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

(不在考试范围内)第一章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什么是自然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自然综合体、景观)是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岩石、生物以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质共同组成的整体。2、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天然环境是指那些只受人类间接的或轻微影响的、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原生自然环境,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某些自然保护区以及人类活动较少的海域等。人为环境是指那些自然条件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次生自然环境,如放牧的草场,经过采伐的森林、农田、鱼塘、水库、运河等。

联系:人为环境的成因及其形式,主要取决于人类干预的方式和强度。但它自身的演变和作用过程,则受自然规律制约。如水库、运河的水量和流速等水情要素,与天然湖泊、河流一样,仍受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人为环境和天然环境一样,同属于自然环境。

3、试述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分支和它们的研究对象及其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特点。相应于这三个方面,自然地理学可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区域自然地理学。

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即研究这个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和分布等特征和规律,如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地貌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把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着重研究其整体的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对区域的部门情况和区域的综合情况进行研究,故可分为区域部门自然地理和区域综合自然地理。前者如区域气候、区域水文、区域地貌、区域植被、区域动物等,后者对某一具体区域进行综合自然区划和土地类型的研究。

4、试述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综合自然地理学以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综合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阐明这个环境整体的组成与结构特点、功能效应、发展动态、地域差异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基础问题。把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具体区域研究,即自然地理学综合的区域研究,涉及区域自然地理学的范畴。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和区域自然地理学三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自然地理学的整体。

5、试述综合自然地理研究的主要任务。

(1)研究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植物、动物、土壤)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本质联系和作用效应。

(2)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变化发展规律,预测其演替趋势。

(3)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划分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

(4)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参与经济建设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以及自然灾害防治的研究。为因地制宜的利用和改造自然服务。

(5)协调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的关系,探求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途径。

第二章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1、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古代地理学

古代地理学时期(远古到18世纪地理大发现):搜集和积累材料阶段,地理学发展的最初阶段。古代地理学存在两大基本学派。一是“博杂派”,其典型代表是地方志著作。博杂派的思想一直是古代地理学的主流。另一是“宇宙派”,尝试对自然地理现象进行朴素的唯物解释,宇宙派的思想,后来成为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的基础。原始社会是地理思想的朦胧阶段。奴隶社会:地理学显著发展,主流为地志学,又力图科学地认识周围的自然界,并企图创立关于地球及其外壳的科学观念。封建社会,西方地理学停滞。自公元5世纪西方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直到15世纪,在欧洲,地理学停滞了,甚至倒退了,但具体的地理描述仍有进行,如《马可·波罗游记》。在阿拉伯国家(继承古希腊)和中国(独立发展的地理思想发祥地),古代地理思想仍在不断发扬光大。15世纪初叶开始的近两个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的探险活动,极大地刺激了地理学的发展。这个时期人类的地理视野几及整个地球表面,科学的地图投影法出现(如墨卡托投影),除了地志学继续成为主流外,对于海陆起源、地形变迁等等的一般地理学问题也提出了许多假说,通论地理学开始出现了。最有价值的是17世纪荷兰地理学家瓦伦纽斯(Varenius,1622—1650)的《地理学通论》。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近代地理学

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地理学以新的姿态经历了它的近代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内,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而确立了,综合自然地理学也开始了它的萌芽阶段。

按照近代地理学的发展特点,分为两个阶段:

地理学转折时期自然地理学的诞生: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

地理学分化时期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19世纪后半期

李特尔继承和发展了“博杂派”的思想,著有《地学通论》,李特尔的地理思想深受唯心主义的影响,但也不能低估他对科学的积极贡献;洪堡继承和发展了“宇宙派”著《宇宙》,奠定了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拉采尔(Friederich Ratzel,德国)和赫特纳(Alfred Hettner,德国)为代表继承李特尔的“统一”观念,开创统一地理学道路。李希霍芬(Richthofen,德国)不仅继承了洪堡的地理学思想和研究方法,而且发展了洪堡的综合自然地理学思想。道库恰耶夫(俄国)开创了综合自然地理方向。

(3)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现代地理学

李希霍芬和道库恰耶夫开创的综合自然地理方向,在原苏联得到迅速发展,并在本世纪的20到50年代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综合自然地理学。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学家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而出现了景观学派和普通自然地理学派两大学派。

20世纪40年代以后,在原苏联地理学家卡列斯尼克、伊萨钦科等人的有关著述中,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体系才有了较为完整的体现。

至此,作为一门学科的综合自然地理学完全确立了。这门学科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漫长的发展过程,却以年轻力壮的身姿跻身于现代科学之林。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阶段有哪些代表性人物?

西方代表人物:

思想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古希腊,公元前6世纪)和亚里士多德(Aristolte,古希腊,公元前384—前322):地球是个球体和地球表面存在气候带的观念。

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古希腊,公元前273—前192)、斯特拉波(Strabo,古罗马,公元前64—公元20)和托勒密(Ptolemy,古希腊,公元90—168),确定了古代地理学的知识领域。

3、瓦伦纽斯在短短的一生中,对地理学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瓦伦纽斯:《地理学通论》的内容包括了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地理学的对象和方法论特征。主要观点:○1一次提出了比较接近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面;

②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地理学应分为两类进行研究(研究整个地球表面的“普通地理学”和研究地球局部地区的“特殊地理学”);

③第一次把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的学说引进地理学来探讨数理地理问题;

④反对把地理学作为是描述性科学的看法,而用自然界是统一的思想来论述。

4、古代地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古代地理学的特点:

(1)从远古到18世纪中叶,地理学处于搜集和积累资料的时期。

(2)古代地理学实际上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

(3)古代地理学以纯粹描写地理现象为特点。

(4)古代地理学存在两大基本学派。一是“博杂派”,其典型代表是地方志著作。博杂派的思想一直是古代地理学的主流。另一是“宇宙派”,尝试对自然地理现象进行朴素的唯物解释,宇宙派的思想,后来成为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的基础。

5、综合自然地理学萌芽阶段有哪些代表性人物?

地理学转折时期自然地理学的诞生:李特尔继承和发展了“博杂派”的思想,著有《地学通论》,李特尔的地理思想深受唯心主义的影响,但也不能低估他对科学的积极贡献;洪堡继承和发展了“宇宙派”著《宇宙》,奠定了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地理学分化时期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拉采尔(Friederich Ratzel,德国)和赫特纳(Alfred Hettner,德国)为代表继承李特尔的“统一”观念,开创统一地理学道路。李希霍芬(Richthofen,德国)不仅继承了洪堡的地理学思想和研究方法,而且发展了洪堡的综合自然地理学思想。道库恰耶夫(俄国)开创了综合自然地理方向。

6、洪堡的主要学术成就有哪些?

关于洪堡对地理学发展的主要成就,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

(1)洪堡长期从事地理考察,他的足迹踏遍欧、亚、美三大洲,对南美的考察尤为详细。《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30卷)。在对自然和物质世界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洪堡尽其后半生30个春秋完成了地理巨著《宇宙》一书,奠定了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2)由于对自然现象抱有深刻的科学态度,洪堡创立了多种重要的自然地理研究方法。包括:气候要素平均值法(利用气候要素的平均值来说明一地的气候特点)、气温高度换算法(把地面气温换算成海平面气温)、等温线法(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并首次绘制了北半球的等温线图)、剖面图法(利用地形剖面图研究山区的地理情况)、比较法(运用比较法去分析地理规律)等。

(3)在对各种自然地理现象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作理论性概括的基础上,洪堡发现了一系列自然地理规律:①他根据因果关系原则和综合原则,揭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②他对大陆的内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的气候作了详尽的对比,分析了大陆东西两岸地区气候的分布规律;

③他通过分析气候条件与植物分布和地貌的关系,发现了植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规律,为自然地带性学说奠定了基础。

(4)洪堡明确指出了自然地理学研究客体的综合特征。

他认为:“对于自然界理智的观点,就是自然界是由多种形式和成分综合的统一体,它是各种自然现象和自然力量活的总和。”“我们的动机永远是企图揭开外部世界各种现象的普遍联系及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是怎样在内部力量的作用下运动和发展的。”洪堡这些精辟的论断已经闪耀出综合自然地理思想的光辉。

7、道库恰耶夫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哪些重大的学术贡献?

道库恰耶夫对自然地理综合性研究的贡献更为突出,代表作《论自然带学说》。

(1)创立了自然地理综合体的概念,认为地表的一切自然组成成分都是密切地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并作为一个复杂的物质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断发展着。

(2)开创了自然地带学说。

(3)强调了为论证自然地理综合体而建立一门特殊科学的必然性。

8、景观学派、普通自然地理学派各有何贡献?

景观学派侧重于研究地表局部(地域)的地方性地理特征。其主要观点是:(1)景观是各自然要素有规律结合所形成的具有独特特性的地段;(2)景观是自然带的组成部分,而自然带是同一类型景观分布占优势的地域,即景观带;(3)景观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普通自然地理学派侧重于研究地表的整体结构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地理规律。其主要观点是:(1)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现在的面貌,即研究作为生物活动场所的地球表壳;(2)地球表壳由几个同心圆壳组成,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所有这些壳(物质圈层)在很大程度上相互渗透,并通过它们的相互

作用决定着地球的外貌。(3)研究地球表壳各圈层的相互作用,使普通自然地理学派在相邻学科中取得完全独立的地位。

9、我国古代综合自然地理学有哪些主要成就?

(1)奴隶社会后期

《禹贡》用自然分区方法记述当时我国的地理情况,以山岳河海作界,把全国分为九州,假托为夏禹治水以后的政区制度,对黄河流域的山岭、河流、湖泽、土壤、物产、贡赋、交通等记述详细;从自然特征出发进行区域间的比较,暗示了一种地带性的更替。《禹贡》提出的地理观念成为中国自然地理区划最古老的一个典型。

《地员篇》(公元前3世纪):其前半部根据地势高低和地貌形态差别,把土地分为渎田(大平原)、丘陵和山地三大类,然后又按地表物质组成、中小地貌形态及其他自然特征的差异分出次一级的土地类型;后半部按土壤肥力和宜耕性把土壤逐级划分为不同的等次。①它把土地按类型划分,是我国古代土地类型的代表作;②具有分级系统,且排列次序都依一定科学根据,整然不紊;③具有综合的观念,放眼于土地的多种自然特征,如对平原的各个类型的说明,都涉及其木、草、泉水深浅、水质和作物等。

(2)封建社会时期

在这历史长河中,我国古代地理学成果累累,主要有:

○1地理志的成就。全国性的地理志发展早,而且长期持续不断,这是我国地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特征,东汉班固(公元33—92年)编著的《汉书》开了我国史书中“地理志”的先河。西晋以后,地理志在许多正史作品中前后相承,似乎构成一个体系。而现存的总地志就以唐代李吉甫(公元758—814)的《元和郡县志》最为精湛。宋开始,地方志逐步定型成为府志或县志,由有关府县不定期刊行。

○2地图的成就。宋代地图石碑《禹迹图》、《华夷图》和《地理图》,对于我国海岸的轮廓、主要山川的布局,以及一般州郡的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长沙马王堆新出土的帛图,为当今世界上最古老而又详确的地图。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制图方面作出特殊贡献而著名的专家是三国、西晋间的裴秀(公元224—271),主编过各种地图,著名的有《禹贡地域图》和《地形方丈图》。提出了“制图六体”: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即地图绘制上的比例尺、方位、距离等原则。

○3地理专著的成就。我国历代的地理著作涉及了水文、地质、地貌、植被等领域,标志着我国地理研究的进步。其主要代表作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水道1000多条,一一穷源究委,详细记述了流经地区的山陵、原隰、城邑、关津的地理情况。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海陆变迁、地壳的变动、河流沉积作用、侵蚀作用、物候、山地气温的垂直变化。明末的《徐霞客游记》,地理考察、比较的方法,对河流的侵蚀作用、岩石特征、腾冲火山现象、西南的岩溶现象、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的观察都有精确的记载,对石灰岩地貌的分布、类型及其成因也有科学记述。

10、新中国的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有什么特色?

在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比较完整的自然地理学分科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由于引进原苏联地理学理论和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迅速铺开,并取得可喜成果。

(1)在1959年以前。20世纪50年代,开始提出综合自然地理的方向。1957~1959年,伊萨钦科来我国讲学,系统地介绍了原苏联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并为我国培养了一批综合自然地理工作者。在实践方面,为适应经济建设开展了区域综合开发和区域规划工作。

(2)1959~1966年。自然区划研究进一步发展: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对景观学和自然区划的原则、方法、等级单位系统等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开展土地类型的科学研究:从理论和方法上对土地类型进行研究,是在学习原苏联景观学的基础上展开的。总之,这个时期我国综合自然地理的研究空前活跃,达到了一个高潮。

(3)1977年以后。十年浩劫,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转入低潮。1977年起重整旗鼓,综合自然地理工作者重新归队,高等院校地理系陆续重新开设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再度蓬勃展开。这个时期,综合自然地理学进行深入开展土地类型研究、注重吸收国外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主要有系统论方法、数学方法、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1、如何认识自然能地理环境的范围和边界?

要确定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位置,即确定它的范围和边界,是一个棘手的科学课题。客观物体的边界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突变的鲜明边界。这类边界在空间上呈一个面(没有厚度),界面两侧物质(体系)的性质有明显区别,如海陆交界。第二类是渐变的模糊边界。这类边界在空间上呈现一个过渡区间,其内不同属性的相邻两物质(体系)并存,且一方属性逐渐消失而另一方属性逐渐显著。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是一种具有一定过渡区间的渐变界限,确定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比较困难。它的两个边缘圈层——大气圈和岩石圈——的厚度很大,而两者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性随高度或深度的不同又具有渐变的性质,所以要在这两个地圈中确定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就不是容易的事情了。

2、简述伊萨钦科对自然地理环境范围与边界的主要观点。

А.Г.伊萨钦科(1953):他认为地理壳的上限在对流层顶,下限在沉积岩石圈的底界(约在地面以下5—6公里)。因为对流层和水圈参与着太阳所能引起的地理壳的积极的物质循环,沉积岩则是由所有三个无机圈和有机体的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从对流层到沉积岩石圈的范围也是生命有机体可能生存的区间,而在这一区间之外,自然地理环境的内部联系就显著减弱了。

3、分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和能量组成。

把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成分概括为四大类,即固态的岩石、液态的水、气态的空气和活质有机体。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组成成分。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四个基本地圈:对流圈(10-12km)、水圈(3.8km)、沉积岩石圈(5km)、生物圈(主要集中在三个无机圈层很薄的接触带中)。

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组成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地球内能以及潮汐能等等。其中以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地热能及重力能)为最重要,它们共同支配着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物质运动。上述各种能量均来自自然地理环境外部,构成为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外部因素。

4、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试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包括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四种基本组成成分在能量的支配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自然地理动态的物质体系。它们既是物质的,又是动态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强调物质实体的一面,则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更强调物质的运动方面。

5、试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l)地球的外能和内能作用显著。

(2)气体、固体和液体三相物质并存。

(3)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

(4)人类聚居的场所。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具有自己独特性质的物质体系——自然综合体。

6、自然地理环境结构有何特性?

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一般特性

(1)分层性:地球的圈层构造特性规定了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分层性,分层性是自然地理环境最普遍的结构特性。

(2)交织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四个基本组成成分相互重叠、相互渗透,彼此交织为一整体。交织性是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个性。

(3)集中性:海陆表面自然地理过程和现象最为集中。

(4)综合性:是自然地理环境空间结构的基本特性。

(5)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各个部分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即自然综合体的地域分异显著。

(6)多级性:不同层次的自然综合体的有机组合。

7、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

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是指在时间上稳定的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的分布格局(结合方式)。

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方面,即组成结构和地域结构。垂直结构(组成结构):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格局,体现整体性规律。水平结构(地域结构):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不同自然综合体之间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格局,体现差异性规律。

8、简述系统的功能类型。

(1)孤立系统。这类系统的边界封闭,系统与外界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自然界中极少出现这类系统。

(2)封闭系统。这类系统可以通过边界与环境交换能量,但是没有物质的交换。

(3)开放系统。这类系统与环境既有能量的传输,也有物质的交换。地球表层是全球性的自然地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通过它的上下界与外界进行能量与物质的交换。

9、什么是过程——响应系统?

过程——响应系统至少应有一个形态系统与一个级联系统相耦合。(形态系统单纯由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的结构网络来确定,级联系统是指由能量或物质流通的路径来确定的系统。)因此可以显示出从“形态”到“过程”、从“结构”到“功能”、从“空间”到“时间”的特性。这是地理系统中比较高级的一种类型,更加接近于现实的状况。在一个过程——响应系统中,一旦分析清楚其内部结构,也就可以掌握其所包含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制约关系。

第四章外部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几乎所有的自然地理过程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对于自然地理过程来说,辐射平衡是比太阳总辐射更为直接的动力基础。辐射平衡是产生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能量基础,其时空特性与自然地理环境空间结构及时间结构的特征完全吻合。太阳辐射进入自然地理环境以后,发生了复杂的能量交换和转化。在无机界,太阳的短波辐射被转换为热辐射。热能是无机环境自然地理过程的主要能量形式。在有机界,太阳辐射转换为生物化学能。总之,太阳辐射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重要的能源,它不仅为各种自然地理过程提供了最基本的动力,而且是产生自然地理环境三大规律——整体性、差异性、节律性——的能量基础。

2、海洋潮汐对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1)海洋潮汐对地球自转具有阻碍作用。地球极其缓慢地降低自转速率,导致一天的时间增长。

(2)海洋潮汐对生物的演化具有促进作用。

(3)海洋潮汐具有巨大的能量。它是海岸及河口地貌发育的外营力之一,而且也是一种有待开发的、潜力很大的能源。

3、地球的形状如何影响自然地理环境?

地球的球形形状使得不同地点具有不同的太阳高度角,从而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热量状况有关的自然现象也具有纬向地带性分布特征。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圆球体,当它受到来自一个光源的照射时,就必然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两部分,从而产生昼夜现象。

4、简述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

地球自转的影响

(1)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从而引起自然地理环境的昼夜节律性变化。

(2)地球绕地轴自转这一事实是确定地理坐标的基础。

(3)地球自转导致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发生偏向。

(4)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潮汐变为绕地球传播的潮汐波,潮汐波传播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并对地球自转起阻碍作用,使昼夜逐渐变长。

(5)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是造成地质时期地壳运动、海陆变迁、气候变化和生物进化的原因之一。

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导致了一系列复杂的地理后果:第一,当地球自转加快(或减速)时,海水从两极涌向赤道(相反),大陆面积扩大(缩小),使全球气候由温暖潮湿转向干燥寒冷(相反)。第二,由于地球自转加快,导致惯性离心力和惯性力的增大,便产生了经向水平力和纬向水平力,使地壳表面形成了纬向构造带和经向构造带。第三,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引起海陆沧桑巨变,从而促使生物界从低级到高级的跃进。

(6)地球所具有的两极稍平,赤道凸出的椭球体形状,也是由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的水平分力长期作用的结果。

(7)地球自转速度变化使地球转动能发生变化,从而决定着大气环流、洋流和板块运动的整体和局部变

地球公转的影响

(1)因为黄赤交角,使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引起了晨昏线在地球表面上位置的改变,从而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

(2)根据地球公转过程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其分布,人们可以在地球表面划出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纬线(回归线和极圈)。这些特殊的纬线是划分自然地带的基础。

(3)黄赤交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黄赤交角周期性地、极为缓慢地变化(20.8~24度),引起回归线和极圈在地球表面上的移动,也就改变了不同类型热量带的范围。

(4)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结果使得天文四季不等长。

(5)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大小,决定着地球轨道的形状。地球轨道偏心率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一方面使地球在一年内接受到的太阳日辐射量随之改变;另一方面又使地球在近日点和远日点获得辐射量的差异也发生变化。

5、地球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地球因素主要包括地球内部的物质状态和地球内能两大方面。其重要作用在于参与塑造地壳的外部形态,奠定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骨架。

(1)地球内部物质形态的影响

对于自然地理环境,地球内部诸圈层中岩石圈(地壳和地幔上部,下界为60-70km)和软流圈(250km 深度)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坚硬的岩石圈被连续的地震活动带或活动构造带分割成大小不同的板块。软流圈物质的对流带动了板块运动。板块移动的结果势必改变一地的水平位置和高度位置。软流圈是岩浆的发源地。熔融状态的地幔物质可以通过岩石圈的脆弱部位进入到自然地理环境。

(2)地球内能的作用

具有显著地理意义的地球内能应该包括地热和重力

地热是地球内部的热能。它是地球组成物质中各种放射性元素核反应所释出的能量,以热的形式贮存在地球内部。地热通过地球表面向外发散,地热活动的地表显示必然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积极的作用。地热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它提供动力引起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演化和调整,成为改变地壳状态的一个至为重要的因素。

重力是地心吸引力和地球自转惯性离心力的合力。重力实质上以一种潜在的位能作用于物体上,它总是力图使被作用的物体处于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从而影响了地球物质的机械位移和分布。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很大的位能储藏量,是地球演化过程依靠构造运动和太阳辐射转化而来的能量。重力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十分广泛,举凡地形的改变、物质的搬运和堆积、气团的运动、水分的循环、生物的生长、乃至于地球物质的调整等等,都离不开重力的作用。

6、试述自然地理环境外部联系的本质。

(1)支配自然地理环境中各种基本过程的能量,几乎全部都从外部进来。

(2)自然地理环境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使其形成稳定有序的结构。

(3)天文因素给予自然地理环境以数学规则性的影响,使得自然地理过程在时间上具有周期性,在空间上具有地带性。而地球因素则破坏着这一数学规则性。

(4)自然地理环境附近的地圈对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调节和保护作用。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内部联系

1、人们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认识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认识经历的三个阶段:自然综合体观点阶段、系统论观点阶段、耗散结构理论阶段。

自然综合体观点阶段的特点: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成分存在着自身固有的运动,而且任何一个成分的运动都必然的要与其他成分的运动发生联系,并相互制约。整体性是自然地理环境内部联系的实质,又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系统论观点阶段的特点: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各单独组成要素或各单独组成部分所不具备的统一的结构

和功能。组成系统的各部分(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即作用与结果之间不成正比数量关系,而是指数关系,具有一种放大(或缩小)效应,使系统整体大于(或小于)部分之和,这就叫系统的整体效应。

耗散结构理论阶段的特点:从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非平衡有序开放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其整体性。开放系统的熵dS=diS+deS, 根据熵增定律,diS≥0,如果开放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与物质时形成负熵流,即deS≤0,只要负熵流足够大,开放系统的总熵就会减少。地球表层就是一个开放系统,太阳辐射在自然地理环境内形成了负熵流,使得自然地理环境系统总熵变降低,这也是地理环境进化发展的本质原因。

2、简述能量在自然地理环境中转换和传输的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以及各自然综合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实现的。物质循环必须以能量作为动力,而物质和能量是一个统一体,任何质量本身都包含着一定的能量,能量又一般都以一定的物质为载体。因此,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能量必然伴随着在物质之间发生传递和转换。

3、简述自然地理环境中四种物质循环类型。

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循环(蕴含着能量转换)的方式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大气循环、水分循环、地质循环和生物循环。

大气循环是以大气环流的形式进行的,它包括了行星风系(环流)、季风环流和局地环流三种不同尺度的模式。大气循环的原动力是太阳辐射。大气循环成为自然地理环境中传输物质和能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最显著的作用是重新分配地表的热量和水分,直接的作用是通过输送贮存在大气环流中的热能和水汽实现的,而间接的作用是通过驱动大规模的洋流运动而实现。由于这样的作用,大气环流也就成为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之一。大气环流还积极地搬运地表松散的固体物质。也就作为地貌形成的外力条件之一。

水分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循环有两种主要的方式:一是通过水本身的相变,一是液态水通过洋流或陆地上河川径流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大规模传输。在实际过程,这两种形式的水分循环是不可分割的。水分通过蒸发—凝结—输送—降水—径流等相互联系的环节,不断地在海洋—大气—陆地之间循环往复。水分既然处于连续的循环运动过程中,各种水体也就不断地进行着自然更新。水分循环对于全球性水分和热量的再分配起着重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大气循环相互联系而发生,从而影响了一地气候的主要方面——降水与气温。水分循环具有物质“传输带”的作用,而且又是岩石圈表层机械搬运作用以及自然地理环境中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化学元素迁移的强大动力。在水分循环过程中伴随产生了各种常态地貌和河流、地下水、湖泊等。水分循环也是生物有机体维持生命活动和整个生物圈构成复杂的水胶体系统的基本条件。

地质循环由四个基本过程所构成。第一是风化过程:为土壤的形成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第二是输运过程:实现了地表物质的重新分配。第三是沉积过程:改变了原来的结构和成分,并通过岩化作用形成岩石。最后为构造过程:由于地球内能的作用,产生地壳的抬升、下陷、断裂、褶曲、火山、地震等现象,同时也发生大规模的水平运动。地壳物质沿着这条“传送带”也不断地从地表到地下,又从地下到地表进行着往复的运动。

生物循环即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包含着两个基本的意义:一是生物作为土壤—植物—大气之间的一个联系环节,从而使它成为整个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能量交换的一个基本通道;二是实现了有机界与无机界之间的互相转化,这是生物循环的最本质的体现。生物循环对于能量的贮存和消耗,对于化学元素的迁移和积累,对于碳循环、氮循环、氧循环和其它有关成分的循环等,都具有明显的作用。

4、试述化学元素迁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通常会引起元素的分散或富集。在地球表层自然形成物理化学组成的形成过程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规律起着主导作用。由于元素迁移,化学元素在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部位和不同组成成分之间进行重新分配。这些过程是与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大气循环、水分循环、地质循环和生物循环等四个基本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一致的。化学元素的迁移是微观的物质循环,它作为地表自然界物质运动的重要形式,贯穿于各组成成分之间,并使之建立紧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由此可见,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球化学作用就是通过化学元素迁移,沟通了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联系。

5、什么是辐射干燥指数?它有什么地理意义?

辐射干燥指数是指一地的年辐射平衡(热量收入)与用热量单位表示的年降水量(即蒸发该地年降水总量所需的热量)之比,可视为蒸发力与降水量之比。本质上这是一个反映干燥度的指标。

辐射干燥指数=R/Lr(R为年辐射平衡;L为蒸发潜热;r为年降水总量)。根据辐射干燥指数R/Lr可以确定经向自然地带,整个地表便可以组成一个由R值与R/Lr值构成的水平网络结构。

6、试述自然地理环境内部联系的基本特点。

(1)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存在着由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所建立起来的一定结构,并完成一定的功能和形成一个整体效应。

(2)物质循环必然伴随着能量转换与传输。

(3)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循环与物质平衡是不可分割的。

(4)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不是简单的往复运动,而是旋回发展的复杂过程。

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

1、简述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发展的方向性。

(一)岩石圈发展的方向性

(1)地球的发展和它的起源有直接关系。

地球物质的分异形成现代地球内部的三个组成部分:地核、地幔、地壳。由原来火成岩占优势的单调圈层逐渐演化成具有种类繁多的岩石组成的圈层。尤其是沉积岩层的出现更标志着岩石圈发展的高级阶段。

太古代之前:岩石圈的岩石以火成岩及其机械风化产物占绝对优势,沉积岩极为罕见。太古代:地球表面逐渐开始发生化学沉积作用。元古代:有机体(细菌和藻类)开始参与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古生代:生物化学沉积岩越来越丰富,如泥盆纪巨厚的碳酸钙质沉积层、石炭-二叠纪煤的堆积。

(2)地壳的演化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地洼学说(陈国达),地壳演化是多阶段的,已知的有三个阶段,即地槽区(活动区)→地台区(相对稳定区)→地洼区(新的活动区)。

(3)与大地构造的发展相联系,随着地槽向地台的演化,大陆的面积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尽管海侵和海退是交替地出现,但发展的总方向是海洋面积不断缩小,而大陆面积日益增长。

(4)风化壳的发育以及土壤的形成过程也都具有方向性。

在风化作用初期,以物理风化为主为粗岩屑的残积层→化学风化作用刚开始时,氯化物和硫酸盐被淋失,碳酸盐淋失较少而碳酸钙相对富集的富钙阶段→化学风化作用的加强,氯化物和硫酸盐类大量迁移,碳酸盐类也大量淋失,硅和铝相对富集的富硅铝阶段→二氧化硅和氧化铝分离,硅被淋失,铝相对富集,到达了富铝阶段。

(二)水圈发展的方向性

地球形成的初期:绝大部分以结晶水的形式贮存于地球内部。后来地内温度逐渐升高,结晶水转化为水汽,这些水汽通过火山活动等方式逸出地表。太古代初期:地表温度降至水的沸点以下时,一部分水汽就凝结成液态水,降落到地面,汇集于原始的洼地之中,形成最早的江河湖海,也即原始的水圈。

在原始水圈中,刚形成的海洋水量很少,含盐量很低。随着陆地表面的风化作用和径流作用发展,陆地上各种无机盐类矿物元素不断经由河流注入海洋,海水含盐量逐渐增加。海洋生物大量吸收和利用海水中碳酸钙一类的碳酸盐矿物质来建造自己的骨骼和外壳,使得原始海水的碳酸盐含量大为减少;而氯化物(主要是氯化钠)却积存下来,久而久之,海水中氯化物含量就越来越高,形成了今天海水的盐分以氯化钠和氯化镁为主的组成特点。

(三)大气圈发展的方向性

大气圈的发展沿着这样一种方向:原始大气→二氧化碳大气→现代大气

原始的大气圈(45亿年前),蕴藏在地球内部的各种气体元素随着火山爆发大量逸出地表,主要由H2O,CO,CO2,N2,NH3和CH4等所组成。由于没有游离氧,原始大气处于还原态,与现代大气有本质区别。距今19—10亿年前,原始大气转变成二氧化碳大气:绿色植物出现以后,植物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游离氧对原始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作用,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氮在不断增加。陆生植物大量出现,光合作用广

泛而持续进行,氧气不断从二氧化碳中分解出来,使得大气中的氧越来越多,而二氧化碳逐渐稀释,大气臭氧层的出现。大气中氮气的增加除与氨的不断氧化有关,还直接取决于生物的发展。

(四)生物圈发展的方向性

1)生命的起源

(1)从无机物到简单有机物

(2)从简单有机物到复杂有机物:低分子有机物(如氨基酸、脂肪酸、单糖、核苷酸等)→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等)

(3)从复杂有机物到原始生命:凝聚作用形成以蛋白质和核酸为基础的多分子体系,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原始生命就这样诞生了。

原始生命体产生之后,生命演化就开始从化学演化阶段进入到生物进化阶段,自然地理环境便从无机界的寂寞处所发展为有机界的繁盛世界了。

2)生物才从海向陆发展的方向性

原始地球上的海水具有原始生物繁衍的良好环境,所以原始生物首先出现在海洋中,以后才扩展到陆地上,并占领了海洋、陆地和低层大气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了生物圈。生物圈的出现标志着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加高级的阶段。

3)植物演化的方向性

植物发展演化的总趋势是:藻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距今30亿年前,低等植物的蓝藻就出现了。元古代(24亿年前),蓝藻类大量繁殖,而且出现了绿藻等其他藻类。古生代(6亿年):寒武纪陆地上首次出现原始的蕨类植物—裸蕨。志留纪:裸蕨目植物空前发展。石炭—二叠纪:植被演变成真蕨植物。中生代(7000万年):成为裸子植物时代。新生代:被子植物时代。

4)动物发展的方向性

动物的发展趋势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动物→人类的进化过程。

太古代时期,开始出现单细胞动物,元古代,在海洋中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早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晚古生代,泥盆纪鱼类时代,石炭纪、二叠纪两栖类动物和陆生爬行动物。中生代,爬行动物空前繁盛,并且开始出现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动物。到了新生代爬行动物的盛世被哺乳动物所取代。在第四纪,出现了地球生物史一次重大的飞跃:人类由猿类分化出来。

2、试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进化发展。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自然地理环境的进化发展可看作三大类型耗散结构:原始自然地理系统、天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演替过程。自然地理环境的进化发展实质上是既相互联结又彼此有别的三大耗散结构的进化。自然地理系统是太阳能进入地球形成负熵流,在三个圈层中流通而形成无机的自然地理系统。天然生态系统是在自然地理系统中孕育出来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使天然生态系统获得的负熵流,较之自然地理系统多得多,作用更大,形成更复杂、更有序的耗散结构。人类从天然生态系统中的动物群类中脱颖而出,成为支配物种,形成人类生态系统。

3、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周期性节律与旋回性节律有什么不同?

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指的是自然地理过程(及其现象)随时间重复出现的变化规律。

周期性节律是自然地理过程按严格的时间间隔重复的变化规律。它发生在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地表光、热、水的周期性变化基础上。旋回性节律是以不等长的时间间隔为重复周期的自然演化规律。比较于周期性节律,这是更高一级、更为复杂的自然节律。

4、(1)昼夜节律和季节节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昼夜节律是地球自转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效应,即地球绕地轴自转,使地表大部分地区在每天24小时中都经历一段光明和一段黑暗,以及相应的一段加热和一段冷却的时间。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成分对此产生积极的反响,许多自然地理过程及其现象都随着昼夜更替而重复出现。季节节律则是地球公转的效应,即由于公转,地球产生了季节更替,许多自然地理过程和现象随之而出现以季节(年)为周期的节律变化。自然地理过程和现象的昼夜节律和季节节律主要根源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能量输入与转换的节律性变化。

(2)地质旋回与气候旋回有什么不同?

岩层的沉积层序非常鲜明地反映了地质旋回的节律性。例如在地层剖面上见到的由老渐新反复出现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的岩相更迭演化,就反映了从海退到海侵又到海退的旋回性节律。而气候旋回是指地球气候史有温暖时期和寒冷时期交替演变的特点。

地质旋回不仅历程漫长,而且周期长短变化很大。天文地质学的研究成果显示,地质旋回的周期基本决定于天文因素4000万年以上的地质旋回,均与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运动状况有关。1000—2000万年的地质旋回与太阳演化大周期关系密切,太阳内部物质成分的长期变化可能有1200万年的周期;1—10万年的地质旋回则与地球公转轨道参数的变化有关。

气候旋回又可分为世纪内旋回、超世纪旋回、冰期-间冰期旋回。世纪内旋回与太阳黑子活动和火山活动有关;超世纪旋回受太阳黑子活动长期变化和大行星运行轨道影响。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参数变化是气候发生几万至十几万年变化的重要因素。几百万年的旋回周期变化可能与太阳的长期变化有关。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变化,则与上千万年的冰期-间冰期旋回有关。

5、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稳定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不断向前演化的历史进程中,在一段相当长的阶段内维持着相对的稳定状态。

6、什么是正负反馈?试举例说明。

所谓反馈是指信息反馈,如果反馈的结果是抑制系统偏离原状态的就是负反馈,反馈的结果加剧了系统偏离调整点的趋势,使其脱离原状态则为正反馈。

负反馈能制止或扭转某种脱离调整点的趋势,是系统回到调整点来。正反馈可以引起“雪球效应”,最终使原系统瓦解。(自己举例)

7、简述自然地理环境随时间演化的基本特点。

(1)演化是不可逆的前进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是不可逆的前进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比较无序到比较有序地不断向前发展。

地球表层从混沌无序状态向着越来越复杂的有序状态发展,形成了自然地理系统、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三大耗散结构类型。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也就是这三大类型系统的进化发展过程。

(2)演化是不断重复的节律过程

与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前进过程相辅相成的是节律过程。自然地理环境节律性的根本成因与天文因素关系密切。大尺度的自然节律没有严格的周期。不同的自然地理成分或不同的自然地域对天文周期的响应(共振)特性并不一致。自然地理环境某些节律现象并不受外部因素所制约,而是内部负反馈自动调节的结果。

(3)演化是前进与节律的统一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是不可逆的前进过程,同时又伴随着节律的不断重复,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自然地理过程的节律不是该过程的完全重复。节律的时间累积便体现出方向性。方向性过程本身也包含着节律性,演化方向的局部波动便是节律的体现。

自然地理环境随时间的演化是一个不规则的螺旋状发展过程。它一方面不断地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地向前进化,另一方面又不断地重演着相似的事件和过程。

第七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什么是地域分异?什么是地域分异因素?

地域分异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形成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有: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

2、地带性、非地带性有什么不同?

地带性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而非地带性的能量来自地球内能。

由于地球作为一个行星所具有的形状和运动特性,以及它在宇宙中的位置,致使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匀而引起的地域分异,称为地带性。地带性的典型表现是地球表面的热量分带。热量分带决定了其它要

素的地带性分异。

由于地球内能作用而产生的海陆分布、地势起伏、构造活动等区域性分异,称为非地带性。非地带性的典型表现是地表的构造区域性。在大地构造-地貌分异的基础上,便可形成其他自然要素或自然综合体的非地带性分异。

3、简述纬度地带性的成因和主要表现。

在热量分带的基础上,各自然要素表现出明显的纬向地带性。对应于一定的热量带,气候、水文、风化壳和土壤、生物群落、乃至外动力所形成地貌都具有相应于该热量带热力特征的性质。于是产生了各自然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纬度的地域分化。

纬向地带性表现为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纬线延伸,按纬度发生有规律的排列,而产生南北向的分化。

4、简述经向地带性的成因和主要形式。

产生经向地带性的具体因素主要是由于海洋和大陆两大体系对太阳辐射的不同反响,从而导致大陆东西两岸与内陆水热条件及其组合的不同。在本质上,这种差异可以归结到干湿程度的差异,通过干湿差异而影响其他因素分异。

经向地带性是非地带性规律在地表的具体表现。它表现为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按经度由海向陆发生有规律的东西向分化。

5、什么是水平地带谱?理想大陆划分为哪些地带?

水平地带的交替方式称为地带谱。通常是用一个假定的理想大陆的图式来概括各种形式的水平地带的交替方式。

理想大陆划分的地带有:赤道雨林地带、热带季雨林地带、热带稀树草原地带热带荒漠地带、亚热带荒漠草原地带、亚热带森林地带、地中海地带、温带荒漠地带、温带草原地带、温带阔叶林地带、温带海洋性森林地带、寒温带针叶林地带、苔原地带、冰原地带。

6、什么是垂直地带性?它是怎样产生的?

垂直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高度发生垂直更替的规律。

构造隆起和山地地形是产生垂直地带的前提条件。垂直更替的直接原因则是山地热量及其与水分的组合随地势高度的变化。一方面是热量和温度随高度的递减,另一方面是水分随高度递增而后转为递减

7、什么是垂直地带谱?影响垂直地带谱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垂直地带谱是山地垂直带的更替方式。它反映了自然综合体在山地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地域结构的一种特殊形式。

影响垂直地带谱的基本因素:山地位置和山体性质是决定垂直地带谱性质和结构的基本因素

8、简述垂直地带的特征。

(1)带幅窄,递变急剧:水平地带的带幅宽度可达500公里以上,只在其尖灭处才较窄,且最窄也在100公里左右;而垂直地带的带幅宽度最窄的只有几十米(以基带或顶带常见),一般在300—1000米之间,最宽也不超过2000米。

(2)带间联系密切:由于带幅狭窄,同时重力效应显著,所以带间联系密切。在大规模、大范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基础上,通过特殊的山地气流(如山谷风、焚风等)、山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径流、植物花粉飘落、动物季节性的上下迁移等过程,都进一步加强了垂直地带之间的联系。

(3)水热对比特殊:特殊的山地降水分布状况与山地热量分布状况相结合,便形成了种种特殊的水热对比关系。山谷风、焚风、逆温层、云雾层等因素也加深了其特殊性。垂直地带谱并不完全重现水平地带的序列。

(4)节律变化同步:垂直地带的时间结构与那些外貌类似的水平地带的时间结构是完全不同的。

(5)微域差异显著:复杂多变的山地地貌使得山地小气候复杂化,因而使垂直地带微域差异十分明显。

9、什么是地方性?地方性分异因素有哪些?

地方性是指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共同作用的基础上,自然地理环境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小范围的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因素有局部地形的差异、小气候的差异、岩性与土质的差异、人类活动的影响。

10、简述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联系。

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是最基本的地域分异规律。地带性具体表现为纬向地带性,非地带性具体体现为经向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就是二者的综合表现。带段性和省性是水平地带性的两种不同形式。垂直地带性是叠加了地带性影响的非地带性。在小范围内,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综合表现为地方性

第八章土地类型

1、简述土地的基本内涵。

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的自然综合体,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全部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人类活动对它们作用的后果。

2、土地分级有什么意义?

人们在生产和建设就应根据工作范围所涉及的大小不同的土地地段的综合特点来安排和配置,这是土地分级的实践需要。自然环境归根到底是由大小不等的土地地段逐级组合的多组镶嵌系统,要深刻揭示它的规律,需要自下而上逐级研究其特点和组合关系。

3、什么是相、限区、地方?

相是土地地段最低级的单位,即自然地理综合体最基本的单元。

限区是相有规律地组合成的中级土地分级单位,它通常相当于一个初级(中等)地貌形态单元,是外貌最清楚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在其范围内,物质迁移特点具有一致性。

地方是限区有规律地组合成的高级土地单位。其内部结构复杂,相当于特别复杂的初级地貌形态单元组合,在其范围内无统一的物质迁移方向。地方通常表现为几种初级地貌形态单元在其范围内典型地重复出现或彼此叠置分布。与地方相应的土壤和植被是土壤种和植物群丛的复域。

4、如何划分相?

相是最低级的土地单位,是在同一地貌面上,具有相同的岩性、土质、地下水和排水条件,并具有一种小气候、一个土壤变种、一个植被群丛的自然特征最一致的土地地段。

5、土地分类与土地分级有什么区别?

土地分级是指土地个体地段的划分和合并,即采用地域系统研究法区分出一些综合自然特征一致性和内部复杂性的程度有差别、级别不同和大小不等的个体土地地段。

土地分类是指对土地单位的类型划分。由于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如一个自然区或行政区)土地个体单位的数目很多,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不逐个研究其个体特征,只按它们质的相似性作不同程度的概括,得到分类级别高低不同的各种土地分类单位,这是土地分类研究所采用的类型系统研究法。

6、什么是土地分等?

土地分等即土地评价,根据具体的生产目的,对各种土地类型在该种利用下的潜在能力进行评价,划分出不同的等级,以便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满足生产要求,保持环境质量。

7、土地分等的指标和依据有哪些?

土地的适宜性、限制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土地评价分等的主要依据,同时又要考虑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

8、什么是土地结构?简述其与农业构成的关系。

土地结构是指各种土地类型在某区域内的组合方式、比例和彼此间的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格局。

土地结构,即土地类型的质和量的对比关系,对于确定一地农业总体的和内部的构成方向很有关系,它使由大气候条件决定的生产构成更为具体化。研究土地结构具有重要的实际生产意义。从综合自然地理学角度来看,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构成方向,即农、林、牧、副、渔等业的生产构成方向,主要决定于两个条件:一是区域的水热条件,二是区域的土地结构。水热条件决定了该区域最适于栽培的作物组合,最适于饲养的家畜种类及其品种组合,等等,实质上是决定了该区农业构成的基本方向。而土地结构则由水热条件决定了的生产构成基本方向更加具体化。

(不在考试范围内)第九章综合自然区划

1、什么是区划?什么是综合自然地理区划?

区划,就是区域的划分。根据不同的区划对象分为行政区划、经济区划和自然区划几类。

综合自然区划:是以地域分异规律为指导,根据区域发展的统一性、区域空间的完整性和区域综合自然特征的一致性,逐级划分或合并自然地域单位,并按这些地域单位的从属关系建立一定形式的地域等级系统的研究方法。

2、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有哪些?试详述之。

可以把常用的区划原则分为两大类:一是区划的一般原则,这是进行任何区划都必须考虑的原则;二是区划的基本原则,这是综合自然区划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般原则:

(1)发生统一性原则

探讨区域分异产生的原因与过程,以形成该区域单位整体特性的发展史为区划依据。

(2)相对一致性原则

在划分区域单位时,必须注意其内部特征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相对的一致性,而且不同等级的区域单位各有其一致性的标准。

(3)区域共轭性原则

自然区划所划分出来的必须是具有个体性的、区域上完整的自然区域。区域共轭性产生于区域单位空间不可重复的客观事实。任何一个区域单位必然是完整的个体,不可能存在着彼此分离的部分。

基本原则:

(1)综合性原则

进行综合自然区划必须综合分析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表现程度和结果。进行综合自然区划必须综合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认识其地域分异的具体规律性。掌握区域自然地理综合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相似程度和差异程度。

(2)主导因素原则

必须在形成各自然区域特征的诸要素中找出起主导作用的因素,通过分析各自然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找出一两个起主导作用的自然因素,并选取主导标志作为划分自然区域的依据。主导因素必须是那些对区域特征的形成、不同区域的分异有重要影响的组成要素。

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概括起来:从源、从众、从主的原则。

“从源”指必须考虑成因、发生、发展和共轭关系。“从众”是指必须考虑综合性和完整性。“从主”是指应考虑其典型性、代表性。

3、试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区划方法。

顺序划分法即“自上而下”先着眼于地域分异的普遍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按区域的相对一致性和区域共轭性划分出最高级区域单位,然后逐级向下划分低级的单位。

合并法即“自下而上”从划分最低级的区域单位开始,然后根据地域共轭性原则和相对一致性原则把它们依次合并为高级单位。在实际工作,合并法通常是在土地类型图的基础上进行的。

4、地带性单位有哪些?

地带性单位有自然带、自然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

5、非地带性单位有哪些?

非地带性单位有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亚地区、自然州(次亚地区)

6、什么是景观?为什么说景观是综合自然区划的下限单位?

景观有三种不同的理解:(1)一般的概念是等同于“自然地理综合体”,这是广义景观。(2)理解为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分类单位。(3)理解为自然地理综合体的个体区域单位,是综合自然区划的下限,这是狭义景观。

景观是发生上最一致的自然区域,无论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方面都具有一致性,并且存在自己特有的形态单位的质与量对比关系。

7、什么是综合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双列系统和单列系统有什么不同?

综合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即指区划单位的排列方式。

综合自然区划必须有并列的两个单位系列,这两个并列的系列只在景观中才完全结合起来双列系统中,地带性单位和非地带性单位是基本的,而联系单位是次要的。单列系统是:○1地带性单位与非地带性单位交替排列的交替系统。○2地带性单位与非地带性单位矛盾统一的统一系统○3地带性单位与非地带性单位上下承接的承接系统○4叠置交替系统。

8、列出完全综合性单位的排列方式,它们是怎样叠置出来的?

(1)带段。自然带与自然大区相叠置所得的最高级带段性单位。是自然大区中的一段自然带,同一带段的热量条件、大地构造单元组合和大地貌单元组合等都具有共同性。此外,每一带段都具有一定的地带谱型。

(2)国。由地区与带段叠置所得的最高级省性单位,是带段内地质地貌与气候省性相对一致的较大的区划单位。自然国的划分主要依据大地构造基本单元的一致性,“国”都具有一定的气候省性和占优势的土类系列。

(3)地带段。由地带与国相叠置所得的第二级带段性单位。地带段内具有比较一致的气候、土壤和植被类型,地貌外营力作用也有一定共性。

(4)省。由地区与地带段相叠置所得的第二级省性单位。它是地带段范围内按地质地貌省性或气候省性划分的区域单位。可分出平原、丘陵、高原与山地之类的自然省。它具有一定的地方气候(如海岸气候、山地气候等)特征和优势植被纲,并与一定的土壤亚类和土属分布相关。山地省则有一定的垂直带谱。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综合自然地理(Synthesize 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编码: 12014006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范围:04地理科学 学时数: 54 其中实践学时 学分数: 3 先修课:气象气候学、地质学、水文学、地貌学、 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动物地理学、 地球概论等 考核方式:考查制定单位: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制定日期:2010年执笔人:陈永金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高校地理系的专业选修课, 旨在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认识地球表层的性质、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以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表环境的形成、发育、演化过程等.同时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为建立科学的自然观、资源观、发展观和人地关系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并应用于生产实践.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结合较大量的实例,锻炼综合技能。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后续课程主要有:区域自然地理学等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者:伍光和等高教出版社 2001年11月出版 教学参考书: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者:刘南威等科学出版社 《综合自然地理》作者:景贵和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绪论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从系统理论看地理学分科 三、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 四、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五、自然地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六、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意义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重点、难点)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认识的发展

综合自然地理学(蔡运龙,伍光合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蔡运龙,伍光合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研究对象(1)地理研究对象 地理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2)自然地理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三)综合自然地理研究对象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结构性和功能性,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制约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规律,建立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等级体系,以及对其动态、发展历史、未来变化的预测,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研究。三、综合自然地理的任务 ?研究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本质联系和作用 ?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阐明他的整体变化和发展规律,并预测他的继承趋势?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划不同层次的自然综合体?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 ?协调环境、资源、人口与发展的关系,探索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综合自然地理的形成和发展(1)综合自然地理的基础(1)积累古代地理知识 从古代到18世纪的重大地理发现,地理学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收集和积累资料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古代地理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过程。 原始社会——所有的地理现象和过程都被误认为是神圣的行为,并被

神秘的色彩所覆盖。这一时期被称为地理思想的朦胧阶段。 奴隶社会——地理得到了显著发展,地理应运而生。地理学家中最杰出的三位代表:厄拉多塞、斯特拉波和托勒密。 厄拉多塞(古希腊)——地理之父的代表:“地理”讨论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将地球表面分成五个区域,将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和利比亚三个主要区域,并绘制了世界时间地图——代表斯特拉波(古罗马):“地理”解释了尼罗河泛滥的原因,这是由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夏季雨量充沛 托勒密(古罗马) 地理分为地理和地理。地理学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反映了最基本的东西,使我们能够看到整个地球的全貌。大地测量学详细地描述了各个国家,并且只向我们提供了一张图片。他绘制了当时世界上最详细、影响最深远的轮廓地图——“托勒密” 封建社会——地理停滞不前,通过旅行、宗教和战争扩大了它的地理视野。马可·波罗游记2。地理发现 “三大事件”——东南航线的开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南航线的开通——极大地刺激了地理学的发展,为综合自然地理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古代地理的特点。1.地理处于收集和积累数据的时期。2.古代地理学实际上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3.古代地理学的特点是纯粹描述地理现象。4.古代地理学有两个基本流派,即“杂学派”和“普遍学派”(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 1.地理学“博杂派”转折时期自然地理学的诞生——人文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

综合自然地理学 1、古希腊罗马的埃拉托色尼,地理学家、天文学家,创用“地理学”一词,在西方被称为“地理学之父”。奠定了 数理地理的初步基础。计算得出地球圆周的长度。首次测量黄赤交角。与实际情况十分相近。埃拉托色尼《地球大小的修正》一书包括以下各方面的研究:赤道的长度、回归线与极圈的距离、极地带的范围、太阳和月亮的大小、日地月之间的距离、太阳和月亮的全食和偏食以及白昼长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著有《地理学》。 把世界分成3个主要地区:欧洲、亚洲和利比亚(非洲);5个气候带:一个热带,两个温带,两个寒带。 2、墨卡托:16世纪地图学家。致力于地理制图,制造了一个地球仪和一个天球仪。1569年,首次采用正轴等角圆 柱投影编制了航海图,使航海者能运用直线航海,不需要转换罗盘方向。这种投影后称墨卡托投影,至今为中纬度和低纬度航海图所采用。 3、麦哲伦:葡萄牙航海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麦哲伦”海峡,完成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以实践证明了大地 球型说的正确。 4、《尚书·禹贡》以自然地理实体如山脉、河流等为标志,将全国划分为9个区,即“九州”,并对每区的疆域、 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现象,作了简要描述和比较。是中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区划著作之一。 5、《山海经》:《山经》分为5 卷《海经》13篇。全书内容庞杂,自然方面包括山、川、泽、林、野、动物、植物、 矿物、天象,人文方面的邦国、民族、民俗、物产、信仰、服饰、疾病医药、以及古代帝王世系、葬地和发明制作,无所不包。 6、《水经注》以河川为纲,记述的内容包括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自然地理中的水文地理、地貌和 生物地理;人文地理中的城市地理、民族地理、文化地理和农业地理等。此外,也有较多的沿革地理和地名资料。 7、《梦溪笔谈》:是一部有关自然地理现象综合观察与探索的科学著作,内容广博,是反映我国当时科学水平的一 部巨著,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该书提出了河流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推断出海陆变迁的普遍规律。 8、亚历山大·冯·洪堡:发展形成了《自然地理学》,,德国科学家,自然地理学家,近代气候学、植物地理学、 地球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洪堡则继承和发展了“宇宙派”的思想,创立了自然地理学。洪堡提出了一系列地理学研究方法,主要的有:①气候要素的平均值法——利用气候要素的平均值来说明一地的气候特点;②气温的高度换算法——把地面气温换算成海平面气温;③等温线法——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并首次绘制了北半球的等温线图;④剖面图法——利用地形部面图研究山区的地理情况;⑤比较法——运用比较法去分析地理规律。主要贡献有: ?首创等温线、等压线概念,绘出世界等温线图;研究了气候带分布、温度垂直递减率、大陆东西岸的温度差异性、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地形对气候的形成作用;发现植物分布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分异性;根据植被景观的不同,将世界分成都市16个区,确立了植物区系的概念,创建了植物地理学;首次绘制地形剖面图,进行地质、地理研究;指出火山分布与地下裂隙的关系;认识到地层愈深温度愈高的现象;发现美洲、欧洲、亚洲在地质上的相似性;根据地磁测量得出地洪堡的美洲考察路线磁强度从极地向赤道递减的规律;根据海水物理性质的研究,用图解法说明洋流;发现秘鲁寒流;促进了沸点高度计的发明和山地测量学的发展。洪堡明确指出了自然地理学研究客体的综合特征,对各种自然地理现象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作理论性概括的基础上,发现了一系列自然地理规律。为自然地带性学说奠定了基础。 9、道库恰耶夫:俄国著名的土壤学和土壤地理学家,近代土壤发生学的奠基人。揭示了地球表面土壤的地带性分 布规律与纬度及气候带的一致性,提出了水平地带性和山区随海拔高度而变的垂直地带性规律。?以其代表作《论自然地带学说:水平和垂直土壤地带》,成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创始人。 10、裴秀: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代表作《禹贡地域图》,这是世界上见于文字最早的历史地图集。提出了著名的 制图理论——“制图六体”。 11、地域分异因素:导致地域分化和各种差异的原因及因素,被称为地域分异因素。一是来自地球以外的能量,主 要是太阳能;二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球内能。 12、地域分异规律: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某个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方向表 现出明显的差异和有规律的变化。变化的规律即地域分异规律。广义:指陆地表面和海洋表面的各级自然综合体及其组成要素按一定的方向发生分异的现象。狭义:指陆地表面自然综合体及其组成要素的分异。 13、综合自然区划:对自然综合体进行区域划分,着眼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结构。表达地理现象与特征的区域分 布规律的一种方法。 14、土地:是地球表层具有一定空间范围的特殊综合地理系统,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载体与活动空间,是劳动的主

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的发展 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自然综合体学说阶段(17世纪-20世纪60年代) 特点:从自然地理要素具有相互联系来认识 代表人物:瓦伦纽斯(B.Varenius)17C 德国 洪堡(A.vonHumboldt)18C 道库恰耶夫 主要观点:瓦伦纽斯—把当时所有已积累的有关地球的知识综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洪堡—地球是一个不可分割、有机的、各部分相互依存的整体 道库恰耶夫—预言会产生一门研究各自然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的科学(综合自然地理学) ②地理系统学说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 特点:从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其整体性 代表人物:索恰瓦1963年 主要观点:所谓自然地理系统是指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可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 ③耗散结构理论阶段(近20-30年) 特点:从地理环境是一个非平衡有序开放系统的角度认识其整体性 主要观点:任何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发生非平衡相变,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一)化学元素组成 气态:氮(N2 78.09%)、氧(O2 20.95%)、氩(Ar 0.93%)二氧化碳(CO2 0.03%) 液态:氢和氧(H﹠O 96.5%)、若干常量元素、微量元素 固态:氧(O 47.2%)、硅(Si 27.6%)、铝(Al)、铁(Fe)、钙(Ca)、钠(Na)、钾(K)、镁(Mg)等六种元素约25%,其余元素不足1% (二)圈层组成 大气圈:主要由元素状态的气体混合物组成,主要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岩石圈(地壳):主要由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组成、 水圈:主要由大洋、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及矿物中的水分组成 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存在及生命活动影响所及的空间 (三)要素组成 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气候:一个地区内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水文:是指地理环境中各种水体的性质、形态特征、运动变化、时空分布及地域分异规律土壤:是指覆盖地球陆地表面,覆盖于岩石圈之上的由风化壳经生物改造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考试试卷1及答案现代自然地理学

课程导航 离开 刷新 关于本课程 第一章: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 第二章:地球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三章:地球表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四章:岩石圈与地球表层结构和轮廓 第五章:大气圈与气候分异规律 第六章:水圈与水平衡 第七章: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第八章:大气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第九章:水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第十章:水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 第十一章: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第十二章: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的相互作用 第十三章: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相互作用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十四章:地表环境评估与区划 第十五章:地表环境预测 第十六章:地表环境的规划与管理 第十七章:地表环境的优化调控 第一节: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地理学问题 第二节: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自然地理学的性质 第四节: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地外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地内系统对地表系统的影响 第一节: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地球表层环境(系统)的结构 第三节: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 第四节: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 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 第二节:岩石圈的结构 第三节:岩石圈的运动 第四节: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与轮廓 第五节:构造地貌

第六节:岩石圈与人类 第一节: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第二节:大气运动 第三节:物质输移 第四节:能量传输 第五节:气候分异规律 第六节:大气与人类 第一节:水圈的组成 第二节:水圈的结构 第三节:水圈的演化 第四节:水的运动 第五节:水分平衡 第六节:水圈与人类 第一节:生物圈的组成 第二节:生物圈的结构 第三节:生物圈的形成与演化 第四节:生态系统 第五节:人与生物圈 第一节:岩石风化与气候 第二节:岩石圈变动与气候 第三节:地貌与气候 第四节:沙尘暴与黄土沉积 第一节:岩石与水 第二节:岩石圈的结构与流域性质和水系发育 第三节:水的分布、负荷均衡与岩石圈的形变 第四节:构造-侵蚀-地貌循环 第五节: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 第六节:海岸线与海岸带 第七节:海啸、泥石流、崩岸、滑坡-水、岩相互作用的实例第八节:河口地貌 第一节:水汽与天气 第二节:水与气候 第三节:大气环流与水的循环 第四节:海气相互作用 第一节:气候-海面-冰川-均衡 第二节:气候-水的分布-地球自转速度-构造运动或形变第三节:构造运动-大气环流-水份循环 第四节: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与冰川、冰缘地貌第五节: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与黄土地貌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答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特点是:(B) A. 整体性 B. 综合性 C. 相关性 D. 区域性 2、综合自然区划方法中体现发生统一性原则的是:(A ) A. 古地理法 B. 顺序划分法 C. 主导标志法 D. 合并法 3、贯彻区域共轭性原则的区划方法是:(B ) A. 部门区划叠置法 B. 类型制图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主导标志法 4、下面四种动物:①兔子;②鱼;③恐龙;④章鱼。按照动物进化过程,顺序正确的是:(B)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5、原始大气中没有:(D) A. H2O B. CO2 C. N2 D. O3 6、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D) A. 《汉书?地理志》 B. 《管子?地员篇》 C. 《梦溪笔谈》 D. 《禹贡》 二、多项选择题 7、自然地理系统的动力因素是:(BC ) A. 地貌 B. 气候 C. 水文 D. 生物 8、地球内能释放的主要形式有:(ABCD) A. 火山 B. 地震 C. 热水活动 D. 构造运动 9、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BCD) A. 景观圈 B. 自然综合体 C. 自然地理环境 D. 地球表层 10、综合自然区划方法中体现相对一致性的是:(BD) A. 古地理法 B. 顺序划分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合并法 11、贯彻综合性原则的区划方法是:(AC) A. 部门区划叠置法 B. 类型制图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主导标志法 12、下列分异规律属区域规模尺度的分异是:(AB) A. 带段性 B. 省性 C. 干湿度地带性 D. 热力分带性 13、自然地理系统的动力因素是:(BC) A. 地貌 B. 气候 C. 水文 D. 生物 14、根据风化发育阶段学说,土壤形成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①物理风化阶段;②富钙阶段;③富硅铝阶段;④富铝阶段。下列顺序正确的是:(A)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③② 15、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BCD) A. 综合性 B. 整体性 C. 地域性 D. 相关性 16、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C) A. 《汉书地理志》 B. 《管子地员篇》 C. 《禹贡》 D. 《梦溪笔谈》 17、地球内能释放的主要形式有: A. 火山 B. 地震 C. 热水活动 D. 构造运动 18、人类与自然地理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分哪几种形式:(BC) A. 采集渔猎、农业社会 B. 依附自然、顺应自然 C. 征服自然、与自然共生 D. 工业化、人地协调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题(一)

综合自然地理学练习题(一)one 一、填空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两者的总和。 2、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3、三分法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社会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三个学科。 4、纬度地带性因素和(非纬度地带性因素)是地域分异的两大因素。 5、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6、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②(半理论阶段),③纯理论阶段。 7、(地表自然界地域分异规律的学说)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 8、目前通用的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9、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10、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11、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12、地块可区分为三种类型:①原生地块,②(衍生地块)③人为地块 13、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14、地理环境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 15、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 16、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17、布迪科的辐射干燥指数(A)计算公式为(A=R/(L*r))。 18、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称为(节律性) 19、纬度地带性分异的特点是(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 20、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发生垂直带分异的两个前提。 21、《中国综合自然区划》采用单列系统,即自然大区、热量带与亚带、自然地区与亚地区、(自然地带)、(自然省)、自然州和自然县。 22、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带-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 23、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24、地块的形态结构主要有三种①均匀分布,②镶嵌分布,③(斑点状分布)。 25、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行。 26、西方学者认为土地系统可以区分为三种:①简单土地系统,②(复杂土地系统), ③(复合土地系统) 37、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非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28、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29、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30、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31、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32、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 ②(半理论阶段),③( 纯理论阶段)。 33、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重点 (1)

综合自然地理学 绪论 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人地关系 1、综合自然地理学: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进行综合、系统研究的学科。 着重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间的物质能量关系,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变过程、地域分异和类型特征。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 (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 (4)人类与整个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1、地域分异规律、2、土地科学、3、自然区划理论 3、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随: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学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相对独立性——部门自然地理学;(2)整体性——综合自然地理学;(3)区域性——区域自然地理学 4、现代地理学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划分学科: (1)三分法: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即狭义人文地理学 (2)三层次:即部门地理学、一级综合和二级综合地理三个组织水平; (3)三重性:理论、应用理论、区域实践研究等三个程序; (4)三时段: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时间地理学(指现代过程的地理研究) * 人地关系学派:——强调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地关系。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白兰士的可能论;戴维斯的人地和谐论。 区域学派(赫特纳):把自然要素和人结合起来的区域地理,看作是地理学的主体,但是区域学派过分强调地理学和历史学的差别,忽视地理现象与时间的联系,从地理学中取消了发生学 * 景观学派(赫伯特、帕萨格):认为:地表可以按发生上的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上的同一性来划分成一个个地理区域和地段,这就是景观。地理学主要研究地表个别区域或地段的特征,包括从小地段的识别到自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自然地理学的创始人是。A.洪堡德 B.道库恰耶C.伊萨钦科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地理环境B.自然地理环境整体 C.PRED系统 3.景观生态学的创始人是。A.贝尔B.索恰瓦C.帕萨格 4.冷湿的森林沼泽环境的标型元素是。A.Fe+B.Fe++ C.Ca++ 5.《21世纪议程》是在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A.1972B.1987C.1992 6.坚持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人是。A.孟德斯鸠B.道库恰耶夫C.白吕纳 7.从土地评价的类型来看,美国八等制基本上属于。A.潜力评价B.适宜性评价C.经济评价 8.按照道库恰耶夫的理解,是自然地理综合体的一面镜子。A.植被B.土壤C.气候 9.美国八等制的土地潜力级主要是根据划分的。A.土壤B.适宜性C.限制性 10.土地评价因素的选取原则主要是。A.因评价用途的不同而不同B.因地区的不同而不同C.A和B D.因评价者的理论水平差异而不同 1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创始人是。A.道库恰耶夫B.洪堡德C.伊萨钦科 1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地理环境B.自然地理环境C.PRED系统 13.景观学的创始人是。A.贝尔格B.索恰瓦C.帕萨格 14.干旱草原环境的标型元素是。A.Fe++ B.Fe+++ C.Ca++ 15.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首次是在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A.1972B.1987C.1992 16.或然论的创始人是。A.维达尔·白吕纳B.罗士培C.拉采 17.从土地评价的类型来看,FAO土地评价纲要基本上属于。A.潜力评价B.适宜性评价C.经济评价 18.按照狭义理解,属于地带性规律。A.纬度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C.水平地带性 19.FAO土地评价纲要的土地适宜级主要是根据划分的。A.适宜性类别B.适宜性程度C.限制性因素 20.地理系统(自然地理系统)是由首先提出的。A.贝尔格B.索恰C.帕萨格 21.湿热环境的标型元素是。A.Fe++ B.Fe+++和Al+++C.Ca++ 2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是在中提出的。 A.《我们共有一个地球》 B.《我们共同的未来》C.《21世纪议程》 23.协调论的思想是由提出的。A.罗士培B.维达尔·白吕纳C.拉采尔 24.从土地评价的类型来看,《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评价系统基本上属于。A.潜力评价 B.适宜性评价C.经济评价 25.按照广义理解,属于地带性规律。A.纬度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C.水平地带性D.A、B、C 26、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A.简单B.复杂C.不变 27.下列区划方案中属于交叉单列系统的是。 A.罗开富的区划方案 B.任美锷的区划方案C.黄秉维的区划方案 28.坚持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学者是。A.拉采尔B.罗士培C.维达尔·白吕纳 29.从土地评价的类型来看,城镇土地基准地价评估的评价系统基本上属于。 A.潜力评价B.适宜性评价C.经济评价 30.下列区划方案中属于统一单列系统的是。A.黄秉维的区划方案B.席承藩的区划方案C.任美锷的区划方案 二.填空题 1.近代地理学早期萌发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集中反映在的著作中,在他的著作中,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1、简述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地球表层系统及其要素 2、简述地理学的科学体系 答:三分法(地理学分科):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三层次(综合层次):部门地理学、综合地理学、统一地理学 三重性(研究性质):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三时段(时间性质):过去地理学、现代地理学、未来地理学 横断面(横断科学):地理哲学、方法论等横断科学(地图学、3R 、测量学等) 3、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答: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2)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1)属于自然地理学 (2)位于第二层次综合层次(第一综合层次) (3)包含理论、应用和区域三重属性 4、地球表层是指那个范围?有何特征? 答: 1)地球表层是指岩石圈底部到大气圈对流层顶的空间范围 2)特征:(1)内外能的叠加区 (2)三相物质共存并相互转换 (3)有表层体(新生体)的生产 (4)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并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与循环 (5)人类生产与发展的场所 5、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域分异规律 3)自然区划理论 4)土地科学 5)人类活动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6、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7、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的形成 答: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8、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整体性思想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答: 1)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性质。 2)整体性思想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为:自然综合体学说、地理系统学说、耗散结构理论 9、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 答:地质基础是构造岩石,其次是地貌、生物、土壤、大气和水 10、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和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流通过程 答: 1)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占%,地球内能占%,引力能占% 2) 应用层次研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综 合 自 然 区 划 景 观 类 型 研 究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题(二)

综合自然地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整体研究______________ 的科学。 2.自然地理环境是由______ 、______ 和________ 组成的。 3._______ 是地带性地域分异的能量基础,_________ 是地表自然界发生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础。 4.目前,一般采用的地带性单位等到级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 。 5.北美洲可分为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 等四个大区。 6.地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组成陆地地形的地形要素可分为_______ 、______ 和_______ 三类。 8.土地评价纲要的评价系统分为_____ 、_____ 、____ 、____ 四个层次。 9.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_____________- 。 10.从系统组成要素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系统是由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组成。 11.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 和______ 两大类。 12.自16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叶将近400年时间内,法国哲学家_____ 、____ ,德国地理学家____ ,美国地理学家____ 等成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13.人类对地貌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实现的。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2.地区: 3.景观: 4.土地质量指标: 5.土地利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垂直带谱的特征? 2.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 3.简述山地自然区是怎样划分的 4.土地评价要遵循哪些原 5.地块的各分类级别的划分标志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意义? 2.试评价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自然地理环境结构

伍光和自然地理重点

绪论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一)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 地理学的“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的“三层次”——统一、综合、部门 地理学的“三重性”——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三)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三、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宇宙和天体 二、太阳和太阳系 9大行星、50个卫星、50万个小行星、少数彗星 三、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旋转椭球体黄赤交角太阳高度角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 二、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拥有海洋和河湖,拥有生命……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自转的规律性 (二)地球公转的规律性 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首先,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更替,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而南半球左偏),并使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而且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差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形变——潮汐作用,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密切相关。 同时,地球运动时,它的自转轴倾斜于其公转轨道面(黄赤交角),这影响着太阳辐射能在地面上的分布和变化,从而决定了地球上有四季的递变和五带的区分;其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提供了两个时间的自然单位——日和年,认识和利用它们的周期性规律,人们创造了历法制度和计时制度。 第四节地理坐标 一、纬线与纬度 二、经线与经度

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 教学体系是核心竞争力,拥有一套优良的教学体系是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重要部分,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学方法太单一,不够绚烂,像总部有这么好的条件设施,我觉得客户在报课的时候可以不止是高尔夫课程, 可以加体能,或者其他的课程,可以有多项选择性,让想学好的客户更有信心。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题 , 综合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如何理解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把自然地理环 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着重研究其整体的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自然地理环境由4大圈层组成:气体为主的大气圈、以液态水为主的水圈、以固体岩石为主的沉积岩石圈、以生物有机体为主的生物圈;受重力作用影响,4大圈层在垂直方向上成层分布,由上到 下依次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沉积岩石圈;各圈层又具有自己的结构和特征。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即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部分在太阳辐射、地 球内能作用下,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或系统、综合体);没有一个部分是孤立的,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部分的相应变化,乃至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发生变化。

(3)区域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既是一个整体,同时由于长期的发展演化又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不同部分的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分异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归纳为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各级自然综合体的形成,就是地域分异的结果。 3.综合自然地理学与部门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综合自然地理学与部门地理学的主要区别是:A.研究对象不同,综合自然地理学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为研究对象,部门自然地理以某一个自然地理要素为研究对象;B.部门自然地理学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础。 , 综合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 1.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有哪些阶段?(了解) 答: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有四个阶段:A.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B.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C.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D.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2.古代地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了解) 答:古代地理学的主要特点是:A.从远古到18世纪中叶,地理学处于搜集和积累资料的时期;B.古代地理学实际上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C.古代地理学以纯粹描写地理现象为特点;D.古代地理学存在两大基本学派:一是”博杂派”,另一是”宇宙派”。 3.洪堡、李特尔的主要学术贡献有哪些?(了解) 答:洪堡的主要学术贡献有:A.创立了一门科学的自然地理学;B.创作了<<宇宙>>一书,奠定了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基础;C.创立了多种重要的自然地理研究方法;D.发现了一系列自然地理规律;E.明确指出了自然地理学研究客体的综合特征。 李特尔对科学的积极贡献有:A.他把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结合起来研究,强调变化中的“人和自然统一”;B.他把地球表面作为人类活动的舞台,认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住宅的系统化需要一个漫长个过程。系统化就是程序化,咱们现在的系统是一个教练一个系统,每个人的教学方法都不一样,所以这样很难形成一个系统,咱们

综合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最新综合自然地理学 1、环境:那些围绕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2、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地理环境部分。 3、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4、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自然地理系统中的化学元素,由一种存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存在形式,并伴随一定的空间位移的运动过程。 5、内在联系的整体性:指自然地理系统的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统一整体的特性。其中任一要素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其余要素发生相应的变化,某一部分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其相邻部分发生相应的变化。 6、系统的结构:就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特殊网络关系。即是系统内部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流通渠道。也可以理解为系统的骨架。 7、系统的功能:是指物质、能量、信息在系统内传递转化的外部表现。 8、熵:一个描述系统无序性(即混乱度)的物理量。 9、耗散结构: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只有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就可以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故称为耗散结构。 10、平衡态:系统内部到处均匀一致、长时间不发生任何宏观过程的系统状态。 11、非平衡态:系统内部不是均匀一致,有宏观过程发生的系统状态叫非平衡态。 12、系统的状态:某一时刻系统内部各种性质的综合表现。 13、状态函数:当系统由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是,系统的性质也要相应地发生改变。有些系统性质仅与系统的初始状态(简称始态或初态)和终了状态(简称终态)有关,而与系统具有的变化过程或路径无关。在热力学中,把具有这种特性的系统性质叫做状态函数。 14、可逆过程:当系统发生某个过程后,系统按照原来的路径恢复到原有系统所处的状态,而不在环境中留下任何永久性变化的过程。 15、不可逆过程:当系统发生某个过程后,系统不能按照原来的路径恢复到原有系统所处的状态,而在环境中留下永久性变化的过程。 16、反馈:是指信息反馈,就是将输出又回输到原系统中去。 17、辐射干燥指数:是一地的年辐射平衡(热量收入)与用热量单位表示的年降水量(即蒸发该地年降水量所需的热量)之比,可视为蒸发力与降水量之比。 18、地域分异: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一定方向有规律的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 19、地域分异规律:支配地域分异现象的客观规律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20、纬度地带性规律:指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大致沿纬线方向(东西方向)延伸而按纬度方向(南北方向)有规律更替而产生的南北分化现象。 21、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经度省性规律):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大致沿着南北方向延伸,按沿海到内陆发生有规律的更替。 22、垂直地带性:指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而随山势高度(海拔高度)发生带状更替的规律。 23、地带段性:在一定的非地带性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 24、垂直地带谱:基带以上各垂直带的更替顺序及其组合型式称为垂直带谱,或垂直结构。 25、基带:在高大的山地地区,自山麓到山顶,可分出一系列垂直自然带,最下面的一个叫基带,即山地地形中山麓(就是山脚)所在地方的最下面的自然带类型 26、雪线:永久冰雪带的下界。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地理专业)

楚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院、部)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22105104 课程中文名称:综合自然地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使用专业:地理科学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总学时:5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6,实验学时:4) 总学分:2.5学分 预修课程: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部门自然地理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系统讲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和分析方法,主要容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区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分类与结构、土地评价与土地变化、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 教材建议:伍光和,蔡运龙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2004年。 参考书: [1]南威、郭有立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科学,2004。 [2] 景贵和主编,综合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1990; [3] 传康,伍光各,昌文编,综合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1933。 [4] 松乔等编著,现代自然地理,:科学,1988。 [5] 南威主编,自然地理学,:科学,2000。 [6] 黄秉维,度,名茶等著,现代自然地理,:科学,1999。 [7] 王建主编,现代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2001。 [8] 蒙吉军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大学,2005。

二、课程性质、目的及总体教学要求 课程的基本特性: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基础理论课程。它是在各部门自然地理学基础上研究地球表层整体性特征及其结构、功能和演变规律的科学。特别着重研究地球表层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机制、地球表层区域分异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 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较好地认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地位、特点与任务,熟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与趋势,深入认识和掌握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技能,从而为全面、科学地从事相关工作和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与方法基础。“综合自然地理学”又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故该课程除了课堂理论知识讲授外,还要求通过相关的专题讨论和实践教学等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际工作能力。 课程的总体教学要求:学习本课程应着重掌握地球表层系统、耗散结构、时空尺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综合体、地域分异、土地、景观、土地分类、土地分等等基本概念;重点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时间演化规律、自然区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分类和分级理论等基础理论;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有:土地类型划分和应用地域分异原理分析各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章节教学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2学时)本章的容、地位与作用分析,重点难点、总的教学要求与说明: 本章主要介绍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任务与特点,它是对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一个总体介绍或概述。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重点在于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和综合自然地理学与地理学三分支、三层次、三重性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并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系统)的概念、围、组成、特征。 (2)了解本学科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本学科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各节容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和特点(1学时)理解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理解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掌握自然地

东北师范大学现代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测试题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平亢地 2. 水迁移元素 3. 自然区 4. 地球表层 5. 自然地理区划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自然地理系统的功能可分为如下四种:()、()、()和()。 2.地球表层的界限是上至(),下至()。 3.()圈是游离氧的主要“仓库”,而()是生产游离氧的主要“工厂”。 4.()反馈的作用是自我组织,()反馈的作用是自我调节。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是自然地理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A.大气 B.岩石地形复合体 C.水分 D.有机界 2.地球表层的能量基础是() A.太阳能 B.生物能 C.水能 D.风能 3.自然地理综合体的最小单位是() A.自然区 B.限区 C.相 D.地方 4.当一个系统对周围环境输出过多的能量和物质,从而使系统因满足不了最低需求而使系统受损,这种损伤功能类型称之为()A.进料过多 B.泄漏 C.进料不足 D.阻塞 5.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包括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下列那种不是对地带性单位的划分?() A.自然带 B.自然亚地带 C.自然地区 D.自然地带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水在自然地理系统中有何作用? 2. 自然区的基本特征。 3.地球表层整体性的表现形式。 五、论述题(共30分) 黑土退化原因分析 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 平亢地:排水良好,既没有强烈的侵蚀,也没有明显的堆积,土壤颗粒粗细适中,地下水埋深较深,不影响土壤发育。该地段的地方气候可代表当地的大气候;有良好的养分平衡量条件。 2. 水迁移元素:以简单的或复杂的离子或分子状态,通过水圈进行迁移的元素。 3. 自然区:是在发生上相同又能表现自然地带特征的区域。在它的范围内可观察到地质构造、地形形态、地表水和地下水、地方气候、土壤类型、生物群落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组成的综合体有规律地典型地重复出现。 4. 地球表层:是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组成的有一定结构能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 5. 自然地理区划:一方面要把具有历史发展的共同性和有规律的地域联系的自然地理单元自下而上地合并联结起来,另一方面要根据发展的共同性、自然结构的相似性和自然地理过程的统一性,将区域内部相似性最大、差异性最小,而与其外部相似性最小、差异性最大的地方自上而下地划分开来。 二、填空题 1. 自然地理系统的功能可分为如下四种:(供给功能)、(处置功能)、(抵制功能)和(保存功能)。 2. 自然地理系统的界限是上至(对流层顶),下至(沉积岩石圈)。 3. (大气)圈是游离氧的主要“仓库”,而(绿色植物)是生产游离氧的主要“工厂”。 4. (正)反馈的作用是自我组织,(负)反馈的作用是自我调节。 三、选择题 1.B 2.A 3.C 4.B 5. C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