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生活复习导学案14

经济生活复习导学案14

经济生活复习导学案14
经济生活复习导学案14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最新考纲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要求。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本课概览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小康社会

(1)总体小康特点:我国已经达到的小康,是__________的、

________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小康目标: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全面

惠及十几亿人口的______水平的小康社会。

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__________发展。

(2)全面改善__________。

(3)建设__________,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

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闪记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科学发展观

(1)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____________,是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____________。

2.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1)提高________________,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快转变______________,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统筹__________,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__________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__________,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高频考点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核心突破

1.必要性

(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

“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2.基本内涵

内涵要求

第一要义发展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把

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

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以人

为本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基本要求全面

协调

可持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

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

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根本方法统筹

兼顾

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

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

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命题探究

动态发布命题特点

2011天津文综·12(1)

2010天津文综·1 2010新课标全国卷·14

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有时也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学生运用科学发展观解

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1(2010·天津文综)长期以来,对经济快速增长的片面追求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在建的中新

天津生态城以修复、保护生态为主旨,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城建成后,将实现可再生能源广泛利用、节水生活化、城区无垃圾等目标。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

①以人为本②全面发展③协调发展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命题点2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实际问题

训练2(2011·天津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中国与世界部分经济指标对比

三大产业结构比例*(2009年)研发经费占

GDP比重

单位GDP二氧化

碳排放量(2008年)

中国∶∶

%

(2009年)中国

世界平均

世界平均3∶28∶69

%

(2007年)

材料二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总量从3 645亿元增长到397 983亿元,年均增长%。“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温家宝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根据上述材料解释为什么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误区警示

易错点经济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提醒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强调“量”,经济发展不仅强调“量”,更注重“质”,片面强调经济增长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训练3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下列措施中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是()

①着力探索经济发展规律②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努力实现经济

较快增长③创新发展理念④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五个方面的建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高频考点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核心突破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

重大举措重要性具体措施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是国家发展战

略的核心,是提

高综合国力的

关键

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

自主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

创新道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系国民经济

全局紧迫而重

大的战略任务

一道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

业化道路。一方针:坚持扩大国内

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三转

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

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

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

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

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

新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解决好农业、农

村、农民问题,

事关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大局,

必须始终作为

全党工作的重

中之重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

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

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节约资源

和保护环境的

基本国策,关系

人民群众切身

利益和中华民

族生存发展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

略的突出位置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

距实现共同富裕,

创造构建和谐

社会的必要条

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

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

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

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

发展

训练4(2011·海南单科)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增加值

比重(%)

城镇化

43[4][][4]

率(%)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根据图表,概括“十一五”规划主要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情况。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应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图表所列出的经济发展目标

题点2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

训练5(2011·福建文综)材料一福建是海洋大省,大陆海岸线长达

3 051公里,约占全国的1/6,居全国第二。“十二五”期间,我省

将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福建省海洋经济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从2000年的31∶∶转变为2010年的∶∶,但与2010年我国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47∶48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偏大。

材料二

请分析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应如何促进福建省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误区警示

易错点经济增长速度越快越好

提醒经济发展不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是强调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的统一,强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训练6当前,存在于某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头脑里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这种落后观念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是

)

A.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全面进步

B.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

C.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D.加快小康社会的进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2011年3月14日,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1.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才能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创造新的优势、占据有利位置。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4.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5.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行对外开放与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6.既要发挥市场调节,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据此回答1~2题。

1.产业结构调整必须()

①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②把增强自主创

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③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④用高新技术产业代替传统产业

A.①②B.③④C.②③

D.①④

2.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必须()

①深化改革,建立起有利于经济集约型增长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

境②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扩大“中国制造”的出口③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绿色工业和绿色消费模式,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④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促进自主创新,全面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3.右图是我国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在一些产品尤其在高耗能产品上存在着成本剪刀差。这给我国国内企业的启示是()

①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②提

高产品科技含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③转

变企业发展方式,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④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W 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十二五”目标

高新技

产业产

占工业

产值比

研究开发

投入占国

民生产总

值的比

重(注)

投资、消

与出口

的比率

单位国内

生产总值

能耗下降

比率

劳动者报

酬占GDP

的比重

十一

25%%

45∶40∶

15

%40%以下十二

35%%

35∶47∶

18

20%50%

2% 时,这个国家才具备基本的创新能力。2% 是国际公认的临界点。

根据上述表格中的信息,你认为W 市在“十二五”期间将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中国科学院2011年7月29日发布了一份关注中国GDP发展质量报告称,与以前的绿色GDP相比,中国GDP质量指数并非只侧重考虑资源与环境代价(自然资本),也平行考虑社会和谐与民生幸福(社会资本),还考虑发展观念与管理水平(行政资本)。这表明()

①GDP的增长,就是国家财富的增加和居民幸福指数的提高②

中国GDP质量指数比中国绿色GDP指数更科学合理③优化中国GDP质量指数以促进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为目的④我国更关注可持续性发展和居民的幸福

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

2.2011年11月,国务院工信部发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规定一般公务和执法执勤用车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 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细则》的实施是()

①运用价格调控资源配置②推动节能减排的必然要求③民

主立法科学立法的体现④建设廉洁高效政府的客观要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2011上半年安徽省消费、投资、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负%。根据上述数据结合现实情况,投资的比例过大不利于经济结构转型,该省要实现经济结构优化,以下做法符合当前实际的是()

A.提高存贷款利率,引导消费的健康快速增长

B.降低贷款利率,促进投资快速增加

C.优化进出口结构,大力促进出口且支持必要的进口

D.努力增加人民收入,稳定物价,扩大内需

4.2011年10月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山东沂蒙革命老区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有关政策的通知》,确定对沂蒙革命老区18个县市区,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时,参照执行国家扶持中部地区的有关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

()

①有利于促进山东区域协调发展②有利于增强沂蒙革命老区

区域竞争力③有利于山东省消除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④是加快沂蒙革命老区发展的根本之策

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

5.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

注:美、日、英三个发达国家海洋经济绝对值分别是我国的14、13和5倍,其海洋产值占GDP的比重平均高出我国~个百分点。

材料二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明显,广东、山东和上海占到全国海洋产值的53%以上;海洋开发仍以利用自然资源为主,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占全部海洋产业增加值的77%,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产值只占5%左右;海洋经济发展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比较严重。

材料三山东加快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强化全省的海洋意识,按照陆海统筹原则,优化海洋产业布局,促进海洋三次产业、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发展、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海洋国内开发与国际合作相协调,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

(1)请你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我国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提出合理化建议。

课时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72分)

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新目标是党中央的总体战略部署。据此回答1~3题。

1.《诗经·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现阶段,我国已经实现初步小康,并正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奋斗。

下列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确的是

()

A.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小康

B.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C.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只是水平仍比较低

D.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有()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②基本实现现代化③三大差别扩大的趋势根本扭转

④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A.③④B.②③④C.②③

D.①④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3.读漫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这样做的意义是()

①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②有利于发挥工业的主

导作用,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③有利于缩小工农、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④是国家宏观调控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表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广大人民的心愿,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据此回答4~7题。

4.一段时间内,一些人把GDP的增长当作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标准,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片面认识,在实践中带来了危害。其主要表现在()

A.否认了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基本点

B.GDP增长了,社会财富却减少了

C.忽视了农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D.忽视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5.从2011年起,山东省青岛市将在崂山、黄岛、胶南、平度和莱西等六区市推行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在青岛市“全覆盖”。假若要以该新闻事件为背景写一篇时政论文,评述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可运用的观点是()

①有利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以人为本②有利于完善社会保

障体系,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③应发挥财政的作用,有利于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④有利于扩大内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6.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要()

①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②始终把发展作为党和

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

7.上海市在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中增加了两项内容,一是科技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二是环境保护投入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上。这一举措体现了

)

①该市把科技和环境作为中心工作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

展观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④该市根据本地实际制定计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科学发展观是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据此回答8~12题。

8.为实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国务院提出,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等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需要()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新型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

②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

④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2011·新课标全国卷)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打电话、看电视等。“十二五”规划纲要

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纳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实施产

业创新发展工程。我国之所以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因为

( )

A.它利润高,发展快

B.它是基础性产业

C.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它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

10.漫画启示我们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有利于

()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②实现城乡经济同步发展

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④落实科学

发展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1.下表列出了我国近六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

200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六年来精神表明()

①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②大力发展农

村经济是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③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④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是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

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③④

12.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举措。中部崛起是为了()

A.使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

B.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C.加快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经济交流

D.加快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复习学案【主干速记忆】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知识体系】 【知识梳理】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有与发展的基础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动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产品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够提升劳动力的质量,提升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交换、消费(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四环节。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必要性+重要性) (1)生产决定消费,这要求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3)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别,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持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2.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1)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合的部分,调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合的部分,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基本制度。 (3)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和科技进步与创新。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公有制经济: 1.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全国来说,有的地区和有的产业能够的有所差别。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水平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居支配地位。 4.态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它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升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三)非公有制经济 1.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2.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原因:①从根本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决定的,个体、私营等非公制经济发

高一经济生活导学案学生版2.1

高一经济生活导学案2.1 制作人:安星星陈冰凤段翔鹏校对:寇建刚 学习目标---导航 一、学习目标 1.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2.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3.理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4.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5.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分析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难点: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基础梳理-----预习 (一)供求影响价格 1.影响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 间接: 直接: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来实现的, 2.供求变化对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供不应求——价格——“_____________”——方市场(起主导作用) 供过于求——价格——“_____________”——方市场(起主导作用)。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最终是由价值的。价值是价格的,价格是价值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 2.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决定的,而是由决定。 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说明劳动生产率越高,反之越低。二是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少,说明劳动生产率越高,反之越低。 (2)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分 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分别引起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2)若其他因素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比,与个别

经济生活学案(消费类型)

襄樊三中经济生活(必修1)学案﹙5﹚ 课题: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 一、学习目标 1、重点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及恩格尔系数。 2、难点 对贷款消费的理解 二、预习导引 1、居民的消费水平主要受哪两大因素影响? 2、消费的分类﹙注意分类标准即按照交易方式、按消费对象、按消费的目的﹚ 3、什么是消费结构和恩格尔系数? 三、知识梳理(见《金牌学子》p19-20) 四、知识拓展 1、全面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见《金牌学子》p20) 2、准确理解消费结构和恩格尔系数(见《金牌学子》p21) 3、理解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常用的一种收入差别的测量指标,其数值在0~1 之间。数值越高,收入分配的不均等水准越高。按照国际通常标准,基尼系数在0.3 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达到 0.6则属于危险状态。自2000年开始,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 年上升。1978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317,2006年则升至0.496。我国贫富差别在扩 大 五、易混知识 1、国家鼓励公民贷款消费。 2、恩格尔系数越大,表明消费结构层次越高;系数越小,说明消费结构层次越低。 3、恩格尔系数与生活水平成正比。 4、物价越低,生活水平越高。 5、消费就是生活消费。 六、经典回放 1.(09江苏卷8)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说明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 2.(08广东卷9)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6.1%。这表明() A.从收入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B.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经济生活导学案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一、学习目标: 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了解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 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二、重点难点: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三、自主探究: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社会再生产及四个环节的关系 任何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的不断和,这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的一切;和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和。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 原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的需要,是的要求。 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A、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基础;B、才能摆脱的状态,缩小与的差距,以至发达国家,充分显示;C、才能不断增强,提高我国的。 2.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1)要完成根本任务,一定要坚持不动摇,坚持以为中心,聚精会神搞,一心一意谋。 (2)通过,生产关系中与不相适应的部分,上层建筑 中与不相适应的部分。 (3)提高素质 (4)加快,大力推动。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 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四、学习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1.随着人们休闲方式的不断升级,昔日的网球、保龄球等“贵族运动”,如今已成为平民时尚,人们对休闲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也在增加。人们休闲方式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A.居民收入稳步增加B.商品服务价格持续下降

C.社会经济不断发展D.消费热点不断出现 2.在过去几年里,我国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一直在60%左右,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每增长1%,即可带动GDP增长0.5%。这说明() A.只要增加居民收入就能推动经济增长 B.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C.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D.有效需求不足会制约经济的增长 3.自从彩电、冰箱、洗衣机在城市普及后,城市消费进入了新一轮消费升级的储备期,必 须有新一代“领航产品”的出现,才能带来新的消费热点。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 A.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动力 B.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新的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D.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 4.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是() A.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 B.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C.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网上购物成为潮流 D.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绿色食品业的迅速发展 5.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家电工业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方式和娱乐方式,这说明() A.消费促进生产B.消费决定生产 C.消费反作用于生产D.生产决定消费 6.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由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藏羚羊和北京燕组成的五个“福娃”组成。由于人们对“福娃”的喜爱,企业都争取通过合法途径在自己商品上印上“福娃”图样。材料反映了() A.消费是生产的目的B.生产决定消费 C.消费一定促进生产D.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7.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这说明() A.消费决定生产B.生产和消费互相促进 C.生产决定消费D.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8.社会再生产包括四个方面,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直接的生产过程 B.直接的交换过程 C.直接的消费过程D.直接的分配过程 9.2007年1月29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科技创新。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不断增长。这表明() A.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B.高新技术产业将取代传统产业 C.科学技术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D.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非选择题: 10.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发展生产力?

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一、考点概览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①市场与计划②市场调节及其局限性③市场配置资源④规范市场秩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②宏观调控 二、考向定位 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主要立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重点考查市场调节及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 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多以措施类和体现类为主,集中于市场的缺陷和宏观调控措施。材料题多以措施类为主,立足经济发展形势,具体考查资源配置方式,重点考查宏观调控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系 三、高考复习策略 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为主线,明确了资源配置中市场与计划两种手段的运用。复习本课时要把握一对关系,明确两项保障和三个特点。一对关系就是市场与计划的关系。两项保障,即从市场秩序维护和宏观调控两个方面认识对市场缺陷的弥补。三个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特征。 2.立足单元与教材结构:本单元立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明确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复习中必须明确资源配置两种手段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系,资源配置方式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系。立足整个教材,必须认识宏观调控与物价、消费、就业、分配、生产的关系。 3.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主线,所以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 ①结合2015年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特别要关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注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与国家经济发展走势,认识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这是高考命题的兴奋点。 ②结合我国通过宏观调控手段促进就业,发展生产,维护公平等措施,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③结合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分析市场配置资源的缺陷,认识规范整顿市场秩序的重要性及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名师点睛〗: 一个关系→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一个治本之策→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三个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复习精品导学案(三)

《经济生活》复习导学案(三) 一、考点要求 1.重大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导致居民消费以享受型为主。 2.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3.消费贷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当前消费水平,是因其能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 4.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应多发行纸币。 5.物价水平越低,说明消费水平越高。 6.扩大内需就是鼓励超前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节制消费。 7.恩格尔系数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8.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9.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食品支出越来越少。家庭消费以享受资料消费为主。 10.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不可取的。 11.贷款消费属于超前消费,适度消费就是限制消费。 12.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就是限制消费。 三、选考真题 1.近年来,浙江走上了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路子,绿色消费成为风尚。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A.保护消费者健康 B.节约资源 C.可持续性消费 D.减少污染 2.一般说来,人们预期未来有失业风险就会节制当前消费。 3.“不需现金,扫码就行”,这句广告语道出了“扫码”成为时尚的一个原因,“扫码消费” A.减少流通所需的货币量 B.降低支付风险 C.提高消费的便利性 D.增强消费信心 4.为了提高英语能力,小明使用信用卡透支98元购买了一本权威词典。按消费目的划分,这属于 A.生存资料消费 B.享受资料消费 C.发展资料消费 D.贷款消费

四、模拟题 1.“舌尖上的浪费”有悖于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2.下表为近三年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发展主要指标(单位:万亿元)。从中可以推断出 A.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B.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C.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拉大D.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3.下表为某省2015-2017 年经济发展部分调查数据,从中可以看出该省() A.居民生存资料消费量正逐年减少 B.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发展同步 C.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会高于农村居民 D.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提高了总体消费水平()4.近年来,浙江走上了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路子,以节约资源为核心的绿色消费成为风尚。 ()5.“一贵一贱,极而复反”体现了商品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6.(名校协作体)11.春节促销期间,甲乙两种商品都打六折,甲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200%,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30%。假设其他情况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②乙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③若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 ④若居民收入不断减少,则乙商品的生产会先受到冲击

高三学案—经济生活-4

课时: 2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学生人数: 【课题】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考纲要求】 1.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教学目标】 1.生产与消费之间是什么关系? 2.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有什么重要意义? 3.当前,我国应当怎样发展生产力? 4.我国的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各包括哪些范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各处于什么地位? 5.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6.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7.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制度? 【复习重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复习难点】各种经济成分的地位及实现 【内容分析整合】由对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引出我国经济制度改革和现行经济制度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复习自测讲解 【学情分析】本届高三文科学生基础薄弱,复习要侧重基础知识的夯实,适当进行拓展【教具使用】多媒体学案 【教学过程】 一、快速前测 1.(2011高考天津卷)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原来几十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3小时;加之高速动车二等票的价格仅为180元,而乘飞机的最低费用一般也要400以上,致使以往乘坐的人大多改成动车。于是,2011年夏秋季航班计划取消了武汉---南京的所有航班。这种现象说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水平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③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011高考江苏卷)2010年,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快增长,全年共完成23186.8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民间企业投资额所占比例分别是23%、13%和64%。这说明 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B.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C.多种所有制经济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

高中政治最新-经济生活复习导学案20181 精品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最新考纲 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本课概览 一、分配制度 1.生产决定分配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含义:在__________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 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______________,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__________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__________的社会地位。 (4)地位: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____________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______地位。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效率与公平 1.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____________关系,实现经济发展、__________。 (3)措施 ①坚持和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__________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__________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________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复习导学案 一、本单元复习重难点 (1)识记和理解消费的反作用 (2)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3)理解我国实行的经济制度的原因及坚持该制度的基本要求 (4)理解公司经营发展成功因素 (5)识记和理解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二、请自主构建本单元主干知识体系 三、本单元基本问题回顾(从课本中找出相应知识,上课抽背)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消费的反作用) 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4.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的作用 5.公司的两种形式的区别;公司制的三个优点; 6.公司经营发展成功因素有哪些? 7.就业问题(为什么;怎么办?) 8.劳动者维权问题(权利有哪些?为什么?怎么办)? 9.投资方式有哪些?特点(从风险与收益两个角度) 四、本单元易错知识点(请改正)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都占有支配地位。 3.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5.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市场地位都是平等的。( 6.公司的执行机构是股东大会及董事会。 7.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8.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营利。 9.只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树立自己的品牌),就能提高公司的竞争优势。 10..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增多。 11.储蓄存款比较安全,没有风险。 五、合作探究,学以致用

合作探究一 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 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 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合作探究二 春暖花开之际,我省某校高一(1)班开展以“走出书本,走进社会”为主题的研学旅行 活动,邀你同行。 走进企业:感悟民营经济活力 同学们参观了我省一家著名高新科技民营企业,了解到安徽省十分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 2014年,民营经济发展提速,活力进一步激发. 201 4年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表 注:截至2014年底,全省私营企业45.6万户、个体工商户183.4万户,但同江浙相 比,安徽民营企业在数量、质量、规模上仍有较大差距,制约安徽经济的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安徽省重视发展民营经济的经济依据。(8分) 合作探究三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坚持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 球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注重依 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同时,江淮集团还通过海内外 并购、联合等做强做大企业,其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结合材料,分析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之路给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了那些宝贵经验? (12分) 合作探究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安庆地处皖西南,是农业和人口大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而且城乡、 区域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作为劳务输出大市,进城务工收入是一些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近 年来,我市家庭人均年收入涨幅明显,但由于大多数农民工未经过职业培训、就业观念陈旧, “有些活不愿干,有些活干不了”,务工工资收入不尽如人意,同时,出于对物价上涨、医疗、 养老等方面的顾虑,“有钱不敢花”成为一种消费常态,严重制约了我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 (1)请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分析我市城乡居民整体消费水平不高的原因。(10 分) (2)请用“生产、劳动经营”的知识,给破解我市农民工就业、增加务工收入难题提出合 理化的建议。(8分) 六、主观题解题指导 一审: 审设问----知识范围、主体、题型 审材料----提炼有效信息 二联:把设问和材料联系起来 三结合:材料、教材、时政观点相结合 四原则: ①表达书面化、术语化、观点化 ②答案条理化、段落化、序号化 ③语言组织陈述化,忌疑问、反问化 ④由大到小或者由小到大阐述,注重逻辑化。

经济生活第2课导学案教师概要

《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复习目标】 1、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2、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3、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4、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6、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自主构建知识框架】 【考点详解】 考点一: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1、间接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来实现的。 2、直接因素:商品的。 (1)供不应求时,价格升高,出现“”的现象。 (2)供过于求时,价格降低,出现“”的现象。 【即讲即练】 1、2014年夏季,吉林、辽宁等地发生63年来最严重的干旱,这些地区的农作物大多遭遇“掐脖旱”,导致玉米等庄稼产量减半甚至绝收。这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有() A、玉米价格上涨——猪饲料生产企业改用大麦作原材料——生猪养殖规模扩大 B、玉米种植户收入减少——来年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农田水利建设受到重视 C、来年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减少——猪肉价格上涨——生猪养殖规模扩大 D、玉米种植户收入减少——玉米价格上涨——猪饲料生产企业改用大麦作原材料 2、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粮食生产和粮食价格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下列因素中,导致粮食供给曲线如右图中由S向S1变动的因素有 S ①日本、巴西、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率提高 ②发达国家因为参加世贸组织谈判削减了农业补贴 ③以生物质能源替代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 ④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农业劳动力加速流失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气候、时间、地域、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它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因为改变了 A、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 B、该商品的价值量 C、该商品的供求关系 D、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4、能源问题已成为影响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保证石油安全,减轻国际石油价格频繁、剧烈的波动对我国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我国启动了战略石油储备计划,拟建立四个大型石油储备基地。增加石油储备可以稳定国内石油价格。这说明 A、价值决定价格 B、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C、供求影响价格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5、现如今“房奴”这个名词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房价过高,是催生“房奴”的直接原因。针对“高房价”,下面相关认识正确的是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价格变动的影响导学案

《经济生活》价格变动的影响导学案 【学习目标】——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了解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的影响,明确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一般规律。 2.理解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明确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3.理解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自主阅读课本,在教材中圈划出问题答案,试着快速记忆。 1、价格变动生活消费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_______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_________对它的购买。(价格变动与消费需求之间的一般影响规律也叫需求法则) (2)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_________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又称需求弹性)是不同的。___________ 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 ___________ 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故价格变动对___________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_________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针对训练1】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变动。在日常生活中,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较小的一组商品是() A.轿车、食用油 B.蔬菜、米面、日用调味 C.金银首饰、高档手表 D.海鲜产品、电脑、轿车 (3)相关商品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_____________的影响,而且受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①在可以_________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_______________,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有____________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__________,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_______;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________ 。 【针对训练2】消费旺季的来临,往往会带动生猪市场供应偏紧,生猪价格上涨。当猪肉价格上涨且居高不下时,很多家庭会更多选择购买鸡肉,引起鸡肉需求量增加。这种现象说明() A.鸡肉的价值量比鸡肉大 B.生产鸡肉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C.猪肉与鸡肉互为替代品 D.猪肉与鸡肉是互补品 【针对训练3】上海某公司王经理需要每月到丹阳提货,他算了一笔账,坐汽车需要36元,时常3小时;坐火车仅需50元,1小时35分就到了。比较下来,他成了火车的常客。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王经理火车常客的原因。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调节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________ ,这时生产者会________ 生产规模, ________ 产量;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________ ,这时生产者 ________ 生产规模,________ 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________ 时,为了________ 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________ ,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_______,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是通过_______与_______相互制约实现,因此价格的调节作用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外在表现。 【针对训练4】由于紫菜价格不断攀升,许多农户准备来年增加投入,提高产量。这充分说明了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这一影响表现在()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导学案

《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导学案 【学习目标】——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理解四种不同消费心理的特征并作出区分。 2.理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应遵循的消费原则。 3.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不同的消费行为。 【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自主阅读课本,在教材中圈划出问题答案,试着快速记忆。一. 消费心理面面观 1.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影响 (1)消费心理是指贯穿消费活动全过程的思维活动的总和,其形成经济、社会、文化等客观因素与个人性格、爱好等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针对训练1】消费者的心理对消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企业据此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是经营成功 的重要因素。下列企业的经营战略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应的是()A.企业高薪聘请影视明星作为产品代言人——利用消费者的求异心理 B.企业采用个性化产品设计和私人订制模式——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C.企业大量生产物美价廉的高性价比产品——利用消费者的求实心理 D.企业依靠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利用消费者的攀比心理 【针对训练2】用尽“洪荒之力”的游泳运动员傅园慧是2016年奥运会最火的运动员之一。据悉傅园慧的广告身价约为800万元。商家通过体育明星代言,利用的是消费者的()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实心理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1.______________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也带来了不同消费观念的碰撞。 2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1)量入为出,________消费。要在自己的 __________________之内进行消费。既要反对不考虑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这是缺乏理智的;又要反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人们的______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____________的发展。 (2)避免盲从,__________消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理智的。坚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_______________,避免 _____________,避免 ___________________的倾向。(3)保护环境,______________消费。(1)绿色消费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主旨,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绿色消费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分类回收,循环再用;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的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针对训练3】目前,买房、买车、结婚等方面的高额消费现象时有发生,“房奴”“车奴”“婚奴”等说法在中国悄然流行。面对这种现象,正确的消费态度应该是() ①坚持适度消费,量入为出②坚持理性消费,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增长 ③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④树立绿色消费观,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A. ①② B.③④ C. ②④ D.①③

经济生活《市场配置资源》导学案

扬州市新华中学教学案 学科政治年级高一主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_______ 编号 017 ___________ ★课题:第九课(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1)阐释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2)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 场秩序的重要性;(3)理解市场调节的优点与局限性。 2. 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根本性质的能力,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事例对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能力,以及文字、口头表达能力;(2)市场有效发挥调节作用要有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学会全面看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2)树立起学法、懂法、守法的观念。★学习重点: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以及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 ★学习难点:市场配置资源的手段。 ★学习过程: 【导学菜单】——我来预习(完成填空) 一、市场调节 1. 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社会资源的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人类需求的② 之间的矛盾,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2. 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③ ______________ 。 3. 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④ ____________ 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 济。 4. 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在市场经济 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⑤ 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⑥来由市场调节的。 5.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通过⑦ 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面对市 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⑧ _____________ 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 二、市场秩序 1. 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⑨_______________ 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 市场规则 (1) 重要性: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⑩ _______________ 来维护。 (2) 表现形式: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作出具体规定。 (3) 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准入规则、 _________________ 、市场交易规则等。要实 行统一的市场监督,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不正当竞争。市场交易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3. 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高三一轮复习教学案《经济生活》第

三仓中学2011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教学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考点展示] 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理解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 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知识疏通] ●知识结构 供求影响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多变的价格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的影响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知识串讲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很多,如商品价值、供求关系、货币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宏观政策等,其中只有商品价值对价格起决定作用,但通常情况下,价格的变动主要受供求的影响。

价格、供求和价值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不能说“决定”),而价值与供求无关(价值只取决于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供求影响价格 1、供求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等是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间接因素通过直接因素起作用。 2、供给、需求对价格的影响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量”字不能少)多,则商品价格低;反之亦然。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量”字不能少)多,则商品价格高;反之亦然。 特别提示:供给、需求对价格的影响和价格对供给、需求的影响正好相反,试从以下题目体会: 题:2009年粮食减产,出现粮食价格六年来的全面上扬。这说明() A、供给影响价格 B、需求影响价格 C、价格影响供给 D、价格影响需求 题:中国目前的轿车盈利空间大,使得其他投资者纷纷加入这一行业。这说明() A、供给影响价格 B、需求影响价格 C、价格影响供给 D、价格影响需求 3、买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1)卖方市场: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起主导作用。 (2)买方时常:供过于求,“货多不值钱”,起主导作用。 注:买方市场与通货紧缩的关系、卖方市场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见前面有关阐述)。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 1、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注意三个词语:“现有”、“正常”、“平均”。 (1)“现有”: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而是现在的。 (2)“正常”:正常条件是指某一生产部门里,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条件,不是指绝大部分厂商的条件。 (3)“平均”: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决定的生产某商品的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平均时间,不是指绝大部分厂商的平均劳动时间,而是指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平均劳动时间。

经济生活第二课教学案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学案)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学习目标】:供求关系与价格;价格与价值;商品的价值量;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重难点】: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供求影响价格 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哪些?(间接因素;直接因素) 间接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 直接因素:商品的 关系 (1) 供不应求: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价格会 ,出现 的现象。 (2) 供过于求: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价格会 ,出现 的现象。 【对点训练1】2018年入夏,我国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农作物大面积绝产,为了防止因为灾害带来的粮价上涨,中央政府决定,向市场大面积投入储备粮。这样做的依据是( ) A .生产决定价格 B .价值决定价格 C .供求影响价格 D .供求决定价格 【对点训练2】 周末,小陈同学陪妈妈逛商场,看到下图的情景,向妈妈解释了产生这一情景的下列几种原因,其中合理的是( ) A .不正当竞争引起洗衣机市场的混乱 B .洗衣机供过于求致使商家争抢客源 C .洗衣机质量优劣决定其销售量大小 D .洗衣机供不应求引发的经济现象。 思考1:即使供不应求,一辆普通自行车的价格再涨,也不会比一辆汽车的价格高,即使 供过于求,一台彩电电视机的价格再降,也不会比一台收音机便宜。讨论:决定价格既不能无限制上涨,也不能无限制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2:甲、乙、丙、丁都是独立经营的生产者,他们都生产布匹,当时绝大部分布匹都 用织布机生产。甲、乙、丙用织布机,丁用手工织布,生产同样一匹布,甲耗费10小时,乙耗费12小时,丙耗费8小时,丁耗费20小时,试问:一匹布的价值量由谁的劳动时间来决定? 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有什么意义?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是价格的 ,价格是价值的 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 价格与价值量成 。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 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 ,与 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 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价值总量 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生产率

经济生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学案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部分课标导航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二、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识记: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信用制度的主要容,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 ②理解: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市场配置的方式、优点与不足,规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方式。 ③运用:结合经济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市场如何调节资源配置,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准确理解市场调节的功能。 2、能力目标:学会用辨证的、看问题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节约意识、规则意识、诚信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 2、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 3、规市场秩序 第二部分课前预习案 【预习围】教材P78-81. 【预习时间】20分钟。 【预习方法】依据导学案,通读课本,搞好勾画,初步掌握重点容,把握教材体系。查阅资料、梳理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梳理知识】 一、市场调节 1、资源配置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2)基本手段:和。 2、市场经济的含义:的经济。 3、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有哪些? 二、市场秩序 1、必要性:只有具备______、______的市场秩序,形成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2、如何维护市场秩序? (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___________来维护。 ①市场规则的形式:市场规则以、、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②市场规则的容:规则、规则和规则,其中市场交易必 须、、、,禁止强买强卖,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

高一经济生活第十课第一框导学案

高一经济生活第十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识记:总体小康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2. 理解:总体小康的特点、全面小康的特点、小康社会建设的不平衡性。 3. 运用:结合我国及本地经济建设的现状,分析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意义。【学习重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学习难点】我国总体小康水平存在的不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远景。【知识梳理】认真阅读课本85—87页,完成课时练第76页的自主学习。 【问题探究】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我国建设总体小康的历程是什么? 2、总体小康的表现有哪些?(从微观和宏观上看) 3、总体小康的特点是什么? 2、全面小康社会有什么特点?

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有哪些新要求? 2、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有什么特点? 【精练拓展】 《诗经·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社会状况是() A、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B、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 C、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D、殷实的小康社会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 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②人民生活同步富裕③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二十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 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②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