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病理生理学理论基础:哮喘的发病机制概述

病理生理学理论基础:哮喘的发病机制概述

病理生理学理论基础:哮喘的发病机制概述
病理生理学理论基础:哮喘的发病机制概述

哮喘的发病机制如下:

与以下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一)变态反应

变应原进入特应症患者体内后,刺激T淋巴细胞,并传递给B淋巴细胞合成特异性IgE,IgE结合于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表面的受体。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后,与IgE交联,使这些细胞释放多种活性介质,引起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细胞浸润。

根据变应原吸入后哮喘发生的时间,可将变态反应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速发型哮喘反应:吸入变应原的同时发生反应,15~30分钟达高峰,两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

(2)迟发型哮喘反应:6小时左右发病,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天。临床症状重,常呈持续性哮喘表现,肺功能损害严重而持久。发病机制与变态反应和气道炎症有关。

(3)双相型哮喘反应。

(二)气道炎症

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的本质。表现为多种炎症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 淋巴细胞等在气道的浸润和聚集,并分泌多种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根据介质产生的先后可分为:①快速释放性介质:组胺;②继发产生性介质:前列腺素、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

肥大细胞可释放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白三烯,其中白三烯是很强的支气管收缩剂,使黏液分泌增多,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巨噬细胞释放血栓素、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各种生长因子促进气道的增殖与重建。粘附分子介导白细胞的迁移。

(三)气道高反应性

表现为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是哮喘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气道炎症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机制之一。气道高反应性常有家族聚集倾向,受遗传因素影响,为哮喘患者共同的病理生理特征。

(四)神经机制

支气管受复杂的自主神经支配:支气管平滑肌主要受肾上腺素受体(β2:兴奋时舒张)和胆碱能受体(M3:兴奋时收缩)。哮喘与β肾上腺素受体低下和迷走神经张力亢进有关,并可能有α肾上腺素神经的反应性增加。

最新支气管哮喘病因和发病机制教学提纲

支气管哮喘病因和发病机制 有过敏体质的人接触抗原后,在B细胞介导下,浆细胞产生lgE,后者附着在肥大细胞上。当再次接触抗原时,钙离子进入肥大细胞内,细胞释放组胺、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CF)等,使平滑肌立即发生痉挛,此为速发性哮喘反应(immediate asthmatic reaction,IAR)(图2-4-1)。更常见的是不少患者在接触抗原数小时乃至数10小时后方始发作哮喘,称为迟发性哮喘反应(late asthmatic reaction,LAR),这是气道变应性炎症(AAI)的结果(图2-4-1)。此时,支气管壁内(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内)有大量炎性细胞(巨噬细胞、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释放出多种炎性递质,如白三烯(LTS)、前列腺素(PGS)、血栓素(TX)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引起微小血管渗漏、支气管粘膜水肿、腺体分泌增加,以及渗出物阻塞气道,有的甚至形成粘液栓,导致通气障碍和BHR(图2-4-2)AAT还表现在气道上皮损伤,神经末梢暴露,受炎性因子作用后,释放神经肽(NK)、P物质(SP)等,进一步加重粘膜水肿、腺体分泌和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图2-4-1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示意图 图2-4-2 AAI及BHR引起的气道狭窄 以往认为气道平滑肌收缩引起气道狭窄是引起哮喘的唯一原因,因而治疗主旨在于解除支气管痉挛。现在认识到PAF等递质引起气道粘膜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分泌增中、粘液纤毛清除功能障碍,加上管腔内粘液栓阻塞也是哮喘发作的重要机制。因此,治疗时除强调解痉外,还要兼顾针对非特异性的AAI用药。这对于LAR尤为重要。 网络转载:《我把你藏在心里最深处》by 顾西爵 《最美遇见你》中周谨程的故事短篇第一章周锦程打电话来时,我刚下课。我在一所大学教英文。我去办公室把书本放下,跟同事们聊了会天,到楼下时周锦程的车刚好到。。我过去拉开车门坐上副驾驶座。旁边的人一如既往的西装革履,成熟精干。他朝我笑笑,发动了车子。这個将近四十岁的男人,手段和修为已经成精。十几年前我猜不透他的想法,现在则更是。这次,是两個月没有约见面了吧?不知道他这两個月在忙什么?我已经不再去猜测,我

中山大学病理生理学练习题——第十五章 肺功能不全

第十五章肺功能不全 一、选择题: 1.有缺氧伴CO2潴留的呼吸衰竭患者不能用高浓度吸氧,是因为 A. 诱发肺不张 B. 消除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 C. 可能会引起氧中毒 D. 促使CO2 排除过快 E.以上都不是 2.在呼吸衰竭导致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机制中最重要的是 A.肾器质性损伤 B.肾血管反射性痉挛收缩 C.心力衰竭 D.休克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A 型选择题 (1 )肺组织中清除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效应细胞是 A. 肥大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T 淋巴细胞 D.B 淋巴细胞 E. 巨噬细胞(2 )呼吸衰竭的发生原因是指 A. 内呼吸严重障碍 B. 外呼吸严重障碍 C. 氧吸入障碍 D. 氧利用障碍 E. 氧吸入和利用均有障碍 (3 )哪项可以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 A. 中央气道阻塞 B. 外周气道阻塞 C.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D. 肺泡膜面积减少和厚度增加 E. 呼吸肌活动障碍 (4 )以下哪项原因可以引起阻塞性通气不足

A. 气管痉挛收缩 B. 呼吸肌活动障碍 C. 严重的胸廓畸形 D.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E. 肺叶切除 (5 )气道阻力主要受以下哪项因素的影响 A. 气流速度 B. 气体的粘度 C. 气流形式 D. 气道内径 E. 气道的长度 (6 )能反映总肺泡通气量变化的最佳指标是 A.PaO 2 B.PaCO 2 C.P A O 2 D. 肺潮气量 E.P A O 2 与PaO 2 差距 (7 )下列哪项不是肺泡通气不足时的血气变化 A. P A O 2 降低 B. PaO 2 降低 C.P A CO 2 升高 D. PaCO 2 升高 E. PaCO 2 正常或降低(8 )一般情况下,下列哪项血气变化不会出现在肺弥散障碍 A. PaO 2 降低 B. PaCO 2 降低 C. PaO 2 降低伴PaCO 2 升高 D. PaCO 2 正常 E. PaCO 2 降低伴PaCO 2 正常 (9 )死腔样通气可见于 A. 肺动脉栓塞 B. 支气管哮喘 C. 肺不张 D. 肺实变 E. 胸腔积液 (10 )功能性分流可见于 A. 慢性支气管炎 B. 肺血管收缩 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 肺动脉炎 E. 肺动脉栓塞 (11 )肺气肿患者易产生呼气性呼吸困难的主要机制是 A. 气道阻塞 B. 气管管壁增厚 C. 气道痉挛收缩 D. 肺泡顺应性降低 E. 气道等压点移至小气道 (12 )某声带严重炎性水肿的患者,最可能出现的呼吸运动改变是 A. 吸气性呼吸困难 B. 呼气性呼吸困难 C. 潮式呼吸 D. 叹气样呼吸 E. 陈施式呼吸 (13 )下列哪种情况不常出现真性分流 A. 支气管扩张 B. 肺内动- 静脉交通支开放 C. 肺水肿 D. 肺实变 E. 肺不张 (14 )在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的发生机制中,下列哪种细胞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哮喘的发病机制与营养学干预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及其营养学干预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炎症疾病,全球约有3亿病例,我国的哮喘患者估计有2000多万。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气污染的加重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当前中国哮喘的患病率约为3.3%,成为我国的第二大呼吸道疾病;而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工业化发达地区的发病率高达10%~30%。 1998年12月11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了第二届世界哮喘会议,国际卫生组织将当天作为第一个世界哮喘日。从2000年起,世界哮喘日改为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世界哮喘日的宗旨是:使人们意识到哮喘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1、哮喘的常见症状 哮喘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症状时隐时现,可持续几分钟或者几天,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多数病人发病前常有明显的过敏源接触史或感染史,发作前数分钟可有粘膜过敏症状,比如鼻痒、眼睑痒、打喷嚏、流涕、流泪和干咳等。有经验的哮喘病人,在先兆期若能及时防治,对于控制哮喘的发作是很有帮助的。哮喘急性发作时有以下几种表现: 1.1 呼吸困难 常紧随先兆症状后出现胸闷、胸部紧迫甚至窒息感,胸部似被重石所压,10~15分钟后发生以呼气困难为主的呼吸困难,并带有哮鸣音。病人被迫端坐,不能平卧,头向前俯,两肩耸起,两手撑膝,用力喘气。发作可持续几十分钟到数小时,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1.2 咳嗽、咯痰 常在先兆期因支气管粘膜过敏而引起咳嗽,一般表现为干咳,至发作期咳嗽减轻,以喘息为主。缓解期支气管痉挛及粘膜水肿减轻,大量分泌物得以排出,而咳嗽、咯痰症状加重。若合并感染时,可咯出脓性痰液。少数病人以咳嗽为唯一的表现。 1.3 其他症状 哮喘发作较严重、时间较久者,可有胸痛。部分病人也可有呕吐甚至大小便失禁、头痛、头昏、焦虑、神志模糊、嗜睡和昏迷等症状。若合并感染,则可有发热。发作过后多有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 2、哮喘的发病机制 哮喘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以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过敏和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中以气道炎症为最主要的病理变化,并决定气道阻塞和气道过敏的程度。 哮喘病因复杂,有关其发病机制的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免疫学机制 具有免疫功能的T淋巴细胞因子平衡失调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细胞转录因子GATA-3是T细胞发育中的关键调节因子,当GATA-3过度表达是,趋化嗜酸粒细胞向呼吸道的炎症部位聚集,从而促进粘液的分泌,诱发气道过敏。 随着深入研究发现,黏膜免疫系统是相对独立于全身免疫系统外、又与全身免疫系统密不可分的子系统。哮喘的主要炎症就是呼吸道的粘膜层。临床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检测发现,哮喘患者和肺功能低下者的血清IgA水平较正常人低。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50年代曾认为哮喘是一种气道平滑肌功能异常性疾病。80年代初提出哮喘的本质是气道高反应性。近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病理学等技术的深入发展及“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GINA)方案的广泛推广,哮喘的发病机制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尤其是近年来建立的气道炎症学说,使哮喘的防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以下将从气道炎症学说、气道神经调节机制、遗传机制、呼吸道病毒感染角度、神经信号转导机制和气道重构研究进展等方面对哮喘的发病机制作一简介。 一、气道炎症形成机制 一) 提出气道炎症机制的基础 早在100多年前Laennec即提出哮喘是气道结构上的病变,然而未引起重视。自上世纪80年代来,通过大量临床病理研究发现,无论病程长短、病情轻重,均存在气道慢性炎症性改变,这些依据包括:(1)死于重症哮喘的病人其气道粘膜明显水肿,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气道被粘液栓阻塞;(2)气道粘膜活组织检查发现气道上皮损伤及大量嗜酸粒细胞(EOS)浸润;(3)哮喘病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有大量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存在;(4)哮喘病人痰及血中EOS增多。 二)气道炎症的病理学特征 (1)炎症细胞浸润,主要是EOS、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2)上皮细胞破坏、纤毛细胞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坏死。(3)基底膜假性增厚;(4)粘液腺肥大;(5)气道粘液栓形成。 三)参与气道炎症的炎症细胞 1、肥大细胞(MC): MC被认为在哮喘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可是最近证明MC在接触变应原后的迟发哮喘反应(LAR)和气道高反应性(AHR)的发生中作用甚微。色甘酸钠(SCG)类的肥大细胞稳定剂对变应原引起的早期反应有预防作用,但用来防止LAR,减低AHR的效果不明显。β2-受体激动剂对人体的MC也有很强的稳定作用,亦不能抑制LAR和AHR。反之,糖皮质激素(GCS)对MC并无直接作用,却有防止LAR和AHR 的效果。可以认为在AHR和慢性哮喘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MC而是其它几种炎症细胞,它们以一种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 2、巨噬细胞(MΦ):从变应原激发试验可发现哮喘患者支气管一肺泡灌洗液(BALF)中MΦ数量增多,气道腔内及其粘膜下的MΦ可通过IgE—依赖性机制激活,使血栓烷(Txs)、白三烯(LTs)、前列腺素(PGs)、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等介质以及超氧阴离子和一些水解酶的释放量增加。MΦ释放的介质在AHR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被GCS所抑制,但不受β2受体激动剂的影响。

病理生理学试题集[1]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熟悉:病理生理学学科性质。病理生理学的任务与教学内容。 2.了解:病理生理学发展史。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及学科性质(重点讲授) 2.病理生理学发展史。(一般讲授) 3.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重点讲授) 重点和难点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教学内容。 一、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2.Basic pathological process 3.综合征(syndrome) 4.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5.实验病理学(experimental pathology) 二、填空题 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和的学科。2.病理生理学主要是从和的角度来提示疾病本质的学科。3.病理生理学是一门与基础医学中多学科的学科。 4.病理生理学的沟通基础医学与的学科。 5.病理生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和。 6.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临床观察和。 7.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 8.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的基本手段是在动物身上____的模型,对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及规律进行研究。

三、选择题 A型题 1.病理生理学主要教学任务是讲授 A.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 B.动物身上复制的人类疾病过程 C.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 D.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 E.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及其机理解释 2.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称为 A.病理状态 B.病理过程 C.病理反应 D.病理表现 3.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前身是 A.器官病理学 B.细胞病理学 C.实验病理学 D.疾病病理学 E.医学生理学 4.病理生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出现在 A.19世纪前叶 B.19世纪中中叶 C.19世纪后叶 D.20世纪前叶 E.20世纪中叶 5.最早成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的国家是 A.中国 B.德国 C.东欧 D.美国 E.俄国 6.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A.诊断疾病 B.研究疾病的表现 C.提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 D.研究疾病的转归 E.探索治疗疾病的手段 7.病理生理学是 A.以动物疾病模型阐述人类疾病规律的学科 B.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C.从形态角度解释病理过程的学科 D.解释临床症状体征的桥梁学科 E.多种学科综合解释疾病规律的边缘学科 8.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 A.流行病学调查 B.动物实验研究 C.临床观察病人D.推理判断E.临床实验研究 9.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内科学》第9版-呼吸系统疾病第四章支气管哮喘

目录hxxt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顼?土 ?:貧? . 电:牛―礴”潛貝倒器揪冠舞塾珞 :责峰 ?宀' ^kkyx2OI8 第四章支气管哮喘 ^kkyx2018 支气管哮喘 ( bronchial asthma ) 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 性 疾病。主要特征包括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对多种刺激因素呈现的高反应性 , 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 限,以 及随病程延长而导致的一系列气道结构的改变,即气道重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 急、胸闷 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根据全 球和我国哮 喘防治指南提供的资料,经过长期规范化治疗和管理 ,80%以上的病人可以达到哮喘的临 床控制。 【流行病学】 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全球约有 3 亿、我国约有 3000 万哮喘病人。各国哮喘患 病 率从 1% -18%不等,我国成人哮喘的患病率为 1.24%,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一般认为发达国家哮 喘患病率 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哮喘病死率在 (1.6-36.7)/10万, 多与哮喘长期控制不 佳、最后一次发 作时治疗不及时有关,其中大部分是可预防的。我国已成为全球哮喘病死率最高的国 家之一。 【病因和发病机制】 (― ) 病因 哮喘是一种复杂的 、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 ,其发病具有家族集聚现象 , 亲缘关系越近 ,患病 率 越高。近年来,点阵单核昔酸多态性基因分型技术,也称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GWAS )的发展给哮喘 的 易感基因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目前采用 GWAS 鉴定了多个哮喘易感基因 ,如 YLK40JL6R 、PDE4DJL33 等。具有哮喘易感基因的人群发病与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深入研究基因 - 环境相 互作用将有助于 揭示哮喘发病的遗传机制。 环境因素包括变应原性因素,如室内变应原 (尘購、家养宠物、蟬螂) 、室外变应原 (花粉、草粉) 、 职业性变应原(油漆、活性染料)、食物(鱼、虾、蛋类、牛奶)、药物(阿司匹林、抗生素)和非变应 原性因 素,如大气污染、吸烟、运动、肥胖等。 (二)发病机制 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可概括为气道免疫 - 炎症机制、神经调节机制及其相互作用 。 1-气道免疫 - 炎症机制 ( 1) 气道炎症形成机制 : 气道慢性炎症反应是由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 相 互作用的结果。 外源性变应原通过吸入、食入或接触等途径进入机体后 , 被抗原提呈细胞内吞并激活 T 细胞。一 方 因子如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活性神经肽、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转 成了一个与炎症细胞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 , 导致气道慢性炎症。近年来认识 中不仅发挥着终末效应细胞的作用,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Thl7 细胞在 面, 活化的辅助性 Th2细胞产生白介素 IL )如 IL-4JL-5 和 IL-13 等激活 B 淋巴细胞并合成特异性 IgE,后者 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表面的 交联,使该细胞合成并释放多种活性介质 IgE 受体 。若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 ,可与结合在 细胞表面的 IgE , 导 致气道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和炎 症细胞浸润 , 产生哮 喘的临床症状,这是一个典型的变态反应过程。另一方面 , 活化的辅助性 Th2 细 胞分泌的 IL 等细胞因子 可直接激活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等 , 并使之聚集在气道。这 些细胞进一步分泌多种炎症 化生长因子 (TGF )等,构 到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发病

浅谈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一)

浅谈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一) 【论文关键词】哮喘;发病机制;多种细胞 【论文摘要】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长期以来的研究结果认为,它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但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随着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等方面研究的飞速发展,人们提出了许多新论点和观念,本文就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哮喘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有: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广泛的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延长。以下将从气道炎症学说、气道神经调节机制、遗传机制、呼吸道病毒感染角度、神经信号转导机制和气道重构研究进展等方面对哮喘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1气道炎症形成机制 1.1肥大细胞(MC): MC被认为在哮喘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可是最近证明MC在接触变应原后的迟发哮喘反应(LAR)和气道高反应性(AHR)的发生中作用甚微。 1.2嗜酸性粒细胞(EOS): 哮喘患者气道的EOS浸润是其特征之一。现已证实嗜酸粒细胞表面(主要是低密度嗜酸粒细胞)有大量的低亲合力IgE受体(FcεRЦ),可通过IgE介导激活而释放气道上皮毒性物质、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和活性氧参与气道变应性炎症的调节。 1.3T-淋巴细胞 目前研究显示,T细胞免疫耐受的丢失以及TH1/TH2失衡是哮喘发病的关键因素。而黏膜发生的抗炎机制主要包括1)变应原激活诱导的T细胞耐受,这又涉及产生IL-10的变应原特异性CD4+调节T细胞的生成和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删除;2)TH1/TH2的平衡:GATA-3是一种选择性在TH2表达的转录因子,与IL-5启动子的转录激活区结合而诱导IL-5的转录激活。而Tbet也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在控制T细胞介导的黏膜免疫炎症中起关键性作用,其缺陷可导致T细胞依赖性的,伴有IL-13和IL-4释放增加的AHR。因此,GATA-3/Tbet的平衡决定了T细胞在黏膜表面的命运,决定了TH1/TH2平衡的稳定性。 2气道的神经一受体调节机制 2.1肾上腺能胆碱能神经一受体失衡机制 β2受体功能低下和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或同时伴有α-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反应性增加,可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哮喘发作。 2.2非肾上腺能非胆碱能神经功能失调与神经源性炎症

(完整word版)《病理生理学》习题集-人卫第8版(精心整理)

---------------------------------------------------------------最新资料推荐------------------------------------------------------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人卫第8版(精心整理)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人卫第 8 版(精心整理) 普通高等 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E.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b ) 3.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A.临床观察 B.动物实验 C.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D.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 断 E.形态学观察二、问答题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 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病理生理学第 8 版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 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 c) A.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B.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C.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D.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 科学 E.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 2. 疾病概论主要论述 (a ) A. 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B. 疾病的 原因与条件 C. 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 D. 疾病中各种 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 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什么是循证医学?【答】所谓循证医学主要是指一切医 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也必 须遵循该原则,因此病理生理学应该运用各种研究手段,获取、分析 和综合从社会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器官系统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 1/ 20

哮喘的发病机制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迄今为止未完全明了。不同类型的哮喘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也可以交互重叠。同一类型的哮喘发病机制亦同亦异。多年来的大量研究提出的众多学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哮喘的发病机制。新建立的气道炎症学说已被广泛接受,但并不能完全解释各种类型哮喘的发病机制。因而,哮喘更可能是由多种机制引起的一种共同反应。 第一节气道炎症学说 Laennec(1883年)提出了哮喘是一种气道结构上的病变,而非气道功能异常性疾病。Osler(1892年)进一步指出哮喘是小气道的一种特殊炎症。然而,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炎症”概念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地位并未被人们所重视,哮喘病一直被看作是一种气道平滑肌功能异常(发作性和可逆性的气道平滑肌痉挛)性疾病。近十多年来,人们开始注意到以下现象:①哮喘患者痰和血中嗜酸细胞增多;②死于哮喘的患者气道内充满嗜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脱落的上皮;③哮喘患者的气道阻塞并非完全可逆,约70%的哮喘病人即使在临床缓解期,仍存在有小气道功能异常。但是,无法将上述观察与哮喘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生理学特点(气道高反应性)联系起来。近年来,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电子显微镜对哮喘病人支气管粘膜活检的病理学研究,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的细胞学和免疫生化学研究结果发现,哮喘患者不仅在发作期气道内存在炎症细胞(嗜酸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浸润和炎症介质的增多,在缓解期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此,认为哮喘仅仅是气道平滑肌痉挛(功能性改变)引起的气道阻塞疾病的传统观念,不能准确反映哮喘的发病机制,从而提出了“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新概念。 气道炎症学说认为:哮喘是一种涉及多种炎性细胞及炎症介质相互作用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①气道炎症是各型各期哮喘的共同病理学特征。气道炎症表现为:气道上皮损伤及脱落,以嗜酸性细胞为主的多种炎性细胞浸润,气道微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和渗出物增多,气道腔内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前列腺素和多种炎性生物趋化因子等)增多。②以嗜酸性细胞为主的多种炎性细胞(包括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等)介导r气道炎症过程。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是气道炎症反应的始动细胞。③炎性细胞释放出的化学介质和趋化因子以及其它一些炎症介质引起支气管收缩、气道分泌亢进、血浆渗出、气道高反应性以及气道结构改变(气道平滑肌及胶原纤维增殖、气道重塑)。④哮喘气道炎症中各种细胞的功能、生长及分化、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受各种细胞因子的调控。细胞因子是细胞间重要的信息传递者,并决定炎症反应的类型和持续时间。⑤气道炎症是气道高反应性(哮喘病理生理学特征)的病理基础。 一、炎性细胞及炎症介质 (一)炎性细胞 1.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是气道炎症反应的始动细胞,其释放的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不仅引起速发相哮喘反应( IAR),也导致了更为重要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过程,即迟发相哮喘反应( LAR)。多年来,肥大细胞被认为在哮喘发病中起关键作用。但近年的一些研究证明肥大细胞可能仅在接触变应原的IAR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而在LAR和气道高反应性(BHR)的发生中作用较少或尚不清楚。

病理生理学各章节习题汇总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 A.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B.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C.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D.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科学 E.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 2. 疾病概论主要论述( ) A. 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B. 疾病的原因与条件 C. 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 D. 疾病中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 E.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 3.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A.临床观察 B.动物实验 C.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D.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断 E.形态学观察 二、问答题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什么是循证医学? 3.为什么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不能完全用于临床? 第二章疾病概论 一、选择题 1.疾病的概念是指( ) A.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 B.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 E.生命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的过程 2.关于疾病原因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 B.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因素 C.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外因素 D.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 E.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

3.下列对疾病条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条件是左右疾病对机体的影响因素 B.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C.条件是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D.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 E.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 4.死亡的概念是指( ) 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各种反射消失 D.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E.体内所有细胞解体死亡 5.下列哪项是诊断脑死亡的首要指标( ) A.瞳孔散大或固定 B.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C.自主呼吸停止 D.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E.不可逆性深昏迷 6.疾病发生中体液机制主要指( ) A.病因引起的体液性因子活化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B.病因引起的体液质和量的变化所致调节紊乱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C.病因引起细胞因子活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D.TNFα数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E.IL质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二、问答题 1.生物性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时具有哪些特点? 2.举例说明疾病中损伤和抗损伤相应的表现和在疾病发展中的意义? 3.试述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神经体液机制? 4.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复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高热患者易发生(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 A.酸中毒 B.氮质血症 C.循环衰竭 D.脑出血 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

第7章 支气管哮喘

第七章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支气管哮喘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而当哮喘得到控制后,多数患者很少出现哮喘发作,严重哮喘发作则更少见。来自全球哮喘负担的数据表明,尽管从患者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控制哮喘的花费似乎很高,但不正确的治疗可导致哮喘反复发作,治疗费用将会更高。因此,合理的防治至关重要。为此,世界各国的哮喘防治专家共同起草,并不断更新了全球哮喘防治倡议(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GINA目前已成为防治哮喘的重要指南。 【流行病学】 全球约有1.6亿患者。各国患病率不等,国际儿童哮喘和变应性疾病研究显示13-14岁儿童的哮喘患病率为0-30%,我国五大城市的资料显示同龄儿童的哮喘患病率为3%-5%。一般认为儿童患病率高于青壮年,老年人群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成人男女患病率大致相同,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约4O%的患者有家族史。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哮喘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患者个体过敏体质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哮喘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许多调查资料表明,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并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目前,哮喘的相关基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有研究表明存在有与气道高反应性、IgE调节和特应性反应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在哮喘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因素中主要包括某些激发因素,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各种特异和非特异性吸入物;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食物,如鱼、虾、蟹、蛋类、牛奶等;药物,如普萘洛尔(心得安)、阿司匹林等;气候变化、运动、妊娠等都可能是哮喘的激发因素。 (二)发病机制 哮喘的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可概括为免疫-炎症反应、神经机制和气道高反应性及其相互作用。 1.免疫-炎症机制免疫系统在功能上分为体液(抗体)介导的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均参与哮喘的发病。 (1)抗原通过抗原递呈细胞激活T细胞,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主要是Th2 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IL)-4、IL-5、IL-10和IL-13等进一步激活B淋巴细胞,后者合成特异性IgE,并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细胞表面的IgE受体。若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可与结合在细胞的IgE交联,使该细胞合成并释放多种活性介质导致平滑肌收缩、粘液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增高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炎症细胞在介质的作用下又可分泌多种介质,使气道病变加重,炎症浸润增加,产生哮喘的临床症状,这是一个典型的变态反应过程。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毕 业 论 文 支气管哮喘的免疫发病机制

【摘要】本篇综述主要根据近几年来对支气管哮喘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探讨参与哮喘发作的多种免疫机制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如比较肯定的THI/TH2失衡学说,以及还有待于补充和完善的调节性体细胞学说,树突状细胞学说等。通过对多种免疫机制的认识,给临床治疗哮喘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THI/TH2失恒调节性体细胞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网络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症细胞和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介导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并可引起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的反复发作,症状在夜间和清晨尤其明显。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疾病,全球哮喘约有3亿【1】。揭示哮喘的发病机制,对于哮喘的控制和治疗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公认哮喘属于1型超敏反应,近几年来,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大量的从免疫学方面揭示哮喘发病机制的实验性研究,并获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本文将立足于哮喘的免疫发病机制,综述近几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 1Th1/Th2失衡学说 Th1细胞和Th2细胞相互调节对维持特异性免疫功能平衡至为重要。Th1细胞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抗病毒和抗胞内寄生菌感染,参与移植物排斥;Th2细胞主要涉及B细胞增殖,抗体产生和超敏反应。Th1细胞和Th2细胞相互制约可以有效进行调节并维持免疫平衡。Th1细胞主要分泌IL-2、INF-γ和TNF-β。IL-2的主要活性是支持T细胞的分化和生长,促进CTL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分化。INF-γ是最典型的Th1型细胞因子,其主要作用有活化巨噬细胞,使之产生IL-12,IL-12又作用于Th1细胞、NK细胞和CTL细胞。此外,INF-γ还促进MHC抗原的表达,增加抗原的递

中山大学病理生理学练习题——第十三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第十三章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选择题: 1.钙反常时细胞内钙超负荷的主要途径是 A. ATP减少使钙泵功能障碍 B. Na+-Ca2+交换异常 C.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增加 D. 线粒体膜流动性降低 E. 无钙灌流期出现的细胞膜外板与糖被表面的分离 2.下列哪项与再灌注时钙超载的发生无关 A.Na+/Ca2+交换加强 B.Na+ /H+交换加强 C.儿茶酚胺升高 D.细胞膜外板与糖被膜分离 E.钙泵功能加强 3.最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器官是 A.肝 B.肺 C.肾 D.心 E.胃肠道 ?最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器官是 A.肝B.肺C.肾D.心E.胃肠道1.A 型选择题 (1 )最活泼、最强力的氧自由基是 A. O· 2 B. H 2 O 2 C. OH· D. LO· E. LOO· (2 )认为再灌注损伤实为缺血的继续和叠加的学说为 A 钙超载B. 自由基损伤C. 无复流现象D. 白细胞作用E. 能量代谢障碍(3 )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类型 A. 房性心律失常 B. 室性心律失常 C. 房室交界部阻滞

D. 房室传导阻滞 E. 房颤 (4 )下述情况可使氧反常损伤的程度加重,除了 A. 缺氧的时间越长 B. 缺氧时的温度越高 C. 缺氧时酸中毒程度越重 D. 重给氧时氧分压越高 E. 再灌时pH 纠正缓慢 (5 )有关自由基的错误说法是 A. 自由基是具有一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的总称 B. O· 2 是其他活性氧产生的基础 C. OH·自由基的产生需要有过渡金属的存在 D. 体内的自由基有害无益 E. 自由基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 (6 )导致染色体畸变、核酸碱基改变或DNA 断裂的自由基主要为 A. O· 2 B. OH· C. H 2 O 2 D. LO· E. LOO· (7 )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内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加不见于 A. 中性粒细胞吞噬活动增强 B. 儿茶酚胺的增加 C. 黄嘌呤氧化酶形成减少 D. 细胞内抗氧化酶类活性下降 E. 线粒体受损、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功能失调 (8 )主要由白细胞释放的具有最强趋化作用的炎症介质是 A.C 3a 、C 5a B.C 5b67 C.LTB 4 D. 巨噬细胞趋化因子 E. 纤维蛋白肽B (9 )一般认为,心肌细胞膜上何种钾离子通道是缺血预适应心肌保护的终效应器 A. 瞬时外向电流钾通道(I to ) B. 内向整流电流钾通道(I K1 ) C.ATP 敏感钾通道(KATP ) D. 延迟外向电流钾通道(I K ) E. 乙酰胆碱敏感钾通道(IKAch ) 答案:1.C 2.C 3.B 4.E 5.D 6.B 7.C 8.C 9.C 二、名词解释: 1.Free oradical 2.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篇一: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支气管哮喘是由于过敏反应或其他因素引起支气管弥漫性痉挛,出 现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等典型症状的一种慢性疾病,也可视为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的一种特殊类型。 本病的病因较复杂,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了。目前一般认为,本病 是在支气管反应性增高的基础上由于变应原或其他因素激发介质释放,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所致。至于支气管反应性增高, 则可能是与遗传有关的支气管-肾上腺素受体封闭或敏感性降低所致。-肾上腺素受体(腺苷环化酶)受刺激时,腺苷环化酶被激活,使细 胞内atp形成camp,从而抑制介质的形成和释放,使支气管舒张。 当 -肾上腺素受体封闭或敏感性丧失时,支气管受刺激后易发生支气 管痉挛。关于发病机制,目前公认的是本病属Ⅰ型变态反应。激发 Ⅰ型变态反应性哮喘的变应原较多,如花粉、屋尘、尘螨、动物皮屑、霉菌、某些食品、药物、某些工业粉尘及气体等。当抗原进入 机体后,诱发b细胞产生较多的ige,并结合到靶细胞(气道粘膜内 的肥大细胞)上,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抗原与ige发生桥联反应,催化肥大细胞膜上的花生四稀酸代谢过程,通过环氧化酶途径生成 前列腺素和血栓素a2(txa2);通过脂质氧化酶途径生成白细胞三 稀(lts),肥大细胞脱颗粒后还能释放组胺、5-羟色胺及嗜酸性粒 细胞趋化肽等介质,引起弥漫性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液分泌增多 以及管壁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他因素,如 呼吸道感染、寒冷空气、刺激性气体和精 【篇二: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某些环境因素作用遗传易感个体,通过t细胞调控的免疫介质释放机 制(细胞因子,炎症介质)作用于气道产生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同时 气道结构细胞特别是气道上皮细胞与上皮下基质及免疫细胞的相互 作用以及气道神经调节的异常均加重了气道高反应性,也直接或间 接加重了气道炎症,在环境因素的进一步作用下,使炎症加重,气 道平滑肌收缩,而出现症状性哮喘。 1、免疫学机制 免疫系统在功能上可分为抗体介导和细胞介导的免疫过程,均参与 炎症的发展,b淋巴细胞产生和分泌特异性抗体,而t淋巴细胞,除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讲述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 第一、二章绪论,疾病概论一、选择题 【A型题】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A.揭示疾病的机制和规律 B.鉴定疾病的类型 C.研究疾病的代偿功能 D.描述疾病的表现 E.诊断和治疗疾病 2.病理过程的特点包括: A.不同疾病中可存在共同的病理过程 B.只代表疾病发展过程的最后阶段 C.病理过程中不一定都有成套的、共同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的变化 D.一种病理过程只能由一种特定的原因引起 E.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3.整体死亡的标志是: A.心跳停止 B.脑死亡 C.呼吸停止 D.瞳孔散大 E.脑电波处于零电位 4.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A.发热 B.创伤性休克 C.呼吸衰竭 D.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E.水肿5.下列哪项属于免疫缺陷病? A.红斑性狼疮 B.青霉素过敏 C.关节炎 D.艾滋病 E.哮喘 6.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普遍规律包括: A.酸碱平衡的调节 B.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C.炎症和抗炎反应 D.健康和疾病 E.分子和细胞改变 7.以下属于病因学治疗的有: A.给外伤患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B.结核病患者增加营养 C.对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补液治疗 D.用左旋多巴治疗肝性脑病 E.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治疗 8.以下关于分子病的不正确描述是: A.分子病是由DNA遗传变异引起 B.分子病也包括后天获得性因素引起生物大分子受损的疾病 C.其共同点是蛋白质异常 D.因受体基因突变而致的疾病也属于分子病 E.酶缺陷所致的疾病也属于分子病 9.血友病患者缺乏哪一种因子?

A.血浆蛋白过多 B.凝血因子Ⅴ缺乏 C.凝血因子Ⅷ缺乏 D.凝血因子Ⅹ缺乏 E.组织蛋白缺乏 10.与遗传性因素无关的疾病是: A.两性畸形 B.糖尿病 C.血友病 D.精神分裂症 E.先天性心脏病 11.能够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为:A.疾病的原因 B.疾病的内因 C.疾病的外因 D.疾病的诱因 E.疾病的条件 12.枕骨大孔以上全脑的死亡称为: A,植物状态 B.濒死状态 C.临床死亡 D.生物学死亡 E.脑死亡 13.有关健康的正确概念是: A.不生病就是健康 B.是指体格健全 C.精神完全良好状态 D.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 E.是指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14.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 A.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B.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C.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 D.因果转化规律 E.疾病转归的规律 15.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A.疾病的条件 B.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危险因素 D.疾病的诱因 E.疾病的外因 16.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不包括:A.体液机制 B.神经机制 C.组织细胞机制 D.分子机制 E.内分泌机制 17.下述哪项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 A.病毒 B.细菌 C.四氯化碳 D.立克次体 E.疟原虫 18.导致青霉素过敏的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 B.理化性因素 C.先天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 E.免疫性因素 19.血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 A.生物性因素 B.遗传性因素 C.先天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 E.免疫性因素 20.分子病不包括下列哪一类? A.酶缺陷所致的疾病 B.受体病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电子版及答案详解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A型 1.病理生理学是 A.以动物疾病模型阐述人类疾病规律的学科 B.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C.从形态角度解释病理过程的学科 D.解释临床症状体征的桥梁学科 E.多种学科综合解释疾病规律的边缘学科 [答案]B [题解]病理生理学属病理学范畴,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2.病理生理学主要教学任务是讲授 A.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 B.动物身上复制的人类疾病过程 C.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 D.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 E.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及其机理解释 [答案]D[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共同规律和机制,也研究各种疾病的特殊规律和机制。但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任务是讲授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共同规律)。 3.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 A.流行病学调查 B.动物实验研究 C.临床观察病人 D.推理判断 E.临床实验研究 [答案]B[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成果可来自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等,但主要来自动物实验。 4.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称为 A.病理状态 B.病理过程 C.病理反应 D.病理障碍 E.病理表现 [答案]B [题解]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又称基本病理过程。 5.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前身是 A.器官病理学 B.细胞病理学 C.实验病理学 D.疾病病理学 E.医学生理学 [答案]C[题解]19世纪法国生理学家Claud Bernard倡导以研究活体疾病为对象的实验病理学,复制动物模型是病理生理学的前身。 6.病理生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出现在 A.19世纪前叶 B.19世纪中叶 C.19世纪后叶 D.20世纪前叶 E.20世纪中叶 [答案]C[题解]1879年俄国的喀山大学最早成立病理生理学独立学科和教研室,讲授病理生理学。 7.我国病理生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成立于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E.20世纪60年代 [答案]D[题解]在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东北有些院校最先成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1954年卫生部聘请苏联专家举办讲习班,1956年全国各大医学院校均成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8.最早成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的国家是 A.中国 B.德国 C.东欧 D.美国 E.俄国 [答案]E [题解]同第6题题解。 9.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A.诊断疾病 B.研究疾病的表现 C.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 D.研究疾病的归转 E.探索治疗疾病的手段 [答案]C[题解]病理生理学属于病理学范畴,主要从功能和代谢角度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10.病理生理学专业工作者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 B.德国 C.俄罗斯 D.美国 E.日本 [答案]A [题解]据1990年统计,我国现有100多所高等医学院校的病生工作者人数已超过俄罗斯,居各国之首。 二、选择题B型题 A.病理过程 B.病理反应 C.疾病 D.病理状态 E.病理反射 11.休克是一种 12.瘢痕是一种 13.冠心病是一种 [答案]11A [题解]病理过程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共同的成套的病理变化,如休克。12D [题解]瘢痕是指疾病终结后遗留下的一种缓慢性较稳定的结构异常,如烧伤后出现的疤痕。13C [题解]疾病是指病因状态下稳态失衡所致的异常生命活动,如冠心病。 三、多选题C型题 A.动物实验 B.临床研究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4.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成果来自 15.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来自 [答案]14C [题解]为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和代谢。病生研究除以不损害病人的前提下进行临床研究外,主要通过复制动物模型来进行研究。15D [题解]分子生物学以更微观的角度,从细胞、分子、基因水平(即使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研究机体的生命活动。 A.已开展病理生理学教学的国家 B.已成立独立学科的国家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6.德国 17.美国 18.中国 19.俄罗斯 20.日本 [答案]16A、17A、18C、19C、20A[题解]全球医学院校均有病理生理学教学,但只有俄罗斯、中国和东欧等国家有独立教研室,成立独立学科并有病生教学。 四、选择题X型题 21.病理生理学是 A.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的学科 B.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探讨疾病本质的学科 C.研究疾病防治的学科 D.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桥梁的学科 E.基础医学中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答案]A B D E [题解]病理生理学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和机制,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它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它又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桥梁的学科;因为它在研究患病机体的各种变化时与基础医学中的其他学科(如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免疫学等)有关,所以又是和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 22.病理生理学教学主要包括 A.总论—疾病的普遍规律 B.基本病理过程 C.各系统、器官的共同病理过程 D.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 E.各种症状和体征的机制 [答案]A B C [题解]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①总论:主要讨论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普遍规律; ②基本病理过程;③各论:即各系统、器官的共同病理过程。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各种症状和体征的机制主要在临床医学中讲授。 23.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动物实验 B.尸体解剖 C.临床观察 D.流行病学研究 E.细胞分子病理学研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