方法

最新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上岗考试试题《常识性知识》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大全

1.物质意识辩证关系?答: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促进,错误阻碍. 2.一切从实际出发含义及重要意义?答:即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的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 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答:基本问题即物质意识的关系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又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4.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对青年学生的要求?答: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放在国情上.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5.联系的概念及普遍性表现?答:联系指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具有普遍性.(1)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及方法论意义?答:区别: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有序合理).整体功能小于部分之和(无序欠佳)联系: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相互影响:整体影响部分,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7.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答: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8.静止的两种情况?答:一是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9.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答:要把事物如实的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阶段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10.规律的含义?答: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11.规律客观性的表现: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犯罪心理学期末复习答案1

《犯罪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 简述题 1、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 答:青少年时期为什么是犯罪的高峰期?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的原因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与青少年时期固有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相关的。 (一)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青少年生理发育还不完全成熟,缺乏抵御外界诱惑的生理机制。所以,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作用远远大于对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腐蚀作用。 (二)青少年的体能强壮、精力充沛。 从犯罪行为所需要的体能来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体力最强壮的时期。有的青少年因精力过剩,便不顾对象和方式地发泄,甚至不惜以恶作剧的方式进行暴力犯罪。此外,青少年的感情易冲动,胆大妄为,这就决定了青少年犯罪具有典型的重体力、重暴力、凶残等特征。 (三)青少年的欲求最多、最强烈。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欲求最多、最强烈的时期,当正常渠道不能满足欲求时,便可能采用非法的手段和方式去获取满足,从而诱发违法犯罪的发生。 (四)青少年遇到的矛盾最多、最复杂。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时期,也是挫折和磨难最多的时期。由于生理的迅猛发育与心理发展水平不平衡,造成了青少年内心的冲突加大,形成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有的青少年经不起挫折和磨难,企求不劳而获,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再加上不良文化的泛滥、社会风气的败坏、腐败现象的存在等,都对青少年的犯罪心理起到了激发作用。 2、简述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答:诈骗犯罪人使用欺骗的方法掩人耳目、以假乱真,使被害人“心甘情愿”地交出财物,与犯罪分子自身的心理条件和被害人的心理弱点的巧妙利用,是诈骗犯罪得以实施的两个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一)诈骗犯的认识特征 主要表现为:第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第二,熟悉市场行情。第三,自我评价自以为手法高明,很难识破,具有较强的冒险侥幸心理。第四,对社会心理现象比较熟悉,其依据的社会心理是以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状况有密切联系的。 (二)诈骗犯的情绪、意志特征 诈骗犯的情绪色彩和意志努力不明显。 (三)诈骗犯的个性特征 突出表现为:第一,具有冒险性。第二,诈骗犯给人的外部印象常常是诚实、活泼、善于交际、待人和气、肯帮助人。实际上具有极端自私的性格特点。第三,诈骗犯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模仿能力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诈骗犯的动机特征 诈骗犯的犯罪动机主要是获得财物。在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心理背景下,个人需要恶性膨胀,为实现个人的金钱欲、享乐欲、畸形的成就欲,而蒙生犯罪动机。

高考哲学常识重点分析题(附答案)

2009年高考哲学常识重点分析题(附答案) 1.孔子东游,看见两个孩子正在激烈争辩,觉得有趣,便问:“你们两个争个啥呀?”一小儿说:“我以为太阳早晚离地近,中午离地最远,可是他不同意。”另一小儿不服气:“明明是早晚离地远,中午离地近。”孔子觉得这个问题比较深奥,似乎不是孩子能发表意见的,于是颇感兴趣地说:“你们都说说自己的理由,我来给你们作个裁判。”一小儿说:”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大得像车顶盖一样,中午只有碗口大,黄昏时又大了起来,同样一个太阳,当然是离我们越远看着越小,离我们越近看着越大,所以太阳应该是早晚离地近,中午离地最远了。”孔子恍然:这小孩真聪明,能用这么简单的方法解释如此复杂的问题。另一小儿不服气:“不对不对,太阳才出来的时候并不太热,到中午就热得厉害,到黄昏又恢复了清凉,所以,太阳就象是一个火炉,离地越近就越热,离地越远就越凉,当然是早晚离地远,中午离地近啰。”孔子觉得也有道理,但两个人不可能都是正确的。 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两小儿的观点。 2.在十七世纪,牛顿曾坚信光是由很小的微粒组成的,这一学说得到了几何光学实验的证明。后来到了惠更斯菲涅耳时代,光的波动学说被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以及后来的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所证实,从而否定了牛顿的微粒说。二十世纪初,量子力学以其优美的数学形式和极其精确的实验再一次否定了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由微粒组成的,但这种微粒是具有波动性的,称之为光量子。显然量子力学所说的光量子是具有波动性的微粒,它与牛顿所假设的微粒有本质的区别。 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辨析这段文字。 3.以下是一则漫画: 请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分析这则漫画。 4.阅读下列反映辩证法和形而上 材料1 有一户人家,养了一头母牛。这家主人因事要请客,准备挤些牛奶下来,供招待客人之用。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离请客还有一个月,如果预先把牛奶挤下来,积存多了,牛奶容易变质发酸,也不便于保藏,不如就利用牛肚皮暂时储藏一下,临到请客时一次挤出,到时牛奶既多又鲜,岂不妙哉?于是,主人就把母牛和那头小牛隔离开来,停止了挤奶。转眼间,请客的日子到了,客人们纷纷光临。主人把母牛从牛棚里牵出来派用场,却什么也挤不出来。 材料2

犯罪心理学重点

一、选择题 1、犯罪心理的动力结构不包括(B、错误的法律意识) A、反社会意识 B、错误的法律意识 C、犯罪动机 D、不良兴趣 2、犯罪心理结构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具有( A.普遍性) A、普遍性 B、整体性 C、开放性 D、隐密性 3、犯罪人动机冲突中双趋冲突主要不包括(D、趋避冲突) A、良知冲突 B、角色冲突 C、利益冲突 D、趋避冲突 4、智能犯罪是一切依靠(A、智力)而实施犯罪的行为。 A、智力 B、人格 C、气质 D、情绪 5、暴力犯罪关于攻击行为的重要理论不包括( D、潜意识理论 ) A、本能论 B、追求完美论 C、挫折-攻击论 D、潜意识理论 6、惯犯、累犯的犯罪心理结构属于(C、稳固的犯罪心理结构) A、需要型犯罪心理结构 B、宣泄型犯罪心理结构 C、稳固的犯罪心理结构 D、过失犯罪心理结构 7、群体犯罪的心理特点不包括(B、习惯性) A、互补性 B、习惯性 C、倾向性 D、强制性 8、关于生理因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异常的生物学因素属于生理因素) A、它对犯罪心理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B、与犯罪心理的形成无关 C、它不包括神经类型因素 D、异常的生物学因素属于生理因素9、犯罪人认为因被害人存在着过错和责任而对其实施攻击行为是正当的,他所使用的防御 机制是(A、合理化作用) A、合理化作用 B、投射作用 C、认同作用 D、转移作用 10、以智力为标准划分的犯罪类型是(B、诈骗型犯罪) A、常态心理犯罪 B、诈骗型犯罪 C、愚昧型犯罪 D、贪污受贿型犯罪 11被后人称为犯罪心理学始祖的是(C 埃宾)。 A 柏拉图 B 龙勃罗梭 C 埃宾 D 汉斯格罗斯 12“天生犯罪人”理论是谁提出的(A 龙勃罗梭)。 A 龙勃罗梭 B 柏拉图 C 埃宾 D 汉斯格罗斯 13、根据犯罪动机对犯罪行为所起的作用,把犯罪动机划分为(B 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A 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B 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C 简单动机和复杂动机 D 侵财型犯罪动机和报复型犯罪动机 14、神经过度强,平衡而不灵活,属于何种气质(C 粘液质)。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5影响犯罪动机形成的因素中,(A 不正当的需要)是犯罪动机形成的基础。 A 不正当的需要 B 犯罪目标 C 不良的个性 D 社会环境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哲学常识辨析题集锦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哲学常识辨析题集锦 一、辩证唯物论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1、背景:人类面对大自然,不甘于等待自然的恩赐,总想以自己有意识、有目的的生产劳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的需求,因此,有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等发明。 辨题:人类认识自然就是为了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答案:(1)人类认识自然的目的是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正如材料中所说,人类总是想以自己有意识、有目的的生产劳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的需要。 (2)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思考着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尽力追求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即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 (3)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也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4)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片面的。 (二)影响意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因素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都有理。 答案:(1)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虽然结论不同,但又都是正确的。因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有道理的。 (2)人的认识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由于人们的利益立足点、阶级立场、世界观等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会不同,因此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 (3)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因此,主观符合客观就有理,主、客观相背离就无理,不能说大家都有理。 总之,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事物,从主观因素上讲,关键在于能否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4)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片面的。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3、只要从实际出发,就能使主观符合客观。 答案:(1)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客观实际是多方面的,往往是许多事实的总和。如果从个别事实出发,从某一方面的事实出发,就不能使主观符合客观。 (3)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如果不能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也不能使主观符合客观。 (4)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只有从客观实际的整体出发,全面地看问题,使自己的思想不断适应变化发展了客观实际,才能使主观符合客观。否则,也不能算是真正从实际出发。4、背景:发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是加强政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 辨题: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就是要不“唯书”,只“唯实”。 答案:(1)“求真务实”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题中所说的“唯实”就是坚持求真务实,办事情、作决策要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2)不“唯书”就是要求我们不从本本出发,不搞教条主义,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并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唯书”实质上是脱离实际,从书本的理论知识出发的思想和行为,是教条主义的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唯书”的态度和做法。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如果要求“唯实”,否定正确意识、科学理论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也是片面的、有害的。 (4)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片面的。 (四)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5、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因此,是否端正态度决定办事情成功与否。 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首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端正态度,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3)上述观点强调了态度的重要性,但过分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若从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上回答问题,只要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二、唯物辩证法 (一)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6、“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寓言说明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答案:(1)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部分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部分的结构状况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 (2)“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寓言说明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伤整体功能的发挥,整体功能就会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3)但是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4)仅仅因为“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存在,就认为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是片面的。(5)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片面的。 7、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所以,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36、(1)一切事物都是一个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辩证 统一的关系。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 (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实际上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第二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第三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

犯罪心理学重点

第一套题 1.天生犯罪人论的提出者:龙勃罗梭 2.性犯罪的一般特点: (一)性犯罪人的重复犯罪率较高 (二)性犯罪人的文化程度较低、智力较低 (三)性犯罪人多为青少年 (四)女性性犯罪突出 (五)作案人员广泛,作案手段多样 (六)性犯罪人的心理类型: ①正常型; ②性变态者; ③心理变态者; ④性变态兼心理变态 3.犯罪心理结构的变化发展是什么: (一)潜在形态:当个体不良心理因素不断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了以非法手段获取利益的犯罪意向 (二)恶变形态:犯罪动机的产生、调整和外化行为 (三)衰落形态:实施犯罪行为后的松弛、乏力状态 4.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①认识方面。诈骗者的认识活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思维敏捷,反应快,善于想象和联想。

②个性方面。诈骗者给人的外部印象是活泼、善于交际、待人和气、肯帮助人等。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模仿能力较强。 ③情绪、意志和习惯方面。诈骗犯罪人的情绪色彩不明显,也没有强烈的情绪表现,作案过程中意志努力也不明显。 5.封建迷信犯罪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①错误的认知:崇尚鬼神,迷信色彩浓厚 ②狂热的情绪、情感:虔诚,畏惧,痴迷 ③坚定的犯罪意志 ④荒谬的动机 ⑤异常的人格特征:否认原来的自我 6.情绪型犯罪是指什么: 情绪型犯罪,又称情感型犯罪,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呈现出强烈的情绪性因素,由不良的情绪性动机引起的犯罪行为。 7.犯罪心理学研究人的多维视角包括哪些: ①人的物质属性 ②人的生物属性 ③人的思想属性 ④人的社会属性 8.人格障碍犯罪的特点是什么: ①就作案动机而言,人格变态者多受偶然性动机、情感冲动驱使,作案前较少预谋或没有预谋,作案情节离奇怪诞,难以用常理解释 ②从作案目的看,人格变态者作案目的不明显

教师编事业编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学心理学整理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高考政治哲学常识真题按考点分类汇总专题四 人生观.价值观

高考政治哲学常识真题按考点分类汇总专题四人生观.价值观 常考考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05·江苏卷11).创业创新创优是新时期江苏精神的核心内涵。弘扬“三创”精神,推进“两个率先”,体现了(D)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05·广东卷21).“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B):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2005春季高考文综·论述)(34分)“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比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回答:(2)在哲学的意义上,守信与失信行为体现了两种性质相反的的社会意识,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据此说明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的必要性。(13分) 〖答案〗: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信用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增强人们的信用意识,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②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信用意识是正确价值观的体现,对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对抑制为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2004年江苏卷).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经济政治的变化发展,人们的人才观念.就业观念.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表明(B ) A.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社会的发展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004年春季全国卷)《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在1996年修订本的基础上增补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蓝牙”“克隆”等新词新义1200余条。这表明( A) A.社会存在的变化会在社会意识中反映出来 B.社会存在的发展推动社会意识的同步发展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2002年春季全国卷)进化论刚提出的时候,只有很少的人接受,但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这说明( A ) A.思想观念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B.新的思想观念一开始总是不为人所接受 C.思想观念的变化总是具有超前性 D.思想观念的变化总是具有滞后性 常考考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05·北京卷30)非公有制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在遵循市场法则.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还需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维护国家利益。这是因为(C)A集体主义决定企业发展方向 B市场经济可以产生集体主义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1 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2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情绪型动机犯罪:又称情感型或感情型动机犯罪,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犯罪行为。34、初犯:是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发展的复杂过程和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过失犯罪:、5 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其行为构成犯罪的。、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67 、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主观上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变态心理:是指人的知、情、意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范围,8 甚至表现为某种程度地丧失了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犯罪心理预测:是指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某些个体犯罪或再犯罪的可能性所做9 的有根据的估计和推断。、10触是指犯罪人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他人和社会的、犯罪行为:犯刑法处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犯罪对策:是指预防、揭露、惩罚犯罪和娇治犯罪的各种策略、方法手段的总称。11。

指不同:指不同犯罪心理结构稳定的具有区别的样式(或模式)、犯罪心理结构类型12。可以反应不同类型的犯罪所具 有的不同犯犯罪心理结构稳定的具有区别的样式(或模式) 罪心理状况的特点。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在起因,犯罪动机是 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犯罪动机、 13 是犯罪心 理结构中的重要动力因素。5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 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累犯:14年内再犯应当 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故意犯罪。:群体犯罪心理是指在犯罪 群体或落后群体以及副文化群体中,个人与、群体犯罪心理15 群体的意向、动机和目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适合犯罪的共同心 理倾向。:是一种以青少年犯罪人为主体,以纠合性的松散结构 为特征的违法犯罪群、团伙犯罪16 体的总称。:是指在掌 握罪犯犯罪心理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监狱常见矫治手段,、犯罪心理矫正17成为使其在出狱后能自觉抑制不良的心理冲动,促使罪犯的犯罪心理结构向良性方向转化,守法的公民。: 让犯罪人与外界隔绝,面壁思过、反省罪错、思考犯罪的原因,进而达到、内省疗法18 顿悟与转变心理的治疗方法二、填空题、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 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1 :分为初犯与累犯,偶犯与惯犯、依犯罪经历的差异,2 、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的常见模式有:渐变型、突变型、机遇 型3 、犯罪心理结构的不断强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定型化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