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据结构栈和队列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栈和队列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栈和队列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掌握数据结构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和操作,通过实验加深对栈和队列的理解。

1.实验原理

1.1 栈的原理

栈是一种具有后进先出(LIFO)特点的数据结构。在栈中,只允许在栈顶进行插入、删除和访问操作,并且这些操作仅限于栈顶元素。

1.2 队列的原理

队列是一种具有先进先出(FIFO)特点的数据结构。在队列中,元素的插入操作只能在队列的一端进行,称为队尾。而元素的删除操作只能在队列的另一端进行,称为队头。

2.实验要求

2.1 实现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

●栈的基本操作:压栈、弹栈、获取栈顶元素和判断栈是否为空。

●队列的基本操作:入队、出队、获取队头元素和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2.2 进行相应操作的测试

●对栈进行插入、删除、访问等操作的测试,并输出测试结果。

●对队列进行插入、删除、访问等操作的测试,并输出测试结果。

3.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10

●开发工具:C++编译器

4.实验步骤

4.1 栈的实现

步骤1:定义栈的结构体,包含栈的容量和栈顶指针。

步骤2:根据栈的容量动态分配内存。

步骤3:实现栈的基本操作函数:压栈、弹栈、获取栈顶元素

和判断栈是否为空。

步骤4:进行栈的相关测试。

4.2 队列的实现

步骤1:定义队列的结构体,包含队列的容量、队头和队尾指针。

步骤2:根据队列的容量动态分配内存。

步骤3:实现队列的基本操作函数:入队、出队、获取队头元素和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步骤4:进行队列的相关测试。

5.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栈的测试结果

●压栈操作测试:将若干元素压入栈中。

●弹栈操作测试:依次弹出栈中的元素。

●获取栈顶元素测试:输出栈顶元素。

●判断栈是否为空测试:输出栈是否为空的结果。

5.2 队列的测试结果

●入队操作测试:将若干元素入队。

●出队操作测试:依次出队元素。

●获取队头元素测试:输出队头元素。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测试:输出队列是否为空的结果。

6.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实验结果表明,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能够正确实现,并且满足预期的功能。

附件:实验源代码、实验报告中使用的图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

1.数据结构:指记录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2.栈:一种具有后进先出特点的数据结构。

3.队列:一种具有先进先出特点的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上机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上机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上机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加深对数据结构中各种基本数据结构 和算法的理解,并掌握其应用方法,提高编程实践能力。 2、实验内容 2.1 实验环境 2.1.1 硬件环境: - 计算机配置:操作系统,处理器,内存 - 其他硬件设备:无 2.1.2 软件环境: - 开发工具:版本 - 编程语言:版本 - 其他相关软件:无 2.2 实验任务 2.2.1 任务一、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实现 - 需要实现线性表的初始化、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

- 使用自定义的数据结构实现线性表,例如顺序表或链表。 2.2.2 任务二、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实现 - 需要实现栈和队列的初始化、压栈、弹栈、入队、出队等基本操作。 - 使用自定义的数据结构实现栈和队列。 2.2.3 任务三、树和图的基本操作实现 - 需要实现树和图的初始化、遍历、添加节点、删除节点等基本操作。 - 使用自定义的数据结构实现树和图。 2.3 实验步骤 2.3.1 任务一实现步骤: 1、按照实验要求,设计并实现线性表的初始化函数。 2、根据实验要求,编写线性表的插入函数,可以在指定位置插入元素。 3、编写线性表的删除函数,可以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 4、实现线性表的查找函数,可以根据元素值查找对应位置。 2.3.2 任务二实现步骤:

1、设计并实现栈的初始化函数。 2、编写栈的压栈函数,将元素添加到栈顶。 3、实现栈的弹栈函数,将栈顶元素弹出。 4、设计并实现队列的初始化函数。 5、编写队列的入队函数,将元素添加到队尾。 6、实现队列的出队函数,将队首元素出队。 2.3.3 任务三实现步骤: 1、设计并实现树的初始化函数。 2、编写树的遍历函数,可以按照先序、中序、后序等方式遍历树的节点。 3、实现树的添加节点函数,可以在指定节点下添加子节点。 4、编写树的删除节点函数,可以删除指定节点及其子节点。 5、设计并实现图的初始化函数。 6、编写图的遍历函数,可以按照广度优先或深度优先方式遍历图的节点。 7、实现图的添加节点函数,可以添加新的节点。 8、编写图的删除节点函数,可以删除指定节点及其相关边。

数据结构栈和队列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栈和队列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栈和队列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栈和队列的数据结构,加深对栈和队列的理解,并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掌握它们的基本操作及应用。 2.实验内容 2.1 栈的实现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数组和链表两种方式实现栈。我们将分别实现栈的初始化、入栈、出栈、判断栈是否为空以及获取栈顶元素等基本操作。通过对这些操作的实现,我们可将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2.2 队列的实现 同样地,我们将使用数组和链表两种方式实现队列。我们将实现队列的初始化、入队、出队、判断队列是否为空以及获取队头元素等基本操作。通过对这些操作的实现,我们可进一步了解队列的特性,并掌握队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实验步骤 3.1 栈的实现步骤

3.1.1 数组实现栈 (详细介绍数组实现栈的具体步骤) 3.1.2 链表实现栈 (详细介绍链表实现栈的具体步骤) 3.2 队列的实现步骤 3.2.1 数组实现队列 (详细介绍数组实现队列的具体步骤) 3.2.2 链表实现队列 (详细介绍链表实现队列的具体步骤) 4.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栈实验结果分析 (分析使用数组和链表实现栈的优缺点,以及实际应用场景) 4.2 队列实验结果分析 (分析使用数组和链表实现队列的优缺点,以及实际应用场景) 5.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栈和队列这两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并利用它们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我们通过对数组和链表两种

方式的实现,进一步加深了对栈和队列的理解。通过实验的操作过程,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设计和实现基本的数据结构,这对我们在日 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6.附件 6.1 源代码 (附上栈和队列的实现代码) 6.2 实验报告相关数据 (附上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 7.法律名词及注释 7.1 栈 栈指的是一种存储数据的线性数据结构,具有后进先出(LIFO) 的特点。栈的操作主要包括入栈和出栈。 7.2 队列 队列指的是一种存储数据的线性数据结构,具有先进先出(FIFO)的特点。队列的操作主要包括入队和出队。 7.3 数组 数组是一种线性表的数据结构,用连续的存储空间来存储相同 类型的元素。数组的特点是可以通过下标来访问元素。

数据结构栈和队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理解栈和队列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知道在何时使用那种数据结构。 (2)重点掌握在顺序栈上和链栈上实现栈的基本运算算法,注意栈满和栈空的条件。 (3)重点掌握在顺序队上和链队上实现队列的基本运算算法,注意循环队队列满和队空的 条件。 (4)灵便运用栈和队列这两种数据结构解决一些综合应用问题。 二、实验环境和方法 实验方法: (一)综合运用课本所学的知识,用不同的算法实现在不同的程序功能。 (二)结合指导老师的指导,解决程序中的问题,正确解决实际中存在的异常情况,逐步改善功能。 (三)根据实验内容,编译程序。 实验环境: 三、实验内容及过程描述 实验步骤: ①进入Visual C++ 6.0 集成环境。 ②输入自己编好的程序。 ③ 检查一遍已输入的程序是否有错 (包括输入时输错的和编程中的错误),如发现有 错,及时改正。 ④进行编译和连接。如果在编译和连接过程中发现错误,频幕上会浮现“报错信息”, 根据提示找到出错位置和原因,加以改正。再进行编译,如此反复直到不出错为止。 ⑤ 运行程序并分析运行结果是否合理。在运行是要注意当输入不同的数据时所得结果 是否正确,应运行多次,分别检查在不同情况下结果是否正确。 实验内容:编译以下题目的程序并调试运行。 1)、编写一个程序algo3- 1.cpp,实现顺的各种基本运算,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程序并完成如下功能: (1) 初始化栈s; (2) 判断栈s 是否非空;序栈个主

(3)挨次进栈元素a,b,c,d,e; (4)判断栈s 是否非空; (5)输出出栈序列; (6)判断栈s 是否非空; (7)释放栈。图3.1 Proj3_1 工程组成 本工程Proj3_1 的组成结构如图3.1 所示。本工程的模块结构如图3.2 所示。图中方框表示函数,方框中指出函数名,箭头方向表示函数间的调用关系。 图3.2 Proj3_ 1 工程的程序结构图 其中包含如下函数: InitStack(SqStack *&s) //初始化栈S DestroyStack(SqStack *&s) //销毁栈s StackEmpty(SqStack *s) //判断栈空 Push(SqStack *&s,ElemType e) //进栈 Pop(SqStack *&s,ElemType &e) //出栈 GetTop(SqStack *s,ElemType &e) //取栈顶元素 对应的程序如下: //文件名:algo3-1.cpp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Size 100 typedef char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引言: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数据结构的学习和实践,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探索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优势和适用场景,并通过实验验证它们的效果和性能。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以及对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 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优势和适用场景; 3. 数据结构的实现方式和算法; 4. 数据结构的性能分析和优化。 二、实验设计: 1. 实验环境: 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语言为C++,开发环境为Visual Studio。 2. 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线性表的实现和应用; (2)栈和队列的实现和应用; (3)树和图的实现和应用;

(4)排序和查找算法的实现和应用。 3. 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进行实现; (2)编写相应的代码,并进行调试; (3)运行程序,测试数据结构的功能和性能; (4)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实验结果: 1. 线性表的实现和应用: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实现了顺序表和链表两种线性表结构,并对它们进行了性能测试。通过测试,我们发现顺序表适用于频繁进行查找操作的场景,而链表适用于频繁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场景。 2. 栈和队列的实现和应用: 我们实现了栈和队列两种数据结构,并进行了相应的性能测试。通过测试,我们发现栈适用于需要实现后进先出(LIFO)的场景,而队列适用于需要实现先进先出(FIFO)的场景。 3. 树和图的实现和应用: 我们实现了二叉树和图两种数据结构,并进行了相应的性能测试。通过测试,我们发现二叉树适用于需要进行快速查找和排序的场景,而图适用于需要表示复杂关系和网络结构的场景。 4. 排序和查找算法的实现和应用: 我们实现了常见的排序和查找算法,并进行了相应的性能测试。通过测试,我们发现快速排序和二分查找算法在大规模数据处理中具有较高的效率和性能。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1000实验一顺序表的删除 Description 实现一个线性表,对一个n不超过1000的线性表进行删除操作。Input 第一行有一个整数n,表示线性表的大小,第二行有n个整数,分别是list1,list2...listn。第三行有一个整数q,表示q次删除操作,接下来q 行,每行有一个整数k,表示删除线性表中第k个元素。(输入有多组测试数据,以EOF结束) Output 对于每次删除操作输出一行,如果k不合法(k大于n或者k为0),输出-1, 否则输出删除的元素。 Sample Input 5 3 2 1 5 4 3 5 5 2 Sample Output 4 -1 2 #include void sq_delete(int list[],int n,int j,int k[]){ int i,t; for(i=0;in||k[i]<=0) printf("-1\n"); else{ printf("%d\n",list[k[i]-1]); for(t=k[i];t

n--;} } } int main(){ int z,n,list[1024],j,k[1024]; scanf("%d",&n); for(z=0;z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及心得体会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及心得体会 一、引言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实验环节的学习, 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数据结构的概念、算法和操作。本报告旨 在总结和分享我们进行的数据结构实验,并提出相应的心得体会。 二、实验一:线性表的实现与应用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现和应用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掌握线性表的存储 结构和算法。 2. 实验内容 我们选择了顺序表和链表两种线性表的实现方式,并实现了插入、 删除和查找等基本操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顺序表适用于元素个数 较少、频繁查找的情况,而链表适用于插入和删除操作较多、元素个 数不确定的情况。 3. 实验心得 通过实验一,我们深刻认识到数据结构的不同实现方式对算法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可以提高算法效率,提高程序的性能。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不同的数据 结构才能得到最优解。 三、实验二:栈与队列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现和应用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掌握栈和队列的 特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2. 实验内容 我们分别实现了顺序栈、链式栈、顺序队列和链式队列,并实现了 入栈、出栈、入队和出队等基本操作。我们发现栈适用于实现回溯算法、递归算法等,而队列适用于广度优先搜索、线程池等场景。 3. 实验心得 通过实验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栈和队列在实际编程中的运用。它 们提供了方便的数据结构,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同时,实 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栈溢出的问题,意识到了合理管理栈空间的 重要性。 四、实验三:树与二叉树的实现与应用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现和应用树和二叉树的基本操作,掌握树和二叉 树的存储结构和算法。 2. 实验内容 我们实现了树和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插入、删除和遍历等。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树在表示具有部分层次结构的问题时更合适,而二叉树在表示递归结构时更加方便。

队列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队列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编写队列的基本操作,掌握队列数据结构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二、实验内容 1. 队列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线性数据结构,它只允许在队尾插入元素,在队头删除元素。队列的基本操作包括:入队(enqueue)、出队(dequeue)、获取队头元素(getFront)、获取队列长度(getSize)等。 2. 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顺序存储结构是指用数组来存储队列中的元素,其中需要维护两个指针:front指向队头元素,rear指向下一个待插入位置。当rear等于数组长度时,需要进行循环,即将rear置为0。

3. 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链式存储结构是指用链表来存储队列中的元素,其中每个节点包含一 个数据域和一个指针域。head指向链表头节点,tail指向链表尾节点。 4. 实验流程 (1) 编写顺序存储结构下的队列基本操作函数。 (2) 编写链式存储结构下的队列基本操作函数。 (3) 分别测试两种存储方式下各个函数是否正确实现。 三、实验步骤 1. 顺序存储结构下的队列基本操作函数 (1) 定义队列结构体和初始化函数。 typedef struct { int *data; int front, rear; int maxSize;

} SeqQueue; SeqQueue* initSeqQueue(int maxSize) { SeqQueue *q = (SeqQueue*)malloc(sizeof(SeqQueue)); q->data = (int*)malloc(sizeof(int) * maxSize); q->front = q->rear = 0; q->maxSize = maxSize; return q; } (2) 实现入队操作。 bool enqueue(SeqQueue *q, int x) { if ((q->rear + 1) % q->maxSize == q->front) return false; // 队满 q->data[q->rear] = x; q->rear = (q->rear + 1) % q->maxSize; // 循环 return true; } (3) 实现出队操作。 bool dequeue(SeqQueue *q) {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2.3

题目三:舞伴问题 【实验目的】 1、掌握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以便在实际中灵活应用。 2、掌握栈和队列的特点,即后进先出和先进先出的原则。 3、掌握栈和队列的基本运算,如:入栈与出栈,入队与出队等运算在顺序 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上的实现。 【问题描述】 假设在周末舞会上,男士们和女士们进入舞厅时,各自排成一队。跳舞开始时,依次从男队和女队的队头上各出一人配成舞伴。若两队初始人数不相同,则较长的那一队中未配对者等待下一轮舞曲。现要求写一算法模拟上述舞伴配对问题。 【实验要求】 利用队列实现,存储结构采用顺序或链式均可 【编程思路】 男女配对问题的原则是先入先出进行配对,因此该问题具体有典型的先进先出特性,可用队列作为算法的数据结构。在算法中,假设男士和女士的记录存放在一个数组中作为输入,然后依次扫描该数组的各元素,并根据性别来决定是进入男队还是女队。当这两个队列构造完成之后,依次将两队当前的队头元素出队来配成舞伴,直至某队列变空为止。如果某组有剩余则参与第二轮的配对,并将第一个需要配对学生的信息返回;如果完全配对,则返回信息,不再进行下一轮的配对。 开始时男士和女士的记录存放在一个结构体数组中作为输入,另外需要构建两个队列来保存男队和女队。无论是结构体数组还男女队列的元素或结点都采取结构体类型。 作为输入的结构体数组可以事先创建即初始化时便将数据保存进去,也可以在程序运行时创建。 男女队列的存储类型可以采取顺序或链式结构。二者的原理基本一致,但在操作上却有所不同: 1、顺序存储结构的长度确定,存储容量有限。开辟空间很大的话又浪费存储空间,一种解决方案是采用循环队列,可是本题目是将所用元素都存储完成以后才进行删除,采用循环队列便失去了意义。 2、链式存储结构长度不固定,输入数据可以不固定。相比于顺序存储结构操作简单。由于,输入数据是放在结构体数组中的,其最大长度已确定,间接限制了队列的最大长度,故采用顺序存储结构。确定好存储的类型之后,将结点的类型定义如下: 结点类型:结构体Node 结构体的数据成员:string型变量Name用来保存姓名 Char型变量Sex用来保存性别 typedef struct

数据结构用栈和队列创建停车场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用栈和队列创建停车场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及目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车辆数量急剧增长,停车难成为了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高效的停车场管理系统。数据结构中的栈和队列是常用的数据结构,可以用来创建停车场管理系统。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使用栈和队列来创建一个停车场管理系统,并测试其功能。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 1. 停车场管理系统基本原理 停车场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入口、出口和停车位。当车辆到达入口时,需要检查是否有空余的停车位;如果有,则将其分配一个位置并记录下来;否则,需要让其等待直到有空余位置。当车辆离开时,需要释放该位置并更新记录。 2. 使用栈和队列创建停车场管理系统 (1)使用栈来模拟停车位 由于每个停车位只能容纳一辆汽车,可以使用栈来模拟每个停车位。当有新的汽车进入时,将其压入栈中;当汽车离开时,则将其从栈中弹出。

(2)使用队列来模拟等待区 由于等待区可以容纳多辆汽车,可以使用队列来模拟等待区。当有新的汽车到达时,将其加入队列尾部;当有车位空余时,则从队列头部取出一辆汽车进入停车场。 3. 实验步骤 (1)创建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数据结构:使用栈和队列分别来模拟停车位和等待区。 (2)实现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汽车进入、离开、查询空余停车位等操作。 (3)测试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功能:模拟多辆汽车进出停车场,检查系统是否能够正确地分配和释放停车位,并且能够正确地记录空余停车位数。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次实验使用栈和队列创建了一个简单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并测试了其基本功能。在测试过程中,我们模拟了多辆汽车进出停车场,并检查了系统能否正确地分配和释放停车位。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并且能够正确地记录空余停车位数。 四、实验总结

栈和队列实验报告

西安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 课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栈和队列的应用 专业名称: 班级: 学生: 学号(8位):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一. 实验目的及实验环境 1.实验目的 (1)熟练使用栈和队列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 (3)初步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4)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环境 Dev-C++ 二. 实验容 设计一个国际象棋的马踏棋盘的演示过程。 基本要求: 将马随机放在国际象棋的8*8棋盘Board[8][8]的某个方格中,马按走棋规则进行移动,要求每个方格只进行一次,走遍整个棋盘的全部64个方格。编制非递归程序,求出马的行走路线,并按求出的行走路线,将数字1,2,…,64依次填入一个8*8的方阵,输出之。 测试数据:可自行制定一个马的初始位置(i,j),0<=I,j<=7。 三.方案设计 第1步:实现提示 一般来说,当马位于位置(i,j)时,可以走到下列8个位置之一:(i-2,j+1),(i-1,j+2)(i+1,j+2),(i+2,j+1)(i+2,j-1),(i+1,j-2)(i-1,j-2),(i-2,j-1) 但是,如果(i,j)靠近棋盘的边缘,上述有些位置可能要超出棋盘位置,成为不允许的位置。8个可能位置可以用一位数组HTry1[0…7]和HTry2[0…7]来表示:

0 1 2 3 4 5 6 7 位于(i,j)的马可以走到新位置是在棋盘围的(i+HTry1[h],j+HTry2[h]),其中h=0…7。 第2步:需求分析 (1)输入的形式和输入值的围:输入马的初始行坐标X和列坐标Y,X和Y的围都是[1,8]。 (2)输出形式: 以数组下表的形式输入,i为行标,j为列标,用空格符号隔开。 以棋盘形式输出,每一格打印马走的步数,这种方式比较直观(3)程序所能达到的功能:让马从任意起点出发都能够遍历整个8*8的棋盘。 (4)测试数据,包括正确输入及输出结果和含有错误的输入及其输出结果。数据可以任定,只要1<=x,y<=8就可以了。 正确的输出结果为一个二维数组,每个元素的值表示马行走的第几 步,若输入有错,则程序会显示:“输入有误!请重新输入……” 并且要求用户重新输入数据,直至输入正确为止。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篇一:数据结构实验报告(c语言)(强力推荐) 数据结构实验 实验内容和目的: 掌握几种基本的数据结构:集合、线性结构、树形结构等在求解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培养书写规范文档的技巧。学习基本的查找和排序技术。让我们在实际上机中具有编制相当规模的程序的能力。养成一种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实验教材: 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实验项目: 实验一、栈和循环队列 ㈠、实验内容: ①栈 掌握栈的特点(先进后出filo)及基本操作,如入栈、出栈等,栈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以便在实际问题背景下灵活应用。本程序采用的是链栈结构,具有初始化一个栈、push、pop、显示所有栈里的元素四个功能。 ②循环队列 掌握队列的特点(先进先出fifo)及基本操作,如入队、出队等,学会循环队列的实现,以便在实际问题背景下灵活运用。本程序具有初始化一个队列、入队、出队、显示队列的所有元素、队列长度五个功能。 ㈡、实验代码 ①栈 程序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lloc.h> #define stack_size 6 #define error 0 #define ok 1 typedef int selemtype; typedef struct snode { selemtype data; struct snode *next;}snode,*linkstack; int creattwo(linkstack &head,int n) { int i; snode *p; head=(linkstack)malloc(sizeof(snode)); head->next=null; printf(请输入数据(数字):\n); for(i=n;i>0;--i) { p=(snode *)malloc(sizeof(snode)); scanf(%d,&p->data); p->next=head->next;

数据结构实验总结

数据结构实验总结 数据结构实验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验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及其应用。本文将对数据结构实验进行总结,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过程和实验收获等方面。 一、实验目的 数据结构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 1. 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操作和应用场景; 3. 学会使用编程语言实现各种数据结构; 4.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二、实验内容 数据结构实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线性表:实现顺序表和链表,并比较它们在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上的性能差异; 2. 栈和队列:实现顺序栈、链栈、顺序队列和链队列,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 树:实现二叉树、二叉搜索树、平衡二叉树等,并进行遍历、插入、删除等操作; 4. 图:实现有向图和无向图,并进行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 5. 排序和查找:实现各种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快速

排序等)和查找算法(如顺序查找、二分查找等); 6. 哈希表:实现哈希表,并解决冲突问题; 7. 字符串:实现字符串的匹配算法(如KMP算法); 8. 综合实验:综合应用各种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验过程 数据结构实验的进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理解实验要求和目标,阅读实验指导书和相关资料; 2. 设计实验方案,包括选择适当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并合理安排实验的步骤和操作; 3. 编写程序代码,实现所选数据结构及其相关操作; 4. 运行程序,测试和调试,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5. 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比较不同数据结构和算法的性能差异; 6. 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7.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内容、过程、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四、实验收获 通过数据结构实验的学习和实践,我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1. 对各种常见的数据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包括它们的特点、操作和应用场景; 2. 学会使用编程语言实现各种数据结构,并掌握了相应的算法; 3. 锻炼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

数据结构运动会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运动会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运动会实验报告 一、引言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本次数据结构运动会的实验。数据结构 运动会是一个以数据结构知识为基础的竞赛,旨在通过实践锻炼学 生的数据结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本次数据结构运动会分为 多个项目,包括栈、队列、链表、树等。本文将分章节详细介绍每 个项目的实验内容、方法、结果和分析。 二、栈项目 2.1 实验内容 本次栈项目的实验内容是设计和实现一个栈的数据结构,要求栈能 够支持入栈和出栈操作,并具有合适的扩容和缩容机制。 2.2 实验方法 首先,设计栈的数据结构,可以选择基于数组或链表实现。其次, 实现栈的入栈和出栈操作,保证操作的时间复杂度达到最优。最后,测试栈的各种操作,验证其正确性和性能。 2.3 实验结果和分析 经过设计和实现,我们成功创建了一个栈的数据结构,并能够正确 地进行入栈和出栈操作。经过测试,栈的扩容和缩容机制能够很好 地处理数据量的变化,保证了栈的高效性能。 三、队列项目 3.1 实验内容 队列项目的实验内容是设计和实现一个队列的数据结构,要求队列 能够支持入队和出队操作,并具有合适的扩容和缩容机制。 3.2 实验方法 与栈项目类似,首先设计队列的数据结构,可以选择基于数组或链 表实现。然后实现队列的入队和出队操作,保证操作的时间复杂度 最优。最后,进行测试以验证队列的正确性和性能。

3.3 实验结果和分析 我们成功创建了一个队列的数据结构,并实现了入队和出队操作。 经过测试,队列的扩容和缩容机制可以有效应对数据量的变化,保 证队列的高效性能。 四、链表项目 4.1 实验内容 链表项目的实验内容是设计和实现一个链表的数据结构,要求链表 能够支持元素的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 4.2 实验方法 设计链表的数据结构,链表的每个节点包括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 的指针。实现链表的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保证操作的时间复杂 度最优。 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经过设计和实现,我们成功创建了一个链表的数据结构,并能够正 确地进行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经过测试,链表的操作性能良好,可以高效地处理各种操作。 五、树项目 5.1 实验内容 树项目的实验内容是设计和实现一个二叉树的数据结构,要求树能 够支持插入、删除和搜索操作,并且可以进行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5.2 实验方法 设计二叉树的数据结构,二叉树的每个节点包括数据、左子节点和 右子节点。实现二叉树的插入、删除、搜索和遍历操作,保证操作 的时间复杂度最优。 5.3 实验结果和分析 我们成功创建了一个二叉树的数据结构,并能够正确地进行插入、 删除、搜索和遍历操作。经过测试,二叉树的操作性能稳定,能够 高效地处理各种操作。

数据结构实验2——栈和队列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2——栈和队列 1 实验目的 通过选择下面五个题目之一进行实现,掌握如下内容: 进一步掌握指针、模板类、异常处理的使用 掌握栈的操作的实现方法 掌握队列的操作的实现方法 学习使用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使用队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实验内容 利用栈结构实现八皇后问题。 八皇后问题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高斯于1850年提出的。他的问题是:在8*8的棋盘上放置8个皇后,使其不能互相攻击,即任意两个皇后都不能处于同一行、同一列、同一斜线上。请设计算法打印所有可能的摆放方法。 提示: 1、可以使用递归或非递归两种方法实现 2、实现一个关键算法:判断任意两个皇后是否在同一行、同一列和同一斜 线上 2. 程序分析 主程序: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StackSize=8; //皇后的个数 int num=0; template class SeqStack //定义顺序栈模板类 { public: SeqStack(){top=-1;} //构造函数,初始化空栈 void Push(T x); //入栈操作 void Pop();//出栈操作 void PlaceQueen(int row); //放置皇后 bool Judgement();//判断是否符合条件

void Print();//输出符合条件的皇后排列 bool Empty(){if(top==-1) return true;else return false;}; //判断栈是否为空 private: T data[StackSize]; //定义数组 int top; //栈顶指针 }; template void SeqStack::Push(T x) //入栈操作 { if(top>=StackSize-1) throw"上溢"; top++;//栈顶指针上移 data[top]=x; } template void SeqStack::Pop()//出栈操作 { if(Empty()) throw"下溢"; top--;//栈顶指针下移 } template bool SeqStack::Judgement()//判断该位置是否合适 { for(int i=0;i void SeqStack::PlaceQueen(int row) //放置皇后 { for (int i=0;i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 目录 1. 实验简介 1.1 实验背景 1.2 实验目的 1.3 实验内容 2. 实验方法 2.1 数据结构选择 2.2 算法设计 2.3 程序实现 3. 实验结果分析 3.1 数据结构性能分析 3.2 算法效率比较 3.3 实验结论 4. 实验总结 1. 实验简介 1.1 实验背景 本实验是数据结构课程的一次实践性操作,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运用。 1.2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来解决特定问题,了解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的关系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1.3 实验内容 本实验将涉及对一些经典数据结构的使用,如链表、栈、队列等,并结合具体问题进行算法设计和实现。 2. 实验方法 2.1 数据结构选择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比如针对需

要频繁插入删除操作的情况可选择链表。 2.2 算法设计 针对每个问题,需要设计相应的算法来实现功能,要考虑算法的效率 和实际应用情况。 2.3 程序实现 根据算法设计,编写相应的程序来实现功能,并进行调试测试确保程 序能够正确运行。 3. 实验结果分析 3.1 数据结构性能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不同数据结构的使用进行性能分析,如时 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等,以便选择最优的数据结构。 3.2 算法效率比较 实验完成后,可以对不同算法在同一数据结构下的效率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最优算法。 3.3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并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的数据结构和 算法设计提供参考。 4.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对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 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山东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指导03栈与队列

实验三栈与队列 一实验任务 1)栈的应用 2)队列的表示与实现二实验目的 1)了解栈与队列的特性 2)掌握栈的顺序、链式存储表示及实现 3)掌握队列的顺序、链式存储表示及实现 4)掌握栈与队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实验原理 1 .栈的特性 栈(Stack)又称堆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可定义为插入、删除和访问 只能在某一端进行的线性数据结构。堆栈允许插入、删除和访问的一端称为栈顶 (Top),另一端称为栈底(Bottom)。栈顶的第一个元素被称为栈顶元素。 堆栈的性质决定它的数据是按''先进后出〃的顺序被访问,即最先存储的元素 最后被访问、删除,最后存储的元素最先被访问、删除,所以栈也称为、'LIFO" (Last_In, First_Out)。 栈济抽象数鬼类型定义如下: ADT Stack{ D={ai | a ; E ElemSet, i = 1,2,…,n, n>0}R = { v an, ai > | ai-i, ai eD, i = 2,…,n } 约定dn 端为栈顶,dl 端为栈底。 基本操作: InitStack(&S)操作结果:构造一个空栈S 。 Push(&S, e)初始条件:栈S 已存在。 操作结果:插入元素e 为新的栈顶元素。 Pop(&S, &e)初始条件:栈S 已存在且非空。 操作结果:删除S 的栈顶元素,并用e 返回其值。 GetTop(S, &e)初始条件:栈S 已存在且非空。 操作结果:用e 返回S 的栈顶元素。 StackEmpty(S)初始条件:栈S 已存在。 操作结果:假设S 为空栈,那么返回TRUE,否那么返回FALSE 。 StackLength(S)初始条件:栈S 已存在。 操作结果:返回S 的元素个数,即栈的长度。 StackTraverse(S, visit())初始条件:栈S 已存在且非空。 操作结果:从栈底到栈顶依次对S 的每个数据元素调用函数visit ()o 一 旦visit 。失败,那么操作失败。 数据对象: 数据对象: 数据关系:

算法与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算法与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算法与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一栈和队列 实验目的: 掌握栈和队列特点、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熟悉对栈和队列的一些基本操作和具体的函数 定义。 利用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完成一定功能的程序。实验任务: 1.给出顺序栈的类定义和函数实现,利用栈的基本操作完成十进制数N与其它d进制数的转换。(如N=1357,d=8) 实验原理: 将十进制数N转换为八进制时,采用的是“除取余数法”,即每次用8除N所得的余数作为八进制数的当前个位,将相除所得的商的整数部分作为新的N值重复上述计算,直到N为0为止。

此时,将前面所得到的各余数反过来连接便得到最后的转换结果。 程序清单: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int DATA_TYPE; const int MAXLEN=100; enum error_code { success,overflow,underflow }; class stack { public: stack(); bool empty()const; error_code get_top(DATA_TYPE&x)const; error_code push(const DATA_TYPE x); error_code pop(); bool full()const; private:

DATA_TYPE data[MAXLEN]; int count; }; stack::stack() { count=0; } bool stack::empty()const { return count==0; } error_code stack::get_top(DATA_TYPE &x)const if(empty()) return underflow; else { x=data[count-1]; return success; } } error_code stack::push(const DATA_TYPE x)

数据结构(C语言版) 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C语言版) 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C语言版) 实验报告 第一章引言 本实验报告主要介绍了在C语言环境下进行数据结构实验的相关内容。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最基础的一门课程,它主要涉及到如何将数据组织和存储以便高效地访问和操作。本实验报告将按照以下章节进行详细介绍。 第二章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并运用C语言编写相应的数据结构代码。 第三章实验环境 1.操作系统:________Windows 10 2.编程语言:________C语言 3.开发工具:________Visual Studio Code 第四章实验内容 1.线性表 1.1 顺序表的实现

1.1.1 初始化线性表 1.1.2 插入操作 1.1.3 删除操作 1.1.4 查找操作 1.2 链表的实现 1.2.1 单链表的创建和遍历 1.2.2 单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1.2.3 单链表的反转 1.3 栈 1.3.1 栈的实现 1.3.2 栈的应用 1.4 队列 1.4.1 队列的实现 1.4.2 队列的应用 2.树 2.1 二叉树的实现 2.1.1 二叉树的创建和遍历

2.1.2 二叉树的查找操作 2.1.3 二叉树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2.2 平衡二叉树 2.2.1 平衡二叉树的实现 2.2.2 平衡二叉树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2.3 堆 2.3.1 堆的实现 2.3.2 堆的操作 2.4 哈夫曼树 2.4.1 哈夫曼树的构建 2.4.2 哈夫曼编码和解码 3.图 3.1 图的表示方法 3.1.1 邻接矩阵 3.1.2 邻接表 3.2 图的遍历算法 3.2.1 深度优先搜索(DFS)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