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导论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朱熹《孟子集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难在变法。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概述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课程性质

1,本教材:“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专业知识。”

2,国家教委(1989年):“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是师范院校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二)四个重要区别

1,教学与教学论的区别

(1)教学(Teaching)——人类传递经验和理论知识的一种很复杂的智力活动。(行)

(2)教学论(英语为Didactics或Theory of instruction,旧直译为教授法,意译为教学艺术)是研究教2,教学论与教育学、心理学的区别

2,教学论与教育学、心理学的区别

(1)教学论要以教育学、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要遵循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和原则;另一方面,它又有教育学、心理学所不能包

括的内容。

(2)教学论是教育学、心理学所阐明的一般规律和原理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但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即教学过程及其规律。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和教育规律等。

(3)教学论是方法论,能直接指导实践,而不是纯理论学科,只能间接地指导实践。(教育学和心理学基本上属于纯理论学科)

学活动,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用以指导教学实践的理论。(知)3,教学论和学科教学论的区别

(1)教学论(即普通教学论)研究的是教学过程的一般特点和一般规律。即“教学论是人们对整个教学科学和艺术的认识,它是把整个教学当作研究对象的”,而且“是学科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2)学科教学论研究的是某一学科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即“学科教学论是教学论的分支”,“有它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的自身逻辑。”

4,教学论与教学法的区别

(1)教学论(英语为Didactics或Theory of instruction,旧直译为教授法,意译为教学艺术)是研究教学活动,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用以指导教学实践的理论。

(2)教学法(Teaching method)主要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的方式方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狭义),也主要指用以指导教学的原则、原理、规范、法则和方法等。(广义)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

(一)为什么要认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

1,构建一门学科的科学体系,首先应当认识它的逻辑起点

2,一门学科理论体系开端的那个范畴,就是这门学科的逻辑起点

3,并不是任何一个概念或范畴都可以作为逻辑起点

4,只有认识到、捕捉到研究的逻辑起点,才能把握住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核心问题,也才能知道研究的目的。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是什么?

1、要根据思政教学论的根本目的来确定其逻辑起点。

2、思政教学论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学习是这个学科的开端范畴。

3、学习是人类教育史的起点,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一直到教学的终点。

4、思政教学论中制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原则、教学艺术、教学模式、教学策略都围绕“学习”这个根本展开和发展,都是以“学”为根本。

结论:“学习”是思政教学论的逻辑起点。

三、思政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一)思政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学科教学论的基本问题。

(二)思政教育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

的实践活动。

(三)思政教育活动不但有科学运作的规律可以把握,而且有无穷的有趣的教学操作艺术可以认识。

结论:思想政治科学教学论是研究思想政治学科教与学的科学规律和艺术的一门学问。

四、思政教学论的学科性

(一)思政教学论的学科性质问题,也是学科教学论建设的基本问题之一

(二)关于思政课教学法之学科性质的不同观点

(三)为什么说思政教学论既具有理论科学的性质,又具有应用和研究科学与性质?

1、为什么说思政教学论具有理论科学的性质?

2、为什么说思政教学论具有应用性?

(四)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应用价值,这种交叉现象在教育科学领域也存在(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而师范教育也是一种职业教育)。

(五)哪一门教育科学属于哪类科学性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为推动理论发展服务。

结论:思政教学论应该属于理论科学与应用理论科学的边缘交叉学科。

六、学习思政教学论的意义(重点讨论)

(一)是培养合格思政教师的需要(二)是培养学习型教

师的需要

1、更新知识需要学习教学论

2、人才竞争需要学习教学论

3、教师自我发展需要学习教学论

4、成为知名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教学论

(三)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需要(重要法宝)

(四)是课程改革和建设的需要(战略措施)

(五)是全面完成思政课教学任务的需要(主要保证)

(六)是提高教学艺术水平的需要(可靠途径)

七、思想政治教学论的学习形式

(一)理论讲读(二)教育观察(三)教育调查研究(四)教学训练(五)微格教学(六)教育实习(七)教育教学研讨(八)······补充:八、怎样才能学好思想政治教学论?

(一)必须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用科学理论来指导

1,以马克思主义尤其以尤其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

2,以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为依据

3,以丰富的、多方面的现代教育理论来武装自己

(二)必须结合思政课的教学实践来学习和研究教学论

1,首先要勇于实践2,其次要其善于实践3,要在多方面多环节进行实践

(1)从过程上看(2)从内容上看(3)从形式上看(三)必须结合思政课改革来进行学习和研究

1,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和教科书内容正进行着重大改革,这是所有思想政治教师都不能回避的现实重大问题。

2,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念、思维方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都必须尽快改革

3,必须以对国家对民族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并结合改革的实际来学习和研究学科教学论

4,要通过教学改革,将学习研究教学论与创新结合起来,以实现与时俱进。

(四)必须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进行学科教学论的学习和研究

1,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符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这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

2,以此为指导,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全面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3,只有研究并准确掌握中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才能在理论上推动教学论的发展,在实践上促进教学改革进程。

补充:九、思政课教学论的创立和发展

(一)教学论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1,公元一世纪罗马教育家(Quincilianus, AC35—95 )的《雄辩家的教育》(或《演说家的教育》)是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论著作

2,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第20—22

章试图建立学科教学论

3,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年)试图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学方法论,此乃教学论发展成熟的标志。

(二)中国思政课教学法的创立和发展

1,正式在中学设置思想政治课,始于抗日战争时期

2,1982年第一本《中学政治课教学法》终于公开出版(创立的标志)\

(一)关于思政课教学法之学科性质的不同观点

1,政教专业教学大纲(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1989年编):“本课程是研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逻辑学的原理,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应用学科。”

2,邢安仁等:“思想政治课教学法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高师政教专业特点的、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边缘学科和应用学科。”

3,吴铎、彭承福等(本教材):“思想政治课教学法是一门关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综合学科。”

复习思考题

1,教学论与教学、教学法有何区别?学科教学论与教学论有何区别?

2,关于思政教学论的逻辑起点你有什么看法?为什么?

3,你对思政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有何看法?为什么?

4,你对思政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有何看法?为什么?

5,学习思政教学论对你有什么意义?你打算如何学好这门课程?

第一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

论原理

引言:思想政治课的历史、性质、功能、地位和任务,决定着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

第一节思想政治学科简单的历史回顾二、新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政课的建立和发展

1949—1956年,是在中学普遍开设的政治课,以配合当时的政治运动和社会改造为主要内容,对青年学生进行新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并要求学生积极参加这些政治运动实践。

1957—1976.5政治课得到恢复,加强和发展,但也受到“左”的严重影响。

1966.5—1976年,政治课遭受严重浩劫,并被扭曲,糟蹋搞臭,乃至使人们几乎完全丧失信赖和兴趣。

1977—1985.7,政治课开始拨乱反正,走上正确发展道路,并取得空前成就1985.8——1992.2政治课课程设置及教学法都进入改革实验阶段,推行《改革实验大纲》,并强调进行反

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反对和平演变教育。

1992—2003年,中学思政教材统称为《思想政治》,提倡素质教育,并由以《大纲》为规范过渡至以《课程标准》为规范。

2003.5—《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发并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

(二)如何看待我国思政课的稳定和变化?(讨论)

第二节我国古代优秀的德育思想和教学论思想

二、我国古代优秀的教学论思想

(一)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译文:多听,有怀疑的地方暂且保留,对其余的谨慎说出,这就能减少过失;多看,有疑惑的地方先予以保留,对其余的谨慎实行,这就能减少懊悔)

(二)荀子: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闻—见—知—行)

“解蔽救偏”,“兼陈中衡”。

(三)《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学不躐等”;“教学相长”;

(四)《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王安石:“教、养、取、任之道。”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无不在于学。”

(六)朱熹:“各因其所长而教之”。“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后传以远者大者。”

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即深入体会),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即收敛此心,敬以自持)

第四节与时俱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

1、素质教育的定义——就是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知识、能力、身体、心理品质等。

2、素质教育,简单说,就是提高人素质的教育;或者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也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个

概念。

二、素质教育的特征

(一)目的性

1、素质教育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

2、素质教育的目的性,也包括它创造的境界

(1)素质教育要创造的教学心理境界是,学生好学、爱学、乐学,而教师喜教、爱教、乐教。(2)教师要在导向中教、在满足学生合理要求中教、在感情交融中教,就会形成一种愉快的教学活动。(3)主动学、主动教,学生愉快和谐地发展是素质教育创造的一种境界和标志。

(二)育人性

1,素质教育的根本是育人

2,学业上的缺陷,并不能影响学生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确确实实可以贻害孩子一生

3,作为素质教育必须把育人作为头等重要的事情来抓;同时,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也要以育人为本,也就是以德育为本。(三)全体性

1,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2、,应当从多方面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发展他们的长处,使他们的长处能得到很好发挥。3,搞素质教育,头脑中必须有全体学生的观念,必须树立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观念。

(四)全面性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体现。

2,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模式,是实现人全面发展和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保证体系。

4,人越要全面学习,全面发展,越要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5,人只有全面发展,才能进而实现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解决。

(五)基础性

1,素质教育不是升学教育,也不是精英教育,而是为做一个合格国民打好基础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一般基本素质方面。

(六)主体性

1,素质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2,学生的主体性,就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发挥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3,学校教育必须把教育对象即学生变成自我教育的主体。

4,教主要是导,导是高级的教。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应该研究导

三、素质教育的核心

(一)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个健康完美的人格1,人格,即人的品格,它是做人的基本品格,是人内在思想意

识和外在行为表现的统一体。

2,人格的概念是全方位人格的概念,这个概念内容非常广泛,它是一个人心理和外在的综合表现。人的素质,也是体现在人身上的长期稳定的基本品质,而人的基本品质,也就是人格。

3,人格是人的自然属性,同时也是人的社会属性。

4,人格的自然属性,具有长期稳定存在的独特的一面,但它也有发生、变化和调控的一面;人的社会属性,则主要是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和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具有可塑性。

5,人格倾向性与人格心理特征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互为影响。

6,思想品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的灵魂。

四、创新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

(一)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二)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

1,为什么我国现在如此重视教育的创新?

一是创新人才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所在

二是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教育

2,培养创新精神和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

(三)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能为创新人才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

2,思想政治教育能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品格

结论:只要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我们国家才能成为一个储备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国家,才能抓住知

识经济给我们带来的机遇,成为世界上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

五、实践能力是人才素质形成的基础实践能力,是指人们的有目的改造自然、社会的物质实际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素质。

(一)实践能力在人才素质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要想真正获得某种素质,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2,素质是在实际行动中逐步积累的,是通过实践活动的“内化”形成的。

3,人的知识素质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

4,人的技能素质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

5,人的心理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

6,人的思想和品德素质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

(二)实践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

1、学校开展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应按以下规律进行。

(1)认识和认知性实践相结合。

(2)由认知性实践向解决问题的实践发展。(3)将校内实践向社会实践推进。

(三)思想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1、思政教育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指导思想。

2、思政教育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奠基思想品德基础

第五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思政学科的性质,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原理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思想政治学科改革的重要依据。

所谓德育,就是对受教育进行系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一)所谓论德育性质,是指从思政学科的内容上来说,思政学科具有德育性质。

(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反映了思政课的德育性质。

1、从知识教育来说

2、从做人教育来说(都是德育范畴内的教育)

三、特点论德育性质

(一)所谓特点论德育性质,是指从思政学科的特点上来看,思政学科具有德育性质。

(二)思政学科的主要特点

一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二是理论教育性三是德育的主导性四是强烈的实践性

(都充分反映了思政课的德育性质)

四、途径论德育性质

(一)所谓论德育性质,是指从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或根本途径来看,思政学科具有德育性质。

(二)学校德育途径很多,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途径是思政学科的课堂教学。

(三)思政学科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是德育的“根本途径”

一、是由于思政学科有一个完整的教材体系

二、是只有通过思政学科的课堂教学,才能很好地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

三、是从事思政学科课堂教学的,是一些训练有素的专职政治老师。

四、是思政学科的课堂教学有比较固定的课时,并列入了教学计划和课表。

第六节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思政学科的功能是指思政学科本身所具有的效能。

一、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导向性功能

思政学科的导向性功能,是指思政学科的教学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学生进行某种性质的引导。

(一)目标导向

1、目标导向是指思政课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把中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发展的倾向性向老师预设的目标进行引导,并产生教师所期望的教育效果。

2、思政学科必须按不同层次的目标逐步进行导向。

3、当其引导的目标达到时,其所要引导的内容就将逐步被学生所认同和接受。

(二)价值导向

1、思政学科的价值导向,是指通过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把教育内容向有用性和意义性的方向引导。

2,思政课教学中价值导向的内容(参见教材第42页第3段)。

3,思政学科在教学中进行价值导向,必须与中学生的价值导向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行为导向

1,思想政治学科的行为导向,是指通过它的教学对中学生的某些行为进行某种倾向性的引导,使其行为具有某种积极意义,即达到真、善、美、勇。

2,思政学科行为导向中的人格导向,是指通过树立榜样,以榜样的人格魅力来感召学生。

3,思想政治学科行为导向中的行为方式导向,是指引导中学生效仿一系列已整合好的行为,并使中学生按此行为去行动

二、思想政治学科具有规范性功能

思想政治学科的规范性功能是通过它的规范性作用来实现的。

(一)对政治方向的规范

1,所谓政治方向,是指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品质等的综合表现。

2,对政治方向的规范,就是要使中学生在政治方向上能达到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要使中学生基本做到或努力做到:政治理想远大,政治信念持久,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态度鲜明,政治品质优良。

3,对政治方向的规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表现出不同的具体内容。

4,对政治方向的规范,又是分层次的。

(二)对思想观念的规范

1,对中学生思想观念的规范,就是要求他们更新传统的旧观念、旧意识,树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新意识。

2,在目前,规范中学生思想观念的内容表现。(见教材43页倒数第2段)

3,对中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规范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3)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对道德行为的规范

1,一个比较完美的人,其行为不是按他律去行动,而是按自律去行动。

2,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对中学生规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对他们的道德行为进行规范。

3,思想政治学科对中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其目的就是要求他们按一定的要求学会做人。

4,思想政治学科的规范性功能,从其实际的意义上说有两个:一是预防,二是禁止

三、思想政治学科具有个性化功能

(一)思想政治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视中学生的个性教育。

1,个性,是指人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人的个性倾向包括动机、需要、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等,两者共同构成人的心理品质和思想品质。

2,实现人的这一个性化,可以说既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它的基本功能。

3,思想政治学科的个性化功能,是指思想政治学科对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产生的实际影响作用。

4,中国的素质教育应当对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功能的发挥予以高度关注。

(二)思想政治学科个性化功能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

1,对个性化发展具有定向作用

(1)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理想、信念等,既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结构和思想品质结构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所以,思政教育对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具有很多影响作用。

(2)这些影响作用(如价值目标的引导作用)正是思政教育对中学生个体生存所作出的贡献。

(3)之所以如此,一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所决定。二是由个性理论和方法本身的性质所决定。

2,对个性发展具有合理建构作用

(1)思政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从整体上认识个性问题,树立科学正确的个性发展观,形成对个性的正确理解,摒弃对个性的种种偏见,正确对待自己积极或消极的个性品质。

(2)思政教学可以使中学生充分认识到其在个性化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进而使其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促进个性化不断发展。

3,对个性化发展具有个体享用作用

(1)所谓个体享用作用,是指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会使他们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2)思政教育就是要为中学生的个性完善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

(3)思政教育更要及时正确地引导中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鞭策学生在正确方向上去思考、选择、行动,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鲜明个性的新青年。

第七节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

一、确定思政课任务的主要依据

(一)依据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依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三)依据思政课的性质和地位

(四)依据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三、我国中学思想政治(品德)教学的主要任务

中学思想政治(品德)

中学思想政治(品德) 教学进度 高中语文 教学进度 高一:期中考试前教学完成教材必修三,指导学生自读完成配套读本一册 高二:期中考试前教学完成选修教材《语言文字运用》。 高三:四月底之前完成二轮复习。 初中语文 教学进度 七年级下期中前:一、二、三单元;期中后:四、五、六单元。 八年级下期中前:一、二、五单元;期中后:三、四、六单元。 教材中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期中前,前五首;期中后,后五首。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以及名著导读和附录部分的文学常识,语文基础训练都要自行调配时间安排完成。 九年级:期中前完成教材后进入中考复习。 高中数学

教学进度 高一: 期中考试前讲完: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必修五第二章解三角形、第一章数列期末考试前讲完:必修五第三章不等式、必修三的全部内容 高二: (理科) 期中考试前讲完: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选修2-1第二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期末考试前讲完:选修2-3、选修4-5 (文科) 期中考试前讲完: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选修1-2 期末考试前讲完:选修4-5 初中数学 教学进度 高中英语 教学进度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前完成必修3,期末考试前完成必修4(期末考试命题以必修四为主,适当回顾必修3)。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前完成选修7,期末考试前选修8(期末考试命题以后选修8为主,适当回顾选修7)。 高三年级:高考复习、应考训练。 初中英语 教学进度 七年级:期中考试前,授完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1~6单元;期中考试后,授完7~

12单元的内容。 八年级:期中考试前,授完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1~5单元的内容;期中考试后,授完6~10单元的内容。 九年级:期中考试前,授完新目标英语九年级全册的内容。 高中物理 教学进度安排 高一年级:期中学完必修②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期末学完必修②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对学有余力的学校,可提前进入选修课的学习,建议学习选修3-5《动量》。 高二年级:高二年级本学期已进入选修课的学习,根据我市教学的实际情况,建议选修课的开设顺序为选修3-5、再选修3-4、最后选修3-3。 初中物理 教学进度 期中:初二学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第一节认识压强;初三结束新课进入复习。 期末:初二学完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 (具体以当月教研活动通知为准) 中学化学 教学进度 初三年级:三月底结束新课。 高一年级:期中学完必修2第一章,期末结束必修2。 高二年级:期中学完选修5第二章,期末结束选修5(各校也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选修其他模块)。 高三年级:各校自行安排。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试题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 姓名:黄智光 单位:青原区思源实验学校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政治)考试科目:思想教育教学论 考试分数: 2013年 12 月 25 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试题 一、简答题(10×5) 1.为什么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在教学中与学 生是什么关系? 答:(1)、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也可以说是通过教育而培养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的受传人,也是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对象。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学习的效果、教学的最终结果,都体现在学生身上。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学生的先天素质、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身心素质等,都对教学过程发生影响。 (2)、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相互结成团结、协作的关系。教学是一种传递和接受双向活动,学生是认识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收器。所以,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而且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为什么德育课要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 答:知行统一不但是学习德育课的出发点,而且是落脚点。在知行关系当中,“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不

“知”而“行”,会使“行”失去方向,走上违法乱纪、走上不道德的人生道路;但只“知”不“行”,“知”也就会失去意义。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时指出的:“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呢?就是要求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边学习思想道德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用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所学理论知识相一致,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3.学习力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它们与提高教学成绩有什么关 系? 答:学习力包括①、正确的学习理想和动机②、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③、持久的学习执着和意志力④、良好的学习实践能力⑤、科学的学习方法等五方面内容。 学习力是学生具有的和后天培养的,但主要是通过后天培育的。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改变学生自身精神状态和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核心力量对学习效果器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考试试题名词解释参考题

名词解释 第一章(8页)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性质: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 第二章(33页)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从性质来看,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文件,具有法规性质,体现国家意志,体现了国家对课程的要求。从内容来看,课程标准规定着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学习方式、计划安排、实施建议等,是国家用以指导、规范、评估和管理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基本规章。从行为指向看,课程标准指向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目标要求,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法要求,是对多数学生经过某一段学习之后所应达到的最基本要求的原则规定,而不是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规定。从作用来看,课程标准时教材编写的依据,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第三章(63页) 三、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拼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第四章87页 四、教学过程: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它既包括一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教学构成要素,又包括一系列组成教学过程逻辑历程的基本成分。 第五章(105页) 五、教学设计:是思想政治(品德)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应用系统方法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过程的诸要素、环节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描述、设计或规定,为教学活动指定具体可行、可操作性的程序或方案的过程。 第六章(155页)

六、教学反思:是指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思想、观念,以及参与的教学活动,对其中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进行思考,获得一定的有关教学的心认识,从而不断提升教学的合理性,并使自己更好地成长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第七章(163页) 七、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运用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对思想政治(品德)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全面考查和价值判断。 第八章(197页) 八、启发式:是相对于“注入式”而言的,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 第九章(215页) 九、思想政治(品德)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方面,是指学生在思想政治(品德)教师指导下,有组织、有目的、有步骤的获得思想政治(品德)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有的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素质,并产生行为变化的过程。 第十章(248页) 十、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名词解释

学科教学论名词解释 德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化为学 生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 课程: 狭义:指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内容,是一系列教学科目的集合,具体地讲,就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和表达的内容 广义: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和手段,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科目、教学内容范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等的规划设计,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和经验 显课程:在课程和教材中明确陈述的、学校的正规教学内容和 教育教学目标 隐课程: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 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的教育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是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对中学生的知 识、能力、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素质发展的规格性要求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实施过程,即教学双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为中介所进行的双边活 动的全过程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手 段,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获得身心发展的过 程 说课的含义:是在备课后或评课前,由授课老师运用口头语言 向其他老师或教研人员述说课堂教学设计情况的一种教研活动 形式 教学方法: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教学 方式、途径和手段 情境教学: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创设特

定的情感氛围与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 教学艺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为取得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艺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方式 态势语言:教师利用表情、动作等身体语言,辅助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和表达情感的行为方式 课程结构:按一定标准选择和组织起来的、课程内容所具有的各种内部关系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一、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p107 1、方向性原则; 2、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 3、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4、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 5、师生民主合作原则; 6、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7、创新性原则;8、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二、说课与上课的区别 1、要求不同。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说课则不仅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2、对象不同。上课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教学活动;说课是课堂外教师同行间的教研活动。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学研究水平的领导和同行。由于对象不同,因此说课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它不受空间限制,不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同时,说课不受教材、年级的限制,也不受人员的限制,大可到学校,小可到教研组。 3、评价标准不同。上课的评价标准虽也看重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但更看重课堂教学的效果,看重学生实际接受新知识、发展智能的情况;说课重在评价教师掌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应用教学理论以及展示教学基本功等方面。 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4、内容不同。说课一般是说明你要说课的理论依据,要告诉别人你怎样教和你这样教课的依据,而上课则主要是把这节课我们所要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5、目的不同。上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增加他们的知识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技能,而说课则是帮助教师对教学有一个比较高、比较深的层次进行了解,从提高教师的素质。 三、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和基本方法p105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针,是教学工作的指导方向和追求的目标。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中指出:“改革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关键是坚决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 1、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这是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的重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现成的答案,唯一的办法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是锻炼学生、提高教学时效的重要方针。 2、联系学生实际 联系学生的实际,主要是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只有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思想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联系国际政治实际 冷战结束之后,目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用“和平演变”的方式同社会主义国家较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考试时间2020年1月4号 题型:填空题2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30分简述题15分教学设计 15分(高中哲学生活) 第一章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 第六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思想政治课属于德育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第八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 ①完成基本理论教育 ②完成思想品德教育 ③完成各种能力教育 ④完成心里健康教育 第九节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 ①教师与学生——中心范畴 ②教育与教学——中介范畴 ③传授与接受——手段范畴 ④内化与外化——成果范畴 ⑤理论与实践——性质范畴 第二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 第一节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师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 二、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从强调教材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 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三、新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①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②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③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④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⑤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⑥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体系 教育目标——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阶段教学目标——年度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兴趣、意志、价值、情感) 能力目标(分析、评价、辨析、选择) 品德目标(政治、思想、品德) (课本P76图2-2)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分类 ①情意目标 ②知识目标 ③能力目标 ④品德目标 三、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 培养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第三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论 第一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 ①教学过程是教师教授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统一 ②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 ③教学过程四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要素 ①教师 ②学生 ③教学内容 ④教学手段 ⑤教学环境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问题 教学三体论:教育者、受教育者、环境 主导主体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师生双主体论: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师生复合主体论: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 主客体否定或“交互主体”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之间是一种互主体性关系。 结论:教学过程要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应成为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第二节学生的学习力 ①智力因素(注意力、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案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案 《我知我家》教案 沙河市蝉房中学 刘聚书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现代家庭结构的三个类型; 了解自己在家庭中位置。 2、能力目标:在日常生活中继承与发扬良好的家风和传统。 3、情感目标:理解家的含义;理解和体会亲子之情不会因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初步形成为家庭作贡献、为父母分忧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和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认识家庭关系的情形。 2、难点:进一步理解和体会亲子之情以及继承与发扬良好的家风和传统。 教学过程预设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一)情景预设 板书课题:我知我家 引言:(学生阅读教材P3页第一段后,教师引入本课教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人都有父亲和母亲。人人都盼望有个温暖的家。作为子女、家庭中的一员,我们要了解家庭,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长辈。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我知我家》,那么,你知道家是什么吗?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家呢?我们首先来阅读P4两幅图片及文字说明。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页图: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 图一:有房子——————没有家:家不只是房子 图二:没房子——————有家了:加中有亲人、亲情 至于地域、住所、人群集合体、好朋友、吃饭的地方等,虽然与家庭有关,但都只能是家庭的一 个侧面,而不是家庭的实质。那么什么是家、家庭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二)教学活动过程 一、家庭关系的建立 1、家庭的含义 活动一: (1)想一想、写一写: 我们每个同学想一想在自己家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然后写出一句话“家是————”来表达你对家的理解。 (2)读一读、比一比:我们再来看看书本上写的“家是什么”(指导学生讨

东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17春在线作业3

2017秋17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17春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发现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的是 A. 收集资料 B. 创设问题情境 C. 学生提出假设和答案 D. 得出结论 正确答案: 2. (),也称导言课,是讲授一门新课所采用的授课类型 A. 绪论课 B. 复习课 C. 讲评课 D. 讨论研究课 正确答案: 3. ()是教师通过演示直观教具,唤起学生表象,并以引人入胜的分析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从而进入新课学习的导入方法 A. 直接导入 B. 引文导入 C. 事例导入 D. 直观导入 正确答案: 4. 将记忆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脉络以方便记忆的方法称为() A. 组织记忆法 B. 笔记记忆法 C. 图示记忆法 D. 联想记忆法 正确答案: 5. 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不包括() A. 文化素质 B. 思想素质 C. 政治素质 D. 道德素质 正确答案: 6. (),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思想觉悟的有效形式 A. 写小论文 B. 读书报告会 C. 课后作业 D. 课堂教学 正确答案: 7. 下列选择中,不属于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类型的是() A. 授新课 B. 绪论课 C. 自习课 D. 讲评课

正确答案: 8. ()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用的系统性评价,用于学习过程中的及时反馈,它是在学习形成阶段进行的掌握学习情况的一种措施 A. 形成性评价 B. 诊断性评价 C. 终结性评价 D. 个体内差异评价 正确答案: 9. 下列()不属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 A. 文化生活 B. 经济学常识 C. 政治生活 D. 生活与哲学 正确答案: 10. 课堂教学目标,被称为() A. 一般教学目标 B. 具体教学目标 C. 特殊教学目标 D. 普通教学目标 正确答案: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17春在线作业3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包括() A. 敏感的性格 B. 成熟的性格 C. 融洽和谐的心理状态 D. 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正确答案: 2. 下列关于研究性学习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学习的核心问题是学生要不断质疑 B. 师生关系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C. 学习的基本形式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D. 学习的基本内容是“获取知识的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 正确答案: 3. 思想政治课学习常用的记忆策略有() A. 地点记忆法 B. 时间记忆法 C. 组织记忆法 D. 联想记忆法 正确答案: 4. 教学设计的原则包括() A. 主体性原则 B. 系统性原则 C. 灵活性原则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现状

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现状以及阐述应对方法 摘要:从小学时起,思想品德就被定义为所谓的“小科”,“副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再到中学的应试教育更是让思想品德课上的愈加艰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怎样能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配合达到最好的效果,怎样能让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作用得到真正地实现,这也就是我今天所要阐述的。 关键词:小学教育体制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策略 都说应试教育是导致学校,教师,学生对待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不大重视的原因,但我认为这不是根本上的原因,根本在于学生在小学,甚至是幼儿园时学校,教师对待思想品德这门课就不予以重视,从而使同学们形成一个定式思维,思想品德不重要。使同学们形成一种学他只是为了应对期末的考试的想法,完全曲解了我们要开这门课的意义所在,如果这样,不如不开。其次,应试教育这种体制也的确向同学们灌输一种思想,为了考试而去学他,只是死记硬背,更谈不上去理解他,消化他,甚至是使之外化。今天我作为一名刚离开校门的学生就来浅谈一下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学的发展现状,以及我的对其所提出的策略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学的现状及其原因 通过我的一路求学所见以及向大学同学询问他们在中学时上政治课的现状总结出当今中学政治课的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的教育还未摆脱应试教育束缚的情况下,在多数学校的实

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其它文化知识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顾此失彼的严重失衡的问题。 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积极性不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不重视的情况。 3.政治课课时少,且课程安排多放在每天的上午最后一节课,下午最后一节课,都是在学生容易发困和溜号的时段。 4.考试题目的设置不重视学生的理解性与现实作用性,则重在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不符合新课程改革对考试提出的标准 5.尤其在中考中逐年削弱对政治课分数的要求,是其教师授课更加艰难。 思想政治教育课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坚持人才强国战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教育部门却在一步步的淡化其科目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形成现在的现状,究其原因,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第一,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热情小,不重视。 思想政治课在如今地位上说就属于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课程设置;从效果上说又属于“教师备课教学很辛苦,领导同事不认可,学生心中无谓,学习缺乏主动性”的课程。在很多学生心目中,它是门可有可无,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种点缀,是一个再副不过的副课。再如这门科目枯燥,理论性高,很激发起学生兴趣,就拿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来说由于佳木斯地区历来政治在中考中占有很大比重,按道理会得到很大重视,但事实却不是,临阵磨枪,是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复习题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与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要。 2、探究性学习 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可以发动学生自主选择、确立讨论的主题和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成长与交往中的问题,在合作和探究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丰富情感体验、提升道德修养。 3、合作学习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以及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从而不至于成为“学习的文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彼此的知识、情感、能力与觉悟,激发更深的体验与思考。 4、试卷效度 就是用试卷进行测量(考试)所测出的结果与想要测量的东西的一致性程度,简言之,即考试结果与考核目标的一致性程度。这里包含了两层相互关联的意思:第一,考试是否测出了本来想要测量的东西;第二,本来想测的东西是否反映了考试目标的要求。只有当这两个意思都符合要求,才能算考试的效度高;否则,效度就低,甚至是无效的。 5、讨论式教学法 指课堂教学中学生以班级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或教材疑难问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进行争论、磋商,以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教学方法。 6、试卷区分度 ――是指试卷区分考生优劣的程度。区分度越高,说明试卷区分考生优劣的能力越强;反之,区分能力就越低。 7、问题教学法 指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预先设置一系列的、有层次和有内在联系的问题,或是根据学生的疑问,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解答,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8、案例教学法 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 9、思想品德课启发教学原则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根源于其“内省”,“灌输”则是其必要的外在条件,但它是一种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素质的循循善诱,是对学生思想活动以至觉悟的启迪和激发。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遵循这一适应学生学习心理的教学原则。 10、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论知识点完整版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 论知识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一章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考察 1、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课程的演进概况。(P28阅读视野) (P3随堂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不断进行着调整,这种调整体现出思想政治课怎样的特点- ----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密切配合政治运动设置的,强调课程的政治功能。) 2、政治课改革的进程 1)标志思想政治课进入改革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 2)第一阶段:改革实验:1985-1992 第二阶段:调整完善:1992-1994 第三阶段:总结发展:1994-1999 第四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1999至今)P4第四阶段概况) ①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②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 ③随后,教育部又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拉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 ④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2003年和2004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并组织编写了相应的教材,逐步在全国推广使用。 3、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的新变化(P4-5六点新变化) 1)改变课程名称。 2)转变课程功能。首先,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其次,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3)调整课程结构。首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加强选修课程。其次,关注国家课程的同时,为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4)更新课程内容。 5)变革教学方式:教师教的方式: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教师主导“目标—策略—评价”与学生经历“活动—体验—表现”相结合。学生学的方式: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6)重建评价体系。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思考: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的新变化新教材的新变化(两者区分)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性质 1、思想政治课程性质认识的发展 ①智育说②德育说 ③德智兼容说④思想政治教育说 ⑤公民教育说(社会主义现代公民素质教育课)

努力提高个人能力论努力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实践

努力提高个人能力|论努力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实践 一、课堂教学要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政治课应努力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 “实”,就是一切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 实际情况,有区别地开展教学工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反对一个模式,一 刀切。因此,我们通过认真分析和考察后,根据我校初三学生实际状况,分别为三种类型学 生提出有所区别的要求:1、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要求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深化,把知识转变为能力和觉悟,并加强综合训练;2、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要狠抓基础知识, 注重在基本知识过关和基本训练上下功夫,让学生理解记忆;3、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适 当降低要求,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查补和复习,强调从基本概念入手,加强基本训练,力 求学一点,当堂复习,当堂巩固。同时,适当开展一些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组织学生学习时事、讨论课、报告会,搞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社会调查活动,并结合学 生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分析,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收到了实效。 “活”,即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就是要尽量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点拨法、讨论式、图表法、比较法、归纳法、浓缩强化记忆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备课时,我们做到“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上课时,我们让学生既动眼、又动手;既动脑、又动口,充 分发挥师生的双边活动的作用。如在讲到“民主是逐步发展的”时,我首先指导学生认真 阅读、思考、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1、这个乡村生产力发展状况如何?2、这个乡村村民的文化水平怎样?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3、该村村民的民主意识高不高?从何 看出?学生经过看书、思考、讨论后,用书上的事例加以解答。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再深 入讨论:“为什么该村村民的民主意识不高?要改善这种状况能否一蹴而就?为什么?”在讨 论过程中,教师给以必要的点拨,如指导学生思考“村民私下嘀咕选代表还不是上面说了算”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这是由于封建专制的思想影响在中国农民头脑中的反映,说明肃清这 种思想影响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然后,教师加以归纳,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民主是逐步 发展的”道理,克服了死记硬背,也使学生从中领悟到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过程中青 年学生的责任和应有的态度,从而教活了知识。 “准”,即以大纲和教材为准。讲课时,我们应准确地把握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以及 重点、难点,尽量避免违反科学性的错误。特别是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更要做 到准确、明了、简洁,如在讲“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个基本原理时,我首 先点出了这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力是社会发 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接着列举几种社会形态的更替,说明这些都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最 后我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同样是受这一客观规律支配的,从而 要求同学们要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树立起“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理想,也达到了 提高思想认识的目的。同时,十分强调学生答题的规范化和准确率,把这个“准”字渗透到 日常的教学和练习中去。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与综合素质评价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与综合素质评价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实现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强调评价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教学与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也应该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目的,以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来操作。关于评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这样认为,评价学生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智能,评估有责任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使学生认识自己智能的优劣,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弥补自己的劣势,发展自己的优势。。下面我将针对本学科的特点,从评价思想、评价原则、评价要求、评价方法及试卷分析等方面做简要阐述。 一、思想政治学科综合素质动态评价思想 在国家教育部2002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阐述了新课程的评价思想: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选拔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在评价目的上,由以往的重视结果转向结果与过程并重;在评价主体上,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在评价内容上,由只关注知识的评价,转向更关注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并将评价贯穿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之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 二、思想政治学科综合素质动态评价原则 1、全面性。 ①、评价主体要全面:既包括教师、又要包括学生及家

长。我们要重视这些主体在评价中的不同作用,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样不但不同主体的价值观在评价过程中得到体现,而且评价主体之间也形成了平等合作的关系。对教学也形成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②.评价角度要全面性。我们不但要对学生课堂知识的学习进行评价,而且,还要对课外知识尤其是社会时政要闻的了解掌握程度做出评价。同时,还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出评价。另外,思想政治学习的方法与习惯、合作交流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评价同样不可忽略。对学生而言,以上这几方面要有机结合起来,不可有失偏颇。 ③评价方法要全面: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不同个体,不同个体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评价时,要再大的评价方针指导下,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及时调整评价的方法使之呈现多元化。 2、客观性 我们不管是对评价的主体,还是对评价的方式,都应摒弃个人的主观意念,本着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来对待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使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客观、公正、真实可信的评价结果,以帮助他找到今后发展方向。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其对策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中学生的思想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冲击和挑战,由于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观念等问题滞后形势的发展,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 种种问题。本文就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意义、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一、当代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我们即将跨入21世纪,回首过去的20世纪,在党的领导下,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曾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刻苦学习,奋发成才,走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前列,为新中国的诞生、建设作出了贡献。而今,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下世纪我国的战略目标,那就是到下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那时,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复兴。但是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奋力拼搏,共同努力。现在的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将成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主力军。这一代青少年整体素质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下世纪我国国民总体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下世纪的中国能否牢牢发展的主动权,而且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能否实现。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承载着庄严的使用,为使新时期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不负重托,需要我们审时度势,分析新形势,研究新情况。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发展,当前青少年成长的外部环境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我国即将加入WTO,我们同世界各国间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将更加广泛、深入。这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和优秀文化成果,集中精神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大量进入我国的书刊、影视、电子游戏、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宣传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生活呈现“四个多样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当前整个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这一系列的变化逐步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诱发了社会上的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社会上还出现了黄赌毒、腐败、非法宗教活动、封建学信活动等社会丑恶现象。这些,都直接、间接地影响、干扰着青少年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再一方面,当今时代,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传播思想文化的新载体和开展舆论斗争的新舞台,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互联网是开放的,网上信息诚杂多样,即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同时,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这些错误的不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难于控制的特点,对青少年影响极大,也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复杂的环境和新的形势面前,我们只有努力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大力探索新路子,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保证我们的年轻一代健康茁壮成长。 二、当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1.教育观念陈旧 一定程度上存在教育观念陈旧,一些家长、老师存在偏面的成才观、价值观,没能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用学习成绩以偏盖全,忽视甚至抵制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是阻碍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是很多人的思想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常常被看成是一种说教,在很多地方,政治思想教育也往往仅仅留于形式,照本宣科。所以,一提到思想政治教育,很多人就立刻把它和“枯燥”二字联系起来,这使得在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难度。是现在的学生思想非常活跃、独立意识很强,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他们对于那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很容易接受,但对于事物的好坏善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考试大纲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考试大纲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是我院为招收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思想政治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思想政治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院的择优录取,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I.考查目标 思想政治学科专业考试涵盖德育、课程、教学、评价等学科课程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及各部分所占分值 课程(课程改革、课标、教材)约30分 教学(教学原则、规律、方法、艺术、教学设计、学法指导)约80分 测量与评价(教学评价、听评课、考试与命题)约4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共90分 Ⅲ.考查范围 [考查目标] 理解和掌握掌握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的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思想政治学科的发展趋势和课程与教学方法的变革方向。分析运用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一、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 (一)课程的一般理论 (二)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三)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核心素养) (四)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标准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 (二)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规律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四)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教学大纲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 学分: 2分 总学时: 30课时 适用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教材名称:《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了解新时期中学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了解当今中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掌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过程、原则和方法,巩固专业思想,认清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为做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作准备。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中学政治课的历史沿革 [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了解该课程的发展历程,掌握中学政治课程发展的规律与启示。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学政治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

二、心理学基础 三、社会学基础 第二节中学政治课的发展历程 一、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学政治课程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学政治课程 第三节中学政治课发展的规律与启示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 二、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四、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 五、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任务 [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正确认识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纠正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地位和作用的错误认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课程的性质 一、认清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必要性 二、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历史考察 三、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当代阐释 第二节课程的任务 一、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含义及其作用 二、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任务的历史考察 三、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任务的当代阐释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教学难点: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情境体验教学法等。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 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漫步地球村回顾前面所学 同学们,欢迎来到《漫步 地球村》节目我是主持人 xx。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踏 上世界文化之旅,去领略世 界丰富多彩的文化 教师以主 持人身份出 现,拉近师生 间的距离,激 发学生参与兴 趣,突出多元 文化“地球 村”主题

活动一:了解不同国家的不同节日 活动二:现场采访--- 畅所欲言谈感受活动三:猜想并说说自己所知的具有国家代表性的东西活动四: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活动五:学生表演情境剧活动六: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七:情境问答活动八:出谋划策 学生以小记者身份报道自己所掌握的中外不同国家的节日及习俗(教师大屏幕展示部分节日的相关图片资料)部分学生纷纷发表感想并思考为什么同样是节日却有着不同的习俗呢节日的相关图片资料)大屏幕出示代表某国文化的人和物,由学生猜出国名。学生自由发言回答问题。思考:(1)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千差万别的文化都统一起来能不能推行一种文化标准(2)否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 会是什么样子的刚来华不 久的杰克在散步时,碰到 了这样一件事??讨论: 杰克为什么会生气如 以小记者 报道的形式出 现,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锻 炼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和课 前搜集、整理 资料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 考,关注文化 习俗的多样性 的现实,并去 探究它们形成 的原因通过 活动进一步 明确文化的 多样性,为理 解文化的差异 做好铺垫。 通过讨论使学 生明确“全球 化”不是“标 准化” 用学 生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