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吴正宪估算课堂实录

吴正宪估算课堂实录

吴正宪估算课堂实录

一赏识谈话引出估算问题

师:小伙伴们,今日我们继续来讨论有关估算的问题。〔板书:估算〕关于估算大家已经学过,但是我不知道在你们过去的学习当中遇到过哪些困难、问题?还有你今日特别想和我们一起争论争论的,凡是有关估算的事儿都可以提出来。听懂了吗?

生:有一次,我做一道题:499×3,不知道怎么算,我就用估算解决的问题。

师:噢,他用估算解决了问题。究竟499×3怎么估啊?别焦急,这节课就来讨论估算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吗?〔板书:估算的方法〕生:什么叫估算?

师:对呀,什么是估算?〔板书:什么是估算?〕

生:估算的时候用哪些符号?

师:什么意思?我没听懂。

生:比如:精确计算要用“=”,估的时候会不会涌现其它符号?

师:平常计算用的是直直的等号,估算用什么符号呢?好,记在这儿,看今日能不能遇到这问题?遇到了就站起来提示大家哦!板书〔“=”?〕

生:把我们想估的数字估成什么样的数字呢?

师:估成几就合适了?有什么好的方法?是吗?〔板书:怎样估?〕

生:为什么要估算?

师:嗯,问得越来越深刻了。这茬接得好啊!学习估算有什么用啊?〔板书:为什么要估算?〕

生:估算与实际算有什么不同?

师:是呀,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有什么不同呢?〔板书:有

什么不同?〕

生:估算在什么时候能够用上了呢?

师:我们学习过精确计算,那究竟什么时候才估?什么时候用精确计算?这个问题提得就更有思索了!〔板书:在什么时候〕生:什么样的估算比我们的精确计算还值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这估算学了半天,究竟值得不值得呢?〔板书:值得?〕

生:估算和精确算谁算得快?

生10:估算和精确计算它们的相同是什么?不同是什么?

师:真是名副其实呐!我在北京就听说你们是最棒的,所以选你们来上课。我们班的同学真会思索,还没有上课,你们就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估算。

二购物称象形成估算方法

购物:体会估算与精算

【课件视频演示】青青和妈妈去超市购物。

师:请看小青青在超市里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展示】五种商品的价格。

牛奶48元/盒果汁23元/盒

巧克力69元/盒饼干16元/盒

水杯31元/个

师:青青和妈妈买了五种商品。妈妈在想:我只带了200元,这钱究竟够不够?收银员阿姨在想:我怎么把数据输入到收银机里?

师:吴老师想请小伙伴们考虑什么问题呢?

【课件展示】

在以下哪种状况下,估算比精确计算有意义?

A:当青青想确认200元钱是不是够用时;

B:当销售员将每种食品的钱输入收银机时;

C:当青青被告知应付多少钱的时候。

师:在以下三种状况下,你认为哪种状况下用估算?是估还是精呐?用手势告知我。

师:大部分小伙伴选第一种,这个小青青选的是第三种。小青青你过来,为什么选择第三种呢?

师:比如我是收银员。你花了186元,186元接近多少元?

生:200元。

师:那我就这样说:小青青,给我200元吧,给吗?

小青青:不给。

师:为什么不给?

小青青:多给了钱。

师:你大略估一估不就200元吗?给吧?200元。

生:不给。

师:那你们说在这种状况下,我告知你的是精确值还是估算值?

生齐说:精确值。

师:这就应当是186元。你们都是选1吗?为什么?

生:我们把每种商品的价钱看成整十数,加起来再给200元比一比。

师:对,只要加起来比200元少,就怎么样?〔生:够。〕比200元多呢?〔生:不够。〕你看,是不是估一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收银员把价格输入电脑时,肯定输入的是什么值啊?

生齐答:精确值。

师:对给钱记账的时候肯定是精确数。估量钱够不够的时候,估算就可以了。究竟什么时候估一估,什么时候精确算?我们来渐渐体会,好吗?

称象:探究算理与算法

【课件演示】曹冲称象的故事。

师:看谁的眼光好。看啊,石头上来了,它们一样重吗?

生:不一样。

师:石头和刚才那个大象的质量不一样重?

生齐答:一样。

师:你咋知道就一样了?上来指一指吧!

生:〔指图上船边的红色刻度线〕这里有个记号。

师:好眼光啊,他发觉红的标识在同一位置上。说明船装大象和石头都是在同样的刻度上。他们的质量相等吗?

生:相等。

师:那么我们就称称石头呗!对不对?称啊,称啊,称啊,一共称了几次?

生齐答:6次。

【课件展示】六次称石头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

你能估量出这头大象大约有多重吗?

师:现在我们要讨论有什么好的估算方法?你有什么招,把你估的过程记在你的练习本上,也可以到前面来写在黑板上。谁来?

同学做题,请7名同学上黑板写,老师巡察。

师:好了,同学们把你估完的结果大声告知我。

同学分别回答:1400、1600、2000、2200…

师:有一千多的,有两千多的,没有估出来的。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黑板上这些同学写的,究竟有什么好的方法?我们来总结总结哈!先看这位同学的。〔圈出400×6=240〕这谁写的?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把这6个数都怎么样了?

生:先都看成300,我认为有的不满350,有的又比350多。我想就把它估成400。

师:哦,你这个估法是把这6个数都看成几了?300多,多得多,就把它看成400了,是吗?

生:6个400很快算出来是2400。

师:特别好!那请问小伙伴,你们能不能把他的做法起个名字?原来这数有大点的,有小点的,有中点的,他这是往哪里估啊?

生:往400估。

师:那你能给它起一个简洁点的你名字吗?

生:我给他起个名字叫做大数估算法。

师:再简约点。

生:同估法。

师:都看成400是同估法,都看成300是同估法。有什么更有特点的名字没有?

生:统一法。

师:400是统一,这个同学是300也统一。怎么区分啊?

生:大数估法叫大估,小数估法叫小估。

师:你真有招呢!我听明白了,同看成一个数,把这些数都往大点的数估,叫大估法〔板书:大估〕;谁估成300了?〔请估成300的女生上台写出来〕看看她是往哪儿估?

生:往小里估。

师:往小里估干脆就叫……〔小姑〕〔板书:小估〕哈哈,小姑的算式立刻就要胜利了。

师:〔圈出300+300+300+400+400+400=2100〕这个算式谁写的,你是怎么估的?有的怎么样?有的怎么样?

生:有的接近300就估成300,有的接近400就估成400。把350看成中间的数,超过350的把它估成400,低于350的把它估成300。

师:听明白了吗?有的是往小点的估,有的是往大点的估。他这方法的特点叫什么?自己说。

生:我是整百估。

师:人家也整百估啊!是不?

生:大小估。

师:同意吗?

生:我觉得有点别扭。

师:那你取个不别扭的?

生:他们的整百统一,我的整百不统一。

师:那就叫整百不统估。他们要么300,要么400,你的不一样,可以。〔板书:整百不统估〕

师:这个是谁写的?〔圈出330+350+310≈990,990+380+400+350≈8320〕你是怎么想的?到前面来。

生:把它们都看成整百整十数,把它们的和加起来,用“≈”表示。然后我再把估出来的数写在这下面,然后把后面6个数都估出来。由于这个最接近400,我就把它估成400,然后加起来。我就得到了这里的8300千克。

生:啊?8320?

师:啊什么?你什么意思?

生:太大了,8000多。

师:哦,我们先不看结果,先看她的想法对不对。你把328估成了330,你怎么不估成320啊?在你的心中肯定静静有个标准,看到328的时候?

生:它特别接近330。

师:那352你怎么不把它估成360,却估成了350了呢?

生:由于它接近350。

师:哦,个位是2的时候,你就看成什么呐?

生:小数。

师:你们知道吗?这个2还要不要了?

生:不要,看成0了。

师:遇到8的时候呢?

生:向上推了。

师:哦,28就是30了。那你要是遇到1的时候,你是升呢?

还是降?

生:我是降。由于……

师:不用讲理由了。那你要是遇到9的时候,你是升呢?还是降?6呢?

生:升。还是升。

师:8呢?3呢?4呢?5呢?

生:升!降!降!还是降!

师:从几开始升?几开始降?

生:6开始升,5开始降。

师:〔下面有同学不同意〕哦?你不同意?

生:5就该开始上推了,5看成6了,应当升。

师:哦,到5这儿有争辩了。1234降,6789升,没看法?到5这儿?〔同学许多人同意升〕其实啊,升也罢,降也罢,不升不降也罢,都没关系的。关键是看你应用时怎么选择。不过,一般的状况下呢,1234就——〔降〕,56789就——〔升〕。那根据这样的估法我们能给它起个名字吧?它叫什么法?〔生谈论〕把标准说出来。

生:四下五上法,四降五升法。

师:好,四下五上也好,四降五升也罢,就是我们将来要学习的“四舍五入”,听到过吗?在将来的学习中你们肯定会遇到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四舍五入”。就是1234——〔降,舍〕,56789——〔升,入〕。〔对女生〕当然你坚持5降,也没关系,可以再试试,好吗?〔板书:四下五上〕

师:〔指300+350+300+400+400+350≈2100〕,和刚才那个同学的差不多,你做了些调整。归到“四下五上法”行吗?留下还是擦掉?〔生坚持留〕好,留下。有点相像的地方,328可以看成300。

师:这是谁写的?我都看不懂了。〔圈出算式〕

352-2=350398+2=400

346-3=343307+3=310

350+400+343+377+310+328≈2100

你是怎么想的?有道理呢!

生:我把352减2等于350,弄成整十数;再把398加上这个2等于400。

师:别急,他把352减走的2,加在398这里,凑成整百,可以不能?〔生同意〕

生:可以。

师:根据这个思路,你们可以继续想下去。虽然它的方法有点繁复,但是他的思路和你们真的不一样呢。他把这里拿出来补到那里去,很好的思路。

生:这叫移多补少。

师:哦,还有词呢?赶快写上吧!

〔板书:移多补少〕

师:〔圈329+347+308+377+399+353〕,这谁写的,每个数都加1,再算?加了这么多没算出来?有劲吗?再琢磨琢磨吧!〔板书:?〕

师:还有一个,〔指300×7〕这是谁写的?6个数啊?怎么多了1个300呢?别急!你懂了,你支持他?你也支持他?你不支持?支持的小伙伴,你来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先看有6个300。在把个位和十位那些数加起来就有300。

生:我觉得先估6个300,再把减下那些数凑起来,但是我觉得应当上300乘8,再往上长两个300。

师:先算6个300,剩下的28、46……凑合凑合又怎么样了?大声点,解铃还需系铃人,你来说。

生:把十位和个位凑合凑合凑成了300。

师:明明是6个数,他却整来整去整成了7个数,整得这么精彩。他不是全部都估,他估当中怎么了?凑一凑,调一调,可以吗?

生齐答:可以。

师:那你们说他的方法叫什么方法?

生:凑估!多估!凑整估。

师:凑一凑,调一调,真就是它的'特点。干脆,我们就叫你“凑估”。〔板书:凑估〕

对比:辨析合理与适用

师:小伙伴们,在你们估的时候,我的电脑也在静静地工作。像这个同学一样,它可没这样折腾,它是一步一步精确计算的。你看,〔出示20108千克,2108千克〕它算出了两个结果:第一次两万多,第二次两千多。你认为是哪一个结果,用手势告知我是第一还是第二?

生齐答:第二。

师:第一个怎么不可能呢?

生:太多了。再怎么估也估也估不上啊?

师:哎呀,直观的感觉到太多了,你呢?

生:我把百位上的6个3看成6个300,才1800,1800只有进位才能到2108,也不可能进位到20000多。

师:你们听懂了他的意思了吗?他说,我依据我估的结果,再进位估大点才两千多。这位小伙伴你很会思索。虽然你和他们的看法是全都的,但是你能够利用你刚才的解题的阅历来阐述这个观点,我建议把掌声送给这个会用阅历的小伙伴。〔鼓掌〕多好啊!他说不可能是两万多,你还想说什么?

生:第一个太大了,我在黑板上总结出来的四下五上都是黑板上最大的,我算的八千多都太多了,又冒出个两万多的,就是错了的。

师:你就够冒的了,还有更冒的哈?我正找你呢,来,来,来,这个结果确定是差得太远了。你对你的8000多不想说点什么吗?

自己看,都估成400才2400。你的呢?知道你错在哪里了吗?

生:我把先算的900多在这里又加了一次,在计算中确定出问题了。这个结果太大了,没有想到这个上面还有比我估得更大的。〔哄堂大笑〕

师:你的结果虽然错了,但你估的方法给我们启示多多啊!四下五上法,很好。结果错了,没关系,再算算?好不好?

师:我们有这么多方法,你就不想说点什么吗?你是什么估?

生:我是整百不统估,结果特别接近了。

师:哦,你估得好。那你就自我沉醉吧!“大估”你在哪里?“小估”你在哪里?你们两个不想说点什么吗?你们估的结果怎么样?

“大估”:我估得的结果有点太大了。

“小估”:我估得的结果有点太小了。

师:哦,太大了,太小了。不过,调一调就对了。好了,同学们不管你怎样估,你们的方法都是正确的,都估得挺好的。大估和小估还能和别人比较中发觉自己的一点偏差,再做调整,特别好!

师:〔指“?”〕这位同学不想说点?哦,你会有新的考虑!相信你。不知不觉到点了,下课了。

生:上,再上。

师:那好!同学们,原先有人问:什么是估算?这就是估算!方法就在你的中间!一起说。

生齐答:小估,大估,整百不统估法,四下五上估,凑估,移多补少估。

三乘车过桥论辩估算策略

师:有人问估算有没有用?我们来看看。

【课件出示情境图】350名同学要外出参观,有7辆车,每辆车有56个座位,估一估够不够坐?

师:350个人外出参观,7辆车,每车56个座位,这个座位够吗?

生:够。不够。够!

师:说不够的同学把手举起来。你来说,你把56看作多少?

生:我把56看成60,7辆车,7×60=420,确定够了。

师:他说了一个特别关键的词语“确定”,把56估成60这是大估了,还可以怎么估?

生:小估。把56估成50,7×50=350,刚好350个座位,确定够了。

师:估成50都够了,估成60就更够了。请问这个问题,估成50好,还是60好?

生:小估好。56个座位看成50都够了,那56个座位就确定够了。

生:我觉得小估点好。由于看作60,万一……

师:万一怎么样?快到前面来说说。

生:估成60估大了,万一多的4个,有人要来坐,就不够坐了。

师:看你都把我说糊涂了,都看作60了还不够坐?那4个是没有的?

生:那4个没有的,多估28个,万一有人来,就不够坐了。

师:哦,你认为小估好。要是估成60,多估了坐位,万一有人来就不够了。所以,小估就确定够了。小估点好!〔板书:确定〕师:上课的时候,有人说这弯弯的等号“≈”怎么用啊?你看56乘7是350吗﹖大约是350,就用弯弯的等号。明白吗?

【课件出示情境图】

一箱货物285千克,有6箱。车重986千克,桥限重3t。这辆车能过桥吗?

师:货车能不能安全通过大桥吗?

生:能,不能。

师:你说不能,来,你来说说。

生:把285千克看作300千克,6×300=1800千

克,986千克看作1000千克,合起来是2800千克,限3吨,不能通过。

师:3吨多少千克?能过吗?

生:3000千克比2800千克多,能安全通过。

师:这个题是大估点确定还是小估点确定?

生:大估!大估都可以过了,比它小的,那就确定能过。

师:你又说了“确定”,我建议大家把最激烈的掌声送给“确定”同学。〔鼓掌〕你好有影响力哦!“大估”都不到3吨,确定能过。

师:请问第三种状况涌现了,你是选择大估还是小估呢?

生:…大估…小估…不确定。

师:这“确定”又说什么了?又给别人不一样?

生:我说不确定。

师:你也跟着说?你也过来。还有“不确定”吗?人家要么大估要么小估。你说什么?

生:我说不确定。

师:为什么?

生:由于前面有大估,有小估。第三种状况我选择……

师:说不下去了。你说说。

生:假如你大估,还能通过,万一不能过……

师:你不忙说。还有不确定的说说。

生:假如大估的话,万一小了;假如小估的话,又大了。

师:哦,那“确定”同学说说,为什么?

生:由于第三种状况你还没有说。我说大估,万一不合适;我说小估话,万一又不合适。

师:哦,你的意思是说什么?

生:要知道是什么题目,才能确定是大估还是小估。〔掌声〕

师:嘿,又一阵掌声响起来!

师:喊大估的就是你,声音那么大。听出点什么了吗?

生:应当不确定。由于你没告知我们下一个题目是什么。

师:就是啊,你喊啥呀你!〔笑声〕第三种状况都还没有说,你怎么知道用什么估法。所以不确定。只要给出题目,适合大估就——〔大估〕,适合小估就——〔小估〕。或者中估合适也可以。〔笑声〕好了,数学课就上到这儿,你到这儿听出了味道。你们听懂了吗?〔听懂了〕我们不能老是做个陷阱就往里跳啊!得像这位同学一样,学会用自己的脑袋思索问题呢!什么都还不知道就大估啊,小估啊的。这位同学就知道,不确定。要学会依据不怜悯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我建议把最最激烈的掌声送给这位最有创意的同学。〔掌声,握手〕

师:你太有才了你!哎呀,该下课了,还上吗?

生:还上!

师:还上?都什么时候了﹖有收获吗?今日我遇到了最最优秀的班级。没有想到,你们刚刚进入三班级,就有这么聪慧的头脑,大家这么会思索问题,特别是提了这么多问题,看看,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吗?〔同学一一作答〕上课的时候,你们问:学习估算值吗?

生:值!

师:你究竟有了感悟了。那我们就把问号变为叹号吧!〔板书:!〕四感悟赏析享受课堂营养

小学数学吴正宪课堂实录

小学数学吴正宪课堂实录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位教育界的名人——吴正宪老师,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备受关注和推崇。本文将以《小学数学吴正宪课堂实录》为题,介绍他的教学实践和思路。 一、吴正宪老师的教育理念 吴正宪老师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他认为,学生不是被教育,而是在教育中成长和发展。因此,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学科的美妙和乐趣。 二、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中心 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他注重发掘学生的潜力,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他的教学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2.注重启发式教学 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注重启发式教学。他通过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从而启发他们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的美妙和乐趣。 3.注重情感教育 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还注重情感教育。他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

体验和品德修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他认为,只有在温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地享受学习的过程。 三、吴正宪老师的教学实践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吴正宪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他通过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从而启发他们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例如,在教学数学的时候,他会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发现数学的美妙和乐趣。 2.注重实践教学 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他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发现、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知识的美妙和乐趣。例如,在教学数学的时候,他会让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数学的美妙和乐趣。 3.注重情感教育 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还注重情感教育。他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品德修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例如,在教学数学的时候,他会关心学生的情感状态,让学生在温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享受学习的过程。 四、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成果 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赢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赞誉。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知识的美妙和乐趣。他的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实录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实录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实录及赏析 2010-10-30 21:58:09| 分类: 名师教学实录|举报|字号订阅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平均数”教学实录及赏析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平均数”教学实录及赏析 不久前,有幸在仙桃市教科院组织的“全国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新课程教学艺术展 示暨教学专题报告会”活动中,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上的“平均数”一 课,深有感触。吴老师上的“平均数”一课,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 展的新理念。她从学生熟悉的,喜爱的拍球比赛活动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热 情,让学生“在怎样比才公平”的问题情景中,从解决问题出发,初步建立平均数的 概念,再联系实际感悟生活中的“平均数”这一数学现象。向听课者展现了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结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特色。一、课前谈话,流露真情 师:小朋友们好~(深深地鞠躬) 学生可能好奇和陌生,也可能等的时间稍长了些,一时没反应。师:(诚挚地,真情地)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再次深深地鞠躬) 生:老师好~师:终于睡醒了,小朋友们,我姓吴,来自北京,见你们的第一句话应该说,对不起

了,原谅我。 生:没关系~ 师:这么宽宏大量~谢谢你们~今天吴老师上午从北京赶过来,北京的天气大雾蒙 蒙,所以飞机稍稍延迟了一会才起飞,到这里晚了,让你们等这么久,这是不应该出 现的事,请你们原谅我~ 生:好~ 师:谢谢,让我跟老师们说一句话。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应我们仙桃市教科院的邀 请,特别是秦院长多次电话跟我联系, 让我来向老师作汇报,那么今天呢,不管是什么 原因,迟到了,真的对不起,我再说一次,原谅我吧! (深深地鞠躬)谢谢老师们,谢谢! [作为一位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吴老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谦逊,平和,真情,看不 出丝毫的娇柔做作,一切发自内心,令听者强烈感受到大师高尚的人格魅力。而对孩 子们,更是一种平等的态度。] 师:上课的铃声马上就要拉响了,大声地告诉老师们,上课好,还是玩好? 生:上课好. 师:好,玩好不好? 生:不好.

吴正宪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

吴正宪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吴正宪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 引言吴正宪分数是一种将数值表示为分数的简化形式,它常被用于数学教育中。本文旨在研究吴正宪分数的意义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使用吴正宪分数。 第一节:吴正宪分数的基本概念与意义1.1 吴正宪分数的定义吴正宪分数是一种将数值表示为分数的形式,其中分子和分母都是整数。它能够有效地表示数值的比较大小和运算结果,有助于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吴正宪分数的意义吴正宪分数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能够更准确地表示数值的大小,使我们能够更直观地进行比较和排序。其次,吴正宪分数能够帮助我们更方便地进行数学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此外,吴正宪分数还能够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分配问题、百分比计算等。 第二节:教学实录2.1 学生的初步认知在教学开始之前,我先向学生们介绍了吴正宪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我给他们展示了一些吴正宪分数的例子,并要求他们试着比较和排序各个分数。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初步了解了吴正宪分数的表示形式和数值大小的比较方法。 2.2 构建吴正宪分数的意义接下来,我通过一些实际的问 题和活动来帮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吴正宪分数的意义。例如,

我将一块蛋糕分成若干等份,请学生们将每份表示为吴正宪分数,并计算其中一份的比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开始认识到吴正宪分数可以用于表示比例和分配问题。 2.3 吴正宪分数在运算中的意义随后,我以加法和减法为例,向学生们展示了吴正宪分数在数学运算中的意义。我给他们一些计算题目,要求他们先将各个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然后进行运算。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吴正宪分数的运算方法,还明白了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2.4 实际问题的运用最后,我让学生们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运用吴正宪分数。例如,我给他们一些关于比例和百分比的问题,要求他们利用吴正宪分数进行计算和分析。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巩固了吴正宪分数的使用技巧,还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论通过以上的教学实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吴正宪分数在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吴正宪分数,能够帮助他们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吴正宪分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吴正宪100以内数的认识课堂实录

吴正宪100以内数的认识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方面: 1、用不同方法计算百以内,将针对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数数方法。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2、对新计数单位“百”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知100内有10个十,知百内之数,有若干 十、若干一者。 3、通过理解100以内数进一步发展数感。 4、训练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渗透估计和优化数学思想方法。 5、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增强小组合作有效性。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 学习重、难点:了解100以内数构成和满十进一。 在教学设计中: 一、回顾20内的数字,做好新知准备 师:各位同学,大家都学过很大一部分,具体说就是20之内的数字,哪一个同学能算这个 一些数字? 生:0、1、2、 (20) 师: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这几个数,瞧,老师这里面还有几根吸管,随便抓起一把就猜,多了几根吸管怎么办? 生猜数和报告 师:那老师手里到底有几根吸管呢? 如何能够了解? 一起来数一数 师:刚才那个同学猜的比较接近? 真是太强大了 二、知道大于20的数字 1、师:这是18根吸管的话,那这些得有多少根呢? 请同学们自己去计算。超过或少于20?请同学们上来帮忙数数。 师:那么多的吸管,可不可以收拾好,这样我们就可以比较方便地看到这28支吸管了?

有什么好处吗 方法上? 生:10个一捆10个一捆,有2捆还有8根 请同学们走过去捆扎,再举向别人。 师:这样就能一眼看出是28根吗? 如何看出来? 生:有2个十和8个一 师:这个方法好不好? 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就是“10个一束” 师:这28包括几10,几1,你们能不能讲? 谁能讲得全。 (板书:28里面有2个十和8个一) 师:也就是说2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28 师: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28吗? (一生在前面演示) 师:28怎么写呢? 十位写的东西?说明了一个问题?大家上面写的?说明了一个问题?合在一起便是28. 师:现在我要从28拨到31,你知道怎么拨吗? 同学们先自己拨弄下,上去示范。 师:从29到30你为什么要这样拨? (板书:满十进一) 刚才有些学生29~30拨得不是很好,你能不能这么说? 我看这个问题不好。那么咱多拨号就可以由了 67拨到72吗? (用计数器演示拐弯的地方应该怎样数) 师:如果我把2和8倒过来,他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这会儿又是几10几1?这个有几个? 2、师:刚才老师数出了28根吸管,你想不想数更大的数?

小数的意义教学实录吴正宪

小数的意义教学实录吴正宪《小数的意义教学实录吴正宪》 引言:小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对于许多孩子来说,理解小数的概念和意义并不容易。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小数的意义,吴正宪老师采用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教学实践和策略。本文将对吴正宪老师的教学实录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教学目标:吴正宪老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小数的概念和意义,并能够灵活运用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他也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在教学开始之前,吴正宪老师详细准备了教学材料和教具,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他使用了具体的物品和图片来展示小数,并准备了练习题和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过程:1. 导入学生的现有知识在教学开始时,吴正宪老师首先询问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已学的知识,为新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明确小数的定义吴老师通过具体的示例和图片,向学生解释小数是介于整数之间的数,是实数的一种。他还强调小

数点的位置和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 3. 展示小数的意义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和意义,吴老师使用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例如,他通过分割半径为1的圆形图形,展示了0.1、0.01、0.001等不同大小的 小数,并让学生观察和发现规律。通过这种视觉化的展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 4. 运用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掌握了小数 的概念和意义后,吴老师引导学生尝试使用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他设计了一些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进行加减乘除等操作,并将小数运用到金钱、长度和时间等实际生活中。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小数。 5. 总结和巩固在教学的最后阶段,吴老师对本节课的内 容进行了总结,并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他提醒学生小数的意义和常见的运算规则,鼓励学生多进行练习,以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和分析吴正宪老师的教学实录,我们可以看到他采用了多种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和意义。他注重使用具体的教具和示例来展示小数,通过视觉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他还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运用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数的意义吴正宪教学实录

小数的意义吴正宪教学实录小数的意义 吴正宪教学实录 引言: 小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个概念,它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案例选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吴正宪教学实录是一本教学案例集,记录了吴正宪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观察、总结和应用。本文将以"小数的意义吴正宪教学实录"为题,探讨小数的定义、应用及其在吴正宪老师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一、小数的定义及特点 小数是指数值介于整数之间的实数。在数学中,小数通常用数字和小数点表示,例如0.5、1.25等。小数点右侧的数字表示小数位,可以持续到无穷远。小数的特点在于可以表示介于两个整数之间的数值,它丰富了数学运算和度量的精度。 二、小数的应用 1. 测量:小数是度量的重要工具。例如,在测量长度、重量和容量时,小数可以表示更准确的数值,比如0.5厘米或1.25升等。

2. 金融和货币:小数在金融和货币交易中也起着关键的 作用。例如,在计算利息、汇率和价格时,小数可以表示更精确的数值。 3. 科学和工程领域:在科学和工程领域,小数用于表示 实验数据、计量结果和设计参数。小数的使用可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并提供更多的信息。 4. 统计和概率:小数在统计和概率领域也广泛应用。在 统计学中,小数可以表示百分比、频率和比率等。在概率学中,小数可以表示事件的可能性。 三、吴正宪教学实录中的小数应用案例 吴正宪老师在教学实录中运用了许多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和应用。 1. 直观理解小数:吴老师在教学中使用了物体的分割和 划分,让学生通过将物体划分成相等的部分来理解小数的概念。例如,把一根蜡烛划分成十份,每份就是0.1,然后再划分每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0.01、0.001等。 2. 小数的实际运用:吴老师通过实际问题来让学生运用 小数进行计算,比如在购物情境中计算折扣、在旅行情境中计算时间和距离等。这样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小数的比较和排序:吴老师通过让学生比较大小和排序,培养了学生对小数的直观感知。例如,让学生比较0.2和0.25的大小,或者给出一组小数让学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吴正宪平均数课堂实录及评析

吴正宪平均数课堂实录及评析 吴正宪是一位著名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她执教的平均数一课被认为是一堂优秀的小学数学课。以下是该课的课堂实录和评析。 一、课堂实录 1. 课堂导入 吴老师通过与学生聊天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平均分的资源。然后,吴老师展示了一张平均分的蛋糕图片,并问学生:“你们知道平均分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纷纷回答:“就是把一个东西分成几份,每份都是一样的。” 2. 讲授新知 接下来,吴老师让学生看书,并告诉他们今天要学习“平均数”。吴老师讲解了平均数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她告诉学生,平均数是用来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比如这组数据是 10,20,30,40,那么它们的平均数就是 (10+20+30+40)/4=25。 3. 学生操作 吴老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作业本,告诉他们要用统计的方法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学生纷纷拿出笔和纸,开始计算自己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4. 课堂总结 吴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提醒学生平均数的几种写法。最后,吴老师鼓励学生多练习,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 二、评析

该课的课堂实录体现了吴正宪老师教学的特点,即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导入部分,吴老师通过与学生聊天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平均分的资源,这种开放式的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中。 在讲授新知部分,吴老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利用统计的方法得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这种授课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总结部分,吴老师鼓励学生多练习,并提醒学生平均数的几种写法,这种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

“尴尬”的估算并不尴尬-解读吴正宪老师的“估算”教学

“尴尬”的估算并不尴尬 ——解读吴正宪老师的“估算”教学 刘加霞 一、有效教学的根本: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研究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能力以及灵活地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落实到教学中就是要重视估算教学。然而,很多一线教师却“害怕”估算教学,常常在教学中( 尤其在低年级) 遇到这样的尴尬:“老师,学估算没什么用处,只是您让我们估我们就估,只在课堂上有用。”“课堂上我带着学生‘走教案’,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没有体验与参与。”“那么多的估算方法,到底哪个对啊?”感觉估算教学与我们的美好期望相去甚远! 是教师的教学有问题,还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太高,抑或估算就是“只在课堂上有用”?但是,为什么吴老师能将“尴尬”的估算变为“快乐”的估算?是因为吴老师非常有人格魅力,还是因为她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这一系列问题迫使我们来思考、来追问:“估算”到底怎样教才能有效?一般说来,估算教学尴尬的首要原因是学生体验不到估算的必要性,不能自主选择何时估算、何时精确计算。教学常常是为了估算而估算,为了估算方法的多样化而多样化,将估算看做一种具体的技能来教。例如,教学中常常让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每个足球78元,现在买2个足球,请你估计150元够吗?”“估算388+120、388+110的和各是多少。”“一班学生238人,二班学生158人,399个座位够吗?”由此,教学的现实必然是“老师让我们‘估’我们就‘估’,老师让我们精确计算我们就精确计算”。 返观吴老师的教学,她首先提出问题: 师:关于估算,在学习过程中你碰到过什么困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吴老师?生:为什么要估算呢?当学生的问题还不充分时,吴老师又机智地借其他学生之口提出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师:大家提了这么多、这么好的问题。北京有一个学生曾经向吴老师提过这样的问题:“吴老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就要估一估?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就可以精确计算啊?”同学们,你们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 老师的提问朴实自然,这个问题既基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又顺应了教学的

吴正宪比的意义课堂实录与评析

吴正宪比的意义课堂实录与评析 在学术界,吴正宪比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学者,他在课堂上主张以学生为核心,把课堂教学视为一种文化传递,努力使教育更具有意义,促进学生的发展。他的课堂实录更是极具参考价值,仔细观察、研究它们,不仅可以收获意义,还能探索出更多具有教学和人生意义的秘密。 吴正宪比在课堂上把口头表达放在第一位,认为口头表达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促进思维的建构,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他以“共享式口头表达”作为老师的教学方式,把口头表达充满知识、情感、价值观和思考角度,借助课堂让学生体验、思考、交流,实现课堂的真正意义。 此外,吴正宪比还强调课堂多样性,主张给学生多样的课堂体验,把学习的有趣性发挥出来,特别是在社会学科中,他把课堂开设成一个大家庭,把课堂嬉笑声分成小组,用游戏的形式实现学习的互动。 在吴正宪比的课堂上,他还介绍了一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当代教育”,让课堂中的学生充分体验现代文化,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 生活与学习的本质联系,从而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语言发展。 最后,吴正宪比还强调了多维度的学习,倡导以及时、有效、系统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综合学习,从而实现学习的最大化。 总的来说,吴正宪比的课堂实录的价值是非常明显的。它不仅让

我们看到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接受现代的文化,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所以,研究吴正宪比的课堂实录对于教师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们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教育上的参考价值,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堂上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为他们提供更多有意义的教育。

分数的意义吴正宪课堂实录

分数的意义吴正宪课堂实录 分数是我们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概念,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指标。在吴正宪老师的课堂上,他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让学生领悟到了分数的意义,并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在吴正宪老师的课堂中,分数不仅代表了学生成绩的高低,更重要的是代表了学生努力程度和能力的展示。吴老师在课堂上强调,分数不仅仅是学习的结果,更是学习的过程中所付出努力的一种回馈。分数的高低不仅仅关乎学生的自尊心和成就感,更关乎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认知和发展。因此,学生们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对分数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吴老师的课堂中,学生成绩是通过各种评价方式来获取的,而不仅仅是靠学生的考试成绩。吴老师强调,学生不仅要注重考试成绩,更要重视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他引入了课堂讨论、小组合作、项目研究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分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明白了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通过合作、交流和思考来共同提升的过程,而分数则是对他们所有努力和表现的肯定。 吴正宪老师还通过将分数与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意识到分数的实际意义。他通过举例子、讲解案例等方式,让学生们明白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和作用。比如,在讲解购物时,他会给出一个情境,让学生们计算折扣

后的价格,并引导他们思考分数在购物中的意义。这种联系将抽象的分数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应用场景,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分数。 在吴老师的课堂中,分数的意义也体现在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上。他鼓励学生们设定学习目标,并将目标与分数联系起来。他告诉学生们,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分数,实现自己的目标。吴老师还通过定期复习和检测的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分数成为他们主动学习的驱动力。学生们在这种激励下,不仅在课堂上表现出色,也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总结来说,分数在吴正宪老师的课堂实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数不仅仅是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更是学生努力和能力的体现。在吴老师的课堂中,学生们通过各种评价方式获取分数,并将分数与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理解了分数的实际意义。吴老师还通过设定学习目标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让分数成为学生们积极学习的动力和目标。通过吴正宪老师的课堂实录,我们可以看到分数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分数,将其作为学习的动力和反馈,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成绩。

吴正宪比的意义课堂实录与评析

吴正宪比的意义课堂实录与评析 吴正宪比是北京大学著名的教授,他的课堂活动总是备受瞩目。作为一位在学术界有威望的学者,他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本文将介绍他的课堂活动,以及评价他的教学方式,以便发掘其背后隐藏的深层意义。 首先,从吴正宪比的教学模式来看,他不喜欢僵化的备课内容模式,而是让学生自主性地探索,实施着“挑战式”的学习。他崇尚让学生从课堂中发掘有意义的经验,而不是忠实地掌握这些知识。因此他会在课堂上提出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展示他们的思维,以及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仅仅记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固定方法。 其次,吴正宪比倡导真正的“学习型课堂”,既是指学习者和教学者协作探索,同时也指学习者自己有能力挖掘和运用知识结构。他强调,学习的本质是探索知识,需要花费精力理解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他会将学生带入课堂话题,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想象,然后帮助他们将这些想象转化为逻辑的表达。 此外,吴正宪比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他会创造一个有趣的学习氛围,安排各种活动,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他不断地激励学生要勇于挑战,不断地给学生提出新的思路,以及鼓励他们自己创新。他还会紧密跟踪学生的发展,尊重他们的意见与建议,以便于学生能够发掘自己可能无法发现的东西。 最后,从吴正宪比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学生知识建构与

探索的重视。他的课堂是一个让学生们放飞想象、引导他们去探索的“活性”的氛围,也是一个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解答、创新思维的“发现”课堂。他之所以如此引以为豪,是因为他认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不是仅仅掌握知识,而是能够从知识建构中发掘更多的知识。 总之,从上述评价中,可以看出吴正宪比的教学风格有着深层的意义,尊重学生,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探索有意义的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吴教授的教学模式具有革新性,给学生的成长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贡献,是学习者值得效仿和模仿的榜样。当学生决定步入教室时,我们会得到他们更加淡定,自信,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探索知识结构能力的提升,这些都是吴教授教学模式的最大成就。

吴正宪老师评课文本实录

吴正宪老师评课文本实录 吴正宪: 这两节课上完了,幸福在哪里?(杜答)幸福在学生里。(吴说)就在我们的课堂里。我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对课堂情有独钟?你说我们再研究,去写、去定课标、审查课标,那些博士、专家研究数学最终要落在哪?就定在课堂。我总说“是骡子是马课堂里溜溜”。培养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定离不开课堂这块的沃土。我非常感动,看到哈尔滨市小学数学教师良好的职业状态、教育理念、和专业技术。不管是杜老师还是安老师的课都是啃了一个硬骨头----计算,不容易讲,除法乘法的笔试,多抽象!两位老师拿到这两节课一定有很多想法。每人给一分钟,最想说什么?搞个突然袭击。 杜:我认为计算教学要在重算理的基础上明确算法,通过数形结合、集合直观等方式,让学生学习不那么枯燥,变得更有乐趣。 安:课前我也做了小测,大家都会算和列,但孩子们都明白算理吗?这是我的思考,沟通加法与乘法的练习,明确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算? 吴正宪老师继续: 这两节计算课大家有什么问题吗?没有 计算课:法则、算理----尤其是第一节计算课、第一次讲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竖式,第一次讲乘法的竖式,最重要的是什么?两位老师用他们的理念和对计算教学的价值判断很好的诠释了他们的思考。计算有这么几个事: 第一怎么算?就是法则。 第二得明白为什么这样算?就是算理。我这样算的道理是什么?然后让他们交融在一起,互相给力。而不是“我要让你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我们提倡的是要明

明白白的算。因此对算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整个小学数学学习本质的理解,算理的分量就不能太弱。尤其是第一节课。培养他的计算能力技能是一个漫长、长久的过程。这一节课干不了这么多的事----0除外你没讲,除法你没讲,严谨吗?今天我带来一些思考,可能是颠覆性的、错误的。我希望大家能形成一个基本模式。 一、怎么算,为什么这样算?途径路径,就是我怎么教啊?我怎么领学生走这条路啊?怎么交给学生这样算? 二、学生走到哪了?我的目标到哪了?这就是评价。 今天两位老师用了很好的教学经验和过程诠释了他们的理念和思考。 优点一:他们第一引入计算时都注意了学生的情境。 不论是给班级分书和合唱团,两位老师都从儿童的经验出发,把他们的经验拿出来进行思考和解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和需求。没有这两样怎么能去让学生发展呢?包括后面的问题解决,都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我在教材审定工作中,跟数学家对话、跟大学生对话、跟院士对话,他们说一定要特别关注孩子的生活,充分对话。 优点二:两位老师充分利用儿童已经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而且关注学生认知、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提倡儿童数学教育理念。 优点三:两位老师都注意了一个用直观去理解抽象。尤其是第一节课用小棒图,一根小棒一本书,它有助于学生在直观图形中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几何直观是教育部在课标中十大核心理念之一。非常好。 优点四:两位老师都注意给学生空间,有机会尝试尝试、犯错误、自省、对话。有倾听、有自悟、有欣赏,有对别人经验的利用。 同时两位老师对孩子都非常亲近,跟孩子的交流很喜爱。后来没时间了,我真

《估算》课堂实录

《估算》课堂实录 《估算》课堂实录加强估算是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来的一项明确要求。在实际教学中,估算教学教什么?怎么样教?在一次数学教学经验交流会上,我有幸听了一节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估算》。课堂教学实录如下: 师:你们二年级经历过估算吗? 师:这节课,咱们一起学习估算知识。(板书:估算) 师:在学习估算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1:怎么去估算? 生2:估算注意些什么? 生3:估算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4:估算有什么用? 生5:估算用在哪里? 师:你们遇到过什么地方用估算,什么地方精确计算? 生:选A。

师:你能估计出这头大象多重吗? 一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生在本子上算 汇报并板书: 生1:300 6=_00 小估 生2:400 6=2400 大估 生3: 350 6=_00 中估 生4 :300 7=_00 大小估 生5: 300 6+300=_00 凑、调估 生6 :330+350+300+380+400+350=2_0 四舍五入估问:生1你是怎么想的? 生1:这六个数都是三百多,就都看成整三百乘六。师:你都是往小里估的,你把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生:小估。

生哈哈乐。 师:小估就小估吧,小估你请坐。同时在算式的后面板书:小估。问:生2你是怎么想的? 生2:我都看成了四百。 师:你是往大里估的,对不对,你也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 生2:大估。 师:大估你请坐,同时在算式的后面板书:大估。 问:生3你是怎么想的? 生3:都是三百多,就都看成了三百五十。 师:你也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 生3:中估。 师:中估你请坐。同时板书:中估。 师:到底怎么估?你们在计算的时候,电脑作出了精确值。出示

《估算》教学设计——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_

《估算》教学设计——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_ ---------------------------------------《估算》教学设计 北京市教研中心吴正宪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能结合实际合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 题,培养估算意识。 2、经历估算的过程,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调整完善自己的估算方法。 3、感受学习估算的价值,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感受估算与精确计算的区别 1、呈现现实情境,提出问题;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使用估算比精确计算有意义? A.当小亮试图确认10元钱是否够用时; B.当销售员将每种食品的价钱输入收音机时; C.当小亮被告知应付多少钱时; D.当销售员数小亮所付的费用时。 2、例举生活中用到估算的例子 二、用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1、学会估算方法 操聪称象 六次称石头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

次数 1 2 3 4 5 6 质量 328 346 307 377 398 352 你能估计出这头大象有多重吗?学生独立估算

汇报交流 与精确值对比,反思自己的估算过程与结果 小结 2、结合具体情境,选用合适的估算方法 选用下面哪种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350名同学要外出参观,有7辆车,每辆车56个座位,估一估够不够坐? 三、练习 1、判断 某小学有156名学生参加春游活动,只需要4辆限坐47人的大客车。 2、哪个答案可能是正确的? 208×4= A8032B823C832 3、谁的仓库里现在存的食物多? 4、一座桥限重3吨。车重986千克,车上装着6箱货物,每箱285千克,这辆车可以过桥吗?说说理由。 备注:本课例来自“两岸四地”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吴正宪估算

吴正宪估算 篇一:吴正宪>评课 >的评课 康小孙锦会 我观看了远程研修中>中的课例展示二>一课,由吴正宪老师执教,本课例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数的运算的第一学段的新授课. >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主动估算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选择估算与精确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估算?? 上课开始,吴老师首先让学生提出在估算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研究的问题:〝有什么好的估算方法?〞〝学习估算有什么用处?〞〝为什么学习了精确计算还要学习估算?〞??在逐多问题中吴老师选择了一个讨论问题就是: 在下列的哪种情况下,使用估算比精确计算更有意义? 1.当青青想确认_元是不是够用时; 2.当销售员将每种商品的价格输入到收银机中时; 3.当青青被告知应付多少钱时. 这几个问题的提出真正体现了课程标准〝不失时机地培养估算意识〞的具体实践.吴老师力求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估算〞的判断能力. 第二个环节是吴老师设计了这样几个情境:〝青青购物〞,〝曹冲称象〞,〝春游租车〞,〝安全过桥〞等,首先,这些情境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在熟悉的并能够引发思考的情境中学习,学生感觉非常自然,能够有思维的真正投入,并且使学生体验到解决数学问题是一件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事情. 其次,这些情境的目的性非常明确.〝青青购物〞感受估算与精确计算的价值;〝曹冲称象〞,探究.发现各种不同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春游租车〞与〝安全过桥〞,感受不同的估算方法适合解决不同的问题,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需要进行灵活选择.总之,一个目标:在估算中感受.体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深刻道理. 另外,情境中蕴含着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

吴正宪《平均数〉课堂实录及反思

吴正宪《平均数〉课堂实录及反思

统计初步知识——平均数 北京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教研室主任 特级教师吴正宪 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分析】 统计初步知识——平均数选自北京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 本课的教学目的有以下三点: ⒈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估算和说理能力。 ⒊渗透统计初步思想。 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应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应该让学生首先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求平均数的方法也就在学生理解意义的过程中发现并学会。另外,平均数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的,那么当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之后,就应该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孩子身边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因此我没有按照原有教材编排,先让学生动手摆圆片,通过移多补少使每一行的圆片个数同样多,得到3、7、6、4的平均数是5。而是通过创设情境、产生需求——解决问题、理解平均数——联

系实际、拓展应用这样一个教学结构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安排此课,给孩子们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下面是我这一节课的【教学实录】 课前谈话: 上课的铃声还未响起,面对陌生的学生,我的话题拉开了帷幕(此时正值美军攻打伊拉克)。“同学们,此时此刻,在伊拉克的国土上正值炮声隆隆,战火纷飞,那里的孩子们已经没有了学校,没有了课堂,整日生活在极度恐慌之中,而我们此时却在安静平和的环境中学习,与他们相比,你有什么感受?”孩子们立时情绪高昂,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示要珍惜和平,热爱和平,要更好地学习,捍卫祖国的和平。三言两语,短短几分钟,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的心,拉近了老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把孩子很情愿地带进了课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首先,我从孩子喜欢的球类运动入手:“小朋友们,你们都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足球!”“篮球!”“乒乓球!”…… “呦,这么多小朋友都喜欢足球,我也和你们一样是个球迷!不过,今天由于场地的限制,我们想组织一次拍球比赛,有兴趣吗?” “有!” “咱们全班男女生分为两大组,每组商量一下,先为本组起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