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资料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

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第五章、我国的四地理大区域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区域划分的原因: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2、区域的类型:自然区域热带、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区域、行政区域、工业区等

3、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季风区大致包括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非季风区大致包括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一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面积20%;人口40%,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矿产资源:铁;主要能源:煤炭、石油;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

二、生态环境及治理

脆弱的生态环境:由于长期的垦植开荒、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东北:黑土流失;华北:旱、涝、碱、风沙威胁;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

东北平原: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建生态家园;华北平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营造农田林网,改善土壤,减轻灾害;黄土高原:植树种树,退耕还林,退林还牧,发展生态农业;南方地区:一、位置范围

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面积占25%;人口占55%,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广西、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人数较多的有: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

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植桑养蚕-蚕丝的主要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

主要水果:两广、闽、台胜产甘蔗;南部沿海地区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柑橘、桂圆等水果;海南岛出产椰子;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主要能源:核能和水能丰富;

二、生态环境及治理

1、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加固堤坝;疏浚水道;重点限期治理污染源;

2、红壤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发育而成的,含铁、成风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是我国南方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改良: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等以改变土壤的酸性,种植茶树、油树、杉树、马尾松等耐酸性经济林木以抑制土壤的粘性;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

藏地区

一、西北地区: 1、位置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内蒙古自治区,新疆,宁夏,甘肃北部,面积30%,人口4%,人口密度小,人口比较稀疏,以汉族为主,大致占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他们分别聚居在内蒙古,宁夏,新疆;

2、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气候以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植被景观自东向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降水量自西向东越来越少;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边缘出现稀少的绿洲;西北地区河流很少,而且多为内流河,多季节性河道;

这一切说明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P12活动1、2

3、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青藏地区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气候以高寒气候为主;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河流特点:河湖众多,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本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4、西北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牧场和主要畜种有各具特色;

沙尘暴的形成:西北地区由于干旱缺水,植被覆盖率低,经营管理粗放

,超载放牧和盲目开垦,沙化面积逐年扩大是造成北方沙尘暴的主要原因;

目前,西北地区的人民正在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林,大力发展人工草场,推广栏养和封地育草等措施和技术重建西部的生态环境;

6、青藏地区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

①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因为本区地势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太阳光线穿过时,热量损耗少,到达地面多;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多1000多小时,羊八井地热站;

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海拔高,气候寒冷,蒸发少,冰雪融水成为江河的主要水源;

③柴达木盆地—聚宝盆,察尔汗盐湖区;

7、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三江源头

三江源头地区位于青海省境内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黄河49%,长江25%,澜沧江15%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长期不和理的伐林、放牧和耕作—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严重退化,土壤沙漠化迅速,藏羚羊,野驴数量急剧减少,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恢复林草植被,治理退化草场,改善三江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北京

一、地理位置:

1、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距渤海150KM,东南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北京市的面积1;68万平方千米,现有人口1382万人;

2、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①地形:西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地势较高,东南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②气候:北京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年降水量609毫米;③河流:北京的河流属海河水系,三大河流:永定河、温榆河、潮北河;

3、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北京地处中纬度温度带,地处内陆且距海不远,这样的位置使北京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②战略地位优越,北京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北京市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③经济区位优越,北京西部背靠我国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抵我国最大的牧区内蒙古牧区;这些区域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

北京是国我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①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利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都在北京;

②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化、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样和科研机构,还有从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③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国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三、历史悠久的古城

1、古城格局:旧城格局形成于明、清时,城内建筑排列呈棋盘状,皇宫居于中心,通过中心有一条南北延伸并使城市左右对称的中轴线,呈“凸”字型,房屋朝向一般坐北朝南;

2、北京有着无数名胜古迹,长城、颐和园、天坛、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其中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3、北京城址自辽代以来在空间上有两次大的变迁,都是与水源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城市现代化1.城市现代化表现在经济的方方面面,如交通方便快捷、信息通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文化、教育、科研水平很高等等;2.北京是中国的心肝所在,是中国的象征,因此北京必须朝着现代化大都市方向发展,因为北京是历史文化古城,历史深刻地影响着今天;因此在北京的建设和发展中,应在注意保持旧城格局和原有风礼貌的同时修建现代化建筑,这使得北京的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殊景观;3.为了北京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北京越来越成为人地协调发展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二、香港人多地少,地形特点是山地多、平地少;扩张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方式:“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路;

三、香港发达的经济——“东方明珠”、“购物者的天堂”1、香港第三产业很发达,使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运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

2、香港的转口贸易发达,依托的条件有:①优越的地理位置;②灵活的经济政策自由贸易港③与祖国大陆的密切联系;P31香港和祖国大陆的优势互补关系

转口贸易是指从一国购进商品后,不在本地销售,而直接卖到其他国家的贸易形式,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原则: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出口产品:成衣,电子电器,料制品,纺织,钟表,玩具生产消费品为主,劳动密集型;

三、澳门经济及发展战略

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是博彩旅游业;

同内地联手,在珠海发展,形成澳门—珠海—广州发展轴线;

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地理位置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它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2、台湾的地形特征:多山,山地、丘陵占2/3,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其中,玉山为最高峰,

3、台湾岛是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4、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气候,温暖湿润,西部的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岛上约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樟树是台湾最着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此外台湾岛还有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的美誉;

台湾物产丰富的原因:低纬度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四面临海;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板块碰撞构造带;多山的地形;短急的河流;

5、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为主,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从6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6、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台北、台中、高雄等,它们在台湾西部沿海平原,影响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的因素有地形条件、交通条件、人口分布、开发历史悠久;6、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台湾的第三产业升幅较大,第二产业波动小幅度上升,第一产业持续下降,这说明了台湾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

第四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一、地理位置:位于我国西北边陲,从东向西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8个国家相邻,是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面积16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以维吾尔族和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二、自然环境:

1、地形:三山夹两盆,阿尔金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

2、河流:河流稀少,以内流河为主;

本区的两条主要河流: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3、气候—干旱;原因: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影响:气候干旱少雨,因此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冰川融水;在这冰雪冰川融水的滋润下,在盆地的边缘山麓地带出现了许多绿洲,新疆的人口城市等也就集中分布于这些绿洲中;

4、新疆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人们利用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发展了特色鲜明灌溉农业;小麦、玉米、高粱等

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基于特有的光热条件,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成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能源开发:新疆的油气资源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1/3,其中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22℅;

为稳定东部,大力发展西部,国家实施了“西气东输”工程,西气东输起点塔里木盆地的轮南,终点时上海,即目标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西气东输的概况以及给东西部带来的好处,P47图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

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1、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的有利条件:①区位因素:南邻南海,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②人文因素: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着名的侨乡;③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政策;

二、经济特点:

1、外向型经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

2、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资的主要来源地是港澳,产品也主要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赚取了大量的外汇;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它们之间的分工合作模式是“前店后厂”,“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3、辽中南和珠江三角洲的比较:导学练

三、城镇的发展

重要标志:土地利用方式显着变化

原因:①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②产业结构发生重在变化

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一、地理位置:P60活动1、2

1、位于云南省的南部,我国的西南边陲,北回归线以南,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

2、由于受来自印度洋上湿润的西南季风影响,西双版纳的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之分;

在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下,西双版纳形成了原始的热带雨林景观;是除海南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高大的望天树、板状根、绞杀植物、独木成林,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等;

二、丰富的旅游资源

1、这里地处边境,可以就近发展边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2、这里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独特,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热带动物王国”;

3、这里少数民族集中,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诱人.

注:西双版纳主要少数民族是傣族,住竹楼,吃竹筒饭,过泼水节,跳孔雀舞;这些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60活动2

三、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1、长期以来,西双版纳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和云南省有关政策的鼓励下,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使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促进了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

2、旅游业下滑的原因:①周边景点增多;②本地景点分散;③不法商贩缺德;④生态环境压力大;⑤景点大同小异;P63活动2、3

重振对策:P63活动2①要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②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P67活动1

1、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甘、宁四省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

2、黄土物质的形成:风成说---认为黄土是从中亚、蒙古的沙漠、戈壁吹来形成的;P67活动:2

3、黄土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P12活动1、3

1、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①地形一般为山区,并且坡度较大;②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③黄土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④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2、人为因素: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②开矿、修路的基本建设不注重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的废土石随意向河沟倾到,造成新的沙土流失;

P69活动3: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北部山区;形成条件: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大;

2、水土流失带来的后果;P68

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1、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P71图;

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P72活动2;

3、黄土高原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此外还有塌陷、滑坡、泥石流;

4、生态建设措施:①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解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①加强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②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它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③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向农民提供粮食和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④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

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岸地带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P75活动1、2

1、地理位置: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范围内;是一个典型的带状区域;

自东向西跨越的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大部分位于北纬25°——35°之间,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本区东部的上海、江苏、浙江在全国海上运输网中具有中枢地位,海洋运输发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①地形地势:总的看来比较低平,以平原、低矮的丘陵为主;

②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P75图水热条件好;③河流: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④自然资源丰富,如水和水能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等;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P78活动1

1、承东启西的纽带作用:P77图

①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连运,进入国际市场;②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③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④沿江地带是东部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2、辐射南北作用:P78活动1 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其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3、①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基础与条件——农业和工业基础雄厚,其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开发水准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②长江地带辐射的动力——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和相关的产业;③长江沿岸地带辐射的方向——由本地向南北辐射;④长江沿岸地带辐射的意义——以长江沿岸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使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三、沿江地带的城市

1、长江是沿江城市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

2、依托长江便利的航运和丰富的水资源,在长江沿江地带己形成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以及以它们为中心形成的四大城市密集区;

3、这些特大城市是本区域内的济经、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内外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4、沿江地带的城市分布密度差异:上游密度较低,中下游城镇分布密集,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

四、沿江地带的工业

1、四大工业基地:①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基地;②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③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④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四大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及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2、四大“工业走廊”雏形:①钢铁工业走廊:沿江地带有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②汽车工业走廊:沿江地带有上海桑塔纳、别克、赛欧、南京依维柯、武汉、重庆嘉陵、银钢等汽车摩托基地;③石油化工;④轻纺;

3、P83页活动长江上游与下游地区之间的协作:在积极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行动、共同发展”的原则,把中上游地区丰富的电力资源、市场广阔的优势和长江下游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形成长江经济带新的发展优势;

五、生态环境及治理: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长江中下游是洪涝灾害最集中、最频繁、最严重的地区;长江沿岸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主要是水污染和酸雨污染;

水土流失:①主要在长江上游地区;②原因: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③危害:P84图;④防治措施:P85活动1

洪涝灾害:①长江中下游是洪涝灾害最集中、最频繁、最严重的地区;②原因:P86活动2;③危害: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灾区生态环境遭到重创后,往往数年难以恢复;④防治措施:P86活动2

水污染:①主要发生在长江干流地区②原因:农田排水、工业污水、生活污水;P84阅读材料

③危害:污染水源,影响饮用水质量,危害人和生物的生命安全;④防治措施:P86活动3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对现有污染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限期治理,按期在标;

六、酸雨污染:华中、西南、华东三大酸雨区

①华中、西南、华东三大酸雨区,其中华中酸雨区目前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区;②原因: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学燃料,各种废气的排放;③危害:

使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造成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④防治措施:减少煤的使用,改用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西气东输”可改善本区的环境;

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

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的基本国情之一,因此1、应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因地制宜;2、加强区域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2.发挥地区优势是区域合作的前提,区域之间的合作恰恰是区域优势之间的互补;

区域合作的

二、在世界中发展

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

2.当今世界多极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带动各个国家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多方面的合作,同时竞争也日趋激烈,加入竞争中,寻求发展,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在合作、共同发展;如图

3.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漫长的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新的人地观和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的是一个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4.中国为什么加到WTO;①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从自身发展需要来看,加入WTO,融入世界,发展本国优势,对外开放,可促进祖国的发展;②从全球化的发展来看,加入WTO,加强与世界其它区域的合作,是发展的途径;③加入WTO,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促进世界的和平、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 正所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所以,想要做一个学识渊博的人,那么学习好地理是非常重要的。八年级的地理如何复习呢?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 【篇一:区域特征】 一、区域特征的基本方法 区域特征就是指某特定区域内各种自然地理要素(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和人文地理要素(人口、工业、农业、城市、交通等)综合作用形成的地理特征。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主要有综合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 1.综合分析法:从整体上认识和分析某区域的特征。区域特征是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的总体特征,需要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从整体上来认识。在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住主导因素,如气候酷寒是南极洲区域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其他自然特征(烈风、淡水资源和风能资源丰富等)和人文特征(无常住居民)。 2.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对照、比较和分析,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某地区的特征,多采用列表比较的形式,如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 二、区域特征分析 区域特征是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体现。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包括区域要素特征(地理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水系特征、经济特征等)分析、区域特征和成因的分析等。对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综合分析,主要从区域地理位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区域人文地理环境三大方面考虑。具体如下所示: 1.区域地理位置特征的分析思路 (1)绝对位置:主要是对某地区经纬度位置的分析判断,也就是根据一个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来确定该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和区域范围,如某地位于10~40,120~150,即可判断该地是澳大利亚。 (2)相对位置: ①海陆位置:主要包括大陆内部、大陆西岸、大陆东岸和被海洋包围的岛屿四种情况。要从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陆内部、大洋东西岸等进行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如某大陆的西面为太平洋,东面为大西洋,且位于南半球,则可确定该大陆为南美大陆。 ②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如某地位于太行山的西侧,某河流的凸岸等。 ③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或者邻国、邻省轮廓等进行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④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2.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 一个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使之形成特定的水热组合,即气候特征。气候影响所在地区的水文、生物、土壤等,这些要素构成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常见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地形特征 地形特征 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地表起伏状况、地形分布、地势高低方面来描述 地势特征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一:八下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着 1.自然环境差异显着: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海南岛长夏无冬,黑龙江长冬短夏。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东南沿海山清水秀,西北内陆沙漠、戈壁广布。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第三级阶梯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2.人文环境差异显着: (1)人类活动差异显着。例如,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如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名师点睛】 理解地理区域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学习并掌握各区域地理差异尤其是相邻地理区域差异的前提。 【名师点睛】 1月份0℃等温线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冬季河流是否结冰的分界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水田和旱第六章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我国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2)农作物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热门8篇)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热门8篇)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第1篇 知识点 考点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范围:东起①太行山、西至②乌鞘岭、南至③秦岭、北抵④长城,跨⑤晋、⑥陕、⑦甘、⑧宁等省区。 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成因:风成说认为黄土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考点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 (1)地形: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 (2)植被: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3)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 (4)黄土性质: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人为因素: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后果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

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考点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脆弱表现: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破坏后很难恢复。 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旱涝灾害。 考点四、生态建设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 课后习题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的土地总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其流失面积大约43万平方千米,其中严重流失区约有25万平方千米。这里地面支离破碎,生产条件差,成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彻底治理黄土高原,是我国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完成第4~5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气候干旱,黄土疏松 夏雨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千沟万壑 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地 整治黄土高原的中心任务是()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资料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 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第五章、我国的四地理大区域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区域划分的原因: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2、区域的类型:自然区域热带、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区域、行政区域、工业区等 3、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季风区大致包括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非季风区大致包括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一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面积20%;人口40%,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矿产资源:铁;主要能源:煤炭、石油;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 二、生态环境及治理 脆弱的生态环境:由于长期的垦植开荒、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东北:黑土流失;华北:旱、涝、碱、风沙威胁;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 东北平原: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建生态家园;华北平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营造农田林网,改善土壤,减轻灾害;黄土高原:植树种树,退耕还林,退林还牧,发展生态农业;南方地区:一、位置范围 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面积占25%;人口占55%,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广西、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人数较多的有: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 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植桑养蚕-蚕丝的主要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

地理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优质5篇)

地理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优质5篇) 1.地理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1篇 一、地理差异显著 1、我国的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的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2、在自然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二、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读课本P6图)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3、影响南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 4、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划分的依据是:地形、地势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气候: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气温在20℃以上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主要集中于夏季,属于半湿润区。 黑土地和黄土地: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华北平原由于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堆积)又常被称为“黄土地”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是我国主要的旱作农业区。 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称谓: 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山环:由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环绕东北平原。水绕:黑龙江、乌苏里江(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图门江、鸭绿江(中国的朝鲜的界河)。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地理课程的时候,需要掌握方法才能够有效记忆知识点。那么,下册的地理教科书内,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中国的气候 1、我国气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约50℃),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此外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大小不同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一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南北温差不大(仅12℃)原因:太阳光直射北半球,北方白昼时间较长,接受太阳光不比南方少多少。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活动积温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我国从北→南可以划分为五个类型温度带:寒温带(高原气温区)、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另外,青藏高原为高原气候区。不同温度带对我们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大。 3、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基本特点(规律) 原因影响名称内容 空间分布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 陆逐渐渐少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夏季 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 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 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 降水稀少 东南部湿润,愈向西 北部内陆越干燥 时间变化季节变化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 的夏秋季节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 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 空气的影响,降水少 使我国旱涝灾害频 繁,夏季风强或来的 早,北涝南旱;夏季 风弱或来的晚,南涝 北旱 年际变化 各地降水年际变化 大,南方较小,北方 较大,西北干旱地区 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所造成的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有__________ 和云南的_____________。我国长江沿江 地带的地势总的看起来_________,以__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 2.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_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和一月________℃等温线一致。又是 我国干湿地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分界线,温度带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分界线。 3.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__;北方地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传 统民居特点是南方__________________,北方__________________。 4.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西双版纳著名的热带植物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5.长江被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我国的长江沿江地带东起________,西至 _________,东西绵延_________多千米,是一个典型的“_________”区域。 6.我国西北地区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 7.我国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的地方是_______省的 _____________。傣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是 _________。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是____________。 8.西双版纳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收回的时间是__________。 10.我国的黄土地是指__________地区,黄土地是我国主要农作物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主要产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11.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地区。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 和________。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________。 12.西北地区的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当地的河流稀少,多为_______河。我国最大的 内流河是_______________。 13.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_________。治黄的关键是 ____________ 治黄的根本是_________________。 14.西北地区的农业属于________农业,青藏地区的农业属于________农业。新疆的农业属于 ________农业。 15.北京的城市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6.我国被称为“日光城”的地方是________。“聚宝盆”是指______________。青藏地区的主 要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高的山,我国的四大高原中,面积最大的高原是__________。 18.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__________。 19.我国的四大高原中,地形呈“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高原是__________。 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__________。 20.三北”防护林的“三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土地 利用类型是_________,北方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 21.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是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22.西藏牧区的主要畜种是 ________。内蒙古牧区的主要畜种是________。新疆牧区的主要畜种 是________。宁夏的是________。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复习提纲 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原产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 分布。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十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划界: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就地形:第十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赣江华北平原和长 江中下游平原等。 3、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①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资源倾斜,有利于扎实推 进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大力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 富的降水; ②河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我国西高东 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江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古诗云 “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 ③交通:由北向南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 交通,方便了沿岸地区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 脉成为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4、我国的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弧形山系:是世界山脉喜玛拉雅,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8米,为世界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5、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中岳 嵩(sōng)山 6、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 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世界最多 上用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理环境 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7、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的 撒哈拉沙漠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 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 的褒河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8、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的“鱼米之乡”。 【篇二:中国的人口】 数量世界第一: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 目前人口数为13亿。增长速度较快:分布疏密不均。东西人口分界线: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 “学习”二字出自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学而时习之”这句话。“学”就是效仿,即从别人或书本环境媒体等处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1 第一部分中国的主要产业 一、我国的农业 1、农业取得的成就 ⑴、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水平。 ⑵、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生态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较薄弱) ⑶、农业生产的地区布局趋于合理。 2、粮食作物的分布 ⑴、北方—小麦 春小麦:东北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冬小麦:华北平原、渭河平原。 ⑵、南方—水稻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 3、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⑴、特点:①、经济价值高。②、技术要求高。③、商品性强。 ⑵、分布:①、棉花: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长绒棉主产区。 ②、油菜籽:长江流域 ③、花生:山东、河南是主产区。 ④、甘蔗:四川盆地、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广西是最大产区。 ⑤、甜菜:黑龙江、吉林、内蒙吉和新疆的西北部。 ⑥、荼叶:泰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是主产区。其中闽、浙、滇最多。

⑦、天然橡胶:海南省、雷州半岛和西双版纳等。 4、新型农业 ⑴、外向型农业:以出口创汇为主。主要基地有:山东半岛、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闽南等。 ⑵、旅游农业(观光农业)。 ⑶、生态农业和精确农业。 5、畜牧业分布 ⑴、主要牧区及优良畜种:①、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 ②、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 ③、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牦牛 ④、宁夏牧区——滩羊 ⑵、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湘、川、豫。 二、中国的工业 1、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及现有经济基础等。 2、我国的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3、能源工业的布局 ⑴、煤炭是我国第一能源。山西省煤炭产量居全国首位。 ⑵、石油是我国第二大能源。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内,新疆将成为我国石油生产的“龙头”。(要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基本情况) ⑶、电力工业:水力——主要在南方各大河的上游。如湖北省的电力工业等。 火力——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如山西的电力工业。 4、钢铁工业的分布 ⑴、大型钢铁工业基地:①、东部沿海:鞍本、京津唐、上海。 ②、长江沿岸: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 ③、黄河流域:包头、太原。 ⑵、分析武钢和宝钢建立钢铁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略) 5、机械工业的分布:辽宁、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全国大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复习(晋教版)

秦岭—淮河: 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 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区域划分的原因: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第五章我国的四地理大区域 形成四大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 第一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 四至:东至渤海、黄海,南至秦岭、淮河,西至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北至内蒙古高原。 范围: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河湖:黄河、淮河、京杭运河、辽河、鸭绿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湖、呼伦湖……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 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 民族:以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 二、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三、农业发展及问题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 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 矿产资源:铁。 主要能源:煤炭、石油等。 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等。四、风俗习惯 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为主); 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 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 运动项目:溜冰 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 四至:东至东海,南至南海,西至青藏高原,北至秦岭、淮河。 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5% 以上,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广西、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人数较多的有: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 地形: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东南沿海受夏季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大——水田;四川盆地——紫色土富含磷、钾等养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南方地区——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土壤肥沃,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单季水稻、油菜、冬小麦的主要产区); 河湖:长江、京杭运河、华南大动脉-珠江水系、沿海港口。 二、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最高气温28℃~30℃,最低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三、农业发展及问题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经济作物——棉花。 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植桑养蚕——蚕丝的主要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 主要水果:两广、闽、台胜产甘蔗;南部沿海地区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柑橘、桂圆等水果;海南岛出产椰子;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一、农业——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1、广义的农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 2、我国农业的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又是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 3、我国农业的发展: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子、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 4、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南方——水稻(农作物)——大米(主食);北方——小麦(农作物)——面食(主食) 5、商品粮基地:①三江平原(春小麦);②松嫩平原(春小麦);③洞庭湖平原(水稻);④鄱阳湖平原(水稻);⑤成都(水稻、冬小麦);⑥珠江三角洲(水稻);⑦江淮地区(水稻);⑧江汉平原(水稻) 6、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纤维作物: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 油料作物:油菜子的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花生分布较为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 糖料作物: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最大产区为广西;甜菜主要分布黑、吉、内蒙古和新。 饮料作物:茶叶主要产区有福建、浙江、云南等。 热带经济作物:椰子、可可、咖啡、天然橡胶等,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 7、农产品出口基地: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 新型农业:外向型农业(以出口创汇为主)、旅游农业、生态农业、精确农业、大棚农业等。 8、畜牧业: 我国西部、北部的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主要畜种:三河牛、三河马、细毛羊、牦牛、藏绵羊等。 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四川、湖南、河南是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 二、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1、工业类型 重工业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如能源、钢铁、机械、化工工业等; 轻工业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如纺织、食品工业等 2、工业布局(沿海内地,城市农村) 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为主) 京津唐工业基地(综合型,北方最大) 四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综合型,全国最大)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 3、主要工业部门 (1)能源工业 ①煤炭:我国第一大能源,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山西省的煤炭产量最多。 煤炭工业基地:山西大同、阳泉;河北开滦、峰峰;河南平顶山;内蒙古准格尔、霍林河;黑龙江鸡西、鹤岗;贵州六盘水;江苏徐州;安徽淮北、淮南;陕西神府。 ②石油:黑龙江大庆油田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山东的胜利油田;河南与山东交界处的中原油田;河北的华北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 未来10年内,新疆将成为我国石油生产的“龙头”。 ③水力:集中在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松花江上游。 (2)钢铁工业 ①分布:以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较为集中。 我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东部沿海的鞍山(钢都)本溪、京津唐和上海等,长江沿岸的马鞍山、武汉、重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很多同学在复习八年级下册地理时,因为之前没有做过系统的总结,导致复习时很迷茫找不到重点。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4、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四川盆地有紫色土。云贵高原被称为“喀斯特高原“ 5、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2、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3、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八年级下册地理主要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下册地理主要知识点复习 复习主要学问点是学习〔八年级〕下册地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地理应当复习的主要学问点,盼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八年级下册地理主要学问点复习(一) 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第一阶梯XXXX高原雄居XX,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3、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4、四大高原黄土高原、XX高原、XXXX高原、XXXX高原。 四大盆地XX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三大平原XX平原、XX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大丘陵东南丘陵、XX东丘陵、XX丘陵 5、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峻,沟壑纵横,XX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XXXX 高原的特征牧草如茵,山巅白雪皑皑,冰XX广布.XXXX高原的特征:地面曲折不平,农田多为重重叠叠的梯田. 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难是倒塌、滑坡、泥石流。 7、开发利用山区的时候,要特别留意生态环境建设。 8、山区包括山地、曲折的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0%。

八年级下册地理主要学问点复习(二) 1、我国河流大多数分布在东部的外流区内。这里河流多且长,夏季易形成汛期。XX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河流易结冰,普遍有结冰期。我国水量最大河是长江,汛期最长的河是珠江,含沙量最多的是黄河。结冰期最长的河是XX。我国的一条惟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额尔齐斯河。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XX杭大XX。 2、长江是水能宝库,水能蕴XX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1/2。其水能主要蕴XX在上游河段。从玉树到宜宾流经横断山区,河水落差极大,长江流经重庆,江水深切巫山形成水流湍急的三峡。如今正在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即位于此。 3、长江是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自宜宾以下四季通航。为发挥长江的航运价值,治理了"九曲回肠'的荆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滩多流急的XX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疏浚了航道,加强了XX口的建设。 4、地上河形成的缘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峻,一遇暴雨,大量泥沙入河,河水含沙量大。下游流经XX 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变慢,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床,黄河下游河床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峻的缘由: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面植被破坏严峻,夏季多暴雨,对地面的冲刷严峻。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不同的地理区域 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如:行政区域:省、县、乡;再如: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P4中的图5.4)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3、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三、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1、“干旱”的西北地区和“高寒”的青藏地区 2、西北地区的干旱的原因 ⑴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⑵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3、青藏地区的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的原因 空气稀薄洁净、水汽含量很少,阳光穿过大气时损耗少,直接辐射较强。西藏首府拉萨,年日照时间长达3000多小时,被称为“日光城”。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一、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1、区域全貌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复习(一) 1、公路运输的特点和作用 B)作用:主要承担短途运输任务 在自然条件复杂地区担负主要运输任务 2、省道、国道与公路网 我国高速公路分布图 主要公路框架 北京——珠海 同江——三亚 上海——成都 连云港——霍尔果斯 中国著名商标有几个? 当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问题 1)制造技术、工艺落后 设计能力优秀、制造水平低下 2)汽车进入家庭成本过高 3)能源价格高涨 4)公路建设与收费不合理 全世界90%的收费高速路都在中国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复习(二)

铁路运输的特点和地位: 1、特点:运输量大,连续性强,速度较快,受天气影响较小, 运费较低 2、地位:国内运输的大动脉 亚欧第二大陆桥 起点:连云港 终点:鹿特丹 我国境内铁路起止点为:连云港、阿拉山口 3、铁路运输的发展 青藏铁路建设 全国铁路大提速 夕发朝至 春运票价浮动 京沪“磁悬浮”铁路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复习(三) 1、水路运输的特点: 运载量大,运费低廉,投资少 2、重要河港和海港 主要河港: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 主要海港: 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厦门、广州、湛江、香港、基隆、高雄

3、京杭运河: 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沿海航线

八年级地理总复习计划 八年级地理总复习计划(一) 初中地理会考的复习,是初二地理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会考复习具有时间紧、头绪多、难度大等特点,要在短短的一百天里学完新课并搞好复习,还要取得较好的效果,难度很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认真钻研考试标准,以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复习中去。为了迎接二00七年初中地理毕业会考,让学生考出较好的成绩,特制定八年级地理复习计划。 一、紧抓一个关键,发现其中的秘密 长沙市教科所每年都要制定地理毕业会考考试标准,可以说,这是教师复习的指南,教师认真钻研近三年的考试标准,是毕业会考打胜仗的关键。长沙市地理考试有个这样的规则“去年考了的今年不考,前年考了的今年基本不考”,这两句话就告诉地理老师要认真钻研考试标准。 下面是我对前几年地理考试标准的一些分析: 地理考试分两个大题:选择题和综合读图题。选择题20个,两分一个,共40分,题目来自于四册地理教材,一般情况下,第二三册所占比重大一些,最后4至5个为乡土地理。这些必须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好。 综合读图题共60分,这里面是很有学问的。有一些图是肯定不考的,学生就不一定花很多时间。教师必须作认真分析。 比如:国家的读图题,去年考了《法国》,《巴西和澳大利亚》是2005年考的,另外,《日本》2002年考过,《俄罗斯》2003年考过,《美国》2004年考过,到目前为止书本上出现的国家只有《埃及》没有考,所以考试的可能性最大。大洲的读图题:2006年考了《北美地区》2005年考了《非洲》只剩下《亚洲和欧洲》。世界地区图:2006年没有考,2005年考了《南北极地区》,2004年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整理

学习尤如登山,需要坚持,虽然过程是艰难的,但只要懂得享受,也能其乐无穷,当攀上顶峰时,便能饱览美景。下面为您推荐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整理。 知识点一 1、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1)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1)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2)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 (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北和以南地区均有明显的差异。 (1)秦岭——淮河以北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2)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3)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地区主要植被不同的原因: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气候);河流流量不同的原因:降水的影响 (4)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度带中(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干湿地区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知识点二 1、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4、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成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万唯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万唯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地理学科是指研究地球的空间分布、形态、结构、规律及其与 人类的关系等内容的学科。地理学科的目的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 活服务,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地理 学科是一门必修课。在八年级下学期地理学习中,我们将学习以 下知识点。 一、全球化 全球化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全球一体化现象。由于交通、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全球化的特点是国界变得模糊,经济更为发达,文化交流更为频繁。 二、城市化 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和城市面积的扩大,并伴随着城市作为经济、文化中心的发展。城市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城市规模和人口的 增长速度非常快。城市化对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环境都有非常 大的影响。

三、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所提供的可被利用的物质和能源。自然资 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等。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可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人口与城市 人口与城市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人口的集聚地。人口问题是 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迁移和再分布的规 律对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五、气候与天气 气候是指长时间内某一地区的气候变化规律,包括气温、湿度、降雨等等。天气是指短时间内某一地区的温度、湿度、降水等的 情况。了解气候和天气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非常重要,可以避免 气象灾害和农业生产的损失。

六、地球上的生命 地球上的生命多种多样,包括植物、动物和细菌等微生物。了 解不同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环境,可以帮助我们科学地保护自然环境,有效地维护生物多样性。 七、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包括对空气、水、土地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保护。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努力。 关注环境保护,关注未来发展,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责任。 总之,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很广泛,但我们只需要求知若渴,善于归纳总结,不断提高自己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只有不 断地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学知识,更好 地为未来的生产和生活做好准备。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整理学习尤如登山,需要坚持,虽然过程是艰难的,但只要懂得享受,也能其乐无穷,当攀上顶峰时,便能饱览美景。下面课件网我为您推荐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整理。知识点一 1、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1)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1)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2)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 (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北和以南地区均有明显的差异。 (1)秦岭淮河以北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2)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3)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地区主要植被不同的原因: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气候);河流流量不同的原因:降水的影响(4)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度带中(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干湿地区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知识点二 1、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4、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成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2、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目前,国家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