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验报告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验报告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验报告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验报告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一、实验目的

1.测定环己烷的凝固点降低值,计算萘的分子量。

2.掌握溶液凝固点的测量技术,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质的理解。

3.技能要求:掌握冰点降低测定管、数字温差仪的使用方法,实验数据的作图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的原理

化合物的分子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分子量是一种简单而又比较准确的方法。稀溶液有依数性,凝固点降低是依数性的一种表现。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对析出物是纯溶剂的体系)与溶液中物质的摩尔分数的关系式为:

ΔT=T

* -T f = K f m B (1)

f

*式中,T f*为纯溶剂的凝固点,T f为溶液的凝固点,m B为溶液中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K f 为溶剂的质量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它的数值仅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已知某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 f,并测得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ΔT,若称取一定量的溶质W B(g)和溶剂W A(g),配成稀溶液,则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m B为:

(2)

将(2)式代入(1)式,则:

(3)

因此,只要称得一定量的溶质(W B)和溶剂(W A)配成一稀溶液,分别测纯溶剂和稀溶液的凝固点,求得ΔT f,再查得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代入(3)式即可求得溶质的摩尔质量。

* 当溶质在溶液里有解离、缔合、溶剂化或形成配合物等情况时,不适用上式计算,一般只适用于强电解质稀溶液。

2、凝固点测量原理

纯溶剂的凝固点是它的液相和固相共存时的平衡温度。若将纯溶剂缓慢冷却,理论上得到它的步冷曲线如图中的 A , 但实际的过程往往会发生过冷现象,液体的温度会下降到凝固点以下,待固体析出后会慢慢放出凝固热使体系的温度回到平衡温度,待液体全部凝固之后,温度逐渐下降,如图中的B。图中平行于横坐标的CD线所对应的温度值即为纯溶剂的凝固点T f*。

溶液的凝固点是该溶液的液相与纯溶剂的固相平衡共存的温度。溶液的凝固点很难精确测量,当溶液逐渐冷却时,其步冷曲线与纯溶

剂不同,如图中III 、IV 。由于有部分溶剂

凝固析出,使剩余溶液的浓度增大,因而剩余

溶液与溶剂固相的平衡温度也在下降,冷却曲

线不会出现“平阶”,而是出现一转折点,该

点所对应的温度即为凝固点(III曲线的形

状)。当出现过冷时,则出现图IV的形状,此时可以将温度回升的最高值近似的作为溶液的凝固点。

3、测量过程中过冷的影响

在测量过程中,析出的固体越少越好,以减少溶液浓度的变化,才能准确测定溶液的凝固点。若过冷太甚,溶剂凝固越多,溶液的浓度变化太大,就会出现图中 V 曲线的形状,使测量值偏低。在过程中可通过加速搅拌、控制过冷温度,加入晶种等控制冷,同时需要按照图中曲线V所示的方法校正。

三、实验药品

SWC-LG 凝固点测定仪1套;

数字贝克曼温度计; 普通温度计(0℃~50℃);

移液管(20mL)1支;洗耳球;

精密温度计、分析天平、烧杯;

纯萘

环己烷(分析纯)

碎冰

四、实验步骤

1、接好传感器, 插入电源。

2、打开电源开关,温度显示为实时温度,温差显示为以20

度为基准的差值(但在10度以下显示的是实际温度)。

3、将传感器插入水浴槽,调节寒剂温度低于测定溶液凝固

点的2-3度,此实验寒剂温度为度,然后将空气套管插入槽

中。

4、用20ml移液管准确移取20ml 环己烷加入凝固点测定试

管中,橡胶塞塞紧,插入传感器。

5、将凝固点试管直接插入寒剂槽中,观察温差,直至温度

显示稳定不变,此时温度就是环己烷的初测凝固点。

6、取出凝固点测定试管,用掌心加热使环己烷熔化,再次

插入寒剂槽中,缓慢搅拌,当温度降低到高于初测凝固点的度时,迅速将试管取出、擦干,插入空气套管中,记录温度显示数值。每15秒记录一次温度。

注意:搅拌速度调节:刚开始缓慢搅拌,在温度低于初测凝固点时,加速搅拌,待温度上升时,又恢复缓慢搅拌。

7、重复第6步平行再做1次。

8、溶液凝固点测定:称取 g 萘片加入凝固点测定试管,待完全溶解后,重复以上6、7、8

步骤。

9、实验结束,拔掉电源插头。

五、注意事项

1、在测量过程中,析出的固体越少越好,以减少溶液浓度的变化,才能准确测定溶液的凝固点。若过冷太甚,溶剂凝固越多,溶液的浓度变化太大,使测量值偏低。在过程中可通过加速搅拌、控制过冷温度,加入晶种等控制过冷度。

2、搅拌速度的控制和温度温差仪的粗细调的固定是做好本实验的关键,每次测定应按要求的速度搅拌,并且测溶剂与溶液凝固点时搅拌条件要完全一致。温度-温差仪的粗细调一经确定,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能再变。

3、纯水过冷度约℃~1℃(视搅拌快慢),为了减少过冷度,而加入少量晶种,每次加入晶种大小应尽量一致。

4、冷却温度对实验结果也有很大影响,过高会导致冷却太慢,过低则测不出正确的凝固点。

5、实验所用的凝固点管必须洁净、干燥。

六、实验数据与数据处理

1、数据记录与分析

室温:℃____________ 大气压:

数据1:

由上图可以看到,在温度为℃、℃、℃处温度都出现了平台,而事实上只有一个平台,所以这组数据不能使用。出现多个平台原因分析有:1、仪器读数有误差(这个影响比较小,属于系统误差)。2、放热与散热达到平衡,而本实验我们没有对环己烷纯溶剂进行搅拌,所以比较容易出现平台。

数据2:

由上图可以看到,该曲线比较符合理想情况,有存在一个比较持久的凝固平台,跟粗测相比,精测1的读数不会有很大幅度的变化。我们读出平台的温度:℃。

数据3:

由上图可以看到,温度随时间不断下降,没有出现平台,所以这一个的数据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原因分析:实验中寒剂温度控制不好,最大的可能就是寒剂温度过低,造成冷凝的速度很快,而即使冷凝快,放热多,但对于与寒剂温度相比,还不能够使环己烷温度有上升,所以出现温度不断下降,而不出现平台的情况。

综合上述数据1、2、3以及分析,得出环己烷纯溶剂的实验凝固点温度为:℃。

数据4:(萘的质量:)

由上图可以看到,加入了萘的环己烷稀溶液凝固时温度不断下降,而中间也没有出现一个比较明显的温度转折点,斜率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所以这个粗测的数据是不符合实际情况。跟数据3的情况相类似,分析原因是由于寒剂温度过低,而实验中寒剂的温度为℃左右(中途有改变寒剂的温度,起初为℃)。

数据5:(萘的质量:)

由上图可以看到,在温度为℃左右出现了一个平台,可是稀溶液是不会出现平台的,很明显地,这一组的数据也是失去可靠性,存在较大的误差。分析的原因是:1、跟数据4一样,调节寒剂温度过低,所以下降的时候没有一个明显的转折点。2、出现平台是在开始实验几分钟的时候,平台可能是因为凝固点试管还没有跟寒剂之间有很好地传热效果,所以温度变化不大。3、平台附近有可能是凝固点,虽然不符合实际情况,但是明显在斜率方面存在有转折性,大→小→大。

数据5:(萘的质量:)

由上图可以看到,温度在℃处出现一个转折点,斜率发生变化,虽然变化幅度不大,总体上比之前粗测和精测1的数据要准确一些,所以这个数据还是可以保留的,我们读出转折点的温度:℃

综合上述数据4、5、6以及分析,得出萘的环己烷稀溶液的实验凝固点温度为:℃。2、实验结果与结论

实验数据:

环己烷纯溶剂的实验凝固点温度为:℃; 萘的环己烷稀溶液的实验凝固点温度为:℃; ΔT =℃或

萘的质量:;

环己烷的体积:20ml 。

理论参考数据:

环己烷的凝固点降低常数值:K f =·kg/mol 环己烷纯溶剂的密度:cm 3

理论萘的相对分子质量:mol

实际测得的萘的相对分子质量:

mol g kg mol cm

g cm K g mol kg K mol g W T W K M A

f B f B /10.127/10/797.020767.11790.0/·0.20/103

3

33=????=

??=

相对误差:%84.0/18.128/)10.12718.128(=-=mol

g mol

g α

七、提问与思考

1、为什么要先测近似凝固点

答:1、因为要准确测定凝固点比较困难,我们可以先测一个近似点,当精确测量时,在近似点附近我们可以降低温度下降速度,到凝固点时快速搅拌。2、为了控制过冷程度。当温度冷却至凝固点时要通过急速搅拌,防止过冷超过要求,促使晶体析出。

2、根据什么原则考虑溶质的用量太多或太少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

答:根据稀溶液依数性范围确定,太多不符合稀溶液,且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太多,析出溶剂晶体后,溶液的浓度变化大,凝固点也随之降低,不易准确测定其凝固点。过少,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少,相对测定误差也大。

3、测凝固点时,纯溶剂温度回升后有一恒定阶段,而溶液则没有,为什么

答:纯溶剂逐步冷却时,体系温度随时间均匀下降,到某一温度时有固体析出,由于结晶放出的凝固热抵消了体系降温时传递给环境的热量,因而保持固液两相平衡,当放热与散热达到平衡时,温度不再改变,自由度=0,所以在曲线呈现出一个平台;而对溶液两相共存时,自由度=1,温度仍可以下降,但由于溶剂凝固时放出凝固热,使温度回升,但回升到最高点又开始下降,所以步冷曲线不出现水平阶段。

4、溶液浓度太稀或太浓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答:浓度太稀,则凝固点下降不明显,浓度太浓,则不符合测定条件所需的“稀溶液”。这都是由溶液的依数性决定的。

5、当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缔合和生成配合的情况时,对其摩尔质量的测定值有何影响答:由于凝固点下降公式是对于理想溶液和浓度很小的稀溶液,要求溶质在溶剂中只存在一种形式,如果溶质有解离,缔和,溶剂化和形成配合物时,那么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就变了,公式中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也变了,必然影响测定结果。一般解离使结果变大,缔和使结果变小,由于溶质出现这种情况,凝固点下降公式已不适用,所以测定结果没有意义。

6、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首先要能很好的溶解溶质,当溶质在溶液里有解离、缔合、溶剂化或形成配合物等情况时不适用,一般只适用于强电解质稀溶液。其次凝固点不应太高或太低,应在常温下易达到。如:水、苯、环己烷等。

参考文献:

[1].复旦大学.物理化学实验,第2版[M].北京_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 北京大学化学系生物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实验,第3版[M].北京_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 北京农业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实验,第2版[M].北京_北京农业大学出版

社,1998.

[4].戴维P休梅尔等俞鼎琼等(译).物理化学实验,第4版[M].北京_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的思考题与答案

实验七十三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1、简述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的基本原理 2、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当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缔合和生成络合物的情况下,对摩尔质量的测定值各有什么影响? 3、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太少影响如何? 4、凝固点降低的公式在什么条件下才适用?它能否用于电解质溶液? 5、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会产生过冷现象?过冷太甚对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控制过冷程度? 6、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是否可用增加溶液浓度的办法来增加ΔT值?为什么? 7、什么是稀溶液依数性质?稀溶液依数性质和哪些因素有关? 8、测定溶液凝固点时若过冷程度太大对结果有何影响?两相共存时溶液系统和纯溶剂系统的自由度各为多少? 9、什么叫凝固点?凝固点降低的公式在什么条件下才适用?它能否用于电解质溶液? 10、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空气夹套?过冷太甚有何弊病? 11、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实验测量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12、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加入萘的时候,不小心将萘附着在内管壁上,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13、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要先测近似凝固点? 14、当溶质在溶液中有解离、缔合、溶剂化和形成配合物时,测定的结果有何意义? 15、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测定环已烷和萘丸质量时,精密度要求是否相同?为什么? 16、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在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7、为什么纯溶剂和稀溶液的的凝固曲线不同? 18、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寒剂温度的温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为什么? 19、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实验所用的内套管必须洁净、干燥? 20、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搅拌速度的控制是做好本实验的关键,在实验过程中怎样控制搅拌速度?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物理化学实验 系别: 专业班号: 组别:第二大组 实验日期:2015年4月3日 姓名: 学号: 交报告日期:2015年4月10日 同组者: 实验名称: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一、实验目的 1.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相对分子量。 2.掌握步冷曲线法测定液体凝固点的方法。 3.掌握数字贝克曼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稀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下降、凝固点降低(析出固态纯溶剂)、沸点升高(溶质不挥发)和渗透压的数值,仅与一定量溶液中溶质的质点数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故称这些性质为稀溶液的依数性。 固体物质和它的液体成平衡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加一溶质于纯溶剂中,其溶液的凝固点必然较纯溶剂的凝固点低,其降低的数值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 对于在溶液中不离解、不缔合的溶质的稀溶液有如下关系式: 0T T T kc ?=-= ① 式中:0T —纯溶剂的凝固点; T —浓度为C 的溶液的凝固点; k —比例常数。 如果C 以质量摩尔浓度(B m :每千克溶剂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k 则为溶剂的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今以f K 表示这个常数,于是①示可改写为: 0f B T T T K m ?=-= ② 若取一定量的溶质()B W 和溶剂()A W 配制成稀溶液,则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B m 为: /1000B B B A W M m W = ? ③

式中:B m 为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如果已知溶剂的f K 值,则测定此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即可按下式计算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01000f B B A K W M T T W = ? - ④ 纯溶剂的凝固点是它的液相和固相共存的平衡温度。若将纯溶剂逐步冷却,其冷却曲 线如图1中Ⅰ的曲线图形。但实际过程中往往发生过冷现象,即在过冷时开始析出固体后,温度才回升到稳定的平衡温度,当液体全部凝固后,温度再逐渐下降,其冷却曲线呈现如图1中Ⅱ的形状。 溶液的凝固点是该溶液的液相与溶剂的固相共存的平衡温度。若将溶液逐步冷却,其冷却曲线与纯溶剂不同,见图9中Ⅲ、Ⅳ。由于部分溶剂凝固而析出,使剩余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因而剩余溶液与溶剂固相的平衡温度也逐渐下降。本实验所要测定的是浓度已知的溶液的凝固点。因此,所析出的溶剂固相的量不能太多,否则要影响原溶液的浓度。如稍有过冷现象如图9中Ⅳ所示,对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无显著影响;如过冷严重,则冷却曲线如图9中Ⅴ所示,测得之凝固点将偏低,影响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结果。因此在测定过程中必须设法控制适当的过冷程度,一般可控制寒剂的温度、搅拌速度等方法来达到。 由于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不大,因此温度的测量需要用较精密的仪器,在本实验中采用精密温差测量仪。 做好本实验的关键:一个是控制搅拌速度,每次测量时的搅拌条件和速度尽量一致。二是寒剂的温度,过高则冷却太慢,过低则测不准凝固点,一般要求较溶剂的凝固点低3~4℃,因此本实验中采用冰—水混合物作冰浴。 图1冷却曲线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例(长度和质量的测量)

怀化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报告系别物信系年级2009专业电信班级09电信1班三学号09104010***组别1实验日期2009-10-20 实验项目:长度和质量的测量

【实验题目】长度和质量的测量 【实验目的】 1. 掌握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等几种常用测长仪器的读数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会物理天平的调节使用方法,掌握测质量的方法。 3. 学会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数据的处理,会对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估算和分析,能正确地表示测量结果。 【实验仪器】(应记录具体型号规格等,进实验室后按实填写) 直尺(50cm)、游标卡尺(0.02mm)、螺旋测微计(0~25mm,0.01mm),物理天平(TW-1B 型,分度值0.1g ,灵敏度1div/100mg),被测物体 【实验原理】(在理解基础上,简明扼要表述原理,主要公式、重要原理图等) 一、游标卡尺 主尺分度值:x=1mm,游标卡尺分度数:n (游标的n 个小格宽度与主尺的n-1小格长度相等),游标尺分度值: x n n 1 -(50分度卡尺为0.98mm,20分度的为:0.95mm ),主尺分度值与游标尺分度值的差值为:n x x n n x =-- 1,即为游标卡尺的分度值。如50分度卡尺的分度值为:1/50=0.02mm,20分度的为:1/20=0.05mm 。 读数原理:如图,整毫米数L 0由主尺读取,不足1格的小数部分l ?需根据游标尺与主尺对齐的刻线数 k 和卡尺的分度值x/n 读取:n x k x n n k kx l =--=?1 读数方法(分两步): (1)从游标零线位置读出主尺的读数.(2)根据游标尺上与主尺对齐的刻线k 读出不足一分格的小数,二者相加即为测量值.即: n x k l l l l +=?+=00,对于50分度卡尺:02.00?+=k l l ;对20分度:05.00?+=k l l 。实际读数时采取直读法读数。 二、螺旋测微器 原理:测微螺杆的螺距为0.5mm ,微分筒上的刻度通常为50分度。当微分筒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0.5mm ,而微分筒每转一格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0.5/50=0.01mm 。可见该螺旋测微器的分度值为0.01mm ,即千分之一厘米,故亦称千分尺。 读数方法:先读主尺的毫米数(注意0.5刻度是否露出),再看微分筒上与主尺读数准线对齐的刻线(估读一位),乖以0.01mm, 最后二者相加。 三:物理天平 天平测质量依据的是杠杆平衡原理 分度值:指针产生1格偏转所需加的砝码质量,灵敏度是分度值的倒数,即n S m =?,它表示 天平两盘中负载相差一个单位质量时,指针偏转的分格数。如果天平不等臂,会产生系统误差,消除方法:复称法,先正常称1次,再将物放在右盘、左盘放砝码称1次(此时被测质量应为砝码质量减游码读数),则被测物体质量的修正值为:21m m m ?=。 【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内容及主要操作步骤)

节约里程法案例

由配送中心A 向两个用户M 、N 送货,A 至M 、N 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1和l2,M 、N 之间的距离为l3,用户M 、N 对货物的需求量分别为q1和q2。如图: 若用两辆汽车分别对A 、B 两个用户所需货物,各自往返送货时,汽车直行总里程为:l=2(l1+l2) 如果改为有一辆汽车向M 、N 两个用户巡回送货(设q1+q2<汽车标重载重量),则汽车走行里程为: l=l1+l2+l3 后一种送货方案比前一种送货方案节约的汽车走行里程为: △l=[2(l1+l2)]-(l1+l2+l3)=l1+l2-l3 4 案例分析 如图所示:由配送中心P 向A-H8个用户配送货物。图中连线上的数字表示两点间的里程(km ),图中靠近个用户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各用户对货物的需求量(t )。配送中心备有2t 和3t 载重量的汽车,且汽车一次巡回里程不超过35km 。色送到时间均符合客户要求。求改配送中心的最优送货方案。 ﹙q1﹚(q2)

节约里程表 A B C D E F G H A 9 2 0 0 0 0 7 B 8 5 0 0 0 6 C 11 3 0 0 0 D 10 5 0 0 E 9 2 0 F 13 3 G 6 H 根据节约里程表中节约里程的顺序,由大到小排列,编制节约里程顺序表。

节约里程顺序表 根据节约里程顺序表和配车(车辆的载重),车辆行驶里程等约束条件,渐进绘出如图所示配送路径. 路径A:2t车,走行24km,载重量1.8t。 路径B:3t车,走行33km,载重量3.0t。 路径C:3t车,走行23km,载重量2.8t。 总共行走80km,节约里程60km。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_纯萘、环己烷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①测定环己烷的凝固点降低值,计算萘的分子量。 ②掌握溶液凝固点的测定技术。 ③技能要求:掌握冰点降低测定管、数字温差仪的使 用方法,实验数据的作图处理方法。 【实验原理】 1、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的原理 化合物的分子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分子量是一种简单而又比较准确的方法。稀溶液有依数性,凝固点降低是依数性的一种表现。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对析出物是纯溶剂的体系)与溶液中物质的摩尔分数的关系式为: ΔT f = T f * - T f = K f m B (1) *式中,T f * 为纯溶剂的凝固点,T f 为溶液的凝固点,m B 为溶液中溶质B 的质量摩尔浓度,K f 为溶剂的质量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它的数值仅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已知某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 f,并测得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ΔT ,若称取一定量的溶质W B (g)和溶剂 W A (g),配成稀溶液,则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m B 为: 3A B B B 10W M W m ?= mol/kg (2) 将(2)式代入(1)式,则: 3A f B f B 10W T W K M ??= g/mol (3) 表1 几种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值 因此,只要称得一定量的溶质(WB )和溶剂(WA )配成一稀溶液,分别测纯溶剂和稀溶液的凝固点,求得ΔT f ,再查得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代入(3)式即可求得溶质的摩尔质量。 * 当溶质在溶液里有解离、缔合、溶剂化或形成配合物等情况时,不适用上式计算,一般只适用于强电解质稀溶液。 2、凝固点测量原理 纯溶剂的凝固点是它的液相和固相共存时的平衡温度。若将纯溶剂缓慢冷却,理论上得到它的步冷曲线如图中的 A , 但但实际的过程往往会发生过冷现象,液体的温度会下降到凝固点以下,待固体析出后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例(长度和质量的测量)

怀化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报告 系别物信系年级2009专业电信班级09电信1班姓名张三学号09104010***组别1实验日期2009-10-20 实验项目:长度和质量的测量 【实验题目】长度和质量的测量

【实验目的】 1. 掌握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等几种常用测长仪器的读数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会物理天平的调节使用方法,掌握测质量的方法。 3. 学会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数据的处理,会对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估算和分析,能正确地表示测量结果。 【实验仪器】(应记录具体型号规格等,进实验室后按实填写) 直尺(50cm)、游标卡尺(0.02mm)、螺旋测微计(0~25mm,0.01mm),物理天平(TW-1B 型,分度值0.1g ,灵敏度1div/100mg),被测物体 【实验原理】(在理解基础上,简明扼要表述原理,主要公式、重要原理图等) 一、游标卡尺 主尺分度值:x=1mm,游标卡尺分度数:n (游标的n 个小格宽度与主尺的n-1小格长度相等),游标尺分度值: x n n 1 -(50分度卡尺为0.98mm,20分度的为:0.95mm ),主尺分度值与游标尺分度值的差值为:n x x n n x =-- 1,即为游标卡尺的分度值。如50分度卡尺的分度值为:1/50=0.02mm,20分度的为:1/20=0.05mm 。 读数原理:如图,整毫米数L 0由主尺读取,不足1格的小数部分l ?需根据游标尺与主尺对齐的刻线数k 和卡尺的分度值x/n 读取:n x k x n n k kx l =--=?1 读数方法(分两步): (1)从游标零线位置读出主尺的读数.(2)根据游标尺上与主尺对齐的刻线k 读出不足一分格的小数,二者相加即为测量值.即: n x k l l l l +=?+=00,对于50分度卡尺:02.00?+=k l l ;对20分度:05.00?+=k l l 。实际读数时采取直读法读数。 二、螺旋测微器 原理:测微螺杆的螺距为,微分筒上的刻度通常为50分度。当微分筒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mm ,而微分筒每转一格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50=。可见该螺旋测微器的分度值为mm ,即千分之一厘米,故亦称千分尺。 读数方法:先读主尺的毫米数(注意刻度是否露出),再看微分筒上与主尺读数准线对齐的刻线(估读一位),乖以, 最后二者相加。 三:物理天平 天平测质量依据的是杠杆平衡原理 分度值:指针产生1格偏转所需加的砝码质量,灵敏度是分度值的倒数,即n S m =?,它表示天平两盘 中负载相差一个单位质量时,指针偏转的分格数。如果天平不等臂,会产生系统误差,消除方法:复称法,先正常称1次,再将物放在右盘、左盘放砝码称1次(此时被测质量应为砝码质量减游码读数),则被测物体质量的修正值为:21m m m ?=。 【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内容及主要操作步骤) 1. 米尺测XX 面积:分别测量长和宽各一次。

贝加莱PLC用户手册

X20 系统用户手册 Version: (Feb 2008) Model number: MAX20-CHI

第一章系统特性 在X20系统的基础上, 贝加莱正在制订新的自动化标准。贝加莱企业文化的核心之一便是完美自动化,也就是"Perfection in Automation"。这是贝加莱在多年的实践中,在从全世界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客户的反馈中,在体会到自动化的真正内涵中形成的一种企业文化。X20系统便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它为机械、制造业等各个行业提供了更简单,更经济,更安全的新的解决方案。 一、3 x 1结构 X20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背板,电气模块,端子排。这种模块特性使其具有以下一些优点:(1)、不受固定底板的限制;现在很多厂家的PLC都必须带有固定模块数的底板,而X20系统的背板可以免工具的安装在导轨上,并无数量限制 (2)、可以将端子排从模块上拔下来接线,接好后再插到模块上,避免了对模块的损坏,接线也是不需要工具的。 (3)、支持热插拔功能 二、分布式背板 X20系统背板采用X2X总线传输,传输速率为12兆,不受固定底板数量限制,直接可将模块安装在导轨上所有的模块都连接在一个统一的背板(X2X Link)上,可以直接连X20模块,X67模块及阀导。模块间最大的距离可以达到100米。 三、基于PC的技术

X20采用了赛杨处理器,任务周期可以达到200us,指令周期可以达到,大容量的RAM使得用户不需要担心内存的不够用,程序存储采用CF卡,最大可扩展到8G. 四、可选的风扇设计 正常情况下,贝加莱PCC是无风扇运行的,但为了保证在一些恶劣环境下不影响CPU的运行,X20也增加了风扇设计,即在一些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用户也可以选择安装风扇。 五、集成了阀导控制 随着XV系统的发展,使得可以对其进行直接的,独立于厂商的阀导控制。一个完整的数字输出模块类似于一个常用的DSUB连接器。XV允许客户选择任何厂商制造的阀导来组成系统。

实验八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实验八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一、实验目的 1. 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摩尔质量。 2. 掌握溶液凝固点的测量技术,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当稀溶液凝固析出纯固体溶剂时,则溶液的凝固点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其降低值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即 ΔT=T f* -T f = K f m B(1) 式中,M B为溶质的分子量。将该式代入(1)式,整理得: (2) 若已知某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 f值,通过实验测定此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ΔT,即可计算溶质的分子量M B。通常测凝固点的方法是将溶液逐渐冷却,但冷却到凝固点,并不析出晶体,往往成为过冷溶液。然后由于搅拌或加入晶种促使溶剂结晶,由结晶放出的凝固热,使体系温度回升,当放热与散热达到平衡时,温度不再改变。此固液两相共存的平衡温度即为溶液的凝固点。 图1. 溶剂(1)与溶液(2)的冷却曲线 三、仪器药品 1. 仪器 凝固点测定仪1套;烧杯2个;精密温差测量仪1台;放大镜1个;普通温度计(0℃~

50℃)1支;压片机1台;移液管(25mL)1支。 2. 药品 环已烷(或苯),萘,粗盐,冰。 四、实验步骤 1.按图2所示安装凝固点测定仪,注意 测定管、搅拌棒都须清洁、干燥,温差测量 仪的探头,温度计都须与搅拌棒有一定空 隙。防止搅拌时发生摩擦。 2. 调节寒剂的温度,使其低于溶剂凝固 点温度2~3℃,并应经常搅拌,不断加入碎 冰,使冰浴温度保持基本不变。 3. 调节温差测量仪,使探头在测量管中 时,数字显示为“0”左右。 4. 准确移取2 5.00mL溶剂,小心加入测定管中,塞紧软木塞,防止溶剂挥发,记下溶剂的温度值。取出测定管,直接放入冰浴中,不断移动搅拌棒,使溶剂逐步冷却。当刚有固体析出时,迅速取出测定管,擦干管外冰水,插入空气套管中,缓慢均匀搅拌,观察精密温差测量仪的数显值,直至温度稳定,即为苯的凝固点参考温度。取出测定管,用手温热,同时搅拌,使管中固体完全熔化,再将测定管直接插入冰浴中,缓慢搅拌,使溶剂迅速冷却,当温度降至高于凝固点参考温度0.5℃时,迅速取出测定管,擦干,放入空气套管中,每秒搅拌一次,使溶剂温度均匀下降,当温度低于凝固点参考温度时,应迅速搅拌(防止过冷超过0.5℃),促使固体析出,温度开始上升,搅拌减慢,注意观察温差测量仪的数字变化,直至稳定,此即为溶剂的凝固点。重复测量三次。要求溶剂凝固点的绝对平均误差小于±0.003℃。 5. 溶液凝固点的测定,取出测定管,使管中的溶剂熔化,从测定管的支管中加入事先压成片状的0.2~0.3g的萘,待溶解后,用上述方法测定溶液的凝固点。先测凝固点的参考温度,再精确测之。溶液凝固点是取过冷后温度回升所达到的最高温度,重复三次,要求凝固点的绝对平均误差小于±0.003℃。 五、注意事项 1. 搅拌速度的控制是做好本实验的关键,每次测定应按要求的速度搅拌,并且测溶剂与溶液凝固点时搅拌条件要完全一致。

节约里程法的基本原理

节约里程法的基本原理[2] 节约里程法的基本思路如下图,已知O点为配送中心,它分别向用户A和B 送货。 设O点到用户A和用户B的距离分别为a和b。用户A和用户B之间的距离为c,现有两种送货方案,如图下(a)和(b)所示。 在上图(a)中配送距离为2(a+b);图上(b)中,配送距离为a+b+c。对比这两个方案,哪个更合理呢?这就要看哪个配送距离最小,配送距离越小,则说明方案越合理。由上图(a)中的配送距离,减去图1(b)中的配送距离可得出:

2(a+b)-(a+b+c)=(2a+2b)-a-b-c=a+b-c(1) 如果把上图(b)看成一个三角形,那么a、b、c则是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由三角形的几何性质可知,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边长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边长。因此,可以认定(1)式中结果是大于零的。 即:a+b-c>0(2) 由(2)式可知,(b)方案优于(a)方案,节约了(a+b-c)的里程,这种分析方案的优劣式的思想,就是节约里程法的基本思想。 [编辑] 节约里程法核心思想[1] 节约里程法核心思想是依次将运输问题中的两个回路合并为一个回路,每次使合并后的总运输距离减小的幅度最大,直到达到一辆车的装载限制时,再进行下一辆车的优化。优化过程分为并行方式和串行方式两种。 [编辑] 节约里程法的应用[2] 1.基本资料介绍 ①宝洁公司是广州配送中心最大的服务商,为其配送的客户和货量见下表,我们以广州配送中心为例来说明有装载限制的车辆调度的优化方法。公司客户分布在全国各地,这里主要以广东省内7家客户及省外一家特殊客户的一次配送为例。 城市和货运量 ②广州配送中心为这次配送提供了三种车型,载重量分别为2吨、5吨和8吨,不同车型的运输单价不一样,具体见运输单价表。配送中心的配送是由外协商提供车辆,因此汽车的数量没有限制。 运输单价表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分子量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分子量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摩尔质量。 2) 掌握自冷式凝固点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非挥发性溶质二组分溶液,其稀溶液具有依数性,凝固点降低就是依数性的一种表现。根据凝固点降低的数值,可以求溶质的摩尔质量。对于稀溶液,如果溶质和溶剂不生成固溶体,固态是纯的溶剂,在一定压力下,固体溶剂与溶液成平衡的温度叫做溶液的凝固点。溶剂中加入溶质时,溶液的凝固点比纯溶剂的凝固点低。那么其凝固点降低值ΔT f 与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b 成正比。 ?T f = T f 0-T f =K f b 式中:T f 0纯溶剂的凝固点、T f 浓度为b 的溶液的凝固、K f 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 若已知某种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 f ,并测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分别为m A , m B 的稀溶液 的凝固点降低值?T f ,则可通过下式计算溶质的摩尔质量M B 。 A f B f B m T m K M ?= 式中K f 的单位为K · kg ·mol -1 纯溶剂的凝固点为其液相和固相共存的平衡温度。若将液态的纯溶剂逐步冷却,在未凝固前温度将随时间均匀下降,开始凝固后因放出凝固热而补偿了热损失,体系将保持液一固两相共存的平衡温度而不变,直至全部凝固,温度再继续下降。其冷却曲线如图1中1所示。但实际过程中,当液体温度达到或稍低于其凝固点时,晶体并不析出,这就是所谓的过冷现象。此时若加以搅拌或加入晶种,促使晶核产生,则大量晶体会迅速形成,并放出凝固热,使体或加入晶种,促使晶核产生,则大量晶体会迅速形成,并放出凝固热,使体系温度迅速回升到稳定的平衡温度;待液体全部凝固后温度再逐渐下降。冷却曲线如图1中2。

测量质量和体积的实验报告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同组人姓名___________ 一、天平的使用 1、天平的调节: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体质量的测量 (1)、物体放在天的______,往_______里加减砝码并移动_____直到天平重新平衡。则物体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 (2)取砝码和移动游码时要用_______夹取,不能用手拿。 二、量筒(或量杯) 1、量筒(或量杯)是用来测量______的体积的。 2、用量筒(或量杯)测量体积时,视线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并把数据填入下表 品种质量/g体积/cm3质量/体积(g/ cm3) 较少水 水 大铜块 小铜块 大铝块 小铝块 分析数据获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贝加莱-无线数据传输和运动控制试验平台

贝加莱(B&R)无线数据传输和运动控制试验平台 一、试验平台建设的目的: 该实验平台应满足西南石油大学对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教学、科研、实践的多种需求,能让学生综合应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并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特别是熟悉并应用在石油化工过程控制中广泛采用的工业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包括现场网络接口与通讯、现场总线网络控制、PLC/PCC控制网络、SCADA监控采集软硬件平台、无线通讯系统、系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运动控制系统等。使学生能在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无线通讯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多个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 二、实验平台的系统拓扑与构成: 该平台包括如下技术包: 1、无线数据采集与传输 2、SCADA监控采集软硬件平台 3、基于分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PLC/PCC控制器 4、全集成的仿真调试软件工具和硬件平台 5、现场总线网络接口、通讯与控制 6、紧密运动控制系统 7、嵌入式工业计算机 第 1 页共19 页

ZigBee终端 监 控 级 现场显 示控制 器 监控 计算机 显示器 站控PLC1站控PLC2 工业以太网 仿真器 RS232 现场显 示控制 器 仿真器 现场显 示控制 器 仿真器 CAN 总 线 ZigBee终端 现场显 示控制 器 仿真器 站 控 级 CAN 总 线 现 场 级 现场显 示控制 器 仿真器 现场显 示控制 器 仿真器 RS232 驱动器 电机 Powe rlink总线 驱动器 电机 站控PLC3站控PLC4 工业以太网 第 2 页共19 页

凝固点降低法测相对分子质量

凝固点降低法测相对分子质量;实验注意事项;1、将已调好并擦干的贝克曼温度计插入冷冻管时;再;晶全部溶化时;把萘加入体系并使其溶解时;请注意:;2、每组(三次)数据测定时过冷程度要一致;3、使用贝克曼温度计时请先阅读教材P44的注意事;4、量取苯时应先读室温;思考题;1、凝固点降低法测相对分子质量的公式,在什么条件;2、在冷却过程中,冷冻管内固液相之间和寒剂之 凝固点降低法测相对分子质量 实验注意事项 1、将已调好并擦干的贝克曼温度计插入冷冻管时;再次测量之前将体系温热、搅拌而使苯结 晶全部溶化时;把萘加入体系并使其溶解时;请注意:绝不能让温度计中的水银柱与贮槽中的水银相接! 2、每组(三次)数据测定时过冷程度要一致。搅拌应无摩擦。 3、使用贝克曼温度计时请先阅读教材P44的注意事项,一定要小心! 4、量取苯时应先读室温。 思考题 1、凝固点降低法测相对分子质量的公式,在什么条件下才能适用?答:非挥发性溶质的稀溶液,适用于稳定的大分子化合物,浓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2、在冷却过程中,冷冻管内固液相之间和寒剂之间有哪些热交换?它们对凝固点的测定有何影响? 答:凝固点测定管内液体与空气套管、测定管的管壁、搅拌棒以及温差测量仪的传感器等存在热交换。因此,如果搅拌棒与温度传感器摩擦会导致测定的凝固点偏高。测定管的外壁上粘有水会导致凝固点的测定偏低。 3、当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缔合和生成络合物的情况时,对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的影响如何?答:溶质在溶液中有解离、缔合、溶剂化和形成配合物时,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溶质的解离、缔合、溶剂化或者形成的配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因此凝固点降低法测定出的结果反应了物质在溶剂中的实际存在形式。 4、影响凝固点精确测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有控制过冷的程度和搅拌速度、寒剂的温度等。本实验测定凝固点需要过冷出现,过冷太甚会造成凝固点测定结果偏低,因此需要控制过冷程度,只有固液两相的接触面相当大时,固液才能达到平衡。实验过程中就是采取突然搅拌的方式和改变搅拌速度来达到控制过冷程度的目的;寒剂的温度,寒剂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实验的完成。 5、.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或太少影响如何? 答:溶质的加入量应该根据它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来确定,因为凝固点降低是稀溶液的依数性,所以应当保证溶质的量既能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不是太小,容易测定,又要保证是稀溶液这个前提。如果加入量过多,一方面会导致凝固点下降过多,不利于溶液凝固点的测定,另一方面有可能超出了稀溶液的范围而不具有依数性。过少则会使凝固点下降不明显,也不易测定并且实验误差增大。 6.空气套筒的作用是什么?本实验应注意哪些问题?答:使降温速度缓慢,有利于相平衡 7.为什么要先测近似凝固点? 答:为了控制过冷深度。过冷太小,温度回升不明显,不易测量。过冷太大,测量值偏低。

质量管理实验报告

质量管理实验 实验一质量数据测定 一、实验任务 以减速器中的轴(输入轴和输出轴)为对象进行抽样检测,对测得的数据分别进行质量检验。 二、实验目的及训练要点 1)了解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测试仪器的选择、调整技巧。 3)了解测量数据的质量判定与检验。 三、实验内容 数据测试工作是工业企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是质量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并且它可为各类质量问题的统计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 1)外径千分尺的调整和校正。 2)游标卡尺的调整和校正。 3)减速器中各个轴(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外径宽度的抽样测量。 4)对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质量判定。 5)完成实验报告的攥写。 四、实验设备、仪器、工具及资料 外径千分尺1把,游标卡尺1把,减速器50个,标准件一组。

五、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 1)熟悉“实验数据记录表”及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 2)准备所需资料,确定待选取的抽样方法及与之适宜的测量工具。 2.外径千分尺的调整和校正 外径千分尺主要用于工件的外尺寸测量。使用前应将测量面仔细擦净,检查或调整零位到正确位置。调整步骤如下: 1)校正或调整零位方法: 转动测力装置,使两测量面轻轻地接触(>25mm的外径千分尺应用校对量杆校正),当听到棘轮摩擦声时,即为零位。若此时不是零位则将固定套管上的螺钉松开用扳手转动固定套管使零位对准,然后紧固固定套管上的螺钉; 2)压线或离线的调整: 当微分筒压线或离线超过标准规定时,则松开取下测力装置,并取下盖板,取下微分桶及锥套,将锥套向前移或向后退来调整压线或离线,锥套向前移调压线,锥套向后移调离线,调好后将微分筒,及锥套装上,零位对准,盖上盖板。将测力装置装上拧紧则调整完毕。 3)测量时必须使用测力装置,以恒定测量压力进行测量,禁止测量运动的被测物。 3.游标卡尺的调整和校正 游标卡尺用于工件的内、外尺寸,外尺寸、深度、台阶等尺寸的测量。

贝加莱PLC-X20用户手册1

X20 系统用户手册 Version: 2.00 (Feb 2008) Model number: MAX20-CHI

第一章系统特性 在X20系统的基础上, 贝加莱正在制订新的自动化标准。贝加莱企业文化的核心之一便是完美自动化,也就是"Perfection in Automation"。这是贝加莱在多年的实践中,在从全世界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客户的反馈中,在体会到自动化的真正内涵中形成的一种企业文化。X20系统便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它为机械、制造业等各个行业提供了更简单,更经济,更安全的新的解决方案。 一、3 x 1结构 X20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背板,电气模块,端子排。这种模块特性使其具有以下一些优点:(1)、不受固定底板的限制;现在很多厂家的PLC都必须带有固定模块数的底板,而X20系统的背板可以免工具的安装在导轨上,并无数量限制 (2)、可以将端子排从模块上拔下来接线,接好后再插到模块上,避免了对模块的损坏,接线也是不需要工具的。 (3)、支持热插拔功能 二、分布式背板 X20系统背板采用X2X总线传输,传输速率为12兆,不受固定底板数量限制,直接可将模块安装在导轨上所有的模块都连接在一个统一的背板(X2X Link)上,可以直接连X20模块,X67模块及阀导。模块间最大的距离可以达到100米。 三、基于PC的技术

X20采用了赛杨处理器,任务周期可以达到200us,指令周期可以达到0.01us,大容量的RAM使得用户不需要担心内存的不够用,程序存储采用CF卡,最大可扩展到8G. 四、可选的风扇设计 正常情况下,贝加莱PCC是无风扇运行的,但为了保证在一些恶劣环境下不影响CPU的运行,X20也增加了风扇设计,即在一些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用户也可以选择安装风扇。 五、集成了阀导控制 随着XV系统的发展,使得可以对其进行直接的,独立于厂商的阀导控制。一个完整的数字输出模块类似于一个常用的DSUB连接器。XV允许客户选择任何厂商制造的阀导来组成系统。

实验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分子量

1 实验9 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环己烷的摩尔质量。 2、正确使用数字贝克曼(Beckmann )温度计,掌握溶液凝固点的测量技术。 3、通过本实验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化合物的分子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分子量是一种简单又比较准确的方法。 固体溶剂与溶液成平衡的温度称为溶液的凝固点。含非挥发性溶质的双组分稀溶液的凝固点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凝固点降低是稀溶液依数性质的一种表现。当确定了溶剂的种类和数量后,溶剂凝固点降低值仅取决于所含溶质分子数目。对于理想溶液,根据相平衡条件,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与溶液成分关系由范霍夫(van’t Hoff )凝固点降低公式给出 B A A m f f f n n n A H T R T +? = ) ()(2 *?? (2.1) 式中,△T f 为凝固点降低值;T f *为纯溶剂的凝固点;△f H m (A )为摩尔凝固点热;n A 和n B 分别为溶剂和溶质的物质的量。当溶液浓度很稀时,n B ≤n A ,则 B f B A m f f A B m f f f m K m M A H T R n n A H T R T ≡?=?=) ()()()(2*2 *??? (2.2) 式中,M A 为溶剂的摩尔质量;m B 为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K f 即称为质量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 如果已知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 f ,并测得此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T f ,以及溶剂和溶质的质量W A 、W B ,则溶质的摩尔质量由下式求得 f B K m =A f B W T W ? (2.3) 应该注意,如溶质在溶液中有解离、缔合、溶剂化和配合物形成等情况时,不能简单地运用公式(2.3)计算溶质的摩尔质量。显然,溶液凝固点降低法可用于溶液热力学性质的研究,例如电解质的电离度、溶质的缔合度、溶剂的渗透系数和活度系数等。 凝固点测定方法是将已知浓度的溶液逐步冷却成过冷溶液,然后促使溶液结晶;当晶体生成时,放出的凝固热使体系温度回升,当放热与散热达成平衡时,温度不再改变,此固液两相达成平衡的温度,即为溶液的凝固点。本实验测定纯溶剂和溶液的凝固点之差。 纯溶剂的凝固点是它的液相和固相共存的平衡温度。若将纯溶剂逐步冷却,理论上其冷却曲线(或称步冷曲线)应如图2—1(Ⅰ)所示。但是实际过程中往往发生过冷现象,即在过冷而开始析出固体时,放出的凝固热才使体系的温度回升到平衡温度,待液体全部凝固后,温度再逐步下降,其步冷曲线呈图2—1(Ⅱ)形状。过冷太甚,会出现如图2—1(Ⅲ)的形状。 溶液凝固点的精确测量,难度较大。当将溶液逐步冷却时,其步冷曲线与纯溶剂不同,见图2—1(Ⅳ)、(Ⅴ)、(Ⅵ)。由于溶液冷却时有部分溶剂凝固而析出,使剩余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因而剩余溶液与溶剂固相的平衡温度也在逐渐下降,出现如图2—1(Ⅳ)的形状。通常发生稍有过冷现象,则出现如图2—1(Ⅴ)的形状,此时可将温度 回升的最高值 t 图2—1 步冷曲线示意图

物流节约里程法

配送方案设计(三级) 设配送中心P O 向7个用户P j 配送货物,其配送路线网络、配送中心与用户的距离以及用户之间的距离如下图1与下表1所示,图中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客户的需求量(单位:t),线路上的数字表示两结点之间的距离(单位:km),现配送中心有2台4t 卡车和2台6t 卡车两种车辆可供使用。 ⑴试用节约里程法制定最优的配送方案。 ⑵设配送中心在向用户配送货物过程中单位时间平均支出成本为45元,假定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25公里/小时,试比较优化后的方案比单独向各用户分送可节约多少费用? (3)、配送货物的运输量是多少? (4)、配送货物的周转量是多少? 表1 运输里程表 解:(1)先优化配送路线,计算节约里程数。(本步骤计5分) 第一步。根据运输里程表,按节约里程公式,求出相应的节约里程数,如下表括号内数字示 (0.8) (2.8) )

第二步,按节约里程数大小的顺序排序(本步骤计5分) 第三步,按节约里程数大小,组成配送路线图(如下图示)。(本步骤计14分)配送路线如下: ①P5—P6—P7组成共同配送,节约里程(11+23)=34km,配送重量(2.5+1.6+1.8)=5.9t,使用一辆6t车; ②P4—P3—P2组成共同配送,节约里程16+11=27km,配送重量(1.4+0.8+1.7)=3.9t,使用一辆4t车。 ③P1单独送货,配送重量为2.8t,使用一台4 t车配送。

优化后的配送线路,共节约里程为△S=34+27=61 km 。 (2)根据题意,节省的配送时间为:(本步骤计6分) △T=V S =25 61 =2.44(h ) 节省的费用为: P=△T ×F=2.44×45=109.8(元) (3)、周转量=34×5.9+27×3.9+8×2.8= (4)、运输量=5.9+3.9+2.8=12.6t ( (0.8) 2.8) 1.8)

实验一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

31页 实验一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溶质的摩尔质量 一、目的要求 1.根据稀溶液的依数性质,利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非电解质溶质摩尔质量。 2.掌握SWC-Ⅱ型精密数字温度温差测量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将一不挥发、非电解质溶于某溶剂时,溶液上方溶剂的蒸气压会比纯溶剂的蒸气压低,导致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并导致产生渗透压。对于稀溶液,这些物理量的变化仅仅与溶液中溶质的质点的数目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故称这些性质为稀溶液的“依数性”。 在纯溶剂中加入不挥发非电解质后,形成二组分溶液。设纯溶剂的凝固点为T f *,溶液的凝固点为T f 。如果溶液很稀,溶液凝固时可认为是固态纯溶剂的化学势μ1S (T ,p )和溶液中的溶剂的化学势μ1L (T ,p ,x 1)相等,即: 上式改写为:: RT G RT p T p T x S m *111) ,(),(ln ?=-=μμ 式中,?G m -液态纯溶剂凝固为固态纯溶剂时的摩尔吉布斯能变化。对上式求微分,根据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可得: 式中,?fus H m -纯溶剂的摩尔熔化焓。对上式积分,得: 由于T f *和T f 相差不大,可将?fus H m 看着常量 设:?T f = T f *-T f ,T f *T f ≈ (T f *)2,稀溶液时(x 2很小),将对数项展开: 则: *2*f B f f f fus m A B ()R T n T T T H n n ?=-=??+ (1-1) 式中,T f *-纯溶剂的凝固点,K ;T f -溶液的凝固点;ΔT f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n A -溶剂的物质的量,mol ; n B -溶质物质的量;Δfus H m -溶剂摩尔熔化焓,J/mol 。上式可改写成: *2*2 f B f f A B f B fus m A fus m ()()R T n R T T M m K m H n H ?≈?=?=?? (1-2) M A -溶质的摩尔质量,kg/mol ;m B -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mol/kg ;K f -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 ?mol -1?kg ,它是溶剂的特征常数,其数值只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根据质量摩尔浓度的定义,由式(1-2)可得:f f /B B B A W M T K m W ?==,因此: f B B f A K W M T W ?= ?? (1-3) 式中,W B -溶质的质量,kg ;WA -溶剂的质量;MB -溶质的摩尔质量,kg/mol 。 由式(1-3)可知,已知溶剂的K f 后,只要测得ΔT f 即可计算MB 。一些常见溶剂的凝固点和凝固点降低常数列在表1-1中,其他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可在有关化学手册中查找。 表1-1 常见溶剂的凝固点和凝固点降低常数 溶剂 水 苯 环己烷 萘 三溴甲烷 醋酸

贝加莱netX模块通讯总结

netX模块通讯总结 Date: 2013-03-05 We reserve the right to change the content of this manual without prior notice.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in is believed to be accurate as of the date of publication, however, B&R makes no warranty, expressed or implied, with regards to the products or the documentation contained within this document. B&R shall not be liable in the event if incidental or consequential damages in connection with or arising from the furnishing, performance or use of these products. The software names, hardware names and trademarks used in this document are registered by the respective companies.

Versions Table 1: Versions Table of Contents 1 What′s it all about?.......................................................................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