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解方程(一)

解方程(一)

解方程(一)
解方程(一)

【学习目标】

1.我会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及方程检验,并理解了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2.我会分析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我要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关键问题】

什么是方程的解?如何解方程?

【学法提示】

运用“查、划、写、记、练、思”六字诀进行自主结构化预习(预习67、68页),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总结方法,生成问题,答疑解惑。

【预习评价】

问题1:填空

1、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求方程的解的()叫做解方程。

3、如果x+12=25,那么)

4、如果5x=60,那么5x÷)

5、如果30-x=20,那么)

问题2:解方程。

X+0.8=9 6x=12

15-x=8 8÷ x=2

问题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方程的解都是x=8。

()× x=9.6 x-()=0.4

x÷()=1.6 ()-x=10.6

【我的问题】

《解方程(一)》问题解决-评价单

五年级数学组设计人:闫恩恩韩秀萍审核人:商小莉

班级组名姓名时间:年月日

【学生生成问题】

【教师预设问题】

问题1:(1)什么是方程的解?请举例说明。

(2)x=5是方程5x=25的解吗?x=3呢?

问题2:判断。

(1)解方程0.5 x=60时,方程左边除以0.5,右边乘0.5。()

(2)方程x+8.8=36的解是 x=27.2。()

(3)解方程就是方程的解。()

问题3:解方程。

0.6x=48 30.2-x=16

5.5+x=13 6÷x=1.2

问题4:小明去上学,早上每分钟走100米,12分钟赶到学校。中午放学回家用了15分钟,中午放学回家每分钟走x米,求x的值。(列方程解答)

【多元评价】

《解方程(一)》问题训练-评价单

五年级数学组设计人:闫恩恩韩秀萍审核人:商小莉

班级组名姓名时间:年月日

问题1:判断题。

1、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叫方程的解。()

2、x=6是5x=45的解。()

3、当X-6=0,方程没有解。()

问题2:解下列方程。

X-25=1.5 3X=2.1

9.2-X=8.7 X÷7.5=1.5

问题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个方程的解都是X=10。

X+( )=26 X-( )=2.2

X÷( )=2.5 ( )×X=4

【多元评价】

《解方程(例1)》教案(1)

《解方程(例1)》名师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7页《解方程》例1和做一做。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后学习的,不仅是解方程的基础课,而且以等式的性质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还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二)核心能力 在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过程中,发展迁移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渗透函数思想。 (三)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图例,在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中,能正确地运用等式的性质1解形如x±a=b的方程,并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2.结合解方程的具体例子,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3.通过自学,初步学会检验某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养成检验的习惯。 (四)学习重点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五)学习难点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解方程(例1)》名师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复习任务 (1)如果a=b,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a+7=b+()a-()=b-m a×n=b×()a÷6=b÷() (2)用字母表示出等式的性质1、2。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既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又为课中学习解方程做铺垫。】(二)课堂设计 1.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师:课前大家用字母表示出等式的性质1和2。我们来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交流,一起回忆等式的性质1和2。 课件出示例1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幅图所表示的内容,并独立列出方程:x+3=9 师:这个方程中的x的值是多少?(6) 师:这道题目简单,大家一眼就能看出x是多少。我们还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来求x的值,这节我们来研究。板书课题:解方程 【设计意图:由于数据小,学生一眼就能看出x=6。而学生会求出x值的方法是多样化的,这些多样化的方法让其觉得接下来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在书写上反而比较麻烦,不利于本节课的学习,所以教学时暂时避开了算法多样化,为提高学习掌握新方法的积极性,还强调了这种方法与中学知识的联系。】 2. 问题探究 (1)自主探究,初解方程 师:根据等式的性质,想一想,怎么求出x的值? 生尝试解方程。 (2)讨论交流,解释自己求方程的解的过程 生交流解方程的方法和过程。 师:方程两边为什么要同时减3?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天平图。 小结: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天仍然相等。方程也是等式,方程的左边是“x+3”,要想解出x就需要减3,所以方程两边要同时减3,解出x等于6。 把刚才的过程在方程上写出来就是这样子的。(课件演示,生独立书写解方程的正确过程,师板书。) x+3=9 解:x+3-3=9-3 x=6

解方程例1例2

解方程例1例2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7~68页解方程例1、例2以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十五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操作、演示,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式,并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过程方法:通过探究较简单的方程的解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重点:会用等式的的性质解方程。 难点: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一起玩过的跷跷板游戏吗?谁来说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知识?(引导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即跷跷板平衡原理)。同学们在游戏中的收获可真不少,还想不想玩游戏?(想)好,现在我们就一起玩个猜球游戏: 师出示一个不透明的乒乓球盒,让学生猜里面有几个球?(学

生可以任意猜) 师:盒子里面有几个球,1个?2个?.......你能准确说出盒子里有几个吗? 生:不能! 师引导学生可以用字母X来表示球的个数。 师:要想准确知道有几个球,再给同学们一些信息。(师课件出示一个不透明盒子和3个球,右边透明盒子里有9个球,跷跷板平衡) 设问: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吗?(板书X+3=9) 师:现在你知道X的值是多少吗? (设计意图:先通过回味上节课的天平游戏旨在对等式的性质即天平平衡原理作必要的知识回顾,同时自然而然的引出猜球游戏,并在游戏中生疑,层层设问,步步为营,为下面的学习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探究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独立思考:盒子里有几个球?也就是X所表示的数值是多少?(由于数据较小,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出结果) 2、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教师巡视,注意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到黑板上板书) (这里给与学生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解方程例2、例3教学设计

课题: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解方程(1)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P68例2、例3及练习十五第2、7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使学生在学习了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简单的形如x±a=b的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探索解方程的方法,为后面用方程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上述简单方程解法的知识经验,本节课的不同之处是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探究形如ax=b的解法和a-x=b的方程的解法。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x=b和a±x=b的方程。养成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养成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学习过程中,是学生感受到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学习习惯。初步体会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 会解形如ax=b和a±x=b的方程。 教学难点: 理解形如a±x =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法、观察法、猜想验证法。 教学准备:课件。 学习流程: 一、知识链接: 1.填空。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 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 解方程)。 (4)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5)等式的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o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解下列方程: X+12=31 x-63=36 提问:你能结合这两道题的解题过程,说说解方程的步骤和格式? 生:解方程的步骤及格式: (1)先写“解:”。 (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使方程左边只剩X。(注意:“=”要对齐)(3)求出X的值(注意:例如X=6 后面不带单位,因为它是一个数值。) (4)检验。 二、情境导入: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解方程。 三|、自学辅导: (一)出示教材第68页例3 1.明确要求:观察信息,看信息都提供了那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课时计划解方程例1

课题解方程例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教学准备 集体备课 一、复习 1、举例说明什么是方程。 2、判断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 > 43 本课共课 时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意义,并能进行辨析,并 会应用等式的性质解答简易方程。 2、通过教学,渗透函数的思想。 会应用初步理解“方程的解” “解方程”的意义。 等式的性质解答简易方程。 a+24=73 4x=36+17 234 - a x+84 3x+4y=8 48 a=9x 3 二、新授课 1、理解“方程的解” “解方程”的 意义。 (1)理解“方程的解”。 出示天平,并出示方程: 100+x=250 提问:x的值是多少呢?讨论、汇 报 。 小结:当x=150 时,100+x=250 这个方程的左右两边会相等,像这样使 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 个人备课教学反思

方程的解。 (2)理解“解方程”。 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也就是 求出方程的解。解方程。 (3) (4) 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 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练习:完成57页的做一做。 2、解简易方程 教学例1 (1)出示例1,根据图形列出方程x+3=9 原理) (2)解方程。(利用天平平衡的 提问:通过演示,你知道了什么?(从天平两边拿 走3个球,也就是从天平两边同时减 去3,方程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为什么要减3呢?(使方程的一 边只剩下未知数一)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1) 检验 提问: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 请大家验算一下。 检验的方法:把x=6代入原方程。 注意:以后在解方程时,都要养 成良好的验算习惯,这样才能保证解题 的正确。 3练习:解方程,并写出验算的过程。 X+3.2=4. 6 x- 1.8=4 x-2=15

解方程(1)

解方程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9册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我们前边学了天平平衡的道理,我们先来做一个天平平衡的游戏,老师说,你来对:我在天平左边放一个苹果,要想使天平平衡,你应该怎么做?再放两个梨呢? 学习天平平衡的道理有什么作用呢?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 习你就会发现它的作用了。 二教学什么是方程的解 出示课本57页插图,问:从图上你能看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告诉的等量关系列一个方程吗? 板书:100+X=100 问:X表示什么?X可以是任何一个数吗?为什么?

X是什么数时,方程左右两边才相等呢?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答,板书: 1 100+(150)=250,所以X=150 2 250-100=150,所以X=150 3 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100+X—100=250-100 X=150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多种方法都算出了X=150时,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叫方程的解。 加深记忆:问X=120是这个方程的解吗?为什么?根据你的理解什么才是方程的解呢? 判断: X=3是方程3X=15的解吗?X=2呢?为什么? 刚才同学们找出这个方程的解得过程叫做解方程,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来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二解方程 1 利用这道题讲解解方程的格式

《解方程》典型例题

《解方程》典型例题 例1 解方程:89210+-=+-x x 例2 解方程:)2(3)3(2+=-x x 例3 解方程:7722121-=-- x x 例4 解方程: 6233)5(54--+=--+x x x x 例5 解方程: 5303.02.05.05.01.24.0=--+x x 例6 下面解题过程正确吗?如果正确,请指出每一步的依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错在哪里,并给出正确的解答. (1)解方程4 13x x += 两边都乘以12,得 134=-x x ∴1=x (2)解方程83243212 x x --+= 去分母,得 x x 326220--+= 移项,得 202623--=-x x 合并同类项,得 16-=x 例7 如果一个正整数的2倍加上18等于这个正整数与3之和的n 倍,试求正整数n 的值. 例8 解方程234=-+-x x 例9 解方程.132=-+-x x

参考答案 例1 分析 这个方程可以先移项,再合并同类项. 解 移项,得.28910-=+-x x 合并同类项,得6=-x 把系数化为1,得6-=x 说明:初学解方程者应该进行检验,就是把求得的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中,看方程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是方程的解,否则就不是方程的解.则说明我们的解题过程有误.当熟练之后可以不进行检验,以后我们会知道一元二次方程不会产生增根. 例2 分析 这个方程含有括号,我们应先去掉括号,然后再进行合并同类项等. 解 去括号,得.6362+=-x x 移项,得6632+=-x x 合并同类项,得12=-x 把系数化为1,得.12-=x 说明:在去括号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同时还应该注意要用括号前的数去乘括号内的每一项,避免出现漏乘的现象. 例3 分析 该方程中含有分母,一般我们是要先去掉分母,然后再按其他步骤进行. 解 去分母,得217)2(3)2(21?-?=--x x 去括号,得1476221-=+-x x 移项,得2211476---=--x x 合并同类项,得1707-=-x 把系数化为1,得.7 224=x 说明:初学者在去括号时,如果分子是两项的,应该用括号把分子括上以避免出现符号的错误.

解方程一

解方程一 教学目标: 1、运用知识迁移,结合直观图例,应用等式的性质,让学生探索和理解简易方程的解法。 2、训练学生正确的书写格式,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知识灵活运用能力,渗透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4、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利用等式的性质,理解和掌握形如x±a=b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正确“抵消”方程左边的常数项。 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天平实物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活跃气氛。) 一、复习旧知,铺垫延伸。 二、探究新知,总结规律。 1、数学中有一种与天平非常类似的现象,那就是等式,那么等式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性质呢?我们共同探究一下。 2、师多媒体演示等式25-8=17等式左边加上5,变成:25-8+5,让学生口算结果。) 3、提问:要使等式相等,等式的右边应该怎么办? 4、同时加的情况我们已经验证了,那么同时减是不是也成立呢?请大家再看一个例子。

6、你认为这句话中哪几个词或字最为关键,试着找一找。 有前面知识的铺垫,学生很容易说出:同时,同一个数,加上,减去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板书:同时 +(-)同一个数 三、利用结论,解决问题。 1、那么如何利用方程的这条性质来解方程呢?我们通过一个例题情景来共同探究一下。(师多媒体出示例1,并让学生描述图意,列出方程x+2=10) 2、求方程的解其实就是求出未知数x等于多少,即x=?(教师多媒体出示x=?)也就是天平左边的箱子x与几个球能保持平衡?(教师多媒体演示:箱子=?个球的情景图片) 学生探究:如何使天平的左边只剩下一个箱子?去掉2个球。 3、同学们,我们不借助天平,再次将刚才的计算过程回顾一下(教师板演解方程的过程,同时强调注意事项:必须写解,等号要对齐,解方程每一步都是等式不要写成递等式等) 4、同学们,你能不借助天平使下列方程左边变成只有x的形式吗? (教师多媒体出示探究题目) 同桌讨论,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集体交流,共同总结:原题中是加就用减法来抵消,原题中是减就用加法来抵消。并与开课前的小游戏活动相结合,加深学生印象。 四、多重练习,加深巩固。 1、基础练习: A、共同完成在填上合适的符号,在()填上合适的数题目。 B、学生独立解方程x+3=5.4 x-6=7.6找两位学生板演 2、提高练习:

解方程例4-例5教学设计

解方程例4、例5教案 岚山区虎山镇官山小学周明娜 教学内容:教材P69例4、例5及练习十五第6、8、9、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知识,学会解a x ±b=c与a(x ±b)=c类型的方程。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在解方程过程中,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难点:理解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习题:解下面方程:4x =8.6 48.34-x =4.5 学生自主解答练习,并说一说是怎么做的。并在订正的过程中,规范书写。 2.引出: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69页例4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意。再让学生根据图列一个方程。 学生列出方程3x +4=40后,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想的。 (一盒铅笔盒有x 支铅笔,3盒铅笔盒就有3x 支铅笔。) 在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时,引导学生说出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4支铅笔看作一部分。 2.让学生试着求出方程的解。 学生在尝试解方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困惑。 学生可能会疑惑:方程的左边是个二级运算不知识如何解。 也有学生可能会想到,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先求出这部分有多少支,再求一盒多少支。(如果没有,教师可提示学生这样思考。) 提问:假如知道一盒铅笔盒有几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你会怎么算? 学生会说:先算出3个铅笔盒一共多少支,再加上外面的4支。 师小结:在这里,我们也是先把3个铅笔盒的支数看成了一个整体,先求这部分有多少支。解方程时,也就是先把谁看成一个整体?(3x ) 让学生尝试继续解答,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题过程: 3x +4=40 解: 3x =40-4 3x =36 (先把3x 看成一个整体) 3x ÷3=36÷3 x =12 让学生同桌之间再说一说解方程的过程。 3.出示教材第69页例5:解方程2(x -16)=8。 先让学生说一说方程左边的运算顺序:先算x -16,再乘2,积是8。 思考:你能把它转换成你会解的方程吗? 让学生尝试解方程,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然后集体订正,学生可能会有两种做法: (1)利用例4的方法来解。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考,重点说一说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解方程1-8

(1)0.72×3-7X=0.06 6×3-2(X+3)=2 3×5+3X=75 3(2.2X+1)=49.2 10X-0.1X=611.82 (2X-1)÷3=5 X+3X+2×3X=2700 (6X+5)÷2=15.1 2X+6=24 (2)3X-2=2X+3 4X÷11-29×2 = 4 3X-11=7X-35 3(X-6)=X+14 6(X一3.5)=17.8+2X 6(X-7)-2X=X-30

(1)1.2X+2=23.6 X÷3.5+9=3.5+9 8÷(6X-2)=0.5 X+2X+10=280 X+9=3X-4-7 7(6X+1)一6(7一X)=7 6X+18)÷2.4=7.5 4(X+1.2)=12.8 4X-7.6+2.4=5.2 (2)4X-20=2X-8 3X+5 = 5X-8 2(X-1)=4X-7 60-7X=9X+40 43-0.4X=26.2+X 4.5×3-0.7X=2.5×4-0.2X

姓名: (1)X+8.6=21.5 73X-27X=92 X÷2-5=16 36-4X=8 126÷X-26=16 145X-12×3=109 0.72×3-7X=0.06 6(10-X)=54 35X+X-2=7 (2)3X-6=7X-10 6-3X=7X-10 6-3X=10-7X 3X-2=2X+3 4X-150=X+150 3X-11=7X-35

解方程练习(四) 姓名: (1)1.2X+2=23.6 X÷3.5+9=3.5+9 8÷(6X-2)=0.5 3X-1.5=3.9 28+2X+14=50 X×4+8=248 18+30-6X+2X=4 7(X+2)一4(X一1)+2(3X一1)=34 7(6X+1)一8(7一X)=51 (2)4X-20=2X-8 7.2-1.4X=2.8-0.3X 72X+18=144-12X X+9=3X-4-7 24X+6 = 26X-35 60-7X=9X+40

解方程(一)教案

课题:解方程(一)第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天平,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能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重点:利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难点:发现等式的性质,即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以下问题: 1、说一说什么是方程? 2、从下面的算式中找出方程。 24+m=100 33×3-n=20 80-y 130a+50=180 x-9×2>10 2.67-b=0.24 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全班汇报。 师揭题:如果在方程24+m=100左右两边同时加上100,方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让学生尝试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解方程(一)]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等式的性质。 1、活动一。 师引导学生观察天平: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天平,在天平的左侧放5g的砝码,右侧也放5g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这说明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天平两边的质量相等,天平是平衡的。 追问:用一个数学算式怎么表示天平两边的情况?(5=5) 师操作:在天平的左侧再放一个2g的砝码,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如何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 学生汇报预测:右侧也放一个2g的砝码。 引导学生根据上述操作,并用一个数字算式来描述:5+2=5+2。 课件出示:

师描述:如上图,左侧有一个重x克的砝码,右侧有一个10g的砝码,这时天平是平衡的。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 学生观察图片,不难发现:x=10。 课件出示: 师描述:如果左右两侧都加上一个5g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了什么?(天平是平衡的。)你能用等式来表示吗? 引导学生列等式:x+5=10+5。 师:结合上面的操作活动,请认真观察这几道算式,把你的发现和同伴分享一下。 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小结:(1)天平的两侧都加上相同的质量,天平仍平衡。 (2)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活动二。 引导学生思考,并动手操作:如果天平两侧都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会怎样? 让学生模仿刚才的操作过程,动手验证想法。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并发现规律:天平两侧都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仍平衡。 师生共同小结:等式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二)规律运用。 1、解方程。 师归纳: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了等式的性质,即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运用等式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也就是我们今天重点学习的“解方程”。 课件出示例题:x+2=10,引导:你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出这个方程吗? 让学生先独立解方程,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解法。 学生可能会运用以下方法解方程: (1)因为8+2=10,所以x=8。

解方程例4,例5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P69例4、例5及练习十五第6、8、9、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知识,学会解a x ±b=c与a(x ±b)=c类型的方程。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在解方程过程中,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难点:理解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习题:解下面方程:4x =8.6 48.34-x =4.5 学生自主解答练习,并说一说是怎么做的。并在订正的过程中,规范书写。 2.引出: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69页例4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意。再让学生根据图列一个方程。 学生列出方程3x +4=40后,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想的。 (一盒铅笔盒有x 支铅笔,3盒铅笔盒就有3x 支铅笔。) 在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时,引导学生说出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4支铅笔看作一部分。 2.让学生试着求出方程的解。 学生在尝试解方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困惑。 学生可能会疑惑:方程的左边是个二级运算不知识如何解。 也有学生可能会想到,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先求出这部分有多少支,再求一盒多少支。(如果没有,教师可提示学生这样思考。) 提问:假如知道一盒铅笔盒有几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你会怎么算? 学生会说:先算出3个铅笔盒一共多少支,再加上外面的4支。 师小结:在这里,我们也是先把3个铅笔盒的支数看成了一个整体,先求这部分有多少支。解方程时,也就是先把谁看成一个整体?(3x ) 让学生尝试继续解答,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题过程: 3x +4=40 解: 3x =40-4 3x =36 (先把3x 看成一个整体) 3x ÷3=36÷3 x =12 让学生同桌之间再说一说解方程的过程。 3.出示教材第69页例5:解方程2(x -16)=8。 先让学生说一说方程左边的运算顺序:先算x -16,再乘2,积是8。 思考:你能把它转换成你会解的方程吗? 让学生尝试解方程,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然后集体订正,学生可能会有两种做法: (1)利用例4的方法来解。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考,重点说一说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先把x -16看作一个整体。)板书计算过程: 2(x -16)=8 解:2(x -16)÷2=8÷2(把x -16看作一个整体) x -16=4

解方程(1)练习题及答案

第2课时解方程(1)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看图列出方程。 2. 填一填。 (1)如果x+3=8,那么x+3-3=8-________。 (2)如果x-32=24,那么x-32+32=24__。 (3)如果x÷6=7,那么x÷6×6=7________。 (4)如果3x=99,那么3x÷3=99________。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3. 把后面括号中x的值是方程的解的划上横线。 (1)9÷x=1.5 (x=13.5 x=6) (2)0.2x=6 (x=30 x=1.2) (3)12-x=5 (x=17 x=7) (4)x+45=92 (x=47 x=137)

4. 解下列方程。 1.6x=4.8 x÷ 2.5=0.4 x-4.8=6.2 x+19.6=30.5 5. 根据图意列方程求x。 (1) (2)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6. 看图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1) (2) (3) (4)每盒56元,买了x盒,花了448元。

第2课时 1. (1)45+x=200 (2)5x=50 2. (1)3 (2)+32 (3)×6(4)÷3 3. 略 4. x=3 x=1 x=11 x=10.9 5. (1)4x=184 x=46 (2)4.25×4+3x=23 x=2 6. (1)2x=100 x=50 (2)x+20=100 x=80 (3)4.2x=12.6 x=3 (4)56x=448 x=8 【风尚数学街区】 整理可知:岁数×10+25+人口数=孩子所说结果。岁数×10+人口数=结果-25,它的个位数是人口数,个位之前是岁数。如果人口数达到两位数就失灵了。

解方程例例教学设计完整版

解方程例例教学设计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课题: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解方程(1)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P68例2、例3及练习十五第2、7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使学生在学习了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简单的形如x±a=b的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探索解方程的方法,为后面用方程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上述简单方程解法的知识经验,本节课的不同之处是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探究形如ax=b的解法和a-x=b的方程的解法。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x=b和a±x=b的方程。养成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养成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学习过程中,是学生感受到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学习习惯。初步体会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 会解形如ax=b和a±x=b的方程。 教学难点: 理解形如a±x=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法、观察法、猜想验证法。 教学准备:课件。 学习流程: 一、知识链接: 1.填空。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5)等式的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o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解下列方程: X+12=31x-63=36 提问:你能结合这两道题的解题过程,说说解方程的步骤和格式? 生:解方程的步骤及格式: (1)先写“解:”。 (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使方程左边只剩X。(注意:“=”要对齐)(3)求出X的值(注意:例如X=6后面不带单位,因为它是一个数值。) (4)检验。 二、情境导入: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解方程。 三|、自学辅导: (一)出示教材第68页例3 1.明确要求:观察信息,看信息都提供了那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并让学生尝试解答。由于此题是“a-x”类型,有些学生在做题时可能会出现困难,不知道怎么做。有些学生可能会在等号两边同时加上“x”,但x在等号的右边,不会继续做了。教师可以引

解方程(一)[2]

解方程(一) 随堂快乐园 一、快乐填一填 1、叫做方程的解;解方程。 2、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χ与3.5的和是14.5。。 (2)χ除0.4的商是0.2。。 (3)比χ的5倍多4的数是27。。 (4)χ是0.25的4倍。。 3、一个数除以8,商a余b,这个数是。 二.解方程 χ+45=104 8.4÷χ=7 χ÷0.6=0.9 39-χ=26 3.2÷χ=0.4 5χ=7.5 三.快乐选一选 1.0.8χ=0.96的解是() A、χ=0.18 B、χ= 1.8 C、χ= 0.08 2、0.97-χ=0.28的解是() A、χ=1.25 B、χ=0.79 C、χ=0.69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S平方米,底是a米,高是()米。 A、as B、a÷s C、s÷a 4、7χ-3是() A、方程 B、等式 C、不是方程,也不是等式 二、快乐小裁判 1、S=a2是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不是方程() 2、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5是5÷χ=5的解() 4、χ= 0 不是方程() 5、3 5>9是方程() 能力创新园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个方程的解都是χ=12.5

(1)()+χ=27 (2)()+χ=16.4 (3)()-χ=9 (4)χ-()=3.125 智慧比拼园 学校买了同样数量的杨树苗和柳树苗,杨树苗每棵14.5元,柳树苗每棵16元,一共用了457.5元。每种树苗各多少棵? 解方程(二) 随堂快乐园 一.快乐填一填 1.用方程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1)χ的一半是5.4,。 (2)a的1.5倍与b的和是8.8。。 (3)每千克苹果χ元,买15千克共花30元。。 二.快乐解方程 χ÷0.42=1.2 8χ=39.5-7.5 2χ-97=34.2 36-χ=19.6 88÷2χ=44 χ-0.64χ=20 三.快乐小裁判 1、χ=a不是方程() 2、方程的解就是解方程() 3、15÷χ中的可以是任意自然数() 4、b2>2b () 四.列出方程并求解 1. 23.5减去一个数的9倍,差是1,求这个数? 2. χ的4倍与18的差是36,求这个数? 五.快乐选一选 1.下列式子是方程的是()

六年级解方程练习题1

六年级解方程练习题1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类型一: 4.1236.20=+x x - 52=10 3 练习一: 1、解方程 250100=+x 42.1=+x 9.67.2=+x 3.27.2=-x 5.175.33=-x 153.12=+x 83+x =5 2 6324=-x 4.28.1=-x 类型二: 4.83=x 3.07=÷x 10 7x =2514 例2、一个数x 的13倍是364,求这个数? 练习二: 1、解方程 1266=x 3.65.0=x 188.1=÷x x ×53=20×41 x ÷ 356=4526×25 13

7.234=÷x 4.66.1=x 9 5 x =10 31.1=÷x 类型三: 3x +5=50 4x -27=29 5x ÷2=10 4x -3 ×9 = 29 例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0.8厘米,长是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 练习3: 1、解方程 5147=÷x 4202=-x 42318=+x 4.539=÷x 2x + 25 = 35 25% + 10x = 54 78414=+x 32x ÷4 1 =12 4x -3 ×9 = 29 (1)红光小学有女教师57人,比男教师的3倍还多9人。红光小学有男教师多少人? 类型四: 554=+x x 6 x -x =20 70%x + 20%x = 3.6 2x - 32x =4 3

解方程(一)

【学习目标】 1.我会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及方程检验,并理解了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2.我会分析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我要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关键问题】 什么是方程的解?如何解方程? 【学法提示】 运用“查、划、写、记、练、思”六字诀进行自主结构化预习(预习67、68页),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总结方法,生成问题,答疑解惑。 【预习评价】 问题1:填空 1、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求方程的解的()叫做解方程。 3、如果x+12=25,那么) 4、如果5x=60,那么5x÷) 5、如果30-x=20,那么) 问题2:解方程。 X+0.8=9 6x=12 15-x=8 8÷ x=2 问题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方程的解都是x=8。 ()× x=9.6 x-()=0.4 x÷()=1.6 ()-x=10.6 【我的问题】 《解方程(一)》问题解决-评价单 五年级数学组设计人:闫恩恩韩秀萍审核人:商小莉

班级组名姓名时间:年月日 【学生生成问题】 【教师预设问题】 问题1:(1)什么是方程的解?请举例说明。 (2)x=5是方程5x=25的解吗?x=3呢? 问题2:判断。 (1)解方程0.5 x=60时,方程左边除以0.5,右边乘0.5。() (2)方程x+8.8=36的解是 x=27.2。() (3)解方程就是方程的解。() 问题3:解方程。 0.6x=48 30.2-x=16 5.5+x=13 6÷x=1.2 问题4:小明去上学,早上每分钟走100米,12分钟赶到学校。中午放学回家用了15分钟,中午放学回家每分钟走x米,求x的值。(列方程解答) 【多元评价】 《解方程(一)》问题训练-评价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