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行为事件访谈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是由麦克里兰结合关键事件法和主题统觉测验而提出来的。虽然BEI是在进行胜任模型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但是对于人才的招聘选拔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BEI的具体操作过程,希望对各位HR的招聘工作有所帮助。

行为事件访谈法采用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察技术,通过让被访谈者找出和描述他们在工作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三件事,然后详细地报告当时发生了什么。具体包括:这个情境是怎样引起的?牵涉到哪些人?被访谈者当时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在当时的情境中想完成什么,实际上又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然后,对访谈内容进行内容分析,来确定访谈者所表现出来的胜任特征。

行为事件访谈法提供了一个人在实际工作情况中是怎么做的、说了些什么、怎么想的和感觉如何等这些方面的信息。

行为事件访谈法被广泛采用的一个原因是:它提供了时间压缩的观察。它能使研究者获得被访谈人在几个月、几年内发生的事情,从这角度来讲,它直接观察或对实时模拟中表现的行为的编码效率更高。

一般来讲,行为事件访谈法有以下几个步骤:(1)访谈开始阶段的自我介绍和解释;(2)了解被访谈人的工作学习经验;(3)深入挖掘被访谈者的行为事件(一般采用STAR法);(4)求证被访谈者所需特质;(5)结束语。

行为事件访谈的中心目标,是让被访谈人详细讲述4~8个重要事件。这一部分占了大部分的访谈时间,并且要求被访谈人提供具体的细节。

常用的提问是:请您谈谈在最近1~2年中,您负责过的最成功或最满意的3个事例。

访谈者访谈的重点在过去确实的情境中采取措施和行动方面,不是假设性的答复,哲理性、抽象性或信仰性的行为。这需要采用STAR方法来深层次挖掘出具体的行为细节来。STAR方法主要有4个问题:S(situation)

“那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境?什么样的因素导致这样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有谁参与?”

T(Task)

“您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A(Action)

“在那样的情境下,您当时心中的想法、感觉和想要采取的行为是什么?”在此,要特别了解被访谈人对于情境的认知和事例的关注点。

被访谈人如何看待其他的人(例如,肯定或是否定)或情境(例如,问题分析与解决的思考)?

被访谈人的感受是什么(例如,害怕、信心、兴奋)?

被访谈人内心想要做的什么?什么想法激励他们(例如,想把事情做得更好,让老板印象深刻)?

R(result)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

STAR是BEI最好的武器,也是最有效的问法,访谈中主要使用STAR提问。但是STAR 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以下是技术关键点:(1)从正向的事件开始。

(2)遵循事件本身的时间顺序。

(3)探究相关的时间、地点和心情,通常有助被访谈人回忆起当时的情节。

(4)强化被访谈者多说有用的素材。通过不断地强化,可以训练被访谈人,如何描述此类事件。

(5)了解访谈过程,被访谈人可能会引发情绪的反应。

(6)一次只描述一个情况,注意探究其行为模式。探究思想上的起因S和行为过程A,即实例中的技术问题的解决模式和策略规划的思考程序。

为了能够更好地应用STAR技术,更加客观地反映被访谈者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访谈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对访谈者进行STAR提问时,避免被访谈进入理论化或泛泛的陈述中,发现这样的情况时,我都会礼貌地打断对方,使其谈话回到具体事件访谈中。

(2)当询问意图问题后,跟进一个问题:您实际上做了什么?整个计划中,什么是特别重要的步骤?有哪些是您最难忘的事情?

(3)避免问题转向绝对化和抽象化。访谈核心是了解被访谈人过去实际做过的事情。我一般不会使用“为什么”。“为什么”经常会诱发一个人陷入描述情境的理论模式,而非谈出他实际做的行为;这样的问题会引发对方的理论探讨,谈的更多的是他的思想而不是事实。

因而我一般会用这样的提问:“当时是什么情况促使您这样做?”

(4)避免使用现在式和未来式的问法。“在这样的情况下,您会做什么?”,“下一次,您将会怎么做?”等,这些现在式和未来式的问法容易导致假设性的答案。

(5)避免使用问假设性问题:“您当时觉得该如何去做?”这样问对方会回答他当时想采取的措施,而未必就是实际采取的措施,我一般的提问是:“您当时做了些什么?”

(6)避免问一般性的问题:“您通常会如何做?”“通常”两个字会把他带入一般性的或理论性的做法,我采用了这样的提问:“当时情况下您做了什么?”

(7)避免使用引导型问题或直接跳向事件结论。

“这种情况您尝试去说服他吗?”“关于用人方面您能谈谈吗?”“您经常培训下属吗?”

对那些优秀的管理者而言,当问他成功事例时,往往会脱口而出,因为一个成功业绩会凝结他的心血,对他的印象是极深刻的,而引导性问题会把被访谈人带入理论探讨,或者一般性的叙述中。

(8)不揣测和诱导被访谈者说的内容,避免探究那些会限制被访谈者思路的领域。

访谈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需要1至2小时,麦克里兰认为,要有不少于65页的英文、双倍行距的文字记录;王继承在中国国情下的实证研究表明,行为事件访谈录音整理的字数必须要达到一万字以上的长度,也就是约1.5小时以上,所得数据才能够较稳定地反映被访谈人样本的水平。本人研究发现,一般只要访谈时间达1小时左右,访谈记录便可达到1万字以上,从而可以保证所得数据的稳定性。

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īoral Event Interview,BEI)

"行为事件访谈法"(Bevaivoral Event Interview, 简称BEI),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是揭示胜任特征的主要工具。这是一种结合Flanagan关键事例法(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简称CIT)与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简称TAT)的访谈方式,主要的过程是请受访者回忆过去半年(或一年)他在工作上最感到具有成就感(或挫折感)的关键事例,其中包括:(1)情境的描述;(2)有哪些人参与;(3)实际采取了哪些行为;(4)个人有何感觉,以及(5)结果如何,亦即受试者必须回忆并陈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具体访谈过程中,需要被访谈者列出他们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关键情境,包括正面结果和负面结果各3项。访谈约需3个小时,需收集3至6个行为事件的完整、详细的信息。因此,访谈者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一般不少于10个工作日

这种方法是目前在构建素质模型过程中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它主要以目标岗位的任职者为访谈对象,通过对访谈对象的深入访谈,收集访谈对象在任职期间所做的成功和不成功的事件描述,挖掘出影响目标岗位绩效的非常细节的行为。之后对收集到的具体事件和行为进行汇总、分析、编码,然后在不同的被访谈群体(绩效优秀群体和绩效普通群体)之间进行对比,就可以找出目标岗位的核心素质。

行为事件访谈法对访谈者的要求非常高,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访谈者才能在访谈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有效追问,获得目标岗位相关的具体事件。在国内一般的企业当中,目前尚不具备独立使用这种方法来构建素质模型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过去的考核体系不是很完善,很难区分出绩效优秀群体和绩效普通群体。这对于选取正确的访谈对象以及在不同群体间进行比较等方面难以保证客观性、准确性。二是需要大量的被访谈者,牵涉面比较广,中小型企业无法取得足够的访谈样本,即使部分企业有足够的访谈样本,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去支持,这从企业投入与回报的评估角度来说可能不令人满意。在实际应用当中,行为事件访谈法更多地使用其简化模式,并与其它方法相结合。简化模式主要保留行为事件访谈的信息收集方法,用于确定素质模型的操作定义和行为描述。

不论是复杂的行为事件访谈还是简化的行为事件访谈,对其结果的要求都是必须能够直接应用于人才选拔、考核或培训。所以在成果上要有能够直接观察的行为指标作为依据。这样在实施关键行为事件访谈(Focus behavīoral Event Interview, 简称FBEI)来考察任职者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看他是否表现出素质模型所描述的行为和事件来判断他是否与目标岗位的素质模型相符合。

能力素质建模

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是由国际心理学界和企业界享有巨大声誉的大卫.麦克里兰 (David McClelland) 教授结合关键事件法和主题统觉测验而提出来的。这里介绍一下BEI的具体操作过程。

行为事件访谈法采用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察技术,通过让被访谈者找出和描述他们在工作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2~3件事,然后详细地报告当时发生了什么。具体包括:这个情境是怎样引起的?牵涉到哪些人?被访谈者当时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在当时的情境中想完成什么,实际上又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然后,对访谈内容进行内容分析(专业术语称之为编码),来确定访谈者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素质特征。

行为事件访谈法被广泛采用的一个原因是:它提供了时间压缩的观察。它能使研究者获得被访谈人在几个月、几年内发生的事情,从这角度来讲,它直接观察或对实时模拟中表现的行为的编码效率更高。

(详见“行为事件访谈”专业术语解释)

一般来讲,行为事件访谈法有以下几个步骤:

1.介绍(10分钟)

?目的

?说明选他/她做访谈的理由:你对工作情况熟悉

?介绍访谈的组成部分和时间要求

?说明对访谈对象的要求

- 必要时打断

- 个人做的事(不是“我们”)

- 具体细节,而不是概括性描述

- 做的、想的、说的

- 近期的故事

?有问题吗?

?保密性

2.职业经历回顾(20分钟)

?访谈对象的教育背景

?离开学校后的主要职业经历

?主要的职业转变

?问清楚具体的工作和负责任务

? 2-3个关键性经历

3.目前的工作

?职务名称

?任职时间

?主要的职责

?对各项职责大致的时间分配比例

?直接下级

?直接上级

4.过渡到第一个工作故事

?重新说明访谈要求

- 个人做的事,说的话,想的事

- 近期的故事

- 具体细节

- 成功故事开头

- 给2-3分钟时间让访谈对象回忆

5.故事1:成功的故事(30-60分钟)

?个人在工作中亲自做的,对结果比较满意的经历,事件

?关于故事背景两三句话的扼要描述

?建立故事结构

?标题

?开头与结尾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持续长度

?故事过程中,按时间顺序排列的3到5个关键性阶段或代表性事件

?深入挖掘访谈对象在故事中的行为、言语、思维活动

6.故事2:对结果不太满意,或再做一次可以做得更好的故事

7.故事3:成功的故事

8.故事4:对结果不太满意,或再做一次可以做得更好的故事

9.结尾:

?谢谢访谈对象

?有什么要补充的

为了能够更好地应用行为事件访谈技术,更加客观地反映被访谈者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访谈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对访谈者进行提问时,避免访谈进入理论化或泛泛的陈述中,发现这样的情况时,都要礼貌地

打断对方,使其谈话回到具体事件访谈中。

2.当询问意图问题后,跟进一个问题:您实际上做了什么?整个计划中,什么是特别重要的步骤?

有哪些是您最难忘的事情?

3.避免问题转向绝对化和抽象化。访谈核心是了解被访谈人过去实际做过的事情。一般不要使用“为

什么”。“为什么”经常会诱发一个人陷入描述情境的理论模式,而非谈出他实际做的行为;这样的

问题会引发对方的理论探讨,谈的更多的是他的思想而不是事实。因而一般用这样的提问比较合适:

“当时是什么情况促使您这样做?”

4.避免使用现在式和未来式的问法。“在这样的情况下,您会做什么?”,“下一次,您将会怎

么做?”等,这些现在式和未来式的问法容易导致假设性的答案。

5.避免使用问假设性问题:“您当时觉得该如何去做?”这样问对方会回答他当时想采取的措施,

而未必就是实际采取的措施,好的提问是:“您当时做了些什么?”

6.避免问一般性的问题:“您通常会如何做?”“通常”两个字会把他带入一般性的或理论性的做

法,采用这样的提问:“当时情况下您做了什么?”

7.避免使用引导型问题或直接跳向事件结论。“这种情况您尝试去说服他吗?”“关于用人方面您

能谈谈吗?”“您经常培训下属吗?”对那些优秀的管理者而言,当问他成功事例时,往往会脱口而

出,因为一个成功业绩会凝结他的心血,对他的印象是极深刻的,而引导性问题会把被访谈人带入理

论探讨,或者一般性的叙述中。

8.不揣测和诱导被访谈者说的内容,避免探究那些会限制被访谈者思路的领域。

访谈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需要2至3小时,访谈必须被录音并打字记录下来,供受过专业训练的编

码人员编码和分析能力素质之用。

行为事件访谈记录:

每个人约2~3小时的访谈时间,记录原始文字为30~50页的word文稿,统计字数约在3~4万字。所得

数据才能够较稳定地反映被访谈人样本的水平。研究发现,一般只要访谈时间达1小时左右,访谈记录便

可达到1万字以上,从而可以保证所得数据的稳定性。

胜任力模型:如何落地生根2008-07-28 10:16:11

有的公司不愿意建立胜任力模型,因为这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建模过程需要广泛的资源支持。有的公司花大价钱请咨询公司帮自己建立胜任力模型,但是人力资源部门对其应用仅停留在发工资、记考勤上,建立的模型根本没办法用到实践中去。还有的公司在应用模型去评价员工的时候,不能统一评价标准,使得结果存在极大偏差……

总之,一谈到在企业中引入胜任力模型就有无数的问题困扰着大家。那么,胜任力模型究竟能不能在中国的企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呢?

胜任力模型(也被称为素质模型/资质模型)是根据企业的需要制订的人力资源质量标准,它清晰地界定了产生优秀绩效所必需的行为特征,帮助企业了解员工的能力素质水平和改进重点。很多西方企业早已开始尝试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且将其应用到人才发展的整个周期,以使人才的发展与企业的战略要求保持一致。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至今,胜任力模型不仅改变了美国外交官的选拔,还彻底革新了欧美企业人才选拔的模式与标准。与一些管理理念与工具一样,作为一项在西方国家行之有效的舶来工具,也受到中国企业的追捧。然而引入胜任力模型的企业越多,来自企业的质疑声也越高。它不仅从名称上甚至在模型结构、内容上,在不同的企业中可谓是五花八门。其中确有部分模型的质量不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如:对建立胜任力模型时花费不菲,耗时耗力,完成之后却只能束之高阁,不知如何使用等。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如何保证胜任力模型构建与成功应用呢?

选择适合企业的建模方式

谈到建立胜任力模型,大家自然会想到麦克利兰先生所创的方法,即通过对照绩效优秀与绩效普通的样本人群找出差异素质,俗称归纳法。但此方法的运用对企业环境有较为严格的要求,比如,需要有符合统计要求的样本人群与熟练掌握行为事件访谈法的专业调研人员等,这也是胜任力模型价格不菲的重要原因。

一个企业建立胜任模型时,必须遵照以下基本程序。首先,确定绩效标准,比如,企业营业额、利润、管理风格、员工满意度;从企业内部找出一定数量的绩效优异的管理者和绩效平平的管理者建立标准样本。其次,进行大规模访谈、调研、收集数据信息,这当中可以采用BEI(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评价中心、专家评议等方法;调研结束后专业人员对访谈结果进行编码,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然后确定岗位胜任力内容,并确定、描述胜任力的等级,建立胜任素质模型。模型建好后应不断在实践中验证、

改进。

模型中的胜任力指标是对调研结果进行编码处理后选取的。很多企业在应用此方法时,调研对象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只有寥寥数人。结果当然缺乏准确性与说服力。行为事件访谈法尽管有基本的套路可循,但如何与访谈对象建立信任关系,并运用技巧引导对方“娓娓道来”获得宝贵的“故事”,则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与一定的实践磨练才能达到所需效果。没有好的调研访谈与分析人员也是很多企业模型构建不成功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建立胜任力模型有多种方法可循,如借鉴已有的胜任力模型库、内外部专家研讨法、测评建模法、针对绩效优异者的行为事件访谈法等,这些方法都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最好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建模方法。采用这些方法建立起来的胜任力模型,其信度与效度略微低于样本对照的实证式建模法建立的胜任力模型,但相对而言往往更为经济,也具备足够的应用指导意义。而样本对照的实证式建模方法是行为事件访谈法的一种,主要是对优秀和一般的任职者分两组进行访谈,并对比分析访谈结论,发现那些能够导致两组人员绩效差异的关键行为特征,继而演绎成为特定职位任职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特征。运用此方法需要同时具备3个条件:建模的岗位非常重要,没有行业榜样可借鉴,并且企业具备样本对照行为事件访谈建模所需的技术要求。

对绩效优异者的行为事件访谈建模与样本对照的实证式建模方法都要通过访谈进行,区别在于前者只对绩效优秀员工进行访谈,将优秀者的关键行为特征进行总结归纳,而后者则需要就绩效优秀和绩效一般员工的关键行为进行对比归纳。

模型须不断修订完善

无论是何种建模方法,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出现偏差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在素质模型框架形成之后,还要通过实践对素质模型进行评估与进一步确认。一方面,通过与相应职位的任职者及其上级进行讨论,确认该模型中的素质是否为驱动任职者取得高绩效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素质模型的实践运用来检验素质模型的有效性。

在胜任力模型构建完成之后,不断地对其进行更新与完善是模型信度、效度的重要保证。在项目完成后一年与两年期分别设定胜任力模型的更新点,对照绩优人员的胜任力测评与业绩评估结果,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其优化效果往往好于在模型构建时期内进行的短期修正。

选择恰当的切入点

科学的胜任力模型,使企业“人才选拔有标准,使用有依据,考核有尺度,培训有目

标,个人努力有方向”。解决了选人、用人、育人的标准问题,是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迈出

的万里长征第一步。但是,模型的价值是在不断的应用中体现出来的。反之,如果不能

在应用中看到模型对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产生的好处,人们就会对模型本身的准确性,甚

至对构建胜任力模型的决策的正确性产生质疑。形成此种情绪或氛围之后,想要继续推

广胜任力模型自然会遇到来自企业内部的巨大阻力。因此,如何将胜任力模型与已有的

管理体系与理念结合起来,用适当的测评工具实现模型作为人才选拔、培养与评价标准

的核心价值,才是胜任力模型构建的重点与难点所在。有的企业在完成了胜任力模型后,

便急于引入一些胜任力培训产品或咨询公司推荐的整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而没有考虑

企业现实是否可以接受。

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说引入胜任力模型意味着一场变革的开始。受制于成本与其他

客观因素,绝大部分企业都不能在短期内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完整改造。所以,选

好切入点,从最容易看到效果,最容易被企业接纳的环节展开,快速地让企业全体员工

看到模型带来的实质效果,才能让大家有进一步应用胜任力模型的信心与动力。

而有的企业在与咨询公司合作时,将建模的过程变成一个简单的访谈、统计与文字

编辑的过程。仅派人员参与访谈安排与内部协调。其实,在建模的过程中,无数的讨论

会与访谈也是进行胜任力模型的内部宣传、统一认识的好时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

业不妨派人参与到建模中来,不仅可以起到一定的过程监督作用,还可利用实践机会培

养自己的人才。

破解我国企业胜任素质模型应用难题

2005-10-19来源:中外管理作者:陈永东

然而,这项舶来技术,如何才能操作好?

根据笔者对我国企业胜任素质模型应用实践的观察,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胜任素质模型质量不高

衡量胜任素质模型的标准,在于是否客观、完整和准确地反映了职位所需要的任职资格,尤其是潜质方面的任职资格,而我国企业目前所开发的胜任素质模型,普遍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问题原因

1.技术复杂、难以掌握

自从胜任素质模型技术产生以来,确定职位所需要的胜任素质的方法,一直以行为事件法为主,而获取行为事件的方法又以行为事件访谈法为主。所谓行为事件访谈法虽然有一套成型的操作流程,但操作上仍比较复杂,并且经常要依靠主观判断,故其质量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和阅历。由于这样的困难,即使是在国外,大多数企业也主要依靠外部咨询公司来进行胜任素质模型的开发。而在国内至今还没有一本完全本土化的胜任素质模型开发指导书籍。

2.语言和文化方面的障碍

当今的企业在开发胜任素质模型时,往往要借助于胜任素质词典和一般胜任素质模型等工具。然而,现有的胜任素质词典和一般胜任素质模型均是在西方文化环境下编制的。其应用的语言和概念体系,都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企业应用这样的工具进行胜任素质开发,不可避免地会使开发出的胜任素质模型在内容上带有西方色彩,在语言上带有比较强的翻译痕迹,从而妨碍管理者的理解和应用。

问题对策

为克服胜任素质模型开发方面的困难,企业可采取以下对策:

1.从关键职位入手,采取循序渐进的开发策略。在没有熟练地掌握胜任素质模型开发技巧之前,切忌盲目铺摊子,进行全面的胜任素质模型开发。最好先选择一些关键职位作为突破口,待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再全面铺开。从关键职位入手,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规避风险,而且可以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人员避免因失误而处于被动的位置。

所谓关键职位,有两个标准:一是该职位目前的绩效比较差;二是该职位的绩效已经制约了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

2.选择确有实力和经验的咨询公司。企业在初次开发胜任素质模型时,一般要借助外部咨询公司的支持。由于胜任素质模型是一项新技术,国内在该项技术的应用方面真正有经验的咨询公司和专业人员并不多,而巨大的市场却诱使许多咨询公司采取“不管能不能做,先接下来再说”的策略。企业要分辨一家咨询公司是否确有经验,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要求其提供以往的客户名单,并进行函调或电话调查。

3.采用360度行为事件访谈法。访谈所采集事件的客观性、相关性和完整性,决定着胜任素质模型提炼的质量。我国的不少企业中,人脉关系复杂,内部矛盾盘根错节。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仅仅是访谈职位的在职员工,往往难以得到符合质量要求的行为事件。因此,建议就某些事件,同时访谈在职员工的上级、下级,以及内部或外部客户,以便获得质量更高的行为事件。

4.企业管理者亲自参与胜任素质提炼工作。很多企业认为:既然花钱聘请了咨询公司,就应该把开发工作交给咨询人员,自己再花费力气,岂不是冤枉。这种观点具有误导性。在胜任素质模型开发中,企业管理人员和咨询公司各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咨询公司主要是提供技术支持,而在一些关键判断上,企业管理人员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最需要管理者参与的环节,

就是胜任素质的提炼。基于同一个事件,咨询公司与企业管理者所提炼出的胜任素质,可能相差甚远。其原因在于:咨询人员往往缺少企业的背景知识,从而在判断上出现偏差。因此,提炼工作必须由企业管理人员完成。此外,胜任素质模型的真正使用者是企业管理人员,亲自参与提炼工作,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准确把握各项胜任素质的含义。

5.结合胜任素质模型的开发进行人力资源和管理诊断。胜任素质模型开发要求进行广泛的行为事件采集,在此过程中,管理者能够捕捉到许多以往被隐藏和忽视的重要信息。借助这些信息进行人力资源和管理诊断,可以算是胜任素质模型开发过程的一项副产品。

问题二胜任素质模型难以发挥作用

胜任素质模型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辅助性工具,其本身不可能独立地发挥作用,只有融入到人员选拔、培训、绩效管理等工作中,其价值才能得到体现。从目前中国企业现状看,即使已经开发的胜任素质模型的作用发挥也不充分。例如:一家企业投入上百万元咨询费请咨询公司帮助开发了完整的胜任素质模型体系,却不知道怎么用,只好让它躺在纸上睡觉。

问题原因

1.对胜任素质模型的应用价值认识不清

胜任素质模型对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究竟有什么作用,这些作用的发挥需要什么条件?这是应用胜任素质模型首先要解决的认识问题。目前来看,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这方面的理解普遍非常模糊。

2.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不配套

胜任素质模型要发挥作用,需要其它人力资源管理的配套措施支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绩效管理体系。如果说一个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一部汽车的话,绩效管理体系和胜任素质模型体系就像这部汽车的前后轮。缺少了哪一个,整部汽车都无法运动。两者的这种密切关系体现在多个方面和多个层次上:

胜任素质模型的开发阶段,需要选取不同绩效等级的员工群体作为行为事件访谈的对象。这就要求企业有绩效管理体系作为基础。

胜任素质模型要应用于培训中,首先必须找到最急需的培训对象。要找到这样的岗位,企业同样必须拥有较为完备的绩效管理体系。

胜任素质模型中的胜任素质,经常被还原为进行绩效考核的行为性指标。应用行为性指标,也要求企业拥有比较完备的结果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做基础。

问题对策

为克服胜任素质模型使用方面的困难,企业可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培训,进一步了解胜任素质模型的各项作用。目前国内关于胜任素质模型应用方面比较好的指导书籍,包括:《胜任:员工胜任能力模型应用手册》(安托尼特和里查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才能评鉴法——建立卓越的绩效模式》(莱尔·斯宾赛和赛格·斯宾赛著,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高效:世界知名企业提升绩效的整体方案》(理查德和彼得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企业也可以邀请一些有经验的高校、咨询公司的专业人员提供培训。

2.建立健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配套体系,尤其是绩效管理体系。一个与胜任素质模型配套的绩效管理体系,必须符合特定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

必须主要针对履行岗位职责和执行岗位任务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绩效评价。胜任素质模型所反映的素质,实质上是员工的一种行为特征;这种行为特征与成果绩效进行对照,就能够相互佐证和支持。例如:可以发现哪些行为特征对成果绩效是有帮助的,也可以发现是哪些行为特征导致成果绩效不佳。

必须包含绩效分析过程。只有基于绩效分析,才能找出好的成果绩效与哪些胜任素质相关,不良的成果是由于哪些胜任素质的缺陷。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建立胜任素质模型,以及开展针对胜任素质的培训。

胜任素质模型的边界

用人之难在于识别潜质

X公司是国内一家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2003年前后,公司业务发展迅速,以至于人力资源短缺。在与一个客户企业签订了提供战略咨询的合同后,公司却派不出合适的项目经理人选。人力资源部遂进行了对外招聘,老板最终在众多的候选人中选择了L先生。

L先生之所以能入选,主要是因为他具备以下条件:

1. 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

2.曾经撰写过企业战略方面的专著

3.曾担任某高校副教授

4.曾担任某企业的副总经理

X公司老板对L先生的条件非常满意,因此,只经过简单的面试,L先生便走马上任了。然而,L先生却很快做出了一连串让老板感到吃惊的事:到任后的第二天,L先生没有联系客户,也没有带领项目组成员进行讨论,而是独自一人去参观了当地的一家文物古玩市场;其后,L

先生便经常去当地的一家网吧上网聊天,甚至还在当地约会网友;在此期间,项目的进展出现了问题,但L先生似乎并不着急,也没有采取什么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状况。

上述案例所反映的情况,在当今的中国企业中是非常普遍的:在根据一系列看似非常有说服力的条件选拔了一位员工之后,管理者很快就发现该员工的表现与自己的期待大相径庭。

这些企业所依赖的选择标准存在什么问题呢?麦克伯公司的素质结构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按照麦克伯公司的观点,人的素质由两大部分构成:表层素质和潜质。所谓表层素质是指比较容易识别的素质,包括:知识和技能等;所谓潜质则是指比较难以识别的素质,主要包括:人的动机、特质和自我意识等。麦克伯公司认为:表层素质、潜质与工作绩效之间遵循着以下关系:

1. 从事每项工作,都需要具备相应的表层素质和潜质。

2. 对于做好一项工作而言,潜质比表层素质更加重要。具备表层素质的人,能成为合格者;而具备潜质的人,则能够成为绩效优异者。

3. 表层素质是易于学习和培养的,而潜质是很难通过培训获得的。

基于潜质和表层素质的关系,在人员招聘中,就不仅要应用知识、技能等表层素质方面的标准,更要建立和应用潜质方面的标准。案例中的咨询公司存在的问题,恰恰在于只评价了候选人的表层素质,而忽略了其潜质。

认识到潜质的重要性是一回事,能够观察和评价潜质则是另外一回事。在现实中,也有不少企业并非不重视潜质,而是苦于找不到识别潜质的有效方法。事实上,识别潜质是困扰古今管理者的历史性难题。“知人知面不知心”、“盖棺定论”等成语,都从一定侧面折射出识别潜质的难度。以往,人们也尝试很多方法来识别潜质,早期的如:相面、看手相、验血型等,近现代则普遍应用性格测试等方法,像卡特尔16PF等,至今仍为不少企业所使用。不少管理者还发明了自己个性化的方法,如:有一位民营企业的老板,在录用高级管理人员之前,必须对候选人进行家访,目的则是考察其是否诚信。然而,在胜任素质模型方法诞生之前,人们所采用的识别潜质的方法,要么效率太低,要么成本太高,均难以大范围推广。

立足潜质的胜任素质模型

胜任素质模型方法的出现,给人们识别潜质、根据潜质选人用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此种方法肇始于麦克伯公司的创始人麦克莱兰协助美国国务院甄选驻外服务和信息官员(简称

F ISO)的过程。

所谓胜任素质模型,就是将通过行为事件法提炼出的从事某个职位的优秀人员所需要的一组潜质集中在一起,并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最终形成的书面文件。为了统一各种潜质的名称,避免不必要的混乱,麦克伯公司还开发了胜任素质词典,其要旨在于对同一项胜任素质,采取

统一的定义。

胜任素质模型出现后,最初只是被应用于人员招聘和选拔中,但很快就被用于支持培训、绩效管理和薪酬设计等,并大大改进了这些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效果。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普遍承认:胜任素质模型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大创意。

20世纪80年代至今,胜任素质模型在西方企业中得到普遍使用。我们熟悉的微软、宝洁等公司,都开发了本企业的胜任素质模型体系,作为支持其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

胜任素质模型的边界

像任何一种科学方法一样,胜任素质模型只能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应用。超出了这个范围,胜任素质模型就不再有效,甚至会造成危害。因此,了解胜任素质模型的有效边界,对于任何一个试图引入或正在应用胜任素质模型方法的企业,都是十分重要的。

胜任素质模型的有效边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潜质比知识技能对创造绩效更加重要。

胜任素质模型主要反映的是潜质,而并没有涵盖创造绩效所需要的全部素质,像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智力等,在一般的胜任素质模型中都没有反映,或反映得很不充分。因此,只有在潜质确实比知识、技术,乃至智力更加重要的时候,根据胜任素质模型进行人员选拔和进行其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是合理和有效的。应该承认:对于绝大多数职位,尤其是管理岗位、销售岗位等,潜质比知识、技术,乃至智力更加重要,都是成立的。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对于不同的职位而言,素质的不同构成部分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对于某些职位而言,

知识、技能和智力很有可能比潜质更加重要。例如:对软件开发人员就是如此。如果对于一个职位的绩效来说,知识、技能和智力的作用超过潜质的作用,则胜任素质模型就不应当作为人员选拔和其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依据。

2. 需要选拔优秀员工,而不仅是合格员工

一般情况下,企业需要的都是能够创造优良绩效的员工。为实现此目的,胜任素质模型是非常有用的。但在个别情况下,企业也可能宁愿需要一个现在就合格的员工,而不是需要一个将来能创造优良绩效的员工。例如:对于初创期的企业、缺少人才储备的企业,很可能就是这样。对于处在这种情况下的企业,胜任素质模型就显得意义不大。

3. 企业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体系

行为事件访谈法(BEI)的操作过程

行为事件访谈法(BEI)的操作过程 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是由麦克里兰结合关键事件法和主题统觉测验而提出来的。虽然BEI是在进行胜任模型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但是对于人才的招聘选拔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BEI的具体操作过程,希望对各位HR的招聘工作有所帮助。 行为事件访谈法采用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察技术,通过让被访谈者找出和描述他们在工作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三件事,然后详细地报告当时发生了什么。具体包括:这个情境是怎样引起的?牵涉到哪些人?被访谈者当时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在当时的情境中想完成什么,实际上又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然后,对访谈内容进行内容分析,来确定访谈者所表现出来的胜任特征。 行为事件访谈法提供了一个人在实际工作情况中是怎么做的、说了些什么、怎么想的和感觉如何等这些方面的信息。 行为事件访谈法被广泛采用的一个原因是:它提供了时间压缩的观察。它能使研究者获得被访谈人在几个月、几年内发生的事情,从这角度来讲,它直接观察或对实时模拟中表现的行为的编码效率更高。 一般来讲,行为事件访谈法有以下几个步骤:(1)访谈开始阶段的自我介绍和解释;(2)了解被访谈人的工作学习经验;(3)深入挖掘被访谈者的行为事件(一般采用STAR法);(4)求证被访谈者所需特质;(5)结束语。 行为事件访谈的中心目标,是让被访谈人详细讲述4~8个重要事件。这一部分占了大部分的访谈时间,并且要求被访谈人提供具体的细节。

常用的提问是:请您谈谈在最近1~2年中,您负责过的最成功或最满意的3个事例。 访谈者访谈的重点在过去确实的情境中采取措施和行动方面,不是假设性的答复,哲理性、抽象性或信仰性的行为。这需要采用STAR方法来深层次挖掘出具体的行为细节来。STAR 方法主要有4个问题:S(situation) “那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境?什么样的因素导致这样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有谁参与?” T(Task) “您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A(Action) “在那样的情境下,您当时心中的想法、感觉和想要采取的行为是什么?”在此,要特别了解被访谈人对于情境的认知和事例的关注点。 被访谈人如何看待其他的人(例如,肯定或是否定)或情境(例如,问题分析与解决的思考)? 被访谈人的感受是什么(例如,害怕、信心、兴奋)? 被访谈人内心想要做的什么?什么想法激励他们(例如,想把事情做得更好,让老板印象深刻)?

(完整word版)行为事件访谈法操作步骤总结,推荐文档

行为事件访谈法操作步骤总结 行为事件访谈法是在进行胜任力模型研究过程中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提出来的,在胜任力模型的建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行为事件访谈法主要采用了关键事例法等访谈方式,请受访者回忆过去半年或一年在工作上感到最具有成就感(或挫折感)的关键事例,收集被访谈人员在代表性事件中的具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详细信息的访谈方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的的主要用途是通过被访谈者对以往工作事件的描述,发现杰出者普遍具备的特质,提炼出被访谈者的胜任特征,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 结合本人在华峰氨纶、西安欧亚等咨询项目实际操作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出行为事件访谈法的操作步骤,供读者参考。 总体来说,进行行为事件访谈的六大步骤分别是: 1、了解被访谈者的背景,准备访谈提纲与录音设备 2、进行自我介绍和访谈目的介绍 3、询问被访谈人的工作履历、工作内容 4、借助STAR工具深入挖掘被访谈者的行为事件 5、通过直接询问求证被访谈者所需特质 6、设计结束语 步骤1的具体描述: 了解被访谈者的背景,准备访谈提纲与录音设备。这是访谈工作的基础,目的是首先对被访谈者有一个了解,通过分析被访谈者的工作履历、工作内容等基本情况,准备一系列问题逐步引导被访谈者讲述自己的“故事”。录音是为访谈录音做准备的,通过录音后便与访谈结束后整理访谈记录。 步骤2的具体描述: 进行访谈者的自我介绍和访谈目的介绍。首先,访谈者应以轻松的口吻作自我介绍,并告知被访者访谈的目的和访谈程序。在介绍中应该明确突出三个问题: 1、保密原则——访谈者需要对访谈的目的和保密性等方面作一些补充说明,以帮助被访者消除疑虑,避免产生紧张情绪 2、时间要求——访谈者在访谈开始前应告知被访谈者本次访谈估计占用的时间,以免在访谈过程中被访谈者因为有其他安排而产生焦虑情绪 3、录音要求——访谈者在访谈开始前应征求被访谈者的意见,之后才可进行录音此举的目的是与被访谈对象建立信任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谈话气氛,使其感到轻松、愉快并愿意讲出自己的事情,同时强调面谈资料的保密性。这个步骤一般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三到五分钟即可,但这个过程却是不容忽略的。 步骤3的具体描述:

“BEI”行为事件访谈

“BEI”行为事件访谈 一、BEI是什么: “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简称BEI),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是揭示胜任模型特征的主要工具。是一种结合关键事例法与主题统觉测验的访谈方式,主要的过程是请受访者回忆过去半年(或一年)他在工作上最感到具有成就感(或挫折感)的关键事例。 二、核心假设: 优秀标杆的共性行为是预测成功的有效指引。 三、BEI操作过程-STAR法则 主要过程是请受访者回忆过去半年(或一年)他在工作上最感到具有成就感(或挫折感)的关键事例,在访谈过程中遵循“STAR原则”,具体如下: 1)情境的描述(Situation),那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境?什么因素导致这样的情境? 2)任务的确认(Task),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有哪些人参与?您在其中担任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行为的描述(Action),实际采取了哪些行为,您当时心中的想法、感觉和采取的行为是什么?(在此,要特别了解被访谈人对于情境的认知和事例的关注点。) 4)结果确认(Result),最后结果如何?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 五、访谈提纲: 1)开场白: 访谈目的介绍: ***你好,非常感谢你能够抽出时间跟我们进行本次访谈沟通,此次访谈会占用你30分钟左右的时间。 1.访谈的目的是希望了解你当下(做为Top Sales)在做这个岗位的工作需要哪些素质和能力。 2.访谈的内容想请你谈谈你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重要工作事例,以及你是怎样处理这些重要工作事例的。 3.整个过程中我们会进行全程录音,记录的内容我们会严格保密,仅为本次访谈和岗位工作能力模型所用,不做他用,请您放心。 如无问题,我们将开始正式访谈!

行为事件访谈提纲(访谈者用)

行为事件访谈提纲(访谈者用) 访谈前的准备 1、被访者基本信息(尽量从学校获得,如果得不到就直接从被访者获得) 学校: 被访者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职称: 教龄: 任教科目/年级: 2、安排安静私密的访谈环境(有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免受打扰) 3、准备好录音笔 4、牢记访谈步骤、目标和注意事项 访谈第一步:介绍和解释(3分钟) 目标:介绍自己和解释访谈目的。 1、让访谈者放松,建立互信的访谈关系。“您好,我叫田乐园,是‘辽师的研究生’,很高兴 您能接受我的访谈!” 2、将访谈提纲交予被访者以便其充分准备。 3、强调课题研究性质,打消+录音顾虑。保证被访者说的任何话都不会让学校任何人听到。 4、征得被访者同意后开始录音(目的是减少记录的繁重工作)。 注意事项:强调是课题研究而非对其进行评估和保密原则。 访谈第二步:工作任务与职责(7分钟) 目标:了解被访者的工作任务和职责。 1、您当前的职务是什么? 2、您的直接商机和下级职务是什么? 3、您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职责是什么? 4、您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什么(即您平时主要做些什么具体工作)? 注意事项:若被访者罗列太多任务和职责,请他选择和排序重要的任务和职责。 访谈第三步:行为事件访谈(40-60分钟) 目标:让被访者详细地谈过去的一年或一年半的工作中最成功的三件事和最失败的三件事,获得至少4-6个完整的关键事件的小故事。 我们的研究经验表明,若您能回想几分钟,甚至先草草记下您认为是比较重要的5-6个工作事例(若您能给出名称来代表这些事例最好),效果会更好(可以请被访者在其提纲上注明)。工作事例分为两方面: 1、2-3个您认为最成功(最满意、最有成就感)的工作事例。作为一名教师,在您的日常生活中,肯定有一些您认为做得非常成功并引以为豪的事情。完成这些工作让您感到,您对情况的分析判断正确,采取的措施得当,所遇到的困难障碍大都被您克服,最后的结果使您对自己的努力也比较满意。 ⑴第一个成功事例(标题)

行为事件访谈法案例研究与设计

人才测评之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 一、案例(一) 两个月前,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一下午,一个漳州去厦门工作的女孩子焦急地拿着一架型号为HTC-G17的手机来让我帮她修理,从她口中了解到在这之前,她已经跑过厦门的很多家手机店都无法修理,刚好这几天我回到漳州,来到我师父的那家店,师父对着刷坏的机子也感到无能为力,他把手机拿给我,让我看看,最后我用了两个钟头的思索研究突破,克服了一系列的技术问题,最后终于把它修好了。 二、根据案例构建完整行为访谈事件 1、当时情境如何,以及如何导致这样情境:女孩HTC-G17手机被刷坏了,回到漳州来到师父店里寻求维修,原因是在厦门很多家手机店都无法修复手机。 2、在这样情境中有谁参与:在此次手机修复中,主要是女孩、师父和我参与。 3、在情境之下,想要采取什么样行为:师父面对着被刷坏的手机,有点无能为力,师父让我看看,我也抱着尝试的态度,打算维修看看。 4、在情境之下,采取什么样行为:在手机维修过程中,碰到了很多问题,我主要是通过查找资料,对手机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思考、检查。 5、最后结果如何:最后经过2个小时的努力,克服一系列技术问题,终于把HTC-G17手机修复好。 三、选择案例的访谈方案 根据上述的发生的事件情况,采用关键事件行为访谈法。根据关键事件行为访谈法,我采用STAR分析工具,一下是事件访谈方案过程: 1、情形(S):女孩HTC-G17手机升级过程中刷系统刷坏,已经在厦门很多家手机店无法修理,回到漳州来到本店,而且店里师父也是对刷坏的机子也感到无能为力,师父把手机交给我看看,看我是否能够解决问题,所以师父把修机子任务交给我。 2、任务(T):我的任务是根据机子的当前情况对机子进行维修,在保证机子不损坏的前提下,解决系统刷坏不能修复的问题,并且系统相对复杂,于此同时也无法保证手机能够完完全全修复。 3、行动(A):接手过修复手机任务时候,感到有点困难,毕竟女孩跑过那么多家店。

行为事件访谈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 BEI(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访谈法,又称行为事件访谈法,是指以获取有关被访者行为事件为主要目的的访谈法。 这是一种结合John C. Flanagan的关键事例法(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CIT)与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的访谈方式,主要的过程是请受访者回忆过去半年(或一年)他在工作上最感到具有成就感(或挫折感)的关键事例,其中包括: (1)情境的描述; (2)有哪些人参与; (3)实际采取了哪些行为; (4)个人有何感觉; (5)结果如何,亦即受试者必须回忆并陈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具体访谈过程中,需要被访谈者列出他们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关键情境,包括正面结果和负面结果各3项。访谈约需3个小时,需收集3至6个行为事件的完整、详细的信息。因此,访谈者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一般不少于10个工作日这种方法是目前在构建素质模型过程中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它主要以目标岗位的任职者为访谈对象,通过对访谈对象的深入访谈,收集访谈对象在任职期间所做的成功和不成功的事件描述,挖掘出影响目标岗位绩效的非常细节的行为。之后对收集到的具体事件和行为进行汇总、分析、编码,然后在不同的被访谈群体(绩效优秀群体和绩效普通群体)之间进行对比,就可以找出目标岗位的核心素质。 行为事件访谈法对访谈者的要求非常高,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访谈者才能在访谈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有效追问,获得目标岗位相关的具体事件。在国内一般的企业

当中,目前尚不具备独立使用这种方法来构建素质模型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过去的考核体系不是很完善,很难区分出绩效优秀群体和绩效普通群体。这对于选取正确的访谈对象以及在不同群体间进行比较等方面难以保证客观性、准确性。 二是需要大量的被访谈者,牵涉面比较广,中小型企业无法取得足够的访谈样本,即使部分企业有足够的访谈样本,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去支持,这从企业投入与回报的评估角度来说可能不令人满意。在实际应用当中,行为事件访谈法更多地使用其简化模式,并与其它方法相结合。简化模式主要保留行为事件访谈的信息收集方法,用于确定素质模型的操作定义和行为描述。 不论是复杂的行为事件访谈还是简化的行为事件访谈,对其结果的要求都是必须能够直接应用于人才选拔、考核或培训。所以在成果上要有能够直接观察的行为指标作为依据。这样在实施关键行为事件访谈(Focus 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FBEI)来考察任职者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看他是否表现出素质模型所描述的行为和事件来判断他是否与目标岗位的素质模型相符合。 面试现场 A:面试官 B:应聘者 W:无神堪培拉(妖魔化无厘头的旁白) STEP, 热身问题 A:简单的做个自我介绍。 W:其实外企都喜欢直接听英文的,另外不要太短也不要太长,这也是面试官做准备的一个过程,要给各位老大们留够时间(2-3分钟)。个人有见过5分钟以上的,拜托,这不是述职报告,您还是打酱油去吧。千万别说自己的教育背景,哪怕你是清华北大,家庭情况也别说。

行为事件访谈法

BEI(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访谈法,又称行为事件访谈法,是指以获取有关被访者行为事件为主要目的的访谈法。 这是一种结合John C. Flanagan的关键事例法(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CIT)与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的访谈方式,主要的过程是请受访者回忆过去半年(或一年)他在工作上最感到具有成就感(或挫折感)的关键事例,其中包括: (1)情境的描述; (2)有哪些人参与; (3)实际采取了哪些行为; (4)个人有何感觉; (5)结果如何,亦即受试者必须回忆并陈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具体访谈过程中,需要被访谈者列出他们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关键情境,包括正面结果和负面结果各3项。访谈约需3个小时,需收集3至6个行为事件的完整、详细的信息。因此,访谈者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一般不少于10个工作日 这种方法是目前在构建素质模型过程中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它主要以目标岗位的任职者为访谈对象,通过对访谈对象的深入访谈,收集访谈对象在任职期间所做的成功和不成功的事件描述,挖掘出影响目标岗位绩效的非常细节的行为。之后对收集到的具体事件和行为进行汇总、分析、编码,然后在不同的被访谈群体(绩效优秀群体和绩效普通群体)之间进行对比,就可以找出目标岗位的核心素质。 行为事件访谈法对访谈者的要求非常高,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访谈者才能在访谈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有效追问,获得目标岗位相关的具体事件。在国内一般的企业当中,目前尚不具备独立使用这种方法来构建素质模型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过去的考核体系不是很完善,很难区分出绩效优秀群体和绩效普通群体。这对于选取正确的访谈对象以及在不同群体间进行比较等方面难以保证客观性、准确性。 二是需要大量的被访谈者,牵涉面比较广,中小型企业无法取得足够的访谈样本,即使部分企业有足够的访谈样本,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去支持,这从企业投入与回报的评估角度来说可能不令人满意。在实际应用当中,行为事件访谈法更多地使用其简化模式,并与其它方法相结合。简化模式主要保留行为事件访谈的信息收集方法,用于确定素质模型的操作定义和行为描述。 不论是复杂的行为事件访谈还是简化的行为事件访谈,对其结果的要求都是必须能够直接应用于人才选拔、考核或培训。所以在成果上要有能够直接观察的行为指标作为依据。这样在实施关键行为事件访谈(Focus 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FBEI)来考察任职者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看他是否表现出素质模型所描述的行为和事件来判断他是否与目标岗位的素质模型相符合。 面试现场

行为事件(BEI)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 引言: 本次访谈的目的是希望了解做好您岗位的工作需要哪些素质和能力。访谈的内容想请您谈谈您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重要工作事例,以及您是怎样处理这些重要工作事例的。 咨询将对您的谈话进行记录,记录的内容我们会严格保密,仅为本次项目调研分析所用,只在咨询项目组内部进行讨论,且我们对获得的资料只做整体分析,不做个别揭露,请您放心。 这次访谈会占用您30分钟左右的时间,希望您给予理解和支持,谢谢! 访谈提纲: 1)请问您在公司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担任什么职位?这一年中您的工作重点是什么?【访问员请注意:如果受访者的回答中没有涉及以下方面,请追问:】 [ 1] 资历(您担任这一职位多长时间了?) [ 2] 职责范围(如果公司有多个营运地点或部门,请明确该管理者负责的工作范围)2)请您回忆一下这些年来的工作中发生的您认为比较重要的工作事例。您能列举其中2~3件您做的比较成功的、让您感到满意的事例吗?您认为在这些工作中,您对情况的判断分析正确、采取的措施得当、所遇到的困难障碍大都被您克服、最后的结果使您对自己的努力比较满意,您的所作所为对工作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您对这些事件的描述越详细越好,包括发生了什么事情、怎样引起的、事件的基本过程、您在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当时的情境、与哪些人有关或需要哪些人帮忙配合(您可以不用说出他们的姓名)、是否遇到困难、您是怎么克服和解决的、有无什么波折,事情的结果怎样、您的参与程度和感受等等。如果对每个事件能给出一个名称来代表这件事最好。现在请您依

次详细谈谈每个事件。 【访问员请注意:对于每件成功事例,如受访者在回答中没有涉及下列问题,请追问:】 [1 ] 发生了什么事? [ 2] 导致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 3] 事件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 [ 4] 您在整个事件中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 5] 当时的情境如何? [ 6] 事件中还有什么人参与? [ 7] 是否遇到困难?您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 8] 事情的结果如何? [ 9] 您在当时和后来对整个事件和您自己有什么感受和看法? [ 10]请您总结一下,这个案例您觉得成功之处在那里? 3)刚才我们谈了三件成功事例,现在您能回忆一下您在这些年来的工作中有没有发生过您认为比较遗憾的工作事例? 【如果他们回答“没有”】:据您所知,公司中与您从事相同岗位工作的其他人有没有发生过比较遗憾的工作事例? 【如果他们回答“有”】:请依次列举其中2~3件您处理的比较失败、令人遗憾的事例。进行这些工作时,您感到较难把握情况的发展,或采取的措施效果不明显、或完成这项工作总有些您力所不及的困难和障碍,最后的结果对工作没有产生促进作用,使您对自己不太满意或感到比较遗憾。(若少于三件也可) 您对这些事件的描述越详细越好,包括发生了什么事情、怎样引起的、事件的基本过程、您在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当时的情境、与哪些人有关或需要哪些人帮忙配合(您可以不用说

行为事件访谈法(BEI)在胜任力模型构建中的运用

行为事件访谈法(BEI)在胜任力模型构建中的运用 摘要:行为事件访谈法(BEI)是胜任力模型构建中运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文章介绍了BEI访谈法在胜任力模型构建中运用的步骤和各步骤中的注意事项,希望为今后胜任力模型开发与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人力资源;胜任力模型;BEI 通过员工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判断并发现导致员工绩效好坏差异的关键驱动因素,从而成为指导员工改进并提高绩效的基点。 采用何种方法构建胜任力模型以保证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的构建方法,比如焦点访谈法、团体多层次水平考察法、专家调查、专家会议法等。但是学者们一致认为行为事件访谈法在胜任力要素的揭示上非常有效。 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是由国际心理学界和企业界享有巨大声誉的大卫.麦克里兰(David McClelland) 教授结合关键事件法和主题统觉测验而提出来的。 行为事件访谈法采用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察技术,通过让被访谈者找出和描述他们在工作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2~3件事,然后详细地报告当时发生了什么。具体包括:这个情境是怎样引起的?牵涉到哪些人?被访谈者当时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在当时的情境中想完成什么,实际上又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然后,对访谈内容进行内容分析(专业术语称之为编码),来确定访谈者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素质特征。 行为事件访谈法被广泛采用的一个原因是:个人往往不能客观认识到自身的胜任力,而BEI提供了时间压缩的观察。它能使研究者获得被访谈人在几个月、几年内发生的事情,从行为编码中发掘出主体的胜任力素质。 文章在对开发胜任力模型的许多研究归纳后总结出BEI在胜任力模型中的运用流程,以及在各个阶段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为今后其他胜任力模型的构建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1 BEI访谈 访谈主要问题围绕工作中遇到的关键情境,包括正面和负面,其目的是得到关于一个人如何开展工作的详细描述。首先,可以设计一些“最”字句,如“请讲述您在工作中完成的最成功的三项任务?”,代替问题包括“在工作中您最得心应手的方面有哪些?”“让您压力最大的事实说明?您成功克服的方法是什么?”等,从正面信息入手,展开对胜任特征的探讨。其次,访谈提纲中还要涉及设计直接询问素质方面

行为事件访谈(BEI)资料讲解

行为事件访谈(BEI)学习资料 1.BEI简介 1.1.概念 行为事件访谈法(Bevaivoral Event Interview,BEI),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结合了Flanagan关键事例法(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CIT)与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的访谈方式。 1.2.BEI在构建素质模型中的应用 BEI目前是在构建素质模型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它主要以目标序列的任职者为访谈对象,通过对访谈对象的深入访谈,收集访谈对象在任职期间所做的成功和不成功的事件描述,挖掘出影响岗位绩效的非常细节的行为,之后对收集到的具体事件和行为进行分析和编码,找出目标序列的核心素质项,并建立起可观测的行为标准。 胜任力模型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员工行为评价/考核的标准,另一方面可以作为针对性培训开发的导向,另外也可以作为员工行为指导规范。如我们有一位项目经理,在工作当中与下属沟通和指导的时候存在双方认知偏差,导致工作障碍后,就会对照“沟通”或者“辅导他人”条目进行自己行为的对比,以作调整。 例:“客户导向”素质项 客户导向 将客户需求视为第一要务;与顾客建立及维持良性的合作关系。 主要行为标准: 努力了解客户 主动寻找信息以了解客户的处境、问题、期望和需求。 教育客户 与顾客分享信息,帮助顾客了解所处状况及可提供的服务。 建立合作关系 与顾客建立良好的默契与合作关系。 采取行动满足客户需求 考虑所采取的行动或计划会对客户产生什么影响; 迅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并解决客户的问题; 避免过度承诺。 建立客户反馈系统 运用有效的方法来监控及评估客户的顾虑、问题及满意度,并预期顾客的潜在需求。 1.3.BEI在人才甄别/评价中的应用 BEI技术也常常应用于人才的招聘选拔当中,与传统的面试方法相比,行为面试能够对被测评者的甄别更为准确。BEI用作招聘选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行为事件访谈法访谈提纲

行为事件访谈法访谈提纲 企业营销经理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姓名年龄岗位职务性别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访谈者访谈时间年月日访谈说明: 这次访谈,是想了解您作为贵公司成功人士的成功事迹,分析您在这些关键事例中所具备的领导品质,这对于形成XX公司科学、系统、规范的职业经理人才测评指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项研究将会占用您宝贵的时间,非常感谢您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为了便于整理。我们将对您的谈话录音。并保证谈话内容的保密性,本资料仅供研究之用,请您予以理解,让我们再一次向您表示衷心地感谢! 1(请您列举三件您的成功事例,并给出三个具体名称,代表这三件事 A. B. C. A.请您谈一谈第一件成功事例(请详细说明您在本工作中的具体角色、任务、最初想法、决策实施过程、所遇到的困难及其处理方法、事后的体会与感受,并指出影响您成功的关键的主观因素,如知识、能力和素养) B.请您谈一谈第二件成功事例(请详细说明您在本工作中的具体角色、任务、最初想法、决策实施过程、所遇到的困难及其处理方法、事后的体会与感受,并指出影响您成功的关键的主观因素,如知识、能力和素养) C(请您谈一谈第三件成功事例(请详细说明您在本工作中的具体角色、任务、最初想法、决策实施过程、所遇到的困难及其处理方法、事后的体会与感受,并指出影响您成功的关键的主观因素,如知识、能力和素养)

2(请您列举三件您所做的不成功事例,并给出三个具体名称,代表这三件事 D. E. F. D.请您谈一谈您最遗憾的第一件不成功事例(请详细说明您在本项工作中的具体角色、任务、最初想法、决策实施过程、所遇到的困难及其处理方法、事后的体会与感受,并指出关键影响因素) E.请您谈一谈您最遗憾的第二件不成功事例(请详细说明您在本项工作中的具体角色、任务、最初想法、决策实施过程、所遇到的困难及其处理方法、事后的体会与感受,并指出关键影响 因素)。 F(请您谈一谈您最遗憾的第三件不成功事例(请详细说明您在本项工作中的具体角色、任务、最初想法、决策实施过程、所遇到的困难及其处理方法、事后的体会与感受,并指出关键影响因素) 3(其他需要补充说明的事项

行为事件访谈法(BEI)的操作过程

行为事件访谈法(BE)的操作过程行为事件访谈法 (BehavioralEventlnterview, BE)是由麦克里兰结合关键事件法和主题统觉测验而提出来的。虽然BEI是在进行胜任模型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但是对于人才的招聘选拔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BEI的具体操作过 程,希望对各位HR的招聘工作有所帮助。 行为事件访谈法采用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察技术,通过让被访谈者找出和描述他们在工作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三件事,然后详细地报告当时发生了什么。具体包括:这个情境是怎样引起的?牵涉到哪些人?被访谈者当时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在当时的情境中想完成什么,实际上又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然后,对访谈内容进行内容分析,来确定访谈者所表现出来的胜任特征。 行为事件访谈法提供了一个人在实际工作情况中是怎么做的、说了些什 么、怎么想的和感觉如何等这些方面的信息。 行为事件访谈法被广泛采用的一个原因是:它提供了时间压缩的观察。它能使研究者获得被访谈人在几个月、几年内发生的事情,从这角度来讲,它直接观察或对实时模拟中表现的行为的编码效率更高。 一般来讲,行为事件访谈法有以下几个步骤:( 1)访谈开始阶段的自我介绍和解释;( 2)了解被访谈人的工作学习经验;( 3)深入挖掘被访谈者的行为事件(一般采用STAR法); ( 4)求证被访谈者所需特质;(5)结束语。 行为事件访谈的中心目标,是让被访谈人详细讲述4—8个重要事件。这一部分占了大部分的访谈时间,并且要求被访谈人提供具体的细节。常用的提问是:请您谈谈在最近1?2年中,您负责过的最成功或最满意的3个事例。 访谈者访谈的重点在过去确实的情境中采取措施和行动方面,不是假设性的答复,哲理性、抽象性或信仰性的行为。这需要采用STAR方法来深层次挖掘 出具体的行为细节来。STAR方法主要有4个问题:S(situation) “那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境?什么样的因素导致这样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有谁参与?”(T Task)

行为事件访谈法(BEI)的操作过程

行为事件访谈法(BEI)的操作过程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EventInterview,BEI)是由麦克里兰结合关键事件法和主题统觉测验而提出来的。虽然BEI是在进行胜任模型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但是对于人才的招聘选拔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BEI的具体操作过程,希望对各位HR的招聘工作有所帮助。 行为事件访谈法采用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察技术,通过让被访谈者找出和描述他们在工作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三件事,然后详细地报告当时发生了什么。具体包括:这个情境是怎样引起的?牵涉到哪些人?被访谈者当时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在当时的情境中想完成什么,实际上又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然后,对访谈内容进行内容分析,来确定访谈者所表现出来的胜任特征。 行为事件访谈法提供了一个人在实际工作情况中是怎么做的、说了些什么、怎么想的和感觉如何等这些方面的信息。 行为事件访谈法被广泛采用的一个原因是:它提供了时间压缩的观察。它能使研究者获得被访谈人在几个月、几年内发生的事情,从这角度来讲,它直接观察或对实时模拟中表现的行为的编码效率更高。 一般来讲,行为事件访谈法有以下几个步骤:(1)访谈开始阶段的自我介绍和解释;(2)了解被访谈人的工作学习经验;(3)深入挖掘被访谈者的行为事件(一般采用STAR法);(4)求证被访谈者所需特质;(5)结束语。 行为事件访谈的中心目标,是让被访谈人详细讲述4~8个重要事件。这一部分占了大部分的访谈时间,并且要求被访谈人提供具体的细节。常用的提问是:请您谈谈在最近1~2年中,您负责过的最成功或最满意的3个事例。 访谈者访谈的重点在过去确实的情境中采取措施和行动方面,不是假设性的答复,哲理性、抽象性或信仰性的行为。这需要采用STAR方法来深层次挖掘出具体的行为细节来。STAR方法主要有4个问题:S(situation) “那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境?什么样的因素导致这样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有谁参与?”T(Task)

行为事件访谈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简介 "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简称BEI),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是揭示胜任特征的主要工具。这是一种结合John C. Flanagan的关键事例法(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CIT)与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的访谈方式,主要的过程是请受访者回忆过去半年(或一年)他在工作上最感到具有成就感(或挫折感)的关键事例,其中包括: (1)情境的描述; (2)有哪些人参与; (3)实际采取了哪些行为; (4)个人有何感觉; (5)结果如何,亦即受试者必须回忆并陈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具体访谈过程中,需要被访谈者列出他们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关键情境,包括正面结果和负面结果各3项。访谈约需3个小时,需收集3至6个行为事件的完整、详细的信息。因此,访谈者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一般不少于10个工作日 这种方法是目前在构建素质模型过程中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它主要以目标岗位的任职者为访谈对象,通过对访谈对象的深入访谈,收集访谈对象在任职期间所做的成功和不成功的事件描述,挖掘出影响目标岗位绩效的非常细节的行为。之后对收集到的具体事件和行为进行汇总、分析、编码,然后在不同的被访谈群体(绩效优秀群体和绩效普通群体)之间进行对比,就可以找出目标岗位的核心素质。 行为事件访谈法对访谈者的要求非常高,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访谈者才能在访谈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有效追问,获得目标岗位相关的具体事件。在国内一般的企业当中,目前尚不具备独立使用这种方法来构建素质模型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过去的考核体系不是很完善,很难区分出绩效优秀群体和绩效普通群体。这对于选取正确的访谈对象以及在不同群体间进行比较等方面难以保证客观性、准确性。二是需要大量的被访谈者,牵涉面比较广,中小型企业无法取得足够的访谈样本,即使部分企业有足够的访谈样本,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去支持,这从企业投入与回报的评估角度来说可能不令人满意。在实际应用当中,行为事件访谈法更多地使用其简化模式,并与其它方法相结合。简化模式主要保留行为事件访谈的信息收集方法,用于确定素质模型的操作定义和行为描述。 不论是复杂的行为事件访谈还是简化的行为事件访谈,对其结果的要求都是必须能够直接应用于人才选拔、考核或培训。所以在成果上要有能够直接观察的行为指标作为依据。这样在实施关键行为事件访谈(Focus 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FBEI)来考察任职者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看他是否表现出素质模型所描述的行为和事件来判断他是否与目标岗位的素 质模型相符合。

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门店员工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访谈说明: 这次访谈,是想了解您作为公司优秀员工的成功事迹,分析您在这些关键事例中所具备的领导品质,这对于形成公司科学、系统、规范的人才测评指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项研究将会占用您宝贵的时间,非常感谢您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为了便于整理。我们将对您的谈话录音。并保证谈话内容的保密性,本资料仅供研究之用,请您予以理解,让我们再一次向您表示衷心地感谢! 1.您所在职位的职责主要包括哪些? 2.您向上汇报的直接上级岗位是? 3.您目前直接管理几名下属?他们的岗位分别是? 4.您认为做好目前岗位工作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5.请您谈谈在最近1~2年中,您完成的工作中最具挑战性同时又最为成功或满意的1-2个事例。并给出具体名称,代表这1-2件事 A. B. A.请您谈一谈第一件成功事例 Situation/Task情境和任务 6. 该事件发生的背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哪些人参与? 7. 您在这件事情上主要扮演什么角色?你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8. 当时的情境是怎样的? 9. 什么样的因素导致这样的情境? 10. 为了达到什么目的? Action行动 11. 在事件过程中您是否碰到障碍、困难或存在哪些难点,您是如何看待这些障碍、困难? 12. 您最初的解决问题的想法是什么,怎样形成的?后来想法有没有改变,为什么?

13. 您当时采取了什么行动?(您是如何推进这件事情?),实际上做了什么或者说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让你采取这些行动? 14. 你对当时的情况有何反应,心里怎么想的? 15. 你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Results 结果 16. 事情结果如何?对业务发展或目标,有哪些影响? 17. 这件事情让您有什么体会?您在以后处理类似问题时,会有哪些不同? 18. 您得到了什么样的反馈信息?你领导的评价如何? B.请您谈一谈第二件成功事例 Situation/Task情境和任务 19. 该事件发生的背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哪些人参与? 20. 您在这件事情上主要扮演什么角色?你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21. 当时的情境是怎样的? 22. 什么样的因素导致这样的情境? 23. 为了达到什么目的? Action行动 24. 在事件过程中您是否碰到障碍、困难或存在哪些难点,您是如何看待这些障碍、困难? 25. 您最初的解决问题的想法是什么,怎样形成的?后来想法有没有改变,为什么? 26. 您当时采取了什么行动?(您是如何推进这件事情?),实际上做了什么或者说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让你采取这些行动? 27. 你对当时的情况有何反应,心里怎么想的? 28. 你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Results 结果 29. 事情结果如何?对业务发展或目标,有哪些影响? 30. 这件事情让您有什么体会?您在以后处理类似问题时,会有哪些不同? 31. 您得到了什么样的反馈信息?你领导的评价如何? C.“请您谈一谈您最遗憾的一件不成功事例 Situation/Task情境和任务

行为事件访谈法实例剖析

从过去看未来——BEI(行为事件访谈法)实例剖析 招聘2010-06-24 16:43:11 阅读23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行为事件面试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应聘人员的真实素质,通过其过去的行为预测其未来可能的表现。行为事件面试方法的优势是传统的面试方法所不能比的。这种面试方法是让应聘人员在指定的范围内描述出非常具体的工作事件,并以具体的问题进一步追问,从而了解应聘人员的真实情况。 1、行为事件面试的前提 在应用行为事件面试方法时,首先要了解本企业是否已经建立了素质模型;如果没有建立,至少要清楚适合本企业的一些通用的素质要求。否则就算是对行为事件面试方法比较熟悉,也仍难以从应聘人员所 描述的行为事件中判断应聘人员的素质。 2、行为事件面试方法的优点 与传统的招聘面谈相比,行为事件面试方法有以下优点: 客观性:行为事件面试是面试人员基于己有的素质模型和各种素质的行为描述对应聘人员的回答做出分析和判断的过程,这大大提高了招聘面谈的客观性。而在传统的招聘面谈中,面试人员心目中没有客观、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如果有也仅是代表个人的,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针对性:在行为事件面试过程中,面试人员可根据该岗位的特点,要求应聘人员针对性地说出自己过去的工作事件,并且要描述这些工作事件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面试人员通过应聘人员陈述的事件预测他未来在该方面的行为表现,这便大大增加了招聘面谈的针对性。传统的招聘面谈只让应聘者讲述过去的经验和曾从事的活动,应聘者的许多报告只是泛泛而谈,面试人员对于其工作业绩的好坏不得而知。 准确性:行为事件面试方法关注应聘者在过去的事件中做出的具体行为,面试人员很容易判断应聘人员素质的高低。而在传统招聘面谈中,应聘人员自己评价自己,如描述的优缺点、爱好、理想、态度以及人生哲学等,这些方面并不能说明个人的实际行为表现。 真实性:在行为事件面试过程中,由于应聘人员被要求讲述具体的事件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表现,而非想象其会怎么做,一般应聘人员很难杜撰出一件事来。由于市场上流行许多帮助应聘人员在面谈时如何表现和回答问题的书,使用传统的招聘面谈方法时,应聘人员很容易虚构或讲出容易取悦于面试人员的话。而且由于不少应聘人员受过应付招聘面谈方面的培训,他们倾向于作出模式化的回答,这使得招聘面谈没有区分度。而行为事件面试方法由于针对个人的工作行为,能够挖掘每个应聘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 加强了招聘面谈的真实度。 3、行为事件面试技巧 行为事件面试法中也需要使用技巧,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好的事件开始询问:让应聘人员先非常简单地描叙关键事件的概要,在应聘人员详细讲完一个工作 事件之前,不要让其转到别的事件上。 引导应聘人员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报告:一旦发现应聘人员的报告中有跳跃,就提出问题请其提 供详细的资料。 让应聘人员讲叙过去发生的事件,而非假定的事情或抽象的思想观点。如果应聘人员讲的是抽象的观点,立即让其举例予以说明,从而达到探求细节、刨根问底的目的。

【面试方法】行为事件面谈法(BEI)的使用技巧

行为事件面谈法(BEI )的使用技巧 面试在人才甄别选拔中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不少人可能会 有一个印象:既然在招聘选拔时面试被管理者普遍地采用,它一定比其他方法有效。在 过去六十年,工业心理学的调查研究发现,上述结论与事实不符。也就是说,面试虽然 应用很广,但目前并没有证据来支持它的预测效度。 哲学家尼德尔曼曾说过,语言作为一项沟通工具,实在是局限性太多了,如果可以 的话,他宁愿打旗语。 迫于就业压力或经济压力,有些人会不得已试图以虚假信息获得面试官的好印象, 而目前市场上各类宣扬面试技巧的书籍、网络信息等更是不胜枚举,也为应聘者编制"完美的"虚假信息提供了支持,对于某些专业技能和经验均不强的面试官而言,有些应聘者 对面试的研究比面试官还深,可以说现在的"面试专家"越来越专业了。 另一方面,对个人而言,每个人都有一个追求的优势目标,我们的成长轨迹就围绕 着这个优势目标而展开。所谓的优势目标,是高于现状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头脑中 的自己是高于现实中的自己的,因而,我们的言语难免会有些夸张。面试场合就是其中 之一,为了在面试官面前表现自己,或是为了得到录用机会,应聘者会尽力展现自己。 如何鉴别这种环境下的语言的真实性,是对面试官的极大考验。 这些情况导致面试时对人才进行甄别的难度越来越大。一些没有经过仔细策划及安 排的招聘面谈,其平均的预测效度只有约0.14.通常情况下,传统招聘面试的效度只有0. 10-0.40. 一次面试的效度如何,要看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有些研究者和专家致力 于寻求更好的方法来提高面试的效度。如目前人才测评领域较为推崇的"以'行为事件面谈法(BEI)'为核心的面试方法"就是其中一种,能大大提高面试测评的预测效度。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这种新的面试测评方法能大大提高面试的效度。

行为事件访谈法(BEI)

行为事件访谈法(BEI) 一、简述 1.概述 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是由麦克里兰结合关键事件法CIT 和主题统觉测验而提出来的。BEI主要用于确定优秀工作人员的特征,而CIT主要用于确定工作的任务成分。BEI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提供了一个人在实际工作情况中是怎么做的、说了些什么、怎么想的和感觉如何等这些方面的信息。通过对所收集信息的分析,挖掘其职位的任职特征的主要工具。 行为事件访谈法的的主要用途是通过被访谈者对以往工作事件的描述,发现杰出者普遍具备的特质,提炼出被访谈者的胜任特征,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BEI对于人才的招聘选拔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实际应用当中,行为事件访谈法更多地使用其简化模式,并与其它方法相结合。 行为事件访谈法对访谈者的要求非常高,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访谈者才能在访谈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有效追问,获得目标岗位相关的具体事件。因此,访谈者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一般不少于10个工作日。 2.过程 在访谈开始前需了解被访谈者的背景,准备访谈提纲与录音设备。这是访谈工作的基础,目的是首先对被访谈者有一个了解,通过分析被访谈者的工作履历、工作内容等基本情况,准备一系列问题逐步引导被访谈者讲述自己的“故事”。录音是为访谈录音做准备的,通过录音后便与访谈结束后整理访谈记录。 一般来讲,行为事件访谈法有以下几个步骤: (1)访谈开始阶段的自我介绍和解释; (2)了解被访谈人的工作学习经验; (3)深入挖掘被访谈者的行为事件(一般采用STAR法); (4)求证被访谈者所需特质; (5)结束语。 1.介绍和解释步骤的具体描述: 介绍和解释的目的是介绍自己,说明访谈目的与方式。首先,应以轻松的口吻作自我介绍,并向被访者说明访谈的目的与访谈程序。这一“热身”步骤的重要作用是创造融洽和谐的谈话氛围。有时我们需要对访谈的目的和保密等方面作一些补充说明,以帮助消除被访者的疑虑,避免产生紧张情绪。 在介绍中应该明确突出三个问题: 1、保密原则——访谈者需要对访谈的目的和保密性等方面作一些补充说明,以帮助被访者消除疑虑,避免产生紧张情绪 2、时间要求——访谈者在访谈开始前应告知被访谈者本次访谈估计占用的时间,以免在访谈过程中被访谈者因为有其他安排而产生焦虑情绪 3、录音要求——访谈者在访谈开始前应征求被访谈者的意见,之后才可进行录音此举的目的是与被访谈对象建立信任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谈话气氛,使其感到轻松、愉快并愿意讲出自己的事情,同时强调面谈资料的保密性。这个步骤一般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三到五分钟即可,但这个过程却是不容忽略的。 2.了解工作职责步骤的具体描述: 询问被访谈人的工作履历、工作内容。这是对被访谈者的一个熟悉和了解过程,询问的问题可以包括: 1、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部门、职务、联系电话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