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不定项选择题:

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B、C)学说,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空想社会主义,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A、辩证唯物主义学说

B、历史唯物主义学说

C、剩余价值理论

D、阶级斗争学说

E、无产阶级解放理论

2、下面选项中关于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说法是正确的有:(A、B、C、D)

A、是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

B、反映、代表了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

C、是科学社会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

D、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E、只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3、空想社会主义不是成熟的社会革命的理论,因为(C、D、E)

A、没有彻底否定资本主义制度

B、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C、没有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D、没有看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E、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的道路

4、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A、B、C、D、E)

A、彻底消灭一切阶级的革命

B、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决裂的革命

C、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D、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的革命

E、彻底消灭剥削阶级的革命

5、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无产阶级专政具有下面这些特征:(A、B、C、D、E)

A、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最后的国家政权

B、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

C、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D、无产阶级专政最终的目标是建立无阶级的社会

E、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可以具有多样性

6、无产阶级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广阔前景。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这是因为:(A、B、C、D、E)

A、这些国家必须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

B、这些国家面临着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艰巨任务

C、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受到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严重制约

D、存在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E、执政的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及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

7、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之间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有:(A、B、C、D、E)

A、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某些原则存在历史联系

B、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某些形式存在历史联系

C、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各自的经济基础不同

D、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各自的经济本质不同

E、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等同。

8、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诸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特征是(B),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底劳动生产率

B、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C、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D、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制度

E、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人为本,建构和谐社会。

9、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预想,不是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从这个历史结果,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我们可以得出下面正确的结论有(A、B、D、E)

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B、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特定的情况

C、突破资本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具有普遍性的革命规律

D、历史发展的顺序是有可能出现跳跃的

E、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10、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表明,无产阶级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后,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尚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探索。这是因为:(A、B、C、D、E)

A、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而且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性

B、无产阶级专政的形态可以有这种那种

C、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可以有这种那种

D、时代和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E、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会造成社会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二、辨析题:

1、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正确。

因为空想社会主义不是成熟的社会革命的理论,它没有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没有看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的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和剩余价值理论,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空想社会主义,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2、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

正确。

因为不同国家不仅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而且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性,同时,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这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多种的,模式是多样的。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也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

3、资本主义有可能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

正确。

因为从理论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和和平两种形式,但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这主要的基本的形式的同时,也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各国的革命究竟采取什么形式,只能由该国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情况结合的原则作出决定。

4、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统一的,其中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无产阶级专政是手段。

错误。

因为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统一的,其实质就是全体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掌握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以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5、要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

正确。

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年轻的社会制度,一直处于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对它的本质和特征的认识,也只能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是全新的事业,面对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社会主义建设要正视自己具体国情,而不拘泥于已有的结论,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三、分析分析题:

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并评价社会主义“早产论”?

【参考答案】

(1)马、恩曾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认为社会主义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当然,马、恩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并不意味着是这种革命将在某一天或某一时刻“同时发生”,而是指同一个历史的发展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一个互相促进和支持的革命高涨的局面。(2)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列宁根据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指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胜利。列宁所提出的新论断,是以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为依据的,也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3)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列宁根据对俄国国内革命形势和国际形势的科学分析,进一步指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率先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并根据俄国当时社会具体

情况和革命的客观形式,列宁发动“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4)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揭示的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而革命成功则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率先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无论是当时的俄国还是中国,劳动群众所受到的多重压迫和剥削格外深重,使社会矛盾特别尖锐,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而无产阶级政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成长成熟并能有效地组织和发动群众,革命的主观条件也成熟了。(5)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社会发展规律。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不可能出现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出现落后的生产关系能够长期容纳先进的生产力的现象。但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但一定条件下,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了主要的决定因素。封建制取代奴隶制、资本主义生活取代封建社会,已有不是从最发达的地方开始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的先例。(6)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而把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看成是“反常现象”,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看成是“畸形的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同时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坚持不断的改革?

【参考答案】

(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客观的历史条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胜利。但同时又使社会主义事业不可避免地遇到由于经济文化落后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的困难与问题。这些困难主要表现在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以及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等方面。因此,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的探索。(2)社会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因此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是单一的而是是多样性的。(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就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也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同时,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发展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全球化已是当代世界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和充满矛盾的客观进程。社会主义将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4)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它是在不断的改革和经常的变化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改革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内在要求。改革是克服社会矛盾的最有效的途径。改革应坚持正确的方向,要选择正确的方式和步骤,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事业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为什么说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就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建设?

【参考答案】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了人民利益,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有鲜明的政治纲领、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其奋斗目标。(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领带人民实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3)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就必须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事业,形势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党的领导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4)加强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什么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党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保证党能与时俱进;必须加强党自身建设,使党始终具有生机和活力,始终能引领社会发展进步。

4、材料1:“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材料2:“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材料3:“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请回答:

(1)从材料1和材料2来具体阐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作用。

(2)从材料3来谈谈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

(3)材料2和材料3有什么关系,从中你可以得出什么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

(1)虽然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会要求变革生产关系,人类的活动存在制约性,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地创造;社会的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性和方向性,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更替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由萌芽形成,到成熟发展,最终也必将向更高的社会形态转化。因此,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这是社会规律的客观作用。但社会规律不会自动实现,而必须通过人们的活动起作用,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来看,从社会历史发展具体的进程来看,社会形态的更替发展则又会因为具体历史条件复杂性、多样性,因为人们具体的实践活动的差异性而呈现出特殊性。因而,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但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具体的社会主义道路可以有不同的走法,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可以有不同的模式。

(2)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年轻的社会制度,还处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因而人们对它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也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集中体现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趋势,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就在于它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更为丰富的社会财富,促进全人类共同的发展,因此,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就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这样的社会主义就是没有前途的,就是死路一条。

(3)材料2说明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不可避免的,但具体的社会主义道路和模式是多样的,没有固定形式;而这并不等于说社会主义的特征是模糊不清,材料3就说明社会主义必须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也就是说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一切模式的社会主义共同的特征。清楚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对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5、材料1: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工人和群众,通过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从1917年11月到1918年春天,苏维埃政权基本上完成了“剥夺剥夺者”的任务,银行和大工业的国有化使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引起敌对势力的仇视和反抗,从1918年下半年起,帝国主义纠合14个国家发动了对苏维埃政权的武装干涉,同时俄国爆发国内战争。为了捍卫苏维埃政权,从1918年夏天到1921年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经济上采取一系列非常的、特殊的又带有强制性的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于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了重要作用。

材料2:1921年初苏联转入和平经济建设时期,这时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扭转了国家的严重危机,活跃了城乡经济,发展了生产,大大加强了苏维埃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也改善了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材料3:列宁去世后,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占据了主导地位。1928年10月,苏联开始实行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大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32年完成。1933年斯大林在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时说:由于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增加到了70%,所以,苏联已经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国;由于消灭了工商业部门中的资本主义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经成为工业中的唯一形式;由于击溃了富农阶级,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也成为农业中的稳定的经济基础;集体农庄制度消灭了农村中的贫困现象,消灭了失业现象,社会主义在国民经济的一切部门都取得了胜利,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现象。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中,宣布苏联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和材料2,以苏联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来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道路。

(2)阅读材料3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

(1)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人类社会的发展遵循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的客观规律,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最终不能克服其生产力发展越来越高的社会化与生产关系的私

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因而人类社会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必然要以形成新的生产关系、建立更高形态的社会制度来解决这个矛盾,来适应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而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人类自觉的社会活动,社会主义革命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但各国人民的革命究竟采取什么形式进行,革命的具体实现,应该由该国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情况结合的原则,根据具体的主、客观条件来作出决定。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揭示的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而革命成功则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现实的社会主义的建立,最终由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并且不平衡状况进一步加剧和尖锐化,列宁在认真总结当时变化了的新情况的基础上,集中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智慧,并根据对俄国国内革命形势和国际状况的科学分析,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并且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在革命形势成熟的条件下,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因此,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道路是具体历史的和多样的。

同样,社会主义建立以后,社会的发展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的客观规律,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却是现实的也是多样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环境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下迫使无产阶级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政策。对于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了重要作用。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用国家命令的方法在一个小农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里实行共产主义原则,无疑是脱离了实际,是违背规律的,必然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因而,一旦转入和平经济建设时期,苏共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这表明列宁和苏联共产党人在探索一条符合俄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一定不能超越苏联具体的社会实际,一定不能超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水平。这说明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道路是不确定的,但社会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是要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

(2)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以社会主义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为前提,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根据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调节生产;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扣除之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交换;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始消亡等。马、恩这些论断对今天我们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尤其是马、恩并没有经历社会主义的实践,其某些论断与现实存在着差距是在所难免的。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这种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主要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的实际,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集中体现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对我们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的特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发展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年轻的社会制度,还处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因而人们对它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也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第二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三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四节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本章引言: 本章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这一章,要掌握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社会存 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掌握社会形态的划分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弄清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要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包括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 的直接动力,以及革命和改革、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唯物史观:马克思两大发现之一 (1)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 第一、把精神的东西当作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活动 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唯心史观看到了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这种特殊性,但是却片面地扩大夸大了这种特殊性.它只是从意识 和精神的方面理解社会同自然界的区别,却没有看到社会对自然界的深刻依赖性、社会生活 本身的物质性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性。 第二、片面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史观注意的中心只是少数历史人物的活动,它把人民群众看作是"惰性”的物质、无知的”群氓” (旧)(2)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第一,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及其规律的充分暴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生产发展的状况。 第二,阶级根源。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由于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分离,剥削阶级垄 断了精神文化活动,他们总是夸大精神的作用,贬低物质生产、鄙视体力劳动,抹煞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竭力鼓吹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 地位与剥削制度的合理性、永恒性作辩护和论证。 第三,认识根源。认识根源讲的是人们在认识中犯错误的可能性和原因 3,物史观创立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以往哲学家仅从人们的思想动机去研究社会历史的局限,努力寻找隐藏在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出发解释一切社会历史现象,否定唯心史观而创立唯物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马克思与东方社会发展之_可能_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第4期 马克思与东方社会发展之“可能” 谢菏生 关于东方社会如何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 克思之所以在晚年进行这一研究,既是现实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与《资本论》 受到挑战有关。马克思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可能性”设想是以其所处“历史环 境”为依据的。“历史环境”是马克思突破其先前理论的关键环节,它不仅使一个 社会的“跳越”或“变轨”发展成为“可能”,而且能够使这种“可能”转变为现实,从 而使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更为充实。 相对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来说,东方社会究竟如何走是马克思晚年最为关注的一个社会发展问题。19世纪后期,当革命的中心由西方移向东方,东方国家面临前途抉择的时候,这一问题显得尤为迫切起来。实际上,当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西方的无产阶级革命归于沉寂时,马克思便把希望寄托于东方社会发展的“跳越”。 其实,东方社会问题早在19世纪50年代就已经进入马克思的思想视野。在西方世界,资本主义的事业正如火如荼的时候,东方社会却显示了它特有的稳定性和顽固性,旧有的制度迟迟没有打破,新的制度始终未能建立起来。马克思深切地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激发起强烈的理论兴趣。因为,东方社会发展所呈现的这种特性,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是与他从西方社会发展中所引出的一般社会发展道路不太相洽的。当资本主义的势力大规模地侵入东方社会时,马克思的视线也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来到东方,他从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中了解到东方社会发展的严重滞后。虽然他对资本主义的贪婪行为进行了人道主义的谴责,但他又非常冷静、客观甚而残酷地认为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命运?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在这里,马克思考虑到的是:东方社会的发展要加入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行列。他认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是破坏性使命,消灭旧的亚细亚社会;一是建设性使命,即把亚细亚社会卷进资本主义文明中来,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此时,马克思没有想到东方社会“跳越”式发展的可能性。 因此,只有当社会主义革命从欧洲燃向东方社会时,马克思才热切地感到,东方社会的前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理论宝库中的瑰宝。对于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学习、把握并推动这个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他们从历史唯物主义层面论述的社会发展理论。二是从社会学层面论述的社会发展理论。一、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层面论述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这部分的内容可以用“一个前提,三大规律”和“一个思想”加以概括。 (一)一个前提。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他们的社会发展理论之前,必须解决这么一个理论前提:社会历史发展到底有没有规律? 这个问题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前是非常混乱的。绝大多数思想家和历史学家对此都持否定的态度。黑格尔等极少数思想家虽然也看到社会历史发展有规律,但把它神秘化即唯心化了。他把社会历史发展看作是“绝对观念”在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和外化。对社会历史领域认识如此混乱是有主客观方面原因的。客观原因,社会历史发展与自然界发展根本不同。前者有人参与其中,后者是自发力量起作用。主观原因是唯心主义思想家要么只看到参与社会活动中的人的思想动机,而不去探究他们活动背后的动因。要么夸大人们的主观动机,要么拔高历史发展过程中偶然性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虽然参与社会历史活动的是那些有意识、有目的和活生生的人,但对于多数人

来说这些目的都不能如愿以偿。这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既不取决于个人意志,又不取决某个阶级或集团的意志。因此,要去探究隐藏在人们(包括阶级、集团)意识和目的背后的动因,从中就可以看到经济和生产力起作用的深层次原因。从表面上看,社会历史发展似乎受偶然性支配,但实际上“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藏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 ①。总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而且这些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唯物史观的创立彻底澄清了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认识上的混乱。把唯心主义从最后一块阵地上即社会历史领域赶了出去。恩格斯高度评价唯物史观的创立,认为它和剩余价值学说一样是马克思一生中两个最伟大的发现。它的意义如同达尔文发现进化论对自然界发展所具有的那样伟大的意义。 (二)唯物史观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的三大规律 1、.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亦称自然历史过程论)。这个命题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的序言中提出的命题。“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②这个命题也就是唯物史观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规律。这个规律从过程角度上看,就是人类社会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经济形态。“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③从内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是社会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A、B、C) 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上层建筑 E、社会结构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是(C)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超前性 3、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A、B、C)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生产关系 E、社会分工 4、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D) 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

E、人民群众 5、人类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C ) A、政治关系 B、思想关系 C、生产关系 D、家庭关系 E、民族关系 6、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C) A、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B、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 C、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 D、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反对保守势力的斗争 E、剧烈的武装斗争 7、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其对生产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主要有(A、C、D) A、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B、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C、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D、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第三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E、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8、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活动作用的观点,属于(A)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关于东西方国家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东西方国家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东西方国家 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发展? 俞 良 早 【内容提要】马克思、恩格斯从战略的层面上思考了俄国、中国的社会发展与西方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和提出了东西方的社会发展“互相补充”和“两极相联”的理论。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从路线和 方针的层面上思考了东西方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了和平建设的理论与吸收西方文明成果的理论。 【关键词】东方 西方 社会发展 互相补充 两极相联 作者俞良早(1951- ),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东方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 210097)。 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关于俄、中等东方国家社会发展与西方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理论,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笔者就此作一研究,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战略上的思考:东西方的社会发展“互相补充”和“两极相联”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关注俄国、中国等东方国家社会发展的问题,可是他们由于没有直接领导东方国家社会发展的经历,即没有经历领导东方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的过程,所以不能从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层面上思考和提出东西方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问题。他们关于东西方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思考和理论,处于战略的层面上,即处于研究和说明东西方在根本性的、决定性的转变与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层面上。具体地说,马克思、恩格斯形成和提出了东西方国家的社会发展“互相补充”和“两极相联”的理论。 1.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俄国社会发展与西方社会发展“互相补充”的理论 在俄国的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农村公社。它的特点是:土地公有,分配给农民使用,定期轮换,农民不得放弃土地,不得买卖土地;农民的住房、菜园以及生产工具个人所有;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劳动,劳动成果归个人所有;国家通过农村公社管理机构向农民征收赋税。农村公社的地位和作用在历史上是不稳定的。在封建农奴制度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农民没有土地,甚至没有人身自由,农村公社制度遭到严重破坏。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它的地位和作用曾有所加强。可是不久,沙皇政府压迫和剥削农村公社,产生和发展中的资产阶级排挤农村公社,使农村公社面临瓦解的危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6年一般项目“马恩列斯著作中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体系研究”(06BKS001)的研究成果之一。 ·61·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当代性

[收稿日期]2004202208  [作者简介]张其学(1968-),男,河南信阳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主要从事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基本 特征及其当代性 张其学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关键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后殖民主义 [摘 要]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具有以下几点基本特征:以“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为宏 观背景、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互作用的辩证法为主线、立足于“历史环境”的唯物史观分析、立足于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来分析东方社会。本文分析了这些特征并进一步阐释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当代性。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2826(2004)0320028206 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其最初的理论关注点是西方社会。19世纪50年代,当马克思完成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后,便把研究视野转向东方社会,直至其晚年的《民族学笔记》和《人类学笔记》对东方史前社会的考察。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研究持续了30多年,在此过程中,他剖析了东方社会的“三位一体”结构,阐释了东方社会的“停滞性”和“东方特有的形式”———“亚细亚生产方式”,揭露了西方殖民者对东方社会实施的暴行,探讨了东方社会的历史命运和未来发展道路,在改造资产阶级东方学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独特的东方社会理论。本文试图较详尽地梳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阐释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当代性,以深化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研究。一、以“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为宏观背景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黑格尔的“世界历史”观的基础上提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一思想。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一宏观背景下,马克思考察了东方社会的历史命运。他认为,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中,民族之间的差距日益地扩大了,那些率先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民族,利用先进于其他落后民族的强有力的工业体系实施对落后民族的征服、掠夺和统治,东方社会也未能逃脱这一点,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开始面临着不同的历史命运。比如,印度成为西方征服者的“猎获物”,农村公社死于西方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印度社会由此处于一种新的“停滞”之中;而中国则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下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稳定性”和“顽固性”,并没有成为西方的完

爱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爱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爱瑞克森(ERIK ERIKSON)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分析学家,是FREUD的学生。他的理论强调文化及社会环境在人格或情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把人的一生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发展任务要完成,而且所有人都要经历这些阶段,顺序固定,不能颠倒。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一个中心问题或危机必须解决,这些矛盾冲突即是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遇到的社会对个体的要求或挑战。因此,爱瑞克森在陈述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时采用了两极的描述。成功地解决每一个发展阶段的中心问题,或至少减轻这些压力,就可健康地进入下一阶段。反之,将导致不健康的结果而影响以后的心理社会发展。他认为人格的各部分是分别在人生发展的一定时期形成的,个体通过个阶段的发展以形成完整的整体,如果出现行为异常或人格缺陷,多是由于发展过程中的中心问题没有得到较好、及时解决。 每个年龄段的特点与护理要点: 第一期:婴儿期0-18个月,信任对不信任 信任感是发展健全人格最初而且最重要的因素,人生第一年的发展任务是与照顾者(父母)建立起信任感,学习爱与被爱。此期当婴儿接受口感输入时会有良好和愉快的感受,从而对母亲或主要照顾者产生基本的信任感。同时,小儿的各种需要得到持续满足时,其对父母的信任感就得以建立和巩固。相反,如果婴儿觉察到父母在自己需要时不一定出现,经常感受到痛苦、危险和无人爱抚,就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婴儿会把对外界的恐惧和怀疑情绪带入以后的发展阶段。另外,信任感还取决与父母对自己的信心,因为婴儿对母亲有一种特殊的身体移情,即婴儿能够敏感地体会到母亲的情绪状态,若母亲焦虑,婴儿也会焦虑;与父母之间建立的信任感是儿童对外界和他人基本信任感的来源。同时,爱瑞克森认为信任和不信任是相对的,所有婴儿应体验这两种经历,因为当婴儿有相当的不信任体验时,才能识别信任的体验。重要的是信任与不信任的比例,信任应当超过不信任,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其他时期。信任感发展的结果是乐观,对他人信赖,有安全感,愿意与他人交往,对环境和将来有信心。反之,易出现焦虑不安,以及对人的不信任感。 护理此期小儿时,应注意及时满足婴儿的各种需求。除满足其食物和卫生等生理需要外,还应提供安全感和爱,在患儿经历痛苦的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应尽量减轻疼痛,并在结束后继续抚慰。对于长期住院的患儿,减轻父母的焦虑,鼓励家长参与护理活动,促进他们的情感联结。 第二期:幼儿期18个月-3岁,自主对羞愧或疑虑 小儿开始运用新掌握的运动和语言技能认识周围世界,并学习对自己的括约肌加以控制。小儿在这一期学会控制大便的释放,练习自主感和选择力,需要时保持,不需时放弃。这种自主感还表现在开始能够自由行走的幼儿,他们在运动能和智能发展的基础上扩大对周围环境的探索。他们想要单独完成每一件事,他们反复说“我”、“我的”,表示自我,爱用“不”表示自主性。自主感的建立基于父母经常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自主行动给予支持和鼓励。反之,如果父母经常怕孩子做不好,过分干预其自理活动,替孩子做每一件事,不允许他们去做想做的事,父母应注意用温和、适当的方式约束小儿促其按社会能接受的方式行事,帮助他们学会适应社会规则。此期顺利发展的结果是自我控制和自信感,反之,表现出缺乏自信,畏首畏尾等行为。 护理此期儿童时,应为小儿提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并对其能力加以表扬,而不要评价其所做的决定是否正确。鼓励幼儿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如进食、穿衣、上厕所等。如果治疗或护理过程需要约束患儿时,应向其解释,并给予安慰,尽量缩短约束时间。 第三期:学龄前期3岁-6岁,主动对内疚 特点是被异性父母所吸引,并逐步理解自己的性别。活动能力加强,有足够的语言能力,已不终日守在父母身边,他们有无穷的好奇心,探索未知的事物,经常问为什麽和如何发生等问题。主动性意味着儿童愿意发明或尝试一些新活动或新语言,他们自己制定计划,订立目标,并极力争取达到目标,而不是单纯地模仿其他孩子或父母的行为。这一时期儿童的心理社会发展取决于父母对孩子这些自创活动的反应。给予更多的自由和机会去创造和实践,他们的自主感就可得到加强。耐心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禁止他们有一些离奇的想法或游戏活动。 护理此期的儿童时,只要对儿童有益的主动行为加以赞扬,就能帮助小儿顺利度过此阶段。对住院的患儿提供创造新活动的机会,包括允许儿童使用无伤害的玩具或医疗用品做游戏,如用听诊器、叩诊锤等给布娃娃检查身体,让他们画画以表达心情。接受儿童的合理要求,倾听他们的感受,

马哲题库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判断题: (一)判断题第一部分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2.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最终目的是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的机器。(×) 3.社会主义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4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这说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5.社会主义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一种反常现象。(×) (二)判断题第二部分 1.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 2.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二、单选题: (一)单选题第一部分 1.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B )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两大阵营的形成 D.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两极终结的标志是( B ) A.东欧剧变 B.苏联解体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中国的强大 3.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 D)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 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4.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C )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5.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 C ) A.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 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 6.无产阶级最终实现自身获得解放只有( D ) 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B.建立社会公有制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解放全人类

社会认同理论

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社会认同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并一直处于持续而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外众多研究成果显示出这么一种趋势:即从静态到动态,从一元到多元,从重人文到重实证以及从理论到应用的发展趋势。我国对社会认同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在该领域也取得丰富的成果。 一、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国内对社会认同理论的关注始于2001年,然后逐渐得到学者关注,尤其是郑航生教授2009年发表《中国社会发展报告———社会认同的挑战》一书后,社会认同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到现在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一)社会认同的界定 近十年来,社会学者、心理学者、政治学者、教育学者均对社会认同提出理论性界定与操作性定义,心理学者多数遵循塔弗尔的原初定义,社会学者则往往结合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与中国文化与国情对社会认同作出界定。 李友梅教授给出了社会认同的三个基础性领域或核心领域:社会组织、意义系统和福利渗透。从以阶级认同为轴心的社会认同体系的角度出发将社会认同定义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与利益联系相比,注重归属感的社会认同更加具有稳定性”[1]。

郑杭生教授[2]则是从社会学中的社会互构论视角界定社会认同,即个人和群体对其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和他者认可。也就是以利益为基点,以文化为纽带,以组织为归属,在多种社会关系网络中,个人和群体对其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和他者认可。 方文教授凸显群体资格在社会认同中的核心地位:社会认同是“行动者对其群体资格或范畴资格(membership)积极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价值承诺”[3]。 此外,在社会学的有关实证研究中,一些学者根据研究需要对社会认同作出一些操作性界定。 比如,按照王春光[4]的定义,社会认同是“对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认可,对周围社会的信任和归属,对有关权威和权力的遵从等等”。 总之,虽然各个学者对社会认同理解的出发点不同,但在本质上社会认同是一种群体性的观念,是增强社会内聚力的必要条件,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 (二)社会认同的结构 国内心理学研究者认为社会认同的结构主要由四个维度组成,即认知、情感、动机、行为。 1.认知维度 指相比其他群体,个体对其所在群体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版电子教案)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学时:9学时 第三章教案内容分配 学时1: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学时2: 第一节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学时3: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学时4: 第一节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学时5: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学时6: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时7: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时8: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时9: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第三章第一学时教案 授课内容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重点和难点: 1.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 3、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 5、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6、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授课思路: 1.突出重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手段: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入手,在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比较中,讲授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使学生切实把握这一原理的基本内容、观念、方法和原则,由此加深学生对唯物史观理论基础的理解。 2.通过案例讲解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问题导入: 社会现象纷繁复杂,社会历史绵延不绝,对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思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也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总会对包括人的行为

社会发展理论

46.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L. Vygotsky) Overview: The major theme of Vygotsky's theoretical framework is that social interaction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on. Vygotsky (1978) states: "Every function in the child's cultural development appears twice: first, on the social level, and later, on the individual level; first, between people (interpsychological) and then inside the child (intrapsychological). This applies equally to voluntary attention, to logical memory, and to the formation of concepts. All the higher functions originate as actu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ividuals." (p57). A second aspect of Vygotsky's theory is the idea that the potential for cognitive development depends upon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a level of development attained when children engage in social behavior. Full development of the ZPD depends upon full social interaction. The range of skill that can be developed with adult guidance or peer collaboration exceeds what can be attained alone. Vygotsky's theory was an attempt to explain consciousness as the end product of socialization. For example, in the learning of language, our first utterances with peers or adults are for the purpose of communication but once mastered they become internalized and allow "inner speech". Vygotsky's theory is complementary to the work of Bandura on social learning and a key component of situated learning theory. Because Vygotsky's focus was on cognitive development, it is interesting to compare his views with those of Bruner and Piaget.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社会形态?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 2.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 吃喝穿住? B.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 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 结成社会关系 3.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劳动者? B. 劳动对象 C. 科学技术? D. 管理方式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5.生产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 A. 政治法律制度? B. 生产关系 C. 历史文化传统? D. 伦理道德规范 6.2011年4月,耶鲁大学出版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书中列举了当前西方社会,10个典型的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艺术、宗教、政治、法律、道德等都被简单地视为经济的反映,对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本质视而不见,而试图建立一种非黑即白的单一历史观。上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思想的严重歪曲,其表现为

A.把社会历史发展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歪曲为单一因素决定论 B.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歪曲为机械的单向作用 C.把经济作为社会的“基础”所具有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歪曲为唯一决定作用 D.把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始终具有的积极能动作用歪曲为消极被动作用 7.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人人创造历史? 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8.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A.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 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 C. 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 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9.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 C.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 D.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国情的正确把握 E.人们可自由选择社会制度并决定社会发展方向 10.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 A.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B.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C.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包括剥削阶级 D.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11.卢梭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司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自由理性的外化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16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B 19世纪初欧洲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C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无神论 E 18-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2、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是() A 1871年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的巴黎公社 B 19世纪40年代英国宪章运动及法、德、意工人运动 C 1917年俄国的“二月革命” D 1917年列宁领导 的十月革命和由此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3、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民主制B集中制C民主集中制E高度统一原则 4、社会主义民主是() A手段B目的C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D既不是手段也不是目的 5、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公正B平等C共同富裕D人民当家作主 二、多项选择题 1、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是() A圣西门B黑格尔C欧文D费尔巴哈E傅立叶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这是由于() A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C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D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E社会主义还只是一种理想 三、简答题 1、简述经济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参看教材第202页)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参看教材第196-197页) 四、论述题 试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论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参看教材第199-200页) 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EB 2、A 3、C 4、C 5、D 二、多项选择题 1、A 2、ABCD 三、简答题 1、简述经济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参看教材第202页) 答: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对象、性质与任务 1.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互动的观点出发,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2.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Kurt Lewin (1936):(勒温)Behavior = f (social situation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r B = f (PE)行为=f (社会情境×个体特征) 3.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指的是我们理解社会事件的一般过程,当我们出现在一个特定情境中,我们怎么反应有赖于我们对情境的解释。 4.社会心理学是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社会心理学是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简史 1.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哲学思辨阶段、社会经验主义阶段和实验分析阶段。 2.社会心理学的许多问题源于先哲们对人性的争论。亚里士多德强调本性和本能难以改变。 3.社会心理学形成标志:1875年德国的谢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一词。科学社会心理学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奥尔波特(F·Allport)于1924年发表了《社会心理学》一书,被人们公认是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4.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Ross)同时出版了专著:《社会心理学引论》和《社会心理学》。 5.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实验分析阶段主要特点: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转变为定量、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和个体研究、从普遍论转变为特殊论 第三章自我 1.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自我意识是个体意识到自己作为一种对象的状态。婴儿在12-18个月才具有自我意识。 2.自我概念(Self-concept):指的是人们关于他们是什么和像什么的特征性观念。包含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情感、自我意向。 3.主我指自我中积极的知觉思考的部分。功能:(1)自我概念能把我们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2)具有动机和意志功能;(3)是个体具备连续感和统一感。 4.宾我又称经验自我,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宾我的功能:(1)自我参照效应;(2)人们关于他们自己的想法指引着他们的行为。(3)自我概念具有动机作用。 5.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人们关于自己的想法在认知功能中占重要地位,他影响着人们对信息的加工和解释,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他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很好的回忆。 6.自我认识的动机:自我提高动机、准确动机、一致性动机。 7.自我评价维护理论:即个人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因为别人的行为而受到威胁,威胁的程度则取决于对方与我们的亲密程度,以及该行为与我们的相关程度。如果亲密的朋友超过我们的领域是不相关的,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8.自我验证理论:主张一旦人们有了关于他们自身的想法,他们就会努力证明这些自我观念。并且,人们在验证他们消极的自我观念上有着与验证积极自我观念同样的兴趣。 9.自我认知的途径:镜像自我、内省、社会比较理论、自我观察。 10.自尊(Self-Esteem):自尊指的是我们对自己积极和消极的评价。 11.低自尊者表现:(1)害怕失败;(2)自我概念混淆;(3)关注自我保护;(4)情绪极端。 12.自我概念混淆:指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观念发生了冲突或不能确定。 13.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在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社会认同的基本过程:社会分类、社会比较、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思想体系,它不仅是一般的社会历史观,而且是包括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各自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占世界人13的大多数的广大东方国家为对象,特别是以印度、俄国和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典型,所进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虽然这一理论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为更多的人所重视,然而,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都是在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东方社会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 综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阐述的东方社会理论,它的实质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东方社会由于自身历史所形成的特点,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发展到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俄国及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结成工农联盟,积极参加并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可以在取得革命胜利后,跨越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提出,涉及到怎样理解人类社会演进的一般规律的问题。 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总结了西方和东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概括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演进的几个时代的一般进程和顺序。否定这个一般演进的秩序,把历史看作

是杂乱无章的或可以随意摆布的东西,也就否定了历史的规律性,这显然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但是,马克思也从来反对用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去裁剪世界历史,坚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在过程是一般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因此,概括出历史的一般演进秩序,并不是要求每个国家或民族都必须一丝不差的依次经历一番,并且每个时代必须经历同样长的时间,遭受同样多的曲折,不容许有任何的跳跃。 可以说,马克思正是基于这种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的原则,才创立了他的东方社会理论。所以马克思在提出东方社会理论的同时,就批评了有的人将他在《资本论》中“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括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的观点,批评了那种认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的机械论观点,明确指出,“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犀。”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马克思所提出的俄国通过革命,以农村公社作为“俄国社会新支点”的设想未能变成现实,但是他提出的这种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却是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列宁正是根据这种社会发展的辩证法,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是不发达或不成熟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低级阶段。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由于不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不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基础上产生的,而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通过革命产生的,因此东方国家一旦成功地跨越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较低,必然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初级阶段。东方国家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我们所学的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经典体现,是与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紧密相联的有机体。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包括了对东、西方社会不同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道路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动力以及社会形态依次更迭的理论,而且也包括了对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具体社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如对英国、德国、法国、俄国、中国等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并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著名论点。它涉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的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形态与社会演进、阶级斗争学说以及权力、统治、官僚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的经济与社会分析,其内涵丰富、体系完整。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具体内容: 1、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基础。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最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一生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为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科学基础,为其对社会发展理论的具体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理论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2、社会形态与社会演进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各种社会发展理论所依据的一种理论范式。社会形态是由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

层建筑等全部社会要素组成的统一的完整的社会体系,是按照本身特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一个社会形态都有其特殊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有其生产、发展和消亡的历史,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必然被另一个较高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社会的发展和演化是多线条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形态划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主体形态、社会交换形态、社会技术形态等,但其中以经济基础为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准。 3、“现代社会”的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深入研究了现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推动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巨大威力和作用,指出了人类历史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进程中的基础条件、基本途径和主要动力。马克思的“现代社会”的理论体现了现代化思想。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形态和阶段的多角度的考察与划分及其现代化思想,对当今我国的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与指导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 通过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对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所谓中国式社会主义,就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根据中国实际建立和发展的社会主义。为什么我们要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原因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想让祖国人民富裕起来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中国曾经是个长期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生产力落后,经济文化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认识到:照搬外国的模式我们并没有进步,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