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上册科学提纲[2]

九年级上册科学提纲[2]

九年级上册科学提纲[2]
九年级上册科学提纲[2]

九(上)第一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1节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区别: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联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2、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

3、物质变化的证据:颜色、气味或味道的改变、状态的改变、沉淀生成、气体产生等。

4、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加热时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白色粉末,该粉末遇水又变成兰色晶体。

CuSO4?5H2O====== CuSO4+5H2O ;CuSO4+5H2O===== CuSO4?5H2O

5、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1)硫酸铜溶液检验蛋白质的存在,使其产生沉淀;

(2)白色硫酸铜粉末检验水分的存在,遇水变兰色。

第2节酸

1、电离:一些物质在水溶液或融化状态下电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酸:一些物质电离时,其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HCI ==== H+ + CI- H2SO4 ====2H++ SO42-

HNO3===== H++ NO3—

3、常见的酸:

盐酸HCI 硫酸H2SO4 硝酸HNO3碳酸H2CO3

磷酸H3PO4 醋酸CH3COOH

4、检验物质酸碱性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1)物质酸碱性:酸碱指示剂

(2)溶液的酸碱度:PH试纸。

(一)酸的通性

1、酸使指示剂变色;

2、酸+ 碱===== 盐+ 水

3HCl+ Al(OH)3 ==== AlCl3+3H2O (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H2SO4 +2NaOH==== Na2SO4 + H2O

3、酸+ 某些盐===== 新盐+ 新酸

2HCl + CaCO3↓====CaCl2 + H2O + CO2↑ (实验室制取CO2 )

HCl + AgNO3==== AgCl ↓ + HNO3(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盐酸)

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用BaCI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硫酸)

4、酸+ 金属氧化物==== 盐+ 水

6HCl+ Fe2O3 ====2FeCl3 +3H2O (用稀盐酸清除铁锈,铁锈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H2SO4 + CuO ==== CuSO4 + H2O (氧化铜黑色粉末溶解,形成兰色溶液)

5、酸+ 某些金属==== 盐+ 氢气

Fe + 2HCl ==== FeCl2 + H2↑

Zn + H2SO4==== ZnSO4 + H2↑(实验室用于制H2)

(二)酸的个性

1、盐酸HCl:

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气体在瓶口遇水蒸汽形成盐酸的小液滴而出现白雾。浓盐酸敞口放置会使质量减轻,浓度变小。工业盐酸因常含Fe3+而显黄色。

2、硫酸H2SO4:

(1)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皮肤不慎沾上浓硫酸后,应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

(2)浓硫酸的稀释: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漫漫流进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失。极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3)浓硫酸的脱水性:使纸上字迹变黑。

(4)浓硫酸的吸水性: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浓硫酸敞口放置使质量增加,浓度变小。

第3节碱

1、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NaOH ==== Na++OH-

Ca(OH)2====Ca2++2OH-

2、四种可溶性碱:NaOH KOH Ca(OH)2 Ba(OH)2

(一)碱的通性

1、碱使指示剂变色;

2、碱+ 酸===== 盐+ 水

Ca(OH)2+2 HCl ===== CaCl2 + 2H2O

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实验时用酸碱指示剂指示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3、碱+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盐+ 水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Ca(OH)2 + CO2==== CaCO3↓+ H2O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以此检验CO2 )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工业上用碱溶液吸收SO2等有害气体)

4、碱+ 某些盐===== 新碱+ 新盐

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生成红褐色沉淀)

2NaOH + CuSO4 ====Cu(OH)2↓+ Na2SO4(生成兰色沉淀)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工业上制取NaOH )

(二)碱的个性

1、氢氧化钠NaOH :

(1)俗称:烧碱、苛性钠。

(2)易潮解,易和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故应密封保存。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极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2、氢氧化钙Ca(OH)2:

(1)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2)区分NaOH和Ca(OH)2两种溶液的方法:

方法一:分别通入CO2,变浑浊的是Ca(OH)2溶液;

Ca(OH)2 + CO2==== CaCO3↓ + H2O

方法二:分别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Ca(OH)2溶液。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第4节盐

1、盐:由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盐的分类:盐酸盐(氯化物) NaCI 、CaCl2等

硫酸盐Na2SO4、CuSO4等碳酸盐Na2CO3、CaCO3、BaCO3等

硝酸盐KNO3、Ba(NO3)2等铵盐NH4Cl 、(NH4)2SO4等

3、盐的溶解性: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均可溶;

盐酸盐中AgCl不溶;

硫酸盐中BaSO4不溶,MgSO4、CaSO4微溶;

碱只有KOH、NaOH、NH4OH、Ba(OH)2、Ca(OH)2可溶;

碳酸盐只有Na2CO3、K2CO3、(NH4)2CO3可溶。

(一)几种重要的盐

1、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晶体化学式为Na2CO3?10H2O ,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变成粉末。Na2CO3虽然是盐,但水溶液却显碱性,因而俗称纯碱。

2、碳酸钙CaCO3:俗称大理石或石灰石。做建筑材料。

3、氯化钠NaCI :俗称食盐。

4、明矾KAl(SO4)2?12H2O(含两种阳离子的盐称为复盐):明矾石[KAl(SO4)2(OH)6]属于矿物,白色(天然的因含杂质而带浅灰、浅黄等色)、有玻璃光泽、难溶于水。

5、五水硫酸铜:也被称作硫酸铜晶体。俗称蓝矾、胆矾或铜矾,化学式为CuSO4?5H2O,为蓝色晶体。

6、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氢氧化钠(钾)的混合物,主要作为干燥剂(其中氢氧化钠起到干燥作用),可用来干燥中性气体比如氧气.同时也可以用来吸收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如果只有氢氧化钠存在,这种干燥剂将不能在较高温度下使用,因为氢氧化钠可以与实验室最常用的玻璃仪器(含有大量二氧化硅)发生反应腐

蚀仪器,氧化钙的作用是“冲淡”氢氧化钠的浓度。

(二)盐的通性

1、某些盐和酸的反应;Na2CO3 +2HCI==== 2NaCI + H2O + CO2

2、某些盐和碱的反应;

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 (工业上制取NaOH ) 3、盐和某些盐的反应;

NaCI + AgNO3==== AgCI↓ + NaNO3Na2SO4 + BaCI2 ==== BaSO4↓ + 2NaCI

Na2CO3 + CaCI2 ==== CaCO3↓+ 2NaCI

(三)复分解反应及其能否发生的条件

1、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如:

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

2、发生的条件:反应后只要有沉淀、水或气体生成,复分解反应就能发生。

(四)化学肥料(按含N、P、K等营养元素分类)

1、氮肥(N):NH4CI 、(NH4)2SO4等。能促使作物茎叶生长茂盛。

2、磷肥(P):Ca(H2PO4)2等。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旱和抗寒能力,蟪粒增多,子粒饱满。

3、钾肥(K):草木灰K2CO3等。能使作物生长旺盛,茎杆粗壮,增强抗病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

4、复合肥:含N、P、K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如KNO3

第5节金属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具有一定硬度和熔点。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和氧气反应:

2Mg + O2==== 2MgO 2Cu + O2 ==== 2CuO

2、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

Fe + 2HCl ==== FeCI2 + H2↑

Zn + H2SO4==== ZnSO4 + H2↑(实验室用于制H2)

只有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氢前面的金属才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

3、金属和盐的置换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我国古代湿法炼铜)

Cu + 2AgNO3 ==== Cu( NO3)2 + 2Ag

只有排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第6节有机物

1、无机物:不含碳元素(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

2、有机物:主要含碳元素,通常还含有H、O、N等元素。

3、常见有机物: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天然气(沼气)甲烷CH4、家庭液化气丁烷C4H10、酒精C2H5OH 、醋酸CH3COOH 、汽油、糖类、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4、有机物特点:易挥发、易燃烧、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汽油等有机溶剂中。

第二章基础知识分析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

(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

(二)、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1.1单质按性质不同分金属和非金属:

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金属非金属

颜色具特殊的金属光泽有多种颜色,但无金属光泽

延展性具良好的延展性不具延展性

可锻性具良好的可锻性不具可锻性

硬度比较硬硬度不一致

导电性良好的导电性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电

导热性良好的导热性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热

密度密度高密度低

熔点熔点高熔点低

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1 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a.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2.2 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包括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

(三)、无机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

1.1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氧化物可分为: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SO2等。

1.2 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1.3 碱:电解质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1.4 盐:由金属(或铵根)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三、物质转化的规律:

(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如:

点燃点燃

S + O2==== SO2 C + O2 ==== CO2

(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

CO2+H2O == H2CO3SO2+H2O == H2SO3SO3+H2O == H2SO4 (二)、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或金属氧化物。如:

Fe + S === FeS 2Fe + 3Cl2 ==== 2FeCl33Fe + 2O2 ==== Fe3O4

(2)某些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碱。如:

CaO + H2O === Ca(OH)2Na2O + H2O === 2NaOH K2O +

H2O === 2KOH

(三)、金属的冶炼

1.金属冶炼主要是指将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金属的过程。在金属氧化物中加入还原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从而使其还原成全属单质。2.可以作还原剂的物质主要有碳、一氧化碳和氢气。

(1)、木炭和氧化铜粉末在高温下的反应:

C + 2CuO === 2Cu + CO2↑

实验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从孔雀石中冶炼铜:

①孔雀石(或铜锈)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为绿色粉末。

②孔雀石加热:Cu2(OH)2CO3 === 2CuO + H2O + CO2↑

③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 Cu + H2O

现象:黑色粉末状固体逐渐变为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操作注意事项:实验开始时需先通一会氢气,再加热氧化铜,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时试管爆裂;实验停止后,要继续通人氢气,直到试管冷却为止,防止灼热的铜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铜。(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 ===== 2Fe + 3CO2

操作注意事项: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时应该先通—会一氧化碳,以排除试管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引起爆炸。多余的一氧化碳不能直接排到空气中,应对着火焰烧掉。3.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能从氧化物中夺取氧的能力叫做还原性,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可作还原剂。如碳、一氧化碳和氢气等。(有化合价升降变化的)

重要提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中容易出现的典型错误:(a)试管口高于试管底。应使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

(b)试管口加了胶塞。试管口不能加胶塞,否则气体排不出,容易造成试管炸裂。

(c)导管略伸入试管口。应使导管贴试管上壁伸入试管底部。

4.有关纯度问题的汁算

(1)根据混合物质量及其纯度,计算纯净物质量:纯净物质量= 混合物质量×纯度

(2)根据纯净物的质量,求出其中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组成元素的质量/ 纯净物的质量(3)求工业产品中的含杂质的物质的质量(即混合物质量)

混合物质量= 纯净物质量/ 纯度

(四)、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1.鸡蛋外壳与稀盐酸的反应: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现象:一会下沉,一会又浮上来,不断地上下沉浮。

物质转化的规律

(1)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如

Ca CaO Ca(OH)2CaCO3、

(2)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盐。如

C CO2H2CO3Na2CO3、

(3)金属+ 非金属无氧酸盐。如2Na + Cl2 === 2NaCl

(4)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盐。

如Na2O + CO2 === Na2CO3

(5)酸+ 碱盐+ 水。如HCl + NaOH === NaCl + H2O

(6)盐+ 盐新盐+ 新盐。如NaCl + AgNO3=== AgCl↓+ NaNO3

(7)金属氧化物+ 酸盐+ 水。如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8)非金属氧化物+ 碱盐+ 水。如SO2 + 2NaOH === Na2SO3 + H2O

(9)金属+ 盐新全属+ 新盐。如Fe + CuSO4 === Cu + FeSO4

(10)金属+ 酸盐+ 氢气。如Fe +2HCl === FeCl2 + H2↑

1. 盐跟金属的反应,要求参加反应的盐必须是可溶的,由于盐跟金属的反应一般都在水溶液中进行,因此一些非常活泼能够跟水发生反应的金属(如钾、钙、钠等)也不符合要求。

2. 盐与盐的反应、盐与碱的反应除必须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水或沉淀)外,其反应物必须都可溶。

四、常见的材料

(一)、常见的材料:金属材料(合金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有机合成材料。

1.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大多数的金属材料实际是合金,钢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合金。

(1)铁锈蚀条件:铁与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

(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①使铁制品隔绝空气或隔绝水,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或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刷油漆,涂油、电镀、烤蓝等。

②改变铁的组成、结构,制成合金钢,如不锈钢。

2.常见的三大无机非金属材料为水泥、玻璃和陶瓷。

2.1 水泥:晋通水泥是由石灰石与黏土混在一起在炉中煅烧成熟料后加石膏磨细而成。

2.2 玻璃:普通玻璃是将石英和石灰石等经过配料、熔化、成型、退火等工序制成的。

2.3 陶瓷:用天然的硅酸盐和其他矿物原料制成,具有耐水、耐酸碱和绝缘性好等优点。

2.4 红色玻璃中加了氧化亚铜(Cu2O),在蓝色玻璃中加的是氧化钴(Co2O3)。

3.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为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五、材料的发展:

1.根据人类在不同时期的材料发展情况,可将人类的历史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新材料时代。

2.新型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优异特性和功能并能满足技术进步所需要的材料,如光电子信息材料、先进复合材料、超级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

第三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一节能量的相互转化

1. 雪崩时的能量转化: 势能转化为动能

2. 人造卫星: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 青蛙跃起扑食的过程: 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和势能

4. 胶片感光成像: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5. 特技跳伞: 势能转化为动能和热能

6. 森林火灾: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7. 植物生长: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8. 水电站(工作时):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九年级上科学复习提纲浙教版

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二节探索酸的性质 一.电离及其表示方式: 电离:某些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电离的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NaCl === Na+ + Cl- H2SO4 === 2H+ +SO42- NaOH === Na+ + OH - 注意: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二.酸的涵义: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强酸:盐酸(HCl)、硫酸(H2SO4)、 硝酸(HNO3) 弱酸:醋酸(CH3COOH)碳酸(H2CO3) (1) 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酸: 胃酸(盐酸)食醋(醋酸)、 汽水(碳酸、柠檬酸)水果(有机酸) 1.酸的鉴别 常见酸碱指示剂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无色;遇碱变红 三.酸的通性: ①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③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④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⑤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四.盐酸 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1、无色, 2、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溶液,混合物), 3、浓盐酸易挥发,瓶口冒白雾。 (白雾:氯化氢气体溶于水蒸气形成的盐酸小液滴) 盐酸的化学性质: 1、盐酸和指示剂反应:盐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2、与某些金属(H前金属)反应 Fe + 2HCl = FeCl2 + H2↑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Fe2O3 + 6 HCl = 2FeCl3 + 3 H2O 4、与碱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2O 5、与某些盐反应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五.硫酸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美打印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完美打印版) 目录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4、观察月相、 5、各种各样的天气 6、不同的季节 7、做大自然的孩子、 第二单元材料 1、我们生活的世界 2、不同材料的餐具、 3、书的历史 4、神奇的纸、 5、椅子不简单 6、做一顶帽子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自己动手画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人一支彩笔。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教学过程】 一、视频或图片导入:(预设3分钟) 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地球是一个

球体,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预设10分钟)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地球呢? 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 观看后再提问学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三、动手画一画。(预设20分钟) 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画什么?同学们知道么? 学生回答可以画什么? 小组交流 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心中的样子吧! 组长领取绘画材料。 各组开始绘制自己的地球家园图,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总结(预设5分钟) 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 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一样可不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

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科学试卷(含答案)

嘉兴市2018-2019学年(上)期末检测 九年级科学试题卷 (2019.1) 说明:1.本卷共4大题,31小题,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3.本卷有关计算中,g取10N/kg,结果保留小数点一位。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某宠物饮水机,铭牌上标有“3W”字样。“3W”表示饮水机的() A. 额定电压 B. 额定电功 C. 额定电流 D. 额定功率 2.血常规化验是医生诊断病人身体专科的重要手段。若医生依据血常规化验结果判断患者体内可能有炎症,则可能是病人血液中的() A. 红细胞数目明显增多 B. 血小板数目明显增多 C. 白细胞数目明显增多 D. 血红蛋白指标偏高 3.下列各项都是硫酸铜的性质,其中一项与另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 能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 B. 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 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 铁丝插入溶液后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4.某同学背着书包去学校上学,因为书包中装的书较多,所以感觉累。该同学在背起书包、背着书包水平匀速行走、背着书包站立的过程中,对书包做功的是() A. 背起书包时 B. 背着书包水平匀速行走时 C. 背着书包站立时 D. 背起书包和行走时 5.下列各组物质中,按氧化物、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 A. H2SO4、Na2O、MgCl2、Ca(OH)2 B. K2CO3、Ba(OH)2、Na2O、HNO3 C. CaO、HNO3、NaOH、Na2CO3 D. SO3、H2SO4、CaCO3、KOH 6.在开展土壤pH调查时,常采用取样调查,即从总体中按一定间隔取样的调查方法。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以下图示(“○”代表取样点)中取样方法最合理的是() A. B. C. D.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提纲全册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归纳 一、概念: 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 分解反应。AB+CD=AD+CB 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 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钾钠氢银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铜正一正二铝正三 通常氧硫负二价,铁有正二和正三。 (原子团的化合价 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 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 负三价:磷酸根(PO4); 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3、铁跟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 4、铁跟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FeSO4 + H2↑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 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 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8、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二)碱的性质:(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多数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3)碱+酸=盐+水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第1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设计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本课是《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起始课,在这个单元中的定位是让学生对地球家园形成一个整体认识。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整个单元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有一个整体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我们的地球家园有关的现象以及地球家园中的“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生分析】 学生本就生活在地球家园上,对于地球家园中具体有什么,他们是非常熟悉的。因此在聚焦问题之后,让学生“画一画。在地球家园图上,我们可以添加什么?”,这个活动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另外,作为低年级学生,他们也很喜欢形象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然而,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的是在交流“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时能对自己所知道的地球家园中的“成员”进行有意识的分类。学生在绘图时添加的具体物体有可能是天然的,也有可能是人造的,有可能是有生命的,也有可能是没有生命的,教师在学生交流分享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地球家园中有空气、土壤、岩石、水、动物、植物、人等。 2.阳光、空气、水、植物、动物等非生物和生物资源对地球家园来说缺一不可。 科学探究目标 1.会用图文的方式在地球家园图上添加一些物体。 2.能参与地球家园中的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的讨论,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 1.对探究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感兴趣。 2.愿意倾听,积极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地球是地球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教学重点】 知道人类离不开地球家园上的各种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 知道人类离不开地球家园上的各种自然资源。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大白纸(大白纸上提前画好圆圈,代表地球)、彩笔。 教师准备:比较典型的在地球家园上能够看到的景观图片或视频、班级记录表、课后观察记录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神秘的信”------引入新课 展示一封来自宇宙的信,从“介绍地球家园”这个任务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师:孩子们,今天你们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想不想看一看? 生:想! 师:好,请看大屏幕!(ppt展示内容。) 师:你愿意帮助多多吗? 生:愿意! 师:一个优秀的导游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师:那老师要问问同学们了,你们了解地球吗?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第9套真题)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面包发酵 B . 酒精挥发 C . 海水晒盐 D . 灯泡发光 2. 科学实验要规范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稀释浓硫酸 B . 干燥氧气 C . 测 定某溶液的pH D . 检查气密性 3. 上学前,小明吃了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牛肉面,面中的哪种食材是他整个上午完成各项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 A . 牛肉 B . 辣椒 C . 面条 D . 葱花、香菜 4. 大力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危机的主要出路之一。下表是核电站工作流程图,关于流程图中各装置的能量转化,正确的是 A . 核反应堆:核能转化为机械能 B . 蒸汽轮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 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 . 应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5. 小明同学家中种植的植物比正常的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你认为应该施加的化肥是 A . 尿素 B . 氯化钾 C . 硫酸钾 D . 过磷酸钙

6.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看到棉花燃烧起来,活塞被向上顶起。关于这个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 . 活塞对棉花做功,使棉花温度升高 B . 缓慢压下活塞也能看到同样的实验现象 C . 压下活塞的过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 活塞被向上顶起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7. 2019年11月17日,“祥生2019诸暨西施马拉松”如期举行,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近15000名运动员参与比赛。跑步过程中运动员部分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是 A . 酒精和二氧化碳 B . 乳酸和二氧化碳 C . 乳酸 D . 二氧化碳和水 8.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L1、L2两只灯泡的规格相同。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都从中点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关于两灯的实际功率,说法正确的是 A . L1始终比L2小 B . L1始终比L2大 C . L1和L2都变小 D . L1和L2都变大 9. “化学棋”游戏规则:①每粒棋子代表一种物质;②吃子:所选棋子能与棋盘中的某棋子发生反应,则棋盘中的该棋子被吃掉;③连吃:前一次反应的生成物能与另一棋子发生反应时,则该棋子也被吃掉。若一次就可连续吃掉棋盘上的所有棋子,应选择的棋子是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会冶铁、炼钢。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红约1S后取出。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 2 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 2 :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 2的量减少,CO 2 和H 2 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 体成分是相同的)(具体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见书本P15)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量液体体积--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读数只能精确到0.1毫升。 (三)称量物质的质量--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注意点:(1)游码先归O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玻璃器皿内(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用湿抹布扑盖。(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离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只需1——2mL。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另一洁净的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记住操作示意图。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

九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全

九上生物知识点 一、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 1、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能释放热量 2、不同点:体内氧化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能量是逐步释放的; 体外燃烧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过程,迅速地放出热量。 实验:测试食物能量的实验结论:花生仁(脂肪)是较好的能量来源。 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的产生的能量。 三大营养物质的热量价蛋白质:16.7千焦/克糖类:16.7千焦/克脂肪:37.7千焦/克 二、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7大类。 2、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1)糖类:①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2)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②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部分能量;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3)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4)水: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5)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6)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除维生素D外,其他维生素人体均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7)粗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由纤维素组成,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等。 牙齿是人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能切割、撕裂、捣碎和磨细食物。人的牙的总数为28颗~32颗。(1)牙的组成 牙冠——牙被牙釉质所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牙颈——牙冠和牙根的交界处称为牙颈。 牙根——牙被牙骨质所覆盖的部分。 (2)牙的分类 ①从成分上分: 牙本质——构成牙的主要成分。 牙骨质——牙根的表面。 牙髓腔——由牙本质围成,内有牙髓,为富有神经、血管的结缔组织。 4.21.消化系统的组成: 2.三类大分子物质最终消化产物。 ①淀粉→葡萄糖 ②蛋白质→氨基酸 ③脂肪→甘油与脂肪酸 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具有的特点) ①小肠很长②内壁有许多皱襞③小肠内壁有绒毛④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⑤小肠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4、七大营养素在消化道被吸收的情况: 胃:酒精和少量的水 小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维生素、无机盐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5、消化分为两类: 物理性消化:牙齿――切、撕、磨(咀嚼)胃――搅拌小肠――蠕动胆汁――乳化作用 化学性消化: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 实验:唾液淀粉酶的作用 实验方法:对照实验。 酶的特点:多样性、高效性、专一性 酶的催化条件:温度、PH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一、酶 (1)酶的概念 (2)酶的作用特点 (3)酶缺乏或不足,会导致代谢紊乱,甚至出现疾病,如白化病。 (4)活动——研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 实验成败关键有四条: 一条:制备的淀粉糨糊(将淀粉制成糨糊后很均匀,有利于与唾液淀粉酶充分混合,充分分解)必须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否则唾液中的淀粉酶会被高温破坏而失去活性。 二条:在取唾液前,必须漱净口。切忌从咽喉处吐取黏液,因为这里的黏液不是唾液。 三条: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在37℃恒温的水浴中进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影响实验结果。 四条:加碘液前,要先将试管冷却后再滴加碘液,温度过高会使碘液中的碘升华,影响实验效果。所以在这个实验中,温度的控制是关键所在 二、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1)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图解: (2)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过程: 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影响酶催化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温度、pH等,只有在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下,淀粉酶才能使淀粉迅速水解。以下活动仅供参考。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假设pH可能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唾液淀粉酶在中性环境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过酸或过碱的环境都会影响酶的催化效率。

最新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

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1.“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初步描述信息。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物质的外在特征,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九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附加规范标准答案)

初三上学期科学期末测试试卷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8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题时,须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写明校区、考场、座位号、姓名、班级等内容。答题必须书写在 各规定区域之内,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将被视为无效 3、本卷所用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12 O---16 N---14 S —32 Cl —35.5 Na —23 Mg —24 Al —27 Ca —40 K —39 Cu —64 Ag —108 Ba —137 Fe---56 4、本卷中g 取10N/kg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四幅图片中,属于利用做功的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2、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中有原子核,所以利用任何物质都能得到核能 B 、到目前为止,人类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即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 C 、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原理制成的 D 、自然界的原子核只有在人为的条件下才会发生聚变 3、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不正确... 的是( ) A .物质的俗名 B .物质的分类 氢氧化钠的俗名——苛性钠 碳酸钠的俗名——纯碱 HNO 3——酸 NH 3·H 2O ——碱 C .物质的物理性质 D .物质的鉴别 干冰能升华 氧化钙加水放热 化纤与纯羊毛面料-------燃烧 食盐与硫酸钠------- 加氯化钡溶液 4、 A 晒被子 B 打孔钻头很烫 C 烧开水 D 铁锅热得烫

早餐 点心 午餐 点心 茶 晚餐 87.576.566 7 8 9 10 111213 141516 1718 19 202122 pH 上午 下午 时间(时) 点心 ( ) 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5、今年4月央视曝光了“毒胶囊”事件,某些不良企业利用皮革废料加工制成药用胶囊,而合格的药用胶囊主要成分是淀粉,不经咀嚼直接吞服,这主要是保护哪个器官免受药物的刺激( )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 大肠 6、 少年儿童按下图时间就餐,口腔残留食物的pH 在一天中的变化如下: 已知口腔若经常保持酸性,容易发生蛀牙,如果只从这一点考虑,你认为三次刷牙时间最好安排在 ( ) A 、三次吃点心后 B 、早、午、晚餐前 C 、早餐、午餐、晚睡前 D 、早、午、晚餐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小明发现月饼盒里的脱氧剂部分呈红棕色,查阅资料得知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他猜想这包脱氧剂中可能含有:①Cu 和C ;②Fe 2O 3和C ;③Fe 3O 4和C ;④Fe 3O 4、C 和Fe ;⑤Fe 2O 3、C 和Fe 。其中猜想合理的是( )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②⑤ D 、④⑤ 8、甲乙丙丁四小组同学分别对实验废液中成分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见下表: 其中, A 、甲组乙组 B 、丙组丁组 C 、甲组丙组 D 、乙组丁组 9、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脱落的固体试剂,小王分别取少量的该固体进行了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该固体最可能是 ( ) A 、金属单质 B 、碱 C 、盐 D 、金属氧化物

(完整)浙江版科学九年级全册总复习,推荐文档.docx

《为智慧的地球提供智慧的搜索》隆(最后的独立) 第一章笔记内容大全 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思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而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 酸碱性 气味 可燃性 软硬 物质的溶解性 液体的沸点 晶体的熔点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 PH变化、状态变化等。 演示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1、取 1 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形状、颜色。___蓝色固体 2、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 么变化。 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3、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写出化学方程 式) 形成蓝色絮状沉淀 2NaOH+ CuSO4= Na2SO4 +Cu(OH)2↓ 4、另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 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蓝色固体逐渐变白 CuSO4·5H2O = CuSO4 + 5H 2O 5、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 逐滴加水,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白色固体逐渐变蓝 CuSO4 + 5H2O = CuSO4·5H2O 根据现象,进行分析: 有颜色变化的实验是2、3、 4、5,原因是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自己动手画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人一支彩笔。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 【教学过程】 一、视频或图片导入:(预设3分钟) 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预设10分钟)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地球呢? 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 观看后再提问学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三、动手画一画。(预设20分钟) 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画什么?同学们知道么? 学生回答可以画什么? 小组交流 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心中的样子吧! 组长领取绘画材料。 各组开始绘制自己的地球家园图,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总结(预设5分钟) 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 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一样可不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发言 教师小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要珍惜和爱护她,不能让他缺少任何一部分,努力保护地球的完整。 最后大家将我们的班级记录表填写完整。 五、拓展(2分钟) 大家可以走出去看一看,观察一下我们的树林、田野、绿地、山坡上,看看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里还能找到什么? 【板书设计】:

(完整)九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有答案)

早 餐 点心 午 餐 点心 茶 晚餐 87.5 76.56 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pH 上午 下午时间(时) 点心 初三上学期科学期末测试试卷 3、本卷所用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12 O---16 N---14 S —32 Cl —35.5 Na —23 Mg —24 Al —27 Ca —40 K —39 Cu —64 Ag —108 Ba —137 Fe---56 4、本卷中g 取10N/kg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四幅图片中,属于利用做功的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2、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中有原子核,所以利用任何物质都能得到核能 B 、到目前为止,人类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即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 C 、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原理制成的 D 、自然界的原子核只有在人为的条件下才会发生聚变 3、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不正确... 的是( ) A .物质的俗名 B .物质的分类 氢氧化钠的俗名——苛性钠 碳酸钠的俗名——纯碱 HNO 3——酸 NH 3·H 2O ——碱 C .物质的物理性质 D .物质的鉴别 干冰能升华 氧化钙加水放热 化纤与纯羊毛面料-------燃烧 食盐与硫酸钠------- 加氯化钡溶液 4( ) 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5、今年4月央视曝光了“毒胶囊”事件,某些不良企业利用皮革废料加工制成药用胶囊,而合格的药用胶囊主要成分是淀粉,不经咀嚼直接吞服,这主要是保护哪个器官免受药物的刺激( )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 大肠 6、 少年儿童按下图时间就餐,口腔残留食物的pH 在一天中的变化如下: 已知口腔若经常保持酸性,容易发生蛀牙,如果只从这一点考虑,你认为三次刷牙时间最好安排在 ( ) A 、三次吃点心后 B 、早、午、晚餐前 C 、早餐、午餐、晚睡前 D 、早、午、晚餐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小明发现月饼盒里的脱氧剂部分呈红棕色,查阅资料得知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他猜想这包脱氧剂中可能含有:①Cu 和C ;②Fe 2O 3和C ;③Fe 3O 4和C ;④Fe 3O 4、C 和Fe ;⑤Fe 2O 3、C 和Fe 。其中猜想合理的是( )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②⑤ D 、④⑤ 8、甲乙丙丁四小组同学分别对实验废液中成分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见下表: 检测小组 检测结果 甲组 KCl 、KNO 3、KOH 、HCl 乙组 KCl 、KNO 3、K 2CO 3、HCl A 晒被子 B 打孔钻头很烫 C 烧开水 D 铁锅热得烫

二年级上册科学总结

二年级上册科学总结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东朗中心小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教师:石吉勇紧张而忙碌的一学期教学工作已经结束,本学期兼任二(2)班科学教学,本班有32人,男生14人,女生18人。细细回顾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的得与失 时,我深深的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然也有很多的遗憾。教育终究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为了能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基本情况: 本班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勤学,上进心强,学习目的明确,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观念。但仍有小部分学生学习、纪律都较松散,学习能力较弱。 二、主要成绩: 1、具体措施: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学初,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科学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树立科学观念。 (2)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新教材理论知识,课堂上设计新颖、愉快的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发挥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了学生乐学的兴趣。平时我细心观察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调查小结工作,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根据其的实际情况拟订学习目标,以目标来激励学生进步。 此外,我坚持检查后进生的转化情况,做好小结工作,使优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台阶,进一步培养智力和思维的发展,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2、经验浅谈: 注意做好课前准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学习大纲和教科书,准备好每节课必要的实验教具,做到先备课,后上课的习惯。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汲取,从而使教学任务能够按计划完成。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一学期下来,我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1)关照学生参与的能力, 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带齐实验器具,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照提示就能热热闹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 NO对大气有污染,可它在生物学方面所起的独特功能,引起生物学界和医学界的极 大关注,曾被誉为“明星分子”。NO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2. 尿素CO(NH2) 2是一种高效化肥,它属于()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3. 人和动物体摄取食物获得营养,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A、大肠 B、小肠 C、胃 D、食道 4. 某山区的土壤浸出液pH约为5,对农作物生长不利,改良的方法是,可施用() A、石灰石 B、纯碱 C、熟石灰 D、苛性钠 5. 2005年1月在广州发现了一种红色的蚂蚁,叫红火蚁,它们啃食植物的根甚至叮咬人 体。医生告诫人们若被红火蚁叮咬,可在被叮咬过的皮肤处涂上肥皂水(显碱性)以消除痛痒,由此可知红火蚁叮咬时的分泌物pH值() A、<7 B、=7 C、>7 D、无法确定 6. 向稀NaOH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pH变化图象是() A B C D 7. 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办法。 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盐类 D.非金属单质 8. 能用金属与稀盐酸直接反应制取的是() A.CuCl2 B.AgCl C.MgCl2 D.FeCl3 9. 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2H2+O2===2H2O B. NaOH+HCl===NaCl+H2O C. 2KClO3===2KCl + O2↑ D. Fe+CuCl2===Cu+FeCl2 10. 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口出现了一层白色固体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 A.Ca(OH) 2 B.CaCO3 C. Na2CO3 D.Na2SO4 11. 下列溶液敞口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增加且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硫酸 B、澄清石灰水 C、烧碱溶液 D、浓盐酸 12. 三盏灯上分别标有:“36V 40W”;“110V 40W”;“220V 40W”,当它们都在额定电压 下工作时,会看到灯的亮度是() A、第一盏灯最亮 B、第二盏最亮 C、第三盏最亮 D、三盏一样亮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整理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 课题1 空气 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考点一) 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 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点燃 4.原理:表达式:磷+ 氧气五氧化二磷) 5.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 开止水夹;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考点二) (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考点三) 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注意: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考点四)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氧气①动植物呼吸②医疗急救③金属切割④炼钢⑤宇宙航行等 氮气①超导实验车②化工原料③作保护气④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 稀有气体①作保护气②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③激光技术④液氦冷冻机等 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考点五) 1.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 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3.被污染的空气带来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5.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七、未来化学将朝着“绿色化学”——“绿色消毁”和“绿色生产”的方向发展。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特点: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原料无毒无害②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③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被消纳,实现零排放(在化合反应中体现)④生产出环境友好产品。见教材P32。 课题2 氧气 考点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法)

科学-九年级上-第一章-复习提纲整理版

九年级上册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复习提纲 目录: 1 物质的变化 2 探索酸的本质 3 探索碱的本质 4 几种重要的盐 5 金属的性能 6 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第1节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区别: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联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2、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 3、物质变化的证据:颜色、气味或味道的改变、状态的改变、沉淀生成、气体产生等。 4、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加热时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白色粉末,该粉末遇水又变成兰色晶体。CuSO45H2O====== CuSO4+5H2O ;CuSO4+5H2O===== CuSO45H2O 5、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1)硫酸铜溶液检验蛋白质的存在,使其产生沉淀; (2)白色硫酸铜粉末检验水分的存在,遇水变兰色。 第2节酸 1、电离:一些物质在水溶液或融化状态下电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酸:一些物质电离时,其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HCI ==== H + CI H2SO4 ==== H+ SO4HNO3===== H+ NO3 3、常见的酸: 盐酸HCI 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醋酸CH3COOH 4、检验物质酸碱性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1)物质酸碱性:酸碱指示剂 (2)溶液的酸碱度:PH试纸。 (一)酸的通性 1、酸使指示剂变色; 2、酸+ 碱===== 盐+ 水 3HCI+ AI(OH)3 ==== AICI3+3H2O (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H2SO4 +2 NaOH==== Na2SO4 + H2O 3、酸+ 某些盐===== 新盐+ 新酸 2HCI + CaCO3====CaCI2 + H2O + CO2(实验室制取CO2) HCI + AgNO3 ==== AgCI + HNO3(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盐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