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考教师资格证试讲稿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城市化》第课时(一)

国考教师资格证试讲稿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城市化》第课时(一)

国考教师资格证试讲稿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城市化》第课时(一)

国考教师资格证试讲稿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城市化》第一课时

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考生:

今天,我将为大家讲授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城市化》第一课时——《城市化的概念与内容》。

一、引入

城市化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随着全球化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城市化涉及人口、经济、社会等方面,而城市也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

二、城市化的概念与特点

城市化是人口变得越来越多地居住在城市和城市周围的地区。这也是城市化的最基本的概念。城市化的特点是人口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交通便利、科技先进、资源消耗等等。

三、城市化的内容

城市化包括城市人口增长、城市空间扩张、城市功能分工、城市体系等四个方面。

1. 城市人口增长

城市人口增长是城市化中最明显的表现,也是城市化的核心要素之一。构成了城市发展的人口基础。

2. 城市空间扩张

城市空间扩张是城市化的重要表现,主要是城市向外扩张,以达到满

足城市人口的需要。

3. 城市功能分工

城市的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各种功能分工是城市化的重要表现。城市的各种功能和服务使得城市的居民逐渐与乡村的生活方式区别开来。

4. 城市体系

城市体系是由一组小到大不同等级的城市相互联系、跟进而形成的生

产关系、贸易和人口的交往和发展。城市体系是城市化的标志之一。

四、结论

总之,城市化的变化被认为是经济发展与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种社会现象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重要意义。只有了解城

市化的概念与内容,才能更好地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和规律。

以上是我的讲稿,谢谢大家的聆听!

高考地理一轮 第20讲 城市化精品教学案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第20讲城市化精品教学案新人教版 【考点整合】 【要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一人口迁移的推拉力原理 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很大的差别,产生迁移的吸引力(拉力)和排斥力(推力)。如下表所示: 例1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如气候严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和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等)外,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此外,人口的流动还会受到流入地“反推力”(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的影响。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是( ) A.乡村地区环境优美 B.地铁和高速公路向郊区延伸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D.城市就业机会多 (2)造成我国“民工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人口密度的差异 C.人均寿命的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人口迁移的推拉力原理,同时通过本题材料进一步理解其内涵,在讲解过程中最好能够通过本题提供的题干材料加以引导。 解析:(1)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的内因主要是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外部因素是乡村环境和基础设施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城市与乡村间的交通已很发达。则主要推动力是城市环境质量下降。(2)民工是在城市短期打工的农民的俗称,他们远离家乡到外地打工主要是为了就业和获取较高的收入,所以说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是民工潮出现的主要原因。 答案:(1)C (2)D

探究点二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城市化的过程包含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两个方面。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是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其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例1(2011·泰安质检)在我国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9省区被称为中部经济地带,以东是东部经济地带,以西为西部经济地带。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C.城市经济总量占区域经济总量的比重 D.城市数量占区域聚落数量的比重 ⑵从上图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中部经济地带各省区中,只有湖北省的城市人口比重在40%以上 B.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部经济地带新增的特大城市数超过东部 C.我国西南地区的城市人口比重均在20%以下 D.总体来看,经济越发达的省份,城市人口比重越大 ⑶有关各省区城市化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广东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大城市扩散,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B.黑龙江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资源丰富,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 C.江苏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改革开放,外资企业发展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城镇化(第1课时)示范教案

《城镇化》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说出城镇化的概念和衡量指标、城镇化的意义; 2?结合实例或图表材料,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特点; 3?结合实例,说明我国的城镇化特点和区域差异,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4?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人地协调观; 5 ?结合案例,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资料,分析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实例,说明城镇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师:1984—2016年的32年时间中,中国大多数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变化尤为明显。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 出示视频:【课程引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30年对比

出示图片: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 师:请大家读图观察1985年到201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可能的答案)整个地区城市总数增加;各等级城市数量增加;每个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师:不难发现当地的城镇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我们选择其中的上海市作为 代表。 出示图片:1984和2016上海卫星影像图、城市景观图、上海城镇人口数量变化图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以上材料,1984年到2016年上海市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可能的答案)城市面积增大;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城市景观增多… 师:以上海市为代表的中国城市在近30年间发生的变化我们可以称其为城镇化的过程,什么是城镇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板书)城镇化 【讲授新课】 师:通过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和上海市的发展变化,我们不难给城镇化下一个定义:城镇化又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2019【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1.2《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学案(含答案解析)

精品地理教辅资料 2019.5 第二节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 学习目标 1.理解城市化的含义,理解衡量城市化的指标,掌握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2.了解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理解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3.理解城市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4.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城市的发展规律,从而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一、城市化与城市化进程 1.城市化 (1)概念:指人口向城市聚集和①____________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衡量指标: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 (1)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有差异 a.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水平高,与城市经济发展③__________。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④______,发展水平⑤______,与经济发展程度 ⑥____________。 (2)不同国家所处的城市化阶段也不尽相同 a.发达国家城市化阶段相对完整 城市化→⑦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 b.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但是形成了低质量的城市化。 c.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后期阶段。 二、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1.城市环境要素 a.自然要素:大气、土地、生物、园林绿地及水体等。 b.⑩____________:房屋建筑、交通设施、工业设施、文化设施、城市垃圾等。 2.城市环境问题 (1)自然环境问题 a.城市环境⑪________:⑫________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⑬______污染、电磁波污染、⑭______________污染。 b.生态失衡。 (2)社会环境问题 a.城市交通⑮________。 b.居住条件差。 c.⑯________困难。 d.社会秩序混乱。 3.成因:⑰__________、⑱__________以及不合理的社会生活方式是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诱因。 三、城市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 1.依据⑲____________,加强城市综合管理。 2.依靠⑳________________,完善城市环境设施。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一、城市化进程的分析 1.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

地理人教版高一必修2课堂探究学案:第二章第三节_城市化_word版含解析

互动课堂 疏导引导 一、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和主要动力 1.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从城市化的概念可以看出,城市化过程包括两个紧密联系且不可分割的方面,其一是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其二是变农村地区为城市地区的地域城市化。 2.城市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标志: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运用下图来正确反映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见下图。 特别注意: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而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则反映城市的发展是否合理。 3.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如下图: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自城市开始出现以后,城市化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但是,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过程所影响的范围和城市化的速度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现象,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 1.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缓慢;中期加速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后期阶段——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有些地区城市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和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的主要表现有: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出现回升。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有: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高速公路及地铁等现代交通设施出现,人们能方便快捷地往返;电脑网络等现代通讯的出现,家庭办公等新工作方式的产生。 2.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如下表所示: 1.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 (1)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首先在英国,随后在美国、西欧各国、日本,后来又在北欧各国,相继出现了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1节城市的间空结构导学案中图版必修96

第一节城市的间空结构 课程标准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2.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学习目标 1.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重点) 2.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重难点) 3.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 4.了解不同的城市等级及其城市地域结构不同,提供的服务范围和服务种类是不同的。(重点)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梳理1 城市的空间结构 阅读教材P24~P28前三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概念: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2.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1)中心商务区 ①位置: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 ②特点: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建筑密集,高楼林立。 (2)商业区 ①组成:商业街和各种商场。 ②位置:多分布于城区或交通干道旁。大的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区,中小城市商业区多在城市中心区内。 ③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 (3)住宅区 ①特点:城市中最普遍的用地方式。 ②组成:有成片住宅楼及配套的服务性设施。 ③分化:呈现高级与低级的分化。 (4)工业区:多分布在城市的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工业区位选择还要考虑环境因素。 (5)城市其他功能区:行政中心区、文化区、混合功能区、郊区。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2-1-10地租与距离,据图分析: (1)说出图中纵坐标和横坐标所表示的含义。 (2)说出图中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3)据图说出城市各功能区的区位。 提示 (1)图中纵坐标表示经济地租,横坐标表示与市中心距离的远近。 (2)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增加而递减的规律。从图中可以看出,商业、轻工业的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的直线很陡,反映出商业、轻工业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变化最急剧,即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于商业、轻工业的影响最大。原因主要有两点:①靠近市中心,就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商业企业愿意支付较高的租金,所以商业区的最佳区位是市中心。②轻工业不需要大量土地和建筑,即使地价比较高,但可以期望高额收入回报,可在城市中心区布局。住宅区和工业区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的直线较为平缓,反映出住宅和工业活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比较和缓,即距市中心的远近对住宅区和工业区的影响较小。所以住宅区和工业区可以离开市中心,在商业区的外围布局。 (3)城市各功能区的区位。城市中心地区土地使用费用昂贵,形成商业区;外围地区土地使用费用较低,形成住宅区和工业区。 教材梳理2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阅读教材P 28~P 30,填写下列知识。 1.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 (1)城市规模 ①表达方法⎩⎪⎨⎪ ⎧⎭ ⎪⎬⎪ ⎫人口规模决定 用地规模 常用人口规模表示

高中地理 2.1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1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2-鲁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教案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第一课时: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的概念 【课程标准要求】 【设计思路】 学生对城市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于城市的起源、城市化的概念等没有什么知识基础,通过搜集城市景观图、城市化过程示意图、城市化特点统计图表等图片及城市化相关资料,学生运用第一单元学习的地理统计图的判读方法来分析城市化问题,是前一部分知识的延续,也是后一部分知识的基础。从教学方法看,本课可以灵活运用问题导学法、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充满生机的探究性活动中掌握学习目标。 【知识构建】 课程标准关于本课的“标准”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条“标准”对学生的具体学习要求如下:会运用图表、数字等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会用科学的语言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图1 鲁教版教材本节课介绍了城市的起源和城市的发展,重点探讨了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三个问题。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是互相促进的,但城市化也给环境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城市的起源和城市的发展”不是课标的内容要求,但是这部分知识与前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知识相关联,且了解了城市的起源和城市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分析城市化的相关知识,所以这部分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中做适当分析。本节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 【教学目标】 1.说出与城市起源相关的基本条件,知道世界城市发展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2.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理解城市化概念及其主要表现,认识它的新特点。 4.学会运用图表资料来说明城市化的含义及其衡量指标、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性,提高图表分析、绘制能力。 5.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城镇化(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第二节城镇化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某超市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其运输车队的合作密切,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合理调配车辆需要地理信息系统。 目前全国约五分之一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机动车排放成为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人建议立法对机动车进行“计划生育”,从根本上减轻尾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读图,完成2~4题。 2.上图不能说明的是() A.汽车尾气对城市污染大 B.汽车尾气危害人体健康 C.汽车尾气使氧气大大减少 D.汽车尾气使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增多 3.对机动车进行“计划生育”是指() A.限制汽车产业的发展 B.生产污染小或无污染的汽车 C.减少汽车总量 D.尽可能发展小汽车 4.为减轻城市污染,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城市内部禁止汽车行驶 B.城区大面积植树造林 C.开发便携式呼吸面罩 D.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2题,图示主要反映汽车大量使用石油,从而加重了城市大气污染。第3题,材料表明对机动车进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从根本上减轻尾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故“计划生育”是指生产污染小或无

污染的汽车,B项正确。第4题,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有利于提高交通效率,从而减轻城市污染,D项正确;城市内部禁止汽车行驶、城区大面积植树造林不符合实际,开发便携式呼吸面罩并不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A、B、C三项错误。 3.B 4.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发展过程及特点有所不同。读图,完成5~6题。 5.1950—2010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特点是() A.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城镇人口多 B.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城镇化速度慢 C.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城镇化速度快 D.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速度、人口均超过发达国家 6.城镇化水平提高的经济意义有() ①提高更多人口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②提高城镇土地价格,推动城镇商业经济发展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三次产业的合理发展④提高城镇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题,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城镇水平高,但是城镇人口总数少于发展中国家,目前发达国家城镇化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速度快,城镇人口总数多于发达国家,故选B项。第6题,城镇化水平提高可以提高更多人口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三次产业合理发展,①③对。城镇化水平提高,会使得土地价格升高,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但不是主要经济意义,②④错。故选D项。 6.D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 第三节城市化

第三节城市化 [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及世界城市化进程。2.理解世界城市化的时间、地区差异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结合有关资料,分析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一、什么是城市化 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动力机制 含义表现 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 因素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 施齐全、交通便捷等 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 因素 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 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 4.意义 (1)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 (2)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3)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判断 1.城市化仅能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 × ) 2.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化水平一定提高。( × )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阶段 图示 城市化特点(水平高低) 发展特点 分布国家 初期阶段 A 较低 发展较慢 发展中 国家 中期阶段 B 较高 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很多城市化问题 后期阶段 C 高 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发达国家 思考 逆城市化是否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在逐渐降低?为什么? 答案 否。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表现,这一阶段许多城市人口到乡村居住,但并非从事农业活动,仅是居住地的改变,其并不代表经济发展水平降低。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改变 (1)生物多样性减少。 (2)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3)废渣影响城市土地质量。 (4)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2.合理的城市化 (1)影响:改善环境。 (2)例证 合理城市化——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3.过快的城市化 (1)影响: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2)例证 过快城市化导致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 4.实现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 (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2.2城镇化教学设计(第1课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一、课标分析 〔一〕内容要求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二〕课标解读 该课标的内容要求所指导的内容为高中地理必修二其次章?乡村和城镇?中的其次节〔城镇化〕。这一节内容较多,可将这一节内容分为“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和“运用资料,说明城镇化的利弊;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分为2个课时来落实。 在第一课时〔“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中,课标中的行为动词为“说明〞,属于理解层面的认知要求,要求同学能够通过阅读、运用相关资料,要求同学能够对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加以归纳并解释清晰,但在了解城镇化过程和特点之前,必需建立在对城镇化概念充分理解的根底上;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通过案例比拟的方式,开掘城镇化推动的差异,依据课标要求的“不同地区〞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至少要呈现两个及以上地区的城镇化资料供同学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指导同学把握分析资料剖析城镇化过程和特点的力量。在熟悉不同尺度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的同时,还要归纳城镇化的一般规律。课标中的行为条件为“运用资料〞,指同学应重点借助关于表达城镇化过程与特点等相关资料来学习本条标准所对应的相关内容,这就对同学分析相关图、表、文资料提取信息,归纳说明问题的力量提出了要求。 其次课时包含两条内容标准,分别是〔1〕“运用资料,说明城镇化的利弊〞和〔2〕“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课标中的行为动词为“说明〞,属于理解层面的认知要求,要求同学能够通过阅读、运用相关资料,要求同学不仅仅要能够解释清晰城镇化的利弊观点,也要能够结合详细区域进行分析,利弊两方面都要考虑到。课标中的行为条件为“运用资料〞,指同学应重点借助关于表达城镇化利弊的相关资料来学习本条标准所对应的相关内容,也进一步熬炼了同学提取信息,归纳结论的力量。〔2〕课标中的行为动词为“了解〞,属于较低层次的要求,这就说明老师在教学中仅作为相关学问储藏让同学大致知道地理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相关应用即可,不用涉及深层次的原理问题。课标中的行为条件为“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详细到本节内容就是探究城镇化开展相关问题。 本条课程标准所对应的学业质量水平主要是质量水平1以及质量水平2,同学能够结合不同地区相关资料,对城镇化过程、特点、利弊进行分析说明。同时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城镇化建设有简洁了解。学习本模块之后,同学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具,收集和呈现城镇人文地理数据、图表和地图〔地理实践力〕。能够描述城镇化的空间现象及其变化,解释不同地方城镇化进程的不同过程和特点〔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够通过城镇化

高中地理-2-3-城市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2.3城市化 课题 2.3城市化授课教师时间 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3、能够解释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4、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重点 难点 重点: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及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难点: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教法三维立体互动教学模式教具学案、PPT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师生活动 【激趣导入】 【教学目标】 2.3 《城市化》 一、城市化 1.城市化的定义与表现 指人口向集聚和城市不断扩大、乡村变为的过程。 2.城市化的拉力与推力因素(动力) (1)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如: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民收入 ,社会服务;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拉力:指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如:城市就业机会; 工资水平;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教育水平高;交 通便利等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标定向,展示考点 学生看书或学案回答问题。教师举出实例讲解易错易混知识。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合作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的差异 1.时间差异 (1).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形曲线。(2).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城市化的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则大部分处于初期阶段或加速阶段。 (3)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和主要表现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由于大城市环境恶化,而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现代交通的发展,以及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等原因,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其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出现回升。 ★2.地区差异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表现 (1)不利影响:生物减少;城市土地质量下降;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活动的设施使降水、、蒸发、渗漏产生再分配,使、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出现城市“”现象,改变局部小气候;环境污染严重。 (2)有利影响: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 【课堂练习】 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重点变式,拓展延伸 主动实践,感悟方法 快速反馈,教学反思限时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学案及测试卷含答案

其次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考纲要求: 1、驾驭影响城市功能区的区位因素。 2、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说明其形成的缘由。 3、理解不同等级城市功能的差异。 一、学问梳理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分区,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各功能区之间(有或无)明确界线,即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_____________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它占城市空间的40%-50%。,可分化为和。 4、商业区主要是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场所,多位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主要为____状或____状分布。 5、工业区是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形成的。因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需求,这就确定了工业企业须要寻求靠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6、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地域结构,其模式有三种类型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影响地租凹凸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8、依据课本23页画出书图2.7“各类土地利用付租实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并在图中标出OA、AB和BC分别为哪一类功能区? 9、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主要是住宅区与区的关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协调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既要保证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内部的交通联系,又要在两者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便利两者之间的联系。 其次,合理布局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的相对位置,可削减污染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污染企业要布局在城市外围,并留意与盛行风和河流的关系。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要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或最小风频的(如在季风区,则布局在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有水污染的企业,肯定要布局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 第三,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有带,带内可植树造林,支配一些非公用建筑物,如仓库等。这样既可对住宅区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第四,各功能区之间要留有发展的余地,目的是应对一些预想不到的状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 10、城市等级越高,其服务范围越_________,服务种类越________,城市数目越_________,彼此间相距越_______,但是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11、城市等级提高的缘由 主导因素优势条件举例 地形 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 于农耕和交通联系;山区的和 开阔低地,自然条件优越 我国大城市多分布在第级阶梯上,如北 京、郑州等。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导学案23城市化进程及其影响(3)

必修2.2.3.1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第一课时学案 班级:姓名: 一、城镇化 1.含义:城镇化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①活动在空间上②、乡村地区转变为③地区的过程。 说明:一般城镇化水平 = 城镇人口数量/总人口数量 *100% 。注意数量与率的关系。 2.表现:(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④。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⑤产业逐渐转移。 (3)⑥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4)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⑦景观。 从表现看包括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等。 3.动力:(1)⑧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2)城镇发展与⑨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 (3)城镇的兴起与⑩的发展密切相关。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1.城镇化过程 (1)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上的城镇发展极为⑪。(为什么呢?) (2)工业革命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城镇化进程明显⑫ ,城镇人口比重迅速⑬。 (3)目前,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⑭。 2.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1)城镇化水平⑮。 (2)有些大城市由于过度扩张,出现了⑯和⑰现象。 3.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1)城镇化水平比较⑱。 (2)城镇化水平很不平衡,有⑲城镇化或“⑳城镇化”等问题。 说明:要理解虚假城镇化和滞后城镇化的意思,及记住有哪些国家。 注意:分析城镇化水平,我们要看该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4.我国的城镇化 (1)状况:城镇人口快速㉑,城镇数量不断㉒,城镇化水平持续㉓。 (2)意义:拓展了高效率的成长空间,拉动了㉔,创造了大量的㉕_______机会,提高了区域㉖程度,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㉗。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常住 人口为9019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3.89%。自2010年以来,有16436万乡村人走进城市,变成城镇人口。根据测算,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75%至80%,新增近4亿城镇居民,达到发达国家同等水平。 当前,中国经济正充分发挥国内庞大消费市场的潜力,构建“双循环”发展模式,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而城镇化率将是最大的内需增长引擎。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规模已超过9亿,挖掘城镇人口的消费潜力,有助于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 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到2030年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居民将会居住在城镇中,他们所生产的经济总值将占全球GDP 总量的80%。右图是世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过程图(含预测)。 1.由图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的差异及成因。分析1975年以后发达国家城镇化速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2.为何说社会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3.有人说,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家现代化的标志。这一说法是否正确?试着分析。 4.说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分别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5.完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本P51活动题第3题。 课堂活动区 疑 难 知 识, 能 力 提 升 交 流 讨 论, 思 维 撞 击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1.1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1.1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一、课标要求: 6、结合实例分析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和成因。 二、教材分析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在本册课本教材的基础知识,为更好地理解城乡规划打基础的一节,同时,该章也是承上启下的一部分内容,教师应注意该部分内容与必修1、必修2的相关内容的联系,给学生树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6、结合实例分析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和成因。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案例分析问题法。 2.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了解基本国情,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利用案例,归纳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1)了解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 (2)归纳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3)了解世界、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具: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一)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

(二)乡村聚落及其分布 1.影响乡村聚落的形成、分布与发展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光照、水源、地形、土壤等(2)社会经济因素:战争、行政、传统文化等 2.乡村聚落形态: 【合作探究】对比不同聚落的特征?【教师总结】(略)乡村聚落可分为三大聚落系统:(见下表) 【合作探究】城市和乡村的差异? 【教师总结】(略) (三)城市与城市的形成

1.城市特点: (1)以人为主体 (2)城市具有高度的密集性 (3)城市是开放、不断运转的有机体 2.城市的形成: 【合作探究】城市的形成原因 【教师总结】(略)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 城市的形成条件: (1)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农业生产有剩余产品,是城市起源形成的物质基础 (2)劳动分工促进城市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出现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出现集市,交换地域扩大,集市演变为城市 (四)世界城市的发展 1.古城市分布: 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大河冲积平原,有肥沃的土地和便利的灌溉条件,使农耕业在这些地区大大发展。河流冲积平原自古以来是农业生产先进地区,能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2.古城市的兴衰:起落很大,发展很不稳定,水平很低 (五)中国城市的发展 1.我国古代城市自夏、商开始兴起,历经3000多年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受政治环境影响大。 (2)地域发展不平衡。 (3)主要沿重要的交通线分布。 (4)形态结构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的发展: (1)中国人口过百万的城市分布: (2)我国东、中、西部特大城市比较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2.2 城镇化-教案

城镇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镇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及意义,了解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镇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3.理解世界不同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4.解释城镇化过程中对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镇化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镇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5.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城镇管理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讨论法。 2.案例教学法。 3.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学生能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城镇化过程中积极的一面及出现的问题。 2.通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盛与衰的对比分析,学生认识到发展中国家有待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从中找到一条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为国家富强而学习。【教学重点】 1.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2.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应解决措施。 3.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城镇管理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城镇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对比下面两图(图2.11),你会发现,尽管才经过3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分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城镇不断涌现,城镇数量急剧增多,原有的城镇规模持续扩大。你的家乡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现象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新课学习】 一、城镇化的意义 什么是城镇化?(通过图分析城镇化的内涵,本部分可以采取学生讨论→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1.城镇化概念: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图2.11中哪些城镇等级升级了,哪些是新增加的城镇。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变化的结果) 2.城镇化标志 (1)城镇人口增加 (2)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3.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2.12,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和从图表资料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城镇化的意义 城镇化和区域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城镇是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工业、服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城市及城市化[教 案]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及技能] 1.理解城市形态及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 3.培育学生整理, 分析资料的实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 结论加以表达的实力 [过程及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读图分析, 探讨法 [情感, 看法及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关注生活,增加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及意识 ●教学重点 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及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补充: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城市是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 一,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中土地的利用形式: 同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胜利能区 2.功能分区的实质: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 3.功能分区的特点:功能分区是相对的,不是肯定的一是各功能区之间无法划分明确的分界线;二是在同一个功能区中,只是该功能用地所占比例较大,其他功能用地所占比重较小而已。 4.功能区的主要类型: (1)住宅区: 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占城市空间的40%~60% ①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要求环境优美, 配套设施齐全 ②低级住宅区:多建在内城或工业区旁边,条件较差 (2)商业区:

①分布原则:市场最优原则——城市的几何中心 交通最优原则——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②中心商务区(CBD): 它是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功能分区(水平和垂直的分布)(3)工业区: ①分布在城市的外缘或郊区,靠近资源产区或交通线 ②目的在于降低生产成本,爱护城市环境 [活动]P21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城市内主要的功能区及分布特点? 二,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地域结构: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 2.地域结构的模式:

2019下半年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1月4日第一批)

2019下半年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1月4日第一 批) 2019下半年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1月4日第一批)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问答导入。展示中国三大自然区的范围,提问学生自己的家乡属于哪个自然区,平时常说的“南方北方”以何为界?带着问题,引入本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图1-1-7找出东部季风区可以分为哪几部

分,以什么地理事物为分界线。 【学生总结】分为南北两大区域,以秦岭—淮河为界线。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同时回归教材,思考秦淮一线还是哪些地理事物的分界线。 【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师生总结】秦淮一线除了是南北方的分界线并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之外,还具有以下地理意义:小麦与水稻、旱地与水田、湿润与半湿润地区、河流是否有结冰期、亚热带与暖温带、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教师活动】PPT展示《南北地区分区的自然差异》,提问: (1)我们是根据什么条件东部季风区划分成四个分区? (2)除了这两个因素之外,四个分区在哪些自然地理因素方面还有差异,尝试总结为表格。 【师生活动】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师生总结】根据水分和热量进行划分。 2.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师活动】展示视频《南北方人文环境差异》,提问: (1)南北方地区在哪些方面有差异? (2)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明显的南北方生活方式的区别?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教师指导。 【师生总结】北方作物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耕地以旱地为主,是中国小麦、棉花、杂粮的主要产地;南方作物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耕地以水田为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 1 [简答题](江南博哥) 1.题(江南博哥)目:《城市化》片段教学 2.内容:略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教学过程须有提问环节,并作出适当提问; (3)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参考解析:教学目标: 1.通过对给定相关图文资料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2.通过小组合作,图文资料分析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城市化的概念和标志 教学难点: 城市化的标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春天里的故事》,询问学生听到的内容,学生回答,导入课题《城市化》 二、新授 1.城市化概念 材料展示: (1)深圳在1980年,2000年和2020年三个时期的照片; (2)深圳地区的面积和常住人口的变化; (3)深圳非农业用地和耕地面积的变化;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得出深圳40年的变化,进而得出城市化的概念。 2.城市化的衡量标志 学生自由阅读课本,明确城市化的标志,紧接着老师讲授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三、巩固 提问:从1985年到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图片中可以看出城市发展有什么特点? 四、小结 学生总结所学内容 五、布置作业 收集自己家乡近20年关于地域和人口的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对比,研究自己家乡的城市化发展情况,思考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2 [简答题] 1.题目:《大气受热过程》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讲解清楚大气的保温作用;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参考解析:教学目标: 1.理解大气受热原理,能运用图表解释大气受热过程。 2.通过小组活动,增强用地理语言科学描述地理现象的能力。 3.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大气受热原理。 运用图表解释大气受热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教师出示以青藏高原为背景的藏民照片。 提出问题,学生讨论:藏民的脸颊为什么这么红?引入课题。 二、新课讲授 (一)自主阅读,并提问:大气热量最根本的来源是什么?大气层的作用?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二)利用图片,深入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 1.提问:"太阳暖大气”是怎样发生的? 学生观察教材和图片,并回答,教师总结。 2.提问:"大地暖大气”是怎样发生的?对比月球的受热过程,大气的保护作用是怎样发生的? 要求:学生观察教材和图片,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3.提问:太阳高度对大气削弱作用产生怎样的影响? 要求:结合所学太阳高度角变化的相关知识,思考后作答。 三、巩固提高 小组讨论,说说“大气还大地”是怎样发生的。 四、总结体会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五、课后作业 课下收集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应用的实例,下节课交流展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