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很重要第2课时导学案

我很重要第2课时导学案

我很重要第2课时导学案
我很重要第2课时导学案

课题:《我很重要》(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记住“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2、会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与难点】

1、了解并掌握本文“欲扬先抑”“入情入理”的写法;

2、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理性面对“我不重要”与“我很重要”的观点。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P6-9页内容,对成语等进行

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

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预习案

一、问题导学

1、本文的题目是《我很重要》,可为什么用连续的“我不重要”开头?(欲扬先抑,通过对比,来强调“我很重要”)

(使学生理解本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2、请同学们按照“我重要吗——我很重要——宣布重要”的脉络给文章分层。它们(这三层)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知识梳理

1、欲扬先抑,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相类的两种布局写作方法。

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道理。《战国策》中有一段“冯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的开头写冯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闹待遇、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处。然后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开头的“抑”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扬”。

运用这种方法,作者在构思与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抑扬前后应具有对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另外,对于抑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而是应该重在后扬。抑,起的是衬垫作用。一般来说,总是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但在转变过程中,情感自然,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能够很好的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

三、预习自测

1、本文的题目是“我很重要”,可文章为什么要以连续的“我不重要”开头?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文章一开始却用排比句式连续地说“我不重要”,强调一种普遍的观点(这种立意新颖深刻:一直以来,我们的价值观念都是强调他人他物的重要,否定自我的;重视自我肯定自我是一种需要批判的个人主义倾向。这篇文章从反面立意,充分肯定了自我的重要,这样的立意是新颖的。说它深刻,就是它的这种对自我的发现与肯定,反映的是一种对生命的重视,是对人的一种发现,是人的价值的一种回归);同时这样做也是为了铺垫下文,构成对比,从而突出“我很重要”,也就是说为下文提出和探索“我很重要”的命题做好蓄势。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明明知道人们总是说“我不重要”,但我偏偏要说“我很重要”!

这有什么好处呢?——更强调作者“我很重要”的观点。

法国作家辛涅科尔说:“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这个观点跟毕淑敏的观点应该是一致的。

2、请同学们按照“我重要吗——我很重要——宣布重要”的脉络给文章分层。这三层之间有什么关系?

(1)(第一层:开头至“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第二层:“我是由无数星辰”至“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第三层:我很重要”至最后)

(2)散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内容:我重要吗——我很重要——宣布重要

情感变化:恐惧——激动——兴奋

符号表示:?。!

个体意识的逐步觉醒(层进)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1、课文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我不重要”与“我很重要”,面对这两种相悖的观点我们该如何看待呢?

(其实“我很重要”与“我不重要”的观点都有道理。前者主要是从珍爱生命,重视个人价值的角度谈的;而后者则是从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谈的。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但这一过程有着不同的量和质。生命中不会永远快乐,也不会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让人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呢?一句话:活着就好!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活着,就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重视自身的价值,因为你并不是被世界冷落或遗忘的一株小草,而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思路小结:选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

二、总结整理

1、核心知识:

“欲扬先抑”写作手法

2、典型方法:

结构分析法

3、重点问题解决:

学习、领悟“欲扬先抑”写作手法

训练案

一、课中检测与训练(能在5分钟之内完成)

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评价一个你熟悉的人,不少于30字。

二、课后巩固促提升

1、反思提升:面对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学会运用自己的思想来认知和理解,不茫然也不盲从。

2、完成作业:找一篇运用“欲扬先抑”手法写作的文章读一读,再次感受并领悟它的妙用。

第2课时 比例尺(2教案教学设计

第4单元比例 3.比例的应用 第2课时比例尺(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能力目标: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情感目标: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难点: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但这么辽阔的地域却可以用一张并不很大的纸画下来。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并提问:想知道这些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板书课题:比例尺 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出示例1,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问: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2、探索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的方法。提问:图上距离

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明确方法: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写出的比,强调要把写出的比化简。 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求比例尺的方法。谈话: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提问: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20km=12000000cm 24 :12000000=1 :5000000 三、拓展应用 教材56页1、2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时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布置 教材56页3、4题 【板书设计】 比例尺的意义 例1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20km=12000000cm 24 :12000000=1 :5000000

六年级数学第2课时 比例尺(2)教案教学设计

第4单元比例 第2课时比例尺(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能力目标: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情感目标: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难点: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但这么辽阔的地域却可以用一张并不很大的纸画下来。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并提问:想知道这些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板书课题:比例尺 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出示例1,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问: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2、探索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的方法。提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明确

方法: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写出的比,强调要把写出的比化简。 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求比例尺的方法。谈话: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提问: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20km=12000000cm 24 :12000000=1 :5000000 三、拓展应用 教材56页1、2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时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布置 教材56页3、4题 【板书设计】 比例尺的意义 例1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20km=12000000cm 24 :12000000=1 :5000000

(完整版)人教版比例尺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比例尺应用 【课题】:比例尺 【设计教师】:屈菊红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 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 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 例尺。 3、理解比例尺的书写特征。 【学习重点】: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学习方法】:自学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地图。(挂图) (1) 学生 观察地图, 找到图中 标注的比 例尺。Page 4 比例尺1:500000000

(2)教师说明比例尺的作用。 (3)引出课题,并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及自学要求 学习目标 ?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 实际距离。 ?用比例尺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 学知识的魅力。 Page 2 预习提示:48—49页有关内容 ?比例尺的用途 ?比例尺的意义 ?求比例尺的方法 ?比例尺的分类 ?比例尺的表现形式 Page 3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5056687.html,/view/da2d0d106edb6f1aff001f24.html (4)结合课件检验自学情况: 师: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 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 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这个比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比例尺。 二、探索新知 1、什么叫做比例尺?提问: 一幅地图的图上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2课学案 教师版

新概念英语第2课学案 Part 1 Words 1. until 1) prep 直到……时候 *till 直到,多用于口语 Eg. I sometimes stay in bed until luntime. *from morning to /till night 从早到晚2) conj. 直到……时候(后面加句子)Eg. I stayed in bed until he woke me up. 2. outside 外面 inside 里面 beside 旁边 besides 此外,而且,除….之外 3. ring 1) n.环状物,戒指 Eg. a gold ring 金戒指 *dark rings around her eys 黑眼圈 *ring-road 环状公路 2) v. (零,电话等)响==rang==rung Eg. The door bell rang just now. 3) v. 打电话=call *ring sb = call sb *ring off = hang off 挂断电话 4. repeat v. 重复 *repetition n. 重复 Part 2 Grammar * 一般现在时 1. 意义:经常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2.句型:主语+am/is/are +其他。 主语行为动词+其他。 3.动词表第三人称单数规则 1)一般加+s Eg. give—gives 2) 以s, x, sh, ch, o 结尾的动词加+es Eg. fix—fixes go—goes dress—dresses watch—watches wash—washes 4. 经常搭配的时间短语 频度副词:always, often, usually, sometimes, seldom, never, occasionally = sometimes frequently = often 放于行前系助后 Eg. He doesn’t always come by train. ●现在进行时 1. 意义:正在发生的动作 2. 句型:主语+am/is/are doing sth. 3. 动词变现在分词规则 1)一般加+ing Eg. do—doing 2) 以ie结尾的动词,变ie为y 再加ing Eg. lie—lying die—dying 3) 双写最后一个字母再加Ing Eg. stop—stopping run—runniing swim—swimminig 4) 以e结尾的,去e,加Ing Eg. come—coming 4. 有些单词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 *come go arrive leave move Eg. I am coming to see you. 我要来看望你。 The bus is coming. 公交车要来了. 5. 常搭配的时间 Now at present Look! Listen! ●感叹句 1.句型:How+adj/adv +主+谓+其他! What+ adj+不可名/可名复+主+谓+其他!What +a/an +adj+可名单+主+谓+其他! Eg. How fast he runs! What a beautiful day it is! What nice food you cook!

【名师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 第2课时 比例尺(2)【教案】

教学笔记第2课时比例尺(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4例2,完成教科书P57“练习十”中第5、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求出相应的实际距 离。 2.在用比例尺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 法。 3.了解不同形式的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在具体情境中 进一步体会比例尺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的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回忆比例尺的概念,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尺,你能说说比例尺的意义吗?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 图上距离 =比例尺。(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实际距离 师:生活中比例尺知识的应用十分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 例尺的应用。[板书课题:比例尺(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比例尺的意义,直接点明今天要学 习的内容,开课简单明了。 二、自主探究,解决有关比例尺的实际问题 1.阅读与理解

师:同学们阅读教科书P54例2,并观察示意图。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你能求出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大约是多少千米吗? 【学情预设】知道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图上距离和比例尺,要求实际长度。 2.探究解题方法。 师:现在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试一试吧! 【学情预设】预设1:7.8×400000=3120000(cm)=31.2(km)。 预设2:7.8÷ 4000001 =3120000(cm)=31.2(km)。 预设3:400000cm=4km ,7.8×4=31.2(km)。 预设4:解:设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是x cm 。 师: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吗?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情预设】预设1:由比例尺1∶400000,可知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400000倍,所以用7.8×400000就可以求出实际长度。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例2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展示多样化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交流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设2:我是用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来解决问题的,用7.8÷4000001来求出实际长度。(教师板书: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 例尺) 预设3:我把400000cm 换算成4km ,表示图上距离1cm 相当于实际距离4km ,直接用7.8×4求出实际长度是31.2km 。 预设4:我是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出比例来解答。 教学笔记

人教版比例尺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课题】:比例尺(二)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利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 2、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比例尺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学习难点】:求实际距离。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学习过程】: 一、旧知铺垫 1. 什么叫做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2.说一说下列各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 (1)比例尺1:45000 (2)比例尺80:1 (3)比例尺0------45米 (4)比例尺0——1000千米 3

Page 22 1、一幅图的()和()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3、比例尺分为()和()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比例尺4、1:1000是()比例尺,表示() 数值图上距离1厘米相 当于实际距离10米改写成线段比例尺是( ) 10米 2、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 Page 23 3、比例尺3:1表示()把实际距离扩大到原来的3倍 4、比例尺是()比例尺, 表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为( ) 30km 60km 线段图上距离1cm 相当于实际距离30km 30km =3000000cm 1cm:3000000cm=1:3000000 1:3000000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5056687.html,/view/da2d0d106edb6f1aff001f24.html 二、探索新知 1. 教学例2。 (1) 打开课文观察例题及插图。 (2) 说一说从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已知条件: ① 1号线的图上长度是10㎝; ② 条幅地图的比例尺1:500000。 所求问题:1号线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3)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4.3电解池 导学案 第2课时

第三节电解池(第二课时) 电解原理的应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氯碱工业反应原理 2、了解铜的电解精炼与镀银 【学习的重难点】氯碱工业的制碱原理及铜的电解精炼与镀铜 【旧知回顾】 1、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 mol,则阴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 ) A.0.64 g B.1.28 g C.2.56 g D.5.12 g 2、在水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g+、Pb2+、Na+、SO42-、NO- 3、Cl-,该溶液放在用惰 性材料作电极的电解槽中,通电片刻,则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 A、35.5:108 B、16:207 C、8:1 D、108:35.5 3、从SO42-、Ag+、NO-3、Cl-、H+、Cu2+、Ba2+等离子中选出适当的离子组成电解质,采用惰性电极对其溶液进行电解。 (1)两极分别放出H2和O2,电解质的化学式可能是 (2)若阴极析出金属,阳极放出O2,电解质的化学式可能是 (3)两极分别放出气体,且体积比为1:1,电解质的化学式可能为 【学习新知】 1、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氯气和氢气 通电前,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阴离子有, 通电时移向阴极,放电;通电时移向阳极,放电; 电极反应方程式为:阳极:阴极 总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现象 I、两极均产生气体 II、溶液先变红,说明有生成 III 极产生的气体能使湿的KI-淀粉试纸变蓝,说明有生成。 2、铜的精炼 I.装置要求 阳极是,阴极是,电解质溶液是 II.化学原理 阳极反应阴极反应 III.电解特点 a.粗铜中的铜迁移到纯铜上 b.CuSO4溶液的浓度 3、电镀 ①电镀的含义 电镀是应用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②电镀的目的 电镀的目的主要是 ③电镀的原理 阳极: 阴极: 电镀液: 3、电冶金 (1)金属冶炼的本质是什么? (2)冶炼金属的方法有哪些? (3)电解冶炼主要适用于制备哪些金属?

(完整版)《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且知道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简易建筑图纸。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今天,老师要测试一下同学们的反应能力,你们准备好了 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单位转换”) 2、学生集体回答。(个别难题,教师引导计算,并且提问学生:你 是怎么想的?注意学生的鼓励表扬) 3、创设情境 (1)师:今天我们班的两位同学产生了一场争论,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2)学生情景表演。(师播放动画) (3)通过刚才的观看,你们会支持哪一位同学呢?你有什么办法把操场画进本子吗? 生: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 (4)教师:你的想法很对,那你打算在本子上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长80米,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宽60米? 生1:用8厘米表示80米,用6厘米表示60米。(板书) (5)其他同学认为他说的对吗?我们一起来表扬他。

4、师:现在,在我们的黑板上出现了两组量,这两组量中,哪组是 我们画在图上的距离?(8厘米和6厘米)哪组是实际生活中的距离?(80米和60米) 5、小结:我们把画在图上的距离叫图上距离,把实际生活中的距离 叫实际距离。(板书) 6、师:当我们用8厘米表示80米时,实际上把80米缩小了多少倍? (自由回答)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比是多少? (引导:比的前项和后项单位要统一,再划成最简整数比) 板书:8cm:80m=8cm:8000cm=1:1000 7、继续引导,并板书:6cm:60m=6cm:6000cm=1:1000 8、师:这里的1:1000说明我们用图上距离1cm表示了实际距离多 少厘米?(1000厘米) 9、小结:像这种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叫比例尺。我们今天 要学习的就是比例尺。(板书:比例尺) (二)探索发现 1、揭示比例尺的意义。(课件播放) 教师补充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课时作业】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比例尺(2)

第2课时 比例尺(2) 一、填空。 1.4cm:8km =( ):( ) 2. 在比例尺是5:1 的图纸上,量得零件长是2.5cm ,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 )。 3. 在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相距5cm ,实 际距离是( )。 4. 实际距离80km ,画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应画( )cm 。 二、选择题。 1.在一幅地图上用1cm 长的线段表示50km 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50000001 B.500001 C.50001 D.5001 2.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是 ,它表示( )。 A.100001 B. 5000001 C.150001 D.2000 1 3.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1:300000,表示比值相等,所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在同一幅图上成( )。 A.反比例 B.正比例 三、下图的比例尺是1:100,量出图中的宽和高,并计算实际的宽和 高。 四、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5km,要画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的地图上,在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五、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城距离是8cm ,已知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1:12000000,求这两城的实际距离。 0 30 60 90 km 0 5 10 km

六、在1:400的学校教学楼平面图上,量得教学楼长20cm,宽8.5cm, 求这座大楼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4cm:8km =( 1 ):( 200000) 2. 在比例尺是5:1 的图纸上,量得零件长是2.5cm ,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 0.5cm )。 3. 在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相距5cm ,实 际距离是( 150km )。 4. 实际距离80km ,画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应画(2)cm 。 二、选择题。 1.在一幅地图上用1cm 长的线段表示50km 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A )。 A.50000001 B.500001 C.50001 D.5001 2.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是 ,它表示( B )。 A.100001 B. 5000001 C.150001 D.2000 1 3.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1:300000,表示比值相等,所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在同一幅图上成( B )。 A.反比例 B.正比例 三、略 四、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5km,要画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的地图上,在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0.1厘米 五、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城距离是8cm ,已知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1:12000000,求这两城的实际距离。 12000000×8=96000000cm=960km 六、在1:400的学校教学楼平面图上,量得教学楼长20cm ,宽8.5cm , 求这座大楼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0×8.5÷10000×400×400=2720(平方米) 0 30 60 90 km 0 5 10 km

(导学案)第2课时 分橘子

一除法 第2课时分橘子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橘子情景,进一步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通过分橘子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西天取经,他们化缘得来一些橘子,你们看,这里一共有几个橘子?孙悟空想把这些橘子平均分给他们三个人,每人可以分到几个橘子? 二、新知探究: 1、体会平均分后十位上出现有余数的情况。 (1)课件再次显示48个橘子画面。 (2)请每个同学用代表橘子的小棒实际分一分。 (3)组织小组讨论:有48个橘子,如果平均分给他们三个人,每人可以分到几个橘子? (4)小组内讨论怎样列出算式,用竖式怎样表示。 2、进行全班交流。指名回答;投影显示学生的小棒图,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认识余数。 3、引导学生认识竖式中各数表示的意义:“48”表示把48 个橘子拿去分,“3”表示平均分给3 个人,商十位上的“1”表示可以分到 1 捆,十位上的“3”表示整捆分,三个人每人 1 捆分掉了3 捆,1 表示整捆的还剩下 1 捆,加上个位上的8 表示一共还剩下18 根,商个位上的 6 表示每人还可以再分 6 根,剩下18 根刚好分完,余数为0。 4、算一算,想一想。让学生独立解答课本中的算一算,想一想,指名板演,并说一说竖式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组织学生对孩子的板演进行评价。 5、练一练。(1)先由学生独立解答课本练一练的第二大题,指名板演。(2)学生讨论:比较每道题的竖式过程,并说一说 (3)组织全班学生对孩子们的板演进行评价。 三、巩固练习:第 5 页“练一练”第1、2 、3、4 题。 四、满载而归: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十位上除不完的除法竖式的写法,能理解竖式每一步的意义。) 五、达标测评: 1、填空 (1)在有余数的除法里,除数必须()余数。

《比例尺(第2课时)》同步练习1

《比例尺(第2课时)》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武警部队进行野外训练,要从甲地到乙地,在一幅比例尺是1:7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0厘米。要求在 3小时内到达,平均每小时要行军()千米。 2、一张精密零件的图纸的比例尺是20:1,在图纸上量得这个零件的长是12厘米。这个精密零件的实际长度是()毫米。 3、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800千米,把它们画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0的地图上,它们之间的图上距离是()厘米。 4、要建一个长60米、宽30米的仓库,在比例尺是1:600的图纸上,长要画()厘米,宽要画()厘米。 二、解决问题。 1、在一幅比例尺是1∶400 的图纸上,量得一个半圆形花池的直径是4 cm。这个花池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取π≈3.14) 2、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30 m,宽100 m,把它画在比例尺是的图纸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 3、在一张某市的地图上,用16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4800米,那么21cm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4、一个长方形操场画在比例尺为1∶2000的图纸上,在图上量得长方形的长为4厘米,宽为2厘米,求这个长方形操场的实际周长是多少米? 5、一块三角形地,按1∶8000的比例尺画在图纸上,在图纸上量得它的底是4厘米,高是2.5厘米,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收粮食2.5千克,那么这块地一共可收多少吨粮食?

6千米 甲乙两城在这幅地图上相距24厘米,两城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丙丁两城相距54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两城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7、在比例尺是1 :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5.4厘米。如果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于上午8时整从A地开出,走完这段路程,到达B地时是什么时间? 8、在一幅比例尺为1:4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 (1)求这间教室的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 (2)写出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并与比例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长城导学案第2课时

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要通过学习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2、我争取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 3、在学习中我会激起自己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想去了解更多中国的“世界遗产”。 学习重点:我要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长城的()和()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更深入地认识了解长城。 二、走进课文,了解长城 文中最后一自然段写道:“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我要仔细读一读课文,我想知道:作者为什么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我要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来。 1.品读课文,寻找“奇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我通过认真读文,知道长城很“长”。你看“远看长城,它像一条__”作者把“长城”比作,写得真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长城的“蜿蜒盘旋”,在这里我也真正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________。从“一万三千里”我读出了长城好长呀!好雄伟呀! ②我要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一读这一段,一定要读出长城这种雄伟气势。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我通过细读这一段,能把表现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这些特点的词句用“”划出来,如:巨大的()和()。也理解了长城的()和()。我觉得长城的设计实在巧妙,这正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高度体现!

②这么高大坚固的长城能修筑在这崇山峻岭之间,这么巧妙的设计能出自劳动人民,真叫人惊叹!我要和同学一起带着自豪的感情读一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默读这一段,我感到古代劳动人民真是了不起!我要把他们付出血汗和智慧的句子画出来反复品味,如:“数不清的条 石” 等。 ②每每读到这些话语,眼前仿佛出现了当时的情景,我想大声朗读,以此表达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与赞叹,读出我们中华民族的自豪。 2、感情诵读,赞美“奇迹” 这篇课文写得真好,我想带着感情认真地读一读,还要把我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三、学完课文,感受美: 我眼中的长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心中的劳动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伟大的祖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阅读链接: 读外国名人参观长城后说的话,读毛泽东的词《清平乐六盘山》。 五、自选作业: 1、当小导游向别人介绍长城。 2、我要搜集了解更多我们国家的有关长城的图片和资料。 【合作探究】 阅读文本 建议:小组展开,采用多种形式,边读边勾画,要有感情、熟练。 文本探究 探究一:作者远看长城是什么样?找出相关的语句,写一写,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 第2课时 比例尺(1)

第五单元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 第2课时比例尺(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8例1、例2,课堂活动第1~3题,练习十八相关习题。【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2.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 难点正确运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创设情景,激趣设疑 课件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和国旗的平面图。再依次点击,出现一组大小不同的地图的平面图和国旗的平面图。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师:我们可以把地图和国旗画在纸上,同样也可以把我们的住房缩小后画在纸上,这是几天前,我在售房中心看房时,一位售楼先生给我推荐了两套住房 (课件出示) ,可是他只给看了一下图纸,我买房的标准是想要面积大一些,我想请同学们帮帮我这个忙,好吗? 2.揭示课题并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了,目前还不能帮老师确定到底购买那一套住房。那么,住房平面图与实际的房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比例尺) 学生观察后指名回答。 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 生1:建议购买第二套。 生2:建议购买第一套。 生3:我也同意购买第一套,第一套的住房前面标有比例尺,而且它的比例尺大。 生4:不同意,第二套大,应该购买第二套。

二、动手操作感知比例尺 1.介绍“实际距离”的含义。 师:课下,同学们已经动手测量出我们教室地面长9米,宽6米。明确:教室长9米,宽6米就是实际的长度,即实际距离(板书)。 2.介绍“图上距离”的含义师:现在老师就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将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在老师发给的边长为1cm方格纸上。(1)电脑出示学习要求:①确定图上的长和宽;②个人独立作出平面图(方格边长是1厘米);③写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 (2)学生自主设计教室的示意图,师巡视并指导。 (3)投影仪展示学生设计方案、思路。 师板书:9厘米: 9 米=9: 900=1 : 100 6厘米: 6米=6 : 600=1: 100教师强调: 9厘米和9米的单位不同,不能直接化简,必须先要把它们化成相同单位,再化简得到1:100。这里的1 : 100就是我们以前所说的1格表示的1米,即100厘米。师板书:4.5厘米: 9 米=4.5: 900=1 : 200 3厘米: 6米=3:600=1 :200 ……

金属晶体__第2课时_导学案

高山不爬不能到顶,竞走不跑不能取胜,永恒的幸福不争取不能获得。 想成为一名成功者,先必须做一名奋斗者。 《选修三第三章第三节 金属晶体》导学案(第2课时) 高二 班 第 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_______ 【课标要求】 1、能列举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 2、了解金属晶体性质的一般特点 3、理解金属晶体的类型与性质的关系 【重点难点】 1、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 【新课导学】 二、金属晶体 1、金属晶体: (1)定义: 和 通过 形成的晶体。 (2)构成微粒: 。(3)微粒间相互作用: 。 2、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Ⅰ、概念 ①紧密堆积:微粒之间的作用力,使微粒间尽可能地相互接近,使它们占有最小的空间 ②空间利用率:空间被晶格质点占满的百分数。用来表示紧密堆积的程度 ③配位数:在晶体中,与离子直接相连的带异电荷的离子数称为配位数 Ⅱ、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1) 金属原子在二维平面里有两种方式为非密置层和密置层 __层,配位数为 _______层,配位数为 (2)金属原子在三维空间里有四种堆积方式 ①简单立方体堆积,非密置层排列的金属原子,在空间内可能的排列。 这种堆积方式形成的晶胞是一个 ,每个晶胞含 个原子,被称为 堆积。 这种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 ,只有金属钋采取这种堆积方式。 ②体心立方(A 2型)堆积----钾型 如果是非密置层上层金属原子填入下层的金属原子形成的凹穴中,每层均照此堆积,如下图: 这种堆积方式所得的晶胞是一个含 个原子的立方体,一个原子在立方体的 ,另一个在立方体的 ,称为体心立方堆积,这种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 )显然比简单立方堆积的 多了,许多金属是这种堆积方式,如碱金属,简称为钾型。 ③六方最密堆积(A 3)型和面心立方(A 1型)最密堆积 对于密置层的原子按钾型堆积方式堆积,会得到两种基本堆积方式---- 和 ,即:镁型和铜型。六方最密堆积如下图左侧,按 的方式堆积;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如图右侧,按 的方式堆积.这两种堆积方式都是金属晶体的 堆积,配位数均为 ,空间利用率均为 , 但所得的晶胞的形式不同。 3、混合晶体-------石墨 石墨不同于金刚石,它的碳原子不像金刚石的碳原子那样呈sp 3杂化.而是呈 杂化,形成 ____________结构,因此石墨晶体是 结构的,每一层内部碳原子间是靠 相维系,层内的碳原子的核间距为142pm 层间距离为335pm ,说明层间没有化学键相连,是靠 维系的;石墨的二维结构内,每一个碳原子的配位数为3,有一个末参与杂化的2p 电子,它的原子轨道垂直于碳原子平面。石墨晶体中,既有共价键,又有金属键,还有范德华力,不能简单地归属于其中任何一种晶体,是一种混合晶体。

第2课时--比例尺的认识比例尺的认识

比例尺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中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按自己确定的比例尺画示意图。 2.在设计名片、画镜框示意图等活动中,经历认识比例尺的过程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认识有些问题可以借助比例尺解决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能准确、熟练的应用好比例尺这个词语进行相关描述。 教学准备: 画图纸、刻度尺、铅笔、橡皮、米尺 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明确比例尺的用途 师:课前我们拍了两张照片,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想!)(出示照片课件)这是我们全班的照片。看一看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缩小)再仔细观察这张照片,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扩大)在缩小与扩大的变化中,这张照片是从整体发生变化还是从局部发生了变化呢?在整体变化中,照片缩小和扩大的倍数相同吗?说得好极了!这张照片在整体上都发生了缩小或扩大相同倍数的的变化。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时根据需要把实际物体缩小或扩大若干倍以后画到图纸上。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你知道这是把实际物体扩大还是缩小了?(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某个学校平面图)这是把实际物体缩小若干倍画到图纸上的。(课件出示:手表图)像手表这样很小的机器零件,我们

为了研究的方便,常常把它扩大若干倍以后再画到图纸上。 二、探究新知 (一)布置活动内容。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的发现,把实际物体同时缩小或扩大相同倍数的想法付诸实践,当一回小小设计师,你们愿意吗?谁来读一读这次活动的要求呢?(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小小设计师 活动要求: 大头蛙为了发展业务,决定印制一盒名片,印制的要求是名片长4厘米,宽3厘米。 (1)、4人一小组,组长做好分工安排 (2)、学生拿出作图工具在练习本上开始设计 让学生将自己设计好的作品在组内在组内进行展示和交流。 请部分同学将自己的设计展示在黑板上。 请好奇心强的学生拿刻度尺检验黑板上的名片。 课件出示结论:像这样画出的尺寸与要求的尺寸一样,我们就说这样的图是按1:1画的。 学生尝试描述。 (二)初步认识比例尺 课件出示第2例题的要求:画一个长60厘米,宽45厘米的镜框示意图 1.请你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本上画,并标上长和宽。 学生试画,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画图的情况。

1099.新人教版第2课时 位置——左右-导学案

《位置------左右》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2、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经历“左、右”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正确确定“左、右”的位置。难点:在具体情景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导学流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喜欢玩吗?谁能来表演一下 问:小朋友们,刚才他们是用什么拍掌的?(师相机板题) 二、导学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体验左、右。 1)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3)说一说。

师: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 4)师小结: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5)生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6)揭示课题。 2、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举右手;举右手,举左手。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拍一拍:在身体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掌 (二)感知群中的左边,右边,建立方位感 1、找一找。 1)第一横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又是谁? 2)第二横排中,从左往右数,第__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__个同学又是谁? 师小结: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3)你的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又是哪个同学? 4)同桌互说: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学? 5)全班交流。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一只小猪找不到回家的路,请小朋友用学到

22、愚公移山导学案(第2 4课时) 答案

崇阳县众望初中语文学科导学提纲 2017年12月12日编制人:李成华课时:2课时(总第64-65课时) 课题:22.愚公移山 班级:八()班姓名: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评价: 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体会愚公移山的前因后果。 3、体会众人对愚公移山这一事件的态度。 【重难点】 体会愚公移山的前因后果。 【导学流程】 1、新课导入 2、体会文中不同人物对愚公移山的不同态度。 3、把握愚公移山的前因后果。 一、基础感知 1、新课导入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起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 2、文中人物(包括天神)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找出相关语句,简析他们的态度。 人物相关语句态度分析大部分家人 愚公妻子

邻人之孀妻弱子 智叟 操蛇之神 天帝 从上表可知:本文对愚公移山这一行为本身着墨极少,大部分内容都是各种人对愚公移山表现出的态度以及愚公的回应。这样更有助于突出愚公移山这一事件的寓意以及愚公的形象。 二、深入学习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愚公移山的目标是什么?愚公移山的方法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明确: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的目标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方法是“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移山非移物,在挖山过程中有哪些困难? ①山高大无比:“方七百里,高万仞”; ②路途遥远:“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移山的人又老又少:“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始龀,跳往助之”; ④工具简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困难重重。 3、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明确:得到了家人和邻里的赞同,从“杂然相许”中可以看出。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3、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安宁市实验学校张红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探究体验法 学习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8米=()分米12分米=( )厘米 0.8米=()厘米2千米=()米

4千米=()厘米1000厘米=()米 3000000厘米=()千米60000000厘米=()千米 二、独立探究、合作生成 1、教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纸上画出长9米,宽7米的教室地面平面图。 学生感到质疑,根据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图形的缩放画出来。(让学生起来说。) 2、教师:你的想法很对,跟笑笑同学的想法一样(用课件出示第31页笑笑家的平面图),从图中你发现的什么新问题?(比例尺1:100)让学生分组对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进行讨论。 让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与理解。教师引导学生统一认识。 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教师: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比例尺(板书课题) 二、自然生成、进行应用 1、教师补充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教师: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比例尺? 让学生说一说。 3、认识比例尺特征: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的比例尺、学校平面图的比例尺…… 教师:通过观察,你们发现比例尺有什么特点?(比例尺一般写成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