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胆囊腺肌症怎么办

胆囊腺肌症怎么办

胆囊腺肌症怎么办

胆囊腺肌症怎么办

一、胆囊腺肌症怎么办二、三大胆囊腺肌症的类型及病因三、胆囊腺肌症的早期症状

胆囊腺肌症怎么办1、胆囊腺肌症怎么办

建议:养成定时定量、少量多餐、忌暴饮暴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应减少脂肪的摄取,包括肥肉、猪油、牛油、蛋黄、虾蟹、动物内脏(脑、肾、心、肝)、牡蛎、鱼卵、奶油、蛋糕及油炸类食物等;动物肝、肾、鱼卵及蛋黄等含高胆固醇食物,也应该少吃为宜。

2、胆囊腺肌症的原因

胆囊腺肌症也称为胆囊腺肌瘤病,为一种原因不明性良性增生性疾病。例如:逐渐增长的年龄、女性、种族、基因和家族史;有些是后天因素,部分是可以逆转的,例如:妊娠、肥胖、低纤维、高热卡饮食结构、长时间禁食、某些药物如头孢曲松,降脂药、口服避孕药。

3、胆囊腺肌症是什么

胆囊腺肌增生病为一种原因不明的良性增生性疾病。为胆囊壁增生性疾病,女性多见。病理改变为黏膜增生肥厚,罗-阿窦数目增多、扩大成囊状、穿至肌层深部,窦与胆囊腔之间有管道相连,形成假性憩室。肌层明显增生,胆囊壁显着增厚,囊腔变窄。假性憩室中充满胆汁,可形成结石。分弥漫型、节段型和局限型三型。三大胆囊腺肌症的类型及病因弥漫型:整个胆囊壁均有增生。胆囊壁增厚,胆中造影时,造影剂可进入罗阿氏窦,可在增厚的胆囊壁内出现点状阴影。节段型:增生的胆囊壁,常引起胆囊环形狭窄,狭窄,超过2mm壁厚,不规则的边缘。局限型:胆囊壁局部发生明显增厚,常为单发,多位于胆囊底部,易被误为肿瘤,该型可分有内

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增生症的多排螺旋CT的诊断特点 袁巍大厂医院210044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02月经CT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作平扫及多时相增强扫描,胆囊区作2.0 mm薄层重建,显示囊壁情况结果13例中有2例在强化灶中可见小囊状低密影,即Rokitansky-Aschoff窦依据病理,结合CT表现可分3型:弥漫型5例;节段型1例;局限型7例弥漫型及节段型CT表现:平扫胆囊壁呈明显增厚的软组织影,增强后出现环样强化灶局限型表现为胆囊体部或底部呈局部增厚的软组织影,增强后出现舌样强化灶结论采用多排螺旋CT多时相扫描后薄层重建,能较好地显示二环征三环征及舌样强化征,这是CT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症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胆囊腺肌增生症;Rokitansky-Aschoff窦;CT/诊断;薄层重建 胆囊腺肌增生症是一种胆囊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发病率约2.8 5 ,在影像诊断上方法较多,但在术前CT能做出明确诊断的不多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癌前病变,所以术前诊断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通过探讨此病的CT征象,以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放射科2012年1月至2014年02月经CT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33 67岁,平均50岁主要临床表现:右上腹隐痛不适9例,墨菲征(+)3例,黄疸1例采用Philips MX-16机常规禁食46 h,检查前30 min口服1 含碘对比剂1 000 mL,常规仰卧位平扫,扫描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层厚7.0 mm,螺距1.0,扫描范围为肝胆部然后用CT专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佛醇或优维显80mL,注射流率2.5~3.5 mL/s,采用双期或三期扫描,增强时间设定:动脉期25 s,静脉期60 s,延迟期5 min,扫描完后,胆囊区作2.0 mm薄层重建 2 结果 2.1 胆囊腺肌增生症的病理诊断与类型:术后病理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症并慢性胆囊炎13例,其中有6例合并胆囊结石经测量胆囊壁厚度范围0.5~2.0 cm 根据病变分布的情况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1]:弥漫型5例,整个胆囊壁弥漫性增厚;节段型1例,在胆囊颈或体部形成节段性肥厚,在增厚的胆囊壁中出现环状狭窄;局限型7例,位于胆囊底部或体部,呈中央凹陷的圆形隆起病变 2.2 胆囊腺肌增生症CT表现:弥漫型:平扫示:胆囊壁呈明显增厚的软组织影,胆囊内外壁光整,与肝交界清晰,胆囊腔明显缩小,增强后,动脉期黏膜及黏膜下区明显强化,强化不均匀,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范围稍扩大,内缘规则,外缘不规则,强化病灶与正常胆囊壁交界清晰,环绕胆囊腔周围,与胆囊腔一起构成密度对比分明的两个同心圆样环征,即二环征其中1例强化的病灶外层还可见密度稍低的胆囊外壁层,形成密度对比分明的3个同心圆样环征,即三环征(图1)节段型:CT表现,胆囊体部一小节段胆囊壁呈增厚的软组织影,增强后表现类似弥漫型,不过胆囊壁增厚范围较弥漫型小,为一小节段,其余段胆囊无增厚局限型:CT表现为胆囊底部或体部局部软组织增厚,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病灶边缘尚光整,与正常胆囊壁交界清晰,强化尚均匀,形态呈一头大,另一头小,似舌样形状(图2)全部病例作胆囊区2.0 mm薄层重建后观察,2例显示增厚壁内见多个不强化低密度小囊,即RokitanskyAschoff窦 讨论 3.1 胆囊腺肌增生症的病因病理:胆囊腺肌增生症又称胆囊腺肌瘤病[2,3],属于非炎性非肿瘤性的良性胆囊增生性疾病,本病约占胆囊疾病的2.8%~5%[4,5],好发年龄30~60岁,病因尚未十分清楚由于临床症状酷似胆囊炎胆石症,且多与其共存,术前多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近年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癌前病变[2] 病理上,主要为胆囊黏膜和肌层增生所致的囊壁增厚,并有黏膜突入肌层形成小囊,称Rokitansky-Aschoff窦镜下表现为病变局部黏膜上皮

胆囊腺肌症多久会恶化

文章导读 胆囊腺肌症也叫“胆囊腺肌瘤症”,一提“瘤”字大家马上会谈虎色变,不要慌,这个病症虽不明原因,但通常是良性增生性疾病。它以慢性增生为主,兼有专业术语“退行性改变”。有科学家研究认为这种病症只不过是胆囊壁组织过度增生造成的,不是通常所说的由炎症引起的病变肿瘤,故而没有通常肿瘤对身体的破坏性。但也不是说一点儿没有恶化的可能性。至于多久恶化,这个还真不好说。尽管癌变的可能性小,但患者也不可掉以轻心,还是防范于未然的好。 既往多认为胆囊腺肌增生症为胆囊良性疾患,无恶变潜质。但近年来国内外均有较多关于胆囊腺肌症癌变的报道。Ootani 等回顾了279例经手术确诊的胆囊腺肌增生症,其中188例节段型GBA有12 例(6.4%)恶变,且都发生于环形狭窄末端的基底部黏膜区域,而在91例基底型和弥漫型GBA中却无胆囊癌发生,故认为节段型GBA与胆囊癌发生有明确相关性。 然而,关于胆囊腺肌症是否属于癌前病变值得进一步研究,因为:(1)同为胆囊腺肌症,仅仅因为部位不同,把节段型视为癌前病变,而范围更广的弥漫型与胆囊癌无关,难以解释,除非节段型与其它类型为根本不同的疾病。(2)如果仅靠发生在腺肌症的少数个案报道而将其视为癌前病变,我们也在正常粘膜基础上发现原位癌,能否将正常粘膜也视为癌前病变呢?随着国内病理学家对本病的逐渐重视,发病率逐渐提高,国内文献 至今未见胆囊腺肌症伴胆囊癌的报道。有文章指出,胆囊腺肌症DNA含量与正常粘膜相似,与胆囊癌不同,认为腺肌症无畸变的基因组及异质性,即不具有潜在恶性,同时有研究指出,胆囊腺肌症与慢性胆囊炎一样,几乎无P53,BCL-2,EGFR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癌基因的共同表达,且单基因或多基因表达率与胆囊癌的表达率均有显著差异。因此,认为胆囊腺肌症为癌前病变的证据依然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

胆囊息肉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胆囊息肉的超声表现及 诊断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胆囊息肉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天祝藏族自治县藏医院B超室徐海存 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胆囊肿瘤。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亲切非结石性病变总称。一、病理 胆囊息肉是形态学的名称,泛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可以是球形或半球形,有蒂或无蒂,多为良性。病理上可分为:①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和腺癌,其他少见的还有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等;②非肿瘤性息肉,如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肌增生等,尚有很少见的如腺瘤样增生、黄色肉芽肿、异位胃粘膜或胰腺组织等。由于胆囊息肉术前难以确诊性质,故笼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胆囊隆起性病变”。胆固醇息肉是胆囊粘膜面的胆固醇结晶沉积;炎性息肉是胆囊粘膜的增生,呈多发,直径常小于1Cm,多同时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炎;胆囊腺肌增生是胆囊壁的增生性改变。 二、临床表现 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并无症状,只是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

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 胆囊息肉在临床上可分三个时期即: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在治疗中,一般都要经过“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的过程,各个时期的特点如下: 胆囊息肉体积:活跃增长期不断增大;相对稳定期不变化;吸收消散期逐渐减小 胆囊息肉数量:活跃增长期不断增多;相对稳定期不变化;吸收消散期逐渐减少 三、超声表现 胆囊息肉样病变病理超声特点胆囊息肉样病变病理上包括胆固醇性息肉、胆囊腺肌样增生、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及早期胆囊癌。超声不但能敏感发现胆囊腔内隆起性病变,且能详细描绘病变的大小、数目、回声、血供、能否移动,并能对部分病变进一步定性。少数胆囊息肉可产生恶变,因此超声诊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良、恶性分开,这对临床决定是否进一步行检查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作用。胆囊息肉样病变具有下列特点: 1、胆固醇性息肉最多见。这种疾病是由于胆固醇代谢的局部紊乱造成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增高,而沉积于胆囊黏膜固有层,形成白色小结节,其声像图特征是:(1)呈球形、桑葚状或乳头状,有蒂或

胆囊息肉及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的争议与共识_刘厚宝

普通外科进展文章编号:1005-2208(2014)01-0047-05 胆囊息肉及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的争议与共识 刘厚宝,王越琦 【摘要】胆囊癌是最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预后很差。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惟一手段。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且胆囊息肉的手术指征已达成共识。然而,胆囊腺肌症是否癌变、T1b期胆囊癌的手术方式、无症状胆囊结石病人是否需要手术及腹腔镜保胆取石,仍存有争议。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这些争议会逐步达成新的共识。 【关键词】胆囊癌;胆囊息肉;胆囊结石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 The controversy and consensus between gallbladder polyps、gallstones and gallbladder cancer LIU Hou-bao, WANG Yue-qi.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Zhongshan Hospital,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032,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LIU Hou-bao,E-mail:liu.hou?bao@https://www.wendangku.net/doc/bc3173070.html, Abstract Gallbladder cancer(GBC)is the most common biliary tract malignancy with an extremely poor prognosis. Early detection and therapy are the most effective tools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Gallbladder polyps and gallstones are the accepted risk factors of GBC,and the operation indication of the former is established.However,there are several arguments,such as:whether the gallbladder adenomyomatosis would be malignancy;how to treat with GBC of T1b stage; whether the asymptomatic patients of gallstones should accept operative treatment;is the miniature of take stone in protect gallbladder a reliable and have positive value method?These points will change into some common view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in future. Keywords gallbladder cancer;gallbladder polyp;gallstone 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是指发生在胆囊(包括胆囊管)的癌肿,是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在消化道肿瘤中位列第5。近年来国内外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胆囊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上海市胆囊癌的发病率逐年递增(约5%)[1];美国每年约有5000例新增胆囊癌确诊病例。由于胆囊癌恶性程度高,且在病程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而不易诊断,总体预后很差。进展期胆囊癌病人平均生存时间仅为6个月,5年存活率仅为5%。所以,早期诊断是改善胆囊癌预后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中,对于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和治疗尤为关键。胆囊息肉(gallbladder polyps)和胆囊结石(gallstones)是胆囊癌最重要的两个危险因素。本文围绕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与后者之间的争论、共识进行探讨。 1胆囊息肉与胆囊癌 1.1胆囊息肉的定义和分类通常临床上所说的胆囊息肉实际上是指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s of the gallbladder,PLG),又称隆起性病变,是影像诊断学对所发现的突入胆囊腔内的隆起性病变的统称。它包括了多种胆囊良性或早期恶性的病变,其中大部分并非真正的肿瘤性病变。我国胆囊息肉发病的高危因素为:男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胆囊炎症,与国外其他报道结果类似[2]。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分类最早提出于1970年,之后进一步完善沿用至今。通常来说,PLG首先分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两类。其良性病变再分为非肿瘤性病变,如胆固醇息肉、胆囊腺肌症(gallbladder adenomyomatosis,GBA)和炎性息肉;肿瘤性病变,如腺瘤、血管瘤、纤维瘤、平滑肌瘤和脂肪瘤等。恶性病变多为息肉型早期胆囊癌,病理以腺癌最为常见,占90%以上,鳞癌和黏液腺癌等相对少见。此类病人已归属胆囊癌范畴,应限期行胆囊癌根治术。1991年,王秋生等提出了将经B超发现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和息肉性早期胆囊癌。这种分类可使该病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更为简便可行。 1.2共识之一:肿瘤性息肉是胆囊癌重要的危险因素胆囊肿瘤性息肉中最常见的是来源于胆囊上皮的腺瘤,其在组织学上可进一步分为乳头状和非乳头状两类,也有报道认为可以分为管状、乳头状和混合型三类。其是胆囊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并已取得共识,具体如下。 胆囊腺瘤的大小与其恶性潜能直接相关。早期多项临床研究发现:当胆囊腺瘤直径>10mm时,癌变发生率明显增加,>20mm时几乎可以直接认为就是恶性肿瘤。随后的一系列相关研究进一步证实:胆囊息肉直径>10mm约45%有恶性可能,>15mm则67%有恶性可能[3]。最近Cairns等[4]通过回顾性研究986例胆囊息肉病人的临床资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32通讯作者:刘厚宝,E-mail:liu.houbao@https://www.wendangku.net/doc/bc3173070.html,

胆囊腺肌症

疾病概述 也称为胆囊腺肌瘤病,为一种原因不明性良性增生性疾病。胆囊腺肌病是一种以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的良性胆囊疾病,为胆囊增生性疾病的一种,以慢性增生为主,兼有退行性改变,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学说颇多。1960年jutras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概念,认为是胆囊壁上一种组织成分发生过度增生的结果,它既不同于因炎症引起的疤痕组织增生的病变,它也不具有肿瘤那种破坏性趋势。正常胆囊粘膜下,由于上皮组织下陷而形成罗阿氏窦,它一般不到达肌层,在有腺肌增生病时可见粘膜肥厚增生,罗阿氏窦数目增多,扩大成囊状,深入肌层,甚至可深达近浆层,形成粘膜内憩室。囊内易瘀胆,继发感染可产生囊内微结石,又称壁内结石。囊的形态不一,可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其直径可自针尖大小至8-10mm 左右。 病理生理 病理表现:为胆囊粘膜及肌层过度增生,胆囊壁增厚,增生的粘膜上皮伸入肌层,形成多数小囊状突出,称为罗一阿氏窦(Rokitansky—Aschoff Sinus)。类似壁间小憩室,它们与胆囊腔相通。Jutros将之分为弥漫型、节段型与限局型三型。 (1)弥漫型。 整个胆囊壁均有增生。胆囊壁增厚,胆中造影时,造影剂可进入罗阿氏窦,可在增厚的胆囊壁内出现点状 阴影。 (2)节段型。 胆囊壁的一段发生增生,常造成胆囊环形狭窄,狭窄部壁厚超过2mm,边缘不规则(图8-6)。 (3)局限型。 胆囊壁局部发生明显增厚,常为单发,多位于胆囊底部,易被误为肿瘤,该型可分有内翻、外翻和中间位 三种表现。 临床表现 无特异性症状,可有腹痛及类似胆囊炎、胆石症症状。 诊断 本病临床明确诊断较为困难,Raghavendra认为超声对胆囊腺肌病的诊断优于X线检查,近年来,随着超声显象仪分辨率的提高和超声诊断医师的临床经验的积累,国内已有许多超声诊断胆囊腺肌病的报告。 胆囊腺肌病的声象图特点: (1)胆囊壁增厚,呈弥漫性,节段性改变或局限性改变。 (2)增厚的胆囊壁内,可见无回声暗区或回声增强区(胆固醇沉积)。 (3)合并壁间结石和胆囊结石,可出现相应的改变。 胆囊腺肌病的CT表现: CT主要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及伸入其内的多个小壁内憩室,它们与胆囊腔相通。胆囊造影CT检查可见增厚的胆囊壁内多发小点状造影剂充盈,与胆囊腔相通。脂肪餐后胆囊收缩功能良好,而罗-阿氏窦内造影剂充盈更为显著,类似“花环”样。弥漫型表现为整个胆囊壁增厚,壁内多发如上述小憩室样突出。节段型表现为胆囊-节段性壁肥厚,壁内多发上述小憩室样突出,胆囊腔呈节段性狭窄。如发生在胆囊颈部,则胆囊呈葫芦状或哑铃状变形。限局型表现为胆囊底部之部分胆囊壁肥厚,壁内有上述小憩室样突出。底部中心常可见脐样凹陷。

胆囊息肉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胆囊息肉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天祝藏族自治县藏医院B超室徐海存 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胆囊肿瘤。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亲切非结石性病变总称。 一、病理 胆囊息肉是形态学的名称,泛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可以是球形或半球形,有蒂或无蒂,多为良性。病理上可分为:①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和腺癌,其他少见的还有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等;②非肿瘤性息肉,如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肌增生等,尚有很少见的如腺瘤样增生、黄色肉芽肿、异位胃粘膜或胰腺组织等。由于胆囊息肉术前难以确诊性质,故笼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胆囊隆起性病变”。胆固醇息肉是胆囊粘膜面的胆固醇结晶沉积;炎性息肉是胆囊粘膜的增生,呈多发,直径常小于1Cm,多同时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炎;胆囊腺肌增生是胆囊壁的增生性改变。 二、临床表现 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并无症状,只是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 胆囊息肉在临床上可分三个时期即: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在治疗中,一般都要经过“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的过程,各个时期的特点如下: 胆囊息肉体积:活跃增长期不断增大;相对稳定期不变化;吸收消散期逐渐减小 胆囊息肉数量:活跃增长期不断增多;相对稳定期不变化;吸收消散期逐渐减少 三、超声表现 胆囊息肉样病变病理超声特点胆囊息肉样病变病理上包括胆固醇性息肉、胆囊腺肌样增生、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及早期胆囊癌。超声不但能敏感发现胆囊腔内隆起性病变,且能详细描绘病变的大小、数目、回声、血供、能否移动,并能对部分病变进一步定性。少数胆囊息肉可产生恶变,因此超声诊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良、恶性分开,这对临床决定是否进一步行检查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作用。胆囊息肉样病变具有下列特点: 1 、胆固醇性息肉最多见。这种疾病是由于胆固醇代谢的局部紊乱造成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增高,而沉积于胆囊黏膜固有层,形成白色小结节,其声像图特征是:(1)呈球形、桑葚状或乳头状,有蒂或是基底较窄;(2)一般多发,可见于胆囊任何部位;(3)体积小,通常均<10mm;(4)多为强回声表现;(5)CDFI一般检测不出血流信号。 2 、胆囊腺肌样增生目前认为此病发生可能是由于胆囊内压力过高,使黏膜伸入黏膜下层和肌层面疝出形成罗—阿氏窦,其内可有胆汁淤积。其病理特征为胆囊黏膜上皮呈腺样增生和肌层的增生肥厚病变。根据病变范围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弥漫型、节段型、局限型。其中以局限型多见,常发生于胆囊底部,呈肿块样增厚,与腺瘤有时难以鉴别,其声像图表现:胆囊壁增厚,增厚的胆囊壁内有小的圆形液体囊腔。可合并有胆囊壁内小结石,显示为强回声伴有其后方的“彗尾征”。脂餐试验显示胆囊收缩功能亢进。 3、腺瘤、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目前认为这几种疾病在超声上较难鉴别。在声像图上多表现为乳头状、不规则形或团块状结节,基底较宽,一般直径大于胆固醇性息肉,但多<1.5cm。一般认为腺瘤有恶变倾向,要早期切除。 4 、早期胆囊癌胆囊癌声像图一般分为5型:小结节型、蕈伞型、厚壁型、混合型、实块

超声在胆囊腺肌增生症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超声在胆囊腺肌增生症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5-06-29T14:36:06.66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作者:朱虹 [导读] 探讨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应用于胆囊腺肌增生症诊断临床的临床效果。 朱虹 陕西省韩城市人民医院超声科陕西韩城 715400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应用于胆囊腺肌增生症诊断临床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24例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接受低频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进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比较单行低频超声诊断同低频联合高频超声诊断的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及罗-阿氏窦显示率。结果:低频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为66.7%,低频联合高频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为91.7%。两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超声检查罗-阿氏窦显示率为62.5%,低频联合高频超声检查罗-阿氏窦显示率为87.5%,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胆囊腺肌增生症诊断临床应用低频联合高频超声进行诊断,可有效提高罗-阿氏窦显示率及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声;胆囊腺肌增生症;罗-阿氏窦 【中图分类号】R73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444-01 胆囊腺肌增生症(gallbladder adenomyomatosis)又名胆囊腺肌瘤病,是指胆囊黏膜上皮增厚和肌层肥厚的一种非炎症、非肿瘤性的良性病变。该病症于临床上并不少见,好发于成年女性群体,人群患病率约为3.0%至5.0%[1]。该病症一般情况下临床症状不典型,部分患者在饮食后会出现右上腹不适感或隐痛,因此胆囊腺肌增生症于临床诊断过程中极易被漏诊或误诊[2]。超声检查为目前胆囊腺肌增生症临床诊断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本文主要探讨了高频超声及低频超声联合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症的效果,回顾性分析24例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超声诊断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24例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就诊原因为上腹部疼痛不适,或门诊医师提议患者接受胆囊超声检查。其中,男性7例,女性17例;年龄32至66岁,平均年龄(45.8±2.2)岁。上述患者均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确诊为胆囊腺肌增生症。 1.2检查方法 应用CE Voluson 730 Pro V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低频探头频率设置为1至5 MHz,高频探头频率设置为3至9 MHz。检查前嘱咐患者禁食8至12小时,检查时,取仰卧位及左侧卧位,必要时可行坐位背部超声检查。由同一位医师先后应用低频探讨和高频探头常规扫查胆囊。低频探头多切面观察胆囊形态及大小,对于胆囊明显增厚毛糙,而病灶边缘不规整的病理则再行改用高频探头进行定位扫查,重点观察胆囊浆膜层是否完整,壁内是否存在小囊样结构,记录相关参数。 1.3观察指标 追踪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将病理学检查结果同超声诊断结果予以对照研究,比较单行低频超声扫查同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扫查的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及罗-阿氏窦显示率。 1.4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采用t和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 24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经低频超声检查后判定为胆囊腺肌增生症,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为66.7%,经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扫查的患者中有22例患者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为91.7%。两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4,P=0.0330<0.05)。 2.2罗-阿氏窦显示率 单行低频超声检查显示罗-阿氏窦15例(62.5%),低频联合高频超声检查显示显示罗-阿氏窦21例(87.5%),比较两者罗-阿氏窦显示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0,P=0.0455<0.05)。 3讨论 胆囊腺肌增生症为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胆囊增生性疾病,目前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法进行治疗。但是对于发病机制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病因尚未明确,现阶段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症缘于胚胎期胆囊胚芽囊化不全演变、胆囊动力学异常或患者机体长期受胆囊结石及慢性炎症刺激,由此致使胆囊黏膜上皮增厚和肌层肥厚,引发炎症[3]。GIA病症最初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病变,并不会发生恶变。但是近些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认为胆囊腺肌增生症虽然属于一种良性病变,但是不能否认其存在恶变的可能性[4]。目前,医学临床针对该病症主要采用外科手术切除胆囊,以预防病情进展,而对于怀疑存在恶变可能性的患者则进一步进行冰冻病理检查,以降低癌变的可能性。但是该病症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故而,提升胆囊腺肌增生症临床正确诊断率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应用于胆囊腺肌增生症临床诊断的诊断方法主要为CT检查、X线检查及超声检查等。有学者认为,超声检查较之于X线检查更为快捷,操作更为简便,且具无创性,而CT检查价格较为高昂,并不利于降低受检者的经济负担。 本次研究过程中,所有患者均在接受低频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进行高频超声检查。腹部低频超声穿透力较强、探查深度深且范围广,在明确病灶区位置及大小方面优势显著,但是其分辨率低,因此无法清晰显示作为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症基本依据的罗-阿氏窦,由此极易导致误诊。而高频超声分辨率较高,并不会受混响伪像影响,可清晰以影像学显示直径小于2毫米的罗-阿氏窦,但是其穿透力、探查深度和探查范围均不及低频超声,因此不建议应用于肥胖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 本次研究证实,胆囊腺肌增生症诊断临床应用低频联合高频超声进行诊断,其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及罗-阿氏窦显示率均显著高于单

胆囊胆固醇性结晶沉着的超声诊断价值与鉴别要点

胆囊胆固醇性结晶沉着的超声诊断价值与鉴别要点 发表时间:2015-08-13T16:42:50.6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9期供稿作者:刘昆[导读] 探讨超声在胆囊壁胆固醇结晶沉着的诊断价值及其鉴别诊断的要点。 刘昆 (河南省商丘市中心医院超声科河南商丘 476000)【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胆囊壁胆固醇结晶沉着的诊断价值及其鉴别诊断的要点。方法: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观察496例胆囊胆固醇结晶患者,观察其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壁内结石,或与胆囊炎的关系。结论:超声对胆囊胆固醇结晶的诊断及病理定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胆固醇结晶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各类胆囊隆起样病变均可通过超声诊断明确鉴别,胆固醇结晶是慢性胆囊炎常见并发症 之一。 【关键词】胆囊胆固醇结晶;胆囊隆起样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149-02 从2013年2月—2014年10月,我们对496例胆囊胆固醇结晶的患者进行超声观察分析及手术病理跟踪,现得出以下结论: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院住院和门诊病例,共496例,男性患者192例,女性患者304例,患者年龄15~76岁,其中50岁以上年龄患者416例,占全部病例的83%。后经随访观察、CT、MRI或手术病理证实,符合超声诊断胆囊胆固醇结晶496例,其中单发胆固醇结晶患者125例,占25%,多发胆固醇结晶患者371例,占75%,另外胆固醇结晶并慢性胆囊炎291例,占59%,胆固醇结晶合并胆囊结石126例,占25%,胆固醇结晶合并胆囊息肉61例,占12%,胆固醇结晶合并胆囊癌9例,胆固醇结晶合并胆囊壁内结石5例,合并胆囊腺肌增生症4例,占4%。 1.2 仪器 使用飞利浦IU22、飞利浦HD9、迈瑞DC-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探头频率为3.5MHz。 1.3 检查方法病人仰卧、左侧卧位(30度~90度)或直立位,探头在右侧肋间与肋下缘多部位纵断面、横段面、冠状面扫查。 2.结果 现在对检出的胆囊胆固醇结晶超声表现进行分类综述:2.1 单发或多发胆固醇结晶胆囊壁单个或多个点状强回声,直径2~7mm,以直径3~5mm为常见,一般不超过10mm,多后方伴有彗星尾征,不随体位移动,以多发常见,好发于胆囊前壁和胆囊底部,胆囊颈部少见。 2.2 胆固醇结晶合并胆囊急慢性炎症胆囊壁胆固醇结晶沉着多伴有胆囊慢性炎症,胆囊壁多毛糙增厚,厚度多在4mm以上,可见双边或多边症,一般患者有急性胆囊炎病史,近期并无明显临床症状,胆固醇结晶在胆囊急性炎症或化脓性胆囊炎时不多见。 2.3 胆固醇结晶合并胆囊结石胆囊内可见单发或多发强回声光团,大小不一,其后伴声影,多随体位移动,以多发胆囊结石常见,同时胆囊壁有不同程度的增厚。 2.4 胆固醇结晶合并胆囊息肉胆囊壁可见向囊腔内隆起的乳头状或圆形强回声或中等回声团块,一般不超过10mm,偶见有蒂,好发于胆囊颈部和底部,后方不伴声衰减,回声明显低于胆固醇结晶。直径大于10mm考虑息肉腺瘤变,一般患者选择及时外科手术治疗,因此在本文观察组病例中未发现胆囊腺瘤伴胆固醇结晶。 2.5 胆固醇结晶伴胆囊癌、壁内结石、腺肌增生等病例,此组病例比较少见,胆囊癌超声诊断不难检出,多表现为弥漫性的囊壁不均匀增厚,单发或多发突入囊腔内的乳头状、不规则状中等回声,如合并多发胆囊结石极易漏诊。胆囊壁内结石,常见胆囊壁明显增厚,或呈双边征,在囊壁内可见3~5mm强回声斑,以单发多见,此类病症与胆固醇结晶不易鉴别。胆囊腺肌增生症以囊壁明显增厚为主要超声表现,以局限性增厚较多见,厚度多≥10mm,好发于胆囊底部,多合并有壁内小结石。 3.讨论 胆囊胆固醇结晶,又称胆囊壁胆固醇结晶沉着症,是胆囊增生性疾病中一种极为常见的病症,多由于胆囊壁内某种组织成分的过度增生所致,有文献报道是由于胆汁中高浓度胆固醇的刺激及胆固醇被胆囊黏膜上的巨噬细胞吞噬而逐渐形成的黄色息肉样病变,其硬度高于息肉,等同于结石。因此病无明显临床症状,故文献少有报道,在超声诊断工作中也极易出现误诊或漏诊。本文结合长期随访观察496例病例,总结出胆囊壁胆固醇结晶沉着有以下几种特点:(1)胆囊壁出现单发或多发胆固醇结晶,应考虑患者近期有急性胆囊炎病史,如出现右上腹的轻微压痛,腹胀不适,或消化不良症状,可积极对症治疗,防止胆囊炎复发或加重为化脓性胆囊炎。(2)胆固醇结晶多合并胆囊慢性炎症,虽多无明显临床症状,但经过长期随访观察定期复查,发现直径大于5mm以上的胆固醇结晶,有脱落形成胆囊结石的情况出现,要注意其嵌顿胆囊颈部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的可能性。(3)胆囊内出现胆囊多发结石、胆囊息肉或胆囊壁内结石,声像图特征容易掩盖壁上的胆固醇结晶,故需要多切面多角度扫查,以防止漏诊的出现。(4)胆固醇结晶的形成与患者体内胆固醇代谢紊乱、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囊排空障碍都有一定的关系,故临床应结合症状积极对症治疗。综上所述,胆囊胆固醇结晶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炎性增生性疾病,虽无严重临床症状表现,但其极易伴有多种合并症及并发症,超声诊断对胆固醇结晶的检出阳性率和准确率都比较高,所以要注意观察胆固醇大小形态及位置,还要结合胆囊壁情况以及胆囊内各类隆起样病变的出现,随访其演变过程,对部分的胆囊炎和胆囊结石患者的协助诊断及临床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