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企业能力理论述评

企业能力理论述评

企业能力理论述评
企业能力理论述评

企业能力理论述评

企业能力理论述评

摘要:企业能力理论已成为当今经济学界最热门、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不仅打破传统的“企业黑箱论”,并对数十年居于主导地位的现代企业理论提出挑战,从本质上认识和分析企业,对企业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企业成长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资源基础论;核心能力论;动态能力论;知识论

企业能力理论把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探讨从企业外部转向内部,认为内部条件对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有决定作用,企业内部独特资源与能力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资源基础论、核心能力论、动态能力论及企业知识论等围绕企业如何在动荡的环境中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做出了不尽相同的解释,形成了企业能力理论的演进框架。

一、企业能力概念的提出

现代经济学对企业能力的讨论起源于潘罗斯1959年的《企业成长理论》。它是从经济学角度通过研究企业内部动态活动分析企业行为的开山之作,也是企业能力理论的奠基之作。潘罗斯通过建构“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分析框架,揭示企业成长的内在动力,把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体”,企业拥有的资源状况是决定企业能力的基础,由资源产生的生产性服务发挥作用的过程推动知识增长,知识增长导致管理力量增长,从而推动企业演化成长。她认为,组织学习和知识积累能提高企业资源积累率,而资源及其服务积累为组织学习创造条件。潘罗斯还特别强调团队作业的经验积累,认为它是企业的组织资本,起到推动企业内部合作与协调的作用。她还认为,企业内部总存在未利用资源,成为企业创造能力的重要来源。虽然潘罗斯没有使用“能力”概念,但她的基于内部化的企业成长理论为企业能力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是理查德森。他认为,能力反映

企业积累的知识、经历和技能,是企业活动的基础。他还从企业能力角度,区分了“相似性活动”与“互补性活动”,前者在企业范围内部组织协调,因为企业倾向于从事与其自身能力相适应的活动即“相似活动”;后者则由具有不同能力的企业之间进行整合和交流实现,当企业遇到既非“相似性活动”也非“互补性活动”时,更好的决策是交由市场承担。理查德森扩展了潘罗斯的企业内在成长理论,为企业能力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理论在企业内部成长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核心能力论”“企业动态能力论”

和“企业知识基础论”等理论,使企业能力理论不断演进,对现实的解释力不断提升。

二、企业资源基础论

企业资源是企业赖以形成和运作的基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是资源的有机组合体。巴尼认为,企业资源包括企业所控制的、能用以制订和实施战略以提高效率和效果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程序、企业品质、信息与知识等。此外,还有许多学者探讨过企业资源的定义。蒙格尔认为,机器设备、货币等的积累和储备就是企业资源;沃纳菲尔特认为,企业强项或弱项的所有一切都是资源,包括实物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达伏特认为,企业资源是由企业控制并能用以制定和实施战略以提高效率和效果的

因素;米特和思科美克尔认为,企业资源是由企业控制或拥有、能参与产品和服务生产以满足人类需求的、有形和无形的、人力和非人力的所有投入要素;格兰特认为,资源是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由此可见,企业资源的定义可以是相对宽泛的,即凡是能实际或潜在地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所有经济事项都可以视为企业资源。

资源基础论从企业内部入手,认为企业内部的独特资源是企业成长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成因。但是,资源基础论的参数化工作远未完成,妨碍了该理论的定量分析与实际应用。

三、企业核心能力论

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普遍接受的企业核心能力概念,只是通过描述其特征做出界定。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

是学习如何协调多样的生产技能并如何整合多重技术流的能力”,是“关于组织工作与提供价值”的能力,是“沟通、参与和致力于跨越组织边界的工作,它涉及许多层次上的人员和所有职能”。核心能力不会随使用而磨损,反而会因得到应用和分享而被增强。所以,核心能力是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性技能与知识的结合,作为组织内嵌知识和技能的核心能力,应具有三个标准:

1.应能提供进入许多产品市场的可能性,具有范围经济效应。

2.对终端产品的顾客提供可感知的使用价值。

3.应让竞争者难以模仿。

四、企业动态能力论

在技术快速变迁与不确定性形成的超级竞争条件下,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必须把能力置于环境中分析,不仅要关注能力的突出性、特殊性,还应着眼于能力的动态性、适应性。

对动态能力内涵的解释存在一定差异,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

1.动态能力是整合、建立和再配置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能力

成功企业往往具有有效协调、整合与配置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并显示出及时、快速与灵活的产品创新能力。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具有不断更新自身能力的能力。

2.动态能力是可以识别的明确的常规流程或惯例

动态能力是指导公司资源建构发展的常规程序,融入在指导企业资源重构、演进和运营的的日常程序中,主要有:整合资源的能力、重新配置资源的能力、与获取与让渡资源有关的能力。

3.动态能力是产生多元化业务的知识特性

借鉴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即免疫系统具有识别多种抗原并在需要时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从而使人体有能力应对生物环境,提出动态能力是产生多元化业务的知识特性。

4.动态能力是指企业保持或改变其作为竞争优势基础的能力的能力

能力可以被定义为企业知识的集合,能够改变能力的能力就是技术知识。企业改变能力的过程就是企业追寻新知识的过程,改变能力的结果是企业建立了新的知识结构。五、企业知识理论

在所有研究企业知识论的学者中,格兰特是论述得最全面、最充分的。他认为,大部分组织学习的研究和基于知识的企业观都将焦点集中于组织知识的获取和创造上。格兰特将企业视为知识协调机构,认为企业所扮演的主要角色是将存在于个人的专业知识整合,然后将整合的知识转化成产品或劳务。而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知识整合所必须的协调机制。格兰特指出,知识整合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特别是涉及隐性知识时,情况更加复杂。因此,即使企业内部没有目标冲突,协调也不是一个小问题。

企业知识论以知识为企业关键战略资源,将知识视为企业利润或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就企业知识而言,无论是知识的创造、储存、使用或传递,都离不开企业员工,企业员工是企业知识的主要载体和传播媒介。正因如此,企业知识论彻底改变了企业员工在企业资源角色定位中的从属地位,使传统以自上而下的权利配置为基础的科层组织结构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使企业理论的研究视角从传统对物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为拥有创新知识和技术的个人或少数人提供了创办企业的广阔空间。

六、总结

企业能力理论以内在发展观点分析企业,认识到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集合体,并以此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源泉和如何持续等问题。从其发展演进过程可以看到,企业能力理论的四大分支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相同的,即在企业异质性假设下,从投入要素角度解释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维持与更新。只是由于推动因素的角度与侧重点不同,形成四种不同能力观,其演进逻辑从企业内部变量到内部与外部变量的结合,从有形的物质资源到无形的知识资源,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资源基础论和核心能力论,都是基于企业内部变量的静态分析。只是前者强调投入要素的禀赋,后者更加关注要素的联结和运用方式。动态能力论转向动态分析,把能力提升从一次性获取转为持续取得,利用能力汲取机制和提升机制,持续培育、改进和重构企业异质性能力,使企业在动态竞争中保持稳固的优势地位。基于隐性知识的能力理论最重要的贡献是从具体的有形资源、显性知识转向隐性知识重新理解企业能力,改变了企业是市场机制的替代物的契约观点,认

为企业组织能更有效地在组织内共享和传递个人与团队知识,不同企业间知识创造和利用机制的不同产生了绩效差异。

企业能力理论的影响和意义在于:首先,企业能力理论把人们寻求竞争优势的目光从产业引回到企业本身;其次,企业能力理论否定传统理论中企业能力无限的假设前提,认为企业的能力储备决定企业的经营范围和业务边界,特别是多元化经营的广度与深度;最后,企业能力理论使企业经营者认识到,只有以核心能力作支撑,通过各种资源的有机结合与战略应用,形成互动的自由强化发展系统,才可能保持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能力理论也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实践提供有益的启发。第一,我们目前实行的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和企业盲目多角化可能并不会提高企业竞争力,因为它缺乏核心能力的支撑。企业只有在通过内部长期积累性学习的基础上,寻求有效的产品――市场定位,确定与能力相适应的经营范围,才可能保证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第二,我国企业要想迎接世界竞争必须加强自己的核心能力培育。其中重点是提升

R&D水平,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引进和模仿不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第三,积累、保持、运用核心能力是我国企业发展的长期根本性战略,通过这一途径可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减少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中的“昙花一现”现象。

参考文献:

[1]李允尧:企业成长能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7.

[2]王东清:战略管理理论的前沿――企业能力理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1):51-53.

[3]张帆: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8.

[4]邹志勇:企业集团协同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5]杨继伟:企业能力理论述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6):138-140.

------------最新【精品】范文

企业管理理论综述

企业管理理论综述 学号201508141069 姓名林鸣志班级营销二班 一.企业管理的含义 根据管理的定义,企业管理是人们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根据企业环境、企业特征、生产经营规律,对企业的各项资源和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的过程。 二.企业管理的内容 1、按照管理对象划分包括:人力资源、项目、资金、技术、市场、信息、设备与工艺、作业与流程、文化制度与机制、经营环境等。 2、按照成长过程和流程划分包括:项目调研--项目设计—项目建设--项目投产--项目运营--项目更新--项目二次运营--三次更新等周而复始的多个循环。 3、按照职能或者业务功能划分包括:计划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仓库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管理、信息管理等。 4、按照层次上下划分为:经营层面、业务层面、决策层面、执行层面、职工层面等。 5、按照资源要素划分为:人力资源、物料资源、技术资源、资金、市场与客户、政策与政府资源等。 三.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1.标准化工作 2.定额工作 3.信息工作 4.计量工作 5.规章制度 6.职业培训 四.新企业与新管理 新经济环境出尽了企业的发展,使企业不断采取新技术,整合资源,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形成新模式。总的来看,新企业的核心特征表现在创新与知识管理方面,表现在依靠创新驱动发展上。 新经济是知识经济,新企业必须能够整合和充分利用知识资源 在资源配置上新企业必须改变过去资本拥有者享受企业的剩余收益,还要让知识拥有者享受企业的剩余收益,才能有效整合知识,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变。 新管理是直与新经济、新企业相适应的,旨在实现快速知识创新目标,对企业具有隐形特性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智力整合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理论简述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 理论简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理论简述 0.引言 所谓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下面结合选题的研究对象——河北省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第四工程公司,对国内外学术界有关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作一归纳性论述。 1.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出现、概念和类型 1.1.1 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理由 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UNCED)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概念落实为全球的行动。1987年Barbier等人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文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同年,布伦特兰夫人(Ms Gro Harlem Brundtland )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此时的研究重点是人类社会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适应并满足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人口、环境、生态和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方面。其后,这一理论不断地充实完善,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途径。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人们对可持续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而且从环境领域渗透到各个领域中。 而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诞生是比较晚但发展相对迅速的一个领域。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企业面对着变化迅速的环境很难适应,而且随着众多企业失败现象的出现,如何使企业保持目前,而且使企业在未期中依然取得良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引起企业的重视。 1.1.2有关概念界定 企业发展是指企业面对未来未知环境的适应,使企业得以进一步运行,实现企业目标。。 可持续发展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期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现在的发展,满足现在利益。同时可持续发展也包括面对不可预期的环境震荡,而持续保持发展趋势的一种发展观。

心理学激励理论综述

心理学激励理论综述 [摘要]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有效的激励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组织和员工的共赢。本文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将心理学激励理论分为内容型和过程型两类,并对各类中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的内容及其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心理学;激励理论;综述 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服务。自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外许多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结合现代管理的实践,提出了许多心理学方面的激励理论。 这些激励理论大致可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两大类。内容型激励理论注重的是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的研究,包括需求层次理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等;过程型激励理论关注的是动机的产生以及从动机产生到采取具体行为的心理过程,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目标管理理论、归因理论等。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Content-Based Incentive Theory) (一)需求层次理论(Need Hierarchy Theory)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在其1943年出版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如下图所示:

ma斯洛看来,这五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向高,但这种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一个层次的需求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这五种需求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同一时期,可以同时存在几种需求,但是总有一种需要居于主导地位;需求满足了就不再是一股激励。 根据需求层次理论,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应当:通过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和福利待遇等措施来满足员工的生理需求;在企业中建立合理的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给员工足够的安全感;建立接纳、温馨、友善的人际关系,以满足员工的社交需求;当自尊需求成为员工的主导性需求时,要注意建立合理的培训制度,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保证他们能胜任工作,并及时表扬有成就的员工;注重民主管理,倾听员工意见,给技术精、水平高、能力强的人安排重要的工作,使其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 (二)ERG理论 “ERG”理论是生存-相互关系-成长需要理论的简称,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经验的研究,提出的一种新的需要理论。奥尔德弗认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当于马斯洛的生理,安全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相当于马斯洛的爱的需要和尊重需要)和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相当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该理论认为,各个层次的需要受到的满足越少,则人们对这种需

西方企业能力理论综述

西方企业能力理论综述 【摘要】对于“企业持久竞争优势之源”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和流派,而企业能力理论作为一个新兴理论很好地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回应。发展至今,企业能力理论已经形成了资源基础论、核心能力论、动力能力论、知识基础论等不同的理论和流派,而资源基础理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问内依然是研究的热点,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将会成为企业能力理论研究领域发展最快的分支。 关键词:企业能力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的热点;企业能力理论学科前沿 引言:企业能力理论是在企业内在成长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其后,马歇尔、潘罗斯以及理查德森等则进一步发展了企业能力理论。时至今日,企业能力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了四大流派:沃纳菲尔特的“企业资源基础论”、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企业核心能力论”、提斯、匹斯奥和舒恩的“企业动力能力论”以及哈罗德·德姆赛茨的“企业知识基础论”。 一企业能力理论的形成及发展 战略管理领域最基本的问题是组织如何获得和维持它们的竞争优势。围绕着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相关的理论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为代表的竞争优势外生论;二是以企业能力理论为代表的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波特认为决定企业赢利能力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是产业吸引力,他认为在产业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因此,企业选择一个正确的产业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产业分析法提供了制定战略的具体分析方法,指明了获得优势的具体途径,具有良好的操作性。然而,它过分强调企业的外部环境,强调“定位”,忽略了企业的内部差异,即竞争优势的企业内在来源。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利润差距并不比产业间的利润差距小,在没有吸引力的产业可以发现利润水平很高的企业,在吸引力很高的产业,也有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这些都是波特战略理论不能很好解释的现象。正是由于对波特产业结构分析理论的不满,越来越多的学者把战略分析的重点转向了企业内部。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竞争战略的聚焦点来看,就可以发现企业能力理论大致经历了从企业资源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企业知识理论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以1984年伯格·沃纳菲尔特发表《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为标志,该学派相关的经典著作有巴尼1991年发表的《公司资源和持续竞争优势》以及彼特瑞夫1993年发表的《竞争优势的里程碑:一个基于资源的观点》等文章。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1990年5-6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划时代文章《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为标志,后来经过斯多克、伊万斯、舒尔曼、蒂斯、匹萨若、苏安、福斯、贺尼等人的发展而逐渐完善。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以蒂斯于1994年发表的《The dynam ic capability of firm: An inroduction 》一文为标志,首次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其后动态能力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学者们所关注,研究的范围从动态能力的内涵、特征扩大到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和动态能力的形成过程。企业知识理论以德姆赛茨和格兰特为代表,格兰特1996年发表的《基于知识的公司理论》一文堪称企业知识理论的经典之作。企业知识理论强调了知识在创造竞争优势中的作用,知识是竞争致胜的基础。要在知识竞争中获得成功,就要协调战略与知识管理,培育支持企业竞争战略的知识和能力。 二企业能力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企业资源理论

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精)

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随着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其理论研究也丰富起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属于微观层次范畴,通过研究信息资源的规律,以科学地指导企业信息资源的组织、规划、协调和调控。本文拟梳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流派、发展历程、体系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1理论派别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以下派别: 1.1信息学研究流派信息学研究流派是现代信息管理学的开创者,它集成和发展了几千年来文献管理思想。霍顿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部以信息资源为逻辑起点的信息资源管理专著。[1]霍顿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对信息资源实施规划、指导、预算、决算、审计和评估的过程。在克里斯和高、怀特、伍德、莱维坦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信息资源研究发展迅速。国内,霍国庆教授在企业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战略管理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北京大学秦铁辉教授从企业文献、网络、实物和人际等信息资源的特点、获取途径和利用方法角度研究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2]信息学研究流派主要研究企业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采集、分类、组织、检索与传递。该流派逐步建立独立的理论体系,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较高,引领着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脉搏。 1.2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流派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流派以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代表。早在20世纪30年代,柏纳德强调决策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时就已提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思想,而计算机应用于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最早形态。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D.胡塞因和K·M·胡塞因的理论是计算机资源管理理论,[3]其核心是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和计算机在工商企业领域的应用问题,它又被称为“管理中的信息系统理论”。为促进研究,国外有专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杂志如管理信息系统杂志,管理信息系统季刊等。国内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如郑继芳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建立过程及社会功效等入手研究企业信息资源管理。[4]管理信息系统流派主要研究如何采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管理。不过该流派局限于技术角度,应该弥补人文、社会视角的盲点,其基础理论问题还有待深化。 1.3商业管理研究流派商业管理研究流派源于经管界,将信息视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从经济效益方面进行管理。1983年,美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提出,应把信息看作与劳动力和资金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罗伯特、巴罗和英经济学家莫里斯也认为信息和知识与一般的有形资产不同,应特别重

海尔案例分析(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分析)

海尔案例分析 ——动态能力理论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一、案例研究的目的 ①、检验动态能力理论对于解释国际化竞争力在发展中国家的实际中是否适用; ②、总结企业在国际化扩张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③、分析中国企业在向跨国企业战略转变的过程中,如何更新自身的资源、能力组合,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以满足全球化竞争的要求,成长为一家有品牌有实力的跨国公司的全过程。 二、案例分析 ①、能力拥有 2013 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 992 亿元,(信息来源中国广播网)自 2002 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 11 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一直强调无内不稳,如果在国内没有市场竞争力,也就不可能到国际上去。企业国际化一定要首先立足国内,为开拓国外市场打好坚实的基础,即“无内不稳”。 1984 年~1991 年,海尔用了 7 年的时间,实施名牌战略,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个冰箱产品。通过做冰箱积累了一套经验,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管理模式,锻炼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海尔以后的战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2年~1998 年,多元化战略阶段从整体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多元化扩张,由一个名牌产品发展成为全部系列家电名牌产品群,增强了企业的整

体实力。 1999 年 3 月,海尔集团投资 3 000 万美元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坎姆顿建立了第一个海外海尔工业园———美国海尔工业园,在美国初步实现了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地化经营模式。以此为标志,海尔的海外直接投资彻底摆脱了为出口服务的目的,真正进入到国际化阶段,也就是说海尔用了 11 年的时间苦练内功之后才开始的国际化道路。 海尔在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就为国际化奠定基础,在国内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生产体系参与模式多数采用分包、OEM 等形式,把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与外国企业的品牌优势相结合,很多企业出口的时候以出口创汇为导向,而海尔却以出口创牌为导向,跨国经营中,海尔集团则坚决贯彻“创牌而不单纯创汇”的原则,无论是产品出口还是海外直接投资,海尔集团均坚持采用自有品牌,凭高质量让用户对海尔品牌达到“认识”的目的,这也给海尔企业的国际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②、能力配置 随着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推进,海尔与国际著名企业之间的关系从竞争向多边竞合发展。张瑞敏认为要与对手共生共赢,与对手应对话而不应对抗,不仅要竞争而且还要竞合,要想办法寻求双赢。成功的企业擅长通过整合优秀企业资源为己所用,其目的就是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充分利用合作方的优势资源,弥补自己的劣势。海尔整合资源的理念是“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 海尔长期与台湾声宝集团有竞合关系,实现采购成本和制造规

国内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国内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早在195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就在其《经济增长理论》一书中提出“自然资源绝不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这样的忠告。“资源诅咒”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自然资源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主体。资源型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可持续发展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因此,对其进行认真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外对资源型企业的研究远远少于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并且大多是在对资源型城市发展及其转型的研究中,涉及该问题。专门研究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文献,目前并不多见。而对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含义、评价、制约因素、对策等方面。 一、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一)资源型企业的定义 王锋正、郭晓川认为,资源型企业是相对于劳动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而言,有别于制造型企业、技术型企业、服务型企业的一类企业,是指基于自然资源的占有或独占,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初级加工为基本生产方式,依靠资源的消耗来实现企业的增长,以资源占有优势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类型。陈明政、方思敏认为,资源型企业

是指通过对资源的垄断性占有或独占,以资源型产品为最终主导产品形态,自然资源对产品的价值贡献占据主体地位,形成以资源占有优势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以上观点均强调了:企业严重依赖自然资源;企业对资源的加工程度较低;企业以资源占有优势作为核心竞争力。本文认为,把握住以上几个重要特点,就基本理解了资源型企业的内涵。此外,这类企业往往还具有资本流量大,地理根植性强,受经济周期影响显著,与政府关系密切等特点。 (二)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李宇凯等将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以创新为成长动力,以发展替代支柱产业为成长手段,来实现企业永续发展的目标,以及企业、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共同发展。刘天宇认为,其内涵可以从四方面来理解:自然资源可开发的持续性;企业发展模式的持续性;资源开发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延伸企业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以上观点强调了通过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企业永续发展。而要实现永续发展,关键是要理解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本质:持续变革与创新的能力。 二、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关于激励理论的文献综述(终审稿)

关于激励理论的文献综 述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关于激励理论的文献综述 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的研究遥遥领先,我国才刚刚起步。尽快形成结合中国企业实际的我们自己的激励理论和已此为基础的激励机制,是中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当务之急。 一、前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经济也越来越成熟,而中国由于开放时间较晚,管理理论和经验落后,相对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中国企业如何从激励理论研究上找到突破口,尽快达到发达国家的实力是我们应当仔细思考的问题。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际学术界长期以来对激励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着名的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的一个层级系统。马斯洛的发现因符合一般的观察结果,因而在企业界与学术界都颇为知名,得到广泛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有许多管理者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的不同划分提出了不同的激励措施,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马斯洛的观点不免带有机械论的偏颇:他认为需要层系只有单一的逐级上行的机制。同时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因为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作支撑,信度不高。 耶鲁大学的阿德弗教授针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缺乏实证研究的不足,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修改为ERG理论,他认为有三种核心的需要: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生存需要涉及到满足人基本的物质生存的需要,包括马斯洛称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这两项;第二种需要就是相互关系,即维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类需要和马斯洛的社交需要和自尊需要的外在部分相对应,这是人在社会中立足的重要需要。第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即个人发展的内部需要,包括马斯洛尊重需要的内在部分和自我实现需要的一些特征。阿德弗继承了马斯洛的层系与逐级上行的概念,但却做了两点重要的修正:一是将马斯洛的满足则上行的运动规律,补充以一条新的挫折下行机制,即当最高层的成长需要得不到满足受到挫折时,下层的情谊需要会在新的水平上重新显现而成为主宰,同样规律也存在于情谊需要及其下层的生存需要之间。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不同,ERG理论证实了人的多种需要不是阶梯式的关系,它可以同时存在,如果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愿望会更强烈。大量的研究表明,ERG理论更符合实际,是关于需要层次的一种更为有效的观点。 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把与工作有关的需要分为成就、情谊与权力三类,前两者相当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与社交需要,后者则指想要影响与控制别人的需要。麦克利兰研究指出,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并且提出了系列的激发员工成就需要的方法。同时,他还指出,情谊和权力需要与管理者的成功有密切的关系。 赫兹柏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一部分因素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成为保健因素,这类因素的满足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而另一部分因素和工作内容紧紧连在一起称为激励因素,这类因素的满足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的涵义 核心能力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和特殊的技能(包括技术的、管理的等)以及相关的资源(如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品牌资源、企业文化等)组合成的一个综合体系,是企业独具的,与他人不同的一种能力。 企业持续竞争的源泉和基础在于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在1990年由两位管理科学家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企业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的,核心能力和企业能力理论在企业发展和企业战略研究方面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指导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的产生代表了一种企业发展的观点:企业的发展由自身所拥有的与众不同的资源决定,企业需要围绕这些资源构建自己的能力体系,以实现自己的竞争优势。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观点,所谓核心能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核心能力由洞察预见能力和前线执行能力构成。洞察预见能力主要来源于科学技术知识、独有的数据、产品的创造性、卓越的分析和推理能力等;前线执行能力产生于这样一种情形,即最终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会因前线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而发生改变。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的整体资源,它涉及企业的技术、人才、管理、文化和凝聚力等各方面,是企业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共同行为。 核心能力源自学习型团队 核心能力积累的关键在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在不断修炼中增加企业的专用资产、不可模仿的隐性知识等。湖南有家公司以打造学习型企业为目标,执照“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进行企业再造,积极建立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和共同参与、全体受益的良好学习机制,推进企业与员工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公司要求全体人员转变思想观念,在学习目的上,把创建学习型组织当成企业管理革命的武器,通过创建活动,使企业管理模式从“制度加考核”转变到“学习加激励”上来;在学习态度上,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学习转变为创造力,变成企业基业常青的有效工具。在学习方法上,坚持内外结合、工余结合、培训与自觉结合。公司通过建立和完善三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即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针对新的增压技术、绘图软件、新工艺和质量体系、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精益生产等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以及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公司采取专题培训与班前会相结合,利用专题辅导、组织研讨、团队训练、读书心得交流等多种学习形式,促进员工提高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公司坚持做到学习有计划、内容有安排、过程有检查、效果有考核,使全体成员全身心地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让全体成员工作中体验到生命意义,通过学习增强创造自我、扩展未来的能量。 核心能力的种类[1] 第一类,基于整合和协调观的核心能力。表中的整合观、协调观、网络观、组合观等都属此类。核心能力是组织对企业拥有的资源、技能、知识的整合能力,是一种积累性学识,这种积累过程涉及企业不同生产技巧的协调,不同技术的组合,价值观念的传递,通过核心能力的积累,组织可以很快发现产品和市场的机会,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 第二类,基于文化观的核心能力。表中的知识观?文化观等属于此类?巴顿等认为企业中难以完全仿效的有价值的组织文化是公司最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并强调,核心竞争力蕴含在企业的文化中,表现于企业的诸多方面,包括技巧和知识。技术价值观系统和管理系统。麦肯锡公司的凯文?科因,斯蒂芬?霍尔等也提出, 核

新兴市场中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研究-基于动态能力理论

1问题的提出 过去的二十年是世界各国经济进一步全球化和国际 化的二十年,在这个过程中,新兴国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逐步把中心从欧美转向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些新兴国家的销售额逐年增加,因此,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的发展是公司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了解新兴市场的需求、文化和产品结构,并且制定相应的市场和产品战略是每一个跨国公司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大多是基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和案例,并且运用竞争战略和资源为基础的方法分析。竞争能力的战略方法是波特的主要贡献[1]。这种方法主要强调一个企业能够采取的行动和在与对手竞争中的位置。而资源为基础的方法强调企业内在成长和对企业内部资源的积累和作用,以及由此形成和创造战略的优势。它对于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源给予了解释,但没有给出可行的用以识别、培育、维护资源的方法,更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对资源的积累和使用进行有效管理的途径(path)[2]。所以,在过去西方不十分了解的动态的新兴市场中,这些理论和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3]。动态能力是企业根据变化环境而制定相应战略的能力,也是改变能 力的能力和企业整合的能力。从本质上讲,它是了解新兴市场竞争优势的一种整合的方法。并且,动态能力理论能够有效地解释跨国公司如何了解新兴市场的特性,制定相应的战略,以及在这个新的竞争环境中制定的战略与业绩的关联[4]。 本文研究目的就是用动态能力的理论分析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中所作的战略选择和相应的绩效。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了跨国公司如何运用动态能力对新兴市场进行认知,以及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中所作的战略选择和新兴市场的绩效之间关系的模型。同时,运用这个理论模型分析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和韩国三星公司(Sam- sung )在新兴市场中的战略选择以及它们的绩效表现。最 后,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且提出了以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理论综述和模型构建 2.1跨国公司动态能力以及对新兴市场绩效的影响 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如何在复杂的,全球化的环境中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动态能力理论强调在动态变化的不确定环境下探索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竞争能力,它在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一个企业在商业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如何发展企业自身的特殊能力来应对环境 收稿日期:2008-05-19 基金项目:教育部985项目“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研究”之企业子课题和数据库项目 第一作者简介:陆愚(1957-),男,北京市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国公司理论。 新兴市场中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研究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视角 陆 愚,焦 豪,张夷君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33) 摘要:跨国公司如何在新兴市场进行战略选择已经成为近年来从事跨国公司理论和战略研究的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对跨国公司的动态能力、跨国公司对新兴市场的认知和战略选择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跨国公司的动态能力和对新兴市场的认知、战略选择以及与业绩的关系模型框架。之后以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 )和韩国三星公司(Samsung)为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动态能力影响了公司对新兴市场的认知,又决定了公司的产品定位战略、市场战略、进入战略和价格战略,最终决定了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中的绩效。关键词:新兴市场;跨国公司;战略选择;动态能力理论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241(2008)11-0127-08

资源概念界定与资源基础理论述评_杨春华

2008年第8期 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 echno l ogy M anage m ent R esearch 2008N o 18 收稿日期:2007-09-26,修回日期:2007-12-07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社会关系理论与中小企业关系型融资0(20070630) 文章编号: 1000-7695(2008)08-0077-03 资源概念界定与资源基础理论述评 杨春华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杭州 310018) 摘要:近年来,资源基础观已成为理解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理论依据。但战略资源论学者对企业资源的概念界 定不一且资源基础理论学派众多。这种不统一妨碍了学者之间的交流,资源论的传播和进一步发展。试对资源概念进行界定和对资源基础理论进行梳理,透析该理论对战略管理自身发展的价值。关键词:企业资源;资源基础理论;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0621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企业竞争优势成为战略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Po rter ,1985;Rum elt ,1984),而资源基础观也已成为理解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理论依据,在理论界和实践界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但战略资源论学者对企业资源的概念的界定不一且资源基础理论学派众多。这种不统一妨碍了学者之间的交流,资源论的传播和进一步发展。本文试在回顾和总结国内外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对资源概念进行界定和对资源基础理论进行梳理,透析该理论对战略管理自身发展的价值。 1 典型的资源概念 战略资源论学者们对企业资源有着多种不同的定义。作为资源论的早期代表之一,W ernerfe lt (1984)在其发表在5战略管理杂志6上的经典文章中,将企业资源定义为:/任何可以被看成是某给定企业优势或劣势的东西,更正式地说,在给定时间里,那些半永久性属于企业的有形和无形资产0。他把能给企业带来优势或者劣势的资产都看作企业的资源,并进一步将资源分为固定资产、计划与文化三个类型(W ernerfe lt ,1989)。 另一个对资源论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Barney (1986)认为,在一个企业中,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与战略相关的资源,有的资源会妨碍企业制定和执行有价值的战略,有的资源会降低企业制定和执行战略的效率和效益,有的资源可能对企业的战略没有影响。因此B arney (1991)将企业资源定义为:/企业控制的能够使一个企业制定和执行提高其效率和效益的战略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流程、企业属性、信息、知识等等。用传统战略分析的语言描述,企业资源就是企业在制定和执行其战略时可利用的力量。0根据传统的分类方法,Barney (1991)将企业资源分为三类,即物质资本资源(phy si ca l cap ital resource )、人力资本资源(hu m an capita l re -source)和组织资本资源(o rganiza ti ona l capita l resource)。其中物质资本资源包括企业所用的物质技术、企业的厂房和设备、企业的地理位置和原材料等;人力资本资源包括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经验、判断、智力、关系和洞察力;组织资本资源包括企业的正式报告结构,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划、控制和协调系统,以及企业内部群体之间、企业与其外部环境中的群体之间的关系。 G rant (1991)将企业资源定义为生产过程中的投入物, 包括资产设备、员工的个人技能、品牌、资金等。他将资源分为六类:财富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声望资源和组织资源。同时,G rant (1991)认为资源与能力之间存在关键差别,就资源本身而言,几乎没有什么资源是有生产价值的,生产活动需要组合和协调各种资源,各种资源只有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这种组合资源来完成某项活动或活动的组织流程和手段就是能力。 Am it 和Shoe m ake r (1993)将企业资源定义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要素存量0,包括可交易的专有技术(如专利和授权)、财务或者物质资产(如产权、工厂和设备)、人力资本等。他们认为,企业资源通过与其它一系列广泛的资产和诸如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激励机制、管理者与员工的信任等联结机制,可以转化成最终产品或服务。与资源定义不同,Am i t 和Shoe m aker (1993)认为,能力指的是企业利用资源(一般通过整合和利用流程)以有效地达到所需要的结果的能力,是企业资源之间通过长期复杂的相互作用发展而来的企业独特的基于信息的,有形或者无形的流程,可以抽象地看作是企业产生的以提高其资源生产率、战略灵活性和保护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中间产品0。 国内学者宝贡敏(2001)认为,企业有两种典型的资源,它们分别是企业资产和潜能、技能。企业资产是企业用以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商品、服务的要素;企业潜能、技能是用以发挥、利用其资产效能的技术、知识、方法等能力。他创造性地以资产效能的本质为标准将企业资产分为实效资产和隐效资产。实效资产是具有直接、显在的对企业业绩产生贡献的效能资产,如专利、财产与设备、秘方等;隐效资产是具有间接、潜在的对企业业绩产生贡献的效能的资产,企业层次的隐效资产主要有商标活动、信誉、文化、沟通技巧等。项保华(2003)认为,资源一般指的是那些能够由管理者所完全掌握的外显、静态、有形、被动的/使役对象0;而能力指的是最终会体现在具体个人或者群体身上的潜在、动态、无形、能动的可以胜任某项工作或者活动的/主观条件0。 值得一提的是,在企业资源中有一种特殊的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那就是知识资源。不同的学者对知识的理解存在差异,主流的观点认为知识包括信息和技术。K ogut and Zander (1992)认为,知识包括了信息和诀窍,信息就是一旦语法已经知晓,就可以不失完整性地进行转移的知识,包

企业能力理论

基于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综述 姚瑞心030101490 摘要:企业能力理论在经济学界的提出,无疑使我们对提升企业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对企业能力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并系统的阐述了能力理论的四个观点。本文最后又对能力理论的发展行了评价和展望。 关键词:企业能力四个观点评价展望 企业能力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企业能力理论的思想在很早以前的旧制度经济学家的思想中就已经包含,在亚当.斯密(1776)《国富论》的第一部分,分析了劳动分工是如何影响劳动生产率并进而影响经济成长的。他认为劳动分工能够提高效率的原因在于:工人重复做类似的工作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工人由一项工作转向做另一项工作的转换成本大幅度降低,劳动分工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劳动分工有利于工人寻求以机器代替手工的有效途径。亚当.斯密虽然没有明确的提出企业能力理论,只是从企业内部解释了企业的成长过程。可他的思想已经是企业能力理论的初步形成。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1925)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企业内部成长论。认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差异分工”。并提出这种分工直接与各自的技能和知识相关,他认为企业中的一项职能丁作通常可以分为多个新的次级职能单元。不同次级职能单元将产生一系列不同的专门技能和知识。然而,这种专门化工作的增加导致了新的协调问题,这又需要产生新的内部专门职能来对原来的和新的专业职能进行协调和整合。这样,企业的生产和协调能力就会在企业内部获得持续成长,另一方面,产业是有不同专业分工的企业构成的,产业中的各企业在企业生产管理、专业知识、市场份额等方面是异质的,不同企业间需要协调解决“外部”经济问题。这就与后来提到的资源基础论有一定的相似程度。 而现代经济学中对企业能力的讨论起源于潘罗斯1959年的《企业增长理论》。她认为企业是“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体”。资源本身不是生产过程的“投人品”,投入品是资源引发的服务。每种“生产性资源”都有多种不同的用途,并产生不同的“生产性服务”,资源的不可分割使每个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生产性服务”必然是独特的,并不能为其他企业所模仿。所以企业的增长源泉来自于企业的内部资源。她的基于内部化的企业增长理论为企业能力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则是理查德森(1972)。他对企业能力进行了区分,能力反映了企业积累的知识、经历和技能,是企业活动的基础。最终他扩展了潘罗斯的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国际前沿理论研究表明,企业组织特别是大公司、大集团的竞争优势,已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为了赢得国际竞争优势,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一直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置于学术研究的前沿地位,从而大大推动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呈现出名家辈出、学派继起的蔚为大观之势。与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企业界直到90年代才真正开始接触国际先进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随着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企业也开始从过去的政府行政机关附属物逐步转变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与此相应,企业界、理论界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研究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需求与日俱增。竞争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为了推动企业竞争战略研究,提高我国企业竞争优势,有效迎接跨世纪的国际竞争,我们着重考察和评估80年代以来企业竞争战略的三大主要理论流派,以求为促进社会主义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拓展学术视野。 结构学派:竞争战略的产业选择与竞争对手的分析框架 企业竞争战略,主要是指企业产品和服务参与市场竞争的方向、目标、方针及其策略。其内容一般由竞争方向(市场及市场的细分)、

竞争对象(竞争对手及其产品和服务)、竞争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三个方面构成。综观近20年的国际理论研究成果,可将企业竞争战略研究思潮大致划分为三个前后继起的主要理论流派,即结构学派、能力学派和资源学派。 结构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理就首推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波特的新型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是对多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厚积薄发。在波特之前,已有诸多学者对企业竞争战略进行过深入研究。其中影响最广泛的当数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安德鲁斯。他在《企业战略概念》一书中所提出的战略理论及其分析框架(有时也称之为“道斯矩阵”)一直被视为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滥觞。正如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哈佛商业评论》(1995年7~8月号)在回顾企业战略理论发展史时指出:“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框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安德鲁斯所构想的。”在安德鲁斯的SWOT分析框架中,S 是指企业的强项(Strength)、W是指企业的弱项(Weakness)、O是指环境向企业提供的机遇(Opportunity)、T 是指环境对企业造成的威胁(Threats)。波特指出,构成企业环境的最关键部分就是企业投入竞争的一个或几个产业,产业结构强烈地影响着竞争规则的确立以及可供企业选择的竞争战略。为此,波特反复强调:产业“结构分析是确立竞争战略的基石”,“理解产业结构永远是战略分析的起点”。

激励理论文献综述

激励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激励是现代管理中的重要职能, 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从激励原理、激励的范畴、激励的制度安排与途径以及企业的激励文化等方面对当前国内激励理论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作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以期有利于对激励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内容型激励过程型激励制度安排激励文化 Abstract: the incentive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modern management, the incentive problem is the core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to decide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enterprise. This paper attempts from the incentive theory, incentive category, incentive system arrangement and ways and corporate incentive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incentive theory research achievements, comprehensively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issue. Keywords: content-based incentive process incentive system incentive culture 一、激励理论的研究背景 激励理论的背景激励理论的背景激励理论的背景激励理论的背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带来了激励问题。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激励理论是业绩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它说明了为什么业绩评价能够促进组织业绩的提高,以及什么样的业绩评价机制才能够促进业绩的提高。 哈佛大学维廉?詹姆士研究表明:在没有激励措施下,下属一般仅能发挥工作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工作能力可以提升到80%~90%,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到4倍。日本丰田公司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员工提建议,结果仅1983年一年,员工提了165万条建议,平均每人31条,它为公司带来900亿日元利润,相当于当年总利润的18%。 由于激励的效果明显,所以各种组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有些专家学者就开始了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之中.探索激励的无穷潜力.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激励理论有了大量的研究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激励理论。一类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激励理论, 2.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的一个层级系统。马斯洛的发现因符合一般的观察结果,因而在企业界与学术界都颇为知名,得到广泛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有许多管理

企业网络组织理论研究述评

1网络组织的涵义 对企业网络组织内涵进行科学界定,是深入系统研究网络组织的起点,也是建立适应企业战略客观要求的组织结构的前提。究竟什么是网络组织,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作了诸多不同的注释。M iles 和Snow将网络组织定义为:在价值链的各个点上作出贡献的若干个企业集体资源的结合[1」;M aillat D。Grevoisier O和Lecog B 则从经济。历史。认知。规范等多维角度对网络组织进行了概括,认为网络组织是一种超越了传统市场与企业两分法的复杂的杜会经济组织形态,而且这一复杂的组织形态是一个动态的。按照一定路径依赖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2」。Butera F认为,网络组织是一个可识别的多重联系和多重结构的系统,在组织内部“节点”和具有高度自组织能力(或者说是有机组织)的网络组织,在“共享”和“协调”目标以及松散。灵活的组织文化理念的支持下共同处理组织事务,以维持组织的运转,实现组织的合作(为了处理各种类型的有效交易)[3」;李新春就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系统考察了企业网络的生成与市场发育过程,认为网络组织是组织之间的合作联系,这种联系的实质是企业之间的分工贸易,是组织行为而非个人行为[4」;林润辉,李维安认为网络组织是一个由活性结点网络联结构成的有机的组织系统[5」。 本文认为网络组织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第一,网络组织是一种动态的、边界模糊的新型组织模式;第二,网络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动态经济环境下,基于信息技术、企业自身战略发展需要的产物;第三,网络组织以形成竞争优势、实现网络战略目标为宗舀,以 2007年第2期科技与管理NO.2!2007(总第42期)Sci-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um NO.42#文章编号!1008-7133(2007)02-0019-03 企业网络组织理论研究述评 李平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总结分析了企业网络组织的内涵,从网络组织的形成、运行机制、对企业效益的作用和结构等方面,分 析了网络组织有别于其他组织形式的特征,并基于资源观从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两方面,对网络组织的构成 予以阐述。 关键词!网络组织$理论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C931.6!文献标识码!A Review o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enterprise network organization LI Ping (Schooi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15000l,China) Abstract:The meaning of network organization(NO)is summariiy anaiyzed in this paper.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organization modes are anaiyzed in the foiiowing aspect s:forming,operationai mechanism,effect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and configuration of NO.The components of NO are expounded from the aspects of visibie factors and invisibie factors based on the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Key words:network organization(NO);theoreticai research;review 收稿日期:2006-ll-07 作者简介:李平(1972-),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博士后流动站作研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