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王俊利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几何直观,培养几何直观能力应该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数学、领悟数学,使数学逻辑和数学直观相互交织,直观中有逻辑,逻辑中有直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呢?现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动手操作,感知几何直观

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就需要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各种几何形体的特征,让学生“玩一玩,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画一画”等具体、实际的操作,引导学生通过亲自触摸、观察、制作,把视觉、触觉、协同起来,使学生掌握图形特征,形成初步的几何直观。

例如: 教学《认识图形》这一课,我着重以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的能力。

⑴认识图形——以活动为学习载体

活动一:摸物体游戏。

师:这节课我们请来了几个朋友,它们躲在口袋里,课前它们悄悄对老师说,你们先得做个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请你把手伸进袋子里随意摸一个物体,然后告诉大家你摸到的物体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1:方方的,平平的……

生2:正方体。

学生摸到“长方体”,另一学生上来找这样的物体……

⑵画平面图形。

师:看到大家表现这么好,它们非常高兴和你们做朋友。瞧,它们来了。

(出示课件: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三棱柱,请学生说一说它的名称。)

①找脚印

师:还带来了它们玩耍时的照片“雪地小画家”和大家分享。

师:雪地上有这么多漂亮的脚印,猜一猜这是谁的脚印?

师:长方体的脚印呢?

②画脚印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的脚印请到纸上呢?

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准备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

生1:我准备用印泥……

生2:我用笔画下来……

生3:我用纸把它盖住折出边角痕。

……

③搬一搬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纸,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手中立体图形其中的一个面搬到纸上,搬好后动手剪一剪,把脚印剪下来。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请3位小朋友上来剪一剪。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1:我是从长方体的这个面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2:我是从正方体的这个面搬下这个图形的。

……

可见动手实践、自主参与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确实“智慧往往产生于手指尖”,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动态生成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再实践的过程,获取了研究空间图形的经验。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经历,深切地体验中掌握知识,亲身感受数学,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二、数形结合,化抽象为具体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能够使问题迎刃而解,且解法简捷。

如指导学生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学生最难理解的是“倍”的概念,如何把"倍"的数学概念深入浅出地教授给学生,使他们能对“倍”有自己的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用图形演示的方法是最简单又最有效的方法。

在第一行排出3根一组的小棒,再在第二行排出4组小棒,

结合演示,让学生观察比较第一行和第二行小棒的数量特征,通过教师启发,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

第一行小棒是1个3根,第二行小棒是4个3根;把一个3根当作一份,则第二行小棒是4份。

然后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第二行小棒与第一行小棒比,把第一行小棒当作1倍,第二行小棒的根数就是第一行小棒的4倍。

通过演示图形中让学生看到从“个数”到“份数”,再引出倍数,很快就触及了概念的本质,充分发挥直观对抽象的支柱作用,揭示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明晰化,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使课堂教学增值。

三、运用多媒体,培养空间观念

对于教材中抽象的数学问题,我们要借助直观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直观演示的效果,教学由抽象到直观、图文并茂,声像兼具,形象生动,让数学不再枯燥乏味,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可以巧妙地运用我多媒体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感知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用相同的颜色表示,动态演示相对的面完全重合,明确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紧接着,把6个面隐藏起来,露出12条棱,通过棱的移动,拼合的演示,同时配有声音,利用色彩动态来比较,得出长方体的棱可以分成3组,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这一结论,最后出现8个顶点(闪烁)。这样长方体的特征全部呈现给学生。

多媒体课件演示能使长方体的特点得到充分展示,降低了观察上的难度,突出了观察重点,不仅给学生以美感,而且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大大提高

了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会这一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总之,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地追求,以课堂教学为纽带,刻苦钻研,不断提升,就能在几何直观教学中走出一条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的创新之路。

如何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

如何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 反思,我的理解就是:回过头来分析自己言行的对错以及做事的成败得失。通俗地说,反思就是在思想上照镜子,检点自己的言行与做事,即古人所说的“鉴”。众所周知,照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美和丑,高和矮,胖和瘦,还有洁净和肮脏等等。同样道理,反思也有与之相同的功能。古语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说的就是反思的作用吧。普通人反思自己,可以促进个体事业的发展;领导者反思自己,则可以促进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既然反思蕴涵着这么巨大的能量,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呢? 还是让我们从刚才的那句古语谈起。 首先,我们要“以铜为鉴”去“正衣冠”。“以铜为鉴”就是要自己观照自己,“正衣冠”就是要纠正自己灵魂的“衣冠”——言行,也就是要“吾日三省吾身”。如何才能做到这点?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静”。而要“静”,就要清心寡欲,淡泊名利。要“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没有鸢飞唳天之心,没有经纶世务的虚荣。只有做到“静”,我们才能心如止水,体察暗流涌动而辨别方向;只有做到“静”,我们才能如清风浮云,拥抱自然山水而看清前途;只有做到“静”,我们才能洞明世事万物而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否则,利欲熏心,幻想一夜暴富平步青云,狂狂然如饿狼癫犬,森森然如地府幽冥,就会铤而走险,不择手段,不达目的不罢休。其良知已泯,哪里还会扪心自问?所以,“静”是反思的第一要著。 第二,我们要“以古为鉴”去探究成败的原因。所为“古”,过去是也。相对而言,一切事物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成为过去。比如我现在所说的东西,一说出来就意味着成为过去。所谓话一说出便难以收回,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写出来的文章,写出的书,以及人类社会的大小事件,大千世界,哪一样东西既已存在,就是过去,都可作“古”。这些东西我们应该认认真真地去学习研究,以丰富自己的学识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大凡“古”的,都是知识,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掌握。我们掌握的知识多了,就可以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就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审时度势,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策略,指导我们的工作,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这个过程,就是运用知识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反思的过程。如果说“静”是反思的主观意识基础,那么“知识”就是反思的客观物质基础。没有知识,反思便成了没有子弹的大炮,打不响的。社会上,有人就是因为没有法律知识而直至押赴刑场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历史上,历代农民起义就是因为没有科学的革命理论的指导,找不出失败的根本原因而屡战屡败。没有知识的人仿如蛮牛,蛮牛又怎会知道对错呢?知识面越广,反思的面就越广,知识越多,反思得就越深。 第三,我们要“以人为鉴”而“明得失”。人,最难认识的莫过于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难能可贵啊。怎样才能更好地看清自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作比较。“不怕不识货,最怕货比货”,与别人一比,便知自己是优是劣了。比较得越多,对自己的认识就越丰满。所以,我们应该多见多闻。从事本专业的,要多接触其他专业的人。身居高位的,要多接触劳动百姓。不要自以为是,要虚怀若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但不是什么都去学,好人接触坏人,清官接触贪官,目的是为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更好地认识自己,求取进步而已。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教语文的,可以去听数学课,音乐课,英语课,体育课……揣摩别人的成败得失,引以为戒。横向比较,是自我反思的最有效方法。 反思,是一种智慧,一门学问。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反思的历史,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反思之中自我完善的一生。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是反思的真正要义。让我们解放思想,继往开来,去创造一个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吧!

培养几何直观能力

培养几何直观能力 几何直观能力是利用图形生动形象地刻画、描述数学问题,直观地反映和揭示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表述、记忆一些结果,揭示丰富多彩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要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呢,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1、 重视发挥图的优势,培养图感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意,能使抽象的数量关系变得直观形象,从而让解决问题化难为易,简单易学。例如,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81,现在有多少分贝?一般解法为:80-80×8 1=80-10=70(分贝)。但画图的应用使学生能有更简便的解答方法。 通过画图,并分析可得知: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是单位1,,现在的噪音比 单位1少了81,那么现在的噪音就是单位1的87,列式为80×(1-81)=80×87=70(分贝)。学生们轻而易举地就解答了问题,找到了解题的乐趣,真正感受到了图的魅力。 2、重视利用图形来记忆基础知识 在图形与几何这个领域中有很多的定义、公式等,学生很难记清楚,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图形来记忆就比较容易解决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用图形的意识。如在教学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的面积之后,就可以借助图形来进行整理,既便于学生记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又让学生认识到其中的联系和区别,同时还帮助学生构建了知识网络。 3、重视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与应用。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画图时尽量画图,目的是把抽象的东西直观的呈现出来,把本质的东西显现出来。在数学学习时,应该帮助学生养成一种用直观的图形语言来刻画、分析问题的习惯。借助图形来加强理解, 实际上就是几何直观81 现在?分贝 80分贝 ?

如何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 【内容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及参与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之一。 【关键词】计算、审题、策略、检查、强化练习,并持之以恒。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认识数学是从认数和计算开始的,它是学习数学的最基本能力,《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及参与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之一。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我们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相互合作,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以及实际计算能力的提高,或者说在计算教学这一块花的力气小了,导致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一、学生计算能力的基本现状和成因: 1、审题不认真

计算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但学生对它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因此经常有些同学做完题目了可能连题目的要求是什么也不清楚。一旦出现问题,往往简单地归结为马虎或不认真等原因,以至于屡次出现同样的计算错误。而我们的一些老师在学生发生同样的错误时可能只会简单地说上一句“你真粗心啊”或是“下次看题目要注意了”,而没有教会学生怎么样去审题,怎么样从平时养成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2、书写不规范 书写不规范也会给学生的计算带来一些影响。在教学中,我们许多老师都发现这一现象,一些学生在抄数字时把“6”写成“0”,把“7”写成“1”,直接改变了算式的原样,从而导致错误的出现。如:在计算“16-7”时,有位小朋友把“16”抄成了“10”,10-7=3。而许多这样的错误不是没有看仔细,而是因为他们的数字写得不端正,不规范,经常把数字写得自己也认不清了。因此书写不规范也是小学生在计算时常见的毛病之一。 3、做完不检查 我们在调查时也发现一些学生没有良好的检查习惯,许多学生在做完题目以后就直接上交或者做其他的事情了。其实许多题目只需要稍稍仔细地检查一下,就可以发现一些错误或失误的地方。如在计算“25-16”时,要求列竖式计算并验算,有些同学在列竖式和验算的过程全是对了,可是在抄写得数到算式后面时却抄成了验算的结果“25”。也有一些同学的数字抄写错了,其实只要再认真地看检查一

数学核心素养之直观想象:特征、层次与培养策略(上)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95192542.html, 数学核心素养之直观想象:特征、层次与培养策略(上) 作者:邓友祥 来源:《湖南教育·C版》2019年第06期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提出直观想象是六大核 心素养之一,并对直观想象的内涵作出了明确界定:“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空间形式特别是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其主要包括:借助空间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利用图形描述、分析数学问题;建立数与形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直观想象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探索和形成解题思路、进行数学推理、构建抽象结构的思维基础。为有效落实直观想象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改变传统数学教学过于关注学生具体数学知识、技能的形成,以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有必要深入探讨直观想象的基本特征与水平层次,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鲍建生教授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中的若干问题”的讲座中谈及“聚焦数学核心素养”,介绍了作为核心素养的直观想象的四个方面表现形式:利用图形描述数学问题;利用图形理解数学问题;利用图形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在此基础上,《标准》提出直观想象主要表现为:建立数与形的联系,利用几何图形描述问题,借助几何直观理解问题,运用空间想象认识事物。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直观想象的基本特征。结合直观想象的内涵,其主要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经验性 直观想象必须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活动经验,所运用的知识组块和形象直感都是经验的积累和升华,并不断地组合老经验、形成新经验,从而不断提高直观想象的水平。[1]这一特 征要求,平时数学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获得基本活动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 (二)整体性 具有良好直观想象能力的学生,往往善于借助直观,从结构、关系、类别、层次及系统等各个角度看待事物,并将所获取信息有机整合为一个完整体系,这是一种整体思维观。这一特征要求,平时数学教学要确立整体联系观,引导学生借助直观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相同、相似、差异、不同等区别和联系,形成网络清晰、融会贯通的数学知识结构。 (三)逻辑性

《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组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镇《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于2013年5月17日被晋江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教师进修学校确定为“晋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JG1252-094)。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近两年来,我们经过对一线教师和学生的调研发现,借助几何直观解决问题已经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认可。老师都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非常有必要,它一方面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纵观小学1——6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从一年级的比多比少到六年级立体图形的分析,无论是概念、算理、还是意义的教学,都可以借助于几何直观分析解决问题,将较难的问题迎刃而解。经过对个别班级学生的答卷情况进行对比,我们也发现,凡是在试卷中圈圈画画,将繁琐的表达,复杂的数量关系进行提炼用直观图形表示出来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正确率就高,反之就差一些,用几何直观解决问题有时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了如下主要问题: 一是学生利用几何直观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不强,画图的能力也不强,利用图形来检验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结果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 二是教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是比较重视运用几何直观的,但都缺乏明确的指导。例如,在教材中的画图策略都是直接呈现或以问题形式提示学生,但具体该怎样画却没有体现。这样既不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材,也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画图策略。 三是画图策略缺乏整体设计,各年段的联系和渗透体现不明显。教材对画图策略的编排系统性不强。在低年级主要以实物操作、实物图的形式呈现的,画图策略相对隐性。在中年级画图策略体现得较少。到了高年级画图策略相对明确,且呈现形式比较多样。

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二)

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当涂县团结街小学王昌明发布日期:2012-11-01 11:49:00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来描述和分析问题,这样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笔者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画图的兴趣 几何直观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图形所展开的想象能力,因此学生掌握一定的画图能力必不可少。在低年级数学中,学生年龄偏小,识字量较少,孩子们都爱把生活中复杂的人和事用简单的图表达出来。因此在教数学的运算时我注重让孩子们用画图来表示,并结合图表达出自己的理解。一方面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又激发了孩子画图的兴趣,并抓住教学契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说出自己的想法,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激发学生作图的热情。在教学中养成良好的画图习惯 几何直观是具体的,它与许多重要的数学内容紧密相连,如分数的认识,负数的认识等。作为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把它当作是最基本的能力去培养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画图习惯。 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使学生真正体会画图对理解概念、寻求解决思路带来的益处。要求学生解决问题时能画图的尽量画图,将相对抽象的思考对象“图形化”,尽量把数学的过程变得直观,直观了就容易展开形象思维。如在教学生倍的概念时,6是2的几倍?让学生用自己的图形表示出6(可能画6个圆,或画6个三角形,也有可能画6根小棒),然后每2个一份圈起来,学生很直观地看出6里面有3个2,也就是6是2的3倍,这样为抽象的倍的概念建立了具体形象的表象,理解起来轻松很多,以后在学习较复杂的“和倍、差倍”问题时,学生会很容易想到画直观图帮助解决问题。 数形结合学会画图的技巧 数形结合对于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作用明显,影响深刻。但是在运用数形结合的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往往由于画图不准确、讨论不全面、理解片面等原因导致出错,因此教学中应让学生掌握画图的一些技巧。例如在教学解决分数问题的应用题时,学生往往因线段图画错而导致解题方法错误。由于分数问题比整数问题显得更加复杂和抽象,在教学中如何变抽象为直观是突破难点的关键所在。 运用模型和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模型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到几何的知识,直观而有效。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提供直观的演示和展示,可以表现图形的直观变化,以解决学生的几何直观由直观到抽象的演进过程,扩大其空间视野。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教师可以直接出示薯片包装盒、水杯等实物,给学生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基本特征映入眼帘,一览无遗。 总之,几何直观的培养应贯穿整个小学数学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对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数学的一种思考方式和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和数学素养的发展,也为学生今后深入学习数学奠定基础。

如何培养小学生地动手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 前些天看到了以下社会调查甚是感慨:1、目前有许多本科毕业生因找不着工作又去重读技 校, 2、目前有许多大学生因动手能力差在竞争上岗中又被淘汰,3、目前有许多大学生在 实际工作中因缺乏创新能力而无所作为。4、许多家长不满足于当前的应试教育而希望自己 的孩子能够多动手、多动脑,使自己的孩子能够像爱迪生、法拉第一样,从小就能够多参加 科学实验活动。 5、学校领导、教师更希望能够培养出高素质人才!6、至今我国还未能拿 到一个诺贝尔奖(日本已拿到 4 个)更希望我国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人之初,每个人 都一样,知识和能力如同一张白纸,一片空白,成人后,有些成了专家、学者,对人类作出 了很大贡献;而有一些却不学无术,成了无能之辈。这样的结果除了先天因素之外,就是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所造就出来的。但是,同等的先天条件,同样的学校和授课教师,其结果为什么还是有天壤之别呢?我觉得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以考分来判断学生的标 准,因为学生的素质不是单纯由成绩来表现的。在一个强调素质教育的时代,只要求学生好好学习争取高分是远远不够的,其他方面的素质也需要一起培养的,尤其是孩子的动手能力。 现在社会越来越强调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这是很多终日埋头苦读的学生所欠缺的。以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很坏的影 响。明智教师和家长不仅重视孩子学习成绩,更重视孩子的能力发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就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做,就是要动手去体验,体验生活,体验知识,体验社会。并不是心灵手才巧,而是手巧才 能更聪明。动手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是儿童期,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手的操作可以直接促进视觉、触觉、动觉及感知觉的发展和相互间的协调。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 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体验。”在教学和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动手 能力的培养。在此,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少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马虎的孩子,最根本的根源在于动手能力的欠缺。要加 强训练孩子的动手能力,首先,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动手做,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比如说,让学 生收拾房间、整理物品,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一个整理房间有技巧的人,也一定是主次分明的人,可以分清重点,做事有条不紊的人,并且能具有合乎逻辑的归类性。所以会动手的人,也一定是聪明能干的人。对于小学生,可以让他动手去做的工作有很多,例如做家务,做习题。家务包括自己整理物品、房间、抽屉、文具、玩具,和草稿纸、作业。草 稿纸要整齐。作业也一样,不是能看出答案就算完了,而是一步步写在纸上。这个过程还可以培 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自己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承担责任。家长可以监督孩子,但不要替代孩子去做,包括不要帮助孩子检查作业。检查是孩子对自己行为承担责任和后果的一个 重要步骤,如果这一步由家长(老师)代替,实际上是家长(老师)替孩子承担了行为后果。 而家长(老师)成为仲裁者也减轻了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责任意识。让孩子动手参与可以锻炼孩子的很多能力,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大脑思维得到锻炼,责任感也能得到提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果在一个包办代替的家庭,

高中数学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

高中数学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19-10-11T15:32:18.783Z 来源:《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2期作者:牛聪 [导读]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而且高中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也表明老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培养。西工大启迪中学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本文笔者基于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以六大核心素养的直观想象素养为探讨中心,对培养学生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更为全面的发展奠基。 关键词:高中数学直观想象核心素养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而且高中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也表明老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培养。只有当学生具有了较强的直观想象能力之时,才会不断感知高中数学学习及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为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可持续提升奠基。 下面将针对高中数学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培养相关内容进行讨论: 一、学习几何知识,形成空间图像表象 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能力之时,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形成空间图像表象,而形成空间图像表象的最佳途径便是几何知识的学习。具体而言,老师需要基于实际教学内容,让学生不断尝试用语言来表达、分析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清晰的解决问题思路,顺利达成深入理解所学内容以及灵活运用直观想象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用图意识,利用直观想象解题 通过对高中生的调查发现,较多的学生都不具有利用直观想象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无疑会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对于学生数学学习之路的持续推进极为不利。这就需要老师加强对学生用图意识的培养,以此来引导学生逐渐尝试将几何问题转化为空间图形,让学生运用直观想象能力更为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在学习《空间图形的公理》相关内容时,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要着急于讲解公理内容,而是要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三角形、球形是平面图形吗?能否从正方体方向来对其公理进行解释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内容,并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与回答。片刻的阅读和思考之后,学生们给出了这样的结论:三角形是平面图形,球形则属于立体图形。使用正方体证明空间图形的公理时,首先需以正方体点、线、面为基础,给予学生运用直观想象认知的机会,更加清楚地了解正方体点、线、面间的位置关系。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真实经历推导过程,形成空间立体图形。其次,要引导学生不断用数学语言对图形间基本的位置关系进行描述,完成空间图形的公理证明。这样的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加强对学生用图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是极为有利的。 三、巧用多种画法解题,构建最佳问题 培养学生数学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多种画法解题,构建最佳问题,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培养途径,能更好地提升学生运用直观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老师需要根据题目内容,引导学生以最合理的视角来对其进行观察与分析。这样能使学生精准理解与表达数学问题,无疑能够提升学生直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次,针对所理解的题目内容来构建图形,准确掌握题目内容。最后,加强对题目内容的细致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画出最佳的直观图形,以此来精准地解题,不断感知解决问题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比如在学习《函数》相关内容时,基于其学习难度较大的特点,就可以采取以图形呈现函数的方式,必能够快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四、培养识图能力,以转化方式解题 培养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识图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识图的过程中精准掌握已知信息,既能够顺利转化题目内容,还可以完善图形使用方式,有效提高学生运用直观想象解题的能力。具体而言,在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将培养学生观察图形的能力作为培养的着手点,明确已知信息,分析隐含条件,能够快速简化数学题目,提高解题的质量及效率。 五、利用特殊模型,培养图形语言解决能力 特殊模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十分必要,比如在学习《异面直线的有关概念和原理》相关内容时,可以让每位学生准备两支笔,分别代表不同平面内的直线,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两条直线间位置关系的反复探索与演示,会真实地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平行、相交及不平行不想交等情况。这样的模型教学过程中,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可以运用数学语言成功地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对于学生直观想象数学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极为有利。 毋庸置疑,高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与掌握,逐渐具有画图、空间思维等能力,势必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形结合学习能力,能促使高中数学教与学的质量及效率不断提升。参考文献 [1]方厚良罗灿谈数学核心素养之直观想象与培养[J].中学数学,2016,(19):38-41。 [2]黄阿拈例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J].考试周刊,2015,(24):62-63。

几何直观能力的几点思考

几何直观能力的几点思考

新课标下关于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几点思考 一、几何直观的意义 关于“几何直观”,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设计思路” 中提到“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由于只是简单的涉及,所以咱们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培养可能有所忽略,部分老师觉得没什么作用,可用可不用,也有老师在教学中有时也利用几何直观来处理教学内容,但只是将其作为获得知识的桥梁,没有把它当作目标来对待,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 在(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作为新增加的核心概念之一,单独提出“几何直观”,而且专门进行了阐释:“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著名数学家曹培英说过:“几何直观一方面是数学抽象的基础与数学认知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又是数学抽象的重要内涵与数学认识的深化。” 下面结合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课例从动手操作、新旧结合、数形结合、闭目想象四个方面谈谈我们是如何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 二、培养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教学策略 1、动手操作形成直观。 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往往会迸射出意想不到的思维火花,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小学阶段,我们常用的手段就是动手操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何直观就是数学活动经验不断积累所形成的数学素养。比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一般来说,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一,量一量,度量三个内角

小学生数学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学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动手操作伴随大胆猜想 手是思想的外在体现,动手过程需要伴随着思维的大胆猜想,希望某个问题、方法或思路得到验证,希望解决某个问题,才展开动手操作。小学生年龄小,基于小学生的认知基础、兴趣爱好与学习特点,选择动手操作学习模式,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探索实践。可以结合动手游戏、活动、实验等形式,展开兴趣化的动手学习过程,将猜想变成过程和现实。 如学习“圆柱与圆锥”相关知识,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出问题“圆柱与圆锥体积上存在什么关系?”针对这一问题,学生们结合书本上的相关知识,展开猜想“同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其体积存在3倍关系”。由此展开动手实践与操作,结合沙子、水等材料,将漏斗装满水,倒入与之同底等高的烧杯中,发现漏斗装满3次倒进去后,能够装满烧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伴随着大胆猜想展开游戏活动,以此获得新知识。 二、动手操作验证假设思路 依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知识的形成,需要经过猜想、假设、验证、推导、总结与反思的过程。在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时,在头脑中有1个或2个以上的解决思路与策

略,需要通过动手实践、操作验证假设的方法、思路。依此,将形象化的思维变成具体化的操作过程,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完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验证有反证和正面验证两种模式,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数学知识。 如五年级学习“找规律”这一单元的知识时,教师引导学生随着课本展开一步步的学习,学生们根据书中的表格,假设出相关知识的规律。如果一横条表格中有N个数,每次框k个数,在表中平移这个框,需要移动几次,有几种不同的和?学生猜想,移动的次数为N-k次,有N-(k-1)=N-k+1个不同的和。基于此,学生展开动手活动,利用纸片在上面写上数字,分别将不同的和列举出来,并记录,随着移动,学生得出移动次数、移动的不同的和与总个数、框的个数的关系。 三、动手操作推导所得结论 由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在动手过程中,推导所得结论,分析结论的正确性,得出相关知识、方法,建构较为完善的知识网络。通过推导过程,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合地的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如学习“认识比”相关知识时,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选取了“测量旗杆高度”这一课题,引导学

“培养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

“培养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 的策略研究 研究工作手册 姓名_ 莫海英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学科___六、四_ _______ 武进区三河口小学 (2014 年1 月——20 14 年12 月)

课题组成员学期研究工作要求: 一、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及分工情况,确定自己研究的重点,每学期期初制订好行动方案。 二、经常阅读书籍,掌握新课程理念,获得行动研究的启示,并撰写好读书笔记(每月一篇)。 三、各级参加各类校本研修活动,能及时撰写活动反思。自我承担的活动有教学设计、活动反思等过程性材料。 四、按期初制订的计划,认真完成自我的研究工作。 五、本学期研究内容:学习有关“几何直观”的理论知识;编制师生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梳理教材中有关几何直观的内容 六、每学期末完成一份研究小结或论文。 三河口小学课题组 2014年12 月

一、我的研究重点及行动方案: 1、研究重点:学习有关“几何直观”的理论知识;编制师生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梳理教材中有关几何直观的内容 2、阅读重点:阅读相关的理论书籍和文章,一月完成一份读书笔记。 3、认真参与各类活动,并及时做好活动反思。能上校级公开课两节以上,并做好教学反思工作。 4、针对研究的重点,做好行动研究工作。 5、期末做好一学期的研究工作总结。 课题研究过程: 【文献研究】 <阅读书目>各年级教材几何直观的梳理、数相结合、怎样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几何的宝藏 <摘录反思> 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在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 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空间观念,感受几何直 观的作用 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中学数学研究的对象可分为数和形两大部分,数与形是有联系的,这个联系称之为数...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中学数学研究的对象可分为数和形两大部分,数与形是有联系的,这个联系称之为数形结合,或形数结合。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应用大致又可分为两种情形:或者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或者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某种关系,即数形结合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种情形是“以数解形”,而第

浅谈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几何直观的概念与功能、几何直观能力的载体来探讨培养几何直观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几何直观能力、空间想像力、直观洞察能力、用图形语言来思考问题能力 1.问题的提出 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有不少老师认为新教材的"立体几何初步"内容压缩了,授课时间也只有短短一个月,要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难以实现,还是旧教材比较好,必需通过一个学期才能培养出来。 如何才能解决上述问题呢?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几何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的数学学科。通常采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等方法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三维空间是人类生存的现实空间,认识空间图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能力,是高中阶段数学必修系列课程的基本要求。" 笔者通过学习新课标和亲身体验新教材的教学。认识到只要与图形有关的知识都可以作为培养空间想像能力的载体,将教学视野从"立体几何初步"章节推广到整个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还可以培养比空间想像能力更高一层的几何直观能力,而且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 以下是笔者对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肤浅见解,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同仁的指点。 2.几何直观概念 徐利治先生提出,直观就是借助于经验、观察、测试或类比联想,所产生的对事物关系直接的感知与认识,而几何直观是借助于见到的或想到的几何图形的形象关系产生对数量关系的直接感知。换言之,通过直观能够建立起人对自身体验与外

物体验的对应关系。 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几何或者其他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能力主要包括空间想像力、直观洞察能力、用图形语言来思考问题能力。 3.几何直观能力的功能。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形缺数时难入微,数缺形时少直观"。要更好地研究数学,离开了图形时不可想象的。 首先直观是在有背景的条件下进行,想象是没有背景的。类比的,几何直观是在几何图形(或几何体)为载体进行的;几何中的推理证明始终在利用几何直观,在想象图形。因此,几何直观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感。 其次直观的对象一定是可视的,直观与个人的经验、经历有关,直观有层次性,直观是从一个层次看到更深刻的层次或本质。因此,几何直观可以培养学生的直观洞察力。 几何直观能力的功能主要是较好地理解数学本质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借助于几何直观、几何解释,能启迪思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接受抽象的内容和方法;抽象观念、形式化语言的直观背景和几何形象,都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己主动思考的机会;揭示经验的策略,创设不同的数学情景,使学生从洞察和想象的内部源泉入手,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和再创造,经历反思性循环,体验和感受数学发现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直观常常提供证明的思路和技巧,有时严格的逻辑证明无非是直观思考的严格化和数学加工。几何直观是认识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借助于几何直观、几何解释,能启迪思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接受抽象的内容和方法,抽象观念、形式化语言的直观背景和几何形象,都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己主动思考的机会,揭示经验的策略,创设不同的数学情景,使学生从洞察和想象的内部源泉入手,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和再创造,经历反思性循环,体验和感受数学发现的过程;使学生从非形式化的、算法的、直觉相互作用与矛盾中形成数学观。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课题阶段性小结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课题阶段性小结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学生虽然掌握了计算方法,却往往还会出现计算错误,计算的准确率很低。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对文字题,应用题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为此,必须切实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一段时间来的微型课题研究实践证明,以下几条措施对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大有帮助,具体闸述如下: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首先,认真审题是正确计算的前提。其次,要大力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列竖式的习惯。一部分同学书写很不认真,经常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从而造成计算错误;而另一部同学出错的原因是不列竖式造成的。他们往往是在书本上、手上、桌上……随便找个地方来做乱写一下,结果书写糊涂,经常把0写得像6或把6写得像0,抄到本子上就出现了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列竖式,并要求他们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横竖对齐。我还经常不定时检查学生是不是照我的格式去做了,表扬做得好的同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列竖式的习惯。再次,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独立验算的习惯。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愉快学习的氛围。 1、开展计算竞赛活动。对于枯燥无味的计算,学在掌握计算方法之后,往往会随便应付,造成更多的计算错误。这时,适当开展一些计算竞赛活动,往往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计算的兴趣,达到提高计算准确率的目的。对于计算正确的学生实行奖励小红旗,小小的一面红旗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2、热情鼓励学生,加强愉快学习的体验。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我们要热情鼓励。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切的希望,促其改正缺点。 三、对比分析,反复练习,形成计算技能。 1、对于较为普遍或易混淆的计算问题,利用课堂最佳时间,通过典型错例的对比分析,使个别同学的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共识,从而明晰学生的计算思维。 2、对于学生易计算错误的计算题,建立错题档案卡片,反复巩固练习,切实克服常犯的计算毛病,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3、每天的教学保证一定的计算量,使学生的计算能力由量变到质变,逐步形成计算技能,不断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为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4、自习课上与课下进行个别指导。 四、课题研究成果与反思 效果:通过一学期的努力与实践,全班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有所提高。最近几次的作业统计发现,学生计算准确率由原来的不足四成提高到现在的近八成,效果是明显的,也更加坚定了我对本课题继续深入研究的信心。 反思:计算能力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学习态度和习惯;既是一种智能,也包含非智力因素。在如何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时,也应采取多管齐下综合推进的策略,单纯地依靠教师与课堂,往往事倍功半。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精编版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王俊利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几何直观,培养几何直观能力应该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数学、领悟数学,使数学逻辑和数学直观相互交织,直观中有逻辑,逻辑中有直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呢?现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动手操作,感知几何直观 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就需要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各种几何形体的特征,让学生“玩一玩,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画一画”等具体、实际的操作,引导学生通过亲自触摸、观察、制作,把视觉、触觉、协同起来,使学生掌握图形特征,形成初步的几何直观。 例如: 教学《认识图形》这一课,我着重以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的能力。 ⑴认识图形——以活动为学习载体 活动一:摸物体游戏。 师:这节课我们请来了几个朋友,它们躲在口袋里,课前它们悄悄对老师说,你们先得做个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请你把手伸进袋子里随意摸一个物体,然后告诉大家你摸到的物体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1:方方的,平平的…… 生2:正方体。 学生摸到“长方体”,另一学生上来找这样的物体…… ⑵画平面图形。 师:看到大家表现这么好,它们非常高兴和你们做朋友。瞧,它们来了。 (出示课件: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三棱柱,请学生说一说它的名称。) ①找脚印 师:还带来了它们玩耍时的照片“雪地小画家”和大家分享。 师:雪地上有这么多漂亮的脚印,猜一猜这是谁的脚印? 师:长方体的脚印呢? ②画脚印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的脚印请到纸上呢? 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准备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 生1:我准备用印泥…… 生2:我用笔画下来…… 生3:我用纸把它盖住折出边角痕。 …… ③搬一搬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纸,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手中立体图形其中的一个面搬到纸上,搬好后动手剪一剪,把脚印剪下来。

新课标下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浅谈

新课标下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浅谈 “计算”不论是对于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至关重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讲清算理是关键,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因此要加强训练。 标签:小学生计算能力严格教学要求前提讲清算理关键思维训练核心学习态度计算习惯根本加强训练途径 在小学数学课本中,“计算”所占的比重相当大,而且生活中运用“计算”的地方也很多,可见,“计算”有多重要。可是,当前的孩子们的计算能力普遍偏低,原因是什么呢?因素有很多,比如:兴趣、毅力、习惯、粗心等因素。可以说,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的范围上做了“四个为主”和“三个不超过”的明确规定。那么,如何加强计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呢? 一、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 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如: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和用看加算减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脚趾、逐一数数做加减法,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又如: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有各种计算方法,可以从低位算起,也可以从高位算起,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关键是会凑整,如果不会凑整,也影响到计算的正确度,要做到比较熟练也是困难的。学了运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后,如果不会运用,即使计算正确,也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二、讲清算理是关键 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

浅谈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甬江小学彭敏 动手能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然而,由于历史的、现实的种种原因,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我国被长期忽视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的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培养孩子生存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生的学习是与具体的实践活动分不开的。新编小学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动手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动手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此谈一些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 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人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强烈的、浓厚的兴趣。在新授课上,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索问题的丰富素材和信息。在情景中体验学习,感受学习与生活的紧密相连。例如:在教学元、角、分中,我创设了一个“超市采购”的情景,模拟现实中买卖活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很快掌握人民币的换算,而且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也长大啦。在语文教学“识字”课时,采用以貌取意、开火车、我是小老师、小医生等趣味活动,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也会出现不积极参与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动作迟缓或出现错误。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正确评价,指出不足。给每个同学一个独立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 二、训练学生动手能力。 新课改就是要求教师教学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获取知识为目

的,以发挥师生互动作用为保证,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索,辅之以教师适时适度地引导和点拨。 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时,教师并不是无目的的让学生去实践,而是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理解抽象的理论和概念。例如:学习千米的认识时,到操场上量出 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长。和老师一起到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体验1千米有多远。 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掌握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果一味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应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用多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如: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是唯一的途径吗? 三、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动手操作之后,教师应适时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把形象思维变为知识,在应用于实际,变成能力。如果只停留在动手操作上,学生很难“理解”,也就不会有提高。教师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探索性的活动中梳理巩固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图,增长知识。例如:在学习统计后,进行了活动课,要求学生统计公路上一小时内经过的汽车,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估计下一辆车最可能是什么车。根据统计图想到了什么。大多数同学都说车越来越多,如果公交车四通八达、快捷、方便,私家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