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名词解释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名词解释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名词解释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名词解释

学科教学论名词解释

?德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

的实践活动

?课程:

狭义:指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内容,是一系列教学科目的集合,具体地讲,就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和表达的内容

广义: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和手段,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科目、教学内容范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等的规划设计,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和经验

?显课程:在课程和教材中明确陈述的、学校的正规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目标?隐课程: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

默化教育影响的教育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是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对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

品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素质发展的规格性要求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实施过程,即教学双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为中介所进行的双边活动的全过程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

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获得身心发展的过程

?说课的含义:是在备课后或评课前,由授课老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其他老师或

教研人员述说课堂教学设计情况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

?教学方法: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

手段

?情境教学: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创设特定的情感氛围

与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

?教学艺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为取得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综合运用各种

教学技艺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方式

?态势语言:教师利用表情、动作等身体语言,辅助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和

表达情感的行为方式

?课程结构:按一定标准选择和组织起来的、课程内容所具有的各种内部关系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名词解释

学科教学论名词解释 德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化为学 生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 课程: 狭义:指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内容,是一系列教学科目的集合,具体地讲,就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和表达的内容 广义: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和手段,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科目、教学内容范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等的规划设计,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和经验 显课程:在课程和教材中明确陈述的、学校的正规教学内容和 教育教学目标 隐课程: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 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的教育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是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对中学生的知 识、能力、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素质发展的规格性要求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实施过程,即教学双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为中介所进行的双边活 动的全过程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手 段,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获得身心发展的过 程 说课的含义:是在备课后或评课前,由授课老师运用口头语言 向其他老师或教研人员述说课堂教学设计情况的一种教研活动 形式 教学方法: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教学 方式、途径和手段 情境教学: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创设特

定的情感氛围与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 教学艺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为取得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艺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方式 态势语言:教师利用表情、动作等身体语言,辅助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和表达情感的行为方式 课程结构:按一定标准选择和组织起来的、课程内容所具有的各种内部关系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试题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 姓名:黄智光 单位:青原区思源实验学校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政治)考试科目:思想教育教学论 考试分数: 2013年 12 月 25 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试题 一、简答题(10×5) 1.为什么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在教学中与学 生是什么关系? 答:(1)、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也可以说是通过教育而培养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的受传人,也是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对象。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学习的效果、教学的最终结果,都体现在学生身上。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学生的先天素质、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身心素质等,都对教学过程发生影响。 (2)、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相互结成团结、协作的关系。教学是一种传递和接受双向活动,学生是认识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收器。所以,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而且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为什么德育课要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 答:知行统一不但是学习德育课的出发点,而且是落脚点。在知行关系当中,“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不

“知”而“行”,会使“行”失去方向,走上违法乱纪、走上不道德的人生道路;但只“知”不“行”,“知”也就会失去意义。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时指出的:“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呢?就是要求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边学习思想道德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用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所学理论知识相一致,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3.学习力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它们与提高教学成绩有什么关 系? 答:学习力包括①、正确的学习理想和动机②、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③、持久的学习执着和意志力④、良好的学习实践能力⑤、科学的学习方法等五方面内容。 学习力是学生具有的和后天培养的,但主要是通过后天培育的。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改变学生自身精神状态和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核心力量对学习效果器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名词解释

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名词解释 一、了解:指对有关重大时事内容、思想政治必修模块中的基础知识的再认或再现(过去的事情再次出现) 了解——知道得很清楚。 知道——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懂得。 辨认——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辨别: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 识别——辨别、辨认。 描绘——描画。(描画:画,描写) 列举——一个一个地举出来。 引述——引用(别人的话或文字)传述。 复述——把别人说过的话或自己说过的话重说一遍。 二、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有关知识内容进行转换(改变,改换)、解释或推理,懂得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知识的含义 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解——懂;了解。 懂得——知道(意义、做法等)。 明确——清晰明白而确定不移。 解释——分析阐明(阐明:讲明白);讲明含义、原因、理由等。 阐释——阐述并解释。(阐述:论述) 说明——解释明白。 归纳——归拢并使有条理(多用于抽象事物)。(归拢:把分散着的东西聚集在一起) 概述——大略地叙述。

推断——推测断定。 整理——使有条理有秩序。 赏析——欣赏并分析(诗文等)。 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领悟:领会,理解) 体察——体验和观察。 三、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模块相关知识,分析和解释有关社会现象,判断和评析有关观点,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提 出并分析问题,合理并有创意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 应用——使用。 分析——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跟“综合”相对)。 解析——讲解分析。 剖析——分析。 评析——评论分析。 评议——经过讨论而评定。 评述——评论和叙述。 评价——评定价值高低。 比较——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 综合——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跟“分析”相对)。 探寻——探求;寻找。 设计——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 坚持——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 树立——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 实践——实行(自己的主张);履行(自己的诺言)。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考试时间2020年1月4号 题型:填空题2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30分简述题15分教学设计 15分(高中哲学生活) 第一章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 第六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思想政治课属于德育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第八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 ①完成基本理论教育 ②完成思想品德教育 ③完成各种能力教育 ④完成心里健康教育 第九节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 ①教师与学生——中心范畴 ②教育与教学——中介范畴 ③传授与接受——手段范畴 ④内化与外化——成果范畴 ⑤理论与实践——性质范畴 第二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 第一节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师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 二、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从强调教材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 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三、新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①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②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③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④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⑤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⑥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体系 教育目标——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阶段教学目标——年度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兴趣、意志、价值、情感) 能力目标(分析、评价、辨析、选择) 品德目标(政治、思想、品德) (课本P76图2-2)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分类 ①情意目标 ②知识目标 ③能力目标 ④品德目标 三、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 培养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第三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论 第一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 ①教学过程是教师教授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统一 ②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 ③教学过程四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要素 ①教师 ②学生 ③教学内容 ④教学手段 ⑤教学环境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问题 教学三体论:教育者、受教育者、环境 主导主体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师生双主体论: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师生复合主体论: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 主客体否定或“交互主体”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之间是一种互主体性关系。 结论:教学过程要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应成为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第二节学生的学习力 ①智力因素(注意力、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

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思想史老师复习课上随口说的各题型的例子以供参考: 概念题5个*3: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王阳明的学说、无为而治、德治、仁政、阴阳学说、黄老之学、三纲五常... 简答题9个*5,人物的政治思想,绪论: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商鞅法治、李斯的文化专制、淮南子、秦始皇、曹操法治唯才是举、唐太宗法治、朱熹改良积弊的治理观、玄学家有为无为思想、李贽... 论述题2个*2:董仲舒、曹操、韩愈等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意义... 绪论(必考一题,以下仅供参考) 中国政治思想史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政治思想,解释其产生、形成。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规律的科学。需要注意1中国政治思想史归根结底授之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相应的社会政治文化发展过程,2中国政治思想史有自身的发展规律,3中国政治思想那个是本质上是历史上一定社会阶级、阶层、集团政治利益和政治要求的表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包括中国历史上如何治理国家和处理政治关系等理论和主张,及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内在联系和社会地位与影响。 中国政治思想那个发展的四个阶段:先秦--基本形成时期,秦汉隋唐--进一步发展时期,宋元明清--成熟和反思批判时期,鸦片战争之五四运动--转型和变革。 中国政治思想的特点:1鲜明得“人文”精神,2注重经世致用,3政治伦理化,4朴素的辩证思维,5历史的连续性,6思想的整体性。 学习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意义和方法:1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2阶级分析方法,3文献研究方法,4定性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 1、民本 (1)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思想学说。(2)我国传统的民本观念是相对于君本、官本而言的。是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核心理念是以民为本;(3)民本思想是以君主专制制度为前提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存在阶级局限性。但“民本”的思想顺应了民意,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保证了国家稳定和发展。(4)我们当今提出的“以民为本”就是民本思想的发展,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2、”明德慎罚,敬天保民” (1)西周时期周公旦治国思想,《周书康诰》的核心思想。 (2)A、因为天命不常,上天只佑有德之人,天命与人事相统一。因此提出“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敬从天命,统治者要做到明“明德”,以德配天;要体察民情,“保殷民”,保民是敬天的关键所在;要“慎罚”,是依法行事,慎用刑法。(3)“明德慎罚”:崇尚德政和慎用刑罚并用,尚德指导思想和保证。而保民是敬从天命的关键。(4)对于周朝的强大和后世政治思想的发展路向具有重大影响。 3、孟子的“仁政” (1)孟子以人性善为出发点,政治上实行仁政。(2)孟子继承孔子“仁”思想。“仁”者爱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把家庭的仁爱之心推广到整个社会,即“仁政”。在政治上实行民贵君轻的“以民为本”。在经济上,孟子主张置民之产,平均赋税,保护工商业。孟子的“仁政”带有很强的人民性。主张贵王贱霸。(3)“仁政”对当时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孟子主张用“仁政”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战国时代来说具有一定的空想性。(4)“仁政”“以民为本”对当今社会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一、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p107 1、方向性原则; 2、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 3、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4、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 5、师生民主合作原则; 6、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7、创新性原则;8、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二、说课与上课的区别 1、要求不同。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说课则不仅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2、对象不同。上课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教学活动;说课是课堂外教师同行间的教研活动。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学研究水平的领导和同行。由于对象不同,因此说课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它不受空间限制,不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同时,说课不受教材、年级的限制,也不受人员的限制,大可到学校,小可到教研组。 3、评价标准不同。上课的评价标准虽也看重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但更看重课堂教学的效果,看重学生实际接受新知识、发展智能的情况;说课重在评价教师掌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应用教学理论以及展示教学基本功等方面。 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4、内容不同。说课一般是说明你要说课的理论依据,要告诉别人你怎样教和你这样教课的依据,而上课则主要是把这节课我们所要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5、目的不同。上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增加他们的知识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技能,而说课则是帮助教师对教学有一个比较高、比较深的层次进行了解,从提高教师的素质。 三、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和基本方法p105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针,是教学工作的指导方向和追求的目标。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中指出:“改革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关键是坚决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 1、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这是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的重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现成的答案,唯一的办法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是锻炼学生、提高教学时效的重要方针。 2、联系学生实际 联系学生的实际,主要是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只有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思想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联系国际政治实际 冷战结束之后,目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用“和平演变”的方式同社会主义国家较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考试试题名词解释参考题

名词解释 第一章(8页)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性质: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 第二章(33页)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从性质来看,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文件,具有法规性质,体现国家意志,体现了国家对课程的要求。从内容来看,课程标准规定着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学习方式、计划安排、实施建议等,是国家用以指导、规范、评估和管理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基本规章。从行为指向看,课程标准指向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目标要求,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法要求,是对多数学生经过某一段学习之后所应达到的最基本要求的原则规定,而不是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规定。从作用来看,课程标准时教材编写的依据,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第三章(63页) 三、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拼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第四章87页 四、教学过程: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它既包括一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教学构成要素,又包括一系列组成教学过程逻辑历程的基本成分。 第五章(105页) 五、教学设计:是思想政治(品德)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应用系统方法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过程的诸要素、环节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描述、设计或规定,为教学活动指定具体可行、可操作性的程序或方案的过程。 第六章(155页)

六、教学反思:是指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思想、观念,以及参与的教学活动,对其中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进行思考,获得一定的有关教学的心认识,从而不断提升教学的合理性,并使自己更好地成长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第七章(163页) 七、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运用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对思想政治(品德)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全面考查和价值判断。 第八章(197页) 八、启发式:是相对于“注入式”而言的,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 第九章(215页) 九、思想政治(品德)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方面,是指学生在思想政治(品德)教师指导下,有组织、有目的、有步骤的获得思想政治(品德)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有的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素质,并产生行为变化的过程。 第十章(248页) 十、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复习题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与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要。 2、探究性学习 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可以发动学生自主选择、确立讨论的主题和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成长与交往中的问题,在合作和探究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丰富情感体验、提升道德修养。 3、合作学习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以及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从而不至于成为“学习的文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彼此的知识、情感、能力与觉悟,激发更深的体验与思考。 4、试卷效度 就是用试卷进行测量(考试)所测出的结果与想要测量的东西的一致性程度,简言之,即考试结果与考核目标的一致性程度。这里包含了两层相互关联的意思:第一,考试是否测出了本来想要测量的东西;第二,本来想测的东西是否反映了考试目标的要求。只有当这两个意思都符合要求,才能算考试的效度高;否则,效度就低,甚至是无效的。 5、讨论式教学法 指课堂教学中学生以班级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或教材疑难问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进行争论、磋商,以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教学方法。 6、试卷区分度 ――是指试卷区分考生优劣的程度。区分度越高,说明试卷区分考生优劣的能力越强;反之,区分能力就越低。 7、问题教学法 指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预先设置一系列的、有层次和有内在联系的问题,或是根据学生的疑问,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解答,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8、案例教学法 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 9、思想品德课启发教学原则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根源于其“内省”,“灌输”则是其必要的外在条件,但它是一种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素质的循循善诱,是对学生思想活动以至觉悟的启迪和激发。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遵循这一适应学生学习心理的教学原则。 10、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西方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修订版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6×5′=30′) 1.自然法:萌发于古希腊哲学,最早的定义为:世界都处于一种必然性与自然律的支配下,具有永恒性;神与人一样,都服从于这种永恒的自然律;对自然律所确定的秩序,便是一种正义。 2.宗教改革(路德):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加尔文及慈运理等,随后发展出来新教教派。 3.法的精神(孟德斯鸠):一个国家的法律与该国的政体、自然环境、宗教、贸易、风俗习惯、人民的生活方式、制度架构、人文传统的关系,以及法律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总和。 4.公民(积极、消极):1791年法国宪法取消等级的划分,将法国人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其中经济上独立,叫积极公民,享有选举权。经济上没有独立性和其他不具备“积极公民”条件的人,叫消极公民,不享有选举权。 5.主权(布丹):主权是国家的主要标志,是对公民和臣民的不受法律限止的永恒的绝对的最高权力。主权是对内具有至高无上、对外具有独立平等的权力。 6.国家(黑格尔):国家是道德理念的现实——即作为显现可见的、自己明白的实体性意志的道德精神。国家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必然产物,而不是任意或偶然的结果。 7.人民主权(卢梭):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是主权者,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主权遵循主权神圣、不可转移、不可分割、不可代表的原则。 8.乌托邦(莫尔):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莫尔的代表作,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乌托邦”是一个幸福的、理想的国家,财产公有、人人平等、没有压迫。 二、简答题(5×8′=40′) 1.斯宾诺莎的自由观念 思想自由权 在国家生活中,每一个人保留他的权利的一部分,由其自己决定,不由别人决定,即思想自由之权。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论知识点完整版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 论知识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一章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考察 1、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课程的演进概况。(P28阅读视野) (P3随堂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不断进行着调整,这种调整体现出思想政治课怎样的特点- ----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密切配合政治运动设置的,强调课程的政治功能。) 2、政治课改革的进程 1)标志思想政治课进入改革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 2)第一阶段:改革实验:1985-1992 第二阶段:调整完善:1992-1994 第三阶段:总结发展:1994-1999 第四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1999至今)P4第四阶段概况) ①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②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 ③随后,教育部又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拉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 ④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2003年和2004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并组织编写了相应的教材,逐步在全国推广使用。 3、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的新变化(P4-5六点新变化) 1)改变课程名称。 2)转变课程功能。首先,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其次,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3)调整课程结构。首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加强选修课程。其次,关注国家课程的同时,为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4)更新课程内容。 5)变革教学方式:教师教的方式: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教师主导“目标—策略—评价”与学生经历“活动—体验—表现”相结合。学生学的方式: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6)重建评价体系。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思考: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的新变化新教材的新变化(两者区分)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性质 1、思想政治课程性质认识的发展 ①智育说②德育说 ③德智兼容说④思想政治教育说 ⑤公民教育说(社会主义现代公民素质教育课)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考试大纲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考试大纲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是我院为招收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思想政治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思想政治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院的择优录取,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I.考查目标 思想政治学科专业考试涵盖德育、课程、教学、评价等学科课程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及各部分所占分值 课程(课程改革、课标、教材)约30分 教学(教学原则、规律、方法、艺术、教学设计、学法指导)约80分 测量与评价(教学评价、听评课、考试与命题)约4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共90分 Ⅲ.考查范围 [考查目标] 理解和掌握掌握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的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思想政治学科的发展趋势和课程与教学方法的变革方向。分析运用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一、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 (一)课程的一般理论 (二)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三)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核心素养) (四)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标准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 (二)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规律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四)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荷马史诗 英雄时代 赫西俄德 来库古 克里普提 德拉古 梭伦改革 梭伦 解负令 公民大会 四百人大会 陪审法庭 克里斯提尼 克里斯提尼改革五百人会议 十将军委员会贝壳放逐法 泰勒斯 毕达哥拉斯 德谟克里特 智者 智者学派 普罗塔格拉 高尔吉亚 安提丰 加里克里斯 色拉叙马霍斯城邦政治学 城邦 苏格拉底 柏拉图 理想国 政治家 法律篇 理念论 哲学王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伦理学 四因说 罗马法学政治观十二铜表法 市民法

伊壁斯鸠 个人主义幸福论功利主义道德观偏斜运动理论 斯多葛派 犬儒主义 犬儒学派 西塞罗 自然法 卢克莱修 契约论 世俗政治 神权政治 君权神授 基督教 灵智论 因信得救 圣经 启示录 原罪说 三位一体说 上帝创世说 选民说 米兰赦令 奥古斯汀 论上帝之城 忏悔录 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 永恒法 神法 人法 异端 异教 道成肉身 因信称义 圣父、圣子、圣灵教会救赎说 耶稣救世说 泛神论 天恩统治论 约翰·威克利夫胡斯

马西里乌斯 威廉·奥卡姆 乌托邦 乌托邦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托马斯·莫尔 托马斯·康帕内拉太阳城 安德里亚 基督城 人道主义 文艺复兴 蒙昧主义 拉伯雷 布鲁诺 彼特拉克 薄伽丘 十日谈 启蒙运动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狄德罗 爱尔维修 霍尔巴赫 利益动机论 洛克 君主专制 官僚政体 理性 卢梭 托马斯·潘恩 个人主义 圣西门 欧文 傅立叶 实业主义 和谐制度 法伦斯泰尔 新协和公社 新教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因信称义

加尔文教 得救预定论VS救赎论 闵采尔 千年天国 九十五条论纲 基督教义 氏族民主制 封建贵族制 封建贵族民主制 马基雅维里 君主论 非道德政治观 君主专制论 博丹布丹 国家论六卷 君主主权理论 国家主权 主权 家长制 地理环境决定论 菲尔麦 社会契约论 格老秀士 霍布士 利维坦 斯宾诺莎 四性主义 人权 人权宣言 君权神授论 贵族特权论 自然权利 独立宣言 主权在民 分权 自由 黑格尔 约翰密尔 平等 先行观念 伏尔泰 皮埃尔·勒鲁 自由、平等、博爱、正义、民主、专制、独裁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与综合素质评价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与综合素质评价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实现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强调评价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教学与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也应该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目的,以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来操作。关于评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这样认为,评价学生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智能,评估有责任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使学生认识自己智能的优劣,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弥补自己的劣势,发展自己的优势。。下面我将针对本学科的特点,从评价思想、评价原则、评价要求、评价方法及试卷分析等方面做简要阐述。 一、思想政治学科综合素质动态评价思想 在国家教育部2002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阐述了新课程的评价思想: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选拔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在评价目的上,由以往的重视结果转向结果与过程并重;在评价主体上,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在评价内容上,由只关注知识的评价,转向更关注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并将评价贯穿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之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 二、思想政治学科综合素质动态评价原则 1、全面性。 ①、评价主体要全面:既包括教师、又要包括学生及家

长。我们要重视这些主体在评价中的不同作用,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样不但不同主体的价值观在评价过程中得到体现,而且评价主体之间也形成了平等合作的关系。对教学也形成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②.评价角度要全面性。我们不但要对学生课堂知识的学习进行评价,而且,还要对课外知识尤其是社会时政要闻的了解掌握程度做出评价。同时,还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出评价。另外,思想政治学习的方法与习惯、合作交流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评价同样不可忽略。对学生而言,以上这几方面要有机结合起来,不可有失偏颇。 ③评价方法要全面: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不同个体,不同个体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评价时,要再大的评价方针指导下,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及时调整评价的方法使之呈现多元化。 2、客观性 我们不管是对评价的主体,还是对评价的方式,都应摒弃个人的主观意念,本着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来对待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使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客观、公正、真实可信的评价结果,以帮助他找到今后发展方向。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复习提纲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考试时间2017年1月4号 题型:填空题2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30分简述题15分教学设计15分(高中哲学生活) 第一章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 第六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思想政治课属于德育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第八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 ①完成基本理论教育 ②完成思想品德教育 ③完成各种能力教育 ④完成心里健康教育 第九节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 ①教师与学生——中心范畴 ②教育与教学——中介范畴 ③传授与接受——手段范畴 ④内化与外化——成果范畴 ⑤理论与实践——性质范畴 第二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 第一节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师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 二、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从强调教材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 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三、新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①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②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③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④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⑤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⑥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体系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一.名解 1.课程: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和手段,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科目、教学内容范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教学分量标准的规划设计,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和经验。 2.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比较典型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策略体系。 3.说课:是在备课时或在评课前,由授课教师谈谈课时教学的设计情况。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可以使参与备课的同行或参与评课的热播了解授课人的教学设计整体情况,以便有关人员进行学术和业务交流。它也是对说课人业务水平评价的一种方式。 4.教学最优化: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是教师和学生耗费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而不要用向学生“灌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学思想它是各种带有启发性的具体教学方法的总称。 6.教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教学时采用的教学策略、手段、方法、途径和操作程序,简言之,就是教师教学生时采用的方法。 7.快乐学习法:是自觉自愿地学,主动积极地学,生动活泼地学,满怀信心地进取,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为依据,从情感入手,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或模式。 8.教学艺术:就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为取得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艺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方式。 9.案例教学法:就是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种典型、特殊事情的情景和境况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10.终身学习:终身教学首先是一种观念,起中心词是“学习”。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支持的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和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的应用它们。11.学习力:是学习中最活跃、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学生改变自身精神和知识结构的作用,是促进学生自身潜质发挥的力量,是人提高自身素质的力量。是蕴藏在人本身内部的一种力量,它是由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两种力量因素聚合构成的。这两种力都有大小,但决定的方向和动力作用的是非智力系统。 12.微格教育: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的单一的技能。 13.素质教育:就是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培养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也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14.教学评价:就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及其标准,利用学科的。可行的方法和技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和评估。 15.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到实习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的实践活动。它是师范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实战演习”,也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和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选择 1.素质教育的特征: ①目的性②育人性③全体性④全面性⑤基础性⑥主体性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多选)①.教师与学生②.教育与教学③.传授与接受④.内化与外化⑤.理论与实践 2.学习力的要素构成:①.学习动机②.学习情趣③.学习毅力④.学习能力⑤.学习方法

【考研·笔记】思政、思想政治教育考研名词解释及各校历年真题解析(北师大、华东、华南、西南大学)

2019年思政/思想政治教育学考研笔记 思政名词解释&各校思政历年考题解析华东师大/北师大/东北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天津师大/湖南师大/西南大学/四川师大/华南师范/福建师范/浙江师范

目录: 名词解释部分: (5) 1.思想政治教育 (5) 2.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5) 3.“仁” (5) 4.“存天理,灭人欲” (5) 5.“致良知”学说 (6) 6.思想 (6) 7.行为 (6) 8.教育主体 (6) 9.教育客体 (6) 10.疏通与引导 (7) 11.言教与身教 (7) 12.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 (7) 13.教育与管理 (7) 14.内化与外化 (8) 15.个人与社会 (8) 16.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8) 17.神行统一律 (8) 18.虚实转化律 (8) 19.同步递增律 (9) 20.真善美统一律 (9) 21.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9) 2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9) 23.世界观教育 (10) 24.人生观教育 (10) 25.拜金主义人生观 (10) 26.享乐主义人生观 (10) 27.个人主义人生观 (10) 28.道德观教育 (11) 29.价值观教育 (11) 30.核心价值观 (11) 31.政治观教育 (11) 32.国情教育 (11) 33.形势与政策 (12) 34.爱国主义教育 (12) 35.民族精神教育 (12) 36.法制观教育 (12) 37.社会主义民主教育 (13) 38.教育者 (13) 39.受教育者 (13) 40.教育介体 (13) 41.教育环境 (13) 42.思想品德 (14)

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 1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A2.D3.C4.C5.C6.B7.A8.B9.D10.D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苏格拉底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是智者们的同时代人。他与智者一起,推动了希腊哲学研究兴趣的转向,即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探讨普遍定义的思考方式是苏格拉底的一大贡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在对道德和政治法律问题的讨论中,苏格拉底也将其提高到合乎逻辑的定义和解释的水平。这是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的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他极其重视知识的价值,并提出“美德即知识”的着名论断。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在他看来,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甚至是一门艺术,需要专门的训练,政治家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这些思想后来都被柏拉图所继承。 3.神学政治观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三、问答题 1.什么是政治思想?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政治思想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社会性政治思想的阶级性首先是由于在阶级社会中各阶级都有各自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要求,都要为实现各自的阶级目的而奋斗;其次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是每个社会的统治思想。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利用手中掌握的各种工具,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人们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观点,这也就是所谓的政治社会化。政治思想还具有社会性。可以说政治思想的阶级性是蕴含在社会性之中的。(2)时代性与继承性任何一种政治思想都是“应时而生,适时而变”的。每个时代的政治思想都有其时代特点。但是后代的政治思想又总是从前代继承而来。(3)民族性与交汇性由于每个民族生活的环境不同,使得各个民族所创造的思想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这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民族文化。由于人类思想文化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政治思想又具有一定的交汇性。在民族性与交汇性中,民族性起着决定作用。因为:只有坚持民族特点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一个民族借鉴、吸取其他民族思想文化时,其基本立场是从本民族的需要出发,要与本民族的实际相结合;文化的交流必须是立足于本国国情,从本国需要出发,对外民族思想消化借鉴,为我所用。2.如何理解古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的关系?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形成于公元前8—6 世纪的古代希腊,其最显着的特征是小国寡民。城邦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围的面积有限的农村。城邦是自给自足的国家,城邦中的政府是公共权威,负责维护城邦的政治秩序。受地理环境影响,希腊的城邦都是一个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它对外独立,对内享有完全的自主权。独立的城邦很难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也就无法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希腊城邦中有奴隶、自由人和自由公民。只有自由公民才在城邦中享有政治权利。城邦本质上就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由于公民的人数有限,城邦普遍实行直接民主制度,公民通

政治学科教学论(2015综改版)详解

《政治学科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G2301201 2.课程名称:政治学科教学论 3.英文名称:Political of subject-based pedagogy 4.课程简介:政治学科教学论是四年制师范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中必修课程。本课程是研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逻辑学的原理,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一门应用学科。其主要内容是关于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功能、性质、课程设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及师范生的毕业实习问题等。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掌握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规律和原则,熟悉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能初步胜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掌握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规律和原则,熟悉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能初步胜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为做一位合格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打基础。 2.与相关课程衔接:为《教育学》课程的后续课程。 3.学时:总学时48学时,每周3学时。 4.开课学期:第6学期。 5.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等。 6.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成绩由平时职业技能训练测试50%和闭卷50%组成;其中,平时职业技能训练测试由“五分钟带板书口语带稿训练、五分钟带板书口语脱稿训练、手抄报制作训练、教具制作训练、试讲五部分构成,每部分各占10%)。

7.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主编:刘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第二版。 8.教学参考资料: (1)谢树平、李宏亮、胡文瑞.新编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陈晓岱.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贺允清.中学政治课教学法[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4)张文鉴.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5)何家理.21世纪教师职业技能[M]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绪论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充分认识学习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重要意义,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重点难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学难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是研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明确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学习和掌握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规律、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从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能力,为毕业后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打下基础。 2. 学习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