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荷塘月色(学案)

荷塘月色(学案)

荷塘月色(学案)
荷塘月色(学案)

《荷塘月色》学案

第一课时

高一(2)部孟凡河2015-07-29

【学习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

2.品味本文语言的生动美、自然美、音韵美、华彩美、新颖美

【学习过程】

一、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1916

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改名朱自清。大学毕业后,

在江苏、浙江等地一些中学教书。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

授。1937年抗战爆发,朱自清又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他以一杆笔为武器,并积极参加各项民主运动,与国民党反动

派进行坚决的斗争。为了抗议国民党与美国的勾结,在1948年

8月12日病逝之前,还谆谆告诫家里人:生活再艰苦,无论如

何不要买国民党政府配售的美国面粉。毛泽东高度赞扬朱自清

有骨气:“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逝世后,有人写了一幅挽

联高度概括了他的一生:“教书三十年,一面教,一面学,向时

代学,向青年学,生能如斯,君诚健者;生存五一载,愈艰苦,愈奋斗,与丑恶斗,与暴力斗,死而后已,我哭斯人。”朱自清的一生,既是作家,还是学者,又是民主战士。二、听赏名家朗诵

注意下列重点字音、字形:

①蓊.()蓊郁郁②mí()望③袅娜.()④霎.()时

⑤脉脉.()⑥风zhì()⑦bān()驳⑧倩.()影

⑨丰zī()⑩妖童媛.()女

三、我读我思

(一)综观全文,把握结构

1.作者游览的荷塘,是北京清华大学校园里的大荷花池,朱自清当时在清华大学任教。综观全文,作者的立足点是怎样变化的?

(院子里)()()

2.文章第2~6段是文章的主体内容,集中描写作者的观赏。作者立足荷塘边,他的视点是怎样变化的?

(塘边小路)()()

3.作者深夜游览荷塘的缘由,是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者在游览的过程中,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来?

(二)精读段落,领略美感

4.这篇课文的标题是“荷塘月色”,“荷塘”和“月色”是并列关系,是文章描写的两个主要对象。第4段集中笔墨描写了月色下的荷塘,第5段描写了荷塘上的月色。精读第4段,作者写了哪几种景物?分别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5.精读第5段,本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可以分为四层,应该怎样划分?

6.品读第5段,请写六个比喻句,概括荷塘月色之美。

7.第5段描绘荷塘月色,动词锤炼非常贴切。品读下面句子,赏析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荷塘月色》学案

第二课时

高一(2)部孟凡河2015-07-29

【学习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

2.品味本文语言的生动美、自然美、音韵美、华彩美、新颖美

【学习过程】

(一)品味语言的生动美

仿照下面的例句,从文中再找一个句子,赏析一下句子体现的生动美。

例句: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赏析:“哼”和“带”两个字运用动作描写,细致生动。不说妻子唱着眠歌,而说哼着眠歌,十分符合妻子“迷迷糊糊”的情境,形象生动。不说关上门出去,而说带上门出去,表现出关门的动作心不在意,是随手、顺便把门关上,切合当时“颇不宁静”的心理,韵味十足。

选句:

赏析:

(二)品味语言的自然美

仿照下面的例句,从文中再找一个句子,赏析一下句子体现的自然美。

例句: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赏析:运用口语词“怕人”,平白如话,自然晓畅。准确地传达出了夜晚踽踽独行的内心感觉,读着令人感到分外亲切。

选句:

赏析:

(三)品味语言的音韵美

例句: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赏析:运用叠词“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既加强了语意,充分展现了空间层次,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补句:请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白处填写恰当的叠词。

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幅美丽的景象立即映现眼前:绿叶(),荷花(),清香(),微风(),月色(),薄雾()、流水(),远山(),蛙鼓(),给人美的享受。

(四)品味语言的华彩美

仿照下面的例句,从文中再找一个句子,赏析一下句子体现的华彩美。

例句: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赏析:“一带”既是量词,又起了状物摹形的作用,描绘了远山如带的景象。这里描绘的山色虚无缥缈,像中国山水写意画,极有诗情画意。

选句:

赏析:

(五)品味语言的新颖美

仿照下面的例句,从文中再找一个句子,赏析一下句子体现的新颖美。

例句: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赏析:把明亮的月光比喻为“酣眠”,把朦胧的月光比喻为“小睡”,比喻新颖,风味独特。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

选句:

赏析:

(六)仿写句子

1.根据示例,另外选取描写对象,仿写句子.

〔示例〕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仿写:

2.请根据下面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仿写:

《荷塘月色》学案(教师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

2.品味本文语言的生动美、自然美、音韵美、华彩美、新颖美

【学习过程】

一、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1916

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改名朱自清。大学毕业后,

在江苏、浙江等地一些中学教书。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

授。1937年抗战爆发,朱自清又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他以一杆笔为武器,并积极参加各项民主运动,与国民党反动

派进行坚决的斗争。为了抗议国民党与美国的勾结,在1948年

8月12日病逝之前,还谆谆告诫家里人:生活再艰苦,无论如

何不要买国民党政府配售的美国面粉。毛泽东高度赞扬朱自清

有骨气:“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逝世后,有人写了一幅挽

联高度概括了他的一生:“教书三十年,一面教,一面学,向时

代学,向青年学,生能如斯,君诚健者;生存五一载,愈艰苦,愈奋斗,与丑恶斗,与暴力斗,死而后已,我哭斯人。”朱自清的一生,既是作家,还是学者,又是民主战士。

二、听赏名家朗诵

注意下列重点字音、字形:

①蓊.(wěng)蓊郁郁②mí(弥)望③袅娜.(nuó)④霎.(shà)时

⑤脉脉.(mò)⑥风zhì(致)⑦bān(斑)驳⑧倩.(qiàn)影

⑨丰zī(姿)⑩妖童媛.(yuàn)女

三、我读我思

(一)综观全文,把握结构

1.作者游览的荷塘,是北京清华大学校园里的大荷花池,朱自清当时在清华大学任教。综观全文,作者的立足点是怎样变化的?

(院子里)(荷塘边)(家门前)

这篇课文的行文线索可以分为两条,一条是明线,一条是暗线。明线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而展开的,首先是出家门,然后来到荷塘踱步在小路上欣赏荷塘的美景,最后又回到家门。从出家门到回到家门,恰好是一个圆形闭合结构。

2.文章第2~6段是文章的主体内容,集中描写作者的观赏。作者立足荷塘边,他的视点是怎样变化的?

(塘边小路)(荷塘上面)(荷塘四周)

作者叙写观赏荷塘月色,是按照自己的观察顺序来安排的。如果我们去清华园的荷塘观赏,也会按照这样顺序观赏,所以说,朱自清安排的内容顺序非常自然合理。

3.作者深夜游览荷塘的缘由,是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者在游览的过程中,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来?

答:①作者在荷塘边的小径漫步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相交织。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很好”二字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喜悦。“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些文字好像是作者的心灵独白,表现了作进内心感受到暂时的超脱和自由,也流露出作者平日总是萦绕着烦扰和忧愁,心里总是有点烦,挥之不去,难以排遣。

②在欣赏荷塘月色时,也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相交织。

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美丽迷人,“一切景语皆情语”,美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欣赏、喜爱之情。但是,“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又流露出作者心情的落寞,或说苦闷、抑郁、冷落都可以,那种不宁静的心情并没有消去,笼罩在他心中的,一直有一种愁绪。

③在游赏荷塘归来时,乡愁袭上心头,现实依旧,愁思依旧。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作者因为对采莲的联想而油然升起思乡之愁。朱自清是江苏扬州人,“惦着江南”表达的是一种内心里隐隐的乡愁。

心情线索是课文的暗线,作者的心情变化也是一个圆形闭合结构:首先是因为心中不宁静,所以他才要出门寻求宁静;在美丽的荷塘边得到了暂时的超脱,然而他又触景生情,引发了思乡之愁;在这样的心情中不知不觉回到了家中,又回到了现实之中,心情依然无法宁静。

(二)精读段落,领略美感

4.这篇课文的标题是“荷塘月色”,“荷塘”和“月色”是并列关系,是文章描写的两个主要对象。第4段集中笔墨描写了月色下的荷塘,第5段描写了荷塘上的月色。精读第4段,作者写了哪几种景物?分别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答:描写了四种景物,依次是荷叶、荷花、花香、流水。

荷叶:“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叠词“田田”“亭亭”,既表现了荷叶的繁密相连、亭亭玉立的特点,又使语言读起来有一种音韵美。运用比喻,把荷叶比喻为舞女的裙,比喻新颖贴切,不仅写出了荷叶高高挺出水面叶子舒展的姿态,而且让人联想到轻盈曼妙的舞蹈,形神兼备,富有美感。

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修辞,“袅娜”“羞涩”是形容女孩体态美和神态美的,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运用比喻修辞,“一粒粒的明珠”表现了荷花在月光照耀下显得晶莹洁白,“碧天里的星星”表现了荷花在绿叶衬托下光华醒目,“刚出浴的美人”表现了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诗人杨万里《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描写。

朱自清连用三个比喻来写荷花,这是一种修辞方式,这种比喻叫博喻。比喻共有8种形式。所谓博喻,指对同一事物运用多个比喻的修辞方式。再如《老残游记》里写到一个说书艺人王小玉,描写她的眼睛,有这样一个句子:“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连用了四个比喻,这也是博喻。“如秋水”是说那双眼睛很清澈,“如寒星”是说眼睛很明亮,“如宝珠”是说眼睛长得很圆,“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是说那双眼睛黑白分明。

花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了通感手法,把嗅觉转化为听觉,表现了荷花的清香时断时续,似有若无,幽香淡淡的特点。

通感,又叫移觉。人的感觉共有6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意觉(像悲伤、快乐、幸福、痛苦等)。所谓“通感”,顾名思义,就是把两种感觉连通;所谓“移觉”,就是说把一种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觉。文中的这个句子,“缕缕清香”本来是嗅觉,但“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却是听觉,这个句子就是通过听觉来表现嗅觉,或者说把嗅觉转移到了听觉。作者说荷花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表现了荷花的清香很幽微,是我们经常说的幽香,是一种淡淡的清香。

下一段中也有一句运用了通感修辞,找出来是哪一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一句是用听觉来表现视觉。

流水:“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运用移就(或说拟人)修辞,“脉脉”本指用眼神来表达情意,这里用来写流水,表现了流水无声而又好像有情意。

5.精读第5段,本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可以分为四层,应该怎样划分?

答:“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是第一层,通过叶子、花、青雾侧

面描写月色,表现了月色的静谧和朦胧。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是第二层,写作者对月光的独特感受。“酣眠”比喻朗照的月光,“小睡”比喻淡淡的月光,比喻新颖,风味独特,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朱自清认为今晚朦胧的月光恰到好处,因为淡淡的、朦胧的月光最适合作者此时的心境。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是第三层,通过树影侧面描写月光,表现了月影的斑驳陆离。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是第四层,总写荷塘上的月色,表现荷塘月色光影交织,和谐美妙。

6.品读第5段,请写六个比喻句,概括荷塘月色之美。

答:月光如水,薄雾如纱,叶花如梦,黑影如鬼,倩影如画,光影如曲。

7.第5段描绘荷塘月色,动词锤炼非常贴切。品读下面句子,赏析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答:作者用流水来比喻月光,“泻”字扣住了流水的特点,不仅写出了月华照耀、一览无遗的美景,而且仿佛让我们想到了月光是在流动一般,有了一种动态的美。“浮”字仿佛让我们想象到了雾气弥漫、轻飘柔美的姿态。“洗”写出了叶和花在月光和雾气中洁白无瑕的色彩美。“笼”字与“浮”字相照应,“笼着轻纱的梦”,如梦如幻,与作者的心境是相吻合的。写淡淡朦胧的月光,活用了动词,贴切新奇,勾勒出十分迷人的梦一般的幻境。

《荷塘月色》学案(教师板)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

2.品味本文语言的生动美、自然美、音韵美、华彩美、新颖美

【学习过程】

(一)品味语言的生动美

仿照下面的例句,从文中再找一个句子,赏析一下句子体现的生动美。

例句: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赏析:“哼”和“带”两个字运用动作描写,细致生动。不说妻子唱着眠歌,而说哼着眠歌,十分符合妻子“迷迷糊糊”的情境,形象生动。不说关上门出去,而说带上门出去,表现出关门的动作心不在意,是随手、顺便把门关上,切合当时“颇不宁静”的心理,韵味十足。

选句: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赏析:“踱”字运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不用“走”字而用“踱”字,不只活画出了作者路上漫步的悠闲情态,而且真切地写出了内心的超脱和自由。

选句: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赏析:“推”字运用动作描写,不说开门而说推门,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作者开门的动作姿态,表现了作者生怕打扰妻子的情境,弥漫着温馨的情调。

(二)品味语言的自然美

仿照下面的例句,从文中再找一个句子,赏析一下句子体现的自然美。

例句: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赏析:运用口语词“怕人”,平白如话,自然晓畅。准确地传达出了夜晚踽踽独行的内心感觉,读着令人感到分外亲切。

选句: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赏析:运用短句,完全如同生活语言,如同对面交谈,简短自然,以谈话的口气道出了自己的性格特点,给人亲切感。

选句: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赏析:“热闹”用语自然,富有口语色彩,贴近生活,鲜活生动,让人似乎听到满耳蝉鸣,一片蛙鼓。把自然与自己对比,对比巧妙,显示了心中挥之不去的淡淡的忧愁。(三)品味语言的音韵美

例句: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赏析:运用叠词“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既加强了语意,充分展现了空间层次,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补句:请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白处填写恰当的叠词。

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幅美丽的景象立即映现眼前: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微风(习习),月色(溶溶),薄雾(漫漫)、流水(脉脉),远山(隐隐),蛙鼓(声声),给人美的享受。

(四)品味语言的华彩美

仿照下面的例句,从文中再找一个句子,赏析一下句子体现的华彩美。

例句: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赏析:“一带”既是量词,又起了状物摹形的作用,描绘了远山如带的景象。这里描绘的山色虚无缥缈,像中国山水写意画,极有诗情画意。

选句: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赏析:运用博喻,语言华赡,给人丰富的联想,充分表现了荷花在月光照耀下、在绿叶衬托下、在清水养育下色彩晶莹洁白、亮度光华醒目、质地一尘不染等多个方面的美,给人强烈的美感。

(五)品味语言的新颖美

仿照下面的例句,从文中再找一个句子,赏析一下句子体现的新颖美。

例句: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赏析:把明亮的月光比喻为“酣眠”,把朦胧的月光比喻为“小睡”,比喻新颖,风味独特。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

选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赏析:把从树缝里漏泄出来的灯光比喻为渴睡人的眼,以睡意矇眬比喻灯光朦胧,扑朔迷离,想象新奇。

(六)仿写句子

1.根据示例,另外选取描写对象,仿写句子.

〔示例〕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仿写:雪花:正如千万只白色的蝴蝶,又如春天里的柳絮,又如降落凡尘的精灵。

2.请根据下面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仿写:细雨飘过,带来阵阵清凉,仿佛静静荷塘上幽幽的清香似的。

荷塘月色学案及答案

荷塘月色 【温习故知】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朗润.()嫩.()绿眨.()眼披蓑.()戴笠.()风筝.()抖擞.()簌.()簌游逛.() 踌.()躇.()蹒.()跚.()栅.()栏举箸.()储粟.()靡.()途熹.()微壶觞.()庭柯.()流憩.()出岫.()翳.()翳窈.()窕.() 二、名句填空。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2.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朱自清《春》4.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5.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 三、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2.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3.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目标定位】 (按三维目标定位,内容适当具体) 【自主探究】 1.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作者的“不宁静”请做简要分析。 提示:⑴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对黑暗环境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且”字表明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透一丝喜悦。 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⑶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可惜”又从热闹的采莲盛说中返回了灰色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江南是作者的故乡,作者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和赞美江南灵山秀水的文章,到清华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难以摆脱,身处忧烦,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2.试分析文章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提示:⑴鲜明的比喻,出水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打着朵儿的花苞,像“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不仅贴切,而且生动。 ⑵明显的对比,弯弯杨柳的稀疏“倩影”,在“峭楞楞如鬼一般”的灌木“黑影”的比衬下,越发显得轻俏。 ⑶强烈的衬托,以“没精打采”的灯光来映衬月色的明亮,以蝉声和蛙鼓来烘托四周的寂静; ⑷生动的拟人,那袅娜地开着的或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荷花,把水面的白荷写得极为标致。 ⑸奇特而新颖的通感,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花香本来诉诸嗅觉,但作者把它写成有旋律的歌声,给人以嗅觉兼听觉的感受。又如“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流动的光波,本是无声的,被描写成动听的音乐,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照理说,香味、光影和歌声、琴声没有什么相通之处,但作者却运用了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的艺术手法,把嗅觉和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摹拟了香和光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形态,使难以描摹的感觉,通过另一种可感形象而具体化了。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 通感: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通感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例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勾通。 例2.“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丝钢线抛入天际……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腰盘绕穿插……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于白道五色火花,纵横散乱”。(刘鹗《老残游记》)视觉与听觉相勾通,写出了王小玉的高超技艺。 例3.一个浑身只有一条短裤的男孩子,挥着一根树枝,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高风《金黄的大斗笠》)视觉与听觉相通。 例4.我这时被四面的歌声诱惑了,降服了;但是远远的,远远的歌声总仿佛隔着重衣搔痒似的,越搔越搔不着痒处。(朱自清《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把听觉感受与触觉感受打通。通感与拟人连用。 3.试简单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 编写者张俊林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掌握《荷》的表现手法。掌握本文的写景顺序、记景方法。 二、熟读之,弄清《荷塘月色》的景物特点。 三、学习这篇散文的语言特色 (一)用词准确,形象生动。 (二)善于运用形容词重叠,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美景,同时也有一种音韵美、亲切感。 重点难点: 一、新鲜贴切的比喻及其作用。 二、写景注意层次有条有理。 教学方法: (1)讲读;(2)师生双边活动配于启发诱导;(3)学生演板;(4)运用直观教具。 德育渗透: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热爱生活、大自然。寄情于景,脱超现实。 教学时间: 两教时 内容步骤: 一、板书课题 荷塘月色朱自清 二、激发兴趣,导入正课

荷花,月色历来是文人笔下的宠物,爱荷颂月者颇多,且写出了不少名篇佳句,写荷的如周敦?的《爱莲说》、李渔的《芙蕖》、南朝乐府诗《西洲曲》、《采莲赋》、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莲蓉》都是写荷名篇,颂月的名句有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朱自清笔下的荷与月则又别具特色,不拘一格,真叫人捧而读之,而览不厌,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的美文《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作者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一团火…… 四、范读全文。(放录音带)(准备划分文章内容结构) 五、弄清文章内容结构 (一)指名学生演板,并能说明理由。 (二)教师归纳作结:(如下所示) 分四部分: 一、(1)点明心境、时间、地点、缘由;. 二、(2、3)小径漫步勾勒轮廓,铺垫; 三、(4—6)主体荷塘月色、四周环境 四、(7、8)景中人的联想向往美好生活 六、读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部分(1) 1、齐读第一部分 2、教师概括: (1)点明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独游荷塘月色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二)分析第二部分(2、3)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一) 高一语文必修二 执笔人:巩义五中江涛 学习目标 1、分析作者矛盾思想感情,颂扬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好情怀。 2、赏析精美语言,提高情景交融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学习重难点 把握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感情。 知识 1、走进文本 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是碧绿的荷花, 在不同人的眼里就有不同的理解。宋?万里曾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2、作家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1948年8月病逝于。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战士、爱国知识分子。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3、相关背景: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 怖笼罩着中国。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文中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学习过程 、给下面的加点的字注音 翁翁郁郁()袅娜()踱步() 霎时()弥望()斑驳() 渺茫()点缀() 、解释下列词语 1、翁翁郁郁: 2、霎时: 3、袅娜: 4、脉脉 5、朗照:

第二册第一课《荷塘月色》学案(带答案)

一《荷塘月色》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结构,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及韵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重点】品读文本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难点】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课时安排】3课时 一.课前预习 1. 知人论世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祖籍浙江绍兴。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作品主要表现对黑暗现实的忧愤和对美、对光明的憧憬;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新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诗集《雪潮》(与人合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2.时代背景 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3.字音字形(略) 蓊.蓊()踱.步()袅娜 ..()()霎.时()弥.望()倩.影()琐屑.()脉.脉() 独处.()参差 ..玲()() ..()()梵婀 袅娜()颤动()悄悄()脉脉()娜颤悄脉 娜拉()颤栗()悄然()血脉()

朱自清《荷塘月色》讲义

朱自清《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 【学习目标】 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基础梳理】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袅娜()蓊蓊()敛()裾羞涩( ) 独处()酣( )眠弥( )望颤( )动霎( )时参( )差 脉脉( ) 倩( )影煤屑( ) 踱( )步梵婀玲()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笔名余捷、柏香、白水、知白等。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东海;因祖父、父亲长期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幼年在私塾读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912年进中学学习,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翌年,升入本科哲学系,于1920年修完课程提前毕业。他著名的诗集有《踪迹》,散文集有《背影》《你我》《荷塘月色》《匆匆》《绿》《春》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感情真挚醇朴;对自然景物观察准确精当,对声音、色彩感觉敏锐;文笔精美婉丽,节奏跌宕有致,饱含诗意和生活情趣。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赞扬他有骨气,“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北京物价飞涨,北大的教授们没法生活下去。国民党就向人们发美军的救济粮。可是,以朱自清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教授们宁可饿死也不去领救济粮。当时朱自清先生已经因为饥饿全身浮肿,很虚弱了,可是躺在床上还对家人说“不要去”。于是,朱自清先生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问题探究】 A、重点朗读、赏析课文第4段,回答问题。 1(赏析景物描写)作者在第4段描写了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理解修辞手法及作用 比喻的作用:

荷塘月色微课教案

《荷塘月色》微课教案 ——第四段赏析 一、教材分析 1、《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代 表作。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在这篇散文里,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月色下荷塘的美丽景象。语言优美、典雅,是一篇著名的美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位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本文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散文,所以要引导学生去鉴赏文学作品,为今后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文第四段主要写的是月光下的池塘,作者描写荷花运用了生动的修辞,有助于提 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朱自清的《匆匆》《春》《背影》,对朱自清的优美的语言、真 挚细腻的感情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受。朱自清的这篇美文可能会激起他们对写景抒情散文的兴趣,甚至会激起他们模仿的欲望。 2、在微课开始前,已经对文章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生字词等阅读障碍已经排除。 三、教学目标 1、体会本段对月色下的荷塘的描写,感受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意境之美,培养学 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学习本文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能够判断什么是通感,体会本文比喻的妙处 所在,能恰当地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重难点 1、通过4赏析,欣赏荷塘的幽美,品味文章语言美,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 2、通感的恰当运用。 五、课时:15分钟 六、教学方法 诵读法、设疑讨论法等。 七、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PPT等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古至今,不少的文人墨客都赞美过荷花例如王昌龄《采莲曲》中写的:“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又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和月色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内容分析 提问并诵读第四段 1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2.指明一个学生朗读。并让学生们思考回答。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荷塘月色》 学案 鲁人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荷塘月色》学案鲁人版必修1 导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教学重点 导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导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导学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文学研究会早期成员。江苏东海人,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又自称扬州人。原名自华,号秋实。病逝前,谆谆嘱告家人,说已签名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售的面粉,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课文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年中国接连发生“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本文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三、作品结构分析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全文结构为: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荷塘月色》导学案 (教师版)

《荷塘月色》导学案(教师版)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4.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法,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意。 2.运用多媒体手段,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画面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点]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含义,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难点] 1.通感手法的运用。 2.对本文语言技巧的鉴赏。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课文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铮铮铁骨,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就是写出了《背影》、《绿》等著名作品的散文大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散文名作《荷塘月色》。 二、简介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蒋介石叛变,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中国革命转入低潮,朱自清陷入了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方法”,认为“还是暂时超然为好”。但他毕竟又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于这种“超然”。这种矛盾心情,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不少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既不甘心沉沦,又不敢投入革命斗争。《荷塘月色》就是作者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四、检查课前预习

《荷塘月色》学案(带标准答案)

《荷塘月色》学案(带答案)

————————————————————————————————作者:————————————————————————————————日期:

一《荷塘月色》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结构,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及韵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重点】品读文本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难点】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课时安排】3课时 一.课前预习 1. 知人论世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祖籍浙江绍兴。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作品主要表现对黑暗现实的忧愤和对美、对光明的憧憬;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新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诗集《雪潮》(与人合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2.时代背景 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3.字音字形(略) 蓊.蓊()踱.步()袅娜 ..()()霎.时()弥.望()倩.影()琐屑.()脉.脉() 独处.()参差 ..玲()() ..()()梵婀 ..()()敛裾 袅娜()颤动()悄悄()脉脉()娜颤悄脉 娜拉()颤栗()悄然()血脉()

荷塘月色(朱自清)导学案

必修②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朱自清) 设计:审核:执教:使用时间: 【目标择定】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4.体会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 【择定理由】 本文作为朱自清先生经典散文,语言清新,多用修辞,善于景物描写,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但思想感情难于琢磨,颇具“朱氏散文”之风,学习的重心放在对语言的品读上,通过品味朱自清独特的散文语言,训练学生的用词、修辞等语言表达能力,故设目标2、3,抓住本文情景交融这一特点,体会本文之情,故设目标1、4。 第一部分【探究一径】 【主问题】《荷塘月色》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应怎样理解作者的这种感情? 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2.文章第四段和第五段所写景物有何不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阅读第6段,分析“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的作用。 4.作者欣赏荷塘世界,又在7——9段中想起六朝采莲情景、惦记江南风物,这三者有共同点吗?

【再问再新】 【助学资料】 1.“通感”的有关知识——baike.baidu./view/271929.htm 2.“叠词”的有关知识——baike.baidu./view/873119.htm 第二部分必修②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对应检测 一、语言积累及应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幽僻诅咒没精打彩历尽沧桑 B.弥望斑驳专心至志小心翼翼 C.寂莫缥缈蓊蓊郁郁游目骋怀 D.嬉游坐落豁然开朗迥然不同 2.从下面的句子中找出一句在修辞特点上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相同的句子。() A.树逢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C.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道凝碧的波痕。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3.为下面的句子排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②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③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④树逢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⑤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柳最多。 A.⑤③②①④ B.①④③②⑤ C.①④②③ ⑤ D.⑤②③①④ 4. 指出下列比喻句的相似点。 (1)月光如流水一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新人教版必修二语文 1.1荷塘月色学案 肖畲

《荷塘月色》学习要点 一、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考入北大哲学系,改名“自清”。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诗坛;1925年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 二、填写课后练习的表格 (1)本体(2)喻体(3)原句 (4)相似点 (1)叶子:(2)亭亭的舞女的裙(3)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4)圆形,舒展,形态相似 (1)白花:(2)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 (3)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4)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 (1)清香:(2)渺茫的歌声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若有若无,清淡缥缈 (1)月光:(2)流水(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月光照下和水下流相似 (1)月光下的叶子和花:(2)笼着轻纱的梦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4)朦胧、恬静、柔美 (1)光与影:(2)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4)悠扬、温馨、和谐 (1)树色:(2)一团烟雾(3)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4)迷茫、

《荷塘月色》 答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等基础知识。理清文章结构。 (2)找出文中作者直接抒情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析文中精炼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比喻的表达效果。 学习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等基础知识。理清文章结构。 (2)找出文中作者直接抒情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基础知识部分 1、作者介绍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四个闪光点: (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 (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 (3)毛泽东曾高度的赞扬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 2、背景简介 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年4月12日,南方发生“四一二”政变。面对“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朱自清觉得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他认为:“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去》)“这几天心里似乎有些异常……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 简而言之,此时的朱自清正处在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虑。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惶惶然”中。 (二)读课文,圈点勾画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微课教案

教学目标:学习作者写实——联想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重点句子,体会德国景色的奇丽,了解学习作者写实——联想写作特点。 一、欣赏图片,感受花美。 1.课件出示德国街头花的图片。 2.抓关键句词,体会花美。 出示句子: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字词的琢磨感悟,深入体会景色之奇丽。师:请大家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美丽情景;“家家户户、大街小巷”的壮观景象;窗连窗、街连街的无边景色;如入山阴道上的美妙感觉。) 3.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二、感受奇丽,体会写法 1.理解:山阴之道。 2.体会写实——联想。 点拨:第一句先写实实在在的景物(板书:写实),第二句写作者的联想(板书联想),先写实,再联想,这样写就更生动更形象了。 3.欣赏名家好词佳句 出示课件——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荷塘月色》 指名读 师:这句话写了荷塘的景色,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荷花的美。人们习惯把女人比作鲜花,朱自清却把荷花比作刚出浴的美人,真是天才的想象! 师:我们再来看著名作家宗璞笔下的紫藤萝。同学们见过紫藤萝吗?(出示紫藤萝近景)这就是紫藤萝!你们再看——(出示瀑布般的紫藤萝图片)。美不美?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更美。出示语段——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宗璞《紫藤萝瀑布》 4.学生练笔。 欣赏了作家笔下花,体会了文中的好词好句。那我们也用我们手中的笔写一写我们看到过的花,联想到的花。老师这里有一些词语、短句,如果需要,如果合适,尽量用上。 三、再读再悟 用上了名家的方法,同学们笔下的花也很漂亮!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继续欣赏这段经典的写景之作。出示课件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精品新版人教高中必修语文(学案)荷塘月色

D&L精品 教育辅导用书板块 荷塘月色 【学习目标】 1.理清全文结构,找出本文刻画的景物并能根据描写的文字概括景物特点; 2.找出文中表达情感的句子,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理出感情线索;分析作者感情与景物特点(意境)是如何交织融合的,从而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3.学习本文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4.认识“通感”的修辞手法,体会“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会造通感的句子。【学习重难点】 1.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有层次)描摹荷塘美景? 2.作者怎样把景物的特点表现出来,我们能根据作者的描写概括这种特点,能领会有些语句描摹景物的传神之处。 3.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我们能根据直接表达感情的语句和融于写景中的感情,理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线索)。

4.“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学法指导】 《荷塘月色》及本单元主要学习写景抒情的散文,学习这类文章,我们应先着眼于文章内容,看他写了哪些物、景,这些物与景有怎样的特点,然后去揣摩作家借此表达的情感。 有的情感就在文字里,要找出这些语句来,看看这些情与景的关系。有的情感就比较含蓄,你可以从景的特点中去感受。有时还要认识作者生活的时代、个人的经历等,“知人论世”,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感情。 本文共8个自然段,每段自有其独立性,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8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就能较好地去探索内容和主旨了。 我们还要对散文中一些优美的句子进行品味,主要从某个词或某种修辞怎样把景物的形象逼真地写出来,把景物的特点写出来,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联想等。 【知识链接】 比喻又叫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说明描绘该事物的修辞格。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比喻可分为: 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是,成了,变成”等甚至不用比喻词。 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请试着找出本文出现的比喻句并分析。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学 1.划出生字词,查字典词典以求正确理解文意,划出优美的句子,反复朗诵,初步感受其表达效果。 2.看8个自然段各写了哪些内容,能分成几个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 3.看作者是怎样写这些内容的,包括层次、内容(景物)的特点,在课本上作些勾画和标注。划出文章表达感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有些比较难的地方,可结合写作背景去理解。 4.提出我所不理解的地方或存在的问题,以待上课时交流讨论。 我的问题(必写3个以上):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预习提纲】 1、借助《导学案》了解朱自清及写作背景。 2、阅读课文,标出段号,简要概括各自然段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3、找出本文的“文眼”,勾画出文中能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 4、熟读4、 5、6段,试着圈点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景。 第一课时 学生能力发展目标 在预习的基础上,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各段主要内容并划分层次,能清晰梳理作者的情感线索。 一、导入:通过花卉引导同学回顾思考有关荷花的诗文,以及人赋予它的特定文化内涵(出示幻灯片),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测 1、介绍朱自清及本文写作背景。 2、检测各段内容的概括及分层。 明确:第1段:独有荷塘的时间、地点、及缘由。 第2段:去荷塘的路上 第3段:月下独处的感受 第4段: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荷塘的四周 第7段: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和采莲诗 第8段:在遐想中回家 根据以上文章各段的内容,我们可以把这篇文章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三、明确学习能力发展目标 结合单元提示 四、学生活动设计 1、题有题眼,文有文言。所谓文言,就是文中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 感情的传神语句。你认为本文的“文眼”是什么?请给予说明。学生独立回答。 2、结合背景,思考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

明确:(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活动一】 在概括各段段意并全文分层的基础上,梳理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并结合文中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探究作者的情感线索。 第二课时 学生能力发展目标 一、导入 二、预习检测 三、明确学习能力发展目标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解题:通过对全文的把握,大家觉得题目“荷塘月色”是偏正短语还是并列 短语?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并说明理由。 2、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所写之景即“荷塘”和“月色”,课文那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明确:4、5、6段。 【活动一】鉴赏第4段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月下荷塘美景,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结合思维

荷塘月色导学案(1)

《荷塘月色》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的情景交融的特点,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 精心选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鉴赏分析课文景物描写部分,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写作手法 难点: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回忆上节课所说文章结构、写作背景等内容) 荷花与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人们心目中崇高圣洁的象征,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喜爱赞颂的对象,涉及它们的作品数不胜数。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可谓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这篇佳作,去体会它的语言美。 听课文录音 二、文本赏析 (一)赏析第4自然段 1.这一段写了什么景? 月下荷塘美景

2.作者写月下荷塘,抓住荷塘中哪些景物进行了描写?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荷叶、荷花、荷香、荷韵、荷波 比喻(博喻)、拟人 通感 3.作者是如何对荷塘景物进行描写的? 从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展开结合修辞手法分析(二)赏析第5自然段 1.第5段写了什么景色? 写了荷塘上的月色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此处的月色的? 月光和月影 3.画出本段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它的语言 特色。 (从泻、浮、笼等字句入手)优美、典雅、充满诗意等 (三)赏析第6自然段 1.这一段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主要描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由远及近,写出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2.本段是如何描写荷塘四面的景色的? 运用了绘画的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

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三、课堂小结 跟着朱自清月下赏荷后,谈一谈你有怎样的感想? 朱自清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 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写景是为了抒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难以言说的情! 四、妙笔生花 模仿文章语言特色写一段话来描绘一幅让你印象深刻的景色。(欣赏故宫博物院秋天的银杏图片) 写作要求: 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②融情于景 ③激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

《荷塘月色》学案

《荷塘月色》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结构,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及韵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重点】品读文本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难点】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课时安排】3课时 一.课前预习 1. 知人论世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祖籍浙江绍兴。中国现代著名、、、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作品主要表现对黑暗现实的忧愤和对美、对光明的憧憬;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新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诗集《雪潮》(与人合作),诗文集《》,散文集《》《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2.时代背景 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3.字音字形 蓊.蓊()踱.步()袅娜 ..()()霎.时()弥.望()倩.影()琐屑.()脉.脉() 独处.()参差 ..玲()() ..()()梵婀 袅娜()颤动()悄悄()脉脉()娜颤悄脉 娜拉()颤栗()悄然()血脉()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 一,课标要求: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二,内容概述: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社会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三,要点整理:(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1.作者简介及散文特点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 《春》《背影》等。(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 毛泽东曾经在《别了,司徒雷登》中称赞他,朱自清是一个文人,既没加入国民 党,也不是共产党人,他是一位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战争年代,他 本来应该是与世无争的,可是怎么会受到毛泽东的关注呢?毛泽东在文章里道出 了原因:“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 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 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新中国诞生之际。他 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也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这 样一位诗人,散文家,应不应当受到大家的尊重和敬佩呢?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 习他的这篇散文,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是清华大学的教授,现在我们了解了朱 自清后来的命运,那么我们今天读这篇文章,会不会有另外一番感受呢?朱自清 的散文有个特点:秀丽朴素秀丽朴素秀丽朴素秀丽朴素。有人这样评价他的散文: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

高中语文 荷塘月色导学案人教版必修二

《荷塘月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品味朴素典雅、准确生动、充满诗意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陶冶情操,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 【知识链接】 1、散文: 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散文重在抒情,眼前的物象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情感体验也一同苏醒,于是心物感应,情景相生,触景生情,缘情造景,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2、时代背景:《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3、作者介绍: 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他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曾热烈赞扬其“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高尚气节。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