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2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试题(含答案)

2022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试题(含答案)

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历史(海南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分为单项选择题I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

单项选择题I: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的住所。其形如倒扣木船,通常高2.5米左右,“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顶,在前后墙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体。这说明船型屋的建造取决于()A.人们的审美观念B.经济发展水平C.集体劳作的形式D.传统文化习俗

2.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

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

3.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4.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A.疆域拓展B.民户管理C.文化认同D.政权认同

5.《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

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

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

6.郭沫若在广东访某故居时写道:“早识汪胡怀贰志,何期陈蒋叛三宗。百年史册春秋笔,数罢洪杨应数公。”据此推断,“公”应指()

A.林则徐B.康有为C.孙中山D.蔡元培

7.1924年,共产党员罗汉、王文明、王大鹏等在海南创办农工职业学校。学校开设栽培、染织、雕刻等课程,同时讲授社会发展史和政治常识,并介绍共产主义和新三民主义。1926年春,增设政治课,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此可知,该学校的创办主要是为了()A.立农务本,学以致用B.实业救国,富裕海岛

C.普及教育,发达文化D.扶助农工,唤醒民众

8.1952年,以反细菌战为目的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国展开;到1956年,“除四害”(四害指老鼠、蚊子等病媒虫害)成为该运动的新内容。在整个过程中,群众是主体力量,既是参与者也是服务对象。这充分反映了()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B.群众运动取得了成效

C.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D.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9.如图中全球经济增长最大贡献国排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体制机制创新B.生产要素增加C.产业结构优化D.信息技术推动

10.19世纪前,人们认为古希腊信史始于公元前776年即古代第一届奥林匹亚赛会。19世纪后期以来,随着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的发现,古希腊文明史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文明的研究也经历过类似过程。这说明()A.历史资料的多元性推动历史认知的进步B.文字记载的主观性限定解读历史的边界

C.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体现历史进程的样态D.历史记忆的传承性塑造族群身份的认同

11.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复苏的标志之一是“修建城墙”。一“墙”之隔区分了墙内外居民的法律身份:墙内居民因特许权解除了在采邑制和庄园制之下形成的人身依附关系,并可自由选择其经济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这一历史现象()

A.表明了封君封臣之间的关系B.概括了西欧封建庄园的特征

C.呈现了王权逐步加强的趋势D.说明了城市自治产生的前提

12.综合下图信息,最适合探究的主题应是()

时间:15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国家:英法西葡荷俄日美

|地点:圣多明各巴西利亚马尼拉孟加拉巴达维亚开罗开普敦佛得角索马里

A.欧洲列强的兴衰和更替B.资本主义的早期萌发

C.殖民体系的形成与演变D.整体世界的发展主线

13.下图是1953年苏联报刊上发表的一幅漫画,它揭示了()

A.热核武器竞赛的现实B.意识形态的斗争

C.热战一触即发的危险D.冷战对峙的加剧

单项选择题Ⅱ:14-15题,每题3分,共6分。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为3分,有2个选项各为1分,错误项为0分。选出最佳项,多选不得分。

14.明代,上海只是一个小城镇,人们以说嘉兴话为尚;清代,上海属苏州管辖,人们以会说苏州话为荣;到了现代,上海已成为著名大都市,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上海话。这一变化深刻地反映出()

A.追逐新潮的心理取向B.时代变迁的历史印记

C.行政区划的变迁过程D.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15.寄生在南美洲红色仙人掌上的一种小昆虫的血液,曾是制作胭脂红颜色的原料。印加人把这种胭脂虫视为奇珍异宝,密不告人。后来西班牙殖民者也将其视为重大商业机密,不容他国染指,借以牟取暴利。19世纪,一名法国人在南美种植园窃得这种昆虫,开始在欧洲培育,打破了西班牙对此种颜料的长期垄断。胭脂红颜色的原料从秘密到广为人知的既成事实,最适合用来说明()

A.细节描述是历史书写的有益方式B.时空观念是历史研究的思维方式

C.资源垄断是历史解释的首要内容D.偶然事件是历史必然的重要体现

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题14分,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3分。

1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根据材料,指出两城在城市功能上的相同点和在城市布局上的不同点。(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城在城市布局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人民生活保障建设。1948年,东北行政区委员会颁布的《东北公营企业暂行劳动保险条例》是我国在较大区域内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解放后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积累了经验并奠定了基础。

1951年,政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一位得知此消息的职工说:“社会主义好,生、老、病、死有劳保。”到1952年11月底,全国实行《劳保条例》的企业达2860家,职工320万人。1953年,政务院又发布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若干修改的决定》。1956年,全国实行《劳保条例》的职工达到1600万,比1953年增加了近4倍,签订了集体合同的职工有700万人,比1953年增加了10倍,合计共有2300多万职工享受了《劳保条例》规定的不同保险待遇。至此,享受劳动保险的职工占国营、公私合营、私营企业职工总数的94%。1956年,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缺乏劳动力或者完全丧失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

弱、孤、寡、残疾的社员,在生产上和生活上给予适当的安排和照顾,保证他们的吃、穿和

柴火的供应,保证年幼的受到教育和年老的死后安葬,使他们的生养死葬都有依靠。”

——摘编自《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10)》

(1)根据材料,概括过渡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建设取得历史成就的背景。(8

分)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①1870-1913年②1913-1950年③1950-1960年④1960-1970年

法国 1.6 0.7 5.0 5.8

英国 2.2 1.7 2.8 2.7

美国 4.3 2.9 3.2 4.0

德国 2.9 1.3 7.7 4.8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表内国家在第②时段和第③时段的经济活动对世界产

生的主要经验和教训。(8分)

19.(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年)说:“我们当然想看看发明的

力量、优点和作用。由此引出了无数变化,以致任何帝国、任何教派、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

的力量和影响似乎都不及这些机械性的发现。”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年)认为:“技术发明要比科学思想传播得更快更远。”

(1)在下面的资料夹中选择可以作为依据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描述指南针的传播路径。

(7分。要求:写出传播路径并用具体材料佐证)

[资料夹]

①13世纪初阿拉伯地理学家阿布·菲达所著的《地理志》是首次记载指南针用于航海的

阿拉伯文献。

②成书于1119年的《萍洲可谈》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

观指南针。”

③阿拉伯人蒲寿庚于1241年至1252年在福建泉州任提举市舶,管理本地与海外贸易

事务。

④英国学者尼坎姆于1190年用拉丁文写的《论自然界的性质》记载:“当水手在海上航

行,遇到阴天看不到阳光,或夜间世界笼罩一片黑暗时,不知道其船行方向所指,便将针与

磁石接触。此时针在盘上旋转,当旋转停止时,针就指向北方。”

⑤1096-1270年,欧洲十字军进行了八次东征,远达东地中海沿岸地区。

⑥据史学家陈垣先生的考据,自924年至1207年,大食正式遣使中国39次。《宋史》

载:“开宝四年(971年),置市舶司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凡大食、古逻、阇婆、

占城、浡泥、麻逸、三佛齐诸蕃并通贸易。”

⑦明代隆庆年间,李豫亨写道:“近年吴越闽广屡遭倭变,倭船尾率用旱针盘,以辨海道,获之仿其制……始多旱针盘。”

⑧有学者指出:“中国人从发现磁石指极性到以人造磁针做成罗盘,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间……表示这种技术原创过程的艰辛。而欧洲从对磁石指极性一无所知到12世纪末短时间内一下子跳到直接以水罗盘导航,没有技术原创过程的发展特点,显然是接受外来的现成经验后制造出来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简评指南针应用的历史影响。(6分)

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海南卷)

历史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B

C A C

D C A A D C B B/A/C D/A/B

宗教活动等功能。

在城市布局上的不同点:唐代长安城实行坊市制,布局方正、讲究对称、功能分明、形制统一;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布局沿主要干道和城墙分布,呈现“Y”形。

(2)原因:政治制度:唐代实行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突出皇权至上;君士坦丁堡继承罗马帝国政治制度,强调公民权利。军事防卫:长安城地理位置相对安全,更侧重城市规划布局;君士坦丁堡更侧重军事防卫。思想文化:唐代强调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和皇权至上;君士坦丁堡信奉宗教。地势地形:长安地处关中平原,地势平坦,利于城市建设;君士坦丁堡坐落于山丘之上,紧邻海峡,建设用地相对较少。

17.(1)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注重法治化、制度化;先试点后推广,稳步实施;体现社会主义原则;普及率高、涵盖面广,涉及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注重对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的保障。

(2)背景:解放战争的胜利;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恢复的基本完成;“一五”计划的开展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确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等。18.(1)①法国:1913年前较快增长;20世纪前半期增速明显下降;1950-1970年,高速增长。②英国:总体上平稳缓慢增长;20世纪前半期增速有所下降;1950-1970年,恢复增长。③美国:1913年前高速增长;20世纪前半期增速明显下降,但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仍保持优势;1950-1970年,恢复高速增长。④德国:1913年前较快增长;20世纪前半期增速下降;1950-1960年,高速增长;1960-1970年,增速有所放缓。

(2)在第②时段,两次世界大战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速普遍下降,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其经济增速仍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保持优势。在第③时段,二战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借鉴罗斯福新政的经验,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二战后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稳定了国际金融和贸易秩序,有利于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二战后,英、法、德等欧洲国

家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逐步走向联合,从而促进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

主要经验:经济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世界各国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实施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济政策;各国要加强经济交流和合作,促进国际金融和贸易的体系化和制度化建设。教训:战争和掠夺不符合本国和世界的发展利益;金融战和贸易战等反全球化措施使经济危机愈演愈烈。

19.(1)传播路径:根据资料②可得出,中国在12世纪初已明确记载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根据资料①④可得出,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在不晚于12世纪末已学会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根据资料③⑥可得出,中国在宋朝时期与阿拉伯帝国交流密切。由此推断,中国的指南针技术在13世纪初之前已传至阿拉伯帝国。根据资料⑤可得出,11-13世纪,欧洲和阿拉伯帝国战争频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促进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综合上述资料可推知,中国的指南针技术于12世纪末之前经阿拉伯人传至欧洲。根据资料⑦可得出,在中国明朝时,指南针已东传至日本。

(2)历史影响:指南针的应用加速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等人类重大航海事件的发生,使世界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指南针传入欧洲,加速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欧洲在世界历史中的优势地位逐渐确立;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紧密了全球经济联系;为早期的殖民扩张提供了技术条件,给亚洲、非洲、美洲殖民地带来灾难,但客观上加速了这些地区的近代化。

2021年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含答案) 试题类型: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海南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图1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 当是 A.商 B.周 C.秦 D.唐 2. 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耍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十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抻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7.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敷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 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 c.对关羽的信仰符台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 8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根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9.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普。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骇俗(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10.公元前406年,雅典取得阿基纽西海战胜利,但也造成了数千士兵因船破沉没溺水身亡。在随后的公民大会上,指挥这次战役的6位将军被指控救援不力。在没有听取6位将军个人申辩的情况下,就将他们判处死刑。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公民大会掌握城邦目法权 B.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至上权威 C.被告人没有法庭申辩权利 D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存在冲突 11.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A.维护教皇权威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 12.德国19世纪中期仍处于分裂状态.促成德国实现统一的人物是 A.马丁・路德B.俾斯麦 C.加尔文 D.歌德 13.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到3 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 B 工场手工业进入了鼎盛时期 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 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 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

2022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试题(含答案)

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历史(海南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分为单项选择题I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 单项选择题I: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的住所。其形如倒扣木船,通常高2.5米左右,“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顶,在前后墙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体。这说明船型屋的建造取决于()A.人们的审美观念B.经济发展水平C.集体劳作的形式D.传统文化习俗 2.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 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 3.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4.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A.疆域拓展B.民户管理C.文化认同D.政权认同 5.《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 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 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 6.郭沫若在广东访某故居时写道:“早识汪胡怀贰志,何期陈蒋叛三宗。百年史册春秋笔,数罢洪杨应数公。”据此推断,“公”应指() A.林则徐B.康有为C.孙中山D.蔡元培 7.1924年,共产党员罗汉、王文明、王大鹏等在海南创办农工职业学校。学校开设栽培、染织、雕刻等课程,同时讲授社会发展史和政治常识,并介绍共产主义和新三民主义。1926年春,增设政治课,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此可知,该学校的创办主要是为了()A.立农务本,学以致用B.实业救国,富裕海岛 C.普及教育,发达文化D.扶助农工,唤醒民众

历史高考试题及答案2022

历史高考试题及答案2022尊敬的考生: 以下是2022年历史高考试题及答案。本次试题共分为选择题和主观题两部分。 选择题部分(共60题,每题2分,共120分) 1. 以下哪位中国历史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A. 李渊 B. 刘邦 C. 曹操 D. 文天祥 答案:A. 李渊 2. 下列哪次战争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中法战争 C. 抗日战争 D. 甲午战争 答案:A. 第一次鸦片战争 3. 以下哪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A. 五四运动 B. 黄帝内经 C. 三峡工程 D. 长城 答案:B. 黄帝内经 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开始于哪个时期? A. 清末民初 B. 文化大革命 C. 改革开放 D. 新中国成立后 答案:A. 清末民初 5.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家? A. 杜甫 B. 李白 C. 柳宗元 D. 孔子 答案:D. 孔子

(以下省略50道选择题)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五胡十六国时期。 答案:五胡十六国时期,是指鲜卑、羯、氐、乌桓、羌等少数民族 政权建立的时间,大致持续了近一个世纪。这段时期的政权更迭频繁,各民族政权在经济、文化和军事方面都对中国产生了影响。 2. 请分析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答案: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贸易路线,将中国与中亚、 西亚、东欧进行商贸联系。丝绸之路交流了经济、文化、技术和宗教 等方面的信息,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与合作,对世界文明史产生了深 远影响。 二、论述题 请以中国古代的两个历史事件为例,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的两个历史事件分别为唐朝的开元盛世和明清时期 的海禁政策。开元盛世是唐朝时期的一个繁荣时期,政治、经济、文 化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海禁政策是明清时 期的对外贸易限制政策,导致中国错失了与外界贸易的机会,对中国 社会和文化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2022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22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为了帮助大家找到完整的2022高考试题及答案资源,特为大家整理了2022年高考 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通过本文大家就能了解到31个省区市2022年高考试卷类型、各科真题及答案解析,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2022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完整版)! 2022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完整版)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 适用地区: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 语文数学(文科)数学(理科) 英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河南、吉林、黑龙江、宁夏、内蒙古、安徽、江西、山西、陕西 语文数学(文科)数学(理科) 英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2022年新高考全国一卷 适用地区:湖北、山东、广东、江苏、河北、湖南、福建 语文数学英语(外语)

物理化学生物 政治历史地理 2022年新高考全国二卷 适用地区:辽宁、海南、重庆 语文数学英语(外语) 物理化学生物 政治历史地理 2022年高考北京卷 适用地区:北京 语文数学英语(外语) 物理化学生物 政治历史地理 2022年高考上海卷 适用地区:上海 语文数学英语 物理化学生物 政治历史地理 2022年高考天津卷 适用地区:天津 语文数学英语 物理化学生物 政治历史地理 2022年高考浙江卷 适用地区:浙江 语文数学英语 物理化学生物 政治历史地理 如何模拟填报志愿 (一)登录 1.打开浏览器后,考生在地址栏输入网址进入模拟志愿填报登录界面。

2.输入考生报考卡上的卡号、密码和验证码后,点击“登录”按钮进入系统,进入后,查看“报志愿须知”。 勾选“已阅读”复选框,点击“志愿填报”按钮,即可进入填报志愿类型选择界面。 (二)填报志愿 1.选择要填报的志愿类型,点击“志愿填报”按钮,进入填报界面。 2.选择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点击院校输入框,在弹出院校选择界面点击“所有”或省份名称,将列出院校名称,点击院校名称,将自动填入该院校志愿。 选择院校后,点击专业代码输入框,系统会弹出专业选择框,点击专业名称,自动 选择该专业,按此方法依次填报其它专业志愿。 对志愿填报的学校服从专业调剂的,点击“服从”复选框。 依次填写完需要填报的志愿后,点“确认提交”按钮,考生填报的志愿将被保存到 省考试局数据库。 提交成功后点击“查看填报的志愿信息表”按钮可以查看已经保存的志愿。 若要修改已经提交的志愿,在查看志愿信息界面点击“修改志愿”按钮。进入填报 界面,在需要修改的志愿对应的院校和专业上重新选择,操作方法和前述的填报志愿 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方法相同。 若需要对第一志愿进行加密,考生要在数字签名私钥编辑框中输入报考卡上的数字 签名私钥,点击“第一志愿加密”按钮,若加密成功,会弹出信息框“第一志愿加密 成功”,表示第一志愿已经加密。 (三)安全退出 考生检查填报志愿无误后,点击“退出系统”按钮,安全退出志愿填报系统。 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 一、高考志愿填报注意考生未来职业选择和方向 考生及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要结合自己的高考分数和兴趣爱好综合考量之后再进 行选择,确定好报考专业的范围和培养目标,并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和规划有一个 准确的认识。 二、掌握一些高考志愿填报的系统知识 高考志愿对于考生来说的重要作用并不次于高考,高考志愿的填报决定了未来被哪 一个专业录取,以及毕业以后的工作选择和方向。因此考生和家长需要多方了解高考

2022届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卷(原卷版)

2022届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考试(二) 历史 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1989年,江西新干商代墓葬遗址出土了475件青铜器,其中有犁铧、铲、锸、耜等17件青铜农具,农具不仅器表装饰有精美的花纹,而且出土时残留着碳化的丝织品。除此之外,还有玉器100多件,陶器300多件。这可用来说明,商代 A.江西是南方青铜铸造中心B.大量使用青铜农具 C.丝织业发展相对较为成熟D.手工业发展水平高 2.《北齐律》将最严重的犯罪概括为“重罪十条”,予以严惩,它们是“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这反映当时 A.政府强化社会基层教化B.北齐实行了严刑峻法 C.中华法系已经正式确立D.律令具有儒家化特征 3.宋代的政治制度,除官职之外,另有所谓“差遣”,有官职者未必有权,必须由皇帝别敕“差遣”,才能治其职掌范围以内的事,纵使是宰相的分内之事,皇帝也可以别遣他官办理。据此可知,宋代的“差遣” A.目的在于削弱宰相权力B.官员只有虚职没有实权 C.实质是专制皇权的加强D.有效提高政府行政效率4.1681年,康熙北巡塞外,蒙古诸部将原喀喇沁、敖汉等部的游牧地献给清廷,康熙在此地建木兰围场(见图)作为皇家狩猎场。史书记载,自1683年至1820年在木兰围场共举行狩猎活动105次。木兰围场的设立 A.有巩固北方边防的政治目的 B.对提升军队战斗力成效卓著 C.旨在传承蒙古骑射文化传统

D.说明清廷重视锻炼人的体魄 5.下表反映了1866—1870年间天津帆船、轮船在江海运输地位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轮船在江海运输中作用日益重要 B.近代中国的民族航运业快速发展 C.江海运输业已经被列强完全控制 D.列强在天津逐步确立了贸易优势 6.下图是湖北某一时期的形势图。据此可知,当时 A.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发展B.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C.辛亥革命群众基础深厚D.湖北军民投身抗战 7.1929年12月,毛泽东古田会议上提出:“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红军必须执行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三大任务。这一思想A.推动了井风山根据地的建立 B.促进了新型人民军队创立 C.肃清了人民军队中的旧思想 D.丰富了党的军队建设理论 8.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指出,中

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适用省份云桂贵川藏)

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考试省份:云南、贵州、四川、广西、西藏 24.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 25.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 A.削弱了藩镇势力 B.强化了分封体制 C.凸显了专制集权 D.动摇了宗法制度 26.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 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 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27.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承续华夏传统 B.倡导疑古辨伪 C.弘扬程朱理学 D.保存历史文献 28.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 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 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

2022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真题(含答案)

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真题 历史卷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注意:下列选择题有且仅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请将正确答案选涂在答题卡上。 24.汉否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戏者称须帝尧。老者敢云:“再日出而作,日落人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故!”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B) A.孔子 B.老子 C.韩车 D.墨子 25.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室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C) A.削弱了落镇势力 B.强化了分封体制 C.凸显了专制集权 D.动部了宗法制度 26.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人的商品以香料,降角,象牙,페期,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颜丰,这表明,在宋朝(D)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 B.开辟了海上丝调之路。 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 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27.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湾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案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繁,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 A.承续华复传统 B.仍导疑古辨伪 C.弘扬程朱理学 D.保存历史文献 28.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D)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 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 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 29.“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求》《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期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B0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沸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30.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卒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说明,边区政府(A) A.具备了新民主主义的特征 B.脱离了 国民政府管辖 C.代表根据地社会全体意志 D.仿行苏联的政治制度 31.图3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 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 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B) A.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B.民众就 业观念的转变 C.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 D.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 32.梭伦为了鼓动雅典人重开争夺萨拉米斯岛之战,在广场上当众朗诵自己的诗歌,促使雅典人废除

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2 近现中国思想文化(解析版)

2022年高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历史)12近现中国思想文化 考点一:(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 01.(2022年北京卷文综历史41)中法两国的文化沟通源远流长。2022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进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广为宣扬。《论法的精神》和《社会契约论》也被译成汉语出版。 (2)概括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并分析其思想在近代中国广为传播的缘由。(8分) 【答案】 (2)思想:反对君主专制,主见三权分立,提倡公平、自由,提倡天赋人权,提倡主权在民。 缘由:中华民族危机严峻,需要政治变革;政治变革需要新的理论指导;西方民主思想成为中国政治变革的理论武器。 【考点定位】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进展·启蒙运动·孟德斯鸠与卢梭;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的缘由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同学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第一问就是直接运用所学学问回答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主见,属于比较简洁的考题,仅仅考查了记忆,这就要求高考复习中不能忽视基础史实的背诵问题;其次问中西结合,分析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的缘由,结合甲午战后中国的时代背景不难分析出答案。从今题我们可以生疏到今后的复习要留意重大历史时间的背景、缘由等的分析,要把中外历史联系起来复习,留意中外历史大事的关联性。 02.(2022年江苏单科卷历史8)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维新变法时期报纸比较多,除了《国闻报》,还有《时务报》等,故A项错误;材料中“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的信息说明维新派目的是传播国外新思想,故B项正确;材清政府对维新派活动是限制的,故C项错误;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国内采访偏重于北方各省,从创办的地点到稿件的来源来看,是在北方,但维新思想的传播,通过报刊对南方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尤其是湖南以谭嗣同为首的,大力宣扬维新变法思想,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思想•报纸影响 【名师点睛】复习中要把握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为主线的思想解放潮流的线索: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抵制派、洋务派主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处于“器物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主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仿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处于“制度层面”;资产阶级激进派则掀起新文化运动,主见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处于“思想层面”。“向西方学习”屡次碰壁,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 03.(2022年上海单科卷历史18)下列选项中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的是() A.所谓造成新文化,融合东西两大文明之奇功,或可企致 B.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C.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 D.吾人承孟荀传统之后,更兼收并蓄西方两派学说,不必借甲以排乙,或借乙以排甲 【答案】B 【考点定位】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思想潮流的演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名师点睛】“中体西用”是19世纪60年月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训练、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见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接受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训练方面的具体方法来挽救统治危机。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最早揭示了这种思想。 04.(2022年上海单科卷历史33)“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

2023届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七)历史试题

2022—2023学年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七) 历史 1.本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共8页。 2.考查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分为单项选择题I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 单项选择题Ⅰ: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西周时期,王城规模庞大,大多没有城墙,宫殿、宗庙、工商活动和居民区域零落分布,无明显功能分区。东周时期,王城规模缩小,呈现大郭城(工商业区和居民区)内套宫城(宫殿和宗庙)结构,宫城和郭城均有坚固的城墙。以上变化反映出东周 A.工商业集镇的规模扩大 B.天子权威与都城营建强化 C.礼乐等级秩序逐渐加强 D.军事动荡与社会分化加剧 2.西汉末年,太官曾通过昼夜燃火的温室来反季节种植稀缺的“葱韭菜茹”。担任少府的召信臣以“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为由,奏请禁止栽培此类“非法食物”并获准,“省费岁数千万”。这表明当时 A.主流价值渗透宫廷生活 B.精耕细作坚持以农为本 C.作物栽培影响天人观念 D.财政危机阻碍技术革新 3.南北朝时期,很多寺院大量接收政府和民间的捐输,它们据此开展典当业务,以“济民”名义放贷牟利,还宣传赖债的人来世要做牛马去偿还。据此可知当时寺院从事典当业务的重要信用来源是 A.寺院承担的赋役义务 B.老百姓对佛门的信仰 C.信贷服务的逐利动机 D.政府的三教并行政策 4.唐代中后期,官民葬礼“贵贱既无等差,资产为其损耗”的现象愈演愈烈,政府遂重申唐代前期《开元礼》和《丧葬令》的葬礼要求,并通过制、敕使之具体化,还增加了对内侍官、散试官、幕府官员和庶民葬礼的规定。可见,当时唐朝 A.礼教和法令开始紧密结合 B.适当扩大监察机构权力 C.重视规范和引导社会风气 D.促使政治秩序趋于稳定 5.明代内阁大臣长期以皇帝直接任命为主。明神宗万历十九年(1591年),吏部尚书陆光祖上疏,主张今后阁臣人选悉由廷推。自此,由部院大臣与科道官员会同推举人选、奏请皇帝点用成为入阁定制。这一变化使得 A.中央行政中枢发生转移 B.决策效率出现迟滞问题 C.部门斗争逐渐趋于和缓 D.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6.表1为1858—1866年中外部分条约文本所用的法定文字情况统计。

2022年新高考全国一卷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2年新高考全国一卷历史试卷及答案 为了帮助大家全面了解2022年新高考全国一卷历史卷,大家就能知道2022年新高考全国一卷历史难不难?有哪些题型?考了哪些知识点?以及历史试卷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有哪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新高考全国一卷历史试卷及答案,以供大家参考! 2022年新高考全国一卷历史试卷 截止目前,2022年新高考全国一卷历史试卷还未出炉,待高考结束后,力力会第一时间更新2022年新高考全国一卷历史试卷,供大家对照、估分、模拟使用。 2022年新高考全国一卷历史答案解析 截止目前,2022年新高考全国一卷历史答案解析还未出炉,待高考结束后,力力会第一时间更新2022年新高考全国一卷历史答案解析,供大家对照、估分、模拟使用。 2022高考填报志愿应该用什么设备 填志愿可以在手机上填写,但是手机上填容易出现乱码,并且手机屏幕比较小,造成填报错误,填报志愿环节对于考生来说十分重要,不允许有一点失误。电脑操作方便,且不容易出现数据失误,首选的当然是电脑。因为用手机填报志愿,系统不同,容易造成填报错误,为了更为直观方便的进行志愿填报建议还是使用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都是不建议的。另外建议填报志愿在截止日中午十二点前先填报一次,截止时间前如果需要修改还是可以修改的,以防万一。 高考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1、对于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填报四个学校,每个学校可以填报六个专业。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在填写志愿的时候,代码一定要填报准确。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考生在填第一个学校的时候,可以填的稍微高一点,第二个和第三个志愿可以填和你高考成绩排名差不多的,最后第四个可以填的稍低一些。这样拉开梯度来填报高考志愿,比较有保障。 2、高考文理类考生填报高考志愿采用的是平行志愿和整体志愿两

海南省2022高三历史上学期高考全真模拟卷(2)

海南省2023年高考全真模拟卷(二)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分为单项选择题Ⅰ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 单项选择题Ⅰ: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古代中国,青铜器既是能够上通天地鬼神的宗教礼器,亦是受命于天的神圣象征。中国历朝历代的君王将青铜器视作国之重器,而金石收藏与研究自宋代以来就成为了文人社会的重要传统。这主要反映出中国古代 A.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 B.注重礼乐文化传承 C.长期受到宗教信仰束缚 D.青铜铸造长期繁荣 2.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秦始皇下令从内地迁往北河、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一带3万户农民,约10余万人口,并给迁移民户赐爵一级。这一举措 A.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拓展了秦朝统治疆域 D.增强了边疆防御力量 3.唐诗中有大量描写自然山川的诗作。从地域上看,神奇秀丽的江南、文化底蕴丰厚的中原、奇峭险峻的巴蜀、壮美奇异的边地山水风光尽收其中。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的诗里,处处体现出诗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这些诗作 A.丰富了古代诗歌的体裁 B.体现出对藩镇割据无比痛恨 C.反映了唐代经济的繁荣 D.有利于加强国家认同的观念 4.1279年,元朝在全国设置27个观测站,进行天文观测,这些观测站“东起高丽,两极滇池,南至占城,北尽铁勒”。这反映了元朝 A.中央加强对边疆的控制 B.民族政策的灵活开明 C.政府重视完善天文历法 D.闭关锁国政策的废除 5.1651年,顺治帝批准了由都察院制定的“条议巡方事宜”,要求巡按官员须亲自察访,到达巡察地的3天内,需将他关于巡防工作的敕谕刊刻,并发放道府县,向城里乡绅士人公布。如不刊刻,不遍发,经都察院察究,就要以违旨论处。这一规定旨在 A.规范地方政府行政行为 B.促进中央政令的畅通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避免地方政治的腐败 6.图1是19世纪以来中国很多城市出现的新事物。这一现象反映了

2022年新高考广东历史高考真题(部分试卷,答案仅供参考)

第1页,总9页 绝密·启用前 2022年新高考广东历史高考真题(部分试卷,答案仅供参考)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2.“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A .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 .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 .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 .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3.如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第2页,总9页 …○…………线…………○※※ …○…………线…………○ A .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 .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 .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 .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4.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A .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 .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 .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 .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5.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A .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 .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 .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 .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6.如表反映二人争论的问题是 1889年张之洞与李鸿章的争论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新高考地区专用(含答案 )

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 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全国·高考真题)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 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诸侯国接受天子分封并进行世袭统治,西周中期至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不断发展,垦田数量增多,推动了诸侯国内部分封规模的扩大,D项正确;井田制在战国改革变法中被废除,排除A项;春秋时期,随着诸侯国实力 增强,传统分封体制受到冲击,天子权威日益削弱,排除B项;诸侯国大夫的采邑不断增多,实力逐渐增强,将会危及诸侯国君权力,排除C项。故选D。 2.(2021·湖北·统考高考真题)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 但樊英称病推辞。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东城。 该责问方式体现了() A.君权削弱B.中央集权 C.吏治腐败D.豪强崛起 【答案】B 【详解】据题意可知,东汉汉顺帝由于名士樊英没有顺从朝廷的征召而责问地方郡县,地方官府则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东城,由此体现了汉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是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B项正确;该责问方式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强化,而非君权削弱、吏治腐败和 豪强崛起,排除ACD项。故选B项。

2020年高考真题——历史(海南卷)含解析

海南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 A. 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 B. 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 C. 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 D. 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初年,通过对王族的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也拓展了周王朝的疆域,A正确;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深远,B排除;皇权的统一是在秦朝,C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 2. 如图是从汉至明的服饰示意图,所体现的阶层特征表明了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 B. 礼制对中国服饰的深远影响 C. 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历史变迁 D.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所涉及的“上、中、下”所体现出的等级可以看出,不同等级的服饰是不一样的,这与传统礼制强调等级秩序有关,故B项正确;ACD项与主旨没有关系,排除。 3. 如表唐诗(摘录),可见 A. 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B. 宫廷文化已经普及到民间 C. 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D. 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士”、“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体现的是劳动生活对诗歌创作的影响,D正确;材料与民族交融无关,A排除;材料是对下层百姓生活的描写,非宫廷文化,B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 4. 《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此景的出现,表明 A.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宽松环境利于商业繁荣 C. 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D. 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改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北宋时期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经营活动相对自由,B正确;A是在安史之乱后,排除;材料无关官营手工业的发展,C排除;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D排除。故选B。 5. 《明夷待访录》载:“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这一

2020年高考真题——历史(海南卷)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Ⅱ卷) 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 A.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 B.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 C.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 D.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 2.图1是从汉至明的服饰示意图,所体现的阶层特征表明了 图1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 B.礼制对中国服饰的深远影响 C.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历史变迁 D.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3. 表1唐诗(摘录)

A.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B.宫廷文化已经普及到民间 C.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D.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 4.《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亦同或有卖洗面水、腹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此景的出现,表明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宽松环境利于商业繁荣 C.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改变 5.《明夷待访录》载:“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这一论述表明该书作者 A.主张废除宰相制 B.倡导无为而治 C.倾向于限制君权 D.反对王位世袭 6.民俗钱币是古钱币的一种,大多由民间私制而成,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图2寓意 图2 清代民俗钱币图案 A.学以致用的价值取向

B.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张 C.心外无理的哲学思想 D.克己复礼的行为规范 7.有一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曾出现过一系列努力,旨在改造政权到某一程度,使之一方面得以顺利参加近代世界的种种活动,另一方面又无须彻底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体现这些观念的制度。最能佐证该学者观点的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8.1902年,中国部分地区遺遇了癌疫,《大公报》给予极大关注,在社会各界人士投递的稿件中出现了“微生物”等词,还有一则来函写道:“凡有害于民者,莫不出示以严禁之,卫生有术,故能疠疫潜销焉。”这表明 A.大众传媒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方式 B.近代科学的卫生观念在防治疫病中得到传播 C.细胞学说开始成为探究生命科学的理论基础 D.癌疫彻底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方法 9.1927年8月-1937年6月,一大批共产党人和受共产党影响的知识分子不惧“白色恐怖”的威胁,仍翻译出版大量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时人评论道:“在这时,一个教员或一个学生,书架上没有几本马克思的书,总要被人雕不起的。”这反映了 A.社会各阶层认清了资本主义本质 B.革命志士坚定的理想信念 C.知识分子普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D.中国民主革命出现新高潮 10.1945年2月,晋察军区决定将主要发展方向放在热辽和雁北地区。5月,晋冀军区发起雁北攻势作战,在50余天内歼灭日伪军1100余人,扩大解放区5000多平方公里解放人口约40万,据此可知 A.抗日战争进入防御阶段 B.全国军民开始奋起抗战 C.战略决战正式拉开序幕 D.敌后战场发挥重要作用 11.1949年春夏之问,当中国革命战争即将胜利时,毛泽东为制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其中,“另起炉灶”外交方针所回答的问题是

2021-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之图表类选择题

2021-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之图表类选择题 1. (2021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如表中的报道最能佐证《晋察冀画报》关于抗战的摄影报道统计表(部分) A.侵华日军的罪行 B.正面战场的战况 C.敌后战场的作用 D.抗日战争的胜利 2. (2021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据如表可知,梁启超对时局的看法

A.希望西方国家给予经济援助 B.基于变法革新进行社会改造 C.宣传民权思想实现君主立宪 D.立足世界视角寻求救国之道 3. (2021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如表反映了清代前期主要财政岁入一览表单位:万两(银) A.繁荣背后潜藏危机 B.近代前夜发展停滞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土地兼并程度加深 4. (2021年新高考河北历史高考)下表为中共中央及相关组织颁发的部分文件。这些文件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完成革命中心转移 B.高度重视群众工作 C.将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 D.倡导革命统一战线 5. (2021年新高考河北历史高考)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B.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 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 D.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6. (2021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如表中的评论反应出当时

A.社会分工日益精细 B.农商皆本成为共识 C.工商致富备受推崇 D.职业观念发生变化 7. (2021年山东省高考历史试题)如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 C.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D.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发展 8. (2021年山东省高考历史试题)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 A. B.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