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学人文视角反思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

医学人文视角反思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

医学人文视角反思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
医学人文视角反思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

医学人文视角反思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

为不断提高医院医务人员服务患者的水平,转变思想意识,提高能力素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10月18日,我院邀请大学副教授,兼任政法大学卫生法研究中心研究员来院进行“医学人文与医患者关系”专题讲座。

教授从近年来发生几起较大的伤医案,系统分析了医疗行业现状、医院面对医患纠纷的困惑。重点从医学人文视角反思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从医务人员角度讲述改善医患关系的方法。他引述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观点,指出在市场机制的刺激下,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开始沦落。这将导致医务人员缺乏服务精神,甚至变得唯利是图,从而发生医疗纠纷,使得医患关系更加恶劣。

“医务人员必须重新认识自己,发扬服务精神、仁爱精神;改变自己,懂得换位思考,站在病患的角度看问题。”教授表示,医务人员对于病患,应该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因为每一位病患都给予医务人员一次学习的机会,而医务人员在帮助病人的过程中也获得成就感。另外,医务人员要对自身的职业抱有责任感,对病患少一分抱怨,多一份理解,双方进行更多的沟通。当病患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医务人员应当有耐性地进行解释,将治疗病人上升到“教育病人”的层次。医务人员若能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主动且贴心给予病患服务,以人文精神作为职业的精神支撑,便可更好地促进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教授还指出,“父权式”医患关系已经终结,“朋友式”的医患

1

听王岳教授讲《从医学人文视角求解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

听王岳教授讲《从医学人文视角求解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 上周末在中国医师协会举办的学习班上,有幸听了王岳教授讲《从医学人文视角求解医疗 纠纷与医患关系》,把学习收获简要整理如下: 王岳教授是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医学伦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法教研室主任。 王岳教授分析了当今医患关系现状以及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公益和市场不分开,中国医学越来越被社会边缘化,医务人员的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由“白衣天使”到“大白狼”、“官医”。医生操守的金标准“病人至上”在医院文化中渐渐被另外四个字“求医问药”所代替。医患关系的紧张和对立根因何在?改善的突破点何在?钟南山院士指出在市场机制的刺激下,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开始沦落。胡大一教授说医学不是理工科,不是纯粹的生物医学,而是一门人文科学,如果医学甚至法学丢掉了人文精神,那就显得非常苍白,非常可悲!他呼吁,医疗界要倡导医学人文精神,医生一定要有为病人服务的理想。 王岳教授从医学人文视角重新审视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围绕“医学人文精神的三元素——人本、仁爱和公益”三个层次,医务人员的三大敌人——傲慢、冷漠、贪婪。就医患关系中常见的医患沟通、医患权利义务、医患矛盾等疑难问题,用真实的图片和案例加以分析,旁征博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条理严谨又不失风趣幽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课堂上提出好多问题互动,引人深思。 上课期间,播放了由美国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电影《心灵点滴》片段,通过剧中主人公帕奇的行医经历,阐述了“医生治好病人,而不仅仅是治好病”的理念,在场的医护人员深受感染。王岳教授的很多观点和解析引发了在场医护人员的强烈共鸣,很多医生表示经过这场医学人文教育的培训,重新认识了自我,认识了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增强了自己的职业使命感。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想改变现状,先改变自己。 王教授从法律角度分析了医患关系及权利,深入浅出地对当今的医患关系进行了深刻解读。很多观点令人深受启发。比如: “帮助和保护弱者,就是在帮助和保护今后我们自己” “医务人员行医的目的是竭尽全力去帮助病人” “医务人员最大的敌人不是疾病,而是自身心灵的冷漠” “医务人员最重要的本领不是诊疗技术,而是与各色各样的人沟通的能力”

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练习题

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 一、A1 1、下列情况不易导致医患交往障碍的是 A、医生对病人的病痛缺乏应有的同情和责任感 B、以对方能否带来物质利益而确定关系的好坏 C、病人情绪不稳,容易激惹,反应敏感 D、病人过分挑剔或过分冷淡 E、医生耐心解释病情 2、医患交往障碍在医生方面的原因可能是 A、医疗技术不过硬 B、只看病不看人 C、以科研价值衡量病人 D、以物质利益确定医患关系 E、以上都是 3、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应特别注重哪种水平上的交往 A、技术水平 B、非技术水平 C、言语水平 D、非言语水平 E、以上都是 4、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不包括 A、提高病人依从性 B、有利于医患关系模式转变为共同参与型 C、造就良好的心理气氛 D、提高病人的社交能力 E、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手段 5、提高病人依从性的方法不包括 A、及时纠正病人的不良行为 B、纠正病人对检查和治疗措施的错误认识 C、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 D、提高病人对医嘱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E、教会病人自我监测 6、医师的临床知识和技能×病人的依从性,等于 A、治疗效果 B、技术交往 C、非技术交往 D、言语交往 E、非言语交往

7、应提倡的医患关系模式是 A、主动-被动型 B、指导-合作型 C、共同参与型 D、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E、以上都不是 8、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平等的原则 B、共同参与和知情同意的原则 C、诚信和公正的原则 D、保密的原则 E、救治原则 9、对于切除阑尾的术后患者,应采取哪种医患模式 A、被动-主动型 B、主动-被动型 C、指导合作型 D、共同参与型 E、合作-指导型 10、长期慢性患者,应采取哪种医患关系模式 A、被动-主动型 B、主动-被动型 C、指导-合作型 D、共同参与型 E、合作-指导型 二、A2 1、一位女医生声调柔和,目光亲切,讲话面带微笑,她在下列哪方面做得好 A、言语沟通 B、非言语沟通 C、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 D、目光沟通 E、以上都不是 三、B 1、A.主动被动型 B.指导合作型 C.共同参与型 D.患者至上型 E.互惠型 <1> 、昏迷入院的病人抢救时医患关系模式为 A B C D E <2> 、经抢救意识逐渐恢复,此时的医患关系模式

医学模式与医患关系

医学模式与医患关系 摘要:现代医学正处在一个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时期。由于这种转变,医学和以生命科学学科群为核心的自然科学之间相互渗透,医患关系也逐步从传统的医方主导、病人盲从的模式向医患同等、相互尊重的新型模式转变。医患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正确处理新时期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的人性化医患关系,不仅有利于医疗活动顺利开展,而且对于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医学模式;医患互信; ; 和谐医患; 医患关系 生物医学模式时代,人们大都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病人和疾病,把疾病看成是细菌、病毒、支原体,或者是抗原抗体、酶、细胞等单纯生物因素引起的。因此,诊治疾病很大程度上依赖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的诊断设备所提供的检测资料,医生只需给予对症的药物、适当的手术或其他手段即可达到医学的人性主义目的。基于这种医学模式,医患双方的间隔远了,削弱了医患感情,使医患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被物化。同时由于医学分工过细,专业化程度过高, 一位医生只可能对患者某一部位或某一疾病的某一方面负责,不能把患者作为整体予以全面负责,医患关系成为一种疏松的结合。新的医学模式则要求医务职员必须高度重视患者的思想感情、社会环境,并要关心病人、了解病人、加强思想交流。医患关系模型就由受生物医学模式影响下的主被动模型,发展为指导模型或共同参与模型。在这种新模型下,医患关系是双向反馈的,在治病中不仅要发挥医务职员的积极性,也要发挥病人的积极性。要建立这种全新的、与新的医学模式相适应的医患关系新模型,医德规范对医务职员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医患关系是患者在医疗保健过程中与医疗单位之间形成的医治关系, 是社会公共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医患关系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 医患关系的好坏对医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都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大家对健康的需求随之增长, 医患关系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 是当前医疗卫生工作中的热点问题。 一: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对医疗服务特点认识不足,“非理性就医”现象仍较普遍。医疗服务有自身特点和规律。由于医学本身的局限性,并非只要花了钱,就一定能药到病除。医疗服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交易,无法实现等价交换。家属在亲人患重病花费巨额费用之后而无期待的结果时,往往更加难以接受人财两空的结局,特别是认为诊疗活动有过错时,更容易产生激烈反应,形成医患矛盾和纠纷。同时,由于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初诊和转诊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加剧了医疗服务的提供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结果是,用大医院的专家解决普通疾病,耗费了紧缺的优质医疗资源,也加大了对疑难重病患者诊治的负担,成为导致医患纠纷的导火索。 对卫生事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医药卫生体系仍不健全。医药卫生体系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涉及医疗保障、医疗卫生服务、药品生产供应保障和监管等方方面面。因此,探索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不断改革和完善医药卫生体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经过几十年努力特别是新一轮医改实施5年来,我国编织了覆盖13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保障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但基本医保的筹资水平和报销水平仍然较低,重特疾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仍不健全,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的问题,群众看大病时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看病贵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同时,以药补医机制仍未从根本上破除,符合行业特点的医务人员薪酬制度、绩效考核与用人制度仍未建立,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制度仍需完善,引发医患矛盾和纠纷的医疗安全质量和服务态度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技巧

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技巧 医患纠纷在现今已成为时下的热点话题,近日"医闹入刑"新规,让许多人产生这样便能有利于解决医患纠纷吗?其实医患纠纷最根本的是沟通的不顺畅,如何才能更好的进行医患沟通?下面整理了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技巧01 1、强化政府职能 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健全医保体制,加大财政对医疗保障体系的投入,合理分散医疗保险,减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的实际负担;加强对医药生产、流通、销售领域的监管,理顺医疗收费价格,改"以药养医"为"以医养医",使医院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诊断、救治、护理、服务等环节,来改善医患关系。 2、患者要尊重医学 由于生命的奥妙,个体的差异,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复杂性,医学上还有许多未知领域。不管医学如何进步发达,医生如何敬业努力,总是存在一些遗憾。医患双方都要遵循医学科学的客观规律。 医务人员要依法执业,规范执业行为,以科学的方法来检查、诊断和治疗疾病;患者对医生不要持怀疑态度,因为世界上绝没有一个医生想故意"医死或医坏"患者,那对他自己名誉也无益。相当一部分患者的死亡、残废和功能障碍,是由于不可预料的或不可避免的并发症所致,属于意外情况,患者应接受事实,不要动辄闹到医院或责难

医生,这样使得医生胆子越来越小,为自我保护检查越来越细,既不利于医学的发展,也加重患者的治疗费用。 3、医院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遇到纠纷时,医院对媒体如果一味采取回避的态度,会被认为有难以启齿的原因,引起猜疑,而应把为什么发生问题的原因给媒体一个合理的解释。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与冲突要进行客观的报道与评论,成为沟通医务人员和患者心灵的一座桥梁。 4、畅通医患沟通渠道 医患之间相互依存,医生因患者而生存,医学因疾病而发展,患者生病也要医生救治才能摆脱病魔,恢复健康。医患之间应该成为社会上最和谐的人际关系。医疗机制改革后,打破了过去公费医疗制度,患者对自己掏钱看病要逐渐适应,对受目前医学水平和医生技术水平所限治疗不满意的病例,要予以充分理解。 虽然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很多,需要从体制上加以统筹解决,但医院不能坐等靠,而应主动有所作为。毕竟患者前来医院是为了看病,不是为了扯皮闹事,而医疗消费不是患者的自主消费,是医生的指导消费,患者相对处于弱势。 医生要严格执行和落实医疗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检查、诊断、治疗过程中多为患者着想,予以人文关怀,使其减轻痛苦,减少负担,绝大多数患者对医生是充满感激之情的。 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技巧02 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主动发现可能出现

医患关系

技术性医患关系有三种基本模式。 1.主动与被动型:医师完全主动,病员完全被动;医师的权威性不受任何怀疑,病员不会提出任何异议。 2.引导与合作型:医师和病员都具有主动性。医师的意见受到尊重,但病员可有疑问和寻求解释。 3.共同参与型:医师与病员的主动性等同,共同参与医疗的决定与实施。医师此时的意见常常涉及病员的生活习惯、方式及人际关系调整,病员的配合和自行完成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生应该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①相信医患之间可以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患者是可以交流、沟通的; ②不以医生本人的价值取向评判患者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尊重患者的人格、信仰和文化; ③从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出发,充分理解患者的疾病行为和情绪反应; ④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以人文关怀的态度给患者切实的医疗帮助; ⑤理解医患关系是一个动态的关系,医生应根据情况适时做出调整; ⑥医患关系是围绕着疾病的诊疗而形成的,也只应局限于求医和提供医疗帮助的过程,不能发展任何超出此范围的人际关系。 医患冲突的核心问题是利益冲突,根结在于我国卫生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深入,不彻底,卫生法制不健全。 医生和患者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大部分医护人员和患者认为,医患之间的沟通一般或者基本上没有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医患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度,医护人员未很好履行告知、照顾义务,归结为双方信任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不论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都不同程度的认为医患关系不和谐。 (一)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政府对医院的投入严重不足,医院自负盈亏的体制,都促使患者承担了过多的诊疗费用。同时,社会贫富分化,矛盾加剧的问题在费用高昂的诊疗过程中被激化。 (二)医患沟通不够、医疗纠纷增加,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基层医疗资源不足,水平欠缺,经常发生误诊的现象,使得病人为寻求可靠的诊疗向大城市的三甲医院集中。医生超负荷的工作使其无力完善与患者的沟通。同时,医疗教育的制度并未在医患沟通技能中给予学生强化训练,使得医生缺乏良好的沟通技能。 (三)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加剧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治病、救人原是一体的,但有些医生却只重视“病”不重视人。 (四)患者申诉和维护权益渠道不畅通是影响医患关系的直接原因。我国虽已于几年前就施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发生医疗事故之后,光是事故鉴定费用就高达几千元,患者维护权益成本太高。 (五)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新闻媒体不够详实的报道,促使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部分医务人员没有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而是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而有些患者对医务人员也缺乏理解,不了解医学的复杂性。 当前我国医患冲突的表现和特点主要是: 第一,疗效和患方的期望值反差大。患者和其亲属认为“既然自己出了钱,就希望得到应用的服务。”只要疾病得到了治愈或缓解,即使花了较多的钱,多数病人也是能够承受的,

正确对待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正确对待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医疗纠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因而,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医疗纠纷,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成为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纠纷处理机制,但是,截止目前,没有哪一种模式普遍适合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现阶段,还需要我们自己来探索合适的纠纷处理模式。近几年,我院推行了“三个一”工程,多措并举,使医疗纠纷得到了人性化解决。 一.全面实施“三个一”工程,正确对待和处理医疗纠纷。 “三个一”工程即“一次纠纷,一次总结,一次教育”。我院向社会公布了投诉电话,设立了多种投诉处理渠道:门诊大厅设立了病人服务中心,接受患者诉求;财务科随时接受患者对价格方面的投诉和咨询;院办综合受理患者各种诉求;医疗纠纷处理实行“首受负责制”,每一次纠纷,都要求接待人详细记录患者诉求,在解决纠纷时,本着“换位思考,以人为本”的原则,客观调查,及时处理,及时向患者反馈处理结果;在处理结束后,要求受理人与相关科室、职能部门、责任人等共同

进行一次总结,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抢救、死因、医疗文书和医患沟通诸多方面进行分析评估,认真分析纠纷发生的原因,对存在问题,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探寻避免发生类似纠纷的防范措施。之后,及时召开全院大会,通报医疗纠纷处理决定,对全体职工进行一次教育。 二.多措并举,防患于未然。 所有的医疗纠纷,究其原因,无外乎服务态度、医疗质量、经济纠纷等问题,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没有充分的医患沟通而引发的。我院把每一次医疗纠纷,看作是一次成长的教训,在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改善医疗纠纷处理流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规范医疗纠纷处理工作。 医院应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由院办公室负责协调相关职能科室工作。各科室成立相应的医疗纠纷预防处置小组,组织深入学习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的要点、精髓,使医务人员准确掌握医疗纠纷处置流程和防范能力。 出现纠纷,由相应职能科室实事求是地对事件概况、现场情况、患者的诊断、治疗、护理、辅助诊断、抢救等技术水平情况、

医患关系演讲稿:加强医患沟通,创造和谐医院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志们: 我是来自××的××,我演讲的题目是《加强医患沟通,创造和谐医院》! 当今社会,人们离不开医院,医院也离不开人民,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和我国卫生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加强增强,患者想要得到的医疗信息越来越多,医疗纠纷也随之越来越多。因此,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既能提高患者对疾病诊疗全过程及其风险性的认识,减少医患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同时,又能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患者及其近亲属学习到更多的健康卫生知识,增进医患互信、科学的战胜疾病。 医患沟通是什么?让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医患关系,医患关系就是医生与患者的合作关系,共同面对的是疾病这一敌人。医患沟通就是缓和这一关系的良药,试想一下,如果医患之间不能良好沟通,就无以发现善于伪装的疾病真相。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就无从建立信任。没有信任,一切矛盾由此而产生,病也就无从可治。医患沟通需要多看,多问,多关心,态度和蔼,语气温柔。在医疗服务中,“看一看”确实是重要的,因为当医师注视着病人时,你的眼神就会向病人传递着你的同情、温馨和关爱。医师对病人的同情和关爱,根本不用喋喋不休的唠叨,一个微笑、一个眼神,爱意就被传递,沟通得以完成。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很轻易的就了解了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有无既往史、用药否及用何种药物,检测前患者状态、检验目的等。从而确信检验结果与临床症状是否吻合,用以了解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钟南山院士说,在中华医学会处理的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中,半数以上是因为医患之间缺乏沟通引起的。没有沟通、不会沟通、沟通不恰当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紧张对立情绪。他认为,一名优秀的医生除了有责任感、具有对病人的关爱之心外,更重要的是学会与人沟通。善待病人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要站在病人的角度来考虑,那你就会赢得病人的爱戴。 在疾病面前,生命无贵贱之分,更没有身份的区别,神圣而崇高的白衣天使,永远把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只有无条件的爱,才是真正的善待。从善待病人中给予医务人员自身心灵的回报。对待病人,不管他是谁,熟悉与不熟悉,是官是民,都要秉持同样的礼节和敬意,就像你期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尊重一样。善意地帮助病人,正确处理医患双方关系,从而分享病人治愈康复后的快乐,在事业中求得发展,在工作寻找到乐趣,慷慨付出,不求回报,必然会得到病人的爱戴。 同志们,你快乐,我也快乐,大家都快乐;你安康,我安康,大家都安康,让我们医患双方以积极的心态、平和的心情,共同构建无限美好的和谐社会。

医患关系论文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卫生经济学 医患关系论文 (影响医务人员沟通能力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年级:12级 专业:临床医学

影响医务人员沟通能力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摘要: 新的医学模式确定后,医患沟通成为实现医学人文思想的重要支撑点。在 医生与患者的沟通中,可以了解患者的感受与体验、避免医疗差错与纠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重要通道,然而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又受到多方面 的影响,使许多的医生与患者之间不可以很好的沟通导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具备医患之间的沟通能力已经成为构成医生临床能力的要素之一。本 文将对影响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出解决的对策,使医患之间的沟通更加的深入、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和谐。 关键词:医患沟通、现代医学、医患沟通能力、影响因素、 一、医患关系的现状和医患沟通的内涵 1.医患关系现状: 近年来,医患关系颇为紧张,患方敲诈、辱骂、殴 打医务人员,围攻医院,有甚者故意将医务人员致残、致死……一幕幕暴 力恶性事件在全国频频“上演”,性质极其恶劣,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和医 疗机构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许多医院实行开放式管理,建立医患沟通监督机制,保证医疗信息畅通,在这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 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改 善医患关系,维护医疗服务行业秩序,已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责任,而是 全民的责任,因为医患关系是社会问题,需要全民群策群力! 2.医患沟通的内涵:狭义的医患沟通是指医院的医务人员在诊疗的过 程中,与患者以及家属就病情诊断、治疗方案、预期效果、健康教育、医 疗费用等内容进行的易患言语的交流过程。它是医患沟通的主题形式,它 的目的是保证医疗哥程序顺利的进行,医护人员能有效的开展治疗等工作,并能正确引导患者积极的参与治疗,对医院和和谐的医患关系、避免医患 冲突、有着重要的意义。广义的医患沟通是指各类医疗卫士机构的医务工 作者、卫生管理人员、医学教育工作者等,围绕医疗和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服务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以非诊疗服务的方式与社会 各界进行的沟通交流,如制定新的医疗卫生政策、修订医疗技术与服务标准、公开处理个案、健康教育等等。它是在侠义医患沟通的基础上衍生出 来的,由许多未处理好且社会影响较大的医患沟通关系个案所引发的。但 广义的医患沟通产生的社会效益和长久的现实意义是巨大的,它不仅利于

人文关怀护理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人文关怀护理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医患关系。当前医患关系中的人文关怀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使得人文关怀在处理医患关系中的作用日趋明显。医护人员除完成常规的诊疗护理工作外,还承担着管理者、沟通者、协凋者,照顾者、代言者、保护者、教育者等多重角色。因此,护理人员在掌握高超的护理技术外,还应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把对患者的关怀作为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使各项护理活动时刻体现人文关怀理念。护理文化中的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是指医护人员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心和关注。明确区别于以往的单纯以医疗技术及药物做为医患之间的媒介,更注重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平等的情感交流。结合临床工作,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做好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1 营造整洁、温馨的住院环境,给患者"家"的感觉 由于对疾病的担心,患者入院时顾虑较多,心情欠佳。随着环境的变化,人员的陌生,疾病的困扰,恐惧和焦虑逐渐滋生。起居环境的变化,导致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节奏发生变化,生活没有稳定感和安全感;人员的陌生,导致患

者及其家属缺乏信任感,不知道医护人员是否可信;疾病的困扰,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对生命产生恐惧。因此,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主动介绍病房情况、入院注意事项等,给患者营造温馨的"家"的感觉,让患者安心治疗。同时与患者及其家属的细心沟通,了解患者在家的生活习惯,物品放置及使用习惯等等,尽可能创造贴近家庭的生活方式,这样可以解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躁情绪,有利于安心住院和配合治疗。护士要注重仪表,整洁、规范、得体,大方,长发不过肩,淡妆上岗,给患者以整洁俊美之感;微笑服务,语言得体、亲切,与患者沟通时要耐心、细心,这样可以缩短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2 以患者为中心,关爱并尊重患者 当前人们对健康需求和生存期望值的逐渐提高,从而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满足患者求生存、求健康的需求,还应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不能因为治病求医而使其尊严受任何损害,因此,护理工作中必须以患者为中心,和谐医患关系。 2.1 换位思考,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但具有身体上的疾病,也具有焦虑、紧张和恐惧心理,被关心、被同情、被支持的心理需求特别强烈。医护人员必须理解和尊重患者,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使患者及家属感觉到被关心、被理解,和谐医患关系,增强

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联系是什么

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联系是什么 医疗纠纷通常是由医疗过错和过失引起的。医疗过失是医务人员在诊断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失误。医疗过错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等医疗活动中的过错。这些过错往往导致病人的不满意或造成对病人的伤害,从而引起医疗纠纷。 【为您推荐】宝山区律师城区律师荣成市律师历城区律师铜山区律师博乐市律师阿坝县律师长治县律师 对于大多数非专业人士来说,很多人都分不清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这两个法律范围的概念,很容易将两者混淆。其实,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是不一样的,医疗事故的出现才会导致医疗纠纷。医疗纠纷是由于受害人和家属对于医疗事故的处理不满意而引起的民事纠纷。那么,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联系是什么?下面,让小编来为您讲讲。 一、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基本概念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目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才能认定。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 二、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联系 (一)医疗事故必须具备4个条件: 1、提供医疗服务的必须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要有违法、过失行为; 3、必须有严重、明显的不良后果; 4、违法行为与不良后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二)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首次鉴定由各区县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由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有时效限制的,患方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医患沟通于医患关系的重要性教学文案

医患沟通于医患关系 的重要性

医患沟通于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姓名:莫旭学号:2013190619 班级:临二摘要:目前,医患关系的紧张化问题已迫在眉睫,医生在老百姓的眼中已不在是白衣天使,更多的被冠以“受贿、不负责”的字眼。针对医院以及医务人员遭受暴力攻击愈演愈烈, 医生被患者及其家属殴打侮辱致伤致残致死屡见不鲜。人们对于医生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信任,取而代之的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停滞不前。如何增强病人对医生的认同感,如何使医生得到患者的认可。这其中沟通必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俗话说“沟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石”,为改善医患关系,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我将分析医患矛盾产生的原因和社会因素,以论述加强医患沟通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关键词:医患关系,沟通作用一医患关系产生的原因 据中国医师协会最近一次《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全国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300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1万元。如此惊人的数据背后掩藏着怎样的秘密,医疗事业的矛头指向医生时,很多老百姓却忽略了病患的过错。我认为矛盾化的医患关系与医生和病人的都密切相关。 1患方因素 消费者维权意识高涨——据中国社会调查所连续4年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广州等地对近6000名居民的调查表明,中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正在增强。在遇到权益受损时,有94%的消费者表示会主动采取各种行动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顾客是上帝”这句商业活动中的口号,被有些患者简单地套用过来,认为医疗活动中也应“患者是上帝”。①

健康意识加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对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治都更加重视,由此对疾病的治疗效果预期更高。实际上就医疗工作而言,仍有许多疾病目前是无法根治的,每一个患者身体和心理的个体差异,也必然影响每次治疗的效果。 2医方因素 医护人员收入偏低——众所周知,医务人员所从事的职业具有特殊性、科学性强、风险高的特点, 医生的时间付出多, 责任大, 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然而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医疗技术纳入分配的主要参数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使医务人员尤其是临床医生的收入相对低廉, 导致心理失衡。医生收入长期低迷,无法体现工作价值,这也是现在一部分医生收红包回扣的原因之一,同时也造成医生在大众心目中唯利是图的偏见。 其次医生工作量大,以广州某综合三甲医院门诊为例,一位医生一个上午要诊治30~40位病人,平均每位病人的诊治时间只有五、六分钟。世界卫生组织一位顾问曾做过一项调查: 当病人诉说症状时, 平均19 s就被医生打断了;在如此繁重的工作下,医生往往疲于应付,无暇回答患者方面提出的疑问和必要说明,这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潜在矛盾。②二医患沟通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方法 1医患沟通的内容 医疗、护理、急救、门诊、后勤等各个部门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护人员主要应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所患疾病的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手段、重要检查目的及结果,病情的转归及其预后,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方式、手术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医药费用清单等内容。并听取病人及其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其所要了解的问题。③ 2医患沟通七艺术

从医患关系角度,论述医患沟通在临床实践中的必要性

从医患关系角度,论述医患沟通在临床实践中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患者的维权意识有了显著的增强, 医患关系紧张, 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医疗服务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据医疗投诉资料分析显示:80 %医疗纠纷与医患沟通不到位有关, 只有不到20 %的案例与医疗技术有关。由此可见, 医患之间加强交流与沟通是非常必要的。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一名合格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1989 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著名的《福岗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可以顺利得到准确的第一手病史资料,全面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这是世界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进行医疗实践、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随着社会飞跃发展,医学模式已转化为“生物—社会—心理”模式,人们的文化素质增强,法制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患者已经从被动的接受治疗者变成日益主动参与医疗服务的消费者,他们要求得到更为方便、及时和满意的医疗服务,医患关系由传统的单向模式向共同参与型发展。面对新型的医患关系,缺乏技巧的医患沟通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从医患关系角度看,加强医患沟通在临床实践上的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医患沟通可以拉近医患双方的距离。医务人员应承担和履行自己的义务,对患者的诊疗过程必须做出解释说明,即履行告知的义务。同样,患者也应主动地配合医务人员积极完成整个诊疗过程,双方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关系与良好的氛围,做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是保证医患双方履行各自义务的基础条件之一,也是保证如实地实现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前提。 2.加强医患沟通是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以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患关系大多都是以“相互参与型”的形式出现的,这种新型的医患关系形式很好地将医者与患者置于平等的地位。成功的双向交流沟通,通常会得到患者对医者的信任以及对诊疗的主动配合,进而取得最佳的临床效果。

医患关系现状分析--医疗纠纷

医患关系现状和趋势 1.现状概述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卫生事业建设在我国取得了飞速的增长,无论是医疗技术水平、设备先进性,还是医护资格水平建设,都得到了极大提升,但也随着人们对医疗效果与效率的追求,病人与医护人员之间的纠纷逐渐产生,如有些患者或其患者家属因治疗效果或所花费未达到满意的疗效,频繁找医院的麻烦,甚至出现暴力事件,使得医患之间关系的矛盾日益突出。 医患关系矛盾产生的医闹事件,经过媒体披露被公众知晓,引发社会上种种热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患者及其家属素质过低且缺乏法律意识,对医生或是病情认识有局限,治疗结果未达到他们的要求就疯狂闹事;个别医方人员专业水平欠佳,服务意识差,且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中缺乏合理有效方式,而为公众服务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不够成熟以及效率不够高。 根据一份来自丁香园平台的调研报告显示:80%以上被调查对象在自身或自身所处环境中遭遇过患者暴力,包括语言暴力、身体伤害等,暴力手段主要是来自于患者的辱骂及威胁;患者暴力事件主要来源于二三线城市,且总体看三甲医院的发生数量最多;超过70%的医护受访者表示受到了精神伤害,部分医护人员产生职业排斥;在医院预防暴力事件方面,超过九成受访者表示其所在工作环境未设置任何安检措施。部分受访者表示所处医院采取了安装报警装置、治安巡逻、设置警务室或相关医患纠纷培训等预防手段,但超过半数受访人员仍对现有措施表示不满意,并认为所处医院的措施无法有效保障医护人员安全。 2.解决途径 目前,我国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主要通过协商、调解、司法诉讼三种方式。 根据我国2018年发布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双方自愿协商; (二)申请人民调解; (三)申请行政调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协商对于医患方来说是解决纠纷成本最低的方式,只要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即可解决问题争端,但往往难在双方出现不一致的争论点时候,双方易对对方提出的观点或解决方案不能满足,或者对方的说辞不予置信;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行政机关的主持下,依照法律、政策及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规劝,促其彼此互谅互让,在自主自愿情况下,达成协议,消除纷争,

医患关系模式

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科学的进步,以及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医患关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医患关系的变化。 医患关系的传统模式(traditional m odel of the Physieian、Patient relation- ship)是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中派生出来的医患关系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在医患关系问题上的体现。这个模式要求医师作为一名观察者、资料的搜集和分析者,成为一位科学家和研究者,所关心的主要是疾病的处理、科学知识的解释以及标准技术和常规技能的应用。医师在与病人接触中要保持情感的中立或不卷入在医疗中,医师主要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负责,而很少考虑病人的心理及其他方面。病人则被动地依赖着医师的判断与决定,毫无保留地相信医师,被动地执行医嘱,不问检查或治疗的目的和程序。这个模式也要求病人对情绪有良好的控制力,对疼痛有好的忍耐力,并且能准确地观察病情、提供准确的病史资料。可见,在传统模式中,病人同医师间的相互作用类型是“依赖一被依赖型”或“主动一被动型”。医患关系的传统模式没有为医患间的沟通留有余地,不论是在技术水平上,还是非技术水平上,医患间的心理交往都很有限。此外,这个模式忽视病人在自己的医疗活动中的作用,忽视病人的心理社会方面和疾病中的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这种“非人化”的倾向和片面的病人观与疾病观,必须进行改善。

目前公认的医患关系模式主要有三种:萨斯—荷伦德模式、维奇模式以及布朗斯坦模式: ●萨斯—荷伦德模式;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见表1) 表1 萨斯一荷伦德医患关系模式列表 ●维奇模式:①工程模式:医生相当于一名工程师,只根据科学事 实从事医疗实践,完全不考虑其他主观因素。②教士模式:医生充当家长式的角色,具有绝对的权威性,病人无选择的自由。 ③契约模式:医患之间的关系受一种非法律形式的有关责任与权

探讨医患关系中的人文关怀

探讨医患关系中的人文关怀 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日益深入人心,医患活动中的人文关怀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采纳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理念,加强医护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加强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并应用于医患活动中,达到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目的。 1 转变医护人文观念的要求 医护人文观念的转变是整体医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全新的人文观念要求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既重视疾病又重视心理,既重视局部又重视整体,以“人本主义”观念为指导思想,将“以患者为中心”作为医疗的核心。在医疗活动中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以达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奉献社会”的服务理念。 2 人文关怀的文化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关怀又被称为关心、关爱、关怀照顾等,有效的关怀能增强患者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人文观念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建设医疗文化的关键是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关心患者、激励患者,满足患者的全方位需求是医院立足于当今医疗市场的根本。服务在医院中的深远意义其功能不亚于医疗技术及先进的设备,要想提高患者对

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度,保证医疗质量,我们应当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3 人文关怀的意义 3.1 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医疗活动的对象是人,是疾病痛苦甚至生命危险的患者,他们不仅要求医护人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外,更有一种心理上的期望,如对患者的尊重、关心、同情等。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关系,是情感关系,应将患者看成一个完整生理、精神、社会需要的综合体,维护其自尊及人格。努力发现患者性格中积极的因素,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尊重患者一切合理的看法,对患者倾注一片真诚,营造良好的医患氛围。提高医疗质量,提供优质服务关键是情感转变。真正确立关心、尊重、理解患者,主动热情地为患者服务的态度和行为,才会在感情上视患者如亲人,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给患者安慰和亲切的感觉,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 3.2 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患者为中心是医疗工作的宗旨,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服务是医护工作的核心。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系统的解决患者不断出现的各种有利健康恢复的问题。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要灵活地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沟通技巧:可通过换位思考来感受患者的生理、心理问题,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理解并体谅患者,对他们的需要及时做出反应,并提供信息做好保密工作;恰如其分的

医院管理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

医院管理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 医疗安全的核心理念:防范胜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 医疗安全原则 一、质量为核心 质量是医院的水平、档次、形象、声誉、认可、资本和效益,是前人努力和奋斗的结晶,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光大和提高。质量是水平和责任的综合体现;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安全,没有安全就有纠纷。 1、预防为重点 预防医疗纠纷是医疗工作的系统工程,需要医务人员从细节、环节和过程入手,严格遵守医疗规程,认真履行各项义务,全面维护患方权益。 2、培训为基础 培训的目的是警钟长鸣,提高医疗风险意识,确保医疗工作依法、规范、科学有序,维护医院、医务人员和患方的合法权益。 二、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意识 1、法规意识 依法执业;遵守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双签字) 2、质量意识 合理检查、明确诊断、合理用药、科学治疗、确保疗效、保障安全、维护健康。 3、服务意识

努力提供优质、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被动服务-满意服务-主动服务-感动服务。 4、安全意识 遵守诊疗常规,履行告知义务,完善签字手续,规范书写病历,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5、效益意识 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防范医疗纠纷的8项措施 一是严格依法行医; 二是提高医疗质量; 三是提高服务质量; 四是遵守医疗规范; 五是履行告知义务; 六是加强医患沟通; 七是尊重患者选择; 八是强化行风建设。 四、解决医疗纠纷的4种途径 一是双方协商; 二是卫生行政部门调节; 三是医疗技术鉴定; 四是民事诉讼。 五、医疗安全的中心任务

坚持从源头、环节和过程防范,努力减少或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使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工作纳入依法、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 六、医疗纠纷的定义 医疗纠纷特指在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对医疗行为及其后果和原因产生异议所引起的纠纷。 七、医疗纠纷分类 医疗纠纷分为两大类: 有过失医疗纠纷和无过失医疗纠纷。 ①、有过失医疗纠纷: 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患者发生死亡或伤残等不良后果是由于医务人员的过失所致。 ②、无过失医疗纠纷: 患者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死亡或伤残的不良后果,医务人员没有过失,属于疾病自然转归,而患方却认为医务人员有过失,属于医疗事故,以致发生纠纷。 八、医疗事故分级:医疗事故分四级11等 如果医务人员的过失与患者的不良后果构成直接或间接因果关系,就构成医疗事故。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分甲、乙二等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分甲、乙、丙、丁四等。

医患关系与医学人文

医患关系与医学人文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医患关系与医学人文 院系:临床一系姓名:杨××学号:2011┅┅面对屡屡发生的杀医案及民众的拍手称快,似乎现在医生已成为社会上人人喊打的角色,令作为一名准医生的我心痛心寒。我们应该深思造成这种医患矛盾的原因并采取可行的对策,而不是单纯的对医护人员的暴力伤害。 医患关系是一个综合的问题。医疗体系改革以后,医院和药品公司不再作为国有企业由国家承当和补偿相应医疗消耗费用,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被国家逐步推向市场,变成自负盈亏的企业,医院的商业化运作使得医疗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贫富差距也在扩大,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未能承担得起高额的医疗费用,甚至有些患者花费了很多医疗费用,但是依旧没有治愈疾病。国家投入不足,医院以药养医,医保水平偏低,看病费用高昂是导致这种病态医患关系的主要原因。加之媒体在基本事实不清的情况下一边倒的不专业报导,导致了医患矛盾的激化。第二,患者对医院的治疗效果期望过高。受现代医学模式发张限制,现阶段医学方面的发展虽然呈现出科技化、信息化等现代化形式,但是医学方面未能攻克的难题还很多,医学领域中充满着很多未知和变数,再加上地区医疗水平和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存在着差异,国内外一致承认医疗确诊率只有70%左右,各种急诊的抢救成功率只有70%~80%左右。任何医院都不会出现包治百病的情况,医疗过程始终存在着成功或者失败的可能,对于医院来说,并不能满足患者日益增加的就医要求。第三,当前社会法制环境下,医患关系往往得不到清晰公正的解决。即使医疗过程规范无误,但只要打官司,医院就得“象征性”赔偿,因为患者是弱势群体。这样导致一些拜金者将医院视为发财致富的地

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

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 医疗安全的核心理念:防范胜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 医疗安全原则 一、质量为核心 质量是医院的水平、档次、形象、声誉、认可、资本和效益,是前人努力和奋斗的结晶,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光大和提高。质量是水平和责任的综合体现;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安全,没有安全就有纠纷。 1、预防为重点 预防医疗纠纷是医疗工作的系统工程,需要医务人员从细节、环节和过程入手,严格遵守医疗规程,认真履行各项义务,全面维护患方权益。 2、培训为基础 培训的目的是警钟长鸣,提高医疗风险意识,确保医疗工作依法、规范、科学有序,维护医院、医务人员和患方的合法权益。 二、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意识 1、法规意识 依法执业;遵守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双签字) 2、质量意识 合理检查、明确诊断、合理用药、科学治疗、确保疗效、保障安全、维护健康。 3、服务意识

努力提供优质、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被动服务-满意服务-主动服务-感动服务。 4、安全意识 遵守诊疗常规,履行告知义务,完善签字手续,规范书写病历,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5、效益意识 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防范医疗纠纷的8项措施 一是严格依法行医; 二是提高医疗质量; 三是提高服务质量; 四是遵守医疗规范; 五是履行告知义务; 六是加强医患沟通; 七是尊重患者选择; 八是强化行风建设。 四、解决医疗纠纷的4种途径 一是双方协商; 二是卫生行政部门调节; 三是医疗技术鉴定; 四是民事诉讼。 五、医疗安全的中心任务

坚持从源头、环节和过程防范,努力减少或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使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工作纳入依法、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 六、医疗纠纷的定义 医疗纠纷特指在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对医疗行为及其后果和原因产生异议所引起的纠纷。 七、医疗纠纷分类 医疗纠纷分为两大类: 有过失医疗纠纷和无过失医疗纠纷。 ①、有过失医疗纠纷: 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患者发生死亡或伤残等不良后果是由于医务人员的过失所致。 ②、无过失医疗纠纷: 患者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死亡或伤残的不良后果,医务人员没有过失,属于疾病自然转归,而患方却认为医务人员有过失,属于医疗事故,以致发生纠纷。 八、医疗事故分级:医疗事故分四级11等 如果医务人员的过失与患者的不良后果构成直接或间接因果关系,就构成医疗事故。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分甲、乙二等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分甲、乙、丙、丁四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