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邢台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邢台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邢台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命题人:高婷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1.5分,共45分)

1、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二)王陵区的存在;(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四)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

A.一万年前 B.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C.商周时期 D.秦汉时

2、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要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3、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内地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分封制B.封建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4、卢龙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孤竹国是商汤灭夏后所封的诸侯国。西周时期,孤竹国归属周朝,与周天子的关系不包括

A.定期朝见周天子

B.按期向周天子缴纳贡赋

C.当地长官由周王任免,不得世袭

D.周天子承认孤竹国君在国内的世袭统治权

5、法国史学家谢和耐教授认为:周朝建立后,“商朝自己的世系却未曾中断过,它继续存在于河南西部的宋国,安阳王权的古老传统在那里保持下来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商朝自己的世系没有中断,是因为商王的子孙又重新建国

B.商朝时期的首都在河南安阳

C.周给商王的子孙以封邑,封地就是当时的宋国

D.周朝时代不但分封了同姓家庭,也分封了一些异姓世家

6、西周时期出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现象。这反映了

A.长幼有序是宗法观念的核心 B.血缘关系的亲疏是分封的依据

C.授民授疆土是分封制的内容 D.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7、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周朝)800年的统治中,影响之深远,常使历史学家难于区分,究竟某些特色是周朝的还是中国人的性格?”产生这一疑惑的原因是

①宗法观念成为中国的传统思想,形成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②宗法制使中国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长期受到压制

③分封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虽被取消,但其影响贯穿中国古代

④分封制有利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叔”或“爷爷”。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

A.强调血缘纽带 B.强调尊老爱幼 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 D.有利于凝聚宗族

9、某导游介绍古城西安民俗时说道:古代本地男子都自称为朕,后来秦始皇下令不许民间男子用此称呼,只有他自己才可以自称为朕。这个称谓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B.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C.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 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10、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

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

C.缺乏可委以此重任的优秀人才

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

11、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主专制造成的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观念开始渗透到政治体制

12、《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 B.设立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C.设立御史大夫为副相,负责监察百官 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13、“汉承秦制”是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汉朝

A.废分封,设郡县 B.设立中朝和外朝 C.实行三省六部制 D.废丞相,设内阁14、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A.郡县制 B.封国制与郡县制并存 C.州郡县三级交错管理 D.行省制度15、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开始,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B.实行科举制

C.确立三省六部制度

D.设置中书门下机构

16、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

17、唐朝时形成了“父教其子,子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风尚,它的形成主要得益于A.社会经济的繁荣 B.科举制度的推行 C.学校体系的完备 D.三省六部制的确立18、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

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B.以文治国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

19、重庆打黑行动,使文强等一批黑恶保护伞官员落马,公民认为重庆在全国最安全,这说明了对官员监督的必要性。下列具有此职能的是①御史大夫②刺史③御史台④军机处

A.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陆游的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因其中的爱国情怀被广为传诵。按两宋中央官制,作出“王师北定中原”部署的是

A.枢密院B.三司使 C.节度使 D.参知政事

21、至2012年初,我国省一级行政区划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这一划分习惯源于历史上的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世袭制

22、“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其故在擅专威福……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犹大不可也。”最有可能说此言论的帝王是

A.赢政 B.李世民C.赵匡胤D.朱元璋

23、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

A.宦官专权

B.内阁的作用

C.六部掌握实权

D.军机处的设置

24、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应该是下列何者

A.汉代的尚书令 B.唐代的门下省长官 C.明代的内阁首辅 D.清代的议政王大臣

25、有学者说:“满族自己内部,原本实行的是八旗旗主共议的氏族民主,而不是汉文化的绝对君主制,后来才废除了这种氏族民主形式,实现了君主的专制体制。”这种变化达到顶峰是在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26、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以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辅助皇帝,参与决策 B.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27、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四位皇帝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了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咱们皇位世袭、权力

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言论

A.都符合事实 B.都与史实不符合

C.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 D.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28、宋朝以前,大臣见皇帝时,皇帝让其坐着面谈,还时常赐茶。到宋朝情况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到明清大臣奏事连站着都不行了,必须跪着。这种情况从本质上说明了

A.大臣和皇帝的关系日渐疏远B.满族与汉族风俗有很大区别

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D.皇帝刁难大臣以便控制

29、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30、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废分封行郡县,导致其孤立而亡

B.西汉采用郡国并行制,实现长治久安

C.元朝实行行省制,行省拥有军政大权不利于中央集权

D.明废行省设三司,加强了中央集权,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5分)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3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图二图三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一、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2分)图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2分)他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2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四所反映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你怎样认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2分)

高一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1—5 C B A C A 6—10 D B A C B 11—15 B C B B C 16—20 D B A C A

21—25 C D B C C 26—30 D C C D D

二.非选择题:

(1)朝代:秦朝、元朝;(2分)制度:三省六部制。(1分)

(2)“上”指秦始皇;(2分)郡县制;(2分)积极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与完善。(2分)

(3)新变化:明太祖废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4分)

消极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极大的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2分)

2020.2021河北衡水高三语文一模模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

2020(202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学》以“明德”作为思想的聚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出大学的宗旨在于明“明德”。历代的学者对“明德”概念做出不同的解释,东汉儒者郑玄释为“至德”,唐代经学家孔颖达释为“光明之德”,清人唐文治释为“君德”。这些阐释看似不一,但是都反映出“明德”与先王政教之间1A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结合“明德”思想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大学》文本来看,《大学》中的“明德”思想实际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1B 其一,“明德”指理性的政治美德,“明明德”就是要彰明、弘扬这种美德。从《大学》中的阐发来看,从政之人要心怀仁爱百姓之心,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君主和百官应以义制利,不以个人私欲损害百姓的利益和福祉;君主百官要做到内心公平中正,一言一行为百姓起到示范作用。《大学》中将“明德”指向“明政之德”,是对早期“明德”传统的继承。“明德”最早出现在金文中,指承自先祖、以威仪和勤政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品格。在《国语》《左传》《康诰》等早期文献中,“明德”也多次出现,用以颂扬古代圣王的美好德行 3B。在这些文献中,“明德”常与“幽昏””无礼”等词对举而出现,凸显出“明德”是辟邪、淫佚、荒怠、粗秽、暴虐等非理性的政治品性的对立面。 其二,“明德”也指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就是通过教育和自明,使人所本有的光明德性得以显明。《大学》对早期的“明德”乃“明政之德”的传统进行了继承,但同时对“明德”的主体和“明德”之“德”的内容进行了扩充。在西周及更早的时期都是推行王官之学,早期的“明德”具有着鲜明的贵族性,但是在《大学》中,“德”不再被认为是君主、官员、贵族所独享,而是属于所有人。对“明德”的主体进行扩充,一方面体现出人文秩序的构建、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5分) mǐn jiérónɡqiàkuàyuèzhìhuì cōnɡyùɡuīlǜxuǎn zézhújiàn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恨(______)辫(______)绳(______)跪(______) 狠(______)辨(______)蝇(______)脆(_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 无坚不(________)坚(________)不拔 骨(________)如柴草木(________)兵 你一定还积累了许多四字词语中,请按要求各写出两个: 含有两个数字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含有动物名称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含有反义词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 因为……所以……不仅……还……如果……就……一边…… 一边…… 1.( )害人的鸦片不销毁,( )会使国家和人民陷入深重的灾难。2.( )林则徐虎门销烟有功,( )受到后人的传诵和敬仰。 3.虎门销烟( )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向全世 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分) 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画眉鸟被我的掌声吓飞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兰兰和花花一起到图书室借了《唐诗三百首》和《安徒生童话》两本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溪水哗哗地向前流去。(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华盛顿的故事 美国的开国总统是乔治·华盛顿。华盛顿小时候非常顽皮。 有一天,爸爸外出没在家,华盛顿把爸爸使用惯了的一把小斧头,紧紧握在手里,乱砍着玩。他一会儿在这儿试试,一会儿又在那儿砍砍。玩着玩着,他快步跑到了花园。 他举起小斧头__嘟嘟嚷嚷地说__ __来吧__我的朋友__我要在你身上试试斧头__ __说着一斧头砍了下去,只听“咔嚓”一声,那小树便成两截,躺在地上。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秦皇岛一中高三期末语文试题 本试卷由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组成,请同学把选择题填涂到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上。总分 150分时间 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诗中华文化的灵魂 周笃文 世界上没有哪种艺术像我国古诗一样如此久远辉煌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文化。早在4000年前的《尚书晓典》,就提出了“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的诗乐结合的理论。虞舜的《南风歌》、《卿云歌》也正是同一时期的产物。“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只十六字却昭示出一个伟大民族诗意的觉醒,从太古洪荒迎着朝阳高歌猛进。此后的《诗经》、《乐记》也都被尊为经典。隋唐以后朝廷以诗赋取士,影响更大。正如《乐记》所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可见地位之显赫。 从艺术上讲,集汉语言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的古典诗词,它精炼、美听、微妙、易让,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直至近世,真如群星丽天,森罗万象,美不胜收。上从帝王将相,下到渔父耕夫,无不喜闻乐诵,成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首选。流传之广,辐射之大。积淀之深都是绝无仅有的。古诗所构建的美学理念,也随之深入人心,渗透到中华文化各个方面,成为其支柱、灵魂乃至积淀为潜意识的存在。诗,成了构建民族气派、传统风格的重要“基因”。比如音乐,刘勰就提出了“诗为乐心,声为乐体”的命题。再如绘画,董其昌认为“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诗经》云:“诗者天地之心……万物之户。”画家为山水写生,本身就是宇宙诗化的再创造。建筑艺术也不例外:东坡《涵虚亭》诗:“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真是天人合一的化境。我国的戏剧,本质是诗剧。唱腔、对白多为韵语。场景布置讲究空灵,象征,处处诗意洋溢。乃至如《本草纲目》这样的医药典籍,也博引诗文,极富文采。被王世贞称为“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津津然谈议,真比斗以南一人。”甚至连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也说过杜甫的“细推物理须寻乐”之诗句激励着他钻研物理。这就是中国人的“诗歌情结”,这几乎无处不在了。 诗主性灵,重高节,它对于人格的形成,智性的开发影响巨大。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谭嗣同的《狱中题壁》都集中体现了先烈们在困厄面前的浩然正气。它将亿万斯年鼓舞着人们奋发前行。 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名片,早已蜚声世界。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读到康熙皇帝1693年为宣武门教堂作的对联:“无始无终,先作心身真主宰;宣仁宣义,聿昭开济大权衡。”极为钦佩,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上世纪美国大诗人庞德最佩服中国古诗。他认为“中国诗人把诗质呈现便很满足”,他欣赏汉诗的“意象叠加”与“错乱语法”并用来突出意象的视觉性,与空间的对位关系,从而开创了“意象诗派”。“斧藻江山,追逐风月”是古诗的一大亮点。东坡的“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之句便使西湖大添娇妩。1920年罗素来到杭州,对西湖之美赞不绝口。他说:“西湖的古文明,其绝顶之美赛过意大利。”我相信“中国人才是世界最文明的人。与欧洲相比,我觉得中国充溢着哲理平和的气氛。”(《罗素回忆录》)正是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才使这位睿智的老人如此动情。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就是这样在尊重前贤的基础上创造出一方崭新的诗歌天地。作为身处时代壮潮的我们,应当谦恭地学习古人,接通文脉。并立足当代美学思潮,勇于探索,继雅开新,为中华诗词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选自《东坡赤壁诗》,2010年第4期) 1.下列对中华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2年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2 1F E D C B A G 七 年 级 (下) 数 学 试 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1~10 11~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得分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 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考试时,可以使用计算器,但未注明精确度的计算问题不得采取近似计算,应根据题型特点把握使用计算器的时机。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直接把最简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2011江苏宿迁)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4,0)、B (0,2),现将线段AB 向右平移,使A 与坐标原点O 重合,则B 平移后的坐标是 . 2. (2011江苏淮安)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a ∥b ,∠1=70°,则 ∠2= . 3、若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将其固定,主要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_____________ 。 4、如果电影院中“5排7号”记作(5 ,7),那么(3,4)表示的意义是 _________ 。 5、如图,给出了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平行线的一种方法,它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5度 A B C O (第5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6、将点A (—1,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B ,那么点B 的坐标是 _ _____ 。 7、在ABC ?中,3,8AB BC ==,则AC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 。 8、如图,点O 是直线AB 上一点,且∠AOC=135度,则∠BOC= 度。 9、如图,AB ∥CD,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E 、F,EG 平分∠BEF,若∠1=72°,?则∠2=__ _。 10、如图,把长方形ABCD 沿EF 对折,若∠1=500,则∠AEF 的度数等于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C E F 1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次月考(一二单元)试卷

四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读一读,写一写 shāo wēi wān yán é jiǎo zhè jiāng wú xiá ( ) ( ) ( ) ( ) ( )ba di er qi lian mian bu duan tu wu sen yu ( ) ( ) ( ) 二、用“—”划出句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代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联棉不断的画倦。( ) 三、比一比,再组词(5分) 暇( )梢( )峦( ) 碗( )桐( )瑕( )稍( )恋( ) 蜿( )洞( ) 四、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波( )壮阔 怪石( )( ) 变化( )( ) 五( )斑斓 ( )( )如镜 盘曲( )( ) 五、依照下列词语的结构形式,各写出两个你最喜欢的词语。 1、斑斑点点 2、光溜溜 3、无边无际 六、选择恰当的叠词填空。 清清 缓缓 渐渐 轻轻 朵朵 1、汽车( )入山,沿途的景色更美了。 2、溪水( )地流,声音( )的。 3、( )盛开的白莲映在( )的河水里。 七、积累诗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 澄江一道月分明 春江潮水连海平 遥望洞庭山水翠 1、己所不欲,

2、老吾老, 3、爱人者, 4、浮天水送无穷树 5、落木千山天远大 八、这组课文,我们学了三首古诗词,你能选择一首默写出来吗?记住写上作者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读《桂林山水》片段,回答问题 我攀登过( )的泰山,游览过( )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奇啊,一座座 ,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 ,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或者空白处里填词语 2、“兀”字是( )结构,部首是( ),音序是( ) 3、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划上横线 险:①地势不平坦②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③狠毒④险要 危峰兀立的危:①危险,不安全②处于危险境地,损害③指人快要死④高⑤端正 4、这段写出了桂林的山的特点是什么?看看这些特点的句式并仿写一个事物.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 感冒有“流行性”和“普通性”之分。前者十年左右暴发一次,来势凶猛,起步急骤,传播迅速,常殃及数国甚至数十国;后者起步较缓,传播多局限于某个范围、某个地区,但经常发生。两种感冒均由病毒引起,系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基本相似。但流行性感冒患者的病情往往很严重,有的会导致死亡。两种感冒都会被反复传染,有时让人防不胜防。 呼吸道是个开放性器官。从婴儿落地始,呼吸道始终与外界相通,病菌可乘“气”而入造成感染。在呼吸道感染的病源之中90%是病毒,而在目前发现的160余种病毒中,最重要的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侵入细胞后并非畅行无阻。一旦有病毒侵扰,免疫系统即作出反应,迅速产生抗体;细胞、干扰素等物质会“中和”病毒使之丧失进入细胞的能力;或将已有病毒寄居的细胞溶解,防其繁衍;或封锁细胞表面,使其无法侵入缝隙。在此情况下,有的病毒借咳嗽、喷嚏溜出体外,有的被吞噬细胞吃掉。免疫系统的“识别”和“记忆”能力也很强大。凡与之相遇过的病毒均被其牢记,日后一来即被其识破并歼灭。但流感病毒善于改头换面,目前已发现的流感病毒甲、乙、丙三个“型”之中,以甲型最为善变。整个变异过程需要3年准备、8年积累,10年左右方能完成。一旦完成变异即为一新“亚型”,其形态与原型截然不同。这种面目一新的病毒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过去的免疫物质失去了作用,约一周后才能组成新的免疫物质与新亚型病毒对抗,这就使病毒有足够时间进入细胞繁衍。流感病毒就是这样才得以横行于世。 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呼肠孤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又称“伤风”。由于病毒群中分种,种中分型,多群、多种、多型组成庞杂的病毒团伙,你出我进闹事于呼吸道,引起相似症状,貌似一种病毒反复感染,实则多种病毒轮番侵袭。有些病毒长期栖息于鼻咽部位形成“基地”,坐以待时。一旦人体大汗着雨、风袭受凉、疲

2012-2013年初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苏州市景范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二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试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5分)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考场号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装订线 ———————————————————————————— ①zhù_ ▲ 立 ②dì_ ▲ 听 ③ 充pèi_ ▲ ④niān_ ▲ 轻怕重 2.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窗外的高原丘陵,或千沟万壑,或坦荡如底。你会隐约听到,在这片流淌着泥土、繁衍着原始宗教般眷恋和狂热愤恨的土地上,从厚厚的黄土地中发出一种声音,一种黄河魂的讷喊。正当我惊鄂不已时,车上的其他乘客,对此却默不关心。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填写相应的作家和篇名。(10分) ①斯是陋室, ▲ 。( ▲ 《陋室铭》) ② ▲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 》)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 ▲ 。(范仲淹《 ▲ 》) ④淮南秋雨夜, ▲ 。( ▲ 《闻雁》) ⑤临风一唳思何事,________▲_________。 ⑥ ▲ ,相伴过年华。 4.名著《水浒传》推荐与阅读。(5分) ①杨志为押运生辰纲”作了哪些准备? ②“一手把冠儿捏作粉碎,揪住云髻,隔柜身子提将出来望浑酒缸里只一丢。听得扑嗵的一声响,可怜这妇人正被直丢在大酒缸里。”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哪位梁山好汉?他有哪些著名事迹?(至少写3个,每个不超过6个字)。 5.咬文嚼字:“智斗”是现代京剧《沙家浜》的著名选段,讲述的是我党地下工作者、抗战女英雄阿庆嫂与敌伪头子胡传魁、刁德一斗智斗勇、巧妙周旋的故事。“智斗”原名“斗智”,周恩来总理听后建议改作“智斗”。这样的改动有何好处?(2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6—10题。(11分)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刘华忠田春法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1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绯.闻(fēi)说.服(shuō)恪.尽职守(kè)按捺.不住(nà) B. 矿藏.(zàng)盥.洗(guàn) 瞠.目结舌(chēng)溘.然长逝(kè) C. 忸怩.(niē)隽.永(juàn)锃.光瓦亮(zèng)令人咋.舌(zé) D. 追溯.(sù)埋.怨(mái)下自成蹊.(xī)穿凿.附会(zá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伎俩珠光宝器沉湎指手画脚 B.睿智视若草介赌博世外桃源 C.楹联牙牙学语录像照本宣课 D.部署千刀万剐装订势不两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美俄“重启”关系的进程表明,虽然两国都有尽快改善双边关系的愿望,但事实上,彼此对对方的一些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②地沟油事件表明,总有人想发不义之财。食品安全的警钟一次次敲响,是有关部门不力,放任自流,还是无能为力? ③三十几年过去了,我们心中依然珍藏着那段美好的回忆,我们己经远离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A.成见监督即便 B.偏见监督虽然 C.成见监管虽然 D.偏见监管即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2012年期中考试试卷

2012年秋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英语试卷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答题完毕,请将第一卷答案按要求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60分) 一.听力(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A)第一部分听对话回答问题 本部分共有10道小题,每小题你将听到一段对话,每段对话听两遍。在听每段对话前,你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题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选出你认为最合适的答案。 ()1. Which sign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 B. C. ()2.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learn? A. B. B. C. C. ()3. Which country does the woman want to visit? A B C. ()4. How will they go to the Summer Palace? A. B. C. ()5. What time did Sandy wash her face this morning? A. At 6:00 B. At 6:05 C. At 6:15 ()6. Where is the man going? A. To the zoo. B. To the post office. C. To the park. ()7. Whose hair is the longest? A. Leo’s. B. Joe’s. C. The woman. ()8. When will the train leave? A. At 6:10 B. At 6:20 C. At 6:30 ()9. Why does the girl vote for Max? A. Because he is clever. B. Because he is funny. C. Because he is handsome.

2013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次考试

实验探究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碳的氧化物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碳的氧化物的成分。 【猜想】 猜想1猜想2猜想3 只有CO 只有CO和CO2都有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 (1)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气体。 (2) 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②E装置中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③,证明有CO气体。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问题讨论】 (1) C装置的作用是;D装置的作用是。 (2) 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三、探究题 1.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了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 (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A现象为;B现象为; C现象为.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 是。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现象为;第二组同学滴加,现象为。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2020-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高三年级语文科试卷 温馨提醒:客观题提交到问卷星(见附件二维码);主观题根据班级语文老师要求另外提交。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夫欲明物之所 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道”。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 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就这方 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 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 外、得之于外、证之干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一些 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 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韵 昧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

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 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 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 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随意性。这从一方面来说,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缺乏精确性的弱点,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 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 如玄学本身,即是借用这种思维方式,才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的荒诞和古文经学的繁琐中 解放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宋明理学正是继承着这一方法而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楼宇烈《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忘言得意”中的“言”不仅可指语言,还可指形象,“意”则可理解为本质、韵味。 B. “得意”的深浅,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特点。 C. “忘言得意”论对中国传统文艺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影响巨大,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D. “忘言得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也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引述的王弼、郭象有关“本”“始”“迹”“所以迹”的观点,是揭示“忘言得意”实质的依据。 B. 文章引用苏轼论画诗中的句子,可直接证明中国人在艺术欣赏中有注重得意于言外的特点。

2012年下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芷兰实验学校2011年下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时量:120分钟分值:120分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词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恹.恹欲睡yān 偃.苗助长yà惴.惴不安zhuì阔绰.chuò B.锲.而不舍qì冥.思苦想míng 熠.熠生辉yì谄媚 ..chǎn mèi C.干戈.玉帛gē死心踏.地tā奄奄.一息yǎn 秀颀. qí D.虎视眈眈 ..dān 未雨绸缪 ..chóu móu 倚.马万言yǐ瞥.见piē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邻近的狗偷偷摸摸,旁边的鸡蹑手蹑脚,都常来抢鹅的饭,让我们。 ②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的真相公之于众。 ③石缝间顽强的生命,他具有如此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 A.不厌其烦骇人听闻威慑 B.不胜其烦骇人听闻震慑 C.不厌其烦耸人听闻威慑 D.不胜其烦耸人听闻震慑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美术家。 B、这些老年人在晚会上舞姿翩翩,谁能相信他们不是年过花甲的老人呢? C、我市在西部大开发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 D、由于没有接到伤员,我和几名车友打算先将救灾物资送到市区内的几个灾民安置点。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等等。 B.我国有句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C.锅里有温水,只各自舀来就是了;暖瓶里有热茶,美美的喝就是了。 D.到底是他错了?还是我错了? 5、名著阅读。(2分) 我认为自己的前途很暗淡。因为,我既然被凶猛的风暴完全刮出了原定的航线,远离人类贸易正常航线好几百海里以外,流落到这个荒岛上,那么,我就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这是老天爷的意思,要我在这个孤零零的地方,在这种孤独凄凉的情况下度过我的余生。一想到这些,我的眼泪就不由得夺眶而出。有时我会发出疑问,为什么苍天要作践他所造出得生灵,害得他这样不幸,这样孤独无援,这样沮丧无聊,以致使人找不出理由对这种生活产生感谢的心情? 以上两段文字选自著名作家的小说《》。

四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报告

四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报告 四年级第一次月考已经结束了,为了加强以后的语文教学,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本次月考做个简单的分析: 一、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月考参加人数共有23人,语文平均分76.9分,全班考试90分以上的有5 个同学,80-90分的有6人,70-80分的有6人,60-70分5人,不及格1人。 二、试题分析: 本次试卷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点多。试题共分为三大题:基础知识巩固、阅读闯关、写作训练。 第一大题,属于基础知识的考察。分别针对字词音节、成语积累、文章背诵、变换句式几个类型题。80分以上的同学在字词、文章默写这一部分失分不多,但80分一下的同学基础普遍较差,尤其是有许多强调过几遍的问题仍然做错。。大部分学生汉语拼音掌握较差,部分同学不能准确把握会认的字的正确读音,容易受方言的影响,尤其是多音字,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等,没有注意读准字音 第二大题是阅读短文。主要考察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还是可以看出一部分学生们的课外阅读能力还很薄弱,经常读书,经常训练,相信学生会慢慢掌握要领的。阅读《庐山的云雾》,学生们作答的差强人意,几乎所有人都存在错误的。尤其是对文章的具体分析中,出错率非常高,几乎全班人不理解“过渡句”的意思。四年级学生在阅读方面显然缺乏有效的训练,做题中表现的很生涩。 第三大题是作文。要求写一处美丽的景观,是考察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细心观察,和对自然美的感受。部分学生能抓住所描写的景物展开描写,语言优美,情感动人,但一部分同学文章缺乏基本的结构框架,较为杂乱,另少数几位同学未能理解题意,写的不是自然景观。 三、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综合能力薄弱.本次考试我班平时认真的学生答题比较好。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平时学习不扎实的同学失分多。 2.阅读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对学生的综合训练见效慢,收效不明显,以至于学生审题能力较差。有的不读题乱写一气,有的没能真正领会句子含义,更缺乏理解的深度。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职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XX年职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一卷 一、单项选择Ⅰ(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点缀.(zhuì)尸骸.(hái)奖券.(juàn)聆.(líng)听 B.愤懑.(mèn)伫.(zhù)立蹒.(pán)跚短暂.(zhàn) C.徘徊.(huái)宽宥.(yòu)嗥.(háo)叫皱褶.(zhě) D.遒.(qíu)劲栖.(qī)息婀娜.(nuó)颔.(hán)首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思议涌往直前投机取巧惹事生非 B.名副其实众口烁金矫揉造作名列前矛 C.好高鹜远通霄达旦人才辈出跌宕起伏 D.莫名其妙咬文嚼字奋发图强委曲求全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 ①为了搞清事故的原因,公安部决定立案_______。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综合利用写出高________的作品来的。 ③煤炭和石油都是现代工业所__________的燃料和原料。 A.侦察品味必需 B.侦查品位必需 C.侦查品位必须 D.侦察品味必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洛阳一场大火,309个生灵涂炭 ....,这一灾难震惊四方。 B.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 ....,众志成城。 C.你在外地工作二十多年,直到今年才回到家乡,享受到天伦之乐 ....。 D.蚯蚓断成两截,就成了两个生命,从此南辕北辙 ....,各奔东西。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难道能否认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吗? B.今年收的西瓜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C.战士们冒着滂沱大雨和泥泞的道路快速前进。 D.冬季贮存大白菜切忌不要放在露天,因为气温低,白菜容易受冻。 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012年八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x y O 图1 x O y P 4题图 八 年 级 (下) 期 中 数 学 试 题 (友情提醒:全卷满分120分,答卷时间100分钟,请你掌握好时间.)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以下表格相应的题号下,否则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代数式 4 2, 1,3,31n m b a b a ,x -++π中,分式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若分式方程3 3 x x -++1=m 有增根,则这个增根的值为( ☆ ) A .1 B .3 C .-3 D .3或-3 3.(2011广西来宾)计算 11x x y --的结果是( ☆ ) A.()y x x y - - B.2()x y x x y -+ C.2()x y x x y -- D.() y x x y - 4.如图,点P (3a ,a )是反比例函y = k x (k >0)与⊙O 的一个交点,图中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0π,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 ) A .y =3x B .y =5x C .y =10x D .y =12 x 5.反比例函数1 y x = (x >0)的图象如图1所示,随着x 值的增大,y 值( ☆ ).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 .先减小后不变 6.已知反比例函数1 y x -=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图象经过点(-1,1) B .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C .当1x >时,10y -<< D .当0x <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 7.若反比例函数k y x = 的图象经过点(-3,2),则k 的值为( ☆ ). A .-6 B .6 C .-5 D .5 8.在△ABC 中,AB =6,AC =8,BC =10,则该三角形为( ☆ )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题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9分) 1.雾来了,它似一件巨大的天衣lǒng zhào()着大地。不一会,太阳出 来了,雾zhújiàn()散去,大地才显露出盎然的生机。 2.小时候,妈妈常常qiān()着我的手来到小溪,来到zhuāng jia( )地,来到pú tao( )园……那里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 二、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qiāo qiǎo 1.秋天终于按捺不住酷暑的热,悄.( )然而至了。 2.因为爸爸妈妈已经睡着了,所以家里静悄.( )悄的。 zhǎnɡzhànɡ 3.我们赶紧回去吧,马上就要涨.( )潮了。 4.工作了一天,爸爸觉得头昏脑涨.( )。 xìjì 5.系.( )鞋带这个简单的动作,奶奶已经不能完成了。 6.为了得到老师的联系.( )方式,妈妈询问了很多人。 三、按要求填空。(7分) 1.用部首查字法查“薄”字,先查部首 ,再查画。在“薄雾”中“薄”的读音是。 2.“鼎”字一共有笔,第十笔是。用“鼎”组两个词语: 、。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要求填空。(10分) 若( )若( ) 人( )人( ) 人声( )( ) ( )( )相接 ( )崩( )裂风( )浪( ) 1.写两个ABAC式的词语: 2.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五、句子快乐屋。(8分)

1.霎时 ..,潮头奔腾西去。 (1)写出加点词语的两个近义词。(2分) (2)请你照样子写一个句子,用上“霎时”。 (3分) 2.我会补充句子。(3分) 卵石间有多少的小水塘,每个小水塘,都着一个。 六、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句子中。(6分) 即使……也……不是……而是……一边……一边…… 1.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2.它( )飞,( )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3.(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七、课文欢乐谷。(9分) 1.《观潮》这篇课文是按照、和的顺序来写的,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气势。 2.《走月亮》中“”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 3.《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描写了、和等景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的画面。 八、课内阅读。(8分)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1.在选段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 2.科学家做了次实验,最终证明,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 ,而是。(3分) 3.雷达的研制成功是受到了的启发。(1分) 4.蝙蝠飞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分)

201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初中毕业生第一次模拟考试 数 学 试 题 本试卷包括七道大题,共26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 在条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试题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选项中,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是( ) A .1 B .0 C D .π 2.估计10的值在( ) A . 1到2之间 B .2到3之间 C . 3到4之间 D .4到5之间 3.2012年长春地区初中毕业生大约是67800人,数字678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 0.678×10 B . 6.78×10 C . 67.8×10 D . 678×10 4.孔浩同学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演讲比赛中,6位评委给他的打分如下表: A .95 B .90 C .85 D .80 5. 从不同方向看一只茶壶,你认为是俯视效果图的是( ) 6 .⊙O 1和⊙O 2的半径分别为1和4,若两圆的位置关系为相交,则圆心距O 1O 2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 A B C D 7.如图,A 、B 、C 三点在正方形网格线的交点处,若将△ACB 绕着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AC’B’,则tanB’的值为( ) A .2 1 B . 4 2 C . 4 1 D . 3 1 A B C D 3 1 0 2 4 5 3 1 0 2 4 5 3 1 0 2 4 5 3 1 0 2 4 5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六年级数学试题

、填空(23分) 1. 一个数是由15个万、9个千、4个十和7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2. 把1.8:2.7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3. 5时3分=()时 3.08吨=()千克 2立方米60立方分米=()立方米 4. 把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这根钢管的() 5. 五又三分之二的分数单位是(),减去()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可得到最小的合数 6. 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54,这三个偶数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7. 用84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三边的比为3:4:5,这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厘米 8. 某人在银行存入10000元,定期5年,年利率为7.8%,到期后他可领取本金和税后利息共是()元 9. 一种电视机连续两次降价10%后,现每台售价1944元,这种电视机原来每台售价( )元 10. 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12天,乙单独做要8天,现二人合作4 天后,余下的由甲单独做,还要()天 11. 一个圆环形,它的内圆半径是1分米,外圆半径是2分米,环形面积是平方分米 12.把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平均切成16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 13. 一个圆柱的高是一个和它等底的圆锥的高的,已知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判断:(7分) 1. 在百米赛跑中,所用的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 2. 半径为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 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都是四边形,也都是轴对称图形() 4. 在100克水中放入10克盐,盐的重量占盐水重量的10% () 5. 一种商品先提价10%,再降价10%,价格比原来降低() 6.求一个水桶能装多少水,就是求水桶的体积。() 7. 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这一年正好是闰年,按每四年举行一次奥运会的话,那么以后举办奥运会的年份都是闰年()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横线上)(7分) 1. 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2. 在、、、、这些分数中,可以化成有限小数的有个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5分) pútao huǎng hūshèng dàn wútóng sīyǎxiáguāng zāo yùlǎba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暮(________)峰(________)毫(________) 墓(________)锋(________)豪(________) 均(________)输(________)茎(________) 匀(________)愉(________)经(___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 筋(____)力(_____)(_____)然(_____)悟神态(_____)(_____)(_____)枝(_____)叶(_____)(_____)无事清波(_____)(_____)你一定注意到了划线的词语,像这样ABCC式的词语,你还能再写两个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 A、只有……才…… B、如果……就…… C、不是……而是…… D、不仅……而且…… 1、我们要向乌塔学习,()模仿她独自外出旅游,()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精神。 2、乌塔为了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设计了旅行路线和日程。 3、对于人生,理想是不可缺少的,()没有理想,()没有坚定的方向。 4、()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拥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用“……像……像……”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学着用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发掘的三个俑坑,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学着用打比方的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好学生。(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我们。(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