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团队绩效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团队绩效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团队绩效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团队绩效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团队绩效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摘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多元化的人力资源需求使得运营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越来越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团队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凭借其对内能凝聚智慧、对外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优势迅速得到的认同,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运用。

关键词:团队绩效; 共享心智模型;团队反思

Abstract: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human resources demand make stability of business operating environment and predictability more and more weak with increasingly intense market petition and rapid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refore, as a new way of working, team quickly gets identify of business and is widely used at the global level by virtue of its internal cohesion to the wisdom and advantages quickly responding market changes.

Key words: team performance; shared mental models; team reflexivity

随着团队在组织中的广泛运用,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也随之成为团队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一大主题。本文分析了近十年中外关于团队绩效的研究文献,对团队绩效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团队绩效的发展趋向。

一、团队绩效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近年来有关团队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投入与团队设计因素;团队所从事的任务类型;团队所处的环境;团队工作过程与团队发展过程因素。本文只评述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组织公民行为、团队反思、团队冲突和团队社会资本五个方面。

(一)共享心智模型

1986年Rouse 和Morris界定了心智模型的概念,1993年Cannon-Bowers 和Salas 将心智模型的概念从个体扩展到团队水平,提出共享心智模型的概念,并界定为团队成员共同拥有的知识结构,它使得团队成员能对团队作业形成正确的解释和预期,从而协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团队作业和其他团队成员的需求。此后该理论也得到了空前的关注。Klimoski 和Mohammed (1994)认为共享心智模

型这个概念的备受重视不是因为它方便研究者解释实验结果,而是因为它对团队绩效有促进作用。

Mathieu等人(20XX)考察了共享心智模型对团队绩效的影响,认为共享心智模型与团队绩效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并且通过沟通、协调等团队过程变量促进团队绩效。此项研究还发现任务模式和团队模式这两种不同的共享心智模型不存在显着相关,并且它们对团队绩效的影响不一致。而Marks 等人(20XX)的研究表明,共享心智模型本身也是团队培训促进团队绩效的作用机制一个中介变量。他们设计了两个从被试、试验任务到实验方法都不同的实验,结果一致表明,团队培训(在该研究中是交叉培训)总是经由共享心智模型的中介作用来影响团队绩效的。交叉培训之所以是一种有效的培训方式,是因为它可以促进共享心智模型的建立。

我国学者武欣、吴志明(20XX)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共享心智模型与团队的绩效、团队成员的满意度、群体效能感以及团队成员在工作之外的友谊关系之间存在显着的正向关系;金杨华,王重鸣,杨正宇(20XX)通过对虚拟团队共享心智模型和团队效能的研究中,发现多层线性建模结果表明了虚拟团队共享心理模型与团队效能间的关系受团队规模和时间变量影响。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共享心智模型对团队绩效的作用机理仍有分歧,但是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即都承认了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虽然已有学者的研究证实了共享心智模型与团队绩效的正向关系,此外,共享心智模型的测量也是制约研究深入的薄弱环节,测量指标、测量水平以及测量工具的选择都是缺乏严格的实证检验。因此, 目前的研究还不能很好地去理解并探索其结构与团队绩效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的扩展与延伸。

(二)团队反思

团队反思(team reflexivity)的定义最早由West于1996年提出,并得到了国外众多学者的承认和援引,他认为团队反思是团队成员公开地反省团队目标、战略和过程, 并根据对内部和外部情况的预期进行调整的程度。既包括团队的认知过程,又包括团队的行动过程和执行能力。由于团队反思必须不断监控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做出正确反应,从而提高团队绩效,这恰恰反映了团队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因此, 团队反思的概念一经提出, 就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 并随后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从一些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团队反思对直接或间接的提高团队绩效有显着效果,在研发团队、创新项目团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20XX年DeDreu 研究了团队反思对于少数派意见与团队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认为少数派意见利于促使团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以防未经深思熟虑而达成的意见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绩效;而如果分歧过大又容易议而不决, 错失重要的机遇。Hirst 和

Mann在研究研发团队的领导行为和团队沟通对项目绩效影响过程中发现,团队反思通过对团队沟通的重要影响进而作用团队绩效,起到促进作用。20XX年Hoegl 和Parboteeah通过对德国145 个软件开发团队的问卷调查, 验证了团队反思对团队效能的正相关作用。他们还扩展了West 的理论模型, 指出团队反思对于团队效率也具有正相关作用。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郎淳刚, 曹瑄玮在20XX 年指出团队绩效通过帮助交互记忆系统( Transactive Memory System)的形成,进而影响团队绩效,并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团队反思对团队绩效作用综合模型具有积极意义。

团队反思是团队研究领域的新兴的问题,虽然已有学者对团队反思与团队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是要更好的揭示两者之间内在需要综合考虑一些条件情景变量,有待与更多学者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三)组织公民行为

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organ教授等人提出,按照他们的定义组织公民行为指的是自愿性的个体行为,这些行为并没有得到组织中正式的报酬系统直接或明确的回报,而这些行为从总体上提升了组织的绩效。

Karambayya(1990)是第一个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团队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的学者。她通过将来自不同公司的15组被测白领雇员的实证研究发现,高绩效团队中的雇员有着更高的满意度,并表现出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此后,podsakoff & Mackenzie(1994)、podsakoffetal(1996)、Mackenzieeal(1996)、walz & Niehoff(1996)分别在保险代理团队、造纸厂工作团队、医药销售团队和点菜餐馆工作团队中,测试了组织公民行为中的互助行为、运动员精神和公民美德对相应团队效能的影响。虽然由于选择的样本不同,研究结果出现了一些矛盾(如互助行为总的说来提高了团队效能,但保险公司的测试结果除外),但有一点证明了公民组织行为和团队效能的正向关系。国内学者吴志明和武欣(20XX)研究发现,助人行为、维护人际和谐等人际层面的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绩效和团队成员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影响。总的来说,组织公民行为与团队绩效间的关系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相对于实际运用还远远不足。在不同的团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组织公民行为的内涵各有不同,相互作用的中间变量不尽相同,对团队绩效的作用效果也会有所差异,这些都是今后学者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重点。

(四)团队冲突

随着对团队冲突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不同的冲突类型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告诉我们团队冲突的存在是必然的,盲目的压制反而剥夺了团队自我调节和稳定成长的功能。因此,我们在正视团队冲突

的同时必须积极对其进行管理,引导、疏通,促进团队健康成长。DeanTjosvold,Chun Hun( 20XX)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冲突管理与任务反省性之间的, 结论证实冲突的管理有助于不同类型团队对任务进行反省, 从而有助于不同类型团队的绩效提高。

(五)团队社会资本

人们在团队领域的研究中发现,一个团队的成果转化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等往往与团队成员尤其是团队领导的社会交往和紧密相关;团队绩效也与团队内部成员间关系密切与否,合作有效与否紧密相关。因此,关注团队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对于改善团队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按照Ghoshal等(1998)给出的关于社会资本的定义,社会资本是一种关系资源。Bolino 等人提出社会资本是组织公民行为作用团队绩效的中间变量,认为组织公民行为通过影响社会资本的三个纬度作用团队绩效,但是,该项研究过多的关注组织公民行为对社会资本的影响,对社会资本与团队绩效间的关系研究却相对匮乏。张娜等人认为团队社会资本不同于个人、社会资本有其独特性,如多层次性、较难测度、积累和消失速度比较快等,并在分析团队内部社会资本、团队在组织内部的社会资本、团队在组织外部的社会资本对团队绩效影响的基础上总结出团队社会资本对团队绩效的作用机制模型。

尽管社会资本的概念关注的较早,但是对于社会资本与团队绩效间的关系研究仍比较匮乏实证不足,尤其是对团队内部社会资本关注较少。随着团队日益成为与市场和社会直接面对面的组织形式,它的概念内涵,量的测度,积累的途径,作用机制的解释,功效的验证都将成为团队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团队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的局限性及趋向

第一,缺乏对不同组织环境的对比研究。现有的研究大多是以西方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开展的,但是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文化习俗、不同的思维模式以及运行的经济体制下,团队绩效的作用机制以及各影响因子的强弱程度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异,一刀切的研究难免会遇到理论与实证产生裂痕的尴尬局面。对于国内学者而言,

应该着重于理论的本土化研究。Tsui和Lao认为本土化研究对人类的知识体系会产生贡献,并进一步指出,只有高质量的情景研究而不是简单的重复研究才会对全球知识体系有所贡献。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在学习借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加强本土研究,从现有理论框架入手,用源于本土的实践和案例归纳本土团队绩效影响因素的独特之处,提出针对中国情况的修正后的扩展模型或者框架。

第二,大多为静态研究,缺乏动态实证研究。虽然已有学者注意到团队绩

效领域实证研究的重要性,但是实证研究还是相对薄弱,仅有的研究也多集中于静态的时间截面基础上,团队中时间的研究也仅集中于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上, 很少进行纵向的实证研究。但是,事实上团队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变化的外部情境等一些因素都会带来团队绩效和各影响因素间作用模型和作用结果的变化。因此,引入时间纬度动态的分析各因素和团队绩效的动态分析模型,对于提高研究的实用性将是很有必要的,期待着这一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第三,国内关于团队绩效方面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既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究,又要研究那些尚未或少有涉足的领域。以上提到的若干因素是团队绩效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很多在国内尚处在文献探讨阶段,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关注。此外,任务特点、时间等要素如何对团队结果的效应起到了缓冲作用,各因素间是否有交互作用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第四,愈演愈烈的激烈竞争和国际化浪潮,使不得不思考如何使自己能更敏捷的应对迅速变化的环境,许多新型的团队形式例如跨组织动态联盟团队、虚拟团队、创业团队等也应运而生。新兴的团队与传统意义上的团队相比有许多独特的规律和特征,其绩效的影响因子和作用过程也有自己的方式,笔者认为,这些新型团队的绩效管理研究将是团队绩效理论研究领域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Rouse W B,Morris N M. On looking into the black box: Prospects and limits in the search for mental model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6(100):349-363.

Cannon-Bowers J A, Salas E. Shared mental models in expert team decision making. In: Castellan N J Jr. (Eds.). Individual and Group Decision Making: Current Issues, Hillsdale, NJ: Erlbaum, 1993:221-246.

Klimoski R, Mohammed S. Team mental models: Construct or metaphor[J].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4(20):403-437.

Mathieu , J E , Heffner , T S , Goodwin , G F , Salas , E , & Cannon - Bowers , J A. The influence of shared mental models on team process 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 20XX,85(2):273 - 283.

Marks M A, Sabella M J, Burke C S, Zaccaro S J. The impact of cross-training on team effectivenes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XX(83):3-13.

武欣,吴志明.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的影响因素与效果[J].心理学报,20XX,37(4):542-549.

金杨华,王重鸣,杨正宇.虚拟团队共享心理模型与团队效能的关系[J].

心理学报.20XX,38(2):288-296.

West M and work group effectiveness: A conceptual ntegration[M].Handbook of Work Group Psychology,West M A, Wiley, 1996:555- 579.

De D C. Team innovation and team effectiveness: The imrtance of minority dissent and reflexivity[J].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11(3):285- 298.

Hirst G, Mann L. A model of R & D leadership and team munication: the relationship with project performance[J].R&D Management. 20XX, 34(2):147-160.

[11]Hoegl M, Parboteeah K P. Team reflexivity in innovative projects[J].R&D Management. 20XX, 36(2):113- 125.

[12]郎淳刚,曹瑄玮.团队反思对创新项目团队绩效的作用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XX(9):145-148.

[13]Organ D W , Ryan K. A meta - analytic review of attitudinal and dispositional predictors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J]. Personnel Psychology , 1995(48):775 - 802.

[14]Podsakoff P M , Ahearne M , Mackenzie S B.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nd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work group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8,2:262- 270.

[15]吴志明,武欣.知识工作团队中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作用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XX(8):92-96.

[16]Dean Tjosvold, Chun Hun, Ziyou Yu. Comflict Management and Task Reflexivity for Team inrole and Extra-Role Performance in China.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20XX, 14( 2):141- 163.

[17]Bolino M C , Turnley W H , Bloodgood J M. Citizenship behavior and the crea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organiz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 20XX,27(4).

[18]张娜,陈学中.团队社会资本及对绩效的影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XX(11):181-185.

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变量、模型与理论

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变量、模型与理论 曹之然 摘要:文章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了机会识别、契约精神、参考框架、发展阶段及环境特征等影响创业绩效的五大变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并初步验证了创业绩效影响因素关系模型,最后揭示了模型的背后是基于契约的创业绩效理论。 关键词:创业绩效;影响因素;案例研究 Entrepreneurship Performance Influences Studying: Variable, Model and Theory Abstract: We have discovered that there are five variables influence entrepreneurship performance: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contract spirit, reference frame, development phase and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 Based on them, we have constructed and confirmed the relational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 performance influences. Finally, we have revealed that contract-based performance theory is behind the model. Key words: Entrepreneurship performance; Influences; Case study 1引言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创业不仅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增长,而且给企业注入了新鲜活力,同时也成就了个人的伟大梦想。因此,社会各个层面上有越来越多的主体积极投身于创业大潮。2007年全球创业观察(GEM)中国报告]1[显示,我国的全员创业活动指数达到16.4%,即每100位年龄在18~64岁的成年人中,有16.4人参与创业活动。这一数据在参加全球创业观察的42个国家中排名第六,说明我国的创业活动比较活跃。但报告同时指出,2007年中国的创业企业关闭率为10.30%,相对于2006年的6.34%有所提高,关闭率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可见创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充满了未知与风险,在创业道路上折戟沉沙者不在少数。因此,以提升中国背景下创业成功机率为目的的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就成为一个重大课题。 2文献回顾 2.1相关理论 创业在实践中的回归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创业这一最富激情与活力的科研领域,他们纷纷从自己的学科领域出发,利用自己所专长的理论工具去解释创业现象,以至于创业成为一个横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领域。来自不同领域的理论有着不同的前提假设、研究范畴和适用范围,它们之间存在着冲突或互补关系。其中与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相关的主要理论有认知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群体生态理论、制度理论、战略适应理论等,它们都在某一方面加深了我们对于创业内涵的理解。站在创业绩效的组织层面,并根据每一理论所关注的重点,我们大体上可以将上述理论划分为三个类别:

团队绩效考核内容

团队绩效考核内容 篇一:团队考核 团队考核 1、团队考核概述 1.1含义 团队考核即团队绩效考核,就是对团队完成其职责和对工作结果的考评,是对其工作贡献程度的衡量和评价,直接体现出各个层次团队在企业中的价值大小,是绩效考核的核心内容。 1.2目的和意义 一提到考核,管理者首先想到奖惩的问题。其实不然,考核的功能远远超过奖惩的意义。在管理过程中,我们时时要考虑“人”与“工作”之间关系的调整,或升或降,或者平行调整,或者进行培训,而这些管理的决策信息大部分来自于考核。考核的基本功能是提取有关人与工作相互适应关系的信息,以便管理者根据信息进行准确的决策和合理的调整。因此我们说,考核具有发掘人才、培训、调整人事安排、调整报酬分配以及决定奖惩的功能。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考核的奖惩功能是比较弱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改进人和工作的分配和提高工作绩效,而传统的考核只是确认事实、决定奖惩。这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劳动人事管理在考核上的本质差别。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考核应具有“导向性”、“反馈性”和“惧怕性”的作用。考核的导向性心理作用,指的是考核的内容和标准应该是人所共知的,并且在考核开始之前(比如说在一年的年初)很长时间就确定下来。只有这样,员工才会自觉地用这些标准来要求自己,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工作结果。这要比考核时确认事实、决定奖惩有意义得多。考核的反馈性作用,是指要把考核的结果具体地反馈给员工本人,使其知道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继续坚持下去,哪些方面加以改善,提高工作的有效性。考核的惧怕性,是指考核给员工带来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在某种程度上起着调节员工行为的作用。员工并不是惧怕考核本身,而是惧怕考核的结果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利。因此,公正地 使用考核结果是建立考核威信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做好考核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 1.3团队考核的内容 第一,团队成员工作表现的考核。 这主要是强调对团队成员的考核,其通过内部考核和外部考核两方面来实现。其中,外部考核主要由顾客的评价、其他部门人员的评价和领导的评价构成。由于时间、成本等因素,外部评价不可能频繁进行,也难以做到全面、公正。因此,对个人考核,在很大程度上靠团队内部成员的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团队考核的实施,对团队队员的素质、考核技能的培训、团队成员的相互尊重、信息传递的公开性等方面应有一定的要求。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许晓磊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361005)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样本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得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所以我国基金绩效的评估方法较适合以套利定价理论为基础的三因素模型法。 关键词:基金绩效因子分析套利定价理论三因素模型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effect factors of our country’s closed-end funds through sample factor analysi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our country’s closed-end funds are affected by three main factors, and it is proper to use 3-factor model to appreciate the performance of our country’s closed-end funds. Key words:fund performance factor analysis APT 3-factor model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回顾 1.研究背景

1998年4月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上市交易,成为我国最先 成立的封闭式基金,标志着我国基金业的开始。经过4年多的发展,到2002年5月我国已有封闭式基金51只,开放式基金5只,分别有十几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其资产净值规模达到1500亿元,基金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 随着基金业的迅猛发展,如何客观、公正的对一只基金的绩效进行评估不仅对广大的基金投资者很有意义,对基金管理公司来讲,意义也非常重大。所以对基金绩效评估方法的研究无疑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金绩效评估的方法很多,但由于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尽相同,所以我们不能将国外的基金绩效评估方法简单地用于国内基金的评估,而应该研究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然后确定最适合我国基金的绩效评估方法。 2.文献回顾 西方学者对于基金绩效评估方法的探讨一直未停止过。Treynor(1965)首先提出了一种考虑风险因素的基金绩效评估指标——Treynor指数。虽然该指数将风险因素引入评估指标中,但却以基金的投资组合可以将基金的非系统风险都消除掉为假设条件,所以存在一定的不足。Sharpe(1966)提出了Sharpe指 数,将Treynor指数中的 β改为iδ(基金收益率的标准差,即基 i 金投资组合所承担的总风险),这样Sharpe指数同时考虑了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Jensen(1968)又提出了Jensen指数,采

团队绩效考核指标

设计团队绩效考核指标 绩效管理是当今时代任何一个组织都不能忽视的管理方式,其起源是为了对组织内员工完成具体工作的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反馈,后来又将组织的目标与绩效相联系,使得员工的工作能与组织目标直接挂钩,最终以绩效为核心凝结管理者意志、组织目标与员工工作3个部分,实现组织运作的有机化。 而团队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以团队作为绩效考核的对象,是绩效管理的新发展。然而,以团队为对象的绩效管理在从理念向操作落实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诸多模糊而无法准确解读的地方,对组织管理者实施绩效管理造成了莫大的困扰。尤其是在团队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上,更是困难重重。 1.提出初步方案。根据已经确定的团队工作职责初步提出同一层面各个团队的KPI,其中最重要的是KPI考评标准的确定。绩效考核标准是考评者通过测量或通过与被考评团队约定所得到的衡量各项考评指标得分的基准。制定绩效考核标准需要遵循SMART原则。

2.团队的沟通。由专家组成员分别与各个团队负责人就初步提出的KPI进行沟通,征求团队的意见,并将沟通成果整理汇总。在考评体系建立及指标确定过程与团队进行沟通,这样有利于增强团队的责任心与团队成员的满意感。在沟通过程中,重点是需要与团队确定考评指标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对一些需要考评但信息来源困难或难以衡量的KPI,需要用其他的指标来代替或者采用绩效管理系统来采集数据。 3.流程的沟通。这个讨论沟通过程是一个平衡与互相制约的过程。由参与大工作流程的相关团队共同讨论各个团队的KPI,只有在流程上下游的团队才知道最应该考评这个团队的关键环节,由他们来担当裁判,分别对每个团队的KPI进行评价与平衡,保证KPI的相对公平性。通过这种开放式、多角度、多思维地讨论各个团队的KPI,能够保障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4.团队标杆的树立。专家组根据团队讨论结果,选取相对合理、比较完善的一两个团队作为标杆。对于不同的职系,需要分别选出一个标杆出来,例如职能管理团队,选取一个提取KPI相对最好的团队作为标杆;对业务型团队,同样选取一个相对最优的团队KPI作标杆。 5.协商一致原则。由主管领导与团队负责人参照标杆共同协商本团队的KPI,就是一个考评者与被考评者博弈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有利于增强公司对团队工作行为及结果的导向。同时在沟通协商过程中,增进上下级的了解,达成对团队绩效考核的共识,为下一步团队绩效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6.高层审核。召开公司层面的高层班子成员对各个团队KPI进行讨论,是在公司层面对各个团队KPI全面性及平衡性的审核过程。从公司整体利益角度出发来确定公司的所有战略发展目标是不是已经全部分解下去了,各个团队之间的KPI是否平衡,考评宽严度是否适当,各

绩效管理文献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的文献综述 【摘要】绩效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行绩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绩效管理对于处于成熟期企业而言尤其重要,没有有效地绩效管理,组织和个人的绩效得不到持续提升,组织和个人就不能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的需要,最终将被市场淘汰。在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绩效管理日益受到经济管理人员的重视。从绩效管理思想的起源、绩效管理的概念,以及绩效管理系统三个方面,对绩效管理的发展和趋势进行了综述。从中可以看出,绩效管理经历了由单一的评估制度,逐步向系统性、综合性的方向发展的过程。【关键词】绩效管理系统绩效管理的概念绩效管理模型经济竞争文献综述 对于绩效管理的文献综述,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下我对绩效管理的认识。绩效管理在一个组织中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整个组织的绩效;二是指个人的绩效。对于绩效的含义,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最主要的观点有两种:一是从工作结果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解;二是从工作行为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解。因此我们主张应当从综合的角度出发。所谓绩效,就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组织目标相关的并且能够被评价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其中工作业绩就是指工作的结果,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是工作的行为。 一、参考文献对绩效管理的理解和认识 2003年陈瑜编写的《DT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研究与设计》中以是以DT公司为研究对象。DT公司是一家由研究所转制形成的高科技上

市公司,本文的作者作为DT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同业界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合作,指导并实施了公司整个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有力地支撑了公司业绩的高速成长。作者所建立的绩效考核体系,是以对DT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为主线,针对DT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中的问题,在对企业现有的职位进行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估并据此建立薪酬体系的基础上,分为部门、干部和员工三个不同的层面分别进行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并对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进行研究,构建了企业的基础激励框架。本论文的意义在于:通过综合运用绩效考核理论、技术与方法,根据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成功建立了适合于DT公司的绩效考核系统,并对体系的推行和实施进行了研究,为高科技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和借鉴。 2007年杨建奎编写的《国有大型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研究》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社会背景下,企业经营目标已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提升企业价值转变。经营绩效评价,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部分,不仅是激励与约束的重要手段,而且已成为企业实施价值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绩效是企业价值增长的具体体现。从而对影响企业价值的三大策略,即价值源泉、价值动力和价值形象进行了系统剖析,归纳出影响这些策略的驱动因素,进而应用价值战略的思想构建了经营绩效评价模型。同时,在评价模型中嵌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素,使模型更加完善和体现我国国有大型企业的特征。以经营绩效评价模型为基础,以企业价值主体对价值的判断为依据,以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和

中小企业内部创业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oc

中小企业内部创业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 摘要:受近年来国际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中小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企业内部创业成为推动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方式。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阐述企业创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探索风险投资在中小型企业所进行的内部创业过程中产生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内部创业;风险投资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7)03-0009-02 一、背景 “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不到2.5年,其中只有低于15%的中小企业持续经营周期在5―10年。”这些数据反映了当前中国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面临着经营难、转型升级难的困境和挑战。 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创新能力和水平普遍较低,在研发创新上竞争力不足。因此,全面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资金资源是企业进行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风险投资作为企业创新活动重要的资金来源,对增强公司内部创新能力,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综上所述,研究中小企业内部创业活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符合当前的时代需要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文以中小企业内部创业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将中小企业内部创业行为作为自变量,企业创新绩效作为因变量,企业规模、性质作为控制变量,并且创新性地将风险投资作为中介变量加入,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基于文献研究的基础,探讨出中小企业内部创业、创新绩效和风险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文献理论研究 (一)创新以及创业理论 1.定义。Schumpeter(熊彼特,1934)对创业的看法是,人人都可以创业,前提是他能够合理运用新的资源组合方式。他指出,创业的根本在于创新。Miller(1983)将创业看作一种与产品,市场和创新的有机结合的以公司为主体的活动。张玉利(2006)认为,不能把创业简单地定义为创建新企业,它是一种思考,一种推理和行为方式,创业与机遇有关系。具有创新的精神,是创业的根本。基于此,企业经营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创业精神。 2.创业价值以及衡量维度。相比国内学者,很多国外学者很早就开始了对企业创新活动的研究。其中,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朱克斯的研究显示,20世纪的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具有最强的创新能力,很多有价值的发明都是小型企业提出的。相比之下,大型企业很缺乏创新能力(萨缪尔逊,1995),这说明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十分重要。 在考量企业的创业的水平时,常常用到创业强度的概念,用创业坐标图来对自身企业的创业现状和前景进行评估,并依据此制定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创业战略。Morris和Lewis(1995)引用了新的概念,用创业程度来考量一个创业事件的创新程度,用

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分析(1) 摘要:将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因素分为节点能力和链能力,在此基础上把供应链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并对其绩效进行了评价。然后,对节点能力和链能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不同类型的供应链提升其绩效的策略和途径,为评价和提升供应链绩效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关键词:供应链绩效;节点能力;链能力;提升策略 1引言 供应链绩效是衡量供应链实施效果的好坏的关键指标之一,国内外诸多学者都对供应链绩效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然而,由于供应链本身的种类繁多,而供应链绩效及其评价有赖于供应链目标的确定,供应链目标的多样性导致了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的复杂性,例如,有的供应链以对变化做出迅速反应为重点,有的则以降低运营成本为目标。因而,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的、统一的供应链绩效的评价方法。 目前,对供应链绩效的评价标大多以结果为导向,即仅站在终点上去审视供应链绩效。但是鲜有文献对影响供应链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从过程的角度去挖掘造成最终结果的影响因素。然而,影响供应链绩效的因素才是影响或导致供应链绩效结果的关键之所在。所以,分析和探讨影响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因素可以从被动地评价供应链绩效的结果转化到对导致这一结果的过程因素上 来,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 2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因素众多。这里为了方便讨论给出一个仅由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组成的简化供应链模型。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整体的功能取决于系统要素的功能以及要素间的关系。因此,如果把供应链看成一个系统,则影响供应链绩效的因素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成员因素,即包括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制造商的制造能力以及销售商的销售能力在内的供应链成员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是成员之间的关系,即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 也就是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 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制造商的制造能力以及销售商的销售能力是供应链中各个节点效能的反映,这里称之为供应链的节点能力;而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则决定着整个供应链能否取得整合效应,这里将这种能力称为供应链的链能力。链能力是由供应链成员间的信息共享程度、IT系统的衔接程度、合作协调机制的有效性等因素决定的。而整个供应链系统则是以链能力为纽带而将各个节点连接起来,形成有机的供应链。如图1所示: 2.1供应链节点能力的“木桶效应” 对于整个供应链而言,节点能力是基础,链能力则是节点能力能否得到有效发挥的关键,这是由供应链的全局思想所决定的。在本文的供应链模型中,节点能力包括供应商的供货质量和及时性、制造商的制造能力以及销售商的销售能力。该供应链的最终绩效取决于三者当中的最薄弱环节。例如假设供应商能够及时供应高质量的原材料,制造商能够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如果销售商的销售能

测试人员绩效考核详细

绩效考核 1.测试团队绩效考核 绩效评估的的客体:是个体成员还是整个团队。 ?Pascerellayer认为,团队绩效评价应以成员个人完成工作的状况为基本依据,理由是激励只能作用于个人而不是群体;技能的提高和行为的改进最终必须落实到个人。若仅考核团队绩效,个体的努力得不到充分的肯定,就容易 造成社会懒散现象,即个体由于参加团队工作,其工作效率比自己单独工作时的效率反而大大降低。此现象一旦在 组织中蔓延开来,不仅会影响组织绩效,还会毒害组织文化。同时,由于绩效考核与薪酬及个人价值的实现相联系,因此,在团队中,能力高的成员倾向于对个人绩效的考核,从而得到更高的认可和报酬。 ?Zingheim和Schuster则认为对个人的考评应考虑团队的整体绩效,因为团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团队成员间的团结合作,理解支持,若评估集中于个体层面,会导致个人主义盛行,忽视团队的协作精神,阻碍信息、技能的 共享和绩效的提高,降低团队工作的优势。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往往采取一种折中的方法,即按一定比例兼顾团队和个人两个层面的绩效考核。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还没有一种很好的办法可以科学地确定这个比例。但是,如果从团队性质的差异、团队所处的阶段等方 面来考虑,那么至少可以确定考核的天平是更向个体的一极偏还是更向团体的一极偏。 绩效考核的内容:结果、行为还是能力。对于绩效内涵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即“绩效是结果”、“绩效是行为”和“绩效是能力”。Bernardin将绩效定义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特定的工作职能活动产生的产出记录,工作绩效的总和相当于关键和必要工作职能中等绩效的总和(或平均值)”,这是“绩效是结果”的典型观点。 Murphy等人将绩效定义为“一套与组织或个体所工作的组织单位的目标相关的行为”。近年来,以能力作为绩效的观点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是以评估个体所拥有的完成某项工作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方式。伴随着这三种观点的诞生和发展,绩效考核大致经历了基于结果、基于行为以及基于能力的三个考核发展过程。虽然这三种观点相互区别,且都是在否定前者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但是,如果不带入特定的环境,特定的组织,及组织发展的特定时期,那么三者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劣。如果组织下达的目标非常清晰,基于结果的绩效考核是最容易实施,也最有效;相反,如果目标模糊,无法准确衡量其结果,这种考核方式就会失效。基于能力的考核方式理论上是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最具有激励效果和长期效应,最有利于组织不断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达到效果。因为能力是无形的,它依附于个体,既受主观因素的控制,也受各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很难用标准化的方法衡量个体的能力,即使是方法对组织期望成员所具有的能力和特质作出了解释,但这些解释仍是描述性模糊语言,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难以做到真正的科学公正。基于行为的绩效考核方法通过考核员工为实现既定的结果所必须做出的行为来实现对结果的控制,由于行为必然是建立在某种能力基础之上的,并且行为比能力更具有外显性和可测性,因此一定程度上,该方法兼顾了组织目标和个人能力。但是,绩效考核中容易出现目标置换的现象,一味对行为测评会导致成员将行为作为目标,进而影响实际目标的实现。因此,无论哪种考核方式,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要求,不存在一种绝对好的方法。 基于项目团队生命周期的绩效考核: ?孵化诞生期: 这是指团队形成前到团队正式形成的一个阶段,是选择合适的项目成员组成团队的时期。 ?考核的客体是个人。团队的首要任务是筛选项目组成员,根据项目目标的要求,选择最为合适的人选组成团 队,所以考核的对象是个人。 ?考核的重点是能力。从项目团队成立的目的来看,它一般是为了开发一种新产品或者提供一项新的服务,因 此对成员的知识技能要求较高,需要成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知识储备以及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同时, 成立项目团队,意在发挥团队快速响应和凝聚集体智慧的优势,更加需要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合作相互支持, 所以需要较为系统地考核成员的协调合作能力,包括,对团队其它成员工作任务的认识、口头交流、个人成 长、问题解决、责任承担、领导技能等等。因此,在选择项目团队成员的时候,通过对被选者专业技能、基 本素质当然也包括过去的工作经历和背景等各方面的考核,最终确定较为合适的人选。 ?成长期:这是团队正式形成之后,团队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团队成员开始通过个人努力和彼此的合作共同在所研究

常用的绩效评估方法

常用的绩效评估方法 绩效考评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是组织战略的直接体现,是员工薪酬、福利、职业发展和培训的直接依据。这是爱汇网小编整理的常用的绩效评估方法,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常用的绩效评估方法 等级评估法 等级评估法是绩效考评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工作分析,将被考评岗位的工作内容划分为相互独立的几个模块,在每个模块中用明确的语言描述完成该模块工作需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同时,将标准分为几个等级选项,如优、良、合格、不合格等,考评人根据被考评人的实际工作表现,对每个模块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总成绩便为该员工的考评成绩。 目标考评法 目标考评法是根据被考评人完成工作目标的情况来进行考核的一种绩效考评方式。在开始工作之前,考评人和被考评人应该对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时间期限、考评的标准达成一致。在时间期限结束时,考评人根据被考评人的工作状况及原先制定的考评标准来进行考评。目标考评法适合于企业中试行目标管理的项目。 序列比较法 序列比较法是对相同职务员工进行考核的一种方法。在考评之前,首先要确定考评的模块,但是不确定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将相同职务的所有员工在同一考评模块中进行比较,根据他们的工作状况排列顺序,工作较好的排名在前,工作较差的排名在后。最后,将每位员工几个模块的排序数字相加,就是该员工的考评结果。总数越小,绩效考评成绩越好。

相对比较法 与序列比较法相仿,它也是对相同职务员工进行考核的一种方法。所不同的是,它是对员工进行两两比较,任何两位员工都要进行一次比较。两名员工比较之后,工作较好的员工记 1 ,工作较差的员工记 0 。所有的员工相互比较完毕后,将每个人的成绩进行相加,总数越大,绩效考评的成绩越好。与序列比较法相比,相对比较法每次比较的员工不宜过多,范围在五至十名即可。 小组评价法 小组评价法是指由两名以上熟悉该员工工作的经理,组成评价小组进行绩效考评的方法。小组评价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缺点是容易使评价标准模糊,主观性强。为了提高小组评价的可靠性,在进行小组评价之前,应该向员工公布考评的内容、依据和标准。在评价结束后,要向员工讲明评价的结果。在使用小组评价法时,最好和员工个人评价结合进行。当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结果差距较大时,为了防止考评偏差,评价小组成员应该首先了解员工的具体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然后在做出评价决定。 重要事件法 考评人在平时注意收集被考评人的重要事件,这里的重要事件是指被考评人的优秀表现和不良表现,对这些表现要形成书面记录。对普通的工作行为则不必进行记录。根据这些书面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最终形成考评结果。该考评方法一般不单独使用。 评语法 评语法是指由考评人撰写一段评语来对被考评人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评语的

绩效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本科生学年论文1 题目:绩效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院(系)经济与管理系 专业班级11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生姓名胡婷婷 指导教师(职称)麻凤梅(讲师) 提交时间二〇一三年七月

绩效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胡婷婷 (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系,陕西安康,72500) 摘要:在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绩效管理日益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本文对国内、国外绩效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研究,从中可以看出,绩效管理理论经历了由单一的评估制度,逐步向系统性、综合性的方向发展的过程,最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绩效管理理论体系。 关键词:绩效;绩效管理;文献综述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ory research were summarized Hu Tingti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nkang University Ankang, Shaanxi, 72500) Abstract:In the economic and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o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rought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and status quo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were summarized. From which it can be seen tha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ory has experienced by single evaluation system, and gradually developed to the direction of systematic, comprehensive process, finally formed a complete set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ory system. Key words: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ory; review

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综述

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综述 摘要:政府绩效改革是西方国家在新公共管理思潮影响下风靡起来的一项管理改革举措,旨在提高政府机构的效率和公信力。近年来,西方国家公共管理的理论界对政府的绩效结构,绩效管理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政府绩效的改革运动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本文将综述西方理论界在近几年的相关研究,为我国政府绩效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字:政府绩效绩效测量绩效管理 1政府绩效管理的内涵 绩效原来是管理学家德鲁克用来表示企业成本收益的经济学概念,而后被广泛应用。政府绩效内涵的表达是多种多样,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在《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研究报告》中指出,政府绩效也称为“政府生产力”、“国家生产力”、“政府业绩”等,不仅指字面解读出来的政府成绩和效益,而且包括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进行社会管理的表现,以及政府在行使其职能过程中的表现。美国国家绩效评估小组认为,绩效管理就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同意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管理过程。总之,政府绩效就是政府的行为结果以及行动过程的表现,一般包括绩效评估、绩效衡量和绩效追踪三个阶段,也就是政府部门根据其价值选择确定治理工具和行为选择,并对行为结果按既定标准进行衡量并促使其做出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改变的整个过程。 2国外学者对绩效管理的研究 国外的政府绩效一般认为是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开始的。由于政府绩效本来就是从西方发展起来的,而且其制度和社会基础较好,因此国外的政府绩效管理理论研究自然也完备的多。 首先,是基础性研究。以美国史蒂文·科恩和威廉·埃米克为代表,其在《新有效公共管理者》中对政府推行绩效管理的原因、目标组织结构、工作关系等进行了阐述。 其次,是目标管理。帕特里夏·基利等著的《公共部门目标管理》指出,标杆管理效果显著,确定最佳而不是最好的标杆。标杆管理需提前进行组织准备并选择适当的标杆管理程序,防止“排异性”反应,最后对标杆管理的细节问题实践的基础上做了适当性研究。 再次。是预算管理排的。珍妮特·M·凯丽的《地方政府绩效预算》将绩效管理转化为绩效预算,只有将政府绩效管理指标与绩效预算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达到绩效管理的预期目标。 最后,实践经验型研究。阿·哈拉契米在《政府业绩与质量测量》中选择性地介绍了荷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 总体上,国外的研究呈现这样重视过程、程序、注意具体问题和案例以及积

绩效评估的影响因素

影响绩效考评的10个因素 在进行绩效管理制度设计和推行时,要考虑到自身的特点和环境的作用。即便是企业设计的考核制度完美无缺,考核标准明确,考核程序规范,考核方法先进,但到头来,考核制度还是迟迟难以落实。也就是说必须意识和考虑到组织战略、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岗位职责、企业文化及企业发展阶段等诸多因素对绩效管理的影响,可称之为绩效管理的评估基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是否具备基本的合理性,并且是否阐述得很清楚。 良好的评估基础将使企业实施以组织业绩提升为目的的业绩评估模式成为可能,并且使企业能够在追求关键业绩指标的科学性和业绩薪酬挂钩的有效性时拥有更多的施展空间。而国内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在这些方面都是比较薄弱的。 一般来说,影响绩效考核的实施的因素设计综合考虑业务流程、组织架构、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阶段等诸多方面。 据调查,有30%~50%的员工认为,企业的绩效考核是无效的。追根溯源,往往是由于企业在设计、实施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时出现了各种问题所致。 1.不知道为什么要考核 考核目的不明确,有时甚至是为了考核而考核,企业考核方和被考核方都未能充分清楚地了解绩效考核只是一种管理手段,本身并非是管理的目的。同时,绩效考核体系的非科学性还表现为考核原则的混乱和自相矛盾,在考核内容、项目设定以及权重设置等方面表现出无相关性,随意性突出,常常仅仅体现长官意志和个人好恶,且绩效考核体系缺乏严肃性,任意更改,难以保证政策上的连续一致性。 2.考核缺乏标准 目前多数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过于模糊,表现为标准欠缺、标准走样、难以准确量化等形式。以欠缺的标准或不相关的标准来对被考核者进行考评,极易引致不全面、非客观公正的判断,模糊的绩效考核标准很难使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感到信服。 3.考核方式单一 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实践中,往往是上级对下属进行审查式考核,考核者作为员工的直接上司,其和员工的私人友情或冲突、个人的偏见或喜好等非客观因素将很大程度影响绩效考核的结果,考核者的一家之言有时候由于相关信息的欠缺而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考核意见,甚至会引发上下级关系的紧张。要想科学全面地评价一位员工,往往需要以多视角来观察和判断,考核者一般应该包括考核者的上级、同事、下属、被考核者本人以及客户等,实施360°的综合考核,从而得出相对客观、全面精确的考核意见,单一的考核人员往往由于考核者缺乏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多的机会了解员工的工作行为,同时考核者本身也可能缺乏足够的动力和能力去做出细致的评价,必要的考核人员的缺位往往导致评价结果的失真。 4.职工对绩效考核体系缺乏理解 有的企业在制定和实施一套新的绩效体系时,不重视和员工进行及时、细致、有效的沟通,员工对绩效考核体系的管理思想和行为导向不明晰,常常产生各种曲解和敌意,并对所实施的绩效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客观公平性表现出强烈的质疑,对体系的认识产生心理上和操作上的扭曲。 5 .考核过程形式化 很多企业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完备的绩效考核工作,但是每位员工内心都认为绩效考核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出现所谓“领导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领导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的消极判断,没有人真正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认真客观地分析,没有真正利用绩效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来帮助员工在绩效、行为、能力、责任等多方面得到切实的提高。 6.考核结果无反馈

团队绩效评估报告

《项目管理》小组文案作业 “花绽西农路,马驰经管风” 经济管理学院2014年元旦晚会 团队绩效评估报告 班级组别:经管 组长: 组员: 2013.12 “花绽西农路,马驰经管风”

经济管理学院2014年元旦晚会 团队绩效评估报告 根据经管学院2014年元旦晚会现场状况、回收的反馈材料以及事后的反响程度,运用项目管理绩效评估体系,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我们队组织本届晚会的项目团队进行了综合评价,形成了本评估报告。 一、评估对象概述 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承办为经管学院团工委学生会,主要的组织团队为学生会宣传部,其他部门进行协助。 经管学院学生会宣传部由14名同学组成,有部长一名,副部长三名,部委十名,平时主要负责学院学生活动的宣传工作,这次被选为元旦晚会的核心组织团队,主要负责从节目收集、遴选、排练、彩排及现场的各方协调工作。 二、项目绩效目标情况 (一)质量目标 总结上年经管学生工作,表彰优秀教工和学生;师生共度元旦佳节,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为多才多艺的经管学子提供一个展现自我和锻炼自我的机会。 (二)费用目标 控制在800元以内。 (三)工期目标

从12月1日开始准备,分三次遴选,和一次彩排,保证12月31日演出顺利进行。 (四)阶段性目标 12月15日前,进行三次遴选,确定出场节目。 12月15日——25日,组织排练节目,定期检查,确定主持人。 12月26日,采购道具、服装、奖品等物资。 12月27日,第一次彩排。 12月28日,发送邀请函,组织线上和线下宣传工作。 12月30日,第二次彩排,场地布置。 12月31日,演出。 三、项目执行的基本情况 (一)晚会评估调查表

企业绩效管理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管理的文献综述 学院:东方科技学院班级:食科一班 姓名:曾浩学号:201241905103 课程名称:食品企业管理 摘要:在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绩效管理越来越受到各大企业的重视,本文从绩效管理的概述、当前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对企业绩效管理的综述,从中可以看出企业绩效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关注重点。 关键词:绩效管理、企业管理、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竞争永远是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原动力。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大部分企业的成长,是源自于国内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的成长将主要依靠高效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所培育的独特竞争力。绩效管理作为一个必要的程序,运用在每一个组织中,如果设计的合理,绩效管理能使企业中的每个部门的活动和每个员工的努力都有利于企业目标实现,就会成为企业战略落地的不可缺少的管理工具和手段。绩效管理的有效性体现企业战略执行的能力,其重要性引起越来越多管理者的关注。绩效管理是所有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综合,可以说,企业的管理就是企业对绩效的管理。尽管绩效管理有着它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在企业的实施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绩效管理的概述 1.1绩效管理的涵义 所谓绩效管理,是指管理者与员工在职责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达成共识,并且在管理实践中创造机会,促进员工取得有效成果的过程。西方国家对绩效管理进行过很多研究,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针对绩效管理的含义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其中最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这种观点是从对组织绩效进行管理角度来解释绩效管理的,持有这种观点的代表是英国学者罗杰和布莱德普(Rogers,1990;Bredrup,1995)。其核心在于决定组织战略及通过组织结构、技术事业系统和程序来加以实施,这种观点并不考虑个体因素即员工受到的技术、结构、作业系统等变革的影响。 第二种观点认为绩效管理是管理员工绩效的系统,这种观点是从对员工个人绩效进行管理的角度来解释绩效管理的,其核心在于将绩效管理看作组织对一个人关于工作成绩以及其发展潜力的评估和奖惩[5]。 第三种观点认为绩效管理事综合管理组织和雇员绩效的系统,即组织和人员整合的绩效管理,在这一观点中所强调的重点也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更加强调组织绩效,绩效管理通过将每个员工或管理者的工作与整个工作单位的总旨连接在一起,来支持公司或者组织的整体事业目标;其二是更加强调员工绩效,绩效管理的中心目标是挖掘员工的潜力,提高其绩效,并通过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结合在一起来提高公司的绩效[6]。 因此,我们认为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侧重于信息沟通与绩效提高,强调事先沟通与承诺,它伴随着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1.2绩效管理对企业的作用 绩效管理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及全部企业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绩效管理奠定了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战略是对未来结果的一种期望,这种期望的实现要依靠组织的所以成员、按一定的职责和绩效要求、通过持续努力和发挥创造性来实现,因此绩效管理的系统成为企业战略控制系统落地的不可缺少的管理工具和手段。其次,绩效管理能够增强企业计划管理的有效性。绩效管理能使企业中每个部门的活动和每个员工的努力都朝向企业目标,从而强化了企业中对业务的计划性,增强了计划管理的有效性。再次,绩效管理是建设企业文化的有效工具。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组织通过对考评指标维度及权重的设计,可以引导和强化员工的行为,使之符合企业的价值导向,形成核心的价值观,这更有可能使得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二.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企业绩效管理中的问题

团队绩效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团队绩效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摘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多元化的人力资源需求使得运营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越来越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团队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凭借其对内能凝聚智慧、对外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优势迅速得到的认同,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运用。 关键词:团队绩效; 共享心智模型;团队反思 Abstract: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human resources demand make stability of business operating environment and predictability more and more weak with increasingly intense market petition and rapid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refore, as a new way of working, team quickly gets identify of business and is widely used at the global level by virtue of its internal cohesion to the wisdom and advantages quickly responding market changes. Key words: team performance; shared mental models; team reflexivity 随着团队在组织中的广泛运用,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也随之成为团队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一大主题。本文分析了近十年中外关于团队绩效的研究文献,对团队绩效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团队绩效的发展趋向。 一、团队绩效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近年来有关团队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投入与团队设计因素;团队所从事的任务类型;团队所处的环境;团队工作过程与团队发展过程因素。本文只评述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组织公民行为、团队反思、团队冲突和团队社会资本五个方面。 (一)共享心智模型 1986年Rouse 和Morris界定了心智模型的概念,1993年Cannon-Bowers 和Salas 将心智模型的概念从个体扩展到团队水平,提出共享心智模型的概念,并界定为团队成员共同拥有的知识结构,它使得团队成员能对团队作业形成正确的解释和预期,从而协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团队作业和其他团队成员的需求。此后该理论也得到了空前的关注。Klimoski 和Mohammed (1994)认为共享心智模

相关文档