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化医学教育改革的尝试

国际化医学教育改革的尝试

国际化医学教育改革的尝试
国际化医学教育改革的尝试

p教育理论

国际化医学教育改革的尝试

郑少燕,杨棉华,杨苗,何萍,边军辉

(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汕头515031)

[摘要]国际化是当今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焦点,为医学院校带来了强有力的挑战和机遇。为适应医学教育国际化发展,汕头大学医学院将建设/国际化、有特色、国内一流、世界知名0作为办学目标,通过围绕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创新医学教学模式、营造国际化氛围、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率先建立教师成长中心、开展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等教育改革举措,在医学教育国际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

[关键词]国际化;改革;医学教育模式;成效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701(2011)11-0005-03

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剧,国际化成为当今世界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医学教育存在明显差距,导致其培养出来的医学人才与发达国家的有一定距离。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改革医学教育模式,培养满足国际交往和对外合作共同发展需的医学人才意义重大。

汕头大学医学院(下简称医学院)为适应医学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将建设/国际化、有特色、国内一流、世界知名0作为办学目标,近几年来在国际化医学教育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和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围绕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创新医学教学模式

(一)构建以系统整合为基础的新型医学课程体系。

在李嘉诚基金会大力支持下,医学院从2002年开始启动课程整合改革,围绕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的经验,把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1]作为课程重组的重要参考准则,将以往的/以学科为主0的传统医学课程改革为/以系统为基础0的医学整合课程[2]。整合课程的实施,让学生领悟医学的整体性、学科交叉融合性和早期接触临床等。

(二)引进国际先进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医学院在开展/以学生为中心0的教学方法方面,首先转变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0,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内心积极向学着手,开展一系列先进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导向学习等小班互动式教学。于1999年开始在病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外科学中采用了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 L)教学法,2002年起逐步扩展到各个模块课程,目前占到总学时数的10%。为了规范PB L 教学,医学院先后4次组织教师赴国(境)外观摩学习,多次邀请校外专家进院现场专题培训。

2.应用形成性评价于教学全过程。通过召开形成性评价专题讲座、开展形成性评价专项课题研究、建设好网络自测题库,让教师理解形成性评价的定义和实施方法,灵活运用提问、讨论、作业、测试、自测、自评、互评等动态评价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三)引入国际承认的学生考核评价标准。

1.采用美国执照医师考试题库。2007年以来医学院引入美国执照医师考试(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USMLE)题库。首先成立USMLE题库课题组,在院长的亲自领导下,建立起医学院USMLE试题库。基础综合考试采用US MLE题库第一阶段考试(Step1)题目,临床综合考试采用US MLE题库第二阶段考试(Step2)题目,各门课程期末考核10%题目采用USMLE题库中的试题[3]。

2.实施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自2004年以来医学院引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到目前已组织了17场考试,对本科生毕业前进行临床技能评价。在由主管院领导担任组长的OSCE领导小组指导下,每次考前进行多次开会部署、周密组织,使各场考试取得圆满成功。OSCE涵盖了学生分析与解决临床问题、临床思维、临床实践、沟通交流与医学伦理等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从6个考站开始逐渐发展到12个考站,同时聘请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和山东大学等国内著名专家作为考官,全程监控,提高评价力度。

二、营造国际化氛围,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

(一)实施浸入式英语教学计划,营建英语语言环境。

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医学院从2004年以来实施了基于网络的浸入式英语教学计划(English Immersion Program,EIP)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EIP[4]是将为期两年的大学生英语课程压缩到一个学期完成,学生学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5新时代交互英语61-3册,采用多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面授每周12学时,网络Sel-f access每周15学时,外教辅导及课外活动每周5学时。EIP教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英语的语言学习与应用的环境,对学生进行浸入式强化训练,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在短期内得到快速提高。

(二)实行全英班动态管理,营造竞争氛围。

从2007年开始医学院实施全英班教学。进入全英班学习期间的学生享受特殊待遇:学费、住宿费全免,同时免费提供原版英文教材和电脑,免费赴国(境)外学习等,毕业可得到学院协助参加美国医师执照考试;全英班由具有全英授课资格的教师或外籍教师授课,由外籍教师担任班主任。全英班实施动态管理,每年通过全英选拔考试确定每级30名优秀学生进入全英班,营建了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激励学生们勤奋好学。

(三)开展跨国教学交流,扩展国际视野。

1.选送学生赴国(境)外学习。在李嘉诚基金会的支持下,医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阿伯塔大学明尼托巴大学、日本爱媛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学校建立合作培养人才的良好关系,1999-2010年选拔优秀学生赴国(境)外学习共298人,其中香港232人、加拿大41人、日本13人、英国6人、澳大利亚6人。

2.接受外校师生进院交流。近几年来接受了由香港理工大学、加拿大阿伯塔大学、明尼托巴大学等多批学生的短期学习;2009年开始接受美国助理医师实践中医;2006年开始每年接受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本硕博连读)学生参观交流;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和我国北京大学等170多所国内外医学院(校)近4000名教师来访教学交流。

3.联合举办或承办研讨会。从1998年开始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著名大学共联合举办了14届全国远程医疗教育研讨会,通过通讯卫星和互联网进行现场直播;与香港中文大学定期通过卫星传输进行远程CPC教学活动等;2008年承办了医学教育国际论坛;2010年主办了/现代临床技能中心发展与建设国际论坛0。

三、优化引进与培养,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

(一)/引进来0让教师队伍逐渐国际化。

为适应国际化发展方向,医学院教师的聘任从国内逐渐转向全球,通过国际顶尖杂志上发布招聘广告,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招聘优秀教师。先后有来自美国、英国等优秀学者加盟医学院,他们已在全英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医学院在向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重大步伐。

(二)/走出去0让教师教育理念朝向国际化。

充分利用李嘉诚先生与国际著名大学的关系,选派教师赴国内外著名大学交流学习,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国际化。例如:组织教研室主任赴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香港大学进行教学观摩学习;组织管理领导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Alberta)、明尼托巴大学(Manitoba)考察和教学交流;组织模块负责人赴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和中国医药大学等观摩教学。

(三)/多培训0让教师水平趋于国际化。

1.实施教师授课能力的培训计划。实施系统整合课程教学培训;临床基本技能教学多批培训;PBL教学多次培训; ICU急救培训;赴香港临床教学培训;赴台湾PBL教学培训等。

2.实施青年教师全英授课能力的培训计划。近五年共组织300名中青年教师参加由外籍专家授课的全英教学培训班学习;选派80多位青年教师往海外知名高等学府进修学习和英语教学培训;选送了3批共60位青年教师到广州外语外贸大学进行英语强化培训,快速提高全英教学水平。

(四)多激励0让教师教学积极性大提高。

开展各种授课比赛,如年度/李嘉诚基金会卓越教学奖0、优秀教师候选人授课比赛,全英授课比赛、教学查房竞赛等等,激励教师教学兴趣和积极性;建立和完善各种激励机制,如年薪制和科教奖励条例等。

五、率先建立教师成长中心,为教师国际化成长加油

2009年医学院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教师成长中心,挂靠教务处,引入具有国际教学背景的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围绕学院教学改革目标,对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帮助和引导。中心还举办了多场教学专题讲座和全国第临床教师成长培训班(与美国斯坦福医学院联合举办)等以及协助英语教学查房、全英教学资格认定等工作。中心成为教师成长的加油站,为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水平高、科学研究能力强、具有团结协作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国际化的教师队伍做出突出贡献。

六、接受国际专家进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加快医学教育国际化

医学院于2009年接受了有国际著名专家参加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5]。国际专家组进医学院认证,为医学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国际间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促使医学院不断整改、完善、提高,并加快了国际化教育发展。

七、国际化医学教育改革的尝试初露成效

医学院从2002年起一直活跃在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前沿,改革规模显著,国际化医学教育改革的尝试初露成效。/质量工程0建设方面成绩卓著;毕业生参加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连续8年名列全国前列(第3-8名);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四级英语考试首次过级率连续九年为92-97%;学生参加全国第一届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得第四名;学生参加加拿大多伦多大学institu te of medical science(IMS)举办的/研究日(Research Day)0活动获得三等奖;学生撰写的论文摘要被收录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5Blood6上(当年期刊影响因子达10. 558)等。

八、国际化医学教育改革的进一步设想

1.加大跨国培养政策。全英班第二学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学习,第五学年分批赴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进行临床实习半年;逐渐扩大招收留学生规范;选拔优秀(下转第40页)

在以上工作基础上,今后将继续加强督导专题调研工作,为教学管理部门、为学校有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诸葛运国.高校体育教学督导机制产生背景、运行模式及职能作

用的理论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2(22):30-31.[2]吴云,戴洁,线福华.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思

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0):965-967.

[收稿日期]2011-01

[作者简介]周花,女,硕士,研究方向: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与研究。

Establishment of effective teaching inspection model and its specific contents

to improve quality of medical teaching with help of inspector

Z HOU Hua,XIAO Ha-i peng,HUANG Hong-zheng,et al

(Dean.s O ffic e o f M e dical Educ ation,Sun Ye t-se n Unive rsit y,Guangzhou510089,Guangdong,China)

Abstract:Teachi ng inspection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is established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China according to the policy of Ministry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or the purpose to enhance the inter-ad ministr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 uality.This paper deals with how to establish a good team of inspection,and develop a good specific mechanis m and specific contents of in-spection system in medical education of our university.

Key Words:teaching;inspection model;specific contents;teaching quality;improving

(上接第6页)

五年制学生赴加拿大明尼托巴大学攻读科研型学士学位、优秀七年制学生赴加拿大阿伯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联合培养)等。

2.建设国际一流实践教学基地。计划在李嘉诚先生投资新建的医学院一期主干楼面积约3000平方米,按照医院环境、氛围建设国内第一家/模拟医院0,其环境与设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建立生命科学标本陈列馆;加大开放实验室促进大学生科研。

3.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世界著名大学合作,开发和共享网络教学资源,如美国执照医师考试题库(USMLE)、计算机模拟考试系统、HOMER学习资源库等。让学生可以利用电脑和手机、PDA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实现教学资源国际分享,实现学生自主和研究性学习。

[参考文献]

[1]张肇达,周同甫.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M].第1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杨棉华.深化教学改革构建适应现代医学科学观的新型课程体系

[J].中国大学教学,2006(7):30-32

[3]郑少燕,黄东阳,杨棉华,等.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打造临床医

学特色专业[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9):132-135.

[4]苏宁,陈曼菲.基于网络的全浸入式英语教学[J].中国高等医

学教育,2007(3):11-12.

[5]郑少燕,杨棉华.以医学教育认证为契机深化医学教育改革[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37-38.

[收稿日期]2011-02

[作者简介]郑少燕,女,本科,副研究员,从事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与管理。

Successful reform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medicine education

ZHENG Shao-yan,YANG M ian-hua,YANG M iao,et al

(Me dical Colle ge,Shantou U ni versity,Shantou515041,Guangdong,China)

Abstract:As the most importan t issue in hi gher education,in ternationalization has brought about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 ties for medical colleges.T o adapt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Shan 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sets up the goals to become one of the best medical colleges in China that enjoys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with its internationalized s tandards and characters.It has made great break-throughs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its educati on system through reform actions such as creating a new medical education model in line wi 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es tablishing an internationalized teaching team,setting up a faculty development center,and carrying out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of cli nical medici ne.

Key Words:internationalization;reform;medical educational model;achievement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及国内外现状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及国内外现状 2005-5-17 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 一、促进高等医药教育改革的内外部动因 1.卫生服务和社会需求改变随着人口年龄谱、疾病谱的改变,农村和城市 中心贫民区卫生服务不足,卫生服务需求发生重大改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医学教育都面临着适应卫生服务需求变化的要求。美国政府 和医学院协会( AAMC )早在 1970 年就提出以综合健康为目标的卫生 服务模式,大力发展以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为重点的初级 卫生保健,并作为发展和改革高等医学教育的一项策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除了适应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外,更多的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变 化,特别是当今我国正在实行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 向集约型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 略,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专业设置与培养过 程、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势在必行。 2.卫生费用的急剧上涨和医学教育投资的政策导向随着高科技医疗的发展 和初级卫生保健的普及,卫生服务费用也急剧上涨,这是欧美发达国家进行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因,美国国会通过了卫生人力发展计划,试 图通过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导向,将传统的、以培养第三级医疗服务为目标的医学教育转向培养以面向社区的初级卫生保健医生方面来。 3.科技进步对医学教育改革的影响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医学新知 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形成了与医学相关的边缘学科和 交叉学科,传统的医学教育已不能采用简单地扩充课程内容的方法来实 现,需要进一步进行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的改革。 4.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的交流合作日趋国际化,了 解和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能够促进医学教育思想、观 念和方法的转变。 5.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使得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相应改 变。如上世纪 30 年代起医学教育界对人文教育的逐渐重视,使得增设 人文课程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际教育界逐步树立起 全面素质教育的观念和科学的人才质量观,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调动和发挥、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 素质教育成为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6.医疗行业对自身成员的素质要求要提高医疗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收益,维 护行业整体利益,必须在学校阶段起就开始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执 业能力进行规范化的培养,这也促进了高等医学教育的不断进步和革 新。 二、我国医学教育面临的形势

医学英语教学目的 英文版

English teaching for medical purpose which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ducation of medical .To set undergraduate medical English teaching closer to the national demand scientifically, target needs and social needs questionnaires on medical English proficiency were carried out towards medical undergraduates and medical professionals.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these phenomena, we propose to set Undergraduate Medical English course program considering the needs of the learner objectives and social needs, and to arrange speaking and writing modules hours and teaching content.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and delivered to help students to: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medical terms in their medical practice; to know origins of medical language; to get familiar with most commonly seen medical terms in current medical literature and medical practice; to develop ability to decode and interpreter new medical terms; to develop ability to communicate confidently,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with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patients, and others.

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监管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整体水平

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监督管理, 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整体水平 谢萍张辉(中华医学会北京) 【摘要】为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根据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于近期颁布了《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该管理办法充分结合实际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情况,以落实十一五规划为核心,在保证继教项目质量,加强项目监督管理等方面予以具体的规定。涉及继教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对项目评审、抽查及相关监督管理费用的财务管理工作,也一并进行重点阐述。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监督;抽查;财务管理 1有关背景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也是卫生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 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的关键时期。 继续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缓解医患关系,以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我国居民对卫生服务的要求。继续医学教育已经成为医疗卫生单位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卫生技术人员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因此,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要求不断完善继续医学教育法规和制度建设,逐步实现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勇于改革创新,针对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深入调查研 究,积极探索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继续医学教育运行机制,创新管理体制。坚持形式与内容相统一,注重质量和效果。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具体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定期对各地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评估,每年都要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项目数不低于10%自9总体目标。并针对继续医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监督管理薄弱等问题提出了纲领性措施。 2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内容 为适应2l世纪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贯彻落实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使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加强中华医学会对所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切实解决目前继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根据国家继续医学教育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继教工作情况,于近日制定颁布了《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于公布之日起试行。管理办法的内容围绕继教项目全面管理展开,对于项目申报、审批、执行中的管理、评估和监督等各个环节给予相应规定。特别在保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加强项目监督管理方面提出较为具体的工作措施。管理办法的实施使得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学会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监督管理,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整体水平的前提和条件。 百事管为先,规范管理是一切的基础,管理环节薄弱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隐患。管理办法紧扣“十一五”规划的主要措施,重点在于如何监督管理好项目,具体体现在相应的条款上。 2.1根据规划中“面向基层、注重实效,积极开展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有关规定,本管理办法在项目内容须符合的条件中,除了体现先进性的内容,还加入面向基层(如社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适用知识和适宜技术以及涉及医学法律法规、指南规范的相关内容。

医学教育的三代改革

医学教育的三代改革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医学教育的三代改革是指什么 第一代改革:以科学为基础的医学教育。第一代医学教育改革(1900年-1960年)由Flexner报告开启一系列医学教育变革,以科学为基础的课程设置推进了现代医学及其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特点: ?以教师为中心 ?以科学为基础 ?按学科进行课程设置 第二代医学教育改革: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创新过程。第二代医学教育改革(1960年-2000年)由伦敦Harden RM,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进行系统的医学教育,其特点: ?以学生为中心 ?以问题为基础 ?基于问题的学习 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患者和人群为中心,以培养胜任能力为核心的医学教育模式。进入21世纪,医学教育正在进行的新的改革浪潮。2010年“国际医学教育委员会”规划出跨越国界、淡化学科界限的发展战略。第三次改革以患者和人群为中心,以培养胜任能力为核心,倡导专业教育要以团队联合为基础,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领导管理技能培养。其特点: ?以病人为中心 ?以系统为基础 ?以胜任力为导向 过去100余年的医学教育改革推进了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然而当代的医学却面临诸多现代性危机与困境,医

学教育新一代变革迫在眉睫。现代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引发了诸多新问题,其中人口学与流行病学改变、新技术无限制应用、专业过度分化和人群需求改变等是主要因素。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转向慢性疾病的侵袭、自然环境变化和负面医疗行为风险,致使全球卫生系统形势变得越发复杂,因此也就对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很遗憾,当今医学教育系统仍处于严重滞后状态,未能有效地应对上述挑战。 当今医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岗位胜任力不足。以系统为中心的教育变革就是要通过各种教学和体制面的调整,以达到转化式教育目的。新一代系统性转型就是要以卫生系统需求为基础,注重胜任能力的培养与转化,将医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效转化成为临床服务技能,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优秀医学人才,以适应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是医疗与教育两个系统的共同目标,教育系统的任务就是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医学人才,从而满足现代医疗卫生领域的人才需求。 2.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胜任力应具备哪些能力 (1)运用分子、生物化学、细胞学的知识以及维持体内稳态的系统机理及其调节异常来预防、诊断并且治疗疾病(2)运用物理学和化学的主要原理解释普通生物学、病理生物学以及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主要技术的作用机制 (3)根据基因传递、人类基因组的分子生物学以及群体遗传学的原理来推断和计算疾病的发病率,拟定医疗计划降低发病率,获取并且解释家族史以及血统资料,规范基因检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评估病患风险

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年至5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为了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精神,使医学教育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特制定本纲要。 一、医学教育面临的形势 ㈠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实践逐步探索出医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形成了医学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了包括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连续统一的医学教育体系。医学教育的规模、质量、效益有了明显提高。高等医校数量和在校生由建国初期的44所、1.52万人,发展到0年的177所、71.48万人。普通中等卫生学校由1949年的181所发展到0年的489所。师资队伍不断加强,教学条件逐步改善。 50年来,医学教育为我国卫生事业输送了一大批合格的医药卫生人才,0年卫生队伍总量已超过559万人,其中卫技人员449万人,医生207.6万人(医师160.3万人)、护士126.7万人。每千人口医师数从建国初期的0.1上升到1.30,接近世界的平均水平。这支队伍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高等医学教育一系列改革计划的实施,对医学教育专业口径过窄、素质教育薄弱、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等状况进行了有效的改革,注重医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促进了医学生在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使医学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尽管我国医学教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与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仍不相适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医学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特殊规律认识不足;医学教育的结构不合理,层次偏低,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医学教育现有办学条件与发展规模不符。 ㈡当前医学教育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将促使教育进行深层次改革。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适应市场

《医学免疫学》习题集(题库+答案)

免疫学习题集和参考答案 第一章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展望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免疫是指 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C.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D.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2. 最早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法国 B.中国 C.英国 D.美国 E.印度 3. 免疫对机体是 A.有害的 B.有利的 C.有害无利 D.有利无害 E.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4.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免疫耐受 E.自身免疫病 5. 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应答过强易导致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反复感染 E.免疫缺陷病 6.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调节 7.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缺陷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调节 8. 首次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剂是 A.破伤风抗毒素 B.破伤风类素素 C.肉毒类毒素 D.白喉类素素 E.白喉抗毒素 9. 首次应用类毒素进行预防接种的科学家是 A.Pasteur B.Behring C.Jenner D.Border E.Burner 10.最早发明减毒活疫苗的科学家是 A.Jenner B.Koch C.Porter D.Burnet E.Pasteur 11.英国科学家Jenner发明了 A. 白喉抗毒素 B.狂犬疫苗 C.人痘苗 D.牛痘苗 E.卡介苗 12.创建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学者是 A. .Koch和Pasteur B. Miller和Good C. Milstein和K?hler D. Tislius和Kabat E. Porter和Edelman 13.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A. Burnet B. Border C.Porter D. Jenner E.Pasteur 14.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A、中枢免疫器官、周围免疫器官 B、免疫细胞、粘附免疫系统、中枢免疫器官 C、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 D、免疫分子、粘附免疫系统、皮肤免疫系统 E、免疫器官、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X型题】 1.免疫细胞包括 A.淋巴细胞 B.单核-巨噬细胞 C.抗原提呈细胞 D.粒细胞 E.红细胞 2.下列哪些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 A.巨噬细胞 B.T细胞

医学英语教学目的英文版

医学英语教学目的英文 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English teaching for medical purpose which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ducation of medical .To set undergraduate medical English teaching closer to the national demand scientifically, target needs and social needs questionnaires on medical English proficiency were carried out towards medical undergraduates and medical professionals.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these phenomena, we propose to set Undergraduate Medical English course program considering the needs of the learner objectives and social needs, and to arrange speaking and writing modules hours and teaching content.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and delivered to help students to: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medical terms in their medical practice; to know origins of medical language; to get familiar with most commonly seen medical terms in current medical literature and medical practice; to develop ability to decode and interpreter new medical terms; to develop ability to communicate confidently,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with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patients, and others.

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指南【模板】

附件 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指南 为规范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工作,加强项目管理,提升培训质量,根据《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制定本指南。 一、申报要求 (一)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标准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应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注重项目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本学科的国内或国际发展前沿; 2.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进展; 3.国内先进技术、成果的推广,国外先进技术、成果的引进和推广; 4.填补国内、外空白,有显著社会或经济效益的技术和方法; 5.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传染病防控或突发应急事件等重点工作领域的研究成果。 (二)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备案)表填报要求 1.申办单位须为医疗卫生或相关的教学、科研等机构; 2.项目的申办单位须由其行政管辖的上级部门予以建立申报用户(立项用户)并通过该用户申报项目。不可重复申报;

3.填表前须认真阅读申报(备案)表中的填表说明; 4.填写申办单位、项目负责人及授课教师工作单位名称时,需完整填写单位的标准名称(与单位公章相一致); 5.根据所报项目内容正确选择相应的学科专业,学科专业的详细分类与代码见申报(备案)表; 6.按要求选择相应的申报(备案)表,如实、准确、认真填写其中的各项内容。如有不实、虚假、错误信息及未按要求填写,一经发现,将不予通过; 7.项目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负责的项目内容须是其所从事的主要专业或研究方向。其当年负责的新申报项目最多不超过2项且需承担项目的授课任务(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项目的负责人不受此限)。项目负责人须为在职(岗)工作人员; 8.项目理论授课教师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实验(技术示范)教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其专业应符合授课内容的学科专业; 9.项目的举办地点须在中国内地,严禁在国家明令禁止举办会议的风景名胜区举办; 10.严禁组织与项目无关的参观、考察等活动,严禁组织学员旅游观光; 11.每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每年举办的期(次)数不得超过6期(次); 12.申报(备案)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须符合申报(备案)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学教育及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的现状

医学教育及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的现状 医学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人类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建立了医学,为了把长期积累起来的医疗经验传给下一代,便产生了医学教育。起初是以师带徒的形式,随着知识量的扩大和对医务人员需要量的增加,学校形式的医学教育便应运而生。中国早在公元 443年刘宋王朝已设立了官方的医学教育机构;公元9世纪,意大利萨列诺医学校开始闻名于世。 一定社会的医学教育要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且直接受到卫生和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与此同时,医学教育反过来又对它们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为社会培养医疗保健人才,保护社会劳动力;把医学知识和经验世代积累下来,传授下去,实现医学知识的继续和再生产。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欧洲出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认为教育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地学习的过程。在这种思潮的启发下,目前国际上医学教育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一个医生接受医学教育也是一个终身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基本医学教育,即医学院校教育,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是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医学生从医学院校毕业以后,在所学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接受专业化培训,使所学知识和技能朝着某一专业方向深化;继续医学教育,是在完成毕业后教育以后,为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继续不断掌握新知

识、新技术的终身过程。这三个性质不同的教育阶段应紧密地衔接,形成连续统一的医学教育过程。 中国医学教育的历史中国的医学教育始于南北朝,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以后,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外国教会在各地陆续办起医院,进而招收学徒,创办医学校,西方新医学教育引入中国。1866年美国教会在广州创办了博济医学校,1881年清政府在天津开设医学馆,继之,1903年在北京京师大学堂内增设医学馆。这以后全国各地建立许多医学院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本上确立了初等、中等、高等、研究生和进修教育等形式的教育结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多层次的医学教育体系(见表)。在发展现代医学教育的同时,又奠定了中医药教育基础,发展了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医学教育。 医学课程设置18世纪后,生物学理论、显微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奠定了近代实验医学的基础,以生物学为带头学科的生物医学模式形式并逐渐在医学中占据了统治地位,直接影响到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医学教育随之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包括:①公共基础课,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文化和品德教育;②普通基础课,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为学习医学打基础;③医学基础课,关于人体正常及异常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学科,以及治疗预防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学习临床医学打基础;④医学临床课。其教学安排是以学科为单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一般后医学,先基础后临床,将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为医前

医学教育的三代改革

医学教育的三代改革是指什么? 第一代改革:以科学为基础的医学教育。第一代医学教育改革(1900年-1960年)由Flexner报告开启一系列医学教育变革,以科学为基础的课程设置推进了现代医学及其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特点: ?以教师为中心 ?以科学为基础 ?按学科进行课程设置 第二代医学教育改革: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创新过程。第二代医学教育改革(1960年-2000年)由伦敦Harden RM,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进行系统的医学教育,其特点: ?以学生为中心 ?以问题为基础 ?基于问题的学习 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患者和人群为中心,以培养胜任能力为核心的医学教育模式。进入21世纪,医学教育正在进行的新的改革浪潮。2010年“国际医学教育委员会”规划出跨越国界、淡化学科界限的发展战略。第三次改革以患者和人群为中心,以培养胜任能力为核心,倡导专业教育要以团队联合为基础,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领导管理技能培养。其特点: ?以病人为中心

?以系统为基础 ?以胜任力为导向 过去100余年的医学教育改革推进了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然而当代的医学却面临诸多现代性危机与困境,医学教育新一代变革迫在眉睫。现代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引发了诸多新问题,其中人口学与流行病学改变、新技术无限制应用、专业过度分化和人群需求改变等是主要因素。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转向慢性疾病的侵袭、自然环境变化和负面医疗行为风险,致使全球卫生系统形势变得越发复杂,因此也就对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很遗憾,当今医学教育系统仍处于严重滞后状态,未能有效地应对上述挑战。 当今医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岗位胜任力不足。以系统为中心的教育变革就是要通过各种教学和体制面的调整,以达到转化式教育目的。新一代系统性转型就是要以卫生系统需求为基础,注重胜任能力的培养与转化,将医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效转化成为临床服务技能,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优秀医学人才,以适应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是医疗与教育两个系统的共同目标,教育系统的任务就是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医学人才,从而满足现代医疗卫生领域的人才需求。 2.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胜任力应具备哪些能力? (1)运用分子、生物化学、细胞学的知识以及维持体内稳态的系统机理及其调节异常来预防、诊断并且治疗疾病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办法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根据《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卫科教发[2000]477号)、《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章程》(全继委发[2001]第01号)和原卫生部《关于加强“十二五”期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卫科教发[2012]85号),制定本办法。 一、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包括: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备案和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备案项目,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核准、公布的项目;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根据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需求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推广及必修项目。 二、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条件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应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及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需求为主要内容,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本学科的国际或国内发展前沿; (二)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进展; (三)国外先进技术、成果的引进和推广或国内先进技术、成果的推广; (四)根据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需求或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应急培训,启动的推广及必修项目; (五)填补国内空白,有显著社会或经济效益的技术和方法。 三、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 (一)申报资格 1. 医疗卫生、教学、科研机构可按申报程序申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其他机构须先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获得申报资格。 2.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负责的项目内容须是其所从事的主要专业或研究方向;其当年申报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最多2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备案项目除外。 (二)申报程序 1. 项目申报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各单位应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表按统一要求,先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经核准后,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推荐。 2. 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卫生部远程医学教育中心等具有申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资格的社团应将拟举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经审定后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申报;委直属单位直接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申报。 3.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根据

医学教育的三代改革

医学教育的三代改革是指什么 第一代改革:以科学为基础的医学教育。第一代医学教育改革(1900年-1960年)由Flexner报告开启一系列医学教育变革,以科学为基础的课程设置推进了现代医学及其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特点: ?以教师为中心 ?以科学为基础 ?按学科进行课程设置 第二代医学教育改革: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创新过程。第二代医学教育改革(1960年-2000年)由伦敦Harden RM,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进行系统的医学教育,其特点: ?以学生为中心 ?以问题为基础 ?基于问题的学习 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患者和人群为中心,以培养胜任能力为核心的医学教育模式。进入21世纪,医学教育正在进行的新的改革浪潮。2010年“国际医学教育委员会”规划出跨越国界、淡化学科界限的发展战略。第三次改革以患者和人群为中心,以培养胜任能力为核心,倡导专业教育要以团队联合为基础,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领导管理技能培养。其特点: ?以病人为中心

?以系统为基础 ?以胜任力为导向 过去100余年的医学教育改革推进了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然而当代的医学却面临诸多现代性危机与困境,医学教育新一代变革迫在眉睫。现代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引发了诸多新问题,其中人口学与流行病学改变、新技术无限制应用、专业过度分化和人群需求改变等是主要因素。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转向慢性疾病的侵袭、自然环境变化和负面医疗行为风险,致使全球卫生系统形势变得越发复杂,因此也就对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很遗憾,当今医学教育系统仍处于严重滞后状态,未能有效地应对上述挑战。 当今医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岗位胜任力不足。以系统为中心的教育变革就是要通过各种教学和体制面的调整,以达到转化式教育目的。新一代系统性转型就是要以卫生系统需求为基础,注重胜任能力的培养与转化,将医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效转化成为临床服务技能,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优秀医学人才,以适应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是医疗与教育两个系统的共同目标,教育系统的任务就是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医学人才,从而满足现代医疗卫生领域的人才需求。 2.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胜任力应具备哪些能力 (1)运用分子、生物化学、细胞学的知识以及维持体内稳态的系统机理及其调节异常来预防、诊断并且治疗疾病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英文名称:Medical immunolog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44学时(理论32学时,实验12学时),2学分 课程代码:bz020135 教学单位: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预防医学等本科专业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本课程以免疫分子、细胞、器官及整体调节为基础,从不同角度揭示免疫应答规律和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所致疾病发病机制诊断、防治以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免疫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和应用领域不断取得的成就,在医学和生命科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免疫应答机制的认识,了解近年来免疫学研究的重要进展,尤其是涉及免疫学重要理论和临床实际应用的内容,从而进一步扩展学生的视野。 本课程作为必修课为医学临床等相关专业本科学生开设,学习本课程,需要解剖、组织、生化、遗传、细胞生物学等学相关基础科的知识。本大纲按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医药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十一五”

规划教材《医学免疫学》第5版教学内容,参照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定。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免疫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也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建立牢固基础。 各章列出的教学目的要求划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便于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积极开发学生的智力。大纲中有些内 容可适当安排学生自学,一方面有益于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能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免疫学简介和发展简史及展望 目的要求: 1.掌握免疫的概念和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2.熟悉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3.了解免疫学的形成及其发展。 教学内容: 1.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免疫应答异常与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免疫学的应用。 2.免疫学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目的要求 1.掌握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以及其免疫功能;淋巴细胞归巢和淋巴细胞再循环的基本概念。 2.熟悉各类外周免疫器官的结构与分布。

试论医学英语教学创新思路

试论医学英语教学创新思路 摘要: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医学英语是一项必须具备的技能,在很多的医学职业院校当中,都把英语的教学当做学习的重中之重,然而过去的英语教学枯燥乏味,调动不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本文就医学英语教学的新思路做了有关论述。 关键词:医学英语教学新思路 一、引言 医疗企业的快速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交流和学习的工具,国内医疗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医学人才的要求也很高。英语成为许多国际会议的通用语言。医学院校学生除了要有基本的英语知识,还应该有一个坚实的专业英语水平。掌握的数量和英语使用能力的掌握是非常迫切的要求。 二、医学英语教学新思路 1.课堂上精心设计。不仅要教英语专业知识,培养和提供更多的学生使用知识交流的能力。教学活动的实施,应该放弃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模拟各种情况下,应用到课堂提问、课堂实践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对话或学生可以给学生实践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交流,提高积极性,确保更好的教学效果。建立演讲

技能培训项目,加强审讯,医患对话,案例讨论,医学报告,医学英语阅读训练、医学英语写作项目。选择原始病例分析,医学文献参考,如医学应用论文写作是一个模型,通过分析理解医学英语术语和语法特征文章,比如多用名词结构、被动语态、定语从句等写作训练引导学生熟悉医学英语写作模式,分为介绍、材料和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每个部分时态使用现在时态,表达也是固定的。在此基础上,应用写作,并组织学生学习比较,首先改变以来,然后提高老师的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更有效地学习英语。 2.内容上合理选择和处理。语言交际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学习内容和需要学习的内容链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针对大型类的情况,组织团队活动,设计适合集团或双对话沟通或语言游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再教给学生能力。为了避免纯粹的语言点的细节,把握全文,思考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是一个更有效的学习。泛读教学,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全文两次,作者在第一次阅读时要求学生找出话语连贯的句子,第二遍时用自己的语言找出关键词。组织全班讨论学生们用不同的关键词回答,每个人都同意被认为能够更好地总结段落这个词的含义,一起回顾这些内容。最后布置学生课后根据关键词复述文章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达到整体把握全文。 3.多媒体的有效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提高学生

医院继续医学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

XX医院 2013年继续医学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 按《卫生部关于加强“十二五”期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并继续落实“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方针,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从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举办到学分档案的管理、进修管理等工作,都要迈上一个新台阶,现制定2013年继续医学教育规划。 总体目标: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从单纯技术型向提高人文素质型转变,培养融创新能力、医学技术、人文素质为一体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医务人员。 一、积极组织申报省级、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鼓励、引导有能力的科室骨干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及申报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提高我院继续医学教育的等级。 二、本年度将选送3名专业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要求进修学习归来人员,必须完成一篇进修心得,在全院做一次与进修相关的专题讲座。 三、有计划的安排各科主任、护士长参加省内外学术会议及短期培训班等,为培养学科带头人奠定良好基础。 四、加强科主任、护士长业务查房制度,要求科主任查房1-2次/周,护士长查房1-2次/月,并且科室内有记录,病历中有记载,并作为科室质控检查内容之一,年终考核、评优的标准之一。 五、鼓励医护人员通过自学、自考、函授等形式取得高层次学历,

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继续鼓励各级医师攻读硕士研究生,提高学历层次,改善学历结构。 六、鼓励并支持医务人员在各种期刊上撰写、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各科每年至少有一人以上发表论文并上报科教科备案。并按医院规定给予奖励。 七、鼓励各科室及个人引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对有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确实能给医院带来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室及个人,医院年终评议后按规定给予奖励。 八、积极开展院内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计划,充分利用北医远程教育系统,每月至少组织2次专题学术讲座。 九、做好学分档案的管理工作,按规定授予学分,利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平台进行学分登记管理。保证验证合格率100%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继续医学教育将继续实行“请进来”(请专家讲学、手术、会诊),“送出去”(外出进修学习、参加院内外各类学术活动及培训班)的形式,及院内组织专题学术讲座,科主任(护士长)查房、科室内定期业务学习,个人自考、自学、函授的方式进行。同时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诊疗水平,举办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活动,提高授课教师、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水平,规范临床教学活动,保障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积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免疫学重点与了解 第一、二章免疫学概论、免疫器官和组织 (一)重点介绍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的功能。 (二)一般介绍免疫应答类型及作用特点。 (三)一般介绍免疫学的发展史、发展趋势。 (四)一般介绍免疫器官与组织(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 (五)一般介绍淋巴细胞归巢、淋巴细胞再循环。 第三章抗原 (一)重点介绍抗原的概念、特性(免疫原性与抗原性、半抗原)。 (二)重点介绍抗原的异物性和特异性; (三)重点介绍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抗原分子的理化特性、宿主方面的因素、免疫方法的影响); (四)重点介绍抗原的种类。 (五)一般介绍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超抗原、佐剂、丝裂原)。 第四章抗体 (一)重点介绍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概念。 (二)重点介绍抗体的结构(基本结构、辅助成分、水解片段)。 (三)一般介绍抗体的多样性与免疫原性。 (四)重点介绍抗体的的功能。 (五)重点介绍五类抗体的特性与功能。 (六)一般介绍人工制备的抗体。 第五章补体系统 (一)重点介绍补体系统的概念。 (二)一般介绍补体系统的组成、命名及合成。 (三)重点介绍补体系统的激活过程:经典途径、MBL途径、旁路途径。 (四)一般介绍补体活化的调控。 (五)重点介绍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意义。 (六)一般介绍补体与疾病的关系。 第五章细胞因子

(一)重点介绍细胞因子的概念和共同特性。 (二)重点介绍细胞因子的分类和生物学活性。 (三)一般介绍细胞因子受体。 (四)一般介绍细胞因子与临床。 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一)重点介绍白细胞分化抗原、CD、黏附分子的概念。 (二)重点介绍黏附分子的功能。 (三)一般介绍黏附分子的种类。 (四)一般介绍CD分子和粘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一)重点介绍经典的MHC结构及其多基因特性(经典的HLAⅠ类、Ⅱ类基因;HLA Ⅰ类、Ⅱ类分子)。 (二)一般介绍免疫功能相关基因。 (三)重点介绍MHC的多态性。 (四)一般介绍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 MHC的生物学功能, HLA与临床医学。 第九章B淋巴细胞 (一)一般介绍B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 (二)重点介绍B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三)一般介绍B淋巴细胞的亚群。 (四)重点介绍B淋巴细胞的功能。 第十章T淋巴细胞 (一)一般介绍T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 (二)重点介绍T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三)重点介绍T细胞亚群、T细胞功能。 第十一章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 (一)重点介绍APC的概念、种类,重点介绍树突状细胞。 (二)重点介绍APC对内源性抗原和外源性抗原的处理提呈过程。 (三)一般介绍MHC分子的交叉提呈途径、脂类抗原的CD1分子提呈途径。 第十二章T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一)重点介绍细胞免疫应答的过程(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活化、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的效应功能)。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依据原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原卫生部《关于加强“十二五”期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原卫生部《关于印发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暂行规定的通知》,特制定本办法。 一、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通过培训班、远程等多种形式学习、培训获得的学分为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二、学分分类 按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Ⅰ类学分 1.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备案和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备案项目,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核准、公布的项目。 2. 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3)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卫生部远程医学教育中心等(以下简称指定社团组织)所属各学术团体申报的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分别经学(协)会等组织评审并批准后,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 3. 推广及必修项目

推广及必修项目是根据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需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医德医风以及适应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和批准的培训项目(包括远程教育项目)。该项目须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 4. 经单位批准出国(境)参加国际会议。 (二)II类学分 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成果)、单位、科室组织的学术活动、大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II 类学分。 三、学分要求 (一)乡(镇)卫生院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其中I类学分5-10学分,II类学分15-20学分。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五年内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的学分数不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低于10学分,I、II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 (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每年获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不低于20学分,乡村医生每年获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不低于15学分,不区分I、II类学分。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全科医师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五年内通过参加必修项目获得的学分数不得低于20学分。 (四)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每年获得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超过10学分,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每年获得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超过15学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