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儒家对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的超越

儒家对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的超越

儒家对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的超越
儒家对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的超越

!"

————————————————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曲爱香("&("%),女,山东莱西人,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中国文化史博士,主要研究

方向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卷第+期,-./012-3 4.156758-1290:.;71?@7/;8-227A7

B-2C #+D-C +#$$!年"#月

)E@52-;-F@=10:G-?512G?570?7;*

H7?C #$$!

儒家对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的超越

曲爱香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日照#(+I+#)

摘要: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之争一直是环境伦理学的一个焦点,二者既有合理性也有局限性。

而儒家生态智慧却整合和超越了二者,既不以人类为中心,也不以自然为中心,而是以人—自然为理论基点,既肯定人类的价值,又尊重自然万物的内在价值和存在权利,为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观念提供了价值取向。

关键词:儒家;人类中心论;自然中心论;超越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识码:K

文章编号:"$$L %#"L’(#$$!)$+%$$!"%$L

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争论是当代学术界的热点,这种争论又集中表现为“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分为生物中心论与生态中心论)

”两种观点的对立。其中争论的一个特点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生态伦理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并将之与人类中心论和自然中心论进行了比较,产生了几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认为儒家天人观中存在‘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万能主义’和‘狭隘道德主义’”M "N

;一种认为虽然儒家的“仁”是关于人的学说,

“但这同人类中心论并不是一回事,它并没有把人与自然对立起

来,使人成为万物的‘主宰者’”M #N

;一种认为“儒家初见形态的生态伦理既是人类中心的,又是生态中心的。”M L N

而笔

者认为,儒家的生态伦理既不是人类中心论,又非自然中心论,而是对二者的整合和超越。

人类中心主义是自近代以来所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它指的是“以人为中心,人处于支配和统治的地位,自然物处于被支配和被统治的地位,人与物的关系是

不平等的关系。”M ’N 人类中心主义主导地位的形成和实践

是在西方完成的。在西方思想史上,从笛卡尔的“借助实践使自己成为自然的统治者”到康德的“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从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到洛克的“对自然的否定就通往幸福之路”,这些言论为“人类中心”的思想提供了理性的根据。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开始在实践上无限度地大规模地征服自然,最终造成了生态危机的恶果。到了二十世纪,人类中心主义者出

于对自身生存的考虑,理论观点出现了某些转变,如以澳大利亚哲学家帕斯莫尔和麦克洛斯基为代表的“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主张承认和尊重自然规律。无论何种形态的人类中心主义,从根本上来说均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人类的利益和价值是最崇高且唯一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对人而言只有使用价值,任由人类支配和统治;人是值得道德关怀的唯一对象,在人类生活之外并不存在道德关系,人对自然物不负有任何道德义务。

自然中心主义是人们在反思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确立的新的伦理价值导向。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反,它认为自然物在具有对人而言的使用价值的同时,还具有它们固有的内在价值,这种价值是指每一种自然物都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例如,动物的存在除了作为人们食物来源的作用之外,还具有保持食物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作用等。因此,自然中心主义者认为出于对这些自然物本身价值的肯定和对它们权利的尊重,人类有义务从道义上关心和考虑它们,也就是说人类应该把伦理关怀视野从人际之间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根据自然中心主义者把道德关心集中在自然实体或自然过程的做法,可以把他们大致上分为两大类,即以法国学者施韦兹为代表的生物中心主义和以美国学者莱奥波德为代表的生态中心主义。虽然他们的具体观点相差很大,但其基本观点是一致的,那就是都认为自然万物具有自己的内在价值和存在权利,它们与人在本体论上是平等的生存伙伴关系甚至先于人类而存在,人并非是自然的主宰,自然也并非是人类征服、统治的对象,人对自然具有伦理关系。

应当看到,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各有其合理的一面,不能一概地否定,但又有各自的局限。人类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决定了人类必然要发挥主体的能动地位,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改造自然。而正是人类中心主义唤醒了人类的主体意识,在它的鼓舞下,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创造了今天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又绝非人类中心主义者所理解的那样,仅仅是改造与被改造、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如果人类盲目崇拜自己对自然改造能力的无限性,过分损害自然以至消灭对方,那么人类自己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条件。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又不能忽视和否认自然万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仅仅把自然作为满足自身物质需要的工具,而必须遵守自然规律。自然中心主义则抛弃了那种以人类利益作为惟一的、终极的价值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主张尊重自然万物的内在价值和存在权利,并对自然万物施以伦理关怀,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类摒弃利己主义、物种歧视主义,更好地认识到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以与其它物种和平相处,避免人类对自然的毁灭性掠夺。但它又矫枉过正,过分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统一,甚至提倡“自然至上”,设置了除人之外的另一个价值主体,削弱了人的主体地位,实际上消解了人对自然、主体对客体的实践关系,本质上是以否定人对自然的改造为前提的,把人降到了动物的水平。因此,自然中心主义同样有自己理论上的片面性和实践中的局限性。

总之,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既有其合理的客观基础,又有其局限性。那么,我们能否超越二者,消解二者的对立,辩证地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呢?所谓超越,就是既要借鉴二者的理论成果,又要走出二者的误区,不再纠缠于以人类为中心或者以自然为中心,而是以人—自然为理论基点,既不能因为强调自然的价值而取消人类的利益,也不因为强调人的利益而忽视自然的价值,建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观。在这一点上,儒家的生态智慧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面对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两大阵营的纷争,儒家在价值取向上既不坚持以人为中心,也不坚持以自然为中心,而是将人和自然的关系看成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而构成的整体,人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享受合理利用自然的权利,同时又将人类伦理关怀视野扩展到自然万物,尽到维护自然的义务,也就是以人—自然为理论基点,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也。”#!$这段话正是儒家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的最好表述。

首先,儒家认为,人在价值上居于自然万物的最高贵地位,“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因此,人有利用自然物的能动性,“人之才得天地之全能,通天地之

全德。……智足以知飞走蠕动之性,以驯以豢;知花卉之性,良农以莳刈,……”#&$。人的职能就在于发挥人的主观性和能动性,认识和改造自然,使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努力改善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只有通过人的能动活动,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荀子反对人在自然界面前无所作为,消极被动的思想。他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即他所说的“制天命而用之”:“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用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他认为凡是“天之所覆,地之所载”的一切自然资源,人只要“善治”,都能为人所掌握,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提供财富,为人类的生活需要服务。“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然后瓜桃李枣一本以盆鼓;然后荤菜百蔬以泽量;然后六畜禽兽一而专车,鼋鼍鱼鳖鳅鳝以时别一而成群;然后飞鸟凫雁若烟海;然后昆虫万物生其间,可以相食养者不可胜数也。”#)*$但是,儒家也意识到,人的主体能动性不是绝对的、无限的,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人并不能以纯粹的自我规定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不能对人的能动性随心所欲、盲目地滥加发挥,人只能通过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并遵从自然规律来规定和调节自己的实践活动。这是因为大自然的存在及其运动变化有其客观性、独立性和实在性,“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并不取决于人的意志,“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好的结果,否则就要遭殃。“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例如,在治田上,由于土地资源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们应根据其自然状况来合理安排农事,“相高下,视肥瘠,序五种,省农功,以时顺循,使农仆朴力而寡能,治田之事也。”#%$只有根据土地资源的高下、肥瘠来合理安排农事,才能保证农业丰收,“所治于地者,以其见地之可以息者矣。”#($因此荀子将“因地制宜”作为治田的一个重要原则,这充分表明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相反,如果人们无视客观规律而随心所欲,如使事物的生长秩序遭到破坏,那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孟子?公孙丑上》说:“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偃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亡视之,苗则槁矣。”这就是说,禾苗的生长是有其自身的规律的,人们不能不顾禾苗生长的规律随心所欲。

其次,儒家认为,“人为贵”并不意味着主宰和征服世界,而是要求人类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向自然获取财富的时候,自觉地承担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与道德责任。在儒家看来,以天地为代表的自然界是世界万物和人的生成者与养育者,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中国传统文化宝典《书经》说:“唯天地,万物父母。”《周易》亦云:“天地之大德曰生。”意思是说天地的最高美德是繁育万物,使之生生不已。天地既生了万物,也包括生人,人是自然之子。荀子在论及人的生成时说“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

!"

恶、喜怒、哀乐藏焉,夫是之谓天情;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意思是说天地神妙莫测却又自然而然地生成了人的形体和精神。不仅人的生命产生于自然,而且人的生存也依赖于自然所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礼记》认为,正是由于大自然的生生之德,天地间才有“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人类才有了生产和生活的条件。荀子指出大自然是人类的生存之本,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不取之于自然,“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也;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齿革也,固有余足以衣人也。”#&’%“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衣锦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荀子充分肯定了“天之所覆,地之所载”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到了宋明时代,儒家更是直接把人类与自然万物视为一体。张载提出了“民胞物与”的著名命题。他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他认为,所有的人类都是天地所生的同胞兄弟,其它的万物都是人类的朋友。程颐指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明代王阳明也说:“风雨霜露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是一体”#&"%。

儒家认为,既然大自然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当然就要爱护它,保护它,并对它施以伦理关怀。“仁民而爱物”是儒家的一个光辉命题,“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概念,是人类道德的最普遍、最基本的原则,儒家主张将这种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仁爱的精神和情感贯注于自然万物,即人不仅要仁爱人民,而且要爱护万物,保护自然。《周礼?大司徒》曰:“仁者,仁爱之及物也。”扬雄《太玄》曰:“周爱天下之物,勿有偏私,故谓之仁。”韩愈《原道》曰:“博爱谓之仁。”这些都是对这一思想的表述。“仁民而爱物”的实实在在的内容,就是将自然保护作为落脚点。孔子提出了“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主张对自然界之物施以爱心,取予有度,为了不影响到动物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不能采用灭绝动物的捕获行为。孟子也提出了保护自然的措施,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更是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自然保护理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时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中都涉及了对山林、动物等自然资源的保护措施,提出要遵从林木、动物的季节演替规律,在林木、动物生长孕育的春夏两季,为了保证其顺利地成长,严禁入山伐木,严禁捕捞宰杀动物。程颐更是把对自然万物的这种爱护做到细处,据张九成说,程颐书房窗前有茂草遮盖了石阶,有人劝其除去,他说:“不可,欲

常见造物生意。”他在宫中时,听说皇帝漱水时避开蚂蚁以免伤生,则给予了赞扬,并劝皇帝“推此心以及四海”。而当皇帝折断柳枝时,则予以劝阻说“方春发生,不可无故摧折”。并曾折断粘飞鸟之竿。#"%

总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儒家认为:一方面,人的生存和活动离不开自然,自然是人安身立命的场所,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应该爱护自然,保护万物,而不应该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为了人类的一己私欲,肆意地践踏自然征服自然;另一方面,自然界不是上帝安排来为人而存在的,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而人作为“最为天下之贵”者,也能够超越于一般的自然存在物,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在尊重自然,服从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积极的创造性活动即实践活动来改造利用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这样,儒家的生态智慧既吸取了人类中心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合理成分,又摒弃了人类中心论无限夸大人类的理性能力从而导致破坏自然的不足之处;既吸取了人类中心论主张尊重自然万物的内在价值和存在权利,对它们施以伦理关怀的合理成分,又摒弃了自然中心论削弱人的主体地位,从本质上取消人类的实践活动的不足之处,从而使儒家在价值取向上实现了对二者的超越,为我们建立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思维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那就是既不以人类为中心,也不以自然为中心,而是以人—自然为理论基点,既不否定和取消人类利用与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又要在改造利用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顾及到自然万物,对之加以爱护和保护,从而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一个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构成的统一的有机的整体,二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许广明+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概述#,%+哲学动态,&$$*,())+

#)%蒙培元+从孔孟的德性说看儒家的生态观#,%+新视野,)’’&,(&)+

#"%何怀宏+儒家生态述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张世英+人类中心论与民胞物与朔#,%+江海学刊,)’’&,(*)+

#!%礼记?中庸%#-%+

#(%荀子?王制#-%+

#.%戴震?原善#-%+

#/%刘宾客文集?天论中#-%+

#$%荀子?天论#-%+

#&’%荀子?富国#-%+

#&&%正蒙?乾称篇#-%+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

#&"%传习录?卷三#-%+

#&*%论语?述而#-%+

#&!%孟子?梁惠王上#-%+

责任编校干成俊

!"

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阶段性特征

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阶段性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自然地域空间,是地球气相、固相和液相三种物质的交界面,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来,其生存和发展都一直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从自然环境仲获取物质和能量,然后又把利用过的物质与能量以废物的方式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在不知不觉间,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逐渐构成了一个循环系统,其实质是一种新陈代谢系统,或者说是一种通过人类创造的社会经济机构,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和转化的系统,人们通常称之为人类社会生态系统。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或者说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跨度,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还包括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并且以后两者的影响更大,甚至于跨越整个生物圈;经由大规模的自然地理环境改动,人类迫使其为满足各种不同需要而服务;但与此同时,人类又必须依赖于自然提供的一切生活资料来维持生产与生活。 人类社会生态系统(或者说是人类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虽然性质迥异于其他的生物生态系统,但是也同样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该过程中,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模和强度,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效果,都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变化;据此可将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历史粗略地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种植业产生前阶段(旧石器时代) 当时古人类以狩猎、捕捞和采集现成食物为生,生活范围极其狭窄,使用的都是一些石器和竹木制作的粗糙的原始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生产活动只能对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很小的影响,其中最大的也不过是纵火围猎,但那也是暂时性的,是可以在较短期的时间内慢慢恢复的;它既不会对人类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后果,也不会对人类生存构成任何威胁。总体来说,在本原始阶段,由于社会经济结构尚未建立,人类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方式也大体上相近与动物,同样都是依附着自然生存,人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还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二、原始农业至小农经济发展阶段 该阶段属于种植业和畜牧业逐渐兴起发展的时期。新石器时代的到来,随着采集的逐步发展出现了原始种植业,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也因为农业而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从单纯依附自然,进入到顺应自然的新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的特点是,人类逐步开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利用自然的力量来生产人们需要的生活资料;但是,人类对自然的控制能力尚自有限,因而在自然灾害的面前还是听天由命的状态。在本阶段,人类所建立的农牧业环境是依靠人类保护和控制的,而依然保持着自然界的生物学生产过程的基本特性,因而它属于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发展的低级阶段。 三、工业化阶段 18世纪中叶过后,资产阶级产业革命给生产力带来的大解放,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工业化的新时期,各式各样的新型生产工具不断涌现,促进了人类两大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和农业的迅猛发展。该阶段,人类在社会建立了一系列经济机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人与自然关系概述 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呼吸空气,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饮水,那么,人类就将灭绝。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人类与自然界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又影响改变着自然,而自然反过来又通过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耗竭等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人类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的和谐状态,到农业社会的、局部的、阶段性的不和谐,再到工业社会的严重失衡。今天,人类社会表面上的繁荣进步背后,人与自然的矛盾正在日益积累: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消费迅猛增长,而自然资源正在迅速减少以致枯竭,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污染物质已经大大地超过了环境容量,有限的生物圈从各个方面来看都已经不堪重负。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大面积的酸雨沉降,一些地区洪水肆虐,另一些地区干旱成灾,华夏席卷沙尘暴……这一切都昭示着以往作为被征服对象的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宣战,开始显示其被动地制约人类发展的一面。而今,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走上新的和谐状态;继续对自然肆无忌惮地改造和征服,使之服务于人们眼前的利益,人与自然的矛盾将迅速激化,进而大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我见 摘要: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是自环境伦理学成立以来一直被学界议论和谈论的的话题,并且目前对该争论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二者出现的历史背景,原因,综合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各自的基本观点并给予了相关的评价。最后,又提出了解决该争议的几点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解决措施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同时也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造成一系列的诸如人与环境关系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关于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讨论中,学术界目前比较认同的观点有二类: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二者出现的背景原因,历史渊源。 可以说人类中心主义这一思想源远流长。自希腊哲人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的尺度”以及苏格拉底将哲学研究的视野领域从本体论引向认识论,从天堂引向人间以来,在人们的潜意思中,人们一直都是以“人类自身为中心的”。这一潜意思可以在亚里斯多德以及中世纪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那里找到论证。根据亚里斯多德的观点,自然是为了人而造的万物,植物是为了动物而活着,动物是为了人类而活着。在阿奎那那里,更是以上帝的名义对人驾驭动物,奴役动物,甚至随心所欲地杀死野兽进行辩护。若这一理论渊源还不明确的话,那么,我们更是能从近代哲学那里找到确凿的根据。到了近代,尤其在笛卡尔哲学和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建立之后,这种强调主客之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分离,强调要征服自然越演越烈,终于在17世纪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得到了实现。17世纪的工业革命,使得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使人类社会找到了对待自然的突破口。在向自然征战的过程中,人类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人类成为自然的主人,自然成为人类的奴仆。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原材料成为共识。人类在利益需求的驱使之下,越发的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而一再无休止地向自然界索取。在虚荣心,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的同时又进一步的无限膨胀,使得人们以往对待自然的那种虔诚、敬畏的态度荡然无存。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主题班会教案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充分了解环保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明确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活动重点: 了解环保知识,明确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活动难点: 懂得保护环境的意义。 活动准备: 1、搜集、整理有关环境的材料。 2、调查周围环境污染情况。 3、PPT、视频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同学们你们知道环保日是哪一天吗?每年的6月5日是“环保日”,所以环保是当今的热闹话题,各种媒体都在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生存所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节课我们就召开以《保护环境爱我家园》的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环境和人类生存关系密切,环境被破坏,人类怎能幸福的生活?为了让我们的地球更美好,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为人类造福。 二、板书课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主

大屏幕出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主课件 1、介绍世界环境日的由来及意义。 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和后代而努力”。会议提出建议将这次大会的开幕日这一天作为“世界环境日”。 2、说说什么是低碳。 低碳,(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3、什么是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在广义上又称为环境法,是调整因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目的是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体健康,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要素,防止环境破坏的法律规范,一是关于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改善环境的法律规范。另外还包括防止自然灾害和减轻自然灾害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法律规范。环境保护法除具有法律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综合性、科学技术性、公益性、世界共同性、地区特殊性等特征。环境保护法律规范,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古代国家,但作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现代环境法出现在世界上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

高中地理笔记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①聚落的含义和分类 ②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 ▲3.全球气候变化 ①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②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与图示 ▲4.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5.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的含义和分类 ▲6.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①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②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图示 ▲7.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8.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 ▲9.自然灾害的危害 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 ▲10.中国的洪涝灾害 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 1.了解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2.理解地形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等的影响。 3.了解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理解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概念: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分类:按照性质与规模聚落,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表现 案例:半坡村落遗址,大多分布在河谷阶地上: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还有防御作用。

地形类型: P89图4-4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耕地广阔,便于(大规模)农耕;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使聚落(的位置选择比较自由,)规模较大,形态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环境承载力大)人口多,聚落密度较大;宜发展成城市。 P89图4-3丘陵、山地:由于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而分散,(有利地形位置选择比较有限),只在山间缓坡、山间盆地、河谷谷地,地形较平缓,土壤肥沃,接近水源,便于小规模农耕;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但规模较小不易扩大,形态多呈点状或带状;人口较少,相对分散,密度较小。。。。。。地形阻隔不利于对外交通联系。 高原:热带高原的墨西哥城、巴伐利亚(地势较高,气候凉爽)温带高原(昆明、丽江古城;拉萨<高寒区的河谷气温较高>)盆地: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的关系 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中学地理复习图册060-061.JPG 从图文资料中可知,丽江古城有利的自然条件是:选择在云贵高原地势平坦开阔的山间盆地(坝子)中,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顺西北高东南低地势分成多股干流穿越城区。 在这种特殊的地形、水源条件和独特的纳西族民族文化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聚落特征。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原因:位于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较低和地形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因而冬季温暖;又因地

人与自然的关系论文

诚挚贡献一点论文与大家共勉呵呵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哲学学科。它是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产物,因而具有文理交叉或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特性。因此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看待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客观与必要的。 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研究内容有: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自然科学观(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自然科学方法论(于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一般方法论)、自然界各种物质形态和科学分类问题、数学及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人类科学思想的历史演变问题、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及发展问题等等。 在自然辩证法中,人的本质就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自然,在广义上指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与宇宙、物质、存在、客观实在等范畴同义,包括人类社会;在狭义上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通常分为非生命系统和生命系统。被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界,通常称为“第二自然”,或“人化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统一的。《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存在,天地万物与人,同为自然整体的一部分,相互之间存在着感应的关系。人与天地万物感应,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制约;就自然整体而言,天、地、物、人,都遵循着既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节律而在变化着,对这个整体统一的节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总体上呈现为差异一体的状态。这就是说,人与天地万物之间,是统一体内的差异关系,不是主奴关系,不是对立的两极存在,人不是主宰自然的主体,也并不具有征服与支配自然的权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自然的世界”是“人在物质环境中的存在”的概念,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概念,而不是脱离人的、被人作为观察对象的概念。那种被人作为观察对象所涉及的东西,不仅是物理学中的“宇宙”,而且是哲学中的“人也在其中的自然世界”。 第二,自然世界必须人化,具有人的属性。因为,哲学是人对自然世界的探求,,人只

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影响

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各个方面均取得较大的进步,其中文化作为我国人们的精神食粮也取得较大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也是非常多的,其中地理环境作为影响文化文章的重要因素,其在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对于文化发展的研究,简要探析了地理环境对于文化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地理环境;文化发展;影响 引言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历了这么久远的时间变迁,再加上人类大脑不断的开发和在地球上频繁的活动,形成了一定层级上的文化,也称之为文明。地理环境就是我们在文明发展道理上不可或缺的产物。其中文化发展与地理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既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也是文化史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地理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根本,是整个人类文明得以进步的文职源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人们文明的进步起到很大的限制作用。特别是在人类整体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古代社会,地理环境给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现阶段,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理环境和

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家深入研究的话题,这同时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是非常重要的。 1.地理环境为整个人类文明的产生提供了全面的基础 众所周知,一个文明要想形成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内部的物质条件为根本,同时这个一定的地域内部的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给该地域内部的人类文明的产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例如,举世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分别为:尼罗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印度河盆地以及两河流域全部处在非常优越的亚热带、热带以及暖温带等适宜的地区,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哺育形成了四个文明古国的优秀灿烂的文明。这些良好的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这些文明的传 播和发展。 那么为什么优先在这些地区产生了优秀的文明呢?这 也是由于文明的产生以发展需要充足的剩余时间所造成的。人类只有拥有除了繁重的劳动以外的充裕的时间,才能进行其他形式的活动。在这些整体生产能力比较低下的古代世界,正是由于这些优越的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力,为古代人民生产力的大发展提供了肥沃的资源,这才有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成果的产生。当然,在我们强调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基础作用时,绝不意味着要忽视人的能动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自然条件的有利,

人类的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人类的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人类生存在自然界中,与自然环境有 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这些条件的异常改变,如果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就会破 坏人的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对立统一而生病。如《内经》说:“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歧伯日:高下之理,地势使然,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 者先天,阴胜者后失,此地理之常也,生化之道也。高者 其气寿,下者其气天,地之大小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性,所患疾病 及防治方法也不同。这种不同,正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适应 性表现。 由于环境与人的健康有密切关系,所以古代养生家很 重视生活环境的选择与改造。据传古代名医孙思邈晚年选 择山青水秀之乡造屋植木种花修池,独自在那里养老。清 代养生家曹慈山也“辟园林于城中,池馆相望,有白皮古 松数十株,风涛倾耳,如置身岩壑,至九十余乃终”。这 和今天提倡美化环境和绿化环境意义相同。不同的是,在 工业不发达的古代,不存在象今天这样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要进行自身的新陈代谢,一个成 年人平均每天要呼吸二十六斤空气,进食三斤食物,饮入 五斤水。生命所必需的氧气、水和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 源于自然界。并且,人类在生命发展和新陈代谢过程中, 也与自然环境形成了某种物质交换的平衡关系,从而适应 了地球的环境条件。近些年来研究发现,在人体的背部器 官和组织中,含有地壳中所存的六十多种化学元素;将人 体血液和地壳岩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比较,除了构成血液 原生质的主要成分(碳C,氢H,氧0,氮N)和岩石的主 要成分(硅Si)以外,其它许多元素平均含量所占的比重 极其相似。这是人类与周围环境长期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果。自然界中,大气、水、土壤以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许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 专业 姓名 学号

论我们的胜利 “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恩格斯的话深刻而耐人寻味。其中提起“胜利”一词,我不禁遥想到古今中外的历史。那些曾经让人热血沸腾的金戈铁马和疆场搏杀,而在征服与被征服之间,多少家国兴与亡,血与火中杀出了人类的历史。从这个角度去反思恩格斯所说的“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时,我便想到这“胜利”的惨烈,更让我诧异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是如何走到如今这水火不容般的地步,以至于人类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而自然又针对我们的每次胜利都给以报复。 回溯我们的进步历程,会发现在那些所谓“胜利”的背后,潜藏着自然报复带给我们的种种灾厄,它们或急或徐的酝酿着,成了人类一个个胜利背后不断蔓延的阴影,最终甚至盖过胜利本身的积极意义,让原本辉煌的胜利成为笑柄。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最早进入城市化的国家,经济与工业快速发展。1900年,英国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到75%,实现了高度城市化,经济中心实力凸显。然而,在创造辉煌工业文明的同时,潘多拉的魔盒也悄然开启。自十九世

纪开始,英国伦敦每年约有四分之一的时间被烟雾笼罩,“雾都”之名由此而来。然而直到1952年12月以前,伦敦市民们还并未认识到这种反常现象的危害。一家位于伦敦的成衣品牌甚至以“伦敦雾”来命名,以此标榜彰显其品质,于是伴随着“胜利”衍生却超出人类掌控的灾厄就这样静静的酝酿。在1952年12月3日,微风习习,阳光普照英伦三岛,人们恨不得在这样可爱的天气里带着苏格兰格的小毯子和斗牛狗去乡间野外喝下午茶。12月4日,一股巨大的高压气旋中心自伦敦西北向东南移动,凉风渐止,乌云盖日,相对湿度为82%。12月5日,雾锁伦敦,悄无声息的杀戮由此拉开序幕。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内还分布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由于逆温层的作用,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不久伦敦市民便对毒雾产生了反应,许多人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发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明显增多,进而死亡率陡增,据史料记载从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12月9日之后,由于天气变化,毒雾逐渐消散,但在此之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因为烟雾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统疾病。最早发起工业革命的英国,也是最先获得对自然界胜利的国家,也最先承受了自然界的怒火,然而人类并未因此勒住疾驰的步伐,同样的自然界也在暗中筹划它的报复。

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焦点

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焦点 发表时间:2019-08-22T16:26:55.667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5期作者:吴天昊[导读] 本文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梳理了人类中心主义从古希腊至今的发展脉络,对支持和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进行整理和总结。 吴天昊(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1617) 摘要:在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不断被质疑的背景下,本文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梳理了人类中心主义从古希腊至今的发展脉络,对支持和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进行整理和总结。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人与世界关系;世界观;社会生产;生态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8-057-01 1人类中心主义概念界定和历史沿革 1.1 概念界定 一般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把人作为世界中心的观点,主张以人为衡量万物的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万物为人的利益而服务。人类中心主义具有如下几个层次。第一,人类所提出的任何看法、理论,包括人类的道德体系,都是由人独立思考得出的,而不是由其他物种,这是从认知论的角度上讲;第二,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物种,以维持生存和自身发展为目的,被生物逻辑所限制,也就是说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逻辑,都以自身为中心;第三,由于普遍认为只有人才具备理性,拥有道德,人类是道德的唯一代言人,享受道德的权利和义务,所以只有人类具有内在价值,而自然万物有帮助人类实现内在价值的间接工具价值[1]。 1.2历史沿革 “人是万物的尺度”,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如是说。这可以看作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早期萌芽,但必须主义,普罗泰格拉的思想与我们所说的人类中心主义有本质区别,他的思想建立在世界万物一体的认识之上,他所阐述的是人在世界中的内在作用。在他之后,柏拉图从理念出发构建哲学体系,虽然他的理念世界是独立于人和现实世界之外的,但理念只有人的理性才内认识,由此拉开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大幕。亚里士多德直接认为世界万物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被创造出来的;圣经说,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而在这些创造物中,最接近上帝的形象的,所以最高级,世界为人而创造,为人所利用,为人而主宰和统治。笛卡尔甚至不认为动物能够感受到痛苦,因为它们不具有灵魂,只是能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自动机”。康德判断人类是唯一拥有理性的存在物,而其他生物不具备,应该被当作工具对待。至此人类中心主义发展成熟,并被广泛采用到人类的生产实践中。 2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 2.1支持 人类中心主义者有这样的观点:第一,从生物学角度加以阐述,个体和种群存在的目的就是将自身的基因传递下去,每个物种都是为了基因的延续而拼搏,这种目的当然是自私的,而且是合理的,人类以自身延续为中心对待世界万物是理所当然的。这样,人类必然的以主客关系的方式认知和实践,不管面对任何事物,都以我为主,一切为我,自我中心是生命的本质特点。第二,从价值上讲,人是价值的源头,一切事物的价值由人来衡量,是人的主观意愿的投射,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改变,甚至毁灭自然物。第三,从伦理学角度看,道德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类种群的整体利益,因此没有必要对其他非人的存在物讲道德法则,只要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对自然物的破坏就是可以接受的。也有一些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作为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的成员,我们同其他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伦理关系,对它们也负有一些伦理责任,主张与其他万物建立类似君主与臣民的关系[2]。 2.2反对 长期以来的人类中心主义,以及在此指导下发生的人类行为造成了许多严重的生态问题,危及人类的生存,也在思想上给人类带来巨大冲击,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对之声此起彼伏。反对这的依据大体有如下几种:第一,宇宙科学早已经告诉我们,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宇宙早已存在,人类不是,也根本不可能是世界的中心。人类不过是自然的一个部分,只能说满足人的需要是人类社会的中心问题,人类绝不是万事万物的中心,。 第二,人类中心论以人类具有其他生物不具备的特殊属性为由,给予人类享受的道德关怀的权利,而其他生灵则不在此列。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动物之中也存在拥有自我意识、有较高智力水平、能使用工具的成员,而人类中却存在一些不符合此标准的个体。所以,是否具有一些能力并不是获得道德关怀的依据。 人类中心主义者往往认为道德的意义是为人类带来利益。在日常生活里,一切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人一定会被认为是利己主义者,并接受社会的质疑和批评。这种利己主义上升为种群行为后,就摇身一变,成为合情合理的,实在是奇怪。这是因为自然界没有其他物种能够对人类进行质疑和批判。但是,没有批判者并不能说明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人类应当自我监督。可以看到,人类历史就是不断过大道德关怀对象的过程,这个过程应当会推广到人类以外的动物、植物乃至万事万物之上。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种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是无法反驳的,也就是生物学意义。因为任何反对的思想必须是人来提出,也必然存在人类主观的痕迹,只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参考文献 [1]徐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辩证法研究V ol.10,No.7,1994. [2]杨通进.人类中心论与环境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 6期.

保护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妥善的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盲目地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造成了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甚至枯竭和破坏,从而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并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面对日益加剧的危机,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及人类在环境中的地位,并希望通过全球的共同行动来改变这种危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会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道路。 一、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协调发展 所谓协调发展是指在以人类为核心和主体的全球生态经济系统中,人类通过它不断理性化的行为和规范,以协调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统一,协调人类的持久生存,世代福利与资源分配的当前与长远关系,从而实现全人类寻求的总体目标的最优化。 (二)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会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涵义: 其一,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其二,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应与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 其三,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应该指出,当代社会发展的现状是世界上大多数人口仍处于半贫困或贫困状态,持续发展必须解决贫困问题。 可见,持续发展包括经济持续、生态持续及社会持续三个内容。其中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重要保证,社会持续是发展的目的。 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自200—300万年前古人类的出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逐渐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环境”系统中,人类长期习惯于以“大自然主宰者”的地位思考问题,认为人类可以主宰一切,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可以向大自然进行无限制的索取。在工业革命前,人类社会生规律,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因此,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使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整体协调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历史必然。这是我国振兴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唯一战略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既是当代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的可行性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就有许多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思想,如道家的“与物成春”、佛教的“万物平等”、儒家的“天人合一”等思想。近代以来,西方一些有识之士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进行着不息的探求,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都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

高考地理知识点之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高考地理知识点之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考点归纳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从图中可看出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内在联系。太阳辐射决定了各地热量和水分的分布:不同的热量和水分形成不同的气候;气候又影响植物、动物、土壤;反过来,植被与土壤又影响到气候(绿岛效应、反射率);气候影响水文,水文也影响 气候(湖泊效应);地形影响气候(“山高一尺,水冷三分”,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和河流(气候一水文特征,地形一水系特征),反过来,气候和河流又作为外力雕塑地表形态(流水地貌、风蚀地貌、冰蚀地貌),从而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读图还可以看出,总体上看全球范围内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虚线方框内),如自然带(自然带本身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以及地形均不相同,必然引起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差异,从而引起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形成不同的自 然带(各自然带之间的差异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地域性差异。) 2.以图解与列表比较分析的方 法,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冰原气候冰原带 热带雨林气帳---------- 赤這热带雨林带 丸阳辐射 「韩痰检我海陆位耗 地球内能 ⑴将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模 式图进行对照,掌握全球性地域分异 规律 气候是形成自然带最重要的因 素,比较图可知,气候类型与自然带 在空间分布上有极大的相似性,因此 可以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状 苔原气候苔原带 ---ME ■■亚寒带针叶林带 带 风 候 遍 季 气 温 带 大 陆 性 气 候 温 附 一 地 闫 热带沙模 气候 热带草原 带季 凤气 候 热带季瑰 气候 亚热芾 常绿阔 叶林带 £ 带 屈 叶 林 落 叶 亚 常 叶 —一北回归谨 热帯荒 热带草原带 I热带季雨林

人与自然关系及现状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概论 教师姓名 研究生姓名 研究生学号 研究生专业 所在院系 类别: B.硕士

日期: 2016年12 月20 日

评语 注:1、无评阅人签名成绩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批阅,用铅笔阅卷无效; 3、如有平时成绩,必须在上面评分表中标出,并计算入总成绩。

人与自然关系及现状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三重关系: 一是由工业文明以来人类的工业实践造成 人与自然关系扭曲的已然关系,二是由现代生态学所揭示的人与自然之本来所是与本来应是的本然关系,三是人与自然实际形成的关系是由人类实践活动建构的实然关系。 自从人类在地球这个摇篮中诞生以来,地球的自然生态演变史就开始演奏着一首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奏曲,但这首变奏曲演奏到今天,已经变得不那么和谐动听了,甚至可以说是刺耳的,而问题就出在人类这个作曲者与演奏者身上。人类把自然界本有的音律抛之耳外,而按自己的意愿、需要和认知创作自己爱听的旋律,谱写了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之曲,竭力抒发人类之声。但由于没有自然天籁之音的滋养,人类之声在现代变得沙哑了,面临失声的危险。用一些诗化的语言隐喻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这样的三重性关系: “自然之音”隐喻人与自然关系的本然,这是由现代生态学,特别是人类生态学所揭示的人与自然为生态共同体关系;人类的作曲和演奏隐喻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建构,从而形成人与自然之间的建构性关系;人类之声的沙哑或失声之险则隐喻工业化以来,由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扭曲而遭遇的生态危险与人类自己的生存危局。人与自然之间的三重关系都是人与自然关系演变中存在着与形成着的事实,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三者的交织和演变,形成了今天复杂多变的关系。在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重,人与自然关系受到高度扭曲,人类生存面临极大威胁的今天,有必要对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三重性关系作一番学术梳理,探析谐调人与自然关系,克服生态环境危机,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找寻通向生态文明的可能与路径。 人类的活动在自然肌体上打下种种印记,这些印记成为自然对人类活动的现代生命哲学意义上的记忆。到如今,这些累积性的印记既记录着人类征服、改造自然所取得的胜利和所获得的巨大成就,也记录着人类极度化的生态扩张与征服所导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扭曲,从而造成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损害。对生态环境危机本质的反思应起始于这样一个既成事实,即生态环境危机的广度与深度,生态环境危机对生态整体系统及在生态系统中生存的动植物,特别是对人类自己生存的损害程度,与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发展和取得的成就成正比。事实上,生态环境危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严重问题,并造成人类生存的严重困境,正是在人类现代文明(科技文明、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等)取得巨大发展的时候。可以预见,按照人类现有的发展模式继续下去,生态环境危机的严重性将相随加剧。现代文明对自然的生态扩张越加广烈,自然套在人类文明脖子上的生态环境危机之绳圈就会越勒越紧,这也许就是现代文明阳光下的一个挥之不去、随现代文明的阳光普照而不断扩散着的阴影。这将大大抵消人类战胜自然的成功和喜悦,直此下去,人类将会陷入难以解套的矛盾与困境中,并付出沉重的代价。其根本原因在于,现代文明模式是一种建立在人类通过对自然的征服与扩张,无节制地攫取和消费自然资源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创造社会财富,满足自身极度化需要和欲望的文明模式。这种文明模式必然导致人与自然、人文与自然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分裂与对抗。其结果是,一方面人类大张旗鼓地征服自然,攫取自然资源,并毫无忌惮地向自然排放各种废弃物; 另一方面,自然反过来对人类回予严酷的报复。正所谓人类怎样对待自然,自然反过来怎样对待人类。

人与自然关系论文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论文: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著作,它虽然不是一部完整的著作,但内容极为丰富。其中,通过剖析异化劳动形成的原因和结果,开启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自然界是先于人类社会存在的,人类社会不能离开自然界,两者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通过三个方面论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离不开自然界具有受动性;人改造自然具有能动性;人与自然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马克思在《手稿》中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从人自身的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来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人;自然;受动性;能动性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要依赖自然,从自然界获得自身生存所需要的资料。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存在,人类要想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遵守自然界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又受制于自然界。人与动物是有区别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不是像动物那样消极地适应自然,而是积极地适应自然。 人依赖自然具有受动性 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都是从自然界获取的。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资料。”人本身也是属于自然的。“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中。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要不断的交换能量,人本身也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也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物种。人依赖自然而生存,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没有自然界人类就不能获取生活必须的资料,这种关系是不会改变的。 自然界是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的,所以人类要尊重自然界现存的规律,不能任意地破坏自然界的规律。人类能从自然界获取的资料是有限的,自然界具有自偿性,人类不能任意地无限制地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受制于自然界。人作为直接的自然存在物,依赖自然生存,受制于自然,“人作为对象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人作为自然的、感性的、肉体的、对象的存在物同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受限制的存在物。”人必须以自然作为自己的对象,没有对象的活动是难以想象的,也不可能存在,人只能通过对象活动来表现自身。人依赖自然界而生存,就必须使自身适应自然界,就必须以自然界作为自己活动的对象,且受制于自然界。因此,人具有受动性。 受动性是人与自然发生关系时,人具有的一种表现。受动性主要表现为,在人与自然界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换过程中,人不是为所欲为的。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要受到各种各样自然条件的制约,处于被动地位的原因是:人是要依赖自然而生存的,一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就限定了人类生产的种类和活动的范围,人要更好地生存只有适应其所处的自然条件。人的受动性就是指条件性和自然对其的限制。人把自然作为自己的对象,必然要受到自然的限制,因此人具有受动性。 人改造自然具有能动性 人除了依赖自然的受动性外,还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人在与自然界发生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换时,加入了自己“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在依赖自然的同时,建立了与自然的联系,建立了属人自然,即人类社会,使自然获得了属人的价值,这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

人类中心论

浅谈人类中心论 当代生态环境的破坏和野生动物种的加速灭绝,人与自然关系紧张,这些不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瓶颈,而且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然而这其中人类负有重大的责任。对这一问题的理论反思,引发了人们对以往“人类中心论”的反思与批判。 “人类中心论”的价值观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曾经起过积极的主导作用。“人类中心论”在一段时期内曾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在后来的发展进程中,这一价值观被不恰当的发挥并将其推向极端,强调人是自然的惟一主宰,在某种意义上说,传统人类中心论是“绝对人类中心论”,它只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只关心人的利益和福利,不承认自然万物的内在价值,也不关心动物的生存权力。其它生命物种和事物只具有工具价值,它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本身不具有内在价值和目的。 然而,人类是宇宙中心的观点已被科学证明是错误的。因为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人类自然也就不是宇宙的中心,在生物学的意义上人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生物物种,而并不是其他生物的中心。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应强调全人类利益,唤醒每一个人的生态意识,规范人对自然的关系,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代人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主题。 我认为人类具有主观能动作用,在这一整体结构中占据特殊地位。所谓“特殊”并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特殊”,而是说人类是地球上唯一有理性、有自我节制能力的生物,应当对自然界负有直接的道德责任,成为自然界的道德代理人和环境管理者,为保障人类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能世世代代在一个生态平衡、资源丰富的地球上生存发展而发挥特殊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事例教案资料

大学生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00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价值观是人们心中深层的信念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81)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历史演进到今天的二十一世纪,祖国复兴的火炬交到了我们新一代大学生的手上。伟大祖国需要不但在政治上,而且还要在经济、科学文化上真正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将真正地站在世界强国之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新朝代的大学生,我们责无旁贷。而要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我们就必须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24)第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及精神实质,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年轻活力优势,推动“八荣八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普及和升华。荣辱涉及的是个人人格的追求与拒斥的问题,求荣拒辱是人的一个独特现象。荣辱观是人们在世界观、价值观基础形成的关于什么是荣与辱,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人生实践中对荣辱应有的态度等问题所持有的基本观点。不同的时代、民族和阶段,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是不同的。一个人只有从思想上真正明确了什么是光彩的事,什么是耻辱的事,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一个社会只有树立了是非分明的荣辱观,才能成为精神文化大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高校必须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切实提高大学生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行为准则和习惯。(447)第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重落实在行动上,我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核心主义价值观,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精神,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储备好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其次要树立服务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习惯,使其成为一种人生的态度,通过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工作等平台,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再次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学习我们的主要任务。大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接受新事物、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学习新知识的平台。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在这个平台上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把这作为自己的知识能力储备。完成好这个任务是我们当大大学生的基本要求,这是为更好地建设祖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储备能量的过程。(304) 第三,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还应该积极宣传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马克思主义对理想问题作了科学阐述,把理想问题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内在地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理想问题有了更为科学的把握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