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探顾炎武的史学思想

初探顾炎武的史学思想

初探顾炎武的史学思想
初探顾炎武的史学思想

初探顾炎武的史学思想

摘要:清代前期是古老而辉煌的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明末清初,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从当时社会以及史学发展的道路上看,众多因素的出现造就了这个时期史学的辉煌。这个时期是一个名家辈出的时代。顾炎武是被大家所认同的经世致用的大师,他的治学方法影响深远,他成为了后世经史之学的一个典范。本文初探了顾炎武的史学思想,分别从他的史学观、史学研究方法以及他研究历史的价值论等方面,阐述分析他过人的治史之道。关键词:顾炎武史学思想经世致用观念方法目的

明清之际,这时候明朝刚灭亡,清代前期统治者实行文化高压政策。同时中国古代史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思想和文献的积累,丰富而厚重。除此,明清之际一些新的社会因素产生。这一切都推动着这一时期的史学发展。这一个时期是史学转型发展期。这个时候的史学有几个主要特征,首先是反对重经轻史的传统观念,其次是反对以政治伦理的需要决定史实的取舍。众多的史学人才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这个史学转型期。顾炎武是中国史学近代转型期的一位开山之祖人物。“‘经世学派’之昌,由于诸大师之志存光复,顾炎武自是卓如先生其中所指最为重要的经世大师之典范,他的经世致用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1】顾炎武,本名绛,后更名炎武,字宁人,自号亭林山人,后人尊称他亭林先生。他和王夫之、黄宗羲一样在清初早期曾参加抗清活动。后来他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学术领域当中。顾炎武治学,十分重视读书和实际考察相结合,而且力倡“致用”之学。他的史学思想也充分体现出他的“经世致用”主张。他最著名的史学著作是《日知录》。《日知录》共三十二卷,卷一至卷七为经学,即所谓上篇经术;卷八至卷十七,即所谓中篇治道;其余为下篇博闻,中篇和下篇之文多与史学有关。《日知录》是顾炎武的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1)创新的史学观念。

首先顾炎武在史学思想领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他突破了神化“六经”的传统史学思想。他认为“六经皆史”,并且他对“六经皆史”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史实论证。“孟子曰:‘其文则史’”不独《春秋》也,虽《六经》皆然。今人以为圣人作书,必有惊世绝俗只见,此是以私心待圣人。【2】他认为应该用历史学家的眼光去看待古人的著作,无须把前人的著作神化。他把这一个思想贯穿于以经证经、以史解经的研究当中。例如:关于《易》,顾炎武首先致力于确定其产生的时代,他认为:“文王所作之辞始名为《易》”【3】他引用孔子关于“《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等论述来证明这一观点。【4】除此,顾炎武还证明,在《六经》中,《尚书》和《诗经》在编撰体例上具有内在的联系,即都是按照史书的体例编撰的:“《何彼秾矣》以庄王之事而附于召南,其与《文候之命》以平王之事而附于《书》一也。”【5】“理由是,《《何彼秾矣》‘二南之遗音’,且其所反映的历史事实乃是对‘周至旧典’的延续;而《文侯之命》之所以附于《尚书》,则是为了说明‘申侯之伐,幽王之弑,不可谓非出于平王之志者矣’。两者之所以在编辑上作如此安排,都是为了说明历史的承续关系或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6】顾炎武另外一个新史学观念是“经学自有源流”。“经学自由源流,自汉而六朝、而唐、而宋、、必一一考究,而后及于近儒之所著,而后可以知其异同离合之旨。如论字者,必本于《说文》,未有据隶偕而论古文者也。【7】顾炎武主张对儒学的历史自汉而六朝,而唐而宋,必一一考究,注重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反对人为割裂历史。研究经学就要从古经开始,如何从古经开始?顾炎武提倡从对古经音韵的考察开始。他批评宋儒度经“师心妄作”,不仅议圣经,更章句,甚至改写文字。宋儒为什么会擅该文字,最重要的是他们不懂古音韵学。顾炎武曾经用大量证据去考证每一个古音。例如:为了证明“马“(ma)”古读若“mu”,他列举了69条证据及相关的分析。【8】他也曾经考证过《易》学源流、经今古文学之争的源

流、“三礼”学的源流。

(2)创新的研究史学方法。

顾炎武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上有许多创新之处。他那事实求是,据事直书的研究方法是挣脱专制政治理论的束缚,以史实做史学的有力体现。除此,他主张做史学应该博览群书。同时顾炎武“多重证据法“的提出和运用,在中国传统史学上具有革命、创新的意义。

顾炎武主张历史事实是怎样的,就应该怎样书写,他坚决反对以政治的理由去歪曲历史,倡导史学研究的价值中立原则。他反对利用主观意识的褒贬去决定历史事实的书写,除此他又反对以门户偏见去剪裁历史。顾炎武在饱览群书后就发现历代官修史书的作伪。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揭开历代官修历史的作伪。例如:顾炎武认为历史书至今还在说三国时期的三国为“魏蜀吴”这一个说法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为了谄媚当权的司马氏集团而造出来的,并不符合史实。他在《日知录》卷二十四《主》中作了详细的论证,证明刘备于蜀称帝,其国号是“汉”,不是“蜀”;刘备是称帝,不是称“主”。陈寿为了谄媚司马氏集团把刘备的国号“汉”改为“蜀”,称刘备为“先主”,刘禅为“后主”。再如:顾炎武在《答汤荆峴书》中指出明朝《太祖实录》之所以“再修三修所不同者”,目的都是为了替明成祖朱棣掩盖“靖难一事”的罪恶。

顾炎武做学问,提倡“博学于文”一语,并且提倡实地调查。他认为“所谓人生哲学(性),所谓宇宙原理(天道),都散寄于是唔条理(文章)之中。我们做学问,最要紧是用客观工夫,讲求事物条理,愈详博愈好,这便是“博学于文”“……亭林之好读书,盖其天性。潘次耕《日知录序》说:‘先生精力绝人,无他嗜好,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废书。’据他自己说,十一岁便读《资治通鉴》。他纂辑《天下郡国利病书》,从崇祯己卯起,凡阅读一千余部。崇祯己卯,他年才二十六……”“亭林读书,并非专读古书,他最注意当时的记录;又不徒向书籍中讨生活,而最重实地调查。潘次耕说:‘先生足迹半天下,所至叫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掌。’(《日知录序》)”【9】可见顾炎武的阅读数量惊人,并且非纸上谈兵做学问。

顾炎武最具特点的史学方法是“考辨史实真伪的多重证据法”。他的史学著作中处处都表现出讲求证据的科学精神。但是如果得到准确的资料和证据呢?辨别史料真伪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由于顾炎武处处讲求历史资料的质量。顾炎武曾在《与人书十》中把搜集、鉴别资料的方法形容为“采山之铜”。“尝谓今人纂辑之书,正如今人之铸钱。古人采铜于山,今人则买旧钱名之曰废铜以充铸而已。所铸之钱既己粗恶,而又将古人传世之宝舂碎散,不存于后,岂不两失之乎?承问《日知录》又成几卷,盖期之以废铜。而某自别来一载,早夜诵读,反复寻究,仅得十余条,然庶几采山之铜也。”大量的资料多如沧海,但是从里面挑出有价值的,所用的工夫可多啊!十余条的资料顾炎武用了一年时间才得到。顾炎武的“考辨史实真伪的多重证据法”主要内容包括将正史地纪传表志互相对勘方法、正史和野史互相补充的方法以及利用金石铭文等文物资料和实地考查等方法。

(3)“经世致用”的史学研究目的。

顾炎武从事历史学研究,具有明确的实践目的,即经世致用。顾炎武认为研究历史首先的价值在于总结过去历史经验,我们今人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顾炎武说:“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先圣后圣,其一也。不学古而欲稽天,岂非不耕而求获乎?”【10】从这句话可知,顾炎武认为如果不学古人的经验,怎能“欲稽天”?就如世界上是没有不劳而获的道理。除此,顾炎武说:“引古筹今,亦吾儒经世之用。”这是他对历史学的价值有一个论述。他认为,史学存在意义在于我们学会汲取前人的智慧,从而来解决社会发展所提出的现实问题。顾炎武从历史研究中深切体会到,在历史发展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空洞的道德说教,而是现实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对比。他认为司马迁的《史记》之所以写得甘好,就在于“自古史书兵事地形之详,未有过此者”,“其中所载兵法甚详,凡亡国之臣、

盗贼之佐,苟有一策亦具录之”。他认为这样的史书有利于我们今人利用,解决现实问题。

总而言之,顾炎武这一代学术宗师,他那崭新的史学观、、“考辨史实真伪的多重证据法”等历史研究方法以及他“经世致用”的历史研究目的,为后世的史学开辟新的道路。他是清代经学之建设者,他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后来经学家和史学研究者的学风。

注释:

【1】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第74页

【2】顾炎武:《日知录》卷三《鲁颂商颂》

【3】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三易》

【4】许苏民著《顾炎武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第267页

【5】顾炎武:《日知录》卷三《何彼秾矣》

【6】许苏民著《顾炎武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第271页

【7】顾炎武:《与人书四》,《顾亭林诗文集》第91页,中华书局,1959

【8】许苏民著《顾炎武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第289页

【9】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第159页

【10】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二《其稽我古人之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90页

参考书目:

【1】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

【2】许苏民著《顾炎武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4】王树民著《中国史学纲要》中华历史丛书1997年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4及参考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4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A、政治思想 B、经济思想 C、社会思想 D、文化思想 2、( B )政治思想史沟通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史和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桥梁。 A、古埃及 B、古罗马 C、迈锡尼 D、马其顿 3、从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叶,文艺复兴逐渐走向繁荣,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等诸多领域。这一时期的文艺复兴开始在( C )全面地走向繁荣。 A、意大利 B、罗马 C、欧洲各地 D、英国 4、伏尔泰猛烈地抨击封建制度和教会,以自由、所有制和平等为公正社会的秩序原则,主张个人自由,主张共和制,代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 D )思想特征。 A、封建贵族阶级 B、地主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大资产阶级 5、拿破仑主持编制的《民法》法典以( A )的社会成果为依据,并把这些成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法典详细规定了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确定了农民土地私有制,这些都为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 A、法国大革命 B、英国革命 C、文艺复兴运动 D、宗教改革 6、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提出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的只有贾谊,这是传统( B )的认识定点。 A、天人合一 B、重民思想 C、抑民思想 D、重农思想 7、( C )是李世民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突出部分,也是以其为首的统治集团的共同思想主张。 A、民轻 B、民权 C、民本 D、民主 8、( A )是理学的开山祖师,他引老庄思想入儒,提出太极说。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又名《易通》)。 A、周敦颐 B、胡瑗 C、韩愈 D、邵雍 9、( C )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朱子语类》等。他继承发展前人思想,建立了理学的宏大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为理学上升为统治思想提供了条件。 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张载 10、在王守仁的心学中,心有多层含义。心不是( D )。 A、人的感知和认识 B、天地万物的本原 C、心的道德属性 D、一个物质器官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 2.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理性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它突出强调了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并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鉴于此,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他认为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因此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来治国。 3.洛克: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著有《政府论》上下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及影响。难点:明清之际反封建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背景、影响及其评价。知识结构: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历史背景(明朝后期):①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②政治上:阶级、民族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危机严重③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专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 2、生平及代表作品:《焚书》《藏书》等、 1527-1602,明朝后期反封建专制启蒙运动的先驱,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自称“异端” ,一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永不妥协,晚年被捕入狱,死于狱中 3、主要思想:①否定孔孟及儒学的权威性③强调人正常的私欲(反权威)(尊人性)②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性④倡导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反正统)(倡个性)(八股取士) 4、评价:①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②将矛头对准封建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明清时期反封建专制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二、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1、背景和经历(明末清初):①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②政治上:社会动荡,阶级、民族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危机日益深化③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专制(文字狱),自然科学有一定发展,西学东渐④生活经历: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隐居著书立说 2、思想主张及其影响、代表作品:黄宗羲主要思想具体主张抨击封建君主专制①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民主思想;③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其他思想代表作品具体影响共同影响“工商皆本” 《明夷待访录》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一定影响区分“亡国”与“亡天下” 朴素辩证法思想(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开一代脚踏实地学风;对近代民权有启蒙影响《周易外传》《读通鉴论》、(《船山遗书》)影响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顾炎武经世致用①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②学以致用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①世界是物质的;②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有规律;③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①批判地继承儒学,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②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性;③影响了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1 A 小结:一大时期(明清时期)一股思潮(反封建民主思潮)四位人物(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B 比较:明末清初三大启蒙思想家的异同②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③思想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④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隐居著书立说。同:①反封建专制;异:①黄宗羲政治上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民主思想;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 。②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主张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③王夫之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认为“气理相依” ,认识来源于实践;有朴素辨证法思想。并具C分析: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怎样从不同角度批判理学的黄宗羲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角度,批判理学视君臣之义为天理的伦常观。顾炎武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实学,批判理学空谈。王夫之通过气和理的关系,论述物质第一,意识第二,对理学的唯心主义进行批判;通过运动绝对、静止相对的辩证关系批判理学形而上学观点。 D 分析:对三大思想家的评价①继承晚明进步思想,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提倡民主,重视工商业,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②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风和“经世”爱国的优良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③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掀起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思想解放的潮流。④冲击了当时的封建专制,但未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动摇封建统治基础。 E 思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那样波澜壮阔的景象①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极为薄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②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③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三大思想家简介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比较 生平简介: 1、李贽(1527~1602),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知县、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麻城。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杂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被诬,下狱,自刎死。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李贽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 2、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与陕西周至李顒、直隶容城孙奇峰并称海内三大鸿儒。 3、顾炎武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1613年7月15日)生于昆山千灯镇,原为顾同应之子,曾祖顾章志,顾氏为江东望族,徐干学、徐秉义、徐元文三人是顾炎武的外甥。顾炎武过继给去世的堂伯顾同吉为嗣,寡母是王逑之女,十六岁未婚守节,“昼则纺织,夜观书至二更乃息”,独力抚养顾炎武成人,教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忠义之节。顾炎武14岁取得诸生资格后,便与同里挚友归庄共入复社。二人个性特立耿介,时人号为“归奇顾怪”。顾炎武以“行己有耻”、“博学于文”为学问宗旨,屡试不中,“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盛于咸阳之郊”,自27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崇祯十四年(1641)二月,祖父顾绍芾病故。崇祯十六年(1643)夏,以捐纳成为国子监生。 4、王夫之(1619-1692),汉族,字而农,号姜斋,生于衡州(今衡阳市雁峰区),明末清初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兼美学家。 他是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头,与黑格尔并称东西方哲学双子星座、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中国启蒙主义思想的先导者,晚年隐居衡阳市西渡区金兰镇石船山附近,故世称船山先生。 生于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在父亲王朝聘、兄长王介之的教育影响下,少读儒典,关注时局,喜问四方事,凡江山险要,士马食货,典制沿革,皆极意考究。14岁,中秀才。 王夫之崇祯十五年(1642年),与其兄同时考中举人。 崇祯十六年八月,张献忠率农民军攻克衡阳,招夫之兄弟往,乃与其兄避匿。 次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夫之闻变,数日不食,作《悲愤诗·一百韵》。 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清兵南下进逼两湖,夫之只身赴湘阴上书南明监军、湖广巡抚章旷,提出调和南北督军矛盾,并联合农民军共同抗清,未被采纳。 顺治五年,与管嗣裘、僧性翰等,在衡山组织武装抗清失败,赴肇庆,任南明永历政权行人司行人。连续三次上疏弹劾东阁大学士王化澄等贪赃枉法,结奸误国,几陷大狱。得高一功仗义营救,方免于难。

论傅斯年

论傅斯年 王戎笙 【专题名称】历史学 【专题号】K1 【复印期号】1995年02期 【原文出处】《中国史研究》(京)1994年04期第154-161页 本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在我国史学界兴起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学派。因其主张“考史而不著史”,故有人称之为考据学派;又由于其考据方法不同于乾嘉,有人称之为新考据学派;由于其主张“史学本是史科学”,故有人称之为史料学派;又由于其提倡“以自然科学看待历史语言之学”,故有人称之为科学派;还因为他们主张历史学就是搜求史事,又有人称之为史事搜求派。这个学派的领袖是傅斯年,学派的中心是傅斯年领导下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为简便起见,本文称之为史料学派。 一、傅斯年的学生时代 傅斯年,字孟真,山东聊城人,1896年3月26日(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十三日)生。少年时代,在私塾攻读《四书》、《五经》。1905年春,入东昌府立小学堂。1909年,考入天津府立中学堂。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夏毕业,升入中国文学系本科国文门。1918年1月,傅斯年在《新青年》四卷一号上发表了《文学革新申议》一文,提出了他对文学革命的主张。他说:“中国今日革君主而共和,则昔日文学中与君主政体有关系之点,若颂扬铺陈之类,理宜废除。中国今日除闭关而取开放,欧洲文化输入东土,则欧洲文化中优点为中土所无者,理宜采纳。”1918年秋,约集同学罗家伦等发起成立新潮社。在酝酿过程中,得到北大校长蔡元培、文科学长陈独秀和图书馆长李大钊等的支持。参加该社的还有杨振声、俞平伯、汪敬熙、冯友兰、段锡朋、孙伏园、何思源、高尚德、张嵩年、顾颉刚、朱自清、周作人等等。他们“抱着一股热情,要为文学革命而奋斗”,为此仿效《新青年》筹备发行一种杂志,蔡元培还从北大每月四万元的经费中拨出两千元支持他们。杂志定名为《新潮》,以The Renaissance(文艺复兴)作为它的英文译名。创刊号于1919年1月1日出版。在《新潮发刊旨趣书》中说:“对于学术负责任,则外物不足萦惑;以学业所得为辛劳疾苦莫大之酬,则一切牺牲尽可得精神上之酬偿。”《新潮》月刊是继《新青年》之后公开主张文学革命的又一刊物,在青年中很有影响,其发行量常在1万份以上,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著名刊物。《新潮》初创时,李大钊、鲁迅等都在这个刊物上发表过文章。五四运动前,反对纲常名教,提倡个性解放和男女平等;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革命;五四运动后,开始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及西方文化。1922年3月因经费困难停刊,共出版三卷。《新潮》社还出版过几种丛书,其中有《蔡孑民言行录》、郭沫若的《女神》、鲁迅的《呐喊》、冰心的《春水》、胡适的《尝试集》等等。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期间,傅斯年正在北京大学读书。他是此次运动的北大学生代表之一。五月四日那天,他曾带领一群同学冲进赵家楼胡同曹汝霖的住宅,在青年学生中很有影响。1919年夏,傅斯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学门,同年秋,考取山东省官费留学。从此开始了长达七年之久的旅欧留学生活。 1920年夏,进入英国伦敦大学研究院,从史培曼(Spearman)教授研究实验心理学及生

顾炎武《与友人书》

顾炎武:《与友人书》: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②而难成;久处一方③,则习染④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⑤,无车马之资⑥,犹当⑦博学审问⑧,古人与稽⑨,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⑩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11)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12),终无济(13)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14,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15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16乎?” 字词注释:1选自清代顾炎武《与友人书》②孤陋:学问和见识浅薄。③方;地方。指某地。④染:沾染。习染:染上某种的习气。⑤域:地方穷僻之域:形容贫困偏僻的地方。⑥资:盘缠、资费、费用。无马车之资:不具备广结交友的条件⑦犹当:还应当。并且应当。⑧审问:详细考究。审:详细。犹当博学审问:进行广博的学习,详尽的考究⑨稽:探究,考察,相合。古人与稽:与古人相合。与稽:进行探讨⑩庶(shù)几:差不多。11面墙:对着墙壁,即一无所见的意思。12子羔原宪:子羔,即高柴,春秋卫人;原宪,字子思,春秋鲁人。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13济:帮助,有利,有好处, 14邑:地方15丘:孔子16勉:勤勉,努力。 原文翻译:人做学问如果不是一天天进步,那就是在一天天退步。如果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在一个环境里呆久了,会不知不觉染上不好的习气而自己还不知道。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没有路费(坐马车的费用),仍要广泛得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看到古人的观点,以便探求(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这样一来,差不多得到学问的十分之五六。如果又不岀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像一个面对着墙壁的人一样,对学问一无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国家还是没有用处的。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仍须努力地学习,现在的人难道不该勉励自己吗? 【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体会到:一个人如果不和别人交流,限于个人的小天地里,就会孤陋寡闻或学习效果不佳;反之,我们的思维会因在交流中受到启发而变得越发灵活,学习效果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 【三个方面谈“做学问”】 1.仔细并且刻苦钻研究书中的含义和其讲述的道理; 2.要与旁人交流; 3.要出门学习并且体验,开阔视野。 《伤仲永》:强调要想成才,除“受之天”外,更要“受之人”。强调做学问要有研讨的朋友,要认真钻研书中的道理,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10.《伤仲永》: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与友人书》:论述了“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3.24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考题演练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3.24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考题演练【高考题组】 高频点1 宋明理学 1.(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卷·T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解析】选C。通过材料可看出道教、佛教在唐代的政治地位都发生过变化,而儒学相对稳定,故C正确。 2.(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卷·T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解析】选D。本善习远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习性却相差很远。语出《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是理学思想的普及读物。性本善属于天理,应当加以保存;习相远正是邪恶的人欲造成的,因此应当灭人欲,故D是宋明理学家认为的人性。 3.(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卷·T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解析】选C。宗法血缘制度体现的是一种按血缘亲疏关系来分配财产、权力、土地等的制度,周公和孔子之间无法看出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故A说法错;仁政理念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就开始深入人心了,故B错;陆王心学未能成为主流思想,故D错。 4.(2013·福建文综·T16)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解析】选D。A,“三纲五常”只是教育内容之一,非全部,无法体现核心思想,错误。B,“去恶从善”同样只是教育内容的局部和具体体现,错误。C,“以农兴业思想”对应了材料出处,却偏离了材料的核心内容,错误。D,教育后人先明辨善恶是非,再以所知践所行,体现了“理性”的生活秩序,正确。 5.(2013·广东文综·T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解析】选D。关键是“明理”一词,说明理学已经产生,则A、B可排除。而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主张通过外在手段明理,而材料是反对这一做法的,因而选D。 高频点2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顾炎武的教育思想

顾炎武的教育思想 摘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①”这句名言就是出自顾炎武的代表作《日知录》,他不仅仅这样教学生,而且自己也做到了。他的“经世致用②”的进步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强调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对今天的我们也有很大的启发。 关键词:顾炎武;明末思想家;教育家;代表作《日知录》;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是明末与王夫之、黄宗羲齐名的三大进步爱国思想家、教育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就是出自他的代表作《日知录》。 顾炎武在教育方面提倡“经世致用”,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是一个很进步的教育理念,对今天也有很大的启发。“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能运用于实际。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在封建社会时期,许多读书人一股劲的钻研“八股文章”和诗词,但这些知识除了能够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实用价值不高。所谓的社会人才、国家栋梁,都是迂腐、脱离现实、空谈主义者。而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体现了顾炎武希望后世的读书人能够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这一思想对后人影响很大,包括清末维新运动中的发起人之一——梁启超,他非常支持和鼓励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直到清末,终于废除了科举制度,读书人开始投身实业建设,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如孙中山,通过学医和在国外接触民主社会,回到国内后先是医学救人,后来参照美国先进的民主制度,领导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经世致用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也有很大的启发。 我们作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就是为了今后走出社会能将知识运用到社会建设中,范围缩小一点的话,就是为了能够用自己所学来谋生、甚至打拼一番事业。考试只是一个形式、一次对自己一段时间乃至整个大学学习以来的一次总结考评。我们在大学里追求的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不挂科、拿到文凭,而更应该利用这些时间,学习更多有用的东西。文凭只是一把敲开未来的钥匙,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才是自己将来打拼事业、建设国家的资本。 今天许多大学生将许多精力和时间浪费在了玩电脑游戏、看网络小说等吃喝玩乐的事情上,晚上熬夜玩游戏、看小说,白天上课睡觉,到了考试的时候再通过各种方法让自己不挂科。这样就算你在网络世界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看过了多少小说,顺利拿到了文学文凭,将来走出社会,你会发现这些大部分都运用不到你的工作中,那时候才会突然醒悟,假如大学将玩游戏的精力用来例如学习制作网页学到精通、将看小说的时间用来看例如学习、研究顾炎武的《日知录》,或者一些英语文章等。将来能运用到的范围也是很广的。 2006年著名的中南大学将“经世致用”作为了校训,让每位求学的大学生铭记于心中。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所以,我们在大学的学习生活,要做到“经世致用”! 顾炎武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不忘告诉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指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顾炎武不仅仅这样教学生,自己也做到了。 明末爆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占了北京城。关外的满清国趁虚而入,侵略中

历史学即史料学再论

历史学即史料学再论 摘要:?历史学即史料学?是傅斯年的主要学术主张,最初见于《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文中详细表述了史语所研究工作的标准和宗旨,包括扩充研究材料与工具、反对国故、反对疏通等学术思想。而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傅斯年的领导下,不仅在档案整理和考古发掘上取得重大成果,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国际知名学者。虽然傅斯年的学术思想尚有缺陷,学术界对其赞赏和批评皆多纷论,但其对于现代史学的贡献和影响无疑是重大且深远的。 关键词:傅斯年史料学学术思想历史语言研究所 1928年10月,傅斯年在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基础上,筹备建立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为史语所所长,并发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作为就职宣言,也是其治所大纲,在此提出了?历史学即史料学?的主张。史语所是纯粹的学术机关,在?整理国故?运动后成为史学界主流,在傅斯年的领导下成就辉煌,受到国际公认,开创了?集团研究?之先河,培养了一批知名学者。在史语所研究成就获得一定国际地位的同时,对于傅斯年?历史学即史料学?的史料派观点,各方学者众说纷纭,赞成与反对者都大有人在。总而言之,傅斯年的学术思想及研究成就对现代史学影响重大且持续至今,而对时下学术风气也不乏借鉴意义。 一、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 1928年10月傅斯年在《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创刊号上发表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旨趣》一文中提出?历史学即史料学?的观点,其原文是?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利用自然科学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①值得注意的是原文所提为?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因此不可仅从?历史学即史料学?这一句话来断章取义的理解,而因全面把握傅斯年的整个史学思想体系。?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的完整阐述主要是《史学方法导论》一书。?该书不仅是傅斯年系统阐述其史学观念的主要体现,也是其一生教学讲授的基本教材。据傅斯年所拟目录,这份讲义共分七讲,依次为:第一讲,论史学非求结论之学问;论史学在‘叙述科学’中之位臵;论历史的知识与艺术的手段。第二讲,中国及欧洲历代史学观念演变之纲领。第三讲,统计方法与史学。第四讲,史料略 ①傅斯年 .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 北平: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28

顾炎武简介_顾炎武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

顾炎武简介_顾炎武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顾炎武(1613—1682)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学者尊称为亭林先生。汉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明末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幸而得脱。后漫游南北,屡谒明陵,卒于曲沃。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著作繁多,以毕生心力所著为《日知录》,另有《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代表作品: 《精卫》作者是清代文学家顾炎武。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廉耻》作者是清代文学家顾炎武。其古诗全文如下: 原文: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

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众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古北口》作者是清代文学家顾炎武。其古诗全文如下: 雾灵山上杂花生,山下流泉入塞声。 却恨不逢张少保,碛南犹筑受降城。 《白下》作者是清代文学家顾炎武。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下西风落叶侵,重来此地一登临。 清笳皓月秋依垒,野烧寒星夜出林。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思想

三大思想家的特点 三大思想家继承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传统,植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生产关系中资本主义的新因素,在明清之际“天崩地解”的形势下,开创了新思潮、新学风,特点如下: ①反对宋明理学,提倡唯物主义思想 宋明理学的哲学思想是唯心主义的。王夫之痛斥陆王心学是误国之学、亡国之学,认为“陆子静出而宋亡”(《张子正蒙注·乾称篇》上),王守仁为“祸烈于蛇龙猛兽”(《老子衍·序》)。他否定了“理本气末”、“理在气先”的谬论,肯定了“理在气中”、“理即气之理”(《思问录·内篇》)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把被程朱颠倒了的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重新颠倒过来。他反对理学家坐而论道,空谈心性的恶劣风气,提出“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同上)的唯物主义认识论。黄宗羲也反对理学家的空谈,倾向于唯物主义思想。 ②反对封建专制主义 黄宗羲在政治专著《明夷待访录》中提出“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敲剥天下之骨髓”的君主是人民的“寇仇”与“独夫”,宣布“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否定了君为臣纲的封建教条,主张通过学校和实行法治来监督君权。这种学校具有面对天子直言“政有缺失”,“公其是非”的职能,类似于近代的代议机构。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君主的“一家之法”,从而实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理想。王夫之的“不以天下私一人”的“均天下”主张,顾炎武的以“众治”代“独治”,扩大郡县守令职权的主张,都与黄氏的思想是相通的。 ③反对浮夸空谈的,讲求经世致用 顾炎武痛斥王阳明学派“置四海之穷困不言,而终讲危微精一之说”(《亭林文集》卷3,《与友人论学书》),致使社稷倾覆。他认为治学就是求治道,强调“多学而识,行必有果”,学以致用。他注重实地调查,提倡独创,反对盲从和剽窃,开辟了清代治学方法和学术门类新途径,为考据学派宗师。王夫之、黄宗羲也都力主学以“救世”救民。 ④倡导均田说与“工商皆本”说 黄宗羲以恢复井田制为口号,提出“授民以田”、“田土均之”的主张。王夫之、顾炎武也反对土地兼并,力主自占自耕与均田。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

走近傅斯年(论文)

走近傅斯年 【摘要】傅斯年,一个“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的传奇人物,或许在众多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大家对傅斯年的印象大抵是出色的国学大师、教育家以及爱国者,但当我们真正了解他以后你将会认识到一个不一样的傅斯年,而我将会从他的生平、贡献、文化观点以及透过他人对傅斯年的评价让大家真正走进傅斯年的世界。关键词:傅斯年,五四运动领袖,一团矛盾 一、生平经历 傅斯年,字孟真,清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十三日(1896年3月26日)生于山东聊城一个举人之家。祖籍江西永丰,先祖傅以渐生于山东聊城,是清代顺治年间的首任状元。傅斯年幼年丧父,由祖父及母亲抚育成人。 1909年傅斯年在其父之学生侯延塽的资助下就读于天津府立中学堂,而在两年之后就顺从家长与聊城乡绅丁理臣长女丁馥翠结婚;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三年后顺利升入文本科国文系。1918年春夏傅斯年受胡适与陈独秀等人的影响,与罗家伦、毛子水等20余人组织新潮社,仿效《新青年》创办《新潮》月刊,提倡新文化,与北京大学国粹派论战,影响颇广。傅斯年也因此成为著名学生领袖。而就在五四运动的发展时期,傅斯年急流勇退,于1920年考取庚子赔款的官费留学生,负笈欧洲,先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后转入伦敦大学研究院,研究学习实验心理学、生理学、数学、物理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勃朗克的量子论等,1923年入柏林大学哲学院,学习比较语言学等。1927年春任该校教授,文学院长,兼任中国文学和史学两系主任。同年在中山大学创立语言历史研究所,任所长。次年,其受蔡元培先生之聘,筹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同年底历史语言所成立,任专职研究员兼所长,创办《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任主编。 在担任史语所所长期间,先后兼任北大教授、中央博物院筹备主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及台湾大学校长等职。1948年春,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及立法委员。在他担任主持史语所22年间,所征聘及造就的研究人才,先后在所研究历史、语言、考古、人类诸学之学仁近百。而在傅斯年担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期间,曾在会上猛烈抨击孔、宋豪门,博得了“傅大炮”的美誉。 但可惜的是,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因脑溢血在台北病逝,享年仅54岁,从此,学术界与教育界又丧失一位大师。 二、文化观及史观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傅斯年的文化观,其实他的文化观并不是很明确,因此,在已有的研究上甚少有人提及傅斯年的文化观。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他的言行中窥得一点蛛丝马迹,用王汎森先生的话来讲,傅斯年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就是“一团矛盾”1。至于缘由何在,我们看以下几个时期傅斯年的变化自然不言而喻。 第一阶段:五四运动前,他热爱中国传统学术。傅斯年从小就接受古典教育,进入北大学习后他更选择了文科,还被黄侃和刘师培看作最有前途的学生,将会 1王汎森著,王晓冰译.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5.52

傅斯年人物简介

傅斯年人物介绍 班级:2012级文管2班 小组成员:刘珊、李珂、温卓越

傅斯年 一、生平简介 傅斯年(1896~1950),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初字梦簪,字孟真。祖籍江西永丰。清绪光二十二年二月十三(1896年3月26日)生于山东聊城一个举人之家。 在近代学术史上,傅斯年是一个著名的人物。他不仅是历史学家、教育家、五四运动的北大学生领袖、历史语言研究所创始人、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台湾大学校长,一生还富有传奇色彩。 二、错误!未指定书签。人物年表 1909年考入天津府立中学堂。 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6年升入本科国文门,曾著《文学革新申义》响应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1918年与同学罗家伦、毛准等组织新潮社,编辑《新潮》月刊。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为学生领袖之一。 1919年底赴欧洲留学,先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后转入伦敦大学,研究实验心理学、物理、化学和高等数学。 1923年入柏林大学哲学院,学习比较语言学等。 1926年冬应中山大学之聘回国,1927年任该校教授,文学院长,兼任中国文学和史学两系主任,同年在中山大学创立语言历史研究所,任所长。

1928年受蔡元培先生之聘,筹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同年底历史语言所成立,任专职研究员兼所长。 1929年兼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国上古史专题研究”及“中国古代文学史”。其间先后兼任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央博物院筹备主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北京大学代理校长等职。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任台湾大学校长。 1950年12月20日因脑溢血病逝。 三、错误!未指定书签。往事略集 他是胡适的学生,但死在胡适的前面,胡适说他是“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他的记忆力最强,理解力也最强。他能做最细密的绣花针工夫,他又有最大胆的大刀阔斧本领。他是最能做学问的学人,同时他又是最能办事、最有组织才干的天生领袖人物。他的情感是最有热力,往往带有爆炸性的;同时,他又是最温柔、最富于理智、最有条理的一个可爱可亲的人。这都是人世最难得合并在一个人身上的才性,而我们的孟真确能一身兼有这些最难兼有的品性与才能。” 可是恨他之极的周作人却认为傅斯年不过是一个外强中干的人,“又怕人家看出他懦怯卑劣的心事,表面上故意相反的显示得大胆,动不动就叫嚣,人家叫他傅大炮,这正中了他的诡计。”其中主要原因是1945年日本投降后,西南联大解散并迁回平津,

顾炎武简介

顾炎武简介 参考资料一: 中文名:顾炎武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613年 职业: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语言学家: 别名:原名绛,字忠清 出生地:苏州府昆山千灯镇 逝世日期:1682年 代表作品:《知录》、《音学五书》、《军制论》、《天下郡国利病书》参考资料二: 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江苏昆山人,尊称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曾参加抗清斗争,之后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著有《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他还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

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主张。他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 参考资料三: 顾炎武(1613年—1682年),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正因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因此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初九(2月15日)丑刻不幸逝世,这位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享年七十。 早年求学 顾炎武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1613年7月15日)生于昆山千灯镇,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原为顾同应之子,曾祖顾章志,顾氏为江东望族,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三人是顾炎武的外甥。顾炎武过继给去世的堂伯顾同吉为嗣,寡母是王逑之女,十六岁未婚守节,“昼则纺织,夜观书至二更乃息”,独

顾炎武与清代考据学

顾炎武与清代考据学 王俊义 前辈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论述清代考据学的发展时曾指出:“自明清之际起,考据学曾是一种很发达的学问,顾炎武启其先行,戴震为其中坚,王国维集其大成,其间卓然名家者无虑数十人,统称其为乾嘉考据学派。”事实也是如此,追溯乾嘉考据学派的渊源,首先提到的正是顾炎武。本文拟对顾炎武的学术倾向、他与乾嘉学派的联系、区别等问题,试作分析和探讨。 一、倡导经世重视实证的学术思想 顾炎武学术思想的鲜明而突出的特色,主要是针对明末以来的空疏学风而重视实证与博学,倡导具有批判求实精神的经世致用之学,提出了“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以及“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等命题。这些思想和命题,既推动了明清之际经世思潮的发展,也促进了经学在清代的复兴和乾嘉考据学的形成。 自宋元以来,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至明中叶,王阳明的心学盛行,良知之说风靡海内。降至明末,王阳明的心性良知之学,又日趋颓废没落。流风所及,一些封建士子孜孜以求功名利禄,为求捷径,不读经书本文,只是捧着“语录”讨生活。充斥学术界的是“置四海穷困于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然而,明末清初“天崩地解”的社会变动,及“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的残酷现实,迫使一些学者和思想家,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总结。明末空谈心性的学风则被视为祸国误民的重要原因。在对之进行抨击的同时,他们积极倡导经世致用的实学。如朱之瑜提倡学术要“经邦弘化,康际时艰”;李颙主张“匡时要务”,“学贵实效”;颜元更大声疾呼:“救弊之道,在实学,不在空言。”这些思想主张,汇集成为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思潮。而顾炎武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正是这一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空谈心性的学风,他尖锐指出:“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遗其粗。未究其本而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工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谈,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因此,顾炎武提出自己的治学宗旨是“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希望通过学术研究“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所以,他研究探讨的问题,多是“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以及“六经之旨”、“当世之务”,举凡兵、农、财赋、典制、舆地等等。 为了改变明末以来弃经书于不读的空疏学风,顾炎武又提出了“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的命题,这是顾氏学术思想的重要方面,既涉及他的学术思想渊源,也反映了他对理学中不同流派的态度。在《与施愚山书》中他明确指出:“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就是说宋以前尚无“理学”。接着又说,“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今之理学,禅学也。”2换言之,也

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三次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110065 课程名称中国政治思想史评阅教师 第三次任务 共四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平时作业三( 第九至第十一章) 评语: 评阅时间:年月日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宋代功利思想的代表人物有(ABCD )。 A.李靓 B.王安石 C.陈亮 D.叶适 2、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在富国方面,颁发了(ABCD )等。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免役法 D.市易法 3、宋明理学的政治思想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宋代主要以(ABC )为代表。 A.张载 B.程颐 C.朱熹 D.王阳明 4、张载从改革时弊的愿望出发,把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与北宋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提出了(ABC )等思想主张,这是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 A.为生民立道 B.仁道及人 C.足民 D.安民 5、朱熹不满于南宋的偏安一隅的局面和社会腐败积弊,提出了一些改良的政治主张,首先要改革军制,另外还提出了(BCD )等措施。 A.爱民厚生 B.打击豪强 C.防止兼并 D.减轻赋役 6、黄宗羲提出变法救世的具体措施有(ABC )。 A.至相权以分君权 B.设学校以监视朝政 C.设方镇以去集权之弊 D.正人心厚风俗 7、顾炎武政治思想主要包括(ABCD )。 A.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 B.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

C.“寓封建之意于郡县”的政治主张 D.正人心、后风俗的主张 8、顾炎武在反对君主个人独裁专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权治众的主张。分权的基本内容是(ABCD )。 A.辟官 B.莅位 C.理财 D.治军 9、王夫之以民本思想为基础,提出(AB )的治国策略。 A.宽以养民 B.严以治吏 C.行教化 D.爱民厚生 10、唐甄认为,贤君治国应该具备(ABCD )条件。 A.君主要抑尊 B.君主要向天下人求教 C.君主应该以节俭示天下 D.君主要知人善任,尚贤与能 二、填空题(每空1分,空10分) 1、宋代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是功利思想,以李靓为发端。 2、李靓认为天道与民心是一致的,君主要顺应天意,体察民心,把安民、“养民”作为首要的政务。 3、陈亮为传统的君道观赋予了新的内容,提出了“君臣戮力、事无不济”的君道观,将其作为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叶适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功利思想,这种功利思想是与民本思想相联系的,他的民本思想重在宽民。 5、张载政治思想的特点是具有改革时弊的倾向,是以他的天人合一论作为理论基础的。 6、二程的政治思想是以仁政思想为核心的,它是王道政治的根本。 7、王阳明政治思想上继承孔孟的仁政思想,提出了以“明德亲民”为核心的政治主张,这种政治思想是以其心学作为理论基础的。 8、顾炎武对宋明理学的批判远较黄宗羲彻底,成为其经世致用主张的思想前提。 9、明道救世求实精神,贯穿着顾炎武的全部政治思想,成为他整个政治思想的出发点。 10、唐甄认为,养民是为政最根本的出发点,是治理国家过程中的根本

浅谈傅斯年史学思想

浅谈傅斯年史学思想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在学术界,傅斯年以倡导“历史学只是史料学”而知名,强调“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认为“推论是危险的事”,对待材料要采取“存而不补”“证而不疏”的态度,反对作“疏通”的事业。但傅斯年在其古史研究的系列论文中,对史料之间的内在关联又作出了大量的疏通与推论,掺有不少个人的主观分析,俨然在其学术主张与史学实践之间形成了一个悖论。对此,傅斯年的好友俞大维和丁文江都有所认识,说傅是一个“Bundle of contradictions ( 矛盾的结合体)”。近些年来,有不少学者注意到了傅斯年学术思想中所存在的这一矛盾,但是就傅氏这一思想体系作出深入探讨的文章尚不多见。故笔者不揣浅陋,对此问题作较为系统的发掘,以就教于方家学者。 一、“史料革命”与科学史学的形塑 中国传统学术历经三千余年的发展,至清代已蔚为大观。然检视其发展历程,亦不无流弊,这首先表现在经学长期在政治上和学术上占据统治地位,历代

学者无不重视对其注疏与研究,以至一部经典被转相训诂、不断释论,而所使用的方法则是以文献证文献,很少脱离纸上考证的窠臼,“间有实物的研究,也是为了佐证或厘清文献里的记载”,这种“方法及材料是内循环式的”研究工作,使学术的发展笼罩在沉闷的氛围中,致使学者缺乏问题意识,思维囿于经典文献之中。傅斯年对学术演进中存在的这一积弊有着深刻的洞察,认为以经典为本体而不知扩充其他实物史料的研究,实为“书院学究的研究”,严重阻碍了学术的发展。他批评“欧阳修的《五代史》,朱熹的《纲目》,是代表中世古世的思想的”,“纯粹不是客观的史学”,大量春秋笔法的运用更是与学术发展的趋势相背离;后世学者不能借用新工具、扩充新材料而修的《元史》、《清史》已成了“官样文章”;现代学者如不能增益新材料,即使“照着司马子长的旧公式,去写纪表书传”,也只能是“化石的史学”[1]。由此傅斯年强调,史书纂修不能扩充新材料而仅是在形式上因袭前代,实际上已经走到了历史编纂的穷途末路,必须进行革新。学术演进的内在法则,迫使先进的知识分子去探寻学术发展的新道路,以冲破旧学术的罗网,开辟一片新天地。作为深晓西方近代学术理论与方法的现代知识分子,傅斯年勇于承担时代的重任,倡导革除传统学术的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