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下语文识字2 姓氏歌(教案)

一下语文识字2 姓氏歌(教案)

一下语文识字2 姓氏歌(教案)
一下语文识字2 姓氏歌(教案)

2姓氏歌

文本分析

本文的内容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一些常用姓氏寓于朗朗上口的儿歌之中。全文共两小节,第1小节前4行采用一问一答,分别以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方式引出姓氏“李”和“张”,后两行采用三字一句的形式介绍了两组音近姓氏“胡、吴、徐、许”。第2小节列举了《百家姓》中排名靠前的8个单姓以及“诸葛、东方、上官、欧阳”4个复姓,说明中国姓氏的多样性。全文读起来节奏明快,易于理解和背诵。本课渗透了中国传统姓氏文化,介绍的姓氏大多以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称说,主要有分解部件和偏旁称说两种方法,体现了合体字的特点。课后练习中还提到了以组词来介绍姓氏的方法。教学时,要借助介绍姓氏达到识字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于生活实践。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会写7个字。

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姓、氏、李、张、古、吴”6个生字和弓字旁1个偏旁,会写“姓、

什、么、双”4个字。

2.通过朗读,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识字方法,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了解名字。

明确:我们每个人的名字由两部分组成,即姓和名,一般前面是姓,后面是名。

2.游戏激趣。

教师事先准备几位学生的名字卡,如“赵云飞、王诗雨”等。教师随意抽出一张名字卡并念出名字,叫该名字的学生起立。教师问:“你姓什么?”该学生说出自己的姓。师生依此进行游戏,还可以学生间进行。

3.(课件播放《百家姓》音频)学生认真听,再分组交流:你听到了哪些姓氏?

4.板书课题(板书课题:姓氏歌),学习生字“姓、氏”,齐读课题。

(1)指名读。(提示:“姓”是后鼻音,“氏”是翘舌音)

(2)多种方法识记。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女+生=姓。

②用组词的方法识记:姓(姓名)(姓氏)(贵姓)氏(氏族)(摄氏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自主拼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和同桌合作读要求会认的生字,不会读的帮一帮,会读了夸一夸。

(3)和同桌合作读课文,想一想:儿歌共有几节?(2节。)每节讲了什么?(用两种方法介绍姓氏。)

2.交流反馈。

(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张、赵、周”是翘舌音,“孙”是平舌音,“李”的声母是“I”,“氏”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

(2)教师指导朗读:本课节奏轻快,有问有答,有分有合,读起来富有音韵美。第2小节由8个单姓和4个复姓组成,朗读时要注意姓氏之间的停顿,以及单姓与复姓的节奏变化。姓氏之间不粘连,读出节奏感。

(3)多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齐读、拍手读等。

三、趣味诵读,读中识字

1.(课件播放课文音频)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看。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1小节,将儿歌中你知道的姓氏涂上颜色。

3.同桌互读第1小节,比一比谁读得好。

4.指导学习第1~4行。

(1)指两名学生采用问答形式朗读前四行(可以找姓李和姓张的同学)。

生1:你姓什么?——生2:我姓李。生1:什么李?——生2:木子李。

生1:他姓什么?——生2:他姓张。生1:什么张?——生2:弓长张。

(2)多形式朗读:师生问答读、男女生问答读、同桌问答读、自问自答。

(3)指导识记生字“李”“张”。

①学生在文中圈出这两个姓,再自主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两个字的。

②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字形:“弓+长”组成“张”,认识弓字旁,知道含“弓”的字多与弓箭类武器、丝弦类乐器有关;“木+子”组成“李”。

③让班上姓李和姓张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姓。

④让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姓李和姓张的古代著名人物,如大诗人李白,三国时期的名将张飞等。

5.指导学习第5、6行

(1)(课件出示第5、6行)教师范读,学生用下画线标出新出现的姓氏。

(2)学生自读课文,再读一读这两行儿歌中的姓氏。

“古”“胡”“吴”的韵母相同,声母及声调不同;“徐”“许”声调不同,注意读准字音。

(3)运用加一加的方法介绍、认识生字。(师问生答)

师:什么胡?——生:古月胡。师:什么吴?——生:口天吴。

师:什么徐?——生:双人徐。师:什么许?——生:言午许

(4)(课件出示“徐”字)引导学生观察:介绍“徐”这个姓氏的方法和其他三个姓氏有何不同?(“徐”是通过“说偏旁”的方法来介绍的。)(5)拓展练习。

①运用“说偏旁”或“加一加”的方法介绍下面的姓氏。

黄(草头黄)程(禾木程)何(单人何)刘(立刀刘)

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

②同桌合作,仿照课文,用自己的姓氏来编姓氏歌。

你姓什么?我姓章。什么章?立早章。

他姓什么?他姓刘。什么刘?立刀刘。

……

四、练习背诵,书写生字

1.指名读第1小节,再全班齐读,然后自由背诵、同桌互背、指名背。

2.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动漫笔顺:姓、什、么、双)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笔顺及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

空间分布,同桌互动交流。

(2)教师利用课件及相关图片讲解书写要领。

左窄右宽。“生”第一横起笔于横中线,最后一横最长。

左窄右宽。“十”的横靠近单人旁中竖的地方起笔,在横中线上右行;竖靠竖中线右侧,收笔处比单人旁底端略低。

独体字。撇在竖中线上起笔,在横中线上收笔。“厶”的折角不能太大,所以起笔的撇段要倾斜一些,穿过中心,折笔处在

左下格,略往上斜。

左右结构。第二笔是长点,第四笔是捺,第二个横撇穿插到左下格。

(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书空练习,然后描红、临帖。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4)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5)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用熟字组成常用词语读读写写。如“什么、双手、姓王、双人”等。

五、拓展延伸,作业设计

1.教师简介我国的姓氏。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姓氏由母系传承,所以我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女字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氏开始由父

系传递。“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一个姓氏代表了一个家族的传承和发展,体现了同族同宗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姓氏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对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教师回顾课堂所学要点,做出小结。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赵、钱、孙、周、王、官”6个生字和走字旁、金字旁2个偏旁,会写“国、王、方”3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中国有很多的姓氏。

3.选择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教学重点

1.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仿照课文,学着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玩游戏,巩固旧知。

教师将写有班级学生姓氏的字卡背面朝上放在桌上,任意抽取一张给大家看,拥有这一姓氏的学生举手示意,其他学生看看班上谁的反应有误,如字卡上是“张”,结果有姓张的学生并未举手,姓江的学生却举了手。反应有误的学生来一段才艺展示。师生依此进行游戏。

2.(课件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再抢读。

姓氏李张古吴什么双

3.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知道的姓氏,比一比谁知道的姓氏多。

过渡:我国的姓氏还有很多,古人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里面收集了许多常见的姓氏,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二、研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第2小节,读准字音,用“”画出其中的姓氏。

2.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1)指名读第2小节,其他学生指出其在读音上的错误,教师正音。

“赵”“周”都是半包围结构,都是翘舌音,“孙”是平舌音;“钱”“官”是前鼻音,“王”是后鼻音。

(2)(课件出示生字:赵、钱、孙、周、王、官)指名认读。

3.教师重点指导识字。

(1)多种方法识记字形。

①加一加:钅 + 戋=钱子 + 小=孙一 + 土=王走 + =赵

②猜字谜:◇一加一(王)◇十一口人,挤歪门框(周)◇两口靠墙屋下站(官)

③组词识记。

钱(金钱)(钱财)(钱包)孙(孙子)(子孙)(儿孙)

周(周围)(四周)(周全)

(2)认识新偏旁。

①(课件出示:走字旁——)引导学生了解含“”的字大多和路程或走路有关。

②(课件出示:金字旁——钅)引导学生了解含“钅”的字大多和金属有关,再让学生交流生活中有哪些金属制品。多媒体出示项链、铁锅、铜钱、钉子、弯钩的图片及其名称,学生观察体会。

(3)鼓励学生仿照课文,用“分解部件”或“组词”方法识记“赵、钱、孙、周、王”等姓氏。

你姓什么?你姓什么?你姓什么?你姓什么?你姓什么?

我姓赵。我姓钱。我姓孙。我姓周。我姓王。

什么赵?什么钱?什么孙?什么周?什么王?

走字赵。金钱的钱。子小孙。四周的周。国王的王。

4.了解单姓和复姓

(1)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姓氏有何不同。(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是单姓,诸葛、东方、上官、欧阳是复姓。)

(2)教师联系历史或故事中的著名人物,如司马光、诸葛亮、欧阳修等,帮助学生理解复姓,还可以补充更多的常用复姓,如慕容、端木、公孙、皇甫等。

(3)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姓氏,并说一说是怎么记住这些姓氏的。

小结:中国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这是单姓;也有两个字的,如:东方、欧阳、上官等,这样的姓叫复姓。在生活中,我们要留心观察,这样就会了解到更多姓氏,学到更多知识。

5.学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并试着背诵。

三、游戏巩固,拓展延伸

过渡:学习了这么多关于姓氏的知识,我们要常常复习,这样才能巩固知识。在玩中巩固旧知识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哦!

1.同桌合作做问答游戏,可以边拍手边做。

生1:你姓什么?——生2:我姓张。生1:什么张?——生2:弓长张。

生1:你姓什么?——生2:我姓方。生1:什么方?——生2:方向的方。

2.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介绍自己姓氏的方法。(①分解部件;②说偏旁;③组词。)

3.学生选择恰当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1)先想一想自己姓什么,用哪种方法来介绍比较好,同桌之间互相介绍。

(2)请几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自己的姓氏。

4.读一读《百家姓》,找一找自己的姓氏,圈一圈自己熟悉的姓氏。

5.统计班级同学的姓氏:分别有哪些姓氏,哪个姓氏人数最多,哪个姓氏人数最少。

四、指导书写,作业设计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国、王、方)指名认读并口头组词。

2.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课件出示生字的动漫笔顺)学生观察字的笔顺及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进行书空练习。

(2)教师解析书写要点。

全包围结构。方框写方正,上下等宽。“玉”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独体字。第二横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三横间距相等,最后一横最长。

独体字。点写在竖中线上,横长且向右上斜行,“”要注意笔势的变化,起笔在中心点上,末笔撇舒展。

(3)学生先描红,再临写。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4)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师生共同评价,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和关键笔画。

(5)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教学反思

1.趣味诵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问一答这种互动式的朗读是低年级学生喜爱的朗读形式。教学中,我运用师生问答、生生问答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在问答过程中感受到了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同时,既揭示了生字的识记方法,也为学生之后运用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做好了铺垫。在充分的诵读中,我还解决了背诵任务,激发了学生了解姓氏文化的兴趣。

2.归纳方法,联系生活拓展运用。在学习课文之后,我引导学生归纳介绍姓氏的几种方法,即分解部件法、说偏旁法、组词法,然后进行拓展迁移,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将所学的方法加以巩固,享受学有所得的乐趣。

【部编版语文二上】识字2 树之歌 教学反思(3篇)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3篇) 《树之歌》教学反思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繁多、丰富,是一篇孩子们喜爱的韵文。这首儿歌只有4句话,分别从样子、颜色、习性和价值等方面概括出不同树木的特点。本课应结合地域特征,联系学生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认识多种树木、说出树木名称、创编儿歌、认识带“木字旁”的汉字就是水到渠成了。所以,本课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 一、教学效果 如何让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通过教学认识事物、发现并掌握识字规律,是这课教学要做扎实的事情。于是,我凭借插图,很容易就能把文中的树木名称与图对应起来,从而为孩子们建立了直观形象,随后再通过朗读巩固对树木的认识。有了直观认识后再把图画与汉字相对照,找出规律,即“木字旁”。不断引发学生思考,并把问题抛回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回家查阅资料,这样的课堂不仅有广度也有深度。 同时,加强朗读。在介绍完这首诗歌的写作特点后,请孩子尝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一节诗,可以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写起,例如蔬菜,水果,花……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概括能力,效果非常棒! 二、成功之处 1、本课我围绕几个大问题展开,且每次的问题都很明确,从总体到部分,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有梯度地训练孩子找出每一句中的

树、说出树的特点,进一步调动感官找出相应树的图片。学生在此环节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2、根据儿童诗的特点,我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 3、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不单单停留在读和背上,而是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懂得获取知识。 4、最后的创编儿歌环节,我引导孩子观察树木图片的特点,示范编儿歌,然后请同学大胆练习创编,及时纠正,让孩子们对更多的树木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不足之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在本课教学中,我在课文解读上花费时间较多,导致学生识字教学时间不足,没有给到孩子们充分的时间练习写字。此外,拓展环节,忽略了课后练习中的几种树木,没有把那几种树木创编到儿歌中,没有在情境中拓展延伸。此外,课后的几句有关树木的名言,也应作为重点之一,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四、改进措施 1、课文应让学生反复朗读,我一定照顾全面,把读作为基础,以后借用早读时间加强学生的读书。

《识字2》教学反思

识字2》教学反思 正如课前所预计的一样,这一课如果没有多媒体辅助,光靠一张挂图和教师的口头渲染,学生是很难入情入境的。所以,在教学第一行的时候,学生通过观察插图,还能感受到城楼的雄伟,读出一点气势来。 第二行,就云里雾里了。年幼的他们,对“国庆阅兵大典”一无所知,对祖国的过去不甚了了,又怎能产生自豪之感呢? 第三行,我结合当地刚刚过去不久的“ 6.28”旅游节举行的庆典活动,唤起他们的生活经验,他们的感觉找到了,朗读起来比较投入。 第四行,我当时灵机一动,结合孩子们暑假看的电视节目《小兵张嘎》,从旧中国的贫穷落后谈起,到现在的日益强大,唤起他们的自豪之感。但这么一来,时间就拖延了,一节课的时间,就只 用在了朗读、理解上,没能安排时间写 字。

总体感觉比较架空,还是我说得多,学生没有真切地获 得情感体验。晚上坐在电脑前,翻到《识字2》,一边研读,一边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猛然间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自己错过了文本的最便利资源——插图! 这篇词串是通过对国庆阅兵大典的描写让孩子感受祖国的繁荣与强大的,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教学的难点也是在第二行词串。其实,只要利用好插图,不用多媒体播放,也能突破难点的。 此时,天安门广场已是三军的海洋。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中站立得整整齐齐的威武雄壮的三军战士,感受我军纪律之严明、队伍之浩荡;通过让他们观察空中飞行表演的战斗机、长安街徐徐开过的坦克,感受到我军战斗力量之强大,让他们知道:我们有一支不可战胜的队伍,他们是保护我们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相信如果以这为切入点,学生自豪之情的激发就比较容易了。 识字课是以识字为重点的。本课我采用了归类识字的办 法,即将同偏旁的字归类教学,这样便于字理的分析,学生记起来相对会快一些。不过,这效果还得等明天听写过后才知道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真希望遗憾能越来越少。我想,唯有将研读教材

部编版二年级获奖教案识字2 树之歌

识字2 树之歌 教学目的: 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树木。 教学重点: 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二、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画下来。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借肋图片,读词语。 4.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读一读,记住生字的读音。 5.小组合作学习,做猜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读音。 三、朗读感悟。 1.“找朋友”游戏:出示图片,找生词卡片。 2.对照图片,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一说你都做过什么,并且说说你的感受。 3.有节奏地读词语。 4.说一说:小组合作学习,给“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这些汉字各组一个词。 四、读书比赛。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语。 2.师生合作读词语。师做动作,生读词。 3.同桌两位同学合作读词语。 二、学习汉字,记住字形。 1.小组合作学习: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字形。 2.全班汇报:你记住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的? 三、指导书写。 1.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比较:“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的区别。 3.教师范写:“杨”。 4.学生练习写字:小组互评,教师评价。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预习新课。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本课在设计教学时,首先我特别重视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以识字为切入口,以识词为中介,最后再以诵读活动来巩固加深识字、识词的成果,把看图到识字、识词,诵读连为一体。同时,注意处理好各部分的轻重。 2.本课重点还应是识字、写字。所以我着重抓了识记字形、写字训练的教学。在分析字形时,我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识字经验,从而记住字形。学生可以用形声字归类法、组词拓展法、熟字比较法等方法记住生字。另外我还提醒学生要严格按笔顺去描红、临写,把字写规范、美观。本堂课写字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姓氏歌

第一课时

、诵读汇报: (课件出示 3《百家姓》) 1. 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2. 说说百家姓里都有哪些姓氏?结合家人、同学和朋友 的姓 氏说一说。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 多少。 在有 些地区读音容易混淆,读文时可借助拼音帮助读准 “姓”为后鼻音,“氏”“赵”“周”为翘舌音, 孙”是平舌音,要重点正音。 四、学习偏旁,写字指导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课件出示 5和 6) 姓什么双国王方 1.认读字词,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 4),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 )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他 姓什么?他姓张。 ) 古月胡, 口天吴。 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弓长 张。 双人徐,言午许。 中国姓氏有很多,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 上官,欧阳 ?? 【设计意图 :拍手游戏 朗读课文,既增添了学 习的兴趣,又扫除了朗 读的障碍,认识了生 字,解决了难字的读 音。】 设计意图:继续遵循 、游戏活动 新课 教学 分钟 指导正音:韵文中“吴、胡” “徐、许”读音相近,

读准:翘舌音“什 双”,后鼻音“姓 双 王 方”。 2.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同学名字卡,圈一圈同学的姓氏,读一读。 (2)出示姓氏卡片,同桌来认一认,说说谁的姓名里 藏有这个姓氏。 (3)做“拼一拼”的游戏。学生用打乱的部件拼成生 字。如将“弓”和“长”拼成 “张”。 (4)可以结合生活积累认读“姓氏、张口、张开、良 好、花钱、孙子、子孙”等词语。 3.学习新偏旁。(课件出示 7) 认识 “弓字旁”和“走字旁” “钅”,书空笔顺,找出 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走”的字多与行走 有关,含有“ 钅 ”的字多与“金属”有关。指导写好偏旁 “弓字旁”、“走字旁”和“ 钅”。(板书:弓 走 钅) 4. 指导书写,重点指导 “国、姓”。(课件出示 8) “国”, 方框要写得方正,上下宽度要相等。“玉” 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中间一横写在横中线上。 可以回顾“回”字的书写,复习全包围的字“先外后 内再封口”的书写顺序。 “姓”左窄右宽。右边“生”字部分第一横写在横中 线上,最后一横最长。 在上册 学习了“妈”的基础上,巩固女字旁的书写横 变短,不要露出头。 3.笔顺记忆生字笔顺,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 学生描红书中生字,并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 临写。 5. 教师巡视并进行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 一画写端正。 课堂作业新设计 部编教材的识字要点, 多元识字,使用“圈一 圈、认一认、拼一拼” 、 “组词”的方法识记生 字。生字的书写指导, 教会学生正确的书写 方法。】 【设计意图: 对重难点 生字的书写指导, 培养 学生爱 写字的 兴 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 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 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2 树之歌 名师教案

识字2 树之歌 文本分析: 本课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课文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观察树木的形状,描写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及梧桐树叶像手掌的特征。第二句观察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第三句观察树木的习性,写出了木棉喜暖和桦树耐寒的不同习性。最后一句介绍了两种被誉为“活化石”的树以及香溢满园的桂花树。这首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常识性较强,却洋溢着浓浓的情趣,语言平实,修辞恰当,所选树木具有代表性,贴近儿童生活。文中插图与儿歌中的树木对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白桦、木棉、梧桐、榕树、水杉、银杏、金桂、柏树、枫树、松树、杨树,直观展示了各种树木的特点,符合儿童图文学习的心理特征。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提前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树木,看看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以便课上交流。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并了解了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学生学习本课生字有一定的基础。尤其是本课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树,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也有生活中不太常见的,它们身上的自然常识极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树的相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掌握偏旁归类识字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 朗诵、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带有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识字2 树之歌

识字2 树之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1)猜谜语:冬天光着头春夏长绿发,就有一只腿,小鸟喜欢它。(猜一植物)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2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2)填空:本课讲了几种树,分别是: 三、认读生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1.请学生找到木字家族的字。想一想这些树都有什么特点?教师随机讲解。 (1)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2)(课件出示3:杨树图片)杨:杨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杨树高)。 (3)(课件出示4:榕树图片)榕:榕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榕树壮)

(4)(课件出示5:梧桐树图片)梧桐:“梧桐”树叶像什么?(手掌)谁能用“梧桐”说句话? (5)(课件出示6:枫树图片)枫:枫树到了秋天是什么颜色?(红色) (6)(课件出示7:松柏树图片)松柏:松柏有什么高洁的品质?(松柏不畏严寒,一年四季常青) (7)(课件出示8:木棉树图片)木棉:木棉的喜好是什么?(喜暖在南方) (8)(课件出示9:桦树图片)桦:注意这个字读四声“huà”一边生长在哪里?(耐寒长在北疆) (9)(课件出示10、11:银杏、水杉图片)银杏、水杉:这两种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被称为活化石,存在已很久远。)(10)(课件出示12:金桂树图片)金桂:金桂树的特点是?(开花满园香) 2﹒我们学的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左面的偏旁表示的是字的意思,右边的青字表示字音,这些字左面的偏旁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3﹒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掌握偏旁。 1.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13)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壮、杉”为翘舌音,“松”为平舌音,读“sōng”。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桐”是“木+同”,“化”是“亻+匕”。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杨”是“扬”换掉“扌”加“木”。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板书:壮、杉、化) (1)(课件出示14:“壮、杉、化”笔顺图)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注意:所有带“木”字的字,第四笔撇都变成点。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识字2 姓氏歌 教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 姓氏歌教学反思 识字2 姓氏歌教学反思 (一) 优点: 1.遵循部编教材的识字要点,多元识字,使用“圈一圈、认一认、拼一拼”、“组词”的方法识记生字。生字的书写指导,教会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 2.明确介绍姓氏的方法很多,本文使用了两种方法:分解部件和说偏旁的方法。又增加了组词法介绍姓氏。既总结了全文,又承接了课后习题。 不足之处: 我想办法抓住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本领,但是,感觉做的还不够。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设计一下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轻松地学习。 (二) 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些常用姓氏寓于朗朗上口的儿歌之中。全文共两小节,第一小节前4行采用一一问答,分别以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方式引出姓氏“李”和“张”,后两行采用三字句的形式介绍了两组音近姓氏“胡、吴”“徐、许”。第二小节列举了《百家姓》中排名靠前的八个姓氏,以及“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四个复姓,说明中国姓氏之多,以及中国姓氏的多样性。全文读起来节奏明快,易于理解和背诵。 本课渗透了中国传统姓氏文化,介绍的姓氏大多以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称说,主要有分解部件和说偏旁两种方法,体现了合体字的特点。课后练习中还提到了以组词来介绍姓氏的方法。教学时,要借助介绍姓氏达到识字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得到了以下效果: 1.趣味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课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识字2姓氏歌附板书

2 姓氏歌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 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师生) 2.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 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 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 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3) 组词。 (4)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 生描红。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一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 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 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识字2 姓氏歌(教案)

2姓氏歌 文 本 分 析 本文的内容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一些常用姓氏寓于朗朗上口的儿歌之中。全文共两小节,第1小节前4 行采用一问一答,分别以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方式引出姓氏“李”和 “张”,后两行采用三字一句的形式介绍了两组音近姓氏“胡、吴、徐、 许”。第2小节列举了《百家姓》中排名靠前的8个单姓以及“诸葛、 东方、上官、欧阳”4个复姓,说明中国姓氏的多样性。全文读起来节 奏明快,易于理解和背诵。本课渗透了中国传统姓氏文化,介绍的姓氏 大多以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称说,主要有分解部件和偏旁称说两种方法, 体现了合体字的特点。课后练习中还提到了以组词来介绍姓氏的方法。 教学时,要借助介绍姓氏达到识字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于生活实 践。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 旁、金字旁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 产生兴趣。 教 学 重 点 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会写7个字。 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 时 安 排 2课时 1.认识“姓、氏、李、张、古、吴”6个生字和弓字旁1个偏旁,会写“姓、什、么、双”4个字。 2.通过朗读,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学习识字方法,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了解名字。 明确:我们每个人的名字由两部分组成,即姓和名,一般前面是姓,后面是名。 2.游戏激趣。 教师事先准备几位学生的名字卡,如“赵云飞、王诗雨”等。教师随意抽出一张名字卡并念出名字,叫该名字的学生起立。教师问:“你姓什么?”该学生说出自己的姓。师生依此进行游戏,还可以学生间进行。 3.(课件播放《百家姓》音频)学生认真听,再分组交流:你听到了哪些姓氏? 4.板书课题(板书课题:姓氏歌),学习生字“姓、氏”,齐读课题。 (1)指名读。(提示:“姓”是后鼻音,“氏”是翘舌音) (2)多种方法识记。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女+生=姓。 ②用组词的方法识记:姓(姓名)(姓氏)(贵姓)氏(氏族)(摄氏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自主拼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和同桌合作读要求会认的生字,不会读的帮一帮,会读了夸一夸。 (3)和同桌合作读课文,想一想:儿歌共有几节?(2节。)每节讲了什么?(用两种方法介绍姓氏。) 2.交流反馈。 (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张、赵、周”是翘舌音,“孙”是平舌音,“李”的声母是“I”,“氏”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 (2)教师指导朗读:本课节奏轻快,有问有答,有分有合,读起来富有音

【20秋部编版语文二上】识字2 树之歌 表格+文本式教案(共3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文本式+表格式(共3篇) 2 树之歌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结合图文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些树的特点。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学习懂得要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 4.能正确朗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三句话,并与同学交流自己对它的理解。 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梧”等15个生字,读记“杨树”等8个词语,能正确书写“杨”等10个字。 难点 结合图文和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些树的特点。 1.多种方式识字 利用形声字识字:熟读儿歌后,圈出儿歌中的树木名称,然后与插图一一对应、从而识记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同时进行偏旁归类识字。 运用字理识字:“疆”字的左边是一个“弓”字和一个“土”字,表示以弓记步来丈量土地,右边的三横两田表示田之间的疆域界限。 借助语境识字:“耐”和“守”可结合“桦树耐寒守北疆”来猜测“耐”的大概意思,通过组词“忍耐、耐心、耐力”巩固识字。 运用生活实际识字:“掌”字,可以让学生通过指指“手掌”,摸摸“掌心”这些动作进行识记。 2.朗读指导 儿歌朗读基调轻快活泼,可采用同桌合作读、小组比赛读等方法;“杨树高、榕树壮、像手掌”等词语要适当重读……通过语速、语调的变化掌握朗读技巧,读出儿歌的节奏和韵律,

体会不同树种的不同特点。 3.语言运用 儿歌语言生动有趣,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树木特点写得生动形象。教学“梧桐树叶像手掌”时,可通过观察枫树树叶、银杏树叶,引导学生创编儿歌,如“银杏树叶像扇子”,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拓展延伸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仿写儿歌。 1.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认读要求会认的生字,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树木?在文中圈出来。 2.多媒体课件:搜集各种树木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 2.通过看图和学儿歌,能认识11种树,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 3.能规范、端正地书写“杨、松”等10个字。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视频导入:各种树木的图片或视频。 课件出示: 森林

识字2 树之歌 优秀教案

《树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松、柏、杉、桂”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 4、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5、培养学生热爱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1、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 2、会写“松、柏、杉、桂”4个生字。 难点:1、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2、培养学生热爱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幻灯片。 学生准备:课前观察相关树木,收集树木的资料。 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儿歌视频《大树妈妈》,导入新课。 孩子们喜欢听儿歌吗?(生:喜欢)这节课我们先来听一首儿歌吧。名字叫《大树妈妈》。 大树妈妈真有爱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树木的儿歌《树之歌》。(课件出示课题) 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看“树”这个字是什么偏旁?(“木”字旁)“木”字旁一般与树有关。《树之歌》讲的就是关于树的儿歌。请孩子们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导入:儿歌中写了哪些树呢?它们都有什么特点?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吧。 1、请孩子们读一读这首儿歌。要求: (1)自由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儿歌一共介绍了几种树?把它们的名字圈出来。 2、小朋友们都会读了吗?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你们找到了哪些树呢?请按顺序来说一说。 生汇报:找到了11种树木。有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3、学习词语,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带拼音树木名称。

《识字2》教学反思案例

《识字2》教学反思案例 《识字2》教学反思案例 课前透视 《识字2》共有十二个词语,展示了学校生活的多姿多彩,描绘了一幅幅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学校生活画面。教材配有六幅插图,用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通过读词语,想画面,识生字,一定会感到非常熟悉、亲切、有趣。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加深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已经深有体会。教材中的这些词语与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相同或相近,读起来感到熟悉和亲切,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时,运用教材,联系实际,创设情境,不仅要识好字,还要将词读出韵律美。在积累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信息资料 1、实物投影仪、生字、词语卡片。

2、展示校园生活的课件、轻音乐磁带。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小朋友们,我们学校的课内外活动丰富多彩。你喜欢哪一项,说给同学们听听。》今天这一课里向我们介绍了好多学校活动,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采用联系实际方式,从学生的喜好出发,带学生进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为识字教学打下情感铺垫。) 2、看图:多媒体课件展示学校生活的图片,学生边看边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哪一项活动是自己喜欢的? (校园活动与学生密切相关,图片的出示创设了情境,易于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对话平台 自读 1、借助图画读本课词语,画出要求不认识的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记。 3、同座互读互听,相互正音,点评。 4、同座利用生字卡片相互检查生字的读音。 (自主识字,重点突出,学生之间的检查,提高了识字效果,培养了识字能力) 指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读准“琴”(前鼻音)和多音字“模”。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树之歌》优质教案

识字2 树之歌 教学目标: 1、认识“树”,感受树的象征意义,提高赏析散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品味,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去解读文本。 3、理解课文的文化情怀与都市色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合作探究文本中“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①比较“菩提”与“棕榈”的抗争精神。 ②通过探究整合学生在导学案中出现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熟知本文的形神、情理、虚实。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二、补充资料 三、导入新课 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在她的笔下创设了两个浪漫的形象----橡树与木棉,它们作为人间真情的代表深入人心;道家学派的先哲庄子也提到了一棵树,在它的寓言中,凤凰非此树不栖息,它就是梧桐,梧桐既是庄子对滚滚尘世的追求。那么,作家林?b>d德笔下的那些树,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思索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树》。 四、展示课件 让学生辨别不同的树的图片(捕捉课文细节), 设疑:你最喜欢作者笔下的哪一种树? 五、品读全文,理解课文 1、这是一篇谈论树的散文,在课文中都谈到了哪些树?重点说到得有哪几种? 提示:菩提树、圣诞树、棕榈、桑、松 重点:菩提树、圣诞树、棕榈 2、寻找文中关于菩提树的描写并思考:菩提树在本文中有什么特点?其象征意义是什么? 提示:谦逊地生长在都市的盲点 这桑科乔木缓缓飘落下无数艳丽的花朵,继续灌溉着大地,一面柔和覆盖在一个青年的双肩上 菩提树高雅的气质,的确隐喻着觉者一生 关联佛教象征着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 ----静穆安详,令作者肃然起敬,产生一种敬仰之情(作者态度) 补充:菩提树似乎天生来就与佛教渊源颇深,据传说,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答摩?悉达多,他年青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终于有一次在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所以,后来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印

识字2 姓氏歌(教案+反思)

2.姓氏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会用不同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了解姓氏文化,培养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读背课文。 难点:知道姓氏的正确读法,对中国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活跃课堂 1.出示课件,播放《百家姓》表演视频。(学生专注观看) 2.(教师简单讲解《百家姓》)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今天的课文《姓氏歌》。(板书课题) 3.教写“姓”。(结构、笔顺、注意点、左窄右宽) 二、初读课文,了解中国姓氏 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边听边画出要求会认的字,自由练读。 2.指导学生正确拼读下列汉字,指导正音。 姓氏李张赵孙周官双 (1)多种方式练习认读:个别读、全体读、开火车读。 (2)学习三个新偏旁: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 3.播音乐,加动作,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圈出姓氏,说说课文有几节。 4.同学们,熟读课文后,谁来说一说课文中都提到了哪些姓氏?(李、张、胡、吴、徐、许……) 三、品读课文,学习第一节 1.自由读、齐读第一节。 2.师生采用问答式朗读第一节,课件相机出示内容。 (1)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分解部件”的方法介绍姓氏) (2)拓展练习: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等。 3.同桌用玩拍手歌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4.用不同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结合课后练习“照样子做问答游戏”,引导学生发现“方”采用的是组词的方法介绍姓氏的。(拆字法、组词法) (1)课件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什么方?方向的方。 (2)实践活动。你姓什么呢?老师(同桌)问,你来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树之歌教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树之歌教案新人教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和树木有关的归类识字,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学习目标 1.会认“梧、桐”等14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生字。了解形声字构字特点,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背诵课文,能够感知儿歌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会认“梧、桐”等14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生字。了解形声字构字特点,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趣说话 1.多媒体课件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10种植物的图片。激趣谈话: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逛植物园?谁能主动担任导游一职,给大家介绍这些树读的名字吗?(学生读出名字,课件出示相应汉字,看字读词。) 2.结合图片,说话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它是什么树,有什么特点?“,说说图上的内容。例如:杨树高大挺拔。 3.过渡:同学们,这些树朋友在和我们捉迷藏,它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快来找一找,认识一下它们吧!(板书课题:树) 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找一找儿歌中的树朋友。学习“梧、桐、枫、松、柏、桦、杉、桂”8个生字。 (1)(课件出示木字旁的8个生字)学生自由读儿歌,圈画出树的名称,自己练习读两遍词语。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这些汉字都是木字旁,表示属于草本类,与植物有关。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 2. 组织学生展开识记生字游戏。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反思

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四篇课文,此篇课文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传统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连接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古老文化。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抓住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理念: 在学习本篇课文之前,我想通过图片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形象地去感知传统节日的热闹、喜庆。从而,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的时间、习俗活动,再去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底蕴,懂得要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本课的导入语是:“同学们呀,刚才老师从教室门口就看到你们脸上洋溢着微笑,那你们此时的心情是愉快极了,现在呢,老师想让同学们带着这份愉快的心情来倾听一首儿歌,我们开始吧!”以一首儿歌开篇的形式,让学生从歌声中探索听到了什么,说一说?能知道它是什么节日时唱的吗?从而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我认为我在导入语的运用上,缺乏衔接语。并在多媒体出现故障时,缺乏教育机智,这是我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学会预设可能发生的事情后的解决措施。在“我会认生字”教学方面,我应该多方面、全方位地去让学生练读,并采取多样化形式,从而促进学生的读认能力。在读组词这一环节,我应该先让学生齐读而不是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领读,这样有利于优等生带动后进生的学习。以后,我会注意对生字加强练读的多样化学习。在进入课文

品读环节,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从而找出课文中提到的有几种节日,并用横线画出来。接着,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猜测是描述的哪个节日,然后让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最后老师出示课文内容,并齐读,从中你知道节日的习俗活动有哪些?这个节日是在哪一天?以这样的设计,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对节日有了多少的了解。最后,提示学生看最后一句和开头有什么新的发现和联系,引起共鸣。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我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巩固课文:说说本文所介绍的这些节日有哪些民俗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本课重点的掌握和吸收。让学生齐读,老师出示带节奏的课文,一起练习。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我通过设计三个问题,从易到难,从浅入深进行解决,我还让学生说一说除了本课学习的传统节日外,你了解的我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还有哪些?抓住扼要点,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从而,抓住本课教学的难点,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乐趣。在最后的学写生字环节,我从让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占位入手,分析字的框架,需要注意的笔顺写法,并让学生在书本上描红练习,使学生牢记生字的正确书写。但在这一环节,我没有让学生多练习领读,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上是我对本节教学的反思,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当然,以后我会在教学上多多反思问题,并及时解决。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2 树之歌(教案) (2)

2 树之歌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 15 个生字,会写“杨、壮”等 l0 个字,会写“杨树、 树叶”等 8 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 11 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但也有少数一部分 学生基础较差,个别同学头脑不够聪明,反应慢。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抓住了学生的年 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根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规范口语表达、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与人交往合作能力以及大量读书的习惯。 【教法建议】1.引导学生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不仅让学生说出自己关注的词句,还要谈自己对这些词句的理解。同时要鼓励学生通过摘抄等方式积累、运用这些词句。 2.借助图片,了解课文的内容。能够借助图片、关键句、表示动作的词语说清课文内容。 3.能够清楚地介绍一种有趣的动物。清楚地介绍,说出有趣之处;示范介绍,礼貌提问或补充。 【教学重点】朗诵、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 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保护树木。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初步感知儿歌内容。(重点)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你知道这些是什么树吗?(杨树关键能力 必备品格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2.了解一些树木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难点)

识字2 姓氏歌 教学反思

识字2 姓氏歌教学反思 (一) 优点: 1.遵循部编教材的识字要点,多元识字,使用“圈一圈、认一认、拼一拼”、“组词”的方法识记生字。生字的书写指导,教会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 2.明确介绍姓氏的方法很多,本文使用了两种方法:分解部件和说偏旁的方法。又增加了组词法介绍姓氏。既总结了全文,又承接了课后习题。 不足之处: 我想办法抓住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本领,但是,感觉做的还不够。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设计一下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轻松地学习。 (二) 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些常用姓氏寓于朗朗上口的儿歌之中。全文共两小节,第一小节前4行采用一一问答,分别以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方式引出姓氏“李”和“张”,后两行采用三字句的形式介绍了两组音近姓氏“胡、吴”“徐、许”。第二小节列举了《百家姓》中排名靠前的八个姓氏,以及“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四个复姓,说明中国姓氏之多,以及中国姓氏的多样性。全文读起来节奏明快,易于理解和背诵。 本课渗透了中国传统姓氏文化,介绍的姓氏大多以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称说,主要有分解部件和说偏旁两种方法,体现了合体字的特点。课后练习中还提到了以组词来介绍姓氏的方法。教学时,要借助介绍姓氏达到识字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得到了以下效果: 1.趣味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课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

2018年一年级语文下识字2姓氏歌教案

学科: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识字2 姓氏歌 教案设计人、执教人:永州市蓝山县楠市中小吕智锋 教材解析: 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一些常用姓氏寓于琅琅上口的儿歌之中。全文共两小节,第一小节前4 行采用一问一答,分别以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方式引出姓氏“李”和“张”,后两行采用三字一句的形式介绍了两组音近姓氏“胡、吴”“徐、许”。第二小节列举了《百家姓》中排名靠前的八个姓氏,以及“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四个复姓,说明中国姓氏之多,以及中国姓氏的多样性。全文读起来节奏明快,易于理解和背诵。本课渗透了中国传统姓氏文化,介绍的姓氏大多以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称说,主要有分解部件和偏旁称说两种方法,体现了合体字的特点。课后练习中还提到了以组词来介绍姓氏的方法。教学时,要借助介绍姓氏达到识字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此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预设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姓、什、么、双、国、王、方”等七个生字。 2.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姓氏文化。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突破方法:拆分字的构造,掌握生字的字形。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突破方法:通过集体齐读《百家姓》,交流姓氏故事,游戏体验突破。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你自豪地告诉大家,你姓什么。(抽多个学生回答。)(运用幻灯片2) 师:在我们这个小小的班级里,就有姓王的、姓李的、姓刘的……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姓呢? 师:我们的姓是从祖辈传下来的。中国人的姓有几千种。有些研究中国姓氏的专家把常见的姓氏列了一个表,叫《中华百家姓》,读起来顺口,便于记忆,就像一首歌谣。(运用幻灯片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改编的一小部分。(教师板书:《姓氏歌》)(运用幻灯片1)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了哪些姓?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运用幻灯片4)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指名读。(运用幻灯片5)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2树之歌(1)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2树之歌(1) 2 树之歌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能听写课后8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1)猜谜语:冬天光着头春夏长绿发, 就有一只腿,小鸟喜欢它。(猜一植物)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2 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2)填空:本课讲了种树,分别是 。 三、认读生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1.请学生找到木字家族的字。想一想这些树都有什么特点?教师随机讲解。(1)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2)(课件出示3:杨树图片)杨:杨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杨树高)。 (3)(课件出示4:榕树图片)榕:榕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榕树壮) (4)(课件出示5:梧桐树图片)梧桐:“梧桐”树叶像什么?(手掌)谁能用“梧桐”说句话? (5)(课件出示6:枫树图片)枫:枫树到了秋天是什么颜色?(红色)(6)(课件出示7:松柏树图片)松柏:松柏有什么高洁的品质?(松柏不畏严寒,一年四季常青) (7)(课件出示8:木棉树图片)木棉:木棉的喜好是什么?(喜暖在南方)(8)(课件出示9:桦树图片)桦:注意这个字读四声“huà”一边生长在哪里?(耐寒长在北疆) (9)(课件出示10、11:银杏、水杉图片)银杏、水杉:这两种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被称为活化石,存在已很久远。) (10)(课件出示12:金桂树图片)金桂:金桂树的特点是?(开花满园香)2﹒我们学的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左面的偏旁表示的是字的意思,右边的青字表示字音,这些字左面的偏旁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3﹒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掌握偏旁。 1.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13)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壮、杉”为翘舌音,“松”为平舌音,读“sōng”。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桐”是“木+同”,“化”是“亻+匕”。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杨”是“扬”换掉“扌”加“木”。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板书:壮、杉、化) (1)(课件出示14:“壮、杉、化”笔顺图)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